“普法平原乡,法援送光芒” 法律援助服务团调研报告 2

时间:2019-05-13 18:3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普法平原乡,法援送光芒” 法律援助服务团调研报告 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普法平原乡,法援送光芒” 法律援助服务团调研报告 2》。

第一篇:“普法平原乡,法援送光芒” 法律援助服务团调研报告 2

新形势下农村法律援助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 ——以新乡市平原乡为例 法律援助,指的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是一项扶助贫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我国实践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目前,在我国农村,由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历史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原因,农村法律援助现状不容乐观,反映出很大的滞后性,农村法律援助亟待推进与完善。

我们此次调研活动深入平原乡多个行政村和相关单位,对农村法律援助进行了积极的宣传,并对民众提出的一些法律问题进行了解答,使法律援助真正的贴近人民,惠及大众,体现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我们通过参考有关文献讨论制定了访谈问题和调查问卷,对乡村居民、受援人、承办人、指派机构分别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民众对农村法律援助相关事宜不甚了解,一方面大部分民众知道受到不法侵害时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对于法律援助这一制度就没有多少了解了,有的也知道有法律援助这回事,但不知道法律援助的具体情况,比如适用法律援助的条件,法律援助都有哪些程序,怎样申请法律援助,等等;另一方面,有一小部分村民对法律了解很少,遇到法律纠纷就完全依靠自己的主张办事了。从这些方面看来,农村法律援助在实施与推进过程中道路曲折,任重而道远。我们此次调研通过后期整理调查所得的结果与数据并进行汇总与分析,力求提出合理化建议来解决以上遇到的问题,从而完善与推进农村法律援助这一制度,让国家的惠民制度真正的达到惠民的目的,促进农村地区民主法制建设,使广大民众受益。

一、前期筹备

前期筹备阶段,我们主要参考文献,学习法律援助制度及其相关政策的详细内容,为以后活动的展开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我们对接下来的调研活动做了具体而详细的安排。

实地调研开始前,我们法律援助服务团分为四组对实践地(新乡市法律援助中心、平原乡政府、平原乡司法所、新乡农贸大市场、平原乡八里营村、八里铺村、朱召村)进行了提前预约,使我们后期的调研工作顺利开展进行。同时经过讨论,确定了对各个单位和人员的访谈问题以及发放给广大乡村居民的调查问卷。

通过走访新乡市司法局及新乡市法律援助中心,我们了解了新乡市法律援助的大概状况。新乡市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于1998年。目前,全市共建立市、县两级法律援助中心13个,其中行政编制7个,全供事业编制6个。全市法律援助编制数额为61人,实有人数为49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1人,本科学历的24人;具有法律职业资格或律师资格的20人,法律援助执业资格16人;目前,12个县(市)区法律援助经费全部列入了同级财政预算;2008年全市列入预算数额为56.4万元,市级为15万元,县(市)区为41.4万元。2005年,新乡市司法局出台了《新乡市公民申请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和法律援助事项范围的规定》,对法律援助申请人的经济困难标准和法律援助事项范围作出了新的规定。2007年,市司法局印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司法厅关于确定全省法律援助范围和经济困难标准意见的通知》。将法律援助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将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几项情形不再审查其经济状况。2008年,市政府办公室转发 《关于确定新乡市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的意见》,进一步降低了法律援助门槛。

1998年以来,全市法律援助机构累计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0000余件,接待法律咨询30000余人次,办案数量从建立之初的百件到2009年10月份2241件。2009年,全市共为受援人挽回损失或取得利益达937.38万元;接受来访来电咨询11829人次。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安心岗位,尽心尽责,立足本职,干事创业,初步形成了以法律援助机构为主体,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骨干,以联络站、受理点和法律志愿者为依托的市、县、乡三级法律援助网络体系。

当前新乡市法律援助中心真正被用于办案补贴及支出的经费普遍保障水平在3—5万元之间,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法律援助工作发展需要。新乡市法律援助中心年预算经费只有15万元,远远低于周边城市(焦作为51万元,开封35万元)。根据全省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工作要求,市级法律援助经费不低于80万元,县级法律援助经费不低于15万元。

二、实地调研

在具体的采访过程中,我们用摄像机和照相机完整地记录下了采访与访谈过程,并在后期进行了访谈内容的整理与分析。在对平原乡吴副乡长的访谈中,我们了解了目前平原乡的辖区范围和发展现状,知晓了平原乡民主法治程度和法律援助实施与推进中遇到主要问题;在对八里营村村委会的座谈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村民对法律援助知识懂得很少的问题;朱召村的耿大爷重点向我们提出了目前法律知识和农村法律援助宣传欠缺方面的问题;从新乡市市区法律援助和平原乡农村法律援助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市区和乡村在法律援助覆盖面和援助力度等方面的差异。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的重点问题有:目前乡村的法律问题层出不穷,法律普及和法律援助的宣传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农村法律援助程序比较繁杂,广大乡村居民申请法律援助相当困难,另外法律援助的一些法律法规不太健全,法律援助的实施与推进有待继续提升,农村法律援助机构与人员有待重组与革新,法律援助资金经费问题有待合理解决。

对广大民众的调查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我们在发放问卷时也不时运用访谈法对部分村民进行采访。由于考虑到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可能对调研结果产生影响,我们分别对城郊村庄和离市区比较远的一些乡村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八里营村,我们法律援助服务团11个人兵分四路,走街串巷,走家访户,分别对居民家中的孤寡老人、田间耕作的务农村民、乡村超市的店主和顾客、公交小车站的旅客、村上经商的小实业主等人群发放调查问卷。我们选择这几个地方主要考虑到这些地方的民众具有代表性,又涵盖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收入的居民,能够准确的反映出不同群体对农村法律援助这一制度的了解程度、满意程度和实施程度。在这一阶段,我们收获颇丰,取得佳绩,共完成500余份问卷。

完成对八里营村的调查后,我们分别对新乡农贸大市场的人群展开问卷调查,在市场门口设立咨询台,主要对象是在个体户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我们延续了在八里营村分工合作的方法,共收回300余份调查问卷。

完成了对市场的调查问卷后,我们法律援助服务团转移到平原乡辖区的八里铺村,在这里通过法律知识宣传、法律访谈、向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形式开展调研工作。

在八里铺村,我们发放了有关农村法律援助的1000多份宣传资料,并在发放的过程中对宣传资料内容进行了具体的讲解,并对村民们提出的法律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听取了广大村民朋友对目前农村法律援助实施效果的反馈和对目前农村法律援助相关事宜的评价和建议。

当我们在八里铺村开展法律访谈时,一位姓严的阿姨给我们讲起了她家里遇到的法律纠纷。严阿姨今年49岁了,平时儿子在外边工作,只有她和孩子的爸在家里以卖调味品为生计,家庭经济比较拮据,近来与一个批发商之间引发了债务纠纷。严阿姨讲到,她从批发商那里购买50多袋味精,货到后一次性付清货款,鉴于和批发商之间经常有往来,信誉可靠,就没要求给开具收条,不料后来批发商以没有付清货款为由向法院起诉,严阿姨正拿着法院的通知书却不知该如何是好。我们听后,非常同情严阿姨的际遇,并建议她积极同知情人联系,准备证人证言等证据材料。除此之外,我们还给严阿姨详细地讲解了有关法律援助的情况,建议她带着自己的贫困证明去法律援助部门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

此次在平原乡开展农村法律援助调研,不仅使我们了解到农村法律援助在推进与完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让我们对法律援助制度有了更新更全面的了解。

当活动进入了收尾阶段,我们重点对我们几天以来拍摄的图片、录像资料和完成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我们主要运用总结和对比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比如将全部的问卷按照不同地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和不同收入等进行细致量化分析,旨在考察各种人群对农村法律援助这一制度的了解程度。然后制作表格等结果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和分析。随后,我们会将把最终的结果向新乡市有关法律援助机构反映。

三、结果分析

农村法律援助,是国家保障人权,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它有利于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减少基层社会纠纷,能助推社会和谐之风。然而,经我们认真调查发现,目前农村法律援助仍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推进与完善农村法律援助任重而道远。

(一)广大农民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在这里只选取其中几个主要方面加以说明。首先,农村法律援助的滞后是造成之一状况的重要原因。农村法律援助资源的短缺,农村法制宣传的落后,严重阻碍着农民法律素养的提高,造成了农村法制建设整体水平比较低。其次,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也是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广大城市,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是法律专业人才的主要集中地,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却严重欠缺法律专业人才。其次,农村教育事业的落后,农村传统思想的影响,加剧了农民法律意识的淡薄。最后,对农村法律援助和农村法制建设的重视不够,不利于农村法律援助的正常开展和农村法治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农民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有许许多多,如:土地被征用,失地得不到赔偿;乱收费现象;村霸流氓欺乡霸市现象,等等。归结起来,农民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伤失业保险纠纷;医疗事故纠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农民外出务工与归乡务农的有关案件;婚姻、家庭、赡养纠纷案件;土地、贷款等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持械斗殴致人伤亡案件;盗窃、破坏电力、通讯、水利设施案件;司法不公、执法难方面的案件,等等。这些法律纠纷案件,有的是公安机关破不了案,有的是农民得不到及时的法律援助,有的是告到法院,法院不受理。这些法律纠纷问题的出现,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了严重的不和谐因素,值得关注和重视。

(二)推进与完善农村法律援助具有至关重大的必要性 1.法律援助的本质是保障人权,实现社会公平。保证所有公民不论贫富都能享有平等的法律服务是公民的权利,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表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保障人权,实现社会公平是我国的基本要义和必然追求。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在国家总人口中占据大多数的分量,我国存在庞大的弱势群体——农民,从保障人权,实现社会公平的角度来审视,推进与完善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势在必行,且这样的工作亟待展开。推进与完善农村法律援助,符合法律援助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我国平等、民主、文明的社会制度的进一步优化。

2.与城市相比而言,农村是较为贫困落后的地区,农民是弱势群体。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社会成员的2/3以上是农民,然而就整体上来说,农村的教育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农民在法律素养上存在极大的欠缺,在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不能采用合法的途径来保护自己,解决法律纠纷问题。作为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农民,更需要法律援助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对于贫困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也需要法律援助来化解矛盾,减少纠纷,推进法治化进展。

(三)农村法律援助的现状不容乐观,农村法律援助迫切需要向前推进和进一步完善

目前,农村法律援助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农村法律援助得不到规范开展;第二,农村法律援助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建立完整的农村法律援助体系;第三,法律援助人才短缺,农村法律援助不到位;第四,缺少必要的农村法律援助机构;第五,农村法律援助经费得不到保障;第六,法律宣传不到位。这些就是目前我国农村法律援助的现状,基于需要,农村法律援助迫切需要向前推进和进一步完善。

(四)推进和完善农村法律援助是我国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对象和范围是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是全面的。因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广泛开展法律援助是依法治国的题中之意和必然要求。而在法律普及度比较低的广大农村地区,法律援助工作并没有落到实处;而农民这一庞大的弱势群体,其切身利益与权利的保障仍待加强。加强农村法律援助,是解决中国农村的法治需求与供给问题的好办法,也是我国在农村普及和推广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切入点。从积极的一方面来说,农村法律援助的推进与完善,有利于实现基层的法制规范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

(五)推进与完善农村法律援助,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法律援助的目的在于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由于农村经济的不发达和各方面的落后,导致农民成为一个庞大弱势群体,农民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法律援助的对象,被列入法律援助的范围之内。农村的法律援助得不到广泛的开展,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就得不到有效的保证,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就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更无从谈起。大力推进和完善农村法律援助,有利于社会基层法律纠纷的减少,有效于社会基层矛盾的化解,有功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进而可以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新形势下对推进与完善农村法律援助的探索

(一)加强对农村法律援助的科研

要加强农村法律援助,就必须先认识农村状况和农村法律援助;要推进与完善农村法律援助,就必须加强对农村法律援助的科研。要做好农村法律援助的调查研究工作,从深层次中挖掘出农村法律援助的发展状况和提升对策。只有从根本上认识了农村法律援助,知晓了农村法律援助的优势与劣势,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真正做到推进与完善农村法律援助,提升农村法律援助的水平。

(二)切实重视农村法律援助,把农村法律援助工作做到实处

首先,要提高对农村法律援助的重视程度,把它作为一个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工作重点;加大对农村法律援助的政策倾斜力度,狠抓落实,把农村法律援助工作做成基层法律服务的特色工程。其次,要重视农村法律援助的立法工作,在全面落实《法律援助条例》的基础上,加大立法力度,从法律角度规范农村法律援助。再者,要进一步推进农村的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法制体系,提升农村法制水平。最后,在加强农村法律援助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于不同的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法律援助工作。

(三)加强农村法律援助的机构建设

目前,我国法律援助机构是由直辖市、设区的市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根据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内设定的,暂未设立法律援助中心的区县,由各区县司法局制定职能部门代行法律援助职责,而司法所是设臵于乡镇人民政府的国家司法行政机关,是司法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由此可见,乡镇的法律援助机构尚处于不完善阶段,而农村法律援助机构就更是处于萌芽阶段,农村法律援助机构亟待加强建设。基于各个方面的考虑,我们认为,在农村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非常必要。一方面,可以加强农村法律援助,把农村的法律援助工作落到实处,推进农村的法治进程;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法律援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农村法律援助效率。另外,我们认为,设立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站只是建立健全农村法律援助机构的其中一步,农村法律援助机构要结合农村具体实情,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做到切实服务农民,推进农村法治发展。

(四)全方位组建农村法律援助队伍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增加,我国的律师队伍渐趋壮大;而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有许多法律专业的高等院校培养出了大量法律方面的专业人才。我们认为,农村法律援助的推进与完善,要整合全社会的法律人才资源,全方位组建农村法律援助队伍,可以吸收律师、法律院校实习生、退休司法人员及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者自愿参加。同时,还可以在农村定时定点设立培训班,以增强农民法律意识,增强维权观念与能力。

(五)大力加强农村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工作

要大力开展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向广大农民提供学习法律的图书文本,增强农民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改善农村法治环境。同时,要在农村大力宣传法律援助,让广大农民知道法律援助,了解国家法律援助制度,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会通过法律援助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农民根本不了解法律援助,又何所谓让他们通过法律援助来解决问题,来宣扬法律援助。由此可见,大力加强农村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工作,刻不容缓。

(六)多元化筹措法律援助经费

法律援助经费是法律援助制度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制约法律援助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法律援助经费更是制约农村法律援助顺利开展的瓶颈,如果经费问题得不到解决,农村法律援助便无从谈起。我们认为,农村法律援助经费的筹措,应该实现多元化。国家政府的财政拨款应作为农村法律援助的主要来源,但是国家的财政支持也是有限的,还要成立农村法律援助基金会,进行多元化筹措法律援助经费。这样,就可以齐聚社会财力来实现农村法律援助的最大化。当然,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农村法律援助经费,并要建立严格的农村法律援助监督审查机制,以使农村法律援助事业广泛、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同波:《论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建设》[A]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22卷。

[2]龙爱华:《浅谈农村法律援助》[A]中共伊犁州委党校2005年第4期。

[3]白淑卿、宋志军:《论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继续完善》[J],中国律师,2003年10月。

[4]曹艳春:《外国法律援助制度发展概况》[A],载于《法学杂志》2001年第3期。

[5]段正坤,《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阶段报告》[A],载于《中国律师》2000年第8期。

[6]宫晓冰主编、郑自文副主编:《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研究》[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第1版

河南师范大学“普法平原乡,法援送光芒” 法律援助服务团

第二篇:法援调研报告

我县法律援助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治处主任 贾晓丽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并促进民生问题解决、切实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则是党和政府践行人本理念的最直接体现。法律援助工作在促进民生问题解决和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因此推进法律援助的发展是党和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开展对我县法律援助工作的调研,对今后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改进工作作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我们全面了解法律援助工作的现状,认真分析当前法律援助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出法律援助工作今后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推进我县法律援助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依据实地调研,作出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县法律援助工作现状和总体情况

法律援助是通过向那些缺乏能力、经济困难的人提供法律帮助,使他们能同其他公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法律 保护。

(一)法律援助机构的现状

我县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于2004年,现有人员3名,隶属于沁源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以乡镇司法所为依托,设立了23个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点,方便群众就近申请法律援助。县援助中心负责全县的法律援助工作管理与实施以及“148”法律服务专线电话的接待和调解工作范围内的援助事项。工作站负责接待咨询和申请的初审。此外有一个律师事务所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有18名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为困难群众提供无偿的法律服务。做到了“三贴近”即:贴近社会、贴近基层、贴近困难群众。

(二)我县法律援助工作的情况

我县法律援助中心自成立以来,不断完善援助机构的办公场所设臵,完善网络、建立制度、规范服务,满足法律援助机构工作需要,帮助困难群体依法维权,解决矛盾。至今已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520多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特别是近几年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

1、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全面了解法律援助制度。一是充分利用法律咨询接待和广场法律咨询宣传法律援助制度,2006年以来发放自编和上级下发的法律援助宣传资料15000余份,在全县扩大了法律援助的影响。二是充分发挥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面对面贴近群众的特点,开展法律进社区,使群众感受到法律援助就在身边,感受到政府关怀。

2、加强经费的管理,保障有限经费落实。我县有低保户和下岗职工数万人,随着法律援助影响力的扩大,法律援助申请和受理数量逐年增加,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法律援助经费的不足,为此我们在积极筹措法律援助经费的同时加强对经费的管理,保障有限的经费落到实处。一是积极寻求财政支持。二是从局办公费用中弥补法律援助经费的不足,保障法律援助个案补偿,较好地保障了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加强法律援助资金的管理,我们坚持法律援助经费专款专用,从而保障了法律援助工作的正常进行。

3、充分享用资源,扩大法律援助服务范围。在开展法律援助活动中,一是通过司法所协助做好审查、调 查、调解、和稳定工作。对于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涉及家庭矛盾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及时向基层通报,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司法所进行了解和及时调解。二是发挥法律援助志愿者的作用,扩大法律援助的服务范围。每月组织了志愿者轮流参加法律服务活动,开展广泛的法律咨询服务,弥补了法律援助中心人手不足的现状。

二、当前我县法律援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这次调研并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当前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和制约法律援助工作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一)县法律援助机构存在许多体制机制问题,对开展法律援助工作造成重大困难,难以全面履行职责

一是援助中心属事业编制,进人用人受到编制的限制,并且对从业人员要求很高,无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不得执业,造成援助中心人员偏少,不能满足我县法律援助工作的需求,致使许多应受援人员“无援而返”;二是目前法律援助经费紧缺,办案人员待遇低。很多律师不愿从事法援工作,制约法律援助工作开展。三是工作站工作主要由司法所人员兼任,没有配备专职的法律援 助工作人员,而且专业的培训也不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律援助业务开展。

(二)法律援助人员的提供能力与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法律援助人员专业不精、业务能力不强影响法律援助服务。办好一个案件除必备的法律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社会律师业务精通,但他们由于案源较多、业务量大,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数量不多,大部分的农村援助案件还是依靠法律服务工作者,虽然我中心工作人员都是法律专业出身,但毕竟不同于专业律师,群众前来咨询的问题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解答起来相当困难,难以让当事人满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此类援助案件的办案质量。

(三)责任意识不高影响案件质量

由于法律援助案件的办案补贴较低,案件的难易度、付出的辛劳却不比收费案件少,有的甚至超出收费案件,且面对的又是老弱病残等贫弱群众和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再加上法院在刑事诉讼案件中给律师准备辩护的时间较短,导致律师只能仓促上阵,临时出庭、临 时辩护。因此有的律师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时不如收费案件那样态度热情、认真负责,存在重形式、走过场、敷衍了事的现象。

三、完善我县法律援助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只有解决了以上问题,才能解决法律援助工作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使得法律援助工作上水平;只有法律援助工作科学发展上水平了,人民群众才能通过法律援助获得实惠,也就是要做到中央要求的“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法律援助机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一是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由于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是依托乡镇司法所建立的,因此要充实乡镇司法所力量,添加设备,加强经费保障;二是完善案件流程管理制度,从申请、审查、受理、指派、办案到归档建立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的条件和范围,同时遵循亲民、便民、效率的原则,做到应援尽援。三是坚持援助案件指派到所,实行疑难案件集体讨论案件制度。集体讨论案件可有效防止承办人马虎办案,并 集思广益,更有效维护受援人合法权益。四是简化审批手续,着力“申请繁”的问题,方便群众及时得到法律援助,特别是对农村的案件更要简化手续、快速受理。

(二)加强法律援助的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法律援助人员的整体素质

1、加大对法律援助人员的培训力度。一是组织参加专业培训。组织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各法律援助工作站人员,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加业务培训学习更多法律援助知识。二是对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经常性培训。每年组织律师、公证员和乡镇法律服务人员采取集中业务培训,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法援知识的学习培训,开展职业道德、执业纪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提高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为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要积极吸收具有律师资格和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充实县法律援助中心,提高他们的待遇,并有效地组织社会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及具有法律专长的自愿者积极履行法援义务,形成以专职法援律师为主体,以社会律师等人员为补充的法援从业队伍,为法律援助提 供人员保障。只有建立精良而高效的法援专职队伍,才能使法援工作再上新台阶,适应新需求。

(三)加强法律援助的监督检查,提高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健全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监督体系保证法律援助办案质量。

1、实行案件跟踪管理制度。一是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以书面形式将权利义务和监督电话一次性告知受援人,方便受援助人进行监督;二是跟踪办案进程。法律援助中心由专人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向受援人、承办人员了解案件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三是建立承办人员报告制度。承办人员在开庭前或定期就证据收集情况、代理(或辩护)的主要观点、案情分析意见等内容向法律援助中心报告;四是建立听审监督制度。每月有计划地随机抽查部分案件参与旁听,通过个案的有效监督发挥普遍的警示作用。

2、严审卷宗材料、实行案件回访制度。一是检查 案卷。查看案件的结果、卷中材料是否齐全、谈话笔录、调取证据是否符合要求,起(上)诉状、答辩状、代理词、辩护词等法律文书使用法律是否正确等;二是回访当事人。不定期通过电话或面谈方式征询受援人对承办人员办案情况的意见;三是走访检、法机关。定期走访听取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对法律援助承办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办案质量。

3、建立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对涉及法律援助办案质量的群众投诉要认真一查到底。无论是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人员还是法律服务执业人员,只要损害受援人利益,违反执业道德和执业纪律,都要按规定作出处理,决不姑息放纵。并坚持办案质量与办案补贴挂钩,对有质量问题的案件缓发或停发、扣发办案补贴。

总之,当前法律援助工作面临十分有利的发展机遇和环境,我们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从观念上、体制机制上、管理能力水平上实现新的突破,才能实现法律援助工作人员有干劲、人民群众得实惠法律援助事业发展上水平的良好局面。

第三篇:梭坡乡2015年六五普法调研报告

梭坡乡2015年六五普法调研报告

作为民主法制建设基础性工程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新型公民,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普法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回忆过去20多年的普法,对广大公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无疑取得明显成效,但从现实和长远角度来看,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表现在确立工作思路上,“一个调”,科学性不够;在制定工作目标上,“一般高”,讲远近不够;在宣传教育对象上,“一锅煮”,分彼此不够;在宣传教育活动上,“一阵风”,抓经常不够;在宣传教育方法上,“一副样”,出生动不够;在宣传教育推进上,“一家忙”,搞合力不够。这些问题,既是我们现实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今后工作改进和创新的着力点。因此,仅就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实践,必须在精心打造好普法“1234”工程上狠下功夫,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要做到“一个确立”。

就是要确立理念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确立一个创新的、科学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指导实际工作的灵魂。从1986年至今,县普法经历了“一五”探索、“二五”实践、“三五”重在建设、“四五”依法治理、“六五”全面建设法治县五个阶段,我们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化和发展,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不断创新的科学工作思路。“六五”普法期间,根据普法依法治理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县提出了“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典型引路,分类指导;拓宽渠道,活化形式;普治并举,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实践证明,这条思路是科学的、可行的。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抓好“两个强化”。

强化职能定位,强化工作手段。强化职能定位。就是根据《“六五”普法规划》和《依法治县纲要》的要求,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职能的实际情况,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将各职能部门的抓普法工作职责用文件分别固定下来,达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责权明确、任务落实”的工作目的,克服过去单靠依法治县办“唱独角戏”和“小马拉大车”现象,形成强大合力,从而构成“条块结合、纵横相融”的大普法格局。强化工作手段。就是要建立科学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具体就是建立科学管理机制、严格考核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一是要合理分类。合理分类是为了科学定标有的放矢乡镇类、企业类和社区类。二是要科学定标。确立科学目标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归宿和起点,在整个法制宣传教育系统中处于指导和支配地位,对于确定公民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目标的确立就是按照不同类别、实现时间和可能程度,可以分为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根本目标可分为组织领导重视程度、基础工作、普法工作、依法治理和超前工作五个方面,具体目标可分为若干条,近期目标就是当年可实现目标,长远目标就是五年可实现的综合目标,由近及远、阶梯式;连贯性将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导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三是要严格考核,由乡司法所对各村抽查。四是要强化各种监督手段。就是人大的法制监督、人民团体的群众监督等手段,督促乡党委政府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五是要强化激励手段。既要制定好方案,又要组织好每的经验交流会、总结表彰会,大力宣传、树立、表彰和奖励先进典型,以此来带动中间,激励后进,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工作浓厚氛围。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突出“三个结合”。

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普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突出这“三个结合”就是打破过去就普法而普法的工作做法和工作方式,跳出固步自封的工作怪圈,拓宽渠道,活化形式,寻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新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一是普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围绕法律服务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根本要求,只有在开展法律服务中找准普法工作方位,才能使普法与法律服务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普法可以搞些必要形势,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我们普法工作正要搞的。法律服务也是如此,目前要着力开展关系民生与发展问题、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人民内部矛盾调解问题、公民权益保障问题和贫弱群体法律援助问题等法律服务工作,通过广泛开展法律服务和结合个案调解,有针对性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增强当事人及周围群众的法律意识,以此达到普法与法律服务双丰收。二是普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围绕文化建设是做好普法工作的有效途径,只有在文化建设中找准普法切入点,才能促进普法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结合城乡文化建设正在兴起的热潮,一方面可以将文化阵地与普法阵地、文化图书与法制图书、文化学习与普法学习、文化活动与普法活动等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另一方面深入乡村、深入生活、创作编排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形象幽默、朗朗上口的法制文艺作品,在全乡各村巡回演出,使法律条文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直观,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灵活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三是普法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广大农民普法一直是普法工作的“重头戏”,也是困扰普法工作的难点,因此,必须抓住广大农民对现代科技应用的积极性,结合每农村科普之冬、科普之春和科普下乡活动,将普法教育融入其中,随之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通过“法制讲座”、编印常用法律知识宣传资科和法治文化用语集锦等,广泛宣传与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进“法律进乡村”活动顺利推进。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实现“四个突破”。

一是在人力资源上实现新突破。就我乡实际重点培育普法骨干、普法联络员、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这四支队伍。全县上下普遍建立健全普法“三员”骨干队伍(宣讲员、辅导员、报告员),并分期分批进行集中轮训。全乡组成普法宣讲团3个,定期深入学校农村和企业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各村都设定一名普法联络员,定期汇报工作,反馈信息,真正做到普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在设施资源上实现新突破。设施资源是开展法制宣传的必要条件,我乡投入一定财力制作了固定永久性法制宣传设施,营造外部法制宣传氛围。充分利用乡村公开栏现有设施,开设乡村“法律橱窗”。村每半月一期并轮换一次内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经过多年的普法教育实践,从不同方面加强思路的科学性、目标的远近性、对象的彼此性、内容的针对性、方法的灵活性、推进的整体性等要素的建设,使它们更趋完善、科学。当然,仅就普法“1234”工程的提出,它不可能包罗万象、尽善尽美。但它不是孤立静止的,可以通过它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更好服从服务于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整体目标。因此,我们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的角度,以未来向度的思维,用全局全程的视野,去把握法制宣传教育的每一个方面和层次,才能在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的联结中,不断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梭坡乡司法所

2015年1月12日

下载“普法平原乡,法援送光芒” 法律援助服务团调研报告 2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普法平原乡,法援送光芒” 法律援助服务团调研报告 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