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研选题.

时间:2019-05-13 18:4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研选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研选题.》。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研选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社会实践 调研选题

依据学员自身特点和休假地的具体情况,学员可以自主选择调研选题和调研方向,以下 选题和调研方向仅供参考。

(1 调查家乡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职业的变化情况, 联系唯物史观的交往理论, 写一篇 关于农民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2 调查家乡所在地(农村、城市、部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 哪些变化,这种变化进步的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 证关系原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完成调查报告。

(3 深入社区、乡村, 调查人们的业余生活时间的支配情况, 联系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 理论,撰写一篇关于人们闲暇生活情况及问题的调研报告。

(4调查一个村庄、社区、中队(站、所 ,对基层民主建设的状况(如村民委员会的 建设、居民委员会作用的发挥、士兵委员会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基层 民主建设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地位、途径等问题,完成调查报告。

(5 调查一部分人群, 了解大家对改革开放形势的看法, 如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最希望政府干的事情、最不满意的方面,初步掌握目前人们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总体认识,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给以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6 调查公安边消警基层部队(就近的消防中队、边检站、边防派出所 官兵关系状况, 运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原理,分析建设良好的官兵关系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 性以及实施途径,撰写调查报告。

(7 调查所在地区人们的收入的主要来源、分配情况, 根据唯物史观的所有制理论写一 篇正确认识当前人们收入构成状况及原因的报告。

(8改革开放 3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城乡的社会面貌发生 了深刻变化,但也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调查城乡人们在操办婚丧红白喜事过程中的消费 和费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对策,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分 析移风易俗的重要性、措施及建议,完成调查报告。

(9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我国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调查不同职业群体、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人们的对 “ 幸福 ” 的认识, 包括 “ 幸福是什么、怎样获 得幸福、幸福的标准是什么 ” 等,运用价值观有关理论加以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10实地调查一个乡村、社区、企业、学校等,了解该单位文化建设的突出做法和经 验,写一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方面的调研报告。

(11就近深入农村、企业、基层部队,调查当前干群关系状况,联系党的群众观点群 众路线,发现先进典型,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从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 益的视角,提出改善干群关系的对策建议,撰写调研报告。

(12调查了解所在地区人们的文化生活现状,总结提炼经验,分析不良文化的表现、危害,分析现实生活中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地位、作用,撰写调查报告。

(13通过调查所在地区与其他发达地区发展存在的差距、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等方面的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写一篇关于当地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调查报告。(14通过调查所在地区人们的宗教信仰状况,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写一 篇有关当前社会生活中人们理想、信仰、信念建设的调查报告。

(15通过调查所在地区改革开放 30多年来人们的职业、阶层、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 写一篇当前社会阶层状况的调查报告。

(16调查一个村庄、企业、城市社区的环境生态状况,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所 在地区生态的现状、取得的进步、存在问题、原因及解决的设想等,撰写调查报告。

(17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时代,网络已经走入了人们的生活。调查所在单位、社区、乡村人们的上网状况,写一篇关于人们网络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

(18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人们对教育给予了空前的重视,随着大学生就业困难 的加深,一些家庭对于高等教育的期望又存在下降趋势,调查所在地区若干家庭教育投入的 情况,写一篇关于 “ 教育投入与人的发展 ” 方面的调查报告。

(19调查所在地区城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情况、困难家庭生活状况,国家政府和社会 对困难弱势群体的关注状况,找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完成调查报告。

(20调查所在乡村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情况,少年儿童辍学、失学情况,写一篇关于 当前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调研报告。

(21结合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的求学历程和切身感受,分析我国基础教育中成功 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设想,撰写调研报告。

(22调查所在地区赌博现象存在的状况,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社会危害,提出治理 的设想,完成调查报告。

(23调查所在乡村、街道、社区、企业、学校等共青团组织的活动情况和作用发挥, 撰写调查报告。

(24 随着社会的变化, 家庭这个社会的细胞也在发生着变化:如父权家庭的逐步消亡、子女数量的减少等等。由此,传统的家庭让位于新家庭。调查你的家乡,考察这种变化并分 析这种变化对未来社会的影响,撰写调查报告。

(25调查近年来所在家乡交通、饮水、卫生、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情况,运用科学 发展观的有关理论加以分析,撰写一篇调查报告。

(26围绕“八荣八耻”的某个专题,就自己身边发生的新变化进行细致观察,深入思 考,撰写调查报告。

(27调查家乡某一个农村近几年来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结构变化,撰写调研报告。(28就近调查一个消防中队(或边防检查站、派出所近年来“三基”工程情况,写 出调研报告。

(29就近调查一个社区,了解近年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状况,人民对当前物价指数上涨 的看法,写出调研报告。

(30就你休假所在社区、乡村、部队就人民群众对党的近期的重大方针政策、政府的 重大举措的反映和评价, 搞一次问卷调查或入户调查, 做好材料和数据分析, 写出调研报告。(31 调查你休假地社会治安状况, 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提出改进建议,完成调研报告。

(32调查一个县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情况,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访谈、实地考察 等多种途径,掌握丰富资料,做出综合评价,完成调研报告。

(33调查一个县(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出理性分析,提出发 展建议,形成调研报告。

(34调查家乡所在地的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旧村改造情况,掌握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分 析其中的得失,提出改进的建议,形成调研报告。

(35调查休假地社会稳定情况,分析维稳形势,找出影响稳定大局的主要因素,提出 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写出调研报告。

(36调查所在乡村近几年村民自治民主建设的总体情况,分析其带来的新变化,找出 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完成调研报告。

(37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建设项目的实施,动迁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为矛 盾的激化点,调查所在地区拆迁纠纷状况,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的意见或建 议,撰写调研报告。

(38到休假所在地的政府、信访办、法院等单位,了解近年来群众上访案件发生的总

体状况,分析案由、类别,梳理群众最关注、最不满意的问题,撰写一篇对策性研究报告。要求

(1 学员可以参照以上选题,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在其中任选一题, 也可以根据自己 生活环境中的实际情况,另行确定调研方向。

(2调研报告的具体题目由学员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3每篇报告字数一般不少于 3000字,所附案例材料则字数不限。

在新学期报到的同时,以学员队为单位,将调查报告和案例材料收齐,由各队课代表交 给授课教师。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研选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社会实践调研选题

依据学员自身特点和休假地的具体情况,学员可以自主选择调研选题和调研方向,以下选题和调研方向仅供参考。

(1)调查家乡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职业的变化情况,联系唯物史观的交往理论,写一篇关于农民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2)调查家乡所在地(农村、城市、部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进步的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完成调查报告。

(3)深入社区、乡村,调查人们的业余生活时间的支配情况,联系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理论,撰写一篇关于人们闲暇生活情况及问题的调研报告。

(4)调查一个村庄、社区、中队(站、所),对基层民主建设的状况(如村民委员会的建设、居民委员会作用的发挥、士兵委员会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基层民主建设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地位、途径等问题,完成调查报告。

(5)调查一部分人群,了解大家对改革开放形势的看法,如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最希望政府干的事情、最不满意的方面,初步掌握目前人们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认识,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给以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6)调查公安边消警基层部队(就近的消防中队、边检站、边防派出所)官兵关系状况,运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原理,分析建设良好的官兵关系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及实施途径,撰写调查报告。

(7)调查所在地区人们的收入的主要来源、分配情况,根据唯物史观的所有制理论写一篇正确认识当前人们收入构成状况及原因的报告。

(8)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城乡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调查城乡人们在操办婚丧红白喜事过程中的消费和费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对策,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分析移风易俗的重要性、措施及建议,完成调查报告。

(9)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我国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调查不同职业群体、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人们的对“幸福”的认识,包括“幸福是什么、怎样获得幸福、幸福的标准是什么”等,运用价值观有关理论加以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10)实地调查一个乡村、社区、企业、学校等,了解该单位文化建设的突出做法和经验,写一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方面的调研报告。

(11)就近深入农村、企业、基层部队,调查当前干群关系状况,联系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发现先进典型,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从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视角,提出改善干群关系的对策建议,撰写调研报告。

(12)调查了解所在地区人们的文化生活现状,总结提炼经验,分析不良文化的表现、危害,分析现实生活中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地位、作用,撰写调查报告。

(13)通过调查所在地区与其他发达地区发展存在的差距、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写一篇关于当地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调查报告。

(14)通过调查所在地区人们的宗教信仰状况,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写一篇有关当前社会生活中人们理想、信仰、信念建设的调查报告。

(15)通过调查所在地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的职业、阶层、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写一篇当前社会阶层状况的调查报告。

(16)调查一个村庄、企业、城市社区的环境生态状况,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所在地区生态的现状、取得的进步、存在问题、原因及解决的设想等,撰写调查报告。

(17)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时代,网络已经走入了人们的生活。调查所在单位、社区、乡村人们的上网状况,写一篇关于人们网络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

(18)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人们对教育给予了空前的重视,随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加深,一些家庭对于高等教育的期望又存在下降趋势,调查所在地区若干家庭教育投入的情况,写一篇关于“教育投入与人的发展”方面的调查报告。

(19)调查所在地区城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情况、困难家庭生活状况,国家政府和社会对困难弱势群体的关注状况,找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完成调查报告。

(20)调查所在乡村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情况,少年儿童辍学、失学情况,写一篇关于当前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调研报告。

(21)结合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的求学历程和切身感受,分析我国基础教育中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设想,撰写调研报告。

(22)调查所在地区赌博现象存在的状况,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社会危害,提出治理的设想,完成调查报告。

(23)调查所在乡村、街道、社区、企业、学校等共青团组织的活动情况和作用发挥,撰写调查报告。

(24)随着社会的变化,家庭这个社会的细胞也在发生着变化:如父权家庭的逐步消亡、子女数量的减少等等。由此,传统的家庭让位于新家庭。调查你的家乡,考察这种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对未来社会的影响,撰写调查报告。

(25)调查近年来所在家乡交通、饮水、卫生、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理论加以分析,撰写一篇调查报告。

(26)围绕“八荣八耻”的某个专题,就自己身边发生的新变化进行细致观察,深入思考,撰写调查报告。

(27)调查家乡某一个农村近几年来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结构变化,撰写调研报告。

(28)就近调查一个消防中队(或边防检查站、派出所)近年来“三基”工程情况,写出调研报告。

(29)就近调查一个社区,了解近年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状况,人民对当前物价指数上涨的看法,写出调研报告。

(30)就你休假所在社区、乡村、部队就人民群众对党的近期的重大方针政策、政府的重大举措的反映和评价,搞一次问卷调查或入户调查,做好材料和数据分析,写出调研报告。

(31)调查你休假地社会治安状况,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完成调研报告。

(32)调查一个县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情况,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访谈、实地考察等多种途径,掌握丰富资料,做出综合评价,完成调研报告。

(33)调查一个县(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出理性分析,提出发展建议,形成调研报告。

(34)调查家乡所在地的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旧村改造情况,掌握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分析其中的得失,提出改进的建议,形成调研报告。

(35)调查休假地社会稳定情况,分析维稳形势,找出影响稳定大局的主要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写出调研报告。

(36)调查所在乡村近几年村民自治民主建设的总体情况,分析其带来的新变化,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完成调研报告。

(37)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建设项目的实施,动迁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为矛盾的激化点,调查所在地区拆迁纠纷状况,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的意见或建议,撰写调研报告。

(38)到休假所在地的政府、信访办、法院等单位,了解近年来群众上访案件发生的总

体状况,分析案由、类别,梳理群众最关注、最不满意的问题,撰写一篇对策性研究报告。

要求

(1)学员可以参照以上选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其中任选一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实际情况,另行确定调研方向。

(2)调研报告的具体题目由学员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

(3)每篇报告字数一般不少于3000字,所附案例材料则字数不限。

在新学期报到的同时,以学员队为单位,将调查报告和案例材料收齐,由各队课代表交给授课教师。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如何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发展

安阳工学院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工程管理(1)班

姓名:吴小妹

学号:201004020054

指导老师:赵峰

二0一一年十一月

如何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我国21世纪初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转到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首先是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果说,几年前这种阶段性变化表现还不是十分清晰,那么,经过几年来的发展,现在人们已经普遍地感受到,确实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显示出来的阶段性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八个方面:

1.从经济发展看

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来,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加,整个中国大地一派蓬勃发展景象。同时要看到,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粗放型增长付出了过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不仅经济总量需要继续增长,更艰巨的任务是提高科技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

2.从经济体制看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各个领域的改革在继续推进。同时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何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化改革,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3.从人民生活看

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反贫困取得全世界最突出的进展。城乡恩格尔系数的持续降低标志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衣、食、住、行、用水平继续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使贫困人口免除了饥寒之苦。同时要看到,目前所达到的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且平均数往往掩盖着不同社会阶层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农村除列入低保的2000多万贫困人口外,还有几千万人处于低水平温饱状态,列入城市低保范围的贫困人口也有2000多万人。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卫生各方面还有不少困难。保证全体人民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也取决于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经济和社会政策。

4.从发展的协调性看

由于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村发展保持良好的势头。由于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支持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抑制。同时要看到,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仍很明显,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发展基础、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不同决定了,地区差距将会长期存在,发展不平衡仍然是突出矛盾。

5.从民主政治建设看

随着整个改革进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政治体制总体上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要看到,我国政治体制还有不少亟待完善和发展的环节,这些不完善的方面是和扩大人民民主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需要通过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以解决。

6.从文化建设看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要看到,文化建设总体水平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适应,和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适应,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样的历史任务是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全过程的。

7.从社会建设和管理看

在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推动下,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就业问题得到比较好的解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体系开始建立,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同时要看到,社会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民生方面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

8.从对外开放看

我国已经从封闭半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要看到,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同国际社会联系日益紧密,风险也随之增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形成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对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述情况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确实进入了新的阶段。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多亿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从21世纪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发展的诸多阶段性特征,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特征。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发展和改革,必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这些阶段性特征。

上述情况也说明,从大的发展阶段看,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这个大的发展战略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从根本上说,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深刻认识这一点,对于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使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建国61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这片古老文明的大地上扎根并繁荣起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文教、卫生、体育、科学方面等事业取了巨大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尤其是在21世纪初,“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一系列鼓舞国人的盛会在中华大地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成熟,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中国也必然地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1、生产力水平较低且地区发展不均

建国初期,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新中国完全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虽然建国后工业进程较快,近年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发展战略,有了可喜的成绩,但相对于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东、西部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差距大,一部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存在。

仅以我国农业为例。我国的农村人口有9亿之多,在整个13亿人口中占了近70%,在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仍然很低,虽然在中国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但对现代中国农业整体而言,生产力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一些偏远山区、东北农村还是用以往的简陋的农耕用具和畜力进行耕作,农业发展严重滞后,那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一些地区仍占有很大比例。美国的农民约有500多万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2359个县中没有一个县的经济依赖农业,农产品2/3用于出口,占世界出口农产品的一半,其产值却只占GDP的1.7%,并以此达到其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目的;而我国有近9亿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70%,2860个县中,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县是经济上依赖农业的却是粮食进口国,产值却占GDP的14.8%,因而粮食安全问题仍然是中央忧虑的问题。

2、社会主义相关制度还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完善

建国61年来,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有了长足发展,并显示了其民主制度较比资本主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它是一种新生的社会制度,还很年轻,有待完善。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完善也有一个过程,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规模还是复杂性,都世所罕见,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它的成熟和完善,必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能解决。所以,我们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必须坚持改革,清醒地认识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相适应为原则,通过深化改革和不断调整,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进而使社会主义具体制度逐步成熟和完善起来。

3、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短短几十年,中国的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仅2010年间,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载人深潜器3500米级海试成功、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再次振奋了国人心怀,新中国也迈入了腾飞的历史进程。尽管我国在一些重大科技领域里,已进入世界强国之林,但科技教育文化总体水平还不够高,中国人口文化素质已经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但与西方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有不小差距。

2006中西部扫盲工作汇报会上,国家统计局的一份数据披露:目前,中国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中有文盲1.138亿,其中女性文盲达8383万,占到七成多。另据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主编的《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才开发》(黄皮书)上预测,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需缺口为1746万—2665万人,从学历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看,与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最低水平(11%左右)相比,差距在2%—3%之间。而中国人口受教育年龄段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校受教育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5-25岁。1982年我国15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8年,到1990年23岁平均受教育程度约为8年,到2000年33岁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9年。相比之下,美国人口在15-25岁间平均受教育年限随时间增长显著。1978年,美国15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约为9年;到2000年27岁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13年。

由此,我国人口文化素质还较低,急需大力发展国家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各类人才,为进一步发展国家科学技术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我国即将进入“十二五”规划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创新和完善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奋发有为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三、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人类社会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关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划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之一。恩格斯说得好:“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性的位置。

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这种动态的发展过程,是由量变积累引起部分的质变,在新的基础上再由新的量变积累引起新的部分质变的过程,这也就是社会主义从不发达走向发达、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不清醒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就不可能从全局上和总体上把握中国实际,就会看不清大的方向;看不到发展的具体的阶段性变化,就有可能使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局性和总体性判断流于空泛,大的发展方略也难以贯彻落实。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发展阶段,又认真分析不同时期具体的阶段性特征,才能正确判断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并据以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关于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关于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都是创造性地进行社会发展阶段性划分的典范。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方针政策,都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适应我国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所需要的正确决策。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丰富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丰富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从而也就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根据这种正确认识所制定的方略,必将引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走向新的胜利。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选题参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选题参考

1.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性及其发展性

2.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3.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伟大变革

5.结合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谈谈认识的来源和本质

6.论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试析当今我国社会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为角度

8.如何应对当今世界的 “全球问题”(如环境,粮食,能源,等)

9试析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的关系

10.以辩证唯物主义联系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性

论唯物史观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启示

11.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性与科学性

12.“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13.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

14.以人为本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

15.当代大学生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论的劳动价值论意义及其深化

17.论非劳动生产要素对价值决定的影响

18.供求与价值决定的关系

19.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

20.如何理解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和剩余价值之我见

22.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意义

要求:

1. 每个学生参考以上选题,任选一题写一篇字数在2000-3000字的论文,要求必须有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

2. 12月13日上课由各班班长收齐后上交。

3. 论文如果是打印稿,正文用五号宋体打印。而摘要,关键词,题目,用小四号字。

4. 在论文封面页,注明班级,学号,姓名。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调查报告参考选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社会调查报告参考选题

时间:第九周第十周第十一周要求:不少于5000字,打印稿,有封面,组成10人课题组撰写调查报告,第十二周每一课题组上交一份高质量的调查报告。

参考题目:

1.老年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调查。(安阳市有20个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可任选一个社区作调研,社区中老年人得比例、健康状况、接受卫生服务的途径以及社区医疗卫生条件等)

3.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

4.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5.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调查。

6.大学生课堂(或校园)不文明现象调查。

7.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调查分析。

8.大学生读书状况的调查分析。

16.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时代精神的调查研究。

20.安阳工学院创业成功校友调查。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研选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研选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