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瑞士的全民国防教育
瑞士的国防教育
地处中欧腹地的“花园国家”瑞士,是一个小国,人口600万,军队仅4万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中立国,东界奥地利,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100多年来,处于两次世界大战中心的瑞士,居然没有发生战争,其原因何在?对此,瑞士一位外交官说:“我们瑞士公民迈出右脚时是一个公民,迈出左脚时就是一个战士:。如果要问为什么我们100多年没有打过仗,其主要原因就是我们随时都在准备打仗。”这正是重视国防教育的结果。在瑞士,公民的国防观念相当强,家家户户都有国防小册子,枪支弹药发到每家每户,防空洞、地道处处相连,公民例行参加各种形式的军事训练,并积极交纳国防税,主动参与和支持国防建设。
一、全民皆兵、全民动员
瑞士实行的是独特的民兵制,和平时期无常备军,其武装力量为民兵部队,有4.25万人,其中除1500余名职业军人(军官和士官)外,其他都是非职业军人。非职业兵员平时从事民间职业,定期短时间离职参加新兵学校训练或到部队参加复训。瑞土是真正“全民皆兵”的国家,其兵役制度在世界上极具特色。
瑞土1885年实行军队体制改革,确立了全民皆兵的制度,此后一直采用普遍义务兵役制。瑞士一直保持全民皆兵、全民动员的民兵制军队。瑞土联邦宪法规定,凡20-42岁的男性公民只要身体健康,必须依法服兵役,新兵接受15周的基础训练后正式编人连队,在20-42岁期间还要不断返回部队复训和服役。凡年满19岁的男性青年必须到就近征兵处报名并体检,合格者入伍,在所属军兵种新兵学校接受为期15周的军事基础训练,此后在20—42岁间要接受10次复训,每次为期三周。正是靠着这一独特的民兵制,瑞士才能做到全民皆兵。尽管其职业军人只有一两千人,但瑞士陆军战时经48小时动员后可达35万人,空军与防空部队在战时经48小时动员之后可达3万多人,准军事部队也多达35万,堪称欧洲劲旅。
瑞士采取的是“总体防御”威慑战略。瑞士认为,自己国小力单,且因为奉行永久中立政策,也不可能有强大的国家集团做靠山或盟国支援,必须依靠全民性的总体防御。瑞士将这一战略称为“刺猬战略”:刺猬无力犯人,遇入侵犯便缩成一团浑身是刺!瑞士国防军现在每年的军费开支是54亿美元,而瑞士政府的年总预算才280亿美元,成为全世界最昂贵的军事开支国之一。瑞士的总体威慑战略还有一个特点是重视平时的战争准备,认为威慑的成败是在平时就决定了的,“谁要想获得和平,就必须随时准备战争”。而且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向潜在的敌人显示,使其认识到,入侵瑞士就等于“捅马蜂窝”,最终只能以巨大损失换得沉重的负担。
瑞土自从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被确认为永久中立国之后的180多年间,尽管一直处于和平环境之中,不仅没有停止备战,而且非常重视国防建设,建成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地下掩蔽系统,可供全部长住人口使用。有人比喻瑞士像块满是洞孔的干酪,公路旁伪装的居民小屋实际是军事基地的大门,从里面可以开出坦克和装有导弹发射架的军用卡车,地下掩蔽工程里建有各种生活必须的基本设施,储存着可供生活10天以上的所需物资。新世纪之初,瑞士国防部取消了保持了100多年的“自行车部队”,使瑞士军队成为一支更为现代化、正规化的部队。
“二战”期间,希特勒军队攻陷法国后,在瑞土东部边境部署了50个师团,制定了“冷杉行动”准备吞并瑞士。但最终让希特勒放弃入侵计划的却不是瑞士的中立政策。瑞土虽然对外奉行永久中立,对内却“全民皆兵、武装中立”。1937年7月的某天,几小时之内,瑞士的男人们穿上了军装,在一个当时只有400万人口的国家里竟动员了50万人的大军,他们准备在阿尔卑斯山脉的隐蔽阵地内长期固守,危急关头将不惜炸毁与德国和意大利相联的至关重要的哥大隧道和辛普朗隧道。纳粹德国的情报机构向希特勒汇报说,这个国家不仅在地下有许多民防工事,地上还有许多伪装成山丘的飞机坦克洞库,加上全民武装,如果德军入侵的话,那么将遭受重大损失!但无论怎样计算,要拿下这个面积仅有4.2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德国军队至少要付出100万精锐兵力的代价,实在是得不偿失。希特勒在权衡入侵的利弊得失后,最终放弃了入侵瑞士的计划。而欧洲其他小国没有这样的军事实力,所以它们的中立常常被蔑视。
二、对国民实行终身国防教育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不同的科学发展状况,其教育方法和途径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国防教育之中,利用和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抓住一切有利的时机,及时进行全民性的爱国主义教育。
瑞士非常重视对国民的国防教育,重视提高全民军事素质,发展具有深厚潜力的“总体防御”(或叫“全民防御”)的国防力量。瑞士政府申明,培养和保持民众的国防意识和尚武精神,动员国内力量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不只是为了争取战场上的胜利,重要的是让入侵者看到向这个国家发动进攻将得不偿失,从而达到避免战争的目的。因此,瑞士的四大政党,都通过不同形式在全国宣传国防政策和总体防御思想,把国防活动融合到人民的社会生活之中,将国防意识变为全民的意识,寓军于民、全民皆兵。
抓好各级官员的国防教育。规定政府官员和地方负责人都要到国防学院轮训,时间每期2-4周,着重进行国际形势、国家安全政策、战略与资源管理等内容的学习和研究。从而有助于决策机关正确分析形势,制定出正确的国策方针。
政府为了使国防教育广泛、持久、正常地进行下去,将教育列入法规化、制度化的轨道,使法规成为树立国防观念的有效保证。早在1944年,政府就制定了“民防法”,以后又几经修改,并补充了与之配套的17种法律、法规,从而使民防工作的训练、经费、工程、队伍使用和物资储存等方面,都有法可循,既保证了国防教育与战备工作的实施,又促进了国防教育效果的落实。
瑞士在全国各地普遍成立军官与士兵协会、公民协会、射击协会等官方或半官方的国防教育机构。同时,社会、学校、军队、民防组织和各种宣传机构也都目标一致地开展国防教育,从而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防教育网络系统。
瑞士政府编写印刷《民防手册》,发到每个家庭,每年还组织几次规模较大的英雄纪念活动,空军与民防部队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公众日,邀请当地群众参观飞行表演。
适时组织民众喜闻乐见的各类军事体育竞赛。瑞士每年均举行1—2次全国性射击比赛、数次军事越野或武装马拉松比赛,每年还举行传统的妇女轻武器射击比赛。这些活动参加人数众多,范围广泛,影响深远。
长期的国防教育和法律宣传,使瑞士公民的国防观念和民防意识较强,公民对联邦政府的国防政策给予了积极支持。由于坚持对国民实行终身的国防教育,使之能够在24小时内动员62万人补充军队,如此小国之所以能保持180多年的和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得益于此。
瑞士武装部队参谋长的讲话最具代表性: “国防国防,一国岂能无防?无防岂有中立?瑞士要想保持永久中立的地位,要想继续享受百年和平,不但不能彻底废除军队,反而要把瑞士国防军建得更加强大!”
瑞士政府的做法对于我们这个饱经风霜的国家不无启示。不管是数百年无战事的瑞士,还是不断见诸报端的各地冲突,都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当今世界任何要有一个强大的国防。
三、富有特色的民防
瑞士民防工作抓得早、抓得紧、搞得较好。瑞士差不多十几年来拼命挖地洞。自1962年颁布实施民防法以来,瑞士不断完善民防体制建设和改革,迄今已建立起具有权威性的联邦民防决策和领导机构及州、镇各级民防组织和民防部队。瑞士民防部队战时48小时最大动员量可达5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8%,现有38万人,占5.5%。民防法规定,凡不服兵役或退出现役的20—52岁的男性公民均有义务服民防役,妇女可自愿参加。民防法同时规定,凡无正当理由拒服民防役者,将依法给予罚款或拘役的惩处。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瑞士民防逐步认识到:民防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和一劳永逸之事,只要有战争威胁存在,就不能忽视民防建设,既不能急于求成、大搞突击建设,也不能时紧时松,更不能停顿,而是必须将民防建设纳入国家总体规划,使之成为长期性、经常性的任务。目前,全国已建成610多万个达标掩蔽位置,可容纳全国除居住在高山的分散居民外的90%以上的人员;全国建有永久性警报站3400个,流动性警报站2600个,警报覆盖率占全国居民点的85%。随着欧洲形势趋向缓和,战争危险降低,瑞士民防任务及其工程建筑也将更多由战备转向平时的抢险救灾和经济综合利用方面。
民防教育普及化。联邦政府高度重视和加强平时对全民的国防教育,始终把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和普及民防常识作为政府和各级国防组织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任务,民防教育已成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主要内容之一,并把内容选编进中、小学教科书中。为广泛宣传民防,联邦和各州民防局在民防办公室、训练中心和大到装备车辆、器材,小到铅笔、尺子、圆珠笔上都印上或贴上民防标志。联邦民防局编发的《民防手册》从小学生到养老院的老人都人手一册,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绝大多数瑞士人认为,只有把民防建设搞好了,才有安全感,因而踊跃参加民防各项活动、自愿到民防部队服役、积极主动为修建民防设施出资和按规定储备并定期更换地下食品已成为瑞士公民的自觉行动。为提高战时的紧急应变和疏散能力,居民每年都至少进行一次有组织的或自发的“地下生活”体验,一般是在周末或在地下储存食品更换期时进行;并建立了全国民防警报试鸣日,规定每年2月第一个星期一,为全国警报试鸣日。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的宣传教育活动,不仅使公民提高了国防观念和民防意识,而且积极投入民防建设。
第二篇: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计划
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计划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防教育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国防教育工作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防教育法》和《国防法》,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国防教育,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国防知识,掌握简单的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营造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为培养国防建设后备力量奠定基础。
二、工作措施
1、开展国防教育“五个一”活动,营造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
每周唱一次国歌,每周升一次国旗,每月观看一场爱国题材影视片,每学期开展一次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团队活动或班会,每学期开展一次国防知识竞赛或国防知识讲座。
2、落实各学龄段国防教育内容,提高国防教育质量。
一至六年级教育内容:
(1)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保卫者、我军的主要创始人、“八·一”建军节的来历。
(2)知道一些著名的战斗英烈的事迹或故事,培养热爱、尊敬解放军的思想感情。
(3)进行简单的队列训练,培养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作风,养成良好的道德,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4)了解我国的疆域、周边国家的名称,知道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定要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5)认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区分海陆空军的服装等。
七至九年级教育内容:
(1)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保卫者、我军的主要创始人、“八·一”建军节的来历。
(2)了解有关国防法规,使学生初步懂得作为一个公民应履行的职责。
(3)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长过程和丰功伟绩,学习解放军不畏艰难、英勇做战的优良作风。
(4)了解世界人民反侵略的斗争史,了解当前国际军事形势及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居安思危” 的国防理念。
(5)了解中外历史上一些杰出的军事家。
(6)根据解放军列队条令,组织列队训练,学习军人的仪表作风,增强组织纪律和集体主义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7)组织学生学习“人防知识”,学习投掷、攀登、越野、野营、制作航模等军体活动的技能,养成机智勇敢、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德。
3、注重四个结合,拓宽国防教育渠道。
(1)做好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国防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旨在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提高全面素质。坚持国防教育以渗透教育为主,既不打乱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也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做到国防教育和学科教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各学科教师要主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在活动课中和研究性学习中结合国防知识,组织物理、化学、生物科技兴趣小组和政治、历史、地理兴趣小组等,开展军事模型设计制作、国际、国内形势报告会等活动,增强学生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不断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
(2)做好与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在日常管理中体现国防教育。国防教育要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相结合,将军队的规范管理理念融入日常学校管理之中,内务统一标准,物品摆放整齐,卫生管理定期检查评比等。不断增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3)做好与学校日常教育活动相结合,在寓教于乐中感受国防教育。国防教育要与学校日常教育活动相结合,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学校要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如清明节、“七一”、“八一”和“国防教育日”等,举行祭扫烈士陵园、革命歌曲比赛、国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以“热爱军队、情系国防”的主题教育,加大国防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国防教育实效。
(4)做好与学校文化宣传教育相结合,在校园文化中融入国防教育。结合学校文化宣传阵地,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活动。在学校广播开辟国防知识专题节目,在校园设立教育宣传专栏,在校园文化布置中设立国防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国防教育宣传氛围。定期组织班级黑板报专刊评比等,积极利用舆论宣传阵地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活动。
4、充分利用区域教育资源,创建国防教育阵地。学校要充分利用区域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学习英雄事迹、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进英雄中队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文化拥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5、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落实好拥军优属政策。
积极支持军队建设,全区各校在拥军优属工作中多办实事、重实效,为强化军队建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和维护社会稳定作贡献。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开展“做军人子女成长导师和校园家长”活动,精心为在我区就读的军人子女选配好成长导师和校园家长,关心军人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切实为军人解决后顾之忧。
(2)认真做好教育方面的拥军优属工作,对烈士、军人子女就近入学、入托优先照顾,体现我局对优抚对象的关怀。
(3)对分配在我局的军队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的困难,使他们安心教育工作,为国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4)学校在重大节日组织开展慰问军烈属、部队官兵活动,为军烈属、部队官兵做好事。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各校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国防教育工作列入学校日常工作,将国防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形成校长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坚持真抓实干,抓出成效。
2、学好《大纲》,认真落实。学习、实施好《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直接关系到全民国防教育的质量、发展水平和任务目标的实现,对指导开展国防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各校要高度重视做好学习宣传《大纲》的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大纲》的内容,增强依法开展国防教育和按照《大纲》要求抓好落实的自觉性。
3、健全机制,落实责任。各校要建立健全双拥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坚持把双拥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全面普及国防知识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履行国防义务的意识和能力,保证双拥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各校要制定双拥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切实将双拥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的持续跨越发展。
国防教育工作计划篇二
20__年国防教育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和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塔城地区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要点,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着眼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大局,深入学习宣传《国防教育法》和《全民国防教育大纲》,不断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保持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安全保障。
一、创新思路,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
各单位、各部门、驻市各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国防教育法》关于“国防教育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要求,运用各种契机和活动载体,广泛开展富有吸引力、感召力和覆盖面广的国防教育活动,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经常化、多样化、普及化。
(一)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征兵、学生军训以及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时机,积极开展集中性教育活动,特别是要认真部署组织好第十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和《国防教育法》颁布日的集中宣传教育活动,采取专题报告会、知识竞赛、演讲会、征文、文艺演出和举办影视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赞颂祖国辉煌成就,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形成声势和规模,营造浓厚氛围。
(二)认真组织国防教育办公室在报刊、电视、电台开辟的国防教育专版、专栏、专题宣传报道、知识竞赛、征文及国防教育阵地巡礼等活动,不断提高国防教育的普及率。
(三)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通过在公共场所设立公益广告、宣传栏等途径,把国防教育纳入广场文化和社区文化活动中,起到环境熏陶、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断深化国防教育的内容、形式。
二、突出重点,切实抓好不同群体的国防教育
各单位、各部门和驻市各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国防教育法》关于“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针对不同对象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
(一)机关、企事业单位要采取在职理论学习、党校培训、“过军事日”等形式,对各级干部进行深入扎实有效地国防教育,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以中组部、总政治编写的《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基本教材,把国防教育同党校培训、党委议军、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党政机关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牢固树立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观念,提高履行国防职责的意识、素质和能力。
(二)各中小学校要通过课堂灌输、教学渗透和集中军训等渠道,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国防教育。要把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国防教育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针对青少年学生特点,推进国防教育“进课表、进教案、进课堂”,将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之中,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积极开展读书演讲、军事夏令营等国防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国防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三)各单位人武部要利用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执行任务等时机,对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增强国防观念的教育。认真会同军地有关部门,在民兵预备役人员中深入进行以履行国防义务为重点的国防教育。针对民兵预备役人员分散流动的特点,结合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执行任务等时机进行集中教育,培育他们具备昂扬的战斗精神、坚强的战斗意志和过硬的战斗作风,树立常备不懈和敢打必胜的信心。
(四)各单位、各部门和各人民团体要结合国内外重大事件,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教育,并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宣传国防知识、国防意义,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深入细致的普及教育,激发热爱国防、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的热情。
(五)“八一”建军节期间,国防教育办公室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一次领导干部军事日活动;在市属学校组织国防教育征文活动,不断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国防意识。
三、挖掘潜力,发挥国防教育基地和示范学校的作用
(一)各乡镇、街道、驻市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发挥国防教育基地的辐射和教育功能,有侧重地开展各类主题教育:依托国防教育基地,重点进行以国防知识、军事常识、国防法规、军事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重点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防历史教育。
(二)加强基地管理,大力改善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队伍素质特别是讲解员的业务水平,不断充实内容、丰富载体,改进方法、提高实效。
(三)积极参加市国防教育办公室组织的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吸取外地先进的管理和教育经验,进一步推动国防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和国防教育基地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强化认识,切实加强国防教育的组织领导
(一)要认真贯彻关于“高度重视和加强国防教育”的指示精神,充分认识抓好国防教育是践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二)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国防教育纳入宣传思想工作计划,纳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全民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
(三)要充分发挥本单位国防教育领导小组的作用,履行好组织、指导、协调国防教育的职责。要重视国防教育办公室建设,按照有关要求配备专职人员,强化素质能力,确保经费投入,提高工作效能。
(四)要统筹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全方位的国防教育工作格局,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借助社会力量,鼓励社会组织、个人参与和支持国防教育。充分发挥好各级国防教育基地和示范学校的典型示范带头作用,把国防教育阵地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依托阵地积极开展活动,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深入发展。
国防教育工作计划篇三
20__年,我局国防教育工作要以为指导,以精神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我县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要求,切实抓好我局干部职工的国防教育工作,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提高全体职工国防观念,促进我县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一、指导思想
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营造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的原则
按照“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坚持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多方面拓展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把国防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围绕中心工作,深化国防教育
1.健全机制,责任明确,真抓实干
建立健全我局国防教育工作运行机制,形成由局长亲自带头抓,分管领导配合抓,中层干部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中,确定国防教育总体目标、主要工作、重要措施等,明确各部门工作任务,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2.积极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增强国防观念
依据《国防教育法》及县统战部相关要求,结合“六五普法”,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防教育日”时机,利用宣传专栏、标语等形式,加大国防教育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国防教育观念。如:“五·一”劳动节开展国防教育知识竞赛;“七·一”建党节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开展创新组织生活,铭记党的宗旨,增强国防意识;“八·一”建军节可组织职工到驻区部队开展主题为“热爱军队、情系国防”的宣传教育活动;9-10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参观革命烈士故里,重温革命光辉历史;11月庆祝“十月革命”,让每一位职工了解“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等等。
3.加强领导,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抓好国防教育
将国防教育工作纳入我局工作计划范围,坚持把国防教育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保证我局国防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以《国防教育法》及省、市、县国防教育工作要点为依据,进一步普及国防知识教育,增强履行国防义务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全局职工素质,促进国防教育深入开展。
第三篇:全民国防教育大纲
全民国防教育大纲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防教育法,制定本大纲。
第二条 全民国防教育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着眼于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和发展利益,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第三条 全民国防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普及国防知识,培训军事技能,培育国防后备人才,激发爱国热情,强化国防观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
第四条 国防教育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坚持以下原则:
(一)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通过媒体宣传、活动培养、典型推动、环境熏陶、文学艺术感染等途径,进行长期不懈、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国防教育,将教育融入公民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利用全民国防教育日和其他重大节日、纪念日,征兵、民兵和预备役人员集训、学生军训,以及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时机,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专题、系统的国防教育。
(二)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全体公民,着眼国防建设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突出领导干部、青少年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有所侧重地进行教育,使国防教育既覆盖全民,又重点推进。
(三)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通过普及国防知识,学习国防理论,引导公民认清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为履行国防义务提供思想保证;通过组织军事技能培训,体验军事生活,参与国防建设实践,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等活动,增强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意识和能力,把国防观念转化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
第五条 国防教育的对象根据公民不同职业、社会分工,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官兵,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及工人、农民、其他社会人员等类别。应当针对公民不同情况,分类施教,保证国防教育效果。
第二章 国防教育的内容
第六条 国防教育的内容,突出爱国主义主旋律,着眼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保障国家发展利益的需要,依据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方针原则确定。
第七条 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一)国防理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同志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我国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了解国防建设、国防斗争特别是信息化战争的理论,提高国防理论素养和组织、参加国防建设的能力。
(二)国防知识。学习国家领土、领海、领空和海洋权益知识,学习信息化战争知识、军事高科技知识、国防经济知识,了解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任务,了解我国的国防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兵役制度和国防动员体制,掌握基本的国防常识。
(三)国防历史。学习我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国防与战争历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着重使公民了解中华民族为国家统一、独立、富强而浴血奋战的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军队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阶段建立的功勋,了解革命先烈、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的高尚品格和光辉事迹,激发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四)国防法规。学习宪法的有关条款,学习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军事设施保护法等国防法律法规,使公民明确国防义务与权利,增强履行国防职责、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自觉性。
(五)国防形势与任务。针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讲清国家安全面临的战略环境,明确国防建设与国防斗争的任务,增强公民的忧患意识。
(六)国防技能。组织开展学生军训和群众性的国防体育活动,使公民了解掌握防空袭、核生化武器防护、战场救护、轻武器使用、单兵和分队战术技术等军事技能,强健体魄,磨练意志,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和国防技能。
第八条 各地区、各部门可以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结合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和当地历史、人文、地域特点,区分不同教育对象,灵活设置教育内容,努力增强国防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章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国防教育
第一节 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
第九条 各级领导干部是本地区、本部门国防教育的组织者、领导者,也是国防教育的重点对象,必须带头接受国防教育,积极参加国防教育活动。
第十条 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与履行国防职责相适应的理论素养,熟悉有关国防法律法规,掌握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树立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具备很强的国防意识,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积极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具备必需的国防知识,了解国防历史与现状,认清国家安全形势,牢固树立国家主权和安全意识;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和相应的组织动员能力,在战时或者平时处置突发事件中能够组织领导人民群众参战支前、维护稳定、开展自救互救。
第十一条 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的内容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国防与战争理论,党和国家关于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信息化战争知识、新军事变革知识、国防经济知识和现代国防科学技术知识,国家主权、国防历史和国防法律法规知识,国防形势与任务,基本军事技能。
第十二条 对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采取以下措施进行:
(一)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院校,应当将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纳入教学和培训计划,开设国防教育课程。内容和时间安排,由有关部门结合实际作出规定。
(二)各地区、各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的统一安排,选送领导干部到有关军事院校接受培训。
(三)各地区、各部门党委(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应当有计划地安排国防教育的内容。
(四)各地区、各部门应当采取举办国防知识讲座、形势报告、组织过“军事日”等多种形式,对领导干部进行经常性的国防教育。
第二节 一般工作人员的国防教育
第十三条 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基本的国防知识,有一定的军事技能;积极支持国防建设,自觉维护国防利益,有较强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第十四条 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国防教育的内容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国防与战争理论,信息化战争知识和国防科普知识,国防法律法规知识,国家主权常识,国防历史与现状,国家安全形势,基本军事技能。
从事征兵、国防科研生产、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国防交通、国防教育、军事设施保护等国防建设事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还应当学习和掌握履行职责所必需的专门国防知识和技能。
第十五条 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国防教育,应当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和特点,结合在职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采取形势报告、理论授课和经常性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
国家机关公务员考核,应当设置国防教育方面的内容。
第四章 学生的国防教育
第一节 小学和初级中学学生的国防教育
第十六条 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国防教育,使其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初步形成国防观念,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第十七条 小学学生国防教育的内容重点是:国家领土及主权知识;国旗、国徽、国歌知识,党旗、军旗知识;人民军队的光辉战斗历程;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
初中学生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国防与战争常识;中国国防简史;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近代以来我国反侵略斗争的历史;国防科普知识;防空袭和核生化武器防护知识。
第十八条 对小学和初级中学学生的国防教育,应当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做到内容通俗易懂、形式活泼直观。
(一)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语文、历史、体育、思想品德等课程之中。
(二)小学和初级中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少年军校、军事夏令营以及读书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
(三)小学和初级中学可以根据需要聘请校外辅导员,协助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驻地部队和军事机关应当根据实际,对中小学开展国防教育给予必要的支持。
第二节 高级中学(含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学生的国防教育
第十九条 高级中学应当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国防教育,使其掌握必需的国防知识与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二十条 高级中学应当开设国防教育教学课,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我国国防建设成就、国防方针政策和国防领导体制;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性质、宗旨和职能任务;国防法律法规;武装力量知识;近现代国防历史;国防科技知识;信息化战争基本常识;国际战略环境与国家安全形势。学生接受国防教育情况,应进行考勤登记。
第二十一条 高级中学应当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军训成绩应当记入学生本人学籍档案。具体内容要求,按照教育部、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联合颁发的《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执行。
第二十二条 高级中学应当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国防教育活动。
第三节 高等学校学生的国防教育
第二十三条 高等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国防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与技能,树立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适应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
第二十四条 高等学校应当设置国防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同志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国国防概况;世界新军事变革与军事高科技知识;信息化战争知识;国际战略格局与我国安全形势。时间不少于三十五个学时。学生学习情况,应当进行严格的考勤考核,成绩记入档案。
在高等学校学习的国防生,国防教育课程应当作为其学位必修课,并计入学分,学时、内容由所在高等学校与军队有关部门商定,一般不少于一百二十个学时。
高等学校在完成规定的学时之外,应当积极开设国防教育选修课和举办国防知识讲座。
第二十五条 高等学校应当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实际训练时间为二至三周,训练成绩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具体组织实施,按照教育部、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联合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大纲》执行。
高等学校国防生的军事训练,按照教育部、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的有关规定执行。所在高等学校、当地军事机关和国防教育工作机构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第二十六条 高等学校应当经常在学生中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
第二十七条 高等学校应当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内,按照国防教育课程教学任务,配备相应数量的国防教育教师。军事机关派出派遣军官,协助开展国防教育教学和活动。
第五章 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教育
第二十八条 军区、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军分区(警备区)和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武装部,应当按照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规定,对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国防教育,筑牢国防观念,培育战斗精神,掌握现代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积极参加和支持国防建设,自觉履行保卫祖国的义务。
第二十九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国防教育的内容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国防与战争理论;人民战争思想;国防法律法规;我国国防方针政策和国防领导体制;后备力量建设知识;军事高技术知识;信息化战争知识;国家安全形势;民兵、预备役部队职能任务。
第三十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教育,利用政治教育和组织整顿、军事训练、执行勤务、征兵教育以及重要节日、纪念日,采取集中教育与个人自学、理论灌输与活动渗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基干民兵,预编到现役部队、编入预备役部队的预备役人员,每年至少安排四次国防教育课,普通民兵和其他预备役人员每年安排二次国防教育课;参加军事训练的民兵、预备役人员,利用训练中政治教育时间安排国防教育。
第三十一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技能训练,按照国家有关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军事训练的规定组织实施。
第六章 其他人员的国防教育
第三十二条 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人员,应当自觉接受国防教育,掌握国防常识,明确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建设,树立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第三十三条 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人员国防教育的内容重点是:爱国主义精神,我国国防方针政策,国防法律法规,国防科普知识,防空袭和核生化武器防护知识,基本的军事技能常识。
第三十四条 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应当将国防教育纳入社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利用全民国防教育日,结合征兵教育、拥军优属以及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对居民、村民进行国防教育。
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可以聘请退役军人协助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向居民和村民普及基本的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技能。
第三十五条 企业事业组织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职工教育计划,结合政治教育、业务培训、文化体育等活动,对职工进行国防教育。
承担国防科研生产、国防设施建设、国防交通保障等任务的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根据所担负的任务,制定相应的国防教育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国防教育。
第三十六条 社会团体应当根据各自的活动特点,对所属工作人员和所联系的公民群体进行国防教育。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国防教育教员
第三十七条 国防教育教员根据工作性质,分为专职教员和兼职教员。专职教员主要承担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国防教育教学和学生军事训练。兼职教员主要协助机关、学校、社区、农村和企业事业组织开展国防教育教学和活动。
第三十八条 国防教育教员应当从热爱国防教育事业,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系统的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技能、较强的组织和任教能力的人员中选拔。专职教员应当具备教师任职资格或者是军队派遣军官。
第三十九条 非军队派遣军官担任国防教育专职教员,应当经过专门培训。
第四十条 各级国防教育工作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聘用军地有关专家、学者,组建国防教育讲师团,为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第二节 国防教育教材
第四十一条 国防教育教材分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应用教材等。基本理论教材主要适用于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由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组织编写。基础知识教材主要适用于面向社会普及国防知识,由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教育工作机构组织编写。应用教材主要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别教育对象开展国防教育,由国家有关部门或地方有关部门依据本大纲并结合本系统、本地区的特点组织编写。
第四十二条 国防教育教材未经审查不得出版发行。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材,由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组织专门委员会审查把关;应用教材由国家有关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教育工作机构会同军地有关部门审查把关。
第四十三条 各地区、各部门可以根据需要,组织编写国防知识读本,用于辅助和补充国防教育教材。
第三节 检查考评
第四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国防教育工作机构,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开展国防教育情况,适时组织检查,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全民国防教育的落实。
考核评估的具体办法和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教育工作机构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防教育法和本大纲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官兵的国防教育,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六条 本大纲由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四十七条 本大纲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全民国防教育大纲》公布施行
中国国防报
本报讯我国《全民国防教育大纲》日前由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公布施行。《大纲》的公布施行标志着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具有了法律保证。
此次公布施行的《全民国防教育大纲》共8章47条,首次以法规的形式对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目标等作了明确,对教育的内容、途径和保障措施进行了规范,是落实《国防教育法》的实施细则,与《国防教育法》共同构成了国防教育工作完整的法规体系.《大纲》明确,全民国防教育以普及国防知识,培训军事技能,培育国防后备人才,激发爱国热情,强化国防观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为基本任务;以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目标。《大纲》要求,全民国防教育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坚持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大纲》规定,国防教育包括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历史、国防法规、国防形势与任务、国防技能6项基本内容。教育按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官兵,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人员等5种不同公民群体实施。
《大纲》同时对国防教育教员的选拔、管理、培训和使用,国防教育教材的分类、编写、审查把关,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国防教育工作机构对国防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估提出了具体要求。
据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自2004年开始着手《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的起草,今后将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本报讯我国《全民国防教育大纲》日前由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公布施行。《大纲》的公布施行标志着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具有了法律保证。
此次公布施行的《全民国防教育大纲》共8章47条,首次以法规的形式对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目标等作了明确,对教育的内容、途径和保障措施进行了规范,是落实《国防教育法》的实施细则,与《国防教育法》共同构成了国防教育工作完整的法规体系.《大纲》明确,全民国防教育以普及国防知识,培训军事技能,培育国防后备人才,激发爱国热情,强化国防观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为基本任务;以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目标。《大纲》要求,全民国防教育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坚持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大纲》规定,国防教育包括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历史、国防法规、国防形势与任务、国防技能6项基本内容。教育按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官兵,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人员等5种不同公民群体实施。
《大纲》同时对国防教育教员的选拔、管理、培训和使用,国防教育教材的分类、编写、审查把关,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国防教育工作机构对国防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估提出了具体要求。
据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自2004年开始着手《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的起草,今后将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关于《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的说明
根据国防教育法第30条规定,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于2004年3月组成全民国防教育大纲起草办公室,在中央、国家有关部委,解放军四总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教育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拟订了《全民国防教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现就有关情况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的必要性
制定全民国防教育大纲,是国防教育法明确规定的,直接关系到全民国防教育的质量、发展水平和任务目标的实现,在全民国防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制定全民国防教育大纲,是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推动国防教育进一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的需要。目前,我国许多法规体系,是由基本法及其具体实施条例构成的,如军事设施保护法、军事设施保护实施办法,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工作实施条例,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国防教育法是我国国防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所调整和规范的是全民国防教育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环节,不可能对各种类别的教育对象接受国防教育的具体内容、标准、要求和实施办法,都作出全面、具体的规定。制定国防教育大纲,就是耍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的原则要求,对国防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作出明确的可以遵循的具体规范。因此,国防教育大纲不是单纯针对某项教育或某一教育对象的“教学纲要”,而是落实国防教育法的实施细则,与国防教育法共同构成了国防教育工作完整的法规体系 制定全民国防教育大纲,是提高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全民国防教育普及和发展的需要。全民国防教育是由国家统一组织进行的,应当服从和服务于国防建设的需要。随着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各地国防教育蓬勃发展,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如何根据全民国防教育的本质内涵和特点规律,科学构建国防教育的内容体系;如何针对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等不同的教育对象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国防教育;如何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大众媒体,加大国防教育的宣传力度,增强国防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等等。由国家制定统一的国防教育大纲,可使全国各地在组织实施国防教育工作中,形成一盘棋,更好地反映和维护国防建设的整体利益,保证全民国防教育的健康、深入、持续发展。
制定全民国防教育大纲,是提高公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大力提高全民的基本素质。而树立国防观念,掌握一定的国防知识,是每个公民都应当具备的基木素质之一。制定国防教育大纲,明确规范公民国防教育的任务、目标、内容、形式、方法,可以使国防教育更好地贯穿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方面教育之中,激励人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激发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从而转化为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精神力量。
二、全民国防教育大纲起草的指导思想和起草过程
大纲起草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方针原则,依据国防教育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要求,明确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和目标,规范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和保障措施等,为促进国防教育工作走上系统化、规范化轨道,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提供可靠的法规和政策依据。
为了把大纲制订好,起草办公室在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拟制起草方案。召开有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党校、军委法制局、总政宣传部等军地专家参加的起草工作协调会,对大纲的定位、体例、内容、颁发以及起草需要把握的原则等,进行深入的研究论证,形成起草思路和实施方案。二是收集有关资料。整理汇编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国防教育的论述,中央和地方有关国防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各地开展国防教育的经验做法,为起草工作提供依据。三是专题调研论证。分别到辽宁、天津、上海、浙江、四川等省(直辖市)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组织力量就国防教育一些理论性、政策性较强的问题撰写专题研究报告,提出对策措施。四是集中力量起草。组织起草小组的同志,集中三个多月的时间,认真起草,多次修改,先后形成了初稿、征求意见稿。五是多方征求意见。召开10多个座谈会、审稿会,两次将大纲征求意见稿印发中央、国家有关部门,军队有关单位,专家学者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并就其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多次与有关部门进行了协调。在此基础上,修改形成了大纲。
三、对大纲几个主要问题的说明 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的名称,是国防教育法明确提出的。根据国防教育法的授权,借鉴国内外相关文件的写法,大纲以章节条款的形式,对全民国防教育的目标、对象、内容、实施办法等作了明确。
(一)关于国防教育的内容。国防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基木的着眼点是服从服务于国防建设。因此,大纲规定,国防教育的内容,“突出爱国主义主旋律,着眼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保障国家发展利益的需要,根据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方针原则确定。”(第六条)国防教育内容,作为一个知识体系,涉及面广,综合各地开展国防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做法,大纲明确了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历史、国防法规、国防形势与任务和国防技能等六个方面的国防教育基本内容(第七条)。并规定,“各地各部门应当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结合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和当地历史、人文、地域特点,区分不同教育对象,灵活设置教育内容,努力增强国防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第八条)这样,使国防教育的内容既系统规范,又灵活实用,有的放矢,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关于不同类别人员的国防教育。国防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公民。由于每个公民在国家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所承担的国防义务和责任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国防教育不能搞“一刀切”,应当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类别的教育对象,分类组织实施。根据各地开展国防教育的实践经验,大纲将国防教育的对象划分为五类,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官兵,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及工人、农民等其他公民(第五条)。在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国防教育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对除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之外的四种不同类别人员国防教育的目标、内容、采取的方法、落实的措施等,分别作出了具体规定(第三章至第六章)。
(三)关于国防教育的保障措施。这是开展国防教育的前提和保证。依据国防教育法,大纲对国防教育教员、国防教育教材和检查考评等作出了规定(第七章)。国防教育教员,主要明确如何选拔、管理、培训和使用,如何建立并发挥好讲师团的作用;国防教育教材,主要明确教材的分类、编写、审查把关等问题;检查考评,主要明确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国防教育办公室组织对国防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估的有关要求。
关于国防教育场所、国防教育宣传等问题,考虑到国防教育法己有明确规定,根据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大纲未再作出规范。
第四篇:全民国防教育大纲
全民国防教育大纲
------------------
来源:泰州国防教育网 | 发布:2008-7-24 | 作者:admin | 浏览:62次
全民国防教育大纲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防教育法,制定本大纲。
第二条 全民国防教育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着眼于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和发展利益,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第三条 全民国防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普及国防知识,培训军事技能,培育国防后备人才,激发爱国热情,强化国防观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
第四条 国防教育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坚持以下原则:
(一)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通过媒体宣传、活动培养、典型推动、环境熏陶、文学艺术感染等途径,进行长期不懈、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国防教育,将教育融入公民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利用全民国防教育日和其他重大节日、纪念日,征兵、民兵和预备役人员集训、学生军训,以及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时机,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专题、系统的国防
教育。
(二)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全体公民,着眼国防建设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突出领导干部、青少年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有所侧重地进行教育,使国防教育既覆盖全民,又重点推进。
(三)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通过普及国防知识,学习国防理论,引导公民认清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为履行国防义务提供思想保证;通过组织军事技能培训,体验军事生活,参与国防建设实践,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等活动,增强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意识和能力,把国防观念转化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
第五条 国防教育的对象根据公民不同职业、社会分工,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官兵,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及工人、农民、其他社会人员等类别。应当针对公民不同情况,分类施教,保证国防教育效果。第二章 国防教育的内容
第六条 国防教育的内容,突出爱国主义主旋律,着眼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保障国家发展利益的需要,依据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方针原则确定。
第七条 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一)国防理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同志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我国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了解国防建设、国防斗争特别是信息化战争的理论,提高国防理论素养和组织、参加国防建设的能力。
(二)国防知识。学习国家领土、领海、领空和海洋权益知识,学习信息化战争知识、军事高科技知识、国防经济知识,了解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任务,了解我国的国防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兵役制度和国防动员体制,掌握基本的国防常 识。
(三)国防历史。学习我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国防与战争历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着重使公民了解中华民族为国家统一、独立、富强而浴血奋战的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军队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阶段建立的功勋,了解革命先烈、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的高尚品格和光辉事迹,激发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四)国防法规。学习宪法的有关条款,学习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军事设施保护法等国防法律法规,使公民明确国防义务与权利,增强履行国防职责、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自觉性。
(五)国防形势与任务。针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讲清国家安全面临的战略环境,明确国防建设与国防斗争的任务,增强公民的忧患意识。
(六)国防技能。组织开展学生军训和群众性的国防体育活动,使公民了解掌握防空袭、核生化武器防护、战场救护、轻武器使用、单兵和分队战术技术等军事技能,强健体魄,磨练意志,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和国防技能。
第八条 各地区、各部门可以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结合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和当地历史、人文、地域特点,区分不同教育对象,灵活设置教育内容,努力增强国防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章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国防教育第一节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
第九条 各级领导干部是本地区、本部门国防教育的组织者、领导者,也是国防教育的重点对象,必须带头接受国防教育,积极参加国防教育活动。
第十条 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与履行国防职责相适应的理论素养,熟悉有关国防法律法规,掌握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树立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具备很强的国防意识,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积极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具备必需的国防知识,了解国防历史与现状,认清国家安全形势,牢固树立国家主权和安全意识;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和相应的组织动员能力,在战时或者平时处置突发事件中能够组织领导人民群众参战支前、维护稳定、开展自救互救。
第十一条 领导干部国防教育的内容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国防与战争理论,党和国家关于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信息化战争知识、新军事变革知识、国防经济知识和现代国防科学技术知识,国家主权、国防历史和国防法律法规知识,国防形势与任务,基本军事技能。
第十二条 对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采取以下措施进行:
(一)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院校,应当将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纳入教学和培训计划,开设国防教育课程。内容和时间安排,由有关部门结合实际作出规定。
(二)各地区、各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的统一安排,选送领导干部到有关军事院校接受培训。
(三)各地区、各部门党委(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应当有计划地安排国防教育的内容。
(四)各地区、各部门应当采取举办国防知识讲座、形势报告、组织过“军事日”等多种形式,对领导干部进行经常性的国防教育。第二节一般工作人员的国防教育
第十三条 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基本的国防知识,有一定的军事技能;积极支持国防建设,自觉维护国防利益,有较强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第十四条 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国防教育的内容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国防与战争理论,信息化战争知识和国防科普知识,国防法律法规知识,国家主权常识,国防历史与现状,国家安全形势,基本军事技能。
从事征兵、国防科研生产、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国防交通、国防教育、军事设施保护等国防建设事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还应当学习和掌握履行职责所必需的专门国防知识和技能。
第十五条 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国防教育,应当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和特点,结合在职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采取形势报告、理论授课和经常性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国家机关公务员考核,应当设置国防教育方面的内容。
第四章 学生的国防教育
第一节:小学和初级中学学生的国防教育
第十六条 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国防教育,使其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初步形成国防观念,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第十七条 小学学生国防教育的内容重点是:国家领土及主权知识;国旗、国徽、国歌知识,党旗、军旗知识;人民军队的光辉战斗历程;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初中学生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国防与战争常识;中国国防简史;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近代以来我国反侵略斗争的历史;国防科普知识;防空袭和核生化武器防护知识。
第十八条 对小学和初级中学学生的国防教育,应当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做到内容通俗易懂、形式活泼直观。
(一)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语文、历史、体育、思想品德等课程之中。
(二)小学和初级中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少年军校、军事夏令营以及读书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
(三)小学和初级中学可以根据需要聘请校外辅导员,协助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驻地部队和军事机关应当根据实际,对中小学开展国防教育给予必要的支持。
第二节:高级中学(含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学生的国防教育
第十九条 高级中学应当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国防教育,使其掌握必需的国防知识与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二十条 高级中学应当开设国防教育教学课,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我国国防建设成就、国防方针政策和国防领导体制;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性质、宗旨和职能任务;国防法律法规;武装力量知识;近现代国防历史;国防科技知识;信息化战争基本常识;国际战略环境与国家安全形势。学生接受国防教育情况,应进行考勤登记。
第二十一条 高级中学应当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军训成绩应当记入学生本人学籍档案。具体内容要求,按照教育部、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联合颁发的《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执行。
第二十二条 高级中学应当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国防教育活动。
第三节:高等学校学生的国防教育
第二十三条 高等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国防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与技能,树立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适应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
第二十四条 高等学校应当设置国防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同志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国国防概况;世界新军事变革与军事高科技知识;信息化战争知识;国际战略格局与我国安全形势。时间不少于三十五个学时。学生学习情况,应当进行严格的考勤考核,成绩记入档案。
在高等学校学习的国防生,国防教育课程应当作为其学位必修课,并计入学分,学时、内容由所在高等学校与军队有关部门商定,一般不少于一百二十个学时。
高等学校在完成规定的学时之外,应当积极开设国防教育选修课和举办国防知识讲座。
第二十五条 高等学校应当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实际训练时间为二至三周,训练成绩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具体组织实施,按照教育部、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联合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大纲》执行。
高等学校国防生的军事训练,按照教育部、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的有关规定执行。所在高等学校、当地军事机关和国防教育工作机构应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第二十六条 高等学校应当经常在学生中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
第二十七条 高等学校应当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内,按照国防教育课程教学任务,配备相应数量的国防教育教师。军事机关派出派遣军官,协助开展国防教育教学和活动。
第五章 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教育
第二十八条 军区、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军分区(警备区)和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武装部,应当按照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规定,对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国防教育,筑牢国防观念,培育战斗精神,掌握现代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积极参加和支持国防建设,自觉履行保卫祖国的义务。
第二十九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国防教育的内容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国防与战争理论;人民战争思想;国防法律法规;我国国防方针政策和国防领导体制;后备力量建设知识;军事高技术知识;信息化战争知识;国家安全形势;民兵、预备役部队职能任务。
第三十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教育,利用政治教育和组织整顿、军事训练、执行勤务、征兵教育以及重要节日、纪念日,采取集中教育与个人自学、理论灌输与活动渗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基干民兵,预编到现役部队、编入预备役部队的预备役人员,每年至少安排四次国防教育课,普通民兵和其他预备役人员每年安排二次国防教育课;参加军事训练的民兵、预备役人员,利用训练中政治教育时间安排国防教育。
第三十一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技能训练,按照国家有关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军事训练的规定组织实施。
第六章 其他人员的国防教育
第三十二条 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人员,应当自觉接受国防教育,掌握国防常识,明确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建设,树立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第三十三条 工人、农民和其他社会人员国防教育的内容重点是:爱国主义精神,我国国防方针政策,国防法律法规,国防科普知识,防空袭和核生化武器防护知识,基本的军事技能常识。
第三十四条 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应当将国防教育纳入社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利用全民国防教育日,结合征兵教育、拥军优属以及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对居民、村民进行国防教育。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可以聘请退役军人协助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向居民和村民普及基本的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技能。
第三十五条 企业事业组织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职工教育计划,结合政治教育、业务培训、文化体育等活动,对职工进行国防教育。
承担国防科研生产、国防设施建设、国防交通保障等任务的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根据所担负的任务,制定相应的国防教育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国防教育。
第三十六条 社会团体应当根据各自的活动特点,对所属工作人员和所联系的公民群体进行国防教育。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国防教育教员
第三十七条 国防教育教员根据工作性质,分为专职教员和兼职教员。专职教员主要承担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国防教育教学和学生军事训练。兼职教员主要协助机关、学校、社区、农村和企业事业组织开展国防教育教学和活动。
第三十八条 国防教育教员应当从热爱国防教育事业,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系统的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技能、较强的组织和任教能力的人员中选拔。专职教员应当具备教师任职资格或者是军队派遣军官。
第三十九条 非军队派遣军官担任国防教育专职教员,应当经过专门培训。
第四十条 各级国防教育工作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聘用军地有关专家、学者,组建国防教育讲师团,为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第二节:国防教育教材
第四十一条 国防教育教材分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应用教材等。基本理论教材主要适用于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由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组织编写。基础知识教材主要适用于面向社会普及国防知识,由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教育工作机构组织编写。应用教材主要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别教育对象开展国防教育,由国家有关部门或地方有关部门依据本大纲并结合本系统、本地区的特点组织编写。
第四十二条 国防教育教材未经审查不得出版发行。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材,由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组织专门委员会审查把关;应用教材由国家有关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教育工作机构会同军地有关部门审查把关。
第四十三条 各地区、各部门可以根据需要,组织编写国防知识读本,用于辅助和补充国防教育教材。
第三节:检查考评
第四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国防教育工作机构,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开展国防教育情况,适时组织检查,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全民国防教育的落实。
考核评估的具体办法和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教育工作机构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防教育法和本大纲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官兵的国防教育,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六条 本大纲由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四十七条 本大纲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全民国防教育的意义
在高校国防教育的实践中,对经验的总结和教训的思考,可以开阔视野、启迪思维,为提出新的改革创新思路提供参考依据和外部活动,使国防教育的改革成果共享,同时也能扩大高校国防教育的影响,有利于宣传推广国防教育的改革主张,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高校国防教育理论研究应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深刻领会高校国防教育的意义,着眼于未来,立足于现在,为培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开展必要的理论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从事高校国防教育实践的教师要对过去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思考,以促成其在实践的基础上演绎、归纳、推理,使之理论化,并成为学校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减少教学工作的盲目性,缩短教学改革质量转化的周期。使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构架起飞跃的平台,推动高校国防教育的良性循环和发展,为中华民族全民国防能力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顶层设计,形成“整体与模块”间清晰的理论体系
将国防教育课程简化为军训,为军训而军训。可以从整体上将国防教育课程的理论体系分为四个模块进行有区别的设计,即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两个基本模块和巩固养成与深化拓展两个发展模块。
在以往的国防教育课程教学中,我们对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部分内容主要在于为适应新情况而及时进行调整,而对于巩固养成和深化拓展两个发展模块,是往往被学校忽视的两个重要方面。巩固养成模块是为了将前期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学习的成果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学校可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引导,例如,可以将军事课程学习中一些规章制度应用于学校的管理工作之中,督促学生加强学习养成;还可以定期对于军事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等等,使学生在整个大学生生活阶段都能体会到军事课程学习的必要性。深化拓展模块是对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贯穿于大学生生活的军事课程学习养成的培养,使学生最初的军事课程的学习深化拓展到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上来。
(二)利用资源,依托外部力量共同开展军事课程理论创新
在大学生国防教育课程的理论创新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依托当地部队建立国防教育课程教育基地,共同与部队在实践中完善国防教育课程理论。国防教育课程学习最终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及生活条件的改善,他们普遍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不善于集体生活。由于大学生总体氛围比较宽松自由,通过校内培养学生的毅力、自理能力、集体感、团队精神的效果往往效果不是很明显。充分利用部队资源,安排学生到部队军训,不仅能够让他们学到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尝到如何独立生活,如何融入集体,如何与人合作,学会理解、尊重和信任。因此,学生在利用部队的资源优势,依靠并积极创造条件配合部队完成军事课程的教学工作,并由部队对学校国防教育课程理论总体设计进行实践,是提高军事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三)合理布局,构建“一—二—三”的理论创新联动机制
以往的国防教育课程理论及课程实践工作,是一种“学生—学校—承训部队”的线性布局,课程理论的创新与实践成果的信息是单向传递,容易赞成各个环节脱节,影响了整体效果。在当前的环境下完成国防教育课程理论创新应对学生、学校、承训部队几个环节进行合理布局。概括起来就是“一—二—三”的理论创新联运机制。
“一”是指下一个主体即国防教育课程的主体是学生。他们在学习中反馈的信息是国防教育课程理论的最好实践总结。在教学工作中,要把学生摆放在首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完善课程理论,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选择适应时代变化需要的教学手段。如何以灵活地采用网上模拟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尽量采用实践教学和专题式的教学方式授课等。通过这些方式,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实践军事课程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及时收集学生对于新的教学方式的信息,为国防教育课程的理论创新积累经验。
“二”是指两条主线即形成学生与学校、承训部队与学校两条信息主线,并进行信息反馈,从中找出国防教育课程理论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学校在完成与国防教育课程主体学生信息交流反馈的同时,更应重视与部队的信息交流,以便收集更全面的实践成果。
“三”是指三维关系即通过对主体与主线的确认后,最终形成学校—部队—学生之间的三维关系,完成一个课程实施与效果反馈的良好结构。要建立起更加科学有效的三维关系,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同时,保持各环节之间的信息的畅通,从而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的最佳互动模式。
(四)以人为本,完成理论创新与合理实践的和谐发展
以往的国防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理论与实际情况相脱节,制定的课程学习要求与学生实际承受能力不符。例如,有些学习计划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倾向,想要“一步到位”,结果产生学生厌学、畏学的情绪,甚至导致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发生;还有些学习计划又显得过于宽松,学习完成后学生普遍反映“不知所以”,根本未达到真正的教学要求。要避免这两种情况,需要学校根据大学军事课程具有要求高、管理严格、时间短等特点,在形成国防教育课程理论及制订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点,并结合以往军事课程教学中的经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个既能让学生接受,又能实现锻炼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目标的学习计划。当然,在训练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与指导教师创新的积极性。只有使学生与指导教师真正理解创新实践的重要意义,并引入奖励竞争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与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创新实践过程中产生兴趣,亲身感受创新的无穷乐趣,才能使创新实践在愉悦、和谐中进行。
总之,我们为了避免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相脱节,还应针对出现的各种情况,对计划及时进行调整,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的国防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一切为学生成长的需要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出发,重新审视、谋划国防教育课程理论体系建设,使国防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党和政府是历来重视国防教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六十条明确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或者在有关课程中增加国防教育的内容”。党的十五大也发出了:“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的号召。加强对中小学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落实国防法的重要举措。在广大中小学生中树立居安思危、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克服和平麻痹思想,就会在他们中间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
这些年,我们国家抓住世界总体趋于和平、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的大好时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埋头苦干,综合国力得到明显增强。但我们的国防意识相对淡漠了,国防教育放松了。尤其是现在的中小学生长在红旗下,远离炮火和硝烟,生活在幸福甜蜜之中。殊不知,能有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恰恰是我们祖国拥有强大的国防所致。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机遇和利益的同时,也极大地撞击着每一位青少年的心灵,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的形成。一些青少年热衷于追求时尚、追求金钱,而民族自强意识和保家卫国的观念在他们的心中弱化了。近年来极少数人逃避兵役、不参加民兵训练、不关心国防建设、不愿意报考军事院校等问题,都是国防观念淡化的具体表现。
现阶段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国防教育,这是历史的教训和现实的必然:
(一)、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国家谁要在国防后备力量上做到未雨绸蓼,那么谁就具备了战略决胜的主动权。
从古希腊对波斯帝国的反击,到西汉对匈奴的战争,这些都是很好的例证。加强国防和国防观念的教育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相反,就如法兰西共和国一样,普法战争后,他们念念不忘复仇,不断强化国防后备力量的建设,不断强化国防和国防观念在民众心中的地位,结果在一战爆发后,不仅挡住了德国的进攻,而且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在凡尔赛条约签定后,放松国防和国防观念的教育,加上国防策略的失误,认为天下太平,敌人已不存在了,于是,歌舞升平,享乐主义大行其道,结果在1941年德国的闪击战面前厉兵秣马的德国军队所消灭,从而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家蒙受了不应有的耻辱的失败,教训是何等的深刻啊!重视国防则国存国安,轻视国防则国危国亡,这既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呼声。
(二)从我国现阶段所处的环境来看,迫切需要增强全民族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
我国周边国家的政局不是很稳定,从东南亚到南亚以至中亚,它们国内的矛盾有时往往会上升为国家矛盾,到那时,它们的领导人为了摆脱危机,会不择手段的解决问题,甚至会铤而走险进行武力扩张!还有象日本一类的国家,随着经济强国的建立和自己实力的增长,它们不甘心在国际无舞台上当配角,它们会想方设法的进行各种方式的挑衅和扩张(包括武力)。再加上由于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巨变,我国是仅存的社会主义大国,资本主义阵营一直对我们虎视耽耽,它们会利用一切机会对我国进行颠覆活动。
我国正处在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在经济上,我国存在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为主的多种经济形式和经济成分,这就决定了社会成员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利益差别。因此,一些城乡役龄青年有时不能自觉自愿地为国防建设尽应尽的义务。在政治上,我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但这种民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因此,一些人还缺乏为国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和应有的责任感,我国保证国防建设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因此一些人还不习惯于按照法制的规定履行包括国防在内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在文化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占主导地位,但一些人的封建意识、小生产意识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一些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和缺乏民族自尊自信,甚至崇洋媚外的奴化思想也会对国防意识产生着消极影响。在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政策的推行,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也将导致一些人丧失应有的警觉性。缺乏应有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一些人国家利益淡化,战备观念不强,缺乏保密意识,有的甚至不惜出卖祖国利益,损害祖国尊严,危害国家安全。因此,结合新特点,大力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族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提高全民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自觉性,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三)加强中小学的国防教育对增强国民爱国主义精神也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国防教育是对公民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知识的全民性教育,启发公民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履行各项国防义务。国防教育实际是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是民族精神和气节的教育,是唤起人民忧患意识和民族危机感的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是学校,国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是国家安全、民族利益的灵魂,是增强公民国防观念、提高公民国防素质的基础工程和中心环节。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深刻的国家认同感,强烈的国家自尊心,积极的国家自豪感,自觉的爱国义务感,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它的本质就在于对国家利益的深刻关注。离开了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和关注,爱国主义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国防意识所反映的对国家利益的关注,是构成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既是国防意识的核心内容,又是形成和强化国防意识的思想基础。新时期强化全民国防意识的紧迫任务,就是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只有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才能使人们不致因和平环境而丧失应有的警觉,才能引导人们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服从国家的安全需要,积极投身于国防的现代化建设活动。
综上所述,我们要必须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国防教育,这是巩固国防、抵御侵略的需要,是培养新世纪合格国防后备人才的需要。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泰才能民安,这是被历史证实的真理。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也是综合国力乃至民族凝聚力的较量。今天的中小学生无疑是明天国防建设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