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镇2011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时间:2019-05-13 18:3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红土地镇2011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红土地镇2011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第一篇:红土地镇2011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红土地镇2011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为做好规范红土地镇地质灾害的防范、处置和善后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和《东川区2011年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要求,结合红土地镇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本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红土地镇行政区内达到中小型以上等级的自然地质灾害。

二、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分工

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工作的组织保证。为进一步加大红土地镇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的力度,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红土地镇政府成立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和组织中小型以上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并成立红土地镇突发事件应急中队,适时开展突发性事件的抢险救灾工作。

(一)红土地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组成 红土地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由镇政府领导、镇武装部负责人、各行政村负责人和镇国土资源所、镇水管站、镇民政办、镇党政综合办公室、红土地镇中心学校、红土地镇卫生院、红土地镇派出所等负责人组成。

负责应对红土地镇突发事件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指挥现场抢险救灾工作。

迅速有效地组织有关人员开展调查、预测、分析和评估工作,判断灾害影响范围及再次发生灾害的可能性。

制定并组织实施防止或减轻险情扩大的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具体措施。

负责迅速组织、调集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

(三)红土地镇突发事件应急抢险主要职责

红土地镇突发事件应急抢险组由民兵连、派出所人员、学校年轻骨干教师及卫生院年轻急救队伍组成。主要职责:协助处理镇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救护,由镇突发性事件指挥部统一指挥,由应急民兵连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四)红土地镇应对突发事件指挥部的组织和职责分工 红土地镇应对突发事件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抢险应急组、灾害险情评估组、医疗救治组、现场治安组、物资保障组、灾后重建组。其组成与职责分工如下:

1.综合协调组

组成人员:由分管办公室领导任组长,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灾情类型职能站所长、受灾村行政负责人任副组长。

害的危险隐患点,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再次产生灾害措施;提供灾害发生的详细准确的预报;提出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最佳路线和灾民临时安置地点意见。

4.医疗救治及防疫组

组成人员:由红土地镇人民政府分管卫生工作的副镇长任组长,卫生院院长、计生服务所所长任副组长,卫生院和计生服务所其他同志任成员。

主要职责: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负责联系、安排救治现场和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求援;负责做好灾区防疫工作;负责镇应对突发事件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他任务。

5.现场治安组

组成人员:由红土地镇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红土地镇派出所、司法所的领导任副组长。

主要职责:迅速组织现场治安队伍,维护现场秩序和区域交通秩序,打击各种扰乱社会治安的不法分子,疏散受灾区域内无关人员,稳定受灾群众情绪;完成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他任务。

6.物质保障组

(一)抢险救灾人员的组成

抢险救灾人员主要由红土地镇民兵应急小分队、红土地镇突发事件应急抢险组、灾害发生地所在村的基干民兵组成,灾害规模较大时,请求上级力量参加抢险救灾工作或请求上级支援。

抢险救灾人员由抢险应急组统一指挥调度。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按照分工,尽职尽责,把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二)应急、救助设备、资金、物资的准备

物质保障组要注意做好平时救灾物资的采购、储备工作。

四、自然灾害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

在自然灾害的重点防范期,红土地镇将加强汛期、防火期等值班制度。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村主要负责人以鼓锣、吹哨来发出预警信号,组织人员撤离,并立即根据实际情况报告红土地镇党委、政府,镇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调集抢险救灾小分队奔赴灾区,组织人员撤离、财产转移,进行抢险救灾。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赶往灾区抢救伤员,镇派出所和司法所前往灾区维护社会治安。

五、防汛抗灾值班期间,领导组成员、各组组长、值班人员、应急分队成员的手机要确保畅通;发生自然灾害时,以鼓

第二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精选)

为切实加强全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增强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结合本乡实际,特制订20XX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㈠成立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袁谋慧

副组长:陈托张军郑华兵

成员:高文军杨忠向武华杜平张立坤

郑德义向左贤赵盛各村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乡国土所,杨忠兼办公室主任。联系电话:3525001。

㈡成立乡地质灾害应急分队

队长:袁谋慧

副队长:陈托杨忠

队员:何家云余社泉郑德义高文军向左贤

赵盛张剑文辉吴鹏朱立平

各村村主任

二、工作责任

(一)乡国土所负责灾前预案编制和灾后初步地质调查,确定有无后续灾害,划分危险区,指导进行避险,进行灾情评估和提出灾后重建方案以及防治措施。

(二)发生灾害的村委会负责组织抢险队伍进行抢险,配合政府及相关部门设立警戒区和疏散危险区群众。

(三)派出所负责维护抢险秩序,协助政府组织人员转移。

(四)卫生院负责伤员抢救及灾后传染病预防工作。

(五)财政所负责救灾资金运作,保证抢救及善后工作顺利进行。

(六)民政所负责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调配、发放救济物品,妥善安排灾民生活,配合政府共同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

(七)交通、公路部门及时组织对因灾中断的道路进行抢险,恢复交通,保障交通畅通。

(八)供电所负责电力供应及灾后供电设施维护。

(九)水利站负责对水库、防汛设施的监测工作。

(十)电信所、广播站负责保障通讯畅通。

三、组织及准备

各职能部门负责成立各自的抢险救援队伍,做好救援装备、资金、物资的准备。

四、地质灾害分级及上报程序

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分为四个等级。村委会负责提供灾害的损失情况报告(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乡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确定灾害等级,并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规定予以上报,同时做好灾害初步评估分析。

五、地质灾害调查及处理程序

(一)应急分队负责调查地质灾害情况,包括发生地点、时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类型、规模、原因、发展趋势,对采取的防范对策和今后的防治工作提出建议。

(二)根据调查结果,由应急分队将地质灾害情况上报乡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

六、预警信号及避让搬迁

在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预兆后,各村应及时安排具体责任人搞好监测,发放避险明白卡,确定并公告预警信号,保障通讯畅通,以便村民在灾害临界点前能够得到报警和及时避让搬迁。

七、转移路线及疾病控制

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现预兆后,有关乡直单位和相关村应做好人员财产撤离准备,按规定路线搞好转移,卫生部门要做好医疗救治和疾病控制准备。

第三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为建立和完善高效有序的防灾和抢险救灾体系,进一步提高全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本

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泥石流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地质灾害应急,是指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时,为了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防灾和抢险救灾行动。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是指出现地质灾害前兆,短期内可能发生灾害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危急状态。

(三)地质灾害应急分为临灾应急和灾害应急两类。临灾应急,是指出现地质灾害险情后,进入临灾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防灾避险行动。灾害应急,是指发生地质灾害后,进入灾害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和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的行动。

(四)地质灾害灾情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

1.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不含30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不含1000万元)的;

2.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不含10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不含500万元)的;

3.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不含3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的;

4.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含3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的。

(五)地质灾害险情按照受威胁的人数,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分为四个等级:

1.特大型:受威胁人数在1000人以上(不含1000人)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不含1亿元)的;

2.大型:受威胁人数在500人以上(不含500人)1000人以下(含1000人)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不含5000万元)1亿元以下(含1亿元)的;

3.中型:受威胁人数在100人以上(不含100人)500人以下(含500人)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不含500万元)5000万元以下(含5000万元)的;

4.小型:受威胁人数在100人以下(含100人)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下(含500万元)的。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指挥机构及职责。

发生大型以上地质灾害或出现重大级以上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时,执行《四川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发生中型地质灾害或出现较大级临灾险情时,市人民政府应成立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自动转为抢险救灾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指挥部”),指挥长由负责国土资源工作的副市长担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副指挥长,负责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于市国土资源局,由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兼办公室主任,分管副局长为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发生小型地质灾害或出现一般级临灾险情时,所在地县(市区)级人民政府应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由政府领导负责、有关部门参加,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

(二)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1.速报时限:要求县(市、区)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当地出现特大型、大型、中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必须在2小时内速报县级人民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同时可直接速报市人民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并可抄报市级相关部门。对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中型(含中型)以上地质灾害的小型地质灾害也要按上述要求速报。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当地出现小型地质灾害后,应在12小时内速报县级人民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同时可直接速报市人民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并可抄报市级相关部门。

2.速报内容: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地点和时间,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包括死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三)工作机构及职责。

市地

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设6个工作组,作为具体工作机构。

1.紧急抢险组:由市武警支队牵头,广安军分区、市公安局、市消防支队、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民政局等部门参加,负责组织抢险队伍抢救被压埋人员;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引发的水灾、火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进行抢险,消

除隐患;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将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组织强行避灾疏散。

2.调查监测组: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政府应急办、市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参加,负责调查、核实险情或灾情,组织险情或灾情的监测和评估,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威胁,提出应急防范对策、措施,开展监测工作。根据灾情发展实际,调集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补充调查人员力量,确保应急工作需要。

3.医疗救护与生活保障组:由市卫生局、市民政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及保险公司参加,负责组织急救队伍、抢救伤员和所需药品及医疗器械的供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指导灾区做好灾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包括急需救济物资的供应、调配和管理,灾民临时安置和管理,以及死难者的善后、保险理赔等工作。

4.治安保卫组:由市公安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等有关部门参加,负责维护灾区社会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救灾物资,灾区人员和财产以及重要部门、单位的安全,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5.设施修复和生产自救组: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务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林业局等有关部门参加,负责指导灾区组织力量抢修受损的通信、电力、供水、供气、水利、交通、校舍等设施;指导灾区修复损毁的农田、林地及灾民住房重建,恢复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和教学秩序。

6.应急资金保障组:由市财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市监察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政府应急办等有关部门参加,负责落实由市政府安排的抢险救灾资金,负责指导、监督救灾资金的安排、使用和管理等工作。

(四)应急调查队伍。

由地质灾害防治和气象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对已经发生地质灾害或出现灾害险情的地方进行调查、会商,尽快查明其形成条件、引发因素、影响范围等情况,对灾情进行评估,提出应急处理措施,减轻和控制灾情。对出现险情的隐患点,依据前兆特征判断危险程度、激发条件,采取有针对性应急措施,阻止或延缓灾害的发生。

三、应急准备

(一)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根据本预案和部门职责,制定具体的抢险救灾应急行动方案,报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二)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应急预案和行动方案要求,做好应急救灾所需设备、交通工具、救灾物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准备工作。

(三)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组织落实应急队伍和人员,进行抢险救灾知识和技能培训,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学习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应对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的能力。

(四)市、县(市区)、乡(镇)三级人民政府及国土资源、水务、交通、环保等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应当对公众广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及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对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四、应急响应

(一)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重、特大级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或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报告后,应迅速向省人民政府、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省国土资源厅报告。同时在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下,迅速组织应急力量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二)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较大级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或中型地质灾害灾情报告后,应迅速组织应急调查组赶赴现场,调查、核实险情、灾情,并密切跟踪其变化情况,提出应急抢险方案,建议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启动并组织实施本预案,成立指挥部,各工作机构赶赴现场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同时,市政府视灾情和险情的情况,向省人民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报告,请求指导和支援。

(三)发生一般级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或出现小型地质灾害时,灾区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立即做出应急响应,按程序启动本级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发生较大级以上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或出现中型以上地质灾害时,灾区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立即做出应急反应,在上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进行抢险救灾工作;灾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报告灾情的变化情况及抢险救灾工作落实情况。

(四)临灾应急响应。

1.组织专家对险情调查、会商,确定抢险避灾方案。

2.根据灾害成因、类型、规模、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按照当地政府确定的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危险区内人员和重要财产撤离。情况危急时,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3.分析、预测险情发展趋势,及时提出应急对策。

(五)灾害应急响应。

1.组织抢险救灾队伍,及时抢救被压埋人员。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引发的各种“次生灾害”进行抢险和防范。

2.迅速查明灾害类型、影响范围及诱发因素,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组织灾情监测和评估,分析、预测灾害发展趋势,提出应急对策。

3.划定受灾群众安置区域,组织救济物资供应,搭建临时住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4.指导当地政府组织抢修通信、供电、供水、交通等设施,恢复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教学秩序。

(六)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实行24小时值班,组织收集、整理信息,按规定将险情、灾情、灾害发展趋势和抢险救灾情况及时报告省人民政府及省国土资源厅,争取指导和支持。

(七)按照有关规定,经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批准,由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向社会发布灾情。

(八)灾情、险情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应当宣布结束灾害应急期,撤销地质灾害危险区,提出下一步防灾、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方案措施,移交地方政府组织实施。

(九)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地质灾害灾情和地质灾害防治需要,统筹规划和安排受灾地区的重建工作。

五、附则

(一)因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的应急工作,按有关规定执行。

(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参照本预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三)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由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四篇:XX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XX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为保障全镇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开展,进一步做好全镇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XX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编制目的规范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合理配置救灾资源,确保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快速、协调、高效、有序开展,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地质灾害防治条例》《XX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XX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特制订《XX市XX区XX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三、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一领导,协调联动。在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全面落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健全党委政府齐抓共管、部门联防联动、动态监管的指挥体系。各村(居)委会和镇属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发挥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提供保障等重要作用。更加注重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政府与社会力量、市场机制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依法规范,科技支撑。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维护公众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注重培养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

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建立健全按灾害级别分级管理、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镇范围内处置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五、地质灾害分级

地质灾害按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大小分为四级:

(一)特大型地质灾害

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

(二)大型地质灾害

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三)中型地质灾害

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

(四)小型地质灾害

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六、组织体制和职责任务

XX镇地质灾害抢险救援指挥部负责地质灾害险情的应急指导、统筹协调。指挥部指挥长由镇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分管国土资源领导和分管应急管理领导担任。镇武装部、国土资源、学校、卫生院、建管、水利、财政、民政、派出所等单位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事故调查、治安防范、现场抢救、医疗防疫、交通管制、基本生活保障等抢险救援工作组。

(一)抢险救援指挥部基本职责

镇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指挥部和办公室,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制定本地区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抢险救援措施,在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和重大险情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负责进行应急抢险救援。

1、向区抢险救援指挥部报告突发性地质灾害信息和应急处置情况;

2、负责收集、掌握地质灾害相关信息,发布小型及以下地质灾害灾情、险情信息;

3、负责决定启动本级应急处置预案或采取其他应急措施,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及处置指令,采取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4、负责指挥、协调当地警力、民兵及本级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组织社会有关抢险救援力量,动员和组织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5、决定对地质灾害现场进行封闭、实行交通管制、强行组织避灾疏散等强制性措施,情况特别危急时决定对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或者妨碍抢险救灾的建(构)筑物强行拆除;

6、协调本级有关部门落实救灾资金。

(二)抢险救援指挥部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国土资源所: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地质灾害防治。组织、协调影响居民住房地质灾害防治、指导、监督地质灾害预测预警工作;负责组织突发性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估工作,同时组织专家和专业单位制订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方案,并指导政府、有关部门承担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险情防治及应急救援工作。

建管岗位:组织开展在建工程诱发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监测;负责组织在建工程诱发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制订应急抢险方案并组织实施。

水利岗位:负责水利设施及周边地质灾害防治和因洪水引发地质灾害的预防。负责在建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防治工程质量监管;负责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后期维护的监管,做好水利设施及周边的安全隐患巡查、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负责组织监测,及时采取治理或搬迁避让措施;负责水文、水情分析预测,发现洪灾险情,及时向有关地区和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帮助政府做好洪水引发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当发生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威胁到水利设施及周边人民群众安全时,有关负责人应立即到现场,负责制订应急抢险救灾方案并组织实施。

财政所:负责安排调度灾害资金,确保救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负责救灾资金使用的监管工作。

卫生院:负责组织对伤病人员实施救治和处置;负责采取措施,做好灾后疫情防治工作。

民政服务岗位:协助政府调查核实灾区房屋损失,灾民生活情况;协助政府做好险区灾民临时转移安置工作;帮助政府做好灾民生活安排工作,并按规定给予重灾户救济补助;向上级民政部门报告灾情。

派出所:负责地质灾害现场的治安、交通秩序维护,协助组织人员疏散。协助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泄漏,参与地质灾害抢险救援。

应急办:负责做好危险区域警戒线和警示标牌设置,协助组织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参与地质灾害抢险工作,同时收集统计地质灾害灾情类型、灾害体规模,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诱发因素和灾情发生后人员伤亡情况及财产损失等信息。

镇中心校和村小学:负责学校区域及周边地质灾害的巡查、报告和疏散危险区域内的学生等工作。

各村(居)民委员会:负责各村(居)办公场所、聚居点、在建工程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监测、报告等工作。

(三)抢险救援工作组职责

综合协调组:由政府办公室、国土资源、派出所及有关负责人参加。任务是传达现场指挥部领导的指示,报告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情况,协调有关抢险救援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事故调查组:国土站牵头,民政配合。主要任务是对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进行调查,核实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并通过现场指挥部向区应急办和区地质灾害调查组报告发生地质灾害的初步原因。

治安防范组:由派出所负责。任务是组织民警及当地有关人员设置地质灾害现场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维护现场治安秩序。

现场抢救组:由现场指挥部确定成员单位,主要由参加抢险的抢险救援力量组成。任务是迅速抢救遇险、受伤人员,安全转移人财物等。

医疗防疫组:由卫生院负责。任务是负责现场伤员抢救和转送、灾区卫生防疫,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人员伤亡和救援情况。

交通管制组:由镇应急办牵头。主要任务是负责地质灾害现场的交通管制和疏导道路交通,确保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基本生活保障组:由政府办公室牵头,应急办、民政负责灾害发生地群众的转移、临时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保障救灾所需的燃料、食品、药品、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供应,指导有关村(居)委会做好受灾群众的紧急安置。

七、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要加快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开展地质灾害调查,根据XX区XX镇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形成地质灾害监测网络。

(二)预防预警行动

1、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国土资源所依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拟订本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应标明各主要灾害点的分布,说明主要灾害点的威胁对象和范围,明确重点防范期,制定具体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确定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并将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向社会公示公布。

2、调查评价与监测预警

各村(居)委会、国土资源所要组织开展“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工作,组织地质灾害隐患调查评价并落实各项防灾措施,实施地质灾害动态管理,将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报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时及时向镇人民政府和区级应急管理部门、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主管部门报告。各村(居)委会要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情况危急时,应强制性组织避灾疏散。

3、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

各村(居)委会要根据当地已查出的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按照“两卡一表”要求,将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到每个隐患点位,落实到防灾责任人镇长、监测责任人各村(居)委会主任、各隐患点监测人员以及受灾害隐患点威胁的群众,将“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到群众手中。

4、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制度

国土资源所要依据对各灾害点的监测情况、当地气象和水文预测资料,结合以往产生地质灾害的各种临界值,做好临灾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各单位和当地群众要对照“防灾明白卡”的要求,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八、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一)速报时限要求

各村(居)出现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后,必须在半小时内速报于镇人民政府。并随时对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小型(含小型)以上的地质灾害也要按上述要求速报。

(二)速报内容

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地点和时间、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伤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根据地质灾害险(灾)情变化情况随时进行续报,直至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及时将地质灾害险(灾)情报告报镇人民政府。

九、应急行动

(一)先期处置

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或发生地质灾害后,在未确定级别之前,由政府负责做好先期处置。先期处置应采取如下措施:

1、迅速组织群众转移避险;

2、划定危险区域,采取必要管制措施;

3、组织救援队伍抢救受伤群众;

4、组织人员对险情进行监测,防止灾情加重继续造成人员伤亡;

5、做好转移避险群众的临时安置;

6、紧急调配辖区内的救灾物资,安抚转移群众;

7、核实险情或灾情,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二)应急抢险救灾行动

经核实,出现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时,政府启动《XX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采取如下应急抢险救灾行动:

1、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听取有关灾情汇报,安排部署抢险救灾工作;

2、迅速组织人员赶赴灾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3、迅速组织医疗救护队伍赶赴灾区,抢救受伤群众;

4、迅速调配救灾物资,安置受灾群众;

5、根据灾情或险情的情况,向上级报告请求协调驻军部队、武警部队进入灾区执行抢险救灾任务;

6、迅速向政府及国土等相关部门报告灾情及救灾情况,必要时请求上级支援。

(三)应急行动结束

经专家组鉴定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已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经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同意,报区政府批准,镇政府撤消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应急行动结束。

十、善后工作

(一)恢复生产

应急行动结束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当地干部、群众对受灾群众财物进一步清理转移,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并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恢复生产生活。民政办按规定做好地质灾害造成致病、致残、死亡人员的补助和抚恤工作,确保转移避险群众的正常生活。

(二)灾害治理

根据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意见,地质灾害点有条件治理的,地质灾害发生地积极向上级政府申请立项勘察和设计,尽快组织对地质灾害点实施工程治理。国土资源所做好地质灾害点的申请立项工作。

(三)地质灾害避险搬迁

地质灾害点无条件治理的,要积极向政府申请群众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组织受灾群众做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民政、国土指导做好群众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申请立项工作。

十一、应急保障

(一)应急队伍、资金、物资、装备保障

地质灾害易发区应组建民兵等应急抢险队伍,并组织应急抢险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演练,确保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或发生地质灾害灾情时救助手段及时到位。政府要储备用于灾民安置、医疗卫生、生活必要的抢险救灾专用物资,保证抢险救灾时物资的供应。

(二)宣传和培训

要加强公众防灾、救灾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教育,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防治与救灾演练。国土资源所要定期组织对地质灾害监测人员的培训,提高地质灾害监测人员的监测和预警、预报水平。

(三)监督检查

国土资源所会同有关部门对上述各项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保障工作进行有效的督导和检查,及时总结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制订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实施意见并组织各单位负责落实相关责任。

十二、附则

(一)预案管理

应当制定本行政区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报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二)预案更新

国土资源所根据具体情况负责对本预案进行更新,并报政府批准。

(三)预案的实施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浪河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浪河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为建立和完善我镇地质灾害应急救助体系,提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和防御水平,避免或尽可能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湖北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丹江口市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三)地质灾害现状

根据全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我镇大部份范围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发生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类型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膨胀土胀缩变形、泥石流、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各类地质灾害发生,主要以滑坡、崩塌、膨胀土胀缩变形、不稳定斜坡为主。其次为泥石流和地基不均匀沉降。

(四)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包括由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地质灾害按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分为四级:特大型(Ⅰ级)、大型(Ⅱ级)、中型(Ⅲ级)和小型(Ⅳ级)。

(五)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浪河镇行政区域的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的,由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本预案指导全镇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

(六)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应急联动和群测群防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防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服从镇人民政府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

(七)应急预案体系

全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全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全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由国土资源管理所制订,报镇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统管全镇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各村、居委会制定的本辖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各村、居委会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由各村委、居委会依据本预案,并结合各自辖区的实际情况制订,报镇人民政府备案,由各村委、居委会组织实施。

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制定专项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国土资源管理所要针对具体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实际情况制订专项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镇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组织体系

(一)领导机构

镇人民政府是全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1、按照“精干、统一、高效”原则,成立浪河镇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以下简称镇指挥部)指 挥 长:谢志勇 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常务副指挥长:李 涛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 指 挥 长:范丹均 镇党委副书记

张 涛 镇党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 李 会 镇专职人大主席团副主席 王保成 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王朝霞 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王文政 镇党委宣传委员

尹 飞 镇党委组织委员、统战委员、工会主席 程 鑫 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张 超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成 员:镇党政办、民政办、财政所、国土资源所、林业站、卫生院、村建服务中心、水管处、派出所、水利服务中心、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浪河分公司、浪河供电分公司、电信分局、3602厂、3611厂和各村、居委会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2、镇指挥部职责

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小型以上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分析、判断成灾或多次成灾的原因,确定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方案;部署和组织有关部门和村(社区)对受灾地进行紧急援救;检查、指导各村(社区)做好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处理其他与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有关的重要事项。

(二)指挥部办事机构

镇防灾办公室是镇人民政府处置突发性灾害事件的应急指挥平台和信息平台。负责镇指挥部日常工作,履行值守应急职责;— 4 —

研究预测灾害发展趋势,提出对策建议;汇集、上报应急处置与救灾进展险情灾情情况;提出具体的应急处置与救灾方案和措施建议;贯彻镇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的应急工作,并督促落实;起草镇指挥部文件、简报;负责镇指挥部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负责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协调、指导、督促和检查各村(社区)及镇直有关部门对突发性事件的监测、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承担镇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

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由王朝霞同志兼任,副主任由朱孔兵同志兼任。

(三)村委、居委会应急防治机构

各村、居委会是本行政区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其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及其职责可参照本预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予以确定。

三、运行机制

(一)预测和预警

针对本辖区的地质灾害分布特点、易发程度,建立和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预测预警系统

建设并发挥本级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的骨干和枢纽作用,同

时要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建立由镇、村(居)等为一体的,按行政领导负责制指定专门负责人、联络人,确定联络报告方式,以及由危险区范围的单位、村民(居民)作为监测信息报告员而形成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加快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及时传递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汛情和气象信息。

2、信息收集与分析

镇指挥部办公室要与上级有关业务部门密切联系,广泛收集整理与突发性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地质灾害中、短期趋势预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共享。

3、预警级别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突发性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Ⅰ级(红色):预计将要发生特大型(Ⅰ级)突发性地质灾害,地质灾害会随时发生,事态正在不断蔓延;

Ⅱ级(橙色):预计将要发生大型(Ⅱ级)以上突发性地质灾— 6 —

害,地质灾害即将发生,事态正在逐步扩大;

Ⅲ级(黄色):预计将要发生中型(Ⅲ级)以上突发性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即将发生,事态有扩大趋势;

Ⅳ级(蓝色):预计将要发生小型(Ⅳ级)以上突发性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

(二)预防预警行动

1、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镇国土资源管理所会同本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成员单位,每年年初拟订本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由镇人民政府颁布实施。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要标明辖区内主要灾害点的分布,说明主要灾害点的威胁对象和范围,明确重点防范期,制订具体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确定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

2、地质灾害险情巡查

国土资源管理所要对全镇地质灾害重点地区进行抽查,指导和监督各村委、居委会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同时,要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时,要及时向镇人民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报告。

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村委、居委会要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根据险情变化

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3、预报预警发布

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并将预报预警结果及时报告镇人民政府,并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4、发放“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

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国土资源管理所负责对危险区范围内的单位和住户及时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告知有关灾害的基本情况、监测预报方法、应急避险的撤离路线和安置地,以及防灾责任人、监测人的汇报联系方式,并按要求做好防灾各项准备工作。

(三)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1、速报的内容

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地点和时间、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和影响范围以及采取措施、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己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增加伤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2、时限要求

国土资源管理所、各村委(居)在出现地质灾害并核实相关情况后,应在2小时内速报镇人民政府,或视灾害等级程度同时报市国土资源局。

出现特大型(Ⅰ级)、大型(Ⅱ级)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的,由镇人民政府在速报市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的同时,应直接如实速报十堰市国土资源局和省国土资源厅。

出现中型(Ⅲ级)、小型(Ⅳ级)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的,镇人民政府在速报市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后,经市政府同意,也可越级速报。

3、速报电话

镇人民政府、各村(居)及镇国土资源管理所应当向社会公布突发地质灾害的报告电话。任何单位和个人获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信息后,应当立即报告村(居)和镇国土资源管理所,也可直接报告镇人民政府(值班电话:5619312、5619629),或通过110、119、120等紧急服务电话或以其他方式尽快报告有关部门。

4、地质灾害速报要与国务院有关规定相对应。

下载红土地镇2011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红土地镇2011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武汉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武汉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和防御工作水平,高效有序地做好防灾和抢险救灾工作,避免或者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通用)[大全5篇]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范文(通用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就有必要提前进行细致的应急预案准备工作。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

    社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社区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社区在地质灾害中的应急反映能力,保证在发生重大地质灾害时,能高效有序的开展救灾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损失,根据《地质灾害......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

    文章标题: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为了保障我乡突发性地质灾害防灾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

    为了保障我乡突发性地质灾害防灾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预案。一、总则(一)工作原则:坚持地质灾害......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 篇1为建立和完善高效有序的防灾和抢险救灾体系,进一步提高全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

    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为保障我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

    突发性地质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突发性地质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处置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提高应急工作水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