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无锡新区“十二五”劳动者报酬与居民收入倍增行动计划
无锡新区“十二五”劳动者报酬与居民收入
倍增行动计划
根据《无锡市“十二五”劳动者报酬与居民收入倍增行动计划》和《无锡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创新发展、建设活力新区”为主题,以转型发展为主线,积极实施科技引领、高端突破、开放融合、服务转型、富民惠民等五大策略,全面提升创新增效能力、先进制造技术水平与产出能力、参与全球竞争能力、城区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五大能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有机统一,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建设幸福安康首善城区。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力争全区劳动者报酬与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4.9%左右,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倍增。其中:
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力争年均增长14.9%左右,其中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13.9%,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30%,财产性收入年均增长15%,转移性收入年均增长11%。
农村居民收入纯收入年均增长14.5%,突破35000元,力争增长15%,达到36000元,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其中,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14%,家庭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12%,财产性收入年均增长22%,转移性收入年均增长12%。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更大力度提高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全社会劳动者素质,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着力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者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2、坚持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同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建立职工工资随劳动生产率增长而增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随物价指数增长而增长的长效机制,创造条件增加居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收入,使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努力扭转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确保低收入者收入增幅高于居民平均收入增幅,确保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3、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呼应。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大财政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发展社会慈善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重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放开创业投资领域,为城镇居民创业、臵业开辟新渠道,鼓励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积极调动企业增加收入分配积极性,提升全社会创业致富能力。
四、重点工作
(一)实施产业结构转型工程
坚持把科技创新创业作为第一驱动力,积极实施产业高端化策略,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全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把服务经济和服务功能的完善提升作为新区“十二五”期间转型发展的新动力、新标志,努力建设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国际化创新型服务型科技新城,为富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1、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物联网、新能源、微电子、软件和服务外包等千亿级产业集群,着力培育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和新型显示、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等百亿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快速启动建设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园,持续推进建设光伏产业园,重点建设国家外包基地城市核心区,全力推进建设生命科技园。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双倍增”发展目标,销售收入达到6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4%以上,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企业10家以上,超500亿元企业2家以上。
2、实施服务业倍增计划。坚持实施服务转型策略,大力提升新区的城市服务功能,纵深推进企业“主辅分离”,积极发展金融、商务、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一批功能定位准确、集聚辐射能力强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和产业集群,形成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相适应的完整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重点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跨越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生活性服务业,做优做精文化创意和旅游产业,加快集聚外资地区总部经济。“十二五”期间,培育具有示范性的现代信息服务业龙头企业10家以上,新增区域总部100家,建立跨区域销售中心100家,集聚规模型现代物流企业200家。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
3、构建本土科技型企业上市集群。围绕国家级创新型园区建设目标,借资本市场之力,培育和推动一批科技型、创业型企业走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之路,实现由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的转变,确立“无锡新区板块”市场地位,积极打造千亿级总市值的科技型企业上市集群。到2015年,全区实现新增上市公司30家。
4、优化提升支柱产业。不断推进重点支柱产业优化升级,做大做强支柱产业规模。以存量企业为主体,通过增资扩股、股权融资、技术改造等方式,支持现有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不断扩大规模、优化发展;加快企业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步伐,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强强联合,实现资产、品牌、经营的联合,成功打造一批创 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永续竞争力的“旗舰型”企业。
(二)实施企业职工增薪工程
以提高一线职工收入为重点,全面实施促进企业职工增薪工程,确保新区企业职工人均工资性收入每年增幅不低于15%,到2015年,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实现倍增。
1、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本地劳动力更加充分就业。严格执行《就业促进法》和省、市促进就业的政策规定,加大对劳动力的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服务,确保“十二五”期间每年新增就业15000人;充分发挥区、街两级人力资源市场配臵人力资源的主渠道作用,大力促进本地劳动力的更加充分就业,确保“十二五”期间辖内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市,控制在3%以内;加强监察管理,规范用工行为,督促企业自觉遵守《劳动合同法》规定,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确保到2015年,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9%以上;积极贯彻实施市政府困难人员就业帮扶政策,继续完善本地劳动力就业免费培训的“以奖代补”措施,确保本地劳动力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
2、加强工资政策执行的监管,激励企业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严格执行《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和省、市“最低工资标准”规定,确保辖内企业依法规范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运用劳动保障区域监管的调控机制,对于现行实施特殊工时制的企业,从2012年开始对上年度企业一线职工工资增长幅度低于15%,且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低于同行业地区 工资指导价位中位线的企业,暂缓执行特殊工时的行政许可;对于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幅度低于15%的企业,取消其当年市级劳动保障诚信企业的培育申报资格;对于已获得市级劳动保障诚信企业称号的企业,如果其职工工资增长幅度低于15%,且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低于同行业地区工资指导价位中位线的企业,取消其当年申报省级劳动保障诚信企业的资格。运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鼓励企业增加职工工资收入,对于一线职工工资年增长幅度超过15%,且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不低于同行业地区工资指导价位中位线的企业,给予优先纳入当年新区社会责任履行先进单位评比奖励参评资格;对于年一线职工工资收入幅度增长低于10%,且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低于同行业地区工资指导价位中位线的企业,实行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评先一票否决制。
3、加大工资协商的服务指导,提升企业工资协商的质量和水平。按照市政府公布的“十二五”期间地区工资年增长15%的指导基准线,引导企业构建由职工民主参与、工会与企业行政集体协商的工资增长机制和共决机制,切实提高企业一线职工的工资收入。加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服务,促进企业优化收入分配增长机制。按照《江苏省集体合同条例》和《无锡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即将出台)的规范要求,加大上级工会对协商代表的培训指导,通过集中培训和重点企业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十二五”期间辖内工资集体协商企业的工会职工代表业务培训率达到100%;不断提高已建工会组织企业的工资集体协商建制 率,到2015年,力争达到99%;对于因各种原因尚未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继续由上级工会探索实施工资集体协商“上代下”工作模式,确保未建工会企业职工工资增长。
4、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每年组织劳动保障法规执行专项监督检查活动,依法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及时组织开展工资支付、最低工资标准执行、加班工资支付、劳动定额和工时制度执行等专项执法监督检查,保障职工及时足额获得劳动报酬。
5、充分发挥工会作用。加强企业职代会建设,强化职代会和工会职能,充分发挥工会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核心组织作用。组织基层工会干部学习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工会主席作为工资集体协商工会方首席谈判员要掌握有关业务知识、谈判技巧等,加强向行政方的宣传与沟通,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三)实施全民创新创业工程
以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为契机,完善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实现创业政策、创业信息、创业平台、创业服务和创业成果共享,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带动增收。
1、加快科技创业。鼓励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营造更加有利于全民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不断扩大创业者规模,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继续吸引国内外领军型人才来新区创业,加大“三创”载体建设力度,完善创业服务平台,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创办各种 类型的创业基地。
2、培育创业能力。强化企业主要创业者及创业团队核心人员创业能力培训,提升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扩大创业培训机构认定,健全培训体系,拓展培训领域;提高创业培训质量,增强培训机构能力。拓宽创业实训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创业模拟实训,按规定给予创业模拟实训补贴,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提升创业质量。积极发挥“530”创业高端引领作用,打造更具活力的创业服务平台,促进更多的生存型创业向机会型创业转变。发挥创业在促进城镇充分就业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放大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
4、强化融资支持。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创业企业可优先申请科技支行的贷款;扩大创业引导资金和创业投资风险资金的规模,有效拓宽资金使用范围;加快推进与国内外优秀创投资金的合作,扩大全区创业投资资金的规模;灵活利用各种科技金融创新工具,加大服务于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服务的担保资金、风险补偿资金的规模,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进一步推动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
5、加强创业服务。针对新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通过科学设定各部门的考核指标,推动创新创业人才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确保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结合新区产业发展,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库;探索成立新区人才创新创业协会,加强高层次人才交流与合作。加快创业人才的配套环境建设,为高层次人才在新区创新创业提供优质的发展环境。
6、落实创业政策。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等作为经营场所;允许能有效划分的同一地址登记为多家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住所(经营场所);经合法批准的公共用地可作为创业者从事个体经营的场所。
7、加大补助额度。对符合新区产业政策和“三创”载体内重点发展领域,并经考核通过的创业企业、为企业提供直接服务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服务外包中介服务机构,自开票之日起,以企业对新区地方财力实际贡献份额的80%予以补助,补助年限一般不超过三年;对新入驻新区“三创”载体的科技创业企业、服务外包企业经认定之日起可按新区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享受房租补贴。
(四)实施全民社会保障工程
以“扩面、整合、提标”为重点,深入实施全民社会保障工程,确保“十二五”期间,在全市率先实现企业职工和居民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9%以上,并按国家、省、市规定全面落实各类人员的保障待遇。
1、加大社保扩面工作力度,实现更加充分的社保覆盖。积极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规定和省、市扩面工作要求,加大区域科学发展考核重点指标的权重导向,确保“十二五”期间每年辖内企业职工参保和居民参保率高于全市平均值,参保净增人数超额完成市目标任务。积极贯彻实施统筹区社保类别整合、统筹级次提升和待遇提标的政策规定,确保各类对象及时规范纳入相应的保障覆盖体系。不断完善服务管 理平台建设和服务效能提升,方便企业及其职工办理职工社会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事务,方便市民办理居民养老、医疗保险事务。
2、严格执行社保制度规范,保障统筹区提标政策落实。按市政府居民社会保险政策规定,不断加大居民养老、医疗的资金保障和归集力度,确保制度待遇标准提标所需资金的及时上解支付;按照市困难人员就业、社保“两项补贴”分担方式的规定,及时增加区级补贴资金的安排,确保“两项补贴”规范使用、及时支付;按照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规定,适时安排区级分担部分资金并上解,确保辖内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服务有效落实。
3、积极探索区域助保措施,促进困难群体的应保尽保。积极探索区域助保措施,继续贯彻实施新区失地农民保障安臵对象、自由职业者参保补贴政策,鼓励各街道对本地区特殊困难人员实施有针对性的参保帮扶补贴,适时探索区域助保的更优补贴措施规定,切实促进本地断保困难人员的社保参保扩面工作。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管工作,积极配合市社保机构做好社保年检工作,及时通过市社保机构的反馈信息和劳动者的投诉、举报,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依法参保情况开展社保专项监察检查,全力维护企业公平竞争、发展的法治环境。
4、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以低保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救助、重残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社会捐助、慈善救助等 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两节”送温暖标准,逐年提高困难对象和优抚群体“两节”送温暖普惠性慰问补助标准;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继续开展“五助”帮扶工程,加大助医力度;提高重残人员救助标准,对符合条件的重残人员,按照城乡低保标准100%发放生活救助金,到2015年,城乡重残人员救助标准在2010年基础上增加105%。
(五)实施促进农民增收工程
始终把促进农民增收放在富民工作的突出位臵,深入推进幸福新区、幸福街道、村(社区)建设活动,按照“巩固工资收入、稳定经营收入、加快扩大财产收入和转移收入”的思路,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1、以生物农业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根据我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以鸿山万顷良田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鸿山生态农业园区和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做强“鸿山葡萄”特色产业。以建设“无锡太湖生物农业谷——南园”为契机,大力发展生物农业,到2015年,力争引进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端创新项目,生物农业产业规模达到30亿以上。
2、稳定增加一产收入,大力提升二三产经营收入。“十二五”期间力争一产经营性收入年均增幅达到7%。一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增加葡萄、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重达到90%以上。二是做大做强一批生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生物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提升种植业经营收入。三是积极支持和鼓励 农民自主创业,引导农民发展家庭手工业、服务业,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创业格局,“十二五”期间力争二产、三产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15%。
3、全面提高股份合作社收入、财产性收入、征地拆迁收入。一是增加股份合作社收入,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组织和街道村集体经济,坚持量质并举,实施统一经营,到2015年村级股份合作社、富民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合作社增加100%,人均股份合作社收入年均增长15%。二是增加财产性收入,通过发展房东经济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三是增加征地拆迁补偿收入,预期农村征地拆迁实现农民人均补偿收入年均增长10%。
(六)实施拆迁安置流转工程
按照依法管理、政府引导、居民自愿、规范操作的原则,规范拆迁安臵房有序流转办法,提高居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1、创新拆迁安置房流转形式。明确条件,规范程序,创新拆迁安臵房流转形式。一是协商回购,按锡政办发„2009‟101号文件,对拆迁安臵房经拆迁当事人双方协商回购,回购的拆迁安臵房必须滚动用于征收补偿;二是政府回购,由住房保障部门直接购买农村居民拥有的基本符合标准的拆迁安臵房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做好回购后的权属变更登记,确保产权明晰,安臵合理,流转顺畅;三是组织包租,通过归集空臵在农民居民手中的拆迁安臵房,统一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市场租金与共租房租金差额由政府补贴;四是房 权换股权,由街道集体经济组织实施资产或资本经营,每年定额回报。
2、推动拆迁安置房规范上市。规范设臵征地拆迁安臵房上市交易条件和程序,在取得合法产权5年后,征地拆迁安臵房可上市交易,按规定收取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
(七)实施人口素质提升工程
以保持人口合理流量为原则,重点加强高端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引进,大力培训本地人才,全面提升人口素质,增强人口发展综合潜能,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
1、适度控制人口规模,保持人口合理流量。将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内容,纳入惠民政策体系,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左右,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9%以上。至2015年,全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70万左右。
加强经济社会政策和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机衔接,在社会保障、就业培训、收入分配改革、征地补偿、社会救助等方面,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优先优惠政策,适度提高奖励扶助标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着力解决流动人口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实现流动人口同城化待遇。
加强对外来人员的服务管理,在全区各街道深入推进“一证二合同三承诺”机制,全面落实“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证管人”有机衔接的制度和政策措施。深入开展“无锡市综合服务管理示范社区(村)”创建活动,五年内创建达标率100%。大力开展外来人员集中区“公共服务点” 13 建设,使外来务工人员充分享受到新区改革发展成果。
2、加快“人才特区”建设,大力提升人口素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建立人才发展的特别导向、特别政策、特别机制、特别环境,实现由单一注重招商引资向更加注重招才引智的转变,加快建设“人才特区”标志区,以高层次人才建设带动全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聚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高科技人才和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到2015年,全区的人才总量达到25万人,每万人拥有人才数达到4000人左右。
3、优化理财投资环境,拓宽居民增收渠道。积极扶持债券、基金、信托、科技支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服务机构发展,引导专业理财机构重点开发针对高层次人才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营造与国际接轨的金融服务投资环境。积极开辟居民增收渠道,鼓励引导居民将各类中长期储蓄转为股票、保险、债券、不动产等金融理财产品,实现居民增收与金融发展同步。
(八)实施机关事业单位福利改善工程
按照国家、省、市对机关、事业单位分配的指导意见,结合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向上争取,形成具有新区特色的机关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体系。新区机关事业单位“十二五”期间平均收入增幅控制在每年10%左右,逐年调整现有年薪制的标准,建立机关、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从制度上保障机关事业单位收入水平的稳步增长。完善机关、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和绩效工资体系,加强绩效考核的力 度,加大考核奖励,适当调整机关事业单位考核奖励总量标准,考核奖重点向目标任务完成得好的单位和个人倾斜,以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和奖金分配的杠杆作用。在增加在职人员收入的同时,同步考虑增加退休人员的收入,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结合新区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收入水平,逐年提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标准。及时调整计发公积金和提租补贴基数的口径,适当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公积金和提租补贴标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建立以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组织领导,加强计划实施、统筹协调、调控引导和监督管理。分解细化目标任务,落实园区、街道和部门的责任。建立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工作例会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加强富民为先的工作导向,形成推动收入倍增计划落实的整体合力。
(二)创新工作机制。将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作为园区、街道科学发展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强化推进、监测、评估、考核机制。加强政策创新和效应跟踪,对各园区、各街道、各部门相关任务及实施成效适时开展检查,加强指导监督,完善奖惩制度。加大对工资分配的政府调控力度,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建立企业薪酬统计调查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 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
(三)用好财政杠杆。发挥好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和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和撬动各类社会资源。通过财政奖励、融资贴息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坚持将新增财力的较大比例用于改善民生,逐年加大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财政投入力度。
(四)强化统计监测。建立健全倍增计划实施情况的监控指标体系。夯实基础,在科学的统计制度方法前提下,健全调查员队伍建设,做好城乡住户统计调查工作;加强协调,贯彻国家新劳动制度,做好劳动者工资统计;提高质量,巩固数据源头,建立数据评估体系;密切跟踪,加强预警,定期做好分析研究,及时报告进展情况。
第二篇:无锡关于更大力度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年行动计划(双倍增计划)
关于更大力度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六年行动计划(双倍增计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型提升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至2009年,我市物联网、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微电子、新材料与新型显示等六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产值约25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3%;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两大新兴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超600亿元。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强。但从无锡自身发展的要求来看,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培育扶持力度,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为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特制订无锡市更大力度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年行动计划(双倍增计划)。
一、总体要求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立足我市基础和优势,突出战略性和前瞻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物联网、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微电子、新材料与新型显示、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等八大新兴产业,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创建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打造一批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和基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区域竞争优势。
二、主要目标
争取用6年时间,把新兴产业培育成为我市的先导产业和战略支柱,实现八大新兴产业规模“双倍增”。具体目标是:
(一)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到2012年,物联网、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微电子、新材料与新型显示、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八大新兴产业实现营销收入在2009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6000亿元(剔除重复统计),年均增幅26%。到2015年,全市八大新兴产业实现营销收入达到12000亿元,用6年时间实现八大新兴产业规模“双倍增”目标。
(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12年,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3.0%;在企业的专利授权中,新兴产业专利量占比达到40%以上;2010-2012 年,新兴产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30%以上。建设15个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50家,其中70%以上为本土企业拥有;在新兴产业领域形成30个国内外知名品牌、8个以上省重点扶持的出口品牌。
(三)高端人才有效集聚。大力实施“无锡千人计划”(“530”计划)、“130”计划和“1113”计划,促进已有人才计划更多地向新兴产业领域倾斜。3 年内,引进、培养 100 个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并重点支持600名海外科技领军人才、9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重点培养6000名以上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四)龙头企业加快成长。着力培育100家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到2012年,全市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新兴产业企业达到20家,其中超百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达到5家。
(五)园区布局明显优化。全力打造物联网、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微电子、服务外包5个世界级特色产业基地,全力建设生物、新材料与新型显示、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3个与国际接轨的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围绕基地建设目标,重点建设25个新兴产业特色专业园区。到2012年,争取建成5个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的特色产业基地(园区),形成优势明显、各具特色的区域分工发展格局。
(六)科技金融不断完善。到2012年,全市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实际规模突破300亿元,科技企业各种债权融资规模突破300亿元。到2012年,每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内均设立1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全市组建1家以上科技担保公司,科技担保公司全年科技贷款担保业务占全部业务量高于 30%。
三、发展重点
(一)物联网产业
到2012年和2015年,产业规模分别达到1000亿元、2500亿元。大力扶持传感器、传感网络节点、核心控制芯片及嵌入式芯片、通信技术与产品、网络架构和数据处理、系统集成和软件、传感网示范应用等关键技术及产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产业集群。加快推进物联网在工业、农业、电力、交通、物流、环保、水利、安保、家居、教育、医疗、园区等行业和领域的示范应用。全力打造新区太湖国际科技园的“四园一中心”核心功能区、滨湖经济开发区、南长传感网高新园三大核心板块,进一步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加强研发机构和人才引进,加大物联网企业的集聚和吸引,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具有一流创新力的物联网技术创新核心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发展集聚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先导区。
(二)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产业
到2012年和2015年,产业规模分别达到1000亿元、2000亿元。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核电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质能等五大产业领域。光伏产业领域,重点支持高效太阳能薄膜电池、光电转化率国际领先的单晶硅电池、大面积超薄硅片、多晶硅电池和组件以及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集成和设备等;风电产业领域,重点发展大功率风电整机制造及发电机、回转支承、叶片、控制装置、高速齿轮箱等紧缺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重点推进江阴低碳产业园、宜兴新能源产业基地、惠山风电产业园、新区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四大新能源特色专业园区建设,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国际级的规模大、水平高、核心竞争能力强、配套齐全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和新能源装备制造示范城市。
(三)节能环保产业
到2012年和2015年,产业规模分别达到720亿元、1200亿元。以支撑环境质量改善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重点在节能、废水处理、烟气控制治理、固废资源化、环保监测装备、环保新材料等领域着力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推动先进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加快关键装备国产化进程。全力推进宜兴环保装备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创新基地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升基地发展水平;积极打造高效节能型锅炉、内燃机、压缩机、电工电器研发生产基地,努力构建国际领先的节能环保生产配套体系和发展支撑体系,不断提升我市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和区域竞争能力。
(四)生物产业
到2012年和2015年,产业规模分别达到300亿元、600亿元。重点发展以生物药品、生物试剂、创新药物、现代中药、先进医疗器械和生命信息、生物治疗与康健服务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生物育种、生物兽药、生物肥料和生物饲料等为代表的生物农业产业集群,以酶制剂、氨基酸产品等为代表的生物制造产业集群,以及生物环保产业集群。重点推进江阴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惠山生命科技产业园、马山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区、新区太湖生命科技园、锡山生物农业产业园五大特色专业园区建设,加大引进和培育力度,全面提升生物产业的规模和层次,使5个专业园区成为全市生物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
(五)微电子产业
到2012年和2015年,产业规模分别达到500亿元、1000亿元。重点以IC设计业为龙头,IC芯片制造业为主体,IC封装测试业和相关配套材料为支撑,进一步发展壮大集成电路产业链规模,形成产品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发展格局,推动产业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重点推进新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园、滨湖区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江阴集成电路封装和配套材料基地三大特色园区建设,真正建设成为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使我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成为支撑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柱,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东方硅谷”。
(六)新材料与新型显示产业
到2012年和2015年,产业规模分别达到2000亿元、3500亿元。依托现有产业的技术优势,整合全市资源,重点发展新型平板显示关键配套材料、TFT-LCD 和 OLED 新型显示器件、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等产业领域。重点推进江阴新材料产业基地、宜兴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锡山新材料产业基地、惠山特种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四大新材料特色载体建设,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与新型显示产业集群,继续保持在全国新材料产业的优势地位,努力把我市建成具有较高技术水平、较强创新能力、较大产业优势的新材料技术中心与生产基地。
(七)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
到2012年和2015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000亿元、2000亿元。突出发展软件研发外包、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检验检测外包等,力争在嵌入式软件开发、行业应用软件开发、行业咨询与系统集成、行业应用与技术服务支持、行业标准开发及认证测试、ITO的设计与需求分析、BPO的数据分析和咨询、业务流程再造、物流和专业性外包服务等优势领域取得长足进展,努力提升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层级。重点以新区和滨湖区板块为核心,加快建设太湖国际科技园、山水城科教产业园;通过南长、北塘、崇安等中心城区,连接锡山和惠山,共同构成“沿太湖服务外包产业带”主体;以江阴和宜兴两市为“两翼”,加快建设江阴滨江集聚园和宜兴环科集聚园,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中国服务外包领军城市和服务外包高地。
(八)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
到2012年和2015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60亿元、320亿元。工业设计领域,大力发展技术和产品研发、汽车设计、轻工产品设计、模具设计、精密零件设计、服装设计、包装设计、等重点领域。文化创意领域,以动漫、网络游戏等数字内容,现代传媒、演艺培训、广告会展等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层次和水平。全力推进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建设,加快建立工业设计创新服务体系;以新区创新创意产业园、滨湖山水城科教产业园国家动漫基地、无锡数字动漫创业服务中心等为主要载体,以江阴文化创意产业园、宜兴文化创意产业园、五大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支撑,加快形成集文化、动漫、网络游戏等业态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家级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名城。
四、扶持政策
为大力营造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快形成无锡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科技创新、规费减免、土地保障、政府采购等方面,提出如下扶持政策:
(一)加大专利、品牌、标准建设支持力度。对新兴产业领域中的专利建设,除按照现有政策标准给予经费资助外,再给予3年100%专利年费后补助,其中,物联网产业给予5年100%专利年费后补助。对新兴产业领域的品牌、标准建设,按照一般政策标准给予1.2倍资金奖励,其中,物联网产业按照一般标准给予1.5倍资金奖励。
(二)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新开工项目或新设立企业,属于新兴产业领域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按80%收取;房产证工本费、土地证工本费、道路运输许可证件工本费等各类证照工本费免收;土地复垦费、土地登记费、非农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白蚁防治费、房屋登记费(自建)、建筑工程抗震设计审查费、价格鉴证机构收费、人防易地建设费等减半收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收费、计量检定费按70%收取;出入境检验检疫收费执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规定的优惠政策。
(三)优惠各类中介经营服务性收费。对新开工项目或新设立企业,属于新兴产业领域的,城市规划技术服务收费、施工图审查收费、建设工程交易综合服务收费、工程档案编审费、房产测绘收费、证明经济合同的公证服务收费、建(构)筑物防雷装置设计施工图纸专业审核技术服务费、代办工商年检手续费、自愿委托保存档案费、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等减半收取;环境影响咨询收费、合理用能评估咨询收费、安全评价收费、交通影响评价收费按70%收取。
(四)加大土地保障支持。积极为新兴产业项目争取发展空间,安排用地计划,在城市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安排中向新兴产业倾斜,符合点供要求的新兴产业项目积极争取列入省级重点项目,争取使用省用地计划指标。对利用现有存量土地的新兴产业项目,优先安排供地。经认定的新兴产业投资项目,在自有原工业用地上改扩建厂房、增加建筑容量,免收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费。
(五)实行政府优先采购。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并优先安排采购。其中,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物联网自主创新产品和新能源汽车的,实施政府首购、订购和优先采购,支持物联网、新能源汽车企业自主创新和成果产业化。
(六)加大服务保障力度。经认定的新兴产业项目全部进入“绿色通道”办理审批,办结期限提速50%以上。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新兴产业专门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业务申请、咨询、指导、督办及投诉受理等服务。对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项目,优先推荐向上申报争取国家和省各类专项资金、高新企业认定等,对获得国家和省资金补助的项目,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予以优先配套。
为加强政策引导,明确扶持重点,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相关部门共同编制并下发《无锡市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以此作为市相关部门认定新兴产业的参考和依据。同时,为优化新兴产业空间布局,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上述政策的享受对象必须是位于我市新兴产业集聚区(基地、园区)内的新兴产业企业和项目,且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新兴产业人才引进、物联网应用示范和科技金融方面政策措施另行制订。
五、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分工,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为加强对新兴产业推进工作的领导,成立市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一个综合协调办公室,并根据部门职能分工设立若干个工作推进办公室,共同推进全市新兴产业发展。根据任务分工,各牵头责任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提出工作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采取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全面推进落实。同时,建立日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全面推进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有关部门、地区和园区要围绕总体目标,切实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中,制定方案,强力推进。
(二)加强科技引领,全面提升自主创新力。围绕八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全面拓展提升“7+1”政产学研联盟的合作范围和合作层次。加大“三创”载体建设力度,大力构建以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为重点的创新创业创意载体体系,为新兴产业尽快培育壮大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组建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集成创新资源,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着力突破新兴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更大力度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和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不断壮大新兴产业的人才队伍,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三)创新科技金融,增强对新兴产业的支撑保障。坚持政府引导和社会化、市场化发展导向,以健全企业(个人)信用服务、股权登记托管服务和知识产权登记评估服务为基础,以无锡产权交易所为协作创新和综合服务平台,积极通过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完善配套政策、规范服务流程,重点支持发展相关金融服务功能配套的科技金融服务公司,健全壮大产业投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等基金规模和机构体系,拓展以股权投资为基础的债权融资服务。积极发展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创新融资担保方式和渠道,加快组建科技担保公司,为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四)优化空间布局,着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充分发挥八大新兴产业基地(园区)发展规划的前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作用,引导市场向规划预期的方向和目标配置资源,加快形成优质资源的集聚效应。强化新兴产业基地(园区)发展规划的空间约束功能,按照全市新兴产业基地(园区)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各地区要结合各自的产业优势,找准切入点,明确产业定位,推进产业向园区聚集,项目向园区集中,通过集聚集约集中发展,促进园区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不断扩大园区影响力,凸显区域竞争优势,努力形成各板块优势互补、协调推进的区域发展格局。
(五)加强项目支撑,大力引进战略投资。抓在建。对已经列入省、市级盘子的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明确一个牵头部门主抓,确保列入盘子的项目快开工、早投产。抓引进。围绕对接国家和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进一步加大对国际、国内500强等战略投资的对接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央企的对接沟通,分解责任,明确目标,谋划重大后续项目,形成开工一批、在建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抓龙头。每个产业重点培育壮大5-10个有市场、有潜力、有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
(六)加强统计考核,建立动态评价新体系。根据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态,加快建立统计、监测体系和评价制度,准确反映新兴产业发展情况;加强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服务,及时研究和解决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健全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目标管理机制,强化对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工作的考核和督查。
第三篇:无锡新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分析与展望
无锡新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分析与展望
2008年11月24日,无锡新区率先在全市进行试点工作,成立了全市第二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无锡新区景信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信公司)。景信公司由5个法人股东和1个自然人股东共同出资一亿元设立,经营范围为面向“三农”发放小额贷款、提供担保以及经省主管部门审批的其他业务。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运行一年来,以服务“三农”经济为宗旨,重点在生态园区建设、高校科技农业、农业要素合作、农业龙头企业和失地农民创业等五个领域,面向新区六街道2万余户农民办企业和15万余名农村从业人员,提供质押贷款、抵押贷款、保证贷款、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等金融服务,为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但作为新生事物,因缺乏政策上的扶持,小额贷款组织的市场主体身份定位模糊,不仅影响了有关方面进一步发展小额贷款组织的积极性,而且还制约了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工作成果的转化。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调查,力求找出问题的成因,并建议政府采取更加有效措施来扶持小额贷款公司的规范和持续发展壮大。
一、景信公司试点工作基本情况及社会效益
(一)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稳妥推动,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工作进展顺利。2008年11月10日,无锡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无锡市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组建、运作、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对公司股东、注册资本等作了限定。《办法》对小额贷款公司运作提供了比较全面的法律规范。市金融办、工商、税务等部门进行及时全面指导,帮助该公司较快走上正轨。无锡市金融办的数据显示,截至到2009年8月底,全市已经运作的5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达7.39亿元,其中农业经济组织贷款7575万元,农户贷款4188万元,小企业贷款5.34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3.24亿元。
(二)小额贷款公司立足服务“三农”,稳健经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银行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为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初步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利率定价示范效应明显。小额贷款公司实行市场化利率,资金的价格由市场资金供应量和市场需求量来决定。在实际工作中,小额贷款公司按照贷款用途、贷款期限合理确定贷款利率。一般来说,平均贷款利率水平高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低于民间借贷利率,不仅提高了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覆盖能力,同时也对周边地区民间借贷利率水平产生了平抑作用。二是经营效益较好。景信公司成立后,参与了新区鸿山吴文化博览园等项目,在公司与贷款户之间形成了“诚信、共赢”的合作关系,既有效缓解了广大农村的“贷款难”问题,又为小额贷款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三是大大激活了民间资本。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机制活,决策链条短,担保方式多样,引导民间融资利率趋于合理水平,有效地规范了民间借贷,激活了民间资本。
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当前,由于融资比例过小、税收负担较重等诸多因素制约,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普遍“很差钱”。而其名为工商企业,实为金融机构性
质的尴尬身份和地位,使其处于银行和民间借贷的“夹缝”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迫切需要予以关注和解决。
一是主体定位影响到监管。小额贷款公司是非金融机构,现行法律体系中《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对这类处于交叉地带的特殊企业没有规定,在市场准入与退出、日常监管及有关借贷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交易方式、契约要件、违约责任和权益保障等方面都是空白。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在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方面还存在“管不到”与“管不了”的现象。
二是后续资金普遍不足。无法从金融机构融入足够资金保证其后续发展的稳定和持续。单一依靠自有资金为主导已经成为小额贷款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三是融资额度有限。小额贷款公司采取增资扩股、引进委托资金等方式融资,融资额度有限。由于目前民间借贷比较活跃,小额贷款公司容易受到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的冲击,给正常的业务带来不利影响。
四是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由于未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只能靠贷前调查获得,小额贷款公司难以全面准确掌握借款人的真实资信状况,缺乏全面系统的信用体系支撑。
三、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思路及政策展望
为促进新区商业性小额贷款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一是要帮助小额贷款公司有效解决后续资金不足的问题。景信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有资本金。后续资金不足与日益增长的“三农”贷款需求之间形成了突出的矛盾,影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壮大。必须加快开辟后续资金来源渠道,提升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政府来说,应结合新区实际情况,从增资扩股、吸收委托资金、向金融机构筹措资金及实行会员制风险金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同时可以分别从资本金的合法性、资金运作、贷款利率、贷款投向、贷款对象等方面建立完善的防范和约束制度,在促进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作用。特别是要帮助小额贷款公司实现资金来源结构多样化,除鼓励公司增资扩股外,还要争取在互利双赢的基础上从商业银行融入资金,或引进国内战略投资者,以增强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后劲。
二是要对小额贷款公司实施有效监管。小额贷款公司是经工商部门注册的公司制企业法人,其必须要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范运作。各商业银行应对小额贷款公司在内控制度建设、信息披露、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小额贷款公司建立科学、有效的综合管理制度。市场准入方面,应针对业务范围、风险特点以及经营特点来确定小额贷款组织的市场准入条件,包括注册资本金、高级管理人员、会计财务制度等方面。同时,要允许和鼓励小额信贷组织进行产品创新,自主开发小额信贷产品,通过灵活多样的信贷服务增强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三是要实行小额贷款公司税收优惠政策。景信公司已试点一年多,示范效果明显,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规模小、前期投入成本高,其重点扶持的“三农”又属于生产周期长、风险高、收入低的产业,因此,应对小额贷款公司在试点期间比照农村信用体系改革的政策,使其享受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四是要抓住发展机遇,壮大小额贷款组织。从试点情况看,小额贷款组织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不仅为“三农”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其发展定位及市场发展方向
也得到各方充分肯定。对此,政府部门要从关心、培育、维护小额贷款公司规范业务、规避风险的角度出发,实行灵活的监管方式,理顺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关系,制定相应的配套扶持政策,在推广小额贷款组织试点经验方面,实现政府、贷款公司、“三农”产业互动多赢的局面。目前,就新区范围来说,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是不足以承担支持“三农”发展的重任,应考虑组建4至5家较大规模的小额贷款公司。
五是要明确小额贷款的功能定位,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首先,要立足农村,找准市场定位。小额贷款公司必须坚持服务“三农”的方向,坚定不移地在农业、农民和农村这个大市场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不断赋予农村金融新的内涵,在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求得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其次,要谨慎经营、科学发展,避免粗放经营、外延式扩张,实现集约经营、内涵式增长。目前小额贷款组织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还比较薄弱,容易因偏好贷款规模的扩张和市场份额的增长而忽视资本占用和风险管控。这种状况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小额贷款组织建立健全以资本管理为核心的约束机制。第三,要坚持商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小额信贷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目前应以商业化的小额信贷为主导,坚持商业化、市场化的取向,降低贷款的交易成本和规避交易风险,巩固小额信贷公司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六是要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对金融政策、金融业务知识还处于逐步认识和了解阶段,有必要对小额贷款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进行金融知识、业务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同时要经常对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人员进行业务技能指导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
第四篇:贵州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遏制与防治
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的通知
黔府办发〔2012〕18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贵州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五月九日
贵州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
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8号)精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4号)有关要求,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和我省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防治现状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特别是2006年以来,紧紧围绕《艾滋病防治条例》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不断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省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艾滋病防治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落实各项综合防治措施,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减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艾滋病防治机构和队伍不断健全,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预防母婴传播工作实现了全覆盖,美沙酮门诊增加到58个,累计入组人数与在治人数均居全国第一,基本实现了《贵州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的总体目标。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当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尚有很多感染者和病人未被发现,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广泛持续存在。防治工作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性传播持续上升,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播方式更加隐蔽,需要治疗的病人不断增加,高危人群和流动人口防控工作难度大,感染人群多样化。防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与原有问题及难点问题交织并存,疫情流行形势更加复杂,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二、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目标。减少艾滋病新发感染,降低艾滋病病死率,减少对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的歧视,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到2015年底,疫情严重地区和重点人群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基本遏制,艾滋病新发感染数比2010年减少25%,艾滋病病死率下降30%,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控制在4.8万左右。
1.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包括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15-60岁城镇居民达到85%以上,农村居民达到80%以上,出入境人群、流动人口和15-49岁妇女达到85%以上;高危行为人群和青少年达到90%以上;监管场所的被监管人员达到100%。所有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每学年按照规定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专题教育或宣传教育活动;省内各级主要新闻媒体刊播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公益广告占公益广告的比例达到5%以上。人口献血率达到10/千人口,各市(州)献血量和献血人次的增长水平不低于当地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水平。
2.高危行为人群有效干预措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接受艾滋病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的比例达到70%以上;所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发放和推广使用安全套;95%的宾馆等公共场所摆放安全套或设置自动售套机;暗娼人群、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和吸毒人群安全套使用率达到90%以上;登记在册海洛因成瘾者500人以上的县(市、区)建立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及其延伸服药点,为70%以上符合条件的成瘾者提供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服务;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艾滋病年新发感染率控制在1%以下;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比例控制在15%以下。
3.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达到80%以上,疫情严重地区达到90%以上;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应用比例达到90%以上,接受综合干预服务后的孕产妇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低到5%以下;孕产妇梅毒检测率达到70%以上。100%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主动为有艾滋病感染风险的就诊者提供必要的艾滋病和梅毒检测咨询服务,70%以上感染者和病人的配偶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艾滋病检测,100%的监管场所将艾滋病检测列为新进被监管人员常规检查内容。
4.符合治疗标准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规范抗艾滋病病毒治疗比例达到80%以上,治疗持续12个月的比例达到85%以上;90%以上的感染者和病人每年至少接受一次结核病相关检查,符合治疗条件的双重感染者接受抗结核菌和抗艾滋病病毒治疗比例达到80%以上;符合标准的病人服用预防机会性感染药物的比例达到80%以上;累计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人数比2010年增加70%。梅毒患者和感染梅毒的孕产妇接受规范诊疗的比例均达到80%以上,全省一期和二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增长幅度控制在5%以下,先天梅毒年报告发病率降至30/10万活产数以下。
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累计报告数在100人及以上的县(市、区),其县级人民医院每年应完成20000人次抗体检测任务并及时进行网络直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累计报告数在50人及以上的乡(镇),其卫生院每年应完成5000人次抗体检测任务并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二)工作原则。坚持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扩大覆盖、提高质量。坚持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紧密结合,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完善防治机构、人员网络和长效工作机制,巩固防治工作基础。
三、防控措施
(一)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和掌握艾滋病防治政策,正确认识艾滋病。要将防治政策纳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团校等机构的培训内容,将防治知识和政策掌握情况、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宣传部门要协调指导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将宣传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作为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的重要任务,加大刊播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和公益广告的力度。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手机等媒体,通过相关节目或开设专门栏目,不断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全面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和政策,提高各类人群艾滋病防治知晓率。人口计生部门要充分利用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网络,向育龄人群、流动人口宣传艾滋病防治和预防母婴传播知识。公安、司法部门要加强对看守所、劳教所、戒毒所、监狱等被监管人员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各类干警岗位培训内容。农业、科技、文化和卫生部门要结合“三下乡”、“四帮四促”活动,进一步加大农村地区和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交通运输、旅游部门要在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和公共交通工具等人口集中场所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商务、住房城乡建设、扶贫等部门要将艾滋病防治知识作为劳动力就业和技能培训、建筑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教育、卫生、公安等部门和单位要在医学院校、师范院校、警校的相关课程中纳入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教育内容,在初中及以上学校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专题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课时落实和教学效果,并将落实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和技能等相关教育作为学校考核的内容之一。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部门和团体,要在各自工作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知识和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几率。公安部门要继续依法打击卖淫嫖娼、聚众淫乱、贩毒吸毒,以及故意传播艾滋病和利用感染者身份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卫生、宣传、文化、人口计生、工商、质检、旅游等部门要落实宾馆等公共场所摆放安全套的有关规定,加强对暗娼、男男同性性行为者、多性伴者等高危行为人群,以及感染者配偶的健康教育和综合干预,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各市(州)要明确放置安全套或者设置安全套发售设施的公共场所。有关场所经营者要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安全套的普及率。卫生、公安、司法、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将预防艾滋病经吸毒传播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例》相结合,依托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建立延伸服务点,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建立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和社区药物维持治疗之间的衔接机制以及异地服药的保障机制,在有条件的乡镇建立服药点,最大限度收治吸毒人员。在美沙酮维持治疗难以覆盖的地方,继续开展清洁针具交换工作,切实降低艾滋病传播的风险。
(三)扩大预防母婴传播覆盖面,有效减少新生儿感染。卫生部门要以妇幼保健网络为平台,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和先天梅毒防治工作纳入妇幼保健和生殖健康服务常规工作中。各级各类提供孕产期保健及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要结合孕产期保健服务,切实落实“逢孕必检”措施,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病毒、梅毒检测服务,对感染艾滋病病毒、梅毒的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幼儿免费实施治疗、预防性用药、随访等系列干预措施,为自愿选择终止妊娠的感染艾滋病的孕产妇提供安全的终止妊娠服务。
(四)加强血液安全管理,预防医源性传播。发展改革、财政、卫生等部门依据当地医疗卫生服务发展规划,保证采供血服务的发展与医疗服务需求增长幅度相适应。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红十字、宣传等部门和单位要巩固加强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的成效,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大力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广泛开展无偿献血公益广告宣传,积极建立无偿献血志愿者组织。加强血液管理,推进血液筛查核酸检测工作,到“十二五”期末基本覆盖全省。公安、卫生等部门要开展经常性的打击非法采供血液(血浆)和组织他人出卖血液(血浆)活动。卫生部门要完善采供血机构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落实艾滋病、丙肝等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控工作制度和技术规范,加强病人防护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要加强对单采血浆站管理,实行严格的献浆人员身份识别制度,严禁超采、频采和跨区采集血浆,把传播艾滋病风险降至最低程度。卫生、保险监督管理等部门要探索建立经输血感染艾滋病保险制度。
(五)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发展改革、卫生、质检等部门要依托现有医疗卫生服务和传染病检测网络,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人员,进一步加强监测检测网络建设,完善艾滋病、性病和丙肝综合监测和实验室检测网络。逐步推广艾滋病新发感染识别检测、病毒感染窗口期检测和婴幼儿感染艾滋病病毒早期诊断技术,提高检测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实验室要具备开展识别艾滋病新发和既往感染的检测能力。公安、司法、卫生部门要加强被监管人员的艾滋病检测咨询工作。卫生部门及卫生监督执法机构要将艾滋病和性病检测纳入娱乐场所等重点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健康体检,对检出的艾滋病病人、性病患者及时提供干预和治疗服务。卫生、外事、教育、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质检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加强对出国劳务、留学人员的监测检测工作。
(六)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提高治疗水平和可及性。各地要根据感染者和病人的具体情况,按照就地治疗原则,为病人提供及时、规范的治疗服务。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扩大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规模。各市(州)和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尽快将抗病毒治疗工作从疾控机构转交由医疗机构负责,尽快建立完善医疗机构在病人抗病毒治疗、抗机会性感染治疗、随访、药品提供、配送和储备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以及异地治疗的转介和衔接机制,加强被监管人员和流动人口中病人的治疗工作,提高治疗的可及性和规范化程度。各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之间要密切配合、互通信息、共享资源,保障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发展改革、财政、卫生等部门要加强定点综合医院和传染病医院的学科与能力建设,提高其综合诊疗能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有关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和传染病防治等项目的要求,切实做好有关防治工作,逐步实现艾滋病防治服务均等化。公立医疗机构要强化社会公益性质,积极承担艾滋病检测咨询、临床治疗和管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职能。各地政府要根据实际,对医疗机构承担的艾滋病防治任务给予补助。
(七)加强对感染者和病人的服务和管理,全面落实关怀措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民政等有关部门要坚持不懈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并与公共卫生服务有关项目做好衔接,切实减轻艾滋病病人的医疗费用负担。在继续落实免费抗病毒治疗和医疗保险报销政策的基础上,民政等部门要针对合并机会性感染的病人实际情况,对抗机会性感染治疗的费用通过医疗救助给予解决。各地政府要对生活困难的病人提供帮助,切实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民政、红十字会等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对感染者和病人的救助工作及晚期病人的情感支持和临终关怀,将符合条件的感染者和病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并保护其隐私。农业、扶贫、工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把政府救助与倡导、动员爱心行动相结合,依法保障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或创业意愿的感染者和病人的合法权益。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要将救助工作与扶贫开发等工作紧密结合,支持感染者和病人开展生产自救。财政、教育、民政部门要制定和落实因艾滋病造成的困难家庭子女就读普通高中、高等学校的救助、减免政策,加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民政部门要将艾滋病致孤儿童全部纳入孤儿保障制度,并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或患儿适当补助基本生活费。
(八)实施分类指导,全面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度流行地区要以重点人群检测为主,关注疫情变化,将艾滋病和梅毒检测咨询纳入婚前自愿医学检查内容,重点加强病人的治疗、管理、关怀救助和预防二代传播,减少新发感染,降低病死率,控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将艾滋病检测纳入住院和门诊的常规检查,以及针对高危行为人群开展艾滋病快速检测咨询和梅毒检测,按照“知情不拒绝”的原则对高危行为人群提供必要的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积极推广抗艾滋病病毒治疗作为预防的策略。低流行地区要重点加强监测和宣传教育,以大众宣传、高危人群干预措施为主,保持疫情的低流行态势。各地要加强对示范区的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和监督考核,充分发挥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作用,研究艾滋病综合防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解决防治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总结我省不同地区、不同传播模式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探索艾滋病、性病和丙肝综合防治的工作模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各地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负总责,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联防联控机制,根据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的发展和需要,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科学制订防治规划,进一步完善与艾滋病综合防治相关的法规和配套政策,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考核不合格的地区或单位,追究主要领导以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各级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明确成员单位职责,组织推动防治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兼职人员负责艾滋病防治工作,将艾滋病防治纳入本部门日常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符合实际的防治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任务。各地尤其是疫情严重地区要加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充实办事机构和人员,明确相关部门和相应人员负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协调与管理,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切实落实防治责任。
(二)加强防治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各地要根据疫情情况和实际需要,在疾控机构和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设立单列的艾滋病性病防治科室,配备足够的艾滋病防治专职人员,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要落实国家对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的工资倾斜政策,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稳定防治队伍,调动防治人员工作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艾滋病防治机构不健全和防治队伍建设薄弱的瓶颈问题。要落实深化医改的要求,建立基层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新机制,全面建立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导,县级定点治疗医院为支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为平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组织等为补充的基层艾滋病防治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要逐步设立快速检测点,扩大检测服务范围,推广使用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可及性。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主动开展艾滋病病毒、梅毒检测咨询,加强艾滋病实名检测,及时随访跟踪和干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市(州)和具备条件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要设立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和自愿咨询检测室。卫生、中医药部门要加强防治队伍建设和各级各类艾滋病防治人员的培训,重视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人员的艾滋病防治技能培训和指导。开展公安、司法、质检等部门防治人员艾滋病自我防护的培训,加强职业防护。
(三)保障经费投入,整合防治资源。各地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投入为主、分级负责、多渠道筹资”的经费投入机制,逐步加大投入力度,统筹防治资源,合理安排艾滋病防治经费,增加必需的防治设备。动员和引导企业、基金会、有关组织和个人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支持。加强对国际、国内防治资源的统筹协调、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地政府应当确保国际合作项目结束后各项防治工作的可持续性。
(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促进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以及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艾滋病专业防治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动员和支持企业开展与艾滋病相关的社会宣传、捐赠款物、扶贫救助等公益活动。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艾滋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按照属地活动的原则,统筹规划,加强合作、引导,促进社区组织在高危行为人群宣传教育、行为干预、检测咨询以及感染者和病人关怀救助等领域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通过委托、招标等购买服务或提供技术服务、物资等方式,逐步扩大社区组织开展防治工作的覆盖面。民政部门要支持相关社会组织注册登记,卫生部门要认真履行业务主管单位职责,加强对社会力量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五)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内外防治经验,不断总结我省防治工作有效做法,探索适合我省实际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加强防治效果评估,科学指导防治工作,不断提高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水平。
五、督导与评估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制订计划,开展督导检查,注重防治效果的评估。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制订本行动计划的督导与评估框架,对防治工作有关情况进行督导检查,2015年底对本行动计划执行效果进行评估。
第五篇: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新材料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
【发布单位】无锡市
【发布文号】锡政发〔2009〕134号 【发布日期】2009-07-13 【生效日期】2009-07-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无锡市
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新材料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的通知
(锡政发〔2009〕134号)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无锡市新材料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七月十三日
无锡市新材料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
新材料产业是最为活跃的产业领域之一,也是产业关联度高、经济带动力强、发展速度快、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我市具有较强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重点产业。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工作部署,根据国家和省相继出台的产业振兴规划和《江苏省前沿领域新材料产业规划纲要》,特制定《无锡市新材料产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国际新材料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依托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并在国内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2008年,全市新材料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78.37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超过40%,比2005年增长了86.01%,“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长28.67%;实现工业增加值336.5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12.34%上升为14.98%,新材料产业在在四大高新技术领域中的比重位列第一。新材料产业结构在发展中不断优化,高性能新型金属材料发展迅猛,初具规模,并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复合材料、化工新材料等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纳米材料、磁性材料、稀土材料、陶瓷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材料从无到有,逐步形成产业。
(二)特色基地建设加速推进,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在发展新材料产业中,紧紧抓住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化这条主线,加强特色产业化基地建设。全市先后建立了“国家863计划江阴沿江新材料产业带”、“国家863计划锡山新材料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宜兴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惠山特种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等特色产业基地。近年来,随着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一批新材料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如江阴新材料基地形成了光电子材料、特种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等新材料产业群。随着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对其它领域和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正在显现。
(三)企业逐步成长壮大,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我市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骨干企业。目前已有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570多家,其中拥有产值过亿元企业145家,上市企业21家。在特种金属材料、光通信材料等重点前沿新材料领域,形成了一批产品具有特色、知名度高、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新材料企业,江阴兴澄特钢是全国特钢行业龙头,江阴法尔胜是国内最大的高性能金属制品和光纤预制棒生产企业,江苏三木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涂料用树脂生产企业。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也正在茁壮成长。如天鸟高新公司的碳纤维复合增强材料、精密钢管公司的核电设备用U形管、新兴锆业的高性能储氢材料等产品技术日渐成熟,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
(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逐步形成,技术创新成效明显。以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为依托的创新平台基本形成,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日趋突出,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目前,我市新材料领域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 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家。2008年,新材料重点企业共计投入研发经费56.48亿元,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2.8%,承担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142项,拥有授权专利938件。依靠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近年来我市一些核心关键材料取得了技术突破,培育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行业都处于领先水平的高新技术产品。
虽然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制约瓶颈。一是前沿领域新材料占我市新材料产业的比重偏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规模不大。二是新材料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产品结构趋同,产业链需进一步延长和完善。三是产品附加值不高。高性能、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产品品种相对偏少,总体技术水平还不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把握机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发挥我市新材料产业的优势,加强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宏观引导,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前沿技术新材料产业,加快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群,加强政策配套支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攀升,不断扩大新材料产业优势,努力实现产业布局更优,集聚程度更高,企业竞争优势更强,使无锡成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着眼长远发展。既要立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解决当前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保重点骨干企业,促进企业平稳发展;又要着眼于产业的长远发展,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攻克制约新材料产业调整和提升的共性关键技术,促进产业不断优化,提升竞争力。
2.坚持科技创新战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完善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创新运行机制。通过技术和智力引进大力培养新材料领域领军型人才,加快创新创业,全面提高新材料产业装备水平,优化工艺结构和产品结构,以强大的创新推动力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3.坚持构筑区域产业优势。以区域创新优势带动区域竞争优势,突出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培育高、精、专、技术水平领先的新材料优势产品群,加快发展产业处于高端领域、综合竞争力强、市场潜力大、高附加值的新材料产业群,加快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攀升。
4.坚持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与行业指导,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高端型的技术与产品,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目标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全市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900亿元;2010年,实现产值2300亿元;2011年,实现产值2800亿元以上。
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以技术创新为先导,瞄准国际一流先进技术水平,强化共性技术难题攻关,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继续保持在全国新材料产业的优势地位,把无锡建成具有较高技术水平、较强创新能力、较大产业优势的新材料技术中心与生产基地。
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性能金属、无机非金属、功能性高分子、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六大领域的新材料,做大做强江阴国家沿江新材料产业基地、宜兴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锡山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惠山特种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等四大新材料产业基地。
企业竞争力大幅提升。培育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30家,其中销售规模超50亿的1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
创新能力继续增强。新增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个,攻克100项新材料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发高新技术产品500种,申请专利5000件,其中发明专利1000件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继续保持我市在全国新材料产业的优势地位,实现结构再优化、布局合理化、生产集约化。以江阴、宜兴、锡山、惠山四个国家级新材料基地和无锡高新区为载体,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性能金属、无机非金属、功能性高分子、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六大领域的新材料,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循环高效、资源可再生利用的新型材料,着力推广纳米技术在新材料中的应用,推进新材料的轻量化、功能化、复合化和产业化,实现产品结构向特种材料、新型材料方向调整,把我市建设成高性能特种钢基地、多功能金属制品基地、稀土材料深加工产品基地、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基地、亚洲包装材料制造中心、亚洲磷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光纤预制棒及延伸产品国际基地和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使我市成为国家重要的新材料研发与生产基地,实现新材料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做强重点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在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把做大与做强结合起来,以技术创新为引擎,通过引进人才、成果转化、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等方式,引导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变,使之成为推动新材料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和产业集聚的主导力量。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对新材料行业发展、产业集聚、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和发展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围绕“专、精、特、新”,积极扶持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成长性高的新兴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茁壮成长,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大企业、大项目的配套能力,延长产业链,夯实产业基础。加强政府引导,以大企业集团为龙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构建新材料产业联盟,加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三)推进基地建设,强化产业集聚。以江阴、宜兴、锡山、惠山四大特色新材料基地为主要载体,加强规划引导,大力整合资源,使之成为我市产业发展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增长极。
1.江阴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江阴国家沿江新材料产业带建设,重点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做大做强以光纤预制棒为核心的光通信材料产业,加快发展高性能特种钢为主的金属材料、磷化工产品、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等国内外领先的产品集群,加速形成药品、食品、烟用膜、可降解膜等三层共挤、热收缩包装等全国最大的软塑包装新材料基地。
2.宜兴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加快国家火炬计划宜兴非金属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做大做强三大产业链:一是以稀土、纳米陶瓷耐火制品为主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建设好陶瓷产业园。二是以高档合成树脂及新型环保型涂料、油田化学品及高效助剂为主体的精细化工材料产业,建设好新型树脂产业园。三是以用于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相关的新材料及其成套设备为主体的产业。同时培育与发展环保型生物材料、电缆用复合材料和超导材料产业。
3.锡山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国家火炬计划锡山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合金材料、磁性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形成新型电子信息材料和新型化工材料等特色明显的产业优势。
4.惠山特种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国家火炬计划惠山特种冶金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以特种冶金新材料、汽车用冶金新材料、冶金行业用新材料、电力电信用冶金新材料、机械制造用冶金新材料五大领域为主体的支柱产业,打造特色冶金材料的产业链。同时开展科技创新创业,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
(四)淘汰落后产能,严格行业准入。结合我市“五小”及“三高两低”企业整治,进一步加大对材料行业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等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一要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标准和备案制,把好项目审批、环评、土地、信贷关口,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差别电价等手段,实行有保有压,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二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材料产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发展战略产业急需、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前沿领域新材料,促进节能减排,走内涵发展道路。
(五)突出重点领域,实施重点项目,扩大产业规模。
1.电子信息新材料。
(1)光电子通信材料。突破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和特种光纤生产的关键技术,重点开发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光器件、偏振光纤、全介质自承式光缆及带状光缆等高新技术项目。
(2)电子专用材料。突破电子封装关键技术,重点开发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用超净高纯电子试剂等高新技术项目。
(3)磁性材料。突破软磁铁氧体磁性材料超低损耗配方和添加剂技术设计、快冷厚带-氢破碎技术等关键技术,重点开发平板显示CCFL用高性能软磁铁氧体、风力发电用高稳定性钕铁硼磁体的研制等高新技术项目。
(4)硅材料及光伏电池材料。突破8英寸以上的硅单晶及抛光片生产工艺、高纯度多晶硅提纯工艺技术等关键技术,重点推动8英寸以上硅单晶拉制、切片,开发光伏电池组件及系统供电等高新技术项目。
2.高性能金属材料。
(1)复合金属材料。突破复合芯制造技术、复合锭层流挤压法技术、铜合金盘管的短流程高效制备加工新技术、弥散强化钯金合金氧化技术等关键技术,重点开发复合材料芯软铝导线研究与产业化、高性能无缝铝合金复合管研究及其产业化、高效节能短流程成形B7铜合金盘管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氧化锆氧化钇弥散强化钯金合金材料、铝锌硅稀土镁合金锭、镁合金结构件应用开发、电气化铁路用铜镁合金等高新技术项目。
(2)特种金属材料。突破超高强度缆索制造技术等关键技术,重点开发特大桥梁用超高强度耐久型缆索材料研究及产业化、高档轿车用特殊钢微观组织精确控制技术的工艺集成与产业化、风电等新能源行业专用特钢、铁路车轮车轴用特钢、大型轴承用特钢、非调质钢、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用不锈钢无缝管组件国产化等高新技术项目。
3.无机非金属材料。
(1)新型稀土材料。突破稀土化合物新型制备技术等关键技术,重点开发稀土氧化物、稀土灯光源材料、稀土超细粉、银稀土合金系列线材等高新技术项目。
(2)高性能陶瓷材料。突破高性能低成本多层陶瓷电容器材料与器件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贴片专用高性能电子陶瓷材料制备技术等关键技术,重点开发高性能多层陶瓷电容器用纳米瓷料的研发与产业化、极大规模集成电路高可靠陶瓷外壳开发、结构性陶瓷、功能性陶瓷、汽车尾气、环保治理、烟囱脱硫、新型保温、矿山分离等用多孔轻质陶瓷材料等高新技术项目。
(3)新型电池材料。突破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技术等关键技术,重点实施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和新型燃料电池有机/无机复合膜的研发与产业化等高新技术项目。
4.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1)高分子复合材料。突破高分子成型新技术、高强耐磨阻燃耐高温工程塑料及成型加工技术等关键技术,重点开发陶瓷膜的制备及应用、高清晰BOPO薄膜、3层、5层、7-9层的对称/非对称结构多层共挤薄膜的开发和制造、改性抗静电母粒、耐高压孔网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防振降噪EPDM橡胶微孔垫板、网状橡胶垫板、轨道车辆阻燃门窗橡胶密封条、节能型门窗尼龙(PA66)隔热条、橡胶止水带、盾构管片橡胶弹性封垫、低发烟阻燃不饱和树脂,开发冶金、电力、石化、建材等行业用耐高温、耐腐蚀、高硬度、高绝缘、隔热保温的高性能耐火材料制品及功能性辅助材料等高新技术项目。
(2)新型纺织材料。突破羊毛拉伸改性技术及染整后整理关键生产技术、植物染料在毛纺织清洁生产中的应用技术、棉织物印染后整理技术、花色灯芯绒后整理技术,重点开发高支精纺呢绒、防蛀、防霉、防皱、抗静电、防磁波、阻燃等功能性织物、新型高性能化纤、超细织物短纤维、功能性纤维、生物可降解纤维等高新技术项目。
(3)高性能碳纤维材料。突破碳纤维及新型纤聚合物制备技术、高性能碳纤维规模化生产等关键技术,重点实施年产100吨高温热场C/C复合材料、超细旦聚氨酯短纤维超真皮革等高新技术项目。
5.化工新材料。
(1)精细化工材料。突破高性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复合与成型加工技术、生命磷制品产业化关键生产技术、攻克磷酸盐精制技术等关键技术,重点开发高性能离子交换树脂、开发环境友好型醇醚及酯类项目、MW级风力发电机叶片专用环氧树脂的研制、双酚A型液体环氧树脂、高技术功能性差别化氨纶等高新技术项目。
(2)新型催化剂。突破新型环保催化反应用催化剂制备技术,重点发展催化汽油脱硫多功能助剂、环保型液体型FCC硫转移剂、双功能脱硫剂、高性能工业催化剂等高新技术项目。
6.生物医药新材料。
(1)生物医药材料原料。突破I型高纯度胶原蛋白质制备技术,重点发展应用于生物医药材料、化妆品以及食品的I型胶原蛋白系列产品,并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
(2)修复材料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根据不同组织的生物及结构特点,开发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好,能促进组织修复再生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突破材料制备、表面涂层改性等关键技术,重点实施用于修复和再生、软骨置换或修复等生物医药新材料的高新技术项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发改、经贸、科技等部门要加大新材料产业组织协调力度,整合各类资源,强化产业化工作规划和政策措施,解决产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切实抓好重大项目的组织推进,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调整和提升目标的实现。各市(县)、区要结合各自实际,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体制,落实工作责任制。
(二)注重规划引导。切实加强新材料产业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编制实施工作,强化对产业发展的具体指导。进一步明确我市四大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发展定位,引导企业向特色产业基地集聚,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和规模发展。对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带动和支撑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及时纳入全市重点项目规划和实施计划,优先给予土地、信贷等支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确保重大项目的有效实施。
(三)优化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服务工作流程,大力宣传政策规划,及时发布产业发展信息,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加速实施重大项目。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技术评估、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移、专利代理、科技信息、投融资、人才培养、法律服务等各类中介组织,积极搭建产业发展与交流平台,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完整的服务保障体系,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四)加快人才培养。继续扩大“530”计划的品牌效应,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对企业所需的高级人才不受地域、户口限制,实行重点招聘,优先引进。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和造就一批新材料成果转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完善人才创新激励机制,提高人才的工资待遇和生活保障水平,为其开展技术创新和科研开发提供足够的经费,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
(五)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强对重大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社会科技资源,与材料领域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加快对重大瓶颈制约技术的攻关,加强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吸引国内外先进技术向无锡转移,促进我市新材料技术发展水平与国际接轨。
(六)拓展融资渠道。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联合产业集团、金融办、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构筑创业和科技贷款投融资平台,建立并完善集创投、贷款、担保、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服务体系,努力探索开拓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方式的融资渠道,加强新材料产业科技保险试点,通过组织项目推荐、融资洽谈、银企合作、银企对接等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对重点领域的重大项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