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培训考试题

时间:2019-05-13 18:5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培训考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培训考试题》。

第一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培训考试题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培训后考试题

温江区妇幼保健院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

知识培训考试题

姓名 科室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4分)

1、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服务对象、、。

2、艾滋病、梅毒或乙肝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比例分别达到 %以上。

3、分娩时母亲和婴儿服用的抗病毒药品只能预防 时的感染,不能预防 以后的更长时间的HIV感染。

4、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HIV的早期诊断,婴儿出生后 个月进行HIV抗体检测,阴性者除外HIV感染,阳性者在 个月时做第二次检测。

5、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会通过、、把艾滋病传染给婴幼儿,母婴传播自然发生率 %(大约15-20%是在孕期感染的,50%是在分娩过程中感染的,还有33%是通过母乳喂养而感染的)

6、在项目工作季度考核里,涉及到的人群检测咨询率的指标是、、、。

7、艾滋病入院分娩尚未进行艾滋病毒筛查者,使用 进行快速检测。如两种试纸检测均为阳性,留取血样标本送抗体初筛检测。如时间许可,填写转诊单,转成都市传染病院分娩。如时间不许可或孕妇不愿到市传染病院分娩的,填写转诊单,转诊至,在市传染病院的指导下做好分娩服务和职业防护,并进行母婴阻断,提供婴儿喂养咨询指导。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培训后考试题

温江区妇幼保健院

二、多选题(每题6分共36分)

1、艾滋项目报告对象()

A所有婚前保健人群及孕产妇人群

B所有经确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婚检妇女、孕产妇及其所生的18月龄以内的儿童

C所有诊断为梅毒感染的孕产妇及其所生的18月龄以内的儿童

2、各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完成辖区内上月工作月报表的收集、代报、汇总和审核工作时限:()

A每月3日前完成 B每月5日前完成 C每月8日前完成

3、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应在儿童出生后()时随访后填写。

A每月1、3、6、9、12、18月 B每月3、6、9、12、18、24月 C每月1、2、6、9、12、18月

4、在HIV感染孕产妇出现妊娠结束或产褥期(分娩至42日)结束()后填写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妊娠及所生婴儿登记卡。

A 2日 B 3日 C 5日

5、艾滋病母婴传播途径()

A 病毒直接感染绒毛膜细胞

B 病毒通过破损胎盘缺口直接进入胎儿循环 C 孕妇体内病毒载量超过胎盘的缓冲能力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培训后考试题

温江区妇幼保健院

D 胎儿接触含有病毒的血液及宫颈—阴道分泌物

E 母乳中含有HIV病毒,乳汁内的病毒通过口腔或者胃肠道造成新生儿感染

6、孕产期保健目的与要求()

A 孕早期及早发现HIV感染的孕产妇

B 孕中期加强产前保健、注意监测胎儿宫内发育、及早确定抗病毒治疗方案

C 为HIV感染的孕产妇和所生婴儿备好孕期、分娩及产后需用的抗病毒药物

D 孕晚期指导HIV感染孕产妇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提供婴儿喂养的咨询

E 分娩时按照用药方案继续产时用药,提供安全助产服务

第二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培训考试题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

知识培训考试题

姓名 科室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4分)

1、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服务对象、、。

2、艾滋病、梅毒或乙肝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比例分别达到 %以上。

3、分娩时母亲和婴儿服用的抗病毒药品只能预防 时的感染,不能预防 以后的更长时间的HIV感染。

4、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HIV的早期诊断,婴儿出生后 个月进行HIV抗体检测,阴性者除外HIV感染,阳性者在 个月时做第二次检测。

5、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会通过、、把艾滋病传染给婴幼儿,母婴传播自然发生率 %(大约15-20%是在孕期感染的,50%是在分娩过程中感染的,还有33%是通过母乳喂养而感染的)

6、在项目工作季度考核里,涉及到的人群检测咨询率的指标是、、、。

7、艾滋病入院分娩尚未进行艾滋病毒筛查者,使用 进行快速检测。如两种试纸检测均为阳性,留取血样标本送抗体初筛检测。如时间许可,填写转诊单,转成都市传染病院分娩。如时间不许可或孕妇不愿到市传染病院分娩的,填写转诊单,转诊至,在市传染病院的指导下做好分娩服务和职业防护,并进行母婴阻断,提供婴儿喂养咨询指导。

二、多选题(每题6分共36分)

1、艾滋项目报告对象()

A所有婚前保健人群及孕产妇人群

B所有经确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婚检妇女、孕产妇及其所生的18月龄以内的儿童 C所有诊断为梅毒感染的孕产妇及其所生的18月龄以内的儿童

2、各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完成辖区内上月工作月报表的收集、代报、汇总和审核工作时限:()

A每月3日前完成 B每月5日前完成

C每月8日前完成

3、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应在儿童出生后()时随访后填写。

A每月1、3、6、9、12、18月 B每月3、6、9、12、18、24月 C每月1、2、6、9、12、18月

4、在HIV感染孕产妇出现妊娠结束或产褥期(分娩至42日)结束()后填写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妊娠及所生婴儿登记卡。

A 2日 B 3日 C 5日

5、艾滋病母婴传播途径()

A 病毒直接感染绒毛膜细胞

B 病毒通过破损胎盘缺口直接进入胎儿循环 C 孕妇体内病毒载量超过胎盘的缓冲能力

D 胎儿接触含有病毒的血液及宫颈—阴道分泌物

E 母乳中含有HIV病毒,乳汁内的病毒通过口腔或者胃肠道造成新生儿感染

6、孕产期保健目的与要求()

A 孕早期及早发现HIV感染的孕产妇

B 孕中期加强产前保健、注意监测胎儿宫内发育、及早确定抗病毒治疗方案 C 为HIV感染的孕产妇和所生婴儿备好孕期、分娩及产后需用的抗病毒药物 D 孕晚期指导HIV感染孕产妇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提供婴儿喂养的咨询 E 分娩时按照用药方案继续产时用药,提供安全助产服务

第三篇: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相关知识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宣传资料

1、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提高人群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2、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措施有哪些?

(1)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2)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服务。

(3)加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

(4)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5)为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6)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7)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提供关怀和支持。

3、为孕产妇提供哪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服务?

(1)医疗机构为所有孕产妇提供免费检测前信息咨询服务,告知母婴传播的危害及接受相关检测的必要性等核心信息。

(2)为孕产妇在孕期首次到医疗保健机构作产前检查时或孕期未接受HIV抗体检测的临产产妇进行一次HIV免费试剂抗体筛查工作。

(3)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后免费咨询服务。

(4)为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孕产妇提供改变危险行为、避免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等重要信息的健康教育。

(5)为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孕产妇提供保密的咨询服务,告知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信息,进行配偶/性伴的告知和检测指导,与感染孕产妇商讨并由其知情选择妊娠结局,提供必要的转介服务等。

(6)为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的孕产妇所生的新生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提供婴儿喂养指导,开展常规儿童保健,加强生长发育监测,预防营养不良。

4、艾滋病感染孕妇的妊娠干预措施有哪些?

(1)选择终止妊娠。已确认为HIV感染的孕妇,医务人员应详细分析其目前的感染状态,并告知继续妊娠可能带来的后果。自愿选择妊娠结局的,在知情同意原则下及早安排终止妊娠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选择继续妊娠。已确认为HIV感染且选择继续妊娠的孕妇,按《陕西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进行干预。

5、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干预要点有哪些?

(1)出生时特殊护理。

(2)做好HIV感染母亲及所生儿童信息保密工作。

(3)新生儿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时,注意用药监测及随访。

(4)建议人工喂养。

(5)做好新生儿体格检查,特别注意记录出生时情况。

(6)按照国家预防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第四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总结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总结

2011年在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院紧紧围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意识,切实有效控制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发生,严格按照《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现就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为了保障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有力实施,我院成立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小组。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技术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各级成立相应的组织,切实加强对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监督管理。

二、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工作

为增强全区广大群众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认识,提高知晓率,我院广泛宣传艾滋病母婴阻断的相关知识,截止9月底全区共有

2147名孕产妇接受了艾滋病咨询服务,7958名孕产妇接受了艾滋病检测服务,尚未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三、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我院按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培训要求,组织全区各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组织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规范相应的医疗行为;培训人员达50余人次。

五、存在问题

1、个别单位上报数据不及时。

2、部分单位设备有限,不能开展艾滋病检测工作。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宣传,提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知晓率,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良好氛围,提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率。

二是要加强职业暴露防护,做好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切实加强人员培训。

三是建议有关单位增加相应设备,进一步提高艾滋病的检测率。

第五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修订)

为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实现《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的目标,进一步推进全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特修订《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一、目标

(一)总目标。提高人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意识,预防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最大程度地减少通过母婴传播的儿童艾滋病感染,降低艾滋病对妇女、儿童的影响,提高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二)具体目标。1.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和服务模式。2.承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的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3.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达到70%以上。4.孕产妇、婚前保健人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咨询率分别达到85%以上。5.孕产妇、婚前保健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分别达到80%以上。6.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应传播的技术指导工作,组织国家级专家技术指导组,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编写培训教材进行师资培训;对各地工作的开展进行督导检查和工作评价;负责信息收集和分析;组织经验交流和推广;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的科学研究等。各省、市、县级妇幼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组织协调工作,抓好各项相关工作的落实。各省、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承担本辖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技术指导,组成专家技术指导组,对工作的进展进行督导检查及人员培训;负责本辖区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分析和反馈工作。提供孕产期保健及助产服务的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负责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服务,参与并接受相关技术指导和培训,收集、上报相关信息资料。2.加强机构能力建设所有提供孕产期保健及助产服务的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按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要求及服务流程提供服务。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的管理、技术以及基本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提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服务能力。3.人员培训对所有承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的相关人员进行知识及服务技能的培训。培训对象包括当地妇幼卫生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机构的管理人员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培训内容,或由中央级专家技术指导组编写全国统一的培训教材。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家-省-市(地)-县(区)-乡-村的逐级培训。4.规范实验室检测承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医疗保健机构,应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合格的检验人员,建立符合要求的艾滋病初筛和确证实验室或艾滋病检测点,完善检测制度,规范检测操作,整合各相关部门资源,分工协作,建立有效、可行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检测流程。5.预防医源性感染及职业暴露承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医疗保健机构,应遵照标准预防原则,严格执行有关消毒隔离制度,避免医源性感染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按照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的要求,建立健全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及应急处理机制。发生职业暴露应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通知主管领导,与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取得联系,评估和确定暴露级别和暴露源,进行登记并正确使用预防用药及接受流行病学监测。

三、信息管理建立健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信息资料管理及逐级上报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加强信息的收集、报告、审核及管理,提高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信息的分析、利用和反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信息资料包括相关报表和各类登记。报表包括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婚检妇女基本情况登记卡、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登记卡、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等系列个案登记卡。各类登记包括包含艾滋病咨询检测记录的婚前保健门诊登记、孕期保健门诊登记、分娩登记和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孕产妇的检测结果报告单、保健手册、病历记录、随访记录等。对所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婚检妇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并填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相关报表及系列个案登记卡,上报流程及要求详见附件3。

四、监督指导与评估建立国家、省、市(地)、县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监督指导评估体系。卫生部及国家级技术指导部门,负责制订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监督指导方案,定期进行抽查和监督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工作计划及国家督导方案制订本地区督导方案,定期组织自查和监督指导,评估辖区内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不断提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质量。附

件:1.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流程2.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应用方案

3.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流程及要求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6 用率分别达到90%以上。

7.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人工喂养率达到85%以上。8.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12月龄及18月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分别达到80%以上。9.通过母婴传播的儿童艾滋病感染率下降50%。

二、策略及措施

(一)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广泛社会动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是艾滋病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广泛开展社会动员,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政策和社会支持。1.加强各级政府领导和组织协调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纳入各地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规划中,制订本地区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建立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组织协调,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保障工作顺利实施。2.加强多部门协作卫生系统内部应建立以妇幼部门为主,疾控、医政、规财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协作机制,明确职责与分工。积极与妇联、计生、民政、财政、教育、共青团、文化、广电、公安等部门协作,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宣传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减少感染妇女非意愿妊娠,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及综合的关怀与支持,推动工作全面开展。3.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开发适宜的健康教育材料,利用各种传媒、学校课程、讲座及咨询热线等形式,在妇女人群中普及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结合孕产期保健、婚前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在妇产科门诊、孕妇学校、病房、产房、婚前保健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村卫生室等多种场所,对孕产妇、婚前保健人群、儿童家长及其家庭成员进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重点指导。

(二)在生殖保健服务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医疗保健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生殖健康医疗保健服务中,应该关注妇女艾滋病感染的可能途径和感染状况,将预防育龄妇女艾滋病感染以及减少艾滋病感染妇女非意愿妊娠与生殖健康医疗服务密切结合。1.提供艾滋病预防信息及服务,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在生殖保健服务的过程中,结合婚前保健、妇女病查治、性传播疾病/生殖道感染防治、计划生育等医疗服务,主动为接受医疗服务的妇女及其配偶/性伴侣提供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提高妇女对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避免艾滋病感染的危险行为,增强防护意识;进行危险行为评估,对有高危行为者,动员其接受艾滋病检测和进一步的咨询,预防配偶/性伴侣感染,最大程度地减少育龄妇女的艾滋病感染和传播。2.提供避孕咨询指导,减少非意愿妊娠应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育龄妇女及其家人提供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害及预防的信息、相应的避孕咨询及服务、医疗保健及转介服务等,帮助选择安全的性行为方式,制订适宜的家庭生育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入当地艾滋病综合防治体系追踪管理。3.应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为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提供免费的抗病毒药物。密切监测艾滋病相关症状和体征,有条件地区进行CD4细胞检测。根据感染孕产妇的疾病发展程度、免疫状况及抗病毒治疗情况,兼顾孕产妇自身健康和预防母婴传播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抗病毒药物方案(见附件2)。提供抗病毒药物应用的咨询指导及相关监测,确保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及时、全程、规范用药。在开始应用抗病毒药物之前,应充分告知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家人坚持规范应用抗病毒药物的重要性及相关信息,提高用药依从性;在用药期间,定期监测孕产妇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免疫状况,密切关注耐药性及药物副作用,加强抗病毒药物应用后的随访,必要时进行处理或提供转介服务。4.提供适宜的、安全的助产服务动员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住院分娩,提供适宜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助产服务,尽量避免可能增加艾滋病母婴传播危险的损伤性操作,减少在分娩过程中的儿童感染机率。5.婴儿喂养对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所生婴儿,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对人工喂养的可接受性、适宜性、可负担性、可持续性、安全性等进行评价,并进行婴儿喂养的科学指导与随访,最大限度地减少通过喂养导致的母婴传播,并保障儿童正常生长发育。6.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所生儿童的保健有针对性地对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所生新生儿进行护理,提供婴儿喂养指导,开展常规儿童保健,加强生长发育监测,预防营养不良。按照国家有关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所生儿童计划免疫的要求进行免疫接种,在未完成免疫接种程序时,应注意避免与结核、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病人接触,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加强艾滋病病毒感染母亲所生儿童的随访服务,使其于12月龄和18月龄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以明确艾滋病感染状态。婴儿随访和检测服务流程见附件1。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同时开展婴儿早期诊断检测,以便尽早提供相应服务。7.提供关怀和支持医疗保健机构、社区、其他相关机构和组织应根据本机构服务的特点和内容,为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咨询、心理支持、综合关怀及转介服务等,降低艾滋病对妇女、儿童及家庭的影响,减少歧视,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

(四)加强组织管理及服务能力建设,保障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顺利实施。明确组织分工,加强机构建设,开展人员培训,规范实验室检测,提高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及人员的服务能力,保障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各项措施的实施。1.组织与分工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在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统筹组织协调下,负责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承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技术指导工作,组织国家级专家技术指导组,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编写培训教材进行师资培训;对各地工作的开展进行督导检查和工作评价;负责信息收集和分析;组织经验交流和推广;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的科学研究等。各省、市、县级妇幼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组织协调工作,抓好各项相关工作的落实。各省、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承担本辖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技术指导,组成专家技术指导组,对工作的进展进行督导检查及人员培训;负责本辖区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分析和反馈工作。提供孕产期保健及助产服务的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负责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服务,参与并接受相关技术指导和培训,收集、上报相关信息资料。2.加强机构能力建设所有提供孕产期保健及助产服务的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按照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要求及服务流程提供服务。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的管理、技术以及基本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提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服务能力。3.人员培训对所有承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的相关人员进行知识及服务技能的培训。培训对象包括当地妇幼卫生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机构的管理人员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可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培训内容,或由中央级专家技术指导组编写全国统一的培训教材。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家-省-市(地)-县(区)-乡-村的逐级培训。4.规范实验室检测承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医疗保健机构,应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合格的检验人员,建立符合要求的艾滋病初筛和确证实验室或艾滋病检测点,完善检测制度,规范检测操作,整合各相关部门资源,分工协作,建立有效、可行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检测流程。5.预防医源性感染及职业暴露承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医疗保健机构,应遵照标准预防原则,严格执行有关消毒隔离制度,避免医源性感染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按照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的要求,建立健全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及应急处理机制。发生职业暴露应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通知主管领导,与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取得联系,评估和确定暴露级别和暴露源,进行登记并正确使用预防用药及接受流行病学监测。

三、信息管理建立健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信息资料管理及逐级上报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加强信息的收集、报告、审核及管理,提高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信息的分析、利用和反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信息资料包括相关报表和各类登记。报表包括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婚检妇女基本情况登记卡、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登记卡、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等系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应用方案

一、没有抗病毒治疗指征、既往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孕产妇

(一)建议方案。孕期:自妊娠28周(或妊娠28周后发现感染尽早)开始口服齐多夫定(AZT)300mg,每日2次,至临产;临产后:立即口服AZT 300mg,奈韦拉平(NVP)200mg以及拉米夫定(3TC)150mg;之后每3小时服用AZT 300mg,每12小时服用3TC 150mg,直至分娩结束;分娩后:产妇继续口服AZT 300mg及3TC 150mg,每日2次,连续服用1周。HIV感染孕产妇分娩新生儿:出生后尽早(6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8小时)单剂量口服NVP 2mg/kg(或混悬液0.2ml/kg),最多不超过6mg(或混悬液0.6ml);同时口服AZT 4 mg/kg(或混悬液0.4ml/kg),每12小时1次,连续应用1周。如果母亲服用AZT的时间不足4周,新生儿需连续应用AZT 4周。对于孕期未发现、临产后才发现感染的产妇,也应及时按照建议方案,自临产后的药物方案开始应用抗病毒药物。对于分娩后才发现感染的产妇,产妇本人可以暂不应用抗病毒药物,分娩婴儿则应尽早(6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8小时)开始应用单剂量NVP以及4周AZT,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同建议方案。

(二)最低限度方案。产妇临产后:立即口服奈韦拉平(NVP)200mg,一次; HIV感染孕产妇分娩新生儿:出生后尽早(6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8小时)单剂量口服NVP 2mg/kg(或混悬液0.2ml/kg),最多不超过6mg(或混悬液0.6ml)。

二、具有抗病毒治疗指征或既往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孕产妇HIV感染孕产妇抗病毒药物应用参见《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2007版)》相关内容。分娩新生儿:出生后开始服用AZT 4mg/kg(或混悬液0.4ml/kg),每12小时1次,连续应用1周。如果母亲用药不足4周,婴儿用药需持续4周。

下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培训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培训考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修订版) 一、背景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方......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措施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措施 一、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的意义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收益大的符号我国国情......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培训试卷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 项目培训试卷 单位: 姓名: 一、填空题: 1、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预防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宣传,不断提高( )检测比例,为前来......

    预防艾滋病 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培训试卷

    多项选择题; (每题 6.5分,攻击65分) 1.男男同性恋人群开展艾滋病流行病学专题调查方法有哪些?() A、滚雪球法B、同伴推动抽样法C、普查法D、网络及其他公众媒体招募法2、毒品......

    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评估报告(★)

    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培训评估报告 为了落实省卫生厅《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妇幼保健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有效提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综......

    预防艾滋病 梅毒 乙肝母婴传播宣传知识(3-3)

    乙型肝炎是什么? 乙型肝炎是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所引起的。HBV是一种DNA病毒,是抵抗力很强,能耐受60℃ 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煮沸10分钟、65℃ 10小时或高压蒸汽消毒可以灭活......

    艾滋病预防知识考试题

    艾滋病预防知识考试题 单位: 姓名:职务: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仅有一项正确答案) 1.艾滋病的全称是(C) A、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B、肾病综合症 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