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6政府工作总结
二○○六年度
永江乡人民政府工作总结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今年我乡是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获得了发展。永江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本乡实际,紧紧围绕“两增”(开辟新的财源增长点,开辟新的增收渠道)“两保”(综合治理保平安,计划生育保一类)“四突破”(思想观念要突破,招商引资要突破,产业调整要突破,基础设施要突破)这一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年各项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一、保持传统农、林业优势,大力发展新产业
(一)农业方面。针对我乡是山多田少的林区乡,在保障粮食自给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产品,香芋今年推广种植了500亩,雪莲果种植了100亩,蜜本南瓜近1000亩,豫868红薯1000亩。粮食生产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从产量向质量转变,在农技部门的引导、鼓励、支持下,优化品种结构,全乡水稻优良稻种种植比重不断增大;二是抓好服务工作,实现增产又增收。农技部门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调运,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报,定期发布病虫情报,切实为群众做好服务、保丰收。
(二)林业方面。今年全乡掀起了一个造林的新高潮,全乡共新造杉林木5000亩;在县委1号文件的激励下,楠竹开发又成了我乡的一大亮 点,全乡全年楠竹低改抚育达1656亩。同时加大森林防火宣传、监管、处罚力度,群众防火意识普遍增强,全年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二、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是制约社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今年我乡在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努力实施通畅公路、信息通讯、沼气等基础项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通畅公路。全县线路最长、投资最大、技术难度最大、缺口资金最多的三十六弯至六盘通畅公路建设全线开工,现已完成13 km路基建设,年内可水泥硬化4 km。
2.信息通讯。信息是农民致富的催化剂,我乡在全省“移动扶贫”的契机下,移动公司在紫金山上投资近200万元建起了移动信号发射塔,信号覆盖了全乡大部分村、组;另外程控电话也快速普及,新安装25部,全乡所有村、组均可电话联络。
3.卫生院、派出所建设。派出所改建已全部竣工,即可交付使用;卫生院综合楼年内可投入使用,掀开了永江可住院治疗的历史新页。这些建设带动了全乡小城镇建设进程,新增门面22间,已建成9间。
4.小水电开发建设。侨海、永水已完成投资3500万元,完成总投资额的48%,建设工程基本正常。
5.沼气池建设。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生态家园建设,建沼气池,并推行“一池三改”,即建沼气池,改厕、改水、改厨。全乡建成沼气池10口,生态家园建设深入民心。
三、财政工作稳步发展
今年我乡在财政工作上重点抓了三个方面。一是开源,加大了上争外引资金的力度,共向上向外争取资金65万元。二是节流,完善财政纪律,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开支,将开支降低到最低限度。三是减债,今年我乡共减债16.48万元(其中农业开发资金2.98万元、农业周转金4.5万元、银行贷款9万元)。
四、计划生育工作坚持“村为主”
计划生育工作在坚持“村自治”的基础上,乡党委、政府提出了“六抓”,即抓孕环情普查、抓统计、抓寄证、抓投入、抓奖扶、抓社会抚养费征收。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计生工作有了三个显著提高:一是计生率提高,全乡全年共出生58人,其中计划内一孩42人、二孩15人,计划生育率达到了98.3%;二是寄证率提高,全乡流动人口寄证率达到了65%;三是统计准确率提高,达到了98%。性别比达到了基本持平,完成四大手术84例,其中女扎9例、上环72例、流引产3例,综合节育率完成98.5%,圆满地完成了当年的计生任务。
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稳步推进
我乡以开展创建“平安永江”为载体,确保全乡社会稳定。一是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从快从重从严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全年共发生刑事案件2起,已全部侦破,1人移送起诉,并判刑,刑事拘留2人;全乡共发治安案件6起,已全部查处,治安拘留5人,治安罚款12人。二是积极预防、认真妥善调处各类 矛盾纠纷,从源头上维护社会稳定。全乡在每季度和重点时期、对重点对象都进行了矛盾纠纷摸底、排查,把各类矛盾纠纷调处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全年全乡共发生各类民间纠纷39起,已全部经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调解率100%;成功结案37起,结案率达95%,我乡的人民调解工作切实起到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三是抓好项目建设问题的协调处理。侨海公司、永水公司等小水电开发建设,征地面积大、移民搬迁多、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协调工作极为艰巨。乡政府组建了水电开发协调小组,全程跟踪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纠纷,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建设。
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成绩斐然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06] 1号文件精神,我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对盘家洞及胡家洞两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一是做好了“规划建村、产业富村”,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发展;二是抓好村庄规划,构筑村庄建设新格局;三是对基础设施进行改建、维修。今年盘家洞村修好了一条长440 m的村庄内主干道,修好了八弓漯组水毁公路3 km;胡家洞村修好了一条2580 m长的村庄内主干道;盘家洞村人畜饮水项目正在规划,筹资10万元建好了200 m2的村活动室。
七、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1.卫生事业。一是加大医疗卫生硬件设施建设,实施门诊综合楼搬迁工程,搬迁工作于明年1月完成,从此结束了永江不能住院治疗的历 史。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步上升,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
2.民政事业。及时按规定将上级下拨资金、物资发放到最需要的群众手中,尤其是两次大水灾,及时进行救助、妥善处置,没有出现人员伤亡,没有发生疫病流行。
3.安全生产工作。以小水电为重点,组织了4次大规模的安全检查,对安全隐患要求限期整改,并跟踪服务。同时加大交通、危化物品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全乡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顺利通过了市、县安全生产示范乡的验收。
4.动物防疫工作。动物防疫实行全民动员,签订责任状,责任到人。全乡免疫率和免疫密度达到了上级规定的标准,没有发生任何传染致病情况。
5.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通过多方争取努力,引进了双联化工年产2000吨的氯酸钠生产线,年产值可达500万元以上,设备安装调试就绪,即将投入生产。
6.科教事业。一是大力开展农民培训,提高科技农业的含金量,全年共培训香芋种植、雪莲果种植等实用技术500余人次。二是抓好小学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将教育作为重点来抓,切实抓好“两基”工作,巩固“普九”成果,严格控制辍学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现小学教育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
八、存在的不足和2007年度的工作安排(一)存在的不足
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模不大。产业单一,缺乏龙头产业带动,水稻生产仍然是“龙头”,有规模、效益好、可带动发展的新产业难以形成。
2.可支配的财力少,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有限。全部免征农业税后,仅靠上级的转移支付维持正常运转都很困难,无法提供文化、体育设施,不能组织劳动技能、实用技术培训,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及销售服务;不能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基本帮助和支持。
3.计划生育工作大方位看有松懈趋势。(二)2007年的工作打算
1.深入研究,抓好农、林业生产。科学研究,掌握信息,引进效益好、可起龙头作用的项目,重点是配套引进可深加工的企业,使农产品可就地消化,摆脱销售难的制约,逐步形成良性发展,带动各行业的发展。
2.加大招商引资、上争外引力度。招商引资重点是要引进能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的项目,通过上争外引解决各项目建设资金缺乏困境。
3.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以基础设施的优化带动经济发展。
4.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按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从规划建设,乡村风格,生态家园建设等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篇:政府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政府工作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影响,正视困难,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确保了全镇各项工作的持续、快速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年初人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负重投入加快实事建设步伐。今年以来,我镇以建设现代化中心镇为目标,不断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力度,提高集镇建设档次,推进城市化进程。一是加快了重大工程建设进程。塘桥医院综合大楼建设是全镇标志性建筑,在坚持质量第一的前提下,已累计完成投入工作量5600万元,目前大楼主体框架已经完工,正在实施内部装饰和康复广场建设。总投入400多万元、档次较高的鹿苑影剧院已于11月底正式投入使用。完成了妙桥幼儿园改建和鹿苑幼儿园扩建工程,总投资800万元,现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是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先后完成了南环西路、南园路、周巷路、妙桥海虞路、顾家路、鹿苑开发区道路等主干道路铺设工程,实施了青龙路等道路改造,加快了杨塘公路建设进程,全镇今年新做改造各类镇级道路30多公里,用于道路建设的投入超过了3000万元。在加快道路建设的同时,今年我镇还启动了道路交通设施配套工程,在镇区12个路口新建了交通信号灯,并在20个路段增设了交通隔离设施。三是规范了农村拆迁安置工程。全镇拆迁各类房屋447户,拆除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拆迁补偿费累计达4800万元。今年政府新规划了胡南小区、何桥小区、银桥二期等安置小区建设,确保了拆迁户的安置。为使全镇农村拆迁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全镇认真贯彻实施全市《农村拆迁补偿安置暂行办法》,维护了全镇农村拆迁安置工作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四是加速推进了危桥改造和河道清理。全镇今年改造农村危桥36座,疏浚镇村河道163条,全长54公里,土方55万方,彻底改善了农村水环境。五是大力开展了农村实事建设。今年全镇村级实事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超过了2000万元,新建改造各类村级主干道近10公里,并创建省级卫生村2个。
二、立足增收深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今年以来,我镇始终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放在全镇工作的重要位置,突出抓好了全镇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一是巩固发展现有农调项目。政府对全镇7500亩农调面积进行了全面调研,重点抓好了浅水养殖、奶牛、獭兔养殖、无公害蔬菜种植和苗木栽培等特种养殖项目。全镇浅水养殖面积达1800亩、奶牛圈养420头、无公害蔬菜1200亩、苗木3000亩。绿园獭兔养殖基地已达到万头规模,今年新列为市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全镇无公害基地总数达到5个。二是加快发展标准化农业。今年我镇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加大了对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宣传力度,累计培训5000多人次,印发宣传资料5万余份。重点对苦瓜菜生产加工基地、黄泗浦健康蔬菜园、绿园獭兔养殖基地、水蜜桃种植基地、浅水藕种植基地和无公害大米生产基地进行了典型培育,做到了基地生产有组织、有台帐、有规模、有制度,为全镇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样板。三是推进了农业科技示范。今年全镇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10期,培训人数1000多人次,先后开办了5期科技早市,开展了送技下乡入户活动,有力促进了农民的科学种养水平。今年全镇有3个种养项目获得了市科技局扶持的科研经费5万元。四是加强了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今年全镇新增加农民经纪人200人,累计达到750人,先后组建奶牛、苗木等农业合作社7家,促进了广大农民有组织地参与市场竞争,增强了农业发展潜能。五是农业产业化进程取得实效。到今年底,全镇已建成各类农业企业16个,注册资金500万元,项目总投入2000多万元,今年实现销售2200万元。通过这些农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对提升农业档次,建立农业基地,促进全镇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发挥了带动作用。今年全镇多种经营纯收入2.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00元。
三、创新理念,探索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今年以来,我镇在加快农村发展,改变农村面貌,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方面积极探索新的路子,创出了新的特色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针对农村耕地急剧减少、农民就业困难的现实状况,我镇今年在韩山村试点实施了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集体提供土地搞好平整,农户入股建房对外招租,土地租金由农户承担,收益归参股农户所有,按照这一运作模式,韩山村通过农民入股筹资建设了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外来人员集中居住区,实践证明入股农户收益远远超过了传统种田收益。二是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创建。今年我镇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农村现代化示范村的号召,在韩山、周巷、青龙创建了三个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大规模的新型农村社区,配套建设了农民广场、休闲活动场所,并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在社区设立了便民、家政、求助等社会服务中心,制订了社区服务指南,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方面的服务,让农民充分体会到社区生活带来的便利。
四、标本兼治提升城镇管理水平。今年以来,我镇切实加强了城镇管理力度,特别是三镇合并后,政府统一了中心镇区和街道办的城管标准,落实管理责任,狠抓城管执法,使全镇城镇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一是完善了卫生基础设施。镇区现有公厕45只,垃圾中转房35座,各类垃圾箱桶751只,今年又在镇区新建了6只具有较高档次和规模的垃圾中转站,今年全镇在卫生设施方面的投入超过了200万元。二是健全了卫生保洁网络。今年我镇对204国道和张杨路沿线都组建了专职卫生保洁队伍,做到常年保洁。同时对全镇43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配备了保洁员356人,包括镇区环卫人员全镇保洁队伍总人数达到了513人,形成了从镇区到农村的镇村环境卫生管理网络。三是创新管理方法。为提高城管实效,我镇在镇区和街道办实施了路段管理承包责任制,年初将镇区主干道的管理责任分段公开拍卖给具体环卫人员和镇管队员,政府承担全年管理经费,承包者按政府要求和标准确保路段日常保洁和管理。目前镇区30多公里主干道路全部实行了承包管理制,增强了管理责任,提高了管理成效。同时对设立广告、路边开店、沿街堆放、修剪绿化等行为我镇实行联合会办制度,并下发了《关于市镇管理的若干规定》,规范了城镇管理行为。四是开展了农村大环境综合整治。对河道清理坚持村月查、镇季考,提高了河道管理质量。加大了农村改厕力度,今年政府对各村改厕实行镇村补贴,至年底全镇农户改厕率达到了85%。同时政府对各村垃圾箱建造给予补贴,使农村卫生配套设施进一步健全到位。五是加大执法力度,维持良好城管秩序。今年以来我镇经常性开展各类城管专项整治活动,清理取缔乱设摊点230个,对100多个业主实施了严教重罚。特别从9月份以来,我镇还把204国道、张杨路塘桥段纳入了整治管理范围,使沿线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
五、关爱弱势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机制。今年以来,我镇认真排查社会弱势群体,切实制订和完善各项行之有效的帮扶制度,尽力保障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并为他们自食其力创造条件。一是建立干部结对帮扶制度。我镇规定镇四套班子每位成员,带领一名机关部门负责人,联系一个贫困户,既要在生活上给予扶持,更要在脱贫措施上给予出谋划策,争取通过干部的帮扶摆脱贫困。二是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今年全镇共有426户829人列入了市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低保金65.8万元,确保了他们的基本生活。三是实施了贫困户危房帮建。今年全镇对74户贫困危房户实施了帮建,现已全部完成,政府共补助危房帮建万人民款149万元。四是充分发挥慈善基金扶助效能。今年我镇对一些特困户的基本生活,对一些因天灾人祸等突发事件而造成家庭生活贫困的对象通过镇慈善基金尽力给予了帮助照顾,全镇共发放临时救济36.5万元,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或度过难关。
六、依法行政强化社会事业管理。一年来,政府各项社会事业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切实维护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做到依法行政。一是全面实施社会保障工程。今年我镇进一步加强了对社保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全镇参保率,到年底全镇农保转城保人数超过了7000人,农民养老保险参加人数达7000人。二是巩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今年全镇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达到了53164人,参加率达76%,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到帐基金211.8万元,到帐率92.4%。到目前为止,全镇已有7190名患者报销了医药费144.86万元。三是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围绕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目标,今年我镇编制了《塘桥镇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投资3500万元、日处理2万吨的塘桥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全面开工,全镇新增绿化面积1679亩,全镇城镇绿化率达到12.5%。一年来全镇开展了5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同时对公共卫生行业开展了专项整治,全镇卫生行业单位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到了97.6%。上半年我镇还扎实抓好了“非典”防治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四是切实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健全了镇、村、组三级网络,认真抓好了计划生育常规管理,卓有成效地开展了计划生育综合防治,促进了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五是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和村镇建设。今年以来全镇拆除违章建筑85处,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查处违法用地17宗,并予以整改恢复。六是防控结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今年我镇新组建了塘桥、鹿苑、妙桥三支专职治安联防队,规范了原有村级联防队建设,全镇专兼职联防队员总数达到了197人,使全镇联防联控网络进一步健全。扎实开展了“平安塘桥”创建和“创无案”系列活动,深入开展了严打整治行动,加强了对外来人员集中居住地的专项清查,确保了全镇治安形势的总体平稳。总结今年以来的政府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突出反映在农民增收缓慢,与当前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形成了强烈反差,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潜在隐患;面广量大的农村拆迁安置成为当前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矛盾之一。如何既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又有利于保护老百姓根本利益,促进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是摆在当前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2004年是行政区划调整后新塘桥镇全面运作的第一年,面对全市八镇竞相发展的激烈竞争态势,全镇上下将牢固确立第一要务观念,坚持富民强镇发展之路,争当全市“两个率先”排头兵,以明确的目标,创新的思路,扎实的工作,继续推进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在更高平台上实现更快发展。政府工作将抓好以下五个重点:
一、以规划为先导,加快推进城镇建设。行政区划调整后,我镇迅速聘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对全镇总体规划和扬子江国际纺织工业园进行了重新定位和规划设计,目前整个设计方案正在修编完善之中。从2004年开始,全镇一切城镇建设,包括原塘桥、鹿苑、妙桥三个老镇区的完善建设和各工业开发区的发展都要按规划确定的方案实施,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建设的科学性。明年在实事工程建设上重点有三大块: 一是中心镇区建设。要加快推进塘桥医院建设,春节前完成主体工程,抓紧康复式广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力争上半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加快塘桥片污水处理厂建设,争取上半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并正式投入运行。实施塘桥敬老院和老年公寓建设,搬迁塘桥综合市场。要加快杨塘公路建设,确保8月底前完工并通车。改造人民路、南京路至小麦塘段道路,实施北环路向东延伸工程,开工建设黄家桥至禄荡村段道路,抓紧完善现有道路配套工程。搞好杨塘公路、南环西路、胡同路和华芳南路绿化带建设。规划并改造镇区水系,确保排水畅通。二是街道办建设。规划实施鹿苑银苑东路、馨苑路和妙桥中学东路、西路、北街等道路改造工程。在204国道鹿苑半里庄十字路口安装交通信号灯。完成马嘶幼儿园改建和妙桥小学教育楼新建工程,对鹿苑、妙桥中小学校进一步完善配套教育设施。三是农村实事建设。年内创建省级卫生村7个,全镇实现卫生村满堂红。改造农村危桥20座,使全镇危桥改造率达95%。改造硬化农村主干道30万平方米,使镇村主干道硬化率超过90%。继续实施贫困危房户帮建。
二、以富民为宗旨,努力增加农民收益。当前经济高速增长与农民增收滞后之间产生的矛盾,已成为影响整个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一大突出问题。下阶段我镇在农民增收上将重点寻求三个突破,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0元。一是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寻求突破。要继续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宣传引导,加大对种养大户的扶持和业务技术指导,巩固发展好现有大户,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调整产调思路,坚持发展规模大、见效快、有特色的生态型农调项目,限制发展粗放型传统种养殖项目,禁止在镇区和开发区范围内发展农调项目。明年全镇争取有2—3个农调项目列入市级示范基地。二是在促进农民就业和再就业上寻求突破。一要增强企业富民意识。要加强对企业用工的宣传力度,鼓励、动员、引导各类企业多安置本地人员。今后,政府将探索与新办企业签订用工意向,明确企业招用本地人员的比例或份额,为本地老百姓的致富多作贡献。二要转变群众就业观念。针对当前本地人员下岗,特别是新下岗人员不断增多的实际状况,政府将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引导广大下岗群众转变传统就业观念,立足勤劳致富,正确对待每一工作岗位,珍惜每个就业机会。三要培育发展就业中介组织。以镇劳动社保所为主体,进一步规范现就职业中介组织的功能,拓展服务范围,为社会下岗人员提供各类就业机会。要通过社会化运作,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介绍等中介服务组织,在全社会构筑就业介绍网络,拓宽就业渠道。三是在增加农民资产收益上寻求突破。当前本地农民收入增长持续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收入结构中主要以工资和农作物产出为主,基本没有资产性收益。今后我镇将进一步探索走农村股份制改革发展之路,努力增加农民资产收益。继续巩固韩山等村社区股份制改革成果,进一步规范改革行为,完善改革程序,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通过典型引路和政府宣传引导,明年全镇新增3—5个村试点实施改革,多渠道增加农民收益。
三、以城市化为方向,掀起社区创建热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而建设新型的农村社区正是农村城市化的有效实现形式。一是科学确定社区建设规划。根据全镇总体规划,我镇已在镇区及街道所在村和开发区建设影响到的有关村规划了相应的社区建设方案,按照有关拆迁安置规定,明确了现有农房建设要求,严格限制制自拆自建和原地翻建,统一按照规划的小区建设标准,向集镇聚集,实行集中建设、集中居住、集中管理。二是改善社区生活环境。发展农村社区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此我镇将进一步完善社区各项生活配套设施,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实际生活需要,做到建筑美观实用,环境整洁优美,生活舒适幸福。三是健全社区服务功能。通过制订社区服务指南,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求助中心、警务中心等便民服务机构,确保社区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类矛盾和困难都能在社区服务机构得到解决。社区通过设立专职服务队伍,专门帮助社区居民代办各项业务,使农村居民充分体验“办事不出村”的现代社区生活带来的便利。明年我镇规划3—5个村实施星级社区创建,进一步提高农村社区覆盖面,建成全市社区创建先进镇。
四、以平安为目标,全面实施社会综合治理。一要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创建平安塘桥为抓手,加强政法综治队伍建设,巩固现有专兼职联防队建设,组建老年义务值勤队,加强对镇区、主干道沿线、居民住宅区的治安巡查。明年对条件成熟的村、居委会或企业单位、社区都要组建成立联防队、护厂队、护巷队,发挥专业队伍防范职能,压降刑事案件的发生。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司法调解网络,积极调处好各类农村纠纷,把握好当前矛盾比较突出的拆迁安置等方面的问题,尽力防控群体性矛盾。二要切实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要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每位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列入保障范围。通过镇慈善基金加强对特困群众基本生活的扶持。照顾好困难学生就学,全镇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或读不起高等学校。彻底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使每个贫困户都做到居有定所。三要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工程建设。要推进实施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项保险,进一步扩大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参保任务,使全镇城镇职工参保率达到90%以上,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全面实施农民养老金补助制度,按市政府有关规定确定补助对象,并在所在村进行公示,确保全镇各类补助的公开、公正、公平。贯彻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镇无城镇社会保险人员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达到90%。要不断健全规范行之有效的企业欠薪预警机制,包括工程欠薪,防止因欠薪而引发群体性社会矛盾。要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的卫生保健,根据市政府实施卫生医疗改革的部署,明年要成立好镇卫生管理服务中心。
五、以管理为重点,推进社会事业建设。要严格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健全计生基础管理网络,建立重点对象跟踪管理制度,继续抓好计生常规检查和各项综合防治,加快实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要严格实施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加快日处理5000吨的塘桥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和城镇污水管网铺设,实现雨污分流和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要高标准实施绿化规划建设,围绕生态城市创建目标,配合做好市域主干道景观绿化工程建设,加快镇区主干道及镇区、街道办绿化景点建设,实施绿色家园工程,同时抓好农村社区和东渡苑、韩山寺等文化古迹的绿化配套建设,全镇绿化覆盖率达到15%。要严格土地管理,严禁违法用地,坚决制止违章搭建,规范农村建设行为。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配套学校教育设施,提高全镇教学质量。要繁荣文化事业,全镇有线电视覆盖率超过90%。
第三篇:政府工作总结
一、2012年工作回顾xxxx年,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区”,建成“三地一中心”,建设“三大愿景”,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了经济社会较好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6.4亿元,增长10.1%;限上固
定资产投资299.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亿元,增长15.4%;地方财政收入57.9亿元,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2004元、8971元,分别增长13.1%、13.6%。
(一)工业发展支撑作用增强。实现工业总产值750.6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546.5亿元。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加强,“5+1”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工业投资保持高位增长,全年实施工业重大项目43个,完成投资175.2亿元。工业研发水平提升,建成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科技支撑平台25个,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家。坚持产业链集群发展,炼化一体化和BDO—醋酸一体化等产业链关键项目招商取得重大突破,工业大发展后劲增强。经开区对全区工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亿元,工业投资170.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继续领跑全市四个国家级开发区。MDI一体化项目、重钢长材组团等特大工业项目顺利推进,新投产企业15家,新签约项目18个,合同投资352亿元。xx经开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在全国131个国家级开发区中综合排名第74位,在西部27个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第6位,其中,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三大类指标均排名西部第3位。街镇工业走廊发展进一步优化,产能进一步释放,实现工业总产值22亿元,实现利润1.5亿元,在建企业26家,新增投产企业12家,新增用工2000人。
(二)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实现农业产值45.3亿元,增长11.1%;农业增加值30.9亿元,增长5.7%。新增市级龙头企业4家,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45个。禽蛋、水产品产量居全市第1位,水果产量居全市第6位。“农业三园”建设成效逐步显现,新增产值7.2亿元,新增增加值3.6亿元,新增就业4970人,分别增长27.9%、31.7%、46.4%。现代农业种植园区、沙田柚种植园区特色效益农业初具规模,晚熟柑橘基地和沙田柚标准化果园基地基本建成。现代畜牧园区3500头奶牛生态养殖园项目基本建成,4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快速推进。“农业三园”覆盖区域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000元。农村金融服务不断拓展,农村“三权”抵押融资7500万元。新农村试点建设全面推进,基本建成左家湾新农村社区。完成邻封魏家河坎农村集中居民点改造。全区新建农民新村10个、巴渝新居1009户。
(三)第三产业繁荣活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5.5亿元,增长17.7%,增速全市第二。旅游开发取得骄人成绩。xx湖景区成为国家4A级旅游区、xx古镇被评为“重庆十大最美古镇”,全区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分别增长94.2%、669.2%。商贸繁荣活跃。批零、住宿餐饮增幅均超过20%,新增商业设施面积30万平方米,世纪广场商圈促进了消费环境和水平全面提升。物流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引进物流企业23家,实现物流贸易额132亿元,增长25.7%。
(四)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1+4+9”城镇体系初步成型,城镇化率达56.96%,增速居远郊十区第1位,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拓展至48.47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开发集约推进,铁南新区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和市场类项目加快建设;铁北新区北城大道主体工程贯通,奠定了渝利铁路以北片区开发基础;黄桷湾片区经开区安置房等项目全面开建,功能进一步提升;晏家片区、江南片区基础设施和功能进一步完善。4个重点镇和9个一般镇按小城市标准加快建设,“561”工程建成率达80%以上。查处“两违”案件5552件。
(五)民营经济持续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发展民营经济大会精神,千方百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加大民营经济扶持力度,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意见,设立3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85亿元,增长7.4%;市场主体增加8499个,增长26%;从业人员达到24万人,增长28.6%。新建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微企特色孵化园、区级创业基地各1个。博腾科技成为我区继福安药业后培育的第二家本土上市企业。
(六)经济运行保障能力增强。在宏观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全区上下群策群力,千方百计促增长,增强了经济运行保障能力。抓好资金调度,协调区内外各银行新投放贷款109亿元。增强开放活力,实际利用内资172.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8亿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1亿美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兑现各类财税扶持资金7.1亿元。强化用地保障,获批土地10170亩
第四篇:政府工作总结
双胜镇人民政府
2006工作总结
2006年,全镇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记胡总书记“一定要把朱德故居保护好,一定要把朱德故里建设好”的重要嘱托,以“仪陇两年内要有大变化”为目标,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园满地完成了县委、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年初镇党委、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一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这三大目标,把“三农”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农民收入明显提高。2006年,我镇按照市、县统一部署,进一步理清了农民发展思路,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紧紧围绕“稳定粮食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搞好劳务输出”的增收思路,引导农民发展经济。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60元,比2005年净增325元。
粮食生产稳步推进。我镇是农业大镇,我镇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稳定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努力确保粮食产量。良种良法在全镇范围内得到全面推广。在5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面前,我镇认真抓好晚秋生产。全镇共种植晚秋作物面积11000 亩,1
其中:秋红苕2500 亩,秋洋芋2000 亩,秋菜4000 亩,其他作物2500亩,实现了农民人均增粮20公斤、增收50元。
产业结构快速调整。我镇采取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突出重点的方针,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镇共栽植果树14276株,面积达 1000余亩,其中荣光、响滩大苗五星枇杷 2276 株,其它村套种小苗五星枇杷11万株,脆冠梨树 1万株,全镇共养獭兔400只。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群英村优质稻和常规油菜种植为主的高效粮食生产区,以荣光、响滩两村五星枇杷为主的经果林生产区,以金狮、白鹤、和平、新华等村的网箱养鱼为主的水产生产区,以荣光、响滩、白鹤三村发展兔业、家禽为主的农业生产示范区。出现了年收入上万元的种养业大户30余户。
基础设施快速推进。今年,我镇以道路交通、水利设施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镇新建泥结碎石路15公里、水泥路7公里,新建便民路16.5公里;新建自来水厂1个,集中供水站3处,打井3896口,解决了19867人饮用水问题,整治山平塘5口,新建微水池8口,石河堰6处;完成民居“三建五改”326户、新建民居59户,建沼气池621口,整治水系15.8千米,建护坡5000多平方米。65%的农户庭园达到了绿化、美化、净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新村建设和谐发展。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立足镇情,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紧迫的基本问题入手,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镇启动的荣光、响滩、十一、永久、金狮、群利、白鹤7个试点新村建设,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瞄准穷人、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按照 “一水二路三产业四人居五民主和谐”的建设顺序,整合上级项目资金,改善基础条件,培育特色产业,强化民主意识,营造和谐氛围,较大地缓解了群众“饮水难、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增收难”等实际困难。
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全面实施“科技兴镇”战略,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对镇内三所中小学校进行了修缮与美化,完成了金狮村光彩小学等教学楼工程建设。严格执行义务教育“一费制”,在校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政策,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推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卫生事业有了长足进步。2006年,双胜卫生院门诊楼建设已经竣工,村级卫生站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和重大疾病防控体系逐步完善,全镇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提高了我镇的卫生医疗条件。
社会文化事业有了很大提高。有线电视已达到了村通社通,程控电话入户率达成80%,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5处,农民科技书屋3处,“万村书库”项目村8个,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计划生育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进一步加强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促进了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全镇计划生育率达93.29%,人口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出生人口素质有新的提高,奖励扶助政策得以全面实施,独生子女奖励制度全面落实。
三、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安全生产常抓不懈。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坚持防患于未然,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重点对安全生产隐患进行了排查和整改,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拉网式、全方位的安全大检查,通过经常性的检查、整顿,全镇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成效。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大集中整治工作力度,依法严厉打击邪教组织的破坏活动,形成了全民动员、综合治理、共同做好社会治安工作的良好格局。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信访预警机制不断完善,一批重大信访问题处理在了萌芽状态。
武装工作得到加强。狠抓民兵应急分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民兵装备进一步完善,国防意识进一步提高。认真开展征兵工作,三年来,共为国家选送新兵12名。
2006年已经过去,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重。在产业结构上,一产比重偏高,二三产发展水平较低。二是农民增收缓慢,集体经济薄弱,对村庄建设投入困难,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三是镇
村干部队伍结构尚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才缺乏,技术人员偏少。四是各村发展不平衡、农村弱势群体生活贫困等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五是社会稳定形势不容忽视,因土地等问题引发的各类矛盾日益突出,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多。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007的
第五篇:政府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政府工作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影响,正视困难,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确保了全镇各项工作的持续、快速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年初人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负重投入加快实事建设步伐。
二、立足增收深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三、创新理念,探索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
今年以来,我镇在加快农村发展,改变农村面貌,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方面积极探索新的路子,创出了新的特色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针对农村耕地急剧减少、农民就业困难的现实状况,我镇今年在韩山村试点实施了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集体提供土地搞好平整,农户入股建房对外招租,土地租金由农户承担,收益归参股农户所有,按照这一运作模式,韩山村通过农民入股筹资建设了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外来人员集中居住区,实践证明入股农户收益远远超过了传统种田收益。二是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创建。今年我镇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农村现代化示范村的号召,在韩山、周巷、青龙创建了三个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大规模的新型农村社区,配套建设了农民广场、休闲活动场所,并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在社区设立了便民、家政、求助等社会服务中心,制订了社区服务指南,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方面的服务,让农民充分体会到社区生活带来的便利。
四、标本兼治提升城镇管理水平。
五、关爱弱势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机制。
今年以来,我镇认真排查社会弱势群体,切实制订和完善各项行之有效的帮扶制度,尽力保障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并为他们自食其力创造条件。一是建立干部结对帮扶制度。我镇规定镇四套班子每位成员,带领一名机关部门负责人,联系一个贫困户,既要在生活上给予扶持,更要在脱贫措施上给予出谋划策,争取通过干部的帮扶摆脱贫困。二是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今年全镇共有426户829人列入了市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低保金65.8万元,确保了他们的基本生活。三是实施了贫困户危房帮建。今年全镇对74户贫困危房户实施了帮建,现已全部完成,政府共补助危房帮建万人民款149万元。四是充分发挥慈善基金扶助效能。今年我镇对一些特困户的基本生活,对一些因天灾人祸等突发事件而造成家庭生活贫困的对象通过镇慈善基金尽力给予了帮助照顾,全镇共发放临时救济36.5万元,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或度过难关。
六、依法行政强化社会事业管理。
总结今年以来的政府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突出反映在农民增收缓慢,与当前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形成了强烈反差,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潜在隐患;面广量大的农村拆迁安置成为当前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矛盾之一。如何既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又有利于保护老百姓根本利益,促进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是摆在当前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
2005年是行政区划调整后新塘桥镇全面运作的第一年,面对全市八镇竞相发展的激烈竞争态势,全镇上下将牢固确立第一要务观念,坚持富民强镇发展之路,争当全市“两个率先”排头兵,以明确的目标,创新的思路,扎实的工作,继续推进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在更高平台上实现更快发展。政府工作将抓好以下五个重点:
一、以规划为先导,加快推进城镇建设。
行政区划调整后,我镇迅速聘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对全镇总体规划和扬子江国际纺织工业园进行了重新定位和规划设计,目前整个设计方案正在修编完善之中。从2005年开始,全镇一切城镇建设,包括原塘桥、鹿苑、妙桥三个老镇区的完善建设和各工业开发区的发展都要按规划确定的方案实施,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建设的科学性。明年在实事工程建设上重点有三大块:
一是中心镇区建设。要加快推进塘桥医院建设,春节前完成主体工程,抓紧康复式广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力争上半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加快塘桥片污水处理厂建设,争取上半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并正式投入运行。实施塘桥敬老院和老年公寓建设,搬迁塘桥综合市场。要加快杨塘公路建设,确保8月底前完工并通车。改造人民路、南京路至小麦塘段道路,实施北环路向东延伸工程,开工建设黄家桥至禄荡村段道路,抓紧完善现有道路配套工程。搞好杨塘公路、南环西路、胡同路和华芳南路绿化带建设。规划并改造镇区水系,确保排水畅通。
二是街道办建设。规划实施鹿苑银苑东路、馨苑路和妙桥中学东路、西路、北街等道路改造工程。在204国道鹿苑半里庄十字路口安装交通信号灯。完成马嘶幼儿园改建和妙桥小学教育楼新建工程,对鹿苑、妙桥中小学校进一步完善配套教育设施。
三是农村实事建设。年内创建省级卫生村7个,全镇实现卫生村满堂红。改造农村危桥20座,使全镇危桥改造率达95%。改造硬化农村主干道30万平方米,使镇村主干道硬化率超过90%。继续实施贫困危房户帮建。
二、以富民为宗旨,努力增加农民收益。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当前经济高速增长与农民增收滞后之间产生的矛盾,已成为影响整个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一大突出问题。下阶段我镇在农民增收上将重点寻求三个突破,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0元。
一是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寻求突破。要继续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宣传引导,加大对种养大户的扶持和业务技术指导,巩固发展好现有大户,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调整产调思路,坚持发展规模大、见效快、有特色的生态型农调项目,限制发展粗放型传统种养殖项目,禁止在镇区和开发区范围内发展农调项目。明年全镇争取有2—3个农调项目列入市级示范基地。
二是在促进农民就业和再就业上寻求突破。一要增强企业富民意识。要加强对企业用工的宣传力度,鼓励、动员、引导各类企业多安置本地人员。今后,政府将探索与新办企业签订用工意向,明确企业招用本地人员的比例或份额,为本地老百姓的致富多作贡献。二要转变群众就业观念。针对当前本地人员下岗,特别是新下岗人员不断增多的实际状况,政府将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引导广大下岗群众转变传统就业观念,立足勤劳致富,正确对待每一工作岗位,珍惜每个就业机会。三要培育发展就业中介组织。以镇劳动社保所为主体,进一步规范现就职业中介组织的功能,拓展服务范围,为社会下岗人员提供各类就业机会。要通过社会化运作,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介绍等中介服务组织,在全社会构筑就业介绍网络,拓宽就业渠道。
三是在增加农民资产收益上寻求突破。当前本地农民收入增长持续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收入结构中主要以工资和农作物产出为主,基本没有资产性收益。今后我镇将进一步探索走农村股份制改革发展之路,努力增加农民资产收益。继续巩固韩山等村社区股份制改革成果,进一步规范改革行为,完善改革程序,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通过典型引路和政府宣传引导,明年全镇新增3—5个村试点实施改革,多渠道增加农民收益。
三、以城市化为方向,掀起社区创建热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而建设新型的农村社区正是农村城市化的有效实现形式。一是科学确定社区建设规划。根据全镇总体规划,我镇已在镇区及街道所在村和开发区建设影响到的有关村规划了相应的社区建设方案,按照有关拆迁安置规定,明确了现有农房建设要求,严格限制制自拆自建和原地翻建,统一按照规划的小区建设标准,向集镇聚集,实行集中建设、集中居住、集中管理。二是改善社区生活环境。发展农村社区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此我镇将进一步完善社区各项生活配套设施,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实际生活需要,做到建筑美观实用,环境整洁优美,生活舒适幸福。三是健全社区服务功能。通过制订社区服务指南,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求助中心、警务中心等便民服务机构,确保社区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类矛盾和困难都能在社区服务机构得到解决。社区通过设立专职服务队伍,专门帮助社区居民代办各项业务,使农村居民充分体验“办事不出村”的现代社区生活带来的便利。明年我镇规划3—5个村实施星级社区创建,进一步提高农村社区覆盖面,建成全市社区创建先进镇。
四、以平安为目标,全面实施社会综合治理。
一要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创建平安塘桥为抓手,加强政法综治队伍建设,巩固现有专兼职联防队建设,组建老年义务值勤队,加强对镇区、主干道沿线、居民住宅区的治安巡查。明年对条件成熟的村、居委会或企业单位、社区都要组建成立联防队、护厂队、护巷队,发挥专业队伍防范职能,压降刑事案件的发生。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司法调解网络,积极调处好各类农村纠纷,把握好当前矛盾比较突出的拆迁安置等方面的问题,尽力防控群体性矛盾。
二要切实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要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每位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列入保障范围。通过镇慈善基金加强对特困群众基本生活的扶持。照顾好困难学生就学,全镇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或读不起高等学校。彻底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使每个贫困户都做到居有定所。
三要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工程建设。要推进实施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项保险,进一步扩大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参保任务,使全镇城镇职工参保率达到90%以上,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全面实施农民养老金补助制度,按市政府有关规定确定补助对象,并在所在村进行公示,确保全镇各类补助的公开、公正、公平。贯彻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镇无城镇社会保险人员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达到90%。要不断健全规范行之有效的企业欠薪预警机制,包括工程欠薪,防止因欠薪而引发群体性社会矛盾。要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的卫生保健,根据市政府实施卫生医疗改革的部署,明年要成立好镇卫生管理服务中心。
五、以管理为重点,推进社会事业建设。
要严格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健全计生基础管理网络,建立重点对象跟踪管理制度,继续抓好计生常规检查和各项综合防治,加快实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要严格实施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加快日处理5000吨的塘桥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和城镇污水管网铺设,实现雨污分流和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要高标准实施绿化规划建设,围绕生态城市创建目标,配合做好市域主干道景观绿化工程建设,加快镇区主干道及镇区、街道办绿化景点建设,实施绿色家园工程,同时抓好农村社区和东渡苑、韩山寺等文化古迹的绿化配套建设,全镇绿化覆盖率达到15%。要严格土地管理,严禁违法用地,坚决制止违章搭建,规范农村建设行为。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配套学校教育设施,提高全镇教学质量。要繁荣文化事业,全镇有线电视覆盖率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