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思路 严格规范管理 推动全县农发土地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时间:2019-05-13 19:15: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工作思路 严格规范管理 推动全县农发土地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工作思路 严格规范管理 推动全县农发土地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第一篇:创新工作思路 严格规范管理 推动全县农发土地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创新工作思路 严格规范管理 推动全县农发土地治理工作迈上新台

发布时间: 2007-11-23 18:27:20 被阅览数: 123 次 来源: 芮城县农发办

文字 〖 大 中 小 〗

芮城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潭平川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近年来,我县农业综合开发特别是土地治理工作在省、市开发办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切入点,以全面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为着力点,以全面创建服务效能机关和开发铁军为支撑点,以全面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落脚点,精心组织,严格管理,真抓实干,争创一流,进行了有益的开发实践,收到了初步的开发成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项目选址贴近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如何围绕这一决策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工作,是我们开发机关最大的政治。我们首先加强农业综合开发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组织领导,县上专门成立了以姚广升副县长为组长,成员有开发、土地、农业、林业、水利、电力等部门参加的综合开发服务新农村建设领导组,指导和协调全县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实施、乡村配合、群众参与的开发新格局。其次,在项目的规划上,把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重点推进村优先纳入土地治理范围,进行政策、资金的全力倾斜。从2006年开始,重点推进村西阳被列入风陵渡项目区;2007年,一个示范村、两个推进村列入南卫项目区;2008年,东垆项目计划包含一个示范村和三个重点推进村,新农村在项目涉及村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加大。第三,配合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着力提高平田整地、土壤改良、配方施肥、林网防护和道路铺筑等工程措施的建设标准,使之在新农村建设试点范围内成为农业生产的大亮点,形成农业综合开发在新农村改造上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局面。比如我们以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周青为重点,投资20余万元,为该村新打井1眼,栽植各种绿化苗木2000余株,使该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赢得了项目区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同时,为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南张和成村推平巷道,进行硬化和绿化,加快了这两个村进入新农村的步伐。

二、落实自筹引入竞争制

长期以来,自筹资金难到位一直是我县土地治理项目的一个制约瓶颈。从2006年开始,我们尝试在规划的项目区内实行乡镇、村组之间竞争立项,将绝大数农民的筹资投劳积极性作为项目立项的主要条件。对干部群众积极性高,需要将井、电、路、渠作为框架工程的村或自筹资金提前到位的村,予以优先扶持;对积极性不高,自筹资金落实不到位的暂不扶持,使自筹资金到位情况享有项目立项的一票否决权。2007年,我们在南卫项目区通过竞争立项落实自筹资金36万元,100%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自筹任务,2008年东垆项目区计划申报前完成自筹资金54万元,彻底改变了我县农发工作多年来自筹资金难到位的被动局面,确保了我县开发资金的足额到位,保证了工程建设按计划顺利进行。

三、提高标准依靠专业队

通过将项目工程承包给具有一定资质的专业公司施工,对于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事关重要。今年我们机耕路由芮城县市政工程公司实施,渠道由大禹渡扬水工程管理局工程队实施,新打井由运城市水勘院井队实施。以上这些工程队都是具有专业资质的施工公司,依托技术优势,有效保证了我县农发工程的质量。今年我县农发工程的重头是道路建设,我们承担的高埝金至半斜油路铺设工程为县十大重点工程之一,该路段基础工程由我办实施,其余资金由县政府实施整合,全长5公里,共投资305万元,已如期全面竣工。另外,我们还新修机耕路30.3公里,由于任务大、困难多、时间紧,市政工程公司为此专门成立了农发工程项目部,专人负责,调拨设备,加强技术力量,针对今年阴雨连绵的实情,抢时间、抓进度、保质量,按时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我县今年项目区的一个特点就是处于黄灌区,U型渠建设任务大,大禹渡扬水工程管理局工程队抽调技术骨干,严格施工程序,保证了工程进度和质量。栽树是土地治理项目中的一个难点,去年黄河苗木公司专业队承揽项目区植树任务,他们根据要求统一选购苗木,从根本上卡住了“人情苗”和“关系苗”的进入,使树木成活率从源头上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同时以往植树都是由县农发办组织群众挖坑、选苗、运苗、卸苗、栽植、浇水、整理,费时费力,效果不好,而苗木公司组织机械化挖坑,指定专人栽树、浇水、整理“一条龙”操作,省时省功,工作效率和树木成活率均有明显提高。

四、建管捆绑解决管护难

建好一个项目不易,管好一个项目更难。我们对建设完成的项目工程,特别是井、渠、路等难管护的工程,实行谁建谁管,将建设单位与工程管护捆绑。由施工公司承担所建工程三年内的建后管护,县开发办对其所管护的工程范围、数量、质量进行三次验收,质量保证金也根据验收情况分次支付。即自工程竣工并经市级验收合格之日起满一年,县农发办对管护单位所管护的工程进行第二次验收,验收合格后,由工程股签发验收合格卡,兑现质保金的50%,二次验收满一年进行第三次验收,验收合格后,付清剩余的50%质保金。对于管护工作未达标者拒付质保金,直到合格为止。三年期满后通过国家验收再将管护工作移交给受益村民委员会。通过这些探索与尝试,基本破解了工程管护难的问题,有利于发挥工程的长期效益。

五、资金运行把好监督关

我们十分重视项目的资金管理,在中央财政资金、地方配套及自筹资金的到位、拨付和使用等方面,严格规范管理。同时,通过中期检查,临时抽查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在项目竣工验收时,对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进行专项审计。财政资金严格执行县级报帐制,在财务人员调整业务不熟的情况下,主动走出去到临猗等县学习财务管理工作经验。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加强和规范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减少和杜绝了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保证了项目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

六、整肃队伍打造新铁军

农发工作能否创一流,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一支素质高、能打拼的干部队伍。一是大兴学风。学习是干事之本、成事之基。我们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坚持周一集中学习雷打不动,个人业余自学保持经常,从政治理论到农发业务,从文字功底到现代科技,广泛学习涉猎,做到学习有笔记,读书有眉批,学后有心得,为搞好农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锻造人品。农发干部的品质就是农发机关的品牌,我们在机关大力倡导有德有才争着用,无德无才不能用,有德无才帮着用,有才无德不敢用的品质意识,鼓励大家像蜜蜂一样快乐地工作,不做蚂蚁低效率,坚决反对像蜘蛛一样不谋事,专害人,大力提倡创业奉献型、添砖加瓦型、自食其力型,坚决反对寄生依附型、捣乱破坏型的干部,弘扬正气,打击邪气,锻造农发干部的优良品质。三是真抓实干。通过量化工作目标,严格实绩考核,真正做到人人有担子,人人有目标,人人有压力,让能干事的有舞台,想干事的有机会,干成事的有地位,从而在机关形成勇于任事,专心谋事,踏实干事的良好氛围,形成一支团结奋进,求真务实,能打胜仗,敢打硬仗的铁军队伍。

第二篇:张少农:推动贵州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张少农:推动贵州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中广网04月11日 10:00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张少农

今年1月30日,曾庆红同志在贵州党政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对贵州省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贵州在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上的成绩,是全省广大专家和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借“高级专家座谈会”这个机会,对大家的努力和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会上各位专家作了很好的发言,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人才处的同志对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要进行认真梳理,在制定政策措施和工作中吸收进去,努力推动贵州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一、近几年来贵州省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回顾

(一)近年来人才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在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1、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确立了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这一重大战略举措。2004年初,省委、省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提出了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人才强省战略的提出,成为我省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新的起点和重大转折,为我省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奠定了政策和战略基础。

2、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后,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及时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人才工作的新格局,进一步加强了对全省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

3、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四个”尊重的方针,科学人才观进一步深入人心,人才成长环境不断改善。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开设人才工作专栏,大力宣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科学的人才观,大力宣传各级各类优秀人才的事迹。编辑出版《黔中英才》、《开拓者的足迹》等大型宣传画册。坚持把盘活用好现有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努力营造优秀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使“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使一流人才得到一流待遇,一流贡献得到一流报酬。全省基本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和重视人才、宣传人才、研究人才、培养

人才、用好人才的人才工作环境。

4、以“一纵一横”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和选拔管理机制为重点,建立完善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出台了《贵州省“四个一”人才工程实施办法》,构建我省纵向人才政策体系及选拔管理机制,形成了专业技术人才的竞争机制和人才队伍梯队,激励、调动和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我省重点产业、重点学科人才基地建设的意见》,初步构建了我省横向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

5、坚持加大投入,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条件不断改善。一是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建立“优秀科技人才省长资金”、“高层次人才科研条件特助经费”、“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资金”等人才培养资金,改善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和工作条件。二是累计投入2700多万元,协调资金2000多万元,大力实施“筑巢引凤”工程,先后在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自有土地修建博士楼300套,有效改善了高层次人才的住房条件。三是实行“专家津贴”制度,“十五”期间累计投入900多万元,对1800多人(次)发放了专家津贴,进一步改善了高层次人才的生活条件。

(二)近年来贵州人才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成绩

经过大家的努力,贵州省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在五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1、全省人才队伍总量有新的增长。到2005年底,全省人才总量157万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16名,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484名。共引进各类人才9791人,而同期流出省外的各类人才3173人,引进人才与流出人才之比为3比1,出现了进大于出的可喜局面。到2006年,我省已培养和引进博士500多名,引进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成员6批共79人。高技能人才1万人左右,农村实用人才35万人左右。

2、全省人才队伍建设有新的突破。据统计,“十五”期间,评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8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53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34名;选拔核心专家建议人选27名,重点专家(省管专家)四批445名,市(州、地)管专家721人,县(市、区)管理拔尖人才17825人;选拔培养省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102名。

3、全省人才队伍素质有新的提高。到2005年底,全省党政、专业技术、经营管理人才中,研究生、本科、大专以上学历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3446人、7.82万人和16.25万人,高、中、初级职称分别增加了8866人、3.37万人和30.73万人。全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比重由2000年的39%提高到2005年的57%;专业技术职称高、中、初能级比由2000年的1:7:24调整为2005年的1:6:15;年龄结构中45岁以下的占78%以上。

4、全省人才开发培养出现新的局面。基础教育得到较大发展,到2006年底,“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不断加强,全省有博士授予点10个,每年可培养博士50名,硕士授予点257个,每年可培养6000名硕士;建立博士后工作站8个、项目博士后3个;全省各级各单位组织专业和知识更新培训94万多人次,组织农民实用技术和职业培训4100多万人次,技能人才和乡土人才开发取得长足进步,每年有8万人获得“绿

色证书”(职业资格认证)。

5、全省人才结构调整有新的进展。组织开展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三支一扶”计划共选聘500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选派1000名大学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见习。全面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选聘1500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选派5000多名机关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到村挂职工作,招收2000名农村优秀青年提升学历。

(三)人才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我省人才工作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主要表现为:观念还比较落后,思想还不够解放;人才资源总量不足,特别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创新型人才短缺,能够驾驭市场经济、参与国内外竞争的企业家十分紧缺;人才队伍的总体素质不高,人才的区域、产业和行业分布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够强,人才利用率不高;人才开发投入不足,政府、单位、社会、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等。

二、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庆红同志重要讲话和中央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精神上来,扎实推进全省人才工作,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庆红同志的重要讲话,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高层建瓴,内容丰富,全面深刻,为我省全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扎实推进全省人才工作,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庆红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的要求上来。

1、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庆红同志“把盘活用好现有人才作为我省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把打造事业平台作为留住人才的关键举措”的重要指示上来。要把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作为首要任务,根据现实的需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四个尊重”的方针和科学的人才观,把打造事业平台作为盘活用好人才的关键,努力为广大人才成长和事业发展搭建事业平台,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2、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庆红同志“着力提高现有人才的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的重要指示上来。要把培训教育作为我省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本着立足需要、着眼发展、重在实用的原则,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强分类指导,加大培养力度,改进培养方法,提高培养效果,切实促进人才队伍的素质提高。要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充分释放人才队伍的活力。

3、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庆红同志“突出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应用开发型人才、中小学师资人才、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上来。要在整体推进人才资源开发的同时,突出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医疗卫生人才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需要的应用开发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着力于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贵州。

4、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庆红同志“适应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启动并加强社会工

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上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必须加强调查研究,抓紧研究制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措施,加紧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加强社会管理,改进社会服务,为构建和谐贵州提供人才支持。

5、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庆红同志“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柔性流动的观念,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实践”的重要指示上来。要坚持科学的人才观,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开放观念,克服“见物不见人”和“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人才原则。要树立科学人才观,鼓励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能成才,把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好、引导好、保护好,聚集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上来。

三、采取有效措施,深入贯彻庆红同志讲话精神和中央西部人才会议精神,推动贵州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庆红同志重要讲话和中央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精神为契机,抢抓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按照盘活用好现有人才的总体要求,我省人才队伍建设要把握以下重点:

1、认真学习贯彻庆红同志重要讲话和中央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精神,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四个”尊重的方针和科学的人才观。筹备召开我省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我省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切实做好宏观指导工作。在媒体上开设专栏,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科学的人才观进行大力宣传,在适当的时机大张旗鼓地做好首批核心专家、第四批省管专家的命名表彰工作和宣传工作,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2、继续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开发高层次人才资源。着力打造“一纵一横”人才政策体系及优秀人才选拔管理机制。以深入实施“四个一”人才工程为载体,努力形成和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的竞争机制和人才梯队。以实施“人才基地”建设工程为载体,努力形成人才的相对优势和创新团队。

3、大力加强农村基层人才开发。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突出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应用开发型人才、中小学师资人才、医疗卫生人才四支队伍建设。加强调研,整合资源,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4、努力改善人才结构和分布情况,深入开展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努力扩大“三支一扶”计划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好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到村挂职工作;大力做好农村优秀青年提升学历工作,组织好生源,安排好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课程,努力培养留得住、用得着的本土人才。

5、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开发。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更多的技能型后备人才。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开展优秀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工作,形成长效机制,提高他

们的地位,调动和发挥他们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前,贵州正处于大发展的良好时机,蓬蓬勃勃的事业呼唤一支热爱贵州、建设贵州、振兴贵州的专业人才,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在广大专家和全省专业技术人才的共同努力下,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把认真贯彻落实庆红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西部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精神相结合,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科学的人才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我省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成绩、新面貌迎接党的十七大和我省第十次党代会的召开。

(作者系贵州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来源:SRC-504030530责编:罗胜

第三篇:主动作为 创新务实 扎实推动关工委工作迈上新台阶

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办好做实

——天长市仁和集镇关工工作汇报

(安徽省天长市仁和中学朱庆文)

近几年来,仁和集镇关工委的工作在镇党委、政府重视和领导下,市关工委的关怀和指导下;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市关工委工作以“两进一提高”(孝文化进讲堂,关爱活动进村、社区,提高关工工作效能和质量)为重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弘扬孝文化,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关爱活动为核心,以创新关爱活动为载体,同时在开展创建“五好关工委”、创建“三无两有村”的“双创建”工作,创新实践,求真务实,扎实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全镇营造了浓厚的关爱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

仁和镇党委政府领导很重视,这是我们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基础,我们关工委能够认真贯彻总书记指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祖国的未来属于下一代。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团结教育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和“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和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支持更多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在时代的舞台上老有所为、发光发热。”讲话精神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上讲话指出:希望各级关工委和老同志积极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工作,多关爱和帮助贫困、残疾等困境儿童;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支持和帮助青少年进步成才。同时,加强关工委自身建设,成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坚强堡垒。

我们关工委进一步学习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出台了符合我镇实际的实施意见,明确工作任务,保障基本工作条件。镇党委每年定期听取1-2次镇关工委工作汇报,研究关心下一代工作,并在镇、村两级换届时统一考虑对关工委组织的调整充实,保持工作的稳定性。也相应成立了高规格的关工委组织,推动工作落实。

二、积极开展“孝文化”教育 促进社会和谐

我镇关工委根据天长市关工委关于“孝文化进校园”的文件精神,作出了具体工作安排,确定以仁和明德小学为主开设“明德大讲堂”为主课堂,在镇各个学校、社区进行授课,授课内容为孝道教育。

1、首先,仁和集集镇“孝文化进学校”的启动仪式在仁和明德小学举行了!这既是对仁和学校多年来坚持“弘扬新型孝德、共建和谐校园”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学校孝文化特色工作的检验,更是对学校全面工作的推动和指导,仁和集镇关工委向仁和小学全校师生、家长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参加这次会议!并且感谢他们为我们作了汇报、展示孝文化工作,能给大家提供学习的大好机会。这里感谢全校教师和家长朋友,感谢他们引领着我们的学生懂得孝道,学会感恩。是他们拉着学生的小手让孝文化走进家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营造了仁和小学和谐文明的新校风。

2、古人云:“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见多少?”现今独生子女多,从小娇生惯养,不敬父母,把年老的父母视为累赘,甚至辱骂、殴打、虐待、不善待老人。孝道观念之所以在年轻一代心中淡薄,关键是若干年来在道德教育上的放松。所以我们今天要恢复“孝”在人伦道德规范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有必要加强对师生的孝道文化教育;天长市是全国有名的“孝子之乡”,在孝文化物质遗产方面,天长宋代存有孝子坟、孝子树;元代建 有“二贤祠”,立有“孝节碑”(安乐孝四庄);明代立有“孝子碑”(秦栏),建有“孝子祠”(秦栏),“孝子庵”(石梁孝庵); 清代建有 “孝牌坊”(万寿忠孝村)现代重建 ; “二贤堂(暨二贤祠)。”出版了《秦栏寻孝》、《秦栏孝谈》、《孝行 千秋》等三书。在朱寿昌孝亲思想的影响下,天长历朝历代孝星辈出。“天长市十佳孝星”、“中华孝亲敬老之星”的孝子——朱元良(仁和集镇界牌社区人,原河口党支部书记,古代的二十四孝之首朱寿昌的传承人)、“安徽省十大孝星”之一——刁朝岗,获得安徽省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十大孝星”奖(仁和集镇南尖村人,退休老教师,原仁和集镇南尖小学校长)、“安徽省十大孝星提名奖”之一——刘恒群,获得安徽省第二届十大孝星提名奖。(仁和集镇桃园村人,仁和中学教师总务副主任,原界牌中学校长),“中国好人榜”—— 焦永香(仁和集镇书房村人,是一位农家妇女,滁州好人,天长市“十大孝星”之一)等。

3、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弘扬孝文化,结合“两进一提高”工作要求,在今年5月份,市关工委工作以“两进一提高”目标,到仁和中学进行调研,并且召开“孝亲文化进讲堂”座谈会,市关工委主任夏锡生、市文联主席王明义、仁和镇关工委主任等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市关工委“孝亲文化进讲堂”活动实,王明义就“两进一提高”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置以及要求。镇关工委和仁和中学负责人在弘扬孝文化、关爱特困群体方面所做的工作分别作了汇报。夏锡生就此项工作进行了强调,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他要求各镇要围绕自己的讲堂开设要求,把活动开展好,积极发挥好样板和示范带头作用。

同时,仁和中学就学校推行“孝文化进校园”在校园里形成“孝文化”的气氛,作一一介绍了,学校建立了“孝”文化墙,从古代“二十四孝”中取有现在意义的“十六”为一个整体,建立“寿昌亭”——朱寿昌母子亭;还立一座“羊羔跪乳石像、孝行千秋、仁爱之里石碑等,在校园里形成良好“孝文化”环境。另外,学校成立一个“孝文化”校本教材编写小组,由分管德育工作副校长负责,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从传统的“孝道”故事中、名人名言中身边的人和事的典型中,也有从孝文化研究资料中选取素材,整理汇编,如从古代“二十四孝”中选取十六个孝子的故事(吸取精华,弃其糟粕)编写小册。

4、我镇关工委还根据市关工委有关“孝文化进讲堂”的文件精神以及有关要求,打造“仁爱和谐”乡土文化,进一步弘扬“明德精神”,为了将“孝文化进讲堂”的活动扎实开展好、落实好,首先分别向镇党委书记、镇长作汇报,取得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并即时召开这次主题会议,就“明德讲堂”如何落实与开展工作等,5、将“孝文化进讲堂”的活动开展的生动活泼,“明德讲堂”的资料收集、准备、编辑工作小组对资料进行筛选、在不同课堂上,选择具有代表性质人物和事迹,编辑成不同的教案,向不场所不同类型人进行授课,就是利用本镇的身边人和身边典型事迹进行现身说法。授课时间利用4月18日全市孝亲节、9月9日老人节、5月份母亲节、六月份父亲节、春节、节假日以及暑寒假等时间,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化进行传授的探讨。分别在仁和中学,仁和小学,界牌社区等共授课4次,其被授课人员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人次达到二千多人。

三、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不断深化

1、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理想点亮人生》、《中华美德颂》)和“我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放飞梦想”等活动。认真制定活动方案,及时撰写辅导提纲。教育部门、各中小学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层层开展读书征文和演讲活动。据统计,三年来全镇征文505篇,讲演156场次,演讲人数545人。有105人参加了市(区)以上的读书征文和演讲比赛,有155人获奖,全镇中小学普遍召开了“我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动员会议,利用班团队会、专题辅导、座谈讨论等形式,学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有1000余名学生通过演讲、作文、墙报、手抄报和网站等发表中国梦感言。很多基层关工组织还会同学校、社区举办“老少同乐”文艺演出和“爱我中华”绘画书法及影展等培养青少年的筑梦情怀。“五老”在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年来,全镇有12名“五老”深入学校社区做了12场专题辅导报告,有近1000余名青少年受到教育。将主题读书与中国梦教育与弘扬雷锋精神、学习身边典型人物有机结合。镇关工委作出了向“中国好人”好青年、全国道德楷模李宏祥学习决定。

2、为引导全镇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积极培育青少年孝心意识,结合全旗“立德”教育要求,开展了“百名孝星”少年评选活动:凡是年龄在18周岁以下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父母排忧解难、帮父母照顾弟妹、代父母担当家庭责任,在亲人有伤病困境下,做到不离不弃,守护相助,尽心尽责的全镇范围内的青少年皆可报名参加。此次活动经过推报、审核、公示等程序最终评选出仁和集镇“百名孝星” 少年40多名,分别在“五四”“六一”活动大会上,进行了隆重的表彰。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寻找、发掘、宣传新时期“孝星少年”的典型代表,展现他们孝敬长辈、自强不息、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的感人事迹和美好情操,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

四、我镇关工委在开展创建“五好关工委”、创建“三无两有村”的“双创建”工作,求真务实,扎实推进,取得了一些工作经验与成绩。积极提升“双创”工作。通过几年的创建,全镇12个村(社区)基本上实现了“三无两有”,每年年终镇关工委对各村(社区)的“双创”工作都要检查一次,其中雷庄村、南尖村、仁和、芦龙、界牌三个社区,这五个单位在“双创”工作中搞的比较突出。同时,我镇关工委在全镇1万多户家庭中评选出343户“五好家庭”,并由镇统一发放奖牌的基础上,今年又已建立镇民营企业关工委,在民营企业中评选出20多户“五好”家庭。

五、构筑民营企业关工委组织体系。

通盘谋划,构筑民营企业关工委组织体系。成立了仁和集镇民营企业联协关工委组建工作领导组。镇关工委人员先后8次亲临指导工作,并召开了4次“民营企业关工委组织建设推进会”。同时巩固已组建成的企业关工委,镇关工委的同志每年至少2次前去指导检查工作,确保坚持做到长流水,不断线。对于还未组建关工委的单位,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组建一批、宁缺毋滥”的原则。目前,镇已建民营企业关工委15家且挂了牌。我镇还动员了31个民营企业单位参加了仁和集镇关爱联谊会,每年缴纳资助费达近5万多元,能为全镇五十多位“贫困生”进行了资助,还为全镇开展了“结对帮扶”工作,每年至少有八、九位“特困生”获得资助;又能为全镇中、小学生增添订购的读物多达数百册。今年(2016年)帮助解决全镇56名贫困学生每人500元,3名“特困生”每人1000元,2名“特殊家庭学生”每人2000元;2016年1月22日上午,资助仪式在镇政府会议室举行,市关工委夏锡生等几位主任也出席仪式。同时还有企业和个人对特困学生进行结对子“一帮一” 资助活动;例如中河机械厂何维国帮扶芦龙九年制学生陶文忠、陶武春两位同学进行结对子,每人每年给1800元直至大学毕业;高朋实验设备厂总经理郑如红同仁和明德小学的学生袁庭俊结对子,每年资助1500元,还有虎威电子总经理丁元

九、陈汉洋老总、郑训虎老总等等,他们分别每年都在资助仁和中学、芦龙学校的学生,还有其他的同志等。另外何维国老总每年还对仁和明德小学教育教学上单独资助1万多元,丁元华老总对仁和集镇学校又资助1万元等等。

六、做好“留守孩子”的关爱工作,“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主要是在学校,我镇“五老” 同志能分别配合各所学校,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为其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今年上半年,“老同志”主动联合镇妇联和学校,分别对全镇中小学留守儿童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据不完全统计,我镇中小学共有留守儿童76名,已寄宿的有25人,随祖父母及亲友生活。还能以各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动态信息管理档案,“家长联系卡”,开通“亲情电话”,为孩子与家长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让常年在外的父母经常联系子女,给孩子情感“充电”,并经常联系班主任,了解孩子学习等方面情况,形成良性互动。还在各校建立了“ 谈心室”、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咨询与引导,当“留守儿童”的学习或生活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及时“对症下药”,尽快化解和治愈他们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七、深化“五家”,努力提升“双创”工作

1、仁和集镇关工委召开了各社区(村)关工委工作推进会,加快青少年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工作。提出,到今年年底,将实现镇里一个中心站,每个村、社区一个校外辅导站的建设目标。仁和、界牌、芦龙社区、雷庄、南尖村率先建立了校外教育辅导站,有阅览室、活动室、远程教育场所等,并围绕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仁和集镇关工委及时召开校外辅导站建设工作交流会,并要求各社区(村)将校外辅导站建成集教育、文化、科学、娱乐、体育“五位一体”的活动中心。近年来,仁和、芦龙、界牌、雷庄等社区(村)开展“老少互敬互爱”活动和“大手拉小手”活动等,这些贴近未成年人的活动,得到了社会、学校、家长的肯定。仁和集镇关工委还为镇各个校外教育辅导站免费增订了几十份图书、杂志和报刊等。

2、利用暑假时机,为贯彻上级精神做好镇关心下一代工作,进一步加深与镇内中小学的沟通联系,充分掌握在校学生特别是特殊、特困家庭、问题学生情况,方便各村(社区)辅导站开展工作等等,仁和集镇关工委同秦栏镇关工委联合一道,到仁和明德小学进行调研关心下一代工作,仁和集镇关工委主任崇斯文、秦栏镇关工委主任赵启朝、两镇关工委副主任及相关工作人员、仁和小学校长、校关工委副主任、班主任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调研活动。会上,两镇关工委领导先是听取了校分管关工委工作的负责人就学校开展关工委工作向调研的领导作了汇报。接着校长以“构建和谐家校文化、促进孩子智慧成长”为题,从计划实施、制度完善、家校架构、经验做法等方面对仁和明德小学如何探索家校合作发展的新路子作了详细介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始终不渝地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我镇关心下一代工作虽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我们还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有效办法和规律,注重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效,使我镇关工委工作有新的进展,取得新的成效。

下载创新工作思路 严格规范管理 推动全县农发土地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工作思路 严格规范管理 推动全县农发土地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