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三课题年总结报告

时间:2019-05-13 19:4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第三课题年总结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第三课题年总结报告》。

第一篇:2010年第三课题年总结报告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2010年度课题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平流层大气基本过程及其在东亚气候与天气变化中的作用 课题名称:平流层-对流层动力耦合过程与机理 课题编号:2010CB428603 起止年月:2010年1月-2014年8月 课题组长:陈文

邮件地址:北京市9804信箱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100029 联系电话:010-62551597,*** 电子邮件:chenw@mail.iap.ac.cn 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年12月15日

一、年度计划执行情况

1、计划完成情况

1.1 课题前两年研究任务

本课题以大气行星波和重力波作为切入点,以平流层-对流层耦合作为聚焦点,针对前者定量认识的不足和后者机理的不清楚,对在项目开展前两年的课题任务计划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平流层重力波活动特征及其产生机理研究。利用卫星资料和探空资料提取重力波信号,分析东亚地区平流层重力波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中尺度数值模拟分析不同重力波激发源的源区特征,研究重力波对平流层环流的影响。

(2)行星波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平流层大气环流的关系研究。利用再分析资料和卫星资料,分析北半球平流层和对流层行星波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趋势;通过动力诊断和数值模拟,研究平流层行星波与平均环流相互作用的过程,分析北半球行星波活动的异常对平流层大气环流的影响,研究全球增暖和自然变异(如:太阳活动、QBO和ENSO等)对行星波活动和平流层极涡变异的影响。

(3)平流层大气环流异常对对流层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利用质量环流理论和位涡理论,分析平流层环流异常影响对流层的动力过程;利用再分析资料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平流层-对流层耦合时空变化特征的形成机理;通过个例诊断和先进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北半球平流层大气环流异常影响对流层天气和气候的过程和机理。

1.2 2010年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

2010年作为项目启动年,研究的主要工作集中在:

(1)数据收集、准备和整理

 收集东亚地区探空资料及有关卫星观测资料;  收集和整理研究所需的东亚寒潮数据集;(2)平流层重力波活动特征及其产生机理

 初步分析重力波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

 结合数值模拟深入开展台风诱发平流层重力波机制研究;(3)行星波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平流层大气环流的关系

 年际尺度与极涡振荡相联系的平流层环流异常的机理;  研究行星波活动和三维传播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 初步探讨ENSO对行星波和平流层极涡异常的影响;

(4)平流层大气环流异常对对流层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 根据平流层极涡的强弱分组,分别统计东亚寒潮活动的异常特征;  分析与东亚冬季风演变年代际变化相联系的平流层极涡活动异常(5)中层大气环流模式分析

 调试和运行WACCM模式,在现有基础上对WACCM模式进行长时间模拟,分析结果,计算NAM指数,区分强弱极涡;

 采用SOCRATES模式进行平流层气溶胶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找出气溶胶影响气候的过程和机理。

2、2010年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

2.1 数据收集、准备和整理

获取了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资料中心(NOAA/NCDC)提供的高垂直分辨率的无线电探空资料,其覆盖的时间长度为1998~2007共10年;空间区域为135E~55W,14S~71N,包括93个站点。其中在热带西太平洋地区有7个站点,可以用于开展关于东亚地区的研究。

跟踪美国卫星计划TIMED/SABER,收集了自2002年初以来所有的2A级数据文件。TIMED/SABER是一个10通道红外临边探测器,可以获取5-140km高度范围内大气温度、密度、气压、以及多种微量程分(如水汽和臭氧)的垂直廓线分布数据。

收集了加拿大中层大气模式资料同化系统(Canadian Middle Atmosphere Model-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MAM-DAS)正式公布的从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之间该数据同化系统输出的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u, v, 温度, 海平面气压等常规大气变量,以及18种物质的浓度。CMAM是一个化学、辐射和动力过程耦合的大气环流模式,该模式采用47波三角截断作为谱表达的方案,全球共有96×48个高斯格点,分辨率为3.75°×3.75°;模式在垂直方向伸展到95km高度,采用混合η坐标,共计65层。CMAM—DAS包含127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他们描述了与18种化学成分有关的光化学反应。

2.2平流层重力波活动特征及其产生机理研究

(1)热带气旋诱发平流层重力波观测资料分析

在此项研究中,以高分辨无线电探空数据为基础,联合使用常规和小波分析方法考察了两个分别位于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太平洋的对热带气旋过程中,热带气旋诱发上对流层/下平流层重力波的问题。分析结果显示,现对于区域重力波活动的气候平均值而言,由于热带气旋所贡献的重力波活动能够引起30%总重力波能量的变化,研究工作还给出了多种波动参数的估计值,这些充分显示台风系统相关的重力波显著不同于那些与中小尺度对流系统相关的重力波。研究工作还揭示了行星波活动在调制热带重力波活动方面的特征,其中Hovmoller图显示几乎所有典型热带波动(如周期为3-4天,6-8天以及10-13天)都存在上述调制效应。最后,通过分析还考察了地面最强风速与重力波活动之间的联系,并取得了一定的认识。

(2)台风“麦莎”(Matsa)诱发平流层重力波的数值模拟

本研究利用新一代中尺度预报模式WRF-ARW(V3.0)对2005年台风―麦莎‖诱发的平流层重力波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覆盖整个―麦莎‖台风主要生命史为期 8天的模拟再现了―麦莎‖的主要特征,与观测资料进行对比,模拟结果在台风基本特征(路径、强度、螺旋云带分布)以及平流层大气平均状态方面上,都与观测资料有较好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对―麦莎‖诱发的平流层重力波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台风发展达到最强阶段时,台风中心周围区域存在明显的平流层波动,且呈弧状波阵面离开台风并在上游里传播(波动集中在台风中心的东部),波动在水平物理空间上的距离可达到几百至约1000公里。波动随着台风自东南向西北移动也向西北方向移动。这些波动特征表明了平流层波动与台风的结构存在紧密联系。我们把这种波动称为―热带气旋-平流层重力波‖。另外,重力波的传播方向主要逆着背景东风场,向风场的上游方向传播,即向东传。(3)利用卫星探测数据提取行星尺度波动的分析方案研究

利用卫星探测数据提取行星尺度波动的分析方案研究已经取得突破,相关分 析结果已经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了交流。研究工作正在向前推进。

2.3 行星波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平流层大气环流的关系

(1)行星波活动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利用ERA-40再分析资料和ECHAM5/MPI-OM模式输出资料分析了北半球行星波活动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准定常行星波在冬季活动最强,并分别沿极地和低纬两支波导传播,准定常行星波活动的三维结构显示45°N以北的欧亚大陆和北太平洋是行星波活动的源。行星波的传播特征清晰地表现出平均流对波动的影响,而行星波上传至平流层后与平均流相互作用则会使纬向西风减弱。通过对比模式模拟结果和再分析资料结果发现,尽管平流层中的模拟结果仍然比再分析资料中略偏弱,但ECHAM5/MPI-OM模式对行星波活动气候态的模拟总体较好,且比以往的模式结果有很大提高。

(2)平流层行星波与平均流相互作用及其对ENSO事件的响应

利用ERA-40再分析资料和ECHAM5/MPI-OM模式输出资料分析了北半球平流层准定常行星波与平均流相互作用及其对ENSO事件的响应。通过对El Niño事件和La Niña事件的合成分析发现,北半球冬季行星波对ENSO事件有显著的响应。与La Niña事件相比较,El Niño事件发生时行星波在平流层的向上传播明显增强,并且更偏向极地;波流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得纬向平均风场呈现出偶极子型变化,即中低纬西风增强,而高纬平流层西风减弱。但是,模式中行星波对ENSO事件的响应与再分析资料结果差别较大,不论是波动振幅还是行星波与平均流的相互作用都只在对流层中有较好的反映,而在平流层中信号非常弱。由此可见,大气环流模式对平流层环流和动力过程的模拟仍然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3)北半球平流层行星波波动传播

研究表明北半球行星波传播在亚欧大陆有向上的行星波传播,在北美和北大西洋有向下的行星波传播,这样在平流层形成了一个联系亚欧大陆和北大西洋的“波动桥”。在年际变化时间尺度上,这样的“波动桥”依然明显,表现为行星波通量的EOF第一模态,当亚欧大陆向上波动增强时,北大西洋向下的波动也增强,反之,当亚欧大陆向上的波动减弱时候,北大西洋向下的波动也随之减弱。这种波动通量―翘翘板”式振荡,对应有自对流层进入平流层的能量通量强度的变化,从而与极涡强度有一定的关系。研究还表明,这种波动能量的振荡与平流层准两年振荡QBO以及太阳活动周期有一定的关系。(4)分析了平流层强爆发性增温过程中的瞬变剩余环流特征

利用欧洲中心ECMWF/ERA-40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变形欧拉热力学方程和连续方程分别对两种情况(不考虑波加热项和考虑波加热项)估算了1979-2002年期间14次平流层强爆发性增温过程中的瞬变剩余环流,合成分析了它在整个北半球的演变规律以及在高纬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无论是考虑波加热项还是不考虑波加热项计算得到的瞬变剩余环流在爆发性增温期间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中高纬度地区5hPa~30hPa气层的向北气流明显增强,在极地附近5hPa以上为上升运动,以下为下沉运动,因而在增温时形成50°N以北在垂直方向上的两个环流圈。而增温前和增温后的剩余环流却有完全不同的特征。文中除给出增温各阶段剩余环流的特征,还给出了从增温前到增温过程结束高纬地区剩余环流的逐日变化。

文中特别对考虑波加热项和不考虑波加热项两种情况计算的瞬变剩余环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虽然这两种情况计算的瞬变剩余环流在爆发性增温期间的变化形式是一致的,但在平流层上层和高纬地区两种计算结果还是有不少差异:考虑波加热项时得到的瞬变剩余环流在爆发性增温期间的变化要强于不考虑波加热项得到的剩余环流的变化,而且在增温开始时环流的突变更为剧烈。因此在讨论平流层上层和高纬地区的问题时应适当考虑波加热项的作用

2.4平流层大气环流异常及其与对流层天气和气候异常的联系及其影响

(1)热带ENSO异常与热带外平流层环流异常的耦合过程

基于观测资料,进一步研究了热带ENSO异常与热带外平流层环流异常的耦合过程。发现在3-5年时间尺度的暖/冷ENSO的当年和下一年冬季,热带外平流层极区均偏暖,极涡偏弱,但最大的极涡异常出现在ENSO峰值后的下一年冬季。具体地,在ENSO峰值的当年冬季,热带外平流层的暖异常和极夜急流的东风异常均较弱且偏向平流层的中高层;而在ENSO峰值的下一年冬季,热带外环流呈现典型的极涡振荡型环流分布,暖异常和东风异常均达到最强(见图1)。相应地,在极涡振荡异常之前约11个月左右,热带地区的海温分布也呈现典型的ENSO型分布(见图2)。这种极涡振荡空间型和ENSO空间型之间的相互重现,进一步验证了两者的滞后耦合联系。

在3-5年的时间尺度上,与ENSO循环相联系的平流层质量异常存在由热带向极区的传播,表明由ENSO激发的平流层质量环流的年际尺度异常,是联接ENSO与热带外平流层环流异常的重要过程;伴随暖/冷ENSO过程,平流层质量环流加强/减弱;质量环流的正/负异常到达极区时,对应最强的极涡异常(见图3)。与经向环流的年际异常相对应,在当年冬季,热带外平流层行星波为1波异常占主导;在ENSO峰值之后的下一年冬季,平流层行星波活动为2波占主导(见图4),对应最强的极涡异常。

(2)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异常冷冬及其与平流层环流异常的联系

利用NCEP/NCAR和JRA25再分析资料,初步分析了2009年12月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异常冷冬的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2009年12月中,欧洲中北部经乌拉尔一直到东亚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异常偏低,最大温度负距平达到6度以上,位于乌拉尔山以东地区;北美大陆中部也有异常冷中心,最大温度负距平达到4度以上。除了月平均气温偏低以外,上述地区的冷日日数也异常偏多,其中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的月平均气温为1979年以来最低,而冷日日数为1979年以来最多。与中纬度地区温度偏低相反,北极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异常偏高,冷日日数偏少。机理分析表明,12月异常偏负的AO是造成上述异常的重要原因。2009年12月,从地面到平流层低层都呈现出极地位势高度偏高,中纬度位势高度偏低的负AO形势,相应的AO指数也是1979年来的最低值,这一极端的AO负位相是造成12月北半球温度异常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分析表明,12月的AO负位相与前期从平流层下传的异常信号存在密切的关系,表明平流层过程对这次异常冷事件的发生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3)东亚冬季风演变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平流层环流异常的联系

东亚冬季风的演变存在年代际的变化特征,通过定义冬季风演变指数,分析指出,冬季风强度在2000年以后减弱了,但是冬季风的演变呈现出以下特点:a)秋末冬季风的建立过程相对推迟;b)冬季风的建立过程时间缩短,因此冬季风 7 建立加速;c)冬季风减弱过程得到了加速;d)晚冬冬季风有复苏的迹象。研究还表明冬季风演变在12月和2月存在南北的振荡现象,这种南北振荡现象和平流层极涡强度的变化有关,2000年以后,隆冬时候平流层极涡呈现减弱趋势,而早春平流层极涡呈现加强的趋势,这种极涡强度的变化通过与上传行星波的相互作用从而对冬季风演变发生影响。

(4)北半球夏季北极地区平流层大气基本结构特征分析

利用NCEP/NCAR逐日和逐月再分析资料,从风场、气压场以及温度场的垂直变化特征,讨论了北半球夏季北极地区平流层大气基本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北极地区(60-90°N)平流层纬向风和气压场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高度层季节变化的时间有差异。北极平流层从冬至夏,季节转换是从上向下推进的,从夏至冬,季节转换从下向上推进的。以20hPa为例,平均而言,4月上旬以前,北极被极涡控制;4月中旬北极地区高压的势力开始超过低压,5月上旬,北极高压正式建立;7月份达到最强,8月份开始减弱,8月底结束。北极高压中心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可分为北美型、欧亚型和过渡型三种。平流层下层,气压场和风场的结构与平流层中上层有明显不同,而且南亚高压与北极高压连在一起;从垂直结构看,北极高压从上至下与100hPa的南亚高压连在一起,高压中心轴线是倾斜的。此工作将为进一步研究夏季平流层环流的变化对对流层的影响打下基础。

2.5 中层大气环流和化学模式分析

(1)模式的构建和运行

组建了计算机集群,并成功调试和运行了MAECHAM5、WACCM3和WACCM4模式。下载了WACCM4官方模拟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NAM指数,区分了冬季强弱极涡,提取一些典型个例;分别对滞后强弱极涡事件的对流层气候进行了合成分析;并与再分析资料结果进行了对比。(2)利用NCAR的二维动力、辐射和化学耦合模式进行平流层水汽和甲烷对气候和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在模拟平流层水汽增加对平流层温度场的影响时,从辐射、动力和化学过程分析了水汽增加引起平流层降温的原因。模拟和分析表明:平流层水汽增加将引 起平流层降温,降温幅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平流层中层北极地区降温较大。就辐射过程而言,水汽的长波辐射冷却对平流层中低层降温起关键作用,但是平流层高层(45km以上)降温主要是因为水汽增加导致O3减少进而引起太阳辐射加热率减少所致,长波辐射没有引起降温。动力过程对平流层中到高层的降温很重要,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动力过程对温度变化的反馈较其它地区明显,这种反馈对冬季北极温度和O3的变化都有明显影响。平流层水汽增加后将通过化学过程引起上平流层O3明显减少,但平流层中层O3有所增加。O3变化对平流层温度变化有重要影响。

通过数值计算,先分析了大气中甲烷的长波辐射效应,并模拟了大气中甲烷浓度增加10%对大气温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对流层里甲烷表现为长波辐射加热,平流层主要表现为长波辐射冷却,但比水汽的长波辐射冷却效应小的多,中间层里甲烷对长波辐射过程的影响可以忽略。当大气中甲烷混合比增加10%时,将引起平流层和中间层降温而对流层升温,平流层高层降温可达0.2K,中间层降温约为0.2~0.4K,对流层增温约为0.001~0.002K。平流层大部分地区降温主要是因为甲烷增加引起的平流层水汽以及O3增加导致长波辐射冷却率增加所致,它本身的长波辐射冷却是次要的,平流层上层至中间层的冷却主要是因为甲烷增加间接引起的O3减少导致太阳辐射加热率减少所致,长波辐射不再引起降温。对流层升温是因为甲烷增加引起的长波辐射加热引起,其次甲烷增加引起的水汽和O3增加也有助于对流层升温。

2.6平流层气溶胶影响气候的过程和机理

(1)分析了平流层气溶胶的QBO特征及其与臭氧QBO的关系

采用HALOE和SAGE II资料,分析了平流层气溶胶的QBO特征及其与臭氧QBO的关系,结果表明:(1)北半球中高纬上空平流层气溶胶存在明显的QBO特征,其QBO信号自上向下传播,振荡幅度在平流层中下层可以达到20%;而在赤道和南半球上空的平流层气溶胶的QBO特征相对于北半球则不明显;(2)在北半球平流层中下层,气溶胶的QBO与臭氧QBO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在低纬与高纬地区上空,两者呈很好的正相关关系,而在中纬度上空30hPa高度附近两者则存在明显的负相关;(3)当赤道纬向风为东风位相时,北半球30~10hPa 高度处,气溶胶面积密度为正距平,距平百分率可达20%,西风位相时则反之;东西风位相时气溶胶面积密度的变化与剩余环流对气溶胶的输送是密切相关的。(2)分析了ENSO循环对平流层气溶胶的影响

采用ONI(Oceanic Nino Index)和HALOE气溶胶面积密度资料,从其滞后相关性入手分析了ENSO循环对平流层气溶胶的影响,通过对滞后于El Nino和La Nina时气溶胶含量的比较探讨了ENSO强迫的影响程度,并用剩余环流及其输送量来解释了平流层气溶胶变化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ENSO对平流层气溶胶的分布有明显影响,在赤道和低纬度上空尤为显著,El Nino发生后半年内热带平流层低层的气溶胶面积密度较平均值偏大,平流层中层的面积密度则偏小,而La Nina反之。El Nino和La Nina影响的差异显著,在分别滞后于El Nino和La Nina事件2-8个月间的60hPa气溶胶含量差异甚至高达45%,海表温度变化1K则在滞后半年内气溶胶面积密度的变化可达到16%。ENSO的强烈影响能够维持大约半年,两年后基本消退。热带的变化幅度明显强于中高纬度,南北半球的变化特征也有所不同。ENSO通过影响剩余环流导致气溶胶输送量发生变化,进而引起气溶胶分布出现上述差异。

(3)分析了火山活动平静期平流层气溶胶与各微量气体以及温度的关系

采用HALOE资料探讨了火山活动平静期平流层气溶胶与O3、HCl、HF、CH4、H2O、NOx等微量气体以及温度的关系。从滞后相关性入手分析气溶胶表面积密度变化对微量气体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微量气体均表现出显著的同期相关特征,不同成分的相关性不同,滞后相关的维持时间也有差别。气溶胶与温度的负相关表明气溶胶的致冷效应,时间序列证实气溶胶表面积密度与温度有相反的变化趋势。这意味着在气溶胶含量较低的情况下,气溶胶通过非均相反应引起的间接辐射效应占主导地位。通过多元线性拟合气溶胶和微量气体对温度的影响,标准化回归系数显示温度变化的直接贡献者主要是温室气体,气溶胶的直接贡献很有限。二维数值模式SOCRATES模拟了微量气体和温度随气溶胶含量变化而发生的变化,痕量气体和温度的响应总体上与相关分析结果吻合,但H2O的模拟结果与之相反。

3、2010年度文章列表(已发表论文)

1.Chane-Ming F, Z Chen, and F Roux.Analysis of gravity-waves produced by intense tropical cyclones.Ann.Geophys., 28, 531–547, 2010.(SCI).2.Chen Z, Chen H, Lü D, et al.Advances in Researches on the Middle and Upper Atmosphere in 2008–2010.空间科学学报(英文版), 30(5), 456-463, 2010(CSCD).3.Wang, L.and W.Chen, 2010: Downward Arctic Oscillation signal associated with moderate weak stratospheric polar vortex and the cold December 2009.Geophys.Res.Lett., 37, L09707, doi:10.1029/2010GL042659.4.Wei, K., W.Chen, and W.Zhou, 2010: The seasonal evolution process of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activities after 2000.Adv.Atmos.Sci., 10.1007/s00376-00010-09232-y.4、国内、国际合作情况

4.1 组织召开国际会议

为了邀请亚洲季风研究领域的动力学、化学、卫星观测以及数值模拟专家共同探讨亚洲夏季风的动力学过程、化学过程以及微物理过程,探讨亚洲地区人类活动对区域以及全球气候环境的可能影响。国际气象学与大气科学协会/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简称IAMAS/IUGG)中国委员会于2010年7月21-23日在拉萨举办“亚洲季风及其在全球平流层-对流层大气交换中的作用”国际研讨会,会议主题是亚洲季风区平流层-对流层交换过程及其全球气候环境效应。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外方代表16人,国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兰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中方代表30余人。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承办,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大学、国际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973计划平流层项目(EA-SPARC)(2010CB428600)和亚印太海气相互作用项目(AIPO)(2006CB403600)、中国科学院LAGEO重点实验室、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IAMAS中国 11 委员主席吕达仁院士担任此次国际研讨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卞建春研究员和马耀明研究员担任组织委员会联合主席。

4.2 国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

(1)2010年5月22—27日,陈泽宇赴南昌出席空间科学协会‗第七届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并参加‗中高层大气物理研究与应用专题研讨会‘。报告题目如下:陈泽宇,陈洪滨,吕达仁.应用Hough函数开展大气热力潮汐建模研究初步结果

(2)2010年8月22—27日,陈泽宇赴西宁出席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科技委员会会议并参加‗第六届空间环境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报告题目如下:陈丹,陈泽宇,吕达仁.台风―麦莎‖(Matsa)诱发平流层重力波的数值模拟

(3)2010年7月18-20日,陈文和王林赴云南腾冲参加候动力学若干问题研讨会,报告如下:王林,陈文:Downward Arctic Oscillation signal associated with moderate weak stratospheric polar vortex and the cold 2009 December,气候动力学若干问题研讨会,2010年7月18-20日,云南 腾冲.(报告人)

(4)2010年11月7-9日,陈文和王林赴四川成都参加第十三届―地球环境和气候变化探测与过程研究‖研讨会,报告如下: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winter stratospheric polar vortex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d their relations to QBO and ENSO;Downward Arctic Oscillation signal associated with moderate weak stratospheric polar vortex and the cold December 2009 4.3 出席国际会议

(5)2010年7月16—25日,陈泽宇赴德国不来梅市参加第38届国际空间科学大会(COSPAR 2010)。报告题目:Chen Zeyu.Quasi-biennial variation of equatorial waves as seen in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C22-0011-10).Oral presentation;Chen Dan, Chen Zeyu, Lu Daren.Featured gravity waves induced by a tropical cyclone evolving in the tropics(C22-0072-10);Wang Liji, Chen Zeyu.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tatic Stability in Middle Atmosphere Observed with Rocketsonde Data(A11-0211-10).(6)2010年6月22-25日,王林赴台北参加Western Pacific Geophysics Meeting,报告题目如下:Wang, L., W.Chen, W.Zhou, and R.H.Huang: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500hPa East Asian trough axi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pathway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2010 Western Pacific Geophysics Meeting, 22-25 June 2010, Taipei, Taiwan, China.(poster presenter)(7)2010年10月28-28日,王林赴韩国参加The 10th NIMR-IAP Joint Workshop,报告题目如下:Wang, L., W.Chen, and R.H.Huang: Interdecadal changes in the tropical and extratropical impacts on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The 10th NIMR-IAP Joint Workshop, 28-29 October 2010, ByeonSan, Jeolla-do, Korea.(presenter)(8)2010年11月4-6日,陈文赴广州参加The 2nd China-Japan joint workshop on Air-Sea-Land interaction,报告题目如下:Different impacts of two types of Pacific Ocean warming on the Southeast Asian rainfall during boreal winter(9)2010年12月11—18日,魏科赴美国旧金山参加第38届国际空间科学大会(COSPAR 2010)。报告题目: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the ―stratospheric Bridge‖

4.4 接待来访

(10)2010年10月24-29日接待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两位科学家Rolando R.Garcia和Anne K.Smith来访并作学术报告。报告1:Acceleration of the Brewer-Dobson Circulation in a Changing Climate;报告2: Impact of the Antarctic ozone hole on the middle atmosphere。

(11)(2)2010年11月15-29日接待俄罗斯国立水文气象大学Alex教授和Anna博士来访并作学术报告。报告1:Nonlinear interaction and saturation of planetary waves in the stratosphere;报告2: Influence of the QBO, NAM and ENSO on planetary wave-driven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spring transition。

二、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2010年12月3日至5日,本项目第三课题―平流层-对流层动力耦合过程与机理‖与第六课题―平流层异常过程与东亚区域天气气候的关系‖在京召开联合年终总结会议。参加项目的两个课题组长、各个课题骨干和相关专家共同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总体而言,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既定的研究任务,论文发表方面超过了计划和预期,但是也暴露了如下几个存在的问题,相信这些问题在其他课题执行中也会普遍存在。

作为项目启动的第一年,科研人员的研究很多处于摸索和探索阶段,因此走弯路不可避免,目前得到的阶段性成果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现有的一些研究内容和研究工作与课题的科研任务结合不是很紧密,没有解决项目提出来的科学问题。

三、下年度研究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

2011年是项目的中期评估年,课题将完成有关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的收集,揭示重力波和行星波活动的时空变化规律;本课题将主要进行以下的研究工作:

 继续收集有关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分析重力波、行星波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

 着手进行波动与平流层平均环流相互作用的研究;

 开始进行不同外强迫(指QBO和ENSO)与平流层-对流层动力耦合的关联研究;

 着手挑选对流层典型异常的天气气候事件,初步分析其与平流层异常的联系;

 准备项目中期评估的各种材料。

第二篇:课题总结报告

家校携手 培养学生自信心方法的研究

课题中期总结报告

摘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要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全面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而较强的自信心又是一个人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挑战困难,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基础,所以在人格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迫在眉睫。我们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50%左右的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在学习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由于缺乏学习自信心,他们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意见,不能主动地去思考,不敢大胆地去尝试,不敢确定较高的学习目标,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引言:

自信心是学生学习和产生创新意识,发展实践能力的原动力。实践证明,具有坚定的自信心,能更多地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与产生责任感和进取心,有助于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相反,如果学生缺乏自信而自卑,就会过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或优势,处处感到不如人,不敢大胆地进取或创新,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有效地建立和利用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自信心。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享受着过多的关爱和帮助,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锻炼,缺乏坚强意志的培养,在困难面前缺乏应有的自信,处处依赖老师、父母和同学,活动效率低微。调查学生缺乏自信的现状,找出原因,制定学生在学习、生活、活动、交往过程中培养自信心的方法。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与教师合作教育的意识,为培养学生自信心形成教育合力。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学生自信心培养”的相关理论,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促进小学生自信心的形成。

因此,通过家校携手,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应是我们研究达到的目的。

课题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和过程

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法和教育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共分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深化总结阶段、评比验收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3——2011、5)(1)填写申请书,正式提出申请。(2)制定试验计划。(3)制定课题实施方案。(4)确定试验班级。

第二阶段: 全面实施阶段。(2011、5——2012、5)做好阶段性资料整理和搜集,及时总结成果,撰写论文。第三阶段:深化总结阶段。(2012、5---2013、2)撰写课题总结报告和研究论文。第四阶段:评比验收阶段。(2013、2)课题研究的效果

通过一年多的研究,在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教师方面:

1、通过本次课题研究,使我们对学生的心理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能够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为以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有了与学生多交流的辅导平台,更好地开展了我校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

4、家校之间的交流氛围增强,有力地推动我校的教研教改。学生方面:

1、部分学生,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和教育,现在已改变了过去没有自信的心理现象,在课堂上、在学校里都能够大胆地尝试,自我挑战,积极参与,从“我不行”到“我一定行”的良好心理转变。

2、所有学生能做到面带自信的笑容,快乐的参与学校活动,真正改变了以往在活动中“两极分化”的现象。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他们的内心时刻充满着自信的阳光。

3、部分学困生对平时的检测成绩自己能正确地看待,逐渐克服了怕考不好、怕老师、怕家长的心理,课后敢于请教老师,问同学,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讨论和思考

在今后的教育活动当中,面对形形色色的各种没有自信心的学生,如何做到对症下药呢?有什么好对策呢?课题组利用家长会契机,向家长就如何让孩子有学习的兴趣,有学习的动力,提高自信心等问题,专门印发了家教小报,让家长教育方式方法向好的方面发展。课题组也经常召开会议,进行理论学习,不断研究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方法和策略。

总之,在各种活动和有利的时机,为学生营造培养自信的氛围。时时告诫学生:要高昂起你的头,挺起胸膛说我能行。让他们知道,人只要要树立起这样的信念,竭尽全力就一定会成功。

一年多的研究和实践,学生的自信心取得了提高,家长对孩子自信心的教育方法有了更多的方法,教师的理论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课题取得的效果非常显著。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收集好材料,做好后期总结与迎检工作。

兖州市山拖学校 2012年11月28日

家校携手 培养学生自信心方法的研究 课题中期总结报告

兖州市山拖学校课题组

2012-11-26

第三篇:2016课题总结报告

2016课题总结报告范文

第1篇:《农村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困惑与对策》结题总结报告

《农村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困惑与对策》结题总结报告

蒙城县教研室《农村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困惑与对策》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杨俊美李荣王春华白建超刘群庞喜

一、问题提出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验稿)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始至高中阶段开设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结构设置上的重大突破,更是新一论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这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备受教育界关注。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研究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它既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狭窄、抽象思维能力差等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师应怎样充分发挥其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探索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享受到成功教育的喜悦?

2、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最新亮点,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参考。这对于长期以来依纲据本从事教学的教师来说,普遍感到无从下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怎么上?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3、从课程资源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很强的方向性,由于农村小学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开设此课将会遇到怎样的问题?

为此,我们选择此课题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农村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困难与困惑,条件与对策,以期为我县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提供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研究意义

1、通过研究,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特点及功能问题。

2、通过研究,充分挖掘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3、通过研究,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积累综合实践课程的教育与管理经验。并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教育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全面提高,提高办学层次。

4、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

三、研究内容

在调查分析了解的基础上,客观地反应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以建议的形式提出克服问题的对策。

1、师生、家长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了解程度。

2、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哪些主要困难。

3、对今后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建议与对策。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了解当前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方面的相关资料,并借鉴有关经验,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主要依据,指导研究。

2、调研法: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师生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会及走访学生家长,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知程度、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研。

3、比较法:将调研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6.5——2016.10)是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课题组成员查阅学习资料,以理论指导研究,完成研究总体设计。

第二阶段(2016.11——2016.6)是课题的实施阶段。

课题组成员依据研究计划组织实施,并不断探索、优化研究途径,发现问题及解决,使研究具有针对性,高效性。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听课与评课、数据统计分析,初步形成中期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2016.7——2016.9)是课题研究总结阶段。

课题组成员依据研究结果,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性报告。

六、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问卷方面

1、关于实验教师情况的回答与分析。

教龄职称学历

10年以下10-20年20年以上小一小高中师大专本科

26.04%36.19%37.77%53.12%46.88%18.23%68.23%13.54%

分析:调查数据表明,近74%的实验教师年龄在10年以上,近一半教师的职称为小教高级教师,八成以上教师的学历达大专及其以上。可见,实验教师的学历层次高,熟悉教育

教学,经验丰富,能为全面开展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坚实的师资力量。

但在实际座谈中了解,所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实际教学能力远低于其他学科教学的老师。

2、关于师资培训的回答与分析。

未参加培训参加培训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市级培训县级培训校本培训

54.99%45.01%004.85%20.01%75.14%

分析:从调查结果看,只有不到一半的实验老师参加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培训。这个结果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因为自我县进入市级课改试验区以来,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题培训机会少,加上经费的原因,参训的人员少且层次单一。再加上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足、时间短等因素,即便参与了培训,收获少,不能足以指导实际。从参培的层次看,课改的三级培训中,前两级培训为零,第三级培训不足5%,尚不能达到每所学校培训一名教师的地步。如果说75.14%的教师参加过校本培训,那也只是停留在“传达会议的培训式”。

试想,近55%的教师没有参加过培训,缺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体认识和全面的了解,怎能够上好这门课程?何谈方式、方法?

3、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阻力的回答与分析。

领导不重视观念没转变受应试教育影响

63.1%31.8%74.5%

分析:从数据可以看出,在少数学校领导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认识重视不够。32%的学校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观念没有根本转变。75%的学校因受应试教育的冲击,近三成的学校同时具备二~三项调查指标,这门课虽已开设,亦是虚设,等同于“副科”。我们在听课时也感受到教师的敷衍——照本宣科,老师的教学方式,根本体现不了该学科的特点。可见,领导不重视、理念没有转变、受应试教育影响等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最大阻力。

4、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困难的回答与分析。

没有专业教师没有现行的教材不懂如何开展

84.9%11.8%57.3%

分析:问卷调查数据表明,八成以上的学校没有专职教师,近六成教师不懂如何开展,加上没有受到一定的培训,对课程的实施束手无策。师资匮乏是目前开设该门课程较大的阻力和困难。这一点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否则综合实践活动将会“夭折”。

5、关于获得指导与提高方面的回答与分析。

教学方式方法内容处理与把握纲要的不理解评价

45.83%35.95%20.85%20.89%

分析:数据显示,教师对上述四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尤其是在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的处理与把握上。面对新兴学科,在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借鉴下,在课改的实验中,教师理应在各方面得到指导。座谈中,一线的教师无不感慨:综合实践活动听了让人感动,看了让人激动,做起来实难行动。

(二)学生问卷方面

1、关于兴趣的回答与分析。

很有兴趣一般没有兴趣

41.94%54.61%3.00%

分析:调查数据表明,学生主观上喜欢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复合的知识为背景,以主题活动或问题形式,通过学生的问题解决学习而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统整性在功能上关注学生的兴趣、态度、能力、知识等多方面的综合,注重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因此,拥有了兴趣也就拥有了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

2、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作用的回答与分析。

学会更多的知识开拓视野锻炼能力一无所获

59.45%35.48%5.07%

分析:上述数据较真实的反映了开设此课程的收获,也印证了绝大多数学生对该课程感兴趣、有情感.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深受学生欢迎。

3、关于活动方式的回答与分析。

参观实验调查访问宣传义务劳动

32.95%30.88%20.51%8.76%0.92%13.13%

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注重“过程和经验”。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需要通过认知、动手、考察、访问、实验、表演等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去了解、发现、感知、体验、创造,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综合素质。纵观上表中的数据,差别不大,并和预设效果也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一定层面上表明,学生喜欢这些学习方式,但由于受了解程度,实际的参与程度,客观上存在差异,喜欢程度不是特高,应引起我们的共同关注与不断探索。

4、关于“主题或问题”确定的回答与分析。

自己设计老师提供师生共同设计

18.60%15.44%66.36%

分析:师生共同设计活动主题的占66.36%,希望教师提供的有15.44%,符合小学生依赖性大的特点。从渴望自己设计主题的比例达两成,可以欣喜地看出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等有一定的潜能,针对这些学生要正确引导指导,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学科课程不同,师生应遵循纲要精神,结合学校、学生实际,确定活动主题和学习内容,从有意义的活动中获得体验,通过活动获得发展才是开设这门课程的根本目的。

5、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否被挤占的回答与分析。

没被占有偶尔被占有经常被占有

40.55%31.45%28%

分析:调查数据表明,活动课被挤占的现象严重,难以保证该课程的有效实施,难怪孩子们在意见征求、座谈会中强烈要求:请老师给我们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别再积挤占了!究其原因,可能涉及各方面,值得我们去深思。

6、关于调查收集资料的回答与分析。

积极一般不积极

49.85%44.51%5.64%

分析:调查数据表明尚有一半的学生对自主收集调查资料一般或不积极。在座谈会中我们也了解到,从主观上看,学生缺乏收集资料的方法、能力,但客观上也存在学校、家庭无图书等装备满足学生去调查了解,时间久了表现只能是一般了。针对这一现状,怎么办?应引起我们去深思、去探讨。

(三)结论:

综合实践活动课欢欣与鼓舞同在,师生家长社会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了解度较高。但成绩与困难伴生,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诸多问题与困惑。虽已开设五年,仍普遍遭遇尴尬,仍是一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不检查不要的课程。

主要问题:一是领导重视不够,面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应对不足。二是制度与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指导。三是师资队伍建设不均衡。四是资源开发、课程评价缺失。

究其原因,一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面对目前应试教育的现实性问题,考试与分数仍然左右着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二是目前仍无法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量化考核,还不能与中考、高考发生直接联系。三是教育主管部门量化评价学校,教师进行竞争上岗,依据仍然是实实在在的分数。教育部门对此课程的实施也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机制,如职称的评定、教学工作量核定等,也还没有制定课程的管理、组织、实施、保障等细则。四是在时下十分功利的教育环境里,综合实践活动严重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七、条件与对策

1、领导认识是前提。

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研制组组长郭元祥教授说:综合实践活动是检验学校校长良知的试金石。如果没有领导的重视,谈何落实、有效实施该课程。

2、制度政策是保障。

制度政策是综合实践活动该课程走向“正常化”、“规范化”的保障,也是的必备条件。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该课程像数学、语文等课程一样,光靠领导的良知,教师的责任感是不行的,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励机制。

(1)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组长由教务处或教研室中层领导担任,否则无法协调全校课程安排。每个学校至少要有一名专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负责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订。各级教研机构设立相应的教研员,研究实施方案,管理和评价措施,指导开展活动等。

(2)规定每位教师需承担一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任务,列入考核目标,确保课程的真正落实。

(3)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职称系列。只有建立起一支专兼职教师队伍,才能确保课程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比其它学科更高、更强,没有相应的职称系列,也就没有老师可追求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必然成为“大锅饭”,大家都不想吃。⑷制订其它行之有效的管理条例、奖励政策等。

3、师资建设是关键。

课程改革最终都是落实在教师身上,成也教师,败也教师的说法,有其一定的道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师资队伍建设便是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正常化”、“规范化”的充分条件。

(1)教师是保证课程顺利实施组织者、执行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观念新、内容新,作为施于全体学生的必修课,没有一支庞大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是无法胜任的。没有全体教师的参与和共同努力,没有高素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安排,没有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这门课程将极有可能成为空设课程。为此要求全体中小学教师都必须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任务,才能有效地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

(2)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它超越了单一的学科界线。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其特殊性,这就要求教师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挖掘和开发课程资源。否则综合实践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快速培养和建立一支能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队伍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

4、课程资源开发是核心。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承载着独特的教育功能。要完成和实现课程要求的目标,需要系统资源支持,需要系列化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的支持,以便获得关于方法和技能。国家只指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领域,没有规定具体的学习内容,因而,课程资源开发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核心问题。如何开发待探讨。

5、把握特点,有效实施是根本。

(1)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把握五个特性:

①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世界具有整体性,世界的不同构成——个人、社会、自然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文化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具有整体性,文化的不同构成——科学、艺术、道德也是彼此交融的。人的个性具有整体性,个性发展不是不同学科知识杂汇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课程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②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想象”、“创作”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④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生成性。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取向所决定的。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都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规划,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性的一面。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性却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⑤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2)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树立三种理念:

①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它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科的逻辑体系的超越。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其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方面,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

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要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从事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具有实践取向,即是说该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着眼于学生实践意识的养成,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指向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形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取向对超越我国注重“坐而论道”、忽视技术文化和操作能力的教育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③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学生生活于火热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生活于自然中。学生和他生活的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教育不能把学生带离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课程不能成为隔离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屏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与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倡导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

学生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谋求学生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终极追求。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课程开发角色尤需强调,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放性的集中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有效实施该课程需要遵循下列原则:

①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择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学生独立选择,也可以是同伴互动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是教师提示大的范围,学生从中加以选择。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第四,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重视的不是问题解决的结果,而是学生探究课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

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从指导内容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过程。从指导方式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的教师,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协同指导。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性的内在要求。从指导力度而言,不同学段甚至是同一学段的不同年级之间,指导的力度应不同。年级越低,指导的力度越大。

总之,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

②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既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学校的特色,因此,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统筹规划。建议每一所学校根据本校和本校所在社区的特色推出三类相互衔接的计划,即“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以及“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但是,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过程取向的,它强调学习者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因此,尽管要对活动内容进行预先规划与设计,但更强调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自己的目标,同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还将产生出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而这些目标和主题并不是预先设定的。所以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目标与主题产生的必然性,并肯定其存在价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特别强调在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的核心地位。

③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周课时数平均3课时。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因此,那种每周的某几天固定安排内容的固定课时制显然已不适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最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的课时安排应是弹性课时制。

弹性课时制意味着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例如,可以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使用,也可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等。

④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学生不仅生活于学校中,而且还生活在家庭和社区中。将学校、家庭、社区融合起来的重要途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束,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体性和开放性的内在要求。因此,要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⑤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因此,各学校要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⑥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首先,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探究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其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任何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都应基于新的、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的理念而进行,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防止流于形式或“电化灌输”。

八、参考书目

1、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3、李雁冰·研究性学习可资借鉴的两种评价方法·教育发展研究·2000·11·

4、郭元祥:《综合实践课程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5、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6、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

7、《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7-9年级)》,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印发

九、课题附件

1、教师问卷表

2、学生问卷表

3、座谈会纪录表

4、听课记录

5、活动记录(含图片)

6、农村小学课程表

第四篇:课题总结报告 文档

《培养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策略》

结题报告 洩湖镇中心学校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要通过多渠道来加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喜欢上阅读,这是做为一名语文教师给学生的最好礼物,它能让学生终生受益。课外阅读还是一个广阔缤纷的天地,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来切实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界定4、5、6年级课外阅读的定量指标不少于100万字,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课外阅读习惯最佳养成期。但是他们受家庭环境及外界不良因素(电视、游戏、网吧等)的影响比较大,缺乏正确引导。因此我们把如何养成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当作研究的对象。我们将会紧紧围绕此课题,为本校高年级学生创造广泛的、良好的阅读环境,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争做有良好阅读习惯的“知书达理”的文明人。

二、理论背景

(一)阅读:阅读是一个心理过程,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三)习惯: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

(四)能力: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并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的能力包括思块(思维)、行块(行为)和语块(语言)。

(五)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

家庭经济落后,购买力差,家长平时忙于奔波,无暇顾及子女读书问题,加之本身文化底子薄,也谈不上有什么其他健康有益的爱好,因而家里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虽然语文新课标已把“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提到了议事日程来,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具体的实施方案,因而学校无法将它等同于“语文”、“数学”来考核老师的教学工作,于是乎“课外阅读”便成了课内学习之外的可有可无。一些老师自然将学生读课外书叫做“不务正业”,并以大量机械繁重的课内作业来占领学生的思想时空,学生根本无暇读书。

农村孩子买书不方便,如果学校图书室不开放,就根本没有什么课外书可读了。久而久之,便对阅读没有了兴趣,更谈不上掌握什么看书的方法,养成什么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直观形象的电视和具有诱惑力的游戏倒强占了风头。

三、研究目标

(一)总目标:

以“高效教学”理念为理论依据,以课题组织为“纽带”,坚持“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丰厚文化底蕴的重要途径”的研究原则,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技能和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具体目标

1、学校发展目标:

(1)研究影响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引领的因素及优化对策,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引领策略理论和操作体系。

(2)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活动模式。

(3)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打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

2、学生发展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学生乐于读书,善于读书,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关注小学生课外阅读生活,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小学生的读书生活状态,着眼未来,探索课外阅读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的价值和意义。

(3)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展示能力。

3、教师发展目标:

(1)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生活的引领和指导的研究,树立学校教师的“大阅读”意识和提高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生活的指导能力,实现语文教学观念的真正转变。

(2)形成一支有力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科研队伍。在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有效提升教师指导学生读书活动的能力,提高教师素质。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1、创造条件,解决书源:为学生阅读提供可能,通过多种途径给学生提供有益书籍,提供和他们所学教材相匹配的书籍。

2、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指导活动:老师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阅读,教育学生每天坚持读书半小时,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3、在班级内开展“争做小书迷”读书活动,促使学生进行读书大比拼,为学生创设读书的书香氛围,争取达到博览群书,使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

4、以课外阅读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纠错的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5、在“教学相长”中提升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厚实文学,文化底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文化品味,在研究实践中掌握开展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提高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能力。

教师读书计划: 2011年11月——2011年12月教师读:《谈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点滴》

2012年1月——2012年6月教师读:《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小学生课外阅读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2、文献研究法:查阅关于课外阅读研究的资料,开阔研究思路。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总结。

4、行动研究法:进行语文阅读指导课课程的研究和读书活动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反思、验证、提升、总结,不断补充修改完善方案。

五、研究计划

(一)启动阶段(2011年10月——11月)

1、成立课题研究组:学校成立子课题研究小组,组长,副组长等。

2、子课题方案的制订、论证和定稿。指定专人起草子课题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研讨,形成并上报课题研究方案。

3、召开课题研究启动会议。部署子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明确人员分工、职责及要求,形成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氛围。

(二)课题实验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6月)子课题组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围绕研究任务深入进行实验研究、积累实验资料,写出阶段性实验报告、工作总结。

一、读书方面

(一)课内指导学生读好课文(潜移默化中逐步教会读书方法)。

(二)借助课外书拓展知识面,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

1、要求学生利用早晨和中午闲余时间在教室内阅读老师推荐的或自己喜欢的好书,还可让每位学生将自己家里拥有的图书带到教室来,学生间相互借阅。

2、每天都布置适量的读书作业并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3、为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我们要求学生在读完书后把自己感兴趣的故事讲给家长听,让家长进行评价,让学生从中体会读书的乐趣。

4、开展多种活动,培养阅读兴趣。

(三)读书方面采取的必要的鼓励措施。

二、写作方面

(一)在读中学会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二)正确的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课题阶段性总结阶段(2012年6月——2012年7月)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根据各自所承担的研究项目,写出研究报告。

如今在班级里师生共读已形成制度。勤读书,爱读书,读好书,用书丰富人生,让书成为人的宝贵财富,让书成为自己的最知心朋友,师生都已达成共识。

通过开展多样化阅读活动的形式,带动学生投入到大量的课外书籍阅读之中,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每位学生将自己家里拥有的图书带到教室来,学生间相互借阅。品种多样的儿童读物更是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同时也帮助有阅读兴趣却无书可读的学生解决了书源匮乏的难题。

借助课本延伸,培养阅读兴趣,有意识地为学生树立榜样。如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名人名家:杜甫、鲁迅、巴金、郭沫若、毛泽东等,还有如学生身边典型的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通过大力宣传他们典型的读书故事激发了学生热爱阅读课外书籍的强烈兴趣,从而主动去课外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知识营养。

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灵活运用精读法、略读法、浏览法、跳读法、圈点批注法、边读边想法、快速阅读相结合的方法等,学会阅读,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并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学生渐渐地开始主动找书读,自主阅读意识越来越强,不知不觉间广泛课外阅读的习惯就这样慢慢形成。

六、研究成果

1、课外阅读激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速度,现在高年级大部分学生阅读速度都达到课标要求,每分钟均不少于300字,甚至不少学生已超过这个标准。

2、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学会了有目的地选择读物;学会了主动阅读相关课外书籍;学会了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时间。养成了阅读中查字典(或其它工具书)的习惯,养成了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习惯;养成了圈点勾划,摘抄好词佳句,记心得笔记,写阅读收获的好习惯;养成了每日阅读的习惯。

3、学生的阅读能力、习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提高,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实验班学生在课堂上落落大方、敢于质疑、精彩回答等表现赢得了听课领导、老师一阵阵的掌声。

4、阅读是阅读者从书面语言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是一种技能,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作者的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学生的心田,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并从中获得审美体验,领悟做人的道理,形成健康的人格,进而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他们的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外阅读是一个广阔缤纷的天地,我们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读书;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来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让他们终身受益!

主要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小学读书活动指南》东方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编

[3]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评价的应用研究》 施燕红 吴秀珍 [4]《点燃学生阅读的灯》 吴海飞 《小学语文》

第五篇:课题总结报告如何写

宁波市教科所喻立森教授

课题总结报告 “是”写出来的吗?

如何“写”课题总结报告?

怎样“写好”课题总结报告?

一、课题总结报告的常见问题

1.形式上的弊端

★课题总结报告 = 中期检查报告 = 课题立项报告

★课题总结报告 = 课题立项报告 + 附件材料

★课题总结报告“写”成了厚厚的一本书

2.内容上的毛病

★浓妆艳抹”谈背景,“轻描淡写”说过程

★只见“新论”相竞出,未见“香自苦寒来”

★关材料一大堆,有用证据找不到

3.操作上的迷失

★不是在“做课题”,而是在“做文章”

★平时不注意积累,到时就东拼西凑

★功夫花了不少,总结水平一般

4.源头上的缺憾

★都是选题“惹的祸”: 没有好选题,哪有好 “报告”?

★选题不当---看风向、赶时髦、题目过大或太小

★治病治根,科研从选题开始

二、课题总结报告的认识回归

1.课题总结报告的本来面目

★课题总结报告是研究心理的真实摩描

★课题总结报告是研究过程的倒序回访

★课题总结报告是研究结论的逻辑展开

2.课题总结报告的一般体例

★课题总结报告与课题立项报告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是回应、是答案、是展示与深化

区别:体例不同、架构不同、内容不同

★课题立项报告的一般体例:

*研究什么?----课题名称。

*人家研究到了何种地步?----理论背景。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研究?----研究目的(包括要解决什么实际问题)。*我们准备用什么方法研究?----研究方法。

*我们打算如何来研究?----研究过程(重点、详写、具体)。

*我们可能会研究出什么结果?----研究结论(或叫研究假设、理论猜想)。

*我们具备哪些条件来完成这项研究?----研究条件(人力、物力、财力)。

★课题总结报告的一般体例:

*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研究的?---研究缘起

*是怎样进行研究的?---研究过程与方法

*研究出了什么结果?---研究结论

*研究结论何以成立?---事实论证、事理论证

*研究结论有何意义?---历史意义:回溯考察

---现实意义:实践检验

---理论意义:比较鉴别

*研究之后的经验体会有哪些?---经验或教训

---优点或不足

---启示或建议

3.课题总结报告的质量依托

★研究问题的深广度

★研究结论的创新性

★研究资料的论证力

4.课题总结报告的总体要求

★不论长短,但一定要有些光彩照人的理论亮点

★不拘形式,但一定要反映研究结论的科学依据

★不是虚构,但一定要展示研究以后的深刻变化

三、课题总结报告的撰写要领

1.认真研究是前提

★要想“写”清楚,首先必须“想”清楚

*没有“想”到不可能写出来

* “想”到哪里就只能写到哪里

*要想写得好就应“想”得巧

*要想写得新就应“想”得深

★要想“想”清楚,又应必须“学”清楚

*子曰:“学而不思则怡,思而不学则罔”

*问题的理论背景

*理论的沿革变迁

*结论的最新发展

★要想“学”清楚,就得必须“弄”清楚

*已有结论的利弊得失

*实践发展的矛盾冲突

*未来变革的创新需求

案例: 初中生“减负”问题的研究

★ 负担过重情况的调查:

问卷法、列表法、座谈法、个案法

★ 负担过重情况的描述:

重不重?程度如何?量化状况?

★ 负担过重情况的原因:

主观、客观,教法、学法,难度、容量。

★ 减轻负担的建议

2.理顺思路是基础

★思路即逻辑形式----怎么认识问题?

*逻辑思维: 演绎与归纳

*哲学思维: 分析与综合*系统科学思维: 从二元对峙到互相融合从静止停滞到变化发展

从孤立片面到系统整合★思路即结构体系----怎么归纳问题?

*结构的整体特点:不重复、无遗漏、相关联

*系统的层级关系:先纵后横或先横后纵

*科学的美学思想:既善且美,真、善、美的高度统一

*归纳出一个逻辑严密、整体有序的文本纲目

★思路即论证方法----如何论述问题?

*立论与驳论:课题总结报告通常运用正面论述的方法

*事实论证法: 用亲自得到的多个事实材料证明研究结论

波尔特定理: “一个事实不能证明一个结论,但是一个事实足以证伪某个结论”

*事理论证法:借用某种经典理论论证你的研究结论,或让某 种经典理论在新结论中得到创新性诠释

3.提出亮点是关键

★什么叫理论亮点?

*新的发现与发明---理论、技术

*新的概括与发展---提高、升华

*新的应用与验证---经验、推广

★理论亮点的生长点在哪里?

*在科学研究的空白地带寻找“宝藏”

*在相互矛盾与对立的结论中追求“真理”

*在继承与扬弃中获得“新见”

*在应用与验证(实验或实践)中发现“新知”

★如何提炼理论亮点

* 稀薄理论----将理论推论到透彻程度

* 矢志创新----不做出新结论决不罢休

* 鉴别比较----怎样比别人高明一点

* 概括提炼----超凡脱俗,不同凡响

4.精心 “包装”是保障

★什么是 “包装”?

*“包装”是回眸来路,回顾研究过程,总结利弊得失,调整写作方案。

*“包装”是评估验收,检查论点、论据的可信度与论证过程的严密性。

*“包装”是修改润饰,增强报告的可读性,提高文字的艺术魅力。

★为什么要 “包装”?

*“包装”是对社会负责,避免制造 “文字垃圾”!

*“包装”是在打造精品,以能推出精品成果。

*“包装”也是为了维护单位和个人信誉,以便给读者留个好印象。

★怎样进行精心“包装”?

*“文章不怕百回改”!

*不断发难,反复斟酌: 论题是否明确?纲目是否清晰?结论是否科学?资料是否翔实?论证是否有力?文字是否精美?格式是否规范?标点是否正确?……

*首尾“附件”配备完整: 单位、课题组成员、提要、关键词、题注、注释(或列出参考文献)、证明材料。4.课题研究报告的构架

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业成绩评定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缘起

不用标题式而用段落式扼要说明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

二、研究过程

1.理论学习阶段

2.实际调查阶段

3.尝试测评阶段

4.分析总结阶段

三、研究结论

1.评定重点: 听、说、读、写能力

2.测评方法: 笔试、面试

3.分数计量: 每种能力按100分赋值

4.成绩评定: 累积法百分法

权分分配法: 权分为1。假如:

听0.2;说0.2;读0.3;写0.3

四、理论分析

1.学业成绩评定是衡量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形式

2.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四个方面

3.笔试与面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统一、自评与互评相补充,是客观测量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能力的恰当方式

4.权分分配法是测定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能力的科学评价方法

五、设想与建议

1.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能力评定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研究课题,今后我们拟进一步深入研究。

2.小学高年级学生各科学业成绩的客观评定不容忽视、不可回辟,我们拟借鉴本课题研究的初步经验,逐渐开展数学、外语了等其他学科学业成绩评定的研究。

3.小学高年级学生各科学业成绩的研究任重道远、意义重大,建议有关科研机构、兄弟学校的志同道合者参加进来,协同攻关,以期得出科研正确的结论,找到更为适恰的解决办法。

下载2010年第三课题年总结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第三课题年总结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总结报告

    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式学习方式 对学生学习成效影响的研究“的初期实验小结《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

    课题总结报告

    《小学 “校本经典诵读”的实施与研究》 总结报告 2014年6月,经省课题基地办组织专家评审并批准,我校申报的《小学“经典诵读”的实施与研究》被列为江西省课题基地办2014年立......

    课题总结报告提纲

    初中班级学习小组管理实践研究 中心中学 一、“班级学习小组管理”研究的提出 (一)初中班级学习小组管理课题研究的背景。 (二)“班级学习小组管理”研究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是我校结合教学实际于2010年5月提出并申报的课题。近3年来,在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学校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课......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课前热身运动与学习效率的研究》是我们课题小组成员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总结发现,并结合当前教育的“痛”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于2015年9月提出......

    课题研究总结报告格式

    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报告标题:课题名称+结题报告、标题二号宋体加粗居中,名称统一为《xxxx》课题结题报告作者署名:单位+姓名(负责人或负责人和撰写人),署在标题的下面。三号楷......

    课题总结报告写法

    如何撰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 一、结题报告的类型及主要结构 结题报告是一种专门用于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实用性报告类文体。它是研究者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对科研课题研究过程和研......

    课题问卷调查总结报告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调查时间: 2013年5月—6月 调查地点: 思南县第六中学 调查人: 谭益强 赵丽娟 叶正悠 调查负责人:谭益强 调查对象: 课题小组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