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居住改变社区空间
居住改变社区空间
50年代的邻里单位,60年代的街坊,70年代四统一模式下的居住区,80年代的综合居住区,80年代中期开展的“全国住宅建设试点小区工程”,90年代开始的“中国城市小康住宅研究”与“2000年小康住宅科技产业工程”——中国住宅产业的演变均是将居住社区作为住宅建设的基本形式。
今天的社区相比福利分房时代的居住小区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分房时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形态是用工作单位与单位家属区来分割的,那时候社区最大的特点就是社区归某个单位所管理,其居者也基本都是同事关系。而现在的社区则是由来自城市四面八方的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人组成的,它不属于任何单位所有,社区内的房子是居者的私有财产,其内部管理也是由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来负责。
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社区建设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责任和使命。社区规模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扩大。从100亩到800亩,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与此同时,社区配套越来越完善。会所、篮球场、网球场、游泳池,甚至是高尔夫球场、游艇俱乐部等众多有品位、现档次的运动、休闲设施也都进入了社区。
当株洲房地产发展到较为成熟的今天,社区当仁不让地成为人们最佳的生活圈子,并由此而催生了社区文化。购房者选择一所房子,不仅是选择一种生活,还是选择一个社会圈子和一个文化圈子。于是,株洲市场上出现了“专为成功人士”打造的海派文化社区、新古典主义的高档纯别墅社区、欧洲风格的高档多层住宅区、中式民居特色的江景社区以及高尔夫领地社区。这些界定着不同品位的人文社区,不时地举行各种各样的、极具参与性的活动,女性沙龙、义务会诊、植树、乒乓球比赛、外出旅游„„逢年过节也都有相应的热闹喜庆的活动帮助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业主排解思亲的愁绪。业主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增进了解,在旅游中建立友谊、促进沟通,充分感受到其乐融融的大社区氛围和高尚的社区人文环境。
社区物管服务也越来越周到。从IC卡门禁、电视监控、红外线防盗系统到24小时安防巡逻、家政服务,从社区公共绿地、卫生的维护到管家式的隐性、个性化定制服务,株洲今天的数个大型高档社区已经将物管完全提升到服务的层面上来了。
种种迹象表明,社区是今后城市最基层的社会单元,它不仅是一个居住概念,还是一个文化概念,社会概念。它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并不断地随着居住理念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篇:《居住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居住空间设计》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简介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一)性质:居住空间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一门细分科目,通过课堂讲授与设计实践,使学生正确理解住宅空间设计的相关基本概念,了解住宅空间设计内容分类以及方法步骤,掌握住宅空间设计的依据要求和特点,掌握住宅空间的组织和 界面处理方法、采光照明设计的方法、家具布置的方法,了解住宅空间设计所需要了解的人体、空间、设施的基本尺度以及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培养学生运用空间功能、照明、色彩、家具等技巧综合表达空间的设计能力。
(二)目标:
1.使学生了解室内设计的意义,了解室内设计的内容。重点使学生掌握室内设计的方法,依据和程序。
2.了解并基本掌握住宅空间设计中平面功能划分依据,照明、色彩、家具设计、材料的选择技巧,商业空间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程序。
3.熟悉住宅空间设计的步骤、设计方法。通过典型作业训练和辅导,结合AUTOCAD的实际操作训练,学生能制作出完整的设计方案包括平面功能布局图、各向里面图、透视效果图。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室内设计的内容发和实际步骤、室内设计的依据和特点、空间设计、采光与照明、色彩材料与质感、家具设计、人体工程学等。
三、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一)先修课程:《绘画与透视》、《室内设计表现技法》、《建筑装饰工程制图》。
(二)后续课程:《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毕业设计及作品展示》等
第二部分 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及学时分配
(一)课程总学时:64学时
(二)学时分配如下(其中理论32学时,占总学时50%;实训32学时,占总学时50%):
二、推荐选用教材意见及要求
(一)学生用教材: 1.《室内设计原理》
主编:陆镇纬、来增祥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6年1版 2.《室内设计资料集》
主编:张绮曼、郑曙阳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1年1版
(二)教师用教参: 1.《室内人体工程学》
主编:张月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年1版 2.《实用照明工程设计》
主编:赵振民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1版
三、开设本课程需要的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及学生基础条件的说明。
(一)教学环境、设备条件
开设本课程需开设本课程需多媒体教室、机房。
(二)学生学习该课程应具备的知识能力
各种空间、环境想象能力,包括三维空间、光环境、色彩环境等以及良好的审美感觉和实践动手能力。
四、考核
(一)考核方案见考试试卷
(二)考核成绩计算(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
(三)考核的形式:居住空间设计(随堂)
第三部分 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室内设计入门介绍(了解)
(一)基本概念和行业发展
(二)室内设计的专业基础要求 【教学要求】
1.了解居住空间设计的理论知识; 2.掌握设计的起源,行业发展的趋势
3.掌握设计表达的内涵需求 【单元练习】—单项技能训练
1.写一篇关于“我对当前居住空间设计”的看法 2.环境意识体现在设计的哪些方面?
二、居住空间的设计要素:色彩、空间、照明(掌握)
(一)色彩
(二)空间
(三)照明 【教学要求】
1.了解色彩与基本几何形状之间的关系 2.掌握室内空间的概念 3.掌握照明的基本要求 【单元练习】—单项技能训练
1.色彩与基本几何形状之间关系的认识? 2.如何减少低矮空间的压抑感? 3.基础照明与局部照明的区别?
三、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内容(熟练掌握)
(一)居住空间的功能特点
(二)不同功能类型的内部空间 【教学要求】
1.掌握各个空间的尺度与内容 2.训练空间测量的基本技法 【单元练习】—单项技能训练
1.对一个90平米左右户型的进行平面布置练习。2.客厅具有哪些使用功能? 3.别墅住宅和公寓住宅有什么不同?
四、居住空间设计的特殊因素(熟练掌握)
(一)不同类型的居住空间设计
(二)居住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三)居住空间设计对特殊人群的关注
(四)旧建筑空间的居住再利用 【教学要求】
1.掌握独立式住宅、集合式住宅、宿舍式住宅的不同特征 2.训练在旧建筑空间更新设计中的新旧形式的协调方式。3.学习无障碍设计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方法 【单元练习】—单项技能训练
1.别墅住宅和公寓住宅有什么不同?
2.居住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关注特殊人群的居住空间设计有何必要?
4.对一个120平米左右的住宅空间进行改造
五、家具和配饰(熟练掌握)
(一)家具
(二)配饰 【教学要求】
1.掌握家具与室内空间的关系 2.了解家具在室内空间环境中的作用 3.学习家具的选用和组织方法 【单元练习】—单项技能训练
1.绘制客厅家具、卧室家具、厨卫家具创意设计 2.如何进行室内空间的配饰设计?
六、居住空间设计的实践(熟练掌握)
(一)室内设计的实现
(二)作品欣赏 【教学要求】
1.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程序
2.训练快速表现室内功能分区,绘制设计草图的方式 3.学习家居装修施工的施工工艺 【单元练习】—单项技能训练
1.室内设计过程有哪些步骤? 2.两居室主次卧室的室内设计套图
第四部分 综合实训
一、综合技能实训项目一(见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 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内容训练项目)
(一)项目名称:居住空间平面布置
(二)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的空间布局能力
(三)实训内容:对一个90平米左右户型的进行平面布置练习
(四)检验形式:作品考核
(五)支撑知识点:功能分区、房型设计、人体工学应用
二、综合技能实训项目二(见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 居住空间设计的特殊因素训练项目)
(一)项目名称:旧建筑房屋改造
(二)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的空间改造能力
(三)实训内容:对一个120平米左右的住宅空间进行改造
(四)检验形式:作品考核
(五)支撑知识点:功能分区、通道设计、人体工学应用
三、综合技能实训项目三(见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 家具和配饰训练项目)
(一)项目名称:居住空间家具和配饰设计
(二)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对人体工学在家具设计中的掌握
(三)实训内容:客厅家具、卧室家具、厨卫家具创意设计
(四)检验形式:作品考核
(五)支撑知识点:人体工学应用、空间尺度、造型能力
附:必要说明
1、本课程力求把握居住空间设计艺术的前沿动态。
2、着眼于新技术、新材料、新手段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3、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将理论置入于实践中加以学习。
4、在学习居住空间设计的普遍艺术规律以及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加以重点突破,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着眼于社会未来的需求,注重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6、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理论与校外社会实践相结合。
7、在教学手段上,通过多媒体以及大量丰富的图片以视频资料,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采用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网络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获得更为直接的设计体验。
第三篇:居住建筑空间设计
居民建筑空间设计
摘要: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现代住宅不再是简单的栖身之所,它已成为在工作之余能够满足精神生活,发展个人专长和爱好,从事学习、社交、娱乐等活动的多功能场所。因此,住宅的室内设计除充分重视现代化条件的物质需要外,还应充分满足住户的不同职业、文化、年龄、个性特点所呈现出的千差万别的要求,营造出艺术与舒适相辅相成的空间环境。
因此,对居住环境的室内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他渉及到室内的空间大小可以灵活多变的可能性,空间布局上功能分区的合理性与明确性,多功能家具分割,室内空间装饰的整体性,墙面、顶棚、灯具等人工光影效果以及色彩调子和气氛情调的追求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五种因素:家庭人口构成;民族和地区的传统、特点和宗教信仰;职业特点、工作性质;业余爱好、生活方式、个性特征和生活习惯;经济水平和消费投向的分配情况。关键词:室内设计要求
居住建筑的空间组成和室内设计基本原则:
一、使用功能布局合理。住宅的室内环境,由于空间的结构划分已经确定,在界面处理、家具设置之前,除了厨房和浴厕,由于有固定安装的管道和设施,它们的位置已经确定之外,其余房间的使用功能,或一个房间内功能地位的划分,需要以住宅内部的方便合理作为依据。需要满足住宅的基本功能:睡眠、休息、饮食、会客、视听、娱乐、家庭团聚、学习、工作等。
二、风格造型统盘构思。住宅室内的设计风格和造型特征是需要从整体考虑的,考虑其形式和风格,考虑文化背景,家庭人口构成等。考虑其家庭的职业特点,艺术爱好,人口组成,经济条件和业余活动等;考虑设计的风格,如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风格,显示文化内涵的传统风格,返璞归真的自然风格,不拘一格融中西于一体的艺术风格。
三、家庭装修设计流程。室内设计程序是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展开,目口:设计准备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实施(施工)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1.设计准备。
①接受委托任务书,或根据标书要求参加投标;
②明确设计期限编定设计计划进度表,考虑各工种的配合;
③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如室内的使用性质、功能要求、造价等;
④收集分析有关的资料信息,熟悉设计的有关规范,现场勘测等;
⑤签订合同,设计进度安排,与业主商议确定设计费率。2.方案设计。进一步收集、分析资料与信息,构思立意,进行初步方案设计;
确定初步方案,提供设计文件,包括:平面图、天花图、立面展开图、色彩效果图、装饰材料实样、设计说明与造价概算; 初步设计方案的修改与确定。
四、居住建筑空间的组成。住宅空间从使用性质上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空间: 1.公共活动空间。
公共活动区域主要是全家团聚、文娱、休息、进餐、户外活动以接待客人、对外进行社交的综合活动场所,是一个极富凝聚力的核心空间。它不仅使家庭成员共想天伦之乐,使亲友联谊情感,而且可以调剂身心,陶冶性情。根据家庭结构和活动特点的差异性,公共活动空间又常常划分出门厅、起居室、餐厅、游戏室、家庭影院以及活动平台等不同功能的空间。公共活动区域应有较好的环境和景观。2.私密性空间。
私密性空间足专门为家庭成员进行私密性行为(如睡眠、休息、个人卫生、梳妆等)提供的空间,包括卧室、卫生间、浴室、衣物贮藏等私密什极强的空间和书房、工作间等特定要求的静谧空间。此类空间的设置能充分满足家庭成员的个体需要和不同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能在亲密之外保持适度的距离,同时避免使用其他空间造成的干扰。私密性空间不但要针对多数人的共同的生理特点和心理趋向进行考虑,更要针对居住者个体性别、年龄、性格和爱好及其他特别因素而设计,因此它更能体现出空间使用者的个性。一个完备的私密性空间应具有安全性、休闲性和创造性,应具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风环境。3.家庭服务空间。
家庭服务空间足家庭为进行膳食准备、洗涤餐具和衣物、清洁环境、修理设备等家务活动而提供的空间,在设计时应重视其功能性。如空间的大小能够满足设备尺寸和人的使用活动尺寸要求,空间的流线符合操作流程的要求,同时尽可能使用现代科技产品,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消除疲劳,使家务活动者真正享受到劳动的乐趣。
五、居住建筑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居住建筑空间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亦情亦理”的设计理念,针对不同家庭人口构成、职业性质、文化生活、业余爱好和个人牛活情趣等特点,设计具有特色和个性的居家环境。具体设计时应遵循“安全、健康、适用、美观”的原则。1.安全
是指任何装修和装饰绝不能给居住人留有隐患。如对承重结构的损坏致使结构坍塌,没有分隔防范的开敞式煤气厨房导致煤气中毒;电气线路的不规范连接引发火灾,硬质光滑地、外凸锐角装饰使人摔伤、碰伤等等,我们应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以确保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2.健康
是指所有装修都应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装饰材料的污染、刺眼的照明、过多的色彩、杂乱的陈设,造成人们视觉超负荷,通风不畅、缺少日照等都将不利于身心健康。3.适用
是指空间的使用使居住者感到舒适,确切地讲,又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功能布局的合理。如公共活动区域和私密空间在位置上做到 动与静分区、内与外关系明确。
(2)装饰用材恰当。应充分了解不同装饰材料的性能,解决好保温、隔热、隔声等问题。(3)设施配置适用、合理,尽量做到科学化、现代化。4.美观 是指室内设计元素在设计风格、文化内涵、品位气质等方面引起的视觉愉悦。.从总体上讲,家庭装饰应创造一个具有体闲、宁静的环境氛围。其风格的定位应有别于公共娱乐场所及宾馆、公共餐饮等场所。在装饰造型的浓重与淡雅、光照和色彩配置和适用以及装饰材料、家具陈设等方面,其设计手法、设计语言都应有较大的差异。当今都市生活节奏加快,交通噪声烦杂,因此,家居设计更宜于营造清新、明快、简洁、淡雅的室内氛围。
发布时间: 2009年05月20日《居住建筑室内设计》课程理论电子教案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摘 要: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应该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好居住条件为中心,使小区规划达到企业目标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的要求,建造出最适合人居住的、生态环境优秀的、山水景观优美的、功能质量优良的、人居文化上乘的、物质、精神可持续发展的住区。
关键词:住宅小区;环境;规划设计
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在指导思想上,不能一切从畅销、从高利润出发,应该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好居住条件为中心,使小区规划达到企业目标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的要求,建造出最适合人居住的、优秀的、山水景观优美的、功能质量优良的、人居文化上乘的、物质、精神可持续发展的住区。
一、住区空间布局合理化、科学化
从“以人为本”出发,建筑与环境并重,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一般应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需要时可再改造、提高。
住区的功能区应布置得当,有丰富的层次,布局结构有特色。住区以居住为主体,但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锻炼、交通出行、园林绿化„„等功能区也要环绕居住中心,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
住宅群体的布置,应提高院落功能,增大交往空间。合理的组团围合式——院落、群落式可以丰富建筑空间环境,优化组团园林设计,方便居民交往和休憩、锻炼。
二、住区的建筑与环境的组合应凸显文化内涵,表现丰富的、有个性、有特色的主题 住区应根据其所在地段、城市大环境确定其主题定位,不宜千篇一律,更不宜大量照搬欧化、洋化风格。市中心区、郊区、山区、河畔、风景区„„的住区规划应因地制宜、与大环境结合,善于发挥地段优势。能借景建住区则更为理想。
三、努力建设住区的生态环境系统
在住区规划中要防止盲目提高容积率、只重建房不重环境的倾向。对住区空间的布置,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在住宅布置、环境布置、交通系统„„等环节保证住区有充足的日照,清新的空气,良好的通风,洁净的水面,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提高植物的中面系数(多种树)和造氧功能。生态住区要提倡环保理念、节能理念,充分利用环保材料、节能材料,使用太阳能,节约用水,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美化住区景观系统,建设“山水住区”
“山水住区”不是简单的住宅群加山、加水。它的内涵主要是科学地利用原有山水,适当地创建人造山水,使住区园林化、生态化、美观化。同时使自然环境继承、发挥中国文化传统,做到传统与现代结合,洋为中用,设计出高品位、有艺术价值、观赏性强的山水园林景观和各类小区,表现高明的创造性,传统的文化性,高尚的观赏性,显现浓郁的诗情画意,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文化需求。
五、交通道路应合理分流,减少对居住的影响
住区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的干扰,保证住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以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住区道路系统应分级明显、架构清楚,既要与城市公共系统衔接,又要避免城市公交道路穿住区而过。如果城市规划确定公交道路必须穿过住区时,在可能条件下可设计地下道路,以防止对住区的严重干扰。
小型住区应避免机动车道进入居住区域。有的住区建成“无车小区”,即把机动车道和停车场都设在地下,机动车从小区门口进入地下,居民在地下停车场可直接乘电梯到居室,车辆对住宅区域全无干扰,效果良好,居民满意。
住区的停车位要数量合适、设置合理,有利于优化环境、节约用地,减少对居民的干扰。
六、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
住宅是住区的主体,环境是住区的基础。高品位住宅小区必须是居住环境好、生态环境优、景观环境美的住宅,能够表现它的文化性、舒适性、陶冶性、祥和性,能够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安全要求、健康需求。
这里着重研究住区的绿化和景观环境的优化问题: 1.住区园林化应力求创新,各具特色
不少高品位小区都在山水园林景观上做文章,创出各具特色的景观环境。广州二沙岛以绿、静、美为主题,点、线、面相结合,突出江景,展现亚热带气候特点和地方风情。房前屋后布置园艺,多层次主体绿化,造成无处不绿的居住空间。建筑错位布置,前低后高,增加观赏江景户数。有创新、有特色才有生命力。
2.住区山水园林景观和植物花草应有层次,丰富多彩
一是空间层次:从小的楼顶、楼旁绿化,路边绿化,到组团绿化、小花园,到中心花园、各类主题花园都应做到层次分明,各有特色。
二是植物品种层次:草地、花卉、灌木、乔木,喜阳植物、喜阴植物,不同季季的植物,都应合理布局。
3.住区园林应与方便人际交往相结合 在住区环境建设中,应注重营造人际交往空间,除文化娱乐场所外,组团绿化空间是理想的方便的人际交往空间,应作为住区园林建设的重点,把它建成既有观赏景观又有交往设施(亭台、桌椅、器具等),又便于居民就近享用的绿化空间。
4.利用、改造自然景观与人造山水景观相结合
未经开发改造的山岭、荒林、湖水、山塘,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合理的做法应是:有景用景,用景改景,无景造景,天然与人工结合。
5.发展立体绿化,营造空中景观
这是有效增大住区绿化面积,改善环境,美化住区的重要措施之一。立体绿化通常有阳台的花卉、盆景,墙面的攀悬植物,天台的花卉、藤类瓜果。还可以在高楼之间的连接桥和平台,以及高楼中间的架空层营造空中花园。在房屋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地方都绿化起来,其绿色效果必然更为显著。
6.住区绿化与体育活动场地结合
根据住区居民对体育活动的需求,除建硬地运动场外,还可兴建一些草地运动场,如微型高尔夫球场、草地滚球场。这种既增大绿化面积,又增加居民体育活动场所的做法是一举两得的,值得积极提倡。
7.住区园林应力求美、静、净、洁
住区各类景观布置和小品、雕塑等,都应由专家设计,使之具有高品位构思和艺术水平。住区的景观要美,环境要静,噪音要小,水面要净,空气要洁。机动车辆的噪音、废气应减少到最低限度。
8.住宅绿化应合理控制成本,减轻居民负担
住区应对过大规模的、过高档次的和过大成本的绿化项目,加以控制。要根据社会和居民的经济水平营造景观环境和服务环境。设计过宽的草坪,种植名贵的树种和百年老树,建造过大的会所及超豪华的装修,都会明显增加商品房成本和物业管理费开支,应从减轻居民经济负担出发,合理设计景观和设施。
9.居住环境的优化必须有丰富社区文化支撑
一是住区各种园林景观的设计,必须具有我国传统文化内涵,显现中国式的诗情画意。二是住区应为居民组织各式多样的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活动,使他们不但能观赏、享受优美园林景观,而且能参与吟诗、作画、歌唱、健身、表演、娱乐„„得到高尚的精神享受。
三是住宅环境的优化,必须有高水平的物业管理相配合,在住区管理、服务中,在社区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中,培养、提高居民及其子女的道德情操和文化艺术素质。
2010-1-20 14:50
住宅小区的环境规划设计
第四篇:社区居住证明
社区居住证明
兹证明李某某(身份证号码:)系 社区常住居民,自2003年 08月至此时,住 小区 栋 单元 室。
情况属实,特此证明。
居民委员会 年 月 日
第五篇:社区居住证明
社区居住证明
兹有家住___________市(县、旗)_________区___________街(路、乡)___________号(村)居民________,长期在我社区居住,特此证明。
社区章:
联系人及电话: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