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家书屋演讲稿:农家书香醉万家
农家书屋演讲稿:农家书香醉万家
农家书屋演讲稿:农家书香醉万家 亲爱的朋友们,如果现在用一块布蒙住你的眼睛,把你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拆开布后映入你眼帘的是一间宽敞的屋子,一列列整齐的书架,一排排丰富的书籍,我猜,你的脑海里跳出的第一个字眼儿一定是它--图书馆。是啊,曾几何时,图书馆这个神圣的场所似乎只是知识分子和莘莘学子踏入的地方。从古至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只会和土地打交道。有谁会想到,卷着裤腿儿的农民也能走进这智慧的殿堂,遨游在这知识的海洋里。去年,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部委共同发起实施了“农家书屋“工程,这个活动
犹如浩荡春风吹遍大江南北,飞向了贫瘠的农村,走进了普通农家,贴近了亿万农民。如今,农民在家门口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图书室,他们去借书、看书,学习知识文化,查找资料,借鉴致富经验,已不再是奢望,更不是梦想,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现实。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句话正流行在大营街农民的口中。究其原因,这故事还得从大营街师旗村60多岁的老朱身上说起。前些年,老朱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种了油菜,按照传统的“缺水灌水、有草除草、生虫制虫、少肥加肥“常规方法管理,结果不是产量低就是质量差。老朱思来想去也弄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前年,爱好读书的老朱来到村里办的“农家书屋“,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找到了对口的《种油料作物必读》一书。经过反复认真研读后,老朱茅塞顿开,找到了油菜欠收的原因:灌水不恰当,施肥不合理。去年,老朱摒弃了传统的管理方法,严格按书上讲的油菜各个生长时期 的水肥管理。嘿,没想到,到收割时,油菜质量从原来的二级提高到一级,创下了高产记录。尝到甜头的老朱切实体会到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喜不自禁的写了《科学技术帮我解决了生产难题》一篇小文章,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征文活动“三等奖,电视台多次采访老朱,他连连说:“咱们农民要富口袋,还是得先富脑袋。“ 老朱这事儿一传开,一时间,在大营街的农民群众中掀起了一股“读书热“。从前的“科技盲“变成了“读书郎“,纷纷投身到各村的“农家书屋“取经致富,“农家书屋“门庭若市,成了老百姓的第二个“家“。杯湖村60多岁的李大爷,脚患关节炎,疼起来撕心裂肺。自从“农家书屋“办起来后,他便成了那儿的常客,什么《健康快乐100岁》、《健康在你手中》、《家庭医生》等等书刊,让李大爷学到了许多保健知识。他按照书上教的方法做了一些适当的保健,现在关节炎不常犯了,身子也硬朗多了,还常给邻居的老年人
讲家庭保健知识,街坊们见了他都亲切地叫他“家庭医生“。赤马村养猪户史长庚通过“农家书屋“学习了先进科学的猪崽养殖方法,去年猪瘟泛滥,他及时采取措施,成功地避免了一万多元的亏损;赵桅村的张小三在“农家书屋“读了《农民一定要知道的365个法律常识》,成功地通过法律途径为弟弟向用工单讨到了工伤赔款……
其实,在我们身边,这一个个因“农家书屋“而发生的故事不胜枚举。农家书屋,这一座智慧的殿堂、思想的森林、文明的沃野,它包罗万象,藏珍蕴奇,让农民们领略到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盅粟“。我们农民的视野因农家书屋而辽阔,我们农民的智慧因农家书屋而充实,我们农民的生活因农家书屋而精彩!
一位位农民朋友,迈开脚步踏进农家书屋,伸出双手翻开一页页书刊,睁大双眼探索这无限的知识的海洋,让生活插上科学与智慧的翅膀,飞向更加美好的
明天!
第二篇:我的书屋我的家演讲稿: 浓郁书香醉农家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浓郁书香醉农家》。
金秋的硕果展现着时代的蓬勃,温馨的笑容洋溢在农民朋友的脸上。
曾几何时,图书馆、阅览室只是城市或机关单位的设施,只是知识分子和莘莘学子们徜徉的地方,在人们的印象里,农民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终日与土地打交道,有谁会想到,党的xx大犹如浩荡的东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带着党的温暖,“农家书屋”也飞向了贫瘠的农村,走进了普通的农家,贴近了亿万农民。今天的农民家门口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图书室,农民也成了农家书屋的常客,成了令人羡慕的“文化人”!
“富了不读书是暂时富,穷了不读书要永远穷”,多么朴实的语言,这句话就挂在乐土镇仓厂村“农家书屋”的墙上,就流行在仓厂村农民的口中。仓厂村“农家书屋”自今年初春建成开放后,村里喝酒赌钱的少了,读书看报的多了,离开赌桌,走近书桌,阅读一本好书,结识一位智者,收获一缕希望。走进仓厂村的“农家书屋”,你会看到:老年人捧着“养生”书,中青年看着“科技”书,孩子们则走进科幻世界,欣赏着趣味童话。仓厂村的村主任梁怀海既是“农家书屋”的管理员,也是“农家书屋”的忠实读者,每个星期的二、四、六他都按时开放,白天登记造册,整理档案,晚上带着投影设备和助手姚乐乐一道逐队放映,什么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破除迷信、养生之道、务工指南、手工制作、生活常识……光盘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梁主任这样白天黑夜连轴转,眼熬红了,人消瘦了,当有人问他,你这样辛苦图个啥?梁主任笑了:“这么好的东西,放在那儿不用,浪费了是罪过呀!政府给咱农民想到了,做到了,咱不就是跑个腿吗!只要咱村富了,苦点累点算个啥?”是啊,梁主任心里有个愿望,那就是:牵手书香农家,收获金色希望。
其实呀,在仓厂村的“农家书屋”里,还有一位忠实读者,他叫韩永胜,他可是个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户,他的事迹在20**年还上过央视七套的《致富经》呢!韩永胜最初养猪靠经验,在发展的道路上遇到过多次坎坷,造成了不少损失,后来他感慨地说:都是吃了没文化亏呀!于是,他请教专家,购买科学养殖书籍,不知跑了多少冤枉路,花了多少冤枉钱,渐渐地掌握了一些养殖技术,但离科学养殖赚大钱还相距甚远。自从“农家书屋”落户仓厂村,韩永胜心里乐开了花,他没事就往书屋跑,那里有文字,有图片,有光盘,真是让他耳目一新。半年多来,他依托“农家书屋”,扩大规模,改良品种,科学养殖,如今,他养的猪成本低了,生病少了,肉质好了,效益高了。他还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养殖带动种植,种植促进养殖,产供销一条龙,他还逢人就说:这叫“绿色养殖”。当问起他的感受时,他说:“感谢政府,多亏了‘农家书屋’给我提供了技术。”当问到他以后的打算时,他说:“我要多读书,读好书,发展自家,带动乡亲,不辜负党和政府的殷切希望。”
乐土镇像仓厂村这样建成“农家书屋”的还有乐土村、李元村、李寨村,他们同中存异,各具特色。乐土村张继彬的大棚蔬菜种植,王坤的养鸡场;李元村卢军的蘑菇种植,邵洪良的颗粒饲料加工等等,都得益于“农家书屋”,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农家飘溢书香,田野充满希望。乐土镇党委带着党的温暖,凭着自身的赤诚,为了乡村的美好,秉承着坚定的信念,合理规划,科学发展,在不远的将来村村建成“农家书屋”,户户弥漫浓郁书香,让文化的气息溢满每一位农民朋友的心田,让科技的力量走在农民致富的最前沿。
书香农家一小步,和谐社会一大步!让我们共同祝愿:“农家书屋”的灿烂阳光,铺满蒙城的每一寸沃土;“农家书屋”的浓郁书香沉醉蒙城的每一户农家!
谢谢大家!
第三篇:农家书屋演讲稿
南朵村的“万年粮仓”
麻栗坡县 唐 艳(2010年4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在准备这篇演讲稿的过程中,我问过很多人一个问题:书籍让他第一联想到什么?几乎没有人会回答我——农民。因为在传统观念里,农民给大家的印象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者,天天跟庄稼打交道,与书籍代表的知识文化相去甚远。
但2007年12月15日,我县第一个“农家书屋”落户麻栗镇红岩村委会南朵村小组,让老实巴交的农民与书籍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2000多册涵盖科技、农业、法律、政治等类别的图书、期刊和音像制品为村民带来了农技知识、致富诀窍和文娱信息。
21世纪的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央始终重视三农问题,一笔又一笔助农资金落实到基层,一个又一个惠农政策进村入户,一批又一批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驻扎乡间。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内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源泉。它的根本目标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知识学问,注重文 化传承,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时代,要重塑21世纪文明大国的形象,更需要加强文化建设。“农家书屋工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占我国人口87%的农民,自然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
与普通人相比,农民其实更是知识最虔诚的膜拜者,他们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南朵村的年轻党支部书记陆佳绍便是知识的践行者和命运的挑战者,从村里一个小小的统计员不断成长为一个村民信赖的好干部,跟他勤奋好学,善于读书的良好习惯是分不开的。以往为村里的发展作决策时,因为知识文化的欠缺,往往依赖经验,难免片面。自从有了书屋,他如获至宝,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不断学习农业、林业等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打好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根基。碰到难题,他不再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因为有了书屋这个“智库”,他充分认识到南朵村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臵优越、交通便利的优势,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合本村实际的“远抓林果、近抓畜牧、稳步发展生猪,大力发展养牛,积极发展养禽,加大劳务输出,办好风味美食一条街”的经济发展思路,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有难题找书屋,同心协力,全村上下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发展景象,书屋成了村民身边的“百事通”,成了南朵村发展的“助推器”。
知识就是生产力。细数那些书屋的常客们,无不利用书本里的专业知识发了家致了富。村民陆仕福钻研林果栽培管理、嫁接技术,带动全村发展了200多亩柿子,年创收160万元。久经沙场的老党员田维和则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引导 群众发展冬早蔬菜,摸索出有效提高产量的“地膜”覆盖技术,全村90户人家,种植蔬菜的收入约15万元(每年?)。
除了为村民带来物质财富,书屋带来的精神食粮早已在悄然间改变了村民的生活,培养起了健康有益的生活习惯。“走,到农家书屋去看书。”两年来,农闲或阴雨天时,这句话已成了村民的口头禅。图书馆不再是城里人的特权,咱农家有了属于自己的书屋。渐渐的,村里的麻将声少了,扑克牌也不那么流行了,书屋逐渐成为村民生活、学习的场所。家庭主妇们学几个新菜做法,学生们翻阅文学名著,老人们看看时政报刊,在这里寻找问题的答案和生活的快乐。那些早年没钱上学,大字不识几个的村民更着急了,赶紧到书屋从识字开始学习。“书香飘农家,共建新南朵”已成南朵农家书屋的真实写照。
为了让农家书屋持续发挥作用,不断满足村民的生活、学习需求,南朵村的书屋管理员田仁顾可没少花心思。25岁的她是村里的年轻党员,主动承担起了书屋管理工作。几千册书籍让只有高中学历的她能够继续学习文化知识,不仅如此,一向对电脑感兴趣的她,用业余时间翻阅了书屋里讲授网页制作技术的书籍,并买来笔记本电脑开始了自己的大胆尝试——开设了介绍南朵村风土人情及各种特色物产的(网站?),通过拥有海量信息的互联网这一平台,把南朵推向世界,同时获取网上实时更新的农产品需求信息,建立网络销售渠道,解决村里农产品“卖难”的问题。
庄稼绿了,牲口肥了,袋子鼓了,日子好了,村民乐了。南朵成了全县第一个受益于农家书屋的“明星村”,村民用实际证明了心灵手巧的壮族人民不仅能唱得一口好山歌,染得一手香甜的花米饭,更是脱贫致富奔小康道路上学以致用的佼佼者。村里被省文化厅、省民委命名为民族民间高级音乐师的百岁老党员龙琼琳大妈用她动听的歌声表达了对农家书屋的感谢,把农家书屋形象地比喻为“万年粮仓”,因为书本里的知识是村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不打麻将不摸牌,有空就到书屋来; 读书看报取真经,富了脑袋富口袋; 米饭吃了填饱肚,知识学了有益处; 白米粮仓终有尽,万年粮仓永不衰。
截止2009年12月,我县共建立了26个农家书屋,每个书屋都拥有上千册图书和上百种影像期刊。尽管仍有70个村的书屋尚未建立,但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农家书屋会以最快的速度飞进千万农户家。
朋友们,下次若再有人问你书籍让你第一联想到什么时,请记住回答——咱农民的书屋!咱的“万年粮仓”!
第四篇:农家书屋演讲稿
各位领导、评委:
大家好
我是来自xx镇的参赛选手,我的名字叫xxx,今天很高兴能有机会站在这演讲台上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读书经验以及读书给我带来的种种收获。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墨舞飘香新农村
书屋添彩农家院》。
书,是我一生的良师益友,浓浓的书香伴随着我成长。回想我成长的经历,莫不与书结下不解之缘。记得刚刚踏入校门,老师就告诉我: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这句话一直在影响着我。当我在读大学期间,便喜欢呆在学校图书馆中,在书中行走,品味书香,我感到的是智慧,是幸福,是释放,是温馨的宁静,是激烈的舞动。
2009年的夏天我毕业了,告别了校园,走出了校门,回到了养育过我的农村工作。原以为我将远离图书,远离那浓浓的书香。但我惊奇的发现在我工作的村庄也有一个读书的好地方---这就是咱们的农家书屋。在将近一年的农村工作时间里,农家书屋一直是我的老师、一直是我的好朋友,给了我帮助,让我受益匪浅。在农家书屋里,我可以尽情的阅读,去了解农村的风土人情,去了解农业生产的知识,指导着我的学习,便利我的工作。
农村现在开始进入大踏步发展的时代,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农村的生产发展了,村庄的环境美丽了,村民也富起来了。这一切的出现农家书院功不可没。
记得以前农民种地都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虽然付出了很多的辛勤劳动,但往往最后的收获都不能如人所愿,还有以前养的那些牲口,由于缺乏一些养殖方面的知识,牲口在养到中途时都会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而死去,付出了劳动力连成本都收不回来,这让人感到很惋惜。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改革的深入,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对农民种植养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天的农民已经不再是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了,新的形势更需要农民由劳动型向知识型转变,为此我们必多读一些农业方面的书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更多新的种植养殖技术,才能更好更快的促使农民致富,因此只有多读书,才能快致富。农家书屋把最先进的生产技能带到了农村,带给了村民。村民可以在这里阅读各种图书,学习种植知识,学习养殖知识,学习经商理念。不必请来专家,就可以自己解决农业生产中遇见的各种困难,把自己的农田种好,把自己的副业搞好,把自己的农产品推向市场。农家书院为农村、为农民带来了无尽得财富。
其实农家书屋作用还不止是这一些,他为农村注入了很多新鲜的文化元素和文化形式。农家书屋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这个世界的脚步,重要的是我们村民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修养,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村里喝酒赌钱的人少了,读书看报的人多了,离开酒桌赌桌,走近书桌,阅读一本好书,结识一位智者,收获一缕希望。走进我们村庄的农家书屋,你会看到:老年人捧着养生的书,中青年看着科技的书,孩子们则走进科幻世界,欣赏着趣味童话。这一切无不充实着村民的精神生活,给村民带来无限的生活乐趣。
墨舞飘香农家院,书屋添彩新农村,农家书屋给我们的村民提供了美好的精神食粮,他给农民开启了智慧之窗,文化水平上去了,眼界开阔了,素质提高了,社会文明了,科技创业新鲜更足了。你看,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平衡,文明进步的新农村正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共同为农家书屋欢呼我的书屋,我的家!
谢谢大家
第五篇:农家书屋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是乔川乡王掌子村民章东,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农家书屋作用何在》。
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导下,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今的农村经济健康和谐发展,村容村貌大大改观,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过去的乔川用这样的话形容绝不为过,“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风沙满天飞,杂物到处堆。吃饭二两土,不够睡觉补。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生活状态基本是“早上起来就上山,晚上回来门一关”,除了创造下一代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可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乔川的农村生活已有了根本性改观,路通了,山绿了,水清了,人富了。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活动广场等设施相继建立,各种文化活动开展的红红火火,农民的精神振奋,活力四射。充实的精神生活激发了农民创业致富的激情,种猪繁育基地、荞面加工厂、黄酒厂、绒山羊养殖基地等富有乔川特色的企业应运而生,以洋芋基地、无公害荞麦基地为主的小杂粮产业逐步壮大。这一切除了有创业的激情外,更需要科技知识来支撑。而“农家书屋”的建立正好给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了一个坚强的平台,为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打了一针催化剂。
去年,我们乔川乡完成了8个村所有农家书屋的建设任
务,并投入使用。政府出面为我们配备了书柜、书桌、椅子等,提供各种书籍,涉及党的政策、农业科技知识、法律知识、文明礼仪等方面,并由我们老百姓自己选出信任的人来管理,除了随时可以借阅,乡上还定期派人到书屋进行现场授课,同时不断对书籍进行更新,极大的调动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农家书屋”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一方面,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平时谁家的庄稼或者羊畜出了什么问题,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到书屋查一下,有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比如养猪专业户徐正君共养了60几头猪,有一段时间猪的精神萎靡,食量下降,结果找到有关书籍一查,原来是因为天气太热,温度过高,给猪的降温措施不到位,加之饮水量不足,查明原因后,他又根据书上讲的办法进行了操作,结果在没有请技术人员的前提下,所有猪都痊愈了。像这样因为查阅书籍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例子很多。另一方面,在农民素质的提高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体现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同时,无形的提高了农民的文明程度。通过阅读各种书籍,大家的文化水平有了提高,专业技术也有了一定素养,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的氛围明显增强,人人争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最后,为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起到了推动作用。以前农闲时间,有些农民喜欢喝酒、耍赌,进而引起矛盾纠纷,甚至发生治安
案件。自从有了“农家书屋”,一到农闲时间,大家就喜欢坐在文化大院,看看书、读读报、打打牌,说说国家政策、谈谈时事新闻。社会风气明显好转,邻里关系和睦可亲,处处呈现出一副和谐新农村的面貌。
各位,“农家书屋”是我们农民自己的书屋,我相信,只要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随着“农家书屋”工程的不断深入开展,“农家书屋”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景将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