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9国考招警考试公安执法常识(第四十八期):铁路公安管辖的刑事案件
执法常识 铁路公安管辖的刑事案件
铁路公安机关管辖铁路系统的机关、厂、段、院、校、所、队、工区等单位发生的刑事案件,车站工作区域内、列车内发生的刑事案件,铁路沿线发生的盗窃或者破坏铁路、通信、电力线路和其他重要设施的刑事案件,以及内部职工在铁路线上工作时发生的刑事案件。
铁路系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延伸到地方涉及铁路业务的网点,其计算机信息系统发生的刑事案件由铁路公安机关管辖。
对倒卖、伪造、变造火车票的案件,由最初受理案件的铁路公安机关或者地方公安机关管辖。必要时,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铁路公安机关或者地方公安机关管辖。
铁路建设施工工地发生的刑事案件由地方公安机关管辖。
更多精彩请关注:北京人事考试网http://bj.offcn.com/
第二篇:2019抚州国考招警考试公安执法常识(6)
2019抚州国考招警考试公安执法常识(6)
执法常识1 社区和驻村民警的主要工作 社区和驻村民警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开展群众工作:深入群众之中,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疾苦,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做好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及时受理报警求助,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群众申办事项;积极参与排查调处民间矛盾纠纷,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向居(村)民代表定期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
(二)掌握社情民意:及时收集、上报涉及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各类信息;定期排查、分析社情动态和突出治安问题;将收集、掌握的各类情况信息录入计算机,进行积累、分析、比对,切实做到基础工作信息化。
(三)管理实有人口:全面准确地登记辖区实有人口,了解、掌握基本情况;熟悉可能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重点掌握列管的重点人口和监管对象的现实表现,开展对重点人口、监管对象和有轻微违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和帮教工作,落实工作措施;重点掌握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的动态情况。
(四)组织安全防范:充分依靠基层组织,大力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指导治保会、保安队、义务巡逻队等群防群治力量的治安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形成严密的群防群治网络;广泛利用辖区资源,动员群众使用技防、物防设施,提高治安防范水平。
(五)维护治安秩序:严格辖区公共场所、娱乐场所、特种行业、商贸市场、出租房屋和危险物品的治安管理,开展经常性的治安检查;指导、监督辖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落实治安保卫措施,预防、减少各类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协助办理辖区各类治安行政案件,为侦破刑事案件提供线索。
执法常识2 社区和驻村民警的主要工作方式 社区和驻村民警的主要工作方式是:(一)走访调查
1.走进社区、村庄,进入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家中,详细登记、了解实有人口、出租房屋等情况;2.物建治安信息员,掌握重点人员的现实表现与动态;3.对发案的单位、居民进行回访,了解最新线索,征求意见和建议。(二)宣传发动
1.依靠社区、居(村)委会和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抓好治保会、保安队、治安联防队、义务巡逻队等群防群治队伍建设;2.通过警务宣传栏、社区报刊等多种渠道,宣传法律法规、治安动态、防范常识等内容,提高辖区群众的法制意识和防范意识。
(三)巡逻守护
1.组织辖区群众开展护村、护厂、护校、护楼、护院活动;2.维护重点时段和部位的社会治安秩序,控制和减少发案。(四)实地检查
1.对辖区内的行业、场所和单位进行治安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2.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治治安和安全隐患,防止发生违法犯罪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五)警情通报
1.及时向群众通报辖区治安情况和可能危及辖区安全的周边警情动态,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2.向辖区群众通报重大案件、重要情况,提前预警。执法常识3 警务室建设的标准 警务室建设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一)在县(市、区、旗)范围内,统一标识,统一配置;(二)门口悬挂带有人民警察警徽标志的“XX派出所XX警务室”标牌;
(三)室外醒目位置悬挂公示牌,公布民警照片、姓名、联系方式和在警务室定期办公的时间;(四)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工具和办公用品、警用装备;(五)安装防盗门窗。
执法常识4 派出所口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
公安派出所应当做好人口调查工作,人口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核对户口、居民身份证,发现有与现实情况不符的,按规定程序予以更正;(二)核查暂住人口登记情况,发现有未登记的暂住人口,确定其身份、来历、居住原因,督促其办理有关手续;(三)发现在逃人员及其他违法犯罪嫌疑人员;(四)发现符合列管条件的重点人口;(五)对调查获取的情况做好记录,并及时输入信息管理系统。
第三篇:2019年江西国考招警考试公安执法常识(第四十期)
2019年江西国考招警考试公安执法常识(第四十期)
导语:中公江西招警考试网提供2019国考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加入QQ群交流群或关注微信号:jx-zjks,及时获取招警考试资讯!更多习题可以下载练题APP,随时随地练题。
执法常识 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情形
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
(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的;(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并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的;(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的。
本条规定的有关个人和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前款规定的个人和民政部门以外的组织未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民政部门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
执法常识 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护关系终止:
(一)被监护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三)被监护人或者监护人死亡;(四)人民法院认定监护关系终止的其他情形。
监护关系终止后,被监护人仍然需要监护的,应当依法另行确定监护人。
第四篇:2019云南迪庆国考招警考试公安执法常识:使用武器的要求
diqing.offcn.com
2019云南迪庆国考招警考试公安执法常识:使用武器的要求
公安民警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规定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1.公安民警应当按照下列程序使用武器:(1)判明现场情况;(2)表明警察身份,出枪示警;情况紧急时,可以在出枪的同时表明身份;(3)命令在场无关人员躲避;(4)命令犯罪行为人停止实施暴力犯罪行为,或者鸣枪警告;(5)犯罪行为人在公安民警口头警告或者鸣枪警告后继续实施暴力行为的,可以对其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6)犯罪行为人停止实施犯罪,服从公安民警命令,或者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应当立即停止射击,并持枪戒备;(7)在未确定危险消除前,应当继续保持持枪戒备;(8)确认危险消除后,应当关闭枪支保险,收回枪支。
2.公安民警在使用武器时,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鸣枪警告:(1)处于繁华地段、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其他容易误伤他人的场所;(2)明知或者应当明知存放有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diqing.offcn.com
(3)鸣枪警告后可能导致危及公民或者公安民警人身安全等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
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民警不得使用武器:
(1)处理治安案件、群众上访事件、疏导道路交通和查处交通违法等非刑事执法活动时;(2)正在实施盗窃、诈骗等非暴力犯罪或者实施暴力犯罪情节轻微,以及实施上述犯罪后拒捕、逃跑的;(3)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4)犯罪行为人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可能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
具有(1)(2)情形之一,违法犯罪行为人实施危及公安民警或者其他在场人员生命安全行为或者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公安民警可以使用武器。
符合使用武器条件,但是现场没有武器或者使用武器可能造成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公安民警可以使用其他必要强制手段制服犯罪行为人。
更多云南迪庆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迪庆中公教育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第五篇:2019国考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之核心法条
国考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之核心法条
一、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第七条 国家设立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和指挥全国反恐怖主义工作。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在上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领导和指挥下,负责本地区反恐怖主义工作。
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根据本法第三条的规定,认定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由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予以公告。
第二十八条 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对宣扬极端主义,利用极端主义危害公共安全、扰乱公共秩序、侵犯人身财产、妨害社会管理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公安机关发现极端主义活动的,应当责令立即停止,将有关人员强行带离现场并登记身份信息,对有关物品、资料予以收缴,对非法活动场所予以查封。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宣扬极端主义的物品、资料、信息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第五十三条 公安机关调查恐怖活动嫌疑,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根据其危险程度,责令恐怖活动嫌疑人员遵守下列一项或者多项约束措施:
(一)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指定的处所;(二)不得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或者从事特定的活动;(三)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进入特定的场所;(四)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五)定期向公安机关报告活动情况;(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公安机关保存。
公安机关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对其遵守约束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采取前两款规定的约束措施的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不需要继续采取约束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
人民警察、人民武装警察以及其他依法配备、携带武器的应对处置人员,对在现场持枪支、刀具等凶器或者使用其他危险方法,正在或者准备实施暴力行为的人员,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紧急情况下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第六十三条 恐怖事件发生、发展和应对处置信息,由恐怖事件发生地的省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统一发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的恐怖事件,由指定的省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统一发布。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事件信息;不得报道、传播可能引起模仿的恐怖活动的实施细节;不得发布恐怖事件中残忍、不人道的场景;在恐怖事件的应对处置过程中,除新闻媒体经负责发布信息的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批准外,不得报道、传播现场应对处置的工作人员、人质身份信息和应对处置行动情况。
第七十六条 因报告和制止恐怖活动,在恐怖活动犯罪案件中作证,或者从事反恐怖主义工作,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经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申请,公安机关、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二)禁止特定的人接触被保护人员;(三)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四)变更被保护人员的姓名,重新安排住所和工作单位;(五)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公安机关、有关部门应当依照前款规定,采取不公开被保护单位的真实名称、地址,禁止特定的人接近被保护单位,对被保护单位办公、经营场所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以及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