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阶段小结

时间:2019-05-13 19:12: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本课程开发阶段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本课程开发阶段小结》。

第一篇:校本课程开发阶段小结

双泉小学

校本课程开发阶段总结

(2011-2012学年下期)

2012.6

双泉小学 校本课程开发阶段总结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努力工作,已初步完成了本阶段的计划,学生在学习《雕版印刷》、《礼仪》和《象棋》三门校本课程课堂上逐渐敢于讨论、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质疑、发现问题、创新思维意识等方面得到培养、有所提高;同时也增强了爱祖国、爱家乡的观念。为了更好的开展下阶段计划,小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了机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管理领导小组组长:邹瑞鹏;副组长:马传椿;教研组成员:邹红莲、马勋才、邹春木、马华德和邹春铭五位老师。

二、基本上达到下面几点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形成不畏艰难的品质。

3、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培养美的心灵,丰富科学文化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养成节俭的习惯。

4、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尊重学生的选择,促

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5、培养学生适应农村发展的各种能力,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本领。

三、具体做法

1、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齐课程,没有占用及挪用校本课程的时间,开足课时。

2、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督促、检查、评估等管理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外出参观考察等活动。教研组成员负责课程的开发、研究、教学等工作。

3、教研组按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探索开发校本课程规律,提高了校本课程科任教师的理论与教学水平。

4、做好评估工作并将评估结果列入教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

5、为搞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学校筹措300元作为开发经费,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顺利进行。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本校的校本课程得以落实,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些不足,这些都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摸索与改进。

第二篇:校本课程开发阶段小结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大力推进课改实验

——屈原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阶段性小结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实际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就是这一纲领性的文件所派生出来的新型课程。它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镇的《新滩中学‚屈原文化‛校本课程》和《新滩小学‚新滩文化‛校本课程》就是在校本课程这一新课程理念召唤下开发出来的新的课程产品。

屈原镇地处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是闻名遐迩的‚柑桔之乡‛。屈原的‚求索、奋进、博闻、强治‛精神是我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现成教材;屈原的‚爱国、求索、苦读、廉洁、关爱‛精神对后人来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屈原的出现,在我国文化、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人说‚中国是诗人的国度‛,而屈原乃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颗诗国巨星。文化最终的沉淀是人格。张扬屈原一生坚持理想、保持操守、崇尚高洁的伟大人格,可以让社会群体,尤其是学生群体增加一点高贵的因素;弘扬伟大诗人屈原的崇高思想境界,可以让学生多一份感动、多一份自尊。同时,屈原镇有多资多采的民俗、古朴淳厚的民风,奇异的峡谷山水、秀美的田园风光,因此屈原人不知屈原、新滩学子不知新滩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多年来,新滩小学一直注重利用教师资源和社会资源,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并以校为单位成立了腰鼓、鼓号、书法、手工制作等兴趣小组。新滩中学长期坚持‚科研兴校‛之路,把‚提高学生素质,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继承屈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新滩中学历来重视利用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形成了浓浓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教师。他们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研究水平,为‚屈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同时‚杜镇远图书馆‛的建成、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的建立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有利条件。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要实现‚推名师、创名校‛的目标,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专业水平,学校才能够办出特色。教师需要以本地有特色的资源进行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提高教师课程建设、开发的能力,并力争走在课改的前列;学生需要学习和开发屈原文化,包括新滩文化;社会需要生活在新滩的人们---屈原人民传承屈原文化,弘扬屈原文化,传播屈原文化。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提高学生主动搜集信息、处理息信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终身求索启航。因此,2003年春季学期,我们遵照县教育局《关于印发〈秭归县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开设与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文件要求,开起了初中以新滩中学、小学以新滩小学为龙头的校本课程开发课改实验研究。

基 本 作 法

(一)加强学习与研究,认真组织各类培训,为校本课程开发奠定理论基础。一是积极参加课改通识性培训和县、市两级的骨干教师培训和教务主任培训,共培训达308人次,为校本课程开发培养了一批骨干。二是认真学习贯彻秭教发[2003]73号文件,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任务与要求;三是把校本课程开发纳入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进行专题研究。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校本课程开发建立保障机制。一是以新滩中学、新滩小学为龙头,成立了以镇中心学校校长为组长,各中小学校校长为成员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二是按照秭教发[2003]73号文件建立健全三个制度:《课程审议制度》、《校本课程评价制度》、《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责任制及相关激励制度》。三是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镇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经常关心和过问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进展,并积极参加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讨,为校本课程开发专题会议提供经费3000元;社会各界及各单位大力支持。原镇政协主席向富昌、原镇委宣传委员杜远庆(退休)、退休教师宋大顺、谭众孚等社会知名人士热心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并在教学资源上给予大力支持;各单位领导主动积极筹资,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经费保障。镇委副书记林文虎、管教育的副镇长宋兴建、镇城环所所长丁朝清、镇卫生院院长龚建平、镇电力公司经理李圣书、长江村村主任杜远平等领导为校本课程开发筹资近万元。

(三)、充分开发利用本地教育资源,精心制定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2004年4 月,在县教研室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屈原镇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结合本镇文化背景,新滩中学确定了以‚屈原文化‛为主题,辐射屈原中小学、北峰小学、仙女坪小学,新滩小学以‚新滩文化‛为主题,辐射南坪小学、铺坪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并成立了以新滩中学副校长或新滩小学校长为主任的校本课程开发评审委员会,以新滩中学教导主任或新滩小学教导主任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指导小组。聘请了县教研室江全佐、镇委副书记林文虎、原镇政协主席向富昌、原镇委宣传委员杜远庆、长江村村主任杜远平、退岗教师杜远海、退休教师谭众孚等多方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参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秭归县新滩中学‚屈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和《新滩小学‚新滩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新滩中学‚屈原文化‛校本课程》由屈原生平文化、屈原故里风情、屈原生态旅游三部分组成,从七、八、九年级三个阶段逐级开发,分段实施。《屈原文化》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有指导思想、资源需求分析、课程开发目标、课程开发原则、课堂结构及内容、课程评价、课程组织领导与管理体系、保障机制八个项目;七年级的《屈原生平文化》,八年级的《屈原故里风情》,九年级的《屈原生态旅游》都分别编制有《课程纲要》。《纲要》有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开发与实施建议、课程开发评价建议等内容。

课程开发的原则主要有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原则、让学生接触实际的实践性原则、内容、要求、功能的综合性原则、注重活动环节的过程性原则、培养求异思维的开放性原则。课程结构尽量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课程内容根据七、八、九年级学生不同的知识积累、认知水平,分年级设定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教学内容。课程开发目标设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具体目标因课程的内容、年级的不同而拟定不同的目标系列。具体目标系列中有七年级的《屈原生平文化》、八年级的《屈原故里风情》、九年级的《屈原生态旅游》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系列。目标的制定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评价主要从评价的原则、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三个方面拟定实施方案。评价原则体现‚三化‛:即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全面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对老师的评价主要通过四看:看学生选择该课的人数;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展程度;看领导、教师、家长听课后的反响;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教师的教学要求做到‚四有‛: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三看‛: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表现、态度;看学生的学习成果。新滩中学为保证校本课程全面、快速实施,从宣传发动、师资培训、资源提供、竞争激励等方面建立了保障机制,以确保校本课程长期、健康发展。

《新滩小学‚新滩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在指导思想、课程结构、方法措施、实施程序等方面与《新滩中学‚屈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基本相似。《新滩小学‚新滩文化‛校本课程》分为新滩文化与三峡文化、屈原文化与新滩文化、新滩文化与柑桔文化三个门类。因课程的具体内容难易、深浅程度不同而分年段分阶段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新滩小学建立了较为规范、便于操作的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记录卡片和教师校本课程备课模式(表样式)。

(四)、按照新课程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确保‚三开‛。今年秋季,新滩中学正式在七年级两个班开设《屈原生平文化》校本课程。新滩小学在一至三年级三个班按课时计划开课,一至二年级每周三节,三年级每周二节。到目前为止,新滩中学屈原文化课程教学完成了屈原的故事与传说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开设的第一节课为‚走近‘屈原文化’校本课程‛,向学生简要的介绍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让学生了解了《屈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和结构,并使学生明白了七年级在‚屈原生平文化‛的开发中,应该做些什么。最后,发给学生《新滩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屈原生平文化’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该课程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要求。为搜集、整理好屈原的生平、故事,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查阅资料,发动学生借阅与屈原有关的书籍阅读,摘抄。利用‚十〃一‛假期,采访民间艺人,请退休教师到校现场讲演屈原故事,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并通过填写屈原故事登记卡、办手抄报等形式,为学生搜集整理信息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通过一系列的师生动手的实践活动、成果交流,把《屈原生平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推向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经 验 点 滴

(一)、学校高度重视,领导保驾护航,是校本课程开发顺利实施的保证。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时间给予充分的保证,开学后,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课,并且每小周两节课。二是教学工作量给予科学的核定。考虑到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学校领导规定:一节校本课程相当于两节语文课的工作量。三是学校领导积极参与指导,校长、教育干事、教导主任经常参加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活动,询问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具体情况,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四是教学管理由教导处单列检查、督导。校本课程的备课,直接由教导处检查,督导落实实施过程。五是物力上给予倾斜,为各项实践、研训活动提供物资、经费保障。

(二)、部门紧密配合,教师群策群力,是校本课程开发有效实施的关键。校本课程开发有效实施是我们教师齐心协力的结果,首先,两名指导老师加强集体备课。指导老师团结协作,勤奋研究,积极探索,解决了《纲要》在实施中存在的难以操作的问题。其次,相关教师通力协作。图书管理员熊春林老师年岁已高,身体较差,但为了校本课程开发,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为学生查阅资料大开方便之门,热情为师生服务。信息技术老师周志华,本来工作量就大,为了学生上网查阅资料,不仅毫无怨言,而且主动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其它几名校本课程开发指导老师在教学中积极参与,献计献策,提供了不少的新点子、新方法,解决了许多在实施过程中的难题。

(三)、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出谋划策,是校本课程开发顺利、有效实施的坚强后盾。新滩中学校本课程开发聚着各界人士的心血:(1)县教研室专家精心指导。江全佐老师无论是在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制定上,还是在今秋的实施过程中,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指导,让我们的教师对开发‚屈原文化‛、‚新滩文化‛课程资源充满信心,使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2)退休教师热心参与。为丰富搜集资源的渠道,退休教师宋大顺同志到校为学生进行了精彩的讲座,不计报酬,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民间艺人积极配合。假期,学生在民间搜集屈原的故事,得到了家长、民间艺人的大力支持,搜集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网上查不到的故事。七年级二班学生冀小莉进三闾拜访屈原庙守庙人徐正端老人,受到徐老的热情接待,而且不厌其烦地为她讲述了屈原勤奋好学、忠君爱国的故事。了解到屈原投江的三个原因。这是书本上难以查找的第一手资料。(4)顾问真诚建议。10月28日,全镇校本课程开发顾问齐聚新滩中学,听取了新滩中学‚屈原文化‛、新滩小学‚新滩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后,建议在开发实施过程中应做到‚三贴近‛(贴近学生的思想、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学习)和‚三立足‛(立足于素质教育,立足于后代的培养,立足于社会的需求),真正领悟屈原精神的内涵(求索、奋进、博闻、强治)和外延(求索、爱国、苦读、廉洁、关爱)。并建议学校采取有效的形式加大对校本课程的宣传力度,让校本课程为家长和社会所接受。(5)县、镇各单位大力支持。镇文化广播站在过去为宣传我镇教育做了大量工作,会上承诺,在今后一定尽力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宣传报道工作;长江村主任杜远平和镇直单位负责人对我镇校本课程开发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项创新的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并表示尽最大努力解决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的经费问题。

体 验 感 悟

在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在指导老师的紧密配合下,我镇校本课程开发特别是新滩中学‚屈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呈现出可喜的局面:(1)学生学习方式正在悄然变化。过去,大多数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在教师、家长的高压下完成教学任务,而校本课程开发,学生重在实践,重在主动参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明显增强了。(2)学生综合素质逐步得到了提高。在搜集屈原故事时,我们采取了图书查阅、网上下载、民间采访等多种形式,人均搜集故事10个,其中30多人搜集的故事超过了10个,最多的达15个,最少的也有8个故事。在搜集过程中,学生了解了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基本方法,学会了上网搜集及下载信息的基本技能,提高了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搜集后,学生交流、办报,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3)学生情操受到了陶冶,行为日趋规范。在搜集屈原故事的过程中,学生深深感到:少年屈原勤奋好学,中年屈原勤政为民,老年屈原忠心报国。在教室里,在操场上,说脏话、闲话的人少了,谈屈原、爱学习、爱文娱的人多了。屈原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行为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4)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能力有所增强。在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前,我们教师可以说是眼前一团漆黑,不知所措。经过县、校校本课程培训后,我们才算初见‚光亮‛,对校本课程开发总算有所了解。经过艰苦学习、研讨,制定出《方案》,在实施中,又不断探索,学习,研究,调整,我们对‚屈原文化‛‚新滩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终于有点眉目了,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教师能力明显提高了。(5)、屈原文化校本课程方案在市教育局组织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四优‛评比中获得一等奖。11月5日,全县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教学观摩会在我镇召开,新滩中学、新滩小学介绍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其中两节观摩课得到所有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不过,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惑:一是如何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科学的评价,特别怎样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评价在新课程中是一个令人关注,也是一个难以把握的课题。校本课程又是一门重过程、重实践的综合性课程,这无疑增加了评价的难度。我们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制定了一个形成性评价表,但明显感到还很粗糙,不系统,不科学,操作性不够强。二是开发条件受到制约,增添了实施的难度。学校虽有微机室、图书馆,但相应资料却很少;微机虽可上网,仅利用上课时间远远不够。本地经济落后,文化氛围不浓等诸多因素,严重地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三是教师的素质与时代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太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校本课程更是如此。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明显感到吃力,付出的很多,收获的却很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变革,变革难免会遭遇困难。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有利于特色学校形成、有利于教师个性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多样人才的校本课程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全新更需要我们去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的挑战面前,我们需要努力,也一定会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新路子。

屈原镇中心学校

二00四年十月

第三篇:浅谈校本课程开发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

摘 要: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现在,校本课程已成为国家课程计划的一部分,这就使学校担负起开发校本课程的责任,正确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及校本课程在我国推行的意义,对指导各类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特点;意义

1.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在国际上,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Furumark & McMullen)是最早使用“校本课程开发”的两个人。1973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他们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即指那些能够参与到学校教育工作中的有关成员,以学校为基础,为改善学校的教育质量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这一描述是人们对“校本课程开发”较早期的认识,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初意义。[1]

目前我国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尚无一致的界定。如徐玉珍(2001):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2]廖哲勋(2004):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由课程设计、课程试验、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系统工程等等。[3]

2.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步骤

校本课程开发,首先,无论是对国家教育部门还是对地方教育部门,以及还是对学校与教师,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其次,就该领域的现状而言,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经验还不够丰富,开发人员的素质还不相切合,相应的配套措施还不完善。再次,就社会现况而言,校本课程的理念难以与目前的考试制度相协调,所以很难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

简言之,目前,我国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适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氛围与机制。在这种情形下,应该分阶段、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4]所以,国内学者将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分为四个步骤:明确理念;需求分析;资源评估和优势评价。这些都是学术上对校本课程开发制定的宏观程序,理论上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在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其直观性、操作性比较欠缺。

1.成立团队。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前期,要多做宣传和动员,目的是组织一支强有力的开发团队。

2.环境分析。每个学校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进行环境分析,包括学校外部环境分析和学习内部环境分析、一般环境分析和特殊环境分析。

3.目标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目标;二是针对学生的课程目标。

4.方案拟定。在校本课程开发具体实施之前,要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5.组织与实施。校本课程实施包括:校本课程的原型评价和课程实验,校本课程的传播、采纳和推广,教学方法的选择,个别化教学,校本课程的时间安排等。

6.评价与修订。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与课程本身的评价,可以配套做一个课程开发的支持系统,收集各方建议、意见,从而对课程的修订提供参考。[5]

3.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3.1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配套,达到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统一。

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矛盾一直是教育所赖以存在的条件,这个问题也是教育领域内需要协调解决的基本问题。

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虽然受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但是它更多的是着眼于社会需求和社会条件,主要关注的是社会发展问题,在涉及统一的国家基础和共同的国民价值等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基础性的问题上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国家课程在实施过程当中,以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课程教材、统一的学科教学目标及统一的教学评价形式下放到各级各类学校中去,学校为了完成任务、符合要求,必须忠实地执行教学大纲。教师由于有了统一的要求和教材,只需要以此为本,放心讲授。学生为了赶进度,只有跟着教师的步伐向前冲,根本无暇顾及自我发展。

自校本课程开发的法定地位确立之后,国家课程比例相对减少,学校也拥有 了自主决策的权力,学校和教师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自行组织教材,灵活进行教学,既实现了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又兼顾了每一个体的积极发展,达到了社会与个体的和谐统一,使社会个体化,个体社会化真正落到实处。

3.2校本课程的开发直接指向差异,促进了教育系统中老师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地区发展的差异、教师能力的差异和学生个性的差异,以全国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客观上存在着这么多差异的各级教育子系统,势必会产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既要严格执行统一的要求以达到理想的水平,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照顾现实的差异。这种矛盾的扩大势必会束缚教育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为我国教育的发展带来各方面的阻力。校本课程的提出正是对现行教育制度和教育机制反思的结果,其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课程。”

(1)这种提倡“多样性”、“可选择”课程的开发过程,使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张扬。

由于认识到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和操作者,最能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并按学生的需要设计活动。所以,教师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一员,教师应该有部分权力决定教什么,有资格承担课程开发的一部分权力。

(2)这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课程决策和实施的积极性。因为校本课程适应了学生不同性格发展的需要,更加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责任心和创造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校本课程的开发直接指向了差异,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升华,是课程改革追寻人的主体性的集中体现。

3.3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宽广、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合理解决了地区之间的不平衡问题

校本课程“具有弹性,很容易融进最新出现的相关课题,而且鼓励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表达他们的教育观念和要求。”

它的开发使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紧密连在了一起,促进了课程的多样化和乡土化。以往的课程虽历经几次改革,但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上仍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德雷斯尔在评述60年代的课程改革时,指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弊 2 端:(1)仅仅着眼于各门学科的内容更新,跨学科的内容尚未触及;(2)仅仅着眼于各年级的教学内容,跨年级的内容尚未触及;(3)仅仅着眼于学校范围内的教学内容,只研究一些脱离生活的课题。

从这个指责中我们可以看出,课程的范围、形式、方法必须改革。而校本课程正是适应了这样的需要,它的范围可以涉及必修课、选修课,也可以涉及理论课、实践课;可以涉及定向性的显性课程,也可以涉及非定向性的隐性课程。其形式既可以针对某些具体内容、某个课题研究以讲座的形式出现,也可以将一门学科中所包含的一系列的半独立单元设计成微型课程,还可以把相关学科领域内的东西结合起来,形成综合课程。其方法灵活,可采取“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等活动”。所有这些皆可以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发展较好、水平较高的学校可以深入开发,发展较慢、水平较低的学校则可以量力而行,合理解决地区之间不平衡的问题。

4.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4.1课程决策民主化和形成学校特色

从学校方面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打破了政府对课程开发的垄断,赋予了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的权力和职责,使得课程决策民主化,并且使学校成为课程的权力主体,让学校在课程的选择和编制上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与此同时,也为解决课程的统一要求与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为了广大中小学校各种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提供了一片“试验田”。此外,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使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创新,从而提高办学效能,创立自己的办学特色,促进自身发展。4.2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从教师方面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给学校和教师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一直以来,我国教师习惯于做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忠实的执行者,不需要关心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也就较为肤浅和表面。

自实施校本课程后,课程开发的任务摆到了教师面前。教师就成为了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这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呼唤着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可以说,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追求。

第一,校本课程开发,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角色,在某种程度上使教师从原来被动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生产者和设计者,真正成了教育活动的主体。

第二,校本课程开发使教师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不足。这对教师知识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钻研精神,具备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随时捕捉最新的教育信息,同时,善于学习和接受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使自己位于教育理论前沿,从而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

第三,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使教师有机会全面地了解课程编制的过程和把握课程的纵向与横向结构,更加深刻地了解国家教育方针和办学宗旨,提高自己的课程意识、课程资源的筛选和组织能力及专业素质。

第四,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使教师面临着与传统课堂教学完全不同的“课程环境”。这样,教师在充分掌握所教学生的个性旨趣和知识能力差异的基础上,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素质与能力会逐步提升。

以上这些在很多实验学校都得到了验证。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答,为教师培训亦开拓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为人们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开辟了新的视角。4.3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的要求。

从学生方面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个性特点在课程上得到了尊重,在学校教育体制内有了实现自由、充分、全面发展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成长。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所以,开发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学生的主动发展;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参与自己应有的课程决策,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能够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模式,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全面提高素质。

可见,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为终极追求目标。

5小结

校本课程是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差异需要、体现学习特色,同时它对学校及教师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促进自身和学生个性的发 4 展,校本课程开发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作为学校,应该通过参与式的校本培训,不断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进而理解和把握课程的本质,掌握课程开发的本领。作为教师,更要进行自主学习,不断阅读一些课程理论和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方面的书籍和期刊,以获得理论指导,深化自身教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郑梦丹.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困境[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11-12.[2]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04:12-17.[3]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08:11-18.[4]王传金.论校本课程开发[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03:31-34.[5]石中英等.教育学基础[M].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bstract: China's basic educ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local and school three levels curriculum management system;now,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has become a part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planning, which makes the school undertakes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and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n our countr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e significance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o guide the various types of school.Key word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meaning

第四篇:校本课程小结

校本课程小结

本校多年以来一直坚持开展“好书教我学做人”活动,结合我校的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及早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但获得了各种知识,同时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为了扩充学生们的阅读面,丰富学生们的阅读内容,营造读书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世界名著和名家,也为了学生们进入初中以后能更快的适应初中的语文学习,我们开设了校本课程——《名著名家欣赏》。希望通过对名著名家的欣赏,使同学们对作品和作者能够有更深入细致的了解和体会,从感官到思想,使同学们认识更加深刻,同时通过老师的引导,使同学们更多地领会其思想内涵。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授课教师能严格按照《名著名家欣赏》的课程计划进行操作。由于本课程所选择的篇目,都是新课程标准上规定的上初中以后的必读篇目,所以参加本课程的同学都有一种提前进入初中学习的感觉,同学们感到新奇,加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们的读书兴趣,激发学生读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个学年过去了,参加《名著名家欣赏》班的同学个个都有了不少的收获。每次上课老师推荐的篇目同学们都能认真阅读。并能在读名著的同时主动查阅各种资料,了解相关的作者和作品的写作背景,这对更好的了解作品的内容和内涵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也在查阅资料和阅读的过程中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并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因此,很好的引导学生读书,开展各种有益的读书活动,将直接影响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是指要写好文章,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通过阅读拥有丰富而充实的材料。不仅写文章这样,做人、做事很大程度上也离不开阅读。面对迅猛的当今社会,要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就必须开发学生的智利,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之能从中受益终生。校本课程小结(2):

德培小学地处XX市XX区下应,是一所由政府投入,台胞捐资的农村小学。尤其是近几年来,学校在茅校长的带领下,教师齐心协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先后获得了省示范小学、省绿色学校、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市首批艺术特色项目学校、市首批现代化学校、市环保模范单位、市业训先进集体、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xx年以来,学校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文件精神,基于对校本课程的理解,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确立了本次校本课程建设的目标——初步设想要形成有德培特色的、有示范意义的课程体系,开发校本课程,力图做到既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又能造就出一大批优秀的教师,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明显的一所农村小学。

二、校本课程的具体开发

我们的教科工作起步比较晚。我们的茅校长1999年来这个学校,也是我们教科工作的起点。xx年学校的第一个课题《小学美术现代化新途径探索》在市、区级立项,科研成果在市、区级获奖,当时我们的第一本校本教材《电脑美术绘画》应运而生,学生对该套教材的学习兴趣昂然,在学习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创作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接着研究的课题《小学器乐教学新探索》,使我们对校本课程的建设有了进一步新的认识。我们以此为起点,重新考虑了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我们成立了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校本课程编写小组,制订了校本课程建设的初步设想、编写方案。

这样我们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在充分挖掘各种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共开发了以下四大类课程。

(一)、艺术类课程 内容选择:

1、美术:创意彩泥、创意剪纸、创意拼贴一套共六本、美术电脑

2、器乐(古筝、琵琶、二胡、笛子、葫芦丝、扬琴)

3、游泳.研发意图:学校提出了“人文关怀,和谐发展,艺术见长,孕育特色”的办学理念。多年来,艺术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成为我校创品牌的一个亮点。学校建民乐队至今已有xx年之久,近年来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我们提出了“器乐进课堂”的小学音乐教学的新探索,结合该课题我们研发了民乐校本课程。(共六本,目前已出版的有三本,分别为《古筝入门》、《琵琶入门》、《二胡入门》,另三本也已形成初稿。)游泳队是我校的另一个亮点,游泳队指导教师在教学工作实际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于是体育组的教师发挥各自特长编写了《小学生游泳入门》的校本课程。

艺术类课程实施和组织形式:学生在自愿参加的基础上,部分课程通过选拔参加。如:民乐的学习,音乐教师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在自愿报名基础上再进行选拔,并确定学哪一样乐器。游泳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手臂等情况。目前我们器乐进课堂主要普及在三、四年级,主要学习笛子和琵琶。其他授课时间主要安排在假日活动时间和平时晚学后。

负责组织的教师或部门:教科室、音乐组和体育组

(二)、科技类课程

内容选择:航模、“五小”发明创造、社区实践活动等。

研发意图:在课程改革轰轰烈烈之际,科技教育这门新的课程应运而生。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主体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分析能力、发明创造能力。为此,我们提出了学校科技教育的校本资源开发和研究,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创建学校的科技教育特色。

课程实施和组织形式:主要是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我们主要是利用假日活动课、平时放学后学习。同时利用每年的科技节让这些学生展示各自特长。负责组织的教师或部门:教导处、教科室、科技组

(三)、德育类课程

内容选择:师生自创的绿色童谣。

研发意图:童谣也是一种文化,可以这样说,有趣好玩的童谣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载体,学生们能在说唱童谣中快乐地接受教育。正因为如此,我们提出“绿色童谣满校园”的口号,发动师生收集和创编童谣,现共收集、创编了两百余首。让学生在美术课中画童谣,在音乐课中唱童谣,在英语课中说童谣,在游戏中传唱童谣。在唱响童谣的同时,我们还把童谣与小学生行为规范相结合,把师生自创的童谣分篇编成校本教材,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新颖的德育载体。

课程实施和组织形式:学生自愿参加。我们利用晨会课、班队课、品德课等课程中适当渗透,平时学生在课间活动时也可以边玩边念边唱。负责组织的教师或部门:教导处、教科室、各班主任。

(四)、学科类课程(主要是对英语类课程进行了开发和研究)内容选择:校园英语900句、活动化教案设计、活动化方案设计 研发意图:由于台胞陈老先生,一直非常关心我校的教学和发展,对于英语教学更是他所推崇和重视。我校从1994年就率先对一、二年级学生进行智能英语教学,后我们又尝试进行牛津英语教学。为了创设我校英语教学的特色,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于是我们对学校的英语教学方面的课程进行了新的尝试和开发。

课程实施和组织形式:平时进行校园英语900句训练,组织教师在教研活动时学习,课堂教学以任务型为主,活动化教学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习得语言,进行情境式生活交际。我们还把每年的12月份其中一周作为英语周。每周三小海贝电视台由学生教学一、二句日常生活中实用性英语。使我校学生学习英语的氛围更加浓厚。负责组织的教师或部门:教导处、英语组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和管理

(一)、建立管理体系。完善的组织是有效开展活动的基本保证。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和领导工作;教导处和教科室负责落实具体计划和管理工作。

(二)、设置课程。本着学校“人文关怀,和谐发展,艺术见长,孕育特色”的办学理念,教导处和教科室每学期开学初确定教师。然后让学生自愿报名,再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和人数,统筹安排。

(三)、校本课程建设的要求:全校有特长的教师应该具备“上好一门基础课,开设一门校本课程”的能力。这些教师要切实做好校本课程的选题、开课工作,每个学期每门课(或课题)分课时教案不能少于8个;每个学期每位教师教授该类课程应不少于8个学时。

(四)、校本课程的评价。对学生强调以发展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为主,允许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发展的潜能自主选择学习。实行等级制管理,每年根据设计的评价要求进行等级考核,放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1、如在器乐教学中我们建立了多元评价机制(这里主要要介绍一下段位卡

全校设立段位卡,共设五段,各段设立不同的要求,全体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争段。如一段要求学生能视唱二首简单的曲谱,能欣赏二首简单的民族器乐曲,能演奏一首简单的练习曲;二段要求能视唱三首简单的曲谱,能欣赏三首简单的民族器乐曲,能演奏一首简单的练习曲,一首简单的乐曲;到五段要求视唱四首简单的曲谱,三首稍复杂的曲谱,能欣赏四首简单的民族器乐曲,三首稍复杂的乐曲,能演奏二首简单的乐曲和二首稍复杂的乐曲,能为一首简单的乐谱注上正确的指法,并能演奏前八小节,能为一首的简单的儿歌谱曲。(2)奖励制。

在课堂教学中为激励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设立了各种奖励制度。如设立每月艺术之星,每个月各班根据器乐课中学生表现情况评出2-3名,以示激励;设立特长生,每学期根据学生段位的情况,全校评出30名。(3)考级制。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到课外继续进行拓展学习,并鼓励他们参加省市级的器乐考级,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与外校的小朋友交流、学习。)

2、学校本着采取多一把尺子来评价老师,把由一元转向多元的宗旨,制定出了《德培小学教师个性化评价实施办法》

。把评价内容定为以德、勤、绩、能为内容的“基础性指标”、以课题实施特色、教育教学创新、艺术教育项目特色、班级管理卓有成效、备课有特色、教学辅导有个性、教具学具有创新等反映个性特色项目为内容的“发展性指标”,以此体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人文化、个性化。

(五)、加强校本培训。

为更好地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我们加强了校本培训。

1、改革原有的单一的教研形式。

教育研究始于课堂,解决于课堂。实施课程改革以后,教科室与教导处一起,结合学校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对教研的形式进行了改进,重新进行了新的整合,采取了合作研讨小组的形式,学校按学科成立了四个合作研讨小组——语文、数学、丁氏(丁有宽教材)和综合学科。定每周五下午为“教师教学行为研讨日”。通过老师们对教学活动中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进行提炼凝聚,写成《我的困惑》在研讨中作为中心发言提出来,参与讨论的老师们从多种角度去分析、讨论,寻求可行的改进方案。通过一个学年的实施,我校已逐渐营造出“研究状态下工作,工作中进行研究”的氛围,激发了教师对过去工作的冷思考,在反思经验与教训中提高了自身素质,升华了教师的境界。

2、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开发。青年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对教龄不满5年的青年教师的培养更是学校工作的一项不容忽视的重大工作。为此,学校成立了由教导处一名老师全面负责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小组,由教龄在5年以内的青年教师组成,他们结合课题研究,建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个人素质档案袋,定每月第一周的周一下午4:00——5:00为“青年教师教育实践行为诊断日”,采取听讲座、研讨、交流等活泼生动的形式,使青年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教育工作,尽快地成材。

3、建立“双导制”。

学校对新分配的师范生,根据教学的学科和教学的年级,进行了师徒结对。每一位新教师结两个师傅,一个是教学上的师傅,一个是思想上的师傅。我们谓之“双导制”。这样使学校的年轻教师成长更快。

四、校本课程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学校以国家指令性的课为主导学科,以开设规范的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为两翼的课程结构。将校本课程纳入日常教育课程之中,加大科研兴课的力度,引导教师广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形成“人人研究课堂教学,个个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氛围。目前体艺特色课题已取得明显的成效。

1、课题成果。《小学美术电脑教育研究》获市三等区二等、《小学民族器乐新探索》获市二等区二等、《小学课堂中教育问题的研究》获市二等奖;《小学低段英语活动化教学》获市二等奖区一等奖;新申报的《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的研究》、《快乐德育新模式的探索---绿色童谣》等课题又在区教科室立项。

2、系列化的校本课程已初步尝试使用:美术类:《美术电脑》,英语类:《校园英语》已使用两年多,《民乐校本教材系列之一——古筝、琵琶、二胡》已经完成,并使用一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扬琴、葫芦丝等校本课程也已完成初稿。由我校教师主编并由宁波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两本书《创意学彩泥、快乐念童谣—动物乐园》、《创意学彩泥、快乐念童谣—生活天地》也已开始在假日活动教学中使用,《小学生游泳入门》、《校园行为规范童谣百首》、《校园童谣唱本》等校本课程都也编写完毕并使用。

3、学校特色已经形成。学校已实现“以美辅德、以美促学、以美健体”的目标。以期呈现“人人会弹奏民族乐器,个个能创作电脑绘画,生生来创编绿色童谣、班班皆争创特色项目,年年都输送游泳人才”的新局面。学校被评为XX市首批艺术项目特色学校。

4、校本课程使用后的成绩:

(1)艺术类课程:校民乐队曾获浙江省首届中小学民乐比赛个人独奏一等奖、合奏二等奖;连续三年在区文娱汇演中夺冠;有100多人次获得不同等级的考级证书。民乐尖子生王琦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效实中学附中音乐特色班。游泳队是我校又一亮点。曾获XX市团体第一名1次,第二名2次,第三名1次,并向上级输送人才10多人,教师多次荣获市、区级先进个人,其中王璐同学还被输送到了省体校。学校还多次荣获市、区级业余训练先进集体。(2)科技类课程:多名学生在浙江省科技创新大赛,市创造发明,区青少年科技节青少年创新发明大赛,区“三模”比赛中获奖。学校被评为XX区首届科技教育示范学校、XX区首届青少年科技节“大手拉小手”校园科普周活动先进集体。

(3)德育类课程:学校被评为市、区行为规范示范学校,03、04、xx市级雏鹰红旗大队,区交通安全示范学校,荣获区“文明交通行为”主题教育先进集体,区教育系统青少年“尊老、敬老、爱老”主题教育十佳先进集体。

(4)英语类课程:英语课本剧《胆小的小黄莺》获区二等奖;一名学生在区英语演讲比赛中获二等奖;在连续四届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中多名学

生获一、二、三等奖;英语电子手抄报获区三等奖;多篇学生英语作品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

5、教师专业发展得到提高:

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通过自编教材和参与研究,更新了观念,提高了素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名教师获省教坛新秀,二名教师获市教坛新秀,10余名教师获区教坛新秀。两名教师成为区首届学科骨干教师。多名教师在省、市、区各类学科技能等竞赛中屡获佳绩。

五、校本课程建设的冷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让教师在课程的整合、开发、建设中发挥聪明才智,贡献才学与能力,体现生命的价值,创造事业的成功,形成个人的特色。

我们的校本课程建设虽然有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觉得我们的校本课程的建设还是存在了许多不足,如:

冷思考之一: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和学生为参与主体,有课程专家、家长、社区人土等共同参与,对课程(包括国家、地方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进行全新的开发)的过程,目标是促使学生个性潜能优势的充分发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由于我校地处农村,校本课程建设方面专家的指点与引领比较缺乏,课程理论方面的内涵还有待丰富。

冷思考之二: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积累,我校已基本形成具有艺术特色的校本课程,但是学科学习拓展性课程研发相对比较薄弱,下阶段,我们设想强化学科知识拓展,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各项活动,例如语文学科的立体式阅读、数学学科的提问意识训练等。但是我们又顾及到如果这样是否会导致课程的多、杂。

冷思考之三: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教师的个性,要让教师真正成为课程开发的直接参与者。从我校目前实施课程的情况看来,参与研究的教师还局限于一部分骨干教师,我们要抓典型引入,促均衡发展,要让这些骨干教师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使我校教师都能主动投身于校本课程建设上来,以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五篇:校本课程小结

204班体育艺术校本课程寒假小结

为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满足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本班在学校开展体育艺术校本课程的同时,认真组织和督促学生搞好体音美兴趣及特长训练,现将班级学生寒假期间活动练习情况小结如下:

1、练习有保障

假期要求每位学生每周能练习三次以上,每次练习时间在10分钟以上,大多数学生能在父母的监督下达到练习要求,有的学生还超出练习时间很多,与我班涂皓千同学,家长对此活动较重视,学生也感兴趣,该生每天自觉练习一个多小时。同时,我还随时打电话给学生家长进行抽查,看孩子在家是否练习。有效的保障了学习时间,也得到了家长的赞许。

2、练习有目标

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个人发展机会为宗旨,我班要求每一为学生必须定一个练习目标,开学之后进行抽查,以此督促学生自觉练习,保障练习有效果。

3、练习有实效

学生通过练习,有的学生培养了兴趣爱好,有的学生由此活动的开展使他喜欢上艺术课程,从而在某一方面变为特长,使学生受益匪浅。如我班学生周小月,在绘画方面尤为突出,由开始的不懂到喜欢,再到后来达到一定水平。

总之,体育艺术校本课程活动的开展,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良好班风的形成打好基础,我班将在学校的组织和安排下继续努力落实,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下载校本课程开发阶段小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本课程开发阶段小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本课程小结

    简笔画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一、细研教材,制定计划 有了完善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就有了很好的方向;通过仔细研究制定了教学计划,为教学指定了方向,也为教学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为使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特制定计划如下:一、课程的内容安排:课程内容包括:“安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二、课程的实施方法:我们初步设想一、二......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石河完小 上学期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学校办学......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对国家课程进......

    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方案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为了全面实施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搞好课题研究工作,经学校研究决定编制本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开发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学校课程多样......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中台学区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为保证我学区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依据教研室的相关文件精神,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在充分进行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