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科技工业局工作总结
区科技工业局2010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围绕区委六届六次全会、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工业经济强劲回升,节能会战攻坚成效明显,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列全市第二,专利申报数高位增长,全国科普示范区、省知识产权示范区等各项创先争优活动稳步推进。
一、科学调控、合力攻坚,确保完成节能降耗各项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我局以壮士断臂的决心,科学调控、合力攻坚,较好地完成了节能降耗各项目标任务。扣除宁波钢铁增量,上半年我区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6.65%,超额完成市政府给我区下达的考核任务。从监测数据分析,5月份以来,占全区能源消费85%以上的规上工业能耗呈现逐月降低的趋势,8、9月份已经实现了年初确定的绝对量定额考核控制目标,10月份以后随着有序用电、停产限产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规上工业能耗将进一步得到有效控制,用电量也可以控制在月度用电指标范围以内。《人民日报》、《浙江日报》、《宁波日报》等主流媒体在重要版面以较大篇幅对我区的节能工作进行了跟踪报道。
(一)建立完善会战攻坚工作机制。今年以来5次召开全区性节能工作会议,层层签订节能及淘汰落后产能责任书,把节能降耗作为硬指标、硬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企业,对年度考核未完成节能降耗刚性任务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不得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在省市
节能减排会议电视电话会议后,8月17日又专门召开有500人参加的全区节能会战攻坚动员大会,对节能降耗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专门成立全区节能降耗会战攻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从相关部门抽调精干人员实行集中联合办公,加强动态监管、预警分析、能源调度和工作督查。对节能降耗工作,分管区长每星期研究1次以上,区政府常务会议每月研究1次以上,区委常委会每季度研究1次,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二)切实加强有序用电管理。一是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科学调度用电指标。综合考虑全区千吨以上标煤重点耗能企业产值能耗、GDP贡献、税收贡献、污染排放、产业先进度等因素,科学合理下达企业剩余月份的用电总量指标,限制钢铁、印染等高耗能行业的用电过快增长,全力保障民生和经济效益突出的企业用电需求,达到“用电总量不突破、供电线路不拉线”的有序用电阶段性成效。二是对高能耗企业采取严厉的限电措施。控制区域内八大类高耗能企业、年耗能千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和2010年度为试生产的高耗能企业的生产用电,对列入省控名单的22家重点耗能企业严格执行限电方案,对109家列入区控范围的企业核定用电指标。三是严格控制三产行业、机关事业单位及景观灯用电。全区商业单位和机关事业单位空调负荷全天停用二分之一,并且当气温低于32℃时,禁止开启空调;暂停全区景观灯照明,有全区性重大活动时再根据需要启用。
(三)淘汰落后产能,限产高耗能企业。落实国家“关小扶大”、“限小扶优”产业政策,加快落后产能关停淘汰步伐。开发区热电拆
除4台35t/h抛煤链条炉,宁波热电、明耀热电成功实现关停。善高化学也达成搬迁协议。参照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设备目录,淘汰S7系变压器253台、小型砖瓦窑5座,关停8台炼钢中频电炉。9月1日,宁波钢铁1#高炉顺利实现阶段性停机,每月减少用电量2160万度,宁波钢铁全年能耗将控制在220万吨标煤以内;亚洲浆纸实行20%限电,每月减少用电量1230万度。通过限产停产和限电措施,规上工业能耗将得到有效控制,圆满完成市政府下达月度用电控制任务。
(四)扎实推进工程性节能措施。一是全力推进重点节能项目。今年,我区有55个项目列入2010年市重点节能项目计划,总投资16亿元,节能总量48.9万吨,分别占全市总量的19%、42%和56%。我们积极督促帮助企业加快节能项目建设,促进早投产、早见效。前8个月,已有台塑、宁波钢铁等50个节能改造项目完成并投入运行,可月节约标煤6700吨。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实施宁波钢铁余热发电等重点循环经济项目,确保列入省“991行动计划”的循环经济重点项目早日投用,不断完善“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北仑模式”,争创全省、全国临港重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五)积极构建智慧节能体系。一是完善节能技术支撑体系。全面加强与浙江大学的合作,成功引进西门子、日立、SGS等节能中介服务机构,成立节能服务中心,对占全区能耗总量90%以上的25家耗能大户实施能效对标管理,在钢铁、纺织等行业加大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推广力度,挖掘节能潜力。目前,已有94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
审核验收,80%千吨标煤以上重点耗能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今年27家企业的清洁生产改造方案完成论证。有5家高耗能企业正在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总投资额2000万元,每年可节约标煤5000余吨。二是建立节能电子监察服务体系。依托“北仑循环经济网”、“北仑节能服务网”,以能源在线诊断、在线申报、在线测算和量化计算模块等形式,搭建循环经济和节能服务信息化网络平台,实时掌握企业节能工作现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六)切实强化依法综合监管。一是开展节能专项行动。强化节能工作专项和综合性执法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及时督促抓好整改落实。组织区委、区政府节能专项督导组,对街道(乡镇)、主要涉能部门和重点能耗企业的节能工作和淘汰落后产能情况进行实地跟踪督导。组织开展“百名专家(干部)进百家企业”专项活动,选派得力的优秀干部组成综合指导服务组,深入限产、停产企业一线做好指导服务工作。二是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明确并落实限产、停产企业的主体责任,促进限产、停产企业及时制订工作预案,合理安排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实现企业损失最小化,确保企业生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七)开展节能全民总动员。全面加强节能降耗宣传教育,广泛开展节能降耗动员,集全区力量共同打赢节能攻坚战。组织开展节能宣传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宾馆活动和低碳经济科普展活动,政府机关和公用事业率先垂范,购买50辆公务自行车和70辆LNG绿色环保公交车,区行政大楼实施合同能源管理试点,积极倡
导“节能、环保、安康”理念,加快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消费模式。积极落实建筑、交通、旅游等行业节能规定并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强化舆论的监督引导作用,注重挖掘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支持”节能工作的强大声势和良好氛围。
二、加强培训、优化服务,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10月份,全区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95.4亿元,同比增长38.3%;实现销售总产值1265.9亿元,同比增长37.4%;产销率达到97.72%,产销衔接良好;完成出口交货值232.8亿元,增长31.3%;规上工业用电量为62.34亿度,同比增长8.1%。
(一)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一是推进“122”优势企业培植计划。制订《北仑区(开发区)优势企业培植工作意见》,确定“122”优势企业名单,明确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引导各类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帮助优势企业解决各类困难与问题,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全年新增产值上亿企业预计在25家左右。二是主动联系走访企业。安排时间,有选择性地走访区内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今年重点排出10家符合产业导向、成长性较好的企业,进行重点跟踪联系。其中继峰汽车零部件、凯耀电器等企业产值增长迅速,沃茨阀门成为新增产值上亿企业。同时不定期组织企业家沙龙活动,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为企业互动搭建交流平台。三是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搜集整理企业反映的问题,抓好企业反映困难、问题的解决与答复。重点是对今年7月15日华区长组织召开座谈会
上企业反映的32个问题及由我局联系的“122”重点企业反映的15个问题逐一进行了回复。
(二)加大调研力度,切实掌握生产经营状况。一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抓好经济运行的动态分析和监测,特别是加强对“122”优势企业的动态跟踪。提高工业经济运行分析质量,每月5日前根据网上平台中38家重点企业在内的近100家企业提供的产值、销售及利润等资料,撰写完成数据详实、观点鲜明的经济运行分析,针对工业经济运行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及时提出对策措施,当好领导的参谋。二是做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现状调研。分行业召开装备制造业、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以及部分新兴产业企业座谈会,听取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介绍及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等。同时安排人员走访部分有代表性的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及今后5年发展设想等。在深入调研基础上配合浙江理工大学区域经济研究课题组完成《北仑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十二五”规划》,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三)鼓起企业技改创新,服务转型升级。一是指导帮助重点技改项目争取国家资金。根据国家、省市要求推荐上报重点技改项目,宁波宏协离合器有限公司、宁波辉旺机械有限公司及宁波君灵模具技术有限公司3个技改项目,分别可获得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联合下达的国家工业中小企业技改资金227万元、241万元及110万元。积极做好2010年度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永发集团与凯荣船用有限公司2个技改项目各获得国家工信部专项资金70万元。
浙江成路担保有限公司获得国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补助100万元。二是做好市级技改项目的申报及竣工验收。对2009年度列入市产业升级促调技改的7个项目按月跟踪进展,并配合市经委技改处对维科棉纺织、勋辉电器等竣工项目进行验收,目前已有2个项目共获得市级配套资金106.6万元,其余项目也已竣工验收。同时积极指导企业申报2010年度宁波市装备制造和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技改专项,共9个项目列入市级技改专项,其中5个项目已竣工验收。三是引导企业开发工业新产品。通过企业网上直接申报,经市级联合专家小组评定,目前止,我区共有64项新产品列入2010年度宁波市工业新产品前二批试产计划,全年列入宁波市工业新产品试产计划数将超过去年。海伯精密机械自主研发的电动船用推进器、雪龙公司自主研发的汽车散热风扇总成等5家企业的5个新产品被认定为宁波市重点工业新产品,占到全市总量的20%,每个新产品可分别获得奖励资金20万元。宁波海天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HTM-35GE系列龙门五面体加工中心及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Z系列吉利AT自动变速器被省经信委认定为国内首台套,宁波大港意宁液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吊管机双卷筒组合式液压绞车被省经信委认定为省内首台(套)产品,3家企业共获得奖励资金250万元。四是组织产业基地及两创示范企业申报。按照市经委有关要求,组织企业开展两创示范企业申报。雪龙集团、永发集团2家企业被评为综合性示范企业,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评为节能降耗型示范企业等专项性示范企业。同时我区被认定为宁波市汽车零部件特色优势产业基
地。1个市级产业基地及6家两创示范企业共争取到市级扶持资金80万元。五是落实区级工业经济扶持政策。经过企业申报,通过我局与区财政局、发改局的联合审核,对台晶(宁波)电子有限公司的年产6亿只SMD产品等21个技改项目按照北仑区2009年度工业经济扶持政策落实补助资金825.6万元;对宁波华光不锈钢有限公司等27家年新增产值上10亿、亿元企业落实补助资金825.6万元145万元;对宁波勋辉电器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管理人员参加EMBA培训补助资金4.8万元。
(四)搭建平台,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一是组织企业参加模博会。及时掌握企业拓展市场需求,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拓展市场。6月24-27日组织30多家企业参加第六届中国模具之都博览会,北仑的模具企业共设近90个摊位,吸引许多客商驻足参观,模博会取得预期成效。二是组织企业参加“成都宁波周”活动。为帮助企业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组织球冠集团、继峰汽车零部件等6家企业参加“成都宁波周”活动,通过经贸洽谈等多种形式搭建我区企业与内地政府与企业的交流平台,会上签约项目2个,签约金额达到1.63亿元。三是组织企业参加服博会。通过宣传发动,共组织8家企业参加第十四届宁波国际服装博览会,共设置展位53个,参展企业和展位数为历年最多。服博会上,申洲公司展出了自有品牌马威和童话森林、宁波阿华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广的网络营销模式等,引起客商的极大兴趣,服博会在展示品牌、拓展市场方面效果明显。
(五)加强培训,着力抓好中小企业素质提升。一是利用多种渠
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为切实帮助企业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专门邀请国内外著名企业管理专家为区内企业授课。先后举办了“后危机时代的经营战略—以品质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总裁管理智慧”等专题讲座;“精细化管理”、“民企传承与发展特训班”“总经理财务管理”等培训。据统计,目前止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0多期,有企业副总以上人员200余名及企业中层以上人员近1000人次参加。二是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参加EMBA培训。推荐6位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参加复旦大学第二期宁波市成长型中小企业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EMBA)、6位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参加宁波大学成长型中小企业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EMBA),使中小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系统掌握EMBA课程的核心知识、经营管理科学的最新理念和方法,在经营理念、管理素养和领导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以提高和发展高层决策能力与领导能力。
三、培育高新产业、加强平台建设,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一)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成立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设立创新型城区建设工作专项考核并纳入区对街道(乡镇)和有关部门的目标考核体系,严格对任务完成的考核奖惩,确保创新型城区建设工作不断深入。制订了《宁波市北仑区(开发区)关于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对全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考核指标进行了任务分解,实现2009年度北仑区创新指数排名全市第六,比2008年度上升一位。
(二)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是重点培育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关键零部件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形成规模、形成特色。1-9月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28.2亿元,同比增长46.5%,其中64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60.9亿元、销售收入156.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9.80%和72.76%,增速明显快于其他规上工业企业。吉利汽车、海天塑机集团等28家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0%以上,其中拓普减震、力劲科技、恒达电器等12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0%以上。二是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苗子工程”建设。分批对新碶、大碶、小港与戚家山街道联系的企业进行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场培训,培训企业80多家、200余人次。对要求创建高新技术企业的每家单位进行现场走访单独辅导。根据调查摸底,初步确定拟申报2010年度高新技术企业20家,邀请技术、财务专家对申报企业进行申报培训,组织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利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主动上门开展专利申请代理、财务规范建账和针对性辅导等服务。落实责任人建立每周联系制度,对拟申报的企业进行每周跟踪,及时掌握企业申报准备情况,确保基本符合条件的企业都能按时上报书面材料。共有18家企业上报了书面材料,申报数列全市第二,8家企业申报成功,申报数列全市第二。三是贯彻落实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50%加计扣除”政策。今年组织召开科技综合业务培训会5次,发放科技政策资料300多份,走访调研区内重点企业100余家。2009年度共有86家企业享受了“企业研究开发费用50%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共计减免2400万元;有
36家企业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减免8800万元。
(三)组织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活动。一是组织策划了2010“创意北仑”国际文具设计大赛。大赛共征集有效作品2597份,其中收到企业作品219幅、境外作品57幅。共评选出入围作品75幅,评选出金奖2名,银奖8名,铜奖12名,市场特别推广奖3名。本次共收到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等11个境外地区和国家的57幅设计作品,大赛更得到境内知名院校的大力支持。二是组织策划2010中国浙江(北仑)国际工业设计高峰论坛。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德国红点设计奖主席彼得.扎克、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世成、联想集团全球创新设计中心设计战略研究总监仇佳钰等嘉宾到会并做了主题演讲。论坛还进行了“创意北仑”国际文具设计大赛颁奖仪式。这是北仑第一次主办高规格的工业设计论坛。三是协助筹备注塑机技术国际培训班。由科技部主办并资助、海天塑机承办的注塑机技术国际培训班于7月17日开班,来自9个国家的21名学员进行为期15天的短期学习。该培训项目是我市举办的首个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项目。主办此次培训班,既是我区注塑机产业综合实力的展示,也是我市管理水平、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四是组织参与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成都.宁波周、武汉.宁波周等商贸活动。成功组织举办了浙江大学、宁波大学、兵科院宁波分院、谭建荣院士工作室等一系列科技成果发布、技术对接和培训会,赢得了与会企业的好评。
(四)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今年以来,重点抓好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一是促成我区企业与知名院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全年建立研发机构8个,极大地推动了我区企业的自主创新。微科光电与重庆大学合作建立了传感新技术实验室,晶鑫电子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建立了光伏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大港意宁与上海同济大学合作建立了挖掘机液压元件及系统技术研发中心。二是组建了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整合现有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引进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组建了北仑区(开发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目前,已入驻8家机构。三是引进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在我区建立研究中心,目前项目已进入筹备签约阶段。项目选址在北仑春晓滨海新城区域内,占地面积60亩,投资1.7亿元,配备固定编制人员50人,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我区相关产业的配套能力,改善投资环境,为我区支柱产业和新兴高科技产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创业服务。
(五)加强高新技术成果引进及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成果,力促成果产业化,上半年我区企业共开展25个科技合作项目,技术交易额2033.9万元,实际支付金额1471.7万元,不包括8个2010年宁波市工业领域重大科技攻关择优委托项目。加强网上技术交易活动的扶持,引导企事业单位通过网上技术市场进行技术合作和交易,推动技术市场健康发展。今年上半年,新发布产学研技术难题27项,累计发布105 项;新增注册会员企业35家,累计注
册会员企业150家;产学研成交项目共计24项,其中难题成交项目数量为8项;认定登记技术合同22项,合同成交金额10298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10263万元。
(六)组织科技项目申报。全区共组织申报国家和省市(级)科技项目8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10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项(东方电缆、大港意宁、科宁达、恒达电器),国家创新基金项目6项(包括平台项目1项:汽车电子平台)。国家级科技项目立项14项,其中诺依克电子的“天然气发动机控制单元”、赛维达机械的“3G通讯发射基站滤波器腔体压铸模具”等3个项目被列入2010年度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省、市级科技项目立项70项,共获得省市级科技项目经费2300万元。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省级二等奖2项(海天塑机、东方集团)、市级一等奖1项(东方集团)。加强对市级重大科技项目的主动设计。组织申报市级重大(重点)科技项目11项。申报2010年度市级新产品试制计划3批共240多项,立项201项,预计项目完成后可新增销售收入11.89亿元。鼓励创建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申报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5家:科宁达、宏协离合器、能之光、金海水暖、微科光电;申报市级10家:人丰家纺、力劲科技、旭升机械、胜克换向器、拓普隔音、凯耀电器、新港机械、博达电气、泰佳设备、纽特汽配。省级立项4家:吉利汽车、勋辉电器、弘讯科技、荣山新材;市级立项3家:奥森科技、德业威龙、康鑫机械;预计年底前还将有人丰家纺等5家企业立项。到目前为止,全区已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级
行业检测中心6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4家、市级46家、省市级行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4家,区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28家,基本涵盖北仑优势特色产业。
(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一是争创省知识产权示范区。近年来,我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宣传普及,着力营造良好氛围,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推进企业建立和完善专利制度,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开展省知识产权创建区工作,目前,已向省科技厅知识产权局上报了《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二是把企业申请专利工作作为区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邀请杭诚、泰能2家专利服务机构对各乡镇、街道进行专利申报培训,并上门为企业代理申请专利。1-10月份,2家专利服务机构共申请专利500多件。全区1-9月份共申请专利1362件,同比增长6.8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69件;专利授权963件,同比增长39.5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6件。同时,区产业政策改变专利奖励方式,增加了对专利申请大户的奖励,涌现了贝发集团、吉利汽车、敏宝卫浴等专利年申请量超百件的企业。讯强电子以企业发明专利权质押向中国银行北仑支行贷款200万元。三是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共有26家企业申报了区级专利产业化项目,其含发明专利技术的产品2009年销售收入超过13亿元,共获得区级科技项目经费资助288万元。四是组织申报省市级专利示范企业。申报省级专利示范企业4家:昌隆机电、隆兴电信、万联药业、吉利汽车;市级4家:弘讯科技、能之光、东方电缆、吉利汽车;立项省级3家:万联药业、隆兴
电信、昌隆机电;市级3家:东方电缆、弘讯科技、吉利汽车。
(八)科普工作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一是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印发北仑区创建浙江省和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方案的通知》,将创建工作根据测评标准、时间进程、针对性工作、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间进行分解和落实。多次召开全区性的专题会议对创建工作进行部署。成立了创建工作指导组,多次对各街道、乡镇科协的创建工作进指导、检查。二是科普组织网络进一步完善。区科协成立了由30人组成的科普讲师团和科普志愿者队伍,各街道、乡镇组建了20人,村、社区组建了10人以上科普志愿者队伍。小港街道4个行政村、大矸街道和戚家山街道各2个社区和10家科技示范户申报了市级科普示范单位。三是科普基础设施建得到完善。新建标准科普画廊70余座,村、社区科普宣传达100%。对全区所有科普画廊的展板每两月统一更换,保证了科普展板质量和内容的及时更新。新购买10余万元的科普书籍充实到各村、社区和学校。小港实验科技馆、顾国和中学科普公园、淮河小学动漫城科普实验基地正式对外开放。四是全民科学素质大幅提升。开展多种形式农函大培训,开展技能培训37期,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落实市、区各类农业科技项目、农技推广项目20余项,建立花卉、金柑、葡萄、草乌鸡等各种农业科技(科普)示范基地8个。联合区教育局举办青少年科技运动会和创新大赛等活动。全年组织各项活动30多次,600多人参获得各类奖项。获国家级团体一等奖2项、省级
一等奖5项、市一等奖21项。组队参加宁波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大赛,我区获第一名。五是学会、协会服务功能更加凸显,科普活动丰富多彩。各学会、协会与村、社区、企业结对后,主动上门开展服务。区医学会和中医药学会下村座诊,进行卫生健康知识讲座;农村金融学会进行反假币宣传;农学会派农技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组织了以“坚持科学发展,走进低碳生活”、“携手建设创新型城市”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共30多场次,参与人数达到6万多人次。
第二篇:最新煤炭工业局年终工作总结
最新煤炭工业局年终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工作计划为依据,订计划总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下面的最新煤炭工业局年终工作总结是由
我局XX年的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监察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的的支持配合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全局干部职工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紧紧围绕“安全监管落实年”的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确保煤炭产业的健康稳定有序发展。现就全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煤矿企业情况
目前,全县共有“六证”齐全的合法煤矿企业26家26对矿井,经瓦斯等级鉴定,均为低瓦斯矿井,XX年核定生产能力103万吨/年,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05万吨/年。
(二)煤炭产量和税费统征情况
今年1-11月共生产原煤91万吨,生产总产值2.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工业增加值5400万元,解决劳动就业XX余人,支付劳动报酬7600万元。比去年同期原煤产量89万吨增加了2万吨。完成全年计划数72万吨的126。
今年1-11月实现煤炭税费收入3595(其中国税增值税1933万元,统征收入1662万元),统征收入比去年同期1434万元增加了228万元,完成全年计划1620万元的103。
今年1-11月实现非煤矿税费收入48.5万元,完成全年计划160万元的30.3,与去年同期59.5万元相比减少了11万元。其主要原因是新县城房建建工程建设未启动,造成市场疲软、建材原料滞销,有的企业被迫停产,无经济效益。
(三)安全事故情况
今年1-11月全县煤矿共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9起,死亡9人,百万吨死亡率为9.9人。其中:顶板事故6起,死6人;放炮事故1起,死亡1人;运输事故1起,死亡1人;瓦斯事故1起,死亡1人。超市局下达的死亡控制指标6人,超县下达的死亡控制指标5人,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暴露出我县煤矿安全生产存在严重问题。深刻分析事故原因,抛开煤矿基础条件差、煤层薄、赋存条件差、开采难度大、工人素质低、监管人员和技术力量不足的客观问题,主观方面安全监管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煤矿存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事故教训是惨痛的,我们对发生的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了调查处理。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做好煤炭产业发展基础工作
1、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根据《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绥江县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云煤整合〔XX〕23号)文件精神,通过整合,到XX年底,煤炭企业户数5户,矿井数量22对,矿井整合技改后设计生产能力186万吨/年。我局已落实专人负责矿井的关闭和整合工作,对资源整合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进行调查了解,研究应对的办法,积极协调、引导异地迁建矿井双方按照整合方案的要求进行整合。今年按照计划已关闭红春湾煤矿。矿井技改工作稳步推进,积极做好矿井生产地质报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编制工作,有5家煤矿已签订了整合协议。
2、完成煤炭深加工项目规划。为摸清我县煤炭质量情况,做好煤炭深加工的基础工作,我局于3月15日与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二地质队签定了《地质技术服务合同》,6月中旬完成了《绥江县煤矿资源深加工开发利用规划》。我县煤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建2×30万吨规模的重介质洗选厂,但只有上半县的煤炭具有洗选价值。目前,我县有1个年生产能力20万吨的洗选厂,由于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实际年洗选煤5万吨,产精煤2.5万吨,利润在300万元左右。现在要新建洗煤厂受政策、市场、原煤量的制约,不具备按设计2×30万吨规模新建洗煤厂的条件。
(二)强化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
1、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我局实行领导和技术人员挂钩包片制度,以产煤乡镇为单位,分成4个片区,每月深入煤矿企业检查、指导、督促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各片区技术负责人每月到煤矿指导督促安全生产工作不得少于10次,主要领导不少于5次,分管领导不少于8次。向煤矿派驻驻矿安监员22名,基本实现了每矿1名驻矿安监员。进一步明确驻矿安监员的职能职责,要求每月到矿23天以上,下井不少于18天,原则上星期一至星期五必须在矿。
2、为督促煤矿落实好抓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我局与煤矿企业签订了《XX年安全生产责任书》,煤矿再与各科室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健全责任考核体系,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根据昭煤发〔XX〕39号《昭通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在全市煤矿企业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承诺制的通知》精神,县政府于XX年7月底与全县煤矿企业签订了《煤矿安全生产承诺书》。到目前,事故矿井已予以兑现承诺金25万元。
(三)加强监管,规范煤矿安全生产行为
1、严格煤矿复工复产工作,为全年煤矿的安全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为认真做好XX年煤矿春节复工复产工作,我局在春节收假后,及时行文并下发了《绥江县煤炭工业局关于XX年煤矿春节节后复工及复产验收有关规定的通知》(绥煤安字〔XX〕2号),对煤矿复工和复产验收工作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在上级“五个从严”标准的基础上,我县硬性规定了15种不予验收的标准。成立了复产验收领导组,实行局领导和技术人员分片负责,坚持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复产验收的煤矿,局机关相关股室还实行了汇签制度,任何一个股室的相关要求未达到都不予通过。针对6月底7月初全县煤矿事故多发的严峻形势,决定在全县煤矿企业开展综合整治行动(绥煤字〔XX〕48号),对按要求整治完成的煤矿再进行复产验收。
2、认真开展煤矿安全市长霹雳行动。根据《昭通市人民政府煤矿安全市长霹雳行动工作方案》(昭政办发〔XX〕95号)和《绥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绥江矿山安全·市长霹雳行动”工作的意见》(绥政办发〔XX〕30号)文件要求及县政府8月22日召开了“矿山安全·市长霹雳行动”动员大会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我局研究制定了《绥江县煤炭工业局关于开展“绥江煤矿安全·市长霹雳行动”工作意见》(绥煤字〔XX〕63号),时间从XX年8月10日开始,XX年12月31日结束,历时5个月。继续深化XX年7月17日开始的对全县煤矿实施综合整治行动,认真贯彻执行“六个从严”,全面落实煤矿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目前为止,霹雳行动期间监管人员到矿检查共62次,302人次。通过排查共排查出隐患852条,其中,采掘系统147条;机电系统134条;运输系统92条;通风瓦斯226条;排水系统133条;软件、制度、机构、培训共115条,暂扣安证5对矿井,督促煤矿对排查出的隐患落实措施积极进行整改,已整改784条,整改率92。局机关共制作大幅宣传标语5条,煤矿企业共制作大本文来源:文秘114http://www.xiexiebang.com幅宣传标语72条(其中永久性标语24条),小标语120条,宣传专栏24期。
3、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铁腕治安,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全县煤矿企业因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和不执行监管指令的情况,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处罚,共处罚金额26.5万元,起到了一定的警示教育作用。
(四)强化基础管理工作,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1、强力推进六项基础工作。以市长霹雳行动为契机,研究制定并向煤矿印发了《绥江县煤矿六项基础工作实施方案》(绥煤字〔XX〕67号)。根据煤矿的不同情况,分别对地质补勘、采掘工作面及运输大巷支护改革、机电和通风质量标准化、采区设计和三图交换、采掘接替计划编制、采掘作业规程及专项技术措施六项基础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此项工作在XX年上半年前全面完成,明确片区监管人员负责督促煤矿落实。
2、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消除事故隐患。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贯穿于安全生产活动全过程,认真执行定期报告、重点监控、挂牌督办、公告公示、限期销号制度,煤矿每月要报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对排查出的隐患按“五定原则”(即定整改时间、人员、措施、资金、验收)落实整改,力争按要求做到煤矿安全隐患100排查,查出的隐患100整改。积极在煤矿企业中开展“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百日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和“三项行动”。
3、强化通风管理和瓦斯治理。我县煤矿虽然都是低瓦斯矿井,但加强通风管理和瓦斯治理工作一直以来都列为安全重点工作之一。我县26家煤矿26对矿井都安装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能正常运行的有22对矿井,有2对矿井在设备检修中,有2对矿井列入整合关闭已自行停产。已有15对矿井实现了矿与县的联网,有9对矿井由于无传输信号,正在协调解决中。在安全监管过程中认真开展煤矿“一通三防”大检查,要求煤矿完善井下通风设施,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坚决杜绝无风和微风作业,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及时处理瓦斯超限和积聚,坚持“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坚持瓦斯“三对口”和“三签字”制度。
4、加强支护方式改革,强化顶板管理。年初就要求全县所有煤矿主运输大巷推广使用锚喷支护,消灭裸体巷道;采煤工作面逐步淘汰木支护和金属摩擦支柱支护,推广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掘进工作面使用前探梁支护,严禁无支护进行作业。要求煤矿必须建立至少由5人组成的顶板管理专业队伍,现场全程跟班作业,强化现场管理,及时排查事故隐患。今年4月下旬,联系省安全培训中心顶板管理方面的专家到我县举办了顶板管理专队伍培训班,有21家煤矿,82人参加了培训,有效地提高了顶板管理专业队伍人员素质。目前,除2对已列入整合关闭自行停产的矿井外,现有的24家煤矿井下巷道采用石料支护,基本实现锚杆支护的有10家煤矿,锚喷支护的有5家煤矿,有19家煤矿基本消灭了裸体巷道,有20家煤矿采用了金属材料支护,有3家煤矿采用了单体液压支柱。
5、认真落实防治水措施,杜绝事故的发生。我局成立有防汛工作领导组,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求煤矿成立有防汛领导组,制定有应急预案,确定有责任人员,严格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原则开展雨季“三防”工作,配备防治水设备设施材料,认真清理尾矿弃渣,防止堵塞河道,影响安全行洪。要求煤矿查清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认真排查治理雨季“三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水害隐患,坚决及时进行整改,认真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
6、加强现场管理,杜绝习惯性违章。督促煤矿建立健全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并抓好落实,实行井下交接班制度。严格落实入井检身制度,要求入井人员的佩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严禁穿化纤服装、解放鞋等下井。安全管理员和班组长必须坚持作业现场带班,加强现场检查和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组织生产,从严查处“三违”现象,杜绝习惯性违章。
7、加强劳动定员管理,严防“三超”。实行科学的定额定员管理,严格控制入井人数。建立井下人员管理系统,对井下人员实行入井、出井登记制度,实时掌握井下人员情况。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优化劳动组织,合理安排队、组编制,杜绝两班交叉作业。
8、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矿工素质。今年共举办煤矿井下新工人培训班18期,培训工人450人,复训班18期,复训工人820人。组织煤矿管理人员到四川广安学习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布置及采煤工艺,到四川乐山学习通风和机电两个质量标准化建设、到昆明学习标准化矿井建设及薄煤层开采技术。
(五)推进煤矿采煤工艺改革和推广先进技术
鼓励和支持现有煤矿进行改造提升,扩大生产规模。全县使用刮板运输机的煤矿7家,使用割煤机的煤矿2家,使用电机车的煤矿11家。
三、困难和问题
今年以来我县煤矿事故频发,种类偏多,这充分暴露出我县煤矿安全监管和煤矿基础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县煤层赋存条件差,煤层较薄,地质构造复杂,开采难度大,单井生产能力较低,生产规模较小,办矿水平较低。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条件较差,管理和技术比较落后,开采布局不合理,机械化程度较低,原煤生产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
二是煤矿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专业知识不足,整体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煤矿管理和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有证无人、有人无证的现象还较为突出,甚至存在未经培训从事井下作业的现象。
三是煤矿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设施不完善,煤矿业主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和行为较为严重,违章、冒险蛮干的事时有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制度不健全,现场管理不到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所编制的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针对性不强,甚至存在无规程和措施作业的现象。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四是煤炭工业局安全监管队伍人员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监管力量薄弱。安全监管主体责任的落实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监管执法的过程中敢于监管、善于监管的力度还不够强硬,处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做好煤矿关闭和资源整合工作。严格按照关闭矿井的相关要求完成关闭矿井的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完成资源整合的手续报批办理工作。
二是强化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进一步加强日常安全监管。着力强化隐患排查、领导带班、入井检身和“三违”处罚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的完善和落实。
三是强力推进六项基础工作,按照规定的时间要求督促煤矿企业落实到位,对落实不力的煤矿该停产的要停产,该关闭的要关闭,严禁煤矿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组织生产。
四是严格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凡从事煤矿井下作业的人员,必须通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方可上岗。凡未经培训和持证就擅自安排上岗的,一经发现,必须重处重罚。
五是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局机关每月组织一次驻矿安监员培训,提高监管素质。努力推进矿山救护队伍和基地建设。
第三篇:煤炭工业局工作总结
煤炭工业局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煤炭工业局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我局XX年的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监察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的的支持配合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全局干部职工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紧紧围绕“安全监管落实年”的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确保煤炭产业的健康稳定有序发展。现就全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煤矿企业情况
目前,全县共有“六证”齐全的合法煤矿企业26家26对矿井,经瓦斯等级鉴定,均为低瓦斯矿井,XX年核定生产能力103万吨/年,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05万吨/年。
(二)煤炭产量和税费统征情况
今年1-11月共生产原煤91万吨,生产总产值2.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工业增加值5400万元,解决劳动就业XX余人,支付劳动报酬7600万元。比去年同期原煤产量89万吨增加了2万吨。完成全年计划数72万吨的126。
今年1-11月实现煤炭税费收入3595(其中国税增值税1933万元,统征收入1662万元),统征收入比去年同期1434万元增加了228万元,完成全年计划1620万元的103。
今年1-11月实现非煤矿税费收入48.5万元,完成全年计划160万元的30.3,与去年同期59.5万元相比减少了11万元。其主要原因是新县城房建建工程建设未启动,造成市场疲软、建材原料滞销,有的企业被迫停产,无经济效益。
(三)安全事故情况
今年1-11月全县煤矿共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9起,死亡9人,百万吨死亡率为9.9人。其中:顶板事故6起,死6人;放炮事故1起,死亡1人;运输事故1起,死亡1人;瓦斯事故1起,死亡1人。超市局下达的死亡控制指标6人,超县下达的死亡控制指标5人,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暴露出我县煤矿安全生产存在严重问题。深刻分析事故原因,抛开煤矿基础条件差、煤层薄、赋存条件差、开采难度大、工人素质低、监管人员和技术力量不足的客观问题,主观方面安全监管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煤矿存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事故教训是惨痛的,我们对发生的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了调查处理。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做好煤炭产业发展基础工作
1、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根据《云南省
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绥江县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云煤整合〔XX〕23号)文件精神,通过整合,到XX年底,煤炭企业户数5户,矿井数量22对,矿井整合技改后设计生产能力186万吨/年。我局已落实专人负责矿井的关闭和整合工作,对资源整合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进行调查了解,研究应对的办法,积极协调、引导异地迁建矿井双方按照整合方案的要求进行整合。今年按照计划已关闭红春湾煤矿。矿井技改工作稳步推进,积极做好矿井生产地质报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编制工作,有5家煤矿已签订了整合协议。
2、完成煤炭深加工项目规划。为摸清我县煤炭质量情况,做好煤炭深加工的基础工作,我局于3月15日与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二地质队签定了《地质技术服务合同》,6月中旬完成了《绥江县煤矿资源深加工开发利用规划》。我县煤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建2×30万吨规模的重介质洗选厂,但只有上半县的煤炭具有洗选价值。目前,我县有1个年生产能力20万吨的洗选厂,由于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实际年洗选煤5万吨,产精煤2.5万吨,利润在300万元左右。现在要新建洗煤厂受政策、市场、原煤量的制约,不具备按设计2×30万吨规模新建洗煤厂的条件。
(二)强化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
1、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我局实行领导和技术人员挂钩包片制度,以产煤乡镇为单位,分成4个片区,每月
深入煤矿企业检查、指导、督促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各片区技术负责人每月到煤矿指导督促安全生产工作不得少于10次,主要领导不少于5次,分管领导不少于8次。向煤矿派驻驻矿安监员22名,基本实现了每矿1名驻矿安监员。进一步明确驻矿安监员的职能职责,要求每月到矿23天以上,下井不少于18天,原则上星期一至星期五必须在矿。
2、为督促煤矿落实好抓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我局与煤矿企业签订了《XX年安全生产责任书》,煤矿再与各科室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健全责任
第四篇:煤炭工业局年终工作总结
我局XX年的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监察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的的支持配合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全局干部职工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紧紧围绕“安全监管落实年”的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确保煤炭产业的健康稳定有序发展。现就全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煤矿企业情况
目前,全县共有“六证”齐全的合法煤矿企业26家26对矿井,经瓦斯等级鉴定,均为低瓦斯矿井,XX年核定生产能力103万吨/年,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05万吨/年。
(二)煤炭产量和税费统征情况
今年1-11月共生产原煤91万吨,生产总产值2.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工业增加值5400万元,解决劳动就业XX余人,支付劳动报酬7600万元。比去年同期原煤产量89万吨增加了2万吨。完成全年计划数72万吨的126。
今年1-11月实现煤炭税费收入3595(其中国税增值税1933万元,统征收入1662万元),统征收入比去年同期1434万元增加了228万元,完成全年计划1620万元的103。
今年1-11月实现非煤矿税费收入48.5万元,完成全年计划160万元的30.3,与去年同期59.5万元相比减少了11万元。其主要原因是新县城房建建工程建设未启动,造成市场疲软、建材原料滞销,有的企业被迫停产,无经济效益。
(三)安全事故情况
今年1-11月全县煤矿共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9起,死亡9人,百万吨死亡率为9.9人。其中:顶板事故6起,死6人;放炮事故1起,死亡1人;运输事故1起,死亡1人;瓦斯事故1起,死亡1人。超市局下达的死亡控制指标6人,超县下达的死亡控制指标5人,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暴露出我县煤矿安全生产存在严重问题。深刻分析事故原因,抛开煤矿基础条件差、煤层薄、赋存条件差、开采难度大、工人素质低、监管人员和技术力量不足的客观问题,主观方面安全监管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煤矿存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事故教训是惨痛的,我们对发生的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了调查处理。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做好煤炭产业发展基础工作
1、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根据《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绥江县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云煤整合〔XX〕23号)文件精神,通过整合,到XX年底,煤炭企业户数5户,矿井数量22对,矿井整合技改后设计生产能力186万吨/年。我局已落实专人负责矿井的关闭和整合工作,对资源整合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进行调查了解,研究应对的办法,积极协调、引导异地迁建矿井双方按照整合方案的要求进行整合。今年按照计划已关闭红春湾煤矿。矿井技改工作稳步推进,积极做好矿井生产地质报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编制工作,有5家煤矿已签订了整合协议。
2、完成煤炭深加工项目规划。为摸清我县煤炭质量情况,做好煤炭深加工的基础工作,我局于3月15日与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二地质队签定了《地质技术服务合同》,6月中旬完成了《绥江县煤矿资源深加工开发利用规划》。我县煤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建2×30万吨规模的重介质洗选厂,但只有上半县的煤炭具有洗选价值。目前,我县有1个年生产能力20万吨的洗选厂,由于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实际年洗选煤5万吨,产精煤2.5万吨,利润在300万元左右。现在要新建洗煤厂受政策、市场、原煤量的制约,不具备按设计2×30万吨规模新建洗煤厂的条件。
(二)强化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
1、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我局实行领导和技术人员挂钩包片制度,以产煤乡镇为单位,分成4个片区,每月深入煤矿企业检查、指导、督促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各片区技术负责人每月到煤矿指导督促安全生产工作不得少于10次,主要领导不少于5次,分管领导不少于8次。向煤矿派驻驻矿安监员22名,基本实现了每矿1名驻矿安监员。进一步明确驻矿安监员的职能职责,要求每月到矿23天以上,下井不少于18天,原则上星期一至星期五必须在矿。
2、为督促煤矿落实好抓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我局与煤矿企业签订了《XX年安全生产责任书》,煤矿再与各科室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健全责任考核体系,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根据昭煤发〔XX〕39号《昭通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在全市煤矿企业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承诺制的通知》精神,县政府于XX年7月底与全县煤矿企业签订了《煤矿安全生产承诺书》。到目前,事故矿井已予以兑现承诺金25万元。
(三)加强监管,规范煤矿安全生产行为
1、严格煤矿复工复产工作,为全年煤矿的安全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为认真做好XX年煤矿春节复工复产工作,我局在春节收假后,及时行文并下发了《绥江县煤炭工业局关于XX年煤矿春节节后复工及复产验收有关规定的通知》(绥煤安字〔XX〕2号),对煤矿复工和复产验收工作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在上级“五个从严”标准的基础上,我县硬性规定了15种不予验收的标准。成立了复产验收领导组,实行局领导和技术人员分片负责,坚持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复产验收的煤矿,局机关相关股室还实行了汇签制度,任何一个股室的相关要求未达到都不予通过。针对6月底7月初全县煤矿事故多发的严峻形势,决定在全县煤矿企业开展综合整治行动(绥煤字〔XX〕48号),对按要求整治完成的煤矿再进行复产验收。
2、认真开展煤矿安全市长霹雳行动。根据《昭通市人民政府煤矿安全市长霹雳行动工作方案》(昭政办发〔XX〕95号)和《绥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绥江矿山安全·市长霹雳行动”工作的意见》(绥政办发〔XX〕30号)文件要求及县政府8月22日召开了“矿山安全·市长霹雳行动”动员大会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我局研究制定了《绥江县煤炭工业局关于开展“绥江煤矿安全·市长霹雳行动”工作意见》(绥煤字〔XX〕63号),时间从XX年8月10日开始,XX年12月31日结束,历时5个月。继续深化XX年7月17日开始的对全县煤矿实施综合整治行动,认真贯彻执行“六个从严”,全面落实煤矿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目前为止,霹雳行动期间监管人员到矿检查共62次,302人次。通过排查共排查出隐患852条,其中,采掘系统147条;机电系统134条;运输系统92条;通风瓦斯226条;排水系统133条;软件、制度、机构、培训共115条,暂扣安证5对矿井,督促煤矿对排查出的隐患落实措施积极进行整改,已整改784条,整改率92。局机关共制作大幅宣传标语5条,煤矿企业共制作大本文来源:文秘114http://www.xiexiebang.com幅宣传标语72条(其中永久性标语24条),小标语120条,宣传专栏24期。
3、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铁腕治安,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全县煤矿企业因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和不执行监管指令的情况,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处罚,共处罚金额26.5万元,起到了一定的警示教育作用。
(四)强化基础管理工作,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1、强力推进六项基础工作。以市长霹雳行动为契机,研究制定并向煤矿印发了《绥江县煤矿六项基础工作实施方案》(绥煤字〔XX〕67号)。根据煤矿的不同情况,分别对地质补勘、采掘工作面及运输大巷支护改革、机电和通风质量标准化、采区设计和三图交换、采掘接替计划编制、采掘作业规程及专项技术措施六项基础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此项工作在XX年上半年前全面完成,明确片区监管人员负责督促煤矿落实。
2、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消除事故隐患。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贯穿于安全生产活动全过程,认真执行定期报告、重点监控、挂牌督办、公告公示、限期销号制度,煤矿每月要报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对排查出的隐患按“五定原则”(即定整改时间、人员、措施、资金、验收)落实整改,力争按要求做到煤矿安全隐患100排查,查出的隐患100整改。积极在煤矿企业中开展“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百日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和“三项行动”。
3、强化通风管理和瓦斯治理。我县煤矿虽然都是低瓦斯矿井,但加强通风管理和瓦斯治理工作一直以来都列为安全重点工作之一。我县26家煤矿26对矿井都安装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能正常运行的有22对矿井,有2对矿井在设备检修中,有2对矿井列入整合关闭已自行停产。已有15对矿井实现了矿与县的联网,有9对矿井由于无传输信号,正在协调解决中。在安全监管过程中认真开展煤矿“一通三防”大检查,要求煤矿完善井下通风设施,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坚决杜绝无风和微风作业,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及时处理瓦斯超限和积聚,坚持“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坚持瓦斯“三对口”和“三签字”制度。
4、加强支护方式改革,强化顶板管理。年初就要求全县所有煤矿主运输大巷推广使用锚喷支护,消灭裸体巷道;采煤工作面逐步淘汰木支护和金属摩擦支柱支护,推广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掘进工作面使用前探梁支护,严禁无支护进行作业。要求煤矿必须建立至少由5人组成的顶板管理专业队伍,现场全程跟班作业,强化现场管理,及时排查事故隐患。今年4月下旬,联系省安全培训中心顶板管理方面的专家到我县举办了顶板管理专业队伍培训班,有21家煤矿,82人参加了培训,有效地提高了顶板管理专业队伍人员素质。目前,除2对已列入整合关闭自行停产的矿井外,现有的24家煤矿井下巷道采用石料支护,基本实现锚杆支护的有10家煤矿,锚喷支护的有5家煤矿,有19家煤矿基本消灭了裸体巷道,有20家煤矿采用了金属材料支护,有3家煤矿采用了单体液压支柱。
5、认真落实防治水措施,杜绝事故的发生。我局成立有防汛工作领导组,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求煤矿成立有防汛领导组,制定有应急预案,确定有责任人员,严格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原则开展雨季“三防”工作,配备防治水设备设施材料,认真清理尾矿弃渣,防止堵塞河道,影响安全行洪。要求煤矿查清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认真排查治理雨季“三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水害隐患,坚决及时进行整改,认真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
6、加强现场管理,杜绝习惯性违章。督促煤矿建立健全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并抓好落实,实行井下交接班制度。严格落实入井检身制度,要求入井人员的佩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严禁穿化纤服装、解放鞋等下井。安全管理员和班组长必须坚持作业现场带班,加强现场检查和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组织生产,从严查处“三违”现象,杜绝习惯性违章。
7、加强劳动定员管理,严防“三超”。实行科学的定额定员管理,严格控制入井人数。建立井下人员管理系统,对井下人员实行入井、出井登记制度,实时掌握井下人员情况。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优化劳动组织,合理安排队、组编制,杜绝两班交叉作业。
8、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矿工素质。今年共举办煤矿井下新工人培训班18期,培训工人450人,复训班18期,复训工人820人。组织煤矿管理人员到四川广安学习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布置及采煤工艺,到四川乐山学习通风和机电两个质量标准化建设、到昆明学习标准化矿井建设及薄煤层开采技术。
(五)推进煤矿采煤工艺改革和推广先进技术
鼓励和支持现有煤矿进行改造提升,扩大生产规模。全县使用刮板运输机的煤矿7家,使用割煤机的煤矿2家,使用电机车的煤矿11家。
三、困难和问题
今年以来我县煤矿事故频发,种类偏多,这充分暴露出我县煤矿安全监管和煤矿基础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县煤层赋存条件差,煤层较薄,地质构造复杂,开采难度大,单井生产能力较低,生产规模较小,办矿水平较低。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条件较差,管理和技术比较落后,开采布局不合理,机械化程度较低,原煤生产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
二是煤矿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专业知识不足,整体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煤矿管理和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有证无人、有人无证的现象还较为突出,甚至存在未经培训从事井下作业的现象。
三是煤矿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设施不完善,煤矿业主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和行为较为严重,违章、冒险蛮干的事时有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制度不健全,现场管理不到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所编制的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针对性不强,甚至存在无规程和措施作业的现象。
四是煤炭工业局安全监管队伍人员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监管力量薄弱。安全监管主体责任的落实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监管执法的过程中敢于监管、善于监管的力度还不够强硬,处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做好煤矿关闭和资源整合工作。严格按照关闭矿井的相关要求完成关闭矿井的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完成资源整合的手续报批办理工作。
二是强化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进一步加强日常安全监管。着力强化隐患排查、领导带班、入井检身和“三违”处罚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的完善和落实。
三是强力推进六项基础工作,按照规定的时间要求督促煤矿企业落实到位,对落实不力的煤矿该停产的要停产,该关闭的要关闭,严禁煤矿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组织生产。
四是严格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凡从事煤矿井下作业的人员,必须通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方可上岗。凡未经培训和持证就擅自安排上岗的,一经发现,必须重处重罚。
五是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局机关每月组织一次驻矿安监员培训,提高监管素质。努力推进矿山救护队伍和基地建设。
第五篇:煤炭工业局年终工作总结
煤炭工业局年终工作总结
2009年煤炭工业局年终工作总结
我局2009年的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监察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的的支持配合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全局
干部职工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紧紧围绕“安全监管落实年”的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确保煤炭产业的健康稳定有序发展。现就全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煤矿企业情况
目前,全县共有“六证”齐全的合法煤矿企业26家26对矿井,经瓦斯等级鉴定,均为低瓦斯矿井,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103万吨/年,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05万吨/年。
(二)煤炭产量和税费统征情况
今年1-11月共生产原煤91万吨,生产总产值亿元,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工业增加值5400万元,解决劳动就业2000余人,支付劳动报酬7600万元。比去年同期原煤产量89万吨增加了2万吨。完成全年计划数72万吨的126。
今年1-11月实现煤炭税费收入3595(其中国税增值税1933万元,统征收入1662万元),统征收入比去年同期1434万元增加了228万元,完成全年计划1620万元的103。
今年1-11月实现非煤矿税费收入万元,完成全年计划160万元的,与去年同期万元相比减少了11万元。其主要原因是新县城房建建工程建设未启动,造成市场疲软、建材原料滞销,有的企业被迫停产,无经济效益。
(三)安全事故情况
今年1-11月全县煤矿共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9起,死亡9人,百万吨死亡率为人。其中:顶板事故6起,死6人;放炮事故1起,死亡1人;运输事故1起,死亡1人;瓦斯事故1起,死亡1人。超市局下达的死亡控制指标6人,超县下达的死亡控制指标5人,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暴露出我县煤矿安全生产存在严重问题。深刻分析事故原因,抛开煤矿基础条件差、煤层薄、赋存条件差、开采难度大、工人素质低、监管人员和技术力量不足的客观问题,主观方面安全监管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煤矿存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事故教训是惨痛的,我们对发生的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了调查处理。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做好煤炭产业发展基础工作
1、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根据《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绥江县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云煤整合〔2008〕23号)文件精神,通过整合,到2010年底,煤炭企业户数5户,矿井数量22对,矿井整合技改后设计生产能力186万吨/年。我局已落实专人负责矿井的关闭和整合工作,对资源整合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进行调查了解,研究应对的办法,积极协调、引导异地迁建矿井双方按照整合方案的要求进行整合。今年按照计划已关闭红春湾煤矿。矿井技改工作稳步推进,积极做好矿井生产地质报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编制工作,有5家煤矿已签订了整合协议。
2、完成煤炭深加工项目规划。为摸清我县煤炭质量情况,做好煤炭深加工的基础工作,我局于3月15日与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二地质队签定了《地质技术服务合同》,6月中旬完成了《绥江县煤矿资源深加工开发利用
规划》。我县煤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建2×30万吨规模的重介质洗选厂,但只有上半县的煤炭具有洗选价值。目前,我县有1个年生产能力20万吨的洗选厂,由于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实际年洗选煤5万吨,产精煤万吨,利润在300万元左右。现在要新建洗煤厂受政策、市场、原煤量的制约,不具备按设计2×30万吨规模新建洗煤厂的条件。
(二)强化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
1、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我局实行领导和技术人员挂钩包片制度,以产煤乡镇为单位,分成4个片区,每月深入煤矿企业检查、指导、督促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各片区技术负责人每月到煤矿指导督促安全生产工作不得少于10次,主要领导不少于5次,分管领导不少于8次。向煤矿派驻驻矿安监员22名,基本实现了每矿1名驻矿安监员。进一步明确驻矿安监员的职能职责,要求每月到矿23天以上,下井不少于18天,原则上星期一至星期五必须
在矿。
2、为督促煤矿落实好抓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我局与煤矿企业签订了《2009年安全生产责任书》,煤矿再与各科室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健全责任考核体系,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根据昭煤发〔2009〕39号《昭通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在全市煤矿企业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承诺制的通知》精神,县政府于2009年7月12全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