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结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种方法
小结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种方法
一、准备活动要新颖。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开始。因此我们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做得好,做到吸引学生,提高兴趣,要做到这样,就应要考虑到准备活动要新颖。好“新”好“奇”是每一位青少年学生的一大心理特征,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编排好准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因为千篇一律的徒手操加慢跑的准备活动,会使学生感到单调和乏味,所以准备活动要做到形式多样,内容要丰富,要活泼生动,例如徒手操可以采用绳操、棍操、球操和双人操等;而慢跑则可以采用倒后跑、踩线跑、侧身跑、跑动当中跟我做等多种形式。这样既有一节课的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又有专项的准备活动,同时在准备活动中又增加一些有趣味性的游戏练习,从而使准备活动更具针对性和趣味性。
二、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合理地搭配。
由于体育教材具有重复性的特点。因此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基本教材不变的情况下,针对学生的生理、性别、年龄和兴趣爱好等以及场地器材的实际,灵活地选择教材内容,使学生在练习中有一种新鲜感。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练习的兴趣和强烈的练习欲望,从而提高练习的效果。但是在安排教材时还要注意教材的搭配。学校体育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如果教材项目搭配得科学合理,就有利于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亦有利于安排合理的运动负荷和学习负担;有利于各环节的联系;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减少不必要的伤害事故,从中可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反之,则会造成许多干扰,影响教学效果,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在教学内容上既要符合学生的学校的实际,又要注意教材的整体搭配,主要教材和次要教材的关系等。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有效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手段要灵活多样新颖。
同一练习内容,有不同的练习方法。单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生对教师上课的要求就正如穿衣服一样需要经常的换洗。这就要求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手段要灵活多样新颖。如教学耐久跑这一内容时,为使学生不觉得枯燥乏味,每次课都可以采用在练习场地、距离和练习时间的改变,跑时的队形可以花样多样新颖。如不同形式的全程追逐跑,重复接力跑,分级对抗等。这样使学生寓耐久跑于兴趣中,使学生感到耐久跑其乐无穷,同时亦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顽强的精神,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练习效果。记得有名言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我们教师应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新颖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这样,教学效果就会自然地得到不断的提高了。
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积极、最活泼的一个心理因素。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这就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很有必要培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第二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法
叶青(学员)发布时间: 2010-08-26 01:14:38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中心环节,因此,课堂教学的水准对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课堂上 , 实现对课堂的最佳控制。课堂教学是教师个性、创造性的综合反映,具体表现在教学的方法、手段、语言、机智、风格等方面。教师要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获得教学的最优效果,除了通过各种途径探求和掌握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性外,还必须努力追求教学的“真、善、美”,力求达到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一、创设问题情境,点燃求知激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作为好课的幕后策划者、作为师生平等关系中的首席,其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让每位学习者身临其中,触景生情。每堂课的导语一定要自然,最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中引出问题,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提出如何解决问题,进入课题,这样学生思维自然随着问题迁移,将新旧知识连成一片。特别是创设问题情境时,导语一定要具有概括性、启发性、严密性、准确性、实用性,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自己动手得到答案走出课堂。因此,每节课的导语是组织好一堂课,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
二、语言表达清晰,课堂指令准确
课堂教学指令清晰是一堂好数学课的标准。一堂好课应当是课堂教学节奏明快、师生配合积极默契的课。一位老师无法发出明晰的课堂指令,那么师生默契的配合无从谈起。如果一堂课老师不断地发出模糊不清的众多指令,那么久而久之老师的“课堂指令”就慢慢变成无人遵从的一纸空文了。老师的课堂指令“要求明确、时限清楚、落实到位”,那么这种老师所主持的课堂就一定是师生配合默契的课堂,在这种课堂上,师生的思维活动一定是活跃的。语言表达准确,课堂指令清晰,这是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当前教师必须追求的目标。
三、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都知道,每一节课都应当是有针对性的,特别是数学课尤其特殊,不同的知识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没有一个适合任何学生的教材和教案。教师设计一节具体的课时,都应当把它当做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只有根据学生实际和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的教学条件,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什么是重点,难点如何突破,要渗透哪一类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是探索和发现,是采用直观教学,还是组织学生讨论,都要设计好,并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兑现。实际上,有些知识的巩固可以通过学生自学、练习、测试等形式来实现。如果一堂课什么都要讲得那么细,那么“清楚”,那学生就“不清楚”了。因为,老师所能占用的课堂时间是很有限的,更多的课堂时间应当还给学生去学习、去讨论、去思考。
四、创设良好氛围,体现宽松和谐
好的课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讲课首先得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在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以后,促使学生进行信息加工,就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进一块石子,在水面上形成波纹,能够与学生的思维产生共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幽默的语言, 和蔼的态度,手势和表情也是不可缺少的。上板着面孔的课,教师在说“单口相声”,学生可能会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但他们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的探索热情,更谈不上能力培养了。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
五、关注学习过程,亲历成功体验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先讲授所要学习的概念和原理,而后再让学生去做一定的练习,尝试去解答有关的习题,其潜在的假设是:学和做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只有先学会了才能去做,去解决有关的问题。而现在倡导的教学理念,正好用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学。先鼓励学生去做,在做中学。因为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甚至可能还要查阅有关的资料,从而作出合理的综合和推论,分析、解释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
六、保留教学时间,注重思考反思
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引导学生思考:“我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今天学的这些知识(或研究的这些问题)之间有何联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有人甚至将一个人是否具有反思习惯作为一个人是否聪慧的指标。由此可见,在评课时教师对学生进行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
七、巧设课堂结尾,思维意犹未尽
一堂好课也应设“矛盾”而终,使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在一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国章回小说常用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尾,迫使读者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课堂何尝不是如此,一堂好课不是讲完了就完了,而是词已尽意无穷。这样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下节课的教学作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第三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后,学生上课时间逐渐减少,怎样用有限的时间来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什么是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得到充分训练,还能学到一定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更好的培养。一句话,就是使学生获得更大更快的发展。针对学生实际,实施分组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笔者认为是一种很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分组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当一个人对某个问题有了兴趣,那问题就会像磁石一样吸引他,随时随地、自觉不自觉地引起他的注意和思考,促使他以百倍的勤奋、百折不挠的毅力去研究它,以达到清楚的理解。让学生会学,还必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掌握各科学习的技巧。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时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积极渗透,一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加以批注,就可以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二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预习、练习、听教师讲解时都能积极思考,大胆参与,向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如果所提问题得到了解决,学生会产生满足感和成功感,同时也会有更大的兴趣和动力投入到学习中。三是培养学生主动使用工具书,查阅相关资料的习惯,使所学知识更加深刻准确。四是抓住各学科的特点,掌握学习的步骤和方法。
但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单靠集体指导还不够,教学中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如挂图、实物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课堂教学内容也应有一定的梯度,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优生基础知识扎实,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对优生的指导应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让他们多做思维难度较大的题目,如课本中的选做题、思考题。二是让他们积极参加活动课,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中等生能够掌握基本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对他们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后进生缺乏自信心,知识欠缺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对他们要重点辅导,应善于抓住教学中的做、听、说、读、写、想等一切机会,有重点地进行辅导。并且对后进生要做到四优先:优先发言、优先演示、优先辅导、优先批改。
二、因人施教
根据学生练习效果参差不齐的现象,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这样的练习不会把所有学生框在一起,因人施教,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作业要求也分层次,对后进生一般布置最基础部分的作业,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对中等生则可适当安排一些选做题和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对优生可以安排一些较难的作业,甚至要求一题多解,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从数量上进行分层要求,在同一时间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数量不等的作业任务,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全面落实大纲的要求。
三、分类评价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实施分组、分层教学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后进生堂堂学有所得,提高学习的兴趣,优等生堂堂都能学得饱,增强了自学能力和吸取知识的独立性。这样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要从教师专业基本功、学校管理等各个方面去考虑,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时时想,实实在在做,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提高学习效率方法小结
提高学习效率方法小结
一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1、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我以前也曾经常用一个晚上来看数学或物理,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后来我在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二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
1以我的经历来看,课前要有一定的预习,这是必要的。预习时,我们不必搞得太细,如果过细一是浪费时间,二是上课时未免会有些松懈,有时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东西。上课时认真听课当然是必须的,但是任何人也无法集中精力一节课,就是说,连续四十多分钟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课期间也有一个时间分配的问题,老师讲有些很熟悉的东西时,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
2记笔记有时也会妨碍课堂听课效率,有时一节课就忙着抄笔记了,这样做,有时会忽略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但这并不等于说可以不抄笔记,不抄笔记是不行的,人人都会遗忘,有了笔记,复习时才有基础,有时老师讲得很多,在黑板上记得也很多,但并不需要全记,书上有的东西当然不要记,要记一些书上没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题与典型解法,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去记的东西。否则见啥记啥,势必影响课上听课的效率,得不偿失。三效率总结
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第五篇:浅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浅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东峨小学王玉英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很多。其中,自主、合作、探究就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传统教学主要以教师单向的传授知识为主,学生的依赖性强,学生很少有机会去开动脑筋质疑问难,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独立性、合作性应有的尊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构建“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态度,把学生纳入一个平等、互相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中,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和节奏,自由自主地学习和探索,从而也就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动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效率 营造氛围 激励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单向的传授知识为主,学生的依赖性强;学生很少有机会去开动脑筋质疑问难,缺乏对学生主体性和独立性应有的尊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提倡并实践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树立了全新的教学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是局限于单纯的语文知识的灌输和语文技能的训练,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阅读活动形式。笔者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做出大胆的尝试。
一、语文课堂一定要“先学后教”
“先学”,就是课前预习,独立寻疑,为营造自主、合作学习的氛围做铺垫。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果有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思考练习”自学,在练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这时学生便产生了查阅、探究的动机。如学《背影》一课,学生提出:“朱自清的父亲身体肥胖,行动不便,为什么自己要亲自去买橘子”“父亲的背影为什么让作者这样动情”等。这时,教师就从“独角演员”变成为导演,使学生集体讨论,自主探索,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好。
二、立目标,创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立目标,创情境,是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精心营造学生自学的氛围,及时地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与方法进行自学。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在新课一开设就被调动起来了。如教《变色龙》一文时,学生的学法精彩纷呈,擅长朗读的分角色读得有声有色;喜欢表演的加上动作神态演课本剧活灵活现;记忆力强的复述了课文,并加上了评价性结尾;语感强的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及时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与方法进行自学,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在新课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了。
三、师生相互倾听,整合生成资源
在“先学”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之后,就会生成大量信息,显现出“橫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精彩画面。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要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处理完如此丰富的信息,显然不现实,而且这些信息有重要与次要、有用与无用之分,全盘接收也是不理智的。
所以,我们要用心倾听,对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比较、判断、鉴别,以“去伪存真,取其精义”为尺度,确认资源特点,并将之融入教学过程,使课堂走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四、多读感悟,品味语言,自主发现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哀乐中体会感情,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描述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十分遥远,学生难以理解。于是,我先问学生:“约瑟夫家庭很贫穷,为什么每到星期日,全家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学生抓句扣词,了解到全家去旅游的真正的原因是盼望着在远方发财的于勒归来。我再引导学生想象并描述于勒归来时的热闹情景:于勒的哥嫂看到于勒时会有怎样的表现?人们在干什么?小孩子在干什么?接着我话锋一转:“哲尔赛的旅行对他们全家的梦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全家认出沦为穷水手的竟是他们朝思暮想的于勒时,克拉丽丝为什么没有死心,非让丈夫向船长再打听一下眼前的这个穷水手的身世?证实了眼前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为什么要让约瑟夫去付钱,从约瑟夫的心理可以看出年幼的他与父母有何不同?如果你是约瑟夫,你会与叔叔相认吗?如果你是约瑟夫,这时候你的心情怎
样?”其中一个学生说:“我觉得我的父母不应该这样对待我的叔叔„„”话说得多好啊,于是,我请他读给于勒送钱时的一段,当这位学生哽咽着读完时,许多学生被感动了。经过这样的情感体验,不少学生就泪光盈盈了。
五、自读感悟,讨论交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阅读,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不可想象的;而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由于伙伴的交互作用,在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具有关键作用。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点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学生在自读后,可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可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进行必要的点拨,引导学生再读书,在阅读中解决难点。如《故乡》一文结尾写到宏儿和水生的对话,教师设下悬念:“宏儿和水生的命运将会怎样呢?让我们也当当小作家,把故事编下去。”虽然是续写大作家的作品,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学生兴致高昂,小组之间优势互补,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小组讨论、代表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最后再让学生写下来。“思”“读”“写”相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六、激励评价,激发兴趣,树立坚定的学习自信心
“教育的本质在于鼓励和唤醒。”播种希望,才能收获惊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赞赏和激励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如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真棒”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而要根据学生朗读的实际情况来评价。如“你的声音真好听,长大了能当播音员!”“读得有感情,把诗人的心情表达出来了,老师也被你感动了。”
在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或完全不正确时,可以说:“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你答对了一半,也是一份贡献,另一半你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这样的评价对学生的内心产生很强的激励作用,进而产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语文课堂会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推进新课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语文教育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3]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