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规律说课稿

时间:2019-05-13 02:1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探索规律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探索规律说课稿》。

第一篇:探索规律说课稿

《探索规律》说课稿

孔滩镇白龙小学:蒋凤

一、教学内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7页的《探索规律》的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探究图形的排列规律。让学生在具体的探索活动中发现和欣赏数学美,培养学生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四、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五、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的事物很多都是有规律的排列的及所隐含着的数学知识。

六、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内容不能仅限于寻找一种规律,重要的是怎样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学习的过程,这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本节设计中,在新课引入阶段,我创设了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习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美,使学习感受学习数学能发现生活中的很多规律,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本节课的设计具有以下教学理念:

1、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所以在选取例子时从学习熟悉的生活情境或具体事物出发展开教学,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活动,获得对找规律的直观经验。

2、让学生亲身经历“找规律”的过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在生动的具体情境中呈现有意义的材料,给孩子们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本节课为了解决“找规律”的方法等重、难点,我利用自己自制的学具给同学们演示“图形的变化规律”,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充满兴趣,能积极主动地融入问题中,并通过自动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解决难点,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因为我们是农村学校,不能够有效的利用多媒体 电化教学······所以只能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3、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教学中倡导的基本理念。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在练习的设计上,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新课标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知识为主线”的三主原则,它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符合其水平的思维情景和条件,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

第二篇: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问题蕴涵着观察、猜想、归纳的思想方法,是锻炼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一个好素材,教材中主要是鼓励学生探索数与数之间蕴涵的规律、实际生活中蕴涵的规律等,对于规律的探索,不仅能加深对所学的数的理解,而且为数学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它的方法、函数思想以及推理的方法也为数学本身和其他学科发研究提供了基础。下面我结合六年级找规律一节课谈谈我的体会

第一环节:引入适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认知特点,创设了适合于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情境,培养他们一种愿意甚至喜爱的积极情感。“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位数,计算100与这个数的和,乘以100与这个数差的积。你只要告诉我,你写出的个位数,我就能说出计算结果,信吗?”让学生带着好奇的疑问去学习数学,自始自终,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并保持了旺盛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第二环节:探索活动,发现规律。第二环节的“九九乘法表”是数学体现数字规律的篇章,通过找乘法表中的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去观察,大脑去思考、归纳,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探究猜测——推理验证——得出结论这一过程。给学生创设了宽松的独立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各种规律,充分尊重学生能够的个性思维;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维成果,相互启发,共同发展。

第三环节:探索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现实生活的数学,而这个现实不是成人眼中的现实,应该是学生眼中的现实,贴近他们现实生活的内容进行教学,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主动应用数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们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数学是有用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探究法、观察法、归纳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归纳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组织和合作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共同探究,揭示数与数之间的变化规律,生活中的变化规律,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

第三篇:探索规律与表达说课稿

探索规律与表达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探索规律与表达》教学设计及分析。

一.说教材(教材结构、内容、地位)

《探索规律与表达》是北师大版初中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本节内容是对整式及其加减的探索和应用。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的加减作为本课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这节课,在初中学习中,占据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够总结整式的运算规律,也能为数形结合思维做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根据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经历探索数量关系,应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验算证明规律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掌握探索规律的步骤。

2.过程与方法目标: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己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认知和数学思维计算能力的特点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探索得到实际生活中蕴涵的数学规律,再依据规律正确求解。难点:用代数式正确地表示实际问题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四.说教学过程:

时间安排:情境引入8分钟,探究一日历中的问题15分钟,探究二图形规律探索7分钟,课堂练习7分钟,课堂总结3分钟。

1.由数手指的小游戏引入:

缓解课堂紧张气氛,带领大家探索新知。

请同学们伸出左手,一起来做一下这样一个游戏:从我们的大拇指开始,我们从大拇指开始数数字,大拇指为1,依次下去,食指为2,中指为3,无名指为4,小指为5,然后再倒回来,无名指为6·····一直这样数下去,当然,我有一个问题,想请大家仔细来做并且告诉我数字20落在哪个手指上。记住我的问题,下面我们大家按我们的讨论小组进行游戏,大家在做游戏得出结果之后讨论一下,看看哪一组能找出一种简单而准确的方法,看看谁找的更快,方法更简单。讨论后请大家将数字记录在学案第一页的表格,下面请大家开始我们的游戏。

讨论后提问,请大家展示下你的讨论结果,20落在哪个手指上呢,为什么。通过大家的回答以及填写的表格,大家发现了什么规律?那按这样的方法,你能够很快的说出200,2000落在哪个手指上么? 2.探索一(15分钟):探索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规律。下面来进行一个比赛,请同学们看到屏幕上的日历,这个日历和我们学案上的是一样的,在这个日历中,老师用十字框出五个数字。请大家观察日历,思考学案中给出的五个问题,然后小组进行讨论,得出最终结果,老师会找同学展示一下得到的答案,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的最快。

日历虽然小,可是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是非常多的,对于其中数字的配色还有很多种,课后可以深入探究下是否还有其他的规律呢?

探索二(7分钟):在学习字母表示数的时候,学生用火柴棒摆过长方形,老师让大家拿出我们准备好的火柴棒去摆另一个图形,就是我们学案中的三角形,同学们可以参考图案,动手来操作一下,还是按照我们的小组来合作完成,拼完后讨论下学案上的问题,老师会找小组代表来展示讨论成果。参照我们摆长方形的规律,摆第n个三角形需要多少个火柴棒呢,请大家动动脑,讨论一下,看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让学生回答。这个规律是否成立呢,同学们可以验证一下,成立。那么我们可以由这个规律得出第10.100个的三角形需要多少火柴棒了吧,继续提问,第1000个呢,你是不是可以一口就得出答案。

3.课堂练习(7分钟):通过以上的两个探究,得到了一些寻找规律的基本方法,乘胜追击,看看下面几个问题,学生能否快速解决。看到导学案课堂演练场的三个题目,请同学们做一下,做完之后可以小组讨论。提问结果,同时更正。4.总结(3分钟):探究了日历中的规律以及图形中的规律。提问学生在这堂课中有怎样的收获,老师听并评价。5.板书展示:参见教案。6.布置作业

我的说课结束,敬请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第四篇:〈探索规律〉教学探索

〈探索规律〉教学探索

晋江磁灶张林中心小学

张秀霞

2012年3月28日,有幸能再次聆听以前的老同事阿育老师的一节〈探索规律〉,感触颇深,感动的是阿育老师现在虽然身为校长,却还是雄风依旧,依然把课堂教学作为第一生命线。整节课时间安排紧凑,节奏分明,目标明确。

在这节课中,有几点非常值得我学习:

1、教师平时的潜心浇灌:作为一节有一定难度的复习课,从孩子们精彩的互 动中可以看出它们清晰的思路,这和孩子们扎实的基础是分不开的,它都 扎根于老师平时的有效教学。

2、老师备课中心有学生:由于是一节难度较大的复习课,学生的基础怎么

样?怎么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老师经过精心到舍,制定出了比较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而不是纯粹为了哗众取宠。在这个基础上,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3、教师课堂上精心引导:老师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发现同一件事物的不同规律:如1、4、9、16等这一列数的规律。同时,我也觉得有几点还可以这样做的:

1、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为教学目标服务:本节课中的“青蛙的只数与眼睛、嘴、腿的关系”以及“猜数游戏”两个环节都可以删掉:一是前者前面早就学过,对于本节课来说一没提升,二是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占用了宝贵的时间; 后者与本节课的关系不大,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

2、数学方法的提炼和数学模型的建构:在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发现不同的规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探索规律的方法并进行适当的提炼和建构探索规律的数学模型,并能应用它去探索新的规律。

3、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定位要合理:老师应该给学生更多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4、课堂教学中老师的引导要有序:老师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有序的进行观察和思考,如先从横的角度观察有什么发现,谁有不同的发现,让其它同学进行补充,再进行其它方面的观察。

5、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有所取舍:由于复习课的性质和教学内容繁多与教学时间的矛盾,设计时应该选择比较重点的内容,并对选定的内容进行有序地观察、探索。

课无定法,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设计,不同的班级,也会有不同的效果,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想法,在教学的生成又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在教学的路上让我们一路探索,不断成长。

第五篇:探索规律教案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索数与运算之间的规律,探索图形中的规律,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2.经历探索数与运算,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规律,验证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过程中体会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鼓励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

探索数与运算之间的规律,图形中的规律,能用语言或运用算式符号描述,表示事物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

探索、猜想、验证、归纳等能力,能用语言或算式符号描述、表示事物中的规律。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小学学过这样的问题:

填一填(1)4,6,8,()12

(2)2,6,18,(),162 进入初中后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直接表示第n 个是多少?出示幻灯片1

二、活动探究 活动1.数与式的规律 出示幻灯片1 师:为了准确地表示出第n个数,我们应该先标序号,再看这些数是如何变化的,找规律(和差,积商,拆数分成两个因数),猜想验证规律,写成相同的结构。

生:探索规律,猜想,验证,并归纳表示,实现从数到式的飞跃。出示幻灯片2 师:观察每一行最后一个数,1,4,9,16,25,36,它们之间有何变化规律?列表的问题是不是也可以转化为数的问题?

生:标序号,找规律。出示幻灯片3 师引导分析,标序号,列结构 标序号,列结构: ①1+3=4=22; ②1+3+5=9=32; ③1+3+5+7=16=42;

验证:④1+3+5+7+(2×4+1)=25=(4+1)2 …

第n个:1+3+5+7+9+…+(2n+1)=(n+1)2

验证:取n=1,1+(2×1+1)=(1+1)2,即1+3=22;与题干中第一项一致,故第n个式子合理; 当n=100时,代入1+3+5+7+9+…+(2n+1)=(n+1)2得: 1+3+5+7+9+…+(2×100+1)=(100+1)2 即1+3+5+7+9+…+2012=1012 出示幻灯片4 师:想一想算式的问题是不是也可以转化为数的规律问题?

师生活动:标序号,观察第一列数字3,5,7,9......第n 个数怎么表示? 同样,观察算式尾列数字1,3,5,7,......第n个数怎么表示? 猜想:第n个算式(2n+1)2-(2n-1)2=8n 验证:当n=1时,(2×1+1)2-(2×1-1)2=8×1,成立 应用,第15个算式应为多少? 活动1小结 出示幻灯片5 师生共同回顾活动1的过程,教师提问:(1)学习找数与式规律的方法是什么?(2)找结构需要从哪几方面考虑?(3)处理符号通常使用的结构有什么? 活动2图形的规律 出示幻灯片6 师:图形的规律也可以转化为数的规律,但利用图形的征更简单,方便 师生活动:利用去重法表示s与n的关系式 出示幻灯片7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图形的对称性,或图形的运动平移多角度对图形分类解决问题 活动2小结:

图形规律的操作步骤:思路1(1)观察图形构 成利用分类,去重,补形 思路2(2)转化成数的规律或其它图形的规律

活动3循环的规律 出示幻灯片8 师:循环规律要注意的点是什么? 生:确定起始位置,找循环节

师生活动:根据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第4次运动到点(4,0),第5次接着运动到点(5,1),…,∴横坐标为运动次数,经过第2013次运动后,动点P的横坐标为2013,纵坐标为1,0,2,0,每4次进行循环,∴经过第2013次运动后,动点P的纵坐标为:2013÷4=503余1,故纵坐标为四个数的中第一个,即为1,∴经过第2013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2013,1),出示幻灯片9 开始输入的数为48: 第一次输出的结果为24,第二次输出的结果为12,第三次输出的结果为6,第四次输出的结果为3,第五次输出的结果为6,第六次输出的结果为3,…

按此规律,输出的结果依次为24,12,6,3,6,3,…,发现除了前2次之外输出的结果具有循环规律,循环节为“6,3”,循环周期为2.

因为(200-2)÷2=99,因此正好循环了99个周期,所以最后输出的结果为3 活动3小结

循环规律要注意的点是什么 布置作业

完成规律探索综合测试

下载探索规律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索规律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探索规律教案

    探索规律: 神奇的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画圆的过程,体验画圆的要领,掌握画圆的方法,提高作图的能力。 2.进一步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并会画出两个圆的对称轴。 3.探索当对称轴条......

    探索规律 教案

    《探索规律》说课稿 xx学校 xxx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第一课时《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观察、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 2、能发现熟......

    《找规律》说课稿

    《找规律》说课稿 《找规律》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听了一上午的课,大家一定很辛苦吧?而为了准备这次的课,我们四个和主管领导们也一点也不轻松。“以学为主,......

    《找规律》说课稿

    《找规律》说课稿15篇 《找规律》说课稿1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找规律》是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找规律》是在学生认识了数字、图形的基础上学习......

    找规律说课稿

    找规律说课稿(15篇) 找规律说课稿1 说课内容:《找规律》这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第——页的内容。说教材分析:“找规律”是第三单元“乘法”的第一节课,本节课的......

    《找规律》说课稿

    《找规律》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

    《找规律》说课稿

    《找规律》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找规律》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

    《找规律》说课稿

    《找规律》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在教材分析方面认为,“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及1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