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送教下乡心得 许晓燕
“送教下乡”学习心得体会
江门中学
许晓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很多年前,我们的老前辈孔老夫子就告诉了我们这些深刻的道理,今天,参加完了泸州市的“送教下乡”活动,更是让我对此感受极深。
习作教学,可以说是困扰我们语文教师一大心病。特别是在我们乡村语文教学中,更是一大拦路虎。学生见识不广,积累习惯较差,不喜欢练笔等,都是其中的原因。但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今天几位老师的课例及微讲座,真可谓让我茅塞顿开。我想,我们不光要从学生身上找原因,更应当想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在我的教学中,我学着几位老师的样,注重平时的激趣、从文本中积累、学习写作的方法,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并尽量多的给他们创造练笔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对写作不说有浓厚的兴趣,至少不会向以前那么畏惧。
这学期,我刚接手初一年级,这一个月来,就大胆试行着。一:以文本为载体,让学生学习写作方法。
新教材的编排应当说越来越人性话,越来越体现我们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也让我们老师操作起来很方便。比如第一单元,以“亲情”为话题的文章,“以小见大”的选材方法,首尾响应、大词小用、以物喻人,托物寄情的写作方法,都是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的。第二单元“写景抒情”的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更多了。从多角度仔细观察事物、再进行合理想象、细致描写、侧面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细节描写等,就能把景致写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教会学生能用好其中一二,我想,都能为他们的习作增添不少亮点。
二:指导学生从文本中积累。
比如《散步》一课中的景物描写、结尾部分,《秋天的怀念》一1 课中的动作描写,《羚羊木雕》一课中传神的语言描写,细致的心理描写,《荷叶、母亲》中的结尾部分深化主题的方法等。我想,在引导学生背诵的同时,他们一定会有所悟。第二单元的每一篇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我会让优秀的学生全背,另外学生选背,从诵读中积累、并学会写作。
三:注重熏陶。
学生的向师性都是很强的。在教学中,精心地准备导语,结束语,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或每节课结束时送给学生一句或一段话等,对于对学生语言的熏陶,都是相当可取的。
四:创设情景、营造氛围,给学生创造练笔的机会。
我以新课革为契机,充分利用教室布置给学生营造练笔的机会。要求各小组每周更换一次激励语,在教室的一角布置一专栏:今天我想说,再则,就是抓住刚学完一种写作方法的契机,一定让学生练笔,哪怕一句也好。搞好班队活动,结合学校开展的活动,让学生有话可说。每次习作,认真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展示,增强他们信心,激发他们兴趣,都是可取的。
这就是开学一个月来,我努力实践的事。我相信,长此以往,会像“送教下乡”的老师们一样,在学生身上会收到积极效应的。
第二篇:送教下乡心得
送教下乡心得
听了两位优秀老师实实在在的两节课,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所收获。听完后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英语课堂充满着情趣、艺术。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有魅力。
当我听着这几位教师的课时,他们的语言亲切和蔼,口语扎实,课堂指令简洁清晰,正是由于她们将教学语言演绎得充满艺术魅力,才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兴趣盎然。
二、倡导“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口语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放后扶”的过程.”单词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两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如一年级老师紧紧抓住单词口语操练的环节展开教学,步步引导学生自主开口说单词。二年老师将单词,沁入句子中练习,老师整体把握词加句的操练,紧紧抓住从易到难的一个个闯关,步步引导学生从词到句的情景操练。
四、评价语言的收获
老师们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适时、到位,我记下了这些美丽 的语言:Clever girl,sunny boy,good buys„„这些激励的语言没有任何浮夸之气,听起来顺耳、自然,连我都觉得内心深受鼓舞、激励,别说孩子了,在以后自己的课堂上,也要让我的学生感受到这样的语言。
五、将行为习惯教育贯穿课堂始终
两位教师教授的都是中年级段的课,所以时刻注意提醒孩子孩子的坐姿、合理小组讨论等习惯,必要时变成顺口溜,助力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在应杰老师的课堂中,在孩子们小组讨论完毕,老师说:“Little train,go,go,go!”然后孩子们开始静下来,进行小火车式的展示,促使孩子在边说边做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两位教师的课不但具有“灵”性,而且很扎实。
这次听课学习对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进。短短的半天时间,我感悟到了她们课堂的朴实,扎实,求实;感受到了她们对英语的热情,、感受到了他们对教法的慎重选择,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对教学目标的准确落实,也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发展的全面关注。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
第三篇:送教下乡心得
送教下乡心得
燕子埠中心小学孙中民
4月18日,一个阳光明媚、天气温暖的一天,也是今年以来记忆最深的一天。
我和课题组一行5人,上午7点在学校集合、整装,然后向目的地——一个平常的村小进军。环乡路崎岖颠簸,车就这样蜿蜒着,公路的尽头又是一条便道,偶尔遇到的成群牛羊成了调味剂。终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黑山小学。
我们到达的时候,学生们大多还没到校,校长带领我们参观了校舍,其实是两排平房,前面一排是老师的办公区,后面是学生的教室,我们参观了每个教室,木头的桌椅虽然破旧却摆放整齐,教室里干净整洁,墙上贴着评比台,上面展示着学生的书写和绘画作品。学生们有的已经到校,但参观过程中在二年级教室里的一个孩子却吸引了我的注意,她正在教室里读课文,当我们走进去时,她抬起头,大大的眼睛望着我,一瞬间,我的心被她紧紧揪住,她就象以前希望工程里的“大眼睛”,渴求的神情令人为之动容。事后我了解到,她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对于农村而言,能够在学校内读书已经很不容易,也许某一天就会面临辍学。我忍不住为她拍摄了一张照片,让她看,开始她似乎不相信,但很快便腼腆的笑了,笑的很开心,露出了这个年龄该有的天真。我为这些孩子带来一节数学课,我发现孩子们对我非常感兴趣,22张笑脸是那么迷人,22双眼睛充满了好奇,清脆的铃声响起,我信心百倍地开始了上课,他们认真的聆听着,每一个孩子都在认真的听讲,积极的参与,后面的听课教师更是埋头记录,似乎不想拉掉我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看着他们求知的面庞,我恨不得倾出自己心中全部。我提出的要求他们也完成得很好,在我的赞赏下,一个个显得高兴无比。热情的乡民、淳朴的村风、辛勤耕耘的老师、阳光下学生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像电影中的精彩片段,永远储存在了我的脑海中。
正课的效果更是我难以预料的,一个个积极用脑用嘴,纪律好,课堂气氛又活跃,一堂课下来,效果比我想象的还好,特别是最后当我说;“同学们再见,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大胆放飞自己的希望,努力寻觅自己的梦想,我们还会见面的。”他们齐声对我说:“老师再见,希望你还来给我们上课,我们喜欢你。”我怀着感动与泪水走出了教室。
黑上完小,一个村办小学,学生有那么好的热情,是与那儿的老师的教育息息相关的,有了他们的辛勤付出,才会有今天的收获,此次下乡送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那儿的老师好辛苦,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任劳任怨地工作,真不容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次下乡送教,我的收获颇丰,感想也多,但最好的收获就是思想上的触动,灵魂深处的触动,在今后的教育事业中,我会更加爱我的工作,爱我的事业,阳光下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会永远激励着我
第四篇:2016年国培送教下乡心得体会袁晓燕
2016年国培送教下乡
活动简报 第(3)期
2016年12月8、9、10三天,还是在棋盘井一小学四楼会议室继续参加2016国培送教下乡活动,三天时间聆听了来自包市沙河二小的4位老的精彩献课和评析、讲座。尤其是尚飞老师的生本教育“从人出发,一切就变得简单---基于生本教育的合作学习”分析了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和“评价的秘密”---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中以及“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感触很深。尚老师谈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它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学为本的教育,把主要依靠教转化为(在教者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的教育。生本教育把师生关系处理得十分完美、和谐,教学效果十分显著。生本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因素;生本教育是实现教育均衡的有力杠杆;生本教育是现代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这一次很荣幸我们接触到了“生本教育”这一理念,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听了两位老师的先课后我发现以前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们在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学生们干巴巴的坐在那里听,只是在听老师讲,而他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几分钟而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而“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的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关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以前的时候在课堂上总是像一个老大妈一样,唠唠叨叨,生怕孩子们听不懂,总是反反复复的讲个不停,自从接触了“生本教育”理念后,我才意识到,我这样的老师太强势,而且我发现在教学中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到最后却往往是自己失败。
尚飞老师说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2016、12、12
第五篇:送教下乡心得体会-----谢晓良
“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寺坪镇龙王坪小学 谢晓良
12月11号,我参加了县科教体局组织的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听课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听两位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老师淡定自若,气定神闲,一步一步把学生注意引到课堂中来,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浪花,她不仅让学生陶醉,更让听课的老师们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课前准备充分,吃透教材。两位老师有着扎实的教学功底,能深入研究教材,分析教材,把知识很好地融入设计的教学之中。像我这样的老教师,仍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熟悉教材,在课堂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重难点展开。
二、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强。两位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适合学情的教学环节。每位老师都有自已的教学风格,但“教无定法”原则告诉我们应以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符合学情的教学环节,会让你很好的驾驭课堂教学。
三、师生友好地互动。传统教学方式注重“讲”忽略了“学”,容易使整堂课死气沉沉。而在这节课上,我看到了师生互动,名师注重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这种乐学的过程中,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课堂内容。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想一想一名教师在学校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就意味着将有大量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凝聚。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我们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我们也只有将课堂教学当作人生中的生命经历,去享受、去充实,才会将课堂教学当作学生的生命经历,自觉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这段生命经历。
我感到在这短短的1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争取做一名令人满意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