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理念新挑战新策略——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教学体会
新理念 新挑战 新策略——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教学体会
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 李扬帆
基础教育继续深化新课程改革和实验,新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新教材和旧教材的最大区别在于:新教材增加了学生的活动,“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科学探究”等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思考、交流、探索、总结。“活动”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而转为承担新知识的学习与认知行为,这一变革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很大的挑战。
一、新课程标准对传统教学的挑战
1.教学理念的挑战
新课程标准确定的教学理念是:立足于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让学生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化学,对其终身有用的化学。旧教材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学生发展所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顺利地通过各级考试。
2.教学设计的挑战
传统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将重点放在如何启发诱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学生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将课本文字、图表的答案找出来,学生活动的时间、内容、范围有限,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节奏的控制比较主动,而新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将学生的活动放在重要位置,部分章节学生的活动比例甚至超过了课本文字讲解的重点、难点内容的比例,注重通过学生活动和主观努力获得知识。如旧教材的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只有一个Zn│稀硫酸│Cu原电池的演示实验,教师只需几分钟的讲解就可以讲解清楚原电池的原理,而新教材除了安排此实验之外,接着安排“学与问”给学生思考,还安排了“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整个过程需要约二十分钟。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对课堂上学生“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充分的准备,教学设计与实际的课堂教学就会出现比较大的变化,课堂教学任务就很难完成。3.思维方式的挑战
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活动为辅的传统教学形式在旧教材的学习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对于学生的活动,学生无需花较多的精力、时间去思考,只要认真阅读课本基本可以在课本上找到答案。然后教师将学生的思想统一到教材的重点、难点上来,所以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新课程要求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创造性思维等“活动”来获取知识。如在学习“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时,教材设计了“思考与交流”的内容是通过实验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中和热,教材无现成的、统一的答案,要求学生通过思考、交流甚至是自己动手实验体验来获取知识。这就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而不是等待教师给答案。
二、新理念下的教学策略及体会
1.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
“师生参与、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是现代教学过程的显著特点,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充实自己,努力学习现代教学技能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努力实施创新教学,逐步完善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及时将课程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并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如在旧教材中讲氯气时,通常是观察氯气的物理性质,在新教材教学中,我尝试先讲有关氯气发现的史实,并将氯气的某些性质也加进故事中,然后和学生交流从故事中了解氯气是怎样的一种气体,这种改变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加强了学生的思考和交流,也使学生了解化学史实并从化学家舍勒的身上学到科学研究的思想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交流学习,所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条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要让学生从“学会”化学知识走向“会学”化学知识。这就对化学教学有了新的要求:
(1)教师要善用、巧用教材,将教材作为教学的工具,但不依赖教材。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新课程删除了许多“难、烦、偏、旧”的内容,加大了学生的活动内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高质、高效地进行创造性教学。如“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中,灵活处理教材,将活动的顺序适当调节:先实践“水果电池”然后体验锌│硫酸│铜原电池,最后进行科学探索,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另外,在教学中也应多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充分利用各种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让学生在体验、互动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和谐、鼓励、信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多种形式的体验中,这样才有利于师生在探究、交流中互动学习,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如在“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中利用分组学习、分组讨论、分组实验,鼓励和肯定学生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和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无定法,教师要探索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如在讲“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时,“西气东输”这个学生熟知的工程以及近来媒体频频曝光的矿难事故入题,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了解身边的化学以及相关的社会问题。
(4)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化学教学的开放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善于发现、肯定、总结学生学习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鼓励肯定,并将这种闪光点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如开设课后的兴趣小组以及研究性学习,并对学生的成果给予展示和鼓励。3.优化教学设计
教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将教学中每一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灵活应变,善于将“问题”转变成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目标,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为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把充足的课前准备、积极的课堂活动、及时的课后反思作为优化教学活动的重点,提高教学效果。如Ba(OH)2·8H2O与NH4Cl反应的演示实验通过课后的反思,将实验完善为烧杯盖上多孔塑料板,塑料板上放置浸有稀硫酸的棉花,进一步体现了绿色化学,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4.重视化学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
化学教材中的图片、图形、图表是化学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充分利用图片、图形、图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积极利用教学媒体,优化化学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5.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和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
1、必修2两个模块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高中阶段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志趣和潜能,不能一味加深、加难,要体现必修课程的基础性。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如设置学生的学习档案袋,在学习档案中记录学生的进步和活动以及活动评价。
回首走过的新理念下的教学之路,我有过困惑,也有过焦虑。既要“活动”又要保证课堂秩序;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不能“满堂灌”,在一段时间里我很难处理这些关系,但我仍要感谢课改。感谢它使我看到了学生越来越自信的表情;感谢它使我逐渐感受到学生对化学课的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感谢它使我逐渐体会到教学带来的快乐。
——摘自人教网
第二篇: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给我们的思考[原创]-新课标
《化学1必修》给我们的思考
摘 要:本文笔者以一位新手的身份对新出炉不久的高中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化学1》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与思考,提出自己的理解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1;浅析;展望
一、引言
自2004年9月起,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等4省(自治区),约有112万学生,6.3万教师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约占全国高中当年招生人数的13%,今年共有8至10个省份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总数约占总数的25%至30%;2006年,15至18个省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参加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总数约占总数的50%至60%;2007年,原则上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基于此,无论是现暂未实行新课程地区的在职教师,还是高师在校学生,“走近新课程”的必然趋势是无庸置疑的,而且“步伐”越快,效果越佳(因为:现在课改正处在方兴未艾,机遇与挑战并存,优胜劣汰是必然结果!)。下面,笔者谈谈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以下简称“化学1”)的一些思考,供广大同仁参考。
二、对化学1的浅析
化学1是该系列化学教材之一,(该套课本共八册,两册必修,六册选修),去年在实验区使用过的该教材有3种版本(即:人教版、鲁教版、沪教版)本文笔者是以人教版的化学1为例来讨论的。它与现行高中化学课本(人教社,2003年版)、高中化学新课标等相对照。其特色是显而易见的:它在现行高中化学课本基础上,有质的飞跃,符合新课标的思想、内容要求„„具体而言,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说明其凸现的特色: 1.课本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与人文性
该课本中多次出现了与现代生活相关的图片,如:海水淡化工厂、检测尿糖用的试纸、煤气灶火焰、壮观的烟花、微机与手机芯片、三峡大坝、火箭升空、光纤、记忆合金等;体现人文性的如:危险化学品标志、沙里淘金原理、“白马非马”论、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司母戊鼎、各种矿物、人面鱼纹条陶、万里长城、网络搜索、英汉对照等等,这些让学生能在耳濡目染中无形的潜移默化。同时都能很好的体现出编者的初衷——体现时代性与人文性。2.突出“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这一主题
本册课本所涉及的内容是作为21世纪中国公民所必备的化学知识的部分,是将原来高中三册化学课本里的部分知识有机的融为一体,显得贴切而自然,但其要求不高,与后续模块之间形成一定的梯度,如:“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介绍的一些实验基本方法、物质的量相关的知识等是贯穿于整个化学学科的一条主线,承上启下,抛砖引玉的作用,在后续课程中会加深与巩固的,不求一步到位。又如: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从基本原理上揭示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角度而引入分散系,胶体(以前高三内容)、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及后面两章介绍的几种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等,均是取材于实际的,与生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让学生易于入手,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有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对于过于复杂的理论知识不做过多的阐述„„这些都是留有余地的,兼顾各类学生,是学生毕业与继续深造所必需的。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的特征,教科书采用精美的彩色印刷,采用了大量的实物、实况彩图(全书94处插图,约120幅经典彩色图片——这是前所未有的!),让学生从视觉上欣赏与陶冶。精选、多编排实验[全书共计25个实验(不包括探究、实践活动等),且没有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之分],让学生能够多动手,体会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实验科学!无疑,这是非
用心 爱心 专心
指挥棒的功能与方向得改变。否则,编得再好的课本实施起来都会变质,编者的编书指导思想得不到实质性体现。高考的改革和新教材的推广将有何归宿,我们还是让事实说话吧!
(致谢:本文完成过程中得到我系《化学教学论》课程资深的专职教师马容明悉心指导,在此向马老师致谢!)
用心 爱心 专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