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的应用
“三疑三探”卓越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总结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这一理念,结合中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和中学语文的学习规律,初步探索出了“三疑三探”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基本操作流程。
一、“三疑三探”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基本操作流程及操作要领。
1、创景激趣,提出问题
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及学生心理特点,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一方面能够恰当地导入正题;再一方面能够渲染课堂气氛;三为整节课奠定良好的情感基调,在润物细无声中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使学生自主地区感受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本环节操作要领:
A、环境要适宜,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使学生大胆提问,没有心理障碍。
B、时间要充分,是全体学生都有机会提问,不能只见树不见人。
C、范围要明确,是根据课题质疑还是根据课文内容质疑,是课文内容理解方面还是课文语言文字应用方面的,疑有所据。
D、问题有特色,因课而异,因人而异,避免模式化、程式化。
E、问题处理要灵活,不同的问题随即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解决,浅层次的问题当场解决,稍微有难度的问题回到学生中随时迂回解决,确有难度的问题随后设法解决;必须改变“批评斥责”、“置之不理”或“糊涂应付”等不良做法。
F、探究的问题有价值,必须与解读文本的重点及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
G、质疑过程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思考——发现——提问——筛选——梳理的思维过程。
2、自读自悟,探究问题
问题来自学生需再回到学生中取,引导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走进文本,凭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潜心于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寻找自己满意的答案。本环节操作要领:
A、自学提示要明确,清楚的告诉学生: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要求、自学时间。
B、语文活动要多样,如听、说、读、写、批注、想象、体验等,努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致力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C、探究的氛围要宽松,让学生在自主、自由的语文活动中,焕发主体意识,变传统的被动、接受是学习为积极主动探究式学习。
D、自学时间要充分,计提时间要按照中等水平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确定,应提供给学生广阔的时间和空间。
3、多元导悟,解决问题
在个体自我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发表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交流自己的探究收获。教师审时度势,实施的引导学生进行同桌交流,小组谈论、班级回报等多重对话。在有效的对话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善问题的答案,提升对文本的认识,依次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自己昂扬个性的目的。本环节操作要领:
A、选择好“多元”中的若干元。“多元”指多层次、多策略、多形式、多对象、多手段、多情景等,“多元”的恰当选择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并省时高效。
B、利用好小组交流和班级讨论。个体自学后的班级交流,应让下等生发言、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并要学生善于倾听,会评价,善于辩论班级交流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要小组讨论,需做到“五有”:有任务、有分工、有时间、有反馈、有效果,切及形式主义。
C、把握好“导’。自探、讨论、交流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就需要发挥“主导”作用——精要讲解:自探、讨论、交流后仍不能清晰的问题就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变换方法,使“知其然”很清晰,“知其所以然”有深度。
D、处理好问题的答案,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赏识个性化的理解,但不能有悖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实践应用,深化问题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新学内容进行梳理,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巩固了对所学新知的理解与把握,还把新知纳入到以有的认知结构中,是问题进一步深化,在完善认知结构中,实现求异创新。本环节操作要领:
A、根据学习目标和学情,引导学生俯视文本,从积累语言、获取知识、取得方法、陶冶情感、提升能力等方面惊醒树立和总结。
B、总结提升以学生为本,求是求真求深不求贪大求全,流于形式。
C、找准切入点,回归生活,把语文与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感觉到学语文、用语文的快乐。
5、课外延伸,拓展问题
“艺无止境”“学无止境”,生活才是学语文学习的大课堂。教学实践中,不要满足于课堂上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还要引导学生不断挖掘问题。为此,应重视引导学生把问题的探索和发现延续到课尾,让学生回顾本节所学内容再次质疑,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让学说呢个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走向生活。本环节操作要领:
A、要明确回顾的内容,避免回顾的盲目性。
B、要给足回顾与思考的时间,避免回顾的浮浅性。
C、要慎重处理学生的问题,与本节课目标的达成及文本的理解关系密切的问题,应完全解决和明白,如果学生再次提出,教师一定要巧妙地彻底地解疑,坚决不留”尾巴”与文本内容有关,但通过生生、师生对话能够解决,要随机解决:对那些关系不大但课堂上有解决不了的学生有感兴趣的又有意义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课外研究,确保课外探究的必要性。
D、要尊重学生,张扬的个性,允许奇思妙想,倡导个性化问题,确保课外探究的趣味性。
E、要给学生创设展示探究成果的机会,确保课外探究的有效性和自主探究的持续性。
第二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的应用_1425907182281
疑探教学思想在记叙文教学中的应用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可以说,记叙文是中学阶段师生最常见的一种文体。
我们所倡导的疑探教学思想的精髓在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这一理念,结合中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和中学语文的学习规律,初步探索出了疑探教学思想在中学记叙文教学中运用的基本操作流程及操作要领。
一、设疑自探
(一)创景激趣,提出问题
新课伊始,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及学生心理特点,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一方面能够恰当地导入正题;再一方面能够渲染课堂气氛;三为整节课奠定良好的情感基调,在润物细无声中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使学生自主地去感受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本环节操作要领:
1、环境要适宜,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使学生大胆提问,没有心理障碍。、时间要充分,充足的时间能使全体学生都有机会提问,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要教给学生设疑的方法。“授人于鱼,只供一时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教人以渔”。可以针对课文题目提问题,也可以结合文体特征提问题(如小说可依据小说三要素提问),还可以结合学习目标设疑。而且这三种方法不是单一的、机械的、孤立的,可以统一结合,灵活运用。
4、问题处理要灵活,不同的问题随即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解决,浅层次的问题当场解决,稍微有难度的问题回到学生中随时迂回解决,确有难度的问题随后设法解决;必须改变“批评斥责”、“置之不理”或“糊涂应付”等不良做法。
5、探究的问题要有价值,必须与解读文本的重点及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
6、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思考——发现——提问——筛选——梳理的思维过程。在学生设疑的基础上,教师随机转化、归纳和补充,最终梳理出本节课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即“自探提纲”。
(二)提示引路,自主探究
问题来自学生需再回到学生中去,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走进文本,凭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潜心于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寻找自己满意的答案。本环节操作要领:
1、自学提示要明确,要清楚的告诉学生: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要求、自学时间。
2、语文活动要多样,如听、说、读、写、批注、想象、体验等,努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致力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探究的氛围要宽松,让学生在自主、自由的语文活动中,焕发主体意识,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为积极主动探究式学习。
4、自学时间要充分,具体时间要按照中等水平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确定,应提供给学生广阔的时间和空间。
二、解疑合探
在个体自我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发表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交流自己的探究收获。教师审时度势,适时的引导学生进行同桌交流,小组谈论、班级汇报等多重对话。在有效的对话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善问题的答案,提升对文本的认识,依次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自己昂扬个性的目的。本环节操作要领:
1、利用好小组交流和班级讨论。小组讨论后的班级交流,应让学困生展示、中优生评价、优等生补充总结;并要学生善倾听,会评价,能辩论。小组讨论,需做到“五有”:有任务、有分工、有时间、有反馈、有效果,切忌形式主义。
2、把握好“导’。自探、讨论、交流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就需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精要讲解;自探、讨论、交流后仍不能清晰的问题就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变换方法,使“知其然”很清晰,“知其所以然”有深度。
3、处理好问题的答案,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赏识个性化的理解,但不能有悖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要在“疑探思想”的背景下彰显语文学科的特点,也就是说语文课要上的有语文味。要(1)坚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基本原则(2)坚持以“读”为本的基本原则(3)坚持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原则。教师要把问题的解决融入不同形式的语言文字训练中,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促进“三维目标”的整体推进。
三、质疑再探
“艺无止境”“学无止境”,生活才是学语文学习的大课堂。教学实践中,不要让学生满足于课堂上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还要引导学生不断挖掘问题。为此,应重视引导学生把问题的探索和发现延续到课尾,让学生回顾本节所学内容再次质疑,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走向生活。本环节操作要领:
1、要明确回顾的内容,避免质疑的盲目性。
2、要给足回顾与思考的时间,避免质疑的肤浅性。
3、要慎重处理学生的问题,与本节课目标的达成及文本的理解关系密切的问题,应完全解决和明白,如果学生再次提出,教师一定要巧妙地彻底地解疑,坚决不留”尾巴”。对那些与文本关系不是很大,但课堂上又解决不了、学生又感兴趣的且又有意义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课外研究,确保课外探究的必要性。
4、要尊重学生,允许奇思妙想,倡导个性化问题,确保课外探究的趣味性。
5、要给学生创设展示探究成果的机会,确保课外探究的有效性和自主探究的持续性。
四、运用拓展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对新学内容进行梳理,自主编题,以达到运用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这样学生不仅巩固了对所学新知的理解与把握,还把新知纳入到以有的认知结构中,使问题进一步深化,在完善认知结构中,实现求异创新。本环节操作要领:
1、根据学习目标和学情,引导学生俯视文本,从积累语言、获取知识、取得方法、陶冶情感、提升能力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和编题测试。
2、总结提升、自主编题应以学生为本,做到求实求真求深,不要求贪求大求全,流于形式。
3、教师补充的拓展题要找准切入点,回归生活,把语文与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感觉到学语文、用语文的快乐。
4、学科班长的总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本节课主要的学习内容;(2)掌握的学习方法;(3)陶冶的情感,提升的能力;(4)总结本节课的展示之星,评价之星,质疑之星和其他变现好的学生及学习小组;(5)提出希望。
第三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如何更好地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开 展 课 堂 教 学
赤土店镇初级中学 课研组
三疑三探的概述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公民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 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 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切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所以用八个字更能全面地涵盖这一教学模式的全部过程,即“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第一步:“设疑自探”。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即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它方式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
第二步:“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对于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
第三步:“质疑再探”。是指在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
第四步:“运用拓展”。是指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的“新知”,围绕学习目标,尝试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和拓展性习题,展示出来供全体学生训练运用,如果学生编题达不到目标要求,教师要进行补充,在检查运用情
况的基础上予以订正、反思和归纳 如何正确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主要通过疑问与探究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设疑自探: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
这一环节主要涉及三个步骤:一是创设问题情境。二是设置具体自探问题。根据学科特点,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如果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的要求,教师再补充提出。自探问题的“主干”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是学生自探。这里的自探是学生完全独立意义上的自探。自探前,教师一般要适当进行方法的提示、信心的鼓励和时间的要求。自探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热切关注和期望。无论关注的形式怎样变,有一个底线不能变,那就是不能打断或干扰学生独立学习的思路。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设置自探问题层次不清,不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问题太碎、太杂,或太大、太空。要么一看就会,课本上有直观的答案,要么思维跨度太大,缺乏递进性,学生难以接受。二是自探走过场,时间安排不足。三是在学生自探过程中教师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唠唠叨叨,使学生不能专心思考,要么漠然视之,认为学生自探与己无关。
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
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二是讨论。如果中等生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教师在学生自探的过程中巡视发现的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也要讨论。
讨论要建立在学生充分自探的基础上进行,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三是讲解。如果通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则予以讲解。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抛开设疑自探中的问题,重新设置几个所谓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学生没有思考的情况下,直接让学生讨论。二是教师怕学 生自学解决不了问题,按自探提纲从头到尾重新讲解一遍,换汤不换药。三是提问回避学困生,怕浪费课堂时间,仅让中等以上举手要求发言的学生回答一遍了事,掩盖学情。四是试图烘托气氛,搞形式主义,很简单的问题也要进行讨论。五是小组讨论人员不固定,发言无序,时间没保证。
质疑再探:让不同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探究。
在具体的实践中,对于中等以下学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还是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范畴,只是从不同侧面去提,这时让其他学生回答,实际上是起到了深化学习目标的作用。对于优等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超出书本知识,但教师还应先让其他学生思考解答,提出种种不同的解决办法,然后教师再解答。如果连教师也解答不了,应坦诚说出,师生课后通过查资料等其他途径共同解决。
如果开始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完成情况进行示范引领性质疑,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待学生养成习惯之后,教师考虑更多的应是如何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而不是再给学生预设问题。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学生无疑可“质”,教师即转入下个环节。二是教师质疑代替学生质疑。三是学生一问,教师一答。四是教师课前对学生可能质疑的问题没有充分的估计和预测。
拓展运用: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习题,让学生训练运用。在此基础上,予以反思和归纳。
此环节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教师拟题训练运用。教师首先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情况。检查反馈的原则是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学困生本人说出错误的原因并纠正。基础性习题解决之后,教师再出示带有拓展性质的习题。检查反馈原则是中等生展示,中、优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答错者本人说说错误的原因并纠正。二是学生拟题训练运用。如果学生所编习题达不到学习目标的要求,教师则进行必要的补充。三是反思和归纳,具体操作是学生先说,教师后评。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编拟习题不能牢牢把握学习目标的“底线”,关注拔高题,忽视基础题。二是怕学生编题编不到“点子”上,浪费时间,干脆不让学生编。三是不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和充分表达的机会,反思归纳都是教师“一言堂”。
另外,根据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的不同课型,还可以增删或调换某个具体环节,进行灵活运用。
第四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三疑三探学习心得体会
我学习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后,使我受益匪浅。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三疑三探”的好处就在于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展示、思考、合作、交流的舞台。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如何做一名创新型教师:
一、创新性的教师要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没有主体性和自觉性,就不能有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关系,真正发挥学生的创新主体作用。
1、教学中要给与学生的积极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采用积极的教学评价手段,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培养。如采用“解疑合探”的这一模式教学,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二是讨论。三是讲解。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尤其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出一些出乎教师意料的问题时,有些教师会不自觉的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这是不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的。
2、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要学习西峡县探索了多年的“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疑问疑问,有疑便问”有了疑问,才会思考,才会探索,所以课堂的开始首先要提出问题,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发现问题,大胆怀疑,寻根问底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品德。
3、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些知识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是完全能够解决的,因此教师在课堂和课后都应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三讲三不讲”。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独立学习,思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二、创新型的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一个富有创新型的教师,心中不该只想着学生的分数,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创新意识是否得到加强,应更多地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发展着想,因此创新性的教师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1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把培养能力增长才干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传授知识渗透在培养能力,培养方法之中,变知识积累第一,能力培养第二为培养能力第一知识积累第二。
2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的课堂。开放的教学形式,组织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地点可以是课堂,也可以是自然社会。3变教条式,灌注式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三、对老师的讲解重新加以重视
“三疑三探”在让学生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中养成勇敢质疑、善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好习惯,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但也会出现一个问题,大多数学生只能对书面上出现的问题提出疑问,对深层次的问题认识不到,老师如果不加以系统的讲解,单靠学生可能耗时耗力也无法解决,这次学习我发现西峡老师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教学调整,在学生评价完一道题后,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拓展,有时要用十多分钟才能讲清楚。然后学生再评价老师再拓展讲解。这样才能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有了系统性和深层次的认识。
四、充分利用课前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上习题课和讲评课前提前将答案发下去学生自己对答案,再利用早自习时间小组内讨论解决大部分问题,极个别问题老师再在习题课和讲评课上集中解决,新授课也是一样让学生提前预习自我设疑自我探究,在开始上课时学生提出自探提纲直接进入解疑合探阶段进行合探展示评价。
五、重视校园和班级文化建设
觉得这个学校特别重视重视校园和班级文化建设一进入校园你就会发现到处是标语,还在教学楼侧墙上张贴很多需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才能找到答案各种问题。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在班级的墙面上张贴四星一组级等等,通过各种方法各种途径来激励学生学习。
总之,这次学习收获颇多。无论是三疑三探,还是双分管理。还有其它一些好的教学方法,肯定都有很多值得我们的好的地方。当然,也肯定有不适合我们的地方。无论学习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要杜绝死板硬套。要根据自学校和学生的现状来创造出真正适合自己的好方法。不要盲目跟风,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千人糕》教学反思
《千人糕》这个活动,带领幼儿逐渐步入各种“社会劳动场景”中。《千人糕》这个主题让幼儿产生好奇什么是千人糕呢?是千人制作的蛋糕吗?„„以一块普普通通的、有形可见的糕点,把幼儿带入到了一个个复杂的、艰辛的社会劳作过程中。比如:做糕点的米,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然后要拿到磨坊磨成粉;糕点中方的糖是甘蔗、甜菜等熬出来的;熬糖又需要铁锅、煤„„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劳作系统,做出来一块普通的糕点。这是幼儿以往根本没有想到过的。当然,这些还只是故事表面所表达的内容,其实《千人糕》这个故事,主要的借助孩子经常吃到糕点,揭示一个生活哲理:每一样物品都凝聚了大量的劳动,享用时,应该对劳动者心生感激之情。这个故事的教育性十分明显,而趣味性却不强。所以我在讲述故事时,尽量淡。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
雷锋这个名字,不仅仅是一个姓名,也是一种精神,可是在现在的孩子眼里却越来越陌生,不仅如此,包括我们前面学过的《邓小平植树》、《吃水不忘挖井人》、《难忘的泼水节》,孩子们都这些伟人、名人都没有太多深刻的体会。我一直带着这种体会,却误解了他们。孩子们其实是懂得善良、助人为乐、崇拜英雄,那是不是我们也可以将这些伟人、名人刻画为他们理解的英雄呢?
以此为切入点,我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首先第一点就是树立形象,在孩子心中树立一个英雄形象,于是我搜集了很多关于雷锋的先进事迹,在导入课文时教师要非常庄严、神圣地介绍人物,如生平、事迹、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等,让学生对人物肃然起敬,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激起他们内心深处为人物人格震撼这样一种情味感和学习的强烈欲望。其次第二就是深化形象,把这个形象植入每个孩子的心中,让伟岸的形象与书本中的文字对等起来,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像,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
文章是一节节小诗歌串联起来的,看似简单的内容,却包含了很多故事。我让学生选择你喜欢的小节,和你的小组一起来编一编故事,演一演,然后随机采访学生,这个时候学生都是带着体会来回答我的问题,雷锋的人物品质就马上体现出来了,从人物上升到精神,在我们文章的最后,给了孩子很多想象空间,我又让孩子继续编故事,雷锋虽然不在了,但是他助人为乐的精神还可以在哪里传递,孩子们说出了很多答案。我引导他们,你们也是雷锋,进一步体会雷锋精神。
本堂之后,我再也不害怕上此类文章,其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雷锋精神,学生还不能够深刻体会,在做课堂作业本时落实到写,还有困难,再比如在编故事时,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还不够,导致孩子的语言很混乱。今后必将在这些方面积极改进,努力达到更进一步。
三疑三探学习心得体会
蔡兰风
二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期末考试后大部分学校都会进行试卷分析,学校的试卷分析需要让学生真正了解和彻底解决自身的学习问题。下面小编搜索整理了2017年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镇教研室统一组织安排,外校老师与本校老师合作,学生同桌异题,本着本校本人不监不改本班试卷的原则进行。本次语文期末试卷共分为十个大题,本次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广,从书写习惯、多音字区别、阅读积累与运用以及写话等几个部分对学生的习惯、知识、能力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测。既考查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又考察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分析及习作能力。
二年级共有38人,全部参加考试。总的来说,本次期末考试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二、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读拼音,写词语
本题考查的重点是本册书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的答题情况较好,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极少数学生出现错别字。
第二题: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
这道题是让学生选择正确的答案,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和近义词的区分及运用能力。大部分学生掌握很好,能做到正确进行选择,但也有少数同学填得比较马虎,没有结合句子细致地考虑。
第三题:比较组词。总体来说学生完成的很好,出错最多的是塔和搭,学生识记不清。
第四题:照样子写词语。所考查的都是平常练习的一些有特点的词语,学生完成的不错。
第五题:积累词语。考查了学生对四字词语的掌握情况。容易出错的是众志成城,有的同学把成和城写颠倒了。
第六题:照样子,写句子
该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灵活掌握情况以及对句式的运用能力。其中围绕课文的积累所出的题目,紧扣书本。在做这道题时,大部分学生能正确答题,对课文内容熟知,错误主要在于学生在用所给句式写话时出现了两个主语的情况。如句式_________一_______,就______________。有学生写成妈妈一出去我,就开始写作业等等。
第七题:加标点。这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学生完成的不错。
第八题:按课文内容填空
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灵活掌握情况。其中围绕课文的积累和理解所出的题目紧扣书本而略超于书本,出题活。在做这道题时大部分学生能正确书写空格内容,对课文内容熟知,错误主要在于做题时粗心,不好好检查。
第九题:阅读短文
本题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在短文的阅读与理解方面,学生失分较多,错误主要集中在课外阅读题。许多学生没有将短文好好阅读就慌忙作答,理解不到位从而造成错误。
第十题:表达应用
本题分口语交际和写话。口语交际考查了学生与别人的交往能力,大部分同学能做到有礼貌地说话,并能书写正确,只有个别同学不知如何说。
写话是让学生写印象最深的游戏,大部分学生能按要求写出游戏的过程和心情,表述清楚,语句通顺。也有极个别学生识题差,没有扣住中心来写,还有的因格式、错别字等造成失分。更有的同学没有写作文题目而失分。
三、今后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质量检测,不仅全面了解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基本情况,而且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启迪。
1、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力度,尤其是学困生的基础知识的练习和巩固,争取能让他们把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掌握得再扎实些。
2、督促学生熟读、背诵课文。
3、严格要求,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以及做完试卷后仔细检查的好习惯,从每次作业,每次练习开始严要求。
4、抓好阅读,知道学法。不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阅读,让学生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完整答题,努力答全面,培养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继续加强写作指导。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课外的阅读积累,二是多提供连笔的机会,提倡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起来。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现将一学期以来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本班共有学生56人,他们中35人成绩较好,基础知识比较好,各方面能力也比较突出。他们作业认真,积极回答问题,有着较好的学习习惯。另6人成绩有待于提高。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也比较差。
二、主要工作和成绩
我始终按照语文学科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始终以一个新教师的身份要求自己,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切实做好一切教学常规工作,并坚持做好培优扶差工作。
1、良好习惯的培养。我要求学生每学一篇课文之前都要先预习,预习要求有:①读课文三遍,在文中画出生字。②查字典给一类生字组词,并读两遍。③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第二天早读我还要检查预习情况,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做好备课工作。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预先备好课,课前再重新复习一遍教案的做法。在教学中我归纳了以下几点备课原则:扣大纲,抓重点;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能围绕本课时教学目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复杂的内容进行变换,取其精华,有取有舍;环节齐,有后记等等。
3、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能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能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突破重难点,善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热情,能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体现分层教学,各类学生主动地发展。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等。
4、作业布置做到合理,习题精练,有代表性和启发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复死板的作业少做,能及时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并做好成绩登记。
5、抓好培优扶差工作。我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优扶差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把优生培养好了,优秀率才能升高,班级才有榜样;也只有把差生的转化工作做好,才能提高合格率,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扫清障碍,利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因此,我坚持做到有计划、有效果、有记录、有辅导、有鼓励、努力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6、加强学生成绩管理,使用好成绩册。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提问效果、课前准备等等表现都做出公正、准确的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进步。通过教学,我所带班级成绩稳中有升,学科学风良好,按质按量完成了教学指标。
三、工作体会
1、积极反思。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有所进步,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就各种问题进行反思。小到一节课,大到一整个学期。近到课堂上说错的一句话,远到一种教学思想的深层思考。这些都让我逐步进步。
2、紧抓作业批改。从作业中可以看出学生学的怎么样,是否理解。所以我批改的很认真,讲解的也比较仔细。
3、让学生一帮一。学生都喜欢当小老师,我就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好生带领差生共同进步。存在不足与今后打算:
1、班级发展不平衡,学生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
2、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不明确,时常有变更;
3、继续更新观念,努力实践主体教学;积极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加大科研促教的力度,努力撰写有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继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一学期来,工作有得有失,今后我一定会取长补短,争取做到最好。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班学生56人,男生30人,女生26人。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好多生字,积累了一些词汇,语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部分同学学习没有自觉性,依赖性较重,所以班级中学习成绩层次分明。对于这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
另外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逐步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的书写习惯差,纪律意识不强,对学习不在意,经常忘写作业,上课做小动作等。尤其是班级里的几个特殊学生,由于先天智力存在不足导致学习和习惯培养上的障碍。这部分学生仍需要不断地加强习惯教育和智力启蒙,尽可能地在学习上达到合格要求。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教育任务还是十分艰巨,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语文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学生的书写习惯要花时间纠正、培养,学写一手端正、美观的铅笔字。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多背诵中华古诗文,养成每日阅读书籍的习惯,注重课外识字的能力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
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本册教材仍然坚持“多编少搬”的原则,所编选的课文,仍然体现内容丰富、充满情趣的特点。本册课文语言规范,浅显易懂,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插图精美,富有童趣,便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50个生字,会写350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3)能当众说话,做到口齿清楚,语句完整,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的意思。
(3)能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写话
(1)能运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的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的内容写下来。
(4)学习使用逗号、句好、问好和感叹号。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美观。
2、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3、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五、教学措施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5、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
6、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
第五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材料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材料
各位老师: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河南省西峡第一高级中学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一种良性的教学,已经获得全国教学的优秀示范荣誉。这种模式主要通过疑问与探究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推荐的这组文章包括“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概述、基本内容、操作流程、易产生的误区、评价标准、不同课型的教学流程,以及如何理解与对待教学模式,建立学习小组的一般方法等内容。假前的学习分两步走:第一,要求各组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本材料,教师个人要积极自学,完成学习日志(1月8日交);第二,下周四教研组活动,各组组织看课例一节,认真做好记录,完成学习日志,活动结束将日志收齐交教务处。学习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反思,摒弃教学中不科学的方法,真正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的过程。
教务处 2013.12.1、概述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公民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切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所以用八个字更能全面地涵盖这一教学模式的全部过程,即“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第一步:“设疑自探”。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材料
题,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即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它方式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
第二步:“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对于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
第三步:“质疑再探”。是指在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
第四步:“运用拓展”。是指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的“新知”,围绕学习目标,尝试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或拓展性习题,展示出来供全体学生训练运用,如果学生编题达不到目标要求,教师要进行补充,在检查运用情况的基础上予以订正、反思和归纳。编题时,可以借鉴平时考试习题的样题来出题。出题人要准备好答案,并且明确出题目的。
2、正确运用
设疑自探: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
这一环节主要涉及三个步骤:一是创设问题情境。二是设置具体自探问题。根据学科特点,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如果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的要求,教师再补充提出。自探问题的“主干”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是学生自探。这里的自探是学生完全独立意义上的自探。自探前,教师一般要适当进行方法的提示、信心的鼓励和时间的要求。自探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热切关注和期望。无论关注的形式怎样变,有一个底线不能变,那就是不能打断或干扰学生独立学习的思路。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设置自探问题层次不清,不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问题太碎、太杂,或太大、太空。要么一看就会,课本上有直观的答案,要么思维跨度太大,缺乏递进性,学生难以接受。二是自探走过场,时间安排不足。三是在学生自探过程中教师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唠唠叨叨,使学生不能专心思考,要么漠然视之,认为学生自探与己无关。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材料
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
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
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
二是讨论。如果中等生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教师在学生自探的过程中巡视发现的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也要讨论。讨论要建立在学生充分自探的基础上进行,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
三是讲解。如果通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则予以讲解。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抛开设疑自探中的问题,重新设置几个所谓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学生没有思考的情况下,直接让学生讨论。二是教师怕学生自学解决不了问题,按自探提纲从头到尾重新讲解一遍,换汤不换药。三是提问回避学困生,怕浪费课堂时间,仅让中等以上举手要求发言的学生回答一遍了事,掩盖学情。四是试图烘托气氛,搞形式主义,很简单的问题也要进行讨论。五是小组讨论人员不固定,发言无序,时间没保证。
质疑再探:让不同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探究。
在具体的实践中,对于中等以下学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还是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范畴,只是从不同侧面去提,这时让其他学生回答,实际上是起到了深化学习目标的作用。对于优等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超出书本知识,但教师还应先让其他学生思考解答,提出种种不同的解决办法,然后教师再解答。如果连教师也解答不了,应坦诚说出,师生课后通过查资料等其他途径共同解决。
如果开始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完成情况进行示范引领性质疑,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待学生养成习惯之后,教师考虑更多的应是如何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而不是再给学生预设问题。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学生无疑可“质”,教师即转入下个环节。二是教师质疑代替学生质疑。三是学生一问,教师一答。四是教师课前对学生可能质疑的问题没有充分的估计和预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材料
拓展运用: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习题,让学生训练运用。在此基础上,予以反思和归纳。
此环节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教师拟题训练运用。教师首先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情况。检查反馈的原则是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学困生本人说出错误的原因并纠正。基础性习题解决之后,教师再出示带有拓展性质的习题。检查反馈原则是中等生展示,中、优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答错者本人说说错误的原因并纠正。二是学生拟题训练运用。如果学生所编习题达不到学习目标的要求,教师则进行必要的补充。三是反思和归纳,具体操作是学生先说,教师后评。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编拟习题不能牢牢把握学习目标的“底线”,关注拔高题,忽视基础题。二是怕学生编题编不到“点子”上,浪费时间,干脆不让学生编。三是不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和充分表达的机会,反思归纳都是教师“一言堂”。
另外,根据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的不同课型,还可以增删或调换某个具体环节,进行灵活运用。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
一、设疑自探 〔操作〕
(1)设置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2)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学科特点,决定是否出示教学目标。(3)出示自学指导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或演练,独立探究。(4)教师巡视。〔目的意义〕
(1)设情激趣,使学生开始上课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进行探究,使自学更扎实有效。
(3)教师巡视,能及时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同时以适当的语言或动作暗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材料
〔注意点〕
(1)教师在课前要将心态调整到平静愉悦状态,理性地克服因其它事件而致的心境不佳或过度兴奋,将激情、微笑、爱心、趣味带进课堂,通过生活实例、社会热点、音像资料、实验操作等途径,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2)自学指导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实际水平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学生整体水平高,则问题设置跨度要大一些,留足思维的空间,反之,学困生较多,则必须把一个问题当作两步或三步来问,减缓“坡度”,让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
(3)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后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本次自学内容或范围(有的一节课需要通过几次自学,因为每次自学内容较多,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二是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类比回忆,还是边看书边练习(操作),总之什么方法好就用什么方法。三是明确自学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4)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的自学。同时要重点巡视中差生,可以拍拍肩、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但一般不宜同其商讨问题,以免影响其充分的自学。
(5)自学指导在一节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状况可能出现多次。
二、解疑合探 〔操作〕
(1)检查自学情况。原则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2)针对自学中不能很好解决的典型问题,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人人都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尽量做到表述清楚,观点明确。
(3)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今后的运用。(4)特别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教师要精讲,有重点地讲。〔目的意义〕
(1)检查自学情况,首先关注学困生,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同时,如果学困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对了,就不需教师再教了,则节约了课堂时间。
(2)学困生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中等生补充,如果中等生仍难以解决的问题则需要讨论,这样,什么问题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合探形式,教师就能准确的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材料
把握。
〔注意点〕
(1)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学困生回答或演示操作,千万不要搞形式主义,叫优等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际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2)讨论不要滥用。学生讨论的问题,一定是学生通过自学仍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或者是教师在巡视中发现的虽属个性,但带有普遍指导意义、学生易错易混的问题。
如果在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教师直接把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展示给学生,并且让学生开始讨论,最终只能是个别优等生讲讲,小组内其它学生听听而已,同教师讲全体学生听,实在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小组合探应该建立在充分自探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没有自探就不要合探。个别课堂因知识较容易,根本不需要讨论。
(3)学困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注意提醒其它学生认真聆听或观察,随时准备补充、评判和纠错。
(4)教师的“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它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三、质疑再探 〔操作〕
学生根据本节内容,提出新的疑难问题,教师引导其它学生共同解决。教师也可根据课堂生成情况向学生再次提出深层次的疑难问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目的意义〕
“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对本节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注意点〕
(1)要创设民主、平等与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书本和教师的所谓权威观点挑战,尽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深层次问题。
(2)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好引导学生自己解决。
(3)有的问题可能千奇百怪,超出教材的知识范围,要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课前应充分做好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不能指责学生,更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材料
不能不懂装懂,搪塞应付。
四、运用拓展 〔操作〕
(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并能正确迁移拓展(包括教师编拟习题、学生自己编拟习题和完成课堂作业)。
(2)反馈学生答题情况。
(3)引导学生反思归纳本节所学主要内容。(包括课本具体内容和通过学习运用所感悟的内容。)〔目的意义〕
(1)通过完成训练题、课堂作业,检测每位学生是否当堂完成了学习目标。(2)通过学生自编习题的训练,做到了对知识运用的举一反三。
(3)反思实际是对本节内容的及时归纳和梳理,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清晰认识。
〔注意点〕
(1)首先进行巩固性训练,若有时间再进行变式训练、学生自编习题训练等延伸环节。
(2)教师巡视,注重答题情况的反馈和展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展示自编习题,同时阐述编题思路,师生适当予以评点。
(4)此环节时间一般不少于15分钟。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堂评价标准
1注重启发诱导,设情激趣,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5分)2.注意学法指导,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善于归纳和梳理,问题(习题)设置具有层次性、探索性和针对性,给学生留足思考、练习和交流的时间。(8分)3.讲授准确无误、重点突出,时间一般不超过一节课的三分之一,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6分)4.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评价及时准确,充满期待和激励。(5分)5.有驾驭课堂能力,能灵活处理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收放有度,活而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材料
有序,时间安排合理,准时下课。(6分)学生方面(70分)1.会提问:能根据教学情景、教材内容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8分)2.会自学: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与能力,能解决问题并发现新的问题。(9分)3.会展示:敢于发表自己意见,敢于尝试操作,错了也不怕,展示率高。(9分)4.会倾听(观察):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能仔细观察别人的演示。(4分)5.会评价:能对别人的展示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并能利用有关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7分)
6.会质疑:有问题意识,敢于向课本、教师等“权威”质疑问难,问题具有挑战性、独创性。(7分)7.会讨论:小组讨论不流于形式(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和价值,活动有序,能表现集体观点)。(4分)8.会总结:能在反思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归纳总结。(4分)9.都参与:课堂无“闲人”,人人充满自信,都能真正进入学习状态(没有走神或不参与学习的现象)。(8分)10.都成功: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围绕学习目标编拟一些基础性或拓展性习题,答题正确率高,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10分)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切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材料
疑合探、质疑再探”。但就整个课堂教学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所以用八个字更能全面地涵盖这一教学模式的全部过程,即“先疑后探,编题自练”。
第一步:设疑自探。它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即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他方式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
第二步:解疑合探。它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对于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
前面两个环节可能在课堂中反复出现,如问题自探
一、问题合探一,问题自探
二、问题合探二等。
第三步:质疑再探。它是指在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
第四步:运用拓展。它是指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的“新知”,围绕学习目标尝试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和拓展性习题,教师有选择地展示或补充后,供全体学生训练运用,在检查运用情况的基础上予以订正、反思和归纳。
其实,“运用拓展”这个环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然是按“三疑三探”的步骤和理念进行的,是课堂教学中巩固新知的新一轮“三疑三探”。因此,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践行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特别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同新课标的要求更是一脉相通的。
以上仅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模式,根据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的不同课型,还可以使用灵活模式(即灵活运用基本模式的变式),如也可以在运用拓展之后让学生再次质疑等。同时也可以把“三疑三探”模式同其他模式整合运用,构成整合模式。由此可见,“三疑三探”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不是单一的,这样给教师灵活辩证地使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达到既有模又无模的自由境界。
我国很早就有学者强调: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无法之法,乃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材料
为至法。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这就是最好的方法。同样我们可以指出:教学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得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才是最好的模式。
如此说来,有人可能认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一定的程序,是束缚教师手脚的条条框框,是教条主义的东西,影响了教学改革的“百花齐放”。这种认识是不妥的。因为,我们主张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反对其他教学模式,这就譬如同样是一批原材料,如果按照这种模式(程序)造出来的可能是电视机,而按另一种程序造出来的就可能是大炮或汽车。“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按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程序设计的,培养的当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实践证明,“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本身,为教师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指出了一道符合新课程理念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科学程序,是能全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的。但教学情况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生搬硬套一个模式是不科学的。生搬硬套所造成的问题,不是教学模式本身的错,而是教师使用不当的结果。
因此,我们在应用过程中切不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必须深刻领会“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科学实质和深刻内涵,以学定教,以生施教,最终把“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融会贯通.发扬光大。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提纲
一、设疑自探
1、准备练习(同复习)
2、设疑引课(同导入)
教师:„„(板书课题:)
3、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知识?(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新知识,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学习内容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就能弄明白大家提出的问题)
4、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二、解疑合探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材料
1、检查自学情况(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2、针对自探提示中中等生补充不了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3、着重强调以下内容:„„
三、质疑再探
1、学生质疑
教师:针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惑请提出来,大家一起研究。也可以提出由本节所学知识联想到的问题。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
四、运用拓展
1、学生自编习题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用适当题型编写1~2道练习题。(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2、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3、全课总结(1)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2)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三疑三探”新授课教学流程(试行)
一、设疑自探
1、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归纳整理,形成自探提纲。
3、学生独立探究,解决问题。
二、解疑合探
(一)小组合探
1、围绕自探提纲,小组内讨论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或交流自探心得。
2、教师出示展示和评价分工,各小组按分工做好准备。
(二)全班合探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材料
1、各小组按分工进行展示和评价。
2、教师针对学生展示与评价情况,进行必要的点拨或精讲。
三、质疑再探
学生根据本节内容,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由其他学生共同解决。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点拨或亲自解答。
四、运用拓展
1、学生自主编题。
2、组内展示,择优向教师推荐。教师有选择地让全班同学训练,可由编题者评价答题情况,或讲解编题意图。
3、根据学生编题情况,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学科班长评价本节活动情况。
“三疑三探”复习课教学流程(试行)
一、设疑自探
1、导课。
2、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设疑,并形成自探提纲。
3、学生自探。
二、解疑合探
(一)小组合探
1、围绕自探提纲,小组内讨论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或交流自探心得。
2、教师出示展示和评价分工,各小组按分工做好准备。
(二)全班合探
1、各小组按分工进行展示和评价。
2、教师针对学生展示与评价情况,进行必要的点拨或精讲。
三、质疑再探
学生根据本节内容,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由其他学生共同解决。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点拨或亲自解答。
四、运用拓展
1、学生自主编题。
2、组内展示,择优向教师推荐。教师有选择地让全班同学训练,可由编题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材料
者评价答题情况,或讲解编题意图。
3、根据学生编题情况,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学科班长评价本节活动情况。说明:复习课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要进一步理清知识间联系,做到做一题通一法,会一类。既不能抛开课本,又必须注重拓展和延伸。
三疑三探”试卷(习题)讲评课教学流程(试行)
一、设疑自探
1、教师公布习题答案,点评学生答题情况,指出存在的共性问题。
2、学生根据考试情况提出探究重点,师生归纳形成自探提纲。
3、学生对照答案自探纠错。
二、解疑合探
1、小组内合探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并交流纠错心得。
2、教师出示展示和评价分工,各小组按分工做好准备。
3、学生展示解题过程,讲解做题思路,点评同学对展示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提倡发表不同见解。
4、教师针对学生展示、评价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归纳。
三、质疑再探
学生根据本节内容,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由其他学生共同解决。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点拨或亲自解答。
四、运用拓展
1、学生自主编题。提倡学生变式练习。
2、组内展示,择优向教师推荐。教师有选择地让全班同学训练,可由编题者评价答题情况,或讲解编题意图。
3、根据学生编题情况,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学科班长评价本节活动情况。
要学会从“入模”走向“出模”
“如果某个模式的目标就是要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不仅不能拒绝,而且要大力推广,只是我们在选择学习前要认真甄别。”
当前,对教学模式的认识有两种病症:一是模式“拒绝症”,二是模式“红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材料
眼症”。“拒绝症”认为教学模式是一种固化的模具,就如同工厂按程序加工机器零件一样,有什么样的模式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学生,模式容易束缚学生个性,势必造成千人一面的恶果,不应推行。“红眼症”主要是一些人看到一些学校因模式而出名,也想“火”一把。于是一夜之间,各种模式如雨后春笋般见诸报端,甚至个别学校,把别人的模式改头换面,再起个新名,经媒体一炒,竟成了全国课改名校。
其实,模式本身并没有错,出现这种并发症的根本原因是对教学模式缺乏理性的思考。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为达到特定的育人目标、采用特定的教学程序而设定的一种操作样式。一种教学模式在一定区域推广是否会造成千人一面,主要要看该模式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其次是看这个特定的程序能否能达到这个特定的育人目标。如果某个模式的目标就是要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创新型人才,那又怎能带来千人一面的结果呢?因此,不仅不应拒绝好的模式,而且要大力推广,只是我们在选择模式前要认真甄别。
个别“名师”课堂的一枝独秀,他们主要凭借的是自身的素质,一旦离开了名师个体便不复存在,它令千百教师望而却步。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受地域等因素的限制,教师素质差别很大,特别需要好的教学模式引领广大教师落实新课改精神,使教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纵观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每次课程改革都是在诸多教学模式的相互作用下推进的。
拒绝接受别人的模式实际是在固守自己的模式,是在孤芳自赏。拒绝模式是“教条”的,是不负责的,但盲目的“造模”、“推模”、“为模而模”也是非常冒险的。现在有些教师“谈模色变”,几乎患上了模式恐惧症:报载某地两年内共推广了两个半模式,为什么会有半个模式呢?据说是第三个模式刚刚推行时,领导发话了:“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要创出自己的模式„„”于是两月之后,一个“中外合资”的教学模式就诞生了。领导一发话就立即创造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来,这无疑是好大喜功。
禅宗讲悟道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层次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个层次又回到原点: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造模”和“推模”也应如此,必须从该模式本身“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原点出发,到这个模式“最终培养了什么样的人”这个原点结束,选错了方向就是逆水行舟。
从传统教学的教师讲学生被动听,到教师问学生被动答,再到学生主动问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材料
学生主动答,是课改发展的必然规律和趋势。对于当前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看待,随着改革的深入,诸多不合理的模式将被实践所淘汰,真正好的模式也必将担当起历史的重任。
著名收藏家张伯驹曾说:“不知旧物则绝不可言新。”探讨别人的长处,正是我们创新的必要准备,从“形似”走向“神似”,从“入模”走向“出模”,沿着理想的目标去探讨理想的教学模式,才是教书匠走向教育家的必然历程。
学生学习小组建立实施方案
一、为什么要创建学习小组 《学记》:“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依据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既能够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全过程的环境,又能弥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生生交流不足的缺陷,打造高效课堂,真正实现学生整体提升的目的。
二、建组原则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三、建组方法
1、学生分层:每学期开学初,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考试成绩、日常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发展潜力等多方面因素,以学习成绩为主),依总成绩S型拐线方法,将全班学生分成均等的A、B、C三层。
2、成员搭配:以小组(6人)为基本单元组成学习共同体。班主任先从A层学生中两两选出,分布到不同的小组(每组的两名学生优势学科尽量不冲突),B、C层学生比照以上方法分组,然后给6人编号(如第四组一号学生可编为41、4-1等)、排座位。应注意男女生搭配,城乡生搭配,同寝成员搭配,性格外向与内向者搭配,学科平衡发展等。一个学习小组确定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必要的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
3、学习小组长的选拔与职责
(1)方法:选择学习小组长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采用自荐和民主选举的方式,应尽量避免由教师指定。
(2)选拨标准:①态度积极,率先垂范;②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③乐于助人,负责任;④组织管理能力强;⑤集体荣誉感强。
(3)职责:①组织好每一节课的课堂自探、合探、展示、评价、编题等;②帮助学困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检查每天学习的落实;③监督各项班规的遵守情况;④督促学科组长记录好每天《积分记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材料
(4)小组成员积分评价项目:①课堂参与度(0-10分);②课堂纪律(0-3分);③作业完成(0-5分);④其它方面如卫生等(0-5分)。
参考上述4项指标每日对小组成员打分量化,填在小组量化积分记录上。每周一统计好小组上周成绩,及时在小组会上总结点评,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中。
4、组内分工
(1)每组设组长和学科组长。
(2)组长抓全组同学的学习和常规工作。
(3)学科组长每科1名,具体负责本学科学习开展、评价、作业收交等工作。
5、小组命名 统一配置小组标牌,各小组自行确定组名、组规等。
6、小组活动要求(1)小组讨论:
①小组先分层讨论,再群体讨论,群体讨论时要解决相关问题。②组长做好分工,安排好讨论结论的记录整理和展示,既有方法归纳又有规律总结。
③讨论要充分,并紧紧围绕本节内容进行。
④教师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为下一步展示作准备。(2)展示与评价:
①各小组按教师分工,迅速展示,主动、积极、有序、高效。
②展示方式可口头或书面,但要完整、简洁、规范。口头展示应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展示要突出重点难点、规律方法以及疑难问题。有一题多解的情况,鼓励其他小组积极展示。每个点评学生结束时都要征询其他学生的意见,如问 “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或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③一般由B、C层展示,A、B层点评或拓展。④非展示同学要认真倾听,并迅速记录或纠错。
⑤点评内容包括:a总体评价,如正误等; b答题思路、方法、规律等;c板书、声音、体态等。
⑥精彩点评结束要有掌声鼓励。
⑦教师认真倾听,注意发现学生闪光点和不足,为点拨做准备。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要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禁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材料
止教师跟学生“抢风头”。
(3)编题:各学科应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编题培训。
(4)课堂评价: ①学科班长负责总结评价(学习目标的完成、本节的优胜小组、表现突出的同学等);②评价的三个指标:参与率、精彩度、高质量。
7、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
(1)倾听他人发言:①听取发言要专心,眼睛注视对方;②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思考,记住要点,并考虑他说的话是否符合实际,有没有道理;③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打断,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来;④听人发言如有疑问,请对方解释说明时,要用礼貌用语,如“是否请你”或“你是不是可以”;⑤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
(2)讨论问题:①发言围绕讨论中心,不东拉西扯;②谈看法要有依据,能说清理由;③语言表达力求清楚明白;④别人提出疑问时,要耐心解释,态度友好。
(3)互帮互助:①主动、热情、耐心地帮助同学,对被帮助同学不说讽刺、嘲笑、挖苦一类的话,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②帮助同学时,要向同学说清解决问题的方法;③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可以向同学请教自己不懂不会的地方,接受帮助后,要表示感谢。
(4)反思与质疑:①虚心考虑别人的意见,修正和补充自己原来看法中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②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肯定与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正确看法;③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大胆设想或看法。
(5)自律自控:①服从组长安排;②小组讨论时,有序发言,声音要适当,不影响其他小组学习,不讲与学习无关的内容;③服从组内大多数人的意见,个人意见可保留,但应到课后再跟老师和同学交换意见。
8、小组评价与奖励:学校、班级对小组活动情况应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与奖励办法。
四、班级文化建设
要注意采取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小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竞争态势,如班规上墙、小组积分公示、优秀学生感言集萃、在教室张贴标语(引例:“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团队”,“我参与,我快乐,我展示,我精彩,我自信,我成功”,“课堂因我而精彩,我因课堂而成才”,“一分成功靠运气,十分成功靠努力,伟大成功靠激情”)等等。“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材料
课例视频http://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