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绘本与美术课的美丽邂逅
绘本与美术课的美丽邂逅
内容提要:低年级学生已接触大量的绘本,本人通过长期的实践寻找到一系列契合学生实际的绘本教学模式,文章从绘本功能的开发和表达的形式进行阐述,并通过临摹激趣、仿画培趣、补白增趣、猜画添趣和改编创新等多种训练形式进行绘本“快乐画”教学,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的绘画能力。
关键字:绘本 快乐画 功能的开发 表达形式
绘本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书中的图与文有同等的重要性,有时候图画的重要性甚至比文字还要来得高。
绘本“快乐画”,即以孩子喜欢的讲故事的方式引入,引导学生在绘本欣赏中进行体验,通过绘本丰富的表现形式来进一步了解美术,在感悟美术中热爱美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绘画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有内容可说可画,为其创造愉悦的氛围,使其愿说愿画,乐说乐画。
低年级学生往往因缺少生活经验而无从下笔,很多时候他们拿手的画是房屋、太阳、云朵等,这不仅因为该学段的学生尚未学会选择绘画素材,更因为他们还不会细致地观察真实的生活世界,也不会像成人那样冷静地审视事物。他们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思维的。绘本或描绘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如《第一次上街买东西》;或反映妙趣横生的动物世界,如《母鸡萝丝去散步》;或细腻描摹孩子们的情感律动,如《我有友情要出租》《猜猜我有多爱你》;或告诉孩子们一些有趣的知识,如《是谁嗯嗯在我头上》等。绘本以其丰富的内容、鲜活的画面,将孩子们的种种生活情状定格于图画中,并辅之以简练的语言旁白,引发学生由此及彼地展开遐想,为学生搭建了爱读乐画的绘画平台。在这美丽而又快乐的图文旅行中,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喷薄而出。在丰富的画面中,在动人的叙述里,孩子们感到“有内容可画”。
当绘本走进我们的美术课堂,美术教学的新途径被开辟出来,提高学生绘画
能力的新增长点也被找到。如何让绘本式的绘画发挥它的神奇魔力,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可行的训练形式。
1.临摹激趣
任何人学习绘画艺术,都是从简单的临摹开始的。为此在绘本教学中,临摹
大师的优秀绘本是一颗“快乐画”的探路石。第一,临摹绘本是向大师们学习绘画技巧的重要手段,目的是为了掌握旧有的艺术形式并设法创造新的艺术形式。绘本临摹教学目的不是直接要求学生去达到临摹的目的,而是通过临摹使学生明确临摹的目的,掌握临摹的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要培养学生的“读画”习惯。所谓“读画”就是对绘本作品进行一番全面的解剖分析,在绘本教学时不要急于让学生临摹,而要围绕绘本的主题以及如何表现这个主题、画面的结构关系、画面的气氛、为达到气氛运用的各种手段等问题,进行解剖分析。一幅画与一台机器一样,是由数个“零部件”组合而成的,我们临摹作品就是要先将这些“零部件”拆开来 ,然后再组装还原。
如,在教学绘本《我讨厌妈妈》一课时,教师可以事先铺垫:这个绘本会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猜猜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画家会用哪些颜色;用什么材料上色等等。在讲述过程中,有了之前的铺垫孩子们自然会将注意力集中在画面上,纷纷感受到酒井驹子对色彩和纹理的敏锐感觉,书中大片淡蓝色为主的画面,配合白色、淡黄色、黑色等色块强调重点;颜色的刻意不均匀造成丰富的纹理变化,黑色的轮廓线时断时续,使画面更显活泼;生动的表情与动作刻画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等到他们临摹时,孩子们已经能基本掌握该画家的绘画特色了。这样学生看看、听听、画画,乐在其中,不仅充分尊重了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又能降低绘画的难度,更快地促进绘画能力的发展。
2.仿画培趣
这种绘画方式有别于临摹,但需要经过自己思维的过滤,要把所提供的素材
进一步加工,可以添加想象,也可以精简删除。在上完绘本《黄雨伞》后,我给孩子们展示了同一主题不同材料的绘画作业,如上图中毛金好用水粉颜料与油画棒相结合表现的《黄雨伞》;也有个孩子周辰初突发奇想,先用铅笔平涂底色,然后用橡皮擦出雨点的效果;还有孙瑜蔚用彩色铅笔涂好具有渐变效果的颜色后,用剪刀将作业纸剪出花边的小创意,这样的创意常常让孩子们感到别样的快乐。不经意间,课堂上也会展开不同材料同一主题的创作,如,在二年级给孩子们讲《黄雨伞》一课时,我带领孩子们用彩泥的形式表现各种颜色的雨伞,并用添加想象的形式给雨伞添加花纹,具体如下:
音乐开始了,可爱又生动的音符讲述着这个故事,钢琴演奏的乐曲带领着孩子们进入这个奇妙的雨中世界:故事从一顶黄雨伞开始,是俯瞰被柔和的灰色海洋包围的黄雨伞的画面,好像一个拿着黄雨伞的孩子刚刚走出家门。接下来的画面中,黄雨伞遇到了绿雨伞,然后是红雨伞……每一幅画面都有新雨伞的加入。孩子们被这种没有一个文字的绘本吸引,纷纷发出惊奇的“啧啧”声,纷纷在底下小声议论着画家这种可爱质感的画面和绘本中跳跃的色彩。
故事仍然继续着,我依旧默不作声,一页一页翻动着故事。画面中的风景也从独立的房子换到峡谷般的街头,熙熙攘攘的路口。但不管是风景,还是色彩轮廓都一如既往的柔和,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孩子们都被这些跳跃的雨伞吸引着,目光随之而动。
明快的音符继续跳动,随后,我请孩子们轻轻的拿出带来的橡皮泥,简单的复习橡皮泥制作的方法,如揉、捏、搓、压、团、挖、堆塑等,热身之后,没等我布置今天的作业要求,孩子们已经主动参与到雨伞的制作中了,也模仿绘本中的俯视的角度,纷纷做起了从上往下看到的各色花雨伞了,此时的课堂上已经不需要我再多说雨伞的制作步骤、方法了,我只是在一边为他们准备好实物投影仪,用照相机记录着这一切,孩子们的专注、自发的制作让我感觉只是他们的一个见证。十几分钟后,电视机大屏幕中投射出来的雨伞渐渐多了起来,色彩也丰富起来了,再到后来,孩子们又为这些雨伞添加上了花纹,成了花雨伞的世界。
3.补充增趣
绘本中的图画,是延展的、跳跃的、活动的图画,能引领学生走进故事情境,蕴含了文字无法表达的语意,这就是绘本图画的留白。这种“留白”给学生预留了想象的空间,可以引发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留白是绘画的技巧,是设计的手段,也是儿童绘本常用的表现方式,为读者提供想象的空间,具有无中生有和无中胜有的效果。诸如在《月下看猫头鹰》的留白中读出了雪晕,在《苏赫的白马》的留白中读到了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的悠远意境。有了这种体验,再来理解国画中计白当黑,就变的容易了。在绘本教学中,如果我们引导学生仔细读图,展开想象,给画面补充内容,可能会收获别样的精彩。如,《别让鸽子太晚睡》讲的是这样的故事:天已经黑了,鸽子耍赖不想睡觉。看他哈欠连天,连眼睛都睁不开了,还是不肯睡觉,费尽心思找了一堆借口:看教育类电视、聊天、数星星、喝水……最后连兔宝宝都用上了,真让人没办法!莫•威廉斯用简洁的图画和巧妙的留白表达出异常真实的情感,孩子们从勃然大怒的鸽子和镇定聪明的小鸭子身上都能发现自己的影子。全书用淡色蜡笔画成,柔和的温暖色调,加上创意的构图,充分描绘出小鸽子丰富的肢体语言与眼神表情。他那俏皮的耍赖个性,就像家中的小宝贝。我在执教该课时,充分挖掘图画中蕴藏的故事,用想象的形式联想故事的背景并且将画面补充完整。学生想象的阀门一打开,生动的画面就从他们笔下奔涌而出。如上图,毛辰皓将场景换到了布满星空的夜晚,连月亮、星星都开始打呼噜了,鸽子还在邀请大树一起看星星,画面中鸽子坐在草坪上使劲地睁开眼睛保持清醒;有的孩子将室内的灯火辉煌和室外的漆黑一片形成对比,房间里,鸽子正在唱歌,舞台式的五彩灯光打在它的身上,鸽子垂下眼帘,显然是一副睡意朦胧的样子,但还嘴硬:“别来吵,我不困。”还有的给鸽子带上绅士帽,一副要去参加派对的样子。尽管孩子们还小,但我发现孩子们为画面补白的能力一点也不亚于该书插画家。
4.猜画添趣
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他们总是想探究未知的事物,寻找未知的答案。赛缪尔
•约翰逊曾说: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绘本故事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回本时,有时需要故意隐去故事的某个部分(或起因,或经过,或关键处,或高潮,或结局),引导学生去猜想各种可能性。对此学生常表现得兴致高涨、乐此不疲。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猜中绘本的描述,他们拼想象、搏表达,绘画热情和表达智慧竞相绽放。如,在教学大卫•香农的绘本《大卫上学去》时,在和学生交流讨论大卫的老师多次对他提出“大卫不可以”最后请大卫放学以后留下后,让学生猜测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一幕。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同时已有的生活体验被唤醒。孩子们的画面充满了童真、童趣,丰富多彩。作业之后,有几个学生的作品就很有趣:
5.改编创新
绘本往往篇幅比较短,读完之后总让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有些故事在精彩处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如美国李欧•李奥尼的《小蓝和小黄》,他讲述了一个用色块撕贴,非常有创意的一段非常独特的友情。我启发二年级的孩子寻找书中的亮点,就是小蓝与小黄重叠融合成了绿色,李奥尼简单的讲述,马上就向孩子们叙述了两种原色互相调和形成间色的过程。孩子们纷纷赞同:真是个“绿色的魔术师”!随后的作业中我启发孩子: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出现了小绿,你还能让谁抱在一起呢?孩子马上说:小黄和小红、小红和小蓝。孩子们仿照《小蓝和小黄》,创作了《小红和小黄》、《蓝女孩、红女孩》、《橙橙的故事》《紫太阳》等作品。
绘本封面的设计应使整本书更加完美、更吸引人,它是文字和图片的统一,与此同时,它必须真正表达了书本内容的灵魂。它们追求封面的引人注目,与原文的写作风格相匹配,在给书本内容润色的同时又不能泄露故事情节。如图,在给孩子们讲完《黄雨伞》《开心汤》之后,孩子们又根据故事进行创作,涌现了一大批《黄衣服》、《黄树叶》、《黄手指》、《倒霉汤》、《幸运汤》等优秀的封面汇编作品。绘本教学开展一学期以来,孩子们领略到了世界各国的知名插画家们的作品,或水彩,或丙烯,或油画,或剪贴,得到美的熏陶。孩子们的情感受到熏陶,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发展,使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提高美术素养。期末将至,各个班级纷纷将一学期以来的优秀绘本作业展示在教室门口,这是对我的绘本教学最好的肯定,也是孩子们“快乐画”的美好结晶。
总而言之,绘本教学应本着体现不同绘画特色,充分发挥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运用适当的创作手法表现与儿童生活经验相关的故事、思想、情感及价值观。绘本是艺术,绘本教学同样也是艺术。
第二篇:在美术课遇见绘本
在美术课遇见绘本
信息技术下的绘本教学的美术切入方法探究
广州市体育东路小学
杨帆
内容提要:绘本由插画家们精心手绘,绘本中每一页图画都堪称艺术精品。儿童的审美能力由此得到提高。低年级学生已接触大量的绘本,通过合适学生实际的绘本教学模式,文章从信息技术下的美术绘本教学形式进行阐述,并通过多种训练形式进行绘本教学,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的绘画能力和美术学习兴趣。
关键字:绘本
信息技术下的美术教学方式
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在听故事中品味绘画艺术,在欣赏图画中认识文字、理解文学。比起那些一闪而过、只带来一时快感的快餐文化,欣赏绘本无疑是一种让眼睛享受、让心灵愉悦、让精神提升的美妙体验。绘本教学,以孩子喜欢的讲故事的方式引入,引导学生在绘本欣赏中进行体验,通过绘本丰富的表现形式来进一步了解美术,在感悟美术中热爱美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绘画形式表达出来,为学生创造愉悦的氛围。
一, 美术课堂的绘本选择.注重绘本文化的多元性。优秀的绘本由于作者来自世界各国,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文化,文字和图像都是传达文化的一种语言。而儿童绘本的题材又非常广泛,有各国的民间故事,如斯凯瑞的《鹅妈妈童谣》《我最喜爱的故事集》;成长故事如保罗•弗莱舒曼文的《威斯利国王》等优秀绘本都体现了各个国家的文化。所以,在愉快的阅读中,儿童绘本能启发学生感知世界文化的多元性。绘本中绘画技巧的丰富性。儿童绘本有太多的表现技法,除了铅笔画、剪纸,版画,水彩画,油画,还有照边拼贴以及电脑制作等。正是这种多样化,才让图画书拥有了迷人的外貌,更使图画书成为美术教学的资源宝库。如:《金色的海螺》就是一本充满浓厚的民间剪纸艺术的绘本,蕴藏着很多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借鉴的资源。如《好饿的毛毛虫》、《不要随便改变自己》绘本中的拓印风格,《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绘本中浓郁的水彩风格,《小黄与小蓝》绘本中三原色的形成等,都蕴涵着丰富的美术元素,可以让孩子欣赏和感受的,在欣赏不同的艺术形象时探索绘画方法。
二
美术课里的绘本教学
当绘本走进我们的美术课堂,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新方法也被找到。下面有几种利用信息技术方便易行的切入方式看故事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原汁原味的向孩子们讲述绘本故事。不妨求助于互联网,在互联网上,你可以轻松的搜素到想要的绘本故事的ppt文档或视频文件。需要仔细观察局部细节处理的画面,可以使用绘本故事的ppt文档,不仅画面清晰,还可以控制故事讲述的速度。如果是需要整体了解绘画风格和文化特点,可以直接播放视频文件方便又快捷。模仿大师
这种绘画方式有别于临摹,但需要经过自己思维的过滤,要把所提供的素材进一步加工,可以添加想象,也可以精简删除。在上完绘本《好饿好饿得毛毛虫》后,我给孩子们展示了同一主题不同材料的绘画作业,如用水彩笔与油画棒相结合表现的《好饿好饿的毛毛虫》;也有个孩子突发奇想,用毛线做的毛毛虫,这样的创意常常让孩子们感到别样的快乐。不经意间,课堂上也会展开不同材料同一主题的创作,如,在二年级给孩子们讲《好饿好饿的毛毛虫》一课时,我带领孩子们用彩泥的形式表现各种颜色的毛毛虫,并用添加想象的形式给毛毛虫添加花纹,教室里成了毛毛虫的世界。在这节课你就可以运用清晰的实物投影,每个孩子制作的毛毛虫能清晰的被投影到大屏幕上。无论你坐在教室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动态的欣赏到全班同学的艺术作品。
故事以后的故事
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他们总是想探究未知的事物,寻找未知的答案,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绘本时,有时需要故意隐去故事的某个部分,引导学生去猜想各种可能性。如,在教学绘本《汤姆走丢了》时,在和学生交流讨论汤姆走丢了后,让学生猜测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一幕。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同时已有的生活体验被唤醒。孩子们的画面充满了童真、童趣,丰富多彩。
根据绘本原来的风格,续画故事。在儿童绘画本中学习其中的构图,色彩等绘画技巧,掌握如何表现细节等方法,这里给学生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为学生的续编创作提供了无数种题材。
根据学生续画的故事作品,老师可以把它们拍下来,和原作的ppt粘结在一起,可以用会声会影软件重新编辑成不同结尾的短片。学生在课堂上看到自己改编的故事短片,会对艺术创造产生更大的热情。4
绘本的衍生物
每一本儿童绘本中处理图画与文字的关系,文字的排列设计等方面给学生开展封面设计,装桢设计等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可借鉴的实例。真正表达了书本内容的灵魂。在给书本内容润色的同时又不能泄露故事情节。在给孩子们讲完《好饿好饿的毛毛虫》之后,孩子们又根据故事进行创作,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封面汇编作品。还可以为自己喜爱的书设计一张书签和藏书票或一张宣传画,拓展美术学习的空间。为自己喜爱的书设计。好书润泽孩子的心灵,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通过设计活动,把好书推荐给大家,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更是提升了自己的品味。在学校的艺术节里,可以把孩子们的设计作品链接成动态的视频播放,一改以往静态的展览形式,用信息技术动态的展播学生的艺术作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住了最多的眼球。
信息技术下绘本教学开展以来,孩子们领略到了世界各国的知名插画家们的作品,孩子们的情感受到熏陶,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发展,使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提高美术素养。专家一致认为:绘本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孩子认知图形的能力从很小就开始慢慢养成。如果这时候能有意识地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营造温馨的环境,给他们读文字,和他们一起看图讲故绘本中高质量的图与文,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等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篇:绘本与幼儿园陶艺活动的美妙邂逅
绘本与幼儿园陶艺活动的美妙邂逅
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成的儿童文学作品,既有文学内涵,又有色彩丰富、形象鲜明的图画,蕴藏着众多可借鉴的优秀美术资源。以绘本为载体开展陶艺活动,丰富了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培养了孩子们乐于观察、乐于想象、乐于动手、乐于创作的情感,为幼儿的陶艺创作带来鲜活的生机。
日前,正兴幼儿园小8班正在开展绘本陶艺活动。据负责人介绍,该班选择的主材料是“各种各样的泥”,包括橡皮泥、雪花泥、超轻粘土、陶土等。而正兴幼儿园的特色活动之一是科学活动引领下的早期绘本阅读。四月还是该园的阅读节,因此该班将陶艺带进幼儿园和绘本来一场完美的邂逅。
笔者了解到该班之所以将绘本和陶艺结合在一起,主要因为绘本在陶艺活动中有以下价值:
一、绘本欣赏为陶艺点燃创造的兴趣。
优秀的绘本来自世界各国,题材多种多样,绘本中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更有美丽的画面,趣味夸张的形象,特别符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教师可以借助优秀的绘本,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又可以激发幼儿的陶艺创作兴趣,让幼儿通过陶艺这种外在的形式将内心的表现、传达给他人,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二、绘本欣赏为陶艺提供创作元素。绘本中蕴藏着许多美术元素,其中塑造的形象不仅多种多样,同样的形象有不同的塑造方法,有的简单,有的复杂,还有各种不同的姿势。借助绘本开展陶艺创作活动,引导幼儿充分欣赏、感受不同的艺术美,将美术元素植入孩子们的心灵。同时鼓励幼儿大胆的动手进行陶艺制作,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使幼儿不由自主的爱上陶艺活动,提升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绘本欣赏为陶艺创作开源活水。绘本具有独特的创意与丰富的想象力,大大增加了幼儿的想象空间,这种想象不是凭空的,而是在绘本的基础之上延续的、提升的。然后把这种想象迁移到陶艺创作中来,以便能更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如何让绘本和陶艺活动更好的结合?成为该班老师重点思考的问题。据了解,该班老师认为选择合适的绘本、找准定位,把握绘本中的创作元素非常重要。根据以往该幼儿园绘本教学实施的经验,该班老师尝试从以下方面进行选择分析利用。
1、绘本的内容要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
该班是小班,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绘本主要选择情节简单、形象鲜明的绘本。比如绘本《好饿的小蛇》情节较简单、形象鲜明生动,小蛇滑稽、贪吃的模样深深吸引着孩子,适合孩子模仿创作。对绘本产生了阅读兴趣,才会激发孩子开始阅读,并从中获得单纯的快乐,体味到幸福。该班老师,经常利用餐前准备、午睡前等时间和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培养幼儿绘本阅读兴趣。
2、绘本的创作元素要符合幼儿陶艺技巧和水平
深入挖掘绘本中的角色形象、故事情境、发展情节等,找出符合现阶段孩子的陶艺制作技巧和水平的绘本,有利于激发幼儿对陶艺创作的兴趣,使幼儿乐意参加陶艺活动,并体验成功的乐趣,让幼儿在陶艺创作中提高造型能力。正如绘本《好饿的小蛇》描述了小蛇滑稽、贪吃的模样;《爱吃水果的奶牛》描述了爱吃水果的奶牛不会生病的事情,孩子喜爱这种小动物,并深深的爱上水果,水果又是孩子熟悉的事物,还有《可爱的毛毛虫》而这就是陶艺创作的元素。掌握搓圆技能正是小班年龄段幼儿的陶艺技能水平,利用颜色接近的彩泥、陶土进行搓圆,加以细节刻画、添加辅材就能形象的表现出各种水果和小蛇形态。在陶艺创作过程中,孩子们很喜爱利用搓圆的技能制作毛毛虫。瞧,现在孩子们正在和“毛毛虫”玩耍呢。
绘本欣赏在幼儿感受美、体验美的世界里打开了一扇门,而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陶艺创作活动则为幼儿打开了另一扇窗。该班老师将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愿以绘本为载体的陶艺创作活动,带给孩子一个更广阔的艺术天空。
无锡市正兴幼儿园
马国利 报道
第四篇:绘本与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美妙邂逅
绘本与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美妙邂逅——浅谈如何运用绘本开展创造性美术活动
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丰富多彩的媒材中,儿童绘本以它独有的精妙的语言文字和明快引入的画面,引领着孩子们飞翔在这一个个神奇梦幻般的空间里,享受文化带来的快乐,为他们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也给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带来鲜活的生机。从美术的角度说,有美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物像形态的生动性、色彩鲜明的协调性等特点。将绘本投入到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能生成出怎样的风景呢?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个动态的生长过程,以绘本为载体的美术教学活动让这一过程变得丰富多彩,更让孩子们带给我们难以预料的精彩。
一、精心解读,选择适宜的绘本
经过实践运用,我们感觉运用于幼儿园美术创造活动的绘本应具备以下的特点: 能吸引与打动人的绘本。如中班美术活动“我的连衣裙”所用的绘本图案简单,文字不多,简洁明了,会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快乐的情绪。正如作者西卷茅子自己说的那样:这是一本真正画给幼儿们看的图画书。作者先画完,然后再填上文字,她认为:图画书的画要足以带给孩子快乐,只要孩子觉得画好玩就行。绘本要能打动孩子、打动老师,运用在教学中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富于想象的绘本。运用在美术活动中的绘本应该是富于想象的。又如大班绘本美术活动“小脚丫”,绘本简单的画面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内涵,描绘的故事新鲜有趣,平和亲切,表现出独特的审美视角。以一双小朋友的小脚丫为原型变成了拱形桥、树林、房子„„绘本图画中出色的创意和联想让孩子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绘画出一幅幅有趣的作品。能挖掘出美术元素的绘本。从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角度考虑,绘本要具有美术教育价值。绘本中多元的美术信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利用,但也要注意取舍。“我的连衣裙”中兔子的形象简单可爱,线条明快,更像是一个不断变幻图案的万花筒,情节在不断变化,变化中有重复,孩子们喜欢这种重复,也很期盼这样的重复。这本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如在中班,教学活动重点就锁定在其中的一个美术元素“重复”上:小兔子走进花园,连衣裙就变成了花朵的不断重复;走进雨里,连衣裙就变成了雨滴和线条的不断重复等等,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欣赏氛围中,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用绘画的方式为小兔子设计有一种或几种重复图案的花布。
二、巧妙选择绘本中有价值的资源,为美术教学活动增色添彩
在教学中我们尝试运用这样的模式:根据绘本所隐含的美术元素进行分析与思考,并注意取舍(完整运用绘本,还是根据需要节选)——幼儿阅读,理解绘本(初步了解绘本内容)→师幼共同分析绘本中精彩的艺术表现形式(绘本中所蕴含的美术元素)→提升理解(运用各种教学策略让幼儿对绘本中的美术表现形式进一步理解与感知)→创造与表现(以美术特有的表现形式表达与创造)。以下通过三个案例来具体介绍开展绘本美术活动的方法与策略:
视觉要素的重复——中班美术活动“我的连衣裙”
重复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或超过两次,它是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手法,以加强给人的印象,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统一。在重复的构成中主要是指形状的相同,还有色彩、大小、方向、肌理等方面的相同。我们巧妙地运用《我的连衣裙》这一绘本,让孩子们迁移经验,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想象与创作具有重复图案的连衣裙。
案例分析:绘本中的图画本身就是很好的范例,花裙子、雨裙子、草籽裙、小鸟裙等等,就是一些图案的重复。
为了进一步让孩子了解重复,又选择一些简洁的、具有卡通图案的花布让幼儿欣赏,花色与绘本的情节也能够协调起来,如胡萝卜、雪花、昆虫图案等,以此来拓展幼儿的经验。
活动过程中重点分析小兔子的连衣裙:小鸟花样的连衣裙是图案向一个方向一排排的重复,小雨花样的裙子是雨滴和线条按一个方向的重复,星星和云朵的裙子是散点状的重复,草籽裙是一排排的重复。让孩子们了解了重复可以是大小、方向、色彩等的重复。随后,孩子们自己想象:小兔还会到什么地方?裙子上又会有什么图案的重复?在孩子们操作过程中,老师再给予孩子一些帮助与提升,孩子的创造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他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迁移其中,作品也是千变万化。豌豆射手、鱼儿、月亮和星星、花儿与蝴蝶„„在裙子上快乐地重复着。
作品表现形式:用小兔子的模板套在自己设计的花布上,这也是一种好玩的方式,孩子们会乐此不彼地设计不同的花布为小兔子试穿。
借形想象的升华——大班美术活动“小脚丫”
“借形想象”注重将模仿思维习惯逐渐变成创造思维习惯,引导幼儿从新的角度去突破、去思考。其核心就是通过愉悦的艺术游戏挖掘孩子的艺术天分,通过严密的思维引领激发孩子创造想象。《小脚丫》这一绘本正是为孩子们借形想象拓展了思路,留下了极大的创作空间。
案例分析:找准定位,把握绘本美术教学的切入点非常重要。我们将核心目标定位在:以整齐排列的十个脚趾头为原形大胆想象十只小脚丫的变化,体验想象绘画的乐趣。
先以绘本的封面引出活动,让孩子们想象小脚丫像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很有趣:栅栏、小树、小山、房子„„他们的一些想法竟然与绘本中的内容不谋而合。接着完整欣赏绘本,了解故事中小脚丫的不断变化,从中发现此次借形想象要遵循的规律:事物从小到大,从矮到高,再从高到矮,从大到小的排列。同时,引导幼儿观察小脚丫在变化时周围环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让孩子了解环境随着脚丫的变化而变。最后再让幼儿进行借“小脚丫”这样的形想象绘画,小脚丫还会变成什么?
作品表现形式:以最简单的线描画的方式进行想象绘画,孩子们在考虑好自己所画的内容后选择相应颜色的纸进行创作。
面部彩绘演绎不一样的精彩——大班美术活动“变色龙”
面部彩绘是人体彩绘的一种,是运用色彩在人的身体、四肢上绘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幼儿园一般很少尝试,绘本《变色龙》的出现启发了我们开展这样的彩绘活动,孩子们被绘本中那些彩绘过的动物而吸引,并在自己的装扮彩绘中体验快乐。
案例分析:绘本《变色龙卡罗》故事很长,根据需要我们只节选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故事主要讲述了:变色龙卡罗为森林里的动物们画上了美丽的图案,看到动物们变了样,它也变得快乐起来。活动的核心目标定位在能够大胆尝试用不同的图案组合进行脸部装饰,感受脸部彩绘的快乐。从动物身上剪裁下来的各种美丽图案,让幼儿重点欣赏。孩子们尝试将各种图案给合起来,用可以涂抹在脸上的油彩来为同伴装扮,这种不同于平时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有力的释放。
绘本是美丽的,展示着不同艺术家的风格及艺术追求。虽然简单,却堪称“完美”。美丽的绘本给幼儿打开了一扇窗,也给幼儿打开了一个心灵花园的奇妙世界。在美术活动中,幼儿的作品只是活动的痕迹,而过程才是真正的教育实施,在过程中实现教育目的,是老师的根本追求。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以绘本为载体开展的美术活动,更容易引起儿童的共鸣,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绘本中绘画技巧的丰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让绘本拥有了迷人的外貌,这些精美的画面、构图、色彩运用、想象与创意为儿童的美术活动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帮助孩子们走向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的艺术之路。
第五篇:美丽绘本 幸福阅读
美丽绘本 幸福阅读
——走进图画书的世界 缘起
说起与图画书的结缘,始于几年前阅读薛瑞萍老师的书籍。那时每每读到薛老师描述自己和孩子在课堂上一起快乐读图画书的文字,都羡慕不已,内心为之神往。期盼着和自己的孩子们也能拥有这样的幸福课堂。
去年暑假,自己刚刚送走一届毕业生。一个偶然的机会,有幸聆听了国内知名的童书作家——彭懿老师的一个关于图画书的讲座,再一次点燃了我内心对图画书的向往。于是怀着满腔的激情,一口气购买、阅读了《图画书阅读与赏析》、《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图画书应该这样读》等一系列相关书籍,浏览了“花婆婆——方素珍绘本馆”、“红泥巴绘本馆”“吴江实验小学绘本教学研究”等网站,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为2013级新生精心挑选了20本图画书,并为每本图画书的学习编写了学习单,开发了我们自己的绘本课程——《童话森林》。就这样,我和孩子们一起步入了图画书的世界。徜徉
图画书一般只有三十几页,开本有大有小,依靠一连串的图画和为数不多的文字结合,即图文合奏来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图画书的种类很多,有认知类图画书,有科学类图画书,还有故事类图画书。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不用说,当然是故事类图画书了。图画书可不仅仅是给孩子们看的,如果您这样认为,可就大错而错了。可以这样说,一本好的图画书,不同年龄的人可以读出不同的感动。
在广泛借鉴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和孩子这样读图画书。
一、关注封面和封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一本图画书的结构。
之所以要关注图画书的封面,是因为好的封面,是一本图画书的灵魂,可以吸引孩子们的好奇心,帮助孩子们猜故事。比如佐野洋子的《五岁老奶奶去钓鱼》
封面上画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拿钓鱼竿的小花猫站在她身边。明明是一位很老很老的老奶奶吗,怎么会只有5岁呢?一下子就激起了孩子们阅读的好奇心。
有的图画书从封面和封底就开始讲故事了。请看,这是图画书《1只小猪和100只狼的封面》
这是日本著名图画书作家——宫西达也的一本非常好笑的图画书。
看,一群狼躲在树林里,一只粉嫩粉嫩的小猪毫无警惕地走了过来。你看最前面那只狼,正捂着嘴巴笑呢。我们好像听到他们俩正在悄声嘀咕:哈!好肥美的一只小猪啊!这只小猪一走进森林就被100只狼包围了。
这本图画书最好玩的就是它的结尾。狼怕小猪不够吃,把它放掉,叫他回去叫100只小猪来!故事直到最后,也没有交代小猪去了哪里,只是告诉我们,天都已经黑了,那些饥饿的狼还排着队在树下苦苦等待。
小猪在哪呢? 请看封底。
满天星空下,小猪盖着被子,在自己的房子里谁的正香。哎,可怜的那群傻狼啊!
除此之外,封面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把这本图画书的出版者和创作者介绍给我们。这太重要了,因为一家优秀的出版社,就是一本好图画书的保证。看的多了,你就知道哪一家出版社出的图画书好了。
二、留心环衬里的秘密。
一般来说,图画书的环衬往往最容易被人忽略,一翻而过。然而,实际上,图画书的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还会提升主题,甚至说出故事之外的另外一个结尾。
首先,环衬的颜色和图案一般都是画家精心挑选的,大有讲究的,他们的颜色往往都是与后边的故事十分吻合的。如《巫婆的扫把》的前后环衬都是黑色的,非常切合这个阴森森的主题。
而轻松幽默的图画书《我爸爸》的环衬上的图案则是爸爸身上棕黄色睡衣的一个小小的局部;姊妹篇《我妈妈》的环衬则是妈妈身上缀满五颜六色小花的睡衣的一个小小的局部,非常切合温馨、幸福的主题。
其次,有时候,前后环衬遥相呼应,为我们提升故事主题,说出故事之外的另一个结尾。
日本人气图画书作家宫西达也的《好饿的小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好玩的图画书。好饿的小蛇是一条贪吃的小蛇。他一路上见什么,吃什么。先后吃了苹果、香蕉、饭团、葡萄、菠萝,最后,它竟然爬到一棵长满了苹果的大树上,啊的一声张开大嘴巴,从上到下吞下了整棵大树!这下它可惨了,不要说尾巴变成了苹果树的形状,连眼睛都打上了叉。孩子们看到这个结尾,都很难过。
这时候,我把前环衬和后环衬联系起来看。看到没有,前环衬上的那棵长着红苹果的树折断了。对,小蛇没有死。它把苹果树消化掉了,嬉皮笑脸地扭过头来告诉我们:啊——真好吃。
你看,多么幽默的结局。要是漏看了环衬,恐怕我们就会得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来!
三、让图画和文字一起讲故事。
图画书的图文关系,有点像即将分手的恋人,既复杂又迷人。如果你能学会看图画和文字怎样一起讲故事,那么你就会走进故事里,知道作者是怎样讲故事的,而不是永远站在故事外边听故事的。
《母鸡萝丝去散步》,相信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几乎所有的评论家都注意到了,这本图画书的正文十四个画面里,只有寥寥几个字,而且这些文字只说明萝丝穿过院子,绕过池塘„„只是对于萝丝散步的一种描述。至于那只跟在萝丝身后上蹿下跳的狐狸却只字未提。在欣赏这本图画书的时候,我引领孩子们去发现这本书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故事,一个是用文字讲的萝丝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一个是用图画讲的狐狸追逐猎物的跌宕起伏的故事。当读到钉耙砸扁狐狸的鼻子,狐狸一头栽进池塘,被蜜蜂蛰的抱头鼠窜时,孩子们开心极了,笑的前仰后合。
4、对比读绘本,妙趣横生。
《大卫,不可以》和《奥莉薇》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两本图画书。故事风格相同,人物形象类似。于是,我们就把这两个绘本 放到一节课上对比着读。
你看,大卫圆圆的脑袋上长着几根又稀又粗的头发,三角鼻子,满口尖牙,简直就是一个小恶魔。但是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令人不快的小东西,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堂上,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孩子们兴奋极了,热烈地讨论着,不停地欢呼着:大卫,不可以!大卫,不可以!
同样,这只常常把人折腾得精疲力竭,几乎要死去的小猪——奥莉薇,也得到了孩子们的狂热迷恋。
课堂上,我们和孩子们展开了了讨论和交流:你是喜欢大卫,还是奥莉薇?大卫和奥莉薇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一样?
孩子们的讨论很热烈,积极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且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手中的画笔表达了出来。
看了孩子们的作品,我才明白了为什么如此疯狂地喜欢大卫和奥莉薇。是啊!世界上又有哪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和奥莉薇一样随心所欲地游戏呢——在墙壁上乱画,把浴室变成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孩子们透过大卫和奥莉薇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个大人,包括在座的每一位也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我们不都是在妈妈的“不可以!不可以!”的斥责声中长大的吗?当然,我们现在已为人父母,可我们现在仍然在对我们的孩子说:不可以!
五、用想象力把图画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一本好图画书,一定有一个好看的故事让你着魔,推动我们不停地往下下翻页。然而,真正让我们把图画书那一个个单独的图画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的,是我们的想象力——我们是用想象力填补了图画之间的空隙。
《憋不住,憋不住,快要憋不住了》是一本会让你从头笑到尾的图画书。
书中讲述了一个叫英男的小男孩憋不住尿了,急急忙忙冲进百货店,不巧厕所在维修,他朝楼下奔去,在楼梯上遇到了长颈鹿,长颈鹿把他带到来了自己的厕所,可英男一看,顿时就傻了,长颈鹿是个大个子,所以小便池也特别高,英男就是踩着梯子也够不到。接下来英男又分别被蝙蝠、骨头架子和小妖怪领到自己的厕所。等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普通的厕所,偏巧又是一个迷宫,要想找到小便池,不花上几个小时,甭想!就在那一刹那,英男醒来了过来。啊,原来是个梦,可还是憋不住,快去家里的厕所!看看下一幅图,他有多爽吧!
故事的结尾却让孩子们大吃一惊:糟糕!厕所怎么会在楼梯上?这下英男可真的醒了。最有意思的是作者竟然把最后一句话画成了尿线的形状。
这本图画书,悬念迭起,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被尿憋急了的小男孩的心态,巧妙地运用重复的技巧,推动孩子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不停地往下翻页,激起了孩子们的共鸣。孩子们哈哈大笑,教室里笑翻了天。收获
一、惊叹于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
二、激发了孩子们的表达欲望。
三、家长也参与到绘本阅读当中来。
四、美丽绘本成为孩子们幸福阅读的开始。
领悟
图画书并不是纯粹的文字书,它有图画,要是能掌握一些看图话书的技巧,读起来就会更好玩,更生动,也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