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数学新课标的体会与做法(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2:2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学习数学新课标的体会与做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学习数学新课标的体会与做法》。

第一篇:浅谈学习数学新课标的体会与做法

浅谈学习数学新课标的体会与做法

我校组织全体数学教师进行课程标准的学习,并要求教师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将新课标落到实处。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和本人所教六年级两个班的教学实况,下面就学习新数学课程标准,谈一谈我的一点体会和做法。

一、学习新课标,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是课程改革实验的具体实施者,我们的教育观念是否符合课改的要求,直接关实验的成效。过去的教育观念把学生的头脑当作知识的容器,认为能培养出一个考试高分的学生,就是教育的成功。如果我们教师现在还保持这种旧的教学观念,那么我们将培养出来的学生绝对是一个高分低能、被社会所淘汰的人。学习新课程标准后,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空前的转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通过新课标的学习,使我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了课改中数学教学的新理念,转变了观念,增强了课改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紧迫感。

二、贯彻新课标,转变教学方式。

新课标认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了跟上课改的步伐,本学期,我通过学习新课标,贯彻新课标,转变旧的教学方式,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虚无缥缈的。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我并没有急于教授学生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而是先让全班学生在课前准备:在你的生活中找出有关小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接到这个任务,同学们高兴极了,都到商场、市场去调查,找出很多有关小数乘法的计算。等到第二天上课,我就以学生所找的实际生活问题作为例题,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许多亲身体验,感受到数学乘法的产生,因此,在探索计算过程中,很多学生很快就得到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起来得心应手。

(二)加强合作学习。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数学问题,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加强合作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合作学习有助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体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先发放六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利用这些图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大家合作进行操作、研究和探讨,看谁能用更多的方法发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经过十分钟合作交流,不少学生跃跃欲试,于是我就让他们上讲台演示说明。这样学生想出了7种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的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既掌握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又巩固了积推导过程。

(三)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学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以后,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学习完后多边形的面积后,我就上了节数学活动课:绿化校园。课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先测量校园内的草坪、花坛、树阴的面积。然后运用所学多边形的面积计算的知识,进行汇总并填写调查表。调查人 草坪面积 绿化总面积 花坛面积 学校人数 树阴面积 人均绿化面积 调查方式 测量 估测 查资料 询问别人通过这节活动课,学生不但巩固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现实问题。

三、运用新课标,转变评价方式。

新课标提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字自尊心和自信心。本学期,我改变了以往完全由师评价的方式,增加了学生的自评、互评,并将这些评价的成绩记录在册。这样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一个学期来,我所教两个班的学生,不但加强了学习数学的求知欲,更主要的是这两班的学生现在能以平常心对待各种评价,促进了每个学生的正常发展。

职工子弟二校

郭巧萍

二00八年六月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体会与做法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体会与做法

胡海燕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面对21世纪的挑战,学生数学方面发展的愿望和能力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新的数学课程理念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法和工具,营造了新的数学学习环境。《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因此,作为教育的内容及方式也必须随着改变,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校于2000年引进了一整套现代化设备,并不断地加以完善,这为我校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网络资源提供和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我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摸索和尝试,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与一些做法。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对教师的要求

⒈教师要掌握和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促进教育观念转变。

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努力学习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实验。

⒉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积极参加培训,同时要掌握常用的教学软件的使用,如《几何画板》、Authorware、powerpoint等。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⒈巧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之一。每当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往往非常愉快,兴致也很高,他们被周围的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所吸引。教师要将这种兴趣及时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效果就会很明显。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加上设置新的教学情景,巧妙引入新课。例如在教授“双曲线的概念”一课时,以往的教学中,总是用一根拉链演示一下,形成“双曲线”的一支,告诉学生调换固定拉链的图钉又有另一支,就开始给“双曲线”下定义,推导标准方程,„,学生对概念理解得不够深刻。当多媒体引进课堂教学中时,就可当堂用几何画板作出双曲线,让学生观察双曲线的整个形成过程,从而使学生自己总结出双曲线的定义,印象较深。通过这样巧设情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⒉再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猜想结论,发现定理和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在研究点的轨迹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C是定圆A内的一个定点,D是圆上的动点,求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与半径AD的交点F的轨迹方程。可先由学生分析,得出点F的轨迹是一个椭圆,然后用几何画板演示,得出轨迹图形,并且可将此题一题多变,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深入研究问题,努力提高科学素养。同时可让学生自己编题、猜想,然后用几何画板演示。通过演示,再次展示结论的发现、证明过程。利用计算机软件的交互性,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积极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勇气,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取知识,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⒊化静为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数学教学内容有时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计算机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进行动态展示,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样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克服的重点、难点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二面角的教学中,关于二面角是由平面角运动形成的,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可利用《几何画板》做一个可以任意转动的二面角,然后设置动画,通过图形连续转动形成的众多画面变换,给学生带来的视觉感受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图形空间变幻的印象,可让学生亲自操作,反复观察在各个不同位置二面角的图形特点,从而纠正学生长期形成的二维平面的思维习惯,实现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目的。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能在黑板上通过板书、作图来传递知识,而一些动态的数学知识教学,教师不得不借助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将动态画面说“动”,而这样抽象的知识学生仍只能够“感受”。

平面图形中的平移、翻折、旋转等位置变化,用多媒体能够发挥它们特有的优势,如抛物线的平移、旋转,可以通过动态演示,学生能够一目了然,还有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相互运动以及每种位置关系下圆心距d与两圆半径R、r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

⒋主动参与, 达到学生知识的重新建构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个体的主动建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从自己的认知基础出发依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数学的。从这个意义看,数学是无法灌输的,是难以讲授的,只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学好数学。建构主义应该是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效率的问题、应考的问题往往就采用“总结规律式”的方法,这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数学教学中最精彩的部分——波利亚所谓的“怎样解题”,并没有教授给学生,学生并没有领会到“怎样解题”的真谛,也没有享受到解题的乐趣,因此学生就只能完成已知的题型,遇到新的问题就一筹莫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解题机器”。

在信息技术引入数学教学时,学生就由原来的“听”数学,变成了“做”数学,在“三角函数图象的变化”这一节中,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Authorware软件设置“句柄”控制三角函数图象,演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上机操作,自己输入A、ω、和φ,观察图象的变化,摸索A、ω、和φ对图象的影响,在电脑图形的不断变化,同学之间的互相讨论,教师的点拨指导等反馈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自我知识的重新建构。

⒌丰富知识, 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教学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如今,计算机网络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库提供了针对性的海量素材,这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都是无法实现和不可想象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实现个性化教学,已有了充分的条件。网络时代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融进网络生活。我校已建立了网络系统、安装上了K-12学科资源库,并开通了Internet网,在数学网站上学生可以查阅古今中外数学科学家的生平介绍、他们的故事和趣闻、中国和世界数学的发展史、课堂自学题和趣味题、课余时间的智力游戏、数学擂台及中外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在网上学生可以自由地耕耘、涉猎,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掌握了许多终身受益的方法。

三、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几点思考

1.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

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利用信息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信息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在利用信息技术时必须给予学生自由、独立思考的时间 2.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整合需要好的教学设计

如何与信息技术整合,这是最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其他的史、地、政、生等学科在利用信息技术时可以利用丰富的视、听等多媒体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数学学科有它自身的特点,如果一味利用视听刺激,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产生厌倦情绪,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我的思考是,数学有她自身的魅力,就在于探索学习者未知的知识领域,因此信息技术利用的好,还需要教师不断的改进教学设计,利用“问题”吸引学生,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3.是“教师为主导地位”还是“学生为主体地位”

要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但是不是就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瞎碰瞎撞?是不是每一个概念都要学生自己去建构?教师的演讲、解释、传授知识是不是都是多余的?这些问题都是值得研究探讨的,在教学中教和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片面的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会走入一个极端。

综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能够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契机,但同时也应看到,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整合是一个新兴事物,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在教学中,我一定会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体会与做法

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

胡海燕

第三篇:创建高新示范区做法体会与打算

文章标题:创建高新示范区做法体会与打算

一、**高新区(滨江)概况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1990年3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被宋健同志誉为“天堂硅谷”。滨江区于199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1997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2002年6月,**市委、市政府实施“沿江开发,跨江发展

”战略,对高新、滨江两区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既按开发区模式运作,又行使地方党委、政府职能。体制调整后,区域规划总面积为85.64平方公里,由江北、江南和下沙三个区块组成。江北区块地处老城区中心,毗邻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是高新技术的创新源和中小科技企业的孵化器。江南区块位于钱塘江南岸,沿钱塘江而建,与西湖隔江相望,是**未来的城市副中心和科技城。高新区(滨江)具有五方面特点:一是体制创新。高新区(滨江)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和“精简、统一、效能”原则设置党政机构。二是区位优势。沿江依桥,交通便捷。三是人才云集。我区与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数为6万。四是产业集聚。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高新区(滨江)已经成为浙江省最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人均创利连续六年位居前三位,软件产业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留学生创业园、动画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先后成为国家级的产业基地。五是环境优化。近年来,我们按照“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的总体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ISO14000国家示范区的创建和生态区建设,全区生态、居住、政务、人文、治安等环境不断改善,为全面打造“天堂硅谷”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12.2亿元,同比增长29.0,财政总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15.52,合同利用外资5.4亿美元,同比增长66.5,出口总额20亿美元,同比增长48.8。

二、**高新区(滨江)巩固示范区的主要做法

我区自建区以来,就十分注重环境建设,把营造和谐、清静、自然的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在2005年3月份正式被批准ISO14000国家示范区,特别是5月份隆重的授牌仪式以来,围绕“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的科技新城建设目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齐抓共管,全民积极参与,政策资金保障,以生态区建设为抓手,将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成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的做法主要是“九个抓、九个努力”:

(一)抓组织,努力加大领导力度

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各生态区建设具有很多的相通性,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业务性强。为切实做好工作,我们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将生态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重新整合,进一步充实完善街道、部门内机构建设,落实具体责任人,形成区、街道分级管理,部门相互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进一步确立生态区建设为“一把手工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抓手的战略地位。在区中心组学习中专门安排了ISO14000示范区建设和生态区建设的专题,在党校的各类培训班专门设立有关知识课程。在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深入开展有关知识培训和宣传,增强各级干部群众环保意识和参与环保工作的自觉性。

在2005年的环保生态工作会议中,我区明确提出把示范区巩固工作与**市“创模”复检、生态城区建设及文明城区创建有机结合,强化舆论、营造氛围,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加大投入、创新方法,不断提升水平的创建思路。将示范区建设的相关工作纳入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中,同时在主任办公会议上多次专题研究示范区巩固和生态区建设工作。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和推进办成员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狠抓薄弱环节,扎实地推进创建工作。

(二)抓宣传,努力营造创建氛围

全面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对环境保护的决策意识,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为示范区和生态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社会氛围。一是在《天堂硅谷》等宣传媒体上开设生态宣传专栏,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二是精心组织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科普宣传周、环境警示教育等活动,组建环保志愿者队伍并引导开展了保护母亲河活动;加强环保培训和宣传力度,先后开展了“绿色GDP与循环经济”等专题讲座、企业法人环保培训、社区环保讲座,进一步提高群众环保能力。三是深

入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工地”等“多绿工程”创建活动和“安静小区”、“环保模范企业”的创建,扩大生态建设影响,并将其引入了基层。2005年我区新增市级绿色工地4家、绿色学校1家、安静小区3个和环保模范企业2家。四是通过制作大型公益广告牌、墙报等把循环经济理念引入社会各个层次。2005年全区在江南大道、东信大道、长河

街道等主要道路和重要区域新增大型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广告牌5块,在各个社区设立形式多样的宣传牌,从而使生态区建设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通过信息简报、媒体等及时通报、曝光生态环境管理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和难点,形成全社会参与关注环境建设管理的格局。

(三)抓规划,努力提高创建起点

我区将“科学合理、超前实用”的理念贯穿于规划编制的全过程,努力突出“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原则。为使生态区创建工作从一开始就有个较高的起点,确保2007年率先达到生态区建设要求,我区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在2004年完成生态区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生态规划体系,并在生态区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引下,全面修订完善区内的排水规划、河道规划、绿化规划,同时着手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区园区改造建设规划的编制。我们还邀请国外著名专家对白马湖区域生态保护开发规划进行论证,并在区内各建设组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增加生态建设的专篇内容。在不断完善区级层面规划的同时,积极引导街道、村(社区)开展生态规划及其实施方案的编制。努力塑造环境优美、大气壮观、现代开放、富有文化品位和艺术个性的生态型新城区。

按照“发展优势产业,稳定均势产业,淘汰弱势产业”的要求,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做到防治结合,坚持源头控制、全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重点推进信息港和医药港建设,大力发展通信设备制造、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半导体材料及集成电路设计制造、高分子膜材料、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通讯、软件、集成电路、动漫产业,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钢家具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低消耗、高附加值的传统优势产品,提升竞争均势。在明确扶持重点的同时,对传统工业和产品坚持:一是加快企业结构调整、积极淘汰生产能力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将污染环境严重和能耗、物耗高的产业及项目(如传统印染、颜料化工、传统电镀、铸造等)适时制定淘汰、关停计划,2005年先后拆除了用水、用煤大户长江实业和长河化工的醋酸乙脂生产线、关停了浙大精细化工和**腐乳酿造厂等沿江污染企业。二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引导UT斯达康、华为三康等高新企业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全区累计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26家,正在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企业10家,市级环保模范企业2家。三是积极引导传统企业推行信息化管理。通过举办区电子商务推介演示活动和专题讲座,构筑传统企业与阿里巴巴、中化网络等区内著名电子商务企业交流平台,积极引导传统企业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化、生产制造过程信息化等方面的应用。四是起动区域规划,抓好企业试点。在生态区建设规划基础上,联合科研院校,开展全区的循环经济规划编制,同时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及工业生态学原理,通过规划指导、政策鼓励、改革推动,抓好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工作。

(四)抓投入,努力提高建设标准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的四高要求,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先后完成污水预处理厂、污水外排泵房、污水输送专用管线等工程,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实施国内首创的GIS自动监控系统,实行区域内自来水、污水、雨水“三位一体”的高效集中的运行监控与管理;配套建成路灯、垃圾中转站、生态公厕等设施;改善电力、公交等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基础设施体现了由单项建设向综合配套转变,由单纯强调功能向注重生态环境转变,目前全区累计建成了建成污水管网210公里、自来水管网200公里、雨水管网150公里。日处理垃圾450吨的**绿能垃圾发电厂运行正常。

我区在完成大气自动监测点建设,实现区域空气环境质量连续监测的基础上,加大了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控)系统建设的投入力度,投入130万元完成了区域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控)平台建设,部分污染源的在线自动监测(控)已进入调试,争取在年底前完成40家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控)设施的安装,使之真正成为我区打击违法排污的一双电子眼。

(五)抓审查,努力提升产业档次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家、省、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始终坚持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的项目不批,污染严重的项目不批,治理难度大的项目不批;坚持优先引进科技型、规模型、外向型、环保型的项目。抓好建设项目日常审批管理工作,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的审查,实行污染项目环保一票否决制,将有污染的项目拒之门外,2005年共否决了20个污染项目。对已批准入区的产业项目,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三同时”制度;确保新建项目“环评”、“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区环保分局同时制定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跟踪管理办法,强化建设项目的跟踪管理和竣工验收,确保“三同时”制度的严格执行,从而保证高新区进区项目的高技术、高产出、低投入、低消耗,有效地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六)抓制度,努力强化环保职能

在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综合整治与定量考核、污染集中控制、限期治理、排污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等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实施总量控制工作,确保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工业和生活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制定了优惠政策,给予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1万元的奖励,同时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产业扶持、项目建设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七)抓整治,努力改善环境质量

强化水环境治理。以实现“河深、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认真实施“万里清水河道整治”,高质量地完成高教园区河、解放河、西兴后河、新畈里孙河等河道综合整治和水生态系统恢复。不断提高河道长效管理水平,根据当前河道管理的现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分片包干,各自负责本街道区域内的河道管理,区农业、城管等部门负责全区河道的巡查和抽查,做到一般河道每周巡查一次,重点河道每周抽查不少于两次。同时,加强水政执法力度,及时查处乱倒垃圾、侵占河道等违法事件,较好地保证了区内河道的整洁与畅通,从而使区内北塘河、建设河、永久河、新浦河、花园徐直河等主要河道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为确保饮用水源的安全,我区加大了对钱塘江沿线单位的监管频次,取消所有沿江排污口,至此提前两年完成排污口拆除任务,从根本上消除排污隐患,确保了饮用水源的安全。

强化大气环境治理。积极开展大气环境污染第四阶段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实施“禁燃区”中期工程,开展全区炉窑的监测工作,对列入2005年“禁燃”范围内的22家企业进行了总动员,并对其按拆迁、改造、取缔等进行分类管理。

(八)抓执法,努力提高治污水平

不断强化建设项目“三同时”跟踪管理工作,完善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切实转变建设项目重审批、轻管理的状况。注重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我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建设项目(含新、扩、迁和技术改造项目)实行批后分类管理,同时加大建设项目现场查处力度,对建设项目存在的环保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违反建设项目管理要求,已造成污染的建设项目,加大打击力度,纠正各类建设项目的违法行为,提高了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的实际执行率。注重三来件和人大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根据不同时间的生态环境管理重点,环保、卫生、工商、城管执法等部门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开展饮用水源安全执法检查、无证经营专项大整治、噪声专项治理和纳管企业集中整治。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疏堵结合方式,加大现场查处力度,严格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05年先后出动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污染设施场地900余处,责令限期整改单位100多家次。开展截污纳管规范整治工作,重点组织对西兴工业园、长河工业园、浦沿沿江企业截污纳管情况进行地毯式摸底调查,逐片逐企规范接管行为。经过努力,现我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全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62。

(九)抓管理,努力提高环境绩效

不断推进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加大对体系有效性运行的监督检查,督促各部门真正将体系运行落到实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真正实现“持续改进”目标理念。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充实完善机构建设,落实具体责任人,形成部门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进一步确立生态区建设和示范区持续改进为“一把手工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抓手的战略地位。按照持续改进的理念,不断巩固ISO14000示范区创建成果。认真按照ISO14001标准,组织环境目标指标方案的编写、修改相应的体系文件、及时进行内审、管理评审,定期召开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积极推进企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同时在区内主要场所(如政府办公楼、会展中心等)设置一定的ISO14000国家示范区的宣传标牌,在区内主要道路、公共场所设置一些生态环保的公益广告,浓厚全区创建氛围。

(二)以生态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创建力度

按照《高新区(滨江)生态区建设重点工程和项目任务分解表(2004—2007)》和《加快推进高新区(滨江)生态区建设若干意见》,全面实施《**高新区(滨江)生态建设规划》,细化生态区建设具体指标任务,在全面完成省、市任务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2007年底我区基本达到生态区要求做好充分准备。尽快实施三街道生态建设规划,争取每个街道完成3-4个市级生态社区(村)的创建;督促有关部门加快长河垃圾中转站建设和西兴垃圾中转站的改扩建,同时强化农村垃圾收集示范村建设,确保2006年年底前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这一生态区指标率先达标。加大河道整治力度和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全面启动铁路河、西兴后河、花园徐直河、长河、永久河等区内河道的整治,提高全区水环境质量。加大生态示范项目的建设,在现有沿江景观工程实施的基础上,融入生态理念,使这些项目也成为一个生态建设的亮点。

(三)进一步明确目标,提高效率

重点对钱塘江边、西兴、长河、浦沿集镇及科技园的截污纳管进行专项整治,真正实现雨污分流。通过增加对区内锅炉烟尘排放日常监督监测,消除冒黑烟现象,逐步淘汰小吨位燃煤锅炉,加强对燃油大户的油质监控,巩固“烟控区”、“噪控区”创建成果,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进一步改善我区的环境质量。在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的基础上,制定出更切合我区实际的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引导区内产业结构调整。

(四)进一步依托科技,提升水平

在继续做好总量控制、环境污染信访、排污收费、建设项目审批等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加大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设备的安装力度,使全区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的企业数达到40家,从而完善我区污染源在线监测(控)系统网络,使其真正发挥电子眼的作用。

《创建高新示范区做法体会与打算》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创建高新示范区做法体会与打算。

第四篇:创建高新示范区做法体会与打算

文章标题:创建高新示范区做法体会与打算

一、**高新区(滨江)概况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1990年3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被宋健同志誉为“天堂硅谷”。滨江区于199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1997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2002年6月,**市委、市政府实施“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对高新、滨江两区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既按开发区模式运作,又行使地方党委、政府职能。体制调整后,区域规划总面积为85.64平方公里,由江北、江南和下沙三个区块组成。江北区块地处老城区中心,毗邻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是高新技术的创新源和中小科技企业的孵化器。江南区块位于钱塘江南岸,沿钱塘江而建,与西湖隔江相望,是**未来的城市副中心和科技城。高新区(滨江)具有五方面特点:一是体制创新。高新区(滨江)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和“精简、统一、效能”原则设置党政机构。二是区位优势。沿江依桥,交通便捷。三是人才云集。我区与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数为6万。四是产业集聚。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高新区(滨江)已经成为浙江省最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人均创利连续六年位居前三位,软件产业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留学生创业园、动画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先后成为国家级的产业基地。五是环境优化。近年来,我们按照“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的总体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ISO14000国家示范区的创建和生态区建设,全区生态、居住、政务、人文、治安等环境不断改善,为全面打造“天堂硅谷”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12.2亿元,同比增长29.0,财政总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15.52,合同利用外资5.4亿美元,同比增长66.5,出口总额20亿美元,同比增长48.8。

二、**高新区(滨江)巩固示范区的主要做法

我区自建区以来,就十分注重环境建设,把营造和谐、清静、自然的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在2005年3月份正式被批准ISO14000国家示范区,特别是5月份隆重的授牌仪式以来,围绕“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的科技新城建设目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齐抓共管,全民积极参与,政策资金保障,以生态区建设为抓手,将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成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的做法主要是“九个抓、九个努力”:

(一)抓组织,努力加大领导力度

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各生态区建设具有很多的相通性,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量大、涉及面广、业务性强。为切实做好,我们加强了对创建的领导,将生态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领导小组进行了重新整合,进一步充实完善街道、部门内机构建设,落实具体责任人,形成区、街道分级管理,部门相互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机制。进一步确立生态区建设为“一把手工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抓手的战略地位。在区中心组学习中专门安排了ISO14000示范区建设和生态区建设的专题,在党校的各类培训班专门设立有关知识课程。在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深入开展有关知识培训和宣传,增强各级干部群众环保意识和参与环保的自觉性。

在2005年的环保生态会议中,我区明确提出把示范区巩固与**市“创模”复检、生态城区建设及文明城区创建有机结合,强化舆论、营造氛围,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加大投入、创新方法,不断提升水平的创建思路。将示范区建设的相关纳入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中,同时在主任办公会议上多次专题研究示范区巩固和生态区建设。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和推进办成员会议,通报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狠抓薄弱环节,扎实地推进创建。

(二)抓宣传,努力营造创建氛围

全面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对环境保护的决策意识,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为示范区和生态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社会氛围。一是在《天堂硅谷》等宣传媒体上开设生态宣传专栏,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二是精心组织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科普宣传周、环境警示教育等活动,组建环保志愿者队伍并引导开展了保护母亲河活动;加强环保培训和宣传力度,先后开展了“绿色GDp与循环经济”等专题讲座、企业法人环保培训、社区环保讲座,进一步提高群众环保能力。三是$$

第五篇:创建高新示范区做法体会与打算

创建高新示范区做法体会与打算

文章标题:创建高新示范区做法体会与打算

一、**高新区(滨江)概况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1990年3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被宋健同志誉为“天堂硅谷”。滨江区于199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1997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2002年6月,**市委、市政府实施“沿江开发,跨江发展

”战略,对高新、滨江两区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既按开发区模式运作,又行使地方党委、政府职能。体制调整后,区域规划总面积为平方公里,由江北、江南和下沙三个区块组成。江北区块地处老城区中心,毗邻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是高新技术的创新源和中小科技企业的孵化器。江南区块位于钱塘江南岸,沿钱塘江而建,与西湖隔江相望,是**未来的城市副中心和科技城。高新区(滨江)具有五方面特点:一是体制创新。高新区(滨江)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和“精简、统一、效能”原则设置党政机构。二是区位优势。沿江依桥,交通便捷。三是人才云集。我区与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数为6万。四是产业集聚。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高新区(滨江)已经成为浙江省最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人均创利连续六年位居前三位,软件产业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留学生创业园、动画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先后成为国家级的产业基地。五是环

境优化。近年来,我们按照“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的总体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ISO14000国家示范区的创建和生态区建设,全区生态、居住、政务、人文、治安等环境不断改善,为全面打造“天堂硅谷”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实现技工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财政总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合同利用外资亿美元,同比增长,出口总额20亿美元,同比增长。

二、**高新区(滨江)巩固示范区的主要做法

我区自建区以来,就十分注重环境建设,把营造和谐、清静、自然的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在2005年3月份正式被批准ISO14000国家示范区,特别是5月份隆重的授牌仪式以来,围绕“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的科技新城建设目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

措施,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齐抓共管,全民积极参与,政策资金保障,以生态区建设为抓手,将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成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的做法主要是“九个抓、九个努力”:

(一)抓组织,努力加大领导力度

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各生态区建设具有很多的相通性,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业务性强。为切实做好工作,我们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将生态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重新整合,进一步充实完善街道、部门内机构建设,落实具体责任人,形成区、街道分级管理,部门相互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进一步确立生态区建设为“一把手工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抓手的战略地位。在区中心组学习中专门安排了ISO14000示范区建设和生态区建设的专题,在党校的各类培训班专门设立有关知识课程。在社区、企业等基层单

位深入开展有关知识培训和宣传,增强各级干部群众环保意识和参与环保工作的自觉性。

在2005年的环保生态工作会议中,我区明确提出把示范区巩固工作与**市“创模”复检、生态城区建设及文明城区创建有机结合,强化舆论、营造氛围,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加大投入、创新方法,不断提升水平的创建思路。将示范区建设的相关工作纳入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中,同时在主任办公会议上多次专题研究示范区巩固和生态区建设工作。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和推进办成员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狠抓薄弱环节,扎实地推进创建工作。

(二)抓宣传,努力营造创建氛围

全面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对环境保护的决策意识,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为示范区和生态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社会氛围。一

是在《天堂硅谷》等宣传媒体上开设生态宣传专栏,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二是精心组织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科普宣传周、环境警示教育等活动,组建环保志愿者队伍并引导开展了保护母亲河活动;加强环保培训和宣传力度,先后开展了“绿色GDP与循环经济”等专题讲座、企业法人环保培训、社区环保讲座,进一步提高群众环保能力。三是深12全文查看

下载浅谈学习数学新课标的体会与做法(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学习数学新课标的体会与做法(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与教学反思(5篇)

    高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与教学反思------ 暑假新课程教材培训心得 韩花英 暑期赴兰州参加了为期五天的甘肃省高中英语新课改培训,受益匪浅。结合平时的教学情况,谈谈自己......

    新教师学习培训体会与小结大全

    新教师学习培训体会与小结大全 范文1 一个多月的新教师培训学习很快就过去,虽然是辛苦了一点,但我觉得自己受益很多。这次培训,我们学习了“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技术技能基......

    党校学习的体会与感悟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党校学习的体会与感悟 党校学习的体会与感悟 通过这六节党校课程的学习,我真的收获了颇多,也成长了许多。在这将近一个月的党校课程的学习中,我们......

    学习运筹学的体会与心得

    学习运筹学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古人云“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怀着对运筹学的憧憬与崇拜之情,这学期我选择了运筹学这门课程。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运筹学是一门具有多科学......

    关于学习MES的体会与收获

    38186225 关 于 学习M E S 的 体 会 与 收 获 第 1 页 共 4 页 38186225 摘要: 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制造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

    学习党章体会与感悟5则范文

    学习党章体会感言 一、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对党章的学习和思考,我对党的性质、理想目标、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党员义务与权利有了更新更彻底而深刻的认识,对党员应具备的素质、......

    关于学习ERP的体会与收获[大全]

    21995366 关 于 学习E R P 的 体 会 与 收 获 第 1 页 共 4 页M01114462 史俊杰商学院工商管理类 21995366 摘要: 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制造业革命正在全......

    学习健康管理师体会与心得

    学校: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 学部:生物医药 班级:10食品本一 学号:10110907015 姓名:孟媛 学习健康管理师体会与心得 一.引言: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生活的压力增加,国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