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余映潮评析教学案例50讲--优化苏版教材的博客
余映潮评析教学案例50讲
1.充分利用课文,进行语言教学
作者:余映潮
1.充分利用课文,进行语言教学 ——《羚羊木雕》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教学步骤一:根据课文练习二,安排分角色朗读课文,体味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步骤二:学生简说课文中的矛盾,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步骤三:利用课文特点,教给一点似乎看不起眼而又实实在在的知识——怎样把对话描写中的“说”这个“内容”写好。师生进行了如下内容的品读。1.“说”这个词是常常用的。如: 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2.对话中有时不用“说”这个词。如: “您已经给我了。”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3.对话有时用其它的“说”。如: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4.在“说”字之前加上“态度”。如: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的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5.用“神情”表示“说”或在“说”字之前加上“神情”。如: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6.带动作地“说”或以动作表示“说”。如: 妈妈站起来,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教学步骤四:进行怎样写把“说”写好的片段练习——根据下面的对话,要求学生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内容: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没有卖„„我送人了。”。“送给谁了?告诉我。”。“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
[评 析]
这样的一节课,给学生的印象何其深刻。这样的一节课,让学生的兴趣何其盎然。
教师细心地从课文中发现了一个极有训练价值的内容——“千姿百态表示‘说’”,教师又周密地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如何用“千姿百态”来表示“说”。这就是:充分利用课文,进行语言教学。
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把教材用好、用够。这就要求我们养成细读课文的习惯,把落实语言教学的眼光深入到课文的深处。
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对教师来说,还须巧妙设计教学,就是要求你把最能落实基础知识、最能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内容科学而艺术地组织起来,实施教学。这就叫“吃透教材”,有了这一个“吃透”,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中学语文教材,是精选的语言现象之一。聪明的教师就知道对它的充分利用,就知道让它发挥举一反三之功效,就知道让它一以代十。谁能说,学生学习了这一课,他不会想到“千姿百态表示‘笑’”、“千姿百态表示‘想’”、“千姿百态表示„„呢?
2.异彩纷呈教《背影》 ——《背影》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例一(见《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1期P20 王松泉文)。
一、课内交流段落提纲:
回家奔丧——丧事毕,赴南京,父子同行
南京送别——事虽忙,不放心,亲自送行 看行李,拣座位,再三叮咛 穿铁道,见背影,几度落泪
北京思父——持父信,见背影,泪光晶莹
二、讨论:
1.本文人物描写的手段有哪些?2.本文怎样描写父亲?3.这些描写各安排在什么场景?4.为什么要这样穿插安排?
三、反复朗读,体味作者真挚、深切的感情。
例二(见《教学月刊》1987年第8期P14 张兆龙文)。
一、将第六段作为讲析的切口。板书: 背影
买橘子:外貌——落泊潦倒动作——一片深情
分离时:走几步、回头、说; 混入、再找不着 两次落泪
二、父亲送行的地方、动作、言谈?板书: 车站
终于自己送——爱子心切看 讲 拣 嘱——无微不至
我自责、负疚
三、当时的家境?原因?板书:
奔丧
祖母死,父亲差使交御——祸不单行 还亏空,办丧事、赋闲——家境惨淡
四、读首段,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读末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课文所饱含的真挚的父子之情。
例三(见《语文教学通讯》1992年第3期P13 徐绍仲文)。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语言十分朴素自然的散文。他对动词的重复使用(如两次使用“踌躇”)、同义动词(如“嘱咐”、“嘱”、“嘱托”)、动词同其它动词或助词的联合使用(如“看了看”、“须穿过”、“须跳下去”、“爬上去”)、动词的照应使用(后边的“走过去”同前边的“穿过”、后边的“探身下去”同前边的“跳下去”、后边的“爬上”同前边的“爬上去”)等则是非常具体的说明。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就可体会到父亲真诚朴素的情感。抓住了这些特点来教学,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度,就必然能节省许多时间。
[评 析]
《背影》的教例丰富多彩,可谓智者见智。以上三例,是《背影》教学设计中的一隅:
从教学思路来看,例一为“顺向思路”,教者主要地是从篇首讲至篇末;例二为“逆向思路,教者从重点段落讲起,一步步地回溯;例三为“选点突破”思路,抓住文中“动词”的使用规律和表达作用进行咀嚼。
从教学的着眼点看,例一重在篇的理解,例二重在段的讲析,例三则重在线条的集聚。教学的“切口”越来越细小,讲析和品评越来越细腻。
从讲授的主要内容看,例一呈“并列式”,人物分析、场境分析、情景分析、情感分析可形成几个板块;例二呈“回扣式”,教师先突出中心段,以后每讲析一个层次都回扣一次中心段;例三呈“聚焦式”,所有的内容都从不同角度指向“动词”这个中心。
从板书设计看,例一可形成篇式整体性板书,例二可形成局部式分层板书,例三则可形成笔记式条文板书。
若细心咀嚼,以上三个教例还可以启迪我们:1.如何就这些设计再加以改进;2.如何就这些设计加以组合;3.我们还能设计出哪一种别致的思路? 细细的体味再加上一些挑剔,就可以创造新的模式。
3.板块碰撞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周章轼老师的一个教例(见人民教育出版社《教与学》1994年9期)。步骤一,拉出“百草园”这一板块的线条: 景物: 长吟的鸣蝉 肥胖而伏的黄蜂 碧绿的菜畦 紫红的桑椹
冲向云霄的叫天子(动态多彩生机勃勃)
活动: 听油蛉低唱 翻断砖头 按斑蝥 拔何首乌 摘覆盆子 听故事 拍雪人
(愉悦身心乐趣无穷)
心态:乐在其中,十分依恋
步骤二:拉出“三味书屋”这一板块的线条: 景物: 黑油的竹门 挂匾的书房 有鹿和古树的画 狭窄的小园
(静态单调沉郁窒息)
活动: 拜孔子 拜先生 死读书 偷偷地描画 悄悄地溜玩
(枯燥无味束缚不了)
心态:兴趣转移、单调无聊
步骤三: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进行对比——板块碰撞: 两幅画面不同两类活动不同两种情致不同两种心态不同 两相比照的结构传旨揭要的构思
文旨:表现了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天真童稚,客观上反映出私塾教育的陈腐内容和落后方式。
[评 析]
这个教例,淡淡地表现出过程,鲜明地表现出结果。这个教例,基本上不表现方法,突出地表现了思路。
教者的“三部曲”很具魅力:牢牢把握课文结构特点,先品读一个板块,再品读一个板块,然后对比施教——进行板块碰撞,在对比之中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理解课文的构思技巧。
教者的“三部曲”令人回味:两个板块的“分部”教学是对教材的理解性品读,两个板块的“碰撞”教学则是对教材的升华式品读。这种整体式的板块碰撞深化了阅读理解的层次,使教学内容具有生动的立体感,自然也就提高了教读的品位与质量。由这个响亮的“板块碰撞”,笔者联想到比较式阅读教学——
比较式阅读教学,一个恢宏庞大的教学方法子系统,多少有识之士阐发了真知灼见,多少能工巧匠设计了精彩教案。人们说它是研究教材的能见度极高的“视角”,人们说它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人们说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必由之路„„ 但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人们还没有说破:
比较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中一种基本的优秀的教学设计思路!请认真地运用这种教学设计思路吧,它将让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案玉立在你的教学蓝图上。
4.一线以串珠
——《最后一课》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最后一课》的第一个教时。学生已经预读过课文,了解过课文故事中的背景。第一个教学环节:阅读,思考。(15分钟)思考题: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要求:阅读全文。综合全文内容,根据思考题表达见解。自读课文15分钟,并拟出发言要点。(学生活动)第二个教学环节:讨论,朗读。(30分钟)1.学生发言,认为韩麦尔先生:
①是一个可怜的人 ②是一个原先不大负责的人 ③是一个严厉的人 ④是一个普通的人 ⑤是一个温和而严肃的人 ⑥是一个有勇气的人
⑦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 ⑧是一个爱国的人 ⑨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 2.教师调控,组织讨论三种“见解”。
①韩麦尔是一个普通的人 ②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 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 ①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人:
镇上的一位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 ②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
最后一次上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说不下去。教了一节课又一节课„„ ③韩麦尔先生是一个爱国者: 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自责及对阿尔萨斯人直率的批评。
赞美法语。说明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课文七处点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
在讨论中重点放在第③种“见解”。结合讨论,诵读韩麦尔先生的大段独白,诵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3.讨论,点拨。
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教师点拨:
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才能够代表千千万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而深沉的爱国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国民族的共同心声„„
[评 析] 作为中小学教材,《最后一课》在我国已有超过大半个世纪的历史。它的教学内涵,实在是太丰富了。
于是像许多名篇一样,在设计教案时往往让人翻来覆去,颇费踌躇。但此教例很有个性特色。
切入的角度好。教师扣住作品“一点两线”(“最后一课”的激情点和两个人物的思想发展线)这一艺术构思,开课便切入到一个主要人物身上,一线以串珠,相当成功地拎起了一连串的教学内容。
讲析的角度好。教师变逐段讲析为选点突破,将选点突破设计成多角度透视,通过“韩麦尔”这个点,不仅立体地多侧面地透视到人物的方方面面,还透视到课文的人物塑造艺术、结构艺术、主题表达艺术。这又是一个角度的“一线以串珠”。
控制的角度好。教师设计的线条明晰,引导学生从三个侧面理解人物形象。对初一的孩子们来说,这叫适度。从教师把握的讨论内容看,具有相当的精度,从教学内容来看,有着较大的浓度。整个教例显得丰满,流畅,对“韩麦尔”的讨论联结着每一个教学步骤,这也是“一线以串珠”。
从此教例看来,名篇教学的最佳意境似乎应该是:在明快单纯的教学视点中激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5.分类式课堂笔记 ——《〈论语〉六则》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教师第一次定向:
同学们,我们先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诵读课文,分“则”理解课文,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步骤: 1.诵读。2.逐“则”落实,教师顺势将六则语录按内容分类,将“而”的例句按用法分类。3.自由背诵。4.分“则”背诵。5.背诵比赛。6.全班齐背。教师第二次定向:
请同学们拿出活页式分类笔记,用10多分钟的时间,整理课堂笔记。同学们进行操作,撷取课文内容,分类做好笔记。大体有: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2.在“成语”类记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3.在“文言虚词”类记下: 而
顺接 故而知新敏而好学 学而时习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转接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厌 思而不学则殆 4.在“名言警句”类记下:
①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用于学习态度)②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默而识之(用于学习方法)③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用于思想修养)下课之前,同座同学互相交换、检查课堂学习笔记。
[评 析] 这个教例的“眼”,在指导学生做“分类式课堂笔记”。
如何指导学生做笔记,是学法研究的一个小小的分支,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亟需我们用创造性的作法去填补。
“分类式课堂笔记”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其优点在于: 1.变单课式笔记为知识块式笔记,眉目清晰,知识量充沛。
2.变学生在单课笔记中的“记录员”身份为分类整理的“操作员”身份,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了质的变化。
3.变单一利用课文材料为多角度利用课文材料,课文材料因此而增值。4.培养了学生积累资料、研究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检索能力。
5.有利于单元小结、综合复习乃至毕业、升学考试的总复习。只要坚持分类积累,复习课中这些资料会令人爱不释手。„„
说的好处愈多,作教师的我们就会愈感到不安,我们反思:
在传统的作法中,学生花大量时间记录的知识零散的课堂笔记,包括教师苦心设计的大量板书,在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教学效率上,其利用价值到底如何?
学习笔记,这教学中永远占有相当地位的有利于学生一生的知识天地,为什么还得不到开发性的研究?
6.教学设计要弦外有音 ——《小橘灯》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策划用两个课时教完
。第一课时,充分熟悉课文,理解课文思路。第二课时,分析讨论小姑娘形象,了解照应笔法。
现在是第一课时。
教师:《小橘灯》贵在一个“小”字。“小”字在文中一共出现了20余个。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圈出文中的“小”字。
师生双边活动,综合出:①写小姑娘,用了两“小”:小姑娘,小手,表现小姑娘年龄小,个子小。这与说的是大人的话、做的是大人的事形成鲜明的对照。
②写家庭环境,用了六“小”:小屋,小炭炉,小砂锅,小凳子,小矮桌,小刀。这些足以说明家境和生活的艰苦。
③写制作小橘灯,用了三“小”:小橘碗,小筐,小竹棍。这些表现了一颗童心,一腔热忱,一种温暖。
教师:《小橘灯》贵在一个“小字”,平中见奇,“小”中见大,开掘出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可谓文小情深。现在我写出下面的关于课文三个“场面”的提纲,然后请同学们钻研课文,咀嚼品析,根据这种模式继续写下去: “我” 初见 探望 告别
学生读书、归纳、写提纲、交流,教师评点、点拨,教学过程中一步步出现: 小姑娘 打电话 照护妈妈 制送小橘灯 描写层次 形貌 家境 精神 描写角度 速写 概写 特写 主要表达方式 叙述 描写 抒情 作者感受 怜爱 敬佩 赞赏激动 穿插内容 背景 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 记叙要素 起因 发展 高潮 暗线 王春林 王春林 王春林 情节 买橘 赠橘 制灯赠灯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相机诱导,并因势利导,重点解决上面内容中的三点:①情节结构,②描写表达的侧重点,③家庭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作用。
[评 析]
此教例的弦外之音动人心弦。我们且不说第一块教学内容是为了从“小”字身上引出第二板块教学内容,且不说第一板块的教学内容从一个小巧的角度将学生导入课文,且不说第二板块的内容闪耀着学生积极思维的光彩,也且不说教师怎么确立了这么美妙的教学视点。我们单看这教学设计的弦外之音,就有无限趣味。
1.《小橘灯》贵“小”,——全文的20余个“小”字。教师一语既出,满堂惊奇。这就是所谓“惊疑效应”。教师一语既出,皆觉新鲜。于是就产生“悬念效应”。两种效应共振,学生在高度的“注意”中研读课文。2.“小”中见大,——文中三个场面的内涵。
由于教师提供了分析课文脉络的基本思路,学生产生强烈的试探欲望,这是“共生效应”。由于同学们一个一个问题的发现,便带动“发现”得更多的欲望,这是“完形效应”。由于教师设计新颖,调动活跃,学生在饶有兴味之中对教师深深叹服,这是“魅力效应”。三种效应相互渗透,共同支撑起课学教学的框架,形成一种“整体效应”。弦外之音轻轻奏鸣:
为教之初,就要考虑对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控;要用教学设计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绪;要让课堂教学产生持久的“正效应”。
7.不落俗套
——《枣核》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1.读全文,迅速领会全文主题:依恋故土。
2.以“依恋故土”为中心进行“一词经纬”式教学: 第一步理解,对故乡的依恋,表现在枣核上。
阅读课文,品味“航空信”、“再三托付”、“在车站等”、“殷切地问我”、“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要贵重”、“揣”以及“想„„、想„„、想„„、想„„”的游子心境。顺带对课文的悬念、释念的表达技巧进行理解。这就是:几颗生枣核,悠悠思乡情。
过渡:珍爱枣核,就是依恋故土;后花园的家乡味,也是依恋故土。第二步理解,对故土的依恋,表现在花园中。花园的特点是充满家乡味道——垂柳、睡莲池。
最凝集思乡情的是花园中的制作——“北海”。品味“亲手”、“细心人”、“小凉亭”、“红庙”、“白塔”的表达作用。
最生动地表现思乡情的是追忆北海。品味“时常在月夜”、“眼前就仿佛闪出一片荷塘佳色”。这就是:设景造物,追忆联想,情系故乡。
过渡:课文写友人的依恋故乡之情是写友人富裕的生活联在一起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第三步,带出对环境的描写,对友人家庭的描写:
家庭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都有了,可浓浓的思乡情却是“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这就有力地烘托了友人的思乡之情,有力地烘托了课文的主题。第四步,顺势品读课文的点题段: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收束点示:民族感情——实质上就是爱国感情。
[评 析]
为什么说这个教学设计不落俗套?原来,此课一般的教学方案是以枣核为线索,牵联起全课的教学内容,如按要枣核、受枣核、话枣核的层次进行,或按索枣核、候枣核、问枣核、托枣核、揣枣核、谈枣核的更细的层次进行,这种教学设计的一个毛病就是把文章后面的一部分——做“北海”、忆“北海”也纳入到“话枣核”中去,这就有悖于文章的逻辑层次。课文的预习提示中提示了一句:他“用哪些方式表达对故乡的思恋”可能就是要我们注意这一点。因此此课的教学设计就别辟蹊径,以“依恋故土”提挈起全文的教学,可谓“挈领而顿,百毛皆顺”。
于是我们就想到了课文教学中不少俗套的教学设计,有的相沿已成习惯,在大面积上有不少人在运用。如: 《春》:盼春——绘春——颂春 《听潮》: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 《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见于勒——避于勒 《我的老师》: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第四件事„„
俗套的教法禁锢着我们的创新意识,束缚着我们的创造性,让我们对教材的研读及教学设计的思维停滞在浅白的层次上,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教学设计上的懒惰。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们要不断激发自己的创造意识,追求教学设计中的新意,力求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准确、实用而又不落俗套的教学设计,才有鲜活的生命。
8.课中活动充分
——《过故人庄》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马军老师的一个教例(见《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5期P7)。教学思路:读与品。
品读诗的意境时,老师这样提问: 1.同学们,透过诗,你们看见了什么?
(有的说:我看见了青青的山,绿绿的地,清清的溪水和金灿灿的菊花。有的说:我看见了谷垛堆堆的稻场,郁郁葱葱的菜地。有的说:我看见了村民们。有的说:我看见了捉迷藏的孩子„„)2.同学们,透过诗,你们听见了什么?
(同学们的兴致更高了:我听见鸡在叫:“喔!”“喔!”鸭子“嘎!嘎!”„„我听见诗人与朋友在举杯祝福„„)3.同学们,透过诗,你们闻到了什么?
(同学们纷纷发言:我闻到了稻香!我闻到了菊花香!我闻到了泥土香,我闻到了大自然的清香„„)4.同学们,透过诗,你们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朋友的热情„„诗人与朋友之间纯朴的友情„„诗人喜爱大自然的心情„„)
[评 析]
这是一个微型教例。
“好诗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近而意远,能够通过一两个鲜明的形象唤起读者的想象,启发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成无数新鲜的画面。”教者深知这一点,在他的巧妙点拨下,同学们尽情想象,仿佛在与诗人同行,仿佛携着诗人的手走进生活,感受到乡野生活的气息。
对这个简洁明了、明白如话的教例,从“教学艺术”的角度上也许没有很多的评价语可说,但它从设计思想上给我们以启迪:
教师变换了“讲析”的角度,设置了非常充分的“课中活动”,学生的活动充分而又热烈。值得注意的就是这“课中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好多好多的教师没有注意对“课中活动”进行深刻的设计。
所谓阅读教学的“课中活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与安排下,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占有时间、进行有形式也有内容的学习语言、发展智能、培养情操的操作演练;就是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目标,充分地想办法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课中活动”这个概念很好理解,然而多少年以来,它却几乎成了课堂教学结构是否改革的一根标尺:凡是死讲硬灌的,凡是满堂讲的,凡是教师独占讲台的,基本上都没有像样的课中活动,有的只是老师的讲。所以,虽然“课中活动”只有四个字,但是要把它做好、做得有艺术性、做得有科学性,却也是十分的不简单。
所以,为了更好地更快地让学生掌握好语文这个工具,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生活对他们的挑战,我们要正确认识“课中活动”,让这个美丽的万花筒“靓”起来。
9.诵读 品析 积累 ——《卖炭翁》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一节教读课。
第一个环节:自读。(8分钟)读课文,读注释,再读课文,自讲课文。第二个环节:诵读。(12分钟)读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第二遍,要求读得顺畅。读第三遍,要求节奏鲜明。读第四遍,要求读出情感。读第五遍,要求读出“情景”。读第六遍,要求集体背诵。第三个环节:品析。(15分钟)1.教师:我们可抓住课文的哪一点来理解课文、分析课文。
同学们发言:①抓“苦”:烧炭苦,卖炭苦,炭被抢更苦。②抓“炭”:烧炭,送炭,失炭。③抓对比描写:对卖炭翁的刻画,对宫市使者的刻画。
④抓卖炭翁的人物形象:外貌,心情,遭遇。⑤抓卖炭翁周围的的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卖炭(经营)环境,社会环境。⑥„„
教师:我们就抓住诗中的两组对应性的艺术描写诗句来理解课文吧。①分析对卖炭翁的肖像描写。
②分析对卖炭翁的生活环境的描写。③对比分析对宫市使者的描写。形成如下板书:
对比卖炭翁:面、发、指、衣、心 辛劳、穷困、挣扎、痛苦 使 者:把、称、回、叱,系 专横跋扈,肆意掠夺
第四个环节:练习(10分钟左右)1.写出含下列字词的四字词语。
①伐 ②薪 ③面 ④鬓 ⑤辙 ⑥苍苍 2.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或诗句。
①状其劳动环境之脏(尘灰)②写其长期烧炭之劳(烟火)③绘其饱经风霜之衰(苍苍)④诉其生活无着之苦(心忧炭贱愿天寒)3.说说卖炭翁被抢之后的心情。(痛苦中酝藏着愤怒。)
[评 析]
我们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评析这个教例的美点。教路严谨,目的明确。
自读,意在训练学生自学自悟,疏通文意。诵读,意在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技能。品析,意在点拨学生品读课文的基本思路。练习,意在教给学生检验所学知识的方法。整个教例的主旋律是:让学生学会读书。
四个教学环节形成一个“诵读、品析、积累”的鲜明的课堂教学思路,很有层次感,很有可操作性。
手法多样,教学有方。
一开始就变学生的默默聆受为主动感知。
诵读六遍既让学生有了阅读初感,为整体品析作好铺垫,又让课堂教学书声琅琅,热气腾腾。
品析课文的第一个设问实在妙极。这一问实际上“反客为主”,把学生顺利地带上了品读课文的初阶。抓住“对比”这一条线来分析赏读课文,可谓切中肯綮。
练习设计别出心裁,全是“活”题。第1题意在“迁移”,第二需要反向品评揣摩,第3题则须进行联想和想象。
四个教学环节,给人以“入之愈深,而其见愈奇”之感。
以上只是就课评课。
评析之后掩卷沉思,忽然有思想火花闪现:
诵读,品析,积累:这是否应当成为阅读教学的“三要素”?
10.在课型设计上进行技术创新 ——《卖炭翁》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主导教法:说读法。课型结构:板块式。1.导入(2分钟):
介绍作者,简介时代背景,检查预习情况。2.第一个教学板块:朗读。(9分钟)①读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老师纠正读音中的误处。②老师纠正之后,学生读第二遍。③认读、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字词。
3.第二个教学板块:说——说译文。(8分钟)
教师以句子为单位读课文,每读一句,学生集体杂然地翻译文句,然后教师检查几个句子。如:“夜来城外一尺雪”、“宫使驱将惜不得”之类。学生再读课文。
4.第三个教学板块:说——析文句。(10分钟)教师以句子为单位,以对句子的表达作用进行理解为重点,要求学生发言。教师示范: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这句话写人物,写了人物烧炭的地点和劳作的艰苦过程,点明炭的来之不易。学生发言,教师相机点拨。学生杂然地再读课文。
5.第四个教学板块:说——品字词。(8分钟)请同学们用一个句子谈谈对课文的理解,请大家用“„„用得好„„写出了”说一句话。如: “尘灰”用得好,它写出了卖炭翁的劳动环境之脏。“烟火”用得好,它写出了卖炭翁的其长期烧炭之劳。同学们发言,教师再组织学生读课文。
6.第五个教学板块:说——作想象。(7分钟)①第一层次,同学们想象并描述一个特写镜头。如眼角深深的皱纹,如汗水,如黑指„„ ②第二层次,同学们想象并描述一个动景。如大雪之下的卖炭翁在拼命拉车赶车。
③第三层次,同学们想象并描述老人的一种心情。如早起去卖炭的心情,如卖炭翁被抢之后的心情。
[评 析] 这节课上得真美!这是文言文教学中一个崭新的课型——说读课。
教者在课型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技术创新,将“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小的程度,而让“读”与“说”去占据课堂,去占据学生。老师不用多讲,同学们说说读读、读读说说,已经深刻理解了课文。“说译文——析文句——品字词——作想象”拉出了明快的教学线条。
我们说,这一节课是全体学生认真参与的朗读课,是对学生进行语言与思维训练的实践课,是一节对学生进行初步文学赏析训练的析读课,也是一节有成效的文言文背读课。它使我们展开联想:
既然有“说读”课的出现,我们能不能进行更有力的技术创新,设计出听读课、想读课、写读课、演读课、辨读课等更多更美的新型? 它让我们深入思考:
进行文言文课型的设计,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要彻底改变文言文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既要降低难度,又要简化讲析;第二,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促进高效教学;第三,要教给方法,提供示范,培养学生自读、自品、自悟的能力,把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自读能力的长进放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之上。
11.抓住“难”字讲文章 ——《老山界》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1.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练习一:填表说明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2.再阅读课文,请同学们谈谈老山界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同学们自由发言)
3.抓住同学们谈及的“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第一座难走的山”一句,从此处切入,让同学们读课文,找出文中写了哪些“难”。(同学们阅读、讨论:
(1)登山难:①高、陡、险——特别是雷公岩;②敌人追击、形势紧迫——夜里必须翻过这座山;③部队负载笨重——走走停停。
(2)生活难:①粮食缺,肚子饿;②山中露宿,寒气逼人;③山高路陡,十分疲劳。总之是:前进难,歇脚难,吃饭难,睡觉难,攀山难,伤病员行动难,处境难„„)
4.红军战士是怎样对待如此巨大而众多的困难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用诵读原文的方式,回答老师的问题。
(①以坚强的革命意志、互助团结的力量克服困难。诵读“快要到山顶”一段。
②以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克服困难。诵读两次写火把的段落,诵读“半夜里忽然醒来”一段。
③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靠民众的支持克服困难。诵读“又传下命令来”、“到了山顶”等段。)
5.这篇文章中有许多生动感人的描写,正是因为它们,红军的战斗经历才如此生动感人。大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写是精彩的?(研读“半夜里,忽然醒来”一段: ①诵读。②表情诵读。
③读析所感、所见、所闻,划分段落层次。④品味段中动词的使用。⑤品味段中的比喻句。
⑥体会作者在写景中流露出来的情感。⑦背读此段。)
[评 析] 此教例思路清晰。先拉“线”。利用课后练习
一、引导学生清理课文脉络,了解课文内容。
再铺“面”。以一个“难”字带起全文的内容:文中写了哪些“难”,红军怎样克服“困难”。把课文内容认认真真地耕耘了一遍。再攻”点”。选取课文精彩片段,反复研读、体味,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训练。
在从“线”到“面”再到“点”的思路延伸中,教者紧紧抓住“难”字进行引导,过渡圆润、自然、轻巧,重点难点突出,程序推进合理。此教例还突出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
首先是读得多。学生们在读中识“难”,在读中摆“难”,在读中议“难”,最后还要背诵一个精段。其次是想得多。
不论是根据课文填写表格,还是找出“难”的描写内容,或是体会克服困难的几个方面,同学们都得开动脑筋紧张地进行思维。
读得多和想得多,决定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学生的活动在课堂中显得活泼、热烈,他们真正占有了语文讲析中的宝贵时间。因而老师也是在真正地引导。
12.面对十二三岁的少年
——《纪念白求恩》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纪念白求恩》的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工作:关于白求恩的几个小故事。请几个同学准备好,要求能生动地讲述。教学过程由两个主要环节组成。
一、进入课文。此环节约20分钟。
1.导语之后,录音机里传来庄重浑厚的声音:白求恩生平„„
2.教师顺势过渡,切入课文,要求学生阅读两遍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每一段中介绍白求恩的句子。
3.听故事:①白求恩在前线为伤员献血的故事,②白求恩连续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做手术的故事,③白求恩牺牲的经过。
要求思考:这几段文字可以分别与文中的哪段文字对号?故事中的“叙”与文章中的“叙”有什么不同。
4.再阅读课文,看每段“叙”后还“议”了什么
二、讨论课文。此环节约20分钟。
问题一:同学们能否从文章内发现本课的一点儿写作特色,例如结构方面的、用词方面的等等。
同学们讨论出来的内容有:①全文每一段都先叙后议,边叙边议;②全文使用了很多四字词语,其中有很多成语;③第二段使用了对比的方法进行议论;④作者议论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些内容的排列有一个明显的顺序;⑤作者在议论中渗透着深情„„ 问题二: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内容?
同学们喜欢有内容主要有:①文中对比议论的部分,②文中结尾段的议论。喜欢有原因是语言生动,节奏感鲜明,包含的内容丰富。(教师播放上述片断的朗诵录音。)教师布置思考题:考虑各段的层次划分,重点句的确定,段意的归纳。收束本节课的教学。
[评 析]
多年来,国内的语文杂志上基本没有发表关于《纪念白求恩》的教学研究文章。即使有少量的例证性的内容,也大多开篇就是论点、分论点、论据等内容。
事实上,本课教学中凡是以论点、论据的介绍为开端,并继之以此为教学内容的,几乎没有不冷场的。
因为,这篇课文面对的只是十二三岁的少年。一篇文笔活泼的优秀文章,面对活泼幼稚的少年,采用的只是固定模式的教学程序,教学也就会因为没有恰切的契合点而逊色。
此教例正是由于考虑了教学对象,因而在教学设计上便有一些特色。第一、巧妙穿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播放录音和讲故事两种穿插手段,前者烘托了教学气氛并进行了教学铺垫,后者不仅很好地聚集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让他们对白求恩有了更形象更深刻的了解,为理解课文中的议论作了扎实的铺垫。教师在此的技巧是——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拉近,使粗线条变得血肉丰满。
第二、巧作引导。教师在讨论课文的这个环节中,设计了两个非常好的提问,第一个提问放手让学生去捕捉,去发现;第二个提问放手让学生去品评,去咀嚼。教师和学生都享有主动权,而且,教师还获得了学生“喜欢”的内容的宝贵信息。教师在此的技巧是——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拉近,让陌生的内容变得亲切美好。
本课是不是不再讲解有关议论的知识了呢?不是的。看教学过程中的那两个思考题,正是为下节课的进行而设下的伏笔。而且,由于此节课的侧面铺垫,下节课的分析将顺利进行。
13.思路明晰单纯
——《生命的意义》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一 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认读词句,将课文划分为两个层次,概括其层意。2.寻找与“生命的意义”有关的课外各类片断材料,每人一至三则。二 教学设计
第一个课中活动:品读课文的第一层次。1.学生读课文“描景”这一层次。2.教师评价,教师范读。
3.学生再读,教师再评价,着重指出几个地方,学生再学读。4.学生自由品读。
第二个课中活动:背读课文的第二层次中的名言。1.教师范读。
2.指导读好课文中这段名言的重音:
最宝贵 只有 仅有的一次 整个 全部 最壮丽 3.指点背读的方法:要抓住段中的那个设问句。4.学生学读、学生背读。
第三个课中活动:学读课文中的句式。1.教师讲解一种句式:详略式。
①这种句式先总写一句,然后围绕这一句再展开写,以便更细腻、更深入地进行描述,如:(略)就在这里,故乡的同志们英勇地牺牲了。(详)他们为了改变那些生于贫贱、生就作奴隶的人们的命运,为了使他们的生活变得美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②进行句式运用练习——教师说“略”,学生接着说“详”: ?(师)就在这里,篮球赛紧张激烈地进行着。(生)„„„„ ?(师)在战士们的脚下,洪水在咆哮着。(生)„„„„ ?(师)这时候,我心里有好多话想说。(生)„„„„ 2.有时间的话,教师讲解第二种句式:反复式。这种句式于递进式的反复之中表现出对句意的强化,如: 保尔缓缓摘下军帽。哀思,深沉的哀思充满了他的心。第四个课中活动:联读课外有关“生命的意义”的材料。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朗读自己准备的课外材料。课尾小结:
不论在哪个年代,不论在什么岗位,不论处境如何,我们这仅有的一次生命,都要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贡献。要记住这样一句名言: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而更加美好。
[评 析]
这一课美在思路设计——明晰而又单纯。
全课主要由四个板块构成:品读——背读——学读——联读,内容实在,操作性强。这种教学思路就叫做“板块推进”式教学思路。
这种板块式的教学结构在有机的联系之中表现出明晰的步骤,能够有效地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无序”的问题,不管是对于无经验的年轻教师还是对于比较成熟的教师,都有实实在在的运用价值。
这种板块式的教学结构要求教师精心地研读教材,把课文中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严密有序地安排进各个教学板块,从而提高教师理解、处理教材的水平。
这种板块式的教学结构容易形成教学节奏,能够比较顺利地展现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疏与密、快与慢、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使课堂教学波澜生动,抑扬合理,动静分明,教学的清晰性和生动性得到了鲜明的表现。
这种板块式的教学结构中的每一个板块都着眼于解决教学内容的某一角度、某一侧面的问题,于是这种板块就是一种半独立的“小课”或者“微型课”,在这种“微型”课之中,教师又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调控技巧,使课堂教学呈现热气腾腾的教学局面。“板块推进”,一种优秀的教学设计思路。
14.《春》教学设计集评 ——《春》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设计一。(于漪)1.理解课文层次:盼春——绘春——颂春。2.读析“盼春”部分中作者的心情。3.读析“春草图”四个句子的描写内容。
4.“春花图”五个描写句各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5.作者借助哪些事物把春风的特点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来? 6.“春雨图”中的正面、侧面描写。
7.写春天里的人,抓住了哪几个方面的特点。8.“颂春”部分歌颂了春天的哪几个特点。
设计二。(王曼筠)1.学生自读课文。归纳课文提纲。2.表情朗读。
3.讨论:作者用了哪些优美、贴切的词、句、比喻来描写不同的景物,你最喜欢哪些。4.讨论:你认为草、花、风、雨这四段哪段最难写?(风最难写)5.重点分析“春风段:
①特有的性格,②特有的气味,③特有的音响,④大自然特有的和煦。6.借鉴此法,集体口头创作小作文《春风》。
设计三(王松泉)1.读析第一自然段:春回大地——(写时)2.读析二至六段:春色明丽——(写景)春草:特征、范围、情态(教师详讲)春雨:本身特征、雨景特征(教师详讲)春花:多、美、甜、闹、广(学生分析练习)春风:情态、气味、声音(学生分析练习)3.读析第七自然段:春早人勤——(写人)4.读析第八至十段:春意催人——(写意)
设计四(王聚元)1.诵读,理清结构。领会感情。
2.用“同义替换”法指导学生品味、咀嚼课文的语言。
①调换词语。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改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钻出来”。②增删词语。如“舒活舒活筋骨”句改为“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事去”。
③改变语序。如“野花遍地是”句改为“遍地的各种各样的有名字没名字的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
④改用平实说法。如“不错的”句改为“不错的,春风是十分柔和的”。3.诵读。领会文中语言文字的精妙。
[评 析]
以上四例设计,大多出自名家笔下。
从对教材的处理角度看,设计一与设计二相近,都是抓“五幅图”的讲析;设计三从写时、写景、写人、写意的角度讲析课文,设计四则专从语言分析方面着手。
从教法设计来看,设计一是语文讲析课中的“工笔描绘法”,析得精,讲得细,品得深。设计二线条较粗,使用了“选点突破法”,重在讲析一个精段。设计三的线条也比较细腻,使用了“讲析法”和“点拨法”。设计四则设置一条教学线索来带动教学内容,主要用了“比较法”。每一个教学设计都注意突出了朗诵、背诵。
从教师作用看,设计一突出精美的讲析,设计二突出课堂调控与组织,设计三突出讲读示范,设计四则突出练习设计与引导。
从学生的活动看,设计一重在听、品、感受;设计二重在品、想、说;设计三重在听、品、析;设计四重在比、品、练。诵读穿插于其中。美文《春》,引出了多少精美实用的教学设计!
15.只取一瓢饮
——《济南的冬天》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课型:自读课;课时:一节课。课堂教学设计为两个步骤。
一、熟读课文。15分钟。1.听课文配乐朗诵。2.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3.学生阅读自读提示,再读课文。4.学生边读课文边概括段意。
二、选点突破。20分钟。
1.同学们讨论,选出文中的精段之一——“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作为学习的重点。2.教师布置学生诵读此段,并在黑板上写下:
①中心句,②层次划分,③描写顺序,④动词的使用,⑤色彩美,⑥化静为动,⑦修辞手法,⑧诵读时的情感。
3.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任选以上内容中的一至二项,从此段中找出答案,准备参加课堂发言。
4.教师要求学生依次自告奋勇起来解答上述问题,教师的点拨、小结与同学们的诵读穿插其间。学生解答并经教师修正的内容是: ①中心句是:“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②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③描写顺序为:山上,山坡,山腰。
④动词的使用: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文中两个“露”字的含义不同。
⑤文中描写色彩的词有: 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⑥化静为动的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⑦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拟人。文中的三个“好像”,并不都表示比喻。
⑧诵读中不仅要读好文中的描写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的“最”“呀”“就”“吧”“太”是充分凝聚了作者的情感的。
课堂上还留有几分钟,学生赛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一段,课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评 析]
此教例的教学设计,体现了自读课文的一种教法:熟读、了解一篇,品析、记诵一节。教学设计的思想很明确:选取一个精段进行突破——只取一瓢饮!
教学过程的安排极为细腻。从大的环节来看,有铺垫过程(前15分钟),有深入过程(后25分钟),有收束过程(赛背课文),循序渐进,线条明晰。从教学的主体部分来看,教师十分细心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有层次地分析理解课文,思路分析,形象分析,语言分析,语感体验等内容有机地融汇在一起,以其特有的知识密度充实于一个精段的小小的“空间”。
教学的双边活动的安排也很合理。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多少语言,重在严密地组织教学进程,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多少时间懈怠,自读自悟的内容相当丰富。
45分钟的时间,能够这样处理好一篇课内自读课文,确实令人赞叹。
当然,这节课也有弱点。教师若能根据此精段的多角度的分析训练,点示学生要注意和模仿这样的阅读方法,去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那就更能够显现教师教学设计的高度了。严格说来,每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都应该有阅读能力训练方面的点示。
16.开发学习潜能
——《松鼠》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南昌市三中张富老师的一节开发学习潜能的教改试验课(详见《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7期)。
课型:学课。时间:45分钟。
一、教师宣布学习重点。
①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②用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③先总写,后分写。
二、教师用问题把学生引进教材。①本文题目有什么特点? ②本文抓住松鼠的什么特点去写? ③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去写的? ④本文先总后分,请指出哪是总,哪是分。⑤先总写后分写,这种写法有什么优点? ⑥本文可以分为几段?请说出段意。
⑦如果要把这篇课文压缩为一句话,应是文中的哪一句? 请同学们把老师提出的这7个问题重复一遍。(同学们放声复述。)
三、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在书上做自读笔记。(一般不问老师,同时要求快速。)
四、小组交流讨论。
(四人小组先相互检查读书笔记的完成情况,接着讨论难回答的问题。)
五、学生回答问题,谈对教材的理解。
①学生合上书本,就老师提出的7个问题放声作答。②5个学生起来单独作答。③全班同学再将全部问题连起来答一遍要求做到不漏不颠倒。
六、教师精讲课文,学生修改自读笔记。教师就前述7个问题作简单讲析。
七、师生总结。
学生各自进行口头小结,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评 析]
张富老师把课型分为“学课”、“习课”。此节课是一节粗线条、高要求的“学课”。
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能大量听记老师提出的一连串的问题,在自学讨论之后能一次作答。
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大量吸收、大量输出、快速吸收、快速输出的能力。
这种不同凡响的大胆创新需要以下“意识”的支撑: ①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学法的意识; ②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意识; ③开垦学生潜在才能的意识; ④教师限时讲授的意识;
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追求课堂教学高效率的意识; ⑥大运动量、快速训练的意识。这便是观念的转变、改换。
由此我们想到了当代科学提出的“开垦人”这样一个重大的课题;
由此我们想到了著名学者的研究结论:普通人只发展了他蕴藏能力的十分之一;
由此我们想到了魏书生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的课堂教学六步法;
由此我们想到了钱梦龙的“认读——辨体——审题——问答——质疑——评析”的自学指导六步法。
由此我们想到:
只有想办法,给动力,加压力,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运动”起来,让学生在课堂地上真正地“投入”,才有可能在训练中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17.穿插几次练习
——《大自然的语言》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教学本课,要求带初一《中国地理》课本。两节课的教学中,安排了四次“大型”练习”。第一次练习安排在熟悉课文阶段。练习题:通读全文,就“物候学”写出200字左右的解释性简介性的文字。
(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教师简评并指出:物候学的知识散布在全篇课文之中。学习中应该仔细搜寻并且要将它们有条理地加以整理。在此方面养成习惯,将十分有利于做读书摘要和积累专题资料。你们看,如果我们按物候学的定义——研究的范围——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的顺序来介绍,不就让人一目了然了吗? 第二次练习安排在课文梳理阶段。
练习题:对这篇课文的层次划分,有四种不同的意见。选出你所赞成的一种分法并说明理由。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0‖1112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0‖1112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0‖1112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0‖1112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教师肯定说,A、B两种分法都是可以的。但同学们发现没有,不论在哪一种分法当中,第⑥至10段始终是一个整体,我们是否可以探究一下这几段之间的关系呢?)第三次练习安排在课文讲析阶段。
练习题:参照《中国地理》,根据第⑦⑧两段的内容,综合画一幅地理简图,然后根据简图,就教材内容口头说明。
练习方式:三个同学演板,其它同学画在纸上。
(教师评讲时指出:圈、点、勾、画是读书时的“必要动作”。“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指读书时要做笔记,写心得,但有时画画圈,列列表,也是很有助于阅读理解的。第四次练习安排在课文收束阶段。
练习题:复述课文的第一段。要求注意条理性,注意选词选句。不要“背诵式”的“复述”。(学生认真表达,教师择其有代表性的内容略作评讲。)
[评 析]
教学之中穿插练习是常有的事。但课堂教学中的练习设计,也确实“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此教例中的几次练习的设计和安排,大而化之来看,起码有紧扣学习重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劲头、活跃课堂教学节奏及气氛、锻炼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让学生占有大量学习时间等等优点。
但我们还可以把眼光投向练习设计的深处。
第一,几个练习都是立体的。如第一个练习,1.表层含义是让学生透彻地了解“物候”和“物候学”;2.内层含义是用这种手段让学生扫描、进入、熟悉课文,以增强读文收效;3.间接地支持课文学习重点;4.训练了一种整理材料的技能。又如练习二,巧妙地将选择答案作为一种手段,以求达到让学生反复归纳概括、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思维的条理性受到训练的目的,同时又很好地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认识,并顺势将教学引入到需要研究的主要部分。
第二,练习的的编制形式和出现的时机安排得非常恰当。如练习三,安排在讲析⑦⑧段之前,且要求绘制一个经纬交织的标出了城市位置的简图,而且还要求讲解。有了这样扎实的铺垫,语段的语言分析、写作特点分析何愁不得以顺利进行?再如练习二,选择语言最美的一段进行强化训练,在课的刹尾阶段还抓紧时间让学生多受一些语言的熏陶。看来,课堂教学练习的设计和使用,需要运筹帷幄,需要独具匠心。
18.引进一点参读材料
——《皇帝的新装》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卢传福老师的一个教例(见《中学语文教学》1988年7期P14)。对《皇帝的新装》的讲析已近尾声。教师印发给学生一个古代故事: 狂人之细布
昔狂人,令绩师绩锦,极令细好。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
绩师大怒,乃指空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 狂人大喜,以付绩师。(南朝《高僧传(初集)》)(注释:绩师:纺织师 加意:特别用心地织 恨:不满意,嫌)参照注释疏通句义后,要求学生与《皇帝的新装》进行比较。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两篇文章在题材和主题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皇帝的新装》中“美丽的新装”根本不存在,《狂人之细布》中的“细缕”也同样是不存在的。
生:《皇帝的新装》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卑劣愚蠢;《狂人之细布》表现了封建社会剥削者爱慕虚荣、贪婪愚蠢的丑态,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病状。师:接下来我们比较两篇文章的结构。生:情节曲折,故事完整,结构紧凑。
生:两篇文章都是以物为线索展开故事、安排结构。
生:两篇文章的情节结构相似,《皇帝的新装》中的故事,以骗开始,以骗结束;《狂人之细布》中的故事、也贯穿一个“骗”字。
师:南朝梁《高僧传》比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早一千多年。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类似的故事? 生:两个类似的故事,都是从真实生活中产生出来的,都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的、政治的现实。师:这恰恰说明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评 析] 这个教例的美点在于引进了一篇参读资料,从教学手法上讲,这叫“插入式比较阅读”,比较的角度是“求同”,比较的重点是题材、主题和结构。比较阅读实际上是一种“小单元教学”,对于本课教学来讲,它起码有三个优点:
第一,开扩了学生的眼界,他们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有如此相似的内容觉得十分奇妙,觉得有无限的趣味,增强了学习课文的兴趣。
第二,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深度。两篇文章放在一起,使学习的内容具有立体感,学生思考的联系面扩大,思索的层次增加,有助于对课文的进一步的理解。
第三,使学生有较为持久的心理亢奋,在反复的比较之中不断延伸着自己的注意力,保持着自己的注意力,课堂教学效益增加。
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来讲,比较阅读教学也具有它独特的意义: 比如,比较阅读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阅读技能之一;
比如,比较阅读所形成的对比度、新异点,是对学生“注意”的积极强化; 比如,比较阅读教学的普遍实施,将大面积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操作技能。„„
所以,语文的课文阅读教学之中,要多引进一些参读资料。
19.教读
——《天上的街市》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本教例根据宁义辉老师《怎样朗读〈天上的街市〉》(《语文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6期)改编。
教法:教师讲如何读好每一句诗,并演示;学生跟读,模仿,体会,再反复朗诵。第一节:突出诗的“神”、“奇”的意境。
①用叙说故事的语气,轻慢地朗读“远远的街灯”五个字,重音放在“街灯”上,“明了”则要读得轻快,表现出一种惊喜。
②读“好像”时要略停,表示诗人在展开奇妙的联想,再用较缓的语调读下去,重音落在“明星”上,因为“明星”与“街灯”相映衬,又都是光明的象征。③三、四句的读法 与一、二句基本相同。第二节:突出天上“美丽的街市”。
①读第一句,语调要轻缓柔美,“我想”要稍稍拖长,重读“缥缈”和“空中”,表示强调,仿佛沉浸在离奇美妙的幻想之中。
②第二句是诗人美好的愿望,对“定然”和“有”要读得铿锵有力,然后提高语调,加强音量,热烈地吟诵“美丽——的(轻)——街市”。
③第三句既是进一步的想象,又是具体的描述,可降低音量,放慢速度,绘声绘色地读,好像真有一条美丽的街市出现在天上。
④第四句,是对天河的惊叹和赞美。读时语气要肯定,表示确信无疑,重读“没有”,而用清亮、柔和的拖音读“珍奇”二字,以激起人们对美丽、奇妙的天街的无限向往。第三节:突出天河中的牛郎织女。
①“你看”后作较长的停顿,以表示诗人的遐想和提醒人们的注意。读“那浅浅的天河”时重音放在“天河”上,“浅浅”二字则延长字音,放慢速度,以强调“天河”之水清亮可鉴。②用一种畅想、舒缓的语气读“定然是不甚宽广”一句,音量稍大,以增强对幻想的确信。
③在轻轻读过“那隔着河的”之后,要把“牛郎织女”按两个音步的节奏读得格外清楚、响亮。“定能够”一句是他们自由幸福生活的生动写照,读时可略带夸张的语气,以逼真地表现他们骑着牛儿来往的欢乐情趣。第四节,突出理想境界的自由幸福。
①“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是诗人对欢乐美好生活的进一步的描绘,要缓慢、甜美、饶有兴味地读,表达出这一理想境界自由,安谧、和平的气氛。
②读最后两句诗时,声音要高昂清朗,节奏可稍快一些,特别是句尾的语调要略向上扬,然后轻轻吸气,恰到好处地结束全诗的朗读,以表示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评 析]
此教例首先给我们一个启示:教学设计也要善于借鉴、化用。善于从别人的分析文章中发现可以供教学设计的珍贵素材,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这个教例的明显特点是:
第一、以教带析。教师在教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分析诗的意境、情感、形象、结构,要讲解联想、想象,要说明词义、句义。这些内容与诵读方法的教学内容紧密交织,相互缠绕,融为一体,渗透自然。
第二,以讲带读。教师讲一句,试读一句;讲一段,范读一段,;轻松优美的语调读进了学生的心中,激发了他们朗读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们边朗读,教师边指点,气氛越来越醇浓,以至读得神思飞越,沉浸在神话般的意境之中。
第三,可以想见,课堂教学一定是动静有致,张弛相宜,师生合作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思想教育,文学教育,美育教育乃至字词落实在教学之中有着和谐的共振。
20.美读
——《天上的街市》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余映潮老师的一个教例。主导教法:诵读法,比较阅读法。
1.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12分钟)教师分四步,指出:读诗,要把节奏读好,要注意读好诗中的停顿,要把重音读出来,还要把诗的韵脚读好。
以上每一步中,都有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学读及学生的自读。2.讨论——品析诗的图画美。(10分钟)
教师:《天》的画面是很美的,几乎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下面请同学们做这样一个作业,用“美在„„”这个短语,就诗的内容,说一句话。(同学们准备,积极地自动起来发言。)教师小结,讲析诗的表达目的。
3.品味——感受诗的情感美。(8分钟)
教师:诗的情感,显露于诗的字里行间,表现出微波荡漾的感情,低吟浅唱韵味。第一节:表现出一种惊喜;第二节,表现出一种赞美;第三节,表现出一种欢乐;第四节,表现出一种甜美。
老师范读。一节一节地带读。
4.引读毛泽东词《蝶恋花?答李淑一》(15分钟)。
教师:《天》是诗人的诗,《蝶》是领袖的词,两者都有想象,前者想象星空,后者想象月宫。前者表现了了对美好的理想生活的向往,那么后者呢? 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刚所学的读诗的“三美”把这首词读一下。要求读出词的豪放雄浑的气魄。
(老师示范读,同学们学读,男生读,女生读。)在读析中让学生体会到,这首诗表现了对为理想而献身的先烈的颂扬。最后,男、女生分别读诗和词,比较其不同的风格和韵味。
教师小结:我们在读诗和散文时,就要进行美读,美读,就是要体味音乐美,品析图画美,感受情感美。
[评 析]
这个教例内容博大。
45分钟之内,结合教学进行了学法熏陶——读诗,就要体味音乐美,品析图画美,感受情感美。
45分钟之内,教学了一首诗一首词——诗与词的组配如此的协调与和谐,它们相互映衬,将各自的美点表现得如此鲜明。
然而这只是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的艺术。
更重要的还在于思想:阅读课堂教学需要朗读,需要美读!
这是因为:非朗读不足体会到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非朗读不足以体会到文章的启承转合、急迫舒缓;非朗读不足以体会到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
朗读不仅仅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习的学习热情,也不仅仅是课堂教学中的穿插,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
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一些美读吧,这样,我们的学生就多了一些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这样,课文教学中语感的和主题的,联想的和创造的,审美的和道德的教育内容,就都融于朗读之中了。
21.把“球”抛给学生
——《蚊子和狮子》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教学过程分为两个步骤。
一、评“读”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2.几个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其它学生听读。3.请同学们评议这几个同学的朗读。同学们评议的内容有:
①蚊子说的一段话不能读得太蛮横。应读出一种藐视、嘲笑的口气。②读“开战”的部分,速度要快,要突出狮子的狼狈。③“吹着喇叭”处,要读出蚊子的得意。④“叹息”这一部分,要读出一点讽刺意味。
⑤两段之间要自然停顿。第二段要读得平稳、有力。⑥“最强大”与“小小的”要读出反差。⑦肯定句的语气要与否定句的不同。„„
二、答“疑”。
教师请同学们解答老师的疑问:
1.蚊子的两次“吹着喇叭”在意思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2.蚊子的话语是表现了蚊子的自信还是骄傲? 3.蚊子的“说话”是不是太罗嗦? 4.蚊子“叹息”的一段话,能不能说明蚊子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5.课文中大起大落的情节是否合理? 6.全文点示寓意的关键词句在哪里?
同学们认真惴摩课文内容,纷纷解答“老师”不懂的内容”,其中有些“见解”甚至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如对第3个问题的答“疑”。
学生一:蚊子的话并不罗嗦。第一,这些话表现了蚊子的自信;第二,这些话表现了蚊子的策略,它用辱骂、鄙视的语言激怒狮子,以便战胜狮子;第三,与蚊子“吹着喇叭”的特点非常吻合;第四,话越多,与失败形成的对比越强烈„„
学生二:是太罗嗦了!你们看,“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我比你强得多”这些句子不仅重复罗嗦,而且表达也不生动。我们学习语文,难道要学习这样的表达吗? „„
[评 析]
有人说,评价一个教学设计的优劣,要看三点。第一,看其是否因材施教;第二,看其是否因文施教;第三,看其是否因能施教。
有调查报告说,学生心目中的语文课,应做到四“要”:课堂气氛要活跃,教学手段要多样,锻炼机会要均等,教育方法要巧妙。
我们若用上述观点来进行评价,这个教例应该是很优秀的,这是一节朴实活泼、简炼丰满的课。
教师有很高的操作技巧,他“大智若愚”,把解决问题的“球”抛给了学生。
于是学生的活动便“满堂生辉”。看“评读”中的议论,看“答疑”中的见解,是多么令人欣喜!
这一“抛”,实际上“抛”出了教师的魅力,谈笑之中,“樯橹灰飞烟灭”,主要教学问题迎刃而解。虽然说是极短的一篇课文,也可以看出教师指挥若定的风度。
那么,“抛”球的价值在什么?在“省时不省力”。省时,是把大量的学习时间省给了学生;不省力,是教师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智慧,才能迈开这改革的一步。“把‘球’抛给学生”,——留给我们意味深长的思考。
22.一次多篇
——《寓言三则》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课时:一节。课文类型:自读课文。教学内容:初中语文第一册《寓言三则》。
教学目的:了解寓言的特点,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教学重点:诵读;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来理解寓言的含义”的阅读方法。教材处理方式:教读——带读——自读。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步,学习“自读提示”,了解寓言的特点,粗知寓言的读法。(5分钟)第二步,切入课文《蚊子和狮子》(教读,10分钟)。1.请学生自告奋勇为“蚊子”配音,朗读课文。
2.学生评论“配音”的“质量”,说明为什么应该这样读,为什么不应该那样读。从而初步理解“蚊子”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的性格特点。
3.教师顺势讲解,阅读理解寓言的方法之一,是品味关键的词语,如课文中的两“吹”一“叹息”„„
第三步,过渡到《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带读,10分钟)。1.诵读课文,同学们自讲这则寓言的大意。
2.组织讨论,确定需要重点品味的词语:一“笑”,两“想”,三“问”。3.教师带领学生品味重点词语,理解赫尔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4.表情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寓意。
第四步,过渡到《浓烟和烟囱》(自读,15分钟)1.学生畅读课文,就重点词语的品味在书上圈、点。
2.分学习小组讨论,哪些是重点词语,为什么要品味这些重点词语。3.推选两位主持人,主持对这则寓言的学习: ①分角色朗读并进行评议。②再进行表情朗读小竞赛。
③品析文中的两“笑”——嘲笑、冷笑。
④从品析中理解“浓烟”洋洋自得、不可一世的性格特点,进而理解课文的寓意。第五步,教师总结:(5分钟)
这三则寓言的主人公各各不同,有神,有动物,有事物。赫尔墨斯有“权力”,蚊子有打败狮子的骄人胜利花环,浓烟有才气——是天生的舞蹈家。它们的共同的弱点是,它们不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特别是在权力、荣誉、才华面前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这三则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着我们。[评 析] 感受之一:
教读——带读——自读,多么明晰的教学思路,多么科学的教学程序。在这密切相联的“三步”之中,同学们进入到一种特定的“角色”情境之中,充分地表现出他们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水平,充分地表现他们在长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析之中被压抑了的个性,生动地表现出朗读教学的熏陶性和感染力。感受之二:
在教学艺术直接显露的背后,是教材处理的艺术。教师在此大胆地将三则寓言当作一个整体来处理,以“通过品味关键词来理解寓言的含义”为训练线索,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多篇”式的整体阅读教学。
“一次多篇”,简言之,就是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或者是一节课中上几篇课文。这种设计思路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教材中用“短文两篇”、“诗词五首”、“小小说三篇”之类的形式安排了不少的课。这种思路的设计目的,主要是让教学更好地顺应教材,同时也着眼于进行高效率的阅读教学。
一般地讲,这种教学模式不追求“比同求异”,而是根据教材的编排自然地处理课文,讲究课文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取舍。在本课“教读——带读——自读”三步的背后,一定有着教师对三则寓言在教学中作用的深刻研究。
我们在进行“一次多篇”的教学时,要非常注意对“多篇”彼此之间关系的研究,确定各篇在这“一节课”中各自的作用,并巧妙地用教学线索将各篇有机地联系起来。
23.讲求教学生动的艺术
——《山的那一边》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熊芳芳老师的一个教例。
这节课在湖北省中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课时一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1.理解。
①读变化——读课文开头三段与课文结尾三段,理解山村由贫穷、落后、封闭走向了富裕、文明、开放。
②说变化——学生们用“过去„„现在„„”的句式组织课文内容,进行说话,如:“过去山上收几颗粮食,现在会选良种、配农药、用化肥了”„„
过渡:课文的特点在于用事实说话,让我们来品味作者是怎样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叙说事实的。2.品味。
①老师读4—7自然段,有意不读“竟然”、“却”、“总算”、“确实”、“果然”、“真个”六个词。同学们评议这些词删掉后的表达效果如何。将这些词还原,学生朗读课文4—7段,体会这些词的读法。
②村民们看解放军,是“竟然每天都洗脸”、“竟然每天都扫院子”,现在请同学们从解放军看村民的角度,用“竟然”来说话。如“村民们竟然不洗脸”、“竟然连厕所都没有”„„
③同学们说的,正表明了山村的贫穷与落后,面对这种状况,解放军是怎样做的呢?师生一起品读第11段。
④解放军做了实实在在的事,说了实实在在的话,文明的春风吹进了山村,它的变化令人难以置信,现在让我们再用“竟然”一词,来说说山村的巨大变化。
过渡:山,其实还是那座山;沟,其实也还是那条沟。有了部队在春风中播下的文明种子,山村也就有了丰硕的金秋。如今事隔11年,山的那一边又是什么样子呢?现在,假设中央电视台组织一个小记者团去山村采访,大家愿意去吗? 3.运用。
同学们根据生活的真实发挥想象,“编辑”“一分钟新闻”,学习用事实说话,并进行“现场解说”。
(同学们“采访”的角度有:山村新环境,小学的变化,山村的群众艺术馆,山村的工业发展,大学毕业生回山村之后,跛子的经商,三十岁的桂花的生活„„)
[评 析]
这一节课,内容扎实,教学过程生动活泼。
在“理解、品味、运用”三个教学板块中,教师都能巧妙地给学生以“抓手”,让学生以此为依托进行有读有品、有品有说的课堂活动,生动的教学局面形成在每一个教学层次中,学生情绪热烈,争先恐后,以致于在最后一个学习板块中出现了有声有色、情采飞扬的佳境。这就是教学生动的艺术带来的高效学习。那么,什么是教学生动的艺术呢?
课堂教学活泼热烈,有情感,有趣味,有活动,有训练,有积累,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生动;课堂上的开讲好,收束好,有起伏,有动静,有张弛,也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生动;课堂结构新颖,教师的讲解精彩,师生配合默契,也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生动。因此,我们说教学生动的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不像“课的起始艺术”、“掀高潮的艺术”那样单纯,它的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姿多彩。
我们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讲求教学生动的艺术呢?
讲求教学生动的艺术,从教学的实际过程讲,大致上应注意这样五个方面:第一,教学结构优雅;第二,教师情致丰富;第三,学习氛围浓郁;第四,有效活动充分;第五,学生身心愉悦。
教学生动的艺术是教学艺术的高尚境界,是高效率教学的突出保证,也是一位有修养的有创新意识的语文教师的重要标志。
教学生动的艺术,应成为我们执著的追求。
24.设计精妙的朗读练习
——《刘胡兰慷慨就义》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余映潮老师的一个教例。全课由两个主要的教学板块构成。第一个板块:
自读课文《刘胡兰慷慨就义》有如下三个课后练习:
一、用广播速度朗读全文,体会贯穿全篇的悲壮感情。处理好停顿的声音和强弱。
二、分角色朗读,注意表达出闫军的凶恶、狡猾;刘胡兰的英勇不屈、大义凛然。
三、理清课文记叙的要素。
教者把这三个课后习题当作一篇教案来处理:
把习题“三”提前,提到第一位——学生认真地自读课文,理清课文记叙的要素。把习题“一”摆到第二位——全班诵读,个人诵读,体会课文中的悲壮感情。
把习题“二”作为第三步骤——小组分组活动,说说朗读《刘胡兰慷慨就义》应如何处理语气语调(①播音员的话,②刘胡兰的话,③阎军的话)。分角色朗读并推选代表,进行小组竞读,看哪一个小组读得最好。第二板块:
1.教师设计如下练习,请同学们体会,每一句用怎样的语调和情感来读,将自己的体会用带“地”的短语(如“愤怒地”)表示,填写在文中的括号中。2.同学们讨论、比较,最后形成如下共识: ①阎:“是不是共产党?”(凶狠地)②刘:“是!”(坦然地)③阎:“为什么参加共产党?”(凶恶地)④刘:“共产党为老百姓做事。”(干脆有力地)
⑤阎:“今后你还要给共产党办事?”(威胁地)⑥刘:“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坚定地)
⑦阎:“只要今后不给八路军办事,就不杀你。(狡猾地)⑧刘:“那是办不到的事!”(坚强有力地)⑨阎:“你真的愿意死?”(不解地)
10刘:“死有什么可怕!要杀就由你们吧,我再活17岁,也是这个样子。”(大义凛然地)3.根据上面的体会再次分角色演读。
[评 析]这是一个典型的单篇课文整体阅读教学的例子。
没有想到,如此简短的一篇自读课文,教者设计出如此精美而实用的训练线条。这个教学设计可谓尺水兴波,生动活泼。最为美妙的波纹在第二个教学板块中荡漾。
对文中10句对话的朗读语调及情感把握的讨论,无疑是把所有的学生引入了课文。教师巧妙地把一篇短文变成了一泓起伏的碧水,让学生在其中探索深浅,体会沉浮,练习游泳的本领,实践游泳的技能。
可以想到,深刻理解课文之后的学生,他们朗读课文的境界,与常规讲析法的效果相比,是何等的不同。
这美妙的教例让我们激动。但,这样的好课,我们也能设计出来吗? 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得到这样两点重要的启示:
1.教学设计,需要教师深刻地研究课文,要找到并把握课文表达感情的支点,教师自己由此而洋溢着尽快地进行教学的渴望。
2.教师要努力把自己感受到、体味到的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丰富内容,寻找一种最佳的让学生深层次参与的活动,让学生也感受到体味到,以此营造气氛,渐入佳境。
25.无提问式教学设计 ——《一面》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一面》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的主要程序安排如下:
一、学生朗读课文(约10分钟)
要求:1.大声地有感情地阅读课文。2.诵读中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3.体会文中两大层次的不同读法。
二、学生默读课文(约10分钟)
要求:1.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语句。2.画出文中表示地点的语句。3.弄清楚第一部分共38个自然段的层次。
三、教师简短讲析,学生根据下面的提示自由选读有关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作一点圈点勾画(约15分钟)1.故事的一个场景。2.文章的两个层次。
3.关于鲁迅的三次外貌描写。4.作者的四次情感抒发。
四、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评析课文(约10分钟)教师先作品读示范。
每个学生选择下面内容之一,写一点简单的评析文字。1.“我结结巴巴的”这一段中词语的感情色彩。
2.“我费力地从里衫„„”这一段中词语的感情色彩。3.第一次外貌描写的角度。
4.第二次外貌描写的方位和重点。5.第三次外貌描写的表达作用。
6.“这一来不会错了”这一段中词的含义、标点用法、段意。7.“这一来不会错了”这一段中的情感。
6.第二部分的表达方式以及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评 析]
“就教学设计而言,为教之初就要着眼于学生对教师的‘摆脱’。这是‘导’的战略。” ——钱梦龙
“学生的大脑这个‘仓库’里没有宝,我们的老师喊一万声‘芝麻开门’也是徒劳的。” ——碧 野
两位名人说话的角度不同,表达的思想却是一致的,是说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多多地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智能训练之中。
语文课中学生往往所得甚少,原因之一是教师讲得太多,所以有人说,课堂教学的失败,从教师的角度来检查,是“患在才多”。这个教例的鲜明特点就是教师讲得少。
课堂教学活动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没有“提问设计”。
这种“无提问式教学设计”着眼于让学生的课中活动丰富——课堂时间几乎全交给了学生且学习的知识内容丰满。教师把自己的才华隐含在教学设计中:
第一,全节课由进入课文、梳理课文、理解课文、品读课文四个板块构成,课堂教学步骤清晰,坡度分明。
第二,没有“提问”但有“问题”。“问题”的表述很有艺术性,从形式上看是让学生寻读,选写,从安排的目的上则是暗示了课文的写作技巧和学习重点。
第三,教师提出了学生应学、乐学的内容。“问题”的设计覆盖了课文的学习重点和大部分课后练习。学生的头脑中有了“宝”,下一步(第二节教读课)的教学就有了依托。
第四,既给了学生严格的要求,又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实践,从而达到“知能共进”。
所以,这样的“无提问式教学设计”有它的优势。它启迪我们:
教学设计是智力加知识的产品;
阅读课,要着眼于学生,上得朴素一些,实惠一些; 学生有了积累,教师才能更好地进行“深加工”、“精加工”。
26.弄清楚课文好在哪里
——《一件珍贵的衬衫》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此教例参考宋子江老师的论文《怎样弄清楚课文好在哪里》(《中学语文教学》1988年9期)设计而成。
教学主要内容如下。
一、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弄清楚内容、体裁、人称、写法等。
二、提问:你认为课文好在哪里? 学生纷纷作答:
①用了倒叙的手法,②首尾呼应,③首尾抒情议论,④用词准确,⑤写了周总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
三、教师调整:根据课文内容,我们要说清楚“课文好在哪里”,重点究竟应该放在哪里? 学生继续踊跃发言:
①好在主题鲜明,②好在结构完整,③好在情感丰富,④好在充分表现了周总理的崇高形象。„„
四、教师导向:好!我们就来看课文是怎样把周总理的形象写得光彩照人的!大家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写发言提纲。
五、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有条理地组织板书: 写“我”
看:慈祥的目光 充满了 充满了 听:窗帘唰地拉开 电话是总理打来 感:像在询问 百感交集 泪水„„ 写“工作人员”
遵照总理指示送“我”去医院 回答总理电话中的询问 领导指示送新衬衫
写总理,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尽情铺叙。
六、教师继续导向:刚才有同学谈到这篇课文“好在情感丰富”,我们再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有条理地板书:
课文开头:点示衬衫意义,点示课文主题,点示全文的取材立意,情感丰富。课文中间:反复抒发内心感受,反复穿插点示主题的议论,情感激动。课文结尾:扩展主题,升华主题,以小见大,情感深切。写情感,从头至尾穿插议论抒情,反复激荡。
七、教师小结:要说《一件珍贵的衬衫》好在哪里,主要就好在上面值得学习的这两点。
[评 析]
面对这个教例,我们说:好精美!
一篇常常被认为学生一看就懂的“没有什么讲头”的文章,在几个回合之间被教师讲析得溢光流彩。
这里面就有学问。
学问之一在于教师读教材的水平,教师自己要能够明确课文究竟好在哪里。如果揣摩透了作者布局谋篇用词造句的心思,乃至钻研到文章如出己手,那就必然能够切中肯綮,左右逢源。
学问之二在于教师讲析课文,也要讲究详略取舍,要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这篇课文的“个性”特点作为突破口,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使这篇课文在一类课文中闪烁出它所具有奇光异彩来。
学问之三在于运筹策划的水平要高。此教例中,教师尽量地“引”,在“引”中掌握学生对教材的实有领会能力,然后巧妙地“导”,将教学流程导到教学主线上来,随之而来的是精心地“点”,点出课文的精粹之处,精华之处,最后是有力地“结”。
总的来说,学问在于思想上要有“教出课文好在哪里”这根弦,再“平淡”的课文,也要使学生知之,好之,乐之。
27.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有厚度 ——《第二次考试》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胡明道老师的一个教例。主导教法:读写结合法,教学活动的主要角度就是“写”。教学主要程序:
1.阅读、讨论、理解课文。
2.读写训练: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题签,请大家巧用课文材料,根据题签上的题目创编故事。
各组派代表抽签:
①假如你是陈伊玲的弟弟,请根据课文内容,以“我终于找到了姐姐”为题创编。
②假如你是苏林教授,你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位老朋友,你兴奋地讲起了陈伊玲的故事,想想应该如何妙用课文材料。
③假如你是陈伊玲,第二天到工厂向领导汇报被录取的经过,想想该怎么讲。④假如你也是复试场上的评委之一,说说你参与了一场怎样的辩论。
⑤假如你是在复试前一天的晚上被从火中救出的李大妈,看到复试失常的陈伊玲,你及你周围的乡亲们该如何想,如何做? „„
同学们写作、交流。老师评讲、点拨。
这样的课叫做课文作文。
课文作文:要研读课文,要多向思考,要精心设题,要构思全段。
课文作文:不要重复原文,不要违反原文,不要脱离原文,不要拘泥原文。
[评 析]
这节课,胡老师称之为“扩思训练”,是为学生作文“找米下锅”,是在为学生送“聚宝盆”。从教学设计的本质上看,这是一节很有“厚度”的学生充分活动的读写课。这个教例的“厚度”,就出在这些个“假如”之上。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喜欢“宕开一笔”,让学生展开一下想象,如:
假如你是记者,受冰心奶奶委托,到重庆去看望了当年的“小姑娘”。说一说你们是如何进行交谈的。
假如“我”十几年后在另一个铁路工地上知道有一个“成渝”的模范工人,“我”怎样兴奋地找到他并谈到十几年前的往事? „„
这些“假如”,都是一种“单向假设”式的提问设计,它们往往被用于课文阅读教学的收束阶段,作为能力“迁移”训练、作为活跃教学气氛的一种手段出现。从课堂教学结构的角度看,它只是一个小小的教学环节。
而上面教例却放开了思路,对“单向”的假设进行变角,进行叠加,用多个“假如”来结构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于是,这多个“假设”就组合成为一个“多向假设”的问题群,从而构成教学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学的主体方式和主体环节出现在课堂上。那么我们如何看这个教学设计的厚度呢?
1.从教学形式看,它融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于一体,既是一种“课文作文”的形式,也是一种“创境作文”的形式。教材作为教学中的一个例子,不仅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一个范本,同时也为学生说、写训练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聚宝盆。
2.从学法指导上看,它训练学生根据课文具体情景进行创造想象,启发学生懂得读书要会读出言外之意,教给学生一种“潜台词阅读法”。培养学生一种善于联想、善于想象、善于品味的阅读习惯。
3.从思维训练上看,它不仅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多向性,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学生既要读懂课文,又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合乎情理的创造,思维的品质能够得到良好的训练。
4.从教学效率上看,它使绝大部分学生充分地动起来,教学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积极地进行思考和表达。不同角度的“假设”将他们引进课文,又将他们带出课文,将他们带进思绪飞驰的王国,教学能在充满欢悦和求知意趣的气氛中取得最佳效果。
28.上出文学作品的文学味 ——《鞋》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鞋》的教学思路设计如下:
1.学生自读课文,就自读提示进行自我提问,对课文圈点批画,每人读5遍。
2.教师侧重于“表达技巧”进行示范,要求学生各自独立地写分析短文,每人只写一个方面的体会,角度要小。
3.小组交流,讨论小说的表达技巧。
4.教师巡视,选出各组的代表在班上发言。5.老师述评,总结。教学所得如下:
《鞋》中有这样一些写作技法。
1.侧面表现法。这是此篇小小说最为突出的构思方法。主人公“大个子军人”始终没有在文中出现,他的高大的、英雄的形象和他的英勇的战斗的生活细节,全凭读者从“瘦个子军人”的话语中去体味、去想象。
2.悬念层叠法。小说开篇就是一个悬念。接着“瘦个子军人”的出现又是一个悬念,小说直到结尾,写完了,还留下了让人深思的悬念。
3.虚实结合法。“大个子军人”在一个傍晚上的出现是“虚”,“瘦个子军人”的“又是一个傍晚”是实,“大个子军人”补鞋是“虚”,别人交补鞋费是“实”,主人公的英勇战斗和负伤是“虚”,“瘦个子军人”的语言动作是“实”。全文虚虚实实,相映生辉。
4.意外结尾法。主人公在战场上失去了双腿,这个事实是在小说的结尾抖落出来的,正是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一笔,使全文的立意徒然升华,也使读者悟到,此之前的种种悬念、铺垫,就是为了这浓重的令人心动的一笔。
[评 析]这个教例精巧、朴实、流畅,是典型的自读课型,且又充满了文学气氛。“侧面表现”,“悬念层叠”,“虚实结合”,“意外结尾”,这些内容呈现出一片文学色彩。
《鞋》这篇课文在初中语文第二册教材中。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能够这样上吗? 这得看看教材对我们的要求。
我们说,这种设计艺术的运用,是有教材依据的。
中学语文教材在让教师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方面进行了足够的暗示。别的不说,就拿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来讲,就已经渗透了那么多的内容。如:
《最后一课》中的“照应”,《榆钱饭》中的“线索”,《挺进报》中的“伏笔”,《天上的街市》中的“联想”和“想象”,《花市》中的“详写”和“略写”,《我的老师》中的“感情线索”,《第二次考试》中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驿路梨花》中的“悬念”,《同志的信任》中的“细节描写”,《社戏》中的“烘托”,《老山界》中的“以声写静”等等。
这好像在启示我们:老师们,在你们的教学之中,是否注意到对学生的文学知识的教育呢? 所以,《鞋》的教学设计是合情合理的。这个教例对我们的启发有:
第一,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课文这个载体,让学生从小就受到文学知识的教育。
第二,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运用“整体赏析”的教学设计艺术,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进行赏读能力的培养。
一句话,对文学作品,就得上出它的文学味。
29.赛读赛讲,分层互促 ——《狼》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预习要求:熟读课文,看注释。教读这一节课,共分四个环节。
一、学生提问比赛(10分钟)
鼓励成绩差的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进行质疑问难。鼓励成绩好的学生踊跃解答问题。解答欠周全的,由教师补充。
若学生已提不出问题,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如“意暇甚”与“意将隧入”的两个“意”的词义是否相同等等。
二、学生分析比赛(15分钟)学生中有好、中、差三个层次。设计三个问题供分析: 1.《狼》故事情节(差等生)2.狼之黠(中等生)3.《狼》的主人公是狼还是人,为什么?(优等生)
同学们自由选择,先笔写五分钟发言提纲,再讨论、发言,教师小结。要鼓励、表扬勇于向难度大的问题“进攻”的差学生。
三、学生背诵比赛(10分钟)要求最多10分钟背完全文。成绩差而背诵快的,得表扬。
四、学生做练习比赛(10分钟)练习形式:油印或者投影。第一层次练习。解释词义:
①一狼得骨止 止有剩骨 ②狼不敢前 恐前后受其敌 ③一狼洞其中 以攻其后 第二层次练习: ①解释词义:
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 ②指出加点词的含义: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顷刻两毙 第三层次练习:
①写出含加点词的成语。
积薪其中()并驱如故()前狼假寐()弛担持刀()②找出表现狼阴险狡诈的句子,并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缀行甚远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丙狼之并驱如故 要求:
第一、二层练习为必做题,第三层次练习为选做题,选得多而做得正确的,发小奖品。
[评 析]
这个教例很具创造性。
教者把关切的目光投向语文差生,用分层次互相促进的方式让差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用激励、鼓动、表扬的手段让差生感受到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地位。
教者也同样重视成绩好的学生,让他们当小老师,对他们提高要求,鼓励他们参与竞争,好学生也因教学标高不同而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在学习中始终有一种动力。
赛问、赛讲、赛背、赛练,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竞争性,激励性,课堂教学流程加快,流量增加,流速提高,紧凑的教学结构,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课堂上有了广阔的空间。他们积极的心理机制被成功地诱发,集中思维能量,运足个人才思,一次次地向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发起“进攻”,意志、自信等心理品质受到良好的培养。
赛读赛讲,分层互促,这样的设计思想适用于语文教材中很多精美的短篇。
30.一个全新的教学设计 ——《狼》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余映潮老师的一个教例。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读——读懂词意。(6分钟左右)1.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
2.请同学们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读——读顺句子。(6分钟左右)1.同学们杂然地习读课文,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2.教师重点辅导两个句子的读法。
①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其一犬坐于前。读——读评故事。(14分钟左右)
1.全班同学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一个同学读课文中的编者已写好的评点。同学们从屠户的角度、从情节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2.全班同学再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一个同学读自己写的课文评点。同学们从“狼”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3.同学们继续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老师自说对课文的评点。引导同学们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如此读读评评、评评读读,三读三评。
读——品读意味。(8分钟左右)1.全班同学分组朗读课文,2.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4.教师就最为重要、最为精彩的内容小结,学生记录:
课文语言简洁生动。如开头20字,写出了故事的时、地、人、环境,渲染出了紧张的气氛;又如结尾20字,点出主题,寓意深刻;中间100多字,写出了一个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凡写人、狼的动作神情之处,无不表现人、狼的性格特点。文章正是通过一连串简练生动的描写,把狼的“变诈”、屠夫的机智,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演读情境。(3分钟左右)1.师生用读故事的语调朗读课文,读出情景,读出高潮。2.课堂小结,完成板书: 狼 黠——增笑
[评 析]从文言文教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全新的设计。新意之一:
没有串讲,没有翻译,有的只是:朗读。
所谓“教学千法读为本”,是指出声的诵读。“读懂词意——读顺句子——读评故事——品读意味”的教程既表现了教者思路的科学严密,更表现了教者是真正地在用朗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蕴。新意之二:
没有分解,没有切割,有的只是:评点。“读读评评、评评读读,三读三评”是本教例最有特色最有创意的闪光点。师与生融为一体,用“多角度反复”的方法评点课文,阅读视点的变化引来了课文的三维的立体的动感。这既是优美的教法,也暗含着学法的熏陶。新意之三:
没有大段的讲解,没有滔滔的分析,有的只是:品味。
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这个有力的教学问题引发出学生对课文每一个细节的咀嚼品析,学生在此时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此时也酝酿了教学的高潮。
这个全新的教学设计,表现出教者对所教学的内容有着多么丰富的感受。
31.抓住“高尚”一词进行突破 ——《荔枝蜜》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在学生充分预习、诵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紧扣“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一句,抓住“高尚”一词进行反复突破,设计了三个问题,牵动对课文的教读。
第一个问题:作者赞叹了小蜜蜂的高尚。大家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蜜蜂品质的高尚? 引导学生品味、讨论,了解到:
劳动品质的高尚: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最爱劳动;一年四季都不闲着;整日整月不辞劳苦;出出进进,飞去飞来,沸沸扬扬„„
奉献的精神高尚: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继续劳动,继续酿蜜;工蜂最多活六个月„„
第二个问题:作者从什么样的角度描述、赞叹了小蜜蜂的高尚? 引导学生分析,懂得: 三种角度,层层递进
所见 沸沸扬扬(高涨的劳动热情,争先恐后的情态)所闻①不闲着(一年四季)②不争(从来)③不计较(从来)④不辞劳苦(整日整月)所感①一个颤(外表、内心)②三个对比(对人、给人;不是、而是;渺小、高尚)
第三个问题:作者先是不喜欢小蜜蜂,后来又用充满感情和力度的“高尚”来赞美小蜜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理解:
①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为线索来组织材料、从而突出中心的写法。
②由物及人,以物喻人,咏物抒怀,由此及彼,借歌颂蜜蜂来达到歌颂劳动人民目的的巧妙构思。
[评 析]
教师抓住“高尚”一词,纵横决荡,编织起教学过程的彩带。其教学思路的构思,极像写作方法中的“一词经纬法”。
以“高尚”为突破口所设计的三个问题,实在是很高妙的。
第一问,把学生引入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扫描并从中筛选出主体信息。这一步要达到的目的,是对课文主要内容的进一步的熟悉和理解。
第二问,又把学生引进课文,让学生品评文中的美词佳句,让学生领略对蜜蜂劳动场面的泼墨式的尽情描绘,让学生欣赏从正面、侧面表现同一事物的写作技巧。这一步要达到的目的,是对重点内容、重点段落的挖掘、分析、探究。
第三问,再把学生引入课文,让学生从头到尾地寻找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从整体上理解先抑后扬、尺水兴波的写法和以物喻人的构思。这一步要达到的目的,是对课文布局谋篇、构思立意的品味和赏析。
以一词引出三问,开口小,便于左右逢源,又便于纵向开拓,教师真正地在引导,学生是真正地是在学习。由于学生可以占有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朗读、吟诵、答问、讨论各种形式可有机穿插其间,教学的场面自然生动活泼。
32.巧妙化解教学难点 ——《小麻雀》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全课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下。
1.检查预习时同学们从情节、场景、作者心情等不同角度拟出的课文提纲:(情节:受伤的小麻雀——被猫捕咬——猫口余生——作者怜惜。场景:雨后院落——厨房——卧室。
作者心情:难过——紧张、关切——难过、怪怨——怜悯。)2.用一句话素描“小麻雀形象”:
(①不知它来自何方,也不知它去向何方。②它没有力量,没有健强的身躯,没有逃跑的机会。③它不会飞,不会逃,也不会反抗。④它不知道如何保全自己,它幻想赦免和救星„„ 所以,它是一个毫无反抗力也不能反抗的被压迫在最底层的弱者的形象。)
3.正是因为它的弱小和无助,作者才对它寄予无限的关切和同情。为了表现这样的关切和同情,作者突出了哪个方面的描写内容?
(分析:寻求希望的疑虑的眼神、想象中痛苦不安的眼神、惊恐的绝望的呆滞的眼神、耐人寻味的有所醒悟的眼神以及作者难过、关切、同情、希望的情感波澜。)4.小麻雀的醒悟便是作者的希望。讨论一下,小麻雀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明白了什么?
(①人类是朋友。②弱者,只有掌握自己的命运才是唯一的出路。③越是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便越要反抗。④不要幻想赦免。⑤弱者若不坚定起来,命运便会继续欺侮它„„)
5.继续讨论一下,小麻雀是小小的动物,它能够明白什么吗?作者为什么写它“明白”了什么呢?
(作者把小麻雀人格化,移情于物,含蓄地表达了“我”悟出的一点道理,也含蓄地表达出人们所应悟出的道理。)
[评 析]
这个教例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学步骤的有序性。第一个环节称为“拉线条”,即从不同的角度梳理课文脉络,理解文章思路。
第二个环节称为“绘形象”,这是一个重要的铺垫步骤:不花大力气了解小麻雀的形象,就不可能理解到它最终会明白什么。
第三个环节称为“明重点”,抓住小麻雀的眼神和作者的情感进行分析,既紧扣课文构思特点,又深刻领会文章的内蕴。第四个环节称为“求发散”,学生讨论中表达的内容越丰富,对课文的理解就越透彻。
第五个环节称为“作引申”,教师点出课文“移情于物”的妙处,为同学们阅读理解同类课文准备了一把入门的钥匙。
此五个环节层层深入,教学线索由细到粗,课文重难点巧妙地化解在各个环节之中,过渡圆润,程序严密。
这个教例的第二个特点,是教学活动的多样性。第一个环节是阅读,提炼,多角度思考; 第二个环节是阅读,归纳,口头表达; 第三个环节是阅读,讲析,品读;
第四、第五个环节有点拨,有讨论,有归纳。
学生活动的时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教师的引导、点拨精要及时,教学内容深刻而实在33.根据课后练习安排自读课文教学 ——《海滨仲夏夜》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课型:自读课。课时:一节课。教学程序如下。第一步:初读课文
要求:①有感情地诵读,②将“霞光”、“灯光”、“星光”、“月光”四个词分别批在课文适当的地方,③用波浪号划出自己认为用得精彩的动词,④反复读两遍,约10分钟。第二步:引读课文
要求:读课文练习一,根据练习一的内容,完成对课文中依次描绘的三组画面的概括。
1.第一组画面(1—3段)描绘了从
到
这段时间里海滨仲夏夜的景色,作者以
、、为主要观察对象。第一段以
为背景描绘霞光,写出了霞光的 和
。第二段着重写
的 和
的特点。第三段由
光引出对
光的描绘。
2.第二组画面(4—7段)描写了在幽美的夜色中,海滨沙滩上的情景。
3.第三组画面(8—12段)描绘了从
到
这段时间里月光下沙滩上
的情景。(相互检查、讨论,时间6分钟)第三步:研读课文
根据练习二,讨论下列问题。
1.哪些词语准确地描绘了动态的霞光,哪些词语准确地表现了霞光的色彩变化? 2.写星光的出现,选择了怎样的时空背景?这对突出启明星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3.怎样写出灯光星光的交相辉映,哪些词语准确地描绘了灯光的动静? 要求认真研读课文,写出发言要点。时间20分钟。第四步:点读课文
要求根据练习三的内容,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说说这些比喻起了什么作用。自由发言,时间5分钟左右。
评 析
此教例别具特色。
除了第一个教学步骤之外,其它三步均完全依据课后自读练习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教学程序。
这是不是一种随意的、懒惰的表现?恰恰相反,教师是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来研究全课的内容及练习设计的。
他发现了课后练习设计中的“隐含信息”。第一,练习设计紧扣单元教学重点 :“要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叙述和描写的,要学习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
第二,练习设计呼应了课文自读提示。课文自读提示说:“阅读时要认真思考本文描绘了哪几幅画面,„„又是怎样融情于景的。同时,体会贴切的比喻对准确再现景物所起的作用”。
第三,课后的这三个练习排列有序,逻辑层次分明,由粗而细,由易到难,由面至点,符合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理解、鉴赏能力的渐进发展过程,与教学流程保持一致。
第四,此三个练习设计暗示了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教学的重点是体味文中的景物描写,教学方法则是自读、讨论、自由发言。由此,教者得到深深的启迪:
课后练习设计是教材编者对课文的精心的提炼,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一种具有指向性质的训练因素的优化组合。
自读课文的课后练习经过教材编者的精心组合,往住用简洁的内容表现出教材的训练意图,线条明快地点示出教材的处理角度。
所以,利用课后练习来安排和组织教学,不失为一种创造,不失为一种机智。
34.联系 归纳 比较 辨析 ——《桃花源记》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桃花源记》的第一节课,任务是介绍课文作者、写作背景、疏通字词,明白课文内容。
上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高声诵读课文,并以四人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试讲课文(每个学生讲一段),然后教师简介作者和课文写作背景。这个环节约15分钟。
接着教师交代这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用自己的辛勤劳动,通过联系、归纳、比较、辨析的方式弄通本课中的词义。
先请同学们从一词多义的角度进行归纳:
①便舍船 屋舍俨然 ②忘路之远近便扶向路 ③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⑤往来种作 设酒杀鸡作食
⑥阡陌交通 才通人 ⑦寻向所志 寻病终 ⑧忘路之远近闻之 ⑨屋舍俨然 欣然规往 10既出 皆出酒食 11随其往 延至其家 12遂与外人间隔 遂迷 请同学们再从同义词、近义词的角度探寻: ① 具 咸 皆 悉 并
② 问 答 言 语 云 道 说 ③ 要 延 ④ 穷 尽 ⑤ 若 如 ⑥ 未 无 ⑦ 欣 怡 ⑧ 及 诣
再请同学们从古今词义的区别上进行辨析: 课文中古今词义区别大的:
①阡陌 ②交通 ③妻子 ④绝境 ⑤无论 ⑥从来 ⑦间隔 课文中古今词义区别不大的:
①远近②鲜美 ③缤纷 ④土地 ⑤良田 ⑥往来 ⑦男女 ⑧衣着 ⑨水源 10魏晋 11高尚 12捕鱼 13处处 14南阳 还请同学们做两个练习:
1.找出文中的美词: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良田美池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2.找出含下列字的成语:
①穷(山穷水尽)②怡(心旷神怡)③乐(乐此不疲)④尽(无穷无尽)⑤津(无人问津)⑥复(无以复加)⑦病(无病呻吟)⑧云(人云亦云)⑨迷(迷途知返)10若(门庭若市)以上环节约30分钟。
[评 析]
这个教例在落实字词上很有几招。
一、教师把自己钻研教材的思路变成学生学习的思路。针对课文内字词运用的特定情况,采用综合归纳、比较辨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教材中游弋逡巡,从一词多义、同义词、古今双音词词义的区别等角度切入,整理出一组又一组、一群又一群的字词词义理解的“组合”,从而:①告诉了学生一种研读文言文、理解字词的方法,②训练了一种基本的探索研究的能力,③积累了一批文言文的字词卡片,④以学生自读、发现、讨论的活动为主,改变了教师串讲、学生记录的教学结构,⑤在比较辨析中加深了对词义的理解,⑥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密度,使学生始终处于忙碌的探求之中。
二、教师安排的两组练习,从教学艺术看,也是相当精彩。第一个练习意在培养学生品读鉴赏的能力,第二个练习则更意味深长一些:①考察了对字词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印证能力,②激发了学生的联想、迁移与表达,课堂教学气氛热烈,③扩大了学生知识面,④巧妙地告诉学生一种加深词义理解的学习方法。
这样的字词课很有优势,它既在传统课型上有所改革,又在应试应考上卓有成效。
35.多角度利用课文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课堂教学的主要步骤如下:
1.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丰富人物形象、增加人物形象的光彩的?
(同学们回答的内容有:叙述科学家自己不同侧面的事例,记叙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进行细节性的描写,在记叙中适当穿插议论以点染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进行景物的描写以渲染环境气氛和人物的内心活动等等。)3.组织同学们就课文内容进行不同层次的“写”。①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句话人物素描”。
(竺可桢,孜孜不倦地在气象研究的领域跋涉的卓越科学家。)②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写竺可桢墓志铭。
(到他光辉的一生结束时,才同他心爱的科学研究分手。)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写竺可桢纪念词。
(细心的观察,翔实的纪录,深入的研究,科学的著述,情系物候的研究,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气象科学。他的研究成果,在今天以至今后,都会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长久地放出光彩。)④从课文中找出论据,并给论据配以能够支撑的论点。
?23年如一日,到北海公园观察物候——持之以恒,才有成功的希望。
?钢笔式的温度表不知磨坏了多少外衣口袋的盖布——滴水能穿石,铁杵能磨针。
?70多岁还到野外考察;临终的前一天,还坚持作气象记录——执着的追求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83岁高龄,取得科学上的新成就——科学探索无止境。„„ 4.课堂小结,教师介绍学法:
我们学习课文,或者读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学法之一是“创造性组合”,要利用原文,通过自己的“写”创造出新的文字组合。在“迁移创造”之中,一篇课文可以由平面而立体,由单纯而丰厚;同学们的思维也可由平静而渐趋活跃,乃至企求更新更美的发现。
[评 析]
这个教例的设计很有个性。
对这个教例,可从两个角度来看。
从课堂教学的程序看,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变“读”为“写”的教学之中,设计出从易到难的角度多变的教学内容,表现出层层推进的教学思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出发,淡化提问设计,不将提问作为阅读、讲析课文的抓手;注重“问题”的设置,将“问题”作为学生开启课文大门的钥匙。因此,课堂教学中用于讲析的时间大大减少,用于实际训练的时间大大增加。
从训练的取材与手法来看,教师巧妙地利用教材本身含有的材料,充分地反复地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进行大量的思维训练。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三种正效应:第一,学生思维活跃;第二、课堂场面活跃;第三,加深了对课文的钻研、理解。
从教学过程中的隐形效果来看,教师的作法令人回味。第一,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暗示学生也要用变化的观点、运动的观点来理解、运用学习课文材料;第二,教给了学生“创造”的角度,培养了学生“创造”的意识和兴趣。教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打开思路,想得开阔,想得新颖,想得长远,不仅要多角度地讲析课文,还要能够多角度地利用课文。多角度地利用课文,是一种教学智慧。
36.变序式教学
——《谈骨气》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徐开质老师的一个教例(详见《中学文科参考资料》1986年9期P11)。教学过程分为四个块板。
一、阅读三个故事 1.老师范读。
2.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反复阅读其中一个故事。要求弄清楚:写的什么人,谈的什么事,说明了什么问题。3.阅读后交流、检查。
①第一个故事:写南京爱国将领文天祥;谈他拒绝高官厚禄的劝诱,英勇牺牲;说明文天祥有骨气。
②第二个故事:写齐国一个穷人;谈他宁可饿死不吃嗟来之食;说明这个穷人有志气。③第三个故事:写民主战士闻一多;谈他宁可倒下,也不愿屈服,说明闻一多有骨气。
二、理解三句名言。1.教师板书名言。
2.学生查字典,弄清词义,明白三句名言的意思。
3.要求学生简析,指出三个故事分别与哪一句名言切近。①第一个故事:富贵不能淫。②第二个故事:贫贱不能移。③第三个故事:威武不能屈。
三、提炼一个观点。
1.学生从三个故事中归纳出一个看法: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2.要求学生在书本上找出这个看法。
3.教师讲解:从议论文角度讲,这个看法叫做论点,从文章的写法讲,这叫开门见山提论点 4.教师启发学生体会第2、3、4自然段的内容,并明确这是阐释论点的。
5.教师讲析:三个故事就是根据这开头四个自然段的看法去写的(古今)人,谈的(三个方面)事,共同说明问题(中国人有骨气)。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举例论证。
6.提问:既然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那么我们无产阶级的骨气是什么?引导学生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7.学生根据前面讲述的内容分段落。
四、完成一个作业。
保留“谈骨气”原题目作文,换下书中三个事例,自己另举三个。[评 析]
为什么说此教例是“变序式教学”? 因为它的教学步骤的安排不同于常规的顺序。
教学《谈骨气》的常规步骤是读课文,分层划段,讲论点、论据、论证,析词、句、篇。此教例的教学步骤是读课文、看故事、析名言、找观点、悟写法、作迁移。这样“变序”的优点是什么?
一、从侧面入手,用迂回的方式讲析议论文,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从“故事”的讲析为发端,顺水流舟式地推出几个知识点,平实,圆润,自然。
三、教学思路新颖,教学趣味性强,教学环节彼此呼应,教学过程流畅。这样“变序”的技能从何而来?
“变序”的技能首先来源于教师的教学预见性。教师要善于预见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将会遇到的困难,设法减小困难的坡度,“变序”便是方法之一。其次来源于教师的周密的运筹,像下棋一样,这一着走下去,实际上是后几着的“伏笔”。再次是来源于教师的实践,期望“妙手偶得”,那是碰运气的事,重要的是要自己多设计、多修改、多实践,悟出一些道道来。
37.酝酿教学高潮
——《新诗三首》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王学勤老师的一个教例。
这节课在湖北省中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主要教学过程如下。第一首: 1.激情导入,创设一种慷慨悲壮的氛围,把学生带入第一首诗。2.指导朗读,读出此诗的战斗性,读得节奏分明,语音响亮。
3.让同学们拟战斗口号并与诗的力量相比,使同学们体会到这首诗的强烈感染力。4.老师范读,同学们再读,读出“慷慨悲壮”之情。
(过渡。过渡语以“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将一、二两首诗联了起来。)第二首:
1.老师读诗,指出:黄浦江流淌的不仅仅是江水,也有苦难同胞的泪水。
2.同学们品诗。品味“横冲直闯”、“一齐搬进”、“猥亵”、“我哭了,我把眼泪交给你储藏”等语句的含义。同学们朗读。
3.播放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录相片断给同学看,教师从“悲愤”的角度,再次调动同学们的感情。
4.同学们用不同的形式诵读此诗,读出“悲愤自豪”之情。(过渡。过渡语以“爱国之情”“建设新生活”将二、三两首诗联了起来。)第三首:
1.老师范读,同学们用一个字概括诗所表达的内容——“美”。2.教师指导学生从语速、语调、情感方面美读这一首诗。3.同学们演读,课堂气氛和谐而热烈。4.全班再读此诗,读出“愉悦赞美”之情。[评 析]
这个教例有不少的美点。如,整体思路的清晰,“情”以贯之的教学线索,不同情感的品味感受,过渡的圆润自然,教师情感的丰富,语言的优美干净等。特别优秀的是课堂上时有教学的高潮出现。
第一首诗,在“口号”与诗的比较之后,学生读出了高潮。
第二首诗,在品味讨论时有一个小高潮,在播放录相片断之后,学生又读出了高潮。第三首诗,在美读教学之后,同学们演读时,又读出了高潮。组织并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是一种精湛的教学艺术。
所谓教学高潮,是指在教师精心的铺垫、巧妙的点拨、恰当的引导之下,课堂上出现的学习激情高涨、学习兴趣浓厚、参与意识倍增的热烈精彩、生动活泼的教学场面。教学高潮之所以极具魅力,是因为:
教学高潮具有情感性。在教师的演讲之中,在学生的争论之中,在沸沸扬扬的竞读之中,在全力以赴的创造性复述之中,高密度的教学内容,生动的表达方式,群情激动的教学氛围,无一不叩击着学生的心弦,使他们振奋,使他们昂扬,使他们受到非同一般的熏陶感染。
教学高潮具有凝聚力。教师的精妙启发,教师的着意点染,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状态,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们跃跃欲试,思考学习内容,争先恐后,表现自己智慧的火花,他们在教学高潮中有着专注的投入。
教学高潮具有愉悦感。激情的辩驳,成功的答问,欢快的场面,热烈的交流,尽情的品味,紧张而又友好的竞赛,这些课堂教学中闪烁着“暖色调”的内容撩拨着学生
第二篇:余映潮50讲目录
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目录 于映潮
一
介绍一个科学、实惠而又有一定创造性的阅读教材的方法系列,那就是:
1、理读;
2、类读;
3、品读;
4、扩读;
5、巧读;
6、助读。《回忆我的母亲》2 《口技》 4 3 如果我们对下列类别的内容进行认真的探究,那么我们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境界:
①找出全套教材中1000个左右的生字和300个左右的难字。②整理出全套教材中2000个左右的二字常用雅词。③清理出全套教材中700至800个成语和四字词语。④选出教材中50个以上的常用句式。⑤选出教材中的20个以上的常用段式。⑥选出教材中的若干种精美的表达形式。⑦确定对100个左右的课内现代文精段进行阅读训练。⑧重点教学60——80个文言实词。重点教学10——15个文言虚词。⑨落实对30-40个双音节文言词的词义的理解。确定对30个左右课内文言文精段进行阅读训练。⑩落实全套教材中课内现代文、文言文的20000字左右的背诵量。⑾找到100个左右的实用而富有情趣的语言积累板块。训练10种左右的语文学法。-------------7 如第一册至第三册中的“写花美句”:
----------------7 5 如“扩展式描写句”:------------------------8 都是前略而后详,都是前面简明而后面生动,都是前面有一个中心词(点示出人、景或物),后面便围绕这个中心词进行描写。——这是多么美丽的句式:由于鲜明的层次性 6 文章的开头,应当多考虑写这样的句子 文章的结尾,可以多写有这样表达作用的句子 8 品读
品读要求一个“深”字,解决“深入课文”的问题,解决课文“如何好”“为什么美”的问题。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
9 《木兰诗》----------11 10 《卖油翁》 如对课文《紫藤萝瀑布》的“美点寻踪:
-------摘抄 品写作真谛 《醉翁亭记》----------------------13
二
扩读
扩读,要求一个“配”字,一个“补”字,它解决的,是为配合课文教学而找到课外美文、课文赏析材料或其他语言材料。《乡愁诗两首》,-15 2
张晓风的《敬畏生命》与蒙田的《热爱生命》编在一起
在百草园(节选)--------------16 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踏着绚烂的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百草园。《绝唱》 军歌(节选)-------------------18
五、巧读
《故宫博物院》的巧读。-----------------------------19 2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帧》
《安塞腰鼓》--------------21
六、助读
最为活泼有力的助读资料是中学语文专业报刊。助读法”的操作过程是:第一,在阅读手头的语文书籍、报刊时,注意作好有关课文的资料目录索引;第二,在需要的时候,利用这些目录索引找到有关课文的论文资料;第三,有选择地阅读论文资料,看别人是如何理解某篇课文的;第四,择其最精美、对教学最有用的材料作一些读书笔记。1 《春》-------------24
2(一)整体阅读教学。-30 1 《哨子》,2 《死海不死》 3
《狼》
《满井游记》
《羚羊木雕》---------34(2.)交给一把“解读的钥匙” 1 《秋魂》----------36 2
《海上的航标灯》:--37
三、难文浅教 《夏天也是好天气》。
四、短文细教34 《纪念白求恩》
五、浅文趣教 《刘胡兰慷慨就义》51 3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53 4
六、美文美教
《七根火柴》--------------55
第三篇:读余映潮阅读教学50讲
读余映潮《阅读艺术50讲》有感
山东成武第二中学马春彦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让自己成为一名善思考、能实践、有较高素养的语文教师,我参加了“阅读经典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课题研究。本课题研究确定以“教师的经典阅读”为突破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温家宝总理说得好:“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让人温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素养低,文本解读浅薄片面,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关键因素。在课改实验中,那种偏离学科文本的深刻解读、片面追求教学方式创新的做法,更是本末倒置的“花架子”!实际上,教学是一个教师内在文化的外化,如果腹中空空,教学永远无法进入游刃有余的境界。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取决于此。”所以,想要教好书,先做读书人。教书之人应该爱读书,多读经典。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和生活方式!
当今有句名言说:“教师就是课程。”言下之意,教师不仅是课程,是实施者,也是开发者、建构者、评价者,教师也是课程的一个要素。但前提是什么?前提是教师首先是一个阅读者,首先是一个书生,首先是一本可供学生阅读的活生生的大书。陆游有句诗云:“数简隐书忘世味,半瓯春茗过花时。”书,不但能充盈我们的教学时空,更能拓宽我们的生命时空。“阅读经典与教师专业成长”课题提出:“勤字当头,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读写结合,书写美丽的教育人生。”我希望通过阅读、实践,让自己成为知识丰富的教师。
我读余映潮老师的《阅读艺术50讲》收获颇丰。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以教学艺术精湛、细腻而驰誉教坛,是教学创新的一面旗帜。他长期深入探索和系统研究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艺术,提出了诵读、品析、积累“三要素论”,进而概括出思路明晰、提问精粹、品读细腻、活动充分、积累丰富等阅读教学“20字诀”。并总结出“一线串珠”“板块积累”“变角逆序”“多角反复”等一系列教学设计的创新思路,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
我认为余先生的阅读教学艺术有以下几点非常值得我学习: 其一:注重语言积累。
积累是语文教学一个永恒的话题,“笔参造化神始足,腹有诗书气自华”,而当被练习册、考试卷异化了的语文课堂上,我们通常见到的是课堂上讲授、练习,课外积累。常常忽视了课文这个最重要的积累资源,对此,余先生谆谆教诲:要达到的教学境界应该是“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基本积累是语言积累。他的每一节课都有或多或少的语言积累,大到做资料卡片,小到几个美词、雅句。静为一类一类知识的、语言的板块积累,动为用固定句式创作美句、续写美句等等,不一而足、异彩纷呈。更为令人赞叹的是余先生的经过“提炼组合”处理后的单元小结课,艺术的表达了单元内容的精华,体现了典型的积累之美。如他的第一册第三单元单元小结课教学内容:知道一点常识、识记一批雅词、品味一组奇字、摘录一些美句、学用一种句式、重温一个精段.这样的语言积累教学,如同一股汩汩流动不息的泉水,注入到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中,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丰盈起来,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不再是无本之木、其二:注重教学设计之美。
余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善于更新理念,勇于创新,以学生的学为主体。
他有明确的课型创新意识,有在进入新时期之后深入探索的自觉性。他提出了“课型创新”的新理念并以朗读教学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教读课、品读课、辨读课、说读课、演读课、联读课等新课型的探究。
他创造了“板块式教学思路”,他的学术报告《板块式阅读教学设计的六种思路》在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上受到欢迎。在这样一种教学创意下,教学结构呈“板块”状而又灵活多姿,组合丰富,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时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板块式思路,可以使教学结构更加清晰,使教学程式更加有序,使教学内容更加优化,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对于传统的教学结构而言,板块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创新,是很有力的挑战。
他多角度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中活动,在他的课堂上,语言积累活动、有表情诵读活动、分层评说活动、反复品读活动、智能练习活动、课文集美活动、读写结合活动、妙点揣摩活动、探求感悟活动、思绪放飞活动等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语文实践活动都能有机地得到安排,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真正让学生自己去构建知识体系。
其三:注重诗意之美。
余老师认为分析一个单元的教学要求,可以看出,所有的单元有一条极为重要的课堂活动的线索串起,那就是“朗读”。必须探求充满琅琅书声的实用的、新型的课型。而且朗读不是泛泛而读,不是常见的“请同学们读这段话,看读懂了什么?”这样的指导,而是有一种分层递进的美。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朗读环节:“用说话的方式来读”——“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读”——“分角色按提示的语气演读”。同样,余老师的教学评价语言也是精美又富有诗意的。这样就使学生一定能够在课堂学习这个特定的“场”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清新之美、朦胧之美、春意盎然之美。
其四:余老师在教育事业上的执着精神令人感动。这本书中有这么几句话:
“在1979年以来的我所订阅的每一期刊物的封面上,都有一个大的„卡‟字,这说明我已经读过它而且做过读书卡片了。”
“在我的书房里,有一个墙面贴满了历年来的各种纸条,那都是关于工作的设想与安排;最远的工作,已经设计到了2008年。”
“暑假中的每一天,我都要写作10个小时以上。冬天的夜晚,我戴着手套打字。”
“1997年,我50岁。那一年,我开始上示范课。”
“2003年,我56岁。但我仍然觉得自己年轻,因为我要从年龄中减掉那被耽误的十余年。”
“在一个不让人实现梦的地方,梦的火焰也不能熄灭。” 真的是非常欣赏
有位诗人说:“读书香里跳跃的人生,一定是智慧的人生;在书香里浸润的生活,一定是美好的生活。”书能把教师的专业托得多高,取决于教师触摸过多少文字;书能把教师的专业带到多远,取决于教师品味过多少书香。的确如此,通过阅读经典书籍,写读书笔记,阅读其他成员的文章,反思自己。我积累了宽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提高了我的专业技术知识,并且我把理论知识适时的应用于课堂实践,让课堂更有效,更有语文的魅力。在此,我感谢全体课题研究组成员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更感谢于书记对我们的关心和厚爱。谢谢。
第四篇:教材处理 余映潮
教材处理(余映潮)
下面的几种说法都属于“教材处理”所研究的内容:整体处理,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短文细教,浅文趣教,美文美教,一课多篇,选点突破,穿插引进,比较阅读,课文联读,专题研讨,一课多案„„
简言之,教材处理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教材处理的艺术就是科学地、艺术地、机智地组织教学内容的艺术,就是提炼与组合教学内容的艺术。
教材处理的实质,就是充分有效地运用课文文本。
“教材处理”主要综合地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各类文章教学的角度。如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的处理,长篇课文与精短课文的处理,繁难文章与浅易短文、文体特征不同的各类课文的教学处理等。
第二,单篇课文的剪裁取舍。如全篇课文的整体式处理,知识内容的线条式处理,精美之处的板块式处理,突现目标的要点式处理;还有我们平时所说的重点、难点、美点的选择与突破等等。
第三,多篇课文的提炼组合。如比较式教学、联读式教学、穿插式教学、印证式教学的教材处理;与课文阅读有关的单元复习课、期中期末复习课、专题复习课、综合性活动课乃至作文指导课的教材处理等等。
第四,课文利用角度的选择。一般来讲,课文本身的利用角度主要依赖于文体,“文体”因素是课文阅读教学最基本的因素。但在特别的构思之中,课文利用的角度也可以适当地丰富。如《大自然的语言》可从文体的角度设计为说明文的教学,但我们同样也可以将其设计为专门的“文章思路理解”训练课,设计为“读写结合”课,也可以设计成有着一定探究过程的“综合性学习”课。
教材处理是语文教师的基础功力。教师在这方面应该有一些基本的素养。如:能根据课文的篇章特色、文体特色、内容特色以及它在全册或单元中的“地位”等因素来动态地灵活地确定教材处理的角度。
教材处理的基本原则就是要简化教学头绪,优化教学内容。课标直接对教材编写提出了要求:“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同样是对课堂阅读教学中教材处理的要求。
教材处理的最为基本的要求是尊重文本,尊重文本的教学价值并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将学生深深地引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反过来说就是,在课文阅读教学中不要动辄想到所谓的“迁移拓展”,好像是很有理由地给课文教学附加上大量的非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那些将教学活动表面化、将思想教育刻意显性化的教学手法,其实冲淡了课文阅读教学的原汁原味。
体验新版博客
第五篇:余映潮理读教材
余映潮理读教材
中学语文教材阅读,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没有细腻深入的有见解的教材阅读,也许就没有质量较高的教学设计。所以如果言及中学语文教学设计艺术,第一步必须谈到教材阅读的艺术。
中学语文教师的教材阅读,指的是对中学语文教科书的阅读,是对中学语文课文的阅读。一般来说,从课堂阅读教学的角度出发,教材阅读应涉及如下层面的内容:全套特色,文体线条,单册内容,单元组合,单篇细节,知能训练,知识集纳,练习风格,量化指标,教学标高。特殊地说,语文教师钻研教材,应运用如下一些方法,力求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挖掘以求深,辨误以求真,考查以求准,发散以求活,变角以求新,对比以求博,类联以求趣,系统以求全,探幽以求奇,创新以求异。
下面从对传统阅读方法进行创新的角度,介绍一个科学、实惠而又有一定创造性的阅读教材的方法系列,那就是:
1、理读;
2、类读;
3、品读;
4、扩读;
5、巧读;
6、助读。
理读
理读要求一个“细”字,它解决“进入课文”的问题,解决课文“精华是什么”的问题。所谓理读,就是寻找式地读,清理式地读,整理式地读;就是细细地读,把落实基础知识、进行语言教学、培养思维能力的眼光深入到课文的各个角落。对每一篇课文,我们都要认真地找寻,找出那些最有用的、最能落实课文教学要求的、最需要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或其他内容,把它们罗列出来,以便做到教学时心中有底。对每一个教学单元,对每一册教材,对每一学年的教材,对每一个学段的教材,也理应做这样的整理工作。
从理读的操作来看,理读有两个层面:
一是专家阅读层面,是那些做教材分析工作的专家所进行的工作,他们用科学研究的思路,用理性分析的方法,编织出细致严密的教材分析提纲,对教材进行彻底的层次繁多的清理式阅读,对某一册教材的分析,甚至要细化到最长的课文有多少字、最短的课文有多少字。全册共有多少字的程度。对于这样的理读,一般的教师不大可能去做,但可以从中看到一些理读的角度,学到一些整理、分析的方法。二是教师阅读的层面,是教师为了理解教材、设计教学而进行的有目的的阅读整理工作。它带有较为浓厚的教师个人阅读水平和阅读习惯的色彩,实用而不拘泥于某种模式,有一定的理性而又在阅读方向上显得灵活多姿。
从阅读的对象来看,理读也有两个层面:一是“质量”层面,就是将课文中需要教学的内容清理出来,以确保教学内容的饱满。二是“标高”层面,就是对全套教材、全册教材、全单元教材的朗读训练、词句理解训练、段落理解训练、阅读能力训练、阅读技法训练、思维训练等等内容进行训练标高(主要理读单元教学要求与课后练习设计)的研究。
作为教师阅读层面的理读来讲,主要是微观的,但也有宏观的,重点表现在对单篇课文的理解上。它极有助于我们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极有助于我们提炼课文的精髓。
下面看一个文言课文的例子——对《口技》的语言理读。
1、字音认读
嗣sì 屏píng 呓yì 啼tí 嗽sîu 曳yè
2、用法特别的词
善口技者 宾客大宴 妇抚儿乳 一桌一椅 拍而呜之
3、表示时间的词
忽 忽然 是时 一时 既而 少顷 未几 俄而
4、古今词义区别不大的词
会(适逢)下(落下)施(设置、安放)哗(声大而杂)亦(也)舒(放松松弛)曳(拉)叱(大声呵斥)几(几乎,差不多)色(脸色)
5、古今词义区别较大的词
但(只)觉(醒)是(此,这)毕(全,都)目(看)意(心情)少(稍微)虽(即使)名(说出)股(大腿)走(跑)
6、一词多义
妙: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 绝:以为妙绝 群响毕绝 指: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 坐:稍稍正坐 满坐宾客 起:大呼火起 夫起大呼
7、近义词
群响毕绝——众妙毕备 满坐寂然——群响毕绝 变色离席——满坐寂然 大啼——百千儿哭 一时齐发——百千齐作
中间„„之声——又夹„„求救声 撤屏视之——侧目 惊觉欠伸——既而儿醒
8、叠音词
絮絮 作作索索 稍稍 呼呼 许许 战战
9、可用成语印证的词
大(大张旗鼓)闻(充耳不闻)满(满城风雨)毕(原形毕露)目(一目了然)指(了如指掌)色(不动声色)名(莫名其妙,不可名状)欲(欲罢不能)走(走马观花)
10、段式理解——正面细腻描写,侧面尽力烘托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吃语。即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一篇课文,经过这样的探寻与罗列,便无形之中增加了知识的含量,增加了厚度与深度,便展开了丰富的知识层面,现出了知识的斑斓色彩,便产生了一个个玲珑美妙、令人珍爱的小小世界。
教学中常常需要用到我们理读课文的“成果”,我们可以艺术地将所需要的内容“剪贴”到教学之中;而理读课文时也常常会引发我们教学设计的灵感,那迸溅的火花有时能成全一节好课。蒙田的短文《热爱生命》不是很好教学,但笔者在课文中整理出一个精美的“哲言”板块,将它与教学设计联系起来,课堂教学就有了一个学生互赠“哲言”的活动——①热爱生命。②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③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而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④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⑤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⑥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⑦坏日子,要飞快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于是课堂上就诞生了一个美妙的教学细节。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对初中全套教材进行理读,对教学该是多么有益的帮助!
于映潮小结课教学设计
湖北荆州特级教师余映潮小结课教学设计(七年上第三单元教学:《春》《济南的冬天》《夏感》《秋》《古代诗歌四首》)
单元小结要点
⒈记住一点常识。(略)⒉识记一批雅词。
酝酿 慈善 贮蓄 肃穆 苍穹 炙晒 憔悴 吞噬 萌生 殷实 归宿 谄媚青睐 亲昵 聆听 静谧 震慑 分娩 沐浴 深邃 摇曳 憧憬 萦绕 羁绊 眸子 宣泄 冷峻
孤芳自赏 银装素裹 众说纷纭 各抒己见 饱惊忧患 忧心忡忡 宾客盈门 忠贞不渝 永葆青春
⒊品一组奇字。
在本单元中,学习内容之一就是要在大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看看它们是怎样为作者的表情达意服务的,同时揣摩这些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下面,我们就在“揣摩精彩的词语”上面下下功夫,看句中的动词为什么用得好,它们分别写出了什么。
①小草愉愉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②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③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④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⑤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⑥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⑦月亮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⑧高梁说:秋是红色的,我就是叫秋气染红的。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从课文中再发现这样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同学们活动,发言。4.摘录一些美句。
课本中的单元提示要求我们,学习这个单元,要作适当的摘录。摘录是一种学习习惯,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它可以使我们在“积累”中受益。(点评:摘录的意义)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我们应该重点摘录有关描写自然景物的美句。(点评:摘录的要求)
摘录应当动脑筋,要注意巧变角度。我们要注意改变自然而随意地摘录的习惯,而代之以科学的分类摘录。下面,老师点示8种分类摘录的角度,每位同学任选一种,进行对课文美句的摘录工作。(点评:摘录的方法、范围)
①春夏秋冬 ②风花雪月 ③山水草木 ④声光色味
⑤红黄绿蓝 ⑥日月星霞 ⑦动静刚柔 ⑧晨午暮夜
例如老师从“声光色味”的角度摘录的一组句子:
声:啊!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的人在乘凉。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嬉闹声,响遍了整个的海滩。
光: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色: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味: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点评:教师示范)5.重温一个精段。
单元提示指出,对精读课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反复研读。课文《济南的冬天》中,有本单元惟一要求背诵的精段。本课的练习要求对它进行“精读”,要求看看哪些地方写得好,说说理由,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温这个精段。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对这一段的精读,有如下方面的内容需要品析,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答题。
①全段的中心句是:②全段的层次划分是:
③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
④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⑤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
⑥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
⑦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⑧你在对全段的朗读要求上有什么体会?
(参考答案:①中心句是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I看吧„„粉色I就是„„ ③矮松 山尖 草色 阳光。④动词的使用: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文中两个“露”字的含义不同。⑤文中描写色彩的词有: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⑥化静为动的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⑦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拟人。文中的三个“好像”,并不都表示比喻。⑧朗读中不仅要读好文中的描写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的“最”“呀”“就”“吧”“太”是充分凝聚了作者的情感的。)6.学习一种妙思。
上面我们进行了记美词、品美字、集美句、背美段的单元学习内容小结。如果说那是着眼于内容的话,那么下面我们将着眼于方法,来学习一种常用的美好的构思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