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群文阅读第一课教学反思
群文阅读第一课教学反思
洛亥镇中心校
徐成莉
为了深入实践开展本校省级子课题《群文阅读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的研究阶段工作,本课题组组织开展了“群文阅读第一课”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通过上课、评课、议课交流活动,自己对“群文阅读”这个全新的概念有了几点粗浅的体会:
反思一:“群文阅读”带给孩子什么?
美国研究阅读的专家吉姆·崔利斯说过: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英国科学家培根说: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可见阅读在我们生命中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常说的语文阅读课堂,仅仅是单篇课文的教学,甚至一篇精读课文常常占据我们3课时的时间才能完成,多数教师是教教材而并非用教材教,语文阅读课堂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师生问答形式的课堂教学。然而“群文阅读”这个全新的课堂,将会带给孩子们全新的体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而“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交互作用的过程,是在交互中产生新的视界融合的过程。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文本对话”、“ 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倾向于告诉学生固定的答案,而是组织学生一起围绕着文本进行建构。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课堂”,群文阅读的课堂中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教师仅仅是学生的引导者、陪伴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受快乐地阅读、快乐地交流、快乐地分享。
反思二:“群文阅读”带给老师什么?
教学是老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个双边活动中,也可以促成双盈,那么“群文阅读”课堂又带给老师些什么呢?给老师一个“思考的课堂”,从“一篇”到“一群”它意味着“教”的改变和方法的突破,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一节课读一群文章”的课堂里,教学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教师要学会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句话,要学会有所放弃,所谓“舍得”,即有所舍才能有所得。为此,如何利用“群文”教学提高我们的课堂效果成了我们又一个思考。给老师一个“挑战的课堂”,如何让“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最大化实现?突破点是在如何组合文章上,与此同时它考验着教师的视野、眼光、智慧和对阅读教学的理解。这对于长期以单篇教学为主的老师们而言,何不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呢?给老师一个“学习的课堂”,课堂上,如果要让学生读“一群”文章,就意味着教师要去读更多的文章,因为只有精神丰盈的教师,才能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为此,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阅读积累,不断地加强自我学习,从而提高教师个人休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个普通教师能走多远?洪宗礼告诉我们,心有多远,路就有多远。一个普通教师,只要有坚持不懈的追求和行动,也能成为一个教育家!让我们大胆尝试“群文阅读”教学,给语文课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更自主、更愉悦地阅读、理解、质疑、发现,从而达到提升其阅读能力的效果,让我们一起享受阅读创造的幸福人生!
2014-3-25
第二篇:群文6反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共8个单元,每个单元各自围绕不同的主题展开,在观摩了全国语文群文阅读大赛之后,深叹群文在大量阅读积累的同时,点亮了学生的思辨之路。不仅让有效的教学时间化作无限的自我探究,而且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于是怀着对群文阅读的一腔热忱,根据我校教学发展的方向,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第六单元进行了不一样的教学设计。
上课伊始,以祖国山水的谚语导入,再抽生谈一谈自己知道的赞美祖国河山的古诗词。却发现很多学生在这个环节词穷,我想这跟他们生活的环境有关,没有大量的诗词歌赋的存储,很难在短短的一两分钟内娓娓道来。然而接下来的环节,孩子们给了我很多的惊喜。导入之后的新授是这样的:出示《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一段话,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并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说说原因。有学生说最后一句用得好,因为用了夸张句。另一个学生说喜欢第二句,因为它是排比句,并且里面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使得文章更形象生动。此时若孩子们说了喜欢的原因之后,再给孩子时间,让他带着感受读一读的话,这样更多的孩子应该能从中体会到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精妙。
接着我出示了这一段话中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让学生通过对比读谈一谈自己的发现。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孩子举起了手,他的回答是:“我认为它们首尾呼应。”顺势我又追加了一问:“能说说为什么吗?”这时另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说道:“我从第一句中的‘成群结队’看出了鱼多,而最后一句中说到的‘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是通过夸张的手法来描写鱼的多,因此这一个自然段的首尾是呼应的。”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更能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激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紧接着的知识点孩子们也能准确把握。其中却有稍许遗憾,是没有让孩子在读中感受不同修辞手法带给我们的不同体会。若是如此,孩子们便能够慢慢地在声音的世界里将静止的文字转化成灵动的图像,使书中的平面变得立体而生动,理解文章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在和孩子们一起做了单课片段的分析示范之后,就是检验孩子们是否掌握并运用的时候了。要求学生快速浏览第22、23、24课,体会它们的描写方法,并完成表格。表格需要填写的内容有这三课的中心句、结构及文章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抓关键词语)。
我在这一环节的设定是由孩子们先进行表格的总体交流,再逐篇分析。课后我有了这样的一个想法:孩子们一边交流表格内容一边谈论各自喜欢的课文中的不同方面。这时的分享就不仅仅局限在一篇文章上,而是分散开来,在增加话题的数量之余也提高了上课的质量。当然,这是以后教学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话说回来,逐篇分析是从22课的中心句入手,抽学生说一说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表现在哪些方面?当谈及海水的句子时,学生能在读中感悟文字呈现出来的美,于是对于出现的描写颜色的词语我就没有深挖下去,回想起来,当时的处理方法有些欠妥。让学生概括这一自然段中描写颜色的词语,不单单是有关颜色词语的简单积累,也是将文字转化为色彩,在图像认知中融入更多元素的过程。当转入23课的赏析时,我想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找出句中运用得恰当的字或者词语,并谈一谈为什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培养他们炼字遣词的能力。有孩子说:“我觉得‘浸’用得好,仿佛让人们置身于仙境一般。”也有孩子说喜欢“躲”字,这写出了寒风来得很猛烈。更多的孩子滔滔不绝地说着预设之外的内容时,我看到了他们在语文中的无限可能。畅所欲言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候,言之有理是我最欣慰的时刻。由于有学生在判断第23课的结构时存在分歧,于是在孩子说出了正确答案之后,我没有马上肯定,而是将问题抛出去,让孩子们自己定夺。接下来教室里呈现了一派你刚唱罢我登场的局面,针锋相对的问答固然精彩,但却超出了预设时间很多。个别孩子回答问题的声音比较小,又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听到他们精彩的发言,于是其中复述孩子们的话占用了些许时间。基于以上情况,第24课的教学任务就更改为孩子们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并诵读。
整堂课孩子们的表现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在教学技巧上稍加调整,我想下一堂课应该更加精彩。
第三篇:群文阅读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的这节课是一节群文阅读课《感动》。对我来说,群文阅读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因为这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没有明确的、具体的教学模式……但随着课改的深入,随着“得语文者得天下”理念的深入,我强烈的认识到:丰富孩子们的阅读量、让孩子们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会阅读,进而爱上阅读是一门让孩子终生受益的课程。
那么究竟上什么题材的群文阅读呢?思前想后,结合语文课刚刚结束的第四单元,我选择了《感动》这个主题。
围绕主题,我定下了学习目标:
1.通过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使学生懂得表达情感的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有着具体内容的真情实感具有超凡的感染人的力量。
2.分享学生同步阅读的学习感受、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一、谈话导课;
二、课文回顾;
三、阅读概述;
四、精彩片段赏析;
五、拓展延伸。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很清楚,孩子们也很喜欢这样的阅读教学活动,思维很活跃,在阅读与交流中激发了阅读兴趣,提高了听、说、读、写的能力,基本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不过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课前阅读不够深入,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主题把握的不太到位,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等。但群文阅读教学作为新事物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需要一定的过程,今后的群文阅读教学我会进一步思考:我们的教学设计如何兼顾学习能力强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高效阅读?这些都有待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去总结。
总之,阅读是伴着成长阅读的,是一种长期的没有终点与止境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因此,引导学生好好阅读,给学生一把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学生终将受益一生。
第四篇:群文阅读教学反思
群文阅读教学反思
永城市第三中学
刘珩
语文教材的使用限制了老师的教学,也限制了学生的阅读。群文阅读的出现,赋予了我们“编者”的身份,让我们拥有了“选择”的自由和责任,我们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以自己对语文的认识与理解,组合起一定数量的群文,实践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但是群文到底如何组合,群文阅读如何实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围绕“设置悬念”这一议题将群文阅读的数量定在了3篇:《爸爸嘴里的鱼钩》、《20美金的价值》、《枪》。希望能通过本组文章的阅读,让学生明确悬念的概念,知道悬念设置的位置及其作用,并能将设置悬念这一技法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因此在本课预案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通过这一组文章的阅读,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在学生阅读文本后,站在一个整体角度,观察这四篇文章,去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梳理出悬念设置相关知识。从课堂上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一种技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且还能归纳出悬念设置的位置及其作用。
通过教学活动,我对群文阅读这一课型有了更多的认识,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群文阅读不是阅读群文:
从字面上看,似乎群文阅读就是一组文章加以阅读,其实不然。将一组文章放在一起,是件容易的事。我们根据一个主题,从课外拉进几篇文章,进行组合式阅读,这不能称之为群文阅读。如果只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将组合进来的文章进行一番浏览,也是不能称之为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是围绕一个议题,有需要的将一组文章引进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的有效阅读。这就需要我们将一组课文,作为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语文能力的提升。
二、群文阅读要重视策略、方法: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老师不可能很深很细很透地去讲析文章,不可能在这有限时间里面面俱到,要学会有所放弃。这就需要我们合理使用重点阅读、比较阅读、勾连统整等阅读策略,需要我们培养学生跳读、浏览、略读等阅读方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课前细读,课上略读,重点精读,其余浏览的方式,让学生在文中勾画、批注的方法突破重难点,最后,让学生在表格的填写与分析中达成教学目标。
三、群文阅读要关注核心目标:
当数量较多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容易造成阅读的肤浅化与浮躁化。如果执教老师不善于引导学生在核心目标上驻足停留、深入探究,则会让学生疲于浏览文章故事情节,忽略核心目标的达成,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提升,更会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不到重点,读不出文章的独特之处。因此,在课中让学生查找设置悬念的地方,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说说这些语段在文中有何表达效果。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是一种长期的没有终点与止境的“自我教育”。因此,我们应该上好阅读课,给学生一把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爱上阅读课,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愉悦,一种享受,一种境界。
第五篇:群文阅读的教学反思
群文阅读的教学反思
群文阅读的教学反思1
这次是我第一次上群文阅读公开课,也是第一次上专递课堂。根据六年级语文教学进度,我选择了《古诗三首》,这三首诗都是托物言志诗,正好可以进行群文阅读,所以本次群文阅读教学的主题就定为了“古诗中的托物言志”。在张敏老师和晋建花老师的协作下,我顺利完成了本次教学任务。这次教学活动再次锻炼了我的教学能力,提升了我的水平,使我受益良多,由此也产生了很多的想法。
一、关于群文阅读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1.群文阅读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教学形式。阅读教学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等既定途径进行教学,但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在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上有了质的突破,丰富和完善了先学后教、互学互教的教学模式。因此,改变了教师不再是滔滔不绝地讲,而是采用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等方式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学会学习,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群文阅读充分发挥了阅读策略指导的优势。传统的单文本教学因受文本容量的限制,对于学生阅读技巧、阅读策略的教学相对碎片化。而群文阅读可以依凭多文本优势,在教师的有机整合下可以充分发挥实用阅读策略:比如速读、略读、精读、跳读、比较阅读等等。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教学的多样性。
3.群文阅读促进了学生阅读量与质的改变。温儒敏教授说,中小学阅读教学最大的问题是书读得少。 这不仅指课外读得少,而且指课上学生的阅读字数少、阅读遍数少。传统的阅读教学两三个课时才教完一篇文章,而群文阅读一个课时就要求读一群文章、一组诗词。这大大增加了学生课内的阅读量,量的增加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群文阅读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引领了学生的阅读生活,为学生搭建了很好的'阅读平台,也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形成,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感,也有利于在班级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品位。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前互动不够。因为是专递课堂,要给两个学校的孩子上课,两校孩子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但课前设计的“送诗互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这一环节事先没有跟平小的老师交流,孩子们一开始很拘谨,配合的不好,送的诗仅限于本次学习的古诗,没有向课外拓展,气氛没有调动起来。
2.教学的主题不鲜明。“托物言志”是本次群文阅读的焦点议题,是教学的重点,但教学过程中,这个重点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3.教学不够精细。教学设计不精巧,仍然脱离不了传统教学的影响。推荐阅读环节只推荐了几篇托物言志的文章,应该推荐几首托物言志的诗。在整堂课中,因为教师本人的疏忽许多细节处理不当。如本课课题的出示,只板书了“古诗三首”,群文阅读的主题没有板书。再如,课前忘记了将班级优化大师提前打开,对孩子们的评价不及时,导致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4.上课没有激情。语言平淡,缺乏激情,没有调动起两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课堂节奏缓慢,这是我的老毛病,也许是性格决定的,但今后还是要努力,争取在语言表达上有所突破。
5.学生手头的预习单没有物尽其用。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时候应该将预习单充分利用,在交流汇报的时候提醒孩子及时改正预习单上的错误。关于群文阅读的问题,我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学习和改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学研究,利用好群文阅读的优势为日常教学服务。同时,我将努力改正以上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群文阅读的教学反思2
此次的教学专题是“动物”,围绕这一专题,我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种动物,这样的整体安排,目的是让孩子们走进动物世界,了解动物的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从而增强爱护动物的责任意识。
群文阅读是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性教学。在教学时应该更多地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针对本次教学,我就大胆使用了群文复习的方式,但总观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教学设计都是由知识到技能,由浅入深。授课时先回顾教材中有关动物的文章,让学生复习每个动物身上的特点,了解作者的描写方法,然后再开始新授课,训练学生的技能,最后在讲评中修正学生的答题思路。在材料选择上,都是典型的描写动物的文章,本堂课选择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概括故事内容,二是指出动物身上的特点。教学设计及训练程序,看似不存在什么问题,可效果不衬人心,原因如下:
第一:平时练习量不够,在学生记忆中没有形成“定势”,导致部分学生还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对动物的特点不能精确地把握。
第二:拓展面不够,不能只关注于文本内容,要上升到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描写动物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是阅读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如何将阅读课上的得效、高效,需要我们不断尝试和改革。
群文阅读的教学反思3
一、研读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透过文中动物的做法,感受到动物之间的亲情,进而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激发学生回报父母的情感。
2、透过文中人物的`善良,从而受到同情弱者和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二、研读准备
教师:教学PPT文本
学生:文具盒水彩笔
三、研读活动
(一)歌曲导入(独唱《一个真实的故事》,教师由歌曲过度到教学中。)
(二)学习《金色的脚印》
1、我会想我会读
PPT出示“思考问题”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边读边勾画出让你感动的语句,同时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课文哪些语句能体现出他们之间的爱?
2、交流分享
(1)抽生回答两个问题。(板书)
(2)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爱的?(抽生回答,PPT出示精彩语段,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结:(凸显主题“爱,让灵性绽放”)
(三)学习选文
1、我会读 (PPT出示“阅读要求”) 【范学一篇选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边读边勾画出让你感动的语句,同时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课文哪些语句能体现出他们之间的爱?
2、小组选学选文,学后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
3、我会做 做一份“读书卡” 或者“阅读海报”。
4、回报展示选学成果。
5、在展示中,小组成员补充阅读中的勾画的能体现“爱”的语段。(全班视情况朗读)
(6、交换自己感兴趣的文章。 待定)
四、课堂小结
1、背景音乐情感升华。
2、PPT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2、课结束分享对联。
群文阅读的教学反思4
“群文阅读”带给孩子什么?美国研究阅读的专家吉姆·崔利斯说过: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英国科学家培根说: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可见阅读在我们生命中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常说的语文阅读课堂,仅仅是单篇课文的教学,甚至一篇精读课文常常占据我们3课时的时间才能完成,多数教师是教教材而并非用教材教,语文阅读课堂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师生问答形式的课堂教学。然而“群文阅读”这个全新的课堂,将会带给孩子们全新的体验。
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而“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交互作用的过程,是在交互中产生新的视界融合的过程。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倾向于告诉学生固定的答案,而是组织学生一起围绕着文本进行建构。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课堂”,群文阅读的课堂中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教师仅仅是学生的引导者、陪伴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受快乐地阅读、快乐地交流、快乐地分享。
群文阅读的教学反思5
群文阅读在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及培养小学生思考能力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深受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及小学生的喜爱。在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以教材基本体系为前提,教师应该结合语文教学进度及文本内容主体,提高对群文教学的编排及组织,以满足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实现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目标。
1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意义
1.1扩大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有小学语文教师都是要求学生能够多读书,读好书。学生如果能够长期坚持群文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不过目前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中的教材仅仅只是语文课本中的内容,这就限制了学生的与度量。所以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比如教师可以使学生在上课前几分钟自由阅读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外文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还能够扩大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及知识面。
1.2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目前我们正处于信息化的社会中,学生要想能够与时俱进,就要获取足够先进及丰富的信息,要想实现这一目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能够有效的增加学生的信息量。目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为了保障自己的讲课质量,会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放慢自己的讲课速度。虽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全面理解小学课文中的内容,但是也大大抑制了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
1.3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使用单篇文章进行教学的模式,只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另外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中完成自己的教学进度,往往会忽视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问题。为了教学为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能力。那么群文阅读就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小学教师在为学生布置相关的群文阅读任务的时候,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并且找出问题的答案,能够潜意识的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1.4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阅读方式的指导。但是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整堂课都围绕同一篇文章进行讲解,内容也都是以文章中的知识为主,完全忽视了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能够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归纳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具有正确阅读方式。
2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对策
目前小学语文中使用的教材都是根据同类题材编排的课程体系,每个单元都可以作为一个群文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学生进行年级层次进行教学。
2.1以主题为基础进行阅读:中心议题体现着教学的目标,是群文阅读课堂的中心。教师在备课的阶段,要设置好议题,把握好议题的难易程度。议题既要有挑战性,也要有可学习性。议题的选择需要结合小学生的理解水平,以及接受能力。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对事物的看法不够全面,教师在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一个或者几个议题。议题的选择要有启发性,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主题为基础进行阅读指的是以小学生目前的阅读能力水平为基础,以主题为前提,使小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计划及教学计划进行的群文阅读活动。此阅读活动有两种方式:其一,完善型。教师以学生平时在语文学习中的表现为基础,包括学生对不同主题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一些掌握较为薄弱的主体进行群文阅读引导;其二,提升型。教师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基础,通过展开不同的主体进行阅读指导。这种方式是以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及基础知识为前提,进行的高层次的阅读指导。比如在进行《矛和盾的集合》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不同主题知识的阅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充满矛盾但是却被统一的现象,通过此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从这个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知识以及为人处事的道理,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要根据不同的主题,使学生能够自主归纳知识,并且对其进行分析和整体,使学生能够在搜集知识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2.2以任务为导向进行阅读:以任务为导向进行阅读指的就是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进度,并且结合教学中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在实际教学中,为了使其能够服务教学,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其一,预习型。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前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使学生阅读类似的文章,了解文章中的内容,为文本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二,复习扩展型。在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掌握文本知识的程度,开展学生课外时间的阅读活动,使学生能够完善自身的知识面,并且充分的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比如在进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阅读环境、生态之类的群文,使学生了解目前的.生态环境及环保状况,这样小学生能够充分认知课文中的危机。并且还可以使小学生体验身边的污染现象,使其能够全面了解地球状况,那么就自然而言的完成文本的学习。
2.3充分运用群文阅读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需要的课文之外,教师可以选择有对比性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在对比阅读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寻找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生有深刻的认识,在差别中看到学习方法和规律,提高语文文章的鉴赏力。联想阅读是学生联系自己的自身经历,体会不同文章的情感。对于部分摘抄的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全文,使学生关注作者的选材以及情感的表达。在课堂上开展群文阅读之后,可以在课下拓展阅读,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体裁或者相关作者的文章,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结语
人们在生活及工作中的阅读方式主要分为单篇阅读、多篇阅读及整本书阅读三种,为了使学生能够具有多篇文章阅读技能,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更新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思想,创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的教学反思6
“群文阅读”带给老师什么?教学是老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个双边活动中,也可以促成双盈,那么“群文阅读”课堂又带给老师些什么呢?给老师一个“思考的课堂”,从“一篇”到“一群”它意味着“教”的改变和方法的突破,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一节课读一群文章”的课堂里,教学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教师要学会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句话,要学会有所放弃,所谓“舍得”,即有所舍才能有所得。为此,如何利用“群文”教学提高我们的课堂效果成了我们又一个思考。给老师一个“挑战的课堂”,如何让“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最大化实现?突破点是在如何组合文章上,与此同时它考验着教师的视野、眼光、智慧和对阅读教学的理解。
这对于长期以单篇教学为主的老师们而言,何不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呢?给老师一个“学习的`课堂”,课堂上,如果要让学生读“一群”文章,就意味着教师要去读更多的文章,因为只有精神丰盈的教师,才能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为此,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阅读积累,不断地加强自我学习,从而提高教师个人休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个普通教师能走多远?洪宗礼告诉我们,心有多远,路就有多远。一个普通教师,只要有坚持不懈的追求和行动,也能成为一个教育家!让我们大胆尝试“群文阅读”教学,给语文课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更自主、更愉悦地阅读、理解、质疑、发现,从而达到提升其阅读能力的效果,让我们一起享受阅读创造的幸福人生!
群文阅读的教学反思7
周末准备了五个小时的古诗群文阅读今天上完了,做如下反思,以期自己在群文阅读教学上有进步,就不枉费自己的辛苦准备了。
先谈最初的教学设计吧。主题设定为“登高怀远”,采取课内三篇带课外三篇。课内选择了《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课外三篇选择《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登岳阳楼》(李白)、《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课内三篇完成这些任务:
第一、认识古诗中这种“登高”的行为意象的丰富意蕴;
第二、理解登高诗歌的内容特点;
第三:初步建立赏析登高诗歌的基本范式。
课外三篇完成任务:
第一、运用赏析“登高怀远”诗的方法;
第二、统整“登高怀远诗”的特点。
整个教学过程想体现一种这样认知特点:了解登高诗歌中的现象,然后发现这类诗歌的规律,最后掌握欣赏这类诗歌的方法。
这堂课的程序设计为这几个环节。
一、读诗,辨体裁。因为有律诗有绝句,不做新知识讲解,就当复习用。
二、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了解诗歌写作背景。
三、再读诗歌,找群文差别。设计的问题用表格形式呈现。登什么高?望什么景?抒什么情?
四、整合。“登高怀远”诗的基本特征:所望(写景或叙述),所感(抒情或议论)。
五、拓展群诗。分三个步骤:读诗、论诗。
这堂课的设计,在内容上来说,内容含量是非常多的。今天上午第三节第一次在九班上,没有上完,只把课内前两首诗讲完了。至于“群”,根本就没进入,很遗憾。然后在一班马上进行调整。
一调内容,由原来的六首,改为五首,删除《望岳》。变成由课内的一首古体诗和绝句带课外的两首律诗和绝句。删《望岳》一是本诗内容多,二是《登飞来峰》有较多的共性,比如都是诗人年轻时所写,都表达对未来的积极期许和可嘉的信心和勇气。
二调课内的随意拓展,比如知人论世环节,尽量五分钟内完成,甚至更少的时间。
三调课堂语言,围绕课堂内容中心,教学语言尽量简洁、明白。做了调整后,一堂四十五分钟的课就基本上完了。本次“群文”教学,勉强给自己打个六十分吧。
首先谈谈群文教学的设计。
至于“主题”,还行吧。但从展示的教学目标来看,群文主题没有升华。最初的教学目标是:第一、认识“登高”这种行为意象;第二、理解诗人登高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由此,我觉得群文主题没有升华,仅仅是停留在“现象层面”,没有上升到方法论上。于是教学目标把第二条改为——了解“登高怀远”诗的特点,它其实就包含理解登高所抒发的特点。
课堂的五个过程,要使每个过程目标明确,指令明确,学生要学有所获,不要停在诗歌浮华的表面。这几个过程要注意详略。比如一辨诗体和二知人论世要略,三读诗,找群文差异和第四整合环节就要详细,甚至占据课堂一半的时间。第五群诗拓展练习,比一二环节要详,又要比第三、四环节略。
总之,从主题到环节,大的框架还行,但实施细节还有待做得更好。
其次,谈课堂生成吧。
这几首诗,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由于内容较多,课堂速度比较快,但是在知人论世环节,又拓展得太宽,费时多。至于找群文的差别环节,学生都是被带着走,基本没给他们展示的时间。整合环节,可能强调也不够,学生刚有这种意识,就好像树苗还没生好根,就被我硬生生掐断了。如何在课堂上,给与学生实施空间。可能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还是要把问题精准化。
举个例子来说:知人论事,是否可以明确知人的范围,作者是哪个时代的?字什么?号什么?代表作品有哪些?重要经历有哪些(说个一两件就可以)?这些问题,读作者简介(《初中文言文》)就可以了,初中学生也需要了解这些就可以了,不用拓展过多。
再比如说,教师示范分析《登幽州台歌》,那么可以学习自主分析《登飞来峰》,问题明确设置为:诗人登飞来峰,望见了什么?诗人想到了什么?你认为此诗最重要的`两句诗是哪两句?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问题明确后,学生应该是能说出部分的。
学生完成上述两个环节后,对于“登高怀远”类诗歌的特点就更容易理解了。所望之景,要么通过叙述来讲明,要么通过描写来表现;所望后之感,要么通过抒情,要么通过议论来表现。当这样整合时,是否就好些呢。
把这些程序做好之后,到群诗阅读部分,学生既有感性认识,又有了理性认识,赏析起来就可能得心应手些了。
所以,课堂上,过程清晰,问题精准,层层深入,学生参与的空间大小,都表示教师对课堂的把握能力。
群文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同时也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今天这两堂课上得不很流畅,但丰富的内容,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古诗中“登高”的乐趣和基本特点,这是单篇教学实现不了的。
群文阅读的教学反思8
语文教材的使用限制了老师的教学,也限制了学生的阅读。 群文阅读的出现,赋予了我们“编者”的身份,让我们拥有了“选择”的自由和责任,我们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以自己对语文的认识与理解,组合起一定数量的群文,实践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但是群文到底如何组合,群文阅读如何实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围绕“设置悬念”这一议题将群文阅读的数量定在了3篇:《爸爸嘴里的鱼钩》、《20美金的价值》、《枪》。希望能通过本组文章的阅读,让学生明确悬念的概念,知道悬念设置的位置及其作用,并能将设置悬念这一技法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因此在本课预案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通过这一组文章的阅读,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在学生阅读文本后,站在一个整体角度,观察这四篇文章,去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梳理出悬念设置相关知识。从课堂上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出学生对这一种技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且还能归纳出悬念设置的位置及其作用。
通过课题组的教学活动,我对群文阅读这一课型有了更多的认识,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群文阅读不是阅读群文:
从字面上看,似乎群文阅读就是一组文章加以阅读,其实不然。将一组文章放在一起,是件容易的事。我们根据一个主题,从课外拉进几篇文章,进行组合式阅读,这不能称之为群文阅读。如果只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将组合进来的文章进行一番浏览,也是不能称之为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是围绕一个议题,有需要的将一组文章引进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的'有效阅读。这就需要我们将一组课文,作为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语文能力的提升。
二、群文阅读要重视策略、方法: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老师不可能很深很细很透地去讲析文章,不可能在这有限时间里面面俱到,要学会有所放弃。这就需要我们合理使用重点阅读、比较阅读、勾连统整等阅读策略,需要我们培养学生跳读、浏览、略读等阅读方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课前细读,课上略读,重点精读,其余浏览的方式,让学生在文中勾画、批注的方法突破重难点,最后,让学生在表格的填写与分析中达成教学目标。
三、群文阅读要关注核心目标:
当数量较多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容易造成阅读的肤浅化与浮躁化。如果执教老师不善于引导学生在核心目标上驻足停留、深入探究,则会让学生疲于浏览文章故事情节,忽略核心目标的达成,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提升,更会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不到重点,读不出文章的独特之处 。因此,在课中让学生查找设置悬念的地方,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说说这些语段在文中有何表达效果。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是一种长期的没有终点与止境的“自我教育”。因此,我们应该上好阅读课,给学生一把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爱上阅读课,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愉悦,一种享受,一种境界。
群文阅读的教学反思9
今天我上的这节课是一节群文阅读课《感动》。对我来说,群文阅读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因为这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没有明确的、具体的教学模式……但随着课改的深入,随着“得语文者得天下”理念的深入,我强烈的认识到:丰富孩子们的阅读量、让孩子们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会阅读,进而爱上阅读是一门让孩子终生受益的课程。
那么究竟上什么题材的群文阅读呢?思前想后,结合语文课刚刚结束的第四单元,我选择了《感动》这个主题。
围绕主题,我定下了学习目标:
1、通过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使学生懂得表达情感的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有着具体内容的真情实感具有超凡的感染人的力量。
2、分享学生同步阅读的学习感受、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一、谈话导课;
二、课文回顾;
三、阅读概述;
四、精彩片段赏析;
五、拓展延伸。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很清楚,孩子们也很喜欢这样的阅读教学活动,思维很活跃,在阅读与交流中激发了阅读兴趣,提高了听、说、读、写的能力,基本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不过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课前阅读不够深入,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主题把握的`不太到位,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等。但群文阅读教学作为新事物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需要一定的过程,今后的群文阅读教学我会进一步思考:我们的教学设计如何兼顾学习能力强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高效阅读?这些都有待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去总结。
总之,阅读是伴着成长阅读的,是一种长期的没有终点与止境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因此,引导学生好好阅读,给学生一把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学生终将受益一生。
群文阅读的教学反思10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精读文章的新方式。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是: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简单地讲,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在丰都县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几年了,遗憾的是在我入职的这一年里我只听过三次群文阅读的课。因此,我对群文阅读的感受还是太少、太浅,只能谈谈上完一课后自己的一点点见解。
一、与传统阅读教学的区别
传统阅读教学是一堂课就只精讲上一篇课文,针对课文中的有价值的知识点详细讲解,促使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然而群文阅读打破了存在已久的教学模式,为阅读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进入到一个新的世界。
群文阅读的教学不是一篇文章,而是一组文章。而这一组文章也不是随便的几篇文章的随便组合,这组文章一定是有一定关系才能组合在一起,以便用来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来提高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拥有的优点
这节课打破了以往单篇的教学模式,把四篇文章捆绑起来,采取了“合——分——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群文阅读的`理念。通过几篇故事了解文中的狐狸有何不同,寻找共同点。在这当中教师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只抓重点但又不做细致的分析,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把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引向深入,感受狐狸的多面性。在这当中学生表现的非常好,他们积极踊跃的谈出了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大量故事的引入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最后在合起来思考,总结本堂课的收货,并且制定以后的阅读计划。这个问题有点难,要给了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和讨论。学生虽然不能很准确的制定出以后的阅读计划,可是学生的计划是对的,在他们的相互交流之中,一份实用的计划逐渐露出水面,学生也清楚的认识到了,读书不只是读而已,还要思考。
三、存在的不足
这节课看似很顺利的走了下来,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首先,教师太急于让学生说没有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有时学生还没有反映过来,教师就开始引导了。其次,教师还是脱离不了教案,总想着这事还没有说那事还没有完成,一定要完成了,所以总有点赶时间。尤其是在最后多数学生还没有思考好教师就让他们说,学生固然是说不好的。再有,教师还是不能大胆的放手,牵引的痕迹比较明显。最后,群文阅读不能面面俱到,但是要抓住关键的点,要让学生理解透,课上学生是主抓了关键内容但是总感觉教师的智慧不够,没有让学生更深入的走进文本,给听课老师留下的印象也不深刻。
四、关于群文阅读的思考
虽然今天第一次上群文阅读课感觉还不错,但是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群文阅读不是简单的把几篇相关联的课文组合到一起课上逐一的学习,而是要找到几篇课文的共性,还要找到课文的个性,要在分、合当中学习。分,就是学习每篇课文中你想体现的议题,合就是要找到几篇课文中相通的地方,正所谓“合而不同”怎么合?怎么保留原汁原味?这都需要我们仔细思考。群文阅读一节课容量大,教师很容易占据主要地位,牵引学生学习,所以我们要尽量让学生说,让学生在彼此讨论和交流中学习课文,教师要学会把球抛给学生,而不是直接解答学生的问题。群文阅读对于议题的选择是多方面的,而我们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议题,议题要鲜明,切莫处处都照顾到。和单篇课文相比较起来群文阅读难度大,对老师的要求高,教师的付出要高于以往单篇阅读的几倍,而教师现有的能量(知识储备和能力)唯恐不能满足学生,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补充自己,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关于群文阅读的问题,我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学习和改进。而且群文阅读对于我班学生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具有非常有价值的实际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进行相关的教学,利用好群文的优势为日常教学服务。
群文阅读的教学反思11
在二小跟期间,我有幸参加了二小组织的关于群文阅读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聆听了由XX等六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六节非常精彩的有关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及XX老师为大家呈现的精彩的讲座《走在群文阅读的路上》。让我开始对“群文阅读”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愈加喜欢。其实,群文阅读和教科书的讲读教学,各有各的优势。讲读教学犹如走马看花,不匆忙,一课一得,既得意又得言,夯得很实。群文阅读就好比跑马看花,速度快,几下就能在比较中就提取出信息、分辨出信息,提高思考力,辨别力和欣赏力。尽管“群文阅读”不像一篇课文教学那样,能让孩子对朗读、字词句练习、文章思想的把握等掌握的那么精细,可孩子通过“群文阅读”可以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多篇优美的文本,而且这些文本或议题相同,或表达方式相同,或情感抒发相同,可以让孩子们在多文本中去发现、去探究、去总结,可以让孩子从中获得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得到海量的知识信息。两个各有优势。我们要两条腿走路,必要的'改进我们的阅读教学,包括实现结构性地阅读。为了和孩子们一起踏上课外阅读的快车,携手感悟更加多彩的世界。我也尝试一下群文阅读教学。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学会自主阅读课外教材,学会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2、初步学会默读,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使其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阅读学习。3、通过学习《好脾气和坏脾气姑娘》、《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骄傲的孔雀和谦虚的伙伴》三个故事,让学生懂得分清好坏,是非对错,能做好脾气姑娘这一类的人。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我设计了五个环节:一、以课前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注意力转移,投入课堂学习中。二、通过先“扶”后“放”欣赏三篇故事,先让学生听第一个故事,引出故事里面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揭示出议题《故事里面的“正反”》,再以故事里面的“正反”人物为主线,让学生浏览故事,画出重要词句,填写表格。再让学生交流,并演一演。通过读、说、演在教师“扶”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故事里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最后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找出第三个故事中的正反人物,说出其特点。四、学编故事,感受乐趣,五、总结点题,推荐课外阅读书籍。向课外延伸,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很清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课堂的整个氛围来看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课前游戏猜动物,简单而又富有好奇性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参入课堂,为课堂上导入做了很好的铺垫。孩子们也很喜欢这样的阅读教学活动,思维很活跃。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首先是太急于让学生说没有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有时学生还没有反映过来,教师就开始引导了。还有就是让学生表演时要求不明确,没有引导到位,就急着让孩子上台表演,以至于孩子表演得很不好,没有达到想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