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践行纪实——班会观摩课:不尊重的伤害(共5篇)

时间:2019-05-13 02:5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正面管教》践行纪实——班会观摩课:不尊重的伤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正面管教》践行纪实——班会观摩课:不尊重的伤害》。

第一篇:《正面管教》践行纪实——班会观摩课:不尊重的伤害

《正面管教》践行纪实——班会观摩课:不尊重的伤害

为了广泛宣传贯彻《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靓湖学校小学部以“正面管教实训班级”三年一班为载体,精心筹备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正面管教班会观摩课。小学部正面管教实训教师赵娟老师,为小学部的主要教师以及班级同学带来了一次轻松、愉快的正面管教体验之旅。

本次班会观摩课的主题是“不尊重的伤害”,根据正面管教的理念,班会课的主要流程分为三个部分,即同学们围坐成圆圈,互相分享致谢,讨论班会主要议题。首先,在围坐成圈的环节中,由于前两次班会课的经验积累,同学们此次行动在相对安静、迅速的氛围中完成了围圈而坐,行动过程比较之前进步显著。

分享致谢环节,也是班会课中最温馨的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分享一周里的感动事件,有的是同学互助友爱,例如尹天泽同学热心相助同学借水彩笔,阚程午同学热心帮助同学搬椅子;有的是同学关爱集体,例如杨智博同学时刻记得给班级换水,魏玖霖同学下课积极帮助老师擦黑板;还有的是同学互相关怀温暖陪伴,例如刘瀚哲同学经常提醒孙霆锴同学出门穿外衣,体育课上吴禹润同学陪伴落单的孔亚林同学一起跳绳……此时此刻,爱意浓浓,无论是感谢人还是被感谢的人都觉得幸福无比,同学们体会到了强烈的归属感与价值感。

本次班会的主要议题是“不尊重的伤害”,首先赵娟老师让同学们体验了利用掌中大脑学会管理情绪,对不良情绪能够积极地暂停。在掌中大脑的体验中,同学们感受到了当情绪的风雨欲来时,要学会冷静下来,合上我们的“大脑盖子”,让我们的“理性大脑”真正开始工作起来!这也是正面管教理念教给孩子们的一项重要技能。然后,赵娟老师以“我的同学明明”为故事主人公,通过展示其视觉影像,讲述了他作为刚刚转到这里的新同学,由于某些原因,不那么受同学们欢迎,由于同学们之间不尊重的评论,给他带来了心灵的创伤。

就此,同学纷纷讨论分享,他可能到到的伤害评论。赵老师以画像为依托,同学们的不尊重评论每增加一句,就把明明的画像弄皱一点,直到这张纸全部变褶皱。此时同学们观察发现,原来光洁的画像此时被揉邹变成了废纸团,赵老师请大家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明明,此时的感受如何呢?第二天还想来上学么?同学们欢迎你成为班级里的一员么?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表了自己的不同观点。继而,赵老师又启发性地让同学们思考能说点什么或做点什么帮助明明感到他属于这个学校或者更受班级同学的欢迎?

随着同学们的不断建议,每提出一条建议,明明的画像就铺平一次褶皱,直到全部恢复为止。恢复之后,赵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明明的画像仍然像最初一样光洁吗?明明的画像有可能完全抚平褶皱吗?答案是否定的,由此启发同学们认识到语言的伤害具有如此之大的威力。为此,再次提醒同学们,生活与学习中,请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评价他人,不在背后议论他人。我们互相鼓励,以正面积极的话语传递人与人的温暖。班会的最后,赵老师再次邀请参会教师一起体验了围圈而坐、分享致谢、行大于言等正面管教教学环节。

班会是老师和学生学习和实践合作,相互尊重以及解决问题的最好机会。作为正面管教的实训教师,赵娟老师以班会课作为正面管教的主要演练平台,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主观动力,深入培养和提升学生自律、合作、具有责任感以及正面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正面管教》践行纪实—主题班会之1班级公约

《正面管教》践行纪实—主题班会之1:班级公约

上午的课余时间,已经跟学生们协商好,利用下午的第二节美术课将召开本学期第一次主题班会,商讨解决“班级公约”的制定一事,同学们欣然答应。

班会前,教室里些许吵闹,于是我给出了一个安静手势信号(也是与学生的第一个约定)。当我立站正在讲台上,就是在待等上课。当同学们一坐好,我就开始讲课。坐好标准:目视着我,手放桌面,准备好学习备品。第二个信号是当我站在某小组前,伸直右手时,表示这组同学需要对齐桌椅。实验几次后,同学们记住了这两个无言的信号(正面管教中提到:行大于言)。

我们首先明确班会课流程: 1.大家围坐成圆圈。由于上学期同学们尝试过一次,因为本次要求同学们按照“快”“静”“安全”三要素进行排座。

2.操练开始,我负责计时⌛当57秒时,座位布置初显圆形,但与老师相对的4、5名同学被排在了圆圈外。此时,作为班长的小魏同学主动去组织、帮忙把那圈外的几名同学围坐进来。随后,身为体育委员的小孙同学也来协调。同学们全部落坐后,可能由于孩子们对于这种活泼班会形式的新鲜感,班级气氛比较喧闹,我用拍手的方式提醒大家注意,即将上课了,请大家安静下来。当同学们领悟了我的无言信号后,我请大家再次观察,我们的圆圈是否够圆?如果不圆,请大家行动起来调整成圆圆的圈。调整之后,我再次问同学们(指黑的三原则),有多少人没做到安静的挪动椅子?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安静的移动椅子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表意见,有的说“要把桌椅搬起来,而不是推或拽”,也有同学说“应该两个人一起抬”等等。于是,根据同学们的建议,全班同学又进行了第三次围圈调整。这次调整过程中同学们试着小心地搬椅子,搬动声音明显变小。可是此时调整后的圆圈上去有一个缺口,我又询问同学们,怎么解决这个缺口问题?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有同学说向后,也有同学说向前。在调整的实践中,2名同学主动去帮忙移动调整。缺口逐渐消失了,但是圆圈又不够圆了,我让同学们观察目前的圆圈并给圆圈打分(按1-10分标准打分)。我再次请同学们起立并手拉手,这样大家可以围成圆圈,但是坐下来后圆圈却不见了。同学们认真观察后,注意到是小椅子摆放的问题。于是我们又进行了第四次移动。终于成功了。(2’58秒第一次座位圆圈围坐成功)

我请同学们手拉手、静心、深呼吸,彼此连接。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跟随,也有少数同学觉得新奇好玩,左顾右盼的讨论几句。经过二次练习之后,同学们的专注力逐渐集中,此时我请同学们分别谈谈自己的感受。小魏同学说感受到温暖,小曹同学说感受到幸福、有爱。

随后我带领同学们进行了头脑风暴,讨论制定班级公约。讨论过程中同学们纷纷都强调不要怎样,清单列好之后,共有9项“不要”;我又提示大家还要思考需要我们怎么做呢,于是“8要”出现了。我请同学们共同阅读“9不8要”的班级公约,举手表决,准备上墙。

班会即将结束时,我们一起再次回顾了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

1.总结围圈行动中的经验与教训:需要合作、需要动脑思考,同时桌椅复位练要遵循3要素:快、静、安全。

2.围圈的调整过程中,同学们有的抬椅子,有的自己搬椅子,也有同学帮别人推椅子,也有同学自己坐好后安静等待。

最后,我又再次提问同学: 1.有多少人摆好自己椅子后主动帮助他人?三分之一同学举手。2.下次班会又有多少人愿意主动帮助他人?同学们全部举手。3.有多少同学下次能够安静搬移椅子并提速?同学们全部举手。4.这次班会你学会了什么?“互相帮助,共同合作,互相倾听,开动脑筋”。

一次班会总体成功,但结束时缺少了致谢。自评分5分。

2018.9.3 下午2:00—3:00

第三篇:儿童顶嘴和不尊重的正面管教

顶嘴和不尊重的

正面管教

【案例】

“我让女儿把她的鞋捡起来,她回答:‘你为什么不捡?你是 妈妈。’我简直无法相信。她为什么这么不尊重我?更重要的是,我对此该怎么办?我不能就这么饶了她,但我越惩罚她,情况就 越糟糕。”

【理解你的孩子、你自己和情形】

孩子的顶嘴和不尊重行为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孩子们只 是在试探自己的权力,尤其是接近青春期的孩子和青春期的孩 子。另一方面,这可能是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尊重的对待(或 许父母总是对他们提要求或下命令),是在反击。孩子们顶嘴还 有可能是为了得到一个回应,或仅仅因为当天过得不开心。另一 个可能的原因是,没有人教过孩子(通过例子或其他方法)要有 礼貌地沟通和互动。

【建议】

1.要用一种平静、尊重的口气告诉孩子:“如果我曾经那样 对你说话,我道歉。我不想伤害你或被你伤害。我们可以重新开 始吗?”

2.从1数到10,或采用其他方式的积极“暂停”,避免以 “顶嘴”回应孩子。要避免这样的反驳:“你不可以这样对我说 话,小丫头。”

3.把孩子的“顶嘴”作为了解情况的一种信息(这可能是 在告诉你有些事情出了问题),并且要在你和孩子都平静下来后 进行处理。要想想你在哪些事情上将问题变成了与孩子的权力 之争。

4.要关注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关注孩子的不尊重行为。要对 孩子说类似于这样的话:“你现在显然很生气。我知道,当你那 样对我说话时,我也很生气。让我们都花点时间‘暂停’ 一下,平静下来。当我们都感觉好一些之后再谈。我想听听你因为什么 事情生气。” 5.不要用惩罚来“控制”孩子。当你和孩子都平静下来之 后,你们能够找到一个对双方都尊重的解决方案。

6.把你的感受告诉孩子:“当你那样跟我说话时,我感到很 伤心。等会儿我想和你谈谈把你想要什么或你的感受告诉我的另 一种方式。”或者,你可以说:“停一下,我想知道我是不是做了 什么伤害你感情的事,因为那肯定会伤害我。”

7.不要用命令作为回应。要决定你自己怎么做,而不是你想 让孩子做什么。一种可能的处理方式是走开。不要试图控制孩子 的行为,而要控制你自己的行为。要平静地离开房间,一个字也 不说。如果孩子跟着你,就去散散步或冲个澡。在一段冷静期之 后,要问孩子:“你现在准备好和我谈谈了吗?”如果你让孩子提 前知道你要做什么,是最有效的。“当你跟我说话不尊重时,我 会离开房间,直到我们都感觉好起来,能够在爱和尊重的气氛中 进行沟通。”

8.要运用你的幽默感。要说:“我一定是听错了。我相当确 定你是想说‘妈妈,你介意帮我把鞋子捡起来吗?因为我太懒 了,现在不想捡’。”

9.如果你不是太生气,可以试试拥抱你的孩子。有时候,孩 子们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你的拥抱。另外一些时候,一个拥抱能为 你们营造出一种爱和尊重的氛围。

【预防问题的发生】 1.要愿意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因为对孩子不尊重,而教会了 他让你痛恨的这种行为?你因为对孩子控制过多或过于娇纵,而 造成了一种权力之争的氛围吗?

2.要确保你没有对孩子提出不尊重的要求,“触怒了孩子”。不要命令孩子,而要在家庭会议上一起建立日常惯例。

3.不要说:“把你的鞋子捡起来。”而要问:“你的鞋子怎么 了?”你会惊讶地发现,问比告诉要有效得多。

4.一旦你和孩子都平静下来,要让孩子知道,你爱她并愿意 找到一个对双方都尊重的解决方案。要承担起你的责任,和孩子 一起找出一个解决方案。

5.如果你对孩子有了不尊重,要向孩子道歉:“我能够看到 当我命令你捡起鞋子时,我对你很不尊重。我不尊重你,又怎么 能要求你尊重我呢?”要让孩子知道,你不能“强迫”她尊重你,但你会努力做到尊重她。

6.要定期开家庭会议,以便全家人学会尊重的沟通方式,并 专注于解决问题。

【孩子们能够学到的生活技能】

孩子们能够知道,父母愿意承担起自己在双方互动中的责 任。他们能够了解到,顶嘴不会有效,但他们会有另一个机会进 行有礼貌的沟通。

【养育要点】

1.很多父母想通过“设立界限”和加强控制来让孩子知道他 们的不良行为逃脱不了惩罚。这会使事情变得更糟,而且也教不 会孩子尊重地沟通。

2.这是将被动反应变为主动行动的一个好时机。当孩子伤害 你的感情时,你很容易以惩罚作为报复。在你试图教会孩子尊重 时,却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不尊重的榜样。3.要记住把错误看成是学习的机会——对你和孩子都如此。

【开阔思路】

2岁半的罗斯把他的帽子扔到了人行道上,并且说:“我不想 戴这个帽子,你捡起来替我拿着吧。”

奶奶看着他说:“我肯定从这儿走过的很多人都喜欢这顶漂 亮的帽子如果你不想要了,就扔在人行道上让别人捡走吧”

罗斯显得很吃惊,两只小手叉在腰间想了一会儿,然后捡起 了帽子。奶奶说:“如果你现在不想戴,你愿意把它放进背包里吗? 我很乐意帮你打开背包。”罗斯走过去,把帽子放进了背包,双 手叉腰,面带笑容一摇一摆地走在人行道上。几个旁观者为奶奶 竖起了大拇指。

下载《正面管教》践行纪实——班会观摩课:不尊重的伤害(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正面管教》践行纪实——班会观摩课:不尊重的伤害(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