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训总结

时间:2019-05-13 02:1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4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训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4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训总结》。

第一篇:34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训总结

“345”优质高效课堂培训总结

现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作为老师尤其是新老师更需要学习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理论,并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月我有幸参加了“345”优质高效课堂培训。“345”优质高效课堂是潍坊市在实施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优质高效课堂的研究作为重要突破口,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大胆创新总结出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优质教学模式,“345优质高效课堂”中的“345”是指“三步四环节五课型”。

“三步”是指每一堂课应该包括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延伸三个步骤。

课前延伸即课前预习,主要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等等。这要求我们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编制预习学案,帮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与巩固,并及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有效地检查与诊断,为课堂上“学生高效学习,教师精讲点拨”作准备。

课内探究要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找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找出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交给老师。老师根据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难答疑,并精心设计随堂检测题进行当堂达标检测,检查学生当堂达标情况。

课后延伸即课后训练要遵循“三布置三不布置”原则,多布置发散思维性、发展提高性和迁移应用性的作业,要精选习题(或布置实践性作业),进行拓展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拓展提高。

“四环节”是指课内探究过程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四个环节。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根据学案上教师设计、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并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为提交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合作探究是指小组成员针对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并进行成果展示。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精讲点拨是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

有效训练是指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精编精选当堂达标训练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测试题,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将正确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五课型”指每个学科结合各自学科的具体特点,设计出五个课型。

化学教学中设计了事实性知识新授课、理论知识新授课、实验探究课、综合复习课、测试讲评课,要求教师对学科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做出正确科学的评价标准与评估细则。

通过青年教师汇报课及“345优质高效课堂”培训,我对“345”优质高效课堂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更加认真地学习解读“345”优质高效课堂的精神理念,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名有独特教学风格和教学个性的优秀化学教师!

第二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

红杏枝头春意闹,蜂飞蝶舞香满园

为了全面落实市教育局课程改革会议精神,一年来,我们借鉴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立足本校实际,以新课程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大胆尝试构建“递进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如今,红杏枝头春意闹,蜂飞蝶舞香满园。已不难看出金秋时节的硕果累累的可喜局面。现将我校探索新课改模式之路情况汇报如下,以期抛砖引玉,取得以“课改聚义,搂抱发展,相互借道,共同成长”的效果。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是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

第一、从领导到教师,我们做到三破:一破“名校”框,反对用因循守旧,走出去,虚心向兄弟学校取经;二破“名师”观,把敢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师当名师;三破“考分”关,即把一张考卷的考分看淡点,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看重点。

第二、抓好学习和转变,即转变观点,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中国人为什么不能获诺贝尔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模式所致。只是一味着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甚至阻碍了学生自主研究创新能力的生成,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第三、课改也是我校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我校是名校,是市教育局的样板校,要说传统教学模式,那是轻车熟路,好办。然而教育政策要求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减轻课业负担,不改革学校就会停滞落后,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一所学校办得成功与否,关键也得落实在课堂上,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的模式,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我们必须把建设“高效课堂”作为把我校发展成“省内一流,全国闻名”的实验性小学的重要推手。

第四、榜样的力量在感召着我们。山东的杜郎口中学,一所偏居乡间,条件落后的农村中学因“改”名动天下,刮起旋风;山东乐昌二中,名闻遐迩的高考名校,他们敢于否定自己长期积累下来的传统教学经验,放低姿态与杜郎口中学和兖州一中结成课改三架马车,终于“改”出了“271”高效课堂模式,再一次让乐昌二中成为同行注目的焦点,作为教育一线的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吗?

第五、新课改是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我们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说,要让学生知道,了解某种知识事物,不如让他们喜欢该项知识或事物,而让他们从单纯的喜欢变成从中得到乐趣,从而达到乐此不疲,那就能让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迫求者、主宰者、创造者——也就是我们说的创新型人才。要让学生成为“好之者”就必须改革传统课堂模式,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要使学生从“好之者”变成“乐之者”,必须让新课改深入持久开展,使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到知识的同时,得到乐趣,故而成长为“乐之者”。可见新课改是广大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

二、“递进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思与实践。

认识提高了,思想转变了,我们深入思考着:新课改到底改什么?大家逐渐统一了思想,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归根到底是课堂,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效果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课改的关键是课堂:要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课堂教学的“改”不能随心所欲,必须“有法可依”,—就是要有一定的模式去规范“教的方式”与“学的行为”。因此我们确定我校实施“递进式”课堂教学模式,探求课改新路。我校“递进式”课堂教学模式概括起了可分三层九段。第一层:预习交流

a.要求提示:老师课前导学,提出预习要求,学习方法。

b.自学交流:可采用同桌式、分组式、全班式,师生共同参与,让每个学生成为活跃的交流着;

c.点评小结:点评预习情况,师生采用分散式和集中式共同完成。第二层次:探究解惑

a.质疑探究。教师组织学生,在集中学习的氛围中,再回到新的学习内容中去,发现新的问题,然后展开讨论,进行探究。

b.点播解惑。在学生质疑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中的一员,适时进行点拨,引领他们始终处在正确的思维轨道上。点拨要点面结合:个性问题,个别点拨解惑;共性问题,面上点拨解惑。学生既是被点拨者,也是点拨点,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点拨解惑氛围。c.评价总结。教师凭借自身的教学经验,巧妙地运用临场机智,快速梳理浓缩掌握的信息,进行准确、概括的评价总结,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质疑探究的快乐。第三层次:巩固延伸

a.练习检测。练习主要以书面形式进行,课内或课外完成。练习内容要尽量避免死记硬抄,多考虑已学知识的重温巩固和迁移,检测结果不能成为奖惩学生的凭据,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到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通过检测反思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能力。

b.学练运用。通过课外学习这一渠道,运用学到的方法,通过大量的实践,让学生的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获取更多的新知识。c.生活链接。要引导鼓励学生接触生活,用所学知识为生活服务,并从生活中学习心的知识。接着,我们制定了“递进式”课堂教学实施方案,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课程改革学科组,年级学科备课组,并立即付诸实施。同时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实验的顺利进行。1.加强师资培训,坚持“先培训先上岗,边培训边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 2.加强教学研讨,把科研与校本教研结合起来,开展“自我反思”、“同伴互动”、“观摩学习”、“实践体验”,参与“教学评比”促进对“递进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消化与吸收。

3.加强制度管理。学校在管理和指导课改实验中建立了一系列相关制度来规范操作,以加强管理。如教研组例会制度、年级备课组例会制度、评比奖励制度„„围绕“递进式”课堂教学重新建立运行评价体系,配足、配齐课改所需的各项设施、设备,保障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有序推进„„

接着一场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递进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实验在我校开展起来了,学校的每一间教室,都是人身鼎沸的学习“超市”。学生们一会儿潮水般地聚拢来,争先恐后地抢黑板,一会儿争抢发言权,一会儿又各自趴在课桌上埋头书写;有人锁眉沉思,有人低声交谈,有人大声争辩,有人手舞足蹈„„课堂上“洋溢着欢乐,升腾着幸福”。

三、“递进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成效与反思

我校深入开展“递进式”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一年多了,如今,红杏枝头春意闹,已经见到可喜的成果。

首先可见到的是教师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变了:人人成了新课改的赞同者,参与者;教师的身份也变了,从“知识传授者”变成“诱导者”、“点拨者”、“合作者”,从“演员”变成了策划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演;教师的教案变了,从照搬教参变成深入思考,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需求的导学案;这样教师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学生观,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而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感受事物,观察分析、思考,有利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年来,我校参加省市各种课改教学比武,共获各种奖项20人次,其中肖映《语文的魅力》参加省语文阅读大赛获一等奖,赵翠、张莉君、胡雁峰、文瑛等十多名老师的分别获不同学科市一等奖。其次可见到的是,课堂结构变了。作为课堂,过去是老师的讲堂,导演、演员均由老师包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收状态。如今的课堂关注的却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课堂上学生通过预习交流产生疑惑,通过交流让所有学生深化疑虑,产生疑惑感,通过探究解惑,让学生互相启智解疑,加上教师适当点拨,使每个学生获得质疑探究的快乐;最后,通过巩固延伸,让学生实现知识的巩固迁移,联系生活实际,获取新知识。如今,我校“递进式”课堂教学模式从学习探索、生成到广泛展开,日臻成熟。已向省内外30多所学校,600多名教师提供了交流参观的平台。

第三大成效是学生变了:一是学生地位变了,变成了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通过预习、交流、使学生养成动手、动口、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了交往合作能力;学生通过巩固延伸的训练,不仅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且链接生活中的问题,去思考,探究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创新,自然也就提高了他们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

我们尝试了以学生为导演的自主课堂模式,即让学生当老师,对一节课,或对某一小部分课设计出导学提纲、引导和组织全体同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小老师们的课也上得有声有色,让人赞叹不已。

我们的课改只是刚刚迈出的第一步。回顾我校新课改的历程,我们豪情满怀,但也时常深深反思:我们探索的路子真的是一条坦途吗?今后的漫漫长路该如何走才会更稳妥,更便捷?才能更好地攻坚克难,高歌猛进? 我们深深体会到以下几点:

1.我们所取得的点滴成绩,应归功于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和课改先进兄弟校的引导,它只是我们新长征路上的一个起跑点,新课改模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必须以十倍的热情,百倍的努力投入以后的征程,争当新课改的勇士,不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不负时代的重托。2.我们探索一种教学模式,是因为它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一定规律可循,实现“高效课堂”,目的是“高效”而非“模式”。也就是说,不能把模式刻板化、机械化,让“模式”在教师精心导演下,根据学生及教学情境的变化而“活”起来,也就是说:“教学有模,但无定模”,鲜活的、生动的模式,才是值得我们众生追求的。

3.教学模式探索过程中主要因素是要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好比一场演出,书本是剧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与观众,传统教学中,教师把导演、演员集于一身,学生完全成了观众。新课改模式的改变就是要把“演员的身份”还给“学生”,课堂实际演出的主角应该是学生;说、唱、做、作全是主角在表演,而导演是完全处于幕后的。但关键因素还是导演,演员的动作、表情、语言该如何表达,导演都预先设计好,做到“胸有成竹”。也就是说“递进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顺利与否的关键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引导自学,引起疑虑,点拨诱导,激发思考,激励探索;问题的提出,时间的分配,难易的安排,学法的指导,点拨如何精准,步骤如何安排,教师课前都要做到心中有底。因此,开放了课堂,教师的责任更大了,担子更重了。

4.新课改进行过程中要尽量去形式,重实效。如“导学案”,学生人手一份,当然方便,但却累赘而且浪费,我们如果充分发挥计算机、投影、音响、实物展台、校园网络等多媒体设备的功能,把导学案展示出来,不是更能节省书写时间,提高课堂效益么?又如:合作学习中,所有学生全都以小组形式围坐,虽然讨论起来方便了,但是当老师需要板书,或出现影视画面时,部分学生却不便观看,容易影响课堂效果。

5.新课改探索过程中很可能出现某些班级,部分学生考试成绩下降的情况,很可能会很长时间看不到课改的明显成果,这个时候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经受住考验,“宁可不要一时的高分数,也要铁心搞课改”,才能使得新课改焕发光彩。

新课改是一项事关中华民族百年大计的一项探索、创新的重要实践,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是需要我们终生奋斗去攻克的堡垒。

第三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

平凉七中“五环—探构—分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汇报

2013年,在新课程的引领下,以崆峒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为契机,平凉七中全体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投入到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活动中。通过动员培训、推门听课、宜川之行、说课、赛课、评教、优秀模式展评大赛等一系列活动,群策群力探索教改新模式。现将我校的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模式综述

通过实践研讨,平凉七中最终提炼出“五环——探构——分层”课堂教学模式。“五环”——指的是目标导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分层训练五个环节。

“探构”——“探”是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构”是指小组建构知识。“探构”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是教学基本模式的灵魂和核心。

“分层”——指的是分层教学(小组分层、展示分层、习题分层)、当堂达标。要让全体学生做“精”基础题,A层做“通”提高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五环——探构——分层”教学的基本模式中,“探构”是核心,“分层”是达标目的,“五环”是操作程序。

二、模式研发思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校在确定教学模式上,考虑到既要借鉴课改先进模式经验,又要结合校情,既要切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又要保证提升教学效益。因此,学校以近两年来积累总结的课堂教学经验和模式为基础,针对校情、教情、学情和学科特点,深入开展交流研讨和课堂实践探索,研发提炼有实效和运用价值的课堂教学模式。包括三方面:

学校层面上的研发:教研室牵头,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从文科,理科两个方面来提炼适合我校特点的教学模式;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层面上的研发:主要是论证提炼出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以及实施细则;

学科组层面上的研发:对提炼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提高。

三、模式提炼过程

(一)、通过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为了改变广大教师的旧观念、旧思路,学校连续召开了两次全体教师会议,就全区课改的背景及意义向老师们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和阐释,同时把当前先进学校的的做法向大家介绍,观看了有关视频资料,进行深刻的自查自纠。经过学习与反思,全校一致认为必须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要大胆借鉴他人之长、融众家之智慧为我所用,对课堂教学“大动干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组建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

为了切实做好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学校成立了由潘正刚校长亲自担任组长、高文祥担任副组长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监督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同时,学校还抓好两个层面的工作:在领导层面上,领导小组抓好学习和思想动员,让课堂改革成为整个学校活动的中心环节;在业务层面上,领导小组注重落实、承上启下和具体的操作,以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实践和研究,真正做到点上有研究,线上有指导,面上有落实。

(三)、认真思索,确立教学模式

学校在充分学习教学理论,借鉴他校先进教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骨干教师开设的研讨课进行反复讨论、调研,最终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了“五环—一探构——分层”课堂教学模式。“五环”指的是目标导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分层训练五个环节。“探构”中“探”是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构”是指小组建构知识。“探构”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是教学基本模式的灵魂和核心。“分层”指的是分层教学(小组分层、展示分层、习题分层)、当堂达标。在“五环——探构——分层”教学的基本模式中,“探构”是核心,“分层”是达标目的,“五环”是操作程序。

(四)、狠抓落实,扎实推进课改工作

课改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落实。学校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要求各级部、各班级、全体教师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真正地使课改常溶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并产生积极的效果。

1.开展实验,以点带面。学校首先在各年级确立了3个班为实验班级,以实验班级为先导来带动各年级、各学科的改革,通过让实验班级的老师在全校开设研究课,2

让各科的所有教师针对上课情况,进行大讨论,感受其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同时剖析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为自己授课课改做为准备。

2.骨干引导,全面推开。学校除了通过实验班级来做好前期工作的同时,还安排了教学骨干教师率先上研讨课,通过他们开设的研讨课,来向全校教师传达他们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以对有疑问者有更明确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开展实践工作。

3.开展调研,不断推进。为了使“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不断解决课改中遇到的新问题。4月份,校长和中层领导一起将前一阶段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逐一进行梳理,并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列举出来,分发到各备课组。并在随后的业务学习中,每位领导挂包一个备课组,和教师们一起讨论其中的焦点问题。讨论中,教师们各抒己见,把自己已经实验的比较好的做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时把自己在课改中遇到的新的疑惑再向其他老师问询,从而形成了对自己班级更加有效的方法,从而推动新课改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更好地开展。

4.外出学习,借鉴内化。2013年3月至4月,我校分批派遣近30名教师到宜川中学学习、观摩听课改课,回来后组织他们做学习报告,写观摩感悟,上观摩汇报课,引领全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依据班情、学情,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新方法,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有了明显改观,学生学习的自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课堂气氛明显较前活跃,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5.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为了使本校提出的“五环——探构——分层”课改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努力推进实践工作,学校先后开展了两轮的“同课异构”活动。先是各备课组集体备课,上课教师再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探究新知的能力。同时组内成员做好听课、评课工作,及时将前一位教师上课时遇到的问题进行组内讨论,下一位教师开课时便调整教学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学校中层领导也挂包到年级组,和上课老师一起探讨教学中的难点,同备课组的老师也在“得”与“失”中,改进和完善了教学方法,努力打造更有效的课堂。

6.行政“推门听课”,将问题与评价有力结合。自2013年起,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开展中层领导每日进行“行政推门听课”活动,督查领导组经常深入班级听课,严格上课制度,保证课堂改革措施的落实。在“行政推门听课”中主要针对小组合作、展示,教师的精讲多练、分层教学,当堂目标分层达标等环节提出问题,3

并与教师一同探索改进措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到了极好的监督作用,又符合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使课程改革真正落实到了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7.全面考核,推向深入。为了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地投入到有效课改的活动中,把有效课堂的学习与理解落实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去,学校在5月份开展了有效课堂模式考核工作。学校要求各年级、各备课组推选三名教师,全校共36名教师参加展评模式比赛,按照学校制订的“五环——探构——分层”教学模式的考核标准,并由学校考核小组进行考核。经考核,对各备课组精选出的第一名教师又进行复赛,在初赛和复赛两轮的考核工作中,参赛教师基本上都能达到合格或良好的标准,真正使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有效了。各备课组对组内推选的模式课堂进行自评、再互评,再提炼。全员参与,群策群力探究教改新模式。

8.课改与课题结合研究。针对同步开展的课题研究工作,学校将课改与课题结合起来,用课题研究促课改的推进,把课改作为课题研究的实践形式,二者互相促进,有利于课改工作和课题研究的深入。

四、模式评价制度

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打破了“以分论教”,只注重结果的传统评价方式,建立以人为本,促进师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落实跟进措施。

1.导学案评价。导学案要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要体现分层的思想,反思要有价值,学案要有创新。

2.课堂评价。在做到无知识性错误,思路清晰的基础上,要求教师有效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少讲精讲,合理使用导学案,做到取其精华,合理整合学案各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要求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效和分层教学。

3.小组评价。对小组实施捆绑式评价,不看个别同学的表现,采用“木桶效应”评价小组。对小组的构建、自主展示、合作交流、目标分层达标的实际情况做出全面的反馈和评价。

五、模式取得的收获

课改给学校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学校初步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的课改特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特色,突出了办学亮点,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1.教师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课改以来课堂教学发生的较为显着的变化,大多数教师在课上讲得少了,站在前面的时间少了。教师力图想办法、创机会让学生自主学,多给学生活动、交流、合作、探究的空间和时间。如对教学方式的操作,教师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积极地探索,以实现新的学习方式应有的价值;小组合作学习,从分组、到分工、到合作、到评价,都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规范,优生、弱生互助,学习效率较高。再如,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在一些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层次。这些都说明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已有了较大的改进,尽管不成熟,但这种意识是很值得肯定的。

2.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

在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课堂上学生有机会展示学习的思维过程,经常会听到“老师,我来!”这样声音,;课下后续活动增多,如以个体、集体不同形式搜集资料、调查访问、实验讨论等。学习方式的变化多体现了学习的自主过程,在过程中多体验感知,进而提高了学习能力和效益。

3.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

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得参与学习过程,与学生一起交流、对话、探究,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这样的双向互动客观上必然引起师生关系的变化。新课改的课堂上,经常会看到教师与学生同乐,一种积极探索、和谐融洽、平等互尊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渐建立起来。

4.学校教研氛围发生了变化

以往学校开展研究工作时,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参与面不广,而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教师参与和程度有了较大的改观。教师不但通过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活动,深入参与了教研活动;通过参与课题研究,让更多的老师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方面有一不定期的发展;老师还通过参加各种教学评比活动,使自己在科研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六、存在的问题

由于课改工作系统性和复杂性使教师的压力较大,老师们经常遇到很多的困难、疑惑和问题。如:教师缺乏对教育新理念的认识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尤其是年长的老师;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新课程标准所需要的要求不吻 5

合;教师对如何开展更加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不准;优生与学困生不能兼顾发展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如何进行准确的评价等等。

七、下学期的打算

1.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利用暑期校本培训及每周一下午的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将学习情况纳入对教师的量化考核。一是组织广大教师观看教育局下发的有关课程改革的教学光盘;二是组织广大教师进行认真学习订购的新课改书籍;三是认真解读本校课改教学模式,并要求教师对照旧教法和教学成绩来领会新方法的优势。

2.坚持做好平时工作。主要是:(1)在广大教职工中开展读理论书籍,做学习摘记活动。(2)写好教学札记或教后感,导学案做到每个课时有反思,并进行评比。(3)借助优质课光盘和教育新理念,每位教师要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做到节节规范,堂堂有新意。(4)教师每学期听课要在15节以上,重点是听好各年级组、各教研组集体研究的研讨课,写好听后感。

3.要适时抓好课题研究,以科研带动教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靠课改,二是靠教科研。在广大教职工中树立教科研的意识,以本校立项的3个课题为契机,教育教师明白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使教师尽快走进课程,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体验。同时,抓好已立项的省、市课题研究工作,收集整理好研究档案,并组织开展好各级各类教科研论文的征集工作,写好教科研札记,写好课后反思,为课程改革实验留有宝贵资料。

总之,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并期望着课改会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以上只是我校在实验中的点滴尝试,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指正!

平凉七中 2013年5月16日

平凉七中“五环—探构—分层”课堂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简单诠释:

“五环”——指的是目标导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分层训练五个环节。

“探构”——“探”是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构”是指小组建构知识。“探构”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是教学基本模式的灵魂和核心。

“分层”——指的是分层教学(小组分层、展示分层、习题分层)、当堂达标。要让全体学生做“精”基础题,A层做“通”提高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五环——探构——分层”教学的基本模式中,“探构”是核心,“分层”是达标目的,“五环”是操作程序。

二、教学模式基本思想: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校情、学情(生源复杂、两极分化严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小组分层、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从而达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说明:

两种课型,小组合作,分层教学、五环节,当堂达标。

新授课:《先学后讲、小组合作、精讲多练、分层达标》教学模式。复习课:《先练后评、小组合作、精讲多练、分层达标》教学模式。

备注:科学划分学习小组,把学生按学习基础搭配排好座位(一名优秀生、两名中等生和一名不及格生为一组、小组内选择学习组长),便于合作交流、分层训练、分层达标。

三、模式基本环节及操作流程

目标导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分层训练

(一)、导:目标导学(约2分钟)

采取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将学生带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出示教学目标及自学指导。

操作程序

(1)导入新课: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情景导入、问题导入、复习导入,也可以开门见山。

(2)板书课题。(必要的时候进行释题。)

(3)出示学习目标(是否需要灵活掌握)。

(4)出示自学方法指导:从教学实际出发,将三维目标细化为具体问题,要体现基础性和渐进性,体现本节课的重难点,要有梯度,语言简洁明了。要对自学时间、内容、方法、标准、检测提出明确要求。

(二)、学:自主学习(约5分钟)

按自学指导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操作程序

(1)学生要求:按自学指导进行自学。注意对教材内容的体会和领悟,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或理解,同时用特殊符号标注出疑难问题,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

(2)教师要求:巡回指导(不干扰学生自学为原则),关注、提示对个别没有按自学指导要求做的学生。适度调整自学时间,能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对自学时间进行灵活地增加或减少。

(三)、探:合作探究(约8分钟)

采取先对学后群学,互相交流形式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解决个人、小组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操作程序

(1)先对学:组内互探。在组长的主持下将个别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小组内互相交流,从而实现“兵教兵”。

(2)后群学:组间互探。把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其它学习小组讲解,最后由教师点评。

(3)师生互学:在对学中教师融入小组中,对较弱的小组进行点拨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为点拨做好准备。

(四)、展:展示点拨(约15分钟)

展示对学、群学的学习成果,暴露对学、群学中尚未理解的问题,由教师或其他学生进行点拨、解答释疑。

操作程序

(1)分层展示:通过分层问答、上台板演、组内竞争等形式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最后形成班上的集体意见,同时鼓励组与组之间提出质疑。

(2)释疑解惑:对学习小组没有理解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类并通过典例精讲逐一进行解答。

(3)点拨提升:教师对学生共同存在的困惑点、重难点、易错点进行点拨,拓展延伸讲解等。

(五)、练:分层达标(约15分钟)

根据学生的学情,对不同的学生开展分层训练和当堂达标活动,巩固本节内容。操作程序

(1)设计分层习题:精选达标习题,出示基础题(必做题)、提高题(选做题)。(2)分层训练展示:训练时要加大学生展示面和纠错的力度(组间质疑点评),当堂达标。A层由教师当场批阅、B、C层由A层批阅。要让全体学生做“精”基础题,A层做“通”提高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学生归纳总结本节的收获。

文科可采取学生记忆、自查、互查、组长检查,最后由教师抽查等办法,使学生必须记住、理解基础知识。

“五环——探构——分层”教学是我校优化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各年级、各学科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视学科、年级特点和每节课的具体情况而定,不一定每节课都体现模式中的五个环节,根据需要可灵活运用。我们提倡模式,但不是要教师死套模式,目的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平凉七中

2013年5月16

模式:“五环—探构—分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项目: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汇报材料

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1-6页)

2、“五环—探构—分层”课堂教学模式

(7-9页)

学校:平凉市第七中学

日期:2013年5月17日

第四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备课中的问题

1.教师不是每节课都“备”的,一周只备一节;2.不是人人都备课的,有的人可以连一节都不备;3.备课实行轮流制,新教师、老教师,水平高的、水平低的,工作负责的、不一定负责的都要轮流;4.重在打造“导学案”,一个好的“导学案”就等于教学的高质量;所有“导学案”循环使用。

有的学校的备课是由个别教师以“教学案”的形式来完成,因而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由个别教师轮流编写的“导学案”不一定能够保证质量。因为教师的水平有差异,缺少教学经验的教师有时竭尽全力拿出来的“导学案”也许目标、重点定位不当,内容深浅把握不准,问题设计缺少逻辑性、层次感……有的教师教学水平高,经验也丰富,但是由于责任心、事业心不强,会草草完成交差。有的教师水平高,责任心也强,但是由于“忙”,也有可能应付了事。一旦用这样的“导学案”实施教学,师生会集体“受害”。当然兖州一中也有“集体备课”,通过汇聚集体智慧来提高“导学案”的质量,弥补可能存在的不足。但是,全组备课的教师只有1-2个,其他人都没有备课。在“集体备课”时,没有备课的老师对教材不熟悉,对目标、重点、内容、方法都没有内化、思考,他们能够提得出意见吗?也许有经验的老教师凭老经验可以说几句,但也不过是空话、套话、“普通话”,说了等于没说。多数教师因为他们没有备课,所有没有发言权,只能闷声不响,全盘接受。因为没备课的教师基础是“0”,所以别人备的课哪怕水平再低,再低效,他们也只能说一个字:“好”。也许有人说,教师为了上课,肯定会自觉钻研的。恐怕不一定。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在不备课已经“合法化”的前提下,会有多少人自觉备课?教师自己没有备课,没有思考,连一道习题都没有做,就拿着别人编写的“导学案”上课,怎么能履行自己的教学责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教师恐怕只能实行“大放羊”“大撒把”的教学,于是干脆把自己降格为“学习者”,把教师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统统盲目随意地交给学生,并美其名曰“在教中学”。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对教学任务不明确,教学内容不熟悉,教学过程欠思考,教学方法未掌握,怎么能取代老师发挥引导路程、把握方向、激发兴趣、正确评判的作用呢?再说,再好的“教学案”也要适合自己班级的学情,也要根据任课老师个性化的理解才能科学有效地实施到教学中去,如果只要有了一个好的“教学案”就等于教学是高质量的话,那么教学工作就是天底下最容易的工作,全国的教师只要共同打造出一个好的“教学案”,甚至汇编出一个“教学案”集,优质课就批量产生了,天下有这样的美事吗?

我认为,高质量的“一次备课”是“二次备课”、“集体备课”编写“导学案”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有效的“一次备课”,后面的所有环节都是假的、空的、低效甚至无效的。

(二)作业中的问题

1.批改目的不明。假如有人问:教师为什么要批改作业?可能有这样几种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的回答:A.批改是教师的职责;B.批改是上面的要求;C.批改可以防止学生作业不认真;其实“批改”的本质是“学情调查”。批改与学情调查的区别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A是站在教师本身的角度回答的,因而显得抽象性和表面化。B是站在领导要求角度回答的,言下更有着一些被逼和无奈。其回答共同性都是撇开了批改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明白教师批改与学生成长的关系,教师在批改面前的态度是被动、消极、机械的,仅仅把它理解为一种职责、任务,因而会使批改缺少目标和动力,成为一个机械性的劳动任务。C虽然表面上是站在批改对学生的作用角度回答的,但是带有严重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其片面性表现在弱化

了批改的作用,把批改的作用认定为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以作业的完成的数量掩盖了作业本身的质量、数量、完成时间等因素对学生作业的影响,更无视学生通过作业所得到的提高 要求宽松。一是不要求人人完成,二是不要求全部完成。“看起来很美”:满足了学生多层次的需求,不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背负过重的压力,着重于训练的有效性。但是,其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1)削弱了学生与学习上的困难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见到困难就放弃,碰上“敌人”就“投降”,养成不完成任务的坏习惯。(2)“对学”、“群学”形同虚设。正因为中下等学生学习有困难,差生才热望优生解疑,优生才有机会施以援手。如果允许有差别地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差生不练,优生不帮就变成理所应当。(3)因为部分学生、部分题目没有做,展示时,没有解题体验的学生必然没有参与的热情,参与了也昏天黑地,浪费时间。

4.追求结果,放弃过程。把批改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知道答题的结果。有时索性采用发放答案的做法,使学生产生依赖思想,不愿意深入钻研,也不会另辟蹊径,多角度解题,创造性、求知欲受到压制。用预设的结果,压缩了学生奋力登攀的时间和空间,为有惰性的学生“抄答案”提供了条件。

(三)批改中的问题

1.缺少思考。批改一般没有记录,缺少思考,作业反馈时一是凭自己批改时的粗浅印象传递一下答题情况,表扬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学生,批评几个不太认真的学生,随后就进入“讲评”阶段。由于批改时没有分清重点题、一般题,讲评时只好从头到尾,一题不拉地组织点评,使讲评重点不突出。又由于没有记录犯有典型错误的学生名单,提问时往往盲目随意,有时会导致被提问的学生答案全部正确,或犯的是个别性错误而产生讲评低效现象。更由于批改时没有深入思考,想当然地评析,使评析达不到揭示原因、规律、方法的深度。

2.机械呆板。一个教学行为是否重要和必要的必须站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否有利的角度去判断。站不对角度,批改往往变成僵死的、无活力的教学行为。例如不管作业量多少,批改难度如何,批改时间是否足够……强调“有发必收”、“有收必批”。结果一是以大量的、机械性的批改时间,挤占了教师的备课、选题、编练习、个别辅导的时间,导致有的教师以“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为名,拿着别人的编写的教案仓促上阵,上课时只能“灌输”结论,并穿插一些空话、废话、普通话。有的教师编写练习时忽视“先做”和挑选,“捡到篮里就是菜”,让学生做了缺少典型性、数量多而收效低的“作业”,隐形浪费了学生的作业时间和教师的批改时间,上课的点评时间。而且教师一天到晚,为这样的低效劳动而忙忙碌碌,甚至疲于奔命。

3.目标偏移。批改的目的一是从总体上了解学生每道题的正确率,以寻找讲评的重点;二是寻找学生的错误类型,以便探究其错误的原因和避免错误的办法。但是,在某些教师的操作中,批改的重点不是放在题目上,二是放在评点学生的学习态度上,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尽力完成”。就学生的得益角度看,这样的批改只有思想教育的意义,没有学识与能力提高的意义,也就是说在“三维目标”中只落实了“情意目标”,其余两个目标都落空了,因此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批改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意义和价值。

(四)展示中的问题

1.展示的内容缺少选择性。“导学案”中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多数不理解的,一部分是少数不理解的,一部分是个别不理解的。展示应该是面向全班的,只有把多数同学都有教训值得吸取,有规律方法值得总结的题目拿出来展示,才能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假如老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自己无法选择,只好“由课代表临时指定各小组展示导学案的不同内容”,导致每道题都必须展示,一道也不敢不展示。这样就出现了低效现象:只有个别学生错误的题,(甚至全班无误的题)也要展示,结果多数同学“陪绑”,浪费了时间。

第五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训讲话稿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训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

今天教科室xx主任安排我就xx校长提出的xx教学模式进行解读,我还真觉得愧不敢当。一方面,我未必完全理解透xx校长的xx教学模式精髓;另外我个人觉得能真正按这个模式授课必将是一节优质课,教学业绩必定很好,而在坐的好多青年教师授课水平在我之上,教学业绩总名列前矛。所以与其说这是一次培训,是对xx教学模式的解读,我更希望是一次交流。曹主任让我讲至少讲40分钟,那我们就先讲讲xx,再谈一些个人感悟。

为落实xx校长在“新学期工作部署”关于“积极推进xx教学模式,全力打造高效课堂”的讲话精神,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教导处制定了“积极推进xx教学模式,全力打造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全体教职工大会上xx校长进行了专题讲座,并通过年级、学科在广大教师中宣传造势。2月25日~3月9日进行了第一轮岗位练兵活动,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7位教师经过精心准备上了示范课并同步摄像存档,后面我们将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

“xx”教学模式是指“六原六环”“五讲四不讲”“三性”原则和“20”分钟。

“六原”是指六个教学原则。所谓教学原则是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对教学中的各项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一般地说,教学活动越是能够符合教学原则,教学活动就越是容易成功;反之,教学活动越是脱离教学原则的要求,教学活动就越是可能失败。由于教学目的和教学实践面临的课题不同,由于教育家的哲学观点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不同,所制定的教学原则就有所不同。在中国,公元前6世纪,孔子就提出教学中要经常复习和进行启发等要求。17世纪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1632)中提出37条教学原则。近几年xx校长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我校实际提出的是六个教学原则:①直观性原则②自觉性原则③量力性原则④系统性原则⑤巩固性原则⑥体验性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教学活动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种间接认识,学生在学习中是以学习前人经验即书本知识为主的。这些书本知识的真理性固然毋庸置疑,但它们与学生的生活和他们自己的个人经验存在相当的差距,有些甚至是完全陌生的。而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具体过渡到抽象,完全没有感性认识和具体形象做基础和支撑,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纯粹理论知识的。由于书本知识与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距离,学生们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直观性原则的意义在于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通过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掌握原本生疏难解的理论知识。

一般地说,直观的具体手段有以下三种。

.实物直观,就是直接将对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实物直观能够最为真实有效和充分地为学生提供理解、掌握所必需的感性经验。

2.模像直观,就是运用各种手段对实物的模拟,包括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实物直观虽然具有真实有效的特点,但往往由于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而无法使用;模像直观则能够有效地弥补实物直观的缺憾,特别是现代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模像直观的范围更加广阔,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分子结构,都能够借助某种技术手段达到直观的效果。

3.语言直观。语言直观是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比喻描述,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直观的效果。与前两种直观相比,语言直观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时间、空间、物质条件的限制,是最为便利和最为经济的。语言直观的运用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本人的素质和修养。

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

.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学科不同,教学任务不同,所需要的直观手段也不同。

2.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般地说,在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比较生疏,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遇到困难或障碍时,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为直观而直观,只能导致教学效率的降低。

3.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直观给予学生的是感性经验,而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应当在运用直观时注意指导,比如通过提问和解释鼓励学生细致深入地观察,启发学生区分主次轻重,引导学生思考现象和本质及原因和结果等。

在夸美纽斯的教学理论中,直观性原则也是居于首要的地位。他认为直观性的教学可以保证教学来得容易,迅速而彻底。他为教师们定下了一条教学上的“金科玉律”,即:“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觉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视觉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听觉的跟前。气味应该放到嗅官的跟前,尝得出和触得着的东西应当分别放到味官和触官的跟前。假如一件东西能够同时在几种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种感官接触。”假如事物的本身不能得到,便可利用它们的代表物“范本或模型。”即我先提到的模像直观。

(二)自觉性原则

学习的首要条件是自觉地学习,是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喜爱,是学习的不可抑制的欲望。因此我们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激发起来。“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父母、由教师、由学校、由所教的科目、由教授的方法、由国家的权威激发出来的。”

怎样才能激起学习的热情和欲望呢?合理巧妙设疑,制造悬念,激发学生想知道,愿意去学;利用讨论环节,因为知识要互补,思想要共振嘛,集体讨论也是很重要的,它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使学生信息得到交流,思维得到调整;当然讲求教学艺术、融洽师生关系都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方法。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没有心理上的压抑,可以自由的“想、问、讨论”,而这些只有在师生感情融洽才得以实现。所以在授课时,时刻注意自己的表情不呆板,语言不生硬,课间多和学生打交道。

(三)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量力性的教学原则,是指教学应当建立在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可能达到的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上,并据此来确定教学知识的广度、难度和教学的进度。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教学活动要讲究效率,在同样的时间内,学生所学越多则教学效率就越高。但是,教学效率的获取必须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脱离了这个基础,不仅教学效率本身是不可靠的,还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消极的结果。教学难度超过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学生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各种心理机能也不可能得到恰当的运用和提高;教学难度低于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学生会因为缺少必要的注意和紧张而难以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而且由于无法进行有价值的学习活动而使各方面的发展失去机会。教师要具体地研究学生的发展特点:例如,在学习某种新知识的时候,他们原有的知识准备情况如何?他们的思维或记忆水平是否能够完成这一学习任务?可能发生什么困难?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等等。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才可能真正做到“量力”。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什么样的程度和水平最符合量力性的要求,很难有稳定、确切的具体标准,需要根据心理学揭示的普遍规律和对学生的具体研究,由教师自己来把握,这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体现,是需要教师不断思考、不断解决的问题。

(四)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

上述几个方面都对教学活动的进行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学科课程体系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最主要的,教学活动的顺序必须以这两方面为依据,按照这两方面的要求持续、连贯地进行。同时,教师也要了解作为课程基础的科学理论本身的发展变化,从而能够更自觉地安排、处理教学,使教学活动的顺序更加科学、合理。

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教师有以下要求。

.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各种教材是以此为依据编写的,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是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顺序展开的。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充分了解和掌握课程的逻辑以及对学生的要求,这是教学系统性的根本保证。

2.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虽然考虑了学生的认识发展,但主要是按照内容编排、制定的,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针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需要和特点处理好近与远、浅与深、简与繁等问题。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系统性原则并非要求教师刻板、僵化地执行大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按照一般和普遍规律制定的,在实际教学中,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在基本服从大纲顺序的前提下,教师要善于从自己面对的实际出发,适当地调整速度,增删内容。

(五)巩固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教学活动是不间断地、连续地进行的。学生要不断地学习、记忆新知识,而人的记忆和遗忘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必然会产生对旧知识的遗忘,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进行不断的巩固工作,通过练习、复习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巩固的意义不仅在于强化旧知识,也有助于学习新知识,因为知识是有内在联系的,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人类早已注意到巩固对于学习的价值,孔子就说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巩固的前提,没有学会的东西,是不可能真正巩固的。教师首先应当保证学生学懂学会,才有可能获得巩固的良好效果。

2.保证巩固的科学性。心理学研究揭示了关于记忆和遗忘的一些规律,按照这些规律组织安排巩固,可以提高巩固的效率。教师应当熟悉并且善于运用这些规律。

3.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除了常见的各种书面作业外,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比如调查、制作、实践等,都能够使学生通过将知识运用于实际有效地达到巩固的目的,并且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4.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的身心发展对他们的一生、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当本着对学生和社会负责的精神,合理地安排巩固工作,将学生的作业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杜绝布置大量的作业,抢时间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教学成绩好的老师中有这种现象,那不是我们学习的模范。我们要的是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六)体验性原则

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教育学层面理解,体验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它既是一种主体性活动,也指活动的结果。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教人化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深处。”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而不是自己设计的教案,应该及时地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用“语言”这把激情的钥匙,打开学生的心门,这样的教学才是真实的,有生命力的。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积极地看、用心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思想、作为,抓住关键的环节,抓住各个有利时机,采用适当的方式,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评价。这样,才能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使课堂成为促进学生体验生活、完善自我的学会生活的大舞台,成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主渠道。(当然前提是你的课前备课相当充分,对授课流程、内容足够熟悉,才具备这种驾驭课堂的能力)

“六环”①组织教学②复习旧课③自主探究④讲授新课⑤巩固知识⑥布置作业;“五讲”①重点讲②书面讲③答案讲④个别讲⑤坐诊讲;“四不讲”①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坚决不讲②闲话废话坚决不讲③多数学生弄懂了的坚决不讲④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能自己解决的坚决不讲;“三性”①自编导学案,加强针对性②精讲多练,加强有效性③以考代练,加强体验性;“20”重视学生体验过程,坚决杜绝满堂讲、满堂灌,坚持讲练结合,把课堂还给学生,每节课教师讲课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

上述教学原则、教学环节等都是相互融会贯通的。我不一一举例说明,就“直观性原则”“体验性原则”我谈谈个人的看法:物理以外的学科我是门外汉,不敢妄自评判,不过上学期“六个一”竞赛鲁洁老师的一节数学课“随机事件的概率”倒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她按座位将学生自然分成三大组,每大组按横排分成7~8个小组,全体组员人人参与,用事先准备好的硬币抛掷,记录实验次数,国徽面朝上的次数,算比率,再由三个大组长将结果写入事先设计好的表格,分析表格数据了解随机事件在大量重复试验时,它的发生所呈现的规律性。这样直观性、体验性得以充分诠释,比反复讲解概念学生接受情况绝对好很多。另外学生实际操作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就物理这个学科,大家都知道物理知识的表现形式比较枯燥,一般以准确的定义、严密的推理、以及物理公式等形式呈现出来,给人一中冰冷的感觉,加上又比较抽象,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仅把物理规律形式化的演绎一番,就犹如在x光下看西施,你所见到的将是一副骨架,毫无美感可言。因此作为物理教师我们有责任把这形式化的抽象的物理知识有血有肉地表现出来,使他们欣赏到物理学的美丽。如何直观地去表达出来呢?下面我以几个例子来说明:

XX年我有幸观摩了福建赛区的第七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大赛预选赛,一位参赛老师讲授“平面镜成像”时,设置一个镜框,找一个学生甲作物,再要找一个人作甲的像,找到很高的乙,同学们说不像;找到很矮的丙,同学们说也不像。那么在同学们心中就有一把尺子在衡量物的像的标准。老师只要稍加点拨就得出像与物大小相等的特点。再配以动作,如甲举左手,作像的同学必然要举右手才行,这样轻易得出物像对称的特点;如甲后退一步,作像的同学也要后退一步得出像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这样让学生参与其中,直观感受,对学生来讲收效很好。

在讲授高中物理“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这一节时,我们可以以录相片段“猎豹追捕快速奔跑的羚羊”最终追捕成功及某报载一起汽车追尾事故的情景来引出速度变化有快有慢,再提问如何比较速度的变化快慢来引入课题,这种直观的视觉冲击对于刺激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起着很好的引导作用。

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时,首先出示的课题是“铁锤和羽毛能同时落地吗?---伽利略的探究之路”,这已经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了。再播放了一段采集自ccTV—10“改变世界的伟大实验---伽利略”的录相,中途利用暂停、思考、再播放的手段逐层设疑,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然后在学生兴奋高涨的气氛中轻松完成知识教学任务。

一位哲人说过:“如果你要一年的繁荣,就去种庄稼吧,如果你要十年的昌盛,就培育人吧!”我们选择教师这一平凡而又蕴含伟大的职业,投身于此、成长于此,也希望能有为于此。正是怀着这份对教育的梦想,我们青年教师捧着一颗火热的心踏上了神圣的讲台。身为青年教师,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没有丰厚的理论支撑,难免有时会感到失落与彷徨,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教学模式前,建议各位在备课时仔细斟酌如何践行xx,授课后反思授课的成功之处,继续发扬,反思授课中不足,找到更好解决问题的办法。能打磨出有公安一中特色的优质课,走向市,走向省甚至参加国赛。

这些年的教学经历,我也感受颇多,我个人认为:我们需要踏实的工作、努力的学习、深入的反思,促使我们不断成长。我们更需要做一位多样型的教师,使我们适应各异的学生和特色的教育工作。

一、做有奋斗感的教师。

一个人,不是有多少财富,就有多少成就,而在于他为社会作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作为一名教师,完全可以成为一名受人敬重的“有为者”。我们每教一个班级,就为一批孩子,一批父母,一批家庭,做出实实在在的“为”,我们教书育人一辈子,就做了一辈子实实在在的“有为”之事。不管经济大潮如何席卷而下,面对人生,请自尊自信:我,能成为真正的“有为”的人。做一名有为的人,要奋斗,要拼搏。做一名有为的教师,也要奋斗,要拼搏。最有成就的人,也往往并不是最聪明的人,成功最需要的是一种坚强的精神品质,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所谓“天道酬勤”就是这样。

二、做富有勇气的教师

年轻人时常埋怨机会不肯光临,而机会从来不是贴着“机会”的标签出现的,它总是变换着各种面孔,突兀地来到你的面前,当你还在犹豫的时候,它已飘然离去,你少的,就是一点勇气,伸出手来抓一下的勇气,拿出硬纸板亮出自己的勇气。勇者无敌。成功说来就这么简单,请你上公开课,你勇敢地接受;请你大会交流,你勇敢地答应;有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你勇敢地参与;交给你一个乱班,你勇敢地承担。每一次接受,或许都是一次无奈,但同时也是一次无可抵挡的成长。成长的代价就是接受挑战和磨砺;是否有勇气接受挑战,实际上就是“主动”与“被动”的两种人生态度。一个人,有着主动的人生态度,机会怎不会光顾呢?全国著名青年教师袁卫星谈及往事时说:当年老校长对他说,你们想爬多高的山,我们就给你搭多高的梯。袁老师当即回答,你能搭多高的梯,我就能爬多高的山。之后,袁老师主动请缨上公开课、汇报课,正是这种主动出击,使袁老师迅速成长,众多教育杂志相继报道他的事迹。他之所以脱颖而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有亮出自己的勇气。人,天生具有惰性,没有人听课,对课堂的准备,对教学细节的处理总是相对马虎,有勇气请他人来听课,有勇气承担公开课,实际上就是对自己惰性的宣战,如果我们上一百堂公开课,写一百篇教学,辅导一百个特长学生,用一百次勇气征服课堂,那我们就一定成功!

三、做脚踏实地的教师

一个脚踏实地的教师,一定是个愿意把教育的小事做好的教师。教育本无所谓惊天动地,在和平昌盛的今天,更是如此。每一个教师只要投入的工作,都能把小事做好,做到位。老师们,您不妨回想一下,印象中老师给你留下的永不磨灭的东西,就是那些不经意间的小事:一次简短平和的谈话、一个举动、一个眼神、一个期望、一个微笑,其间包含着老师浓浓的真情,传递出师生间心灵交流的火花。经过这些小事,教育进入人的心灵,持续影响人的一生。也正如此,教育就是这样的小事,把小事琢磨透,处理好,就是教育的艺术。世上原本就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伟业等着我们去做,世上等着我们去做的都是一些小事。一些微不足到道的、平平淡淡、不成体系的片断或细节,每天你微笑着对待学生,每天你都和学生接触一下,每天你都准备好了去上课,每天你都想一想教得怎么样,每天你都记下点教育的轨迹,每天你都做着这些小事,几年后,你自然就成为学校的骨干和精英,学校的教师队伍就自然就会强大。

四、做耐得住寂寞的教师

记得一位作家曾经说过:“其实人与人都很相似的,不同就那么一点点。”这在相当程度上,就是一种自我克制的能力,一种甘于寂寞的能力。人人都忙生存,每个人的生活都很忙碌,可能有人会问,现在还有人读书吗?还有读书人吗?学生某种意义上也不是读书人,充其量是一个做题人。对于我自己来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在课堂内外和师生交流,在独处时的阅读学习,以及球场上的奔跑,在做这三件事情的时候,我可以完全抛弃世俗的东西!一个人,守住寂寞,将不再寂寞。对于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想要成为一名教师很容易,一张本科毕业证书,一张教师资格证,一次考试,一次录用??但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某种意义上要追寻一种执著和认真,一种深厚的教育信念和对教育的忠诚,且脚踏实地的行进在课堂里和学生间,用自己的感悟、经验、理论、素质、总结、梳理、口才、方法、风格、备课、讲授、态度、用心、认真的各个方面去征服同行,赢得学生。面对现实,有时只能用“寂寞”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整个心情。在物质面前,所有的精神的东西都是无力的,都必须是现实的。“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之所以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业有成,有所建树,因为寂寞实在很可怕。其实做老师、做学问的秘诀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寂寞如湖,浮躁是溪。肤浅的溪水总在不停地炫耀,而寂寞的湖却总是显得那样平静。寂寞是知识的容器,一个人越能寂寞,容纳的知识就越多。寂寞能使人进一步认清自己以及他周围的人,因为他有足够多的时间对自己、对人生做出一些思考和感悟,从而我们的心灵在寂寞的过程中得到了洗礼和净化。正如一个哲学家对人生的注解所言:如果将人生一分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犹豫”,后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后悔”。对于一个人来说,年轻时做学问要和对待人生一样,一定要“不犹豫”,这样后半生时就不会感到“后悔”。“一粒沙里看世界,一朵花里看天堂。把事情做大,是一种口号,有些务虚;把事情做小,才是真正的行动,也是还原生活。”如果你还做老师,那么请守住那份寂寞!

五、做超越失败的教师

记得曾经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上帝是吝啬的,绝不会把好处都给一个人,不管你多么富有、健康、漂亮、智慧,总要给你搭配点挫折和苦难”,任何人的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个在事业上一帆风顺的人,一个没有经受失败煎熬和挫折折磨的人,不可能具备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一个没有优良心理素质的人,不可能经得起漫长人生路上的各种压力和考验。而心理承受力是在失败的不断搓揉中诞生、增强的,就像面粉要揉成具有韧性和柔性的面团,放上水后捏,捏一遍两遍不行,再捏,再揉,捏上百遍,揉上千遍,它就不散并且有韧劲了。成功者之所成功,就因为他们在失败的熔炉里冶炼千遍,一个没有历经失败考验和锤炼的人,即使获得成功,那也难逃“侥幸”之说。此刻,或许你正为一堂公开课而痛苦,或为自己的一项评比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效而懊悔,或许你的教学论文又名落孙山,或许你带的班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那么你要知道,这是上苍对你的考验。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一个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你的缺陷比较大,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你,所以才特别给了你弥补完善的机会!让你的人生历练充满更多传奇和惊喜。失败,没什么大不了。超越它就是了。希望我们从现在开始,不管遇到怎样的风浪,请不要放弃。我们应该知道,种在泥土里的花,一些在春天绽放,还有一些在秋天绽放,这个时候你或许担心了,马上就冬天了,我的花怎么还没有开呢?你知道吗?你种的是梅花,只有到了冬天,才绽放其傲雪的风姿。“天生我才必有用”“会有擎天镇地功”。请相信,我们能行。最后,让我们一起努力,历练自己:让自己的声音更引人入胜;让自己的语言更妙趣横生;让自己的表情更神采飞扬;让自己的行为更规范专业;让自己的学识更丰富全面;让自己的心灵更平和美丽;让自己的人生更幸福阳光。

以上是我的一点点见解,如有不足,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各位!

下载34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训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34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训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六步三查法”第一步:自学(独学) 课前发放导学案,学生自学教材及相关文本资料,解答导学案上的思考题、练习题,完成自学任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课堂纪......

    “234”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34”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本模式以学生自主先学为先导,以合作研讨、多向互动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当堂训练、即时反馈为效能保障的崭新课堂教学模式。 2是指施教方案的两个角度......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543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反思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公司第二高级中学 李云鹏 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是亘古常新的话题,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仅仅是课程改革的要求......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课堂教学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论文)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备课中的问题 1.教师不是每节课都“备”的,一周只备一节;2.不是人人都备课的,有的人可以连一节都不备;3......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大全]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时间划分:“10+30+5”:预习+展示+反馈。 “10+35”: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大于35分钟。 二、课堂自主学习三个特点: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

    关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关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 新授课是以知识形成和方法形成立意的一种课型。教学活动是师生认知、情感、意向及自我意识的互动交融过程。通过教学,让学生充......

    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范文]

    271高效课堂建设报告 一、271高效课堂小组建设:将传统列车变成动车 (一)小组的划分: 1、班主任主导下的划分: 遵循原则:组内异质,组件同质。 组间同质:AA,BB,CC 2、竞选式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