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6月份教学查房
2013年6月份护理查房
时间:2013-06-20 地点:感染科护士站 主持人:钱莺 主讲人:姚德薇
查房主题:疟疾病人的护理 查房目标:
1、了解疟疾的护理常规
2、了解疟疾的临床表现
参加人员:陈曼君、王靖秋、唐璐、吴青青、潘国华、张红、徐丹丹
黄景莹
钱莺(主管护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进行的是一例疟疾病人的护理查房,讨论一下疟疾的有关知识及护理,首先请责任护士姚德薇简要汇报一下病史。姚德薇(护士):
大家好,我们今天查房的内容是疟疾病人的护理,希望大家踊跃发言。下面我来汇报一下病人的病史:
17床,崔良忠,男性,49岁,住院号:201316470
患者因“发热3天”于2013-06-09入院。患者3天前从非洲回国后即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6℃,伴有畏寒寒战,恶心未呕吐,在外院行胸片检查提示两肺纹理增粗,给予治疗(具体不详)2天后,患者症状无明显好转,仍有持续发热,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急诊,拟诊为发热待查收治我院普内科,病程中无胸疼胸闷,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无腹疼腹泻,近期饮食睡眠如常,体重无改变。患者10天前被人打伤,全是多处软组织损失,无明显肢体活动异常,眼角有外伤,腰部,胸部,臀部及双侧大腿外侧可见大片瘀斑。患者半年前发现血压高于正常,约140/90mmHg,后未予诊治及检测。否认其他慢性病病史。患者于血疟原虫检查查出疟原虫,后请去科会诊后于6月11号转入我科继续治疗。入院体格检查:T.39.4℃ P.80次/分
R.20次/分
BP.110/70mmHg 神志清楚,精神差,右眼可见外伤,表面敷料覆盖,无明显 红肿及渗出,腰部,胸部,臀部及双侧大腿可见大片瘀斑,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五官端正,口角不外,颈软,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低调哮鸣音,心界不大,心率80次每分,律起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共济试验阴性,病理征未引出。
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2013.6.9急诊血常规:中性百分比87.8%,血小板64*10 9/l;血疟原虫监测未见异常;尿常规潜血+;血生化:间接胆红素18umol/l,球蛋白38g/l,血钾3.3mmol/l,钠136mmol/l,氯95mmol/l,随机血糖6.7mmol/l,肾功能未见异常;中医学院胸片提示两肺纹理增多。
入院诊断:发热待查、肺部感染?高血压1级(低危)入科诊断:疟疾、电解质紊乱
病情介绍:患者入院后医嘱完善相关检查及给予抗感染、护胃、抗疟疾,补液等治疗,患者现在康复阶段。钱莺(主管护师):
通过姚德薇汇报病人的病史及实验室、体格检查让我们了解了患者的情况。那么,接下来我们详细学习疟的相关知识。下面请陈曼君给我们介绍下疟疾的定义。陈曼君(护士):
疟疾是由按蚊虫叮咬传播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姚德薇(护士):
接下来唐璐介绍一下疟疾的症状? 唐璐(护士):
疟疾发作表现为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出汗、脾肿大、贫血为主要表现 钱莺(主管护师):
我们对这个病人的一般情况和疟疾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了。下面我们去床边对这个病人进行护理体检。
护理体检:交流,取得病人配合,测量生命体征T:36.4℃,P:75次/分,R:20次/分,Bp:105/80mmHg。你的生命体征是正常,你还有什么不舒服的吗?患者回答:没有什么,都挺好的。那你好好休息,我们会经常过来查看的,你放宽心,祝你早日康复!
姚德薇(护士):下面提出关于这个病人的主要护理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6.11 P1:体温过高: 与疟原虫感染有关 6.11I1:1.卧床休息。
2.定时测量体温并记录。
3.保持合适的环境温湿度。
4.给予清淡饮食。
5.鼓励病人多饮水。
6.遵医嘱予以药物降温。
6.12O1:患者体温已经正常了
6.11P2:疲乏: 与发热,出汗多有关
6.11I2: 1.评估疲乏程度,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2.指导病人预防或减轻疲劳的方法,如保持情绪稳定,减少活动量
3.发作期间绝对卧床休息,协助病人满足日常生活
4.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得地方,以减轻病人的体力消耗
5.病人休息时间避免探索和进行不必要的护理操作,以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6.18O2: 患者的疲劳已有所减轻。
6.11P3:患者皮肤瘀斑: 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6.11I3:1.评估并记录皮肤损伤情况。
2.正确翻身和移动患者
3.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
4.改善营养状况。
6.19O3:患者身上瘀斑已有所好转。
6.12P4:睡眠形态紊乱: 与患者疾病有关。6.12I4:1.尽量减少白天睡眠次数和时间。
2.提供适宜的睡眠环境。
3.提供 帮助睡眠的护理措施。
4.减少对患者睡眠的干扰。
5.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
6.15O4:患者现睡眠较好,无倦怠感
6.9P5:低血钾:血钾为3.3mmol/l 6.9I5:1.监测患者的血钾值
2.遵医嘱补钾
3.鼓励患者摄取含钾丰富的食物。
4.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低血钾的相关知识
6.11O5患者现血钾为:3.7mmol/l
6.12P6:腹泻:3-4次/日,为黄色黏糊状 6.12I6: 1.观察患者大便及腹部情况。
2.指导患者多饮水,饮食清淡易消化。
3.遵医嘱补液及调节肠道的药物。
4.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
5.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卫生。
6.14O6:患者现无腹泻发生,6.14P7:头疼、头晕:与恶性疟疾有关 6.14I7:1.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巧
2.遵医嘱使用药物
3.减少对患者的干扰。
6.15O7患者现头疼,头晕症状已经好转。
6.11P8:知识缺乏: 与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不够有关 6.11I8:1.向其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2.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
6.20O8: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钱莺(主管护师):
今天通过对这位患者的护理查房,让我们对疟疾这种疾病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对该疾病采取的护理措施也有了详细的解释。下面大家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给予补充。陈曼君(护士):
姚德薇提到患者身上皮肤瘀斑与血小板低有关系,我觉得跟血小板低没有关系,患者入院前有外伤。姚德薇(护士):
患者因为血小板低,凝血功能不好,应该与瘀斑是有关系的。唐璐(护士):
这个病人在入院前就有瘀斑,而且医生病程记录是入院5天前被打造成的。而且患者血小板值是6月11号检验出来的,应该与瘀斑没有关系,但是患者血小板低可以提一个有出血的危险。钱莺(主管护师):
对,患者入科时查血小板为26*10·9∕L,后来复查血小板为30*10·9∕L。这个开始的时候可以提出血的倾向的,等到复查正常的时候再给予评价。张红(护士):
患者生化值示血钠低132 mmol/l,是不是可以提一个低血钠的护理问题。唐璐(护士):
之前的护理问题中有提到患者低血钾,那么在这里低血钠,低血钾应该可以合并提一个电解质紊乱的问题。张红(护士):
患者还有个白细胞低,值为3.4*10·9∕L,是不是可以提一个有感染的危险。钱莺(主管护师):
对,这个患者医嘱给予立可君口服,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皮下注射的,后来又给予白介素,地榆升白片口服的,这个问题还是可以提的,有感染的危险。唐璐(护士):
患者身上皮肤有瘀斑,应该可以提一个有皮肤组织受损的问题。陈曼君(护士):
患者还有个头痛,是不是跟高热有关系。唐璐(护士):
他头痛是不是跟疟疾并发症有关系,患者颅内压升高,会造成头痛,医嘱也给予甘露醇、甘油果糖应用了,监测血压。张红(护士):
我们是不是可以提潜在并发症:脑水肿。头颅CT是没有的,但是我们可以提个潜在并发症有脑水肿。钱莺(主管护师):
刚刚唐璐提的皮肤组织受损是可以提的,患者头痛,颅内压升高,张红说的对,我们可以提潜在并发症,就像这个病人之前在监测血糖,也是预防他并发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的。唐璐(护士):
刚刚姚德薇提的护理问题疲乏,我觉得综合这个病人的情况是不是可以改提活动无耐力。患者之前高热、大汗加上电解质紊乱,是不是可以提个体液不足。
钱莺(主管护师):
对,疲乏可以改成活动不耐力。体液不足也是可以提的,等到症状消失及电解质正常就可以评价的。徐丹丹(护士):
这个病人是不是可以提心理的问题,焦虑。唐璐(护士):
对,患者入科几天一直发烧,心理上可能会想怎么还不好,还在发烧之类的,所以,心理问题还是可以提的。王靖秋(护士):
姚德薇的查房中提到患者有个腹泻的问题,在护理措施中,我们应该观察患者大便的情况,次数,性质,颜色等。唐璐(护士):
王靖秋说的很对,评价时不要写腹泻改善,直接评价患者未再发生腹泻症状。钱莺(主管护师):
好,那么我来总结下,这次的查房大家发言都比较积极,说明大家都认真准备了,提了不少问题。那我说下首先是护理我问题格式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一下,提的护理问题应该具体时间提到几点几分。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也说过几次了,希望在下次查房中不要再出现这个问题了。患者体温过高护理措施中,我们这个病人有用过物理降温,要加个物理降温,评价的话就体温多少度就可以了。疲乏的问题刚刚唐璐讲过了可以提活动无耐力是可以的,措施中可以提嘱患者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评价活动耐力增加就可以了。患者皮肤瘀斑问题还是存在争议的,是不是与他血小板有关。其他问题刚刚大家提的都很好。疟疾病人我们之前有过一例,这已经是第二例了。我们把病人安排单间隔离,给予灭蚊器应用,我们自己也很好,大家都有防护意识,还有一个就是大家要注意防止针刺伤,做好防护。还有上次护士长查房讲的几个问题,这个病人病房里养花,花会滋生蚊虫,还有他病房里有一盆水,虽然天天换,但是也是蚊虫滋生的问题,所以这些大家再以后护理疟疾的病人的时候这方面就会有经验了。总的来说今天的查房还是不错的,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此类疾病,我们的护理人员都能为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好,今天的查房到此结束!
第二篇:2011年6月份妇产科护理查房
2011年6月份妇产科护理查房
地点:妇产科护士办公室
内容:患者:徐寿珍于2011年6月23日19:30入院,诊断:异位妊娠
管床护士作病情汇报:患者徐寿珍,女,33岁。有“乳腺增生”病史,因“因输卵管阻塞”曾作腹腔镜手术。
一、LMP:2011.5.11,停经后无早孕反应,来重视,2天前无诱因出现少许咖啡色样的阴道流血,每日更换卫生纸垫1次,无血凝块,无绒毛样物及水泡样物质流出,伴下腹疼痛,无恶心、呕吐、腹痛、无头昏、乏力等不适,就诊我科,查尿HCG阳性,B超未提示左侧卵巢囊肿,建议观察,后复诊我科门诊,考虑为:异位妊娠收治入院,患者病后精神、饮食、睡眠、大小便正常。
2、体查:T:37.℃
P:80次/分
R:20次/分
BP:100/70mmHg,下腹见四点陈旧性手术疤痕,未见肠型蠕动波,并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
手术记录:患者于6月27日8:30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右侧输卵管妊娠切开挤压取胚术,左侧卵巢囊肿开窗术及腹腔引流术,术毕于10:20安返病房。术后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查房要点:腹腔镜探查术术前术后护理
腹腔镜术前护理:
1、完善各项检查,向患者解释手术中可 能出现的不适,并取得配合。
2、定于6月27日8:30行腹腔镜探查术,术前一日及术晨、用肥皂液清洁灌肠,减轻肠胀气,并予导尿排空膀胱,术前禁饮禁食,作阴道及外阴冲洗。
3、术前测量生命体征。
腹腔镜术后护理:
1、术后持续心电监护6小时,观察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并报告医生。
2、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改半卧位。
3、术后暂禁食8小时,给予缓泻剂帮助排便、排气,并嘱病人进流质饮食。
4、遵医嘱保留导尿6小时,并予会阴擦洗2次/日,尿管拔后,嘱患者早排便。
5、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食用粗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
6、嘱患者1月内禁止性生活。
张正荣:请其它护理人员作补充
刘国珍:腹腔镜术后要注意观察腹腔引流是否通畅。并严格记录24小时引流量,并做好记录。
第三篇:教学查房
教学查房
前列腺增生护理教学查房记录
一、查房时间:2013年03月08日
二、查房地点:护士办公室
三、主持人:关涛(护士长)
龙丽(副护士长)
四、参加人员:李红丽(组长)黄远敏(组长)
杨洁 何芸 方璟钰 陈喻 罗再丽 黄学巍
五、题目:前列腺增生病人的护理
六、教学查房目的:通过这次查房,熟悉前列腺增生症的定义,掌握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检查项目、诊断、并发症,重点掌握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术前护理要点及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七、病人资料(管床实习护士汇报):
外三科,13床,朱景华,男,73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10年,加重7天”入院。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小便次数增多,以夜间为甚,有尿急,伴有会阴部不适、排尿费力、尿线变细症状,而无明显尿痛、排尿中断、滴沥不尽。7天前出现小便不能自解,外院给予保留导尿四天入住我科,保留导尿管引流通畅,尿色偏黄。
肛检:前列腺II°增大,表面光滑质韧,中央沟变浅。实验室检查:B超示:前列腺增生68*74*60mm大小。
尿常规:RBC1724个/ul,WBC20个/ul,结晶,少量潜血3+,尿蛋白:1+。
诊断:前列腺增生伴尿潴留。
与膀胱相贴,尖朝下,抵泌尿生殖膈,前面贴耻骨联合,后面紧邻直肠,因此可以通过直肠指诊,触知前列腺的背面。
人的前列腺自出生后到青春期前,前列腺的发育、生长缓慢;青春期后,生长速度加快,约至24岁左右发育至顶峰,30~45岁间其体积较衡定,以后一部分人可趋向于增生,腺体体积逐渐增大,若明显压迫前列腺部尿道,可造成膀胱出口部梗阻而出现排尿困难的相关症状,即前列腺增生症。由于此种增生属良性病变,故其全称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简称BPH),旧称为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一般在40岁后开始发生增生的病理改变,50岁后出现相关症状。
目前,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仍不十分明了,但有四种理论颇值得重视:
1、性激素的作用:功能性睾丸的存在为前列腺增生发生的必要条件,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睾酮是男性体内的性激素,在前列腺内睾酮通过5α-还原酶作用,转化成具有更强作用能力的双氢睾酮,双氢睾酮能促进前列腺细胞的增多,使得前列腺体积逐渐增加。抑制体内5α-还原酶作用,使得双氢睾酮的产生减少,前列腺细胞数量就会减少,从而使得前列腺体积缩小。也有人认为,前列腺增生发生发展变化中存在着雌、雄激素的相互协同作用,雌、雄激素的平衡改变是前列腺增生发生的原因。
2、前列腺细胞为胚胎再唤醒:有研究发现,前列腺增生最初的病理改变即增生结节的形成只发生于占前列腺腺体5%~10%的区域
症状;另一类是因增生前列腺阻塞尿路产生的梗阻性症状。(1)膀胱刺激症状
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及急迫性尿失禁。尿频是前列腺增生的早期信号,尤其夜尿次数增多更有临床意义。原来不起夜的老人出现夜间1~2次的排尿,常常反映早期梗阻的来临,而从每夜2次发展至每夜4~5次甚至更多,说明了病变的发展和加重。(2)排尿无力、尿线变细和尿滴沥
由于增生前列腺的阻塞,患者排尿要使用更大的力量克服阻力,以至排尿费力;增生前列腺将尿道压瘪致尿线变细;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出现排尿中断,排尿后滴沥不尽等症状。当感到有尿意时,要站在厕所里等好一会儿,小便才“姗姗”而来,且尿流变细,排出无力,射程也不远,有时竟从尿道口线样滴沥而下。(3)血尿
增大的前列腺表明有许多血管,这些血管在压力增高的情况下,会发生破裂,使得尿液中带血即为血尿,又称尿血。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是没有红细胞的。医学上把病人尿液离心沉淀后,用显微镜来检查,如果每个高倍视野中有5个以上的红细胞,就叫血尿。(4)尿潴留
(4)膀胱结石
老年人的膀胱结石也与前列腺增生症有关。在尿路通畅的情况下,膀胱里一般不会长出石头。即使有石头从输尿管掉到膀胱里也能随尿液排出。患前列腺增生的老年人就不同了。
(5)疝
前列腺增生症可能诱发老年人的疝(小肠气)等疾病。有的前列腺 增生症患者会出现排尿困难症状,需要用力和 憋气才能排尿。由于经常用力,肠子就会从腹部薄弱的地方突出来,形成疝(小肠气),有时患者还会出现痔、下肢静脉曲张。
(6)痔
腹内压力升高。很容易引起痔疮。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是齿状线两侧的直肠上下静脉丛静脉曲张引起的团块。腹内压力升高,静脉回流受阻,直肠上下静脉丛瘀血,是发生痔疮的重要原因。病人可出现排便时出血、痔块脱出、疼痛等。因此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困难解除后,痔常可缓解甚至自愈。
关涛:很有见解。前列腺增生症有检查项目? 何芸:(1)尿液分析
前列腺增生病人的尿常规检查有时可以正常,出现现尿路感染时可见白细胞尿,还可判断有无血尿。
身去排尿,充分排尿后,再次用超声观察膀胱,测量排尿后膀胱内的残余尿量。
(5)直肠指诊
可发现前列腺增大,中间沟消失或隆起,应注意有无坚硬结节,是否存在前列腺癌。
(6)静脉尿路造影和尿道造影
如果前列腺增生患者同时伴有反复泌尿系感染、镜下或肉眼血尿、怀疑肾积水或者输尿管扩张反流、泌尿系结石时应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应该注意,当患者造影剂过敏或者肾功能不全时,禁止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怀疑尿道狭窄时建议尿道造影。
关涛:不错。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要点有那些? 杨洁:(1)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
(2)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等待,尿流无力变细,尿滴沥,间断排尿。
(3)直肠指诊:前列腺增大,质地较韧,表面光滑,中央沟消失。
(4)超声检查:可显示增生的前列腺,残余尿增加。(5)尿流率检查:尿流率降低。
关涛:对极了。下面我们要谈谈护理方面的问题?前列腺增生症切除术的术前护理有那些?
合征,应及时准备好抢救物品,并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积极处理,另外因为患者为高龄还伴有其他慢性病,麻醉对心肺等 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管道护理:妥善固定尿管,保持导尿管通畅,卧床病人翻身时注意勿使导尿管脱离,扭曲,压迫,堵塞及尿液逆流,同时瞩病人不要过度牵拉导尿管,以免气囊破裂引起尿管脱离。若尿道口有渗血渗液情况,及时更换局部敷料,每日更换引流袋一次,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如果冲洗液比较清可以解除固定,如果颜色较深可放松半小时后继续固定,这样可避免阴茎根部长期受压引起局部充血,水肿。也可避免因大腿活动而改变气囊固定的位置,而导致气囊破裂移位,尿管松脱引起的大出血,翻身时注意尿管不能移位和脱落,并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堵塞,此外需根据引流液颜色调节冲洗液速度,冲洗液温度应接近人体体温,一般为25--40,过高易引起血管扩张而加重出血,过低易导致体温下降,寒战,甚至出现膀胱痉挛,冲洗液一般术后1---2天停。
3.膀胱痉挛的护理:患者于急迫排尿感,感觉耻骨上胀痛,有灌注液反流现象,有时尿道口有尿液流出,患者极度痛苦,恐慌,经过术前术后预防泌尿系感染,消除紧张情绪,积极止痛止血,及时调整导尿管牵引重量,合适的冲洗液温度等护理,有效地预防和了膀胱痉挛。
4.预防出血:出血常在术后24小时内出现,因此必须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引流液的颜色,性质,估计出血量,认真做好记录,如发现
1是要不断努力,加强业务学习,多参阅文献报道,提高全科护理人员人的专业能力。
关涛护士长:大家都说的很好。看了你们刚才的查房,我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1)同学汇报病情显得生疏,在查房之前老师都会通知各个学生,所以同学们必须针对病例对病情有一定的了解,还要有一定的准备。(2)在床边进行查体时接触病人前后没有洗手,大家知道通过护理人员的手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为了防止院内感染,在接触病人前后都必须洗手,一定要养成这个习惯,这可以说是保护病人也可以说是保护自己。(3)在你的班上遇到什么问题,可以通过教学查房地提出来,让整个教学查房过程可以更活跃,有什么想法和疑问都可以提出来,这样才能学的更多。(4)平时多看看书,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临床所看的和书本上的相结合这样学起来就更轻松,更便于记忆。我要说的就这么多。谢谢!本次查房到此结束。
记录者: 记录时间: 年 月 日 护士长审阅: 审核时间: 年 月 日
第四篇:教学查房
护理查房 一、一般情况
患者张玉岭,男性,72岁,天津人,汉族,退休,有医保,已婚,一妻一女,主因“头晕、行走不稳4小时”于2011年9月20日坐轮椅入院,诊断“脑梗塞”。
二、既往史
患者既往糖尿病20年,长期使用诺和锐30R 12iu 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拜糖平50mg tid 三餐时嚼服;1992年曾患脑梗塞,无明显后遗症状;约五个月前发现双下肢动脉狭窄;三个月前因左眼动脉栓塞而失明;高血压三月余,用药不规律;否认吸烟、饮酒史,否认传染病病史、外伤史、食物药物过敏史等。
三、现病史
患者于入院前4小时在一般活动时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行走不稳,踩棉花感,症状于坐位、卧位时消失,行走时出现,无视物成双、肢体麻木无力,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无意识障碍,急诊查头CT未见出血,予川穹嗪、小牛血去蛋白治疗,期间自觉症状较前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
患者入院时查体:体温36.1℃,血压180/90mmHg,脉搏66次/分,呼吸18次/分,神清语利,双瞳孔左:右=3:3mm,左光反应(±),右光反应(+),左眼视力消失,面纹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未见异常,双肺呼吸音清,腹平软,心率66次/分,律齐。急诊头CT及入院后头MRI提示:左侧基底节区及右侧侧脑室三角区旁梗塞。入院后抽血化验示心肌酶CK-MB 32U/L↑,葡萄糖值8.7mmol/l↑,总胆固醇5.38 mmol/l↑,甘油三酯2.0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3.65 mmol/l↑,监测末梢血糖示空腹血糖在6.4-9.0 mmol/l之间波动,餐后血糖在8.8-12.5 mmol/l之间波动;查尿常规示蛋白质+,葡萄糖3+。遵医嘱予抗凝、抗栓、脑保护、调脂、降糖、减轻脑水肿等治疗,入院第二天右肢肌力减为Ⅲ级,经过8天的治疗及护理,现患者神志清,偶诉头晕,右肢肌力Ⅲ+级,左肢肌力Ⅴ级,饮食、睡眠可,小便正常,大便干结。
四、根据患者病情资料,提出下列护理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1.自理缺陷
与视力障碍及肢体无力有关。1.1提供安全方便的住院环境。
1.2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无渣屑,减少对皮肤的机械性刺激;患者需在床上大小便时,为其提供方便的条件、隐蔽的环境和充足的时间;指导病人学会和配合使用便器,便盆置入与取出要动作轻柔。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翻身拍背的重要性,协助定时翻身拍背;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协助患者洗漱、进食、如厕、沐浴等,增进舒适感和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求。
2.躯体活动障碍
与肢体活动能力降低有关。2.1生活护理:同1.2。2.2安全护理:指导患者合理休息与运动,防止患者跌倒,确保安全。病床要有床档;地面要保持平整干燥,防湿防滑;呼叫器和经常使用的物品要置于患者伸手可及处;活动场所要宽敞明亮,没有障碍物;患者在行走时不要在其身旁擦过或在其面前穿过,避免突然呼唤患者,以免分散其注意力等。
2.3康复护理:给予患者早期康复干预,重视患侧刺激,如床头柜置于患侧,所有护理工作在患侧进行,慎用热水袋热敷;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经常活动患侧肢体,协助患者变换体位。
2.4用药护理:脑梗塞患者常联合应用抗凝、抗栓、脑保护等药物治疗,护士应耐心解释各类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遵医嘱正确用药。
3.焦虑
与脑部病变导致日常活动减少有关。
3.1提供心理护理,给患者提供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可靠信息;关心、尊重病人,多与患者交谈,鼓励其表达自己的感受指导克服焦躁、悲观的情绪;避免任何不良刺激和伤害病人自尊的行为;正确对待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所出现的诸如注意力不集中、缺乏主动性、为难情绪、急于求成心理等现象,鼓励病人克服苦难,摆脱对照顾者的依赖心理,增强自我照顾能力与自信心;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氛围和舒适的休养环境。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或高于机体需要量
与糖代谢紊乱有关。
4.1患者饮食要控制总热量,限制食盐摄入量,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易于消化的饮食,可多食新鲜蔬菜、谷类、鱼类和豆类给患者安静的进餐环境、足够的进餐时间,少量多餐。
4.2口服降糖药的护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所服降糖药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服用。
5.潜在并发症:低血糖。
5.1病情监测:观察低血糖的临床表现,监测空腹及三餐后血糖。5.2指导家属经常备点糖,可在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应急使用。6.便秘
与头晕导致卧床后活动减少及不良排便习惯有关。6.1鼓励病人摄取充足的水分和均衡的饮食,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6.2适当运动和按摩下腹部,促进肠蠕动,预防肠胀气,保持大便通畅。7.有受伤的危险
与视力障碍及突发头晕有关。7.1安全护理:同上2.2。
7.2病情观察:观察病人肢体无力是否减轻或加重,有无头晕或其他脑功能受损的表现,警惕完全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第五篇:教学查房
心脏瓣膜病双瓣置换术后ICU监护
发布者:吴和军 发布时间:2008-8-29 阅读:494次
湖南省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410011)吴和军 夏振坤
摘要 目的:通过对160例行双瓣置换术患者术后ICU的监护体会进行分析,总结心脏瓣膜病行双瓣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进而提高术后监护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60例心脏双瓣置换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国内相关文献相对比。结果: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低心排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二次开胸止血、左室破裂共计15例,占9.375%,死亡6例,死亡率3.75%。结论:加强术后监护可及早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由此导致的死亡,提高护理成功率。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双瓣置换 监护
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手术在我国成人心脏外科手术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由于目前瓣膜置换术手术费用昂贵,而大部分风心病病人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病人在就诊时心功能较差,尤其是多个瓣膜存在病变时,因此行双瓣置换术(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以下简称双瓣置换术)对护理技术水平、质量标准要求很高。我们选取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由同一手术小组实施的160例瓣膜置换术病人,对其进行监护分析,手术早期死亡6例,死亡率3.75%。作者就术后ICU监护体会讨论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60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97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48.4岁,体重31Kg~78Kg,平均54.6Kg,行单纯双瓣置换术106例,行双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42例,行双瓣置换、左心成形12例。术中阻断主动脉时间42~87分钟,平均56.8分钟。术后进行机械通气时间12~44小时,平均19.5小时。早期常规使用多巴胺及硝普钠泵入,28例患者因心功能差应用米力农、肾上腺素,11例在应用米力农、肾上腺素基础上加用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支持心功能。结果 154例患者康复转出ICU,早期死亡6例,死亡率3.75%。死亡原因:低心排出量综合征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左室破裂1例。术后早期并发症: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1例,急性肾功衰竭2例,二次开胸止血8例(与低心排和肾功衰竭病例有交叉),左室破裂1例。3 讨论
3.1 避免监测及药物中断 术后患者到达ICU时,最重要的是避免心律监测和药物的中断。在将病人从转运床转移到ICU病床时,不应停止药物、液体的输入,并且应及时将桡动脉插管的传感器转换到ICU的监测仪并重新调零。立即接好原已调整好呼吸机参数并确保呼吸机的正常工作,并在搬运接呼吸机后立即进行心肺听诊,保证气道通畅和双肺听到呼吸音,且双肺呼吸音清,两侧对称,无气管插管打折、脱出等情况发生。本组病人在护理时发现
1例病人在搬运后出现心跳骤停,经立即抢救后恢复,1例听诊双肺未闻及呼吸音,查明呼吸机故障未送气且未报警,立即予以手动通气,更换呼吸机,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3.2 循环系统的监测 长期心脏瓣膜病变所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脏功能受到损害,加之术中切除瓣膜破坏了心脏正常解剖结构,双瓣置换术心脏停跳时间较长,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较为严重,并且因为反复灌注冷灌液,组织缺氧,术后经常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所有这些均影响心功能,严重的可导致低心排综合征。所以,瓣膜替换术后应密切观察并记录HR、BP、CVP等数值,结合血气分析中电解质、hct、HGB、BE等检验结果,判断有无血容量不足、低心排等并发症的发生。
3.2.1 血容量的监测及补充 心脏瓣膜病人往往病程都较长,长期的瓣膜病变大部分病人都存在静脉系统的淤血,导致肝肾功能损害,从而影响凝血功能导致引流增多,另外术后尿量一般较多,这些都会导致术后容量的不足。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补足血容量,必将导致循环功能障碍,严重时导致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补液性质主要根据液体出入情况,血色素(HGB)或红细胞压积,电解质检测来决定。若引流液较多且HGB低于10g/L,hct低于35%,应补充血浆和红细胞悬液,若HGB正常而无其它失血情况时可适当选用晶体、胶体液交替使用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3.2.2 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心电图的监测 双瓣膜置换病人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即BP、心率、心律、SaO2、体温、CVP
变化与病情变化,正确认识和鉴别低心排综合症。所谓低心排综合症是指体外循环术后,由于心脏排血量显著减少,以致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而引起的休克症候群。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中心静脉压升高,尿量减少,脉博细数,烦燥不安,肢体湿冷,缺氧等,一旦判断明确,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遵医嘱运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强心;适当控制液体速度;减轻后负荷;做好对症处理(如防止心包填塞等)。需特别注意监测心率、心律的变化,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为室性早博、房颤、心动过缓、房扑、室上速等,护士一定要熟悉上述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波形,以便能及时发现异常并向医生报告,而不至于延误治疗影响病人愈后甚至生命。监护中护士应力求避免或及时消除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隐患,如酸碱电解质紊乱、低氧、容量过度充盈及人为操作失误等因素[3]。3.2.3 心功能的监测 由于双瓣置换术的病人心功能一般较差,因此术后常规应用小剂量多巴胺(3~5ug/Kg·min)和硝普钠来支持心功能,维持收缩血压在100~110mmHg,平均动脉压80mmHg(非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可适当提高血压,但不应高于140mmHg)。如果需要应用大剂量多巴胺(>10ug/Kg·min)时仍然不能维持理想的血压,那么就则往往提示心功能状态较差,要加用多巴酚丁胺,甚至米力农、肾上腺素。合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正性肌力药提示可能存在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如果判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应用肾上腺素、米力农仍然不能维持血压的情况下,就应毫不犹豫的加用去甲肾上腺素,甚至静脉推注肾上腺素、去
甲肾上腺素,安装IABP改善冠脉血供,降低心肌做功。同时复查血气,根据电解质的结果补充电解质,注意血钙的维持。如果仍然不能维持血压,则考虑左心功能辅助装置的应用,以最大限度的改善病人的心功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同时双瓣膜置换的病人需依据患者的病情及有无并发症、中心静脉压高低来决定单位时间液体入量、输液速度来维护心功能。如双瓣膜置换合并左心室偏小、左房成形;双瓣膜置换加左房血栓清除;感染性心内膜炎再次换瓣,中重心功能不全患者往往需严格控制入量和输液速度来维护左心功能,以防发生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当然,一般补液需根据出量(即尿量、各管道引流量、汗液丢失量、呕吐量等相加),量出为入既不能限制入量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也不能过多过快的补充液体,加重心功能不全,术后24小时出入量应基本呈平衡状态。本组病人中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1例,经应用各种血管活性药物后救治成功7例,死亡4例,其中2例因低血压时间过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3.3 呼吸功能的监测 在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要根据患者情况调节适宜的通气参数,保持呼吸机达到理想的工作标准。使用呼吸机时防止气压伤,宜选用高容低压气囊,充气量8ml左右。理想的气囊压力为有效封闭气囊与气管间隔的最小压力。同时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按需拔除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的原则是:①除非非常必要,只要没有明确的禁忌症,气管插管应尽早拔除。②病情危重或体质很差的病例,即使有明确的拔管指征,也应适当延长呼吸
机使用时间。拔除气管插管前都要进行脱机自主呼吸试验[1]。
术后应按需吸痰,避免由于频繁吸痰造成气道分泌物增多,气道粘膜损伤而增加感染机会。吸痰应由浅入深,以免将气管外部的痰带入气管内。吸痰管大小合适,插入深度不应超过气管插管终端0.5cm以外[2],每次吸痰应在10s内完成,避免在气管内反复上下提插或深部停留。不恰当的吸痰会因为缺氧或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律失常、急性心功能衰竭或心跳骤停。我们的体会是如果有气管内插管,则遵循有痰即吸、吸则有效、长间歇、短而快的吸痰原则。如果拔除了气管插管,则给患者定时体疗,并鼓励患者自主咳嗽,咳痰,必要时超声雾化吸入,机械排痰机深度排痰等。3.4 术后各种管道的护理 ①保持各种管道装置无菌,尤其是各管口和接头无菌。输液管、输血管及输入血管活性药物管分开;②保持各管道的固定通畅,尤其是动静脉管道,以防止影响血压和CVP的监测;③同时注意观察记录心包、纵隔引流液的量、色及温度。术后应每15~30min挤压引流管1次,防止管口被血凝块堵塞,以保证有效引流。如果发现引流较多,则应增加挤压引流管的次数,如果短时间内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或停止,尤其是在应用大量促凝血药物的前提下,如果并发心率快、血压低、CVP增高等情况应高度警惕心包填塞的可能性,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增加挤压引流管的次数。如果突然发现引流管有大量红色血液涌出,则应考虑到左室破裂的可能性,及时通知医生。④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尿量、颜色、测比重,待循环稳定后及早拔除尿管。
3.5 加强抗凝治疗的护理 引流管拔除术后当天或第2天口服华法林维持凝血酶原时间达18~25s,活动度在30%左右为宜。凡置换机械瓣者,需终生抗凝冶疗;选用生物瓣者一般抗凝3个月即可。服用抗凝剂期间,观察有无出血或渗血、皮炎、发热、恶心、呕吐、肠痉孪、腹泻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遵医嘱减量或停药、抽血、查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来调整用药剂量。长期服药的患者如需拔牙或接受其他手术,应在手术前暂停抗凝药2天,以防出血;如与其他药同时服用时,无论是增加或减少抗凝药的用量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药。
3.6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瓣膜替换术后因为解除了静脉系统及肾脏淤血,往往尿量很多,很容易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所以术后除严密监测血容量的变化之外,要按时监测动脉血气的变化,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尤其是血K+的浓度,必须维持在4.5~5.5mmol/L,监护室内补钾不必局限于3‰的限制,因为按传统的补钾浓度不能超过0.3%的原则,低钾血症需较长时间才能纠正,同时需输入较多的液体,增加了心脏的容量负荷,而瓣膜置换术后要严格地限制补液量及速度。因此如果出现低血钾,可以用微量泵来输注高浓度钾(如当血清钾<3.0mmol/L时,将10%氯化钾20mL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用微量泵在1h泵完,若血清钾<3.5mmol/L则将10%氯化钾10mL加入生理盐水10mL中用微量泵1h泵完。泵完后15min复查血清钾,维持血清钾在理想范围则不再泵钾,24h内补钾量可达10g~15g,能进食者还可同时口服补钾
[4])。但是应注意用微量泵泵钾应走专一管道,不应在同一通路推注其他药物或测量中心静脉压(CVP),以免入钾过多。同时还应加强对微量泵的管理与维护,保证性能完好及输液速度的精确。当然还应当遵循“见尿补钾”的原则,如果病人尿量少,则应限制钾的输入,并防止肾功能的衰竭。补钾的同时还应注意补镁。参考文献
1.关丽萍,关丽珍.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替换术后早期ICU监护体会.海南医学,2003;14(4):38~39 2.孙迎贞,江淼.胸腔镜肺大疱结扎术中并发复张性肺水肿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实用护理,2003;19(3):14~15 3.郭加强,吴清玉.瓣膜置换在围术期护理.心脏外科护理学,748~749 4.朱儒红.高浓度补钾在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的应用.护理研究,2005;19(10):2112~2113
9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监护体会
发表时间:2010-9-13 10:32:21 来源:创新医学网医学编辑部推荐
作者:廖铭燕 作者单位:537000,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监护的方法。[方法]通过对9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监护分析,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抗凝治疗及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正确的监护,90例病人治愈出院。4例死于
术后早期急性心包填塞,2例严重低血钾心律失常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不仅需要及时正确的治疗,高质量的监护必不可少。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监护;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后病人管道多,手术创伤大,病情变化迅速,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术后监护应分清主次,又要注意整体联系[1]。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施行9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通过严密的重症监护室(ICU)监测和细致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病人的病死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96例,其中男42例,女54例,年龄22岁~59岁。心功能Ⅲ级~Ⅳ级,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术(AVR)33例,二尖瓣瓣膜置换术(MVR)36例,二尖瓣瓣膜置换+主动脉瓣膜置换(MVR+AVR)27例。呼吸机使用时间6 h~72 h。19例术后低钾,6例呼吸衰竭,12例严重心律失常。4例死于术后早期急性心包填塞,2例严重低血钾心律失常抢救无效死亡,90例治愈出院。
1.2 监护方法 病人回到ICU以后,术后常规放置桡动脉穿刺管持续监测血压,应用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定时监测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酸碱度、中心静脉压(CVP)、体温、尿量、电解质、血糖以及根据病人的心肺功能、术中体外循环情况和心脏血流阻断时间而合理使用呼吸机。
术后监护
2.1 心律失常的监护 心律失常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2.5%。
2.1.1 室上性心律失常 一般在主动脉置换术后较常见。当发生此种心律失常时,应立即给毛花苷C(西地兰)0.2 mg缓慢静脉输注,无效时给维拉帕米(异搏定)缓慢静脉输注,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1.2 室性心律失常 瓣膜置换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当发现频发的室性期前收缩时,应给予利多卡因1 mg/kg~2 mg/kg静脉注射,如发现心室颤动应用电击复律。
2.1.3 房室传导阻滞 由于手术刺激或创伤水肿压迫可致房室传导阻滞。一般给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静脉输注,严重者可使用起搏器,使用起搏器时,应注意避免导线脱落,保证电池有效工作。注意监护仪上起搏信号与QRS波的关系,有否脱落现象,随时调节敏感度及电流强度。
2.2 加强呼吸道管理
2.2.1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病人返回ICU,常规检查气管插管固定是否适当,做好刻度标记听诊呼吸音,将病人的头部放置在舒适的位置。对不清醒的病人要适当约束以免自行拔管。待循环功能稳定后,方可行气管内吸痰。吸痰时注意观察痰的颜色、稀稠程
度及痰量,常规2 h~3 h吸痰1次,若病人分泌物多可根据需要缩短吸痰时间。注意气道湿化,可防止分泌物黏稠及形成痰痂。每日拍胸部X线片1次,查血气分析,认真记录各项呼吸指标和数据,了解肺的顺应性及变化情况,经常肺部听诊,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对于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的病人,要做充分的准备后再试停呼吸机。停机后加强肺和呼吸道的护理,协助咳嗽,以顺利度过脱机后较短的不适应期[2]。
2.2.2 机械呼吸期间的护理 要注意观察病人的有无烦躁或表情淡漠等脑缺氧的征象,病人呼吸与呼吸机是否同步,是否有缺氧拮抗等现象;及时汇报处理。注意定时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均匀对称。如发现呼吸音不对称,及时调整气管插管深度;呼吸机的工作节奏有无异常,分析气囊漏气导致气道阻塞等。监测吸入氧浓度(FiO2)、SpO2等,30 min~60 min记录1次,综合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
2.2.3 拔气管插管后的护理 常规面罩给氧3 L/min ~5 L/min,鼓励病人咳嗽、排痰、深呼吸,予雾化吸入,每天2次或3次。
2.3 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监护
2.3.1 动态监测心电图的变化 心电图对血清钾的变化甚为敏感,当血清钾浓度<3.5 mmol/L时,将会出现节律紊乱: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为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甚至猝死。低钾还会出现QT间期延长,T波低平;当血清钾<3.0 mmol/L时,U波出现或抬高,Tu波融合;当血清钾<2.5 mmol/L时,出现T波倒置,ST段下移[1]。
2.3.2 电解质、动态血气分析 当病人入ICU 30 min后查血气分析、电解质,以后每隔数小时查血清钾1次。
2.3.3 判断低钾血症的发生 病人清醒后出现精神萎蘼、定向力减退、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等,或有恶心呕吐、腹胀等,均应警惕低血钾。一旦发现有低钾的表现,立即进行补钾,口服补钾药最安全,静脉补钾如浓度>0.3%必须中心静脉补入,严禁外周静脉补入。配制含钾液尽量不用含糖液,因葡萄糖可引起胰岛素分泌,使细胞外液钾很快进入细胞内,使血钾更低,所以在严格控制液体量的情况下,可将钾液加入无配伍禁忌的药液中输入(包括血和血浆)。高浓度钾应用微量泵注入并专人监护,深静脉单一通道泵入,严禁经此通道测CVP。经过高浓度补钾不能纠正低钾时,考虑补入镁(门冬氨酸钾镁)。并反复测定血钾直至正常,以核实补钾量是否恰当。
2.4 控制高血压 有作者[3]认为,高血压病人术后血压维持在不低于20 mmHg~30 mmHg(1 mmHg =0.133 kPa)的水平为宜。术后早期应用血管扩张药以控制血压。本组病人应用硝普钠、硝酸甘油等血管活性药用微量泵恒速泵入,由于疼痛、烦躁等原因可导致病人血压升高,因此,可使用镇痛、镇静药避免血压升高。
2.5 意识观察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极易发生意识障碍,表现为烦躁、谵妄、表情冷漠、反应迟钝等。对此类病人应密切观察瞳孔、意识、血压和呼吸以及四肢活动的变化,注意固定好各种管道以防脱落并注意病人的安全。
2.6 体温的监护 体外循环术中低温、术后复温不足、环境温度偏低等因素均可致
病人术后处于低体温状态(体温<35 ℃)[4]。长时间的低温可使循环阻力增高,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同时病人出现寒战,增加机体组织耗氧量。因此,需要严密监测体温及时采取复温、保温措施。维持室温在32 ℃~34 ℃,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均注意病人的保暖。在血流动力学平稳的情况下,可早期使用硝普钠0.1 μg/(kg·min)~0.2 μg/(kg·min)。注意观察末梢温度、皮肤颜色。
2.7 肾功能监测 尿量是衡量心肾功能、组织灌注及体液平衡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术后6 h是高排尿期,可达到3 mL/(kg·min)~5 mL/(kg·min)[5]。循环稳定后尿量逐渐减少,根据要求维持在1.0 mL/(kg·min)~1.5 mL/(kg·min)。每小时总结1次尿量,根据尿量补钾。
2.8 CVP 30 min~60 min测1次,根据其变化了解右心功能和循环血量情况。
2.9 引流管的观察 心脏术后常规留置心包、纵隔引流管,目的是引流心包内和纵隔内残留的积血。若引流不畅,可导致心包压塞。故术后8 h内每隔15 min~30 min要挤压引流管1次。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保持其通畅,每小时记录引流量。如引流量多,要找原因,及时处理,每日<50 mL后无血性引流液后可考虑拔管。成人>300 mL/h,小儿>4 mL/(kg·h),无减少的趋势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如果引流量偏多,以后突然减少或引流不畅,经挤压引流管无效,且伴有心率快、脉压小、CVP低、尿量少、末梢凉考虑心包压塞,常需要第2次开胸探查原因止血。
2.10 神经系统功能监测 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低灌注压、低流量、灌注温度和体温之间温差过大,可致脑缺氧性损伤;气栓、血栓可引起脑栓塞;全身肝素化、血液稀释、术前脑血管畸形可引起颅内出血。上述脑损害的临床表现可在麻醉停止后即刻发生,亦可延迟至术后数小时或数天后发生,术后加强对神经系统功能监测非常重要。全身麻醉未清醒病人,观察记录意识、瞳孔变化15 min 1次,意识恢复后,注意病人的四肢活动情况及肌张力,观察有无运动障碍表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11 心理护理 在ICU期间,陌生的设备和环境对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而言是一种新奇又恐怖的体验,极易产生认知障碍(如错觉、幻觉、时间感觉障碍、谵妄)等精神症状。医护人员要给予病人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尊重病人,各种操作尽量集中处理,动作轻柔并给予镇静药物。思想负担较重的病人,术后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甚至绝望等情绪变化。护士要注意观察此类病人的情绪反应,尊重并理解病人的感受,开导鼓励病人,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够尽快恢复。
小结
心脏瓣膜病病人病程长、病情复杂、体循环和肺循环长期淤血高压,心、肺、肝、肾等脏器严重受累,术中体外循环及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术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保证病人手术的成功率,术后高质量的监护是关键的一环,术后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防止心律失常,加强呼吸道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肺部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