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幸福教师
生活向左,幸福向右,远离倦怠,做幸福教师
2013年10月7日-11月3日,有幸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参加了2013年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聆听了八位教授的讲座,感触最深的是程斯辉教授的《教师的幸福感及其实现与提升》和谭细龙教授的《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我觉得这两个课题有相通之处,倦怠的老师不会幸福,幸福的老师不会倦怠,而且在十几年的工作经历中也见到了太多的不幸和倦怠的老师,所以在此借两位前辈之口,传自己
一己之情。
首先感谢各级领导给了我去华中师范大学学习的机会,让我在位于美丽的桂子山上的华中师大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这次培训,让我有了一次跳出工作看工作的机会,在教育理念得到提升的同时,我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彻底的反思。七天的培训,意义深远,幸福而充实,我感觉,既提升了综合素质,又更新了教育理念。专家的讲座每时每刻都在引起我思想的撞击和共鸣,各位教授从多个角度对教学工作中的各种困惑和行为进行了理论的诠释,引起了我的深刻反思。同
时发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有资料表明,在经济越来越繁荣的今天,中国人的幸福感却在不断地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喜欢比较;缺乏信念;不知奉献;不善于发现阳光面;不知足;不信任;压力大。那么生活其中的教师也免受到感染,主要表现为:(1)、在比较中越来越不认同教师这份工作,跟公务员比权力,跟国企比工资,跟商人比收入„„比着比着,教师
就不幸福了,没权没钱没地位!在比较中只看到了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2)、没有目标与追求,成为正式教师两三年还有工作的激情,但干着干着,就把教师工作看成了机械劳动,越来越麻木,不学习,不反思,得过且过,没有目标,没有追求,工作完全成了谋生的手段!湖面没有浪花而缺少生机,生活没有激情而死气沉沉!(3)、教师的责任压力让教师越来越不幸福,老师、学校频频成为各媒体追逐的焦点,使老师、学校经常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好像只要是孩子出了问题,总能跟学校或老师扯上关系,使教师承受了越来越多的责任了压力,长此以往,身心憔悴,幸福也就无从谈起。(4)、教育频繁的改革让教师越来越不幸福,一直以来,教育的行政化,使教改成了政绩工程,换一个领导改一次,改得老师无所事从,苦于应付,随着改革产生了大量无效的劳动,使教师的压力、埋怨、焦虑越来越多,教师离幸福也就越来越远。(5)、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碰撞给教师增加了很多无谓的劳动,“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干着应试教育的勾当”,这是许多同仁对现在教育的评价,组织几次比赛,搞几次活动,弄个兴趣小组„„就算进行了素质教育,学生的素质没见提升,老师的方案、计划、总结、心得却写了不少,无形之中增加了教师的劳动量,使教师怨声载道;考试不准给学生排队,但给老师排队,职称、绩效、工资、福利、评先、评优,考试成绩都占了较大的比重,使教师在应付“素质教育”的同时,还不得不想方设法提升孩子的成绩,夹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无所事从,难以幸福!
如果说干教师是不幸福的,那么为什么于漪、魏书生、霍懋征„„却干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快乐幸福呢?还有很多一线热爱本职工作的老师们,他们不幸福?很显然,他们是幸福的。既然他们能够幸福,那么我们就也能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如何实现教师的幸福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认同自己的工作。做老师的也喜欢跟人比,但横向对比的同时,也要进行纵向对比,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才能全面认识教师这个职业。教师职业有较高的稳定性,俗话说“有百年的老校却没有百年的企业”正是这个道理,做老师一般不用担心失业;教师有精神的丰富和快乐,作为脑力劳动者,教师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整天面对充满活力的学生,老师也容易“充满阳光”;教师有相对自尊和体面的生活,不用点头哈腰,不用畏首畏尾,不用苦于应酬,有相对自由自主的时间和空间,让教师有时间、有精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同时,教师岗位也给了教师更多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机会,只要珍惜这些机会,上优质课、写论文、写博客、出书„„这些都可以让一个老师成长、成才、成功;教师有桃李满园的幸福,大街上、商场里„„忽然有一个人亲切地叫你一声“老师!”,那是多么幸福和令人羡慕的事情啊!所以说教师有着其它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应该接受、认同、喜爱自己的工作,工作、生活的时候,要跟比自己强的人比,努力上进,寻求幸福的时候,要跟不如自己的人比,知足常乐,生活向左,幸福向右。
二、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教书而不读书,教书而不育人,是现在很多教师的悲哀。现在很多教师要求学生多读书,而自己却以工作忙,琐事多为由不读书,不学习,其实学习不仅能丰富知识、开拓视野,还能颠覆我们观念中那些不正确、不完善的教育思想,使自己的教学技能不断提升,更重要的是学习可以让我们觉得自己活得很充实!坚持每天让自己读会书,学会习,让自己过得充实,那不是一件精神长寿的美事吗?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学习,让学习成为习惯,让读
书成为享受!
三、在反思中发展自我。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是个主客复合体,他们每天都是新的,所以我们不可能把教学变成机械劳动,教学中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那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反思。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再反思,再改进,在持续改进中,做个反思型教师,终于有一天我们回头看时,发现自己走过的路是多么的不平凡,一篇篇论文、一段段反思、一个个案例,学生成才,自己成功,是多么的有成就感啊!
四、在参与中实现教育梦想。现在的教育,组织的各种活动越来越多,各种征文、专题、研究、交流活动,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积极参与,实现自己。但我们不可能参加所有的活动,那样只会让我们活得更累,找到自己的优势,善于表演的,多参加文艺活动;善于说辩的,多参加交流活动;善于写作的,多参加征文活动;善于讲课的,多参加优质课活动„„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把它不断地放大放大
再放大,终于有一天你成了别人心目的太阳,自我价值得以实现,难
道不是最幸福吗?
五、丰富生活,美丽人生。当老师不能不看书,也不能当书呆子,也要有自己的爱好、消遣方式。生活不幸福的教师,在工作中也很难做到幸福,家庭不睦,邻里不和,同事不亲„„各种不好的情绪难免会带入到工作中。作为老师,要丰富自己的生活,扩大自己的交际面,让自己的心情更加平和,让自己的心态更加乐观,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满。努力做到家庭幸福,工作满意!当谭老师讲完的时候,我对他的课进行点评,谈了自己的看法,在此也想以此作主结尾:“不议论,不评论,不讨论,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你能改变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生活向左,幸福向右”,希望所有的同仁们都能幸福!
谭细龙教授的“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注重了精神的引领,使我们找出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真正原因,以及如何预防教师职业倦怠方法。刘亚教授的“网络时代青少年心理安全问题的反思”,通过大量生动的实例阐述,使我们明白了学生心理安全存在的原因和危害性,在新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去防范和解决这些不安全因素与事件的产生。中学高级教师肖文记的“一节好数学课的生成„”,从理论到实践、从内容到方法、从教师到学生,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一节好数学课的标准:既要贯穿知识、提升技能、融合思想、发展思维,又要点燃激情、激活思维、焕发生命力,还要灵巧设计、揭示本质、精彩生成,让鲜活的数学教学思想在课堂中流淌,让数学课堂精彩纷呈。黄东波专家的“数学教育的目光有多远”,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的分析了数学的方法、思想和精神,提倡多维的视角与宽广的视野,站在文化立意的高度,为我们展开了数学教育的深广画卷。奥术教练汪严承老师的“新课程数学教学设计”,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他认为:问题的设计要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问题的设置要自然、合理,要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关注,形成欲罢不能的追求目标,以利于学生在认知冲突中不断创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叶显发教授精彩的帮我们分析在了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转变思想观念,实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以及提高课堂高效的方法与策略,使我们对数学的教学产生
了勇气、提高了信心。程斯辉教授从中国社会现状入手,提出中国教师的幸福感的下降问题,指出了幸福感的下降原因及危害,让我们能够全面认识老师这个职业,把握教师的职业特点与专业发展要求,努力做一个专业、幸福、快乐的老师。
为期一周的培训,充分重视了我们学员的参与和体验,无论是学员与专家之间的互动交流,还是学员与学员之间的思想碰撞,都极大地调动了学员主动参与到培训中的积极性,让学员在亲身体验、深入思考中得到提升。下面就我的学习结合平时的教学工作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培训转变了教学思想,更新了教育理念
在以前的数学教学中,我并没有认真领会新课改的意义和真正的内涵,在教学模式和对教材的处理上还是主要参照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通过这次学习后我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需要全员参与。认识到新一轮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力图体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在教材的取材和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体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实施的关键,课堂教学评价是制约课堂教学能否真正实施改革的瓶颈。认真搞好课堂教学评价,实施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就能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热爱数学,乐于学习数学,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激励机制,为学生形成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建构坚实的平台。因此正确认识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实施数学新课程中的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关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课程,要不断的更新自己教育观念和知识体系,及时补充新知识,并对原有知识进行整合,更需要调整自己原有教学思路和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节奏适应新的教育形式。
二、培训转变了教师不只会教书,更应善于反思
教师要在教学中反思,反思后再进行到教学中才能提高。尤其是一线教师,重要的工作阵地就是课堂。但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多读书、读好书,是反思的基本条件。因为读书,可以让自己从不同层面得到丰厚;读书,可以加深自身文化底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读书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学会思考,在思考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成熟。
三、培训告诉了要老实做人,强调了认真工作
通过学习,我的视野变得开阔了。在培训中,我摘抄了几句名言:第一句是“教育是事业,教育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第二句是:“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第三句是:“教师素养的厚度,决定了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高度。”几位教育专家和教授讲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使我深受启发,这次的学习我深感到学校和个人的发展均需长远规划、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适应
形势,以后我在教学中要以求真、务实和创新的工作作风,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总之,此次培训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进步,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力争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听程斯辉教授的《做幸福的老师》,听谭细龙教授的《教师职业倦怠成因与对策》让我对自己从事的教师职业进行了新的审视。程斯辉教授谈到,教师应该把握自己的周期(资格准备期,角色适应期,胜任成熟期,高原停滞期,突破超越期,平稳过渡期)。教师突破“高原期”,就要突破自己的传统,习惯,经验,突破自我,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批判自己,敢于否定自己的经验。对照自己,距离学生喜欢的老师还相差甚远,应该修炼学生喜欢的品质:公平公正,民主,体谅,耐心,鼓励,欣赏,幽默感,博学多才,言行一致……。作为教师,应敬畏孩子的圣洁,学校的神圣,教育的崇高,才能把握幸福的公式:幸福=喜好+投入+意义。谭细龙教授在《预防教师职业倦怠》中提到,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用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当老师要当到你的课外生活都应该是学生羡慕的,因为教师的行为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专业真
正的发展。
李玉新教授的《基于课程标准 构建自主课堂》、余国教授的《转变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效率》、叶显发教授的《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评价》、《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的讲座,从不同角度阐述阐述了教育的理论和对策,这些讲座与我们的课堂教学紧密相连。从如何上好
仅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又富有实效的课,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创造的价值与快乐,如何打造自主的课堂,到有效的教学评价,再到因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让我听得意犹未尽,每位教授的讲座,并没有高深的理论,他们所讲的每个例子就像发生在我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让我能够与自己的工作对照,专家的针对性分析又让我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深刻的反思。
程斯辉教授的《师生沟通的艺术》和刘亚教授的额《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更是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了指导性,两位教授以大量的例子对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进行了分析,程教授讲到“教师是学生的重要他人”,又用大量的实例分析了“教育硬币”的特征,让我深刻的理解了教师的爱应该是源于母爱而高于母爱,教师对待学生应该关怀而不冷漠,理解而非说教,尊重而非霸道。从教授的讲座中,我还理解了怎样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技巧,师生有效沟通的原则。刘亚教授的讲座结合中西方的教育分析了中国现在的教育现状,从心理健康的角度为我们阐述了心理健康视野下的学生观,师生互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能力观,以及现在教育的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深刻、睿智的讲解,让我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了新的感知。
雷实教授的《新课程的文化寻根和文化开放》从国学的角度为我们分析了基础课程的文化开放,并结合实例从PISA数学素养,PISA阅读素养,PISA科学测试的方面阐述了基础课程的文化开放的策略,让我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又经受了一次洗礼。
这次培训,听专家的每次讲座,都有很多收获,每次的讲座,我都对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困惑和行为从多个层面进行了理论上的深刻反思。同时通过培训,也我认识到自己距离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学科带头人,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引领者相距甚远,我会把这次的培训当成自己教学生涯的一次里程碑,一个新的起跑线,当成自己事业的加油站。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地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在学习中反思,在实践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自我加压,主动学习,真正起到学科带头人的作用,让自己的教育之路走得更稳,更实,为濮阳县的教育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第二篇:做幸福教师.doc
幸福的做教师
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做教师的幸福,这不是一组文字游戏,三者依次是目标、实践与成功。
教育是个非常精密细致的工作,影响深远广泛,因为教育面对的是鲜活、成长的学生,他们将来不仅要担负起对民族、对国家的重任,同时也要对自己负责。教育一直是以小喻大、以近知远的源头工作。构建和谐、安宁、幸福的社会,必须培养充满幸福感的公民,而培养懂得幸福、追求幸福的公民,必须有幸福的教育、幸福的老师。当第一次听到“学校是一个允许孩子犯错的地方”这句话时,心里充溢起莫名的幸福感动。教师要有幸福的追求,要充满幸福地做教师,并不意味着必然会窄化、浅化教育及其幸福本身,只是从人生的深处、隐处把“幸福”这一要素提炼凸显出来。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个“光辉”中应该必然地蕴含着“幸福”的因子。这种幸福不只来自于外界的赋予、物质的回馈,更是得益于内心的充盈,来自于心灯的呵护、薪火的维系和传承;来自精神的给予获取、吞吐吸纳。教师要像勇士一样勇敢地承认并追求教育生命的幸福,进而创造出整个人生的幸福和全体社会的幸福。
作为教师,经常会接到家长的电话,不是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就是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些表现,这时的我们都会感到很幸福。然而,这和理想中的做幸福感的教师,还相差甚远。学习怎样幸福地做一个幸福的人,是教育及至人生的大问题。
不仅在于自己是幸福的,而且还在于可以通过共享传递扩大幸福,这对社会文化的贡献,并不亚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文明的创造,在物欲横流、人心不古的社会竞争中,让每个人幸福地活着,对人心的滋润和维持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敬业、勤奋、刻苦、奉献是追寻人生价值的内在过程,不是依靠外界规范压束的。这是教育有异于其它职业的地方。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如果对工作、对学生不用心、不动情,那备课笔迹的好坏、量的多少,上课时间的长短,作业批改的次数,甚至考试的成绩都不足以成为衡量其教育的标竿。进一步讲,如果不是真心真情地教,就没有“真”的教育和教育的“真”,没有幸福地教,就不会获得教的幸福。做教师的幸福,无论是从外部到内心,从别人到自己,从教育生涯到人生全部,都要有心境的开阔、生命的敞亮。
第三篇:做幸福的教师
做幸福的教师
幸福地做教师
教师工作原本就是一种享受,因为学生是那 么可爱!爱生活、爱事业、爱学生是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只有播下爱的种子,才能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毫无精神压力的气氛中学知识,学做人。如果学生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奋斗的快乐,我们的能力不也就发挥到极致了吗?感谢生活,感谢学生!爱学生,所以很快乐;快乐,所以工作着;工作着,更加快乐!
有人说教师是雕刻家能把一块块石头雕刻成有用之才。但我却想做名欣赏家,一个快乐的欣赏家,我们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件值得欣赏的“艺术品”。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他们美好的一面,积极上进的一面放大。当他们受到污染时,为他们去除污渍,维护他们光鲜的形象,鼓励他们积极的面对人生,对自己负责,做自己命运的雕刻家。
要做快乐的欣赏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自踏入教师行列至今已有三个年头,其间出现学生成绩不好、学生顽皮不听话、家长不理解不支持等负性事件是家常便饭,很多时候灰色情绪不请自来,加上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工作量非常大,有时候觉得当班主任真是累,熬到何时才是头!真有一种心力交瘁的感觉。为此,我对自己的心境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做一名快乐的班主任。工作虽然辛苦,琐碎,有时还不被人理解,然而这份工作是崇高的,愉快的。这份感受来自于学生带给我们的感动,它如蒙蒙细雨湿湿漉漉的的滋润种子的梦境,如无尚的春意,暖洋洋的慰藉着无助的心灵。
我曾教过的一些学生,他们从小学起就比较自由散漫。到初中后,随着知识量的增加,他们又开始自暴自弃经常捣乱,上课说话,影响课堂。我就经常找他们谈心。从他们擅长的体育谈起,鼓励他们组织篮球知识讲座,恢复自信去完成学业;从生活上关心他们,饥寒冷暖,喜怒哀乐事事关心,真正去体贴他们。渐渐的有了一些好转。我看在眼里很是欣慰。突然有一天下午下着小雨,最后一节自习课,班上几名同学不见了,同学说是他们带走了。我有些泄气了,难道我所有的努力都成为泡影了?快下班时,我见他们湿漉漉的回来了,手里拿着一盒蛋糕,对我说:“老师生日快乐!”。原来他们不知从哪知道那天是我的生日。
我一下子惊呆了。也为自己曾有的退缩心理而惭愧,为什么距离成功只差一步之时,我却要选择放弃呢?它让我懂得教育工作的持久性,让我更加坚定了做名欣赏家的信心。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他们,去品味他们。
有一次我见班级地上纸多。就想让一位同学来监督这件事。有位平时十分内向的男孩子小心翼翼的举起了手,我宣布让他负责。没想到下课后,他同座向我汇报,这个内向的小男孩说:“小学到现在,终于有老师让我当班干部了,我一定好好干。”果然地面是非常干净,甚至在英语课上,他敢于举手领读单词,博得同学阵阵掌声。要相信这样一句话:不是学生的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少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每个孩子都是有待开发的金子。
谁说一语只值千金?我认为,它可以创造一个生命,拯救一个灵魂......花有花的光彩,叶有叶的荣耀,根有根的的感受。当班主任从事德育工作的确很累,但做一名快乐的欣赏家,我真得很快乐!很幸福!
第四篇:做幸福教师
做幸福教师
99年我怀揣着梦想踏上了三尺讲台。做一名好教师,一直是我的追求。虽然我是一名农村教师,但我一直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但是随着教龄的不断增加,自己身上出现了一些让自己都不理解的事情,比如,走进课堂的神圣感没了,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消失了,桃李满天下的希翼淡漠了,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无奈当老师的感觉却增强了„„。尤其我还是一名男教师,微薄的工资面对日益增长的消费,有了唠叨和抱怨,内心不断经历着身心疲惫,心力交瘁的感觉,让我觉得工作热情在不断的减退。
“职业倦怠”这个词语,一直以为离我很远。但在今年暑假继续教育培训中,听了严文强博士做的 “走出倦怠,做幸福教师”的专题报告,他的演讲诙谐激情、文采飞扬,一天几个小时的讲座过程中,我始终全神贯注的聆听,在我的内心激起了阵阵的巨浪。想想自己的情况,这才知道自己是产生了职业倦怠。通过演讲也对职业倦怠有了官方的解释:一种与工作有关的情绪衰竭、疏远、职业效能感降低的综合征。生理上经常疲劳、失眠、食欲不振、喉咙嘶哑、背痛、头晕,内分泌功能紊乱、血压升高等。心理上觉得工作无意义、无价值、枯燥、重复、琐碎,感到前途暗淡,常产生厌倦、抑郁、压抑、焦虑、烦恼等负性情绪。行为上对工作敷衍了事,不思进取,不愿钻研。不仅如此,教师职业倦怠直接影响教学品质,阻碍教师专业发展,会引发家庭冲突和危机,危害学生的学业,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真没想到,自己的职业倦怠,有可能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真是十分可怕,既害人又害己。虽然产生职业倦怠多半是社会造成的,但毕竟是我们的行为直接造成严重的后果,既然我们不能改变社会,那就调节好自己的心态,调整职业倦怠寻找压力下的幸福,做幸福教师。
生命需要激情和梦想的唤醒,我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价值,审视自己的职业使命,重拾自己当初走上教师岗位的梦想,告诉自己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是承载着祖国的希望和未来的伟大事业,只有爱岗才能敬业,从那时起,情揣着自己的梦想和激情,我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教育实践当中,几年来我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许多的进步和突破,现在更加的热爱自己的工作了,并有信心把这条路走下去。
风格和个性是教育人生幸福的独特角度,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当中,我以诙谐,快乐,严谨的教育风格,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学生爱学乐学,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培养了他们健全的性格,学生不会成为只会学习的书呆子,更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乐观,上进少年。看着孩子们的不断进步和成长,使自己对自己的工作更加有信心。
爱,既是教育的目的和旨归,又是教育的桥梁和手段。只有心里常有爱,才能包容,有耐心,会欣赏。这是做为一名老师该具备的品质,我常常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和他们一起玩,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聆听他们的心声、、、时间久了,孩子更爱老师了,对老师格外的尊敬,我也常常在他们身上发现优点,就不会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对他们分级对待,能理解他们,欣赏他们,孩子就更加的爱戴信任你,从而达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目的,自己也更加的爱自己的工作,愿意去主动工作。
感恩,是优良的道德,喜欢是教育人生幸福的韧度。在生活中我常常提醒自己要感恩,感谢父母,感谢党给了我们如此太平,安静,快乐的工作环境,我们才能更好的生活,也要感谢孩子们,给我们带来的许多的快乐和许多生命中的感动,我们也只有喜欢自己的工作,才能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常怀一颗感恩心,而不是怨忿,常情一颗喜欢的心,而不是倦怠,那么我们才能工作的开心,才能不断的进步。
努力,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记得有人说过,不能做教书匠,要做有思想的教育者,思考才证明你是为人而活着的。与其看着别人在事业上不断的突破,成功而怨忿,不如马上开始努力。做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惟有学而不厌才能教学生,不但在工作上我们要兢兢业业,还要不断的努力提高自己,突破自己,在这十几年的教学中,我始终走在教育教学的最前线,大胆尝试,不断研究,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当然努力与得到是成正比的,这些年也受到了同事与领导的好评,使我在教育教学的岗位上,不断的前进,再前进„„。
其实只要努力,就会克服职业倦怠,成为幸福的老师,就会把顶峰踩在脚下”,只要我们肯静下心来,以饱满的激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教育事业,走进学生心灵,多读书,多学习,多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克服职业倦怠,不是问题。
第五篇:做幸福的教师
做幸福的教师 刘惠
臧克家说:“一个和孩子常年在一起的人,她的心灵永远活泼如清泉;一个用心灵温暖别人的人,她自己的心必然感到温暖。”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作为老师的我们的确是幸福的.面对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会让我们永葆童心,感受到拥有这份职业的自豪;面对那一节节得心应手的课堂教学,会让我们无比欣慰,感受到那份成就感.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写得特别好:“有了伴随幸福的教育,才可能有伴随幸福的学习。有了幸福的教师,才可能有幸福的教育,才可能有幸福的学生。”可见,只有认为做教师是幸福的,真正幸福的教师,他的工作才是积极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由于时代的局限、观念的差异、社会对教育功利性要求,或是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师“数字化”的评估等等,自然都是影响教师精神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幸福的教师应该是清醒的乐观者,浪漫的现实者,面对现实、改造现实、宽容现实、超越现实,面对现实我们可以选择有多种人生的态度。这既决定于现实的形态,更取决于教师主体的心灵品质,既可以冷漠仇恨、愤世嫉俗,也可以积极建构,进取创造。关键在于你自己怎样看待“现实世界和自我”,人们常说“知足常乐”,人们也常说“不知足者常进步”,这个“度”的把握关涉人生境界的大艺术,所以有人折衷“用出世精神做入世之事业”,当我们面对“坚硬冰冷”的环境时,常常劝告自己,我不能改变环境,但我至少可以改变自己。这决不是阿Q式的回避和自欺,更不是主体操守的丧失和道德底线的突破。这是一种平和心态下的建设性的举措,当现实不能如愿、如期改变时,要保留热情,善待自我,假以时日、积聚实力,这是个关键的过程,人生的意义全部体现在它的过程中,这是人生从花粉中酿蜜的过程,从苦痛中来争取幸福的过程,抽取了过程只剩下起点和终点,当起点和终点重叠在一起就变成了零,或许我们可以说人生离开了过程,便没有人生,没有了人生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生的幸福也许并不是获得什么,而是一直不断地追寻什么,寻找教育的幸福的行为本身就赋予教育以幸福。教师的幸福决不是靠分数、指标、金钱、待遇来叠加,尽管必要的物质条件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但幸福却属于灵魂的体验,精神的圆满,是一种通融、豁达、敞亮、满足和感激,是一种物质之上的物质,知识之上的知识,智慧之上的智慧。
热爱自己的职业,你就会幸福.把这份职业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去做.满怀理想与憧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柔情,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并超越自我,才能感受到教育的快乐.好似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的窦桂梅老师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典范.正因为她热爱自己的这份教育事业,她才能和自己的学生同在一片蓝天下;正因数她热爱自己的这份教育事业,她才能那样潜心梳理自己的课堂;正因为她热爱自己的这份教育事业,她才能将教材用心地进行二度开发;正因为好热爱自己的这份教育事业,她才能坚持不懈,勤勉努力,成为了新时代的佼佼者.三尺讲台,她和学生们共同演绎着精彩,收获着快乐与成功,享受着做一名教师有滋有味的幸福.与学生为友,你就会幸福.“提名道姓:师生之间无隔阂”“微笑教学:亮出最佳的名片”“莫做杀手:播撒阳光耀心灵”“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爱心长存:为人师者所必备”这一章章,一节节无不在诠释着这样一个道理,教师只有与学生成为朋友,才能真正地去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尊重,信任,敬佩与喜欢。课堂上一句“这个字音我也不能确定,敢快拿出字典自己的查一查。”“这道题的解法很多,谁还想到了老师还没想到的方法?在学生面前遇到问题不去躲避,主动提出共同商讨,把学生真正看成是一个个体,一个和自己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友人。真正认识到辅助他们学习成长的历程实际也是促进我们教师事业成长的历程。只有我们真正这样尊重学生了,才能收获孩子们每天清晨“老师好!”那一声声真心的问候,每逢佳节时,那一份份深深地祝福。才能享受到每次孩子能主动和你谈心的那份幸福感。当你收获了这一切,你就会感受到自己是无比的幸福的。
强调教育人生的幸福,便是寻求教师生命的意义。人为什么要活,这是一个哲学命题,教师为什么要“教”,也是每一个清醒的教育工作者无法愈越与回避的本源性问题。我欣赏作家毕淑敏的直抵入心的一句实话: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便在于我们要努力赋予它的意义。我想我们的教育生涯也是如此:不管教师这个职业的取得是偶然还是必然,是主动还是被动,只要你还在从事它,在作为谋生手段的基础上,再把它变成事业,寻求价值和理想,寻求到快乐和幸福是人生的必需。对教师而言,教育工作占据了人生长度和宽度的很大比例,它的意义决定着人生的意义,他的价值决定着人生的价值。可见做幸福的教师对每个教师而言不仅是为何而教,也是为何而活的问题。
做教师的幸福不仅在于自己是幸福的,而且还在于可以通过共享传递扩大幸福,这对社会文化的贡献,并不亚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文明的创造,在物欲横流、人心不古的社会竞争中,让每个人幸福的活着,对人心的滋润和维持是至关重要的。尽管教师的幸福不应具备如此强烈的功利趋向,不应背负如此沉重的文化使命。但这是其职业必然的社会效用。
教师的幸福,在于劳动的结果不仅仅是付出,而是在付出中我们获得了成长,获得了提升,这是一种成长的快乐。对于享受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学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生活本身。
200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