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吟唱声声扬古韵 诗词朗朗神飞扬
吟唱声声扬古韵 诗词朗朗神飞扬
——让“吟唱”教学法走进课堂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诗经》起,一直到今天,古诗词以其广泛的内容,深邃的内涵,真挚的情感,承载着华夏民族辉煌的历史。古诗词正是先人给予我们的一份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是经过筛选出来的精品中的精品。短短的几行字,寥寥数语,却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和醇厚的美韵,而这其中的哲理与美韵更是让学生受益。那么,如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使学生领悟蕴涵在其中的各种情感,从而陶冶学生自身的情操呢?这让我们的语文老师陷入两难境地:讲多了,古诗词的整体意境美被拆解;不讲,年幼的孩子又难以逾越理解的障碍。我在教学古诗词时,一般是让学生先读,然后逐字逐句解释诗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背诵。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学得很枯燥,乏味。所以怎么教学古诗词,成了令我和同行老师们愁眉不展的难题。
五月中旬,我有幸参加了“和美课堂”第七届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切身领略到了戴建荣老师的古诗词吟诵教学法,受益匪浅,为我打开了另一扇学习古诗词的大门。
戴老师根据当代儿童的认知心理,借鉴中国传统诗文学习的优秀经验,古为今用,摸索出别具一格的小学古诗词“吟唱”教学法。其实用“吟唱”来概括戴建荣老师的古诗词教学法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它包含四个组成部分:读、唱、吟、舞。这四个部分有机组合,互为支撑,融为一体,看似简单,却把孩子们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反复诵读中,既读懂诗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一、音律入诵读
“吟唱” 教学法的第一步是“读”。
现今的古诗词教学中,老师们大都按照“两字一顿”这样一种单一的模式来指导学生诵读。以《回乡偶书》为例:(“/”表示停顿)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似,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种“千篇一律”的朗读,单调乏味,没有情趣,久而久之,学生对古诗词诵读就会失去应有的兴趣。
中国古诗词十分讲究音律,“平上去人”四声抑扬顿挫的节奏和声韵变化体现出鲜明而丰富的音乐性。如果把音律引入诵读,指导学生按照“平长仄短”的规律来朗读古诗,岂不是能更好地再现古诗的音韵之美,引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吗?
“平”指平声字,包括现在普通话中除去由古人声字变来的全部阴平和阳平的字;“仄”指上声、去声和人声的字。戴老师的具体方法是:平声拖长音节,仄声声停气不停,缩短发音。五言诗句看第2、4句和末尾字,七言诗句看第2、4、6句和末尾字,如果这些字是平声,朗读时拖长音节;如果这些字是仄声,朗读时声停气不停。由于现代汉语中许多字音已不同于古音,如果过于拘泥古诗的格律,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难度太大。戴老师在借鉴古法的基础上,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平仄音律简化,让学生以汉语拼音的四声为准,读音为一声、二声的归入平声,三声、四声的归入仄声。
以《静夜思》教学为例:
课始,戴老师就指正了同学们“静夜思(sì)”的读音,不仅给台上的学生也给我们台下那么多的听课教师也上了重要的一课。在课堂上,戴老师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遇到古诗、古词、古文的读音时应该查《辞源》。
在这本书中,“思”有三种不同读音。
读sī时有5种解释:1.思考,想问题;2.思慕,想念;3.悲感;4.助词,用于句首;5.姓。
读sì时只有一种意思:心绪,情绪。
读sāi时则同“腮”,多胡须的样子。
而在这里诗题“静夜思”的意思是“静静夜晚的一份心情”所以应该读第四声“sì”。其实用我们现在的方式去区分记忆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作动词时读sī,作名词时读sì。原来,这个字是这样读的,从小到大自己一直都没读正确,还把错误的读音交给了学生,有些汗颜。同时,也钦佩博览群书的戴老师。
在这节课上,面对三年级的孩子,戴老师通过《静夜思》一诗的教学,教给学生进行诗文诵读的方法很简单——“读之歌之吟之舞之”八个字乃是这位教师的研究成果,涵盖了他多年的学习心得和实践智慧。
课堂上,教师教给学生平仄的规律,平长仄短,一句一句进行指导。(“一”表示平声,“|”表示仄声,“——”声音延长)
— — — ︱ —
床 前 明 月 光,— ︱ ︱ ︱ —
疑 是 地 上 霜。
︱ — ︱ — ︱
举 头 望 明 月,— — — ︱ —
低 头 思 故 乡。
— — — ︱ — — ︱ ︱ ︱ — ︱ — ︱ — ︱ — — — ︱ —
戴老师根据诗中平仄的变化画了一条类似于“心电图”的线条,他运用手势指挥学生读出平仄,在线条上标出每个线条顶端的字,让学生再次领略到了老师的用意。原来这条线恰恰体现了李白的心情变化。戴老师时而委婉动听、时而稳重深远的吟唱,让古诗的吟诵变得是一种赏析性的朗读,并通过范读,指名朗读,齐读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读出了诗的味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二、吟唱进课堂
充分诵读之后,就是唱和吟。
要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和情感共鸣,仅有读是不够的。中国古人在读诗时不仅“高声朗读,以昌其气”,还讲究“密咏恬吟,以玩其味”。咏,歌也,吟,呻也。在高声朗诵之后,古人又通过吟唱的方式,进一步人诗境、悟诗心、品诗味,这一点值得后人认真学习和借鉴。
唱,最能打动孩子的心。唱诗呢,需要音乐的配合。古诗原配之曲,现大多已失传,流传至今的为数极少,如为《送元二使安西》所作的《阳关三叠》,就是其中一首经典之作。
但更多的古诗需要老师自己选曲配唱。戴老师认为,选曲应遵循这样几条原则:①准确理解诗意,曲子要和诗歌的情调吻合;②弦律要简单,易于吟唱;③弦律应高雅古朴,一般不宜选流行歌曲。
吟,是中国古诗特有一种诵读方式。吟,不同于唱,讲究“无腔无调,随意而出”。意在通过吟诗,心中复现情景,领会诗情,“并由于当时当境和个体性情而赋予其鲜活的生命”,达到“虽复现而却不落陈腐”的境界。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吟是读者对诗境的“个性化解读”,对诗意的“个性化表达”。
怎么吟?戴老师说,半读半唱即为吟,即按照唱的韵律,用读的语调,把古诗诵读出来。传统吟诗对今天的孩子来说十分陌生,在理解和接受上有难度。戴老师通过先读,再唱,为吟打好基础;再通过自己的示范,让孩子们从模仿开始,逐步了解和掌握吟诗的方法,从而感受到古诗的音韵之美。
在教授《静夜思》时,他和着丝竹旋律,用半读半唱,读唱结合的方法吟诗,吟出了悲伤之感,吟出了李白对于家乡的深深思念,把自己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把诗文中的景和情融合在一起,赢得了听众的热烈地鼓掌,气氛达到了高潮。
三、手语表情意
《诗•大序》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境界:“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的确,当读、唱、吟都不足以表达内心进发的情感时,孩子们怎能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呢?
在教学中,戴老师习惯性地用手势指挥学生吟诵时,我发现,读到动情处,不少学生情不自禁地举起小手,学着他的样儿,和他一起舞动起来。我怦然心动:孩子们是想用全身心来表达此时此刻的情感啊!原来,学过聋哑人手语的他把手语融进了读、唱、吟之中,让孩子们能更酣畅更有情趣地抒发心中的情意。生动形象的手语,具备了会意和抒情的双重作用;吟唱中再结合手语,还有助于巩固理解、积累内化。另外,在打手语这一环节中,学生展现即兴发挥的体态语,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鼓励个性发展也是有一定作用的。说课讲座环节,戴建荣老师说:“童心就是诗心,孩子们喜欢,古诗才会有生命。我所做的一切就是唤起孩子对古诗的情感,激发孩子学古诗的兴趣。我觉得,我们当老师的,不管怎么教,一定要让孩子们喜欢。孩子们喜欢学习,那学习不就成了和游戏、玩耍一样快乐的事了吗?”
有人说,诗其实就是人的生命,是人的生命中那个最美、最真的化身。诗如生命,生命如诗,戴老师以一颗如诗的心,不仅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了一条古诗教学的成功之路,更领悟到了通向成功之路的真谛,那就是“不管怎样教,一定要让孩子们喜欢”。在这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话背后,我们看到戴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对学生的爱,看到了一颗和孩子一样纯真的心。这或许就是他能够走出一条成功之路的原因吧。爱,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或许是对戴建荣古诗“吟唱”教学法本质的最好概括。
总之,戴老师的这种“吟唱”教学法,对于小学古诗词教学来讲是必要的,让我们吟唱出古诗词的意蕴,品味经典的魅力,让学生在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第二篇:“古韵诗词,墨存风华”古诗词大赛题库
“古韵诗词,墨存风华”古诗词大赛
题库
一、唐诗
1、唐诗简介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618年—907年)的诗,但也可以指以唐朝风格创作的诗。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2、唐诗的分期(1)初唐时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也是初唐有名的诗人,他是第一个举起诗歌革命大旗的作家。在文风上,初唐时期的诗人作品中气象万千,雄浑博大,已经从南北朝争相纤构狭小的宫体诗中逐渐走了出来,开辟了新的世界。(2)盛唐时期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们的诗雄视千古,为一代之冠,在他们的笔下,无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古风歌行皆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杜甫的《三吏》、《三别》等;另有王维、孟浩然代表田园诗派和高适、岑参代表边塞诗派。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被称为“吴中四士”。(3)中唐时期
在中唐时期,分为前期与后期,前期处于低潮,后期则重现繁荣景象。前期代表诗人刘长卿、韦应物(山水诗,王孟余绪)、卢纶、李益(边塞诗,高适、岑参余绪)后期则出现“新乐府诗派”、“韩孟诗派”。白居易、元稹领导了新乐府运动。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此外,刘禹锡,李贺之诗也颇有成就。(4)晚唐时期
晚唐时期为夕阳返照时期晚唐诗人较著名的有:温庭筠、李商隐、杜牧、韦庄等。其中,李商隐和杜牧被人们称为“小李杜”。
4、作者介绍
(1)孟浩然,(公元689--公元740),本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不宽。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2)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被后人称为“诗佛”。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3)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4)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晚年曾官至太子少傅。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城,葬于香山。与李白、杜甫并称“李杜白”。现实派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唐诗三百首全集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游子吟 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春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终南别业 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咏鹅 洛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剃下。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古浪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金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一望二三里 佚名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支花。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越女词 李白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明日歌 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二、宋词
1、宋词简介
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豪放派)、辛弃疾、柳永(婉约派)、李清照。
2、宋词类别
(1)、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2)、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3)、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4)、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5)、按词牌分。
3、宋词的发展
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就其发展演变的实际情况看,继承与创新也不是相互脱节的。
4、代表人物 婉约派
代表人物:柳永、晏殊、周邦彦、李清照、姜夔
代表作: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
豪放派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等。
代表作:苏 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江城子·密州出猎》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岳 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豪放词派不但屹然别立一宗,震烁宋代词坛,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5、词人介绍
(1)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2)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3)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调笑令 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调笑令 王建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 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竹枝词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潇湘神 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梦江南 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闺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
人语驿边桥。
采莲子 二首 皇甫松
菡萏香连十顷陂--翠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晚来弄水船头湿--翠棹,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船动湖光滟滟秋--翠棹,含看年少信船流--年少。无端隔水抛莲子--翠棹,遥被人知半日羞--年少。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西蛾眉,香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 温庭筠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菩萨蛮 温庭筠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更漏子 温庭筠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乡帘垂。梦长君不知。
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起声。空阶滴到明。
菩萨蛮 韦庄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菩萨蛮 韦庄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女冠子 韦庄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女冠子 韦庄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
仍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荷叶杯 韦庄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惆怅晓莺残月,泪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恨。
思帝乡 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浣溪沙 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南,印沙鸥迹自成行。
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颦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
燕归帆尽水茫茫。
生查子 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南乡子 三首 欧阳炯 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
岸远沙平。目斜归路晚霞明。孔淮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
路入南中。桃榔叶暗蓼花红。
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浣溪沙 孙光宪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
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
兰红波碧忆潇湘。
鹊踏枝 冯延巳
谁迢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鹊踏枝 冯延巳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 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浣溪女 李煜
手卷珠帘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春色暮,接天流。
浣溪沙 李煜
菡萏香锁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干。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捣练子令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菩萨蛮 敦煌曲子词
枕前发尽千船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鹊踏枝 敦煌曲子词
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 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浣溪沙 敦煌曲子词
五两竿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
柔情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
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望江南 敦煌曲子词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与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踏莎行 春暮 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春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长相思 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
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
江头潮已平。苏幕遮 别恨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中。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寒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南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账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泪眼,竞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凤栖梧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野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倾怀 柳永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悉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青门引 春思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清平乐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踏莎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玉楼春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入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贺圣朝 留别 叶清臣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两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渔家傲 欧阳修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
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
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
渔家傲 欧阳修
近日门前溪水涨,郎船儿度偷相访。
船小难开红斗帐。无计向,合欢影里空惆怅。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
重愿郎为花底浪。无隔障,随风逐雨长来往。
浪淘沙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取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西江月 司马光
空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翠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风箫吟 韩缜
销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惊送征轮。长亭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消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遍绿野,嬉游醉眠,莫负青春。
桂枝香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渔家傲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蝶恋花 晏几道
醉别西楼梦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鹧鸪天 晏几道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卖花声 题岳阳楼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
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奴娇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
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娇,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定**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减字木兰花 竞渡 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鹧鸪天 黄庭坚
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浣溪沙 晁端礼
清润风光雨后天,蔷薇花谢绿窗前。
碧疏璃瓦欲生烟。
十里闲情凭蝶梦,一春幽怨付鲲弦。
小楼今夜月重圆。
渔家傲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
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半死桐 思越人 亦名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杵声齐近古捣练子 贺铸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芳心苦 踏莎行 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峰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横塘路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石州引 贺铸
薄雨初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东风销尽龙沙雪。
还记出关来,恰而今时节。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
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
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