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山西省阳泉市辛兴小学五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名校课模讲座三之2)
山西省阳泉市辛兴小学“五学科”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改革讲座三之2)
主讲人: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时间:2013年5月15日 编者按: 本人对“名校课模讲座”分为十个系列:一河北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二山东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三山西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四江苏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五河南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六是辽宁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七是江西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八是安徽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九是广东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十是湖北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对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每个专题分为几个版块。(注:“名校课模讲座”是“课堂改革讲座”的续讲座)
山西省名校优秀课堂教学模式例示:(1)运城市新绛中学“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模式;(2)阳泉市郊区平坦镇辛兴小学“五学科”课堂教学模式;(3)晋中市太谷县“24字”课堂教学模式;(4)晋中市太谷县二中“三五三”课堂教学模式;(5)晋中市灵石县二中“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6)阳泉市十二中“三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7)朔州怀仁县一中“三三五”课堂教学模式;(8)太原市清徐县二中“四环节活动”教学模式;(9)忻州市静乐县建新小学“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10)临汾市曲沃县实验小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内容提要:本文《山西省阳泉市辛兴小学“五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名校课模讲座系列三之专题2)》分为五个版块:一是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平坦镇辛兴小学简介;二是辛兴小学语文“3+3读悟式”课堂教学模式;三是辛兴小学数学“3+3导练式”课堂教学模式;四是辛兴小学科学“3+2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五是辛兴小学品德“3+2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致谢各位原作者和诸位读者。
注: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平坦镇辛兴小学
版块一: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平坦镇辛兴小学简介 来源:百度百科 日期:2013日年3月24日
辛兴小学位于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平坦镇辛兴村,是一所单轨六年制中心完全小学。现有教学班六个,学生268人,教师13人。其中女教师11人,党员5人,区级以上教学能手、骨干(先进)教师7人,平均年龄41岁。学校占地面积6300平方米,使用面积1350平方米,生均6.3平方米。学校多媒体教学仪器配备齐全。各类专用教室配备了兼职管理员,制定并严格管理制度。
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在历任校长的带领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力求教育管理科学化、教师队伍专业化、教学设备现代化、教育资源网络化,学校先后获得了山西省文明学校、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校、阳泉市规范化学校、阳泉郊区教学工作示范校、课改实验示范校等光荣称号。
版块二:辛兴小学语文“3+3读悟式”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婷婷云上
来源:甜美微笑的博客
日期:2012年5月10日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益,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开展“学习课改经验、改革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主题活动。改变以往“穿别人的鞋,走别人的路;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很不合脚”的现象,根据本校实际,制定出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3+3读悟式”课堂教学教学模式。现将本课堂教学模式介绍如下。
一、模式产生的背景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教师在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去年在区“五环节”教学模式引导下,课堂教学效率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学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由于在课堂教学中没能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往往处于消极、被动、受压抑的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不能充分发挥,既不利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又不利于开发智力和培养创新能力。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结合我校实际,从2010年9月在全校推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二、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突出“四环节”——“阅读、体验、互动、巩固”为特点的教学理念,突出以学案导学为载体,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彻底改变当前教师课堂教学中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现象,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模式框架
“3+3读悟式”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第一个“3”指的是 “设问导读——阅读感悟——巩固达标”;第二个“3”指的是“温故互查,自我检测,拓展延伸”。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突出以“阅读、体验、互动、巩固”为特点的教学模式,推进学案教学,让学生在品读感悟、积累运用中达到“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跳出文本,走出文本”,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模式的基本流程 1.温故互查
教师出示预习题目,题目应提供引导学生自学、思考的线索,以问题为主要形式,问题一般涉及到教学的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告诉学生预习的时间、方法、内容及达到的学习程度。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可以与合作伙伴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在学生预习的同时,教师应广泛巡视学生的预习情况,一方面掌握进度并特别注意观察预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他们进行态度、方法、习惯和信心指导;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扩大学生预习情况的反馈面,了解学生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下步点拨提供条件。
2.设问导读
学生依据学案中的问题,先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将答案勾画或书写在学案上。由组长负责,组织四人小组交流。
教师通过巡视,及时了解班上学生存在哪些倾向性疑难问题。教师要巡视,搜集学生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学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展示,教师把倾向性的错误用投影打出或板书,供讲评时用。
3.自我检测
通过学生带着问题的学习,教师出示一组难易适中的题目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以是就生字、词语的考察,可以是某个段落中的关键句子,让学生在读一读、写一写、填一填等方式中研读感悟、积累内化。
4.阅读感悟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每组派代表把自己阅读中感悟到的知识与全班同学分享和交流,教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讲解。教师所点拨的内容应是学生在预习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预习已掌握的,一律不讲。
5.巩固训练
课堂学习评估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消化、理解、掌握,往往是通过练习来体现的。教师事先设计好随堂作业,限定时间,学生练习、板书、互评,教师点评检查。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予以纠正,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师在这一环节要注意: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思考题。6.拓展延伸
师生共同对照学习目标,归纳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对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紧紧围绕本学习目标,精心设计拓展训练或活动的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模式旨在对教师教学提供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们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学情和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大胆发展创新,使教学模式呈现出个性色彩,使我们的教学模式不断走向完善。
版块三:辛兴小学数学“3+3导练式”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婷婷云上
来源:小手拉大手的博客 日期:2011年11月2日
一、教学模式的提出
“3+3导练式”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练习为课堂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练习,可以让学生的认知结构从已有的认知结构向新的认知结构过渡;通过练习,可以让学生对新知加深理解,逐步巩固内化,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通过练习,可以使在掌握的基础上,形成技能技巧;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评价一节课的优劣,练习的设计与处理占有很大的权重。朴实、落实、扎实的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走向优化的重要因素,据目前我校小学数学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够朴实,不够落实和不够扎实的现象,提出以练习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模式框架
“3+3导练式”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第一个“3”指的是“设问导读,综合练习,巩固达标”,第二个“3”指的“温故互查、探究训练、形成技能”。这个教学模式,是通过练习把整节课串联起来,使课堂成为一个整体。教师在这个整体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营造愉悦的情感氛围,促进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形成。
三、具体实施策略
小学数学 “3+3导练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推进学案式教学课堂模式,构建适合我校的学生实际和教师教学风格,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具体环节操作如下:
1.温故互查,引入新知
本环节通过基本练习一是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二是对旧知的复习,包括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对学习方法的复习,通过温故互查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进行回忆,为学生学习新知搭桥铺路,从而唤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为学习新知做好积极准备。本环节一般在5分钟内完成。
具体实施策略:上课伊始,教师在黑板上(用小黑板出示更好)10道口算题,让学生视算,或者用听算的形式,教师念题,学生写结果,再指名学生说结果,其余学生对结果,最后通过举手统计一下口算情况,时间1-2分钟左右。接着出示与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让学生练习。(一般2-3道题)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其余学生在下面独立练习,当学生都完成后,以二人小组互相检查的形式汇报完成情况,通过学生做和说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和对学习方法的回忆,并利用此方法学习新知。
注意: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教师不要讲得太多,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练习,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对学习方法进行回忆,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
2.出示目标,设问导读
教师在课前应认真钻研教材,同学科教师坚持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本节课重难点,确定学习目标,并把学习目标用小黑板或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使学生在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进行探究。
3.创设情境,探究训练
本环节是一节课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阶段练习,形成知识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和教材中的情景图为学生创造出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本环节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15分钟内完成。
(1)创设情境,自主探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或教材中的情景图,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这种愉悦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摆一摆、摸一摸、拼一拼、画一画和算一算等自主独立探究的形式,尝试着对新知的学习,初步理解新知的形成,了解学习方法。计算课主要是让学生利用以前的学习方法的迁移来尝试学习新知。
注意: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的学习情境,既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处于高度亢奋的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还要有利于学生复习旧知,探究新知;有利于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因此,创设的情境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联;要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喜欢的生活背景;还要赋有一定的童趣。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这一环节是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尝试练习),对新知识已有初步理解,但理解还不很全面,或者说只知其然,还不知其所以然,这时的学生是心里明白而嘴里说不出来,真所谓“心求通而未能,口欲言而未达。)这时就需要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相互取长补短,使比较零碎的知识成为整体,让学生更加理解新知识,形成技能,初步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教师在这一环节中一要组织好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当好组织者;二要设计好讨论交流提纲,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难易适度的、有利于学生讨论交流的提纲和问题让学生讨论,做好引导者;三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交流。在参与学习中要细心听取同学们的发言,并及时对尾端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都要发言。
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交流的步骤是:首先是小组内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讨论。当每个小组内的同学们都能比较好的理解了新知识,并能比较好的说出知识的形成过程或解决方法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或是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或是汇报学习情况;接着是向全班展示或者汇报小组内学习的成果、情况;三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初步小结学习方法、概括规律、法则、概念,初步建立学习模式。
在这一环节教学中,要注意不要把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学生能够独立探究解决的问题,就不必要小组合作,它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形式,但不能形式化,它是在学生自主学习比较难以完成的时候才采用的一种学习形式。因此,不是每节课必须采用这种学习形式。同时还要注意学习小组的合理搭配,才有利于形式合作学习。
(3)阶段练习,延伸新知。阶段练习: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知中进行的练习。这个环节的教学其实可以穿插在前面两个环节中进行,也可以把它独立出来。具体情况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而定。具体的操作办法是:如果一节课新的内容(知识点)比较多并且难度都不很大,在学生学习新知中,可以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学习新知,这个练习既是巩固前一个新知识,又在学习下一个新知识,也就是教中有扶,扶中有放,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
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内容特点设计好阶段练习,既要有利于巩固前面已经学习的内容,又要有利于后一个新内容的学习。找准新旧知识的生长点。
4.综合训练,巩固新知 这一环节是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方法和理解了新知识后进行的,主要是巩固学生刚学习到的新知。因此,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的重要手段,设计好练习是教学的关键。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对综合练习的设计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要注意练习的趣味性。设计的练习要新颖有趣,要把枯燥的计算放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去练习,才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二要注意练习的针对性。要针对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出针对性强不重复的练习;三要注意练习的层次性。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本环节17分钟内完成。
(1)单项练习。就是与前面学习的例题、阶段练习相仿的练习,旨在巩固刚刚学到的新知。如教材中的“做一做”之内的题目。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
(2)综合练习。这个环节是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单项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巩固新知的基础上复习旧知,防治知识的负迁移,同时又深化新知。习题内容要综合性强,形式要多样。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3)拓展练习。这一环节是学生都能掌握已经学习的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设计出思维性强、赋有挑战性的题型,让学生练习,让他们跳一跳摘桃子,在练习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
需要说明的是:练习题的设计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5.巩固达标,课堂检测
检验学生当堂学习情况,以题组形式出现:(1)基本练习;(2)变式运用;(3)实际运用;(4)拓展性练习。
这一环节可与第四环节相结合,也可以单独运用。6.课堂总结,形成技能 这是一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节课有开头就必须有结尾。开头是为学生学习做好铺垫,而结尾是让学生学习形成能力,都很重要。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知识的过程进行回忆,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所学的知识链接起来,并归纳整理,形成技能。本环节3分钟内完成。
一是师生共同回忆。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学习的知识是零散的,虽然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理解了所学知识,但还不是很完整,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过程进行回忆,在回忆的过程中加以整理。
二是归纳整理形成技能。在学生的回忆中把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出概念、法则,规律、方法等,让学生建立认知模型,形成技能。
版块四:辛兴小学科学“3+2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婷婷云上 来源:小手拉大手的博客 日期:2011年11月2日
一、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提出“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的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作出推论,学习是学习者构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教学不仅是一个如何传授知识,如何调动学生的注意和动机的问题,也是一个传授生成学习、激发学生学会生成的过程。皮亚杰的双向建构观点强调:认识既不发端于主体,也不发端于客体,而是发端于联系主客体的动作或活动。主体通过积极的活动,在形成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认知结构。
另一方面,从儿童认识事物的过程来说,主动探究环境可以说是儿童的天性,他们一次次的遇到不解的现象、内心失去平衡而努力恢复平衡,而这正是其知识结构不断建构和丰富的最自然的过程。
二、小学科学课探究教学模式基本结构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本课题研究一种在实践中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切实落实小学科学课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培养目标。
三、模式基本框架
“3+2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中的“3”指的是设问导读、实验探究、巩固达标,“2” 指的是猜想假设、表达交流
1.猜想假设
(1)提出科学问题。通过特定的情境创设,提出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题目。(2)对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作出初步的猜想或假设。
2.设问导读
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实验,在设计问题时应把握以下原则:(1)问题新颖,激发兴趣;(2)抓住契机,利用矛盾,激活思维;(3)问题可变直为曲,引发学生深入思考;(4)问题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3.实验探究
(1)制定计划。在猜想或假设的基础上,制定探究计划,明确所要收集的证据以及收集证据的方法。(2)进行实验或观察、制作活动。按照计划,进行多种途径和形式的探究活动,如观测、实验、调查、制作等。(3)搜集整理信息。在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观看影视资料、上互联网等途径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证据。(4)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对所搜集的证据进行筛选、归类、统计和列表分析等综合处理,并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此同时,还应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自己的解释,对解释进行修正,甚至是否定。(5)形式以四人小组集中讨论,得出正确结论。(6)关键点拨,教师在学生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共性问题全班探索讲解,讲在学生的困惑处,疑难处,思维纠结处。
4.巩固达标
设计形式多样,紧扣教材的基本题目让学生解答,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设计一组层次得当的题目测试学生,了解学生对本知识内容的学习、掌握情况,查漏补缺。
5.表达交流。通过简单有效的形式(如口头表达、撰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举办辩论会或展览等),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或小组的探究结果,在交流过程中,既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成果,也要善于吸收别人的成果,并在此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探究学习的经验。
版块五:辛兴小学品德“3+2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婷婷云上 来源:小手拉大手的博客 日期:2011年11月2日
一、理论基础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学习内容和训练内容包含的知识、价值取向复杂多元,都与学生的生活视界紧密联系,必须充分关注,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为此,我们必须以学生生活为主要源泉和基础,探索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二、模式框架
“3+2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第一个“3”指的是 “设问导读——生活体验——巩固达标”;第二个“2”指的是“角色扮演,交流拓展”。根据品德学科的特点,本模式突出品德课生活化、活动化的特点。“3+2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有效地把知情意行结合起来
三、模式的基本流程 1.角色扮演,引发共鸣
学生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看见过、听到过、经历过、感受过的生活方面的内容和知识方面的内容,形成了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由于学生对生活方面的这些内容往往熟视无睹或者习以为常,加上其中知识方面的内容受分科学习等因素影响,学生在学习品德时一般不会主动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联系。教师应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回顾,让学生学习把这些经验与知识基础与新的学习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在联系中感受自我学习方式的乐趣。
2.设问导读,发现探索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于社会生活,学生有很多的发现和思考,更有探寻自己发现与思考问题的潜在需要,这是教学的最大资源。只是在学生的视界中,或许就是过去的一个念头早已一闪而过,或许知道了简单答案不曾深究,或许认为本该如此等。教师应从教学目标出发,引导学生对他们了解过的生活问题进行再发现,激活他们潜在的需要,探究生活中的关于人的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事物或现象、人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交流拓展,提高认识
学生生活实际中,喜欢把自己视界中的事与伙伴进行交流。但是,学生平常的自由交流,一般只注意事情的本来过程,缺乏对事情引发的问题的探讨。只有围绕主题进行的有序交流,才可以让学生拓宽生活视界,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修正自己的想法,理清自己的思路,吸取他人的长处,探寻更好的解决问题方法,产生新的思想。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围绕目标进行有序、有度的交流,使学生提高对教学问题的关注度,获得对自己生活经验与知识的重新理解,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
4.生活体验,形成共识
在学生生活视界中,活动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不但能使学生获得比较牢固的知识,还能使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比较灵活地运用多种学习方法,从而体验学习中的快乐。教师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式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有效训练,实现品德知识与品德实践能力的同步发展。
5.总结升华,巩固达标
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通过学习内容与生活视界的联系,经过回顾、再发现、逐层展开、参与活动、整理提炼,体验深刻的感受,获得品德知识,训练品德行为,提高对生活视界的认识和养成自觉的行为习惯。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的进行必要的小结,培养学生学习整理提炼知识与方法的能力。
注:钟炜的联系方式 ①0813—6201674(办)②邮箱zhongwei1962@163.com
③博客 zhongwei196207.blog.163.com 7
第二篇:(19五115)山东省各地学习推广西峡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名校课模讲座五之115)
山东省各地学习推广西峡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名校课模讲座五之115)
主讲人: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书记)时间:2015年6月15日
(编号:zhongwei196207blog—19—05—115)
编者按:本人对“名校课模讲座”分为十个系列:一河北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二山东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三山西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四江苏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五河南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六是辽宁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七是江西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八是安徽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九是广东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十是湖北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对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每个专题分为几个版块。(注:“名校课模讲座”是“课堂改革讲座”的续讲座)
河南省名校优秀课堂教学模式例示:(1)沁阳市永威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2)濮阳市四中“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3)南阳市南召县现代中学“五步三查七遍学”课堂教学模式;(4)郑州市102中学“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高效教学模式;(5)洛阳市孟津县平乐一中“433”课堂教学模式;(6)南阳市西峡县区域推进“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7)鹤壁市推行“三勤四环节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8)安阳市殷都区“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9)(商丘市)永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四环节节循环”课堂教学模式;(10)新乡市凤泉区潞王坟小学“成长为本,问题导引”课堂教学模式;„„。
南阳市西峡县课堂教学模式编写(阅读)导引:(1)西峡县区域推进“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52至56);(2)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57至59);(3)西峡县城区第一小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60至65);(4)西峡县五里桥中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66至67);(5)西峡县城区第二小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68至78);(6)西峡县教研室助推引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79至83);(7)西峡县部分中小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84至93);(8)西峡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经验交流(讲座五之94至100);(9)南阳市学习推广西峡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101至110);(10)全国各地借鉴推广西峡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111至117)。
内容提要:本文《山东省各地学习推广(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名校课模讲座系列五之专题115》分为三个版块(共七篇):一是荷泽市鄄城县一中学习推广西峡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3篇);二是荷泽市鄄 城 县一 中“疑、探、展、导、练”教 学 模 式(2篇);三是荷泽市鄄城县实验小学“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2篇)。致谢各位原作者和诸位读者。
版块一:荷泽市鄄城县一中学习推广西峡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3篇)本版块选编了3篇文章: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运用中)学生学习小组建立实施方案;
(三)课改的路上我们同行——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我校的推广使用(PPT)。
版块1--1:“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作者:(山东省)荷泽市鄄城县一中教科室
来源:鄄城县一中网站 日期:2015年4月10日 Ⅰ、“三疑三探”新授课教学流程
一、设疑自探
1、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归纳整理,形成自探提纲。
3、学生独立探究,解决问题。
二、解疑合探
(一)小组合探
1、围绕自探提纲,小组内讨论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或交流自探心得。
2、教师出示展示和评价分工,各小组按分工做好准备。
(二)全班合探
1、各小组按分工进行展示和评价。
2、教师针对学生展示与评价情况,进行必要的点拨或精讲。
三、质疑再探
学生根据本节内容,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由其他学生共同解决。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点拨或亲自解答。
四、运用拓展
1、学生自主编题。
2、组内展示,择优向教师推荐。教师有选择地让全班同学训练,可由编题者评价答题情况,或讲解编题意图。
3、根据学生编题情况,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学科班长评价本节活动情况。Ⅱ、“三疑三探”复习课教学流程
一、设疑自探
1、导课。
2、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设疑,并形成自探提纲。
3、学生自探。
二、解疑合探
(一)小组合探
1、围绕自探提纲,小组内讨论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或交流自探心得。
2、教师出示展示和评价分工,各小组按分工做好准备。
(二)全班合探
1、各小组按分工进行展示和评价。
2、教师针对学生展示与评价情况,进行必要的点拨或精讲。
三、质疑再探
学生根据本节内容,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由其他学生共同解决。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点拨或亲自解答。
四、运用拓展
1、学生自主编题。
2、组内展示,择优向教师推荐。教师有选择地让全班同学训练,可由编题者评价答题情况,或讲解编题意图。
3、根据学生编题情况,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学科班长评价本节活动情况。说明:复习课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要进一步理清知识间联系,做到做一题通一法,会一类。既不能抛开课本,又必须注重拓展和延伸。
Ⅲ、三疑三探”试卷(习题)讲评课教学流程
一、设疑自探
1、教师公布习题答案,点评学生答题情况,指出存在的共性问题。
2、学生根据考试情况提出探究重点,师生归纳形成自探提纲。
3、学生对照答案自探纠错。
二、解疑合探
1、小组内合探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并交流纠错心得。
2、教师出示展示和评价分工,各小组按分工做好准备。
3、学生展示解题过程,讲解做题思路,点评同学对展示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提倡发表不同见解。
4、教师针对学生展示、评价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归纳。
三、质疑再探
学生根据本节内容,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由其他学生共同解决。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点拨或亲自解答。
四、运用拓展
1、学生自主编题。提倡学生变式练习。
2、组内展示,择优向教师推荐。教师有选择地让全班同学训练,可由编题者评价答题情况,或讲解编题意图。
3、根据学生编题情况,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学科班长评价本节活动情况。
版块1—2:(“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运用中)学生学习小组建立实施方案 作者:(山东省)荷泽市鄄城县一中教科室
来源:鄄城县一中网站 日期:2015年4月10日
一、为什么要创建学习小组 《学记》:“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依据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既能够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全过程的环境,又能弥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生生交流不足的缺陷,打造高效课堂,真正实现学生整体提升的目的。
二、建组原则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三、建组方法
1、学生分层:每学期开学初,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考试成绩、日常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发展潜力等多方面因素,以学习成绩为主),依总成绩S型拐线方法,将全班学生分成均等的A、B、C三层。
2、成员搭配:以小组(6人)为基本单元组成学习共同体。班主任先从A层学生中两两选出,分布到不同的小组(每组的两名学生优势学科尽量不冲突),B、C层学生比照以上方法分组,然后给6人编号(如第四组一号学生可编为41、4-1等)、排座位。应注意男女生搭配,城乡生搭配,同寝成员搭配,性格外向与内向者搭配,学科平衡发展等。一个学习小组确定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必要的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
3、学习小组长的选拔与职责
(1)方法:选择学习小组长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采用自荐和民主选举的方式,应尽量避免由教师指定。
(2)选拨标准:①态度积极,率先垂范;②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③乐于助人,负责任;④组织管理能力强;⑤集体荣誉感强。
(3)职责:①组织好每一节课的课堂自探、合探、展示、评价、编题等;②帮助学困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检查每天学习的落实;③监督各项班规的遵守情况;④督促学科组长记录好每天《积分记录》。
(4)小组成员积分评价项目:①课堂参与度(0-10分);②课堂纪律(0-3分);③作业完成(0-5分);④其它方面如卫生等(0-5分)。
参考上述4项指标每日对小组成员打分量化,填在小组量化积分记录上。每周一统计好小组上周成绩,及时在小组会上总结点评,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中。
4、组内分工
(1)每组设组长和学科组长。
(2)组长抓全组同学的学习和常规工作。
(3)学科组长每科1名,具体负责本学科学习开展、评价、作业收交等工作。
5、小组命名:统一配置小组标牌,各小组自行确定组名、组规等。
6、小组活动要求(1)小组讨论:
①小组先分层讨论,再群体讨论,群体讨论时要解决相关问题。
②组长做好分工,安排好讨论结论的记录整理和展示,既有方法归纳又有规律总结。③讨论要充分,并紧紧围绕本节内容进行。
④教师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为下一步展示作准备。(2)展示与评价:
①各小组按教师分工,迅速展示,主动、积极、有序、高效。②展示方式可口头或书面,但要完整、简洁、规范。口头展示应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展示要突出重点难点、规律方法以及疑难问题。有一题多解的情况,鼓励其他小组积极展示。每个点评学生结束时都要征询其他学生的意见,如问 “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或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③一般由B、C层展示,A、B层点评或拓展。④非展示同学要认真倾听,并迅速记录或纠错。
⑤点评内容包括:a总体评价,如正误等; b答题思路、方法、规律等;c板书、声音、体态等。
⑥精彩点评结束要有掌声鼓励。
⑦教师认真倾听,注意发现学生闪光点和不足,为点拨做准备。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要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禁止教师跟学生“抢风头”。
(3)编题:各学科应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编题培训。
(4)课堂评价:①学科班长负责总结评价(学习目标的完成、本节的优胜小组、表现突出的同学等);②评价的三个指标:参与率、精彩度、高质量。
7、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
(1)倾听他人发言:①听取发言要专心,眼睛注视对方;②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思考,记住要点,并考虑他说的话是否符合实际,有没有道理;③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打断,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来;④听人发言如有疑问,请对方解释说明时,要用礼貌用语,如“是否请你”或“你是不是可以”;⑤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
(2)讨论问题:①发言围绕讨论中心,不东拉西扯;②谈看法要有依据,能说清理由;③语言表达力求清楚明白;④别人提出疑问时,要耐心解释,态度友好。
(3)互帮互助:①主动、热情、耐心地帮助同学,对被帮助同学不说讽刺、嘲笑、挖苦一类的话,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②帮助同学时,要向同学说清解决问题。
版块1—3:课改的路上我们同行——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我校的推广使用(PPT)作者:(山东省)荷泽市鄄城县一中
来源:百度文库 日期:2015年1月1日
正文:从略,详见附件,也可在百度文库中查阅。
版块二:荷泽市鄄 城 县一 中“疑、探、展、导、练”教 学 模 式(2篇)
本版块选编了2篇文章:
(一)鄄城县一中简介;
(二)鄄 城 县一 中“疑、探、展、导、练”教 学 模 式 操作流程。
版块2--1:鄄城县一中简介
来源:鄄城县一中网站 日期:2015年5月10日 鄄城一中创建于1950年,是一所历史名校。几十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他们遍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甚至世界各地。
学校占地200亩,现有东、西两个校区,总建筑面积10万余m2,在校学生11000多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热情高,干劲大。现有教职工630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130人,一级教师150人,其中有近30名教师参加过研究生班学习,有8名教师被评为全国和省部级优秀教师、劳动模范,30名教师被评为省市级教学能手。
学校大胆改革,锐意进取,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学生未来负责”的办学思想,实施了“科研兴校”战略和名师工程,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名列前茅,应届生高考升学率多次名列全市第一,连续多年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目前,学校成立了自主探究班,成立了自主招生专家团队,配备了专职教练员。继续实行并完善了全员聘任制,打破了年龄和职称界限,进一步提高了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校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硬件已全部实现楼房化,现有教学楼、科技实验楼、综合办公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餐厅、标准运动场等基础设施。软件设备齐全,包括实验室、微机室、阅览室、图书室、资料室、多功能教室等。每个教师均配有笔记本电脑,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并且建立了鄄城一中网站(jcyz.cn)。
由于成绩突出,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菏泽市高中教学先进单位,年年被授予鄄城县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2012年、2013年鄄城一中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教育创新学校。
为了实现新的突破,鄄城一中制定了新的“五年规划”,加强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管理,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力以赴朝着省级示范高中迈进!
版块2--2:鄄 城 县一 中“疑、探、展、导、练”教 学 模 式 操作流程 作者:(山东省)荷泽市鄄城县一中 来源:百度文库 日期:2015年4月11日
一、第一步:疑探提纲生成
(一)内容解读
该环节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分为两个方式:一是预习设疑—通过教师预设的预习学案学生自主预习教材相关知识并提出疑问;该方式是高中阶段使用的主要形式。二是导课生疑—通过情景导入,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形成课堂探究提纲。
(二)方法步骤
1、预习生疑
任课教师预设预习学案---学生依据预习学案自主预习教材相关内容并完成学案题目—学生提出疑问并填写问题征集表组内学科组长搜集并汇总整理成员疑问—班级学科班长搜集各学习小组问题征集表并于规定时间上交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参照学生所提交问题生成学生课堂探究提纲。
2、导课生疑
任课教师情境引—学生发散提问---学生短暂浏览教材后以小组为单位提问--任课教师梳理补充学生问题并板书生成学生课堂探究提纲。(注意:a)设置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b)设置问题要有思考价值;c)问题设置要有层次性。)
(三)师生活动 教师:(1)公布课堂探究提纲被采用的学习小组并予以加分。“同学们课前预习特别认真,提出了很好很有深度的问题。现在公布我们课堂探究提纲被采纳问题的学习小组名单。每组加......分。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
(2)创设情境出示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学什么?请大家认真思考回答。/好,下面大家先自行阅读教材Px—Py部分,然后再完成该探究提纲内容”
二、第二步学生探究解疑
(一)内容解读
该环节包括学生依据探究提纲进行自探和小组合探两个过程。
(二)方法步骤
1、学生自探
学生自主学习相关文本---独立尝试解答探究提纲问题。温馨提示:(1)三 个 明
确:任 课
教
师 要
在 学 生 自
探
前 明 确
自
学
内
范围;明确自学方法;明确自学要求(即用时要求,标准要求,检测方式)。(2)一个管住:在学生自主探究时,任课教师要管住自己的嘴巴,静心察言观色,以给学生提供静心思考的环境, 训练学生的思维的深刻度和宽泛度。(3)两个督促:在学生自主探究期间,任课教师要眼亮心活,用心用眼捕捉学生自学信息,切不可做甩手掌柜。一要低声督促没有进入探究状态的学生尽快进入状态;二要督促学生注意探究的方式方法;(4)一个足时:任课教师要给学生留足时间,不要怕费时,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和潜力,相信在自己的耐心等待下,一个个小脑袋会思出精彩,想出惊喜。
2.小组合探
教师提示各学习小组同学站立—学生学习小组互助讨论。温馨提示:(1)不
走
形
式
。不
能
只 是
为
了
显
示
这一
步
骤
而
牵
强
附
会地让学生合探没有合探价值的问题。(2)不包办解疑。学习小组遇到的困难要充分让学 生合探解决,不要包办“解疑”。(3)不做闲人。小组讨论中,老师穿掇其间巡视或参与讨论,及时发现学生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及时给予点拨指导;及时发现富有创意的见解,当场给与鼓励性评价。对于不参与小组讨论交流 的 同学,要 督 促 记录 并 予 以 扣分 惩 戒。(4)适
时
出
示
展
示
分
工任务。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所有同学讨论交流临近结束时适时公布各学习小组展示分工任务。
3.自探合探提示语 A.自探。(1)结合知识点,独立思考,明白原理、方法,攻破最后的难点;(2)可
将
解
题
过
程
思
路
标
注
在 题
目
右
边,不
交
谈,看
谁先完成。
B.合探。(1)小组长认真负责,确保人人参与,用最准确精炼的 语言表达代表本组最高智慧的解题方法和评价水平;(2)本组内若有其他问题,请一并解决;(3)激情投入,体验成功的快乐。(4)X分钟。
三、第三步学生展示
(一)内容解读
教师出示展示分工任务—教师出示展示要求---各学习小组依据组内分工派代表展示(口头或者笔头)--教师出示点评分工任务--教师出示点评具体要求--各学习小组依据组内分工派代表对分配任务点评。
(二)方法步骤
1、展示
⑴书面展示各小组同时进行,展示要围绕学习目标。⑵展示可提前公布内容,但不能公布由谁展示。
⑶口头展示要指定不同层次同学进行,不指名但分层,要脱稿展示。⑷展示要展示重点难点、规律方法,也要展示问题、疑难。⑸展示结束都要有掌声鼓励。(6)展示提示语:
1行动迅速 字体工整 条理清晰 要点简练; ○2展示小组长带领全组同学对展示同学加以帮扶指导,○使展示能体现全组的最高智慧。
2、点评
⑴由学生对展示内容进行点评、拓展,点评时要关注达标和结论生成过程,每个学生点评结束都要问一句“同学们都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还有补充吗?”鼓掌表示赞同。
⑵老师、学生要在点评过程中进行即时性评价,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
(3)点评提示 1先打分数,2声音洪亮,3根据要求补充讲解;4注意教态,○再述原因;○吐字清晰;○○5评价小组组长带领全组同学对评价同学进行帮扶指导,使评价体现大方自然;○6非全组智慧;○展示点评同学认真研读教材和展示内容,思考并发现更睿智深刻的问题。
附一:学生展示点评细则 1.学生展示要求:(1)步骤;(2)总结的规律方法。2.学 生 展 示
满
分(10分)条
件
:(1)结果正确6分;(2)书写规范快速2分;总结规律方法2分 3.学生点评要求:(1)我代表第X组对第Y组展示的问题进行点评;(2)结果是否正确,点评解题思路,点评总结的规律方法,能否进行拓展;(3)我的点评到此结束,大家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提出来。
4.学生点评满分(10分)条件:(1)声音洪亮,语言清晰2分;(2)先点评书写、对错,再点评思路5分;(3)最后点评规律方法并能拓展3分(用彩色笔补充)。
附二:《课堂展示歌》
我自信,我最棒,胸有成竹来亮相。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神飞扬。嘴里说,心中想,自然大方脱稿讲。吐字清,声洪亮,嗯啊口语别带上。一握拳,一挥掌,肢体语言能帮忙。展示完,忙谦让,褒贬评价记心房。
四、第四步 教师引导拓展
(一)内容解读
该环节包括教师聆听学生点评—教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联想质疑—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拓展深化并提炼规律性的结论。
(二)方法步骤
(1)教师在学生点评时,要聆听每句话、关注每个细节,根据情况给予适当帮助;(2)对展示点评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进行启发、辨析、追问,解决问题;(3)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拓展、延伸;(4)对阻碍学生思维的关键点,要展示教师思维过程,让学生感悟、升华;(5)对学生会做但说不清道理的地方,讲清思路,明晰事理,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五、第五步学生质疑再探
(一)内容解读
本环节一般包括:学生提出新的疑难问题/教师再次提出深层次问题--教师引导其他同学共同解决。(本环节设置的目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对本节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
(二)方法步骤
(1)创设民主、平等与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书本和教师的所谓权威观点挑战,尽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深层次问题。(2)引导学生自己解决。(3)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课前应充分做好思想上
和
知
识
上
准
备,不
能
指
责
学
生,更
不
能
不
懂
装
懂,搪
塞
应
付。(4)教师用语:对于以上内容,同学们还有那些疑问,请大胆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共同解决。(5)质疑再探提示语 质疑补充更精彩,则双倍赋分。
六、第六步 练习反馈
(一)内容解读
本环节包括:教师出示预设巩固检测训练题--学生答题教师巡视---学生展示答案--教师出示变式题/学生自编变式题—学生展示讲解(讲述编题思路、解题关键和步骤)--经典题对比。
(二)方法步骤(1)教师围绕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紧扣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漏点预设几道检测题,让学生练习检测,检测题重点体现本节课学习目标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题型要小、巧,题量要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根据学段和学科的不同,题量控制在2—5个,时间为5—10分钟。(2)先进行巩固性训练,若有时间再进行变式训练、学生自编习题训练等延伸环节。(3)教师巡视,注重答题情况的反馈和展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每个小 组选一位代表展示自编习题,同时阐述编题思路,师生适当予以评点。5)教师用语:请结合本节学习到的重点知识,小组讨论编出一道习题,把它推荐给老师,全班交流。
七、第七步总结整合
(一)内容解读 在学生经过自学、探究、展示、点评基本达成学习目标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进行回顾总结梳理,教师根据学生的收获进行整合,形成网络(如画知识树,概念图等),将学习过程中“散装的碎片”,进行整理,条理清晰的摆放整齐,组成有意义的集成块,形成知识的整体缩影,这样不仅可以拓展记忆空间,增加信息的摄取量,而且还有助于保持记忆,便于信息的快速提取和应用,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成良好的认识模块和方法体系,从而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内化融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
(二)方法步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学科班长进行总结;①本节课表现最好的个人和小组;②本节课我们学到的知识有哪些,重点是什么;③本节课我们学到的学科思想有哪些。
版块三:荷泽市鄄城县实验小学“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2篇)
本版块选编了2篇文章:
(一)鄄城县实验小学简介;
(二)鄄城县实验小学“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
版块3--1:鄄城县实验小学简介 来源:百度百科
鄄城县实验小学于1983年建校,占地面积7666平方米,建筑面积3139平方米·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学生总数2600人。
学校名称:山东省鄄城县实验小学 建校时间:1983年 占地面积:7666平方米 建筑面积:3139平方米
一、基本情况
鄄城县实验小学于1983年建校,占地面积7666平方米,建筑面积3139平方米.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学生总数2600人.专任教师83人,本科学历26人,专科学历35人,中师学历22人,学历达标率100%.省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9人,小学高级教师48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市级优秀教师及市级教学能手18人.学校按省二级标准配备教学设施,目前,多媒体、微机室、双控室设施齐全,音体美器材室等。
二、教育理念
学校坚持“教育就是服务,为学生终生奠基”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行“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策略,以新课程改革为支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拓进取,积极创新,实施创新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使学校管理实现了网络化、规范化.全体教职员工精诚团结,励精图治.教育教学立足常规,着眼教研教改,教育教学质量年年都有新突破.学校始终坚依法办学、依法施教、依法管理,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学校现为县级文明单位,县规范化学校,县教育教学试验基地,县家长示范学校,市工会工作规范化学校,市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市科普工作示范学校,市级教学示范学校,市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省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省级教学示范学校,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学校的特色是:低负担,高质量.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教 育就是服务,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版块3--2:鄄城县实验小学“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山东省)荷泽市鄄城县实验小学 日期:2010年9月27日 来源:百度文库日期:2012年3月19日
根据几年的探索,我校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四步教学法”即“引导发现——合作交流——精讲点拨——巩固拓展”。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基础,以发展为主旨,以训练为主线。通过激发学生质疑,分组合作,交流解疑,穿插教师的精讲点拨,引导学生乐学、会学、善学。通过做一做,说一说,看一看,读一读,议一议,讲一讲,练一练等形式,使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完成教学目标。
一、引导发现
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制造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古人云“学则需疑”,“疑”是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的有效动力。教师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找出所需解决的问题(即:重点,难点),高年级也可通过检查预习直接找出,也可巧妙地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上下功夫,扫除学生新知识的障碍,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
二、合作交流
在学习中,常会遇到一些疑难的问题,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这时把问题放到小组中,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带着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讨论交流,合作研究,集思广议,梳理过程,完善结果,小组长发言,组员补充,这样既能充分阐述自己的想法,又可以倾听别人的意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学习更加主动,更加积极。
三、精讲点拨
精讲点拨是展示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如何巧妙地点拨?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艺术,驾驭教材,调控课堂的能力上。根据教材内容有时可集中展示后进行精讲点拨,有时在展示交流中穿插教师的精讲点拨,展示交流中,学生对重点内容交流不到位的,教师灵活引导,要抓住重难点,不要面面俱到。精讲点拨既要对共性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地讲解,又要对重点知识进行强化。进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巩固拓展
巩固拓展是对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进一步挖掘,进行概括梳理,是画龙点睛之笔。也是系统总结,归纳学习任务,学会总结学习方法,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同时教师要根据内容布置适当的知识延伸课下作业,让学生通过学会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搜集材料,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拓展知识面,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通过“引导发现——合作交流——精讲点拨——巩固拓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又促进了教师教学的观念的转变,切实减轻了课业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还在探索中,有些经验还不够成熟,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地开拓创新,完善自我,与时俱进,使我校的教学改革产生质的飞跃。
注:钟炜的联系方式 ①0813—6201674(办)②邮箱zhongwei1962@163.com
③博客 zhongwei196207.blog.163.com
第三篇:(19五92)西峡县太平镇部分中小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经验(名校课模讲座五之92)
西峡县太平镇部分中小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经验(名校课模讲座五之92)
主讲人: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书记)时间:2015年5月26日
(编号:zhongwei196207blog—19—05—92)
编者按:本人对“名校课模讲座”分为十个系列:一河北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二山东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三山西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四江苏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五河南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六是辽宁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七是江西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八是安徽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九是广东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十是湖北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对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每个专题分为几个版块。(注:“名校课模讲座”是“课堂改革讲座”的续讲座)
河南省名校优秀课堂教学模式例示:(1)沁阳市永威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2)濮阳市四中“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3)南阳市南召县现代中学“五步三查七遍学”课堂教学模式;(4)郑州市102中学“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高效教学模式;(5)洛阳市孟津县平乐一中“433”课堂教学模式;(6)南阳市西峡县区域推进“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7)鹤壁市推行“三勤四环节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8)安阳市殷都区“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9)(商丘市)永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四环节节循环”课堂教学模式;(10)新乡市凤泉区潞王坟小学“成长为本,问题导引”课堂教学模式;„„。
南阳市西峡县课堂教学模式编写(阅读)导引:(1)西峡县区域推进“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52至56);(2)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57至59);(3)西峡县城区第一小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60至65);(4)西峡县五里桥中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66至67);(5)西峡县城区第二小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68至78);(6)西峡县教研室助推引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79至83);(7)西峡县部分中小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84至93);(8)西峡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经验交流;(9)南阳市学习推广西峡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10)全国各地借鉴推广西峡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
内容提要:本文《(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太平镇部分中小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经验(名校课模讲座系列五之专题92》分为五个版块(共八篇):一是西峡县太平镇中学“三疑三探”实践经验(2篇);二是西峡县太平镇中心校“三疑三探”实践经验(2篇);三是西峡县太平镇中心小学“三疑三探”实践经验(1篇);四是西峡县太平镇回龙寺小学“三疑三探”实践经验(1篇);五是西峡县太平镇“三疑三探”实践经验(2篇)。致谢各位原作者和诸位读者。
版块一:西峡县太平镇中学“三疑三探”实践经验(2篇)
本版块选编了2篇文章:
(一)西峡县太平镇中学开展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
(二)“三疑三探”模式的“疑”和“探”。
版块1--1:西峡县太平镇中学开展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
作者: 李建 恒小凡 来源: 南阳网 日期:2012年9月13日
南阳网讯:根据西峡县教研室2012年秋期关于课堂教学优质课大赛的工作部署,太平镇中学借势而上,在学校全面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进一步落实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三疑三探“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本次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采取“示范引领、同课异构、师徒帮带、共同进步”的方式,由学校各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员授课,随机推门听课,引领专题评课,实现“人人参与、课课精品”的目标。活动中,由学校骨干教师和下乡支教教师讲授“示范引领课”,由新上岗教师讲授“学习研讨课”,课堂上精彩纷呈,评课时妙语如珠,形成一派浓厚的教学 教研氛围。
版块1--2:“三疑三探”模式的“疑”和“探” 作者:西峡县太平镇中学 郭彦飞
来源:西峡教研网 日期:2014年11月21日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破除 “满堂灌” “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而我们所推行的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正符合了现代的创新教育理念。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重在 “疑” 和 “探”,是课堂教学的脉络,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其环节的最后理所当然过渡到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拓展运用。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 “疑”
所谓“疑”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层进式的问题,让学生一层一层的解决,或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达到掌握其所疑,并能自疑。自疑是 “疑” 的最高境界。由老师的设疑、解疑,培养学生的自疑,并能主动解疑,这样的设疑、解疑、自疑的过程,更能使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动”起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备课时,对于教学各环节的设计,以及各环节中每个问题的设计,都应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再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教师所提问题的解决,可小组合作或自己动脑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来共同讨论解决,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循序渐进的学习。
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探”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必须让学生掌握能够继续获得新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而科学方法的习得不仅靠老师的传授,而且要靠学生自己探索、体会、总结,而“三疑三探”中的“探”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捷径。
所谓“探”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对老师的问题,以及自己的疑问,通过老师的引导、自己的探索、小组的合作得出结论。学生“探”的过程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备课,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课中精讲多练,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正是“探”的过程。而在“探”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获取知识,达到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这便是“探”的结果。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交流的多边活动平台,师生间平等、民主的合作关系,能使课堂教学更自由开放,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根据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共同探究和自探,使他们真正学得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疑”和“探”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这三个环节说明了“疑”和“探”是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有疑有探,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也正符合了陶行之先生所倡导的“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质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不疑不进„„”这也正同新课标教学模式的内涵是一脉相通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求知的潜能,认真处理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将“问题”交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设计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去自学、去合作、去反思、去感悟、去收获,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品尝到自我成功的喜悦。“疑问”最初由教师提出,最终过渡到学生提出,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再由学生去探究解决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倦怠的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让学生真正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人,并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通过“疑”和“探”的有机结合,学生把有疑的地方全部解决好。我们教师还应针对本节知识,围绕学习目标,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问题,让学生训练运用,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反思和归纳。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这正与我们所推行的“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相吻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老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版块二:西峡县太平镇中心校“三疑三探”实践经验(2篇)
本版块选编了2篇文章:
(一)(西峡县)太平镇推广应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方案;
(二)(西峡县)太平镇推广三疑三探教改方法和深化课程改革教学视导制度。
版块2--1:(西峡县)太平镇推广应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方案 作者:西峡县太平镇中心校 日期:2014年12月4日 来源:百度文库 日期:2015年5月7日
正文:从略,只因网上普通下载不了,但在百度文库中可查阅全文。
版块2--2:(西峡县)太平镇推广三疑三探教改方法和深化课程改革教学视导制度 作者:西峡县太平镇中心校 日期:2014年12月 来源:百度文库 日期:2015年5月7日
正文:从略,只因网上普通下载不了,但在百度文库中可查阅全文。
版块三:西峡县太平镇中心小学“三疑三探”实践经验(1篇)
本版块选编了1篇文章:
(一)太平镇中心小学“三疑三探”教学课红杏出墙。版块3--1:太平镇中心小学“三疑三探”教学课红杏出墙 来源:南阳网 日期:2013年5月3日
南阳网讯(通讯员 张宏旭):12月24日,洛阳市栾川县叫河、庙子、等三个乡80多名小学教师来到西峡县太平镇中心小学观摩学习。听取了3——5年级语文、数学“三疑三探”教学课。这是我县首创的“三疑三探”教学法,得到业界广泛认可的一个缩影。
太平镇中心小学为实践好“三疑三探”教学法,首先在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上狠下功夫。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一整套管理考评措施。由于这项工作常抓不懈,使该校广大教师基本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能够在“三疑三探”教学实践活动中“华丽转身”。先后有一名教师获河南省骨干教师称号,四名教师获南阳市骨干教师称号。2009年春季,全县常规教学统考评比,该校四年级语文成绩获第二名。
太平镇中心小学“三疑三探”教学课红杏出墙,引起了社会关注,吸引不少周边学校老师前来取经。当日栾川县部分学校老师专程前来听取了4节观摩课,并给予很高评价。
版块四:西峡县太平镇回龙寺小学“三疑三探”实践经验(1篇)本版块选编了1篇文章: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版块4--1:“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 作者:西峡县太平镇回龙寺小学
来源:正文100的博客 日期:2011年12月14日
一、设疑自探
1、〔操作〕
(1)设置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2)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学科特点,决定是否出示教学目标。(3)出示自学指导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或演练,独立探究。(4)教师巡视。
2、〔目的意义〕
(1)设情激趣,使学生开始上课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进行探究,使自学更扎实有效。(3)教师巡视,能及时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同时以适当的语言或动作暗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注意点〕
(1)教师在课前要将心态调整到平静愉悦状态,理性地克服因其它事件而致的心境不佳或过度兴奋,将激情、微笑、爱心、趣味带进课堂,通过生活实例、社会热点、音像资料、实验操作等途径,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2)自学指导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实际水平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学生整体水平高,则问题设置跨度要大一些,留足思维的空间,反之,学困生较多,则必须把一个问题当作两步或三步来问,减缓“坡度”,让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
(3)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后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本次自学内容或范围(有的一节课需要通过几次自学,因为每次自学内容较多,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二是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类比回忆,还是边看书边练习(操作),总之什么方法好就用什么方法。三是明确自学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4)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的自学。同时要重点巡视中差生,可以拍拍肩、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但一般不宜同其商讨问题,以免影响其充分的自学。
(5)自学指导在一节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状况可能出现多次。
二、解疑合探
1、〔操作〕
(1)检查自学情况。原则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
(2)针对自学中不能很好解决的典型问题,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人人都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尽量做到表述清楚,观点明确。
(3)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今后的运用。
(4)特别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教师要精讲,有重点地讲。
2、〔目的意义〕(1)检查自学情况,首先关注学困生,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同时,如果学困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对了,就不需教师再教了,则节约了课堂时间。
(2)学困生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中等生补充,如果中等生仍难以解决的问题则需要讨论,这样,什么问题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合探形式,教师就能准确的把握。
3、〔注意点〕
(1)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学困生回答或演示操作,千万不要搞形式主义,叫优等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际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2)讨论不要滥用。学生讨论的问题,一定是学生通过自学仍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或者是教师在巡视中发现的虽属个性,但带有普遍指导意义、学生易错易混的问题。
如果在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教师直接把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展示给学生,并且让学生开始讨论,最终只能是个别优等生讲讲,小组内其它学生听听而已,同教师讲全体学生听,实在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小组合探应该建立在充分自探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没有自探就不要合探。个别课堂因知识较容易,根本不需要讨论。
(3)学困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注意提醒其它学生认真聆听或观察,随时准备补充、评判和纠错。
(4)教师的“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它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三、质疑再探
1、〔操作〕
学生根据本节内容,提出新的疑难问题,教师引导其它学生共同解决。教师也可根据课堂生成情况向学生再次提出深层次的疑难问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目的意义〕
“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对本节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
3、〔注意点〕
(1)要创设民主、平等与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书本和教师的所谓权威观点挑战,尽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深层次问题。
(2)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好引导学生自己解决。
(3)有的问题可能千奇百怪,超出教材的知识范围,要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课前应充分做好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不能指责学生,更不能不懂装懂,搪塞应付。
四、运用拓展
1、〔操作〕
(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并能正确迁移拓展(包括教师编拟习题、学生自己编拟习题和完成课堂作业)。
(2)反馈学生答题情况。
(3)引导学生反思归纳本节所学主要内容。(包括课本具体内容和通过学习运用所感悟的内容。)
2、〔目的意义〕
(1)通过完成训练题、课堂作业,检测每位学生是否当堂完成了学习目标。(2)通过学生自编习题的训练,做到了对知识运用的举一反三。
(3)反思实际是对本节内容的及时归纳和梳理,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清晰认识。
3、〔注意点〕
(1)首先进行巩固性训练,若有时间再进行变式训练、学生自编习题训练等延伸环节。(2)教师巡视,注重答题情况的反馈和展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展示自编习题,同时阐述编题思路,师生适当予以评点。(4)此环节时间一般不少于15分钟。
版块五:西峡县太平镇“三疑三探”实践经验(2篇)
本版块选编了2篇文章:
(一)西峡县太平镇教师全员参与课堂教学技能大赛;
(二)西峡县太平镇举行“三疑三探”二次观摩研讨。版块5--1:西峡县太平镇教师全员参与课堂教学技能大赛 作者: 张宏旭 来源: 南阳网 2010年9月30日
南阳网讯:为进一步深入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迎接全县11月份全县优质课竞赛,太平镇中心校精心组织了以“高效减负,精教重学”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为全镇教师搭建了一个探究、交流的有效平台。
据中心校校长李新科介绍,本次刚进行了一半,但已经呈现出了三大亮点。一是教师全员参与。大赛分三个阶段进行,先有学校制定比赛方案,评分标准,确定评委,然后在校内先进行预赛、复赛,届时中心校业务组成员深入学校参与以听评课为主的指导工作,10月中旬在中心校进行决赛,从竞赛中脱颖而出的教师将授予“星级示范教师”的荣誉称号。二是“三疑三探”模式广泛运用。比赛课必须采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施教,且在模式的范畴下,将创新和高效重学,设定分值较高,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还要求每位教师做到人人都有自己的精品课、样板课。三是新课程理念充分体现。课堂始终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的方式和教师角色的三个转变。
本次活动累计上课达160余节,直接让全镇95位教师直接受益,教师们纷纷表示,活动不仅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的平台,还为他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指明的方向,鼓了干劲,振奋了精神。
版块5--2:西峡县太平镇举行“三疑三探”二次观摩研讨 来源:西峡网 日期:2013年7月26日
西峡网讯:日前,太平镇举行“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二次观摩会在太平镇初中举行。此次研讨活动分五个议程进行:一是让来自全乡各校的校长及实验教师听六年级语文、数学两位教师上示范课;二是让参会校长、教师代表、教研员评课;三是针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进行互动研讨;四是文、理教研员进行“三疑三探”理论与实践二次培训;五是对参会人员的学习笔记进行检查记录并通报。
这次观摩研讨活动,旨在检验前段全乡“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实验情况,及时扫清模糊认识和推行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促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该乡健康、深入推广。
注:钟炜的联系方式 ①0813—6201674(办)②邮箱zhongwei1962@163.com
③博客 zhongwei196207.blog.163.com 6
第四篇:(19五79)西峡县教研室杨文普(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名校课模讲座五之79)(定稿)
西峡县教研室杨文普“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名校课模讲座五之79)
主讲人: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书记)时间:2015年5月19日
(编号:zhongwei196207blog—19—05—79)
编者按:本人对“名校课模讲座”分为十个系列:一河北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二山东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三山西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四江苏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五河南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六是辽宁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七是江西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八是安徽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九是广东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十是湖北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对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每个专题分为几个版块。(注:“名校课模讲座”是“课堂改革讲座”的续讲座)
河南省名校优秀课堂教学模式例示:(1)沁阳市永威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2)濮阳市四中“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3)南阳市南召县现代中学“五步三查七遍学”课堂教学模式;(4)郑州市102中学“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高效教学模式;(5)洛阳市孟津县平乐一中“433”课堂教学模式;(6)南阳市西峡县区域推进“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7)鹤壁市推行“三勤四环节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8)安阳市殷都区“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9)(商丘市)永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四环节节循环”课堂教学模式;(10)新乡市凤泉区潞王坟小学“成长为本,问题导引”课堂教学模式;„„。
南阳市西峡县课堂教学模式编写(阅读)导引:(1)西峡县区域推进“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52至56);(2)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57至59);(3)西峡县城区第一小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60至65);(4)西峡县五里桥中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66至67);(5)西峡县城区第二小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68至78);(6)西峡县教研室助推引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79至82);(7)西峡县部分中小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8)全国各地对西峡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借鉴推广;(9)西峡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提要:本文《(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教研室杨文普“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名校课模讲座系列五之专题79》分为三个版块(共十二篇):一是西峡县教研室主任(西峡县一高校长)杨文普简介(2篇);二是西峡县教研室杨文普对“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8篇);三是报刊学者对西峡县“三疑三探”创始人杨文普的报道与印象(2篇)。致谢各位原作者和诸位读者。
版块一:西峡县教研室主任(西峡县一高校长)杨文普简介(2篇)
本版块选编了2篇文章:
(一)西峡县教研室主任杨文普简介;
(二)西峡县一高校长杨文普简介。
版块1--1:西峡县教研室主任杨文普简介 来源:百度百科 日期:2015年2月2日
杨文普,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先后担任过西峡县教体局基教科科长、教研室主任和西峡县一高校长。20多年来,他把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全部奉献给了所钟爱的教育事业。
2003年秋期开学,杨文普调任县教研室主任。他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他终于和教研团队成功创出了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全新教学模式——“三疑三探”。2005年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西峡县300多所中小学校推广。2009年,杨文普调任西峡一高任校长,他在高中继续推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2011年高考,西峡一高1491名考生中,一本进线436人,二本以上进线1054人,本科以上进线1395人,全市文理科前三名占2人,前十名占7人。
姓名:杨文普 职业: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主要成就:2011年9月获得“感动南阳十大教育人物”荣誉称号 代表作品:“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一、人物经历
1、杨文普出生在西峡县一个普通农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劳作,仅能维持全家7口人的基本生活。他自幼便暗下决心,希望通过知识,来改变全家人的命运。中招时,他以优异成绩被内乡师范和西峡一高同时录取。
2、可在西峡一高上了月余之后,他却毅然踏进了内乡师范的门槛。面对名列年级第三名的月考成绩,高中物理老师辛兆林在全班学生面前生气地说:“放弃将来考取重点大学的机会,杨文普真是鼠目寸光。”
3、其实,他做梦都想进入大学的殿堂,但无人知晓他的难言之隐:奶奶年迈多病,哥哥也正上高中,每次开学时,是兄弟俩最害怕的时候。为了20元学费,他们要拽着母亲的衣襟,借上半个村子。进入内乡师范,部分学费和生活费将得到解决,家庭能够减少些许的负担。
4、毕业后,杨文普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廿载春秋,杨文普乐在其中。一个朴朴实实的信念深深铭刻在他心中:教师的使命就是为国育才!
5、自身经历使杨文普对贫困学子更为关爱。“在西峡一高,决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开学典礼上,他郑重承诺。仅2010年以来,他个人对贫困学子的资助就达到2300元。通过多种途径,他还为贫困学子争取到152万元的助学金。
6、艰辛探索结硕果。2003年秋期开学,杨文普调任县教研室主任。当时,西峡县教学水平在全市名列倒数。为了尽快提高全县教学质量,探求课改新路,他先后同部分校长、实验教师、教研员四赴江苏洋思中学,三赴上海闸北八中,南到江西临川,北上河北衡水„„
7、探寻路上,杨文普的心头始终萦绕着两大问题:教育到底要培养怎样的人?教育该怎样去培养人寒冬腊月,他奋笔疾书到深夜,手脚满是冻疮;父母病榻前,他靠着床沿,修改书稿,主持编写《课堂教学的革命》,初稿完于母亲去世前夜,再版前言写于父亲去世的当天;除夕贺岁,他只身独坐灯前,凝神静思„„
8、受苦受累,他毫无怨言。最难以接受的是他人的不理解:“杨文普想出风头,个人英雄主义,老师讲学生都学不会,让教师讲,逼着学生自学,还要让学生问学生答,这不是胡闹吗?学校可不当他的实验品!”
9、时任西峡县教育局的两任局长孙占梅、董联军,给了杨文普最大的支持。在他们的支持和鼓励下,杨文普调整心情,埋头苦干,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终于和教研团队成功创出了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全新教学模式——“三疑三探”。
二、人物荣誉
2011年9月获得“感动南阳十大教育人物”荣誉称号。
三、主要成就
1、杨文普和他的教研团队,先后应邀到全国13个省讲学,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截止到2011年,全国共有21省数万人到西峡考察观摩 2、2005年,“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西峡县300多所中小学校推广。教师们自此变得更加充实了,学生们变得阳光和快乐了。2008年的全市教育工作会上,西峡县中招成绩首次荣膺榜首。作为全国区域推进新课改的典范,西峡吸引了《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争相报道,“三疑三探”教学法引起教育部重视,轰动了全国基础教育界。
3、现已有13个省份开始运用该教学模式。杨文普和他的团队成员们的讲学足迹,已遍布大半个中国。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盛赞:研究“三疑三探”,提高教学效率。众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该教学模式对基础教育改革有着独特指导意义,实现了“教学”到“教学生学”的思想转轨,促进教师从文化的传承者成为创新人才的催生者,对学生的终
身发展颇有裨益。
版块1--2:西峡县一高校长杨文普简介
来源:张宇的精英博客 日期:2014年8月16日
1、杨文普出生在西峡县一个普通农家。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劳作,仅能维持全家7口人的基本生活。他自幼便暗下决心,希望通过知识,来改变全家人的命运。中招时,他以优异成绩被内乡师范和西峡一高同时录取。
2、可在西峡一高上了月余之后,他却毅然踏进了内乡师范的门槛。面对名列年级第三名的月考成绩,高中物理老师辛兆林在全班学生面前生气地说:“放弃将来考取重点大学的机会,杨文普真是鼠目寸光。”
3、其实,他做梦都想进入大学的殿堂,但无人知晓他的难言之隐:奶奶年迈多病,哥哥也正上高中,每次开学时,是兄弟俩最害怕的时候。为了20元学费,他们要拽着母亲的衣襟,借上半个村子。进入内乡师范,部分学费和生活费将得到解决,家庭能够减少些许的负担。
4、毕业后,杨文普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廿载春秋,杨文普乐在其中。一个朴朴实实的信念深深铭刻在他心中:教师的使命就是为国育才!
5、自身经历使杨文普对贫困学子更为关爱。“在西峡一高,决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开学典礼上,他郑重承诺。仅2010年以来,他个人对贫困学子的资助就达到2300元。通过多种途径,他还为贫困学子争取到152万元的助学金。
6、艰辛探索结硕果。2003年秋期开学,杨文普调任县教研室主任。当时,西峡县教学水平在全市名列倒数。为了尽快提高全县教学质量,探求课改新路,他先后同部分校长、实验教师、教研员四赴江苏洋思中学,三赴上海闸北八中,南到江西临川,北上河北衡水„„
7、探寻路上,杨文普的心头始终萦绕着两大问题:教育到底要培养怎样的人?教育该怎样去培养人寒冬腊月,他奋笔疾书到深夜,手脚满是冻疮;父母病榻前,他靠着床沿,修改书稿,主持编写《课堂教学的革命》,初稿完于母亲去世前夜,再版前言写于父亲去世的当天;除夕贺岁,他只身独坐灯前,凝神静思„„
8、受苦受累,他毫无怨言。最难以接受的是他人的不理解:“杨文普想出风头,个人英雄主义,老师讲学生都学不会,让教师讲,逼着学生自学,还要让学生问学生答,这不是胡闹吗?学校可不当他的实验品!”
9、时任西峡县教育局的两任局长孙占梅、董联军,给了杨文普最大的支持。在他们的支持和鼓励下,杨文普调整心情,埋头苦干,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终于和教研团队成功创出了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全新教学模式——“三疑三探”。
版块二:西峡县教研室杨文普对“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8篇)本版块选编了8篇文章: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提出;
(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
(三)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
(五)“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堂评价标准
(一);
(六)“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堂评价标准
(二);
(七)如何正确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八)“三疑三探”—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基。
版块2--1:“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提出 作者:西峡县教研室主任 杨文普
来源:西峡县城区二小网站 日期:2008年10月27日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实际培养了怎样的人,应该怎样去培养人?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此进行深入的思考、准确的定位和科学的决断。否则,我们的教育将是盲目和低效的,有时甚至是负面的。因为教育是一个引领学生成为我们所希望的人的过程,是
一个价值开发和价值实践的过程。
一、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答案:在农业经济时代,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重点是巩固封建政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将人都培养成“听话”、“顺从”的“良民”,以“六经”为准绳,以“灌输”为手段,将人分成上下九等,强调“师道尊严”、“权力至上”、“学而优则仕”,谁把封建礼教掌握得透彻,谁就能做“官”,然后再以此“教化”百姓,希望形成一个太平的局面。老百姓惟一的希望就是能出一个青天大老爷,因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官”就是百姓的衣食父母,官让民死,民必然毙命。难怪唐太宗李世民在城楼上望着进城赶考“八股文”的学子,开怀大笑,发出了“天下才子尽入吾彀”的感慨。
封建社会是漫长的,封建教育是桎梏的。当我们拖着长辫还在摇头晃脑死记封建“礼教”的时候,当我们还陶醉在古代四大发明的时候,西方“列强”用装着我们发明的火药的炮弹却不按“礼教”打了过来——鸦片战争标志着封建社会的教育因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使整个民族远远地落后了。为此,晚清重臣张之洞曾深刻指出:“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同时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为促使清政府“颁定学制,废止科举”,开创中国近代新式教育起了重大作用。
回顾中国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教育的发展史,教育培养了什么样的人,就会出现带有什么烙印的社会历史。然而一个国家和地区,毕竟是世界的组成之一,在其发展的某个阶段无论多么独特,发展趋势都将最终走向整个人类社会的总体融合。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社会也从漫长的农业经济匆匆越过工业经济,很快跨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和能力改变的不仅是某个人的命运,而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能力的核心则是人的创新能力。因此,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站在历史的潮头,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而成为世纪的主角,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而这一切,都又深深依赖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对受教育者创新素质的培养程度。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博士,在北京大学讲坛上曾讲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造性,使人们变得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著名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曾把创新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目标都重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何应对全球性的挑战,世界各国都把目光聚焦到培育下一代的目标上,日本政府提出“教育要成为打开能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大门的钥匙,使教育者成为面向世界的日本人”。美国人则强调“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释放学生的创造力,要培养骨髓里都充满未来思想和未来意识的人和世界一流的创新人才”。在我国,党中央、国务院更是高瞻远瞩,确立了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从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到2006年9月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说把创新的教育目标由“精神”层面上升到“能力”层面,是对“创新”的认识的飞跃,那么建设创新型国家,无疑是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科学家、技术人员需要创新,就是从政、从艺、从农、从商等各个行业都需要创新,行行有发明,人人有创造,处处有发明,时时有创造,这个社会才有活力,才会进步。因此,教育不仅要培养能获诺贝尔奖的大发明家、科学家,而且要培养千千万万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今日之学生,即将来之公民;将来所需之公民,即今日应当养成之学生。因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公民,是教育的重要责任,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目标。
二、我国教育当前培养了怎样的人
看不到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看不到差距才是最大的差距。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持续快速发展时期,但由于历史等诸多因素,我国最能体现促进社会进步的科技创新水平比较滞后。从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统计显示,我国的新技术参与度按国际标准衡量的教育成果排名较低,并且呈下降趋势(2002年33位,到2005年下降到第54位)。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世界总数的99%,而我国2004年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重要国家中排名第24位;截止2008年最能反映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科技发明奖,连续四年一等奖空缺;我国的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工程机械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含量产品80%依赖进口。
近年来,涉及国际方面类似知识产权的官司一年多于一年,这个信号告诉我们:“中国制造”必须换成“中国创造”,不然,用别人发明的技术贴上自己的标签又怎能不引起纠纷呢?
美国中小学一直被批评为基础教育差,而从1901年设立诺贝尔奖至今的科技奖和经济奖获得者美国占43%,有人把我国基础教育和美国(包括其他发达国家)教育的价值取向相比较,说两国的根本区别在于我国教育重视解答问题,而美国教育则重视发现问题。这话说得过分,但又很有道理,不是说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圆,而我们确实应该承认和反思这个事实,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
其实,获诺贝尔奖的也有华人,只是外籍罢了,这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为什么聪明的中国人只有在外国才能显示出他们更高的创新能力?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和思考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在培养创新人才体制上存在严重的问题,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这个基础教育的摇篮出了问题。《中国化工报》曾刊登了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大学生和幼儿园娃娃谁聪明?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沉思良久,底气十足地说:“是零”。女教师转身问身边幼儿园的孩子们,随即换来了七嘴八舌:“这是太阳”、“是鸡蛋”、“是老师脸上的小酒坑”、“是妈妈的大眼睛”„„为此有人形象比喻:学生入学时像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走向社会则成了感叹号!
实际上教育的首要目标就在于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我国教育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不强,从根本上讲,整体上还没有走出以知识传授和单向灌输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因此,使教育从传统的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功能模式,是知识经济创新旗帜下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使命。
三、教育应该怎样去培养人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据统计,一名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间在课堂上的时间比16000节课时还多,可以说人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初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而这期间的每一节课,学生是积极主动地质疑探究还是被动地接受灌输,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甚至由于定势的原因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然而我们的课堂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却是危机的:
1、从传统思想观念上看: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本人,当代人的尊师观仍然是师道尊严,以崇尚教师权威为主流。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学生常表现信心不足,自主性差、依赖性强,缺乏质疑问难的创新品质;
2、从传统心理特征看:主要是封闭保守,不愿表达,有一种“随大流”的思想,许多学生也形成人云亦云的习惯,谦虚过度,直率不足,多顾虑他人褒贬,不尊重自我感受,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创新思想的培养;
3、从教学方式看:注重的是“灌输”,主要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机械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由于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课堂学生走神、看小说、打瞌睡现象比比皆是,课堂效率低下。实施新课改后的课堂大有改进,然而大多仍是在教师预设下进行,学生仍是被动地思考。例如被动地按老师指定的自学提纲自学课文,被动地按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被动地按教师编拟的习题进行练习,学生根本没有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因此学生自然难以形成创新的意识,更不用说创新的能力了。
4、从教学内容看:教师常常停留在教材规定的内容上,是教教材而非用教材,很少同实践和日常生活相联系。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无一不是从关注教育、改革课堂入手的,以美国为例,1957年苏联率先发射人造卫星,震惊了美国朝野,美国人一致呼吁要求以高精尖的科学知识武装青年一代,并于1958年颁布了《国防教育法》,1959年美国“全国科学院”召开了中小学数理学科的教学改革会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主持了这次会议,并根据会议意见撰写了《教育过程》一书,布鲁纳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式教学,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主张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己发现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此后,美国又制订了著名的“2061计划”(2061年是哈雷彗星下一次回归地球附近的年份),其目标是用一代人的时间,根本改变美国教育体制,改变教学模式,大力改革教学方法,造就一代具有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的国民。
反思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真可谓万紫千红、争相斗艳。有人做过不完全统计,在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的,加上一些正在摸索的教学方法或模式不下百种,然而其中有许多不久便消失了。究其原因,这些方法或模式只注重了新课程标准外在的“形”,而忽略了内涵的“神”,“换汤不换药”,因而缺乏生命力。有的教育领导甚至还存在“课堂打基础,课外抓特长;课堂教学搞应试教育,课外活动搞素质教育”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对课堂教学改革缺乏真正的支持,造成改革的层面肤浅,浅尝辄止。
教育原本应关注学生内在稟赋的开发,而不是摧残任何不符合“应试教育”体制的内在稟赋。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最大的问题就是让学生学“答”,而不是学“问”,存在严重的课堂教学“技术主义”和“工具主义”错误倾向。为什么教师热衷于学生学“答”?因为“答”的前提是围绕“应试”的“问”,是备战中、高招的全真模仿下的强化训练,有“眼前”利益,能考高分;更因为学生“答”的前提是教师在“问”,“问”的或深或浅,或偏或怪,或是否具有价值和意义,“问”的那个神秘答案早在教师心中,教师永远是主动的,学生在这种形式下学“答”,就会感到教师永远是“渊博”的、“权威”的、至高无上的。为什么一定要让学生学“问”?为什么提问题比答问题更重要?因为发现问题的本身就是对事物的加工和思考,是学生主动前提下好奇和兴趣诱发的结果,因而更能引起学生自我探究的欲望和达到目标的信心。学生学“答”,最多只能做到“青出于蓝而止于蓝”,只有学“问”才能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贵知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头脑中没有问题这是教育的悲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强调了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科学上许多重大发明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牛顿从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产生疑问,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科学家从蝙蝠飞行为啥碰不到障碍物产生疑问后,发明了雷达;河南省唐河县六旬老人王春生2008年发明的CN分子高温超导变压器,解决了世界物理学家们的一个难题,就是从初二上学时对欧姆定律的一个结论质疑开始的,这项发明投产后每年将为国家节约365亿吨标准煤,全国电费收入增加74倍。包括现在电视热播的《百家讲坛》之所以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不都是从对传统经典著作的“疑问”(质疑)开始的吗?其实,现代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广阔,他们对教材的一些内容持有自己的看法。若教师漠视这些现实,即使把教材讲得再深再透,学生也会认为这是说教而产
生反感,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改变现在学生只学“答”不学“问”的状况,真正实现教师“教学”到“教学生学”的思想转轨,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由单一接受到发现创造的根本转变,实现教师由文化的传承者走向人才的催生者,由教育理论的消费者走向先进教改思想的建构者的角色的换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为教育创建创新型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基的根本目标。
四、教育改革的“引爆”:从一节“好课”开始
2005年春,按照省委统一部署,西峡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入重要阶段,根据方案要求必须召开一次深刻自我剖析会和建言献策民主生活会。时值新学年开学在即,原定在这个民主生活会上先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再宣读一下新学年工作计划,让大家提提意见。临传达时我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既然是民主生活会,何不先听听大家的意见呢?于是我说:“今年计划还没制订,主要想听听大家的意见,看谁提的更有价值能被采纳。”谁知一句话激起千层浪:大到全县教改思路、管理方法的改进;小到为了方便和节约资源,建议楼梯、厕所的手控灯改装成声控灯这些琐碎的杂事,大家都发表了很有见地的看法,一个个尖锐的问题令人震撼,一个个创新式的建议令人鼓舞,例如换声控灯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改进,可偏偏有人表示反对,说声控灯白天有声音也会亮,不如改为声控和光控灯,只有光线达到一定暗度,有声音灯才会亮„„
实际上大家提的建议大部分都是计划中已经提到的,也有部分是预设之外而生成的,但经过这次“故弄玄虚”之后,发现同志们的干劲更高了。
这次令人心潮澎湃的民主生活会,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如果按照原定程序,计划草稿传达后,肯定会迎来一片“喝彩”和“恭维”,根据经验,会很少有人对这类基本成型的文件提出“异议”的。因为在传统的思想中,计划和决定是领导的事,下级考虑的只是怎样按计划要求进行的问题,即有偏颇,又有谁同领导当面过不去呢?
这次真正的民主生活会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给出现成的条条框框(即新学年工作的要点和应该解决的问题),而是通过引导让大家提出的;同志们干劲更高,是因为领导和单位采纳了个人的意见,在每个人的心中,感到的是大家都是朝着自己的目标在努力工作,内心深处有一种成就感。
我由此想到了我们当前中小学的课堂:即使所谓的“好课”,每一个环节不都仍在教师的“预设”之中吗?教师“问”学生“答”,教师编习题,学生做习题。如同会议上传达的各种计划和方案,学生一直是被动地思考和练习,根本没有自主发现问题的空间,创新的意识都很难培养,更不用说创新能力的生成了!这次民主生活会,难道不就是我们多年苦苦求索的,能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充分调动创新思维的一节“好课”吗?
我们为什么不在课堂上也来个“故弄玄虚”,让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质疑权威,共同参与到学习目标的制订上?为什么不设置一种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地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充分地合作和交流?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编习题而要教师包办代替呢?
于是,一个大胆而又宏伟的设想在我脑海中显现:既然我们的教研人员,能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调动了创新思维,那么我们所研究的基础教育,难道不也应该瞄准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创设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疑”和“探”等固定的教学环节,一样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培养起创新能力呢?就这样,创新思维的“星星之火”,以“可以燎原”之势,在教研室全体同志认真研讨和冷静思考的基础上,在试点广泛深入实验的前提下,逐步探索出了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版块2--2:“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 作者:西峡县教研室主任 杨文普
来源:西峡县城区二小网站 日期:2008年10月27日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制定的在教学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三疑三探”教学模式重点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一、创新原则
这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最根本的原则。课堂的每一环节都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个目的设置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通过探究使学生从不同途径去解决问题;通过思索使学生独到的回答(评价)问题;通过类比和假设使使学生勇敢地质疑(反驳)问题;通过反思和回顾使学生针对学习目标能编拟问题(习题)。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最终形成了创新的能力。
二、探究性原则
探究性是实施这一教学模式的本质特征。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求知的潜能,处处使学生“生疑”,时时使学生带着“解疑”的欲望而去“探疑”。课堂始终贯穿着一条隐形的探究线索:即设疑(开始)——思疑——解疑——再质疑——再探疑——编疑——答疑——无疑(结束)。探究的形式可以分为学生自探、师生共探、生生合探。“疑问”最初由学生提出,最终仍由学生自己解决。
三、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是使用这一模式应遵循的最基本的方法。按照事物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学生现有能力水平处理每一个教学环节,给学生的思维慢慢“设卡”,让学生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具体来说,“自学提纲”的设计应由易到难;检查自学情况,要坚持“学困生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生评判”;“合作探究”必须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学生“质疑”的问题首先由学生自己独立解答,难度大的由学生合作解答,仍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通过讲解解答。“运用拓展”也是先进行巩固运用,然后再变式延伸;先由教师示范编题,再由学生自主编题,最后由教师选择地展示,让全体学生“练”题。
四、全体性原则
整体性是实践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并且贯穿课堂始终。目的在于面向全体学生,绕开“精英教育”的误区,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做到编拟自学提纲充分考虑“学困生”,检查自学情况优先提问“学困生”,各种表扬鼓励首先送给“学困生”,同时也给中等生、优等生提供发展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关心下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五、民主和谐原则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学生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师要转变角色重新定位,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学习方法的引导者,学生兴趣的培养者,学习氛围的创设者,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欣赏者,更是创新人才的催生者,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真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1、教师要热爱学生。这是达到民主和谐的基础,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要处处关心鼓励学生,对学生充满信心,循循善诱,不指责,不呵斥。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教师既是自己的师长,又是亲近的朋友,能真心实意地把自己的困惑和见解说出来。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用欣赏的动作、眼神、语言去启迪学生,使整个课堂没有苦恼和僵持。
3、学生之间形成友好和谐、互助竞争的关系。既要独立思考,又要相互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形成人与人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帮扶、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六、终身性和社会性原则
学校的每一节课都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基。要让学生从平时的每节课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思考问题,学会独立探究问题,学会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创
新的意识,形成创新的能力,着力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创新人才。同时把“质疑”的习惯引向社会的课堂、生活的课堂,通过学生对社会和生活现象的思考,对周围人群请教式的“质疑”,从而拉动整个家庭、整个社区、整个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学习和思考。
版块2--3:“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作者:西峡县教研室主任 杨文普
来源:西峡县城区二小网站 日期:2008年10月27日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公民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切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所以用八个字更能全面地涵盖这一教学模式的全部过程,即 “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第一步:“设疑自探”。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即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它方式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
第二步:“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对于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
前面两个环节可能在课堂中反复出现,如问题自探
一、问题合探一;问题自探
二、问题合探二„„等等。
第三步:“质疑再探”。是指在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
第四步:“运用拓展”。是指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的“新知”,围绕学习目标,尝试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和拓展性习题,教师有选择地展示出来供全体学生训练运用,在检查运用情况的基础上予以订正、反思和归纳。
其实,“运用拓展”这个环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然是按“三疑三探”的步骤和理念进行的,是课堂教学中巩固新知的新一轮“三疑三探”。
因此,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践行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一伟大的教育思想,特别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同新课标的要求更是一脉相通的。
以上仅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模式,根据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的不同课型,还可以使用灵活模式(即灵活运用基本模式的变式),如也可以在运用拓展之后让学生再次质疑等等。同时,也可以把“三疑三探”模式同其它模式整合运用,构成整合模式。由此可见,“三疑三探”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不是单一的,这样给教师灵活辩证地使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达到既有模又无模的境界。
我国很早就有学者强调: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这就是最好的方法。同样我们可以指出:教学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得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才是最好的模式。
如此说来,有人可能认为“三疑三探”模式有一定的程序,是束缚教师手脚的条条框框,是教条主义的东西,这种认识是不妥的。因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本身,为教师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指出了一道符合新课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科学程序,通过实验证明,是能全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的。但教学情况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生搬硬套一个模式是不科学的。生搬硬套所造成的问题,不是教学模式本身的错,而是教师使用不当。
因此,我们在应用过程中切不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必须深刻领会“三疑三探”模式的科学实质和深刻内涵,以学定教,以生施教,最终把“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融汇贯通,发扬光大。
版块2--4:“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 作者:西峡县教研室主任 杨文普
来源:西峡县城区二小网站 日期:2008年10月27日
一、设疑自探
1、〔操作〕
(1)设置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归类整理形成本节“主干”问题(即自学提纲)。(3)让学生自学课本,独立探究,解决问题。(4)教师巡视。
2、〔目的意义〕
(1)设情激趣,使学生开始上课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2)学生提出的问题,能被教师采纳并作为全体学生共同探究的问题,学生本身就有一种成就感和亲切感。同时,对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是主动提出的,不是被动接受而被迫思考的,更容易产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3)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方法探究,使自学更扎实有效。
(4)教师巡视,能及时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同时以适当的语言或动作暗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注意点〕
(1)教师在课前要将心态调整到平静愉悦状态,理性地克服因其它事件而致的心境不佳或过度兴奋,将激情、微笑、爱心、趣味带进课堂,通过生活实例、社会热点、音像资料、实验操作等途径,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2)自学提纲是师生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类梳理后形成的。如果学生整体水平高,则问题设置跨度要大一些,留足思维的空间,反之,学困生较多,则必须把一个问题当作两步或三步来问,减缓“坡度”,让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
(3)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后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本次自学内容或范围(有的一节课需要通过几次自学,因为每次自学内容较多,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二是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类比回忆,还是边看书边练习(操作),总之什么方法好就用什么方法。三是明确自学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4)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的自学。同时要重点巡视学困生,可以拍拍肩、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但一般不宜同其商讨问题,以免影响其充分的自学。
(5)自学指导在一节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状况可能出现多次。
二、解疑合探
1、〔操作〕
(1)检查自学情况。原则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
(2)针对自学中不能很好解决的典型问题,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人人都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尽量做到表述清楚,观点明确。
(3)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今后的运用。
(4)特别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教师要精讲,有重点地讲。
2、〔目的意义〕
(1)检查自学情况,首先关注学困生,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同时,如果学困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对了,就不需教师再教了,则节约了课堂时间。
(2)学困生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中等生补充,如果中等生仍难以解决的问题则需要讨论,这样,什么问题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合探形式,教师就能准确的把握。
3、〔注意点〕
(1)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学困生回答或演示操作,千万不要搞形式主义,叫优等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际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2)讨论不要滥用。学生讨论的问题,一定是学生通过自学仍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或者是教师在巡视中发现的虽属个性,但带有普遍指导意义、学生易错易混的问题。如果在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教师直接把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展示给学生,并且让学生开始讨论,最终只能是个别优等生讲讲,小组内其它学生听听而已,同教师讲全体学生听,实在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小组合探应该建立在充分自探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没有自探就不要合探。个别课堂因知识较容易,根本不需要讨论。
(3)学困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注意提醒其它学生认真聆听或观察,随时准备补充、评判和纠错。
(4)教师的“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它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三、质疑再探
1、〔操作〕
学生根据本节内容,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教师引导其它学生共同解决。
2、〔目的意义〕
“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对本节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
3、〔注意点〕
(1)要创设民主、平等与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书本和教师的所谓权威观点挑战,尽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深层次问题。
(2)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好引导学生自己解决。
(3)有的问题可能千奇百怪,超出教材的知识范围,要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课前应充分做好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不能指责学生,更不能不懂装懂,搪塞应付。
四、运用拓展
1、〔操作〕
(1)教师引领学生编拟基本题和拓展题。(2)教师有选择地展示后,供全体学生训练。(3)反馈学生答题情况。
(4)引导学生反思归纳本节所学主要内容。(包括课本具体内容和通过学习运用所感悟的内容。)
2、〔目的意义〕
(1)通过学生自编习题的训练,做到了对知识运用的举一反三。
(2)反思实际是对本节内容的及时归纳和梳理,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清晰认识。
3、〔注意点〕
(1)学生开始可能不习惯或不会编题,教师要进行示范和引导。
(2)学生编题,教师要加强巡视,重点关注典型习题和中、下等水平学生编题情况。(3)展示习题要体现基础性和拓展型。
版块2--5:“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堂评价标准
(一)作者:西峡县教研室主任 杨文普
来源:西峡县城区二小网站 日期:2008年10月27日 评价标准 分值
一、设疑自探25分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10
2、师生对提出的问题能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归纳、梳理和补充,形成的自学提纲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和探究性。8
3、注重学法指导,但不影响学生独立思考。3
4、学生自学时间充足,不流于形式。4
二、解疑合探30分
5、检查自学情况,坚持学生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判的原则。5
6、中等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较大或有争议的问题小组讨论。讨论有序,不流于形式。7
7、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认真倾听别人意见,勇于对别人展示情况进行论证性或补充性的客观评价。10
8、坚持教师的“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会的不讲,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8
三、质疑再探20分
9、鼓励学生勇于向教师、课本等“权威”质疑,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6
10、学生质疑的问题具有挑战性、价值性和创新性。8
11、学生质疑的问题仍由学生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教师讲解。6
四、运用拓展20分
12、学生能围绕学习目标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和拓展型习题。7
13、学生编题质量较高,通过展示,让全体学生训练后,起到了运用和深化的目的。5
14、教学目标达成度高,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必做题(基础性习题)和拔高题。8
五、反思与总结5分
15、学生能在反思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性总结。1
16、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无“闲人”,都能真正进入学习状态,都体验到探究和成功的快乐。4
版块2--6:“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堂评价标准
(二)作者:西峡县教研室主任 杨文普
来源:西峡县城区二小网站 日期:2008年10月27日
一、教师方面(30分)
1、注重启发诱导,设情激趣,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5分)
2、注重学法指导,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善于归纳和梳理,问题(习题)设置具有层次性、探索性和针对性,给学生留足思考、练习和交流的时间。(8分)
3、讲授准确无误、重点突出,时间一般不超过一节课的三分之一,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会的不讲,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6分)
4、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评价及时准确,充满期待和激励。(5分)
5、有驾驭课堂能力,能灵活处理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收放有度,活而有序,时间安排合理,准时下课。(6分)
二、学生方面(70分)
1、会提问:能根据教学情境、教材内容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8分)
2、会自学: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与能力,能解决问题并发现新的问题。(9分)
3、会展示:敢于发表自己意见,敢于尝试操作,错了也不怕,展示率高。(9分)
4、会倾听(观察):能认真倾听别人意见,能仔细观察别人的演示。(4分)
5、会评价:能对别人展示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并能利用有关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7分)
6、会质疑:有问题意识,敢于向课本、教师等“权威”质疑问难,问题具有挑战性、独创性。(7分)
7、会讨论:小组讨论不流于形式(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和价值,活动有序,能表现集体观点)。(4分)
8、会总结:能在反思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归纳总结。(4分)
9、都参与:课堂无“闲人”,人人充满自信,都能真正进入学习状态(没有走神或不参与学习的现象)。(8分)
10、都成功: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围绕学习目标编拟一些基础性或拓展型习题,答题正确率高,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10分)
版块2--7:如何正确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作者:西峡县教研室主任 杨文普
来源:西峡县城区二小网站 日期:2008年10月27日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以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宗旨,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为目标,主要通过疑探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想学、会学、学好,真正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学习的快乐。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
一、设疑自探
设疑自探是课堂的首要环节,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设置具体问题,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
(一)这一环节主要涉及三个步骤
一是创设问题情景。教师在课前和课始把自己的情绪理性地调整到最佳状态,通过口头(肢体)语言、音像资料、实验操作等方法,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尽快形成问题氛围,使学生“生疑”,同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是设置具体自探问题。根据学科特点,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如果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的要求,教师再补充提出,最后将自探问题确定下来。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教师都必须明白:自探问题的“主干”就是本节学生应掌握的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的提纲,问题点设置的是否准确、简明和恰当是一节课成败的根本。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基础和是否进行过课前预习,适当增加和减缓问题的坡度,让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实践中发现,教师直接提出自探问题,能直奔“主题”,节约课堂时间,但学生思维必须在教师设置的框架下运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如果让学生提出问题,大部分支离破碎,教师需要引导归纳,问题提不到“点子”上还要补充,占据了课堂时间,把握不好可能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我们认为,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说明学生有问题意识,这是“创新”萌芽的开始,因此,我们主张自探问题的设置,如果课型允许,应该先让学生提出,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也是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就是一切把学生让在“前台”。
三是学生“自探”。这里的“自探”是学生完全独立意义上的自探,自探前,教师一般要适当进行方法的提示、信心的鼓励和时间的要求。自探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热切关注和期望(通过巡视的方式关注学困生,通过赞许的目光关注提前完成任务的优等生),无论关注的形式怎样变,有一个底线不能变,那就是不能打断或干扰学生独立学习的思路。
(二)容易出现的误区
一是设置自探问题层次不清,不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问题太碎太杂或太大太空,要么一看就会,课本上有直观的答案,不需思考或没有思考的价值;要么思维跨度太大,缺乏递进性,学生难以接受。
二是自探走过程,时间安排不足。
三是在学生自探过程中教师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唠唠叨叨,使学生不能专心思考,要么漠然视之,认为学生自探与已无关,使学生在失去教师亲和力情况下低效学习。
二、解疑合探
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即通过合探的形式共同解决设疑自探中的“疑”。
(一)“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
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主要在这一环节培养和体现。另外,评价还包括对评价的评价,评价最好能用有关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对原来答错的学生,要让其倾听后找出错因,更新回答。
二是讨论。通过检查,如果学困生做对了,说明这个问题全班都解决了,教师就不需要在此着力,而应直接转入下一个问题的检查,以免浪费时间。如果中等生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教师在“自探”中巡视发现的虽属个性,但带有普遍指导意义、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也要讨论。讨论要建立在学生充分“自探”的基础上进行,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要定主持人,定先后发言的顺序,同时要注意好中差不同水平学生的相互搭配和成员的相对稳定。
三是讲解。如果通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则予以讲解,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二)容易出现的误区
一是抛开设疑自探中的问题,重新设置几个所谓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学生没有思考的情况下,直接让学生讨论。
二是教师怕学生自学解决不了问题,按自探提纲从头到尾重新讲解一遍,换汤不换药。
三是提问不是优先“学困生”,怕浪费课堂时间,仅让中等以上“举手”要求发言的学生回答一遍了事,掩盖了学情。四是试图烘托气氛,搞形式主义,很简单的问题也要进行讨论。五是小组讨论人员不固定,发言无序,时间没保证。
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这两个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时可能在课堂反复出现,如设疑自探
一、解疑合探
一、设疑自探
二、解疑合探二„„目的是防止问题一次出示过多,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三、质疑再探
质疑再探是指在基本完成本节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它权威挑战,让不同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探究。
(一)质疑者的主体是学生
1、学生质疑的某个具体问题很可能与本节学习目标无关,甚至同样的问题如果换成教师提出则属于画蛇添足。但我们应该明白,对于学生来说,“质疑”本身的意义就在于是学生自己主动发现了一个问题,而不是被动解决了一个别人提出的问题。质疑再探之所以要做为课堂的一个固定环节,根本目的就是再次让学生发现和挖掘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异创新精神。
2、在具体的实践中,对于中等以下学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还是本节学习目标的范畴,只是从不同侧面去提,这时让其他学生回答,实际上是起到了深化学习目标的作用;对于优等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超出书本知识,但教师还应先让其它学生思考解答,提出种种不同解决的办法,包括一些甚至是荒谬和错误的想法,然后教师再解答。如果连教师也解答不了,应坦诚说出,师生课后通过查资料等其它途径共同解决。
3、如果开始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可以根据课的完成情况进行示范引领性质疑,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待学生养成习惯之后,教师考虑更多的应是如何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而不是再给学生预设问题。试想,如果预设的问题属学习目标的要求则应作“设疑自探”的最后一个问题出现,或放在“应用拓展”的拓展部分出现。如果预设的问题不属学习目标的要求,作为教师,根本就不应该提出。因此,此环节如果确需教师“置疑”,应该是帮助学生“质疑”而“置疑”,引导学生解决“质疑”问题而“置疑”,而不可代替学生的质疑,更不可代表此环节的全部。
(二)容易出现的误区
一是学生无疑可“质”,教师即转入下个环节。
二是教师“置 ”疑代替学生“质”疑,重新出示几个问题,让学生被动思考,把“质疑再探”变成“设疑自探”的延伸。
三是教师变成答记者问,学生一问教师一答,忽视了教师的“三讲三不讲”。四是课前对学生可能质疑的问题,没有充分的估计和预测,当学生突然提出,要么不知所措,要么不懂装懂、搪塞应付。
四、运用拓展
运用拓展是指师生围绕学习目标,针对本节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问题,让学生训练运用。在此基础上,予以反思和归纳。
(一)此环节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教师拟题训练运用。教师首先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重点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情况。这是本节教学任务的“底线”,即学习目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检查反馈的原则是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学困生本人说出错误的原因并纠正。
基础性习题解决之后,教师再出示带有拓展性质的习题。检查反馈原则是中等生展示,中、优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答错者本人说说错误的原因并纠正。
二是学生拟题训练运用。即围绕学习目标,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同时编拟难度不同的习题,通过展示,让学生评价所编习题是否属于本节所学知识运用的范畴,是否具有新意,是否对加深或辨析知识之间的联系具有指导意义,也可以让编题者自己说说编题的动机和目的,通过对典型试题的训练,还可以验证所编试题是否切合生活实际。
以上两个步骤适应于使用此模式的初始阶段,第一步属于教师对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全面把握,也可以理解为教师让学生进行编题的典型示范,第二步让学生编题实际上是拓展延伸的“变式”。按此操作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好处是便于教师把握课堂进程,如果时间不允许,甚至可以取消学生编题这一步骤,因为学生在教师拟题设计下已训练完毕,已经达到了学习目标的要求,但最大的缺陷也就在于容易让学生失去编题的机会。
因此,我们主张学生具有编题的习惯和能力之后,这两个步骤可以合并成一个步骤:即让学生围绕本节所学知识先编一些最基本的习题,教师通过巡视有选择地展示给全体学生练习运用,然后再引导学生编拟一些拓展延伸性习题,同时教师还必须在备课时原原本本地进行预设习题,如果学生所编习题达不到学习目标的要求,教师则进行必要的补充。
从学生被动做题到学生主动编题,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创新思维的提炼和升华,是新课堂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同时学生自编自练更具有亲切感,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自我创造的价值。
三是反思和归纳。反思归纳是对本节所学内容的梳理,是对学习过程中解决某个重要问题的感悟,是对整个探究过程的回放和体会。具体操作是学生先说教师后评。
容易出现的误区:一是编拟习题不能牢牢把握学习目标的“底线”,关注拔高题,忽视基础题。二是怕学生编题编不到“点子”上,浪费时间,干脆不让学生编。三是不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和多数学生表达的机会,反思归纳都是教师“一言堂”。
以上仅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操作中的基本模式和要领,根据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的不同课型,还可以增删或调换某个具体环节,进行灵活运用。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西峡教研室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带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和深深的个性烙印。就目前而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本身还只是一个“毛坯”和“框架”,还有许多需要广大教师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但从实践中已检验到它强大的生命力。它的最可贵之处不是从某个现成的理论出发,也不是从引进什么国外的教育思想出发,而是从社会和人的发展所需的实际出发,从课堂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怎样去培养这个关键性问题出发,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而不是被动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而不是被动解决问题;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单纯的“学会”,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由单一接受到发展创新的根本转变,实现了教师由知识的传承者到创新人才的催生者的角色换位。这就是我们必须理解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科学实质和深刻内涵,也只有理解了这个内涵,我们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才能做到融会贯通,才能力戒形似而神异,才能达到心中有模而实际无模的境界。
版块2--8:“三疑三探”—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基(原标题:“三疑三探”介绍-杨文普)
作者:西峡县基教学研究室 杨文普 Email:yangwenpu@126.com 电话:*** 来源:百度文库 日期:2013年6月5日
正文:从略,详见附件,只因本文是PPT课件,也可在百度文库中查阅。
版块三:报刊学者对西峡县“三疑三探”创始人杨文普的报道与印象(2篇)本版块选编了2篇文章:
(一)(中国教师报--西峡县)杨文普的教育梦;
(二)走近杨文普,感悟“三疑三探”。
版块3--1:(中国教师报--西峡县)杨文普的教育梦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本报记者 褚清源 日期:2013年4月10日
一、杨文普的教育梦--从课堂求解钱学森的“世纪之问”
杨文普心中一直有一个梦,这个梦不仅关乎教育,更凝聚着一个国家的情结,那就是从课堂这一方小天地里求解钱学森老人的“世纪之问”。
(一)钱学森的“世纪之问”,是杨文普常常反躬自省的动力。
他说:“有这样一种说法,经济能够解决今天的问题,科技能够解决明天的问题,只有教育才能解决后天的问题。我认为,中国梦的核心应该是教育梦,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繁荣则国家复兴。”
杨文普的言说总是给人传递出一种很强的正能量,从他的言说中读出的是陶行知、晏阳初那一代人教育救国的勇气。
这位伏牛山深处土生土长的校长,在担任河南省西峡县第一高中校长之前,曾任西峡县教研室主任。他带领的教研室团队,成功探索出一套旨在破解课堂低效和城乡教育不均衡问题的教学经验——“三疑三探”。正是这个被誉为“河南教育名片”的课改经验,让杨文普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4年前,他通过公开竞聘担任西峡一高校长的时候,便开始以高三毕业班为起点推行改革,这场改革在校内可谓高调启动,但是对外则显得格外低调。按杨文普的话说,就是要卧薪尝胆3年,关起门来谋发展,躲进陋室做研究。
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教育,但太多的人都在妥协、回避,强调实现美好教育理想的种种障碍。杨文普不愿向现实妥协,更不愿向自己妥协。于是,他选择了一条没有退路的旅程,开始主动打破自己的“围墙”。
在新的岗位上,杨文普沉默了3年,谢绝了很多外出讲学的邀请,带领他的团队四处“游学”,几乎遍访全国各地的高中名校。正是在这样的学习、借鉴、反思、改进过程中,原先适用于初中和小学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西峡一高得到了成功移植,并得以升级改造。
让杨文普欣慰的而是,这个几乎是对原有课堂进行颠覆性改革的系统工程,并没有引发老师们普遍担心的成绩下降现象。相反,西峡一高连续两年一直保持95%的本科上线率,30%以上的重点大学录取率。
但是,真正让杨文普引以自豪的不是一路飙升的升学率,而是学生申报的创新成果屡屡获奖。在过去的一年里,该校有271名学生拿到了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二)4年来,杨文普的一系列措施受到了师生的拥护 上任伊始,他的第一个决定就是解放学生的睡眠时间,保障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
每年新生入学,学校要抓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调查老师对学生的熟悉程度。学校要求开学第一周要对学生有“浅认识”,能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第二周要对学生有“深认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性格特点。
西峡一高学生的最高荣誉是受到校长的邀请,与校长共同进餐。而与学生谈心是杨文普多年的一个习惯。他给自己制订了一个计划,平均每天找两名学生谈话。
为了使创新思维与学习发生联系,在保证体、音、美、计算机课时不减的前提下,学校每周又增设两节创新课,为日常的“三疑三探”课堂提供创新思维的技术支持。
学校还把出题考试的权利还给学生,每次大小考试,有20%的试题都来自学生,平时学生的作业不是做试卷而是出试卷。
西峡一高的“三疑三探”课堂,就是把原来以解决问题为主的课堂转型为以发现问题为主的课堂,打破了以“听话”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观,鼓励学生学会提问,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在“三疑三探”课堂上,学生们无限的好奇与追问成为一种现象。杨文普认为,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学生学“答”,最多只能做到“青出于蓝而止于蓝”,只有学会了提“问”才能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三疑三探”是一种课堂流程,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教育思想。这一思想就是让学生在“疑探”中呼吸自由空气,在合作中培养现代公民。比如,“设疑自探”环节,目的就是在扩大学生对目标的选择权,学习目标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其实,课改就是解放学生,让他们能更自由地学习,而自由就是增加学生的选择权。”杨文普说。
在2013年全市的十大英模人物座谈会上,杨文普曾深情地说:“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梦,那就是若干年后,人们再谈到南阳时,不仅仅有南阳作家群现象,更重要的是南阳发明家、科学家群现象。如果有这么一天,那么我们今天教育所作的贡献不仅仅属于南阳,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这也许正是杨文普心中那个久违的梦。
二、对西峡县“三疑三探”创始人杨文普的访谈
(一)高中课改的雷区在课堂
1、中国教师报:人们普遍有一个共识,高中是课改的“雷区”,很多校长都不敢轻易去触动,即便迈出一步,也往往是浅尝辄止,雷声大雨点小,或遇到问题就退回原点。你认为,阻碍高中课改的因素有哪些?
杨文普:高中课改的“雷区”在课堂。我认为,阻碍高中课改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部分学校“不愿改”,二是愿意改的“不会改”,三是当前高校招生制度造成了“课改难”。
所谓“不愿改”,坦率地讲,就是担心课改会降低高考升学率。一方面是校长压力大。试想,如果升学率下滑,校长必将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非议”,很可能会前功尽弃甚至身败名裂,所以部分校长“宁愿绕道走路,不愿摸石头过河”;另一方面是教师,说实话,课改初期最大的“拦路虎”是以前那些所谓的骨干教师,有的“讲”了大半辈子,获得了无数荣誉,现在要他们闭嘴,的确很难。他们最难忍受的是让学生讲,有时讲不到“点子”上,老师们认为这是在白白浪费时间。当然,家长和学生都不愿意把自己当“实验品”,于是就出现课改口是心非的怪现象:领导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学校毕业班一套,非毕业班一套;教师平时上课一套,有人听课又是一套。
所谓“不会改”也有三种情况:一是缺少对课改的深度思考,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者主要是领导,实践者主要是教师,领导说教师“只管拉车不看方向”,教师说领导“站着说话腰不疼”,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相互抱怨,形不成合力。二是缺少典型引路。个别大肆宣传高考奇迹的学校把应试做到了极致,教师是选题的机器,学生是做题的机器。而另一些所谓的课改典型却高考成绩平平,令人难以信服。我认为,教育质量不等于升学率,但课改不应回避升学率。三是学典型浅尝辄止,没有“入格”便想“出格”。不去深入研究名校之“名”的背景和内涵,邯郸学步,徒有其形而无其神,貌似而神异。更有甚者,领导一声令下,要创出我们自己的教学模式!于是一夜之间,把所谓的“典型”改头换面,再起个新奇的名字,就这样一个崭新的教学模式便诞生了。结果是轰轰烈烈地启动,闪电式地熄灭,从此“谈模色变”。
2、中国教师报:您分析得很深刻。实践层面的确存在这样的尴尬,升学率绑架了高考,高考则绑架了课改,人们对课改怀有太多的“习惯性不信任”,并且这种情绪直接蚕食着人们对课改的信心和动力。
杨文普:造成“课改难”的深层原因,是高校的招生制度。坦率讲,很多高中校长都徘徊在课改的美梦和高考的恶梦之间,心有余悸。因为高校招生的主流方式仍是一张试卷定终身,高校选拔人才的方式不变,传统的“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就很难改变。因此,以分数论英雄的枷锁砸开之日,才是高中课改真正出发之时。
3、中国教师报:那么,破解高中课改瓶颈的途径有哪些?
杨文普:一是充分宣传发动,让校长、教师、家长和社会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从内心减轻来自升学的压力。二是树好典型。所谓的专家们不要浮在空中喊话,应“着陆”入校,承包试点,深入课堂,让理论指引实践,让实践印证并丰富着理论。三是进一步改
革高校招生制度。一方面,扩大自主招生的比例,进一步放宽高校自主招生的权限,但同时自主招生的知识命题应在高考的“考纲”范围之内,因为自主招生重在考查学生高中阶段的能力,而不是看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是否提前学了本应到大学才能学到的文化知识。否则,呼吁了多年终于取消了“加分”的“奥赛”制度,又会被“变味”的自主招生所替代,这将成为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另一“祸首”,让高中课改举步维艰。另一方面,要尝试高校招生的“分配生”制度,建议把30%左右的高校升学指标直接分配到省辖市,既能保证高校生源的质量,又能在一个省(直辖市)内实现各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给普通高中“松绑”。
(二)后模式化时代的课堂走向
1、中国教师报:您主张对成功教学经验的学习,要从改造走向创造,要敢于创出自己独特的经验,那么“三疑三探”从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身上学习了什么?继承了什么?又发展了什么?
杨文普:“三疑三探”学习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最大的收获是他们勇于改革、敢于颠覆和超越传统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我认为,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在中国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的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洋思中学把传统的“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发动了一场课堂革命。而杜郎口模式的出现,通过放大学生的展示使“先学后教”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发展,使这场革命更具颠覆性。导学案代替自学提纲,让学生“先学”学得更加充分,展示评价让学生“后教”(兵教兵)教得更加投入,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发生了质的转换。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我们在认真学习洋思和杜郎口之后,紧紧围绕新课程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目标提炼出来的,通过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这些教学环节,把“先学后教”变为“先疑后探”,把当堂训练中的“教师出题测试”发展为“学生编题互测”。
以往的课堂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现在很多课堂则主要是教师问学生答,这就出现了教师讲什么学生只能听什么,教师问什么学生只能答什么,毋庸置疑,这两种状态下的课堂,学生的思维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是很难培养出创新人才的。
而无论是自探提纲还是导学案,其实质就是把教师的“口头问”变成“书面问”!仍然是教师怎么问,学生必须怎么答,“换汤不换药”。
基于这些思考,“三疑三探”主张自探问题应该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和补充,最后形成自探提纲,再由学生自探解决,也就是学生设疑,学生自探。学生到底学得怎么样?教师要出题检测一下。而“三疑三探”的课堂则先由学生自己编题,教师有选择地把学生编拟的习题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练习,编题者还要讲讲编题的意图、设计的陷阱等。如果学生编的题没有达到目标要求,教师才把自己事先预设的题展示出来。
如果从发展的眼光看,我认为课堂教学将经历以下三个阶段: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而“三疑三探”正在实践着第三个阶段,可用八个字概括为:“先疑后探,编题自练”。如果你认为“三疑三探”是一种发展,那么我只能说,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星星。
2、中国教师报:没有完美的经验,只有不断完善的经验。你认为当前“三疑三探”推进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提升和发展的地方?
杨文普:“三疑三探”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解决了课改第一个阶段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这一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得以开发,但是这还远远不够。课改在后模式化时代该向何处走,是我们正在研究的课题。由于学校、年级和学科特点不同,在“三疑三探”各环节中,需要总结细化更加
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知识结构水平和具有学科特点的操作流程,包括同一学科不同课型的流程,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我认为,“三疑三探”不只是一种教学思想,更是一种管理思想、教育思想。我们正在逐步把这一思想拓展到学校管理之中。如让教师人人提出当前阻碍学校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再由评委评出一二三等奖,好的建议写入新学期工作计划,逐项落实。如何用“疑探”的思想和精神调动人人参加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也是我们今后重点提升和发展的地方。
(三)“教”和“学”需要生命在场
1、中国教师报:西峡一高的课改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赢,在您看来,西峡一高课改成功的核心密码是什么?
杨文普:我们的改革只是初见成效,还谈不上成功,但课改让我看到了团队的力量。人们常说,一个人行走可能走得快,一群人行走才能走得远。小成功靠竞争,大成功靠合作,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必须在合作中竞争。什么时候校长感到自己率领的是个团队而不是个“团伙”,那就是学校成功的开始。
2、中国教师报:有人说,课改成在教师,败在校长,您是怎样看待这个观点的? 杨文普:“成”和“败”是对立统一的,成在教师,不成也在教师;败在校长,不败也在校长。我认为,这个观点意在强调在推进课改中校长和教师是两个必不可少的关键元素。首先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的思想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校长对课改认识的高度决定着学校推进课改的力度。有句话叫“一般成功靠方法,巨大成功靠激情,伟大成功靠信念”,一个学校课改能否成功,关键是校长对推进课改是否有坚定的信念,核心是校长能否把自己坚定的信念转化成教师坚定的信念。有了信念就能点燃激情,有了激情就能创生方法,有了方法就会有奇迹出现。
3、中国教师报:您心中理想的课堂是什么样的?
杨文普:课堂不是克隆知识的作坊,而是催生新知的超市。教学的过程就是用责任传递责任,用成长引领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我认为,未来的课堂一定是由信息技术的引入所引发的一场学习的革命,但是无论怎样变化,“教”永远是“学”发生的条件,“教”和“学”需要生命在场,需要情感和精神的润泽。如果用一种诗意的表达来描述我心中理想的课堂,那就是:疑得精彩,探得明白,学得自在,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疑探,掌声、笑声、惊叹声声声入耳。
版块3--2:走近杨文普,感悟“三疑三探”
作者: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一中高一英语组 王新华 来源:百度文库 日期:2015年3月17日
2015年3月8日,对于我们一中人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早上九点二十分,在我们一中的会议室里,全校老师在这里汇聚一堂,数百个座位座无虚席,因为今天要在这里召开“我校“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杨文普专家报告会 ”。我校邀请了杨文普教育专家,为我们解读“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这对于正在实践中摸索经验,感受困惑与迷茫的一线教师来说无异于是雪中送炭,是一场干旱中的及时雨。
从去年我校几位教师到西峡一高学习以来,我校教师都在不同层度地运用“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于新的教学模式,老师们有困难、有迷茫、有不解,然而大家也都报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努力实践,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让孩子快乐学习,变成学习的主人,要会学、乐学。
聆听了杨文普的专题报告后,对“三疑三探”的理解感悟更加清晰。“三疑三探”模式的实质是“疑”和“探”。“疑”就是让学生学会“问”。学问,学会“问”,才能叫有“学问”。一节课是“讲会”,还是“学会”,还是“会学”,结果虽然都是“会”,但是含金量却有天壤之别!而“探”则是学生自我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问题,自己解决的问题,自然会在脑海里留下更深的印象,比老师灌输的效果更好
得多。西峡一高的“三疑三探”课堂,就是把原来以解决问题为主的课堂转型为以发现问题为主的课堂,打破了以“听话”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观,鼓励学生学会提问,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在“三疑三探”课堂上,学生们无限的好奇与追问成为一种现象。杨文普认为,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学生学“答”,最多只能做到“青出于蓝而止于蓝”,只有学会了提“问”才能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以“三疑三探”为模式的西峡教改成果显著,国内扬名。杨文普朴实、实用的报告,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中国教育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我们一定要加入到教改的队伍当中,为教改实践出一份力。“三疑三探”模式,是迄今为止,基础教育阶段,最具“革命”性的教改模式。“三疑三探”,不主张编写“导学案”或“自读提纲”,认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在三疑三探的模式下,学生的思维才会尽情发散,在老师的引导下,团体的互助下,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每个人都在思考,每个人都想展示自己的成果,学生都处于高度亢奋之中!问题由学生提出,学生解决,每个人都很“活”,每个人都在“动”。自己“开发”,自己“享用”。贮于脑海,藏于心中,经久而牢固。这样的课堂,不就是我们所探求的高效课堂吗?这样的学生,发展下去,不就是我们当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吗?
我们听报告、看成果,目的是为了取得真经,借他山之石来攻玉,迅速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三疑三探”模式在西峡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正是我们寻找的真经。“三疑三探”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教育思想。三疑三探要让学生疑得精彩,探得明白,学得自在。希望“三疑三探”教改模式在更多的孩子心中种下创新的种子,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听了杨文普校长的报告,使我更加清楚的了解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使我更加坚定了在今后的课堂上使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信念。同事们!行动起来吧!我相信“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即我们的“三动课堂”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我们一起努力吧!
注:钟炜的联系方式 ①0813—6201674(办)②邮箱zhongwei1962@163.com
③博客 zhongwei196207.blog.163.com 21
第五篇:(19三45)全国各地学习借鉴绛县横水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经验的材料选编(名校课模讲座三之45)
全国各地学习借鉴绛县横水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经验的材料选编(名校课模讲座三之45)主讲人: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书记)时间:2014年12月3日
(编号:zhongwei196207blog—19—03—45)内容提要:本文《全国各地学习借鉴(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水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经验的材料选编(名校课模讲座系列三之专题45)》分为四个版块(共二十篇):一是沁水县端氏初中赴绛县横水中学参观考察心得体会材料(6篇);二是泸州市学习研究绛县横水中学等名校课堂教学模式经验的培训材料(11篇);三是北张小学“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四是华容县梅田中学“学案导学355”教学模式材料(2篇).致谢各位原作者和诸位读者。(注:为便于阅读,钟炜对原文作了适当编改)温馨提示:全国各地有很多所“横水中学”,而“绛县横水中学”在山西省运城市,河北省衡水市还有一所全国名校“衡水中学”.编者按:本人对“名校课模讲座”分为十二个系列:一河北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二山东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三山西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四江苏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五河南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六是辽宁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七是江西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八是安徽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九是广东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十是湖北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十一重庆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十二四川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对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每个专题分为几个版块。(注:“名校课模讲座”是“课堂改革讲座”的续讲座)
1、山西省名校优秀课堂教学模式例示:(1)运城市新绛县中学“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模式;(2)阳泉市郊区平坦镇辛兴小学“五学科”课堂教学模式;(3)晋中市太谷县“24字”课堂教学模式;(4)晋中市太谷县二中“三五三”课堂教学模式;(5)晋中市灵石县二中“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6)阳泉市十二中“三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7)朔州市怀仁县一中“三三五”课堂教学模式;(8)太原市清徐县二中“四环节活动”教学模式;(9)临汾市曲沃县实验小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10)晋城市泽州县一中“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教学模式;(11)运城市绛县横水中学“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12)运城市垣曲县中学“80 分钟大课堂学案教学”课堂教学模式;(13)忻州市原平市实验中学“以小组为核心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14)山西省课堂教学模式综述;„„。
1绛县横水中学“学
2、绛县横水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编写(阅读)导引(六个专题):○
2绛县横水中学“学案导学”课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讲座19三之41);○
3绛县横水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经历纪实与成堂教学模式的百问百答(讲座19三之42);○
4各地教育团队赴绛县横水中学参观考察的报告感悟与心得体功经验(讲座19三之43);○5全国各地学习借鉴绛县横水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经验的材料选编(讲会(讲座19三之44);○6全国各地推广应用绛县横水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经验的材料选编(讲座19座19三之45);○三之46).版块一:沁水县端氏初中赴绛县横水中学参观考察心得体会材料(6篇)来源: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端氏镇初级中学的博客 日期:2011年4月13至16日 本版块选编了6篇文章:(一)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展示自我;(二)观课改,谈感受;(三)观摩课改,浅谈收获;(四)观课改名校有感;(五)观绛县横水初中课改随想;(六)绛县横水中学观后感.版块1--1: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展示自我
作者:贾俊 来源:端氏初中的博客 日期:2011年4月13日
4月1日,我到绛县横水镇初中听课。听完课后,大家反响都很好,连连说今天收获很大。课堂上展示时,老师用标准的普通话,清晰的嗓音,自信靓丽的仪态,条理的组织 课堂环节,及时的总结知识,让大家都很惊讶,这哪是农村娃!我充分认识到了每个学生都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只要我们给他们自我展示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潜能就能如雨后彩虹,惊艳天空。我想听课老师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此,我回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展示自我。
版块1--2:观课改,谈感受
作者:端氏初中:李海艳 来源:端氏初中的博客 日期:2011年4月13日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课改,4月1日,我们端氏初中一行12人来到了“三晋课改名校”绛县横水镇初中。
上午,我听了两节展示课,横水镇初中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首先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及设置的问题,探究学习内容,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最后,学生根据学案上提供的检测题,巩固所学知识,当堂过关。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争抢着要发言,“我我我”的呼声此起彼伏。学生上台展示时的表演技能更让我佩服。在横水镇初中的课堂里,我感受到“活”的气息洋溢在整个课堂之中,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才艺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新模式的课堂留给教师的是“想不到”的惊喜,带给学生的是“我能行”的自信。
之后,又看了横水镇初中的广播操“阳光体育”,在铿锵有力的《运动员进行曲》中,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有秩序进场,把广播操的每一节、每一个动作都做得那么到位,做完之后,又排着整齐的队列上楼梯,回到教室。这让我们所有听课老师震撼,横水初中的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洋溢着青春的热情,在课下也焕发着生命的活力。
面对横水初中的课堂教学模式,我开始了自己的思考。想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和存在的困惑,望得到大家的指导帮助。
一、“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这一模式顺应素质教育新形势,值得学习。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给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学效率。如何给学生充分的自主交流机会,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让所有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恐怕是面对新形势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这一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包括学困生,使所有学生最大限度得到发展。
二、“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这一模式的优点。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这种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并注重学生间的互助交流,把学生由观众席彻底推向表演舞台。同时,“巩固提升”这一环节增强了师生的效率意识,有利于提供课堂效率。
三、“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这一模式对课堂的的基本要求。
1、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尤其要更多地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参加活动。要求人人过关,始终“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能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
2、采用“捆绑式”评价,教师把竞争带进课堂,鼓励学生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培养学生拒绝平庸、超越自我的意识。
3、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贯穿课堂始终。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无论学生回答与讲解正确与否,只要学生敢于参与、敢于展示,都要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要把关心送给学生,把微笑和信任的眼光洒向每一位学生,用饱满的精神、积极的态度和温暖的话语赢得学生的热爱,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四、对“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这一模式仍有一些困惑,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
1、担心我们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弱,发言不积极,不能很好地与老师配合。
2、担心小组成员之间不团结,组员不听组长的安排。
3、如何调动我们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其像横水初中的孩子们“我我我”的呼声在课堂上不断?
4、如何引导学生注重学案中的学法指导,充分利用学案进行学习?
5、对学案中的研讨、探究问题,如何组织学生进行高效的小组交流?
6、我班容量小,学困生却不少,担心在该模式下,只有好学生适应,课堂效率不高。“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在横水初中推行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教学效益,学校的教学质量连续五年名列全县榜首。横水镇初中也是一所普通的农村镇办初中,可如今每周都有许多学校慕名而去听课、学习,想不到一所农村学校能有如此大的课改力度与成效;想不到学历大部分是中师的老师能在课堂上达到这样高的水平。这对于我校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我们将在总结他人经验基础上,积极推进这一教学模式,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高效率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使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版块1--3:观摩课改,浅谈收获
作者:端氏初中 张永霞 来源:端氏初中的博客 日期:2011年4月13日
4月1日,我随我校的12人去绛县横水初中观摩课改课,横水初中是一所农村初中,与我校相比,他们没有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但他们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他们没有高学历的教师,但他们有教学方式先进的教师;他们没有富丽堂皇的学校,但他们有追求教育本质的课堂!这次横水一行让我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横水镇初中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当天我听了两节政治课,令我震撼的是课堂上学生的交流展示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堂展示分为大展示和小展示,大展示为小组展示,小展示为个人展示,对于老师的提问,学生能做到积极展示,张扬个性,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展示,他们不仅口语表达能力强,而且思路清晰,思维活跃,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真正体现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听的政治课学生是用小品的形式展示的,问起老师,学生的展示是不是老师让准备的,得到的回答是:学生要用什么形式展示老师都不知道,是学生自己准备的。可见他们的学生是主动,愉快学习。
第二个震撼就是他们的“阳光体育”。课间操时间,校园里响起雄壮有力的《运动员进行曲》,全校学生迅速按班列队,踏着音乐节拍,学生步伐统一,队列整齐,口号洪亮,陆续步入操场,舒展四肢,做广播体操。学生喊出“我锻炼、我健康、我阳光、我快乐”的心愿,喊出了信念、喊出了气势,广播操的每一节、每一个动作都做得那么到位有力,可以看出横水的学生精神饱满,非常自信。养成教育非常到位。
就是一些小的细节也令我震撼,比如:教室标语:张扬个性、展示自我,我思我想我学习、我探我究我快乐。小组名称:青春给力组、智慧全能组、求智组,神马都给力组等等,以及对每小组的评价方法也是形式多样。从而无形中增进了学生自信心,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更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理念。
总之,这次听课感受颇深,收获甚大。使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课改的重要性、急迫性、必要性,同时也使我看到了教学中的差距和不足,更加增强了我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的信心和力量。
版块1--4:观课改名校有感
作者:端氏初中 苏东霞 来源:端氏初中的博客 日期:2011年4月15日
近年来,山西运城横水镇初中在新课改中取得的成就倍受关注。那么,作为一个农村中学,该校在新课改中是如何做的呢?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我校教师在县教育局的带领下于2011年4月1日去该校参观学习。
一、参观学习过程
1日清晨,我校参观者准时汇集于校大门口。经过两小时的行程,到达运城市横水镇初中。在相关人员的引领下,我校教师先是深入到各年级的教室随堂听课,之后又进行了集体教研活动。课间操时间,我校教师还观看了课间操。下午,该校的刘校长还就推行新课改的方法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之后我们参观了学生宿舍,档案室。
1.走进课堂
上午,我听了两节展示课,横水镇初中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同样是学案式,但多了一个“交流展示”的环节。课堂展示分为大展示和小展示,大展示为小组展示,小展示为个人展示,对于老师的提问,学生能做到积极发言,“我我我”呼声,一双双高举的小手,让我感到恨不得马上也投入到课堂中去;学生的展示过程中,他们不仅普通话说的好,而且口语表达能力强,思路清晰,思维活跃,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2.走进校园
在养成教育方面,该校的课间操也是一个很大的亮点。校园里响起雄壮有力的《运动员进行曲》,全校学生迅速按班列队,踏着音乐节拍,学生步伐统一,队列整齐,口号洪亮,陆续步入操场,舒展四肢,做广播体操。学生喊出“我锻炼、我健康、我阳光、我快乐”的心愿,广播操的每一节、每一个动作都做得那么到位有力,做完以后仍然是整齐的踏步回到教室,感觉那么振奋人心。在听取讲座之前,我们参观了学生宿舍,虽然很小,但是打扫的很干净,物品摆放整洁,被子都是整齐的方块被。
二、参观学习心得
如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我现在的教学中面临的难题。横水初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如何调动起来的?我们在教研讨论中得知:横水初中在学年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培训,挖掘学生潜力,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尽快融入新的教学模式。教师不歧视每一个差生,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倾向于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得到了充分尊重,学生都有了学习的信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再有一些具体措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具体:一是划分学习小组,二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一块小黑板,三是小组间开展学习评比。小黑板的运用,提高了教学效率,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及展示的平台,定期评选展示之星。更难能可贵的是更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总之,先进的教学模式应该怎样学呢?又学些什么呢?我认为还需要好好反思。不论怎样,我们不能盲目的学,要立足于我们的校情,有针对性的学。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刻领会新课程教学理念,切实改进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学生能自学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学,学生能自己讲的就让学生讲,老师能不讲的一定不讲,课堂活动多以问题性质的、检查形式的内容出现。要充分利用好教学案。要千方百计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加强学生学习的督促检查和过关检测。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加强教学研究,加强集体备课。我相信,通过学习教改名校的经验和不断地努力,我们一定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春天。
版块1--5:观绛县横水初中课改随想
来源:端氏初中的博客 日期:2011年4月16日
4月1日,我们去参观考察了绛县横水镇初中,它是一所乡镇初中。经过一天的参观学习,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震撼,虽然这个词被应用了很多次,但是除了这个词我真想不出 更合适的词了。课堂上,这里的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他们争先恐后、你追我赶、抢的学,争着发言。课堂真的成了所谓的“知识的朝圣,生命的狂欢”。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真的要让我们好好的思考,多向他们学习,多反思反思我们的工作。课间操,他们上操的秩序是那样的井然有序,队列是如此的整齐,做操也是如此的认真整齐,真像阅兵的阵式,很吸引我们,真让人震撼。环境卫生方面,在教室的地面和墙上都是干干净净的。没有任何垃圾和乱写乱画现象,校园内也保持的干干净净。我还参观了他们的宿舍,被子叠的整齐,地面干净,生活用具摆放整齐。就连厕所也是干干净净的。可以说我们简直是把他们的学校翻了个底朝天。他们做的真是太好了,我们真的应该向他们学习。我们真的应该深刻的考虑一下我们应该怎么去做。
版块1--6:绛县横水中学观后感
作者:端氏初中 左森皓 来源:端氏初中的博客 日期:2011年4月16日
4月1日,在教育局教研室的组织下,全县各初中的学科组长等近一百多人,坐车去了绛县的横水中学,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参观学习。一、一天的取经,收获蛮多,有以下几点感受(一)学生激情四射!做为一所乡镇中学,学生在课堂上富有激情的表现是我之前所想像不到的,这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学生在教,学生在做”的新课程理念。
(二)教师认真负责!
横水初中的数学老师一人一班,她们每天会用更多的时间来编写学案。一份高质量的学案一般要在课前两周开始准备,先是集体教研,确定负责编写新课学案的教师,一周后拿出初稿供大家集体审核,最后再打印出来发放到学生手中。整个过程严谨慎重,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三)落实紧促有序!课前----预习时学生就完成了教材上提供的问题以及课后随堂练习、习题等作业,如遇到困难的话首先选择小组内解决,再未能解决最后由教师进行点拨。课中----学案设计有一重要环节“独立完成,课堂探究”,里面会选择典型例题由学生课堂之上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先统一答案再探寻不同的解法最后再帮助学困生解决问题。课后----学校会统一组织周测,月考等活动,反复巩固加强知识落实。
(四)学案亮点!
每份学案之后都留有空栏让学生在学习完本课时之后写上“学后记”,写明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包括收获与困惑,然后教师要收后认真阅读,之后可在自习时间给予及时的反馈解决,并写出自己的“教后记”。
二、再来谈谈置身课堂其中感受的一些还需待斟酌的问题(一)“独立完成,课堂探究”环节。
经询问学生得知这两节课的学案都是课前所发,也就是说学案在预习时并没有发放,课堂上教师安排在这一环节上安排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就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这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学案上设置的问题。
(二)“合作交流”环节。
横水初中的班容量大致在每班54人左右,所以他们都是六人一小组,再加上时间限制这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并不能保证小组内每一成员都能参与进去。
(三)“展示讲解”环节。
1、老师会让同学把学案上的典题在黑板上逐个讲解,这本身就在时间上难以把握和控制,在这里我觉得学生都会的问题则不需要再在黑板上展示,而针对一些需要突破难点 的问题则可多花些时间让有能力的学生讲解不同的解法,老师再加以点评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2、横水初中在教室给每个小组安排一块小黑板进行展示讲解,这样每轮到一个小组讲解时,全班同学都会围向小黑板,在这个过程中感觉有点费时,而且有些同学不能专心的去解疑答惑。
(四)“课堂小结”环节。
正因为之前的环节难以预设,所以往往没有时间进行课堂小结就仓促下课。以上是我在这次横水之行中的一些感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借鉴横水初中的可取之处,更会通过观摩横水初中的课堂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相信自己会在课堂教学中取得进步的!最后谢谢学校给我们去横水学习的机会!
版块二:泸州市学习研究绛县横水中学等名校课堂教学模式经验的培训材料(11篇)来源: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教研室
转载:古蔺县教育网 日期:2012年7月5日 本版块选编了11篇文章:(一)课改---从课堂出发;(二)将课改进行到底;(三)泸州市课改培训心得体会;(四)观摩绛县横水中学课改心得体会;(五)课改随笔;(六)6月25号学习心得体会;(七)泸州新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八)学习课改心得体会;(九)师培心得;(十)学习新课改心得体会;(十一)泸州市教学结构改革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版块2--1:课改---从课堂出发 作者:罗怀海
泸州市教育局强力推进自主性课堂,6月25日从山西横水中学、新绛中学等课改先进学校请来校长和学科骨干教师到泸州交流经验和上示范课。
我县初中语文学科14人参加培训。上午,11人在泸州外国语学校玉章会堂听横水中学校长刘学红的讲座;3人在江阳教培中心参加初中语文学科活动,横水初中语文教师许国华老师组织学生预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文章出自七年级上(初一)语文教材,学生是梓潼路学校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毕业,通知回来)。许老师把学生分组,每组确定组名、口号,推荐小组长和记分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安排学生根据大学案预习课文。用去两个小时。
下午,14人在江阳教培中心参加学科活动。先是泸州二中(老窖天府中学)的刘春梅老师执教《走一步,再走一步》,刘老师上午已经在梓潼路学校组织学生预习。老师课前在黑板上画小组学习评分表,上课时让学生朗读学习口号“快乐语文,由我做主”,然后是读准字音,积累运用(选几个词语写一段话),分享收获。接着进入主要环节合作探究研读文本,根据学生在预习时提出的问题,选了五个问题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最后总结课文:让我们带着生活中的哲理走向成功!其实俺教学设计,最后还有一个仿写,教师提供的示例是:路尽无绝处/不妨尝试再走一步//万水千山/只源于最初那一步。这个结尾其实不错,但由于时间已到,草率收兵。
在我看来,刘老师的设计是比较认真花了工夫的,她力图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但可能是以前的教学方式的强大阻力,或者是刘老师自身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和生本教育理念有待加强,课堂显得草率而力不从心。换句话说,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努力,但骨子里仍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我认为,这是一节并不成功的课,代表不了泸州是初中语文教学水平。而像后面的号召,简直就是王荣生教授批评的“鬼话”。
接着是横水初中许国华老师的课。许老师先把七个学习小组的组名板书在黑板上,在由小组展示口号后,教师板书课题(但遗憾的是,许老师板书时把“步”字多写了一点),宣布本课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环节,三个题,学生自己思考,小组抢答,其间教师引导学 生谈自己的生活经验,补充作者的故事。第二个重点环节是从父亲、杰利、我、其他孩子的角度多角度阅读。第三个环节的巩固提升,其实是完成几道作业。这节课用了80分钟。
在我看来,本节课最精彩和最有价值的,在于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学习,小组抢答引入竞争机制符合初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学生积极性非常高,甚至每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争先恐后争话筒的情景,这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中并不多见。许国华老师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当然,我们从课堂表现中观察到教师对文本的熟悉,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师的耐心和引导,都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在我看来,这节课有明显的败笔。一是教师主要围绕课文内容讲,我认为是有问题的。在我看来,不存在作者没有写清楚,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围课文内容打圈圈。其实,语文教学无非是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表达,或者说,就是讲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再或者说,在引导学生对内容有理解后,要引导学生对人物(心理)进行分析,对文章的结构和写法的把握,对语言的品味。第二个问题是不断让学生跑上讲台为各小组加分,适当通过加分等形式激励学生并无不妥,但过分通过加分来激励学生,有可能发生审美疲劳,如果学生把加分作为激励自己的唯一动力乃至引入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在许老师的课堂上,有一个细节也值得反思:本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许老师表扬了表现好的两个小组,而把表现差的小组喊上台当着三百多名教师示众的做法,我认为从人文思想的高度看,是错误的。我观察到,这一组的同学非常不愿的样子,尤其是站在中间哪位矮胖矮胖的男同学,简直痛苦不堪。
当然,对我而言,收获是非常大的。这节课再次验证了我的看法:从课堂教学的方式上看,自主性课堂和学案式导学是有一定道理的,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但绝不能因此而忽视教师的人文思想和语文学科专业修养。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改的理念最终要落实在课堂。我们的课堂,我们的田野,我们要从课堂出发。现将我县派出参会的部分初中语文教师的心得贴出,希望能听到同行的声音,更希望对2012年秋季学期我县全面推进的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有所启示。
版块2--2:将课改进行到底 作者:白沙中学 朱唐敏
为进一步增加理解新课改精神与理念,使“学案式”教学能顺利、有效地进行,学校组织大部分初三年级教师于6月25日在泸州参加了泸州市教学结构改革教师培训。横水中学许国华老师的语文课例《走一步,再走一步》带给了我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我受益匪浅,深深认识到课改的重要性,也坚定了课改的决心:要将课改进行到底。
白沙中学实施课改将近一年了。作为市级首批课改学校,我们借鉴的是“学案式”教学模式。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又存在太多的顾虑:我们总认为自己的学生不适应课改,怕自己失败;课堂上学生不发言,我们担心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完不成被迫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交流、讨论,教室里却鸦雀无声;嫌课改课太浪费时间,怕影响学生成绩等等。观摩了许国华老师的语文课例《走一步,再走一步》之后,我认为我们之前的顾虑和困惑都是多余的。许国华老师的课,在新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上,特别是起始年级的教学上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首先,小组分工要合理,分工后要作具体的指导。每一个小组都是一个小团队,要保证每一个团队的顺利运作,合理的角色分配是很重要的。许老师在小组内部按照组长、记分员、评价员等职责进行分工,并且明确各自的职责,引导学生如何在组内开展合作学习。这样,有效地避免学生的“搭车”现象,同时也是对后进生的鼓励,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其次,要营造激烈竞争的氛围。许老师在分组后多次强调“看看你的竞争对手”,主张学生回答问题以“抢答”的方式为主,在课堂上会为每一个小组发言展示或回答问题进 行积分,在每一目标完成时选出“优胜组”和优秀个人。这种做法营造了激烈竞争的氛围,激发了孩子的竞争意识,孩子们在课堂上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的想法,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课堂发言几乎不用举手,学生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真正构建紧张有序而又激烈竞争的课堂。
再次,要充分信任学生,要善用赞赏的尺子。在听课和与许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解决了许多困惑,知道了要想让孩子们课堂上积极发言必须夸奖、鼓励,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是啊,赞赏是一门艺术,作为它的外在形式的表扬、称赞、鼓励也必定要讲究艺术。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学识、经验和优点不同,教育教学内容、手段不同,要使赞赏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灵活掌握表扬方法,采用长度不等、类型不同的尺子,让它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当然,表扬角度要恰当:表扬学生的行为,如“你记得很流利”,“你帮老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表扬学生的精神,如“你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很有创新精神”。表扬学生的素质,如“真聪明”,“你真棒”。对学生提出希望,如“我相信你能行”,“我知道你会成功的”;表扬方法要多样:①明确而富有激励性的语文,如上面所举例子。②亲切而有力的动作,如点头加以赞同,竖起拇指表示夸奖,与学生握手表示感谢,摸摸学生的头或拍拍肩膀表示欣赏。这些亲切温暖的举动,能给学生的身心带来愉悦和幸福。③生动而自然的表情,如听学生讲话神情要专注、面带微笑,学生的问题提得好或回答得好显得惊讶、欣喜。④还可以辅之于适当的小奖品。这些方法穿插揉合应用,效果将更显著;表扬程度要适时、适中:当学生有稍微的进步或较出色的表现,老师的表扬要及时,特别对待学困生更应该不失时机。表扬的程度要得当,拿捏准确,不要言过其实,也不要随心所欲。否则,老师的表扬会没有意义,甚至事与愿违。
这一次的外出学习,更让我明白课改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我们满怀信心坚定地走下去,将课改进行到底,就一定会收到效果。
版块2--3:泸州市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作者:白沙中学 王一
7月25日,我参加了泸州市课堂结构改革培训,通过听教育专家的讲解以及与同行的互动,我有了新的感受、触发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再次学习课程标准,领会课改精神.刘红学校长的专题讲座中特别谈到“以课堂改革为突破”,他强调,新一轮课程改革更注重人的素养,例如语文学科,就应该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凸显语文的育人功能。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因此我们课程改革不应该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重心应该放在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的培养和对生活的关注、思考、表达上。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强调积累、注重应用、引导开放,甚至进一步倡导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融合整合能力,以上目标达成之后,知识的获得将是水到渠成的事。
二、适应变化,提升自我,转变观念,注重“过程”。
横水中学许国华老师在她的交流中坦承一线教师的困惑——新课程标准下的必修和选修,我们要怎么教,怎么学,怎么考?或许,原来我们习惯的思考方式是“怎么考、怎么教、怎么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长期以来,对教学的评价,往往只重视结果,不看过程,导致教的过程“走过场”;对学习的评价也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或只注重让学生记住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这是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病根所在。
新课标突破了传统的“教师优势文化”,凸显了学生的文化传播者和创造者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是成人本位的文化,是“儿童缺席”的文化。在传统语文教育中。教师的身份 存在着被过分尊崇、神化的倾向,教师始终被看作是“代圣人立言”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真理拥有者,是文化的唯一传播者,而学生则被看成是接受文化的死的容器,对文化没有任何的解释权与发言权。因而,本该充满生命活力与文化意蕴的教育过程被异化成一种单纯的“文化搬运”或“文化复制”的过程。在当今开放的文化语境下,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现代教学理论高扬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学生对文化进行学习、传播、探究与创造的权利。所以,横水中学的老师们摸索出的“六化”模式,对我们的教学就很有启发性。通过整体预读、合作研读、拓展延读,最后归结到总结应用,学生的能力提升是螺旋式渐进式的,是有迹可查的。
目前我们的学生家长最关注的仍然是:我的孩子最后得了多少分?对于这个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认为,必须伴随相应的评价制度的改革,从更多地关注结果到更多地关注过程,从更多地关注知识技能等可通过考试评价的学习成果到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等用考试难于评价的成果。这种新的评估方式是纵向的,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
三、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发展。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程活动设计的首要目的是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引导他们体验情感,培养能力,构件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深入地了解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由于受到现代各种传媒的影响,有较广的知识面,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能根据学生们的情感和年龄特征,找到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再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的主角是教师,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而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在交流中,老师们谈到,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快乐的学习到知识;同时,他们还极力借鉴一些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关注了学生的整体发展。
语文新课标不仅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而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本地区文化建设”,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指出:学生不仅是文化传播者,而且是文化建设者、文化创造者。究其本质,这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尊重,是对其文化本性的一种释放和张扬,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有利于推动学生价值生命的实现。
短短一天的培训触我深思,我们老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全面、深入地理解语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体会并实践课程理念的核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
版块2--4:观摩绛县横水中学课改心得体会 作者:白沙中学 高永
6月25日,我校领导带领我校课改教师到泸州学习新课程改革。上午,我们在泸州外国语学校听了绛县横水中学校长的课改讲座。下午,我们在江阳教师培训中心观摩了横水中学许国华老师的语文示范课。感触颇深,同行的老师们思维又一次完全被激活了,久居方寸校园中,我们已经无法发现自己的不足,或者无法去改进它,而一旦走出去,当眼前呈现出和我们日常完全不同的课堂的时候,便引起了我们对自己课堂的许多反思。“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高”是绛县横水中学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师旧有的教学观念,放弃了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重新建构起“以学生为中心”全面调动学生自主积极参与的新理念,积极推广学案导学,树立了教法适应学法的意识。
经过实践,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即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计划式”向“市场式”转变,学生有自己的主意,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改变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习惯;教师的教学由“注入式”向“开放式”转变,教师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相互研究,共同探讨,共享成功;课堂内容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逐步培养了学生主动进行“预习、讨论、归纳、练习、小结”的学习习惯。
“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贯彻了以学生“学”为主体这一主线,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学什么、如何学、效果怎样的问题。比如,一节新授课,学生活动分五个方面:
1.认真阅读学案,利用课本和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预习,尝试完成学案上设计的问题。
2.小组内合作,归纳出基本知识点,找出重点、难点和关键,记下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3.小组交流、展示合作学习成果。4.完成巩固提升训练。
5.总结归纳,根据教师点拨以及和其他同学的交流,把学习收获记在学案的“学后记”上,梳理本课时学习内容的知识体系。
在活动中,各种层次的学生充分“动”了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教师多余的讲授和不着边际的指导,确保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师生共用一份“学案”,教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学生的“随堂练习”、学生的“课堂笔记”,即“四本合一”。现在师生共用一份“学案”,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学案”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课前(或课堂)自主学习或预习——小组学习研讨——班内交流展示——课内训练巩固。“学案”在课前就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材。实际上教材的大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在课前(或课堂前半部分)就学会了,上课时老师按照“学案”检查和点拨,以学定教。学生会了的老师就不再讲,不会的进行点拨,教的就是学的,学生不会的东西正是教师要点拨的东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是老师要补充的东西。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多余的活动,没有故弄玄虚的东西,课堂效率高,真正实现了“教学合一”,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学生学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机械的训练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帮助者,学生学习的评价者和激励者。
在课堂上,教师要围绕目标的突破,层层设疑。引领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鼓励学生质疑争论。当学生真正百思不得其解时,要及时启发点拨学生,“一语点醒梦中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帮助者。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要平等、民主的交流。教师要深入学生中指导学习,要注重活跃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讨论、争论、竞争的氛围。通过期待、移情、信任激励的效应,通过指导、启发、激励,通过给自信、给方法、给情感,使学生获得一次次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有了积极的进取心,有了充沛的自信心,有了持续学习的热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和激励者。运用“学案”,把学生的“不待老师教,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教与学是以探究为核心,以发现为目的的。“自主”才能探究,探究才能有成果,才让人找到自信,才让人身心愉悦,因而厌学的学生大幅减少。起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这种模式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过程与方法得到优化,科学的学习策略初步形成。
学案下发后,课前预习的是这一张纸,课后复习还是这张纸。平时大多数学生至少需要为每门课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是课堂笔记本,学生要把教师讲的东西记下来,以备复习考试用;另一个是课后作业本。除了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外,还要买各种复习资料、练习册,这些复习资料和练习册往往很难做到精选题目和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说的学生负担过重,实际上主要是指学生的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而运用“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后,学生上课只有老师发的一张“学案”(一般是8K双面的一张纸)。课前预习的是这一张纸,上课看的还是这一张纸,听课时需要记录的东西就记在“学案”的“课堂札记”中,没有专门的课堂笔记本。课后学生复习的还是这张纸,没有专门的作业本。过一段时间,学生把“学案”装订起来,就是精选的复习资料,考前也不再专门出备考题。在课堂上掌握好的学生课后不需要做作业,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个性得到张扬,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版块2--5:课改随笔 作者:白沙中学 张茂芳
上了几堂课,编了几篇学案,在糊里糊涂之间,就自以为课改了,领导讲课改,老师谈课改,学生接受课改,却不知何为课改。半期下来,我们走进课改了吗,学生认识课改了吗。也许我们大多在“穿新鞋,走旧路”吧。
听了两节课,一对比,就豁然开朗了。特别是刘老师的课,朴实无华,但却把知识真正落到了实处,在和学生亲切交谈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他们之间,没有被动的讲解与接收,只有热烈的争辩与讨论,长时间这样训练,学生怎么可能不迅速成长起来呢,单说表达也无以伦比呀。怎样才能做到呢,我看了他们的学案。学案的设计让我明白了:首先是目标具体化,明确的目标才能实施呀,比如:记住字词,复述课文。而我们定的学习目标往往是:理解课文内容之类的,这样的目标是模糊的,也就无法衡量实施的效果。也就是说:差距从定学习目标开始就注定了。然后是知识问题化,这需要老师熟知文本,整合文本,把知识串联成几个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就完成了学习任务,掌握了课文内容。至于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都是如何组织学生层层深入进行探讨的问题。过程目标化,问题知识化,是整堂课的线索问题,这样整堂课会脉络清楚。
曾经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曾经也为此经典名言深信不疑,为了中国未来无数的瓦特、牛顿和爱迪生,我们没有理由不将教育家的告诫进行到底。然而,在前不久刚刚离世的科技界泰斗对温总理的“钱学森之问”却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显然,中国并没有出现那么多的瓦特、牛顿和爱迪生。“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传统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优秀的老师不是口若悬河的讲,而是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的这个神奇的“点”,唤醒学生的热情,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潜能。
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豪迈的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那么,我们改变学生的支点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欣赏。我时常在点拨时多给这些学生一点机会,让他去表现,让他去感受参与,体验成功,这时就会有有一种沙里淘金,荒漠发现绿洲的 快乐。有意关注他们,点滴的进步也要鼓励,自信的笑容也就绽放在他们的脸庞。欣赏,犹如一盏高悬的智慧明灯,不仅照亮学生,也照亮我自己。
但课改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理念。没有老师个性化的理解,学生个性化的参与,任何模式都只是克隆。只能是参照别人的模式,融入个人的智慧,我们的课改才能从微风拂面走向波澜壮阔。语文课才能“拨云见日”,重拾一片蓝天。
版块2--6:6月25号学习心得体会 作者:中城中学 高文玲
匆忙的一天学习,感受很多。
第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以前也经历过各种培训,几乎都是走过场。这次我们全校领导全程陪同,参与人数颇多,在学校经费如此紧张的情况下,管吃管住,吃住统一。足见从上到下领导的重视程度。
第二,干部参与人数之多。以前的很多课改培训,多数时候,各学校派部分科任教师参加,也不问最终结果如何。这次培训,除了实验学校教师参与,全县校长、中心校全员参与,足以说明教育局下的决心之大和这次课改的重要性。这是一场课程的革命,教法的革命。
第三,学习型研究型领导坐阵,教改的步伐才会更快更有效。听了横水校长的报告介绍,最直接的体验就是,学习型研究型领导执政,课改的步伐才会走得更快,课堂改革才会更快落实。大家常开玩笑,工作干得好的人当不来领导,当得来领导的人干不来工作。由横水校长的例子,魏书生的例子来看,既能教书又能胜任领导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某回教研活动评课,领导发话:这堂课什么都很好,就是标题应该横着写,不应该竖着写。呵呵呵!多几个这样的领导,教改的大锅不烧烂都要烧糊。领导是学校的指挥棒,领导意识强,员工意识才会强,领导专业水平高,员工才肯学习,水平才会高。领导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咋引领员工的工作呢?
第四,教改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N多年前,蓝瑞平老师他们就在干这个课题了,实际上我们古蔺地区的这种“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意识早就先于他们了。N年过后,我们却坐在讲堂里听别人汇报我们N年前就在干的事情。确实让人有点难为情。不过听了横水老师的课,我们信念应该更加坚定,教改并不是狮子猛兽,我们一样能做,并且会做得很好。首先意识上我们必须更改,我承认也许我们很多学生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中考高考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任何一种教育制度都必须达到的宗旨。正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条件不是很好,教师的质量还不是很高,所以更要让学生学会自学,让他们适应无论何种情况下都一样能学习。何况知识老师是教不完的,老师也不是全才,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才能以一变应万变。至于方法、形式、课堂结构,大家可以探讨。我们要研究学生学情,采用什么方法好,不一定依葫芦画瓢,也不一定堂堂课结构都相同。每个人都自己的教学特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但是理念就一个:教会学生学习,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反对满堂灌,反对填鸭式。当然,偶尔某个知识点,某堂课需要老师多讲一点,我觉得并不不妥,要因材施教。第三,我们要对学生有信心,我们的孩子并不比别人笨,关键是要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习惯。现在的娃娃不肯学,不是他们能力有问题,很多厌学的情绪就是我们老师和家长赋予他们的。作业成堆堆,家长老师天天念紧箍咒,或者敦促不到位。第四,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说起来并不太难,做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有相当一部分孩子,长期养成的惰性,不是三两课就纠正得了的。全校上下,学生老师家长全员参与,才能提得高改革的效率。有的家长平时不管,考试只问成绩。这又涉及到了一个家庭教育的问题,我们替代不了家长,但我们要长期做好和家长的沟通联系,毕竟多数家长和老师的心愿一样,都希望孩子能成才。第五,教材研究,学案的编写需要老师花大功夫。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出成绩,这不是嘴上说说就完得成的事情。教师要认真读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提高每堂课的效率。那些看起来热闹,却毫无实用价值的环节、空话必须删减。要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作业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训练要落实到点子上,敦促必须要到位。争取做一道题,就有一道题收获。决不能到网上去抄一堆来发给学生就了事,必须道道题都要斟酌,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的学生。
第六,循序渐进。领导、老师、家长、学生思想意识的更换需要一个过程,学生自学能力和各种习惯的培养更是漫长的。不着急一口吃个大胖子,只要人人都在改,天天进步。一个月两个月可能看不见什么效果,一年半载之后一定会有收获。
版块2--7:泸州新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 作者:中城中学 刘青
6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泸州市教学结构改革教师培训。此次学习听了运城市绛县衡水初中校长刘红学《以人为本,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讲座,观摩了泸州老窖天府中学刘春梅、运城市绛县衡水中学许国华的示范课:《走一步,再走一步》。通过为期一天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转变教学理念
教学的目的应是为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天分,培养其独特的个性,教学活动应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认识到教学活动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的发展所必备的素质,诸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全的意志品质,陶冶丰富的情感,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等,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转变教学方法
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运城市绛县衡水中学采用“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是汲取了其他学校的精华,形成了自己学校的特色。体现了以人为本,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也是符合我校“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
四、建议
围绕我校“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我有一些较为肤浅的想法。1.语文教学可以实施教学资源整合。
2.实行教学资源共享,以年级为单位捆绑式考核,加大优秀教师的面,提升学科成绩名次。
3.建立适合开展高效课堂的灵活机制,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经过学习,有了一些收获,但是也有困惑,还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和反思。版块2--8:学习课改心得体会 作者:中城中学 刘艳梅
课改前教师完全掌握着课堂的主动权,可以不顾忌学生的感受,更谈不上去了解、观察他们何时“愤”与“悱”,又怎么不失时机地给予“启”与“发”了。这是否给孔子所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相悖呢?
因而语文教师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立足课堂,给学生营造个性发展的良好氛围。教师必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由主角转变为配角,学生由被支配者转变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要改革教学方法,应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学 生自学辅导法、教师讲练结合法等。优化语文的教学模式,多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启发,质疑,培养学生敢于向疑难探索,彻底打破原来的“满堂灌”、注入式等教学陋习,更注重在教学中让学生发表建议,彰显各自的优点。还要善于将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语文课堂教学,这样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拓宽学生的视眼。
与此同时还要求学生课外多阅读文学作品,丰富各自个性发展的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减轻学生的语文课业负担,留给学生更多的课外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课余、周末及节假日享受阅读,并从中获得快乐。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让学生去本校的图书馆,对于住校生来说,图书馆成为他们阅读的主要阵地,也可以让学生从网络上获取知识。
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对读书方法进行指导,强调勤做读书笔记,常写读书体会,语文教师并可以用每一周的第六堂课来作为阅读课,可以让学生自己带阅读书籍,或者从图书馆中借,丰富学生的阅读形式,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开展与读书有关的活动,如读书比赛,收集学生阅读过的书刊进行旧刊交流活动,举办朗诵比赛、故事会等。
这些活动都是着眼课外,广泛开辟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式。教师应突破狭小的课堂空间,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万花筒般的大千世界。通过一系列的语文活动,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在社会生活中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因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势在必行。
版块2--9:师培心得 作者:中城中学 刘国锐 2012年6月25号,中城中学全体领导及初三年级部分教师到泸州参加泸州市教科局组织的教学结构改革教师培训。虽然参会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是老师们都感觉受益匪浅。
25号上午,我在泸州市教培中心观摩了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水中学许国华老师上的一堂精彩的课堂改革课。她一改过去教师上课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充分地展示了“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上午这堂课,许老师上了两个多小时,直观地解答了教师们在教学改革理论中的一些疑惑,比如:小组构成情况、怎样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怎样利用学案进行导学„„
参与上课的学生有40名,许老师把他们分为七个小组,小组成员素质相当。一个小组有6名成员,包括班上成绩好、中、差的学生各两名。其中选出一个组长,一个记分员,一个评价员。其他成员担任其他学科相应工作,这样让每个学生有职务,人人有事干,共同为小组尽力。鉴于我们学校班额比较大的情况,老师的管理工作相对要困难些,照顾学生的面相对要窄一些。但我相信,只要学生都养成了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好习惯,小组式学习模式的推行应该不太困难。
我最感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不喜欢主动回答问题。在许老师的课堂上,这个难题迎刃而解。由于是小组捆绑式,小组成员都要为小组荣誉而战。最初的问题非常简单,抢答让很多小组尝到了甜头,于是让其他小组成员也跃跃欲试。稍困难些的,可以小组内讨论推选成员回答。为了避免小组一人堂的情况,一人连续答题是不能计分的。这样一来,课堂上出现了学习争先恐后抢答的热闹场面,完全改变了课堂上面对老师问题鸦雀无声的尴尬局面。
小组合作积分的竞争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学习的极大热情。课后优胜小组的获奖感言,等于是向同学们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得分较少小组的总结,也同学们学习存在问题的提醒。这样,在你追我赶的浓厚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时间虽然漫长,学生们却乐在其中,认为许老师的课堂有活力、不沉闷、收获大。老师们也听得津津有味,认为别开生面。
上午的课主要是让学生适应新的课堂改革模式。下午的课,主要是利用新模式进行教学。由于有了上午的铺垫,下午的学习效果明显呈现。总的说来,课堂容量大,学生学习热情高,学习效果显著。
关于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我学习过兰瑞平老师的“课堂、主人、训练”的教学方法、魏书生老师的“精讲学生高效学习法”、余漪老师的“寓教于乐”法,我发现山西横水中学的教学改革模式应该是以上教育专家教学理论的一个综合。它让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的主人,调动学生学习的本能,挖掘每个学生学习的潜能,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能力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学习其他同仁优秀的教学方法,借鉴别的学校好的教学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联系本校学生实际,运用到教学工作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受益者。
版块2--10:学习新课改心得体会 作者:白沙中学 杨云
随着时代的进步,基础教育也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在各实验区辅开。新课程的实验对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给学校带来了新观点、新气象、新变化,给学校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在教学实施中也产生了新的困难和问题。
一、未雨绸缪,培训先行
制约新课改能否顺利实施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师资水平,而课改的最大成果之一就是体现新课改精神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的成长,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新课程的制定是基于许多新的观念基础上的,因此,能否理解、认同、内化这些新的观念,是关系到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最基本的条件。新课程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真正将这一核心理念转化成教师的行动老师进行了培训,让老师们清楚了改革的背景、目标,明确了新课改的任务要求及实施做法,逐步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观、现代课程观。
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1.转变角色,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以前,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这种角色,导致老师上课一言堂,学生因角色的被动而导致学习缺少主动探究的兴趣,课堂沉闷。教师要变主角为配角,做学生的朋友;变教学为导学,变演讲为参与。学生要变配角为主角,积极发言,大胆质疑,参与讨论,主动探究。师生角色转变后,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变化:师生互动的机会多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大了,学生实验的课时多了,学生探究的能力强了,课堂学习气氛活跃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密切了。新教材把老教材的“演示实验”内容都改成以“观察•思考”、“活动•探究”、“动手实践”等具有发现学习特征的形式呈现,倡导的是一种全新的教与学的思想,强调的是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发现、探究、互动与合作。我们的教学活动一定要遵循教材的指导思想,多采用预测性质、实验探索、验证预测、得出结论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生间的交流、师生间的交流,让学生自己去设计试验,亲自动手去做、去探究、去思考,在探究中学习,同时培养了合作意识,提高了实验能力。
2.不为教材为教材,整合课程资源.15 新课标下,教材只是课标的一种呈现形式,因此不要把教材看死,要敢于打破其结构,穿插学习,再者,不同版本的教材对相同知识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因此要结合不同版本教材,选自学生最容易接受的版本。
3.发挥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以教材为主线的课程资源,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新课程在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显示了相对其他自然学科独具的优势。挖掘教材中隐性的人文素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就会在人文精神教育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画龙点睛的效果。发挥“资料在线”、“历史回眸””等栏目德育功能,塑造学生高尚的品德修养、社会进步的正确认识。新教材令人耳目一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以图代文,可读性强。
三、课程改革带来的问题
1.理念的问题:新课程的理念有一个长期的接受过程,一部分老教师接受起来难度较大,要改变二十几年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而年轻教师却又缺乏理性的指导,尝试的过程也阻碍正常教学的开展。
2.教材的问题:教材容量较以前增多,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负担。另外,多种教材的存在,使部分教师感到无所适从。教材安排不尽合理。新课程教材编排存在着先天不足,首先教材编排与学校课时安排存在矛盾,上课只能是四十五分钟一节课,而有不少内容教学中不知如何安排课时才好,讲少了造成教材很难顺利完成,讲多了很难给学生思考探究的余地,再者知识体系不合理,一些只是必修已讲过,选修还要进行重复。
总之,新的课改让人精神一振,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突破,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无数的创造空间,确实强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大胆的实践,大胆的创新。在改革中出现问题是难免的,我坚信有全社会的广泛支持,新一轮的改革一定会不断进步,走向成功。
版块2--11:泸州市教学结构改革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作者:中城中学 何毅
6月25日,我参加了泸州市教学结构改革教师培训会,认真倾听了运城市绛县横水中学校长刘红学“以人为本,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专题讲座,聆听了《走一步,再走一步》两节公开课,感受颇深,对课改新理念,高效课堂的课堂模式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打造高效课堂,就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横水中学创新教学模式,丰富了课改内容,先学后教,当堂测试,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先交后学,以学定教,教师愿改会改,学生愿学乐学,师生在参与中快乐,在幸福中成长的教学理念,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其“九让原则”,着实值得我们思考,采纳:“实验让学生做,情景让学生想,图画让学生画,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找,错误让学生析,是非让学生辩,异同让学生比,好坏让学生评。”我想,如果我们坚持了这几个原则,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课堂定会活跃起来,学生定然学有所获。
二、小组合作,竞争激励,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横水中学每一个班级都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采用AABBCC式(A:特优生,B:优秀生,C:待优生)相互合作,相互探究,相互帮扶,定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素质,教学过程不整齐划
一、统一教学,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和人格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努力把因材施教发挥到极致。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提问以及布置课后作业等环节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学生,提出相关一些难易不同的问 题,让他们基本都能回答上,从而体验一下成功的滋味。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以及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都要从层次性出发,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注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体现出他们的主体地位。是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产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位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要多予以鼓励、肯定,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三、捆绑考核,促进教师团结,集体的力量会更大。
横水中学以备课组为单位考核教师,要么全组优秀,要么全组都不优秀,某一教师成绩再优秀,该组其他教师成绩不好,他都与优秀无缘,这就使教师们不得不资源共享,团结一致,加强交流,加强合作,俗话说得好“团结力量大”嘛,高效课堂才会进一步体现,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总之,泸州之行,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学时,要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地加以思考,并适时加以启发、引导,使学生最终能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并且能够触类旁通。在教学实践中,真正体现教师“导”的作用,启发,帮助,指引学生学习,使学生乐学,会学,肯学。
版块三:北张小学“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北张小学 日期:2011年9月(注:看查不出是何省市县的北张小学)
来源:百度文库 日期:2011年10月13日
我校全面贯彻教育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精神,学习太谷、长子导学案教学经验,遵循中心校“以人为本、科学先行、循序渐进、扎实创新”的基本思路,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吸收全国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的课改经验,结合我校实际,独创了“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手段的新型教学方式,目的是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学案的主要内容
1、课题。包括年级、学科及单元章节或篇目的名称。
2、学习目标。
3、学习重点、难点。
4、课前预习导学(学习指导)。
5、预习检查。
6、课堂探究。
7、课堂小结。
8、巩固提升练习。
9、学后记。
二、“学案导学”课堂实施流程
学案导学的主要操作要点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巩固提升”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一)课前预习
教学时师生共用一份学案。每节新授课前,都要有一节预习课,把学案发到学生手中,学生根据学案“课前预习导学”内容阅读文本。学生再根据学案设计的要求进行填写或写出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 便在课堂教学中讨论解决。
(二)课堂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难点(约1分钟)。
2、预习检查或交流(约3分钟).小组互相检查预习板块的内容,大组长检查小组长完成情况,小组长检查组员学习的掌握情况,然后要求学生在纠正本上订正。此环节的活动方式有:“查”、“说”、“写”、“评”等。
3、课堂探究(约30分钟左右)。
①自主学习(约5分钟)。学生围绕学案上设计的课堂研究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在学案上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整理准备在小组内展示。
②合作交流(约10分钟)。小组交流(约6分钟):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根据学案上的自学探究记录,按照顺序交流自学成果,达到一致意见(学生要在学案上及时订正);小组长具体分配展示任务(约1分钟);小组展示的策划与准备(约3分钟)。小组哪些成员进行黑板展示、设计、读、写、讲、演、唱等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展示,这个环节要求中等生和学困生必须参与。
③展示讲解(约12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讲解。小组代表在黑板前分析、讲解,具体讲出解题思路和步骤,说出学习心得与体会;允许多种形式呈现。要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力求全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一定要求其他小组的同学在学案上及时做好笔记。
同学们展示、讲解完后,其它组同学要及时进行质疑和补充,也可以反问、追问,深层次探究问题;教师、学生可作点评。同时要求学生在学案上做好补充笔记。
④小结(约3分钟)。展示讲解完之后,由学生对课堂探究问题进行总结,梳理知识体系;学生总结不到位的,教师进行点拨概括总结。
4、巩固提升(约10分钟)
这是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此环节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达标测试,以查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
必做题(巩固练习)要求学生限时、独立在学案上完成。教师巡视,重点检查学困生的学案,收集学生答题信息。练习完成后小组长检查组员学案,然后教师让各小组中等生或学困生出示答案。答案有问题时,小组进行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选做题(提升性训练),应主要针对优秀生,课堂时间不足,可以在课外完成。
(三)课后总结与反思
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要在学案的学后记栏目填写学习心得、学习收获等内容。教师课后在此栏目填写教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使经验得以积累,教训和问题提炼成以后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习方式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我们要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真正落实课堂是舞台、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真正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相信,在我校全体老师的努力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会更加务实。
版块四:华容县梅田中学“学案导学355”教学模式材料(2篇)
版块4--1:华容县梅田中学“学案导学355”教学模式简介
作者: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梅田中学 教研处 日期:2013年9月 来源:世界大学城 日期:2014年3月19日
一、“355”模式含义 “355”教学模式具体指:
(一)课堂“三环节”:“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二)教学“五步骤”:
1、目标导向,预习检测;
2、问题导思,合作探究;
3、释疑导拨,展示反馈;
4、归纳导结,梳理帮学;
5、检测导练,巩固拓展.(三)培养学生五种能力:自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往能力。
二、实施意义
实施“355”教学模式,重点突破课堂,组建学习小组,倡导“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力求做到“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真正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
1、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实施“355”教学模式,是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上,编制“学案”的过程就是一个综合的探究性活动。它不是原有教案的翻版,而是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了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目的、有层次安排学习活动。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2、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实施“355”教学模式,着眼点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这种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学生由过去依靠教师灌输、消极等待的学习习惯,转变为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积极参与,从而改变学习习惯,转变学习方式,学习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三、实施原则
1、“以案导学”原则;
2、“以学定教”原则;
3、“合作共进”原则。
四、实施要求 ㈠学生分组
班主任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建班级学习小组。
1、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成绩等方面要合理搭配,均衡组合。
2、每小组以4-6人为宜,各成员至少担任一门学科的科代表(学科学习小组长),另外选出一名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学生任组长,对本组一切事宜进行统筹管理、督查和评价。
3、制定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 ㈡教师备课
1、集体备课
⑴主备人根据备课组的安排按要求超前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和配套导学案资料,完成教学设计初稿。可一课时一设计,也可一章节一设计,但必须突出“五个”导学环节。
⑵备课组活动时,主备人陈述教学设计各环节的设定及其依据,特别是对配套导学案资料的对接处理,包括题目的取舍与补充。然后在同组教师集体讨论的基础上作出合理修改,完成二稿(正稿)。
2、二次备课
上课前,授课教师还要结合个人专长、班级实际对教学设计进行“个性化”处理,完成二次备课,以体现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
㈢导学过程
1、目标导向,预习检测(5分钟左右)
教师:出示课前研究制定的学习目标,组织对课前预习效果的检测。学生:明确、理解学习任务,参与预习检测。
本环节出示简要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对预习效果的检测,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教师提问、提写,也可以学生之间互相检查。
2、问题导思,合作探究(12分钟左右)教师作用:设计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难易适中。
学生操作: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小组优势,展开兵教兵。
本环节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设计必要的问题引领,引导学生走进教材,走进文本,问题设计要深浅适度,太深学生不易理太浅不能解决问题,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找到学习的捷径,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这一环节要求要充分展开合作学习。从学习形式上可以师徒结对,可以组长统帅,可以分力合击。从方法上可以质疑辩论,可以争议研讨,可以讲解传授。
3、释疑导拨,展示反馈(15分钟左右)
教师作用:学生汇报展示得正确而精彩要及时表扬和鼓励,错误的、不全面的要及时纠正和补充。
学生操作:小组汇报展示,中差生要尽可能参与。
本环节应是展示在前,导拨在后。但是,学生的展示时刻都不能离开教师的导拨。学生展示得不全面的,教师要点拨补充;学生展示出错的,教师要点拨纠正;学生展示没有总结出规律的,教师要点拨知识的内在规律与联系。教师的导,不是出自教师一人,而是要调动汇报展示小组其他同学以及其他小组同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互相补充,互相提示,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当然在学生都不可能做出精确的答案时教师就要亲自出马了。
4、归纳导结,梳理帮学(3分钟左右)教师作用:总结规律。学生操作:自述学习收获。
本环节的是在前三个环节都基本到位的前提下,要简要归纳总结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新旧知识点的相互联系,本节课的重点知识链体,知识规律的总结使用等。这些都要由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梳理。有些重点知识还要求学生掌握记忆方法。
5、检测导练,巩固拓展(10分钟左右)教师作用:把握检测题与检测方式。
学生操作:自测、互检、当堂的知识当堂会,当堂的作业当堂完。
本环节是当堂巩固训练环节,巩固训练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训练题要有梯度,要与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密切相关。训练的方式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互相出题检测,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的检测,全班统一试题检测等。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检测都要分层次进行,对A、B、C三类同学提出不同的要求,便于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
五、补充说明
本导学过程可简单归纳为:“学、研、展、结、达”五个字。根据不同的学科和课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适当加以调整和变化,由各教研组长同本组教师协商后统一确定下来,并形成定制上报教研处。在不同课型中,建议作如下调整:
(一)新授课
学(预习,感知自学)——研(讨论,合作探究)——展(展示,反馈释疑)——结(小结,归纳梳理)——达(检测,巩固达标)。
(二)复习课
学(目标预习,概括学习)——展(随机抽查,掌握情况,发现问题)——讲(归纳梳理,重点难点)——练(整合练习,拓展练习,基础练习)——结(归纳小结)。
(三)评析课(习题课,试卷分析课)学(自己纠错)——研(共享、互教、互批)——讲(精讲,点拨、释难)——练(纠错、变式练习)——结(归纳总结)
版块4--2:华容县梅田中学--新课改让课堂教学焕发新活力 作者: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梅田中学 程斯华
来源:世界大学城 日期:2014年6月25日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近十年来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洋思中学、杜郞口中学、东庐中学等学校成为了敢于“吃螃蟹”的第一批先行者,他们是“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者,更是成功者。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由原来的探究式学习,改为学案式学习,实质上是把学生预习时间放在课前,让学生提前自己通过学案式提纲,将教材先学习一下,等老师上课时,学生已经对所学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将一般性的问题提前解决,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难点和重点问题,更有于提高课堂效果。
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为适应社会对教育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全县掀起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梅田中学早在2011年,将七年级设为课改实验对象,先一步尝试学习并实践“导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七年级语文、数学和英语三个学科实践“导学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一年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结合学校实际与课改教师的实践,以导学案理念为核心,总结出了“学案导学‘355’教学模式”。
三年以来,随着新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素质有了一定提高,学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
一、新课改,转变了教师的观念,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新课程一起成长,以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落实文件精神,提高认识,明确新课程观念,把握新教材特点,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我校自己利用各种讲座、学习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在实验之初就对新课程有了足够的认识,对新课改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在如何对待新课程上,如何对待新课改上,统一了认识,转变了观念。
2、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把教科研作为一个载体,让教师在教育科研中,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增长教育教学能力。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学校加大了对教师的培养力度,更多的提供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让教师尽快提高自身素质,每一学期,学校都要派出二十几人次分赴宋市中学、实验中学、三封中学等课改示范学校参加培训、交流和学习,这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为新课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新课改为我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身素质的舞台,为我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队伍。新课改的教师出课率飞速增长,这大大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力的提高了我校教师的自身素质。
二、新课改,使我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
集体备课早已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新课改以来,我校的教学研究更加活跃,老师们在进行常规教研活动以外,又进行了更多的尝试,使我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效应,重视研究教法学法,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尤其是新教材,鼓励创新,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沟通。改革课堂教学,备课是主要环节,我们力求实现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转变,每周各组的集体备课务必达到实效,切忌形式主义。另外,备课组长按教材内容(尤其是新教材)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 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分工一览表,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确定中心发言人,每位教师集备中都应积极参与讨论,发表独到见解。同时,我们强调不能机械地强调绝对统一,照搬照教,要发展教师个性,创造性,使课堂充满活力,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探讨中敢为先,争创先。
2、加强教师间的教研交流和团结协作。在各教研组教师的中心教研活动或公开课例展示中,我们特别注重课前的研讨和课后的交流与反思,听课、评课不仅有完备的制度,更是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在教师中蔚然成风。此外,教研处大力推行“推门听课”制度,要求校委会成员、教研组长带头,加强教师间的研讨与交流,促进了学校教研活动全面有效地开展。
3、充分利用“教研开放周”活动。“教研开放周”活动是我校每个学期传统的教研活动形式。教研处紧扣课堂教学改革这一教研主题,要求各教研组精心组织,共展示5-6堂优质高效的教研示范课例,为我校的“导学案”式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践范本,也为后段的教研教改活动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新课改,使我校的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活力
1、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进行角色的换位转变。教师从传统教学的传授者转向现代教学的促进者、学习者、发现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建构,使教学过程由教向学转化,使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
2、在培养学生学习方式、方法上,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尝试工作。几年来,我校谭艳老师、涂义赐老师、缪吉老师、段波平老师、肖三波老师等十几名教师参加县市级教学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355”课堂教学改革成效得以真正凸显并有效推广。
四、新课改,带给我们新的问题和困惑。
新教材在实施、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大好处理的地方,如:
1、课堂上针对某一有兴趣的问题,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教师不忍心打断,有时教学任务难以如期完成。
2、新课改中,如何对学生、教师进行科学性评价,避免教师追寻的盲目性。
3、走进新课改,要努力让学生走出传统的课堂,对学生,对教师都是一种挑战,真实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走进新课改,我们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要转变观念的任务还很重,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还要加大,教学研究还要更加深入。我们肩上的担子显得沉甸甸的,我们将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实践,为新课改闯出一条新路,为我镇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我们梅中人应有的贡献!
注:钟炜的联系方式 ①0813—6201674(办)②邮箱zhongwei1962@163.com
③博客 zhongwei196207.blog.163.com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