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行知合一”理念对声乐表演参与式教学法的启示
论“行知合一”理念对声乐表演参与式教学法的启示
摘 要:“行知合一”理论最早出现在孔子为主导的儒家音乐教育理论中,音乐学习的歌唱、演奏技能,采用练习法和摹仿学习法等;如果是要学习如何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就要采用欣赏学习法等;如果是要养成自我解决问题和自学的好习惯,就要采用尝试学习法、程序学习法、课外学习法等,达到“行知合一”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教学方法;参观感知;实习感知
根据当代教育研究成果归纳,将教学方法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根据师生活动方式的特点的教学方法分为五类:第一类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等);第二类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第三类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第四类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包括欣赏法、博物馆参观法等);第五类以引导探索为主的方法(包括探索法、研究法等。《声乐表演》教学方法具有独特的专业特点,参考行知合一理论以及当代教育教学理论,主要的参与式教学方法有:参观感知法、实习感知法等。
一、参观鉴赏感知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参观器乐音乐会、戏曲音乐会、歌曲音乐会、综合性质晚会等,对学生音乐视野的开阔、音乐表演能力的培养、音乐听觉、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了解乐音组织的结构与运动规律,掌握乐音传到的听觉系统,以及分辨音高、音强、音色等的听觉功能,分辨不同乐种的声音特征,包括与声乐升学共性与个性。这样就对音乐在表演艺术中如何调控声音的有机、和谐变化奠定了基础。从构筑音乐艺术的声音材料来看,它属于声乐范畴,?是械厮邓?属于音乐音响学或音乐声学。则更应该综合乐律学、乐器发声特点、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电视、戏曲等)混音特效等,帮助演员在声音表现能力上训练提升。
A:教学案例《音乐欣赏》
教学主题: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表现力。
教学目标:感受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情感态度;重视艺术歌曲的表现过程与方法;掌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知识与独特,观摩学习表演艺术家的表演技能。
教学内容:吴碧霞“电视剧《红楼梦》主题歌曲音乐会”鉴赏教学(现场聆听)。
A:《红楼梦》的故事背景。
B:词(曹雪芹)曲(赵季平)作者的创作背景。
C:歌曲旋律的特点:抒情性、旋律性、大量使用大付点音符、长音、连音、椅音。
D:歌曲词的特点:诗歌性。
E:吴碧霞的演唱特点:民族腔为主、声音甜美、高低音落差分明、一唱三叹、深情专注。
F:交响配乐的特点:民乐民族性、渲染性等。
教学设计与方法
A:故事导入、作品简介:讲授法(10分钟)
B:音乐欣赏:欣赏参观法(80分钟)
C:歌曲鉴赏:讲授法、问答法(20分钟)
D:学生讨论:讨论法(10分钟)
音乐欣赏对学生来讲,非常重要,通过具体的作品音乐会的观摩,了解作品背景、学习艺术家的表演手法、聆听乐队的渲染力等,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提升学生的音乐表演模仿能力,帮助学生在聆听中掌握较难掌握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
二、实习践行感知法
实习法又称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进行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实习与练习都是为了运用知识于实际,但实习的实践性、独立性、创作型更强,能使学生学到课本学不到的知识。
音乐表演是一个综合的表演形式,音乐表演艺术与心理学有着必然的直接联系,演奏演唱中乐器、嗓音表现、音高高低、顿挫、连续,节奏的力度......实际上音乐表演的外在生理表现,其实是内在心理情感的发挥。我们所谓的‘声情并茂’其实声指生理的外在表现,情势心理的内在速发......也可以说这是音乐表演的艺术辨证观。
B:教学案例:《音乐表演实习(声乐)》
(1)教学主题:声乐表演的舞台表现力
(2)教学目标:通过舞台表演的实习,熟悉舞台灯光音响设备、掌握舞台情感表现力、实地演出的声音掌控能力,以及表演的心理战术等。
(3)教学内容:感受不同场地演出的音乐表演实习
A:露天舞台演出场所的通俗歌曲表演
B:露天舞台演出场所的民美声表演
C:音乐厅(大礼堂)的通俗歌曲舞台表现力
D:音乐厅(大礼堂)的民美声舞台表现力
E:教室教学中声乐示范教学的表现力
教学设计与方法:
A:实习计划与方案设计,讲授法、讨论法(40分钟)
B:开展实地实习,教师演示法、学生实习练习法(四周)
C:实习总结,讨论法、论述法(一周)
三、结语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行知合一”理念的参与式教学,是一种以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是一种师生共同进行教学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任务必要条件,是链接师生的纽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音乐表演的参与式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如果得到很好的训练,音乐表演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克服“表演心理”难题,真正做到音乐与表演的适度、完美结合,完成音乐表演的艺术创作。
第二篇: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对小学班级管理的启示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对小学班级管理的启示
丰泽区实验小学 王玲玲
最近,拜读了《陶行知的故事》、《时代呼唤陶行知》等文集,深感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和班级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简单做一探讨和生发一些体会。
一、小事做起、注重榜样的激励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儿童善于模仿,可塑性强。榜样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可以使学生改变认识,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教师首先要为学生示范,要求学生做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名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教师虽不能称名人,但也应如此,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有目的地选择榜样,树立榜样,强化榜样的形象和作用。其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垂范,如见到地上有纸屑,教师要首先拾起来,教师首先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其二,奥运会期间,我经常组织学生收集图片资料及收看电视,了解奥运健儿如何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学习他们的爱国品质,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其三,抓住各种时机(早会、班队课),给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知道科学家是如何克服各种困难,刻苦钻研,献身科学;其四,还常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让学生介绍自己身边的榜样,贴近学生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如让班上学习成绩优秀、品德良好的学生,介绍学习经验;其五,找个别学生谈心,以爱心、热心感化学生,使他们从榜样中吸取力量、获取源泉,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
二、小孩不小、注意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级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单位,只有营造一种活泼、和谐的班级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陶行知先生曾写了一首发人深省的小诗:“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可见对学生主人地位尊重的必要性,于是我们注重了:其一,根据小学生调皮好动、好胜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的年龄特点。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各种条件:在班上组织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外活动,如表演、出个人小报、体育竞赛等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责任感和义务感,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与自制力。又如校、班级开展了“诗歌朗诵会”、“小小故事大王”、画一画“美丽的校园”等活动,形式多样,趣味性强,学生有了显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参与意识日益加强,自理自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其二,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从而认识到自己可以管理自己,关心集体,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并锻炼胆量。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不是和学校宣布独立,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于是我们要求学生认真做好值日班长制,在班会课上,让学生写一写《老师,我想对你说》,架起沟通师生的心灵之桥,鼓励学生大胆地向老师敞开心扉,倾诉自己的烦恼与困惑。课堂上,教师多用肯定、赞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如告诉学生“你能”、“你行”、“你可以”、“我相信你”┉┉等等鼓励之语言,使每个学生在班里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
三、教做学合一、关注学生的个性。
陶行知先生在《每天四问》中谈到:“我提出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而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于技术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教育对象”。在现代的时代背景下,学生较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通病主要是生活较懒散,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劳动观点弱、纪律松垮,缺乏锻炼。针对这些情况,在教育时,应细细把脉,慎重下药。要时刻以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乐育英才”为座右铭。如我班有个学生平时淘气贪玩,爱捉弄学生,不论大小,都要欺负,学生见了都躲着他,科任老师见到他也都摇头,每次一听到告状,我又气又急。可是转念一想,欲速则不达,不仅会使我的良苦用心落空,还会导致矛盾激化,甚至产生事与愿违的负教育。我经过冷静、耐心地寻找原因,发现他还有好的一面,动手能力强,在各项活动中处处表现出争强好胜。因此,我采取激励的办法,抓住有利时机帮助他转化。抓住一切有利的时机,及时表扬,树立其信心。我知道他嗓子不错,就积极推荐他参加班级歌唱比赛并获得二等奖。由此可见,教师只要做有心人,就能细雨润物,潜移默化。
四、关心学生的生活世界、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
“种花要知百花异,育人要懂百人心”。教师播洒的一片爱心,是促使学生上进的雨露。教师对学生除了要有爱心,还要注意工作方法。去年五年级上学期,我班新来了个插班生。他是外地人,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跟班上的学生不一样,学习成绩很差。刚来时,我一看到他的考卷,就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语文、数学成绩合起来还不到三十分。这下子,我还真有点担心了。后来我细细一琢磨,我们对待任何学生应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于是,我课堂内多鼓励、多启发,发动班上的好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遇到不懂的题目老师及时解答、引导,促进了他的学习积极性,树立了信心。课堂外,多次找他谈心,帮助他排除心中的疑问。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期末考试,他的语文、数学成绩均得到了良好。学生虽然个性各异,但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这一点,我真的很佩服陶行知先生的远见卓识,他曾振臂高呼:“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上学期,我让学生构思一件小发明,比一比谁的想法最新异,最奇特。学生十分投入,思维非常活跃。写出了有一定质量的好文章。
实践证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新的时代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去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