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荷叶圆圆朗读指导
《荷叶圆圆》朗读指导交流发言稿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在《荷叶圆圆》一课朗读指导方面的做法和思考。
在这里我谈三个观点:
1、朗读指导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要突出重点,不要跑马观花、平均用力。
2、朗读指导要循序渐进,体现读的层次性。
3、朗读指导要切合实际、因人而异,不盲目照搬,不急于求成。
首先,朗读指导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要突出重点,不要跑马观花、平均用力。
虽然每篇课文我们都可能找到朗读指导的练能点,但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需要我们挖空心思地指导朗读。我在教学时,通常会把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作为重点训练的篇目。《荷叶圆圆》这篇轻松活泼的散文诗,结构清晰,语言清新淡雅、简洁明快,并且充满童真童趣,是进行朗读指导、培养语感的优质资源。因此,我决定用一课时来解决《荷叶圆圆》读的问题。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都写得很美,每一段都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要和学生一起细细品味。在第一次试讲之后,发现平均用力的结果是没有一个自然段读得好。所以,后来我决定以学定教,把学生首先提到的那一段作为重点研读,后面几段则浅尝辄止。
其次,朗读指导要循序渐进,体现读的层次性。
大家知道,读的三个梯度是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首先,读正确是最基本的要求。为了让学生读正确,我安排了学生预习,要求他们圈画生字,并把课文多读几遍。在课堂上我采用轮读课文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做到了字正腔圆,是否做到了不添字漏字。没有读正确的,由老师或者学生及时进行纠正。
其次,就是读流利的问题。我认为读流利有三个问题比较重要:一是词语的连贯性;二是速度;三是停顿。在红卫小学上课时,我发现不少学 生有指读的习惯,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一字一顿和拖腔拖调。因此,我让孩子两手把书端好,把词语连起来读。同时,我注意给孩子更多的机会练习朗读,通过自由读、同桌互相听读等方式,多数学生都能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再次,读出感情,不能依靠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悟自得。在试讲时,教授小水珠一段时我是这样指导的:我先让学生自己读,说说你喜欢谁?学生说到喜欢小水珠时,我就说:“老师也喜欢小水珠。在这一段中,有一个词儿,让老师听起来特别舒服,那就是‘躺’。”我在板书“躺”之后,接着说:“谁能用你的手和脚比划一下是怎么舒服地躺在荷叶上的?”(指名做动作)你们觉得舒服吗?谁还能比她躺得还舒服的?孩子们,你们试试,轻轻地把肩放平,把手枕在后脑勺躺下。想象一下,你就是那圆圆的小水珠,你身下是一片绿绿的荷叶。在灿烂的阳光下,你忽闪着亮晶晶的眼睛,眨呀眨呀!一阵风吹来,你左一摇,右一摇,左一摆,右一摆,多像在摇篮里哟!”
我以为这么几句话一带,学生又那么舒服地活动了一下,似乎应该能进入情境了。于是我又抽了一个学生来读,结果孩子读得软绵绵的,真像是躺在摇篮里要睡着了。为了让孩子们朗读得更好一些,我只好让他们再试试,我说:“孩子们,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舒舒服服地读读写小水珠的语句,声音放柔和些。”结果学生还是和上一次读得差不多。
后来曾老师她们就跟我说了,你的训练没到位。第一,你应该把话语权交给孩子。他喜欢小水珠这一段,为什么不问问他为什么喜欢。他是喜欢荷叶能给小水珠当摇篮还是喜欢小水珠那亮晶晶的眼睛,还是那躺在荷叶上滚来滚去的姿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语言文字的美,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去体会胜过老师的千言万语。在引导学生感悟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巧妙利用图片、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的词语,同时通过必要的引读、范读,让学生领悟如何读出感情。
综合年级组各位老师给我的意见,我对这一课的设计进行调整。首先 2 简化教学语言,给孩子留足读的时间。明确朗读指导目标:让孩子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不偏离读这个中心。扎实有效地开展重点段落的朗读指导:首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理解文段;然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读之后适当进行评价、点拨,想方设法让学生读得更好。
以下是我改进教学设计后学习《小鱼儿》一段的实录: 师:你喜欢哪一段? 生:第五自然段。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生:因为小鱼儿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师点点头,边做动作边重复孩子的发言,实际也是巧妙的范读:小鱼儿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真美!)
生:因为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
师:你也笑嘻嘻的,也替小鱼儿感到高兴吧?小鱼儿为什么那么高兴呢?
生:因为荷叶可以当它的凉伞。师:这是一把怎样的凉伞?
(走到台上,指示黑板上的荷叶图片,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能为小鱼儿——生接着说遮雨挡阳光,学生理解了“凉伞”。接着师移动小鱼儿图片到荷叶下,让学生体会“游来游去”,并说在这绿绿的圆圆的荷叶下游泳可真舒服啊!)
师引读:小鱼儿在荷叶下 生:笑嘻嘻地游来游去 师:捧起
生: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师:好一群欢快的鱼儿!加上你的动作,再美美地读读吧!
3(生自由练读)
师:谁来展示一下?(指名读)
孩子读得挺不错的
师:真不错,你让我看到了一条欢快的鱼儿!孩子们,咱们也像他那样读读!
最后,朗读指导要切合实际、因人而异,不盲目照搬,不急于求成。
我曾看过一位名师的《荷叶圆圆》视频,觉得她的很多方法都很好,但拿过来却用不灵。我忽略了很多实际的因素,比如我们的学生没有普通话的语言环境,朗读与日常的口语交际脱节,因此进行朗读的指导难度会大一些。所以,我认为不能讲形式,要切合实际,讲求实效。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使他们逐渐形成语感,提高朗读水平。对于那些程度比较差的学生,指导要尤其细致,必要时一句一句地教读也是可以的。在学习《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时,对于文中特别长的句子,我便让学生先画出句中的停顿,降低朗读的难度。总之,我认为对一年级学生不宜要求过高,应该多鼓励学生,培养他们朗读的兴趣。
以上是我在朗读指导方面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在这里毫无保留地跟大家做了一次交流,希望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第二篇:《荷叶圆圆》
《荷叶圆圆》
说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一首轻盈、活泼的小散文诗,课文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文章洋溢着童贞、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创造,体验夏天大自然的美好,本单元的课文是以“快乐的夏天”为主题编排的,《荷叶圆圆》位于四篇课文中的第二课,上承古诗《所见》《小池》,下跟《夏夜多美》《要下雨了》,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新课例。
说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在课堂上我要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想象和表演等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夏日的生机,激发热爱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重在读,从读中悟情明理。我把有感情朗读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他们的快乐心情作为教学难点。
说教学方法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的定及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运用“创设情境,以读促教”的教学方法。以“读”贯穿教学,在读中体会乐趣,以读带动学生的语言实践,在读书声中,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
说教学流程
一、欣赏图画,激趣巩固
1.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我班学生喜欢画画,所以课前让学生去画夏天。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为了使他们能够身心愉悦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2.巩固生字
然后出示我画的荷叶图引入课题《荷叶圆圆》,引?а?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题。揭示完课题我问学生:喜欢荷叶吗?老师做了很多荷叶,而且给他们都起上了名字,谁能大声的叫出他们的名字老师就把这片荷叶送给你做朋友。(我把呆板的文字和形象生动的荷叶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达到了巩固生字的目的。)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第1自然段。
学生兴趣调动起来以后,我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学习第一自然段,先听老师范读,再让学生抓住荷叶的特点自主尝试读、最后自我展示读。(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读唤起对荷叶的喜欢,也为下文小伙伴们都喜欢荷叶做了铺垫。)
2.学习2-5自然段
(1)接着我引导:多美的荷叶呀,不仅同学们喜欢还有很多小伙伴也都喜欢荷叶,他们是谁呢?让学生边看课文动画边思考。欣赏完动画请学生用()、()、()和()都喜欢小荷叶。这样的句式回答问题。我随即贴图。(这样设计既让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又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
(2)接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朗读。这些小伙伴分别把荷叶当做了什么?把它用笔画出来。读后让学生到前面贴相应的词语。(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我先领着学生学习小水珠这段,我先让学生读,再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躺在、眨着、亮晶晶”汇报读,体会小水珠的可爱与调皮。为了让学生感受小水珠躺在荷叶上舒服的感觉。我配乐让他们闭上眼睛:现在我们就是那一颗颗漂亮的小水珠了,躺在这绿绿的,圆圆的荷叶上。这时候,风姐姐轻轻一吹,我们就随着风摇啊摇,像躺在摇篮里。(停顿)什么感觉?指名读出舒服的感觉。(让学生借助教师的语言描述和课件所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感悟小水珠的舒适与快乐。)我领着学生学习小水珠这段,我又扶着学生学习了小青蛙这段,还是让学生自由读、同桌读、齐读体会小青蛙的快乐心情,再让学生做蹲的动作,然后让学生给小青蛙创编歌词,(这个设计既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也是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习小青蛙的过程中我还插入了一段小青蛙的歌曲。(既让学生放松了心情又让学生再一次体会小青蛙的快乐)
(4)(新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所以接下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语文课堂上真正的小主人。)此时我出示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小组里自主选择小蜻蜓和小鱼儿其中的一个小伙伴来学习。然后小组汇报。学生汇报时,我再加强朗读的指导,让他们在读中体会小伙伴的快乐心情。
三、情景表演,体会角色
学生戴上头饰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做公正的小评委做出点评。(目的是为了激发了学生的朗读热情和美感,读和演的能力在无形中提高。)
四、拓展思维,想象练说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新课标》也指出“激发想象和创造潜能”。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全面理解后,我及时启发学生想象:老师给你一片荷叶你会把荷叶当做什么呢?(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五、回顾整体,齐背全文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没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直接背诵,而是运用直观演示法看板书帮助学生背。我还插入背景音乐,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得到美的熏陶。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形象直观地抓住重点词语,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也为背诵有困难的同学理清了思路。
其实,整堂课教学,我始终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悦耳动听的音乐中愉悦身心;在姿态优美的动画中欣赏荷叶的美丽;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妙。辅以“思、议、评、演”等手段,培养他们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语文的方法,在亲临实践的活动中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六、板书设计
第三篇:《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朗读感悟)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2、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演读课文,巩固认字。
【课前准备】
1、结合美术课或手工课,老师学生一齐动手,制作荷叶。学生每人做13个荷叶:一个大的(约20~30cm见方);12个小的(约5cm见方),并指导学生将12个生字写到12片荷叶上。
2、每个学生在蜻蜓、青蛙、小鱼中选一个最喜爱的动物制作一个头饰。老师可以做一个大大的荷叶(约1m见方),荷叶北面写上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描写荷叶与荷花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各自拿出自己做的大荷叶戴在头上:
哇,同学们都像小鱼一样,把荷叶当成自己的凉伞了!
2、板书课题:
谁能告诉老师今天咱们要学哪一课?对,《荷叶圆圆》。请看老师写课题。哎,荷叶的荷怎么写的呢,老师忘了,谁告诉老师?
3、示范表演:
教师展示自己做的大荷叶,铺在地上。在学生惊叹的时候,老师走上荷叶,联系课文内容边演边讲:我是一颗小水珠,荷叶是我的大摇篮。我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大眼睛。
4、激发情趣:
大家说,好玩吗?谁想和老师一样到大荷叶上来表演呀?
二、朗读课文
1、创设情境:
凡是喜欢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同学都把你们做的小动物拿出来,准备表演。
2、提出读书要求:
等一会,我们就请大家上来表演,同学们要想表演好,就要把课文读好。下面请大家练习朗读课文,你想表演哪一个小动物,就读写哪个小动物的课文。
3、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⑴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练习后指名读(3人,各读一段),发现问题随时纠正。
① 指名朗读第二段:
读后提问: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课文中的那句话?
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引读:
老师读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学生接着读: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并眨眼睛。
齐读全段课文。
② 指名朗读第三段:
读后提问:同学们你们最喜欢课文中的那句话?
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引读:
老师读: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学生读:展开有名的翅膀。
齐读全段课文。
③ 指名朗读第四段:
读后提问: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课文中的那句话?
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引读: 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学生:呱呱地放声歌唱,读完后让全班同学一起学青蛙叫。
齐读全段课文。
④ 指读第五段:
读后提问:同学们你们最喜欢课文中的那句话?
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花。
引读:
小鱼儿在荷叶下,学生: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齐读课文。
⑵ 请学生有表情地朗读。
⑶ 请学生加动作朗读。
⑷ 请学生读熟课文:
大家的表情动作都很好了。看谁能像老师一样不看书表演。把你喜欢的地方读熟,争取记在脑子里。
三、演读课文
1、表演小水珠:
喜欢小水珠的同学(其余的同学也可以参加)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玻璃球,让它躺在荷叶上,像在摇篮里一样怎么做啊?
学生边表演边读(背)课文:荷叶是我的摇篮。
找一个学生上台表演。
2、表演小蜻蜓:
⑴ 找一个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后引导学生提问:你是谁?你把荷叶当成什么呀?你能把坪字找出来吗?翅膀的膀字是什么旁呀?
⑵ 教师拿出一个未展开的荷叶,将一只小蜻蜓放在荷叶角上,问:看到老师这里的荷叶和蜻蜓,大家想到了什么?然后全班背诵古诗《小池》。
3、表演小青蛙:
⑴ 找一个学生上台表演。
⑵ 学生提问:
荷叶是你的什么呀?蹲字为什么要用足字旁呀?
4、表演小鱼儿:
⑴ 找一个学生上台表演。
⑵ 学生提问:
你把荷叶当什么?笑嘻嘻的嘻字是什么旁呀?
5、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同台表演。
(此环节可以随机取舍)
四、实践活动
回家后,查找描写荷叶、荷花的词语或句子,抄写或贴在你的大荷叶上,看谁找得多,看谁找得美。
第四篇:荷叶圆圆说课稿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说课稿
湛江农垦幸福小学 黄玉琴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荷叶圆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五个方面来谈谈本课的教学。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4课。这是一首轻盈、活泼的散文诗,课文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文章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
2、教学目标:
针对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在第一课时教学6个生字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之后,确定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以下3个:
(1)认知目标:会认会读“荷、珠”等12个生字。
(2)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了欢乐,给小朋友也带来了欢乐。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是使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情景美,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意识。
二、说教法:
我运用多媒体教学,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本班有45个小孩子,大部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活泼好动。所以本人定本课的教法为“创设游戏情境,进行识字教学,采用情感导读,体会快乐心情。”。
三、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本文文质优美和教学要求的特点,确定运用“自主,合作,读,说,想,练”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能领悟课文的情境和主要内容,而且能培养他们的熟读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设置情景,愉快识字
(四)扮演角色,快乐诵读
(五)拓展练习,开心完成
根据这节课的教学特点,下面我为我的教学过程进行较为细致的说明: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PPt第五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所以我出一个谜语让孩子们猜:一把大伞绿又圆,夏天站在水里边是什么?再让他们看优美的画面,让学生说说荷叶的样子,然后相机板出课题:
14、《荷叶圆圆》,这样,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文朗读课件)
在学生兴趣调动起来后,我出示课件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同时提出边听边想的要求:荷叶有哪些好朋友?学生带着问题在听中寻找答案,目的明确,培养了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三)设置情景,愉快识字(出示PPt第六张)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小孩子生性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我教生字时,出示生字课件,我就让小孩子上讲台当小老师,看谁认识的生字多,让会认生字的小朋友讲讲,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把他认识的的生字教给小朋友们,既给这些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能帮助其他小朋友来识字。另外我还做一个游戏“加动作识字”。例如我出示生字摇,蹲,学生就做出摇、蹲的动作。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手、口、脑、耳等多种感官,加深对生字意思的理解。用简单有趣的游戏,符合儿童心理特征,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感受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
(四)扮演角色,快乐诵读
学了生字后,就分析课文内容。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小孩子对课文的理解只需要多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积累语言,领悟情境。所以教学时我采用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品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教学中,我穿插了一个扮演角色的游戏,让学生带头饰,扮演小蜻蜓、小青蛙、小水珠、小鱼儿去朗读课文,学生读出了意境、读出了韵味,读出来对荷叶、对夏天的喜爱之情。
(五)拓展练习,开心完成(出示PPt第七第八张)
做了游戏,小朋友们该做作业了。课件出示作业,作业量适中,能有效地检查学习效果,小小练习,由课件展出,既能吸引学生,又能及时地订正答案,拓展学生的思维。
五、说板书(出示PPt第九张)
完成作业后,我就总结全文,边总结课文,边板书。我的板书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整洁、美观,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又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不仅能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层次,也有助于学生的背诵。
14、荷叶圆圆
(图片)(文字)(文字)
小水珠
摇 篮
躺
小蜻蜓
停机坪
立
小青蛙 歌 台 蹲
小鱼儿 凉 伞 捧
以上就是《荷叶圆圆》的说课,有不足的地方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指正。谢谢大家!
第五篇:荷叶圆圆教案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珠、躺、唱、晶”等1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子,初步感受荷叶给小伙伴们带来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停机坪、摇篮”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重点难点:
1.认识“躺、珠”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水珠、蜻蜓、青蛙、小鱼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视频欣赏,导入课文
1.同学们,每当夏天来临时,在小河边,池塘里的景色可美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视频)提问:看到了什么?
2.出示图片,这是一张怎样的荷叶?(圆圆的、大大的、绿绿的)。
3.这样的荷叶,同学们喜欢吗?那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荷叶圆圆的,绿绿的)一起读。
4.这么圆这么绿的荷叶可惹人喜欢了,有一个人就写了一篇文章叫做《荷叶圆圆》(出示课题)板书(请学生跟着写课题)。哪个同学来读一读?
来齐读课题——《荷叶圆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么漂亮的荷叶,不但我们喜欢,还有很多的小朋友也喜欢这荷叶呢。它们就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请同学们把语文书翻到70页,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2.还有哪些小朋友也喜欢荷叶?请同学举手回答。你看,老师把这4个小朋友给同学们带来了。(出示图片)看是它们吧,来叫一叫它们的名字。
3.出示识字卡“珠”你看,这个水珠的“珠”发现什么了吗?(王字旁,是一个形声字)。我们很快就能记住它了,读什么?再叫一叫它的名字“小水珠”。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四个小朋友,你最喜欢谁呢?在课文中找到它们所在的自然段,自己读一遍。
2.喜欢小水珠的有谁?请你读一读。出示小水珠图片,“小水珠”眨着什么样的眼睛?出示识字卡“晶”你发现了什么?(有三个“日”字,品字形结构的字),因为它是三个太阳组成所以它就特别特别的亮,(请同学读“晶”字)天上的星星亮晶晶,一8班小朋友们的眼睛亮晶晶。还有什么亮晶晶?
3.小水珠,你为什么要躺在荷叶上呀?(因为荷叶是我的摇篮,躺着很舒服),请同学们跟着小水珠做躺的动作,现在想象我们的身后是一片一片荷叶,一阵微风吹来,左摇一下,右摇一下。感觉像坐在了摇篮上,所以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我们全身都躺着,所以“躺”字是什么旁?出示识字卡“躺”。“身字旁”和“身”字比一比(“身”字撇出头,“身”字旁撇不出头)(学生齐读)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小水珠那么舒服的躺着,把谁吸引来了?(小蜻蜓)
1.哪一位同学来当一当小蜻蜓?(读第三自然段),出示小蜻蜓图片,小蜻蜓请你来展开你的翅膀吧,我们张开手臂,就像小蜻蜓的翅膀。当小蜻蜓展开翅膀的时候就像什么?(一架飞机)所以它会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2.出示识字卡“停”它也是形声字,说出它的结构(左右结构单人旁),请学生读。出示识字卡“机”这个字我们早就会读了,有哪些“机”呀?(飞机、机器、手机……),学生读“停”和“机”字。一起读这个词“停机坪”。
3.小蜻蜓飞呀飞,飞到一朵花苞上,这个让老师想起了唐代诗人的一首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他用了一个动词“立”字,那就让我们学着小蜻蜓的样子,展开翅膀,立在荷叶上,然后一起来读小蜻蜓的话。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蜻蜓立在荷叶上,把谁也吸引来了?(小青蛙)。出示小青蛙图片。
2.哪只小青蛙来读一读?小青蛙们一起来读吧。小青蛙最喜欢什么?(歌唱)出示识字卡“唱”这是什么字?它也是一个形声字,小青蛙用什么来唱呀?所以它是“口”字旁,记住它读“唱”小青蛙会唱什么歌?小青蛙是怎样在荷叶上唱歌的?(蹲)。大家一起读,要读出小青蛙对荷叶的喜爱。
六、学习第五自然段
1.荷叶上有那么多的朋友,荷叶下也有很多的朋友呢。(小鱼儿)。这条小鱼儿来读一读呗!小鱼儿喜欢荷叶吗?(喜欢),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笑嘻嘻),游来游去说明小鱼儿怎么样?(很快乐、动作敏捷、很自由……)那就把这种感觉用朗读把它读给我听吧。小鱼儿为什么在荷叶下游来游去呢?(把荷叶当成凉伞。),小鱼儿在荷叶下玩得这么开心,让我们用朗读一起把这种开心读出来吧!
2.这么多的小朋友都喜欢这片荷叶,你看有谁?“小水珠”它说?谁?“小蜻蜓”说?“小青蛙”说?“小鱼儿”说?我们只要看到关键的词,就可以吧它背出来了。
3.其实在这一片美丽的荷叶下,还有很多很多的小伙伴呢?它们又会把它当做什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4.这美丽的圆圆的绿绿的荷叶,带给了我们小朋友这么多这么多的想象。那就让我们再美美的读这句话吧。
5.这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还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朋友呢。(出示生字)哪些同学来开火车读一读?太棒了!同学们,这么美的荷叶让我们把它记在心里,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吧!《荷叶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