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定稿)

时间:2019-05-13 02:57: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定稿)》。

第一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定稿)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范文两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范文两篇

篇一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兴趣是学习的关键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这一点合理进行教学工作。教师要擅长运用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物理教学模型,让学生自己去运用、去体会物理课程的魅力。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物理概念的引入

教师在每节课前可以先告诉学生下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从而让学生为自己的物理学习制订一个目标,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地做好学习的准备。教师在教授概念性知识的时候要讲清楚它的来源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指导。教师要讲清楚物理概念的基础、本质和它的发展。比如,可以采用一些模型教学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授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物理概念之间的比较,学生通过寻找各个概念之间的不同而加以分析,从而掌握一些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例如,在学习“功率”这个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物理模型,然后进行一些小的实验。通过实验,在一定的时间内两个物体做功的多少,使学生明白功率这一概念的由来。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文字描述,再加以引导和指点,教授课本上功率的确切含义,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对概念进行理解和掌握。让学生领会功率这一概念是表示做功的快慢。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分小组的思考和讨论,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三、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通过对物理现象和物理学习过程的分析和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辨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物理概念分析清楚,化抽象的学习概念为主观的实物模型。这样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正确地把握物理概念的本质。为了使学生学会物理概念的运用条件和运用范围,教师可以运用把物理的抽象结果转化为概念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事物的本质,正确地把握物理概念所特有的质和量。学生知晓了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助于弄清概念的本质区别。例如,学生在观察木球和铁球下落和抛出的物理现象之间的不同,可以使学生深刻地了解这一物理现象的本质。学生通过对这一现象的观察能够透彻地理解重力这一物理概念。总之,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还要结合概念中的词句加以分析,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四、加强学生对概念的学以致用

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概念,是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的体现。在此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自己把学习到的物理概念知识转变为实践的能力。教师可以选用有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来使学生对概念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通过对这些物理现象的观察和理解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小练习进行自我检测。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各种概念的区分和理解。学生通过这些物理概念的对比理解可以达到对这些物理概念的学习目的。综上,初中的物理教学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转变。这样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物理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需要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摸索。在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与互动,通过这个来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篇二

「摘 要」

物理知识是许多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得到的能力锻炼也是其它相关学科所需要的。但高中物理难学、高中物理难教几乎成了教育界公认的事实。为使物理教学情景化、人文化,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必然要采用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学策略。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寻找到这个策略提供了导向。在学习物理中,学生需要发展和培养多种智能,而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中的语言智能、空间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本文借鉴多元智能理论,从优化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的角度对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多元智能 教学策略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物理学使用数学作为工具,是一门定量的科学。它研究最基本最简单的运动形式的一般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为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服务。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至少具有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这八种智能对学生的发展都是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同等的注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能延续传统的只注重培育语言智能、空间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的教学方法。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可以广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同时又能体现物理教学的特色,按照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应提出那些要求,下面着重谈一下这些问题。

一、教学中语言智能的培养策略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准确表达物理概念、叙述物理规律、说明实验现象和准确书写物理名词方面存在困难。口头回答问题时不能兼顾准确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往往顾此失彼、漏洞百出。例如高一学生在说(写)“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误为“均变速直线运动”,高二学生将“干涉”、“衍射”错写成“干射”、“衍涉”。这种在物理课上出现的语言问题,多属于笔误,并不是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给学生纠正几次就能解决了。但在语误的背后,是否反映理解问题呢?如果是理解问题,就属于语言智能范畴,应当在“纠错” 的过程中,既发展其语言智能,又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如学生在回答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时,往往简单地说成F=ma(正确表述: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力成正比,和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力方向相同),而不是从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的相关因素去说明,这就是语言智能有所缺陷的表现。

物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智能的有效途径,物理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方面要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语言必须规范、准确、流畅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阐明概念、叙述规律、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时必须给学生起示范作用。教师应该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授课,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例如,将“匀速直线运动”简写为“匀直运动”就不够规范。教师流畅的表达,抑扬顿挫而又富有魅力的语调,不仅能顺利表达出教学内容,同时还给学生一种愉悦的美感,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坚持让学生多发言,多参与课堂教学 教师应时刻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学会知识,而不能还定位于教师传授。因而应让学生多渠道全方位的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尽量把讲课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表述出来,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而且对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十分有利。比如一些概念(以匀速直线运动概念为基础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以超重概念为基础的失重的概念)可以让学生自己得出。教师的工作仅是引导、补充和评价。还比如说总结一些简单规律,像“磁场”一章中有实验基础的“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都可以大胆的交给学生去做,虽然这要多用一点时间,但换来的是学生语言智能的逐步提高,并使学生加深了对物理基本概念的理解,是值得的。

3.适当留一些非书面形式的课外作业 例如,让学生放学后回家乘坐电梯,体会电梯运动方向不同时的感受,并记录下来。这种“做中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策略,它使学生真正做到“视、听、动”总出击,手脑并用。再如,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人教社出版的高中物理第一册实验修订本的必修教材中共有14篇),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写成读书笔记。这些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加深了印象,通过调动学生的语言智能来达到物理教学目标,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智能,提高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中视觉-空间智能的培养策略

视觉-空间智能在物理课堂上主要表现为观察能力。观察对物理学研究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伽利略通过观察教堂摆动的吊灯发现了摆的等时性;牛顿通过对月球、行星等运动的观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研究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物理课上,无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通过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现在的学生是看电视长大的一代,这使得他们的学习具有高度视觉化的倾向。幻灯片、投影片和录象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素材,如果学生在使用这些素材的过程中能由被动的观察者转变成为主动的思考者,这样的教学起点就比较高了。

“观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看”。脑科学揭示,人在感知事物的同时也在理解事物,并不是感知在前理解在后,思维与观察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视觉-空间智能的重要依据。从多元智能的视角分析,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在观察中思考,开发学生的视觉智能,便成为提高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比如右面一幅大象的图片,冷眼一看,就是一只普通的大象;仔细观察,才发现大象的腿画得不对。事实上,能发现图画的错误,就是经过了提取、重现、比较、鉴别等复杂的大脑活动,正是伴随这些大脑活动,学生的学习才得以进行。可见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引发学生思考是很重要的教学环节。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和17世纪的科学家伽利略观察同样物体的运动却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原因是二者观察的深度不同。那么教师对学生提高观察能力有哪些具体要做的事情呢?

1.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增加演示实验或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布置可行的家庭小实验

学校可以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自己感兴趣的课外实验,实验中要求学生手做、眼看、耳听、脑想,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是听?是看?是感受?在看、听和操作时想到了什么?),培养正确有序的科学观察方法,总结观察事物的规律,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想象力。

2.要求学生多用图示展示物理过程 初中学生通过观察滑轮组的绕线方法,看清线的头和尾,应该能够在纸上做出绕线图。高中学生更应该在物体受力图、运动过程分析图上加强训练。类似的还有光学中规范的光路图、电学中的电路图、螺线管绕线图和磁场分布图等。

3.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中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受能力 高中物理“磁场”和“电磁感应”章节中涉及的“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都是以“上”、“下”、“里”、“外”、“左”、“右”等空间概念为基础的。教师在讲解上述方位词时应辅以必要的实物,以便学生在大脑中能存储形象化的语义编码。有些学生将“上”、“下”和“里”、“外”相混淆,就是缺乏空间智能的体现。教师可以将下面的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帮助学生弄清楚这些方位名词的含义。)

第二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一直困扰着广大初中教师。针对这一现状,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根据新课标理念,就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我从教了十大几年的初中物理,经历了新旧课程的不同教学。新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主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所以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但是如果控制不好就会使课堂变得很“乱”。所以教师要注意把握分寸,才能真正让课堂“活”起来。这就是新课程条件下希望出现的教学新面貌。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教师行为的转化。特别是对初中物理教师来讲更需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初中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窄,反应能力低,厌学情绪严重等特征。原因在于他们见识少,所学的知识多数是课本上的知识,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熟视无睹,缺少分析和知晓。目前大多数学生的家长,都是知识缺乏,大多数的家长在忙于改变自家的经济状况,无时间或不懂得顾及自己的子女教育。因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积极性。下面本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的实践,按新课标理念,就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谈一些体会。

1、新的课程标课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正常的师生关系是顺利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对师生双方形成良好的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初中师生关系比较紧张,这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的产生。新形势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新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教师采用多样化鼓励性的评价语言,以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教师在评价时多用“你会抢答了”、“你的想法也正是老师所想的”、“你的见解出乎意料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与众不同设想”。即使学生答错了也不要指责,应给予鼓励:“你再想想,一定会知道”。不伤学生自尊心,他们容易接受。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渐渐地、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常常会这样说:“我觉得”、“我认为”、“我看”、“我想要”、“我发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朋友式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平等、信任、自由、民主、同情、尊重、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新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堂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就需要物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不断的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建立起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在学习“声音的特性”内容时,要求有乐器的学生自带乐器,并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来演奏乐曲和讲解他们对声音特性的理解,这样他们就能在这节课找回了自信。有些学生平时只对某些歌星感兴趣、因此在讲“音色”这一抽象概念时,我在录音机中先后播放周杰伦和欢子的歌曲,叫他们听是谁在唱,我问大家:“你们是怎样判断出来的?”“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就这样学生在很轻松的环境中,理解了音色这一抽象概念。2、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要求作出明确规定,除书本知识之外,还有另一方面的知识,就是日常生活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对于将来从事生产实践的人来讲才是最为根本的知识。《物理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描述物理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词语,意思是说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使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以及巩固过程,经历教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物理知识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物理情感与态度。

要掌握物理知识,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实质上就是将前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转化需要时间,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慢慢地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某些物理规律的发现探索过程。例如,在 “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我先出示下列问题:(1)如果花样滑冰在草地上,能滑行吗?(2)如果花样滑冰是在水泥地上,可行吗?(3)如果花样滑冰在冰地上,可以吗?这样既符合了学生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生活”物理,是指物理来源于生活、生产实际,学习物理又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尽量用一些贴近生产生活的例子引入新课,尽可能与现实原型相联系。例如,用学生的近视眼镜作为凹透镜现实原型,儿童乐园中的翘翘板作为杠杆的现实原型等等。通过与现实原型的联系,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际内容有更深的理解,体会到物理知识源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求,让学生找到学习物理的信心。

3、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注重物理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学过程的优化密切相关,优化教学过程就是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使其每一个环节尽可能地合理、科学。以新课的引入为例就可采取以下的方法和措施:⑴由生活中的错误经验导入新课;⑵由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导入新课;⑶由小实验导入新课;⑷由演示实验导入新课;⑸由提出疑问导入新课;⑹由介绍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导入新课。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不同的内容应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只要广大教师细心琢磨,认真去想,善于实践,就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要掌握课堂教学结构、过程的新理论、新技术,必须把握好两个原则:第一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即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要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体作用,又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发现、想象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第二是学生的认知规律。即确定每节课每一环节都要符合学生认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优化练习与作业:(1)作业布置要有层次性。例如:在学习了“摩擦力”后,除布置一些基础习题外,还可布置几道选做题:①学生自编一道与摩擦力现象有关的题目,题型不限。②写一篇“假如没有摩擦”的科幻小论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做其中的一题。(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例:进行班级篮球比赛,为了防止运动员打滑跌倒,下列哪些措施是错误的: A.在球场上撒些小沙子;B.运动员穿的鞋底带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扫净水泥地上的小沙子; D.穿上平底的塑料鞋。由于作业的优化设计,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老师还要经常及时给予鼓励,作出评价,指出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多次反馈多次纠正,使练习真正起到应有的巩固知识的作用。

教学方法选择得是否科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各种教学方法各具特色,各展身手。新课程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有:(1)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2)使学生始终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3)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心理品质,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锻炼技能和能力,形成良好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在每一堂课中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只要广大初中的物理教师广泛涉猎各种教学方法,吃透各个教学内容的特点,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教学对象的特征才能科学地、合理地应用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和产生理想的效果。

物理教师需要想方设法通过建立良好的正常的师生关系,让初中生找到“自我”,并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学习“生活”的物理,使他们找到“信

心”。教师通过优化物理教学过程,注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怎样去学,最终使学生由“学会”物理到“会学”物理。

杜小娟

第三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这几年来,我一直担任初三毕业班的物理教学,如何教会学生学好物理,如何进行初中物理的总复习,是我们备课组、教研组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现将我们的一点经验介绍如下:

一、注重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具有科学性的学科,每一个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反映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一种抽象,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努力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搞好实验教学,是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我们是从以下几方向来做的:

1、确保所做的实验现象清晰,提高成功率。课本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在课前我都要反复地做几遍,认真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排除干扰。例如:在“摩擦起电”一节的实验中空气的湿度,器材的干燥程度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例如碰到阴天、雨天,早上的前两节或是下午的后面两节课(此时的空气湿度较大),实验的现象很不明显甚至很可能失败。课前就要考虑好上课时,空气的湿度是否会影响实验现象。在实验前最好把毛皮、绸布、玻璃棒、橡胶棒、验电器等实验器材进行晾晒。如果天气不佳,就要考虑用强光照射或者用电炉烘烤。实验过程中最好不要直接用手去接触毛皮和绸布,尤其是在做毛皮与玻璃棒相互摩擦,毛皮也带了电荷这个实验中可以把它们绑在木棒上进行摩擦。排除了这些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实验的现象非常明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非常鲜明。容易使学生信服,对于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备的效果。

2、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改进实验。例如“导体和绝缘体”一节中,我先是让学生思考设计一个电路来检测哪些物质是导体哪些物质是绝缘体,当检测到水、人体、铅笔芯(较长的)时,小灯泡不发光,于是先把它们归为绝缘体。之后,我指着那堆导体问:这些物体一定都是导体吗?(是)又指着那堆绝缘体问:这里面一定都不能导电吗?马上就有学生说:不一定,有可能是电流太小了,小灯泡不会发光而已。此时我就给学生介绍了我自己去买的发光二极管的特点,发光二极管被作为各种用电器的指示灯,学生很容易理解只要很小的电流就可以使它发光。于是我又用发光二极管检测了一遍,学生自己得出了人体、水、石墨是导体。也体会到了导体的导电能力是不同的。

3、利用课件把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或是物理过程展现给学生看。例如: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和恢复形变的时间非常短,学生不易观察,课件就能够让学生较好地观察这一过程。再比如:日食、月食的成因,分子的运动,导体容易导电与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等都可以通过课件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努力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见度。例如:在演示实验时,升高实验台,实物投影仪的利用,利用一些手段把微小的实验现象进行放大都是提高实验现象可见度的好办法。

二、注重用学生已学的知识导入学习新知识。

多采用对比教学,归类教学,使学生即能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又能够复习旧知识,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辨别事物间更加细微的差异的能力。增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炉子效率和热机效率时,我先让学生去思考这两个概念的差异,接着让他们与机械效率进行比较,与班级考试中学生考试成绩的及格率和优秀率进行比较。与功率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比较讲解清楚功率、机械效率、炉子效率、热机效率的概念,物理含义。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几个率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就不会认为功率与机械效率之间有直接关系了,也不会认真有用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了。所以在新课的教学中,采用以旧导新,新旧对比,即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更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够节省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和培养。

三、教会学生学习和总结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

帮助他们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初中物体教材中并没有专门的章节介绍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但又可以说整本教科书都在讲述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教材在讲述物理概念、定律、公式时,就是按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步骤在进行。即一般是先提出问题再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分析、概括总结等步骤进行的。在教学中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指导学生体会学习物理的方法,体会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发展过程,体会前人的思维成果,在学习继承前人思维成果的同时,锻炼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在总复习中,要时刻注意“信息反馈”。正如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说:“有效行为必须由某种反馈过程来提供信息,看它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最简单的反馈是检验任务的成功或失败。”通过反馈信息来了解已设计的教学内容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在每个阶段复习教学中,除了注意来自学生方面各式各样的反馈信息外,还特别重视每次测验和考试的信息反馈。坚持做到按时、按量、按评分标准,科学分析试卷,评价试卷,并注意各层次的学生学习状况和掌握知识的程度。要求学生对测验情况进行知识点、面、掌握情况及学习上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存在不足的原因。教师做好统计工作,找出教学上的弱点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对不足之处立即查漏补缺。这样才能使实际掌握情况与预订的教学目标更吻合,尤其要对后进生加强辅导、关心、鼓励,及时表扬他们,哪怕是一点滴的进步,充分肯定他们。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大面积地有质有量地提高学习成绩。

五、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

初中物理虽然需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但同时也要重视记忆,不要死记硬背绝对不是不要记,不要背,而是更加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的规律,我对学生进行了如下的要求:每节课要认真听讲,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课后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进行记忆。上午的课,中午的课要重温一遍,下午的课傍晚要重温一遍,作业前要重温一遍。睡前再一遍,每周要对本周的知识进行一次回顾,再以后是一个月,三个月。这样学到的知识基本上在大脑里扎下了根,想忘记都很难。记忆时要注意找规律、找特点,要准确记住各种定义,定律的文字表达和各种物理量的单位,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物理计算公式与数学计算公式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公式的每一项都有物理意义和单位,在记忆物理表达式时,一定要记住各项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通过我们备课组老师的团结协作,相互分工,步调一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总结。

第四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余干县杨埠初中洪艺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源于创造性思维。创新性思维需要培养和激发,也是可以培养和激发的。在物理教学中,利用课外时间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一定的扩散思维或创新技法的训练,开展创新活动,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性思维,这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最基本形式,应当成为开展创新性活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最有利和最重要的途径。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呢?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创新性思维的前提

在一个死气沉沉,处受到拘束、压抑的物理课堂中,是很难谈得上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激发的。创新性思维的激发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气氛,需要一个适宜的心理环境。如在讲《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时,我采用与学生一块做实验的方法。我给学生准备了烧杯、水(里面放了点奶粉)、激光灯、小玻璃块后,告诉同学们一块做探究游戏,全班同学顿时情绪高涨。刚开始有的同学不知所措,在同组之间相互研究讨论之后,有几个组的学生一下子把小玻璃扔到杯子底,点出了明显的实验方法,体现了创新性思维的结果。接下来鼓励每一个组选一名代表上台说明实验方法,结果每一组都抢着发表看法。在这种物理课堂中,师生相互信任,彼此尊重,民主平等,融洽相处,有一个大胆自由的发表见解的学风,这对创新性思维的激发是十分重要的。

二、创设问题情境是引导、激励创新性思维的外部条件

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设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常处于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矛盾之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和创新的愿望,激发认识兴趣和学习动机,这是极为重要的。例如:在压力和压强的教学中,教师在糊纸的框架上平放、侧放、竖放一块砖。学生们刚开始时都提心吊胆,害怕砖掉下来,但只有最后一次纸破砖落,然而平放时加五块砖纸才破。把实验结果及有关的压力、受力面积让学生填入表格里,引导学生分析: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产生的效果越明显;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效果越明显。然后提出:一块砖能使纸破,五块砖也能使纸破,我们怎样比较他们产生的效果呢?学生积极思考后得出结论。在这个演示实验里,教师首先用有趣的实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适时提出问题,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出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能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形成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向学生设问起疑。在探索解决这类问题时,有更为强烈的认识兴趣和更大的主动性。例如:我在讲“运动和力”一课时,有一位同学举手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我用一个小力推桌子,桌子怎么还静止呢?”对于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是一个“静摩擦的问题”,这本已超出了初中物理的范围,我首先表扬了他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接着就讲了点静摩擦的知识,并课下让学生们一起讨论一下静摩擦的特点。类似这样的问题,我遇到过多次,如有问:冬天从嘴里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白气”,问什么不凝华成小冰雹呢?固体加热能熔化成液体,可是木头放在锅上加热怎么会变焦变黑呢?液体蒸发吸收热量,可是开水蒸发吸收热量吗?等等,对于天真幼稚或一时不易说清的发问,都应当热情鼓励,耐心解释,鼓励他们继续探索,不能简单否定或置之不理。

四、面向全体学生,能产生“共事效应”,实现创新性思维的全面激发

面向全体有两重意思:

(一)是要为全班学生提供大致相等的学习和训练机会,不出现

训练的“死角”。尤其是对中下游的学生,要注意提供更多的训练机会,否则会使他们产生心理压抑感,丧失学习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很难萌发创新思维的;

(二)是要重视全班各成员之间相互的思维激励作用,群体中存在着一种叫“共事效应”的心理现象,这是指许多人在一起共事,可以促进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活动的增量、增质情况。教学中如重视这种集体的相互作用,而不限于三、五个好学生提问作答,将大大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后,我改变教师讲例题,学生做练习的老路子,而从演示实验开始,用测力计量出一块形状不规则的铅合金在空气中、水中和汽油中的物重,然后提出如何求铅合金和汽油的密度,让学生各抒己见,把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都写在黑板上,结果学生思如潮涌,想出大量的解法,在这基础上,发动大家评议,在扩散、聚合;再扩散、再聚合反复的思维中,不仅深刻地领会了知识,而且实现了创新性思维的全面激发。

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多种形式和做法,以上只是一点多年的教学体会,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总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创设创新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精心设计,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第五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课堂教学创设情景一议

桂阳二中陈春保

2013.12.28

课堂教学精心创设情景,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这不仅有利于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下面试举几例说明之。

一、创设导入情景

一般用于授课开始。方法以教师提问、实验观察或习题解答为主,内容多有基本概念复习,定理定律应用,公式运用解题等。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引入新课。如讲“物体的沉浮条件”,教师可先做一演示实验:将一木块浸没水中;将一铁块浸没水中;将一石腊浸没水和酒精混合液中,并提出物体沉浮条件是什么。三种情景摆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迅速进入课题思考。

二、创设递进情景

用于讲授过程。目的是通过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使学生掌握概念,学习探求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此情景的创设要注意层次清楚,要符合解疑推理的逻辑性。

如在“透镜”一节中,第一次创设情景:平行主光轴的平行光线经(凸、凹)透镜方向怎样?经实验得出答案后,再创设第二次情景:不平行主光轴的平行光线射入(凸、凹)透镜后又会怎样?又经实验得出答案。创设情景:非平行光线射入(凸、凹)透镜后又怎样?再次实验证明。最后总结得出结论,学生对透镜的认识就较为明确。

三、创设随机情景

这是用于讲授过程,为扩大学生思路,使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方法。

但要注意,随机创设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如“压强”教学,可就液体压强P=ρgh,固体压强p=F/s的物理含义的挖掘,在习题练习上创设情景:一定质量的水装入不同容器,容器底部压强;人站立、行走对地面压强;手对图钉帽的压强和图钉尖对墙壁的压强,通过对

四、创设求异情景

学生对物理问题往往只从某一角度理解,若变换角度,理解物理概念就显得困难。为此,就需从不同角度创设对同一物理问题的情景。如在讲究连通器内只有一种液体且静止流动时液面总保持平衡的问题后,可提出设问:不同液体液面相平吗?学习漂浮物体的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后,设问:一条船从海里开到河里是浮起一些还是沉下去一些?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物理概念作全面分析的思考。

五、创设强化情景

目的是为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物理概念、定理定律、公式的理解。例如:在讲完物体的重力和压力的联系和区别后。可创设如下情景加以巩固。就重力大小和方向,对支面压力大小和方向讨论回答。这对理解压力的产生及大小和重力有关或无关很有效果。课堂创设情景应注意:

1、教师要依教材内容、难易程度、学生接受水平以及教材前后的关联而选用创设情景方式。

2、教师要把握时机适时创设情景,而且必须巧妙解决创设情景所涉及的物理问题。

3、创设情景应有利于教师“搭桥”,学生“过桥”,符合学生认知结构梯度。

总之,创设情景必须把需要解决的课题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知识基础的事物之中,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达到掌握本质,领悟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这些情景问题的辨析,强化对压强这一物理概念本质的理解和掌握。

下载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习题课教法》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如今知识将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社会最重的生产要素。知识更新也日渐缩短,在岁月的流河中,人们的观念、思......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篇一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兴趣是学习的关键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这一点合理进行教学工作。教师要擅长运用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一、 基本教学经验 对于初中物理教学它具有实验性、现实性、归纳性和应用性,具体做法是: 1、实验性 每个物理规律,原理都是从观察和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利用“信息”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的活力 有人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才能使课堂......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一直困扰着广大初中教师。针对这一现状,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根据新课标理念,就建立新型的师生系,让学生经......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几点想法 上埠镇第二中学刘红艳 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成为影响民族生存的基本因素。所......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利用“信息”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的 活力 有人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才能使课堂......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改进物理教学 为创造性而教 永昌中学张玉平 物理学具有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为物理教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创新内容,中学物理以其学科的特点,在培养学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