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学案导学的编写和使用

时间:2019-05-13 02:5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语文学案导学的编写和使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语文学案导学的编写和使用》。

第一篇:关于语文学案导学的编写和使用

关于语文学案导学的编写和使用

学案教学是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种手段。利用学案教学,能够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堂思考、讨论和探索上去,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学习的主人,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的授课更有针对性。这样,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一、学案的编写 1.学案的编写原则

学案的使用是为了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动手学语文的好习惯,所以学案的编写既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有知识的拓展,使学案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积极进行探索并产生知识的迁移,进而提高学习能力。

2.学案的设计模式

基本上包括“预习学案”和“巩固学案”两个部分。

预习学案的内容:(1)学习目标

(2)知识链接 可以涉及作者、作品、作者的经历及其主要思想、后人的评价等。

(3)整体感知:一般是字音、词语、特殊句式、句子翻译。通过这一部分的预习,让学生抓好本课中的基础知识,划出知识上的疑难点,使课堂上的讲、听有针对性。

⑷探究学习:这一部分是以思考题的形式编写,主要是“内容理解”和“写作特点”两方面,“写作特点”可以灵活结合学生的写作实际略加点播。

巩固学案的内容:

⑴结合课文的知识点选择题 ⑵课内语句翻译 ⑶课内语段阅读 ⑷拓展延伸:这一部分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做到课内知识课外用,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能力。

3.学案的使用

“预习学案”提前发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认真预习解决基础,标出疑难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巩固学案”授课结束发放,学生通过此学案可达到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老师讲课时可把按学案授课与讲解课文结合起来,否则文本的整体性会被分解,而脱离具体语境的基础知识是零散的,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大,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学案的设计原则和要素

一、学案教学的关键是设计科学实用的学案。

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怎么讲,而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开启学生智慧,调动学生积极性,发展学生知识和能力;前者重在教,后者重在学;前者以教师为中心,后者以学生为中心;前者强调“给予”,后者强调“拿来”;前者侧重“学会”,后者侧重“会学”;前者追求的境界是“谆谆教诲,诲人不倦”,后者追求的目标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1、学案设计的理论依据

遵循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依据主体论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的教学原则,落实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学案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主导性原则。课前精心准备,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把基本思路、基本内容、基本问题都反映到学案上;课上积极施教,“煽风点火”,设疑启发,组织讨论,精讲点拨,练习巩固,及时反馈,讲评到位。

(2)主体性原则。学案设计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必须充分信任学生,敢于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必须充分依靠学生,注重让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学案教学成败与否,取决于是否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学生自身也要较变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教我学”为“我会学”,彻底摒弃“等靠要”的思想,不做知识被动接受者,不做储存现成结论的仓库,真正成为主动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人。学生的认识是否到位,观念是否转变,配合是否积极,也直接影响学案教学的实际效果。

(3)活动性原则。学案设计要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创设丰富有内涵的背景,开展多样有创意的活动,引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勤于动脑、动手,也可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答问题。通过积极有效的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同学视野,撞击创新火花,提高学生能力。活动的形式可以而且应该生动活泼,讨论、辩论、评论、演讲、摸拟角色、新闻发布、学生讲课等均可采用,要依据具体教学内容,科学选择。

(4)创新性原则。通过学案的引导,让学生拥有一个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在探索的长河中,劈波斩浪,克服难关,奋勇向前,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飞翔中学会飞翔,在温故中知新,在探索中创新。学案设计决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不能扼杀同学的创新。

(5)问题性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注重选择规范、严谨的考题,使同学们的解题能力有所提高。

(6)民主性原则。推行学案教学法,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引路人,讨论问题的平等参与者,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者,教学相长过程的直接受益人。学案教学运用得好,教师就抛弃了注入式、填鸭式教学的陋习,呈现在课堂上的是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场面,这里没有权威,没有师道尊严,有的是对真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这本身对每个同学的教益是深远的。

(7)层次性原则。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是分层教学的客观要求。教学实践中,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激励性,既为成绩好的同学插上腾飞的翅膀,也为成绩较差的学生装上起跳的助跑器,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均有启迪和帮助。同时练习题的选取也要有梯度,有层次性,不一定每一个同学完成的一模一样,重要的是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提高。

3、学案的基本要素及其功能。

一份完整的学案应主要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1)课题和课型。学案的类型可有新授课和复习课之分,有专题课和热点课之别,在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侧重点有所不同。

(2)所教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这能使同学们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案涉及的内容,明确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意义,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3)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可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觉悟目标,能让学生懂得应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增强学习的动力和针对性。

(4)与前后知识的联系。这能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架设温故而知新的框架,建构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

(5)所教内容的内在联系。能使同学们形成一个较小范围内的知识框架,更好地把握所学内容,培养比较、辨析等高考能力。

(6)重点难点。它能提醒同学们要着重掌握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激励学生想方设法重点突破。

(7)疑点、易混点、易错点。它能提醒同学们需要特别注意相类似、容易混淆的相关内容,以便更准确地掌握知识。

(8)知识结构。这是学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可以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技能的培养,较为详尽完整地把握学习内容。

(9)中考题例析。这主要让同学们了解所学内容在中考中是怎样考察的,以什么形式、题型、材料来设计问题,难度如何,从而启发学生思维,规范学生解题。

(10)热点聚焦。它能分析所学内容与哪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相链接,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热点问题,热点与热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多方位、多角度分析相关问题,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11)巩固练习。这也是学案中的基本要素,可包含识记类、理解类、应用类、创新型、讨论型等多种多样的题目,能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也能作为课堂内容及例题讲解后的巩固训练,以检验所学知识,培养多种能力。

(12)课堂小结。主要由学生来总结所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感受、心得、收获、体会或提出疑难问题等,以便及时总结得与失,弥补知识缺漏。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分组合作,双主并举,当堂达标”十六字课堂教学模式

一、编写学案“写”什么

“学案”这一课堂学习形式并不新颖了,但大多数认为学案就是课堂练习,这种认识无疑是有偏差的。“学案导学”中的学案是教学思路的呈现,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纲”,起着指导、领航的作用。它应当是一座灯塔,指引学生驶向成功的彼岸;它应当是一把钥匙,帮助学生开启知识的大门,步入文学殿堂。一个完整的学案应当包括学习目标、课前准备(或新课导入)、自学指导、学法交流、达标测试、学习总结等。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课型、课文的变化而变化,例如:课前预习或是作者、作品的简介,或是背景资料,或是生字词的检测,或是设疑激趣的导入。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案的作用,发学案的时间也不固定,需要网上搜查和提前准备的,提前一天发,这样也使学生预习目的性更强。

自学指导以文字的形式把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学习任务明确,思维指令性强,以保证整堂课紧张、有序、优质、高效。问题的设计要紧扣新课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或由浅入深,或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各环节要衔接紧凑,自然连贯。问题的设计既要重知识的积累,又不失能力的培养;既重情感的体验,又要考虑价值观的树立。例如:学习《论美》一文时,不但让学生圈画赏析表明作者审美观的句子,而且然学生谈自己对美的理解;不但背诵好词佳句,而且要写出自己的论美格言。常言道:“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不是贮存知识的容器,而是会思维、创造的人。语文教学的成功不在于你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看学生掌握多少方法,养成什么学习习惯,自学指导好比输送语文营养的小溪,使学生记忆的海洋不断有活水注入,所以,学法指导,学法交流必不可少。例如:讲解《诗经》二首时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两首诗运用的相同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背诵后进行学法交流,怎样背速度最快,记忆更持久。

“达标测试”要紧扣学习目标,突破重难点,精心设计,做到少而精,课内与课外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学习总结”不同于简单的知识回顾,既要有个人收获,又要有学习行为的反思,学习方法的总结和借鉴,还应包括困惑和不足,以求真正提高语文能力。

编写学案,我个人认为,要考虑细,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同时要集思广益,虚心学习,这样,它必定会成为老师教学的得力助手,学生学习的主要帮手。在这里,我想用四句话概括个人编写学案的体会:学案编写要精练,紧扣课标最关键。导学诱思是生命,教改创新谱新篇。

二、“学案导学”怎样“导”

“学案导学”中的“导”是引导,对于自我约束能力稍差的初中生来说,好的引导应如一束阳光,引领学生进入五彩斑斓的语文天地,尽情去领略、去感悟、去采撷、去享受,体会它的美妙神奇。学案的“导”离不开教师的操作、驾驭,学案如魔术,教师如魔术师,二者的结合才能完成精彩的表演,紧紧吸引住学生。所以,学案操作性要强,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营造学习氛围,力求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例如:讲解《威尼斯商人》时,第一课时“作业”中曾设计这样的问题:小组合作选择某一部分精彩章节编演课本剧,并概括人物性格,探究文章主旨,最后民主评选最佳演员。果然,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挤课余时间去排练,疑惑之处主动问老师,上课时竞相登台表演,学生演的投入,下面听得认真,点评踊跃到位。这种“导”用活了教材,激活了思维,活跃了课堂,使学生在加深对文本理解的同时,又锻炼了写作、表达能力,同时增强了小组建团结协作的意识。再如:讲解《岳阳楼记》时,采用分组对抗的形式检查背诵,互相出题检查解释,当然,“导”的内容要宽,要延伸到课外,要联系到生活,“导”出课文的深层内涵,“导”出学生的思维欲望。因此,在讲解完本文后,设计这样的问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思想又怎样的现实意义、教育意义?课下作业是:假如你是滕子京,收到《岳阳楼记》后给范仲淹回信,你会怎样写?设计这样的问题目的只有一个:挖掘语文课程资源,开拓学习空间,以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无限魅力。“学案导学”中的“导”不仅只是引导学习,消化知识,提升技能,还要引导学生思辨、质疑、创新,培养科学精神。要走出认为学案会束缚学生发展的认识误区,了解“学案导学”仅是允许挑战权威,敢于怀疑的,是倡导思维碰撞、求异发散飞扬的,它实际上也是学生张扬个性的平台。例如:讲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时,有这样一个问题:你同意作者的“逆境出人才”的观点吗?为什么?假如不同意,请举几个顺境造就人才的例子。(鼓励创新的见解)又如:讲《愚公移山》时有这样的问题:有人认为愚公就是“愚”,因为与其移山,不如搬家,你怎么看?

我也听过这样的说法:“学案导学”,学生学案在手,教师一身轻松,这是对我校十六字教学模式不了解的表现。学生好比演员,学案好比剧本,教师好比导演,适时地、精到的指导是必需的,这也是教师发挥作用、证明价值的时候。教师时整堂课的组织者、参与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在学生思考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通过巡视、询问、交流,发现学生知识上的疏漏之处,思维上的偏差,找出共性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实际上“导”字内涵丰富:导学、导读、导思、导说、导写、导法、引导自主探究、引导合作——,-所以说,“导”学导出语文课堂的无限生机,导出了语文学习广阔的天空,让学生拥有了飞翔的翅膀。愿我们每堂课都是成功的“电影”,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出色的“演员”,我们每位教师都是张艺谋似的“导演”。

三、“学案导学”“学”什么

通过学案让学生学会学习,以丰富积累;学会思考,以提高技能;学会倾听作者的心声,与语文交谈,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学会听、说、读、写,以提高语文素养;学会独立思考、团结协作,以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初探阶段性总结

[关键词] 一思、二念、三原则;四步、五优、六保障;七困、八字、九希望

一、指导思想

在 认真领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落实科研兴教的发展战略,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下,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洋思模式无疑是一种优质高效的良好模式。它重在发挥学生的方体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给学生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根据我校实际,在本学期选择一些班级进行实验,鼓励部分教师率先行动起来,大胆改革教学模式,打破旧有的条条框框,改变原有的陈旧教法,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借鉴、创新性地引进洋思中学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真正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办学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将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先进的教学理念融汇于我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洋思中学的制度管理、人文管理完美地糅合于一体,结合学校实际,创造性地构建并完善我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全面、具体、严格的制度管理体系,以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发展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以教好每一个学生(基础教育)为根本出发点,积极将我校建设为人们满意的学校。

二、基本理念

1、以人为本

首先要从心底里相信并且恪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教育理念。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一点知识漏洞,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对每个学生的进步都给予大力表扬,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2、以素质教育为核心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以学生为“轴心”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它将过去的教师单向灌疏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发现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转变为“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主动完成作业,在实践与探索中自主建构起合理而系统的知识体系。

2、合作性原则

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多种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的活动过程。合作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兵教兵”。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但这种合作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因为独立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而小组合作探究可以弥补学生差异,对培养学生交往的技能及分享、合作的态度具有独特的作用。

3、学法指导原则。

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思维方法,如逆向思维法、发散思维法、逻辑思维法等等,注重培养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其次,要逐步使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如圈点、批注、摘录、做札记、写综述或做读书卡片等,逐渐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

四、实施步骤

(一)组织学习阶段(2006年1-2月):

首先是大量搜集洋思中学先进教学理论材料,印发给全体任课教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汲取有效理论营养;其次是继续进行课程改革和教育理念的通识培训,继续有针对性地派出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区的各种课程改革研讨会、培训班,增加外出学习的人数比例,给尽可能多的教师以直接的心灵的震撼;第三是学校要有针对性地选定教师学习的理论书籍,组织教师通过读书和上网学习课程改革知识,并在学校网站开辟相应栏目,开展改变教育理念和完善教育教学行为大讨论,交流学习体会。四是校内切实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论坛活动,切实发挥论坛的效益,实现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五是鼓励教师要敢于创新,勇于“出头”,善于总结和反思,积极形成自己的理论。

1、要求教师完整理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基本结构。这种模式的基本结构是将课堂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基本步骤,即“先学”、“后教”和“当堂训练”。

2、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基本特征。这个模式的基本特征有以下五个方面: 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目标明确,严格管理时间,精讲善诱,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真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紧扣目标要求,重视学情反馈,教师通过优化导学,促进良好学习习惯与品质培养。

高度重视课前的备课、预习和课后的作业、辅导等各个环节,将课内外的教学活动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整个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机过程,教师注意抓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契机。

3、要求教师认真把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操作要领。指导学生主动进行预习,并适当扩展;教师要充分而适宜地运用已有的传统教学设备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体现出教学技术应服务于课堂教学实际需要的原则:准时下课,杜绝拖堂现象:自学内容具体明确,自学方法灵活多样;尽可能扩大反馈面,对所有学生在自学后都已懂的问题,原则上不教;及时小结,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保证当堂训练的时间;当堂训练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重视课后个别辅导,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杜绝加班加点行为;

在此阶段,由到参加“先学后教”培训教师做一次经验介绍,召开动员大会,各学科制定活动方案、计划(教导处汇总、审核)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3—7月):

1、以课堂教学模式的研讨为重点,各教研组全面展开研讨,形成学校、教研组的《课堂教学实施要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作业要求》等。

2、以级部管理、教研组管理、备课组管理和班级管理的研究为重点,主要在进一步健全制度,落实制度,增强合作与竞争,利用集体合力,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等方面做文章。

3、认真、扎实地开展校本培训。观念的转变既需要时间,也需要过程。我们将以学校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实施方案为指导,分学科开展全员性课程改革实验研究,采取反思教学、借鉴新理念新教法等策略,通过理论学习、公开课、观摩课、学科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等活动,积极将课改精神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全新的教学操作。

本学期,学校要求教师必须进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改革。课堂的检查实行推门听课。同时完善学校对作业的检查要求,使其能够发挥引导学生自学的功能;学校还将加大实行洋思经验监控力度,学校领导都挂靠级部、学科、教师、学生,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进步;经常性开展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达标课、公开课、优质课等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给所有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共同提高;学校定期举行优质课比赛,采取随时推门听课的方式,使每一位教师的每一堂课都不敢松懈;查看备课、作业等材料实行展评的方法,每一位教师既是检查者又是被检查者,既提高了检查的透明度,又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硬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少教师课时数,增加自习课节数,逼迫教师走省时、高效的课改之路;对发现的问题,实行及时公开通报的方式,给存在问题的教师及时敲响警钟。3月份之前,学校培养出1——3名洋思模式较好的教师,4月份之前,各级部培养出4——5名洋思模式较好的教师,然后利用师徒帮教等形式,在级部展开。6月份全部培养完成。

(三)组织评比阶段(2006年9月---11月)

在此阶段,搞好“洋思”教学模式展示、研讨、评比,上好观摩课,加强经验交流活动,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并通过大型的学生评教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9——11月份实行教师人人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完善洋思模式。

(四)总结提炼阶段(2006年12月):

1.进行阶段性总结(包括期中、期末),完成对实验结果的科学分析、统计测量写出实验报告。

2.进行课题研究相关展示活动。

五、学习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课前先学策略 课前先学学什么?

教师课前先学-----备课改革

1.备目标。教师备课首先要备好目标,备好目标要做到“四要”。即:一要明确,二要具体,三要恰当,四要完整。

2.备问题。备课备问题是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的首要途径。具体做法是:一是认知目标为主线,设计出课堂上能够进行令集体教学、小组交流和个别辅导三结合的问题,以利于分层落实。二是以智能目标为核心,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出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问题。

3.备操作。备课环节的操作要点有五点:(1)复习铺垫有“高效度”。(2)导入新课有“强力度”。(3)传授知识有“渗透度”。(4)巩固教学内容“多角度“。(5)课堂总结”高浓度"。

学校鼓励年级和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只要提出申请和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办法,经过学校和教导处考查认同即可实施。一是出台课时集体备课制度和措施。二是确定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内容、主讲人,要求备课组对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以及当堂检测题等内容进行集体设计。三是备课必须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保持一致,主要体现实用性、科学性。非毕业班集中利用周四中午集体备课,并在前面分工备课的基础上,集体探讨、书写出下周的所有备课,由教研组长签字使用,并在下周六使用完毕后上缴存档。学生课前先学-----a、学案导学(语文))

在我校,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特色来做的是课前的学案导学。1.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执笔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文字材料。它实际上是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副本”,是教师转换角色,从教学对象——为学生自学了解目标的导学作用,为学生自学理解学习内容的助学作用。

2.学案的作用。

使教学能够适应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把教学过程由“灌”变为“导”,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使学生有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不用外力推动而能够按照一定的方法主动去获取知识。简单地说:学案的作用就是——为学生自学了解教学目标的导学作用,为学生自学理解学习内容的助学作用。

3、“学案”编写及操作使用:

1).充分发挥教研组与备课组的作用,在上课前一周,教师在备课中研究学案编写;

2).组内成员要明确任务、统一要求,集体讨论、研究,分工协作,专人负责具体编写; 3).在上课前1-2天,把学案发给学生预习、自学;

4).在上课时,教师按教案教,学生根据学案在老师和学案引导下进行学习。因此,教案与学案力求保持某些方面的一致性。

5)、每月进行评比一次,对于优秀学案,复印给所有教师,并由此说说设计的思路、理论依据等先进之处。并实行帮带活动。教师连续两次不合格者,年度考核相应扣分。

在这些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学案,经过3个月导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满挑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并且也改革了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推动教学过程的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我校决心课堂教学学案这一块作强、做大,因为这是迈出“先学后教”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我校语文课堂教学主要借鉴洋思中学的“六步曲”:

1、提示课堂教学目标(约1分钟)

2、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约5分钟)

3、指导学生自学(约2分钟)

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约5-8分钟)

5、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约8-10分钟)

6、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

b、学案拓学(数学)数学主要借鉴洋思中学的“五步曲”:

1、引导质疑

2、尝试解疑

3、合作交流

4、引导点拨

5、应用拓展。由于数学新教材不适宜课前先学,所以数学的先学着重放在课堂中加以实施。不过我校又从实际出发,在课后也设计了下一节课的先学,或者说是今后发展的先学-----拓学。拓学主要围绕

1、运用所学知识回归生活实践。

2、编写数学题目。

3、写写数学日记

4、寻找更多综合性题目。不会的可以与老师一起探讨。编写步骤与语文学案相同。

当然,这只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应用程序。事实上,由于科目的不同,既使是同一科目,也因某一课时教材的特点而采用一些变化的形式。如分两次自学,两次检测、点拨,最后当堂训练,称为“两学两教,当堂训练”;又如,一次性学习,但分两次检测、点播,最后当堂训练,称为“一学两教,当堂训练”;还有学一点,检测一点,再学一点,再检测一点„„最后当堂训练,称为“多学多教,当堂训练”等变化了的结构,但不管怎么变,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体现了两条线,一条线是充分放手让学生学和练,这是一条明线,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条线是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这是一条暗线,表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只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合格”、“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让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和练的过程,学生必然会学,也必然学得好。

(二)优化课内的解惑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地质疑和排难。后教教什么?

1.对所有学生在自学后都已经懂的问题,原则上不教。但此时要询问学生有无不同意见或新的见解,如果有,教师要予以鼓励和表扬。

2.对于只有部分学生能解答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交流,再由教师补充、更正、评点。此类问题多是有一定难度的倾向性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要求学生敢于质疑、争论和各抒己见,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必须紧紧抓住。此间,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各抒己见,并特别注意多让后进生发言,同时也要注意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向书本和老师的所谓权威观点质疑和发问,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学生讨论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更正和评点,表扬学生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

3.对于没有学生能够解答的问题,此类问题多是难度较大的倾向性疑难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告知现成答案,可用师生讨论、典型启发的方式进行讲解。此时不能就某个问题讲问题,而是要重在通过讲解典型的例题及其变式,由个别到一般,上升到规律层面,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真正扫除疑难。同时及时小结,并再度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在解惑结束后,一定要用简明的语言进行当堂小结。

(三)优化课内的训练策略

当堂训练的目标是努力化知识为能力。要精心选择供训练用的作业,可设计一点多题以强化巩固,或一题多点以系统巩固,或一题(词)多解以引导学生标新立异。总起来讲,当堂训练要做到:

(1)注重即时训练。课上讲了什么,及时巩固训练;今天学了什么,当天训练强化,不至使学生产生遗忘,这是艾滨浩斯总结的一条认知规律。

(2)注重训练容量。课内大容量的训练,可以以训练为主线贯穿始终,让学生在高度专注、高效的学习情形下展开教学过程的。

(3)注重训练节奏。在训练中要注意调节训练的节奏和变换训练的形式。训练的形式,有口头的、有书面的、有“开头练”的,也有“开小组会”的等等,这些都因学科、因教师、因教学内容的难易度而有所不同。

(4)注重调动情绪。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训练中,感受到成功,满足自己表现的欲望,从而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习给他们所带来的快乐。

(四)优化学生评价

我们制定出学生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的目的、内容、环节和方法,强调过程性评价、评价主体的多样化以及高度重视非学业评价等要求。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任课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学生家长评价等形式给学生进行动态考核。平时考核专门准备一本评价本:认真完成学案由小组长每日记一星,累计一周由班主任记一星,一个学期为18周,累计10星为合格,累计12星为良,累计14星以上为优,占总成绩的50%,期末成绩为50%。

(五)优化教师评价

对于教师的评价不再是粗略的终结性一次评价,还在于平时的过程性评价。学案评比+教案评比+课堂教学达标+差生辅导=总分的40%,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教研组评价=30%,期末测试成绩=30%

六、保障措施

1、“包”字当头,落实目标责任。

学校实行中层领导目标责任制,包字当头,责任到人。本学期,我校将加大“包”的范围,并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学校领导一律有明确的岗位目标责任,学校中层领导实施包级部包教研组包学科管理,学校赋予其相当的权利和责任。加强领导,确保实效:加强对实验与研究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加大管理力度,搞好过程监控,做好记录,切实保障研究工作扎实有效、顺利进行。

2、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制度的配套建设,努力把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纳入制度的监控之下,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面管理。形成民主、科学、严密、严格的运行机制,做到真抓实管、严抓细管、敢抓善管。

3、及时总结,促进推广:将按照“边实验、边总结、边推广”的整体思路,做到及时总结,定期交流,协作攻关,逐步扩大成果推广范围,切实把创新教育研究引向纵深。

4、开展活动,促进研究:为更好地配合这一实验研究工作,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展示”系列活动,师徒结对活动,并进一步健全完善活动内容。为本课题实验研究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和条件。

5、推动“六个一”活动,即教师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学期开放一节教改课,每学期在教研组中做一次专题演讲。每月研读一本业务杂志,每月上交一篇教学反思心得。

6、为每位教师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及时收集相关资料和成果。

七、实践之困

“先学后教”在实施中遇到问题、困惑:

1、低段是否适合编写学案?

2、是否每课 都适合编写学案?

3、今后语文学案是否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来编写?寻找规律?

4、学案的编写带给老师的压力是更大了?学生的课外学习任务是否加重了?

5、从网上看到洋思中学的作息时间安排满满?从早上5点半起床,到晚上会不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6、我校自从尝试“先学后教”一些语数都落后的差生经常被各科老师照顾?似乎有些疲惫?

7、“先学后教”是一种教学理念,所以只要渗透这种的教学模式,都可以尝试?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二篇:浅谈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本站推荐)

浅谈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邯郸市第三中学 孟献玲

一、导学案概念及定位

1.导学案产生的背景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针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提出的,是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载体,是伴随着学生自主学习的呼声而产生的。

2.导学案概念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的方案。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线路图。

3.导学案的作用

所以导学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六个作用: ①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 ②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 ③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

④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对照和记录本; •

⑤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 •

⑥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4.导学案的意义

导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生的学习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通过“导学” 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问题前置),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率,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导学案的编制

(一)导学案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必须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引导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要从自身学生的认知水平、现有学习能力和老师自身的需求出发,适合学生使用和老师自己使用,操作起来显得简单而实用。

(二)编制程序

导学案编写应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力量,并且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导学案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可分五个步骤进行操作。研读课标、文本、资料,研究学情——主备课编写——集体讨论——修改——组长审核定稿。

(编制人、审核人、时间)

(三)导学案的栏目

一份规范的导学案应包括八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质疑问难、达标检测、学习小结。1.学习目标

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文本教学要求、课标要求、学生实际,要简单、明了,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每课数量以2~3个为宜,不能太多。2.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课标要求、文本内容、学生实际,明确告知学生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并提示相应的突破方法。3.知识链接

导学案中可提示,不必详细引用。4.学法指导

有两种常见的形式:

第一种是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如物理:分析归纳法、替代法、实验推理法、类比法等。

第二种学法是学生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如: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5.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读、导思、导练的功能。

学习内容应立足教材注重基础,渗透学习能力的培养。设计的问题要注意渐进性、指导性。内容务必容量适中,切忌过于繁琐,冲淡学生看书、思考。

内容必须问题化,问题要层次化。6.质疑问难

该栏目完全是由学生自主学习后在导学案中填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上课之前,教师要收看学生的导学案,发现学生的疑难,肯定学生质疑问难的思维品质,进行二次备课,提高教学的针对性。7.达标检测

简单的说,就是“当堂检测”要和学习目标一致。目标定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老师应明确指出该环节内容应该在课堂上完成。(1)题型要灵活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2)紧扣学习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3)每一个学习目标都应设置有相对应的练习。

(4)难度适中,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可设置一些选做题,促进学优生成长。实际教学中“当堂检测”内容实际上有不少学生课前就完成了。没有真正起到“当堂检测”的作用;根据各校的实际,后面还可设设计5—8道课外 作业。8.学习小结

一是在导学案的提示下,由学生归纳本节知识的线索及体系。

二是引导学生对学科思想、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所以,归纳小结需要学生对整节课学习目标完成情况做一个小结。

(四)导学案编写的格式要求 示例:高一语文 YW-09-01-000(标题为3号黑体,居中)即语文,“09”为09年,“01”为高一年级,“000”为导学案流水号;一课时,编一个序号; 《 》导学案

编写人: 审核人: 编写时间:

(六)导学案的容量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时的拐杖,是学习的路线图。导学案应简明扼要,切忌繁琐复杂。一般学科一节课以双面印16开一张为宜,最多不超过8开一张。

(字体、行距等规格要全校统一)

三、导学案的使用

导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生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依据五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交流反馈——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一)使用导学案对教师的要求

1.课前:导学案要提前发放。导学案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一般导学案提前两天发放,利用自主学习时间预习自学,在上课的前一天再由学科班长收齐上交,教师第一次批阅,及时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状况,特 3

别关注疑难问题,也既是导学案中质疑问难的内容,然后进行二次备课,并确定重点展示内容,然后在上课前再发给学生,上课使用。

2.课上:首先,教师用导学案教学要努力做到“放手”:

放手让学生阅读课本,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放手让学生讨论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概括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寻找规律,放手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体系。总之,在课堂上只要学生能完成的、做到的、教师绝不能包办代替。

另外,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

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 ....二是精讲,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精讲应具有启发性,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3.课后:学生要在课下整理落实导学案,订正完成后收齐上交,教师第二次批阅。导学案的二次批改环节就是为了检查学生的纠错及导学案的完善情况,课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是有疑问的知识点,学生应该在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解决掉,并在导学案上写出来。

(二)使用导学案对学生的要求。

1.课前:学生拿到学案后根据导学案的使用说明、学习目标、重难点进行预习,然后根据导学案过程有层次地学习教材,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所有同学必须要解决学案中的基础部分,然后可以做提高题,在完成导学案时做到:自觉、主动、独立。

2.课上:要引导学生课堂记录、自我整理导学案,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重点内容、补充相关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集体讨论解决相关的问题,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对于小组讨论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暂时留下,在其它组同学展示或教师的点拨时解决。然后,进入同学的展示环节,一般一节课有6个组展示,展示的内容是导学案上的问题。此环节用时大约15分钟左右。在这一环节结束,对一些疑、难点的内容再由教师进行点拨和精讲、归纳,此环节用时10分钟左右,最后用5分钟时间进行当堂检测,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

3.课下:学生及时将导学案进行纠错及完善导学案,并在导学案上写出来。学生订正完成后收齐上交,教师第二次批阅。

四、导学案运用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1.重“显性目标”,轻“隐性目标”

误区:学习目标和能力目标是写在导学案上的,属显性目标,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和课堂教学达成,而情感目标和意志目标是隐性目标.不能写在导学案上,要靠教师适时调控。

策略:教学中要发扬民主,注意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选择,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培养学生的意志。如:学生的性格不同,有的内向,有的外向,在小组讨论时,外向同学参与程度较高,而内向的同学参与的程度较少,教师要注意对内向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多发言、多发表个人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信心。

2.重“讲评”,轻“探究”

误区:有些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重教轻学,包办代替养成习惯,所以实行“导学案”导学时习惯于走老路。如对那些应由学生自已解决的内容仍以讲为主,还是注重讲深、讲细,讲透,认为“导学案”中安排的让学生自我探索、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等太耽误时间,总不如自己讲效果好,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策略: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以学习的内容为中心,根据导学案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要适时介入讨论或指导、点评,并从创新、求异、实用方向加以引导,给予正面鼓励,一些复杂性的问题在课堂没能完成的可留到课后继续讨论,有的还可以作为研究性课题,指导学生课余钻研,参考相关资料或进行实地调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

3.重学生的“学”,轻教师的“导”

误区:有些人认为“导学案”中很多内容是安排学生自学,课堂上多数时间采取了“放羊式”,该讲的也不讲,结果不光效率低,更重要的是出现了很多知识漏洞。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但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在导学案的使用中,要控制好学生的自由度。

策略:动态地把握好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分”与“合”是导学案运用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要实施“适时登场”和“主动撤离”,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突出学生在获得知识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同时,加以适时的引导,强化课堂教学的民主性、互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重“学生展示”,轻“教学任务的完成”

误区:在上课时学生展示时存在的问题,一是展示时将问题无限延伸,尤其是成绩好的同学,思维敏捷、灵活,想象力丰富,会将问题无限延伸,有时会将

问题想偏,而偏离了主题;再一个是学生展示时间过长,从而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进度。

策略:在学生展示时,教师要认真听学生的思路和讲解,在偏离主题过远时,要及时纠偏,告诉学生学习是渐进的,有些内容要留到大学里来解决,学到中学要求的程度就可以,如果有兴趣,可以作为研究性课题在课外老师帮助找一些相关的资料进一步拓展加深。对于展示时间,明确告诉学生,使学生掌握好展示的时间,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教师要驾驭好教学的节奏,教师的精讲要适时、适度、适量,利用好有限的时间讲清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在精讲时要把握一个原则:学生自主学会的内容不讲,老师讲学生也不会的内容不讲,只有学生自学有疑问,通过老师点拨就茅塞顿开的内容要精讲。充分把握好“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这样在使学生充分展示的基础上,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篇: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第一部分

教师怎样编写好导学案

导学案又叫学习工具单或学习活动单,是指教师根据一节课教学内容、学习目标,重难点,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是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一、导学案的特点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学习能力。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

(一)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二)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三)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

(四)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二、导学案的编写模式及编写原则

导学案的主要组成: 主要有(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板块构成)一是学生独学,教师导学;二是学生合作(对学、群学),教师参与,学生展示,教师激励;学生探究,教师引领;三是学生达标,教师测评包括: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明确,让学生能接受明白,读懂。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本节课我们要学什么。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目标的制定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切不可太高。

1、数量以2-3个为宜,不能太多; 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大多数学生都能达成。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我能记住”、“能说出”、“我会运用﹡﹡我能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二)知识准备

即课前小测,有的老师命名为:前置测评、诊断检测、温故知新等。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课前检测要与本课的学习内容相连,要少而精。

(三)学习内容或探究部分

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学生自己经过努力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同桌或对桌交流解决的问题,还包括学生在小组内需要讨论交流完成的问题等。在这里教师不能只设计一些问题由学生去完成,还要想好哪些问题学生可能解决不了,所以就要有一些学习方法的设计,比如有温馨提示,加油站等,帮助学生去理解完成学习内容。教师除了有文字上的帮助外,在学生自学讨论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参与学生的讨论,倾听他们的交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这也是非常关键的,所以这部分的作用是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等。

(四)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

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具体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留出空由学生来填。与其他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他章节等知识的联系。同时还要有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学生自己能够总结或归纳的知识点,教师一定让学生去总结,学生总结不了的或不完善的,教师一定要抓住本课的重难点清楚地表示出来。

(五)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要有层次性,应包括两部分,即一般检测和提高能力的检测,一般检测要求学生都能掌握,要紧贴学习内容,而提高能力的检测主要针对班上的优等生设计的,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的,这样就解决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的问题。比如语文一般问题可以设计成写一写本课学过的生字、词语,读或背课文的那一段等,数学一般问题可以设计概念、公式,一些简单的计算等,英语一般可以设计成抄写本课的英语单词或重点句子等,主要是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而能力提升就要提高难度,语文可以设计成对中心思想或主要内容的概括,对某一句话的理解,或者是你的看法等,数学问题就要在设计成一些中等的习题或考试易出的应用题,而英语就可以设计成默写单词,背诵等。

所以达标检测要注意以下几点:

1、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可设置选做题也就是能力提升部分,促进优生成长。

4、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5.注重及时反馈矫正,教师要及时指导,点拨。

编写导学案时应注意的五个原则:

1.课时化原则。在平时的教学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思考:怎样设计问题?

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 ②问题不易太多,太碎; 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3、参与化原则。

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4.方法化原则。

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在最初的导学案中可标明一些要求:如专心听人发言,眼睛注视对方,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为保证别人思维的连贯性,在别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插嘴打断,如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及时提出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好办法。只有经过长期不懈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随时校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步走向成熟。5.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

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性。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编写、使用导学案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一节课成败的基础,它能体现教师的“支架”作用。使用时要求教师语言简练、开门见山、直击要点。作为教师要清楚何时点拨、点拨什么内容(易错知识点、易混知识点、方法、规律、知识结构、注意事项、拓展等)。

2.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导学案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增加“加油站”“温馨提示”“友情链接”等补充说明、信息提供、方法指导的栏目。

3.应根据不同的课型编制不同的学案,如新授课中的预习性学案、复习课中的检测性学案、专题性学案等。

4.多一些激励的话语。如:

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温馨提示: 比比看,哪个小组办法多等等 5.课后反思、不断完善 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况。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就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单独解决,如果是大面上的问题,则下阶段要强化训练此知识点。

②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③知识点的训练程度与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是否匹配; ④某个教学环节失误的原因是重、难点把握力度不当,还是对学生的指导、点拨不到位; ⑤某个教学环节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等。

总之,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要在不断反思中完善自己。我们教师要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认真设计导学案,并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自学,同时通过讲解、点拨、示范、提醒、激励等形式引导学生解决疑难,授之以渔。使学生真正完成从“要我学——我要学——我学会——我会学”的过程的重大改变。

第二部分 学生怎样使用好导学案

高效课堂教学在我校实施已有两年了,自己作为一名亲历者,不再是从前的“一言堂”,“满堂灌”,“老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老师,相反现在感觉轻松很多,学生整体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习方式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已经能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了,在我的课堂上也充满了掌声、笑声和欢呼声,出现了你争我辩,争先恐后的发言场面,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高效课堂。所以我认为教学的关键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的习惯,学生将终生受益,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的高效。导学案就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工具。而高效课堂教学主要分成三个环节“预习、展示、反馈”,预习是教学十分重要的一环。要实现教学的高效必须要让学生做好充分预习,认真完成导学案中的预习单,否则,教师认真编写了导学案,而学生认真没有完成,没有落实。“高效课堂教学”就成了一句空话。那么,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从而完成预习单呢?

一、留给学生充分预习时间。

现在的孩子,课程多,练习作业也多,每天早晨,从跨进学校的那一刻起,学习时间就安排得紧紧的,有时下午放学还有练习,何时预习呢?我们的做法是,各科老师尽量少留家庭作业或不留作业,如果语数英品德科学都有练习的话,学生怎么完成导学案,怎么去充分预习?所以我们把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头一天下午就把导学案发放到学生手中,并利用当天时间在学校引导他们预习,10-15分钟就可以了,也就是先教会学生预习,留好预习时间。所以,我们老师在放学前不能只简单的说一句“完成导学案”就完了。这样学生根本就不会认真地思考,他们会把导学案当成课外练习,要么胡乱去做,有的干脆不做,这是没有效果的。这在我们学校以前也存在这种情况,导学案发了之后,第二天有的学生说没有了,有的或一字不写,所以教师不要着急,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养成的,慢慢来,需要耐心。所以开始的时候要在在学校预留时间,学生都在完成预习单,教师在旁边指点、督促。这种大环境里学生才会专心的去完成预习单,教师必要的引导学生学会预习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首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教给学生完成预习的方法

1、我们在教学生预习的时候,先完成简单的或学过的知识,也就是让他们自己完成导学案上的活动一“课前检测”内容。这些题是学过的知识,为本节课做好铺垫,要求学生一定要做正确,并且记住一些必要的概念、公式等。

2、在导学案的第二个环节上设置了探究新知,就是自学课本内容,让学生尝试解决,要求要多用脑,勤动手。还设置了温馨提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例题中的问题,可以请教家长、同学等,如果还解决不了的做好批注,待小组学习时,师生共同解决。

3、引导学生质疑,针对孩子的思维特点,对每一节的学习内容预习,可以教给他们一些方法,也就是“授之以渔”。这样,他们的预习有了方法,才可以在多次、反复训练中形成技能。如果教师只说让学生预习,小学生不知道怎么预习,这也是不行的,比如:读了学习题目,我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自己读学习目标,结合学习目标质疑,我要学习什么,这些问题为什么这样解决等,如果还有问题写在导学案中的我的问题方框中。还有,学生的预习应该持之以恒,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天天坚持。这样才可以为后期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才能得以发展和提高。

三、做好学生预习的检查和激励。

小学阶段的孩子,预习的坚持性和自觉性都比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通常表现在不能管住自己,学习不自觉,有效学习的时间很短,时不时还有学生不完成导学案也很正常的。要想让学生形成稳定的预习习惯,保持对预习的持久动力。教师就必须借助外力的因素,督促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其中之一就是借助家长的力量,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每天放学之前,我们会把今天的预习要求以校讯通的形式通知家长,要求学生每次做完导学案,家长针对校讯通的要求,逐一检查。如果学生没完成,家长就会提醒并督促孩子完成预习任务。其二,多种方式的检查。学生第二天来到学校,组长检查,做好记录,汇报给教师。教师可以抽查,对完成预习作业较好、预习认真负责的学生给以公众表扬,也表扬了孩子的家长,在不知不觉中,家长也加入了指导孩子学习的队伍中来了。没有反馈的预习是不完整的,每次上课前,我都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孩子们的预习加以检查:有时让孩子们打开课本,把导学案放在课桌上,然后,教师巡查,选出认真的学生并给以表扬或加分;有时还让预习出色的学生当小老师,检查其他组员的预习情况,或谈谈自己预习的经验;让学生把自己预习的结果在小组或全班展示出来,激发他们预习的自信心和动力。有时各小组交换检查。大多情况会针对某一次的预习要求让同桌相互检查、相互学习;通过不同的形式,不断地巩固和强化预习的效果。其三,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可以给预习较好的学生颁发奖状、小卡片,在全班大力表扬,激励自觉预习的正气,还可以这一月专门检查评比学生的预习情况,下一个月进行小组长的培养等,坚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学生的预习习惯养成了,高效课堂教学也就成功一半。通过一年多的训练,学生的预习效果很好,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抱怨课本内容太多太难、现在的孩子如何难教,我们应尽快地,主动适应课改,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寻找有效地教学方法。还应紧紧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把“课前预习”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应该有效地引导学生预习,使预习的作用能更好地、充分地在我们的“高效课堂教学”中体现,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更好的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学生以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我们才能在高效课堂的教学路上走出精彩与辉煌。

第四篇: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一、导学案的编写意图

1、导学案是提高教学效益、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2、导学案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情、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

3、导学案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功能,是指引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线路图”。

4、导学案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有效方案。

二、导学案设计理念

1、以贯彻新课程标准为先导,以整体高效为目标。

2、以设疑激趣为先导,揭示规律为重点,精讲精练为策略,主动参与为途径,创新思维为方向。

3、关注教学细节的控掘,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关注师生关系的和谐。

三、导学案编制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设计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独自体验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感悟学习、成长生命。

2、探究性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人的发展、兴趣的激发、问题设计等来

考虑,要针对能力展开对知识、问题的学习和探究,编写导学案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因此,导学案编写,要有利于学生探索学习,要激活学生的思维。

3、启发性原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导学案应当是启发诱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领悟问题,去与生产生活挂钩,去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灵活性原则

学生认知差异、学习内容差异和学科特点差异,决定着导学案编写形式要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内容。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灵活激趣是导学案的重要品质。

5、梯度化原则

问题设置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经过自主、合作、交流解决大部分问题,体验成功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6、分层设置原则

依据“因材施教”的原理,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题目设置要分四个层次,既A、B、C、D四级,以A、B级为主,辅以适当C级,少量D级。既保证A、B层学生学习高效的同时,也满足C层学生的学习需求。

7、能力立意原则

导学案是高效学习的“线路图”,而线路图通向的目的地是能力

提高。要针对培养能力的要求来设计问题的提出、探究的过程和情景的预设,学生通过探究这些问题,思考这样的情景,他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8、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必须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在学生熟知的情景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9、创新性原则

导学案是根据课标对教材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改造的二度创作,依据教材又不单纯依赖教材。编写导学案,强调内容创新、方法创新、问题创新、过程创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同时面对学生不断发展,教材不断调整及社会形势的变化,导学案编制随之不断创新和完善。

四、导学案的结构与功能

导学案应分为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三大部分,每单元都有复习学案和检测题。

1、预习案:是引导学生预习自学,重在“导”字,为课堂探究学习做准备。

2、探究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案,强调学法指导,解决“会学”问题。

3、训练案: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提升的载体,立足实际目标,解决“学会“的问题。

预习案基本板块

1、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2、教材助读

3、预习自测

4、我的疑惑

5、信息链接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在预习案开始部分,附上本节课简明扼要的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预习任务,明确预习中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这部分内容很关键,直接影响学生预习效果。

举例:九年数学:结识抛物线

1、用15分钟左右时间,阅读探究课本的基础知识,自主高效预习,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然后结合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例题,完成预习自学及我的疑惑栏目。

教材助读:

1、即指导学生通读教材,把需要通过预习掌握的知识在教材中得到落实,让学生把教材内容读细、读透,并保证基础知识。

2、助读题型的设计要根据教材顺序,由浅入深,将基础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预习自测:

1、即检测学生预习效果。自测题目必须体现基础性,不要追求“多、难、深”,要讲究基础性、针对性、时效性。既避免直问直答,失去思考价值,又不能难度太大,让学生难以着手,要与课内探究内容区别开来。

2、题目可以借助教材中的思考题,加以变

通后放在此处,尽量不出教材原题。

3、题目要少而精,而且灵活多样,判断、选择、填空、问答等方式都可以。

我的疑惑:这部分内容由学生预习后完成,主要给教师提供了解学情信息,以便在课堂中有的放矢。

举例:我的疑惑

请你讲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信息链接:

1、介绍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学科知识和前沿知识,作为学生的伴学教材,旨在拓展学生视野,增加知识积累,增强学生的广度、宽度、深度、厚度等。

2、内容简明扼要,具有知识快餐性质,选取趣味性强,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材料。

3、此项内容适合文科学习。可视具体内容设置。

预习案的功能

1、预习案是引导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预习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为课堂上的高效学习做好准备。因此,预习案是确保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

探究案 探究案基本板块

1、学始于疑

2、质疑探究

3、拓展提升

4、我的知识网络图

5、当堂检测

6、我的收获

学始于疑:

1、通过教材的预习,学生的疑惑往往局限在肤浅的层面,对此,需要教师深入把握教材,从学生的角度并围绕学生目标凝练出2——5个学生自身可能存在的疑惑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学生预习后提出的疑问,也可能是学生根本想不到的疑点,也可以是老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给学生提出的思考点。

2、老师要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这一栏目,这些疑问虽然没有直接给出回答,但在后面的“质疑探究”过程中会自然而然的得到解决。

质疑探究:

1、贯彻“三探究”和“三不探究”的原则。“三探究”是指:探究重点、探究难点、探究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三不探究”是指: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探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学会的不探究,深入学习也不会的不探究。

2、探究点要重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关注生活热点问题的过程中灵活理解运用知识,提升学生能力。

3、探究点要以小问题的形式由浅入深,层层展开。通过层层设问和讨论,不断激发思维火花,使之成为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

4、探究点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现状和思维特点,并直指学生认识或思维的误区和盲区。

拓展提升:该环节是针对本堂课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提升,需要老师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设置题目或补充内容,达到帮助学生拓展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该部分内容要源于本课内容,又要高于本课内容。

我的知识网络图:

1、教师必须提供知识网络图框架,可以是框图、分支图、知识树、思维导图等形式,留出空让学生自己填写。

2、此版块主要培养学生组织、构建、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够比较清晰、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把握知识的总体特征及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可供教师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一节课的知识体系。

3、应注重知识网络图中所表现出来的横向、纵向层级关系。

我的收获:学生反思本节目标达成及意外收获,总结学习心得。老师在编写时需要留出该板块位置。

探究案的功能

1、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深入思考、合作、探究、总结,进行高效学习。

2、帮助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高效学习。

3、课内探究案是导学案的中心环节,是学生知识的掌握,问题的解决及能力的锻炼提高的载体和主阵地。

训练案

1、训练案包括三部分题:基础巩固题、综合应用题和拓展提升题。

2、学生用25分钟左右完成。

五、导学案三大部分的相互关系

1、导学案是一个整体,预习案是基础,是前提,是课堂顺利开展并高效的保证。

2、课内探究案是导学案的中心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问题解

决及能力的锻炼提高的载体和主阵地。

3、训练案是预习案和探究案的延伸,是对预习和探究中重要知识点巩固和检测过程,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复习案与单元检测

1、复习案:引导学生对一个单元或一章的学习内容进行综合探究、归纳和梳理,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2、单元检测:根据单元学习内容灵活设置不同层次的题目,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并进一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六、导学案的编制

(一)编制要求

导学案的编制要做到四个符合:符合课标要求、符合具体教学模块要求、符合“三维目标”要求、符合教师、学生、学习内容的实际。

(二)编制指导思想

1、导学案是对教材的翻译和二度创作,要在“导”、“学”“案”三个字上下功夫。

2、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两个原则。

3、导学案设计要立足学情,贯彻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原则。

4、设计的探究问题要有层次感、立体感、新颖感、与生活实际结合,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三)导学案编制的基本程序

1、提前分工;

2、初稿研讨;

3、完成修正案;

4、设计分层个案;

5、课后优化

提前分工:学科督学或备课组长至少提前两周进行编制人分工,编制人根据集体备课的研究结果开始编制导学案。

初稿研讨:(1)编制人将初稿打印出来,每周集备前发给学科组的各位老师。

(2)初备人先说明自己的编制思路,然后每位教师都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初备人负责记录,修改初备案。

(3)修改后的初备案由学科督学或学部领导签字后,送到印刷室印刷。

完成修正案:教师拿到初稿研讨导学案后,再根据所任班级学生的学情进行修正,完成修正案。

设计分层个案:在修正案的基础上,任课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分层教案。

课后优化:上完课后,教师要根据课堂使用情况进行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并进行记录,课后再进一步对导学案修正完善。

七、导学案的具体使用

1、预习案

(1)课前提前1——2天下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有充足时间预习、思考、讨论。

(2)用双色笔勾画出重点、难点、理解内容,并记录好自己的疑点。

(3)上课前一天,任课教师将预习案收回,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掌握真实学情。

(4)设想课堂多种应对措施,保证点拨精当、简洁。

2、探究案

根据探究案的基本环节的设置顺序,依次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下环节:

(1)读书自学,自主探究:结合探究案,独立思考,形成自己对探究题目的见解,并明确自己的疑问。

(2)分组合作,讨论解疑:针对预习自学和自主探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展示内容,小组内展开高效的交流讨论。

(3)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展示点评的内容可分为四点:重点、难点、易错点、联想点;四类:规律、方法、小窍门、跟踪练习。

(4)清理过关,当堂检测:当堂检测至关重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深化。

3、训练案

(1)课堂学习结束时,下发训练案。(2)学生课后完成并上交,由教师进行批阅。

(3)也可由学生互批后上交,教师进行二次批阅后,总结反馈学生完成情况。

(4)在教师使用导学案过程中,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第五篇: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导学案的编写

一、导学案的性质

导学案应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可以籍此并依托教材可以比较轻松的做到自主学习的 具体方案,是教师给学生搭建的可以自主学习的平台。

二、编写导学案的基本原则 必须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若缺少这两点,一份学案就是一份试卷,一本学案,就是一本习题集。

三、编写导学案的指导意见

1.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流程。

备好学生 是书写导学案如何设计问题探究的层次、探究引导的路子、范例点拨的层 次和目标检测选题的基础和关键。即 教给谁学、如何去学的引领;备好教材 ,是吃透教 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标 ,是正确把握对学习的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的需要;备 好课堂流程 ,是对教学的一个初步设计设想。

2.知识问题化

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要精心设计,最好是填空。使学生通过学案学会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使学习内容在导学案的引领下,学生知道怎样借助外力,在何处 寻求到帮助,完成每一个小问题,从而达到整体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必须知道怎 样填、填什么。

3.问题层次化

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 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探究或学习的内容要清晰明了,每一部分要做什么,必须是能 动的,必须是一目了然的,不能含糊不清,不能无从下手,不能雾里看花。各层之间的 衔接要自然和谐,即由此可以及彼,由此能够达彼。一般地讲,要做到依托学案并阅读 教材,就可以了解概念,推演定理,应用定理,完成典型例题,基本做好目标检测。这 与教学内容、教学流程、课标要求紧密相关。

四、导学案的编写格式 1.页眉设置: 景村中学校本课程◆导学案 年级 科目 课题 课型 备课人 审阅人 时间 2.栏目设置: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学法指导 知识链接 问题探究 典型例题 目标检测 总结提 升 学后反思 作业布置 自我评价

五、导学案的栏目说明

学习目标 具体而明确;重点难点 把握要准确;学法指导 精到且适用;知识链 接 简明并相关;问题探究 编写要精心。

六、问题探究 1.知识层次

探究:学习内容设探究——探究内容要明确,避免含糊或太大。引导:知识生成要引导——知识发展有层次,怎样探究有路子。留白:留给学生去亲历——铺路搭桥不代替,问题完成靠自己。点拨:层次提升有点拨——归纳总结上台阶,尽展教师真才学。

2.能力层次

典型例题 分析 解答 点拨

分析——就是告诉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如何思考,每一步的困境是如何化解和 突破的。分析尽量问题化、层次化、有序化

解答---要留白,留白目的是供学生书写。点拨——要有启发和提升。

点拨一般不是就题论题,而是方法的总结,定理应用的技巧,解决问题的程序,知 识理解的误区和盲点。点拨务要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切忌简单 敷衍,或空洞无物,词不达意。

3.实践层次 目标检测

题型:一般设选择、填空、解答三种题型。题量:一般为 4 —— 2—— 2 选择题、填空题一般不提示,解答题一般应有提示。此提示就是指明解决相关问 题的突破点是什上么、关键步骤是什么。

4.提升评价

总结提升——是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重点的进一步总结,思想方法的归纳。

学后反思——是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思想方法与技能的认识。以留白的形 式让学生填空。

作业布置——主要是对量的控制。

自我评价——对学生培养自我评定的意识和提供学习情况的材料;供教师反思学案 的编写、课上的引导不足。

七、编写程序

备课组依据课时要求具体分工到每位老师。各位老师以高度的责任心, 饱满的热情, 全身心投入初写。老教师多承担,年轻教师少分担,均在规定时间提交初稿。然后备课 组认真讨论,再返回修订。修订后,再有备课组长把年轻教师的导学案分配到经验较丰 富的教师逐行修改(主要修订:是否做到知识层次化、问题化,是否引导得当,点拨是 否到位,分析是否条理,总结是否精到 ,再返回编者修订。初编者、校审者均有署名, 最后经备课组长认定交印。

具体使用时,老师依据学生层次,适当删减增补并及时反馈修订。最终修订稿的电 子稿传至备课组长存档。不求一次做好,但愿越改越好。

八、网络资源的使用原则

1.网络资源非常丰富, 网络上的教学资源也非常丰富。有他人已经做好的课件, 有 他人已经写好的教案,也有他人已经编写的导学案,也有配套的一课一练、精讲精炼。2.对他人的劳动成果,要善于学习,要会学习。下载之后,不做思考,不作加工, 不去揣摩,全盘拿来就用,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3.借鉴是最好的学习,思考才能适用。他人的见解、想法,必须经过消化和改造。改头换面不是借鉴,复制粘贴,要三思而后行。九、三步一课流程简要说明

课上导引——新旧课衔接导引;新课内容 导引;学习方法导引。课下自主——自主学习教材,自主完成学案,记下自学困惑。课上互学——

1.教师引入新课,点明目标;2.学习小组讨论(相互交流,校正学案,检查目标,解决困惑,收集问题;3.班内公开展示交流;4.教师指导点拨,师生合作释疑;5.学生反思总结。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

一、转变思想、统一认识

导学案主要是指导学生在做中学, 借助导学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导学案 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有对学习内容的方法指导,有对学习内容 的引领, 有对学习内容的实践、点拨及检测, 更有对所学内容的总结与提升、矫正拓展。导学案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给学生以充分的 自主,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体验知识的获得、探究知识的发生、获取能力的 提高。

二、有效自学、成就课堂

对导学案的使用,学生要有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主动的意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新的学习理念,它使学生完全参与学习的过程, 对知识是自我经历而不是教师给予, 对能力是亲历获取而不是教师传授, 对方法是主动 归纳而不是教师总结.因此, 学生要满腔热忱、信心百倍、认认真真、积极主动地去做好 用好导学案.课下自学的质量, 是保证三步一课有效实施的关键。全体学生对导学案的态度是热 情而不是敷衍,积极而不是消极,主动而不是被动,渴望而不是无奈或拒绝。必须自主 阶段认真写,课上互动认真标注,课后修订认真改。课下全体学生要依据学案独

立自主 全面完成导学案。自学主要是在自习课上结合教材、教辅资料独立自主去完成导学案(必 要时也可教师帮助、同学间合作,这仅为辅助手段 ,但更多是强调自主学习,学生原 则上不能自习课上讨论。但学案一定要自己去学去做,千万不能抄袭,弄虚作假。使用 时教师根据学情适当增删的内容学生要记在学案上, 并按要求去自学。没有高度的自主 就难以保证充分的互动。

三、课上互学、高效利用 1.课堂交流离不开导学案

讨论开始时教师对讨论进行指导:(一校订学案,小组长带领全组首先校订学案, 要逐内容进行;(二组内个别释疑解难,小组长或组内其他同学对于某同学的个别问 题答疑解惑。小组内要互帮互学,开展交流,提倡合作;(三落实学习目标,小组长 带领全组对每一个目标检验落实情况或对给定问题组织讨论;(四如有集中的困惑问 题,小组收集.2.课堂展示离不开导学案

各小组的主要展示人,按事先分配的重点内容(对本小组领取的重点学习任务,认 真研究,弄懂吃透,能够解答他人的疑惑,全部组员要高质量解决相关问题;也可以尝 试不分配特定内容板书展示,展示人要写上名字。

3.课堂生成离不开导学案

课上集中的困惑问题记在学案上、个人的疑难批在学案上、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得写 在学案上、思维的碰撞更要注在学案上。

4.学后反思离不开导学案

对课堂知识方法的概括是对学的结果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展示反思可以借助学案, 修改反思更需要学案。

5.复习备考离不开导学案

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整合以及阶段复习都需要用到导学案, 可以通过自主评价等环 节自查学习薄弱环节,有重点、有主次的复习。

6.课堂点拨离不开导学案

教师课堂学生会的不讲,学生会写的教师不写,教师是对各知识点强调、指导、点拨, 或对各目标所涉及的问题敲定、点拨。学生要结合教师点拨,进一步讨论展示内容,并 对学案再次修订。

7.教师引导离不开新学案

课堂后十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学生应适度浏览新学案, 结合教师的引领初步了 解新学案。

四、学案检查、及时到位

1.课堂学习使用过的学案,下课不能立即收交,为了进一步落实学习效果,课余时 间学生必须依据教师点拨, 课堂互动成果红笔修订导学案, 晚自习上课前课代表带领小 组长逐一检查学案修订情况, 第一节晚自习前交给教师。没有高度的自主就难以保证充 分的互动。

2.新学案的自主学习也需要督促,在晚自习最后一节下课前十分钟小组长检查本小 组新学案学习情况。

五、想学能学、会学学好

借助导学案,有效实施“三步一课循环教学”根本目的是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提 高教学质量。热切希望全体同学积极参与,不仅要想学习更要会学习,只有能学习才能

学好习。浓厚的课堂学习气氛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必使学生 更加扎实地掌握知识,全面广泛的课堂参与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限的学习时间、真实的学习过程、实实在在的学习体验必定使学习效率真正得

到提高、学习潜能得到最 有效的开发、学习效果得到有效保证。思考与困惑 1.教材与学案关系 教材是根本,学案是为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学习教材。但实际使用中,个别学生 容易出现依赖学案而忽视教材的现象。特别是概念部分,即使老师强调了,也不能做到 依据学案结合教材理解知识。也有抄书填写学案内容的现象。2.学生纵然认真地完成了学案,但学习的深度不够,学习浮于表面。错误认为完成了学 案,就完成了学习任务。3.学生根据教材和学案,提不出问题或者不会提问题,也就是浅尝辄止。学生踊跃展示的激情不够,容易左顾右盼,想说的想讲的同学也是唯唯诺诺,观望等待,讲解时面向黑板。4.展示中表述不着边际,说不到点子上。这是造成时间紧张或课上导引环节时间较少甚 至不够用的原因之一。5.个别学生对导学案缺乏深入学习,对难易程度地认识不够准确。6.个别学生课后修订导学案不够认真,不能使学案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用导学案后学生的反响 1.会学的学生感到更有劲也更充实了;不学的学生任务明确也确实动起来了;学不深入 的学生感到负担减轻了。2.勤于思考的学生觉得学的扎实了;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抱怨老师讲少让他干的多了。3.基础优秀的学生觉得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多了;基础薄弱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讲解有点少 了,分析提示不够具体了。教师使用导学案的感受 1.要想编好学案是不容易的,花费时间和精力是大量的。2.有了导学案,备课方式改变了,集体备课的必要性增强了,研讨的内容具体了,拓展 的方向明确了,青年教师成长更快了。3.“三步一课”使授课的模式更新了,教师的引领加强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了,主 6 体地位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效果显著了。4.学习的内容深化了,个别疑难互帮互助解决了,难点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了,共性问题 同学讨论教师点拨了,应用自我经历体验了,学后反思落到实处了。5.特别忧虑讲少学生是否能真的明白了,个别学生讨论时是否虚度时光干耗了,个别学 生的学案是否真的是自主完成了。结 束 语 尝试需要交流,探索需要总结。尝试需要交流,探索需要总结。交流利于改进,总结才能深入。交流利于改进,总结才能深入。教改促进成长,挑战机遇同在。教改促进成长,挑战机遇同在。愿意做事的人,才会主动去做; 愿意做事的人,才会主动去做; 用心做事的人,才能把事做成; 用心做事的人,才能把事做成; 真心做事的人,才能把事做好。真心做事的人,才能把事做好。一家之言,姑妄听之;同仁之言,认真思之; 一家之言,姑妄听之;同仁之言,认真思之;众人之 之言 言,也要辩之。抛砖在于引玉 也要辩之。推陈方能出新。推陈方能出新。7

下载关于语文学案导学的编写和使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语文学案导学的编写和使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罗旧小学教师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试用稿) 导学案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推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一大全

    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一、导学案的内涵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课堂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是师生共同教与学,同步操作的学习文本。是......

    初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浅谈语文导学案编写的方法 2008年初,以“导学案”为载体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推广开来。经过几年的摸索和总结,实验中学确定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导促学,当堂达标”......

    浅谈初中历史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浅谈初中历史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伴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刘集中学的高效课堂也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近年来,我校对怎样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导学案编写与使用心得体会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心得体会 朱国斌 导学案,对我来说既是个新事物,又不是个新事物,说它不是个新事物,因为它和我们以前用的教学案有着相同之处既都是为教学服务的,说它新事因......

    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写和使用

    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写和使用的心得体会 经过这一段时期学习和实践我对导学案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导学案”坚持知能统一,实现学会和会学;从学习内容上讲,明确有关知识结构,力求......

    讨论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讨论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在3月13日上午进行教研活动中,物理教研组就张晓杰老师编写的&5.6向心力导学案进行讨论,目的是更好的贯彻我校入选的“三环六步1+1“的课改模式,同时体现......

    小学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5篇范例)

    五河县小学“三为主”高效课堂导学案编写及使用 高效课堂建设,导学案编写和使用是关键,下面就有关方面进行具体说明: 一、导学案概念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有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