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品德教学能手教学总结:积淀个性化成长内涵
小学品德教学能手教学总结:积淀个性化成长内涵
我以为,绝大多数优秀教师无不是带有鲜明教育个性的自主成长型教师;教师的个性化自主成长意识的觉醒,并实现自主成长是教师最佳的岗位生存方式。基于此,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需要挖掘个性化的内在潜能,需要不断地提升人生境界、净化职业情操、打造专业素养,成为一个富有教育个性的教师。
自从1999年9月踏上工作岗位开始,我就在不断地积淀个性化成长内涵,以期寻找到我的教育个性。来路不平,其艰辛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而今,12年过去了,我依然没有清晰地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个性。唯一感到庆幸的是,在苦苦的探索中,我不同层次地积淀了一些个性化成长内涵。
一、我选取了“本位研究”作为我的教育行走方式,提高我的实践的理性内涵。
我坚持做的“本位研究”,就是立足我的课堂实际,把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当作课题去研究,借以提高我的实践的理性内涵。
在平时的家常课里、公开课里、研究课里,我经常思考如何积淀我的个性化内涵。
好课是磨出来的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一位教育专家也对教学工作精辟地说过:没有一生的心血,哪有瞬间的精彩。每一节课从粗糙到精彩需要不断地打磨,需要许多人智慧的结晶。磨课就像蚕的一次次蜕变,最终吐丝结茧、变蛹化蛾、脱胎换骨。
记得上区公开课《谁说了算》一课时,第一次试上前,我总觉得只一个活动学生集体讨论交流班费问题,是不是太空了,于是我又设计了一个活动,引入话题时我讲一讲替儿子报特长班的事,目的是先让学生探讨交流一个反面的例子,想让学生意识到民主的好处。可是课堂上学生的反映却很平淡,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课堂超时十分钟左右。研讨交流时,徐福银主任说:你讲述的替儿子报辅导班的环节我们不要了,我们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这节课的活
动的主题就是让学生感受民主的好处,学生会用民主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主要通过集体讨论班费问题来实现教学目标,应把这个活动做大、做实。五年级的孩子了,我们就直接导入,开门见山吧。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对的。后来,在一次次的磨课中,学生集体讨论交流班费问题,这一个活动不但不空,而且越来越丰满,从一开始只交流班费的使用问题,增加了班费的保管问题,在学生思维的不断碰撞中,课堂上学生形成的道德认识越来越多。
有人说:当手磨出了老茧,你就会成为好的庄稼把式;当刀磨出了利刃,战场上就会少流血;我说:当课磨出了精彩,你就会成为一名成熟的老师了。
我以为,在日常成长的过程中,教师自行发现或突然遭遇的某一特殊事物,常常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与先进教育价值观、内隐知识与前瞻理论的差异、冲突,反思自己的实践行为的合理性,进而萌生转变个人价值观、更新个人理论体系与提升实践水准的成长需要,并立即把这种内在的成长需要外化为教育实践、成长行为。这种行为就是教师日常成长中的关键一跃。
我不断地反刍自己上过的课,教学语言是否精炼、优美,教学环节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效率是否高效,教学效果是否实现,以期从中寻找我的课堂教学个性。这也促成了我成长的第一次“关键一跃”——追求课堂的精致。
2008年,我非常荣幸地被选入了ⅩⅩ市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学习班和杨艳老师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工作室,我就开始研究在在团队合作的视野中,我该如何积淀自己的个性化内涵。下面是我的一篇教学反思:
让孩子“表里如一”
每当中午到餐厅吃饭的时候,总是感到有点可惜、有点心痛,餐桌上是总能看到学生吃剩的饭菜,甚至一整个馒头一点没吃也被学生无情地扔在地上。更令人心痛的是,有一天中午,我看到几个孩子竟拿着吃剩的馒头互相扔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学生再也熟悉不过了,班主任肯定在班会上多
次强调节约的重要性,品德课老师在课上也一定对学生进行过节约教育,当我们在课堂上讲节约的重要性的时候,学生课上的表现是积极踊跃的,他们很清楚孰是孰非。可是,在课下,学生的表现却不尽人意,令我们“大跌眼镜”。不止节约粮食这一方面,乱扔垃圾、说谎话、打架等不良的行为比比皆是。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课的核心。”从学生的表现看,我们对学生的“做人”教育的失败,究竟怎样让学生课上、课下“表里如一”呢?我想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认识外,关键还应该落实好课后的践行环节。……
这时,我发现自己更加关注的是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所以,我的课堂更加注重和学生的生活有机的融合;课后学生有效的践行,能更好地参与社会、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平时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演绎精彩的人生。在反思中,我想:团队的引领促成了我成长的第二次“关键一跃”——我思考的着力点已由我的课堂向教育的全过程的转变。
2010年8月,我被评为区课改之星。课堂如人生,追求人生的境界需要历练,课堂教学亦是如此。为了在“课堂”的舞台上破茧而出,为了在课堂上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我投身到课题研究的“洪流”中,主持了市级课题《<品德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策略建构的研究》,省级课题《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活动——体验”式教学策略的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我的教育思想不断得到更新,我也由一个教书匠逐渐向研究型教师迈进。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也开始有所提高。2007年11月,所撰写的课题研究报告获得ⅩⅩ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年12月,课题研究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9年4月,参与了《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一书的编写。
2010年9月,我成了一名乡镇教研员,负责学校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我就开始研究没有入职资格培训的教研员如何积淀个性化成长内涵。在崭新的工作岗位上,我深知这副担子的重量,作为教研员,要准确地分析课堂行为,找出一堂课的优缺点;
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环节,并发现相关的理论支撑并把相关的信息传递给讲课教师等等。这对我的要求进一步提升,需要较强的辨别能力、理论素养和沟通能力等等。为此,我转变角色,主动地深入课堂,有意识地开展调查、研究,每学期听课90节以上,并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我积极带领相关学科教师推进课程改革,但是一个人的视野与智慧总是有限的,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我吸纳了一批有志于教学研究的教师,成立了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研究团队。我们以 “自能——高效”课题为抓手,积极打磨自能高效课堂,品德与生活(社会)研究团队以我区的“活动——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为依托(“活动——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主要包括课前调查活动、课中交流活动、课后践行活动),进行了课前调查体验活动的研究。
这又促成了我成长的第三次“关键一跃”——整体素质的再发展、再提升。
二、我选取了“经典阅读”作为我的教育提升方式,拓宽我的专业素养。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莫先于读书。”于是,我从参加工作之日起就大量地阅读教育教学类的专业书籍,以加深我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认识。后来,我又逐渐扩大阅读范围,文学、天文地理等书籍我也开始以研究的姿态阅读。在阅读中,我逐渐意识到,只有读经典著作,才能真正拓宽我的专业素养。
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让我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我也因此记住了苏霍姆林斯基所告诫我们的话:“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中小学德育》”上的《课改论坛》、《热点话题》,让我的教学视野越来越开阔,教学行为越来越理性,教学理论越来越厚重。
在学习先进理念的同时,我要求自己做个有心人,将课堂教学中
发生的点滴故事以叙事的方式记录下来,写成案例反思,并由此追问对学生、对教学、对教育的理解是否准确,从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自从我参加ⅩⅩ市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学习班以后,每一个月坚持写两篇教学反思,《蹲下身子尊重学生》、《课后践行怎一个“说”字了得》、《让孩子“表里如一”》、《 让历史之花开在学生的心田》、《润物细无声》、《最笨的鱼》等等在我的指尖流淌。在读书和反思的滋润下,我撰写的多篇论文、教学设计获区、市、省、国家级一、二等奖。
三、我选取了“教育无痕”作为我的职业道德锻造方式,形成我的教育信仰。
教育,要融到每一个细节中,学生受益了却感觉不到——这才是至高无上的教育境界。课堂上的教学时有形的,而生活中的教育却是无形的。结合品德与生活(社会)的学科特点,我把对学生的教育融入到了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学完了《生活因爱更美丽》一课,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献给老人、残疾人的小发明”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爱的眼睛去观察他们在生活中的困难,积极探究,运用智慧加以解决,为老人、残疾人的生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努力,同时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助人的幸福。
学完了《呵护绿色家园》一课,我安排学生在家中开展环保宣传,与父母共同选择绿色生活,创造绿色家庭。在家庭中安装节能灯和节水龙头。实行垃圾分类。选购绿色食品和绿色用品、选择公共交通、拒吃野生动物等等。让学生从生活的细微处入手,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
12年来,我在小事、细节中锤炼自己。我自问:我做了什么可圈可点的事情吗?没有,我想过日子一样做教育,我做的事似乎找不到一件是经典的。但是,在锤炼中、在坚守中我越来越喜欢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自己的事业。
12年来,我的点滴成长得到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的认可,获得了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省优质课评比三等奖,多次执教省市区级公开课,荣获了“ⅩⅩ区课改之星” “ⅩⅩ市教学新秀” “ⅩⅩ市教学能手” “ⅩⅩ市优秀教研组长”等称号。个性化成长之路,我将继续走下去!
四、存在的困惑和不足 1.教育个性不鲜明
虽然我在不断地积淀个性化成长的内涵,但是属于我自己的教育个性不鲜明,特色不突出。我将通过读书学习,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发展自己的教育个性。
2.考查学科教学工作的评价形式和评价标准如何界定
我的困惑:现有的一些教学工作的评价形式和评价标准主要针对的是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考查学科教学工作具体的评价形式和评价标准很少,如何有好地界定,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科教师的价值,更好地调动学科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呢?
第二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能手评选申报材料:积淀个性化成长内涵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能手评选申报材料:积淀个性化成长内涵
我以为,绝大多数优秀教师无不是带有鲜明教育个性的自主成长型教师;教师的个性化自主成长意识的觉醒,并实现自主成长是教师最佳的岗位生存方式。基于此,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需要挖掘个性化的内在潜能,需要不断地提升人生境界、净化职业情操、打造专业素养,成为一个富有教育个性的教师。
自从1999年9月踏上工作岗位开始,我就在不断地积淀个性化成长内涵,以期寻找到我的教育个性。来路不平,其艰辛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而今,12年过去了,我依然没有清晰地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个性。唯一感到庆幸的是,在苦苦的探索中,我不同层次地积淀了一些个性化成长内涵。
一、我选取了“本位研究”作为我的教育行走方式,提高我的实践的理性内涵
我坚持做的“本位研究”,就是立足我的课堂实际,把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当作课题去研究,借以提高我的实践的理性内涵。
我的“本位研究”经历了三次“关键一跃”。在日常成长的过程中,教师自行发现或突然遭遇的某一特殊事物,常常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与先进教育价值观、内隐知识与前瞻理论的差异、冲突,反思自己的实践行为的合理性,进而萌生转变个人价值观、更新个人理论体系与提升实践水准的成长需要,并立即把这种内在的成长需要外化为教育实践、成长行为。这种行为就是我认为的教师日常成长中的关键一跃。
我的第一次 “关键一跃”——追求课堂的精致
在平时的家常课、公开课、研究课之后,我经常思考如何积淀我的个性化内涵。记得上完区品德与社会公开课《谁说了算》一课后,我写到:
好课是磨出来的
第一次试上《谁说了算》前,我总觉得本课只设计一个活动学生集体讨论交流班费问题,是不是太空了,于是我又设计了一个活动,导入本课的学习时,我讲了自己替儿子报特长班的事,目的是先让学生探讨交流一个反面的例子,初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可是课堂上学生的反映却很平淡,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课堂超时十分钟左右。研讨交流时,徐福银主任说:你讲述的替儿子报辅导班的环节我们不要了,我们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这节课活动的主题就是让学生感受民主的好处,学生会用民主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主要通过集体讨论班费问题来实现教学目标,应把这个活动做大、做实。五年级的孩子了,我们就直接导入,开门见山吧。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对的。后来,在一次次的磨课中,学生集体讨论交流班费问题,这一个活动不但不空,而且越来越丰满,从一开始只交流班费的使用问题,增加了班费的保管问题,在学生思维的不断碰撞中,课堂上学生形成的道德认识越来越多。……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一位教育专家也对教学工作精辟地说过:没有一生的心血,哪有瞬间的精彩。每一节课从粗糙到精彩需要不断地打磨,需要许多人智慧的结晶。磨课就像蚕的一次次蜕变,最终吐丝结茧、变蛹化蛾、脱胎换骨。
有人说:当手磨出了老茧,你就会成为好的庄稼把式;当刀磨出了利刃,战场上就会少流血;我说:当课磨出了精彩,你就会成为一名成熟的老师了。
每位教师都有磨课的经历,教案写了一本又一本,课上了一遍又一遍,集体研讨了一次又一次。我也总在不断地反刍自己上过的课,教学语言是否精炼、优美,教学环节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效率是否高效,教学效果是否实现,以期从中寻找我的课堂教学个性。这也促成了我成长的第一次“关键一跃”——追求课堂的精致。
我的第二次“关键一跃”——思考教育的过程
2008年,我非常荣幸地被选入了临沂市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学习班和杨艳老师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工作室之后,我就开始研究在团队合作的视野中,我该如何积淀自己的个性化内涵。下面是我的一篇教学反思:
让孩子“表里如一”
每当中午到餐厅吃饭的时候,总是感到有点可惜、有点心痛,餐桌上总是能看到学生吃剩的饭菜,甚至一整个馒头一点没吃也被学生无情地扔在地上。更令人心痛的是,有一天中午,我看到几个孩子竟拿着吃剩的馒头互相扔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学生再也熟悉不过了,班主任肯定在班会上多次强调过节约的重要性,品德课老师在课上也一定对学生进行过节约教育。当我们在课堂上讲节约的重要性的时候,学生课上的表现是积极踊跃的,他们很清楚孰是孰非。可是,在课下,学生的表现却不尽人意,令我们“大跌眼镜”。不止节约粮食这一方面,课下乱扔垃圾、说谎话、打架等不良的行为比比皆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课的核心。”从学生的表现看,我们对学生的“做人”教育的失败,究竟怎样让学生课上、课下“表里如一”呢?我想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认识外,关键还应该落实好课后的践行环节。……
在反思中,在团队的引领中,这时,我发现自己现在更加关注的是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的发展是最重要的。理念在变,行为也在变。所以,我的课堂更加注重和学生的生活有机的融合;课前让学生真实地体验;课后让学生有效地践行;平时更加注重在生活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让学生真正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演绎精彩的人生。这也促成了我成长的第二次“关键一跃”——我思考的着力点已由我的课堂向教育的过程转变。
我的第三次“关键一跃”——教育思想的升华
2010年8月,我被评为区课改之星。这一光环不是我课堂教学的“终结点”,而是另一个“起点”的开始。因为我知道课堂如人生,追求人生的境界需要历练,课堂教学亦是如此。为了在“课堂”的舞台上破茧而出,为了在课堂上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我投身到课题研究的幸福大道上,因为我深知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坚强支撑力,也是实现教师个性化内涵发展的推进器。
教师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中,都能发现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从中寻找到自己研究的起点,通过不断地探究,逐步形成自己扎实的教育科研能力和丰硕成果。结合在平时的教学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我先后主持了市级课题《<品德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策略建构的研究》和《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中以生活实践为载体,提升学生道德认识的研究》,省级课题《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活动——体验”式教学策略的研究》,参与了省级课题《以<品德与社会>拓展性实践活动为载体,构建和谐统一德育课程体系的实验与研究》。
2010年9月,我成为了一名乡镇教研员,负责学校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在崭新的工作岗位上,我深知这副担子的重量,作为教研员,要准确地分析课堂行为,找出一堂课的优缺点;要合理地设计一堂课的教学;要有学科相关的理论储备;要把课改前沿的一些信息准确地传递给相关教师。这就需要具备较强的辨别能力,理论素养和沟通能力等等,对我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为此,我转变角色,主动地深入课堂,有意识地开展调查、研究,每学期听课90节以上,并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我积极带领相关学科教师推进课程改革,但是一个人的视野与智慧总是有限的,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我吸纳了一批有志于教学研究的教师,成立了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研究团队。研究团队以我区的“自能——高效”课题为抓手,以我区的“活动——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为依托(“活动——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主要包括课前调查活动、课中交流活动、课后践行活动),积极打磨自能高效课堂,主要进行了课前调查体验活动的研究。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调查体验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或体验一种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自己的探索掌握已知的知识,并自觉地联系教材上的内容,建构新的知识框架。2010年11月,在我校的课堂教学推介会上,我把研究团队的经验向全区的教师作了推广。
在课题研究中,我的教育思想不断得到升华,我也由一个教书匠逐渐向研究型教师迈进。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也取得了点滴成绩。2007年11月,所撰写的课题研究报告获得临沂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年12月,课题研究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2009年4月,参与了《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一书的编写;2011年3月,所撰写的论文在国家级刊物《教育学》上发表。这也促成了我成长的第三次“关键一跃”——教育思想的升华。
二、我选取了“终身学习”作为我的教育提升方式,拓宽我的专业素养
学习是人永无止境的需要。教师的个性成长离不开终身的学习。
向书本学习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莫先于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也十分强调教师的看书学习。他指出,教师的教育素养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读书;因此他提倡教师“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
于是,我从参加工作之日起就把书本当作自己的精神食粮、当作自己生命成长的“第一需要”。首先我大量地阅读教育教学类的专业书籍,《教育学》、《心理学》、《给教师的建议》、《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等书籍,以加深我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认识。后来,我又逐渐扩大阅读范围,文学、天文地理等书籍我也开始以研究的姿态阅读,《于丹读<论语>》,钱文忠的《解读三字经》,刘冬颖的《庄子看人生》,季羡林的《谈人生》和《阅世心语》等等。现在,一些和品德学科相关的书籍慢慢走进我的视野,《道德情操论》、《山东教育》和《中小学德育》上的课改论坛、热点话题等栏目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大脑。读书,丰厚着我的精神和人格底蕴;读书,使我赢得了更多的获取教育成功的“资本”。在阅读中,我也逐渐意识到,只有向书本学习,才能真正拓宽我的专业素养。
在读书学习的同时,我要求自己做个有心人,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点滴故事以叙事的方式记录下来,写成案例反思,并由此追问对学生、对教学、对教育的理解是否准确,从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自从我参加临沂市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学习班和杨艳老师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工作室以后,每一个月至少坚持写两篇教学反思,《蹲下身子尊重学生》、《课后践行怎一个“说”字了得》、《让孩子“表里如一”》、《 让历史之花开在学生的心田》、《润物细无声》、《最笨的鱼》等等在我的指尖流淌。在读书和反思的滋润下,我撰写的多篇论文、教学设计获区、市、省、国家级一、二等奖。
向同事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十分注重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在我们区品德与生活(社会)工作室中,活跃着一群年轻的、充满朝气的力量——张倩老师,对教材有准确的把握力;周晓华老师,课堂语言优美、有磁性;张红老师,课堂表现沉稳、干练;徐静静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明了;王兴兴老师,和蔼可亲,亲和力强……她们都是我的“老师”。多方面的学习,使我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在不断学习中,我逐步把别人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把集体的智慧变成个人的智慧。
向专家学习
近年来,我区涌现出一批在省市颇有名气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徐福银主任、刘立平主任、胡艳芝老师、姜自凤老师、杨艳老师等等,她们的教育教学理念都有一定的超前性,这正是我身边宝贵的教育资源。此外,我也十分珍惜外出向专家、名师学习的机会,我总是仔细观摩这些名师们上的示范课,揣度名师们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并从中体悟名师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艺术。我从专家身上不仅学到了教学理念、教学技艺,也从中看到了自己发展的前景,由此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
三、我选取了“教育无痕”作为我的职业道德锻造方式,形成我的教育信仰
教育,要融到每一个细节中,学生受益了却感觉不到——这才是至高无上的教育境界。平时课堂上的教学是有形的,而生活中的教育却是无形的。结合品德与生活(社会)的学科特点,我把对学生的教育融入到了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学完了品德与社会《生活因爱更美丽》一课,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献给老人、残疾人的小发明”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爱的眼睛去观察他们在生活中的困难,积极探究,运用智慧加以解决,为老人、残疾人的生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努力,同时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助人的幸福。
学完了品德与社会《呵护绿色家园》一课,我安排学生在家中开展环保宣传,与父母共同选择绿色生活,创造绿色家庭。在家庭中安装节能灯和节水水龙头;实行垃圾分类;选购绿色食品和绿色用品;选择公共交通;拒吃野生动物等等。让学生从生活的细微处入手,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
我总是有意识的将学生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生活连成一体,把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让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于整个生活,学生也在““润物无声”中受到教育。
总之,12年来,我在小事、细节中锤炼自己。我自问:我做了什么可圈可点的事情吗?没有,我想过日子一样做教育,我做的事似乎找不到一件是经典的。但是,在锤炼中、在坚守中我越来越喜欢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自己的事业。
12年来,我的点滴成长也得到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的认可,获得了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省优质课评比三等奖,多次执教省市区级公开课,个性化成长之路,我将继续走下去!
第三篇:教学能手成长叙事
赏一路风景 让岁月留香
绥德县第二小学 崔欢
像小溪向往大海一样,我走出师范院校的大门,踏上了教育这块陌生而又神圣的土地,成为了教育战线上普普通通的一员。从此,我便和尝试与坚持结下了不解之缘。
记得在读师范的时候,我曾用少女那特有的浪漫去设计自己美好的未来,也曾用火一样的热情和赤诚去描绘自己的未来。毕业后,我有幸分配到我们镇上的一个小学任教,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地让我倍感亲切和温暖,让我体会到了初为人师的快乐。于是,我把玫瑰色的梦幻带到工作岗位,去寻找那梦幻般的人生。然而,现实并不像菩提果那般完美和甜蜜。当一个班的班主任和三个班的数学教学的担子落在我并不成熟的肩头上的时候;当一个个淘气调皮的孩子站在我面前耍滑头的时候;当涉世未深,对教育教学规律知之甚少,却要去引导那些稚气未脱的孩子们的时候,我才真正体验到了教师平凡生活的滋味,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和压力。这时,我苦恼过,迷惘过,之后也曾退却过„„为了能当好一名合格的小学老师,我只有把“学习——反思——尝试”作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金钥匙,在工作中不断努力着,闲暇之余,就向身边的教师请教,让他们为我指点迷津;向名师的课堂实录学习,吸收他们的“艺术瑰宝”。每次上课,我都会精心设计,把学到的新理念尝试在课堂上,尝试在日常的管理中,每一次尝试都有意外的惊喜。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参加了镇上组织的“教坛新秀”比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比赛之冠,在意外之余感觉到一份幸福,我默默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起点,还要加倍努力。
2007年,我调入了绥德县第二小学。新环境,新面孔,唯恐自己落后,当然也有了更多的压力。我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事,每一堂课都精心的准备,每一次失误都积极的反思,每一篇小论文都字字有感而发,也从没失望过每一个学生,从没停止过自己的努力。此外,我坚信这样一句话:“教好书必先读好书,善教者必是善读者”。我把学习看作是工作的一部分,只要有机会,我都会从网络上搜寻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来观看,前后听了不少全国知名教师的课,如:特级教师王延安老师的《圆的认识》,刘德武老师的《可能与一定》,钱守旺老师的《年、月、日》等。2012年秋季,我有幸拜读了邱学华先生的“尝试教学理论”,“老师不要讲,让我来试一试”这句很经典的话给了我不少启发和思索,我用“尝试”的态度,尝试应用“尝试教学理论”觉得还挺实用的。一次,校长来听我的课,我的“尝试”课堂,得到校长的赞同,他最肯定的语言是“这堂课是给学生上了一堂精彩课,给校长上了一堂研修课”。当时,我校语文“四环节教学”正如火如荼实验中,数学老师们却进不了角色,校长正在为此而困惑。随即,在当天的议课时,学校形成了我校“尝试教学”的模式基本轮廓。之后,学校进行了“尝试教学理论”大学习、大研讨、大实验。一学期后形成了校本化的“五步尝试教学”模式。模式遵从“从尝试着手,从练习开始,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基本理念,以“准备过渡”——“尝试探究” ——“精讲点拨” ——“二次尝试”——“课堂检测”为基本环节,凸显出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课改期间,陕西省特级教师冷永良来我校调研,他对我的课堂教学改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明了努力的方向。2013年,绥德县校长论坛会上,我校延校长在专题交流中再次提及到“五步尝试教学”和我的名字,让我感受到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2014年,我有幸被参加了陕西省教学能手评选活动。比赛之前,我用心准备了很久,教案写了又写,改了又改,不同类型的课试上了一次又一次,期待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能有所突破。回家后,除了吃饭,每天都会奋战到凌晨两点多,直到两眼皮要上演“打架的场面”才强迫自己去休息。20多天下来,整个人瘦了一大圈,有同事开玩笑说:“崔欢,你是不是进魔鬼训练营了?瞧你,黑了,瘦了„„”。我坚信: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我比别人多吃了许多苦,多流了许多汗,才使我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最终,我赢得了“陕西省中小学教学能手”荣誉称号。之后的日子里,我有幸多次在县市参加示范教学,2014年10月我参加了榆林市“名师大篷车”科研送教下乡活动,分别在子洲、清涧、吴堡做了示范课及专题讲座;2015年5月,我应邀在子洲县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上进行示范教学;2015年6月,我在绥德县“骨干教师培训”中上示范课。每一次活动,我用“五步尝试教学”尝试着,反思着,进步着。每一次也尝试到了幸福和满足。这份满足得益于 “五步尝试教学模式”,得益于身边每一个对教育执着的专家和老师,得益于绥德二小这所美丽和谐而又充满活力学校,更得益于自己的一次次“尝试”。
我坚信:只要尝试,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有奇迹!我用“尝试”放飞着一个个梦想,我用“坚持”收获着一个又一个希望。有句话说的好:“赏一路风景 让岁月留香”。
第四篇:浅谈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且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因此,备课时,教师要在教学大纲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个体的情绪、兴趣、思维、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准确把握教材,制定出适合本节课各层教学的多元的、有差异的、具体可行的目标及教学方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如:教学第五册“两步应用题”时,我制订了以下三个学习目标。
1、了解两步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两步应用题;
2、能灵活解答稍复杂的两步应用题;
3、能运用两步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目标一是每个同学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目标二和三是针对中等生和优生而设计的。这样,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教学理念现代化
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是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依据。我认为,更新观念必须增强两个意识。首先是服务意识。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者服务学生,旨在点拨、引导,创设情境,必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湛的教学艺术、科学的教学方法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学会思维。教师树立服务意识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科学定位,有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其次是实践意识。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教学归濮于实践,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活基础。
二、学习方式多样化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外向型的学生开朗、活泼,喜欢请问老师,愿意和同学交谈,发表意见坦率,适合集体学习,便于解决疑难问题。内向型的学生情绪稳定,喜欢独立思考,注意力较集中,一般不喜欢集体学习。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很大差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认知方式的长处、兴趣或学习偏爱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让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有充分发挥自已的才能的空间,以适合自已的学习方式去学习。
如:乘法口诀的学习,有的学生擅长记忆很快就背出来了;有的学生长于推理,速度上可能会稍慢一点,但能推算出下一句口诀;有的学生反应慢可以推到明天。再如四年级角的初步认识,学生知道了角的概念后,让学生讨论角大小到底与什么有关呢?有的学生用两支铅笔组成一个角后,再旋转其中的一支铅笔;有的把两根小棒订在一起演示,有的学生用手指拼凑出一个角,从而得出结论。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方式,既让不同个性的学生成了学习伙伴时,确定了让学生进行讨论形式学习,又愉快地开展数学学习,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作业布置个性化
在我国传统教育“刺激———接受”的模式下,小学的大部分数学作业是学生被动完成的。因为教师要求做,学生才完成。而教师的批改,因为时间紧,大部分作业也只是简单机械地打“√”与打“×”。于是作业“多、空、假”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严重地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本应该用在学习他们感兴趣、有意义的事情上的时间,被许多重复作业无情地夺走;教师把本应该放在教学研究与备课上的时间,全花在了学生作业的机械批改上。这是一种低效的劳动,毫无疑问应该改进。如何改进呢?首先作业的形式要多样,体现层次性。可以是分层作业:教师以学生为本,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就是把过去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改为A、B、C三种难度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也可以是弹性作业:就是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先向全班学生提出一种共同的最低层次的作业要求。学生在完成这个基本作业要求的前提下,无论在作业的数量、难度,还是在完成时间等方面都允许他们自主选择,有一定的弹性。弹性作业的最大特点是教师对不同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难度和时间等方面的要求具有较大的伸缩性。它实质上是一种自主性的开放性和作业体系;也可以是个别作业: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特点所布置的不同的作业,可以针对学生的优点来设置,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缺点来进行。
四、评价活动的人文化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因此,不同的学生,评价的标准、内容、方法也不一样。因为评价不是为了甄别,更重要地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找到一个孩子的优点,就是找到一个孩子的生长点”。实施个性化的评价,就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富有激励性的评价。既要善于发现优等生的问题,又要尽可能地寻找到学困生的闪光点,既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期待和希望,又要帮助他们鼓起勇气,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潜能,确立自己的发展优势,选择自己的最佳发展区,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获取成功的愉悦感,真正把学习数学作为一种精神享受。
教师在评价中要公正、合理,有激励性,要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有意识地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留给学生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自评、互评。如上完一节课或一个单元,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进行自我评估,分析完成目标和未完成目标的原因,并对下节课或下一单元的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评价应贯穿整个活动的始终,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个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标准的评价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总之,数学教学个性化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它的内含十分广泛,需要我们不断总结,不断发现,渐次形成独特的教学经验,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当前中学生数学个性发展存在的差异,有两点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的差异,二是反映在数学学法上的差异。为了解决和缩小这些差异,我们应本着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态度,提供适合每一位学生需求的数学教学服务。
缩小差异首先必须注重打好基础,这是学生发展的共性。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特别重视基础训练。要掌握知识就离不开训练,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操作训练和较充足的练习才能巩固知识和灵活地应用知识。近年来,我校坚持每年级都有周周练、周末练等练习形式,并坚决反对简单地重复,经常进行题组的变式练习。通过练习、反馈、评讲,学生进一步体会了知识的系统性及其相应的解法,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学习模式和思维过程,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缩小了学习程度的差异。
其次,我们十分注意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学课堂。尽管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但是当学生共同处在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学课堂中,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使数学的课堂成为一个交流的课堂、活动的课堂。师生和生生间的互动作用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中自生地探索知识,并在探索中发展个性,缩小差异,提高素质。我们在教学中,采用“提出问题——集体探索——定向求解——认识深化——小结引伸”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让存在客观差异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在共同探索中互补互助,共同提高。第三,我们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同时也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我们在校园网上建立了数学教师工作室,用以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将数学知识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利用网络,建立了网上数学学习的平台,实施具有针对性,能满足学生差异和个体不同要求的分层教学。
第四,我们坚持做好数学课堂的延伸工作。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对数学需求的不同要求说明数学课堂的延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探究能力,一方面对一些学有所长的学生在课堂同步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专题辅导,组织他们开展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探究活动,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对一些学习上确实存在困难的学生开展一对一的针对辅导,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惧怕情绪,缩小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二、构建自主学习的机制,促进不同个体的思维发展
1、创设群体乐学的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让孩子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们就能展示出充分的个性和惊人的创造力。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喜欢数学。而个人的情感体验只有在一个集体的氛围中才能得到保证和持久。让每个学生都喜欢数学,首先要营造一种群体乐学的氛围。
(1)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
教育民主是教育个性化的前提。我们将师生关系定位为朋友和知己式的关系,教师要淡化控制的思想,强化一种服务的意识。我们力求做到:提高自身的吸引力。“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我们努力以自身对学生、对数学无限的爱来激励他们,以充沛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来感染他们。
(2)深入了解学生。
我们进行实验的第一步,就是设法走入孩子的心灵,主动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我们采取了作业面批面改的方法,既沟通了感情,又能当面给学生以鼓励,从而使他们自觉产生一种适当的期望目标,并由此而“追求胜任”。同时,我们建立了学生数学学习情况日记,运用卡片的形式,随时记载、收集、整理有关学生数学学习资料,力求走向孩子的心灵深处和思维深处。
(3)热情服务于学生。我们主动为学生购置、订阅一些数学书籍报刊。无论是学习好的同学需要提高,还是学习有困难的同学需要辅导,我们都主动热情地给予帮助。同时我们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给予学生的是帮助而不是教导,只有淡化教育痕迹,采取“无为而治”的非指导性教学,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倡导心理表达的充分自由。
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中,学生才能最有效地学习,也才最有利于他们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意不给学生设置太多的框框,让他们心理有安全感,有心理表达的充分自由。我们倡导:
(1)“三个允许”:①允许学生的“答非所问”。其实很多时候,老师所认为学生的“答非所问”并非真的答非所问,学生的思维经常是多维开放的,而教师的思维有时却受着定势的影响出现单维现象。②允许学生“插嘴”。反思“举手”的行为,它强调一种规则意识无疑是对的,但它会导致学生很大的被动性,权衡利弊,我们认为只要加强学生尊重他人的教育,学生插嘴是完全可行的。许多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就是在“插嘴”中迸发出来的。③允许学生思想“开小差”。出现学生思想“开小差”的情况,一般有两种原因:或是教师不厌其烦地讲,学生听课无味,便进入了有趣的回忆或想象;或是学生出现了暂时性的思考目标的转移,也许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一句话激起他们的创造性火花,他正沿着他的思维方向在进行思考,如是这种情况,应该是鼓励而不是去阻止。
(2)“三个鼓励”:①鼓励学生质疑。我们鼓励学生,自己有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及时提问,不能藏在心里。同时,更要敢于向书本、向老师质疑,不要迷信。教学《直线与线段》一位二年级同学质疑:“过一点怎么会有无数条直线?用笔去画,无论线多细,总有画满的时候。”经常地质疑,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更关键的是能养成孩子们的一种科学精神。②鼓励学生有不同思路。“谁还有不同的想法?”、“看谁的方法最巧妙?”是我们经常说的话。不管学生的思路如何,只要有不同想法,就该得到表扬,哪怕是为了“不同”而“不同”。当学生出现错误思路时,教师不可以断然否定,而是引导:“你能说说你思考的过程吗?有没有其他同学赞同他的意见?”③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考。我们反对教师采用命令式的口吻:“现在请小组讨论”、“现在看书”。我们引导学生不要把注意力老是放在正襟危坐上,面临一个问题时,可以独立思考,可以看书,最好同桌或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一切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但必须以不影响他人为原则。
3、建设班级的数学文化。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着一种数学学习的氛围和乐趣。我们采取的方法有:
①“每日一题”。由学生主动报名参加,想出或找出一道有一定的智力难度又贴近生活实际的数学题,轮流在一块小黑板上写出来,征集答案,答案纸放到墙右角的征答箱里。每月评比“最佳试题”和“最佳解题能手”。
②“数学小抄报”。也是由学生自愿参加,组建编辑部,定期出版,交流数学学习心得,介绍数学家的故事,宣传班级数学学得好的同学。
③“数学兴趣小组”。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兴趣组,二是互助组。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4、构建自主学习的机制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让每个个体都能真正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我们可以着重在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上下功夫。从教学程序上看,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可以有以下
几个环节:
(1)自主感知阶段。
课前尝试。为了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使他们在课外自觉地预习新知,我们可以改变原来的“巩固性家庭作业”为“尝试性家庭作业”。教师今天布置给学生的家庭作业,实际上是学生明天才要学习的内容。这样,聪明的同学通过自己的思考就能直接解答,中等水平的同学通过自学课本也能解答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尽管不能全做出来,但对新知识已经有所感受和思考。第二天早晨,教师挑选好、中、差三个层次的作业若干本进行分析,就可以了解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实际状态”而不是“应该状态”。
(2)自主探索阶段。
①以问题为中心。怎样让学生既体验到初步感知的成功,又能进一步地掌握新知,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出示一个或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试试看,自己掌握得怎么样了?”这里的问题需要精心设计,参照例题但不等同于例题,要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这样,我们努力使问题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现实性。我们呈现的问题应该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是学生非常熟悉和亲切的,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开放性。题目中的条件可以多余也可以不足,解决问题的途径可以有多种,答案不是唯一的。
探究性。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不是简单的设问。同时解决的方法不能简单的模仿和套用,需要学生开动脑筋,能激起学生主动地探究。
②引导学生主动建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努力让他们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每节课,都要留一定量的时间让他们探索。教师注重:
让学生自己“爬坡”。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爬”不上去时,才根据学生的需要适当地加以点拔,教师的主要力气是花在学生何时需要帮助、需要怎样的帮助和如何帮助学生方面。
让学生相互合作。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学生自主选择,自由搭配,只要觉得在一起能够有效地合作,就可以呆在一起,小组人数也不作严格规定。
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思考方式。面临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对其抽象并建立联想,看能否转化成一个对解决问题有用的数学模型,使其数学化。
③自主拓展阶段。
弹性练习。我们可用的做法有:
提供选择性的练习。每节课我们要精心设计练习题,力求体现质和量两方面的不同要求。一般包括放缓坡度题(A组)、基本巩固题(B组)和发展深化题(C组)。但我们很难凭我们的主观判断来确定哪个学生今天的学习效果好或是差,不能指令谁必须做哪组题,而是让学生随便选择一组去进行练习,一组做完了可以做另一组,这一组不会做可以做容易的一组,但每个人至少完成一组的练习。C组题注意要设计些多种方法解答的练习。
提供提示卡。提示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帮助性的,即连A组题完成都有困难的,适时的给他送上去一张小卡片,以提醒他,B组和C组的也兼顾到。这就要求在设计练习题时,心中就要清楚不同层次的学生会在哪里出现“认知卡壳”。另一种是发散性的,即连C组也完成的学生,给他送过去一张卡片,上面写上一两道发散性练习题,发挥他的潜力。
④课外延伸。我们认为,什么是数学教育的成功?学生在课外能用数学的眼光分析事物,能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这就是数学教育的成功。我们注重了数学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的研究:
在问号中下课。课堂教学既要切断“尾巴”——不能课内损失课外补,又要留有“尾巴”——把思考延伸到课外、把探索的兴趣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使知识得以验证和完善。这就要靠我们有意识地去引导,关键是让学生在下课时头脑中要有一个问号,要经历课堂教学中“问号——句号——问号”的一个过程。
自选家庭作业。我们的数学家庭作业除了少量必做的尝试性家庭作业以外,其他的采取自选的办法,可以做一些以巩固为主的家庭作业,也可以做一些兴趣题或思考题。
三、实施个性化评价,激励不同个体享受成功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不同的学生,评价的标准、内容、方法也不一样。因为评价不是为了甄别,更重要地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1、课堂教学中个性化评价。
不同学习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对后进生要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例如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回答,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对优生,教师可以简单的一句话“很好”,“不错”予以肯定就行了,对“学困生”则不妨多鼓励几句,或者全班掌声鼓励。这样的评价不仅能鼓励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更重要的地张扬了个性化的学习品质——激励评价。我们要求自己一定要用赏识的眼光对待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每个人都能学好数学。教学评价的功能不是要做“地秤”去秤出每个人的轻重,而是要做“加油站”,让每个人都能从中吸取动力,增强信心。要想一个同学的数学学得更好一些,我们就尽量多夸他在数学上的优点,哪怕是制造的优点,因为每个人都有追求胜任的心理。运用激励的评价方法,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数学学习的成功和愉悦。
2、作业中的个性化评价。
(1)运用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即以个体自身为参照点,淡化横向比较,注重纵向发展。我们感觉到这种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利于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力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使自己不断地投入到新的创造活动中去。教师越是吝啬成功的激励,学生就越不会成功。
(2)运用语言评估。无论是练习本、考试卷,还是报告单,在打上等级的同时,我们更为注重的是写上几句激励的语言。有时,语言的作用要比简单地打上一个等级大的多。对待聪明的同学,要多鼓励他向更高处努力;对待后进生,要及时地肯定他的闪光点和哪怕是点滴的进步,从而促进整体地不同层次的提高。
第五篇:浅谈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055-01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提出了更多要求,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研究教法创新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个性发展。个性化作文关键在“异”,目的要“新”,行为在“创”,成败在“放”。基于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教师难教作文,学生难写作文的现状。我认为,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封闭性,教学内容的枯燥。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进行开放式教学,以达到求异创新的效果。现在就此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草稿,主要指在学生巧借教材的表达形式进行模仿性的作文训练。模仿是一切创造的基础,教材是最贴近学生的模仿对象,是学生获取阅读中的写作表达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思想、愿望的再创造。学生不可能完全照搬原文形式,而是选择地并创造性地运用原文中他看来有用的东西,或模仿文章的构思方法,或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断,或模仿关键词句的表达方式等,这样一篇作文草稿就跃然纸上。古今中外名家精心草稿,列宁严谨创作的实例,也常随老师的讲述,不时进入学生耳中。“近朱者赤”,学生中不乏认真草稿的;然而无庸讳言,不重视草稿的人也不少。怎么办呢?我每次作文都要求写好草稿,先交上来检查,初改,并评级。这样一“逼”,对学生布局谋篇,深入思考大有好处。当然草稿并不要求整齐划一,一般草稿要求学生先列中心思想、中心内容、段落大意再写正文。交上的草稿,有些的确打心眼让人满意,怎样奖励这些学生呢?我用红笔在选出的十几篇初文勾勾划划,再张贴出来办了次“草稿展览”。有的同学看见自己的“佳作”居然展出,自是异常欣喜;而作为观众的大部分学生,新奇之余不是也可以悟出点什么吗?
二、变通,是指教师在指导作文是巧借学生初文优作的表达形式、认识观点、词句?N炼等进行变通生的作文训练,以某个对象为中心,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提出质疑。质疑是变通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是激活个性求异思维的重要途径。如写《我的老师》,鼓励学生比比看,看谁联想得好,看谁运用象征手法巧妙!学生的文路一般为:“当你看到鲜艳的花朵,难道就不会想到曾在这些花儿上倾注自己血汗的园丁?”“当我看到园丁,就想到那种默默无闻地在自己岗位上辛勤耕耘的身影。”“清晨,公园里花香扑鼻,绿树挺拔,许多在这里锻炼身体、读书的人„„有几个人蹲在那里忙什么?噢,原来是园丁在那里培植花卉„„”磨刀不误砍柴工,经师生共同活动:草稿、短文、变通的雏文难道不郑重其事在作文本上抄清?
三、讨论,是开放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讨论要讲究实效,不走过场,无论是同桌、小组讨论“范文”,都应讲求实际效果。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从作文的整体水平把全体学生分为三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换“雏文”,互评互改,评出两篇优秀作品参加班级交流,教师相机在班上讲评。讨论后,每个学生再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样,个别学生就不会有过重的心理压力。
四、修改,是充实雏文部分段落空洞的一个重要环节。大纲要求:写完以后要修改,既要考虑作文内容又要考虑语言文字的表达,把自己的作文改得更好些。要使学生把作文写具体,更应注重写作文后修改指导,“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都是经过反复修改的,而改好的关键还在于知道在何处改,怎么改,也就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时候,鼓励学生结自己的作文先问“为什么”“怎么样”,然后再围绕中心,筛选出需要回答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对原文进行修改、补充。批改时,我把作品中的佳句划出来,并写出简洁的评语。这样,无疑加深学生对锤炼语言的认识,尝到了成功的甘美之果。
总而言之,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激发学生写的兴趣,就要给学生“充分自由”,引导他们“说真话,写真实感情”;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并善于积累;要善于开启学生个性求异思维,使之活跃而不是禁锢他们;引导他们参于变通、评价、修改习作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敢写、爱写、会写,并在写的过程中发扬创新精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