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指向表达的阅读:何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赏析
[转载]指向表达的阅读:何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
实录赏析
立志的故事怎么写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
执教
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 何捷
评析
杭州市下城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张祖庆
教学课时:两课时
一、预热,聊聊“我的志向”
师:【板书:志】请看老师写的这个“志”字,上“士”下“心”。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或是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才能称为“士”。而“志”就是“士”经过用“心”的思考立下的志向。【板书:立志】说说你小时候立下的志向吧。
生1:我要当医生。
生2:我要当航天员。
……
师:很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少年周恩来的立志故事。【幻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齐读课题。
生:读课题。
【评析:从志向谈起,轻松入课,且与结尾前呼后应,指向写作,开宗明义。“志”字文化溯源,让开课不俗。】
二,扫雷,认读生字词
师:要想读懂文章,扫清“地雷”是必须的。这篇课文中的生字词你们能认识,能正确地读出来么?请大家读读课件中的词,看谁的反应快,读得对。
焦点
列强 繁华租界
麻烦 踊跃 胸怀 欺凌
风和日丽 灯红酒绿 热闹非凡
耀武扬威
左顾右盼衣衫褴褛
得意扬扬
铿锵有力 迷惑不解
打破砂锅问到底
清晰而坚定
生:读词。
师:这篇课文中有许多四个字的成语,请大家多读几遍,先记住它们,积累起来,在平时写作中争取用上。【幻灯展示:四字词语】
生:读四个字词语。
师:还有些词串,未必是四个字的,也很值得我们积累,自己再读读“打破砂锅问到底”和“清晰而坚定”。【幻灯展示:打破砂锅问到底,清晰而坚定】请你们联系课文内容,把这两个词语串联起来说一句话。
生:(读后)周恩来不懂什么是租界,他打破砂锅问到底,最后清晰而坚定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真好。还有一些词,由于特定的时代,理解起来有困难,需要我们查找一些资料。例如“列强”“租界”,谁知道?
生:不知道。
师:请看这幅图,这就是清朝末年我们受到列强欺辱的时局图。当时的美帝国,英帝国,日帝国,沙皇俄国等,国力强过中国,于是就抢占我们的领土,说是租用,实际上是霸占,这就形成了列强割据,租界林立的“时局图”。而在租界内就是灯红酒绿,莺歌燕舞,在租界外则是民不聊生,苦难悲情。【幻灯:展示租界内外的实景图】这就是不振的中华啊。也正因此,才有了周恩来立志,齐读课题——
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有一些词,光看字面意思还不行,联系课文才能理解更透彻。比如“欺凌”,谁来说说这个词的意思?
生:欺负,欺压,侮辱……
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中国人受到怎样的欺凌?谁能给咱们读一段课文,帮助大家具体地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生:读“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这部分内容,这就叫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一边读,一边感受当时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受到怎样的欺凌。
生:自由读片段。
【评析:第二学段学习,字词积累与运用是重头戏,它既是学习目标,又是学习内容。教师能根据不同的词语,采用多种方法理解、积累,或归类,或联系语境,或借助插图,或造句,化难为易,注重实效。最值得称道的是,词语的教学,巧妙地融合了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一石双鸟。】
三、初读,把握文脉
1.把握大意
师:这是一个少年周恩来的立志故事,整个大故事中又带着三个小故事。现在请大家来比赛,看谁读书最快,把三个小故事找出来。
生:快速浏览。
生1:我发现第一个故事是周恩来到东北,伯父和他说不要轻易到租界去玩。
生2:还有一个故事是周恩来和同学闯租界。
生3:第三个故事是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说得很好。还可以简洁一些。老师也尝试着概括了三个故事的小标题。大家看看,比比,和你们概括的有什么不同。【幻灯展示:耳闻“中华不振”(1-6);目睹“中华不振”(7-8);立志“振兴中华”(7-8)】
生1:老师的小标题中都有“中华不振”
生2:不对,最后一个是“振兴中华”,应该说都有“中华”两个字。
师:对啊,这“振兴中华”就是本文的关键点。所以,概括的时候要抓关键。
生3:老师的很简单,都只有几个字。
师:是的,这就叫做概括。就要简简单单。
生4:老师的好像字数都一样。
师:我是尽量把它们概括成一样的。这样有一种很整齐的美。现在,请大家把这几个小标题多读几遍,记在心里,慢慢学习概括,记住两个关键词:简洁,抓重点。【幻灯:简洁,抓重点】
2.认识结构
师:这三个小故事,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呢?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呢?
生:先写耳闻“中华不振”;再写目睹“中华不振”;最后写:立志“振兴中华”。
师:很好,看,原来这三个故事是这样排列的啊。【板画:串联式结构图】就像一串糖葫芦。我们读故事的时候,也要一个一个读,读好故事的来龙去脉,一个一个的品味,读出故事中的滋味。
【解析:从寻找三个小故事,到归纳小故事大意,再到串联全文大意,呈现串联式结构图,变换方式,提高要求,变着法儿让儿童从整体把握课文大意。此版块,既是对课文大意的把握,又指向于谋篇布局的剖析,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训练,巧妙融合。】
四、自读,学习第一个故事
1.充分自读
师:接下来我们先尝试读读第一个故事。你想怎么读?
生:我想自己读。
师:好,就让大家自己读。读书还是要讲方法,请看两个小要求。【幻灯展示:1.读得通顺;2.读出疑问】通顺,就是读得流利,不磕磕绊绊,第一次遇到读不通的地方就多读几遍,读到通顺为止。读后想一想,哪些地方不明白,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拿起你的笔,在这些有疑问的地方,画上“?”。开始读吧。
生:自由读,标注疑问。
师:请几个同学分角色一起读一读,其他同学听一听,通不通,顺不顺。
生:分角色尝试朗读:部分读“周恩来”;部分读“伯父”;部分读“剩余语段”
2.质疑,解疑
师:会提问的孩子更会读,发现问题的价值可不得了。谁来提问?
生1:为什么一下车,伯父就要说“没事是不要到那里玩?”
生2:为什么伯父会说“惹出麻烦可就糟了”,到底有什么“麻烦”,会怎么“糟了”呢?
生3:为何伯父只是“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呢?
……
师:好的,这几个问题都是和故事的内容有关。这些“为什么”只要我们读完下文,自然就解开了,我们现在就来试一试。请看这个词“麻烦”“糟了”,谁找到了下文中写到的“麻烦”是什么?“糟了”的结果是怎么样?
生4:麻烦是这段话“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
生5:“糟了”是这段话“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师:很好,这就叫做“联系上下文”。这个办法很管用,能够帮助你们读懂许多疑问。
师:作者写故事很有一套,他会故意吊大家胃口,设置一些悬念,有些地方,就明明白白写出“疑惑不解”“、“”打破沙锅问到底”。请大家认真阅读第一个故事,看看那些地方是作者故意留下的悬念,其实,也就是你读到的疑惑,感兴趣,要弄懂的地方。【幻灯展示:第一个故事部分】
生1:我发现这一处“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伯父没有说明白,只是简单说“惹出麻烦就糟糕了”。
生2:我发现“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他说的是“中华不振”。
生3:还有这一段话都是写疑问“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师:是啊,这么多问题,几乎都没有直接回答,这就是吊胃口,为的就是吸引大家继续读。其实,要解开这些问题也很简单,就是往下读。读完了,还有问题,就查资料。阅读就是一种不断的探索。
3.读出滋味
师:现在,我们第一节课能做的事还有一件,就是好好地读读这个小故事。怎么读呢?还是分角色齐读。读周恩来的,要读出满腹疑问的感觉;读伯父的,要读出心里装着事儿的感觉。读旁白的,读通顺就好,所以,就让老师来读吧。
师生配合读第一个故事。
【解析:《语文新课程标准》修订版,明文指出,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在这一段的教学中,让儿童自读课文,发现问题,然后再通过读书,在下文中寻找问题答案。阅读犹如游泳,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在游泳中学习游泳”,让儿童感受“会游泳后”的乐趣。更为巧妙的是,教师不满足于此,而是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结构上的“秘妙”——“悬念与伏笔”,不露痕迹地将教学的重点,指向于写作。教师充分意识到,第二学段又是写作教学的起步阶段,在阅读中要结合写作技法渗透,让儿童在阅读实践中,形象、直观地体会作者的写作运思。】
五、得法,学习第二、三个故事
1.复习学法
师: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自己读。先读通顺,再读出疑问。
师:对,有疑问了,先做好标注,然后尝试解决疑问。请问,解决这些疑问,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师:还可以询问,查资料,弄明白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文章,就读出滋味来了。还有些实在不能理解的地方,课后再去寻找答案。
2.自学第二个故事
师:接下来,请大家自己尝试读读第二个故事。提出的疑问,小伙伴们自己来互相帮助解答。【幻灯展示:第二个故事部分】
师:这个故事的结尾说“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现在你体会到了么?
生1:中华不振就是我们总是被帝国主义列强欺负。
生2:中华不振就是中国人受到委屈都没人管。
生3:中华不振就是中国人不敢帮助中国人。
生4:中华不振就是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家里,生活很困难,而洋人却过得很好,还欺负人。
……
师:体会得真好。还记得在第一个故事中,作者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而在这个故事中,作者好像回答了第一个故事中设置的悬念,这就是呼应。呼应,就让两个小故事链接在一起拉。我们可以把两个故事连在一起读,你会发现,第一个故事好像一个导火线,一个药引子,引出第二个故事。而如果直接写第二个故事,就没那么打动人,你的理解也不会那样到位啦。请大家再自由读读,感受一下作者的写法。
生:读第一、二两个故事。
师:第二个故事也有独特的写法,我给大家出示一组,你尝试着发现。【幻灯展示】
1.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2.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生1:我发现第一句中写到的巡警是“耀武扬威”,而妇女是“衣衫褴褛”的。
生2:之前的资料也写到租界里是“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租界外是很痛苦,生活贫穷的。
生3:中国的妇女在“哭诉”而洋人则“得意洋洋”
师:是的,同在一片中国的土地上,而中国人和洋人,本国领土和租界之间却存在着巨大的发差,如此的不同。我倒要问问:这是为什么?
生:中华不振。
师:看来,作者用了对比的写法让你也产生强烈的感受——中华不振。来,试一试,再找出这样写的地方。
生1:“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这句话中妇女希望巡警为她撑腰,可是巡警却把她训斥一通。
师:撑腰,训斥,形成对比。这两个词,谁来说说你的理解。
生2:撑腰就是做主的意思。
生3:主持公道。
生4:就好像当法官。
生5:训斥就是骂人,很凶地骂。
师:对比后,你发现什么?
生6:原本中国巡警应该为中国人撑腰,因为是洋人轧死了中国人,可是巡警不但不为她撑腰,还训斥他。非常不讲道理!
生7:就是因为当时中国太弱,被欺负,所以巡警也狗仗人势。
师:说得好,都是因为中华不振。请大家再看看,还有这样的地方么?
生:我发现一处“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原本大家要帮忙,但是却不敢帮忙,只能劝。大家也很无奈,因为中华不振。
师:是啊。抓住“握紧拳头”和“劝劝”这对矛盾来读,你会读到当时中国人的心情,你会体验到中华不振,国民怒不敢言的无奈。来吧,让我们一起把这个故事读一读,一边读,一边好好体会。
生:读第二故事。
【评析: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贯彻了“将发现进行到底”的理念。“发现”什么?写作特点。第一个故事“设置悬念”是特点,第二个故事“对比着写”是特点。教师能根据文本的特点,指点孩子们去不断发现。阅读之旅,就是发现之旅,也是学习写作之旅。此环节的教学,如果能继续贯彻“自读质疑——再读解疑”的思路,让孩子们自己去提问,自己去解答,而不是急着提出“对比写法”,可能会更好。】
3.自学第三个故事
师:第三个故事,就让大家自学,还是从疑问入手,解决疑问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自己学习后我们来交流。【幻灯展示:第三个故事部分】
生:自读学习。
师:我们来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吧。
生1:这里也有对比。比如同学的发言: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周恩来的发言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一样,周恩来说得好。
师:不仅仅是好,应该说是说得精彩,说得让人心振奋。再看看,作者写这个故事,有没有吊了一些胃口呢?一下子就直接说出周恩来的志向么?
生2:不是,也有吊胃口。之前写了同学的发言就是。
生3:还写了“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也是在铺垫。
生4:这么写,大家心里好像都希望看看周恩来到底要说什么。
师:很好,这个故事和之前的故事之间,怎么联系起来呢?
生:都有讲到中华不振。
师:对,中华不振,所以要振兴中华,所以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原来,“振兴中华”就是串联这个故事的一条线索啊。现在,请大家把这个故事读一读,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过程,试着去感受当时他心里的感受。
生:自由读第三个故事。
4.上下贯通
师:现在,请大家再次阅读全文,体会作者是如何精心安排三个故事的。
生:自由读全文。
师:好,现在请你再次慎重地立下自己的志向。
生:书写志向。
师:如果要写出你的立志故事,你会怎么安排,怎么设想?
生1:我也会用几个小故事来说。
生2:对,不要一下子说,我也要吊胃口。
师:好,如果用几个小故事说,一定要注意故事之间的关系,顺序。不要各自独立,自说自话。几个故事能讲清楚来龙去脉就好,不要凑字数。有时候,听故事的人就喜欢听个关键哦!
师:在写其中一个故事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3:可以把积累的词用上。
生4:可以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把要写的主要内容突出出来。
师:真好,学了就要用上。祝福大家写作快乐。
【解析:本案为“写作本位”的阅读教学设计。在第二和第三个故事的学习中,以儿童自读自悟的形式展开。不仅关注故事本身的教与学,更关注儿童从故事的阅读学习中,学习写故事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故事写作中去。读与写的结合,就在运用和练习中实践、提升。】
【总评】
“阅读就是不断的探索”
这是何捷老师在本课教学过程中不经意间说的话,我以为,用这句话来总评何老师的课,最恰当。
首先,教师以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的解读,印证了“阅读就是不断的探索”。这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课文,大部分老师会把此课引入宏大的叙事背景中去,人文性被无限地开掘,把课上得慷慨激昂、热血沸腾。激动过后,再去追问,语文的东西,留下了多少?也许一片茫然。何捷老师心里明镜似的:教语文,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除此以外的东西,都是副产品,都是“非语文本体的”(吴忠豪语)。因此,他没有在人文上过度开掘,而在讲清楚一些简单的背景之后,把大量的精力花在了“言语形式”上。而“言语形式”是怎么被发现的?有赖于何捷老师那双独特的慧眼。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关联,对比的写法,伏笔照应等等,都是被何老师那双慧眼发现的。何老师文本解读实践,告诉我们,“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言语奥秘的探索者、解密者、创造者,是学生亲近语言、热爱语言的引领者。语文教师理应凭着自己对语言的独特的感受,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精微隐秘的深处,指点学生发现并欣赏琳琅满目的语言世界,进而将自己的言语睿智传递给他们,唤醒他们沉睡的言语感觉,点染他们的言语悟性和灵性,使他们逐渐获得言语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潘新和语)。
第二,一个何老师更高明的本领,在于引导学生“不断去探索”。在汉语这一无垠的大海中,浪花点点,贝壳多多。语文老师,要领着孩子们畅游大海,感受游泳的乐趣;要带着孩子们漫步海滩,拾起美丽的贝壳。教师发现琳琅满目的贝壳,然后捡起来交给孩子们细细欣赏,是一种策略;教师只将孩子们带到海滩,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欣赏美丽无比的贝壳,这又是另一种策略。这节课堂上,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何捷就是那个把孩子们带到海滩上,让他们自己捡拾贝壳,发现贝壳之美的人。教学中,何老师始终立足于“写作”,经历“自读发现问题——再读解决问题——三读读出滋味”的过程,让孩子们充分感受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每一个故事独特的写作奥秘。何老师深谙,理解文本的内容,不是阅读教学唯一的目的,大部分课文,只要孩子们稍稍努力,内容就会一览无遗,“而形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歌德语)。因此,教师始终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写作的秘密。这是这节课上最亮丽的风景。虽然,有些“秘密”,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不一定全部要知道,但这种站在写作的角度教阅读的胆识和智慧,令人钦佩。
第二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堂实录
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的好文章。学情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第七组教材的首篇课文,本组课文以“成长”为主题,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刚由三年级升到四年级,在自主感悟课文内容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本课的设计力求在读文基础上,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听、说、读、写、思、议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重点语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预习课文,熟读课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PPT展示,师:我们中国是一个古老而又伟大的民族,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凝结成的万里长城,这是震撼人心的秦兵马俑,这是神圣而又神秘的布达拉宫,这是世界著名的园林—颐和园。古老的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眼中就是一块肥肉,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抢走了无数的珍宝,圈占土地,残害我们的同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是100多年前的中国,这段历史是我们近代史上的耻辱。小时候的周恩来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他12岁时立下了一个这样的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两遍。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出示生字词,学生领读,注意纠正读音。
2、PPT展示:导读提示
师:边读边想: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周恩来为什么要立这样的志向?
三、学习新课
1、师:请同学来说说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生1主要讲了周恩来少年时去伯父那里看到的一些情景和在修身课上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生2主要写了周恩来小时候的事情。
生3主要写了周恩来来到东北,伯父告诉他中华不振,然后他和同学去租界看到一个妇女,他的亲人被汽车压死了,周恩来感到中华不振。后来上修身课,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师:非常好!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根据同学们说的,我们理清一下层次,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可以分成几段?
生1主要讲了三件事,1—6自然段是第一段。生2我认为1—5自然段是第一段。
师:我们同学争论的焦点是第六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师:这一段是过渡段,应该和第1——5自然段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部分。生17—9自然段是第二段。生27—8自然段是第二部分。
师:这和前一部分一样,9自然段也是一个过渡段。渡句和过渡段使全文联系紧密但是层次分明。
3、师:全文主要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候的一件事,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华之崛起是什么意思?能使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解释吗? 生1朗读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
生2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生3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师:齐读这一段。
4、他为什么要立这样的志向呢?能不能用四个字概括? 生:中华不振
生1中华不振 生2中华不振 生3中华不振
师PPT展示,板书:中华不振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周恩来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请你带着你的感受读这个词。生读略
生1读得响亮 生2读得低沉
生3读得悲愤
师:全体读,读得雄浑。
师:那么课文当中几处写到了中华不振呢,找一找读出那句话。
生1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生2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师:两个“中华不振”有什么不同
生1第一次是周恩来听到的。第二次是周恩来亲眼看到的。
生1第一次引起了周恩来的疑惑。第二次引发了周恩来的沉思和决心。
师:说得好,也就是说通过耳闻目睹,周恩来认识到了“中华不振”。
板书“耳闻目睹”,让我们回到那屈辱的时刻跟着周恩来一起去看一看吧。
三、研读课文,学习“耳闻”
师:我们师生共同来读读1-6段好不好。我读旁白,男生读伯父的话,女生读周恩来的话,包括周恩来想的。 师生朗读。
师:哪些句子你读到了“中华不振”
生1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这句话说明帝国主义都想瓜分中国。
师:当一个国家像食物一样被别国争夺时,就说明它——中华不振”。生2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明明是中国人的地方,而且那么繁华,为什么不能去玩呢?我读到了不平等。
生3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从“没处说理去”我读到了中华不振。因为帝国主义国家强大,我们说理他就打我们,所以没处说理。
师那我们的国家,我们国家为什么不给人民撑腰呢?
生4就是因为国家很弱小。
师:你从哪里知道国家弱小。
生5 我预习的时候知道,那时中国发生了义和团运动,正在发生战争。
生6 我也知道,那时中国的科技水平落后,连火车都没有,军舰也造不出来。
生7 我知道,那时的中国武器很落后,虽然也有枪炮,但主要使用刀箭,而且土枪土炮根本比不过洋枪洋泡。
师所以这就是“中华不振”,请大家看图片,PPT展示,所以就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把中国人和狗并提,所以就有愚昧的人民身上画着符挡洋人的枪炮,所以就有了伯父地叹了口气,让我们再次读周恩来和伯父的对话。男生读伯父,女生读周恩来。
师:因为周恩来带着疑惑,所以就有接下来周恩来看到的一幕。
四、学习目睹
师:读7-8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说一说,周恩来亲眼目睹了什么,哪些内容或句子能让我们伤心地看到“中华不振”。完成“讨论交流展示卡” 学生讨论,上台交流1-3题
师:L正是因为“中华不振”所以中国人的生命有如蚂蚁一般被洋人践踏,正是因为中华不振;所以中国人在中国人的土地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正是因为中华不振,所以不止是沈阳。整个东北整个中国都有可能成为帝国主义“租界地”任他们为所欲为。同学们,周恩来之所以立下这样的志向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决定,我们现在生活在如此优越的环境中,我们为什么而读书呢? 生1为了我当科学家而读书。生2为了将来发明而读书。
生3为了研制出高科技的武器而读书。
师:我希望大家能有具体一点,能够结合自己的爱好想想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生1为了我将来能当老师而读书。
师:谢谢你,让老师觉得做一个老师很幸福。生2为了将来能为病人解除痛苦而读书。
生3为了将来成为一个考古学家而读书。师:非常好!大家认真写下你的理想。
五、练习书写。
书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自己的理想。师:请注意写字姿势。
第三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
课前:
师:知道南昌纪念馆有个做这样姿势的人是谁吗?(师做姿势)
生:毛泽东。
师:不是,是周恩来。了解他吗?
生:他是南开大学唯一的免费生。
师:你知道的真多。
生:他曾经去法国勤工俭学。
师:也是去读书。
生:他明白了要想不受帝国欺凌,就要努力读书。
师:是的。我们二年级学过一篇课文,《傣族的泼水节》就是写周恩来的事情。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在咱们南昌留下了足迹。就因为他在少年立下了远大的志向。
上课: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周恩来,了解他少年时代的一个故事。看老师写课题崛起的崛,是个生字,左边是个山字旁,右边是个屈字。来,齐读课题。
生:(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崛起,就是兴起,之,是的。意思就是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周恩来是怎么产生这个想法的?
生:什么情况下产生这个想法的?
师:大家的疑问都是同一个问题,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带着这个问题,打开书的21页,自己读吧,不要齐读。按照自己的速度读,自己读自己的。
生:(自由练读)
师:我看有的同学已经读第二遍了。课文读完了,词语会读吗?
(出示投影)
生:帝国主义列强 租界
师:知道什么是租界吗?租界就是租住别人的国土,里面还不让弱国的人进去继续读。
生:衣衫褴褛,耀武扬威。
师:大家读到这个词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一个人在地上哭诉着,他的衣服很破旧。
师:再一起读。继续。
生:铿锵有力。
师:大声读
生:铿锵有力。
师:这就是铿锵有力。这个词
生:惩处。
师:放到句子中。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生:(读)
师:是什么让周恩来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生:中华不振。
师:一起读。
生:中华不振。
(师板书:中华不振)
师:正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哪些地方写了中华不振呢?我们请同学来读课文,凡是能表现中华不振的地方就画下来。生:12岁的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师:读的很好。后面一位。
生: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师:驱使着他,你读出了周恩来的疑惑不解。请另一位接着读。
生: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师:真喜欢听你读书。谁接着再读?请你读。
生: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常思(此处与课文不完全符合)那天上修身课,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师:是不是只有这些答案?
生:不是,因为后面有省略号。
师:后面的谁愿意读? 生:(都举手)
师:这么多啊,还是请你读吧。
生: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师:好,老师也要为你的朗读喝彩。老师们也为你鼓掌了。最后一段,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师: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生: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师:租界里的这一幕,让周恩来感到了中华不振。
生:(其他句子,如,又能怎么样呢?)
师:伯父的话也让周恩来感受到了。
生: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师:这里让你感受到了。现在就让我们到租界去看看,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课文哪一段写到了租界?
生:第七段。
师:谁来读?
生:(读)师:(示范读第一句)你知道了租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生:不容许中国人随便进入的地方。
生: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师:是的,这就是租界,就是不让中国人随便进入的租界。现在就让我们到租界里去看看那一幕令人揪心的一幕吧。
(投影出示第八自然段,学生自由练读)
师:孩子们,透过字里行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到怎样的画面?
生: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蹲在汽车旁边;一个大个子洋人得意洋洋地看着他。原想让中国巡警帮助她,不但没帮她,反而骂了她。
师:(指导读)这鲜明的对比一定刺痛你的心,请你再读一读。
生:(读,较为投入)一个衣衫褴褛的妇女,蹲在汽车旁边;一个大个子洋人得意洋洋地看着他。原想让中国巡警帮助她,不但没帮她,反而骂了她。
师:你看到了,你看到了那个可恶的巡警了吗?
生:看到了。(读有关句子)
师:亲人被轧死,却遭到训斥。你能体会她的心情吗?
生:她肯定很委屈。
师:她此诗心一定觉得?
生:非常难过。
师: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再读,感情到位)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师:听得出你对妇女的同情。我也想替她鸣不平。(师范读)请同学再读读这几句话。生:(再读,感情饱满)
师:你也在替这妇女控诉这不公的世道。(师生接读这一段)
师:除了可怜的妇女,可恨的洋人,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师:是什么让人都紧握着拳头?
生:愤怒。
师:读出你的愤怒。
生:(读)
师:我们一起紧握着拳头,一起读。
生:(齐读)
师:此时你紧握的拳头最想揍谁?
生:揍那个洋人。
师:让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写一写这个惩处。但是我们只能把这些放在心里。在你的本子上也写一个惩字。
写好的同学,我们再读这个词。
生:惩处。
师:该不该惩处?想不想惩处?
生:该。
师:但是谁又能怎么样呢?因为这是在洋人的租界里。
(接读本段)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师:走近百年前的中国,感受那段历史。
第四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富官庄镇中心小学 常友香
一、解题导入新课,介绍周恩来生平事迹
1、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小故事。同学们,听小故事时,要注意里面的主要人物是谁?他立下了什么样的读书誓言?
(播放周恩来立志小故事)。
2生齐: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板书(周恩来立志),板书课题,生书空课题,生齐读课题。
2、师:中华是指?崛起是什么意思?
3、指名生:中华指中国,崛起指振兴
4、这句话的意思是?
5、生齐答:为中华的振兴而读书
5、师:周恩来立下这个志向的时候,还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周恩来吧!(课件出示)
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
6、师:周恩来能成为一个伟人,是与他少年起就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就能立下大志分不开的。是什么促使他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
师: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一些词语真不好读,你们认识它们吗?
(一)课件出示 开火车读
(1)juémóxúnzū
崛起模范巡警租界地
rǎngfùchéngbó
吵嚷妇女惩处伯父fándìyìzhèn
热闹非凡帝国主义振兴中华
kēng qiāngchuǎng
铿锵 有力闯进
(2)师:嗯,字音读准了,但感觉不准。词语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它们也是有感情的,试着结合你的理解,加上表情、动作再用心读一读。(学生再读词语)
(二)、朗读课文,学习词语。
师:词语读好了,课文也一定能读好,谁愿意读一读?(指名学生接龙读课
文,提醒有感情朗读)。
1、读第一部分
(1)生读第一自然段时。
(2)师生接读周恩来和伯父对话的部分。
通过师生分角色的朗读理解“打破沙锅问到底”(师随机评价学生朗读。)
(3)师小结:为搞清一个问题,一问再问,就是---“打破沙锅问到底”。
许许多多的问题留在了周恩来的脑海里,使他疑惑不解。画下这个词语(疑惑不解)。驱使着他去看个究竟。(板书:?疑惑)
3、学生接读周恩来在租界所见的部分。
(1)师:这一部分哪个词语值得关注,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引:你看有的同学已经把那个词语画下来了。读书就要留下思考的痕迹。)
(2)生:交流生画出的词语(风和日丽、灯红酒绿、耀武扬威、衣衫褴褛
等)
(3)师:这一部分内容里,有一个词语“一通”把它画下来。谁来读读这
个句子。
(4)生读:谁知道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一通”“通”四声多读几遍
(5)指名学生读这两句话。
(6)师小结:伯父话让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但此时此刻周恩来亲眼目睹
眼前的一切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板书:目睹)所以少年周恩来在修身课上立下了自己的宏伟志向。请同学继续读
4、接读周恩来修身课立志部分。
(1)生接读(9_16)
(2)师:画出周恩来两次回答的句子,(3)师:第一次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文章中是怎么说得?
(4)生:---清晰而坚定。
(5)师:读书要注意这些提示语。你再来读!
(6)生齐读
(7)师:再响亮些、再清晰些、再有节奏一点读。
(8)生齐读。
(9)师:这样的读就是----铿锵有力的读。画出这个词语来。同学们齐读
17段。
(10)生齐读
(11)师:最后一段里有一个词语“振兴中华”画出来。“兴”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一声,标上读音。
5、师总结:课文同学们都读得正确、清楚、流利,不错,超乎想象,真棒!
6、梳理课文内容,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1)师:课文读完了,现在你明白了吗?是什么事促使
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请同学们填写你们手中的练习
(2)生填写词语补充完整(课件出示,学生填写手中的练习)
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
解。周恩来在()里亲眼目睹中国妇女(),中国巡警不但不(),反而训斥();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使周恩来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要“()”。
(3)师:请同学们以姿势告诉老师你们已经完成,好!大家都填好了,李
佳禾你来读
生读
师:同学们做的真好,给自己掌声。课件出示答案
7、介绍时代背景
(1)师:为什么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这与中国当
时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
(2)师:当时,我们国家处在20世纪初,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相继与帝
国主义国家了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使得我们国家越来越穷困,越来越落后,贫困就要挨打,落后就要受欺负,所以才在我们国家的境内出现了外国人的租界地。正如老师前面所说,他们是打着租借的幌子,实际上是想把我国的土地据为己有。英国、法国等许多国家在中国都有租界地,并且他们在租界地内开设夜总会,建设跑马场,公园等,正如课文中所描写的一样。(课件出示,介绍时代背景)
(3)学生齐读(课件出示句子)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
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4)师:就在这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外国租界里发生了那件让我们痛恨的事
三、细读第八自然段,理解中华不振,体会周恩来立志原因
1、生默读第8自然段,思考:
事情发生的过程中,在场的都有哪些人?边读边把写这些人物的句子画出来,选择给你印象最深的,我们一会儿交流。(课件出示现场人物图片)
学生小组交流
◆中国妇女
(1)师:你能把课文中描写这位中国妇女的句子读一读吗?“衣衫褴褛”是什么意思?这说明了什么?那么她在哭诉什么呢?
(2)生读
(3)生答“衣衫褴褛”就是衣服破旧,说明她很贫困,她哭诉自己的亲人
被轧死了,希望中国巡警给她主持公道
(4)师:她希望中国巡警能给她一个公道,但结果呢?换来的是什么?
(5)学生用课本话回答
(5)师:是啊,大家看,多么——生:可怜的中国妇女啊。请把你们的感受带到句子中读一读。
(6)生读
◆洋人
(1)师:再看那肇事的洋人,清把课文中描写洋人的句子读一读。
(2)生读
(3)师:你知道“得意扬扬”是什么意思?那我们通常做了什么事的时候才
会“得意扬扬”呢?
(4)生:“得意扬扬”是高兴,做了好事,考试考了好成绩。
(5)师:那么,洋人是做了什么好事吗?他把中国妇女的亲人轧死了,还得意扬扬,当时,他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6)生:在租借地轧死你们如轧死一条狗,活该!
(5)师:同学们,你们看哪,多么令人气愤啊!多么——生答:可恨的洋人!请读出这种可恨!
(6)学生读句子
◆中国巡警
(1)师:来把课文中描写这个中国巡警的句子读一读。
(2)指名学生读
(3)师:你认为中国巡警应该怎样做?而他却恰恰相反,来,咱们一齐来读读这句话,注意把其中的一对关联词“不但不……反而……”重读。
(4)学生齐读句子
(5)师:作为一个具有中国国籍的中国人,中国巡警不但不帮着咱们自己人申冤,反而替洋人撑腰,真是可恶之至!
◆围观的中国人
(1)师:假如当时我们就在现场,亲眼目睹了整个事情的经过,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气的中国人,你觉得你应该怎样做?
(2)学生交流、汇报:团结起来,揍洋人!
(3)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看来你们都是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中
国人!可当时围观的中国人是怎样做的?
(4)指名王琦读句子)
(5)师:他们也气愤,也恼怒,但是他们却只是“敢怒而不敢言”。只能
把无边的怒火攥在紧握着的拳头中,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又敢怎样呢?意思是——
(6)生:谁也不敢怎样。也只能是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罢了!
(7)师:一位“可怜”的中国妇女,一个“可恨”的洋人,一些“可恶”的中国巡警,一群“可悲”的中国人,共同导演了这样一出令人气愤、令人恼怒的一幕。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吗?
(8)生齐答:中华不振 师板书
4、师总结激发学生情感
(1)师:周恩来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使周恩来体会
到“中华不振”含义。而且引发了他更深入的思考,逐渐明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这简短的九个字在周恩来的心中重复了无数次,因此,当校长提问时,他清晰而坚定地回答
——(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这是他学习的动力,因此他铿锵有力地回答
——(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师:这是他一生信守的诺言啊,这更是他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周恩来
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课件出示图片)体现了周恩来与他人不同的“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5)师:我们要不要学习周恩来爷爷为国为民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那就让我们从写好每一个字开始吧!
四、指导写字,深化巩固课文内容。
1、(1)师:拿出你们的生字卡片练写生字,注意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笔顺。例如“嚷”左边的“口”要靠左上。
(2)学生认真用生字卡片练习书写。
(3)师用投影仪展评书李芳和王栋的书写。
2、进行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巩固练习
(1)师课件出示:(课文讲了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和。
(2)生:马昭回答
五、总结 拓展
师:处于战乱年代周恩来,少年时代就立下振兴中华的远大抱负,促使他成就了救国救民的伟业,使他成为一代伟人,作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21世纪的建设者,我们该立下怎样的读书志向?请同学们课下在小练笔上写一写你的志向,在班上读给大家听,老师期待你们的精彩,加油!(课件出示)
板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中华不振?疑惑——目睹——立志
第五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齐读、分组、分角色的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周恩来学习目标、志向,并向其学习。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提名学生回答。
2.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读书?教师板书周总理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板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指名读课题。
4.大家想知道周总理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他读书的目的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
(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2)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待会在全班交流。
2.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范读动画,纠正自己自读课文时的发音,巩固正确读音。
中的
三、学习生字、生词
1.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生字动画,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注意:
(1)生字中“嚷、惩、铿、锵”是后鼻韵。
(2)“范、巡”是前鼻韵。
(3)“范、惩”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2.教师板书以下词语,提名学生读过课文后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同时加以指导。
提示:
崛起:是兴起的意思。
焦点:比喻引人注意的集中点。这里指当时东北是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利益的一个重点地区,是民族危机极其深重的地方。
耀武扬威:课文中指巡警凭借帝国主义的势力在租界里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得意扬扬:课文中指那个大个子洋人看到租界里的中国巡警不给受伤害的中国人撑腰而显得十分得意,神气十足。
铿锵有力:这里指周恩来回答问题的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
诸生:这里是敬辞,总称教室里的所有学生。“诸”是“众、许多”的意思,类似的用法还有“诸位”等。
胸怀:胸襟。这里指少年周恩来博大宽广的内心世界。
三、再读课文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2.针对上述问题,提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提示:课文写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
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
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学生反复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读课文。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3.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在一次修身课上,当魏校长问大家为什么而读书时,周恩来是怎么回答的?
指名学生回答。将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
板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在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和“中华崛起”的意思正好相反,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划出来。
指名学生回答。
板书:中华不振
二、研读“中华不振”
(一)理解词语的表面意思
你怎样理解这个词?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词语的表面意思。
(二)扣“中华不振”,感受国家的落后,人民饱受欺凌。
周恩来闯进租界,哪些地方让他看到了“中华不振”呢?请你用心读课文7、8自然段,作上记号。
重点交流:
⒈ 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数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中华不振”?你可以抓句子中的词语来谈读后的体会。
提示:大不相同
(1)你读出了哪些不相同?
提示:灯红酒绿,热闹非凡――中国的别处会怎样呢?
耀武扬威――本该为民服务
外国人多――把租界当成了自己的国家
(2)看到这样的场面,年幼的周恩来会怎么想?
让学生说想法时读句子,读出学生自己的感受。
(3)小结:是的,贫穷的中国土地上有一处繁华之地,但这繁华不属于中国!中华不振啊!
⒉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1)指名说体会
(2)从当时妇女的穿着“衣衫褴褛” 初步感受人民生活的困难,体会中华不振。
(3)这里有一组对比十分强烈的词,你找出来了吗?
提示:通过哭诉着、得意扬扬的对比描写体会中华不振。
(3)你知道妇女可能在哭诉什么?
◆亲人的无辜惨死――被轧死(联系下文中句子)(出示下句“这位……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洋人的惨无人道(抓得意洋洋,他凭什么得意洋洋?他有理由得意洋洋吗?――中华不振!)
◆巡警的狗仗人势(抓“不但不…反而…” 体会中国巡警仗势欺人、欺压百姓,对中国人的生命漠不关心,感受中华不振。
◆正义得不到伸张(“谁又敢怎么样呢?” “谁又敢怎么样呢?”是什么意思?你知道为什么人民不敢怎样吗?
注意:以上学生谈到一处就结合朗读训练。
(4)导读:
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他活泼可爱的孩子,她心如刀绞,读----(生1)
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他相依为命的丈夫,她悲痛欲绝,读----(生2)
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他白发苍苍的母亲,她心都碎了,读----(生3)
3、这样的事仅仅就在那天发生吗?仅仅是偶然吗?同学们不要凭空猜想,作者把用自己的笔墨,用泣血的文字在告诉大家,读读课文,你能发现吗?
(1)“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现在你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了吗?
(2)在正义得不到伸张时,善良的中国人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内心的愤怒与无奈,你发现了那充满愤怒却又满带无奈的动作了吗?
提示:紧握拳头
4、其实当周恩来刚到这里的时候伯父就告诉他没处说理去呀,同学们现在你们能体会到伯父当时的心情了吗?进入角色体会着读读当时他们的对话,想一想应该怎么来读。
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呀!”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伯父对他说:“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指板书,让生齐答――中华不振!)是的!中华不振啊!身为中国人,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情我们怎能不义愤填膺、群情激愤?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的中国,哪里只是这一件,两件啊——
4、补充材料,书写感想
出示一组图片:
十九世纪末,中国被外国殖民者欺负瓜分的时局图
中国劳工在监视下劳动
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公园内,外国人在乘马车游玩。
(1)在旧中国的土地上,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事,面对这一件件、一桩桩的不平等事件,你都想到了什么?
请写下来
(2)交流学生的感受。学生说时,老师提炼,用一句话激情并肯定学生的想法。
同学们,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啊?!
(3)小结:妇女的哭诉;洋人的得意扬扬;巡警的训斥;围观中国人的敢怒不敢言。这一切,都源于“中华不振”。周恩来看了内心很不平静„„愤怒、同情、悲哀、伤心„„于是回来后他一直在沉思。他究竟在想什么。你知道他在想什么吗?
三、立志
第三部分(第10-17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找答案。
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引读周恩来的话。
他决心拯救这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立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简短的九个字在周恩来的心中重复了无数次。因此,当校长提问时,他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女生读)
2.这九个字是他今后的学习的动力,因此他铿锵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男生读)
3.这九个字是他一生信守的诺言啊!齐读
4.这九个字更是他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啊!齐读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出示一组图片:
★赴法留学,求得马克思主义加入共产党。
★重庆谈判,国共合作,取得抗战胜利
★运筹帷幄,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
★建设国家,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正因如此,他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他离去时十里长街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他逝世时,联合国为之降半旗。
四、总结
1.那今天,你们将为什么而读书呢?
学生自由表达,师相机鼓励,引导结合中国现状。
2.大家都清楚,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人均收入,综合国力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应当成为我们共同的理想。然而,中华之崛起,民族的强大,光靠理想是不够的,要科技,要文化,要一大批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的建设者,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我们应当刻苦学习,为真正实现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3.你们能做到吗?
学生齐回答:能。
4.你们能一生为之努力吗?
学生齐回答:能。
5.让我们以伟大的周恩来总理为榜样,沿着伟人的足迹走下去,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吧!老师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