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不说话的“朋友”》教后反思[5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02:4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不说话的“朋友”》教后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不说话的“朋友”》教后反思》。

第一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不说话的“朋友”》教后反思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不说话的“朋友”》教后反思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不说话的“朋友”》教后反思

本课活动内容取材于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的成长与他人”的第三个主题《不说话的“朋友”》。上完课,最深的感受是,一个概念,一种意识,一种行动在学生心田根植;教学过程行如流水,课堂具有美感。这完成了我的教学初衷。反思这节课有着以下几点认识。

一、体现生活性课堂教学更有效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课程,因此我把“让品德教学源于生活”、“让品德形成归于生活”的理念贯穿课的始终。第一个教学环节——认识新朋友,也就是要学生建构“公用设施”这一概念。这是学生学习难点。我把这一概念承载在学生生活中再也熟悉不过的公交车、秋千这两个具象上,学生很快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感悟到公用设施的特点,有效突破了学习难点。第二个教学环节——了解新朋友,让学生感悟公用设施在生活中的作用及感悟正确使用、关心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从而树立社会公德意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使学生的感悟更深刻,情感激发更充分。教学这一环节我选取了学生身在其中却熟视无睹的生活来撞击、唤醒他们的心灵。选取与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课桌凳作为体验活动对象;议议吧的讨论对象也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公用设施;校园播报中的画面是我在校园里捕捉到的镜头;社会播报中三组镜头,不正确使用公用设施、不充分使用公用设施、把公用设施当玩具也是学生生活中常见、常有的行为表现。课堂上,学生被生活点击,或是顿悟,或是换位,或是震撼,关爱公用设施的情感与责任感油然而生,有效落实教学重点。第三个教学环节——关爱新朋友,是本课的教学的落脚点。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才是这节课的宗旨。爱心小天使的评选,把学生的知与行紧密结合,把课堂与生活链接起来,把更多的教育力量凝聚起来,齐抓共管,让学生从“心知肚明”走向“身体力行”。体现了品德课回归生活、发展儿童的理念。上完课,一位小男孩走到我面前问:“老师,真的评选爱心小天使吗?谁给我们颁发奖章呢?”小男孩的关心让我惊喜,因为这说明我用这种方式打开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从学习走向发展之路是可行的。

二、加强针对性 课堂教学更实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本节课教学多向学生学习需要处行。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对“公用设施”的概念难以理解,因此我就细化这一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形象到抽象,从点到面循序渐进理解着。他们知道要关爱公用设施,但往往行为执行力不够,因此我就把行为指导做到位,把行为监督开展开,让学生从要爱护走进真爱护(用行动爱护),使得品德教学能够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为提升生活质量服务。

三、突显自主性 课堂教学更灵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整节课无论是知识还是感受、情感、行为我都很重视让学生自主获得。比如学生在“没有课桌凳写字”的体验活动中,有的孩子把腿抬起来伏在上面写,有的垫在同学的背后写„„轻松愉悦的活动中获得了不同的感受。再如写出护友方法时,我没有让学生集体讨论制定方法,而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方法,我看到孩子们写出的方法多是基于自己不爱护的行为反思得来的,很具有个体性,有一些方法甚至是我都没考虑到的,比如课桌凳要轻搬轻放,不再用手去扒破了的桌凳外皮„„这样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样的课堂能擦亮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课堂更加灵动。

当然,这节课也有遗憾。作为一节优质课的赛课,当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与他课之比,虽然我在一些环节的处理上更细致到位,或者说更为巧妙,但整节课的环节设计还是未能跳出人云亦云。再如,那个小男孩的提问似乎告诉,我把行为监督停留在纸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愿把这些遗憾作为成功的启航。

第二篇:2017学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2017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本人从事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与生活》教学以来,感受颇丰。三年级思想品德着重强调品德生活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反映品德,在品德中渗透生活,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科书中图画比较多,语言较少,让学生从图画中来受教育。针对教科书的特点,我试着将品德与语文、品德与网络相联系,收效较好。

一、思品与语文相结合

本科教材图片较多,学生看教材学习的同时,让学生说说图片内容,从中明白了什么,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教师适当引导,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的,特别注意的是,这是品德教学,不是语文看图说话,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做事的道理,而不是简单的描述图画内容。授课完成后,根据本课的重难点,安排学生课外阅读,或采取老师讲故事的形式,巩固学生所学到的内容(课外阅读或讲故事的内容一定要结合本课内容,故事所说的道理一定不能脱离本课重难点)。学过一课后,可适当让学生写写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加深学生印象。

二、思品与网络相结合

在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人们利用网络可以查找资料、可以休闲娱乐。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网络来为教学服务。课前,我利用网络来找一些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比如在教“我们的学校时”,学生在了解了书上的各个地方的学校后,我又让学生观看了世界各地的学校,学生看的很认真,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整堂课气氛活跃。如果课堂内容较多,当堂课完成不了,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看相关的资料,下堂课来集体交流,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变得爱学思品了。

综上所述,思品从表面上看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实它与其他学科是有着联系的,与社会生活更是紧密联系,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多种渠道,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爱学思品,真正从思品中受到教育。

第三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期中考试反思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期中考试反思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期中考试反思

这次测试的主要内容是一、二单元的,包括话说社区,生我养我的地方,总体上能够反应三年级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同时了解学生观察社会及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情况,但是最后的成绩很不理想,这也给初代品社的我敲响了思考的钟声。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现针对这次考试结合这半学期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分析如下:

一、试题引路

㈠试题依据课标,紧扣教材,力求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了学科特点。整张试卷出自教材,灵活多样,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㈡试题题型多变,引导学生换角色去理解他人,进入他人的生活,从学生的社区生活,家乡认知的实际情况入手。最后的题将垃圾分类向学校提建议,有多半部分学生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但现实中却很难做到,所以不知道如何给学校提怎么样的建议,可见试卷将社会生活中的事例作为教育的范例,最终指导学生的实际行为,回归学生的生活。

综上所述,本次试题紧扣课本,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又注重了品德与社会密切相连,知识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学科特点。

二、针对对学生考试情况的分析,我反思自身的教学观念及方式方法,今后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的道德认知、行为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会,形

成认知,把自身得到的体会经历在课堂中与同学共享交流,比如参与了哪些社区活动了,采访村里人,知道了哪些人为村里的建设做贡献了,在多样的活动其中得到升华,培养他们思维,调查,实践的能力,也促成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就要求我自身必须努力在教学中架设从学习到生活、活动的桥梁,为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搭建活动舞台让他们去体验,在上课,活动中强化体验。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

2、课堂上要及时交流,形成认识。

《课程标准》指出“讨论是最常用的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辨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导行的作用。”因此在组织了活动,比如上查找家乡名人,家乡变化,家乡名胜古迹,家乡特产过后,我要及时让孩子们就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或心理感受进行有效的交流分享。

3、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做到润物细无声。

在反思中,我发现品社课的教学可以多元化的,可以立体的多角度的,可以从音乐,语文,科学,历史等多方面入手,尤其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相结合,应该注重它与其他学科间的整合让思想品德教育无处不在又不露痕迹。

4、引导学生改善书写习惯,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的书写与表达能力仍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这次测试也发现了,有些学生口头上会说,但写到书面上时没有很好的组织语言的表达,还有书写的错别字太多了,直接导致了丢分。除了在学校里的引导外,更要注重家庭的加入,对学生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得到家长的配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只有家庭与学校形成一股合力才能让学生的行为习惯真正养成,才能让学生更茁壮地成长。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

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定要走出教材的视野,广开思路,因地制宜,让生活资源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素材和条件,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借助“参考”努力向社会、生活延伸,让孩子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第四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新课标,让我懂得了《品德与生活》的课程目标并非局限于一个活动领域,而是涉及到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提出的要求。

通过教学《学习规则在哪里》,我感到班级的日常管理十分关键。教学中,我都把课堂常规教育作为教学的基础,在上课的过程中,把养成教育作为自己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常见表现进行观察、总结、分析原因,找到解决这些课堂现象的办法,力争让学生改掉这些不应有的行为,更好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受到孩子们习惯养成方面有很大不同,一些点滴的行为习惯,给课堂教学造成很大的影响。于是我制定了严格的课堂常规制度,对于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不良习惯进行纠正。

对于有些容易在课堂上容易出现不良行为习惯的孩子,我及时提醒,有的在课后找他谈话,帮助他找成因,改毛病。

除了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养成习惯教育以外,我还对学生在课上回答问题进行训练,鼓励他们课堂上回答问题要大胆说,积极发言,语言表达要力求完整。

我的几点反思:

1、依据新课程的精神,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应该紧密结合。让课堂教学中的故事来源于生活、立足于生活、指导于生活。

2、以学生为本落到了实处,在教学中,应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

动之中,去感受、去体验,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对事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

3、课堂上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快乐的情感,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感悟,提升自我。

这些仅仅是我的愚见,都将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探究和学习,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第五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

1.在邮局工作的人

活动主题:在邮局工作的人

课时安排:3课时

教材分析:

活动目标:

1.知道邮局是人们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了解邮局的人所从事的工作。

2.了解邮局的设施及服务项目。

3.知道一封信要经过许多邮政人员的分工合作,体会邮政人员工作的辛苦。

4.懂得如何尊重邮政人员的劳动,不给工作人员添麻烦。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相关图片资料,可前在父母的带领下去邮局调查访问;卡纸。

教师准备:信件、报刊、包裹等邮寄物品。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寻找绿衣使者

1.教师谈话:

有一种工作人员每天穿着绿衣服,用绿色的交通工具,为人们传递信件,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被人们称为绿衣使者!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2.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边在邮政局工作的人们:(1)亲人、邻居中在邮局工作的人。(2)说说为自己服务过的绿衣使者(通过自己切身的体会初步了解邮政人员的工作)。

二、走进绿衣使者,了解他们的工作

1.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在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后进行归纳整理)。

(1)邮局里都有哪些设施?(2)邮局都有哪些服务项目?(3)如果没有邮政人员会怎样?

2.帮助学生根据选择的内容分组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学习

(1)确定研究内容

(2)把个人搜得的信息进行整理

(3)选择本组队员喜欢的形式汇报

3.分组行动并填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调查课题

调查的方式或途径

调查对象

调查的过程和收获

不明白的问题

自我评价

二、汇报研究成果

学生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向全班汇报、交流。

1.对于邮局里的设施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并加以解说。

2.服务项目可以用解说的形式介绍。

3.第三个题目可以大胆的假加以设想,感受绿衣使者工作的重要性。

4.可以将填好的调查报告向大家展示。

四、活动延伸

1.给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写一封信,亲自投一次,了解有几种投递方式。

2.调查访问一封信的旅程。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

1.教师讲故事:星期天的时候,丁丁跟爸爸一块去邮局给舅舅寄信。爸爸到了邮局,把信投进绿色的信箱,对丁丁说:“好了,信很快就会送到舅舅的手中的!”丁丁听了爸爸的话,不解的问:“爸爸信是怎么到达舅舅的手中的呢?”小朋友们你能帮丁丁这个忙吗?一封信到底是怎样到达收信人手中的呢?

2.学生发问,提出自己的方法。

3.教师:上节课后同学们作了大量的调查访问,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帮好丁丁这个忙!

二、汇报形式,讲述一封信的经历

5.小组讨论用怎样的形式进行汇报。

6.确定汇报形式:(1)可以用合作表演的形式展示一封信的经历;(2)可以用“我是一封信”为开头,讲述自己的旅行经过:我是一封信,主人把我投进信箱里,我就展开一次旅行。

(3)可以用图示进行解说:

投递---邮政人员取信---盖邮---分区分拣---送各地---再分拣---送信---收件人

7.教师引导:同学们讲得这么生动,丁丁一定会感谢大家的。通过了解一封信的经历,你有什么体会?

8.小结:别小看一封信,他只有经过了许多人的分工合作,才能到达了收信人的手中。

三、开展“我是小小邮递员”的比赛

1.教师事先准备好活动用的报刊、包裹、信件等物品若干。

2.教师讲清活动要求(1)按物品的类别进行分拣;(2)以完成任务的时间先后顺序确定比赛优胜者。

3.比赛开始。

4.教师谈话:通过分拣邮寄物品的活动比赛,你有什么感受?(分拣邮件只是众多环节的一项,同学们都觉得辛苦。可见,要完成整个邮递任务,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邮递人员工作是多么辛苦呀,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

四、制作爱心卡片

1.教师谈话:邮政人员是传递友爱的使者,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我们每个人设计一张爱心卡送给他们好吗?

2.学生制作爱心卡,协商自己最想说的话。

五、活动延伸

把自己制作的爱心卡送给身边的邮政人员,送上你的祝福。

第三课时

一、情境导入

教师谈话:前天,小明写了一封信,寄给远在上海的姑姑。可是今天却被退了回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二、找出问题,指导行动

1.猜一猜信被退回的原因。学生提出种种假设,如:写错地址、邮资不足、没写邮政编码、不是标准信封等情况。

2.教师:只要出现上述各种情况的一中,信件就难以顺利到达收件人的手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使信件顺利送达而不给邮政人员添麻烦呢?

3.学生发言。

4.教师小结:不给工作人员添麻烦,按要求去做,是我们尊重邮局工作人员的最好表现。

三、活动体验,纸上投递游戏

1.教师可见或挂图出示一组新建的图片,让学生分析判断能否直接投递。

图一 邮资不足,应为0.80元,不是0.60元,不能投递。

图二 挂号信,要在窗口办理,不能直接投递。

图三 没写邮政编码,不能直接投递。

图四 字迹潦草看不清楚,不可投递。

图五 信内夹带现金及物品,不可投递。

2.教师引导:从以上游戏中尼得到什么启示:

四、知识拓展

1.教师引导:对于本主体的内容,除了课本上的指示,你还了解些什么?还想了解些什么?

2.学生发言。

3.教师补充:

(1)邮政特快专递业务。

(2)未经别人允许不得撕去别人的邮票、私拆他人信件使违法的。

(3)邮寄现金等其他物品应注意的事项(对于学生想了解的内容,教室可作适当补充,也可以将部分内容留到课外进行探究)。

五、我的收获

1.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2.把自己的收获填在收获卡上,收藏在成长记录袋里

六、课外延伸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信服务以其迅速、即时、可视听等特点逐渐代替了部分邮政服务的内容。是否会代替所有的邮政服务项目呢?我觉得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请同学下课进行调查访问,小组合作完成一份研究报告。

教后反思: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大家的劳动。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习惯。

3、尊重并感谢不同行业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重点难点:

1、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大家的劳动。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习惯。

活动方法:

调查、讨论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分组调查访问某一行业的工作者。

2、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过家家的游戏吗?(玩过)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玩得?

师:其实,过家家就是小朋友们扮演不同角色的一种游戏。同学们想玩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告诉你们吧,咱们三年级二班的全体同学就是这座城市中的市民,由你们来组成一座城市好不好?

好了,市民们,咱们这座城市要想正常运转起来,你觉着哪些行业的工作者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说,老师帖)生:环卫工人、理发师、医务工作者、教师、超市售货员、厨师、民警、交警、出租车司机、电视、电台工作人员、纺织工人、服装设计加工人员、建筑设计施工人员、水、电安装设计维修人员……

二、体验交流

1、这么多的行业都是我们生活所需要的,离开哪个行业的工作者我们这座城市都无法正常运转。那在这些职业中,市民们你来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职业吧。选好之后可以与你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说说你选择这个职业的原因。最后,把写有你名字的卡片帖到你选择的工作那一栏当中。

下面咱们就来看看我们这座城市的分工情况吧。指名说这样选择的原因。

老师发现一个问题,选择做清洁工的同学为什么这么少呢?既然同学们都不愿做这项工作,那咱把这个行业去掉吧,行不行?为什么?

那你有没有好的办法吸引大家去做清洁工呢?

各行各业都是我们生活离不开的,每一种职业都是光荣的。你觉得这些劳动者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什么?(鱼和水,谁也离不开谁)

通过今天的活动,大家都明白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离不开这些普通劳动者的。正是有了这些普通劳动者的艰辛劳动,才有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享受着那么多普通劳动者给我们的服务,将来我们也会成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为他人服务,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和他们平凡的工作呢?

(学生纷纷表示要尊敬劳动者,要尊重劳动。)

3.我能为大家做什么

分析教材:

本课为小学义务教育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中的第3框题。教学目标:

1.能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劳动。

2.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劳作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并达到乐于其中的目的。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自己能做到的事,其实有很多。靠自己积极努力做到的力所能及的事,有益于身心发展。

教学过程:

一、现在我能做什么

1.导入:上课以前老师想请大家听一首歌,大家猜一猜歌的名字,如果会唱的可以一起唱。(播放音乐《劳工真光荣》)

2.同时播放准备好的课件,播放一组小学生劳作的图片。

3.谁来猜一下歌的名字

4.刚才看的图片上有好多小学生,他们都在干什么?

5.平时你为大家做过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

6.你有没有参加过像图片里小学生一样的活动呢?有什么感受?

7.你怎样对待别人的劳作成果,怎样做是尊重他人的劳作成果?(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组织活动:

可以以一次校园内实践的方式进行,使学生们积极的发现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去做,记录此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的人、实施怎样的行动,最后总结劳作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心得,交流体会。(出示活动表格,让学生们参照着填写)

小结:

大家看着自己完成的每一项工作开心吗?看着因为你的劳动而绿化的校园,心里甜吗?同学们,自己动手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都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让我们将这种开心进行到底,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做一个快乐的光荣的小学生。

二、将来我想做什么

1.导入:我们大家都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憧憬,同学们,你们大家将来都打算做什么呢?为什么?

总结:

听大家说完自己的理想,老师很高兴有这么一班积极向上的学生,遇到困难,开动脑筋去解决它,而不是放弃,逃避,正是因为我们有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标,才一步步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着。为的是实现它,而不是说说罢了。如今我们还小,不要急,站稳脚下的每一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朝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坚持不懈,希望大家拥有最美好的明天,上扬着嘴角去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去完成属于自己的将来!

4.一次卖报的体验

教材分析:

本课为小学义务教育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中的第4框题 活动目标:

1.通过一次卖报的亲身体验,体会挣钱的辛苦。

2.设身处地的站在卖报者的角度体会卖报的不容易。

3.为他人提供方便。

课前布置:

1.课前要求学生先进行一次小采访,采访路边的卖报亭,询问他们卖报的经过,步骤。

2.在征得家长同意或帮助下进行一次卖报亲身体验。

3.认真记录好卖报的过程与步骤。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填写。

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做好活动准备。做到不慌张不忙乱。

活动重点:

1.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2.体会卖报不易。

组织活动:

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分区域进行卖报体验,教师可跟踪调查。记录小组成员的各个表现。写总结报告,观察学生的认真态度以及对工作的热诚和良好的服务。

活动后讨论:

各个小组汇报卖报成果,卖报过程。以及时间地点,经历的事。

教师总结:

老师知道大家都很辛苦,终于卖光了所有的报纸,我们可以把卖报纸挣的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

这是大家第一次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老师相信大家一定都有很多感受与心得,相信大家都体会到了卖报的不容易与辛苦,看大家累的满头大汗可却依然笑的这么甜,老师猜想大家一定帮助了好多人顺利的买到了当天的报纸,大家为他人提供了不少方便,老师为你们感到开心与骄傲!

课后大家可以将自己的感触记录下来,记录这难忘的一天,记录这第一次实践,第一次体验,第一次收获。并从中获得感悟,我们为他人服务,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他人开心的笑脸,幸福的表情,所有的汗水都会化为喜悦映照在红润的小脸儿上,因为我们做了最光荣的事——为人民服务!

莲山课件原文地址:http:///Health/spysh/61819.htm

下载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不说话的“朋友”》教后反思[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不说话的“朋友”》教后反思[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

    2016—2017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测试卷(秋)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一、填空。(30分) 1.游戏规则是由( )的人共同制定的。 2.规则有大有小,( )就是最大的规则。 3.邻里之间的( ),令人感......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

    第一课 爱护自己的身体 教学目标:1、2、3、 知道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注意用眼、用脑的卫生,防止过度疲劳。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自觉保护自己身体的意识和行为,防止受......

    不说话的朋友教学反思

    本课活动内容取材于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的成长与他人”的第三个主题《不说话的“朋友”》。 上完课,最深的感受是,一个概念,一种意识,一种行动在学生心......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本人从事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与生活》教学以来,感受颇丰。三年级思想品德着重强调品德生活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反映品德,在品德中渗透生活,......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

    第一单元说说我自己 第一课 认识我自己 一、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优点和缺点呢?说说你的看法吧! 有点就像一颗光彩夺目的宝石,闪耀在人们的心理;而缺点会使他黯然无光。改掉缺点并不......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有学生()名,其中男生()名,女生()名,课堂上他们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他们还处于儿......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一、指导思想 以《小学德育纲要》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健康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扎扎实实地把德育工作真正融......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最终定稿)

    三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能力习惯态度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