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数学研修日志
研修日志
通过参加远程教育培训,我觉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我通过深入学习,从而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二、积极研修,深刻感悟
通过研修学习,学了不少知识,为我营造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使我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我觉得在理论的形成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
三、反思教学工作,不断进取
在教学中,我不断思量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继续向优秀骨干教师学习,向有经念的教师请教。
四、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价值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数学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深深懂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都会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等。
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我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增长知识,充分利用这些知识运用到课堂中,提高教学质量。
研修日志
通过远程培训的学习,给我的感触很深。真正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还有多少没学到”,简而言之,就是人的一生要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作为跨时代的教师,这些都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做创新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引导型教师。教师如果没有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用几十年前你老师教你的知识和观念去教育现在的学生,那不是穿新鞋走老路吗?我想一个当今的教师,应同时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教师为“育人”而学习,作为教师,我们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基于一个教育者的学习,我们最终的追求是育好人,为“育人”而学习是教师的天职。我们应当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继续教育,当不断学习新的教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更好地滋润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田。
研修日志
通过本次培训,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民主氛围,使学生敢问
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我认为,作为一个小学教师除了应具有和蔼可亲的态度,大方的仪表,清晰而富有激情的言语等,还必须树立新的教师观,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在教学中营造积极、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
所谓问题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问题氛围之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数学。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教学中,应有意创设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该情境中,犹如身临其境,从而产生强烈的问题需求和迫切的探究心理,使他们乐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指导质疑方法,使学生善问
学生具备了敢问和想问的能力后,不一定就能把问题问得贴切,问得有高度。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他们最大限度地发现问题。
总之,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敢问、想问、善问,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和发展。
研修日志
通过本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努力做到:
一、提高教师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教师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使用形象的语言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也可以用其它的媒体辅助你的语言,使你的语言更加有说服力。
二、教师的仪表、姿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教师在体态、仪表举止和技术动作示范等方面应给学生以楷模,使学生产生羡慕的“心理定势”,这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标准的示范动作。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有80%以上的信息来自视觉,形象记忆在理解和保持记忆方面都明显优于逻辑记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用准确的示范,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
三、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我们或多或少的都有这样的体会,知识渊博的老师,总是受到学生的欢迎,这就是因为他渊博的知识已经在无意识中散发出了魅力,从而对学生产生影响。比如老师把相关的社会热点话题熔到课本知识里面来,还展示了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可能是在报纸上看不到的,只是一家之言,但是正是因为它看不到,学生才觉得新奇,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建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自身的亲和力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保持“教学民主”的观念,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如果学生觉得老师高高在上,就会望而生畏,从而小心谨慎地抑制自己的能力。应把学生当作朋友看待,尊重他们的人格,真诚对待他们,给他们以亲切感,学生发言时,允许他们答错可重答,允许发表不同的意见,允许评议老师,从而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例如平时教学中,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教师可以停下来讲讲幽默、笑话,或者是让几个学生做简单而有趣的游戏,调节课堂气氛。
总之,我们教师要通过营造气氛、创造条件、积极评论、激励发言,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以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逐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觉得作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爱孩子们,包容孩子们的童心,用孩子的心和孩子们相处。或许在工作中也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我会努力去爱我的学生们。我对有效课堂教学有了科学的定位思考,对如何有效教学形成了独特的见解。
1、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教学中,构建数感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换角,今年新课程全员培训又到了,怎样创新培训模式,才能使民族地区乡村小学教师进一步理解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才能够均衡地、高质量地实施新课程笔者总结反思这几年来新课程的培训方式,探索出一种新的培训模式——换角培训。即参训教师角色换成小学生,培训者角色换成小学教师,培训过程相当于小学课堂教学过程。通过换角培训,参训教师体验并感悟新理念新方法的每个细节及其作用,品尝和理解新课程理念,使他们在培训后得到较大的收获和提高。
3、注意新课导入新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虽然在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离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集体备课、研修活动培养了教师理解和把握教材的能力,唤醒了教师推进新课程的意识,小学数学研修组正在逐渐由“经验型”向“反思型”和“研究型”群体发展。在我们看来,课改与教研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下学期,我们还要把教后记只注重对具体实践结果的粗浅回顾,提高到对实践本身的深入反思,使“研”更有深度;同时有效地利用数学教师的博客,与同行交流思想,为学生提供服务。
第二篇:我的数学研修日志
河南省南召县石门乡第一中心小学
黄长武
我的数学研修日志1
通过参加远程教育培训,我觉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我通过深入学习,从而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二、积极研修,深刻感悟
通过研修学习,学了不少知识,为我营造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使我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我觉得在理论的形成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
三、反思教学工作,不断进取
在教学中,我不断思量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继续向优秀骨干教师学习,向有经念的教师请教。
四、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价值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数学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深深懂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都会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等。
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我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增长知识,充分利用这些知识运用到课堂中,提高教学质量。
我的数学研修日志2 通过国培的学习,给我的感触很深。真正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还有多少没学到”,简而言之,就是人的一生要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作为跨时代的教师,这些都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做创新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引导型教师。教师如果没有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用几十年前你老师教你的知识和观念去教育现在的学生,那不是穿新鞋走老路吗?我想一个当今的教师,应同时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教师为“育人”而学习,作为教师,我们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基于一个教育者的学习,我们最终的追求是育好人,为“育人”而学习是教师的天职。我们应当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继续教育,当不断学习新的教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更好地滋润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田。
小学数学研修日志3
一、营造民主氛围,使学生敢问
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我认为,作为一个小学教师除了应具有和蔼可亲的态度,大方的仪表,清晰而富有激情的言语等,还必须树立新的教师观,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在教学中营造积极、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
所谓问题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问题氛围之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数学。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教学中,应有意创设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该情境中,犹如身临其境,从而产生强烈的问题需求和迫切的探究心理,使他们乐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指导质疑方法,使学生善问
学生具备了敢问和想问的能力后,不一定就能把问题问得贴切,问得有高度。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他们最大限度地发现问题。
总之,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敢问、想问、善问,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和发展。
小学数学研修日志4
一、提高教师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教师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使用形象的语言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也可以用其它的媒体辅助你的语言,使你的语言更加有说服力。
二、教师的仪表、姿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教师在体态、仪表举止和技术动作示范等方面应给学生以楷模,使学生产生羡慕的“心理定势”,这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标准的示范动作。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有80%以上的信息来自视觉,形象记忆在理解和保持记忆方面都明显优于逻辑记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用准确的示范,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
三、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我们或多或少的都有这样的体会,知识渊博的老师,总是受到学生的欢迎,这就是因为他渊博的知识已经在无意识中散发出了魅力,从而对学生产生影响。比如老师把相关的社会热点话题熔到课本知识里面来,还展示了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可能是在报纸上看不到的,只是一家之言,但是正是因为它看不到,学生才觉得新奇,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建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自身的亲和力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保持“教学民主”的观念,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如果学生觉得老师高高在上,就会望而生畏,从而小心谨慎地抑制自己的能力。应把学生当作朋友看待,尊重他们的人格,真诚对待他们,给他们以亲切感,学生发言时,允许他们答错可重答,允许发表不同的意见,允许评议老师,从而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例如平时教学中,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教师可以停下来讲讲幽默、笑话,或者是让几个学生做简单而有趣的游戏,调节课堂气氛。
总之,我们教师要通过营造气氛、创造条件、积极评论、激励发言,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以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逐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三篇:数学研修日志
数学研修日志
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
一、找数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数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前、课后布置学生去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数学。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由于低年级小朋友刚接触数学,我们教师就更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从小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第一册教材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在“可爱的校园”情境图中,除了让学生数一数图中的实物外,教师还应把学生带出教室,数一数生活中10以内的数,使小朋友初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再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可创设学生去商店买学习用品,学生担当售货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而低年级的小朋友可以通过写数学日记的方法让他们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或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如星期天和妈妈上街买了哪些东西,共用了多少钱,你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大约要多长时间等等,也许,交上来的日记还都比较幼稚,语句不太通顺,但他们确实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年级的学生可通过数学活动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如要绘制学校的平面图,必须要量出学校的建筑物和操场的实际长和宽,按一定的比例才能画出来,再如通过填空一个鸡蛋大约()克、你的体重大约()千克、学校教学大楼大约高()米……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经验积累的重要性,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学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材中设计的许多案例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应尽量根据实际情况,模拟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环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可安排了一个游戏:请学生动手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平面图形。随后,再通过起名子,比较长的比较像的图形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图形。一节新的图形认识的学习,成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再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让学生看一个“猴子骑车”的动画,从中让他们体会到骑那种装有圆形做的轮子比较安全,也不会颠簸得厉害。同时也感知了“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相等”。这样引入新知,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血有肉,生动有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好数学利于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因此,易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在学习知识后,不考虑所学数学知识的作用,不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适应考试的解题能手。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让他们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的某些实际问题,他们是十分乐意的,这也是我们教学所必须达到的目标。
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以后,让学生在自己的照片装饰上精美的边框;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回家去帮助父母并计算房间地面面积、计算铺地板砖的数量及购买钱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预算能力、社会能力,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再如在一级数学活动课上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位小青年来到卖螃蟹的李大爷跟前问:“螃蟹多少钱一斤?”李大爷说:“30元一斤。”甲青年说:“我喜欢吃身子,只有一半应按15元一斤算。”乙青年说:“我喜欢吃爪子,也应按15元一斤算。”于是李大爷就把螃蟹分下来卖给了他们,回家的路上,李大爷仔细一算才发觉上了当,请你们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释一下李大爷为什么上当了?学生被这一情境引发了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了积极思考,这样学生不但加深了对乘法分配率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
可见,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高度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那么,一定会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同时也会越来越让人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会变得有活力,学生才会更有兴致地喜欢数学,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巩固数学甚至发展数学。数学生活化是教育现代化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掘来源于现代生活实际的内容,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的意志和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 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才能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第四篇:数学研修日志
数学研修日志
新课程改革呼唤着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的变革期待着教师改变传统的封闭型教学方式,实行开放式教学。所谓开放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态度、思维和能力出发,以激活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想象、去探索,形成科学品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实践。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变“学知”为“知学”。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实行开放,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呢?通过本次学习和在教学中得出的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开放师生关系,使教学气氛民主化
开放的师生关系以民主平等为基本原则,它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种开放的师生关系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以“师生对话”为基础,旨在表明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简单给予的关系,教师也不再是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而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平等、民主的交往关系和“伙伴”关系。二是师生之间的“顾问”与“主人”关系。即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发展活动指明方向,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和“顾问”作用;而学生则是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能动在生成、构建自身和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开放教学过程,使学生各有所得
在学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应重视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根据不同的课型,这种操作过程应当没有固定的程式,应当根据教师的个性以及学生的情况等多种因素决定具体的施教措施。
第一,注重引导学生自学思考。“自学”,即学生自己看书、理解教材,教师指导学习的方法;找出重点划下来,发现疑问做标记。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看书思考,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下一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勤思善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二,注意让学生在“做数学”中进行数学探究并发展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初三几何“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可这样引人:我们生活在丰富的图形世界里,圆和圆组成的图形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画面,你能列举两个圆组成的例子?由学生举出实例,丰富学生对客观世界中两个圆之间有着不同位置关系的感知,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可能。设计问题:由于圆与圆大小异同的多种不同位置,构成了多姿多彩的画面,你知道两个圆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吗?请画画看。这里不直接给出两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先让学生画一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获得不同的带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画两圆外离,把其中一个圆的半径逐渐变大,这时又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些现象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吗?通过这个问题的探究,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图形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互相依赖,了解“数量关系”是刻画“位置关系”的一种简明的符号语言,并得到两圆五种位置关系的判定。通过实验、制作、量度等活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尝试错误和成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发展个性特长。
第三,制造教学疑问,引发学生开展研讨和争论
①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内交流、质疑、解疑。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划出的重点,互相质疑、解疑,把没有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人都要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带动学困生,起到交流互补的作用,能激发深人钻研的意向。同时这样做,又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②积极开展小组间质疑解疑。首先,由学生把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并由学生按课本内容先后编上序号。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问题,正给了他们表现才能的机会;由学生按课本内容先后编上序号,加深了对教材知识体系的进一步认识。其次,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共同解决黑板上的问题,形成组间解疑。在此期间,对每一个问题全班同学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辩论。学生的质疑,以学生解疑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参与、指导、研究。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或和学生共同研究,或适时加以引导、点拨,但决不可能代替学生思考。
三、开放教学评价,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评价的实施,应该注意:第一,突出评价的主体性。数学开放式教学评价不能仅仅评“教”,更应该评“学”,即数学开放式教学评价应突出学生这一评价主体。评“学”的目的,就在于促进主体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来,不断进行自我调节并逐步向学习目标迈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第二,注意评价的整体性。数学开放式教学评价应掌握统一的评价标准,着眼于一节课的整体评价,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评价不同领域数学知识联系与教学,还应注意评价数学与其它学科知识的联系,更应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数学观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等素质的评价。第三,关注评价的动态性。教学评价的目的不应只是用总结性评价对开放式教学进行判断、或是给出一个等第,而应把数学教学评价与改进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紧密结合起来,着重从教学
四、开放探索空间,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放式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开放学习空间,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去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与实践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在感受新知的过程,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索,从而解决问题。第一、重视开展数学活动课。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开设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课,让学生从生活和劳动中寻找数学问题,拿到活动课上来,自我设计,自我解决,并且在学生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启发、互相交流。比如,开展数学竞赛、数学游戏、开展数学学习研讨和交流,举办数学讲座和展览。第二、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活用数学知识,让学生联系生活和劳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寻找数学问题。譬如在教学实习作业课《测量倾斜角》时,我就和同学们一起制作了测量工具,一起测量了国旗旗杆、教学楼、校园古树的高度。这些实际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应用、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他们的创造潜能,最终使他们达到灵活创造的境界。
总之,开放式教学的实施,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满足了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使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如何激发小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
课堂上教师们都喜欢那些口齿清楚,声音响亮,爱动脑筋,积极发言,敢于交流的学生。然而老师们会发现,课堂上这样的学生只有一小部分,大部分学生都是“观众”和“听众”,表现沉默。沉默的学生往往表现各有不同,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没有发言的愿望,学生身在座位,心不在焉,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二是思维迟钝,思路不清,没有发言的内容。当教师问题提出时,看似在认真思考,却不会思考,没有答案,当然也就不举手发言;考虑问题时,抓不住关键,缺乏条理性,或虽心中有数,但不会组织语言材料,不知从何说起,只是想什么说什么,语言不流畅,结结巴巴,出现较多口头禅。三是没有发言的习惯,这些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来到学校就是听老师讲课的,不是来发言的,于是稳坐泰山,似乎胸有成竹,却不举手发言。四是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些是性格所致,有些是环境所致,即使听懂了问题,有了答案,也缺乏胆量举手发言;回答问题时胆怯、紧张,无法镇定,使思维受阻。这些沉默的学生往往被教师忽视,失去了许多对话和交流的机会,不利于这些孩子的成长。
了解了小学生课堂口语表达中症结之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应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分解到训练的原则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具体做法如下:
一、提高教师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教师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使用形象的语言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也可以用其它的媒体辅助你的语言,使你的语言更加有说服力。
二、教师的仪表、姿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教师在体态、仪表举止和技术动作示范等方面应给学生以楷模,使学生产生羡慕的“心理定势”,这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标准的示范动作。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有80%以上的信息来自视觉,形象记忆在理解和保持记忆方面都明显优于逻辑记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用准确的示范,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
三、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我们或多或少的都有这样的体会,知识渊博的老师,总是受到学生的欢迎,这就是因为他渊博的知识已经在无意识中散发出了魅力,从而对学生产生影响。比如老师把相关的社会热点话题熔到课本知识里面来,还展示了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可能是在报纸上看不到的,只是一家之言,但是正是因为它看不到,学生才觉得新奇,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建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自身的亲和力
1、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保持“教学民主”的观念,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如果学生觉得老师高高在上,就会望而生畏,从而小心谨慎地抑制自己的能力。应把学生当作朋友看待,尊重他们的人格,真诚对待他们,给他们以亲切感,学生发言时,允许他们答错可重答,允许发表不同的意见,允许评议老师,从而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例如平时教学中,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教师可以停下来讲讲幽默、笑话,或者是让几个学生做简单而有趣的游戏,调节课堂气氛。
2、其次,教师要学会“微笑教学”的艺术。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绪会互相影响,尤其是教师的心境和情绪往往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也影响并制约着整个课堂的教学气氛。教师上课面带微笑、热情洋溢、精神饱满会给学生一种美的感觉,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课堂气氛就会宽松、和谐、愉快,否则教学效果就会背道而驰。
五、教给方法,正确评价学生的发言
其实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表现欲望很强,喜欢听表扬的话,经历的挫折太少。当他的发言得到肯定和赞扬的时候,就会调动他发言的积极性;当他的发言被师生无情否定的时候,就可能产生消极的作用。为此,经常向学生灌输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扬长避短”等观点。然后,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要求从发言的内容和语句,态度和礼貌,思想和诚意,思维和方法,勇气和胆识等不同的角度来评价,发现他们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一面,委婉而亲切地指导学生的不足之处。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不光是师生之间,还可以经常开展小组之间、生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保证每节课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六、树立榜样,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对小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经常表扬一些发言声音响亮的学生;发言质量高的学生;朗读课文有感情的学生;认真聆听别人发言的学生等等。语文课堂上,可以经常让学生当“小老师”,上台领读,教同学学生字等。正是这些“榜样”,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模仿对象,激励着学生不断进步,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各个争当榜样,跃跃欲试。
七、多加表扬鼓励,培养学生兴趣。小学生天真活泼,爱说爱动,平时在家里、在小伙伴中,无话不说、无所不谈。但不少学生上课时,变得羞怯、拘谨,他们害怕说得不好,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针对学生这一心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注意运用各种方法提高他们说话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不管讲得是否正确,都加以肯定。对被点名发言的学生,讲对了则热情表扬,若不讲或讲错了,则启发诱导,千万不能训斥。老师要善于为每个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先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当众独白,再让全班同学进行评定,评定的主要方法是让学生把别人讲话的优点讲出来,再让他向全班同学转述别人说话的内容。这样,班上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显示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舞台。
八、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发言内容。发言内容丰富多彩,容易激发小学生说话的欲望。平时布置学生听广播,看电视,阅读课外读物,观察图画,观察实物,参加劳动实践和科技实验活动等,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实际生活中摄取大量的有价值的说话材料,寻到说话的源头。训练的方式一般有看图说话、观察说话、想象说话、听后复述、听后辩论、讨论、讲故事、演讲、排演课本剧等。例如,可以利用一些课文的空白,进行适当的延伸和补充。
九、提倡循序渐进。对小学生发言要求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切忌起点过高,这样才符合小学生的实际。例如,以“我的妈妈”为题说话,低年级只要求学生讲出妈妈的外貌特征就行了,到了中年级就要求学生通过一件事,抓住妈妈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特征进行口述,表现妈妈的某种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这样,随着要求的逐步提高,内容的丰富,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总之,我们教师要通过营造气氛、创造条件、积极评论、激励发言,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以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逐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班级管理的四种有效方法
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好坏,对班级中所有学生的影响深远。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倡导者、教育者和指挥者,是学生个性成长的引路人,在班级建设中行使着多重职能,扮演着多种角色。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笔者总结出了“以情明理,真诚相待,宽严有度,身正为范”的班主任工作方法。
一、以情明理
在班主任工作中,情感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以正确的、正面的情感来引导和熏陶学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班的李浩同学,原来是学校出了名的捣蛋鬼,表现极差,从来不做作业,一上课就睡觉,还三天两头在学校惹事。我接任以后,首先让全班同学都接纳他,和大家一起给他情感关怀,并给他讲当前的形势,问他今后的打算,让他明白现在应该做什么。后来他逐渐有所醒悟,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了,也开始交作业了,这一可喜的变化让我很欣慰。
二、真诚相待
关心学生——关心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成长,还要关心他们的家庭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准确地把握他们的思想。我班有一个女生,平日里活泼好动、有说有笑的,可最近却心事重重,上课无精打采。看到这种情况,我首先做了家访,得知她的父母几天前离婚了,她现在跟父亲一起生活,而父亲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现在病又犯了,急需用钱。这个女生非常孝顺,为了能让父亲养病,她想辍学,外出打工挣钱。家访回来后,我召集班干部开了一个会,大家决定在班内发动一次募捐来帮助这个女生,让她感受班级的温暖。事后,这个女生非常感激地说:“我要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老师和同学们。”
尊重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现在的学生自尊心都很强,教师只有先尊重他们,才能得到他们的尊重。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班主任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耐心听取他们的建议,注意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
信任学生——心灵的沟通,是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关键,而互相信任是心灵沟通的前提,也是和学生进行交流的基础。班主任的信任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获得信心,也有利于师生之间团结协作,共创优良班风。
三、宽严有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要严,严是好事,但严有严的方法、严的策略,要做到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太严会让学生感到苛刻,缺乏人情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不能只靠凭空说教,要有章可循,要建立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让制度上墙,让学生加强自我约束,当然严格的管理也不能流于形式,要长期坚持,使学生逐渐养成习惯,变强制为自觉。
四、身正为范
曾经有学生问我:何老师,你们班上为什么总能保持清洁?学生总是那么有礼貌?”我的回答是:“我每一次进教室,只要一看见地板上有垃圾,不管是多脏的垃圾,总会伸手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桶里;还有我们学校偏远,多数学生走读,每次在路上看见学生经过,我总是微笑着主动和学生打招呼。这样就带了一个好头。”实际上,现在的学生对教师都具有向师性,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自己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行动来引导学生,感化学生,做好学生的楷模。
班主任工作面对的是活生生、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只有采用恰当的工作方法,才能从思想上启迪学生,从感情上打动学生,才能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学习。
第五篇:我的初中数学研修日志
我的初中数学研修日志
数学是一们基础学科,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步入初中。初中数学对知识的难度、深度、广度相比较要求更高,就有一部分同学由于不适应这种变化,数学成绩总是不如人意。其实,学习是一个不断接收新知识的过程。正是由于进入初中后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的影响,才使得成绩不理想。那么怎样学好初中数学呢?下面我谈谈我的看法。
一、认清学习的能力状态。
1、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能力状态关键因素之一,心理素质的良与差也就是是否具有面对挫折、冷静分析问题的办法。当学生面对困难时不产生畏惧感,面对失败时不灰心丧气,而是寻找原因,作出总结。
2、学习方式、习惯的反思与认识。(1)学习的主动性。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性,主动预习,制定学习目标与计划,主动复习。(2)学习的条理性。对老师所讲课的内容进行分类,分清楚哪些内容是重点,哪些内容是难点,这样有助于学习的效果和效率。(3)打好学习的“基础”。常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忽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不能牢牢地抓住课本,而是偏重于对难题的攻解,好高骛远,重“量”而轻“质”,陷入题海,往往在考试中不是演算错误就是中途“卡壳”。(4)不良习惯。主要有对答案,卷面书写不工整,格式不规范,缺乏对问题解决的信心和决心,遇到问题不能独立思考,养成一种依赖于老师解说的心理,做作业不讲究效率,心思不集中,学习效率不高。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1、抓要点提高学习效率。(1)抓教材处理。正所谓“万变不离其中”。要知道,教材始终是我们学习的根本依据。教学是活的,思维也是活的,学习能力是随着知识的积累而同时形成的。我们要通过老师教学,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并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把握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性。(2)抓问题暴露。对于那些典型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而不能把问题遗留下来,而要对遗留的问题及时、有针对地起来,注重实效。(3)抓解题指导。要合理选择简捷的运算途径,要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合理地选择运算过程,抓住问题的关键突破口,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4)抓思维训练。数学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重一个思维的过程,学习能力是在不断运用中才能培养出来的。(5)抓45分钟课堂效率。我们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如果不能很好地抓住课堂时间,而寄希望于课下去补,则会使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2、加强平时的训练强度。在平时要保持一定的训练度,适量地做一些有典型代表性的题目,弄懂吃透。
3、及时的巩固、复习。在每学完一课内容时,可抽出5-10分钟在课后回忆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细划分类,抓住概念及其注释,串联前后知识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最后:
1、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防止急躁心理,贪多求快,囫囵吞枣。
2、学习知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如华罗庚提倡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我们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对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进行加强,从长远出发,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有所收获,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