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挫折也美丽--由一次挫折引出的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卢洁
挫折也美丽--由一次挫折引出的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作者单位:扬州市竹西中学 作者姓名:卢洁
单位地址:扬州市竹西中学 225000
电话: *** 摘要:本文从学生的一次挫折入手,讲述了作者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从挫折中提取经验的一次工作实例。由这次工作实例引出对于学生挫折教育认识的几个方面:1,挫折的含义。2,挫折给学生带来的影响。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的方法。关键词:挫折,失望,引导,坚强,挫折教育
工作实例:
学校里组织元旦文艺晚会,各班选送一个节目,上报后由学校评选,优秀者在元旦晚会上表演。
这是我的学生进入初中后的第一次这样大型的文艺活动。学生和我都很重视。于是课间,活动课上,放学后都可以看到孩子们为准备节目而忙碌的身影。一个个小脸蛋忙得红扑扑的,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一周多后,我班的节目,由十个同学组成的诗朗诵《青春的色彩》诞生了。
节目初审结束后,学生喜气洋洋地告诉我:初审通过了。评委老师希望他们再加些动作,将这个诗朗诵更加精致化一点。我也很高兴,放学后陪他们将节目排了又排。
几日后,复审,学生们兴奋地告诉我:节目通过了。然而,就在当晚,事情出现了转折。负责评审的一位老师当晚打电话通知我,由于我班和初三一班级的诗歌在形式上有所重复,考虑到对于初三学生而言,这将是最后一次登台的机会。因此开会决定将我班的节目“枪毙”了。
放下话筒,心情挺沉重的。回忆学生们辛勤的付出和兴奋的神情,真是不想去打击他们。该如何对他们说,不至于让他们太失望呢?并且,在人生的长河中,他们也会不断地经历成功和失败,有时并不是付出了就会有所得。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如何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这样的挫折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发展。我意识到,我的引导很重要。
我认真思考后,忙活了一个晚上。第二天,班上开展了这样一节班会课。班会一开始,我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些从网上转来的图片。分别讲述了在困难,挫折面前,人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图片很有感染力,艰难的环境和人们坚定的眼神构成一幅幅让人震惊的画面。其中一幅画是这样的:在大山里高低不平的台阶上,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家,用她那瘦弱的身躯背负着比她大许多的一捆柴火,正坚定地走着。画面上写着: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坚强,那么她呢?这些令人震撼的图片,配上我挑选的舒缓音乐,一时间,班上鸦雀无声。学生们沉浸在这些图片之中。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可以看到有佩服,有感动,也有思索。图片播放完后,给了他们一段时间来思考,回味。然后请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一时间,众说纷纭。基本的意思都是: 困难不可怕,人心才是最坚强的。等他们说得差不多了,我话题一转,请这次表演诗朗诵的学生们上台为全体同学表演。十个表演者面面相觑,显然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非常惊讶。依言上台后,将他们精心准备,其中也凝聚着全班同学灵感和心血的节目表演来。
“暖风吹过的季节,天空清澈如洗„”
十个小表演者声音抑扬顿挫,举止落落大方,将十几岁青少年的青涩,激情,活力演绎得栩栩如生。节目表演完,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问:“我们班的节目好不好” “好”众口一词。那么底下开始引入正题。
“可惜,由于我们和初三一个班级的节目形式过于相像,而你们的初三学哥学姐们只
有这最后一次的表演机会,所以,这次我们的节目被换下了„”
“啊„”“什么?”看得出来,打击是巨大的。整个班级都很震惊。失望呈现在每一位同学的脸上。
“可是,同学们,机会还有的是。这是我们的一次挫折,就像刚才我们看的那些图片,就像你们说的。人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大大小小的失败,挫折和困难。关键是看你们如何去面对。不能看到别人坚强地面对,就感动,就羡慕,轮到自己就不能接受,就抱怨。难道我们不能像他们那么坚强地来面对这样的挫折吗?”
沉默,班上一篇沉默。学生们在思索。我继续:“同学们,这儿是一则故事,大家听听看。”我请了一位比较擅长朗读的同学上台读我精心准备那个故事。
“《蜘蛛的故事》。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壁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刚下过雨,墙壁很潮湿。它爬到一定高度就会摔下来。虽然它一次又一次地向上爬,但还是一次次地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它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呢?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故事读完了,我问道:“从这个故事里,你们想到了什么?” 甲同学举手:“ 我觉得哪怕是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就像我们以前听过的一个故事:在看到同半杯水时,悲观的人只会哀叹不幸,而乐观的人会庆幸还有半杯水。”
乙同学:“政治书上说,一个事物都有两个方面。就像硬币啊,剑啊都有两面一样。关键是看我们看到它的哪个方面。”
丙同学接上:“对的。我想,第二个人和第三个人就做得很好。看到了事物好的一方面。而像第一个人,只盯着不好的一面,只会让他自己难过。” „
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真不愧是十四五的青少年们,他们的脑子是如此的活跃,他们这么能够学以致用。等他们说得差不多了。我由衷地感到喜悦,夸奖他们:“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是的。事物往往有两面,好好坏坏,是是非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在看待事物时,应该多一些积极的心态,少一些消极的心态。是谁说的呀,心态决定一切。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坏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
这时候,班上的气氛已经一扫之前刚听到节目被换掉时的凝重。我问:“那么,同学们,现在再来想一想我们的节目。虽然它没有能够最终亮相于全校师生面前,它留给我们的就只是惋惜和失望吗?”
一个个小脑袋在积极思索。
班长举手了:“老师,我觉得我们的节目很好。而我们也已经在整个节目的准备,调整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大家都很团结,张悦同学创意很好,许杰同学读得特别棒„我也在其中发现了我们班上很多同学的优点和长处。这难道不是收获吗?虽然最后我们不能登台给全校师生看,我们已经做了最好的自己了啊。” 讲得真好!都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带头鼓掌。其他同学也纷纷发言,说他们在这次节目表演中的收获。本来,事物有好坏,关键也是看人们看待他们的方式。而年轻如他们—我的学生,我可爱的孩子们,在青春面前,一次挫折算什么呢?就像他们诗歌中所朗诵的,“青春,从我们选择了以后便定格了人生航向
青春,从我们选择了以后便迎来了风雨兼程 青春,从我们选择了以后便注定了奋斗无常 青春,从我们选择了以后便变得绚丽辉煌。”
拥有着青春的他们,有什么好怕的呢?挫折并不可怕。好好面对,挫折也可以很美丽。这一次班会在愉悦的气氛中结束。
案例分析:
在漫长的人生中,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挫折在所难免。正因为这样,如何去面对挫折就成为很重要的问题。而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如何引导学生去积极地面对挫折也成为一个很大的挑战,一个不得不认真去面对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什么是挫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挫折的定义是:“社会心理学上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而产生的心理状态”。[注①]它的具体表现为失望,痛苦,沮丧,不安等。挫折可使意志薄弱者消极,妥协;也可使意志坚强者接受教训,在逆境中奋起。一般来说,挫折总是先于成功。不能正确处理好挫折,很难走向成功。歌德说过:“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释放。” 如果态度正确,正确地对待挫折,在挫折中,学生是可以收获到成功的种子和希望。
其次,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我们应该有能力意识到,挫折会给学生带来哪些反应?
一、在情绪方面:挫折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压抑感,一种失败感。在挫折中,学生可能会灰心丧气,焦虑不安,敏感多疑。比如,我刚告诉学生节目被换下来时,他们那种毫不掩饰的巨大失望,是他们真实心境的写照。
二、在自信方面:一个自信的学生也是不可能完全避免挫折的,而挫折恰恰是对学生自信心的挑战。一次次的挫折,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和处理,可能会导致学生怀疑自身能力。久而久之,容易丧失对于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失去对于高目标的追求,产生逃避的心理倾向。
三、在性格方面:挫折会使一些学生变得抑郁寡欢,不愿和同学老师交流,或者容易焦躁,生闷气。
四、在理智方面:没有被正确对待的挫折抑制了学生正确的心智活动。容易使得学生把失败归于他人,坏境,从而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借口,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说实话,班会的一开始,当我告诉学生节目被换下来,并且是因为初三年级的特殊性时,我很担心,怕同学们会将所有过错怪罪于初三同学,从而产生心理不平衡。所幸,在正确的引导下,学生们没有一个人将这次挫折推到学校的“偏心”或者是“不公正”上。
五、在行为方面:挫折容易使学生表现出直接或间接的攻击性行为。这样的攻击性行为是他们心理没有被及时和正确疏导而引起的。他们用这种攻击性行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综上所述,挫折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和生理的不良反应。对于挫折可能带来的这些不良反应,我们决不能坐视不管,任由其发展是对自己学生的不负责。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呢?
首先,一位教师要做的就是,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感受他的伤心和失望。这次节目准备的整个过程我都看在眼里,那么多的学生付出了他们的心血,时间和精力。听到节目通过复审时,他们是那么的激动和欢欣。这时候,陡然告诉他们节目被换下的消息,别说是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是一个付出了心血的成年人而言,也是一个打击。这种时候,理解他们的失望和失落,并且同时肯定他们所付出的,这样他们才不会从心底里抵触教师下面的循循善诱。
其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在精神上对挫折要有所准备。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人生能有几回搏”这句话固然说得豪放和洒脱,但“人生总有几回
挫”则更反映了人生的哲理。“人生道路上既然挫折没有办法避免,那就只有增强抗挫折能力了”。[注②]让学生明白挫折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同时想象没有任何波折的人生岂不是很没有趣味? 看过一则新闻报道,武汉市蔡甸区中学生何伶俐高考后精神极度紧张,害怕失败,终于走上了自杀的不归路。在他死后,高考成绩出来,他考得很不错。其实这里成绩的好坏已经不是重点,一个连这样的压力都抗不住的同学以后走上社会时,又能走多远呢?面对稍稍一点挫折就可能让他走极端。像这样的悲剧,不能不说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失败。在学校里,教师平时的引导很重要。帮助学生正视挫折,正确地对待挫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和消除挫折,还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在这次班会上,我很好地使用了政治书上所教导的“事物具有两面性”这个理念,引导学生去充分认识挫折的积极作用,把它作为提高学生精神力量的好机会。而不是把注意力放上无用的感慨上。不要抱怨,而要依靠理智去发掘挫折积极的那些方面。
再次,可以利用榜样进行挫折教育。中学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而一个好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提供可供模仿的勇于战胜挫折的榜样,对于加深学生对于挫折的认识,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和热情,从而转化为战胜挫折的信心,勇气和动力。在这次班会上,我首先展示的几幅图片显然也让学生们感触良深。图片上的人们面对那么艰难的处境,尚能执着地生存下去。那样不屈不饶的精神正是学生的学习榜样,也给了学生更多的面对挫折的勇气和热情。学生会不自觉地拿这些人的处境和自己比较,然后发现原来自己遇到的一些小小的挫折算什么呢?这时候,挫折就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挫折也能够成为他们新的努力的起点和新的成功的台阶。
最后,多开展实践活动,进行挫折教育是教师教育内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应当利用班会课等适宜时间,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研究表明,早年的挫折经验对成年后的影响很大。一个从小经历过挫折磨练的孩子,成年后更能有效地适应环境。所谓“自古雄才多磨难”。而在中学时期,正是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的时候,教师这个时候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次我班的节目被换下,这件事也可以被轻描淡写地说一句,“由于种种原因,我班的节目被换下”,而不去考虑学生的情绪,也不去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这件事。那样的话,短时间,也看不出有什么大的问题。最多学生牢骚几句,失望几天。然而,作为教师而言,也就失去了一个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的好机会。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从长远来看,是对学生的发展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没有挫折,也就无所谓成功。不战胜挫折,则永远受挫折之累。人只有不断地从挫折中吸收教训。培养一种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才能走向成功。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帮助他们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形成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注①]吕叔湘·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171页
[注②]魏书生·与父母对话家庭教育 ·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76页
第二篇:《挫折面前也从容》教学反思 - 邯郸科学教育研究所
《挫折面前也从容》教学反思
邯郸市第六中学
白松林
我有幸参加了邯郸市2012年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评选活动,这次讲课对我来说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2012年月24日再邯郸市育华中学上了一节课,现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的点滴心得体会回报如下:《挫折面前也从容》这一课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学习联系比较紧密,学生比较感兴趣,学生在生活中都有一些初步的有关挫折的生活阅历,依据教学要从学生经验和知识的水平出发的教学规律,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突出时代特征,引导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战胜挫折的方法。我在教学时十分强调新课标理念,采用以合作探究法、学生自主学习法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以实现思想品德课“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目标。通过这一节课,学生基本上认识到了挫折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挫折对人生具有两面性,挫折是可以战胜的,很多学生也树立了战胜挫折的信心。课堂上我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如下重点和难点。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浅、不能全面地看待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他们可能片面地认为挫折只会给人带来痛苦和磨难,没有看到挫折对人格发展和智力的开发起激发和促进作用。因此,我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一内容确定为难点,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后,渴望战胜挫折,但不知道正确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方法,将有助于应对挫折,因此将“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确定为重点。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需要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依据教学要从学生经验和知识的水平出发的教学规律,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师生对话法。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方法,更应重视学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我主要引导学生对比思考、自主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反思,努力营造一种和谐、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主导作用。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整个一堂课下来学生的表现都很好,特别是各个小组的组长非常尽到责任,因为他们的积极参与整个课堂显得更加活跃。整个课堂活动安排比较科学,而且学生也比较感兴趣,例如,“谈挫折经历”、“辩论赛”、“讲故事”等活动非常的吸引学生,因为这方面他们知道的比较多一些。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课堂中所涉及的材料贴近学生实际,使得同学们能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培养他们战胜挫折的信心与勇气,并通过老师的引导让他们把握了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学生的表现都很好,但由于时间太仓促和自己的经验不足,课堂中的辩论赛组织得不是很成功,学生有点死板,老师的点评也不是很及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课堂教学只面对全体,忽视了个体差异,尤其是后进生,关注着力度不够,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更多,他们对挫折更敏感一些。课堂上各个环节的衔接不是那么的自然,有点强硬的感觉。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新课堂活动中培养教师自身课堂驾驭能力的重要性。
第三篇:《挫折面前也从容》教学反思 - 邯郸科学教育研究所
《挫折面前也从容》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七年级(下)政治第三单元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第二框的教学内容,教学中坚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出发点,立足本校实际,通过多媒体教学,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就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概述如下。
一、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
1、利用多媒体资源,化难为简。
利用技术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新颖独特,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一教学内容的理解难度较大,主要是因为学生生活阅历浅、不能全面地看待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他们可能片面地认为挫折只会给人带来痛苦和磨难,没有看到挫折对人格发展和智力的开发起激发和促进作用。因此,教学中充分利用典型事例和图片解说,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明白挫折具有积极作用,明确“智慧是人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挫折后赢得的最宝贵的礼物。”
2、时政热点贯穿全文,充分体现教学的时政性。
用2008年春节前夕“冰雪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导入新课,用温总理亲临灾区与军民一起抗击冰雪、抗震救灾引入教学,说明要从容面对挫折,要增强信心和勇气;用刘翔因伤退出赛场,赛后加强治疗并恢复训练,鼓励学生要勇敢面对挫折,挑战挫折;用中国政府从容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说明我们应该积极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3、通过视频歌曲,增强信心和勇气,激发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
在课件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巧妙设置视频歌曲,使静态的教材与动态的课堂有机结合,通过视觉和听觉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利用故事情节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用片段《舟舟的故事》和舞蹈《千手观音》增强学生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用抗震救灾视频歌曲《从头再来》和《永不放弃》贯穿课堂教学,前后呼应,使学生在共鸣中激发强烈的责任感和民族精神。这样做能给学生形象、直观的感觉效果,学生既能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提高能力,增强自信心,又能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4、展现优秀人物,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励学生勇敢战胜挫折。思想品德课忌讳说教,讲究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收集学生身边熟知的事例来展开教学,力求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特别是通过展现学生熟悉的优秀人物的动人事迹,来形成榜样效应。政治家林肯、邓小平,科学家爱迪生,音乐家贝多芬、聂耳,歌手杨光,体育健将邓亚萍、刘翔,航天员杨利伟、翟志刚,“当代保尔”张海迪等等,这些优秀人物的感人事迹,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巧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教学中,通过“冰雪无情人间有爱”、“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等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身临其境,使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展现,让学生明 白:要从容面对挫折,只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精神,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协作,有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我们一定能战胜各种挫折。用名著《西游记》中美猴王“斗智斗勇,降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保护唐僧取得真经”等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进而展开探究活动“战胜挫折,我有方法”,引导他们创造性思考问题。这种探究式的情境教学,能够培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益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有待完善的地方:
1、课件教学信息容量大,必须加强课前的准备工作。
学生经常听到的、看到过的人物,自然心中有数,而对于一些历史人物,则比较生疏,这必然要求学生在课前要收集查找有关司马迁、孙膑、彭加木、钟南山等人的简历及主要贡献。以便课堂活动时可以节省阅读时间,又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应立足基础,用好课本中的阅读材料。
由于受教材排版的影响,学生收索答案时往往采用就近原则,很容易存在答非所问的情况。如课本第68页相关链接“彭加木”的故事,所要解决的是第67页战胜挫折的第一种方法“要战胜挫折,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可有部分学生认为是第68页第二种方法“要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因此,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材料,做好实际材料与理论知识的衔接工作,处理好知识信息与学生思维活动能力的关系。
3、应加强价值观教育,注重情感升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民族精神。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育学生勇敢战胜挫折,还要教育学生明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道理,让情感得以升华。“5.12”大地震使汶川人民遭受重大挫折,我们远离灾区,但我们心系灾区,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支援灾区人民度过难关;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离不开军民团结协作,需要国家的坚强后盾做保障,这把党和人民的关系拉得更近。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重创,而我国政府却能沉着应对,与世界各国共同克服困难,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空间,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我们已储备了充足的“弹药”,随时都可以提出新的刺激经济的政策。这两次行动充分展示了国家面对困难和危机时高效运作的能力和决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集中体现,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通过这样的升华引导,可以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以上两大方面是本人在担任县级公开课教学中得到的教学体会,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发扬长处,改善不足,也诚望得到同仁的支持和提出宝贵的教学建议。
成功之处:这一框内容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联系,学生在生活中都有一些初步的有关挫折的生活阅历和知识,依据教学要从学生经验和知识的水平出发的教学规律,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突出时代特征,引导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战胜挫折的方法。本节课采用以合作探究法、学生自主学习法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以实现思想品德课“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目标。通过这一节课,学生基本上认识到了挫折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挫折对人生具有两面性,挫折是可以战胜的,很多学生也树立了战胜挫折的 信心。
不足之处:但由于时间太仓促和自己的经验不足,课堂中的辩论赛组织得有点乱;同时课堂教学只面对全体,忽视了个体差异,尤其是后进生,关注着力度不够,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更多。这些问题反映了自身素质亟待提高。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教师素质活动的意义。
我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认为思想品德课上的是否成功,关键是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了,而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又是重中之重。所以我设计这节课时候,把重点放在这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面,即树立正确的挫折观,磨砺坚强的意志,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靠灌输获得的,而是靠体验和感悟获得的。为此对教学做了这样的设计:以小型剧〈〈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为主线,配以小组讨论、故事讲述、案例分析、小游戏等形式与学生一起探究学习本课,思路清晰,一气呵成。
我在教学中喜欢做一些新的尝试,我在我校第一个尝试用课件教学,我尝试过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总结当堂课的内容,我尝试过学完一课时,让学生提出有关本堂课的生活中的疑问,大家一起探讨。这次我在给儿子读书时,发现外国的学校很喜欢排一些戏剧,所以我也想尝试一下,当然条件十分有限,效果不是很好,但我觉得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阅历,锻炼学生的意志,尤其是参加表演的几个孩子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更深的感受榜样的力量,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克服挫折的决心,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另外,在这堂课中我还主要采用了故事教学法,这是我这学期在教学中的教研课题,故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实践中灌输式教育所导致的沉闷、僵化的局面,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加深学生理解,做到深入浅出,让小故事活跃大课堂,让小故事铸成大智慧.在开学的一个多月的实践中我也确实发现故事是学生最 3 喜欢接受的方式,每次在课上一提讲故事,就立刻会吸引几乎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体会故事的意义,受到回味无穷的教育。
不足之处是这堂课相对来说,我讲的多,学生说的少,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也较少.标签: 老师
.挫折面前也从容”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挫折面前也从容”教学反思
一、让学生通过课前探究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作为组织者就要给学生创立自主、探索、合作的空间,让学生发现、寻找、搜索和利用学习资源,共同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积极的心理氛围。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战胜挫折,我设计的活动环节是:寻找成功者的足迹。全班分成4个小组,要求介绍4个中外古今的名人或者现实生活中的成功人士或长辈的故事,介绍故事的方式可以是做成的课件,或者抵抗挫折经历的图表,甚至图画、录像,但每一组都要归纳出成功者在困难、挫折面前分别采用了什么应对挫折的方法。
探究学习活动的很多环节是在课前就已经进行,而课堂则是学生们探究活动的汇报场所。在本次课前进行的探究活动中,有一个小组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情况,所谓“特殊”,就是探究挫折的活动本身就真的遇到了挫折。
第一组原定采访一位劳动模范,但劳动模范不肯跟他们说她的挫折故事,说“那是她的隐私”,只说了方法。学生们在遭遇挫折的情况下,还是根据收集到的材料,做出了相应的课件,但表示并不满意。在这过程中,我指导学生:首先,我们必须尊重他人的隐私;其次,还是要注意采访完整性,否则,在课堂汇报时,其他同学会听不明白。在我的鼓励之下,该组同学再次采访这位劳动模范,这一回,他们拿到了劳动模范写的一本书和相片,但仍然没有拿回想要的“挫折”。
我提醒她们:劳动模范出版了一本书,那么写作和出版这本书的过程中一定遇到过不少挫折,何不就让她谈谈写这本书的挫折故事呢?同学们于是第三次访问这位劳动模范,而这位劳动模范也终于爽快地跟他们讲了写书过程中的挫折故事。该小组成员终于在战胜挫折之后,将劳动模范写书的挫折故事做成了精彩的课件。
作为老师,我为她们的坚持、认真和不懈而感到欣慰,她们的采访活动本身就是一次挫折→战胜挫折→享受挫折→走向成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的魅力在这里展现无遗。在课堂上,这一组虽是第一个汇报,但却是最镇定和出彩的一组。
新课标提倡老师只宜“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把三分之二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做。所以,我安排四个小组的汇报占了20分钟的时间,大家分别找到了十几条战胜挫折的方法。探究活动得以体现《新课标》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得到充分发挥。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它既强调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和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合作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的灌输者。具体而言,在知识建构中,教师是外部的辅助者、支持者,提供学生建构知识所需要的帮助,其主要的职责不是“给予”,而是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索和利用学习资源构建学习环境,引导、扶持和促进学生学习。
总之,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让我们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天空,让他自己向前走。
二、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活动交流提高的场所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新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导向,关注学生的现状是开发课程资源的基本观点。因此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爱好、知识等都构成教学课程资源的有机部分。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我在备课时,不但关注教材、教案、更加把精力放在了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困惑,在课堂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因为我对学生的了解,我在本课还设计了:我眼中的强者这一活动环节。老师作为记者,采访了在初一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的蔡欢欢,曾经在心理室泪流满面的欢欢,在期末考试就成为了全级第一名,成为第一个上学校电视介绍学习方法的女孩,她战胜挫折的方法很值得全班为学习苦恼的同学学习。
第二个采访对象是班里管理能力最强的黄雪芬,因为在这个班刚刚竞选完班干,黄雪芬的票数第一,继续任班长,很多孩子因竞选失败,倍感失落,而她的回答更让很多孩子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
第三个采访了作文最棒的拿奖专业户陈宏槐同学,因为他出色的文章令很多原来在小学作文数一数
二、很自信的同学变得很自卑,而现在在陈宏槐面前却相形见绌了。通过采访,陈宏槐谈到如何练笔,提高自己的写作,希望对其他同学有所帮助„„
我认为,做老师要有这种“活资源”的意识,学生的兴趣、意见、观点、建议、乃至 错
误,都是教学过程中生成性的鲜活的资源。如上课中,第三组正看着课件汇报采访情况,突然电脑死机了,他们惟有坚持把采访汇报完,我也因此采访了这两位遇到困难冷静应付的女孩,正如布鲁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第四篇:在《顶碗少年》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教学案例
在《顶碗少年》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教学案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基于此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深入挖掘教材和教学活动中的教育资源,适时地对小学生挫折教育,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帮助他们摆脱困扰、安心学习,提高心理能力,促进人格的完善,培养快乐、自信、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本教学案例就在《顶碗少年》一文教学中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
我将本课的目标确定为: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养小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达成这一目标呢?
1、以预设的“林肯不畏失败”的故事引入本文教学,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进行心理铺垫,抓住了林肯“多次失败”、“最终成功”的对比,通过这种对比,让小学生形成了基本的情感态度。
2、引导小学生品读描写少年三次表演“失败-失败-成功”的三大意象(少年神态、碗、观众反应),从而感悟表演的高难度和表演现场的紧张气氛,进而体会顶碗少年面对挫折时令人惊叹的信心和勇气,知道顶碗少年那股拼搏劲。
3、组织小学生讨论:少年终于表演成功,难道仅仅是因为老人的一句话吗?还有什么促使他重新燃起希望之火,开始第三次表演?(少年的成功和信心,不仅来自老者的鼓励,其实更要紧的是内因:他抗挫能力强,有毅力。)
4、讨论,辩论:少年的表演能否真正算得上成功?故意进一步将矛盾激化,让小学生在“成功”与“不成功”的辩论中进一步明白道理。
5、以林肯的故事和顶碗少年的启示结尾。【是的,人的一生是搏斗的一生。只有敢于搏斗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天!】
6、设身处地,让小学生进入情境。让小学生换位,换成少年本身、观众和老人,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当时的情境,加深对主题的感悟,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在面对挫折时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7、要求小学生写读后感,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8、要求小学生收集一些中外名人战胜挫折的名言警句和实例。
二、教学策略分析
每个学期,总有小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好而逃学;总有小学生自制力差,意志力薄弱,遇到挫折就赌气离校;总有小学生在家不听父母的话,常跟父母拧着干„„以上小学生的行为,反映了现在一部分中小学生由于从小养尊处优,被父母过分的溺爱和娇惯,吃的苦少,受的挫折不多,因而心理素质较差,抵抗挫折的能力较差。当他们在学习或生活中一遇到困难、挫折时,不知道如何应对,不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解决,而往往采取回避、逃脱的方式,有的甚至轻生酿成悲剧。因此,目前在我国小学生中加强挫折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且刻不容缓。本案例中,我采用“对比”、“讨论”、“换位思考”等方法,调动了学生自己的人生体验,进行换位思考,让学生在探究交流活动中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从而增强耐挫力和受挫后的恢复能力。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耐挫折能力,我还对课文进行了拓展延伸,要求小学生写读后感,收集一些中外名人战胜挫折的名言警句和实例,好多学生通过写读后感、收集一些中外名人战胜挫折的名言警句和实例,真正懂得了要坦然面对挫折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三、课后反思
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有很多,本案例仅仅是冰山一角,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有诸多种,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深入挖掘课文中的心理教育契机,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灵活地挖掘教材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心理的健康、人格的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