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莫让审美流失于语文课堂
莫让审美流失于语文课堂
——学习蔡林森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例谈
开发区觉民中学
罗仕红
【摘要】近年来,蔡林森校长在洋思中学提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新课堂教学模式风靡全国,效仿者层出不穷,可东施效颦的也不少。语文是美的艺术,应在学习中莫让审美流失于语文课堂。
【关键词】语文课堂 新课堂模式 审美 流失
中国课程教育的改革,长江前浪、后浪,滚滚长流着。这个学期,新浪潮也来到了我们这所农村中学,大到专家报告,小到科组讨论,我们都在谈论着风靡一时的新的课堂模式——蔡林森校长在洋思中学提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洋思中学出名了,以三流的办学条件、三流的师资基础、三流的生源质量和常规的课业负担取得了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这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大胆的新课堂改革。在让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就接连引发起一股股向洋思中学学习的浪潮,这是好事,毕竟这是进步。可我总怕中国人“一窝蜂”的性子,所以我老是抱着谨慎的态度去听取。
洋思中学在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把学生解放出来,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了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导的地位,符合新时代教育的需求。这让我这么谨慎的人也不得不为其折服,也加入了此新的教学模式的学习浪潮中。但在学习的同时我又在想:向洋思中学学习的浪潮此起彼伏,真正能吸收其本质
内在的又有多少呢?
“这下子老师轻松多了„„” “多搞点题目让学生练就行了„„”
“学生能不能成才不是教师教出来的,是他自己学出来的。„„” „„
浪潮中言论哗然而起,邯郸学步,这种学习的效果不得不让人思考。蔡校长多年教育的心血,凸显的是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拳拳之心,岂容如此草率理解?
本着对蔡校长的敬仰,对语文的热爱,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想提出以下呼吁:针对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在学习新课堂模式的同时应莫让审美流失于语文课堂。以此共勉!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这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其基础知识——作为汉语构成要件的字、词、句语法规模,都必须以文章为载体,不可以孤立存在。文章也不是字、词、句的简单组合。文章作为语文教材的主体,具有它自身的特点,其原作本身就是个性心灵的抒发,记叙了自然万物,世态变迁,人生哲理,充满了美,我们不能忽视语文自身审美性的存在。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提倡新课标改革的革命根据地,语文教学就是美育的一个重要根基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让我们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忽略了语文自身的特点,忽略了语文的审美特性,僵硬地理解成简单的“多给时间学生做题,然后教师稍作评析”的课堂模式。老师是轻松了,课堂省了不少力气,可却把语文课堂弄的机械化、单一化。例如,在
上杜甫诗歌《登岳阳楼》时,有教师粗粗就设了这么一道题:“诗人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诗人登岳阳楼抒发了怎样的情怀?”给了很多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教师就一一请学生回答,再做评析。在这过程中,我们感知到整个课堂都是静悄悄,老师轻松,学生似乎更轻松,学生要么一头雾水,要么干脆干别的事情,教师请学生回答,其实更多的都是教师自问自答。在尝试用新课堂模式,结果却回到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唯理性教学模式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这样不但不能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
事实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其实无论是对我们老师还是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我们教师,它要求我们充分理解教学大纲和学科特点,特别是对我们备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以学定教,教师的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集中解决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就走旧路,回到以往应试教学模式,僵硬无比,艰涩乏味。特别是我们兼具审美的语文学科,美就这样慢慢流失了。因此我在学习此新课堂模式时,做了以下几点粗疏的尝试,力求还审美于语文课堂。现作罗列,以求共同探讨。
一、教师应以美的姿态说美。
新课堂模式强调学生课堂的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能从此轻松。“言传身教”,我想一个语文教师,作为审美主体,要想在课
堂让审美灵动,让课堂有效活跃的话,首先自己得先具备较高的审美修养,“己之昏昏”,如何能“使人之昭昭”呢?
我们要教会学生什么是美是丑,故我们自己就得先知晓辨析。黑格尔曾说“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我们要有健康的审美观,教学之余还应该有的放矢地阅读优秀的中外文学名著和了解一些相关的美学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和道德修养,以健康高尚的光辉教师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
另外,在课堂中,我们教师应以美的姿态说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知识的传授引导人,不同于舞蹈演员、不同于播音员,有自己的职业的个性化形象。同样的道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形象也应和其他教师有所不同。尤其在新课程的理念下,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语文教师更应有自己的课堂艺术,有自己的独特形象。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谈都应是语文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白居易)”课堂之所以令人倾倒,我想首先在于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感情,而深厚的情感得靠精妙的语言,和谐的音韵节奏,深刻的思想内容。我们若把洋思中学新课堂模式曲解成像数理化那样冷静的推理,公式般的语言,那文章的意,作者的情,意境的美,又将如何授之以人呢?语文中最本质的审美价值不就随之流失了吗?
二、抓住美的因素,巧设课堂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生面对语文课文,不
仅仅是一大堆优美的语言文字,而且是对美景的欣赏、对美的生活的感受、对美的精神的感悟。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我们教学中宜结合考纲,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巧妙地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新课堂模式中提出“教师进课堂的任务不是去讲,而是组织学生学。”故我们在备课时不但要把握语文美的因素,更要灵活巧妙地以美的因素来设置课堂提问,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中渗透审美教育,提高课堂效率。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在上杜甫的诗歌《登岳阳楼》中,我就设置了这么一道问题:“诗歌写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抓住诗句来分析。”这是高考诗歌考察的重点,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后分组讨论,在讨论中让学生感知身体单薄多病的老人却包含着极其宽广的胸怀和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这就是这节课的美的体现。针对我班学生底子参差不齐,自学能力差,接受式学习已成主要学习方式的特点,我就想起洋思中学的新课堂模式中的“兵教兵”的方法,何不用此过渡呢?学生互助学习,既能发挥学生课堂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语文中思想美的光芒,何乐而不为呢?可见,抓住语文中美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巧妙地设置课堂提问是有效课堂的前提。
三、勾连想象,创设“美”的情境。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找出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的契
合点。语文中的审美点很多,但我们作为教师的就应该把课本中抽象的审美化作我们学生身边的审美体现,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连想象,课堂才不缺失真正的美。
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黄河的水怎会从天上来?”我们抛开苍白的评析,把课堂交回给学生,让学生在讲台演绎李白的潇洒,在课堂里吟诵文章的跌宕,在课本里穿越时空的彩虹桥„„,也许此时是浩瀚无际的大海,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是滚滚东去的长江„„。而此时想象在学生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非常好的教学模式,在实施前我们应该真正的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讨论,能够把这种教学模式与语文最本质的审美价值、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学习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指引下,开展具有我校特点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语文是德、智、美的统一,处处闪烁着思想美的光芒,对真、善、美的弘扬和礼赞,对假、丑、恶的批判和鞭挞,所以无论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改革,我们作为语文教师的都应该帮助学生真正认识文章的美,莫让审美流失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0年10月21日
2014/6/26
第二篇:王君老师语文课堂审美教育的启示(本站推荐)
王君老师语文课堂审美教育的启示
太原市迎泽区双南小学 刘翠
内容提要 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中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如何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从王君老师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教师应从教材整合、课堂对话、文本解读、朗读教学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同审美化教学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够达到语文教学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中学语文 课堂 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品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1]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要分辨美丑,更要培养学生敏锐感知力、丰富情感力、独特想象力、深刻理解力和一定的判断力。” [2]所以说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落实审美教育的关键。
美育的任务之一,就是正确认识美的各种形态。而语文课文,可以说是集各种形态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系统。因此,我们就需充分利用这一美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就美的存在形式而言,中学语文课文中涉及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一切使人赏心悦目的事物具有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自然美是非常广泛的,教材中写景状物的文章往往表现出多姿多彩的自然美。如:朱自清的《春》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自然景物,从而表现出春到江南的艳丽、柔和、温馨、生机勃发的美。《苏州园林》则使读者感知到园林的图画美。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的美和人的美,它包括人物美、社会斗争美、劳动美等。其中人物美在社会美中占据中心地位,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步的人生观又是人物美的核心。《木兰诗》中的木兰深明大义、刚毅勇敢、勤劳善良、不图功名而又胸怀柔情。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芸芝热爱学生、热情公正、温柔美丽、教导有方。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从艺术形象的整体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接触最多的艺术美的形式即是文学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因而文学美又主要表现为语言美。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蕴藏着丰富的语言美的资源。借助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美是独特的,不同体裁的文章各具独特的美。《岳阳楼记》骈散交错、语言节奏富于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意趣无穷。
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审美器官,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理解美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总结王君老师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一、通过整合教材,引导学生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
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在这双边活动中,是教师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的最有利时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语文老师充分利用语文教材,采用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又感受到教材中美的语言、美的色彩、美的境界、美的人格,从而受到美的熏陶、感染,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审美情趣,主要是以课文作为凭借。”《语文大纲》一语道破了挖掘美的立足点。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富含的自然美、社会美等美的元素的同时,更要密切关注课文本身具有的美。课文本身的美有:1.语言美。文学作品是用语言来再现艺术形象的,它通过生动的语言激发读者的想象思维,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如《与朱元思书》,“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几种声响中,有无生命的泉水,也有有生命的蝉、鸟、猿;有的反映季节的典型特征,如蝉鸣;有的又为山林之间所独有,如泉声,如猿啼。因此可以说这些声音既代表了山水中所有的音响,又反映出山水名区的典型特征。2.结构美。语文教材中的作品一般都短小精悍,结构精巧,即使节选也是如此。学生如果能从中领略文章构思的精巧和完整,这对培养他们的写作技巧,思考问题的严密性极有帮助。朱自清的《背影》,第一次是到徐州见着交卸了差使的父亲,“眼泪”创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第二次看见父亲吃力地翻过铁栏,买橘子时艰难的背影,“眼泪”是对父亲深深的理解。第三次看见背影消失在人群里,“眼泪”是对父亲的无限感激、依恋。第四次读信时的“眼泪”是对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的忧伤,对父亲命运多舛的悲叹,更是深切回忆。课文正是通过“我”的眼泪与父亲的背影的相互映衬,形象地表现出一种相互理解的父子深情。3.意境美。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有机结合,它是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却又可信可感、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宗璞《紫藤萝瀑布》的意境十分优美,令人陶醉。那柔美的“淡紫色”弥漫全文,富有诗情画意,让人感到“精神的宁静和喜悦”,从而增添了蓬勃向上的力量。4.哲理美。蕴寄深刻的文章,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词的上片、下片都蕴涵着极为深刻的人生哲理。上片“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句,告诉人们只要有了正确对待事物的思想,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下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句,辩证地揭示了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完美与缺陷的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它为不系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一个相对系统的教学依据,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强有力的指导作用。这是教材的确定性。但是教材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教师不能匍匐在教材面前,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整合。语文教材的整合就是为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调整后重新组合教材。教材的整合有同一篇目下的内容整合、单元之内的整合、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整合、整册教材的整合。
同一篇目下内容的整合,如同一篇目下的几篇诗词内容进行整合,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进入深层次的思索。整合,为学生呈现最有生命活力的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杜甫诗三首》中的《望岳》和《春望》的标题中都有一“望”字。紧扣“望”字,着力整合,以五问推进课堂教学。一问:老师想把标题“望岳”换作“看岳”,可以吗?二问:你通过《望岳》,望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杜甫呢?三问:望岳是“望”,春望也是“望”,但望春之心境和望岳之心境却有天差地别,请扣紧最能打动你的词语作析。四问:既然诗人眼中的春天是凄凉的,那么在文题中用“望”,是否辜负了该词的美?五问:从《春望》中,我们又望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杜甫,甚至还望到了一些别的什么呢?在这五问的推进中,学生调动学生原有的审美体验,学生对诗歌的鉴赏不是停留在诗歌本身情感表达,而是深层次的去感受杜甫的悲悯情怀。这五问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受到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培养。
单元之内进行整合,宏观上审视同一单元的所有课文,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透视单元内蕴,提取单元精粹,反思单元误区,通过自己的体验整合教材,挖掘教材的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5篇课文:《三峡》《短文两篇》(含《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诗四首》(含《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观潮》。传统的教材分析是逐篇突破,但是通过整合单元教材内容,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美的形态。《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三峡》表现出苍凉之美与销魂之美。《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可以让我们比较宁静之美与绚烂之美。《记承天寺夜游》和《三峡》则展现了空灵之美与生气之美。《观潮》和《归园田居》则集中分别凸显了激情之美与闲淡之美,而《游山西村》和其他诗文对比则让我们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美各有意趣。
单元与单元之间进行整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起始教学中,王君老师整合了一二单元的所有课文,并为这两个单元确定了一个共同的主题,而且进行有价值的分类。共同主题是:热爱生命。体现生命意识的有《生命生命》《紫藤萝瀑布》;体现生命理想的有《在山的那一边》《理想》《行道树》;体现生命智慧的有《走一步,再走一步》《童趣》《人生寓言》《我的信念》《论语十则》《第一次,真好》。这样的整合使原本散乱的单篇教学呈现出了新的格局,在较小的平台上解决了语文教学零敲碎打的弊病。
不但教师要注重整合教材挖掘教材美,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去主动地构建和生成教材,形成一个学生、教师、教材之间的互动的格局。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语文综合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语文积累(文化底蕴)与审美情趣的融合。语文教材的整合,于教师而言,是创造性地教;于学生而言,是创造性地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在有效的课堂对话中,创造美的氛围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两个决定因素,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个体体系,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人的情感──人的情感”的关系。所以,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必须营造出一种融洽、和谐的气氛。作为在课堂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就必须注重对学生情绪的感染,通过它来刺激、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的心理活动潜能,使他们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而有效的课堂对话是达成这一目的的重要方法。
有效的课堂对话中,创造美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这也就是审美活动中的动力机制——审美需要。“审美需要是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一种渴望,这种渴望驱使人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的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独特的精神要求。” [3]在语文教学中,面对包含美的文本,审美愉悦既是自主的,又是主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的。课堂师生对话,可以对话文本中的语言艺术,对话文本的内涵,对话教学唤起学生不断创造自己生命价值的强烈激情。
对话意味着尊重和理解对方的立场和观点,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阐释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教师不仅仅要关注自己对文本做出怎样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对文本有怎样的理解,使教学“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语文课堂上,教师始终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不断地引领着学生进入“砸语喧哗”的兴奋状态,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显现了丰富多彩的观点和思想,课堂真正成为生命成长的场所。
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流畅、生动、富有魅力的语言,引导学生从感知作品中用语言塑造形象着手,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和记忆、联想和想象、思考和理解等各种心理因素,对作品文本进行美的深入感受。学生的心理活动越积极,对美的感受就越强烈,审美教育意义也就越深远。王君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对特殊美点的注意,在传授其他知识,训练其他能力时,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在《春》的教学中,王君老师请学生在“雨__春”中添一词,表达学生对春雨段落意境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设置直接带领学生进入绵绵的春雨的情境中,感受春雨的魅力。“添唱字。优美但是不适合文中的意境。唱,必然是有声的,可是春雨图渲染的是‘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添润字。润和„一层薄烟‟相配。随风潜入夜,润如细无声。润字很安静也很温情。”“添织字。织很轻柔,也很有动感,而且特别有诗意。”“添幻字。把„一层薄烟‟外的朦胧世界表达得形象深刻,让人浮想联翩。”这样的对话中,学生不仅仅是在感受朱自清的春雨意境,而且也是自己在创造春雨的美感。在教学时,《纸船》王君老师组织学生展开“诗歌评改”,引导学生炼字炼句体会诗情。“抛字用的不够好,有一种随意的感觉,不能表现作者对母亲的深情”“抛字有一种天女散花的美感”“抛这个动作和天风海浪像呼应,表现出一种发泄的情绪,作者哪里是在抛纸船,分明是在抛出一腔孤独寂寞、一腔思念之情”“站在船头、天风浩荡,冰心满脸泪痕,衣裙飘飘,她双手捧着小船,用力一抛,船随风飘舞。冰心就以这样的姿势定格船头,这是多么动人的大洋思亲图”这样学生自然地走进冰心“有形的纸船承载的无形无限的情感”中,读懂了冰心对母亲的爱。“冰心将爱折成纸船,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请同学们选取自己喜欢的事物表达自己对亲人朋友的爱”王君老师这样的情境创设,在对话中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跃跃欲试的状态。
审美教育活动是一种个性选择,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对学生性格的洗礼,主要依赖含有理性成分的情感因素,感染调动学生,使其自我教育、自我调节。语文学科审美教育正是凭借教学美、教师美、教材美为学生创造美的世界,唤起他们的共鸣,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塑造美的心灵。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因素,运用各种各样的对话方式,调动他们的生活体验,使他们“神游”其中,自己去领会、去想象、去品味。
三、对教材文本进行解读,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的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必须诱导激发学生对审美客体的喜悦感、自由感、惊异感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调动审美主体的审美潜力,产生审美激情,进行深刻的审美体验。接受美学认为:文学的总体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作家写出的只是文本,文本潜在包含着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而它们的意义的确定,必须依靠读者阅读,对它具体化,读者把文本转变为作品,作品的价值是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成了文学活动中最活跃的主体。走进文本,就是带着情感,按照自己的意愿,以自己独特的体验、感悟,解读文本。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文本进行解读,进而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作品,读者每次阅读也应该有不同的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对课文的理解不能只停留于自己以前的解读,而应调动自己原有的审美体验,能够从新的角度解读文本,从而给学生以审美体验和领悟。冯骥才的《珍珠鸟》,传统的解读有教参的“和谐说”,郭初阳老师的“欣赏囚禁说”(从鸟笼入手),窦桂梅老师的“信赖说”(从信赖开掘)。王君老师却以“距离”为话题,从文本中并不引人注意的“不”字入手。作者对珍珠鸟是“不看、不管、不扰”,让鸟儿自由发展、自由生活。作者把鸟放在和人的平等地位,不把鸟当玩具宠物,不刻意干扰鸟的生活。这就使学生自然的感受到课文给我们展现的美好境界—人鸟距离美。人和鸟不是融为一体,而是各有各的空间,各有各的生活。王君老师激发学生感受和审视冯骥才的爱,透视作者对珍珠鸟的行为,引导学生体察爱的表象走向体悟爱的内涵,挖掘“爱”的真谛。这样的解读调动了学生审美体验,联想到引导学生联想父母对自己的爱,体会真正深刻的爱。在学生的情感中引起共鸣,希望爸爸妈妈适度的和自己保持距离,给自己生活的空间。《喂—出来》是人教版“环保”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教材认为“本单元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警示世人,不从根本上处理环境问题、环境的污染终将危及人类的生存。王君老师却从作者星新一小说风格出发,发现了小说充满了对我们人类自身的观照和反思,寄寓了深刻的人文关怀。从“洞”产生原因入手,让学生体味“台风吹走一座庙”,扩展去感悟—台风吹走的是“真善美”。2008年5月12日的地震情境画面再现,学生感受天灾面前人有情,学生领悟人性之光在废墟上闪烁。学生最后回到课文,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解读课文标题“喂—出来”,是“喂”—善良、智慧、坚韧、仁慈、幸福出来。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调动学生的审美器官,使学生从表层的文本中体验深层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语文教学中教师正是要带领学生通过品味课文的语言,联系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的审美体验。胡适的《我的母亲》文字浅显,故事简单,表情直接,王君老师带领学生欣赏“平淡的文字”,从最不精心的叙事中找到联想想象的突破点。“每天天刚亮时,母亲就将我喊醒。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多久了。”“从”字撩起学生的激情,他们想到母亲每天一大早起来深情地坐在我的床前凝视我,想象母亲的表情、母亲的身姿动作、母亲满怀的希望和爱的眼神。而这样的想象正是学生联想到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爱,读《我的母亲》在母爱的享受中,也表着学生对母亲爱的感恩。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教师就是要灵活地采取多种训练方式训练学生,鼓励他们用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尽情地去体验美、创造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任何文学作品的文本由于用了描写性语言,都必定有意义的不确定性。“作家又充分运用这种描写性语言来进行巧妙的构思,虚虚实实,虚中有实,达到„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极致。”[4]例如,崔护的律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运用人面、桃花之间的关系,与去、留的对比构思,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意义空白。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补充。教师要引导学生借鉴教材,进行审美体验活动,让他们享受到审美领悟带来的喜悦,从而达到“以陶冶感情的目的”(蔡元培语)。冯骥才的《珍珠鸟》中“刻意的不刻意,零距离的远距离”使冯骥才找到了对待珍珠鸟的最好方式。而学生站在鸟的位置感悟到“冯骥才认为鸟儿的幸福只是他一厢情愿的猜测”。学生解读《珍珠鸟》只是一篇普通的征服故事,人征服动物的故事。“‟这样子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能站在窗框上站一会,决不飞出去‟,飞翔是鸟的天性,一步之外就是自由的天空,它居然不飞这还叫鸟么?”“大珍珠鸟并没有作者的“距离”而信赖作者,这个距离本来就远,小珍珠鸟失掉了鸟性,沦为人的宠物,它连鸟都不是。我们不能再讨论鸟和人类的关系,而应该讨论人和宠物的关系。“学生站在鸟的本位上思考问题,发现了人与自然平等背后的不平等,和谐之外的不和谐;发现了信赖背后的残酷征服,征服之中的人鸟的对峙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语文学科的学习即与文本展开对话,使阅读主体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震动。学生自主品文,驰骋想象,得到美的欣赏,充实自己的经验,让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
语文教学的特点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来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教师应根据课文,深入挖掘和分析,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和点拨,不断深化学生的内心情感。提倡学生在个性化解读中进行审美创造,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审美感知的效果。
四、加强朗读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
“审美欣赏作为审美经验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观照、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即审美主体感知和把握对象,理解对象所包含的意味,感受和体验对象激发的情感,从而获得审美享受的过程。” [5]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知识学习和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的审美实践活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朗读是提高学生审美欣赏能力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初一阶段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初三阶段能顺畅地朗读文言文,高中学生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朗读是把无声的文字还原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是一种以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理解文意为目的的综合性阅读,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在朗读教学中,通过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朗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
(一)保证学生足够的朗读时间,指导学生感知美
要有好的朗读效果,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不能多读就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靠学生自己的阅读、领会和感悟,不是光靠讲懂的,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完全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虽然教师的作用不可低估。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中,首先凭借感官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形式,接下来是对课文内容的情感体验,学生得到的是感性直观的愉快。中学语文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艺术作品,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渗透着作者轻浮的情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朗读课文,使学生被课文吸引,进入美的境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让学生反复朗读,死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从而唤起他们的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菜畦、桑葚、何首乌等优美的景物,学生们也就沉浸在充满美感的情境中,也走进了作者心中的“百草园”。
(二)扩大学生的朗读层面,指导学生理解美 理解美,是人对审美对象的本质理性把握的审美能力,是一种理性的直觉,[6]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审美心理活动。指导学生理解美要做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原有的审美体验。
1.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审美欣赏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它首先是一种以内在的审美需要为动力的活动。语文美育通过教材接通学生的情感渠道,从而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户,在激动地情绪中,与独特的感性形式和普遍的理性思想相联系。所以,语文教学应该是调动全体学生的排练场,而不是少数学生表演的小舞台。教师应该适当地创设情境,创造气氛,让全体学生愿读、乐读、争读。
2.让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调动学生原有的审美体验。语文美育的审美经验包括一定的语文知识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学生有了与课文相应的生活经验才能够展开审美想象,才能得到审美感受,审美理解才有依托。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必须有机结合。《安恩与奶牛》中两位买牛人都向安恩问了奶牛的价钱,王君老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然后再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读 安恩的两次“它是不卖的”,以及安恩的两次神态变化,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看到了安恩的态度变化是因为买牛人的态度不同,学生们同样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普通老平民心灵美好的赞美。
(三)朗读形式的多样化,指导学生鉴赏美
语文教学中审美鉴赏也就是学生对课文文本的鉴别、欣赏、评价,驱遣学生的想象,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朗读艺术,有其非常特别的审美教学效果。朗读正是要把死的文字还原成活的内容、形象、情感、色彩与场景,让学生通过感知来理解。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助于文中蕴含感情的抒发与宣泄,使静态无声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动态的有声的具体情景,从而激发读者与听者的情感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首先,教师做好示范朗读。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引导学生对语气、语调和节奏、重音等方面的理解、处理,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审美想象,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有声有色的朗读,还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作品中准确、优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语句的迷恋;范读还传达着朗读的态度、情感,这些都会强烈地影响学生,容易使学生的理解思想感情和老师理解的思想感情和作者写作时欲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岳阳楼记》的学习从童自容先生的录音朗诵开始,整整12分钟,童老师美轮美奂的范读,给学生极大地启示。学生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低音的处理感受范仲淹的忧。“感极而悲者矣”“喜洋洋者矣”中拖音和降升调的处理中,学生体验到范仲淹“悲与喜”的情绪,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
另外,还要引导学生自由读。自由朗读形式有利于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有利于扩大学生的朗读面,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体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敬畏自然》中大量的语言品味训练,学习反复朗读课文内容以及教师提供的文本内容,“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谁能断言那大面积排出的废水不会是人类已经变质的血液呢”…学生进行反问、肯定、赞叹、无奈、愤怒、恐惧等各种语气进行朗读,这样学生也就了解了文章反映的主题思想以及人类对自然的破坏程度,也展现了学生的悲悯情怀。
第三,还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比较阅读。在教学余光中的诗歌《乡愁》时王君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把“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换成“乡愁是一枚热热的叮咛”;去掉诗中“这头、那头、外头、里头”中的“头”;去掉四节诗中的形容词;改换诗开头的时间词为“小时候、长大后、中年后、老年后”,通过换词进行朗读对比,去感受汉语语言的魅力,感受作者余光中的“乡愁”,感受余光中为我们展现的是一首如泣如诉、动人心魄的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
(四)交给学生朗读技巧,指导学生创造美
教师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朗读技巧。朗读时,一方面要深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如轻重缓急,升降扬顿这样才能才能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在教学冰心的的《纸船》时,王君老师在小诗情感的最高潮最后一节指导学生朗读,“万水千山”的慢读表现了作者对妈妈的思念,读得越慢越能表现出距离的遥远,思念的悠长。这样也就引出学生对自己父母、亲人、朋友的爱恋,“母亲,„„万水千山,它也要点燃心中的火花”“朋友,„„万水千山,求它带去我的思恋消散你的孤寂”“祖国,„„万水千山,多年后以后我会载着一腔未冷的热血为你归来”…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正确的审美方式去读,去想象,去挖掘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美、语言美、在不知不觉中,学生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朗读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因此,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美育的突出功效。抓好朗读教学这个环节,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优化语文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小结 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运用人类长期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和总结的艺术规律,去启发和影响个体的感官和心灵,使其获得审美愉悦和心灵的陶冶,增强其审美感受力和审美理解力,以提高其审美创造力,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引导其智力和品德向健康方向发展。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把实践操作同审美化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效果。
注释:
[1]朱立元.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56 [2]童庆炳.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5 [3]朱立元.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9.[4] 童庆炳.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273.[5]杨思寰.美学引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53.[6]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95.参考文献:
[1]王君.王君讲语文[M].北京:语文教育出版社,2008.[2]王君.青春之语文—语文创新教学探索手记[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3]王君.教育与幸福生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4]朱立元.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童庆炳.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6]杨思寰.美学引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7]张心科.从美学接受学谈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2).[8]陈林山.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7).[9]童庆炳.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5)[10]李家黎.对话教学的理论思考[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10).[11]黄厚江.语文教师的智慧阅读[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3).[12]李儒大.“文本多元解读”的解读[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6).[13]孙绍振.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7).[14]薛元珍.中学语文朗读教学浅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11).[15]李山林、蒋婷汝.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8(7).[16]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7]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童庆炳.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王启帆.语文审美教育概论[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版社,1993.[20]郑金洲.新课堂课程教学探索系列—对话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第三篇:军队部队法纪教育-莫让青春付酒流
莫让青春付酒流
授课时间:
授课人:
授课内容:
中华民族的“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古有李白的斗酒诗百篇,曹操的煮酒论英雄。今天,在我们军队内部,战友相聚,乔迁婚嫁也都喜欢喝几杯,用酒庆贺,以酒助兴。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酒也有危险的一面,“酗洒”是毁灭的同义词。沙士比亚曾经说过:“每一杯过量的酒都是魔鬼酿成的毒汁。”倘若沉湎其中,酗酒无度,就会乐极生悲,甚至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据史书记载,在我国,几乎是在产酒的同时就开始禁酒了。我军的内务条令在酒这方面的也有明确的规定——“严禁酗酒”。对于酗酒者,它无疑是常鸣的警钟,高悬的利剑。如果说因酒犯罪还离我们很遥远,那么,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用血的代价换来的沉痛的教训,应该而且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有人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喝点酒算什么。
是的,时代变了,但我们是军人,军人的本质没有变,我们担负着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祖国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侵害的重任,生活条件越好,我们越应该珍惜它。“严禁酗酒”正是从担负这一神圣职责的角度出发的。
有的人说:“严禁酗酒”,能禁得住吗?请假外出的,离开了军营,悄悄喝点,出不了什么大事。岂不知,许多人违法犯罪,就是源于这种漠视甚至无视纪律规定的侥幸心理。我军的纪律有它强制的一面,同时也有它自觉性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自觉性体现了我军纪律的本质。如果大家都能自觉地遵守“严禁酗酒”的规定,就不会发生因酒而导致伤残,甚至银铛入狱的后果,以至于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乃至宝贵生命。
酒后犯罪,国法难容。有人说:喝醉酒的人,意识不清,行为失去控制而犯罪,应当免于处罚或从轻处罚。可是我国刑法明确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普通人如此,军人更是如此。同志们,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无论你多么有钱、多么有权、多么热爱和眷恋人生,它都不会让你从头再生活一遍。从我们穿上军装那一刻起,就立下了要在军营这所大学校里锻炼成长,成就一番事业的愿望。在我们奋发进取的时候,怎能让酒瓶、酒杯挡住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最后,我送给大家一句话:莫让青春付酒流。
第四篇:军队部队法纪教育-莫让青春付酒流
法纪专题教育之
莫让青春付酒流
XXX
中华民族的“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古有李白的斗酒诗百篇,曹操的煮酒论英雄。今天,在我们军队内部,战友相聚,乔迁婚嫁也都喜欢喝几杯,用酒庆贺,以酒助兴。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酒也有危险的一面,“酗洒”是毁灭的同义词。沙士比亚曾经说过:“每一杯过量的酒都是魔鬼酿成的毒汁。”倘若沉湎其中,酗酒无度,就会乐极生悲,甚至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据史书记载,在我国,几乎是在产酒的同时就开始禁酒了。我军的内务条令在酒这方面的也有明确的规定——“严禁酗酒”。对于酗酒者,它无疑是常鸣的警钟,高悬的利剑。远的不说,就从我们团队内部来看,又有多少人因酗酒无度而家庭不合,事业受授,甚至锒铛入狱。如XXXX年*连发生的XX案件,XXX年*连发生的XXX案件,还有今年X月份X连XXX酒后与地方青年打架一事。如果说因酒犯罪还离我们很遥远,那么,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用血的代价换来的沉痛的教训,应该而且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有人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喝点酒算什么。
是的,时代变了,但我们是军人,军人的本质没有变,我们担负着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祖国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侵害的重任,生活条件越好,我们越应该珍惜它。“严禁酗酒”正是从担负这一神圣职责的角度出发的。
有的人说:“严禁酗酒”,能禁得住吗?请假外出的,离开了军营,悄悄喝点,出不了什么大事。岂不知,许多人违法犯罪,就是源于这种漠视甚至无视纪律规定的侥幸心理。我军的纪律有它强制的一面,同时也有它自觉性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自觉性体现了我军纪律的本质。如果大家都能自觉地遵守“严禁酗酒”的规定,就不会发生因酒而导致伤残,甚至银铛入狱的后果,以至于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乃至宝贵生命。
酒后犯罪,国法难容。有人说:喝醉酒的人,意识不清,行为失去控制而犯罪,应当免于处罚或从轻处罚。可是我国刑法明确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普通人如此,军人更是如此。同志们,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无论你多么有钱、多么有权、多么热爱和眷恋人生,它都不会让你从头再生活一遍。从我们穿上军装那一刻起,就立下了要在军营这所大学校里锻炼成长,成就一番事业的愿望。在我们奋发进取的时候,怎能让酒瓶、酒杯挡住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最后,我送给大家一句话:莫让青春付酒流。
第五篇:小学教学论文: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情感和审美教育
小学教学论文: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情感和审美教育
论文摘要:
《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增强审美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正确理解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和进行情感和审美教育统一起来。运用课文进行审美教育必须“动之以情”,用情来打动学生,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教师要用情感染学生,拨动学生的情弦,使他们在情感的激流中受到美的陶冶,培养他们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审美教育
一、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是对事物好恶的一种倾向.情感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情感体验的教学。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感染性和陶冶性,这是语文课的突出特征,根据这一特点以及学生情感的心理特征,现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作几点探讨。
1.品读课文,体验情感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训练,也是发展语言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和思维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学生感受和理解教材,获得良好的语感并陶冶情感的重要途径.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透过语言文字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注意与表情达意有直接关系的语气、语调、停顿、重音和节奏等,要帮助学生根据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定好朗读基调,或激昂悲壮、或凄凉深沉,或清新明快,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可激发他们的情感,使学生真正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获得与作者脉搏跳动的同频,心灵呼唤的同声,才能体味到文章的丰富情感.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文中借志愿军战士之口,回忆了朝鲜大娘、大嫂、小金花与志愿军战士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人故事,生动地再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亲人话别的感人场面,尤其是文章的最后三个自然段:“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啊,请你慢一点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这几段文字字数不多,但它是文章情感的高潮,字里行间渗透了中朝两国人民和作者浓浓的情。教学时,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这三段,结合对前面内容的理解,让他们从中感受中朝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那种依依难舍的深情。通过反复地、有感情的吟诵,学生完全体味出了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血肉之情,难舍之意.有的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时,身临其境,竟泪如泉涌,有的同学是带着啜泣声朗读的: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又如《灯光》一课,指导学生把握好文章开头,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现在结尾又回到写灯光,与开头照应,西安的结构紧凑,目的是作者在由衷地赞叹革命先烈为理想献身的无私和伟大。
2.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文章是语言和思想的统一体,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每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他们大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直接或间接的体现,离开了具体的情境,我们就很难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作者胸有意,入境始与亲”。我们要探求课文的“意”必须首先入“境”只有入了“境”,才能探出作品中的“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让他们仔细品味、咀嚼,受到感染和熏陶,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教师首先要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引学生入境,从而入情、移情。其次,还要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引入情境,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如录音、录像、幻灯、多媒体、大屏幕等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情感体验。
如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课文情感强烈,内容包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来催人泪下。教学时,应应用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再现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如:“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可让学生去想象:爸爸会呼唤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同时。要加强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训练,通过朗读来表达情感。
3.态势语言,传递情感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是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无声的语言,那就是态势语言。态势语言是通过师生间的体态、手势,表情眼神等非语言信息的一种交流的辅助形式,用以传递师生间的难言之意和难语之情,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引起学生的情感波澜,教师如能恰当地使用态势语向学生传递情感,更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态势语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表情语言。教学时,教师的态势语,尤其是教师的面部表情,应是课文内容的睛雨表。教师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如果能将生动多变的态势语与形象准确的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并能缩短师生距离,使师生共处在和谐、融恰的课堂氛围中,彼此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够做教师”。教师和学生交流时,首先要做到和蔼、亲切、热情、开朗,面带微笑,这是面部表情的基本要求,它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态势,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的喜怒哀乐要与文中作者的情感协调、同步,使学生随教学情境而发生感情共鸣,从而进入课文所表达的境界。有些教师上课时表情呆板,语言生硬,这就难以使学生走进课文,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就对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造成了障碍,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重文轻情的现象非常突出,本是一篇文情并茂、激情洋溢的文章,却被“字词句篇”图解得支离破碎,变成了寡情乏味的文字拼凑物。语文教学,即要重视字词句段的基础知识,又要加强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要从情感教育中培养学生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语文课改的需要。
二、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根据阅读教学的要求和任务,以及课文特点和儿童特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有机地渗透情感性和审美性。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课文都具有审美教育作用,主要在于作者能把他从实践中体验的情感传达出来,影响读者。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课文进行审美教育必须“动之以情”,用情来打动学生,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教师要拨动学生的“情”弦,使他们在情感的“激流”中受到美的陶冶,培养他们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
1.初读课文感受美
小学语文中的课文,是语言的艺术,它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完美、生动的艺术形象。教学时,教师要重视训练学生的语感,使他们能通过字、词、句、声调、语气等灵敏地感受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教师首先满怀激情地朗读作者看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而激动、自豪的心情,从而感悟作者从周总理一夜的工作而想到了总理每个夜晚的工作,所以作者自信而又自豪地喊出:“你们看到过这样的总理吗?”
2.细读课文体验美
体验美的过程也是动情的过程。教学中,通过对文章字、词、句、段的阅读、分析,学生受情感的感染,体验到文章的美,人物心灵的美,意境的美。如教《中彩那天》时,要求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再浏览3—9自然段,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给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列一个提纲,然后根据提纲复述故事内容,要关注学生在复述过程中的语言质量,并有意识地提示运用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语。如:“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这句话时,首先要让学生反复阅读7、8两个自然段,懂得“到的难题”具体指的是什么,然后围绕“最后父亲是怎样解决这个道德难题的?父亲这样做值得吗?”等问题,使用师生合作解疑的方法,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对话环境,对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应给与正面引导,注意体现文本的价值取向。
3.精读课文理解美
理解文章的美,是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过程,也是由情过渡到理的过程。教学时,要让学生精读课文,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重点情节和段落,掌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包含在其中的情感,才能达到理解美。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提问:“小女孩冻死在大年夜里,为什么还会有一次次幻想?”通过学生的讨论,激起了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仇恨,认识到两种社会制度的不同,把情感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4.熟读精思鉴赏美
有些课文,如文艺性的课文,它的文字精湛、语言优美,学生读完后还回味无穷,有兴趣的学生仍然在鉴赏文章的美。教师要善于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让他们从愉悦的情感中鉴赏美、享受美。如教《鸟的天堂》时,教师播放了“静态”与“动态”对比的录像、小电影。孩子们看到了静止的大榕树和大榕树上百鸟奋飞、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热闹景象,他们对活动着的鸟形、鸟色、鸟声有了直感,都情不自禁地读着课文,看着鸟飞,听着鸟声,很自然地鼓掌称快,似乎自己也是一只鸟,飞进了鸟的天堂,感受着鸟的天堂的情境美,享受着天堂的幸福、欢快的生活。动态性的电影,使同学们学得轻松愉快,又得到了美的享受。
5.生活实践创造美
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是随理解课文的过程而逐步深入的,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培植学生创造美的萌芽。教学中,需要教师不仅善于生动形象地描述,还要善于给小学生以理性的指引。例如上例,当学生朗读课文,想像随着千姿百态的鸟儿奋飞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作者把这棵大榕树叫做‘鸟的天堂’”?于是学生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明确了题目的准确含义、作者选材布局的匠心,教师又可即席命题:“假如我是一只鸟”?让学生畅叙想像思维的成果。这时课堂上活跃、欢腾,学生争着表达自己的情怀,抒发自己的情致。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给学生以理性的指导,同时要给学生布置创造性作业,有意识地培植学生创造美的萌芽。另外,教师自己要善于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要从课文中帮学生寻找和创造美的情境。教师善于寻求美,创设美的情境,并非轻而易举的,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语文,属于语言的艺术,它是渗透美育的好材料,小学课文中的许多文章,为孩子们喜闻乐见。
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文章的知、情、意,有机地激发儿童的情感,渗透美育,不仅使教学生动活泼,有血有肉,有情有趣,同时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和调动儿童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美育活动日趋重要,美育内容也将不断发展。
参考书目: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小学语文教科书》
《山东教育》
《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