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延安精神(先进性实地学习教育)
感受延安精神(先进性实地学习教育)
00年8月2日,市公路管理处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延安学习,重温入党誓词,感受延安精神。
经过近一天颠簸,终于来到了这令我心驰神往的地方--延安。虽然早知道延安没有秀丽的风光,也明白她还不富裕,但延安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红色底蕴却还是强烈地吸引着我,让我时时怀揣着奔赴延安、感受延安精神的冲动。今天,当我踏上延安的土地,抚今追昔,真是感慨万千。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
以往延安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或许总是和满山窑洞、黄土高坡、乡间小路、高梁玉米等联系在一起。而当我真正走进这座城市时,却惊喜地发现,延安已加快了向现代化城市迈进的步伐。鳞次栉比的高楼,整齐清洁的大道,形色各异的橱窗,傲然挺立的钟楼,花团锦簇的公园,川流不息的“的士”,南腔北调的游客,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现代文明正渐渐渗透到了延安的每个角落。走进延安,置身于宝塔山下,漫步在杨家岭、枣园、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间,喝着延河水,吃着小米粥,仰视那傲然耸立的巍巍宝塔,心中热血沸腾,久久无法平静。就是这普普通通的宝塔,作为延安时代的象征,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卓越功勋,成为人民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枣园,不可不看的是当地别具特色的歌舞表演,舞台上淳朴善良的延安人,头系羊肚毛巾,身挎安塞腰鼓,用高昂的歌喉、粗犷的舞姿展示了延安老区人民新时代的精神风貌。而他们饱含深情的演唱,更是道出了陕北人民对共产党、毛主席的深深怀念与敬仰。听着看着,我们的情绪也都被调动起来,不约而同地和着演员同声唱起了“东方红”,兴致高的游客还跳上舞台和演员们一起扭起了秧歌。在延安,我们就是这样常常不自由主地被感染,因为你无法抵御她的魅力。
参观延安的革命旧址了却了我多年的心愿,但真正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烙印的还是“延安精神”,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引导和激励着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追思革命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巨大力量,在这里,我真正懂得了共产党的伟大。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依然挡不住大批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冲破反动派的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的热情。
从儿时起延安就一直是我心目中一块神秘、神奇而神圣的土地,而今,我为有机会到这块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战斗和生活的地方,亲身感受一下延安精神而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高兴。走进延安,让我对延安精神的本质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令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延安之行使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我们坚持和发扬新时代的延安精神,就一定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我也希望在新的历史条下,在这充满新希望、新挑战的人生征途上,能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落实贯穿于自己工作的始终,通过我们年轻一代的努力,使伟大的延安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二00五年8月31日
第二篇:感受延安精神
2005年8月25日,市公路管理处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延安学习,重温入党誓词,感受延安精神。经过近一天颠簸,终于来到了这令我心驰神往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地方--延安。虽然早知道延安没有秀丽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风光,也明白她还不富裕,但延安所特有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历史文化和红色底蕴却还是强烈地吸引着我,让我时时怀揣着奔
赴延安、感受延安精神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冲动。今天,当我踏上延安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土地,抚今追昔,真是感慨万千。
延安是举世闻名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中国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伟大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历史篇章。
以往延安在人们心中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形象或许总是和满山窑洞、黄土高坡、乡间小路、高梁玉米等联系在一起。而当我真正走进这座城市时,却惊喜地发现,延安已加快了向现代化城市迈进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步伐。鳞次栉比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高楼,整齐清洁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大道,形色各异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橱窗,傲然挺立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钟楼,花团锦簇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公园,川流不息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士”,南腔北调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游客,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现代文明正渐渐渗透到了延安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每个角落。走进延安,置身于宝塔山下,漫步在杨家岭、枣园、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间,喝着延河水,吃着小米粥,仰视那傲然耸立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巍巍宝塔,心中热血沸腾,久久无法平静。就是这普普通通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宝塔,作为延安时代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象征,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中国革命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航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卓越功勋,成为人民心中一座不朽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丰碑。
在枣园,不可不看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是当地别具特色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歌舞表演,舞台上淳朴善良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延安人,头系羊肚毛巾,身挎安塞腰鼓,用高昂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歌喉、粗犷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舞姿展示了延安老区人民新时代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精神风貌。而他们饱含深情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演唱,更是道出了陕北人民对共产党、毛主席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深深怀念与敬仰。听着看着,我们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情绪也都被调动起来,不约而同地和着演员同声唱起了“东方红”,兴致高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游客还跳上舞台和演员们一起扭起了秧歌。在延安,我们就是这样常常不自由主地被感染,因为你无法抵御她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魅力。
参观延安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革命旧址了却了我多年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心愿,但真正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烙印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还是“延安精神”,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形成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延安精神”,引导和激励着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胜利。追思革命前辈艰苦卓绝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奋斗历史,感悟延安精神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巨大力量,在这里,我真正懂得了共产党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伟大。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如此艰难困苦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环境依然挡不住大批中华民族优秀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儿女,冲破反动派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热情。
从儿时起延安就一直是我心目中一块神秘、神奇而神圣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土地,而今,(本文权属xiexiebang.com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我为有机会到这块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战斗和生活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地方,亲身感受一下延安精神而感到由衷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自豪和高兴。走进延安,让我对延安精神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本质有了更深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了解,也令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伟大。延安之行使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领导下,只要我们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延安精神,就一定能把我们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我也希望在新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历史条件下,在这充满新希望、新挑战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人生
征途上,能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延安精神落实贯穿于自己工作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始终,通过我们年轻一代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努力,使伟大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延安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第三篇:感受延安精神 弘扬延安精神
感受延安精神 弘扬延安精神
——赴延安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延安,我从小向往的圣地。平时,我只能从书本里、电影中、报刊杂志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神圣的印象、雄伟的身影。总是期盼着有朝一日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老一代革命者们的高尚的风范。这次有幸在区延研会的组织下去延安参观学习、了却了一生的夙愿,在感激之余也产生很多感慨,收获之大无法用一言表述。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这里留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斗的足迹。翻开中国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都闪耀着光辉。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就是在这里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他们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这里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和中央机关办公地。我很难想象,他们就是在这种及其简陋艰苦的环境中,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黑暗、狭小的土窑洞中,在一张不足一平米的小炕桌上,毛泽东主席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命运、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圣地而永载史册。
以往延安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也许是高山深沟、满山窑洞、黄土高坡、乡间小路、高粱玉米等联系在一起。而当我真正走进这座城市时,却惊喜地发现,延安已加快了向现代化城市迈进的步伐。鳞次栉比的高楼、整齐清洁的大道、形色各异的橱窗、傲然挺立的钟楼、花团锦簇的公园、川流不息的车辆、南腔北调的游客,可以毫不夸张的讲,现代文明正渐渐渗透到了延安的各个角落。走进延安,置身于宝塔山下、漫步在杨家岭、王家坪、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仰望那傲然耸立的巍巍宝塔,心中热血涌动,久久不能平息。就是这普普通通的宝塔,作为延安时代的象征,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卓越功勋,成为人民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枣园,在延河畔,我目睹着这绿中透蓝、清澈明净的延河水,是她在这黄土高原上养育了延安人民,也养育了一代伟人和一代功勋,没有延河水,恐怕延安精神也难以存在,也正是这延河的无私奉献也造就了南泥湾精神也创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于是不由自主地感悟到延安精神的精髓所在。
在延安,我就是这样常常不由自主的被感染,因为延安有着不可抵御的魅力。参观延安的革命旧址,达到了我多年的心愿,但真正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烙印的还是“延安精神”,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引导和激励着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追思革命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巨大力量,在这里,我真正懂得了共产党的伟大。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么艰苦的环境依然抵挡不住大批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冲破反动派的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的滚滚洪流的热情。使我深深明白了什么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延安精神贯穿和渗透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和精髓,传承和升华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坚持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工作作风等方面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结合当今中国,延安精神告诉我们,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需要一种坚定、奋斗、科学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就不可能客服艰难险阻,战胜强大的敌人。延安精神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充满了旺盛的活力。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就必须和延安精神紧密地结合起来。
记得现代革命诗人在《回延安》中写的一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这句诗在我心中萦绕半生,从孩提时,延安一直是我心中的一块北斗星一样的神圣土地,如今,我为有机会到这里与伟人们战斗生活过的地方亲近、感到由衷的自豪和幸福。延安之行使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只要我们始终如一地坚持和发扬延安精神,就一定会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我也希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这充满挑战的人生征途上,能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贯穿于自己工作之中,通过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必将使延安精神更加发扬光大。
第四篇:学习延安精神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今天下午学校在大礼堂开展了“学习延安精神”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我们深受感动,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下面我将学习的心得体会回报如下:
学校开展的“学习延安精神”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内容符合现实极其深刻,深入人心,我们要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坚定信念,坚持维持正义,执法为民的服务理念,联系实际,把我党优良的革命传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端正学习和工作态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发扬传统,坚定信念、回首我们党近90年的革命历程,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就是因为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发的年代,无数个优秀的共产党人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同样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面对当前复杂繁重的工作任务,公安机关要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历史重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根本的一条是坚定理想信念。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必须紧紧围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这一主题深入开展实践活动,找准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增强主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要把执法为民贯穿于执法工作全过程。公安机关既是执法机关,同时也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工作机关;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脱离群众则是我们党最大的危险。要认真审视我们对群众的感情究竟有多深,群众在我们心中的位置空间有多重,我们为群众办的实事究竟有多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究竟在哪里,从而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主动倾听群众呼声,及时了解群众疾苦,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既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又理顺群众情绪,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把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落到实处。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裁判不公和诉讼难、执行难问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三、发扬革命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优良的传统之一。要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我们要端正学习和工作态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服务人民大众为宗旨,总之,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加强教育、管理、监督,用制度促进干警在执法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制度促进干警开展换位思考,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用制度促公正,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五篇:感受延安精神
对延安的神往由来已久,从陕北老乡敲锣打鼓、手捧小米大枣欢送红军的电影场景中,从“浩浩延河水,巍巍宝塔山”的歌声里,从学生时代读过的“杨家岭的早晨”、“枣园的灯光”等课文中,我们认识并熟悉了延安这个光荣神圣的名字。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最具魅力和最为神奇的地方,自1935年10月结束长征抵达陕北,到1948年3月东渡黄河前往华北,中共中央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谱写了辉煌的历史篇章。虽然无缘生于那个火红年代,但延安早已成为心中魂牵梦绕的圣地,而奔赴延安、感受延安精神的期许和冲动,始终是我们难以割舍的情结和盼望已久的夙愿。
终于,在国际“三八”妇女节第10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踏上这片充满传奇的黄土地,圆了一个久远的延安梦。3月7日,部机关13名女同胞,在机关党委带领下,开始红色延安之旅。大客车载着我们由西安出发,一路穿山越涧,经风冒雪,颠簸前进。虽然行程并不轻松,大家却热情不减,且歌且行,兴奋和激动写在每个人脸上。趋车数百公里,于灯火朦胧时,到达中国革命的摇篮,我们心中的圣地——延安。
3月的延安,春寒料峭,寒气逼人,却挡不住我们心中的融融暖意。8日上午,怀着对革命圣地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比崇敬的心情,我们踏着薄雪,瞻仰了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登临了宝塔山,沿着先辈13年的奋斗足迹,去重温那段浩荡不朽的岁月,访寻红色延安的民族精魂,领略中国革命胜利的真谛。
杨家岭的早晨
太阳刚刚升起 毛主席走出窑洞 来到他亲手耕种的地里 …… 这是小时候读过的课文《杨家岭的早晨》,而这一次,我们走进了现实。
走进杨家岭的这个早晨,阳光恬淡,清风透寒,薄薄的雾气里,远山含黛,宁静而清新。来到党中央的故乡,好像回到母亲的怀抱,亲切而又深沉的美好情愫浮动在我们周围。苍松翠柏间,依山矗立的正是大名鼎鼎的中央大礼堂。1945年4月至6月,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这里召开,会议“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认真总结了党成立以来24年的经验,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总路线,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的指导地位。
岁月悠悠,会场依旧,礼堂正中央,“七大”会议的横幅依然醒目如初,主席台下,一排排木椅整齐排列。站在领袖们的演讲台前,遥想当年伟人齐聚、群英荟萃,为拯救国家、拯救民族而运筹帷幄的盛况,仿佛还可以看到与会者庄严的神情,听到他们激情的呐喊……
窑洞里的智慧
散落在沟沟岭岭的一孔孔窑洞,是延安城最美丽、最独特的风景线。这些黄土高原上最古老、最简陋的居所,因之与中国共产党的延安岁月水乳交融,而焕发出神奇的魅力。在延安的窑洞里,中国革命翻开了最辉煌的一页,滚滚的抗战狼烟,怒吼的黄河大合唱,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大开大合风云际会的解放序曲……光阴荏苒,它们静伫为历史的一个定格,半圆洞,木质门,格子窗,素朴,淡定,娴静,似乎还在等候主人的归来。
延安窑洞中最著名的,当数杨家岭和枣园的窑洞,因为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革命领导人的名字连在一起而格外引人注目。踏进伟人旧居,驻足端详,这些革命领袖居住过的窑洞,简单到不能再简单,朴素得不能再朴素,低矮的围墙,袖珍的小院,简陋平凡的窑洞,一张床,一张办公桌、一盏油灯,即是全部家当,可见当时革命之艰苦,生活之艰难。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领导人在此创造的丰功伟绩,一个个重大的决策,一次次伟大的胜利,全都出自于这一个个不起眼的黄土窑洞。在延安的窑洞生涯中,毛泽东写出了著名的《论持久战》、《矛盾论》、《实践论》、《论联合政府》,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当年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来到这里,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党的负责干部住着寒冷的窑洞,凭借微弱的灯光,长时间工作。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物质享受,但是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
在延安的窑洞里,我们看到了简单与清贫。在延安的窑洞里,我们看到了涵盖全人类精神的富有。抚今追昔,睹物思人,油然而生敬意。
离开的时候,禁不住回望,经年的风雨烟尘,窑洞的门栏窗棂,已有些斑驳,但在淡淡的春阳下,却闪烁着圣洁的光辉。想起那不知名的几句小诗:单调的窑洞,简朴的陈设,这里曾居住过一代伟人。窑洞的主人早已离开,留下了这油灯、石砚、稿纸,默默地讲述着那个时代……
革命纪念馆的感悟
怀着深深的敬意,我们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继续追溯岁月印迹,回顾革命历程,更加深入地感悟延安精神。
如果说杨家岭、枣园是一张张历史的散页,那么,延安革命纪念馆就是一部厚重的中国革命的历史书了。
2000余件文物和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以及栩栩如生的油画雕塑、沙盘模型、多媒体演示等陈设,组成红军长征落脚点、抗日战争政治指导中心、新民主主义模范试验区、延安精神发祥地、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六个单元,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13年。尽管之前多次听过这段历史的讲座与授课,也读过不少有关的史书论著,可真正当我们置身其间,看着先辈们留下的那些纸张发黄的书籍,锈迹斑驳的大刀长矛,黑漆厚重的土炮,补丁层叠的军装棉被,真切触摸岁月跳动的脉搏,沉浸于那个物质匮乏却激情迸发的年代,心灵仍为之震撼。大家边听边看边想,体味着历史带给我们的深刻思考。
70多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突破重重阻碍进入陕北苏区,因为他有着那么多的疑问,他在《西行漫记》中问道:“这些战士战斗得那么长久,那么顽强,那么勇敢,……从整体说来是那么无敌,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使他们那样地战斗?是什么支持着他们?他们运动的革命基础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使他们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的呢?”斯诺当年在延安找到了答案,而70多年后,我们从这一件件简朴甚至简陋的历史遗物中,从党中央领导边区人民英勇斗争的史料记载中,从千万个英雄儿女投身革命的战斗热情中,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昂扬凯歌中,我们似乎再一次找到了当年无数志士仁人放弃舒适生活、奔向延安、投身革命的答案,找到了中国共产党以小米加步枪打败国民党飞机大炮的答案。激励革命先辈们在恶劣的时局和艰苦的环境中,在几乎不可能取胜的情况下,不畏艰难,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是一种精神,而这一种精神,就是伟大的延安精神。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精心培育形成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它的灵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它的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它的本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是它的标志,这一切构成了延安精神的主要内涵。多少年来,延安精神教育滋养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成为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从新中国的建立,到改革开放,建立富强、民主、文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再到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无不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率领全国人民不断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胜利。
巍巍宝塔山的见证 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宝塔山曾作为中国革命的指路明灯和中国未来的希望,吸引了全中国优秀儿女,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冲破层层封锁奔向这里,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的滚滚洪流。“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朴实无华的信天游,真切地再现了青年们对延安的向往和奔赴延安的决心。
顶着刺骨的寒风,我们一步步登上宝塔山顶。看到巍巍宝塔赫然屹立在眼前,所有疲累烟消云散。耳边萦绕着贺敬之先生《回延安》中的朗朗诗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心情再次激动。这座看似普普通通、甚至有些破旧的宝塔,却经历了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硝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卓越功勋,见证了陕北人民建设新延安的奋斗历程,成为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眺望延河,这条曾哺育了无数革命志士的母亲河,已不复昔日的滚滚洪流,留下的是几近干涸的一丝细流,黄土地无畏的倔强和特有的沧桑,依然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俯瞰延安城,时光流转,延安不再是历史图片上的黄士地野山沟,长桥飞渡,楼宇耸立,车水马龙,熙熙嚷嚷,一座现代化的新型山城已初具规模。
延安正在发展中日新月异,而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也在不断变化。但我们坚信,作为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延安精神的力量将是永恒的。崇高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大至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集体、一个人,要想立足于世界,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成为战胜一切困难的利器,可以帮助一个人走向成功,可以让一个集体更加强大,可以让一个民族更加昌盛。在新的历史时期,延安精神将继续成为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不断引领党和人民前进,同时又在党和人民的实践中不断赋予新的内涵。穿越时空的隧道,延安精神将益发光亮和夺目。
作为年轻一代的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党的组织工作者,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重任,需要我们不断传承延续、发扬光大延安精神,努力把前人打下的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发展好,让革命先辈欣慰安然。
在学习考察活动结束返程之际,许多同志深情回望,轻轻道一声“延安,再见!”这一声,留下的是感动、眷恋和牵挂,带走的是永恒的记忆、思考和责任。
就让这巍巍宝塔山,见证我们的誓言。
后
记
短短两天延安之行,既是一次别具特色的学习考察活动,也是一次重要的党性教育实践。通过亲眼去看、亲耳去听,接受党的历史、光荣传统教育的洗礼,对延安精神有了更真切的感受和更深刻的理解。大家一路观瞻、一路感动、一路思考,度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三八”妇女节。一些女同胞说,延安归来,忽然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感到要好好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要好好学习党的历史和基本理论,同时要与时俱进,不断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大家表示,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那么一种忘我精神、那么一股昂扬斗志、那么一种科学态度,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奋斗。延安之行时间短暂,但延安精神已在我们心中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