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策略
一、目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教学资源农村的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学校的教学资源匮乏,学生的阅读面偏窄,学生的语文学习仅靠一本语文课本,严重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2.学生语文基础薄弱
农村教师大都是代课教师,导致学生的汉语基础知识特别薄弱,甚至有些初中生都搞不清基本的拼音规律。
3.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在很多农村的中学语文教学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的语文课学生学习缺乏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二、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研究 1.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学习是学生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一切教学行为只有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进行,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否则,无论教师多么优秀、教学多么努力,也无法使教学效率最大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投入得越多,就越有动力。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学得有趣,教师教得轻松,那么教学效果也就越佳。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通过合作可以博采众长。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资源匮乏,合作学习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合作是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来答疑解惑,这样就可以集中集体的智慧了。通过自主合作学习,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恰当地进行课后辅导
农村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有针对性的课后辅导能够实现培优补差的目的。首先,课后辅导对象要有针对性,把辅导的重点放在帮助其树立远大理想的角度,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动力,这样远比做几篇阅读要有效得多。其次,在进行辅导时,主要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最后,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互助,差优辅困,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更容易接受。总之,课后辅导要重实效,切不可走形式,表面热闹,实际上学生却一无所获。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方法外,还有许多减负增效的措施,这还需要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研究。在这里我抛砖引玉,期待更多同仁共同努力,把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减负增效”工作进行到底。
第二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减负增效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减负增效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丰富多彩的教材内容会给学生深刻的思想启迪和美的熏陶。但是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负担重,甚至厌学。教师辅导课不少上,学生成绩不见提高。因此,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真正的“减负增效”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习兴趣,减轻心理负担
1.充分的爱学生课堂内外,要充分的爱学生。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渴望被理解和尊重。尤其是学生,他们稚嫩的心灵更加敏感,一旦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和爱,在内心就会产生一股巨大的学习动力,学习主动性就会增强,学习效率也就会更高。八年前我教过的一名学生,当时他是我的科代表。学习上,他积极努力,我经常表扬他;工作上,他特别认真,我非常感谢他。他觉得老师对自己很好,因此学习就特别主动,也格外的用功,结果成绩非常突出。
2.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教学方式力求创新教师是学生成长的直接指导者和引路人,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一池水”甚至是“自来水”。只有教师本身的专业本领过硬,学生才能在内心真正地佩服老师。教学上有新意,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节公开课上,我听了我校张文芳老师的物理课。她在讲解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这个知识点时,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风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威力导入新课的教学,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又结合飞机升力的原因,把知识点讲得深入浅出,特别有新意。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涨。
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还要力求新颖,以达到高效完成学习目标的目的。我听了宁成老师的课,感慨颇深。他讲的是《背影》一课。课堂上,学生领悟了文中父子的深情,接着,他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问学生是否知道父母的姓名、身体状况、爱好、愿望等),触动了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对父母的关心实在是太少了,从而情感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3.创设轻松、愉快、融洽的课堂氛围
教学中要尽量创设轻松、愉快、融洽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上课,学生心情愉悦,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更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教师良好的情绪,幽默的语言,新颖的内容,都有利于创设这样的氛围。我校的历史老师白春兰这一点做的就非常好。不仅经常面带微笑,语言幽默,而且在她的课堂上,经常穿插歌唱、游戏、表演等不同的内容,不断激发起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觉得学习非常的快乐。
二、课堂精讲,提高效率 1.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简洁精练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简洁精练,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体现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就可以。宁成老师讲的《背影》,给我启发很大。他这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1)整体感知,梳理文章脉胳;(2)通过阅读,学习传神的细节描写;(3)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和父爱的伟大。这三个目标的设立不仅简洁,而且体现的内容也非常精当。他的教学也是紧紧围绕这三个目标,精讲精练,使学生吃得明白,吃得透彻。
2.精心提问、启发引导茫茫大海上,指南针为航行者指引了方向。课堂上,当学生思路受阻的时候,教师就要当好学生的指南针。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要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彼此间的交流,能够自己得出答案,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并非是死记硬背。还是以张慧梅老师的物理课为例。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纸条跳舞、吹硬币等实验,在老师启发性的引导下,从而自己总结出流体的流速和压强间的关系。老师再对问题作以必要的补充和强调,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便深刻而又牢固。
3.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中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正所谓“教就是为了不教”。《童趣》是初中语文的第一篇文言文。初中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朗读便成了一大难题。帮助学生划分课文的节奏,自然有助于朗读,但为了使学生以后能读好其他文言文,我教给了学生划分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方法。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学生基本能够独立划分句子的节奏。相信慢慢地,学生一定能够彻底解决朗读文言文的难题。
4. 梳理总结,练习巩固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和练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结合目标作以总结,教师再用点睛之语作以补充、强调,再配以有针对性的习题加以练习,学生对教材吃得会更加透彻。我听了刘亚冰老师讲的《白兔和月亮》一课,在课堂最后,老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可以从知识、方法、道理三方面来总结。而后又让学生作了课堂小练笔,结合课文所学的内容,谈谈自己对人生态度的理解。这样学生不仅知识掌握了,能力提高了,人生观也端正了。、课后精练,巩固提高
作业习题的布置不仅要精,而且重难点要适当。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可不做,要选择富于启发性和综合性的习题,真正起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还是以宁成老师讲的《背影》一课为例。课堂上,学生学到了细节描写的作用,也体味到了父爱的伟大。老师留给学生的课后作业是:描写一个人物,用到细节描写;完成一次爱父母的行动,可以为父母夹一次菜,洗一次脚,说一句“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这两个作业,是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升华。而字词等知识重在积累,不必再在课后花时间去练习。
总之,“减负增效”的内涵是减少课内外那些机械重复、低效的活动,提高孩子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减负增效”的道路上,具体哪种方式最有效,我们还在不断的摸索。只要我们悉心钻研,坚持不懈,相信一定会有所收益。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争取达到真正的“减负增效”,迎来语文教育的一片艳阳。
第三篇:初中语文减负增效心得体会20140108
初中语文减负增效心得体会
李鼎建
对于教学,曾看到过三种有趣的说法,说:教师负担重,学生负担重,是恶性循环的教学;教师负担轻,学生负担重,是误人子弟的教学;教师勤钻研,学生负担轻,才是减负增效的教学。
那么什么是减负增效呢?
减负增效中的“减负”并不等于教学内容的减少,也不等于学习时间的减少。我对“减负增效”的理解是:“减负”是减去学生过重的心理与学业负担,“增效”是在“减负”的同时要“保证教学效益”,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平心而论,我觉得语文的课业负担并不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要如何减轻作业量的,而是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并设计布置有效作业。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审美欲”,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前提,而教师在其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以下的一些做法:
(1)营造一定的“问题情境”,把握提问时机,使学生带着疑问或悬念进入教学过程。在这方面,特级教师钱梦龙是问题设计高手。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和“遗”字,对此,钱先生不是越俎代庖一讲了之,而是这样提问的:“愚公九十几岁?”解决“且”的问题,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呢。他又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一次提问,同时带出了“孀”“遗”两个字的字义问题,可谓一箭双雕,妙到极至。学生在他导引的问题情境中,既能获得心智提升的愉悦,又能感悟到成功享受的乐趣。
(2)精选教学切入口,使教学内容具有新鲜感,激起学生思考、探索的欲望。以教《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为例,我尝试过突破小说的一般教法(从整理故事情节入手或始于人物形象分析),把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不同评价作为切入口。由于菲利普一家对于于勒发迹和落魄的不同的反应,是作品的主要内容和情节,也最能体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由此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和讨论,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的全方位理解,又避免了肢解作品的弊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又引导学生分析对于勒的不同称呼所包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以小见大。本课另辟蹊径的教学思路触动着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学习意愿。整堂课的设计环环相扣,不仅让学生学会分析小说人物的方法,更让学生掌握了语言文字的表达作用,切实达到了“增效”的效果。
(3)指点学习的门径,使学生觉得入门不难,而且确能学有所得。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的一大重点,有的文章看似浅显,“一看就懂”,可学生却对主旨把握不准,这便成为学生阅读的一大困惑。怎样教会学生阅读?教师恰到好处的“导”便是关键。以《背影》为例,学生初步“读懂”文章通过父亲为我攀爬月台买橘子一事表达了浓浓的父爱,而为什么“背影”会成为“我”心中永远抹不去的鲜明记忆呢,却答不上来。这时就要启发学生注意隐含在文字背后的重要信息。至于学生从这些隐含信息中获得怎样的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正在学会”与文本、作者对话。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一篇文章对一般学生而言,总能粗略的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学生未必能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啰里啰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这正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与文本、作者对话的过程,由此养成阅读习惯,学会阅读,不正是语文课“效率”的体现吗?
(4)为学生铺设知识、能力的台阶,使学生不断受到成就感的鼓舞。“写作”一直是学生学习语文倍感困难的一方面。其实每次的作文不要求面面俱到,明确提出两个要求,凡符合要求者均给高分,让他们觉得作文高分并非望尘莫及的,以此鼓励学生,使他们渐渐对写作产生兴趣。以后作文的要求难度以阶梯的形式逐渐提升,习作水准也会日益提高。
对于“减负增效”,课堂上所作的努力是最关键的,然而课后的辅助作用也很重要。作业是切实体现减负增效精神的重要载体。作业的布置不可盲目,切忌进行机械性的作业训练。比如说,抄写词语是一项常规作业,大部分学生在抄写时是很机械的,并未达到记忆的目的,那么这项作业的效率就低;而有的学生这些词语都已掌握,显然这就是无效劳动。那么词语积累怎么办呢?可以通过预复习的作业来完成,在预习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将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或自认为重要的词语,借助词典将其含义摘录下来,并复习巩固。然后采用课堂听写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对听写有误的内容进行书面订正。其实预习复习作业对语文学习而言是很重要的,并且基本上在30分钟之内都可以完成,可很多学生往往忽视它马虎应付,这样表面看起来好像是花的时间少了,但是上课的效率不够理想,根本没有体现“减负增效”的宗旨。如果采用课堂检测的方法,既减轻作业量,又达到记忆的效果,这样必定深受学生欢迎,从而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总之,“减负增效”的最终效果应着眼于学生的“会学”,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是保证此效的必要条件,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为自己“增负”,潜心钻研教学方法,想方设法唤醒学生求知的欲望,完成由教师教到学生学,由学生学到学生会,最后达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第四篇:减负增效策略-有效教学(小编推荐)
减负增效之策略有效教学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开展是减负增效的基础,因此他的地位不容忽视。他要求我们教师以外部力量为控制手段来构建课堂结构,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多一些,使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体验知识的获得,从而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平常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这道题已经讲了很多次,而且也不难,为什么学生还不会,我想这就是我们没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没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留给他们的印象肯定不深刻,必然造成这种结果。所以有效教学的开展迫在眉睫。我觉得可以本着下思路开展教学。
一、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一旦形成,那学生的学习状况由被动为主动。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
二、教师要设置好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课堂提问一定要做到难易适度,力争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进入问题情境,获取学习体验,使每位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一般分课内与课外两种,主要是课内小
组合作。由此培养学生“会听、勤思、敢问、善问”的习惯,并且以好带差,使课堂效率更高。
四、教师要在课上和课下设计好分层作业,是不同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题做。
总之我们要是我们的教学达到一定的效果,必须搞好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使课堂效率增加,让学生愿学乐学,可下留有针对性的作业,不机械,不重复,做适合自己的作业,这样才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当然对于教师来说就要增负,这无疑就需要我们教师多花功夫去研究。
这是我个人的浅显见解,望老师加以指正。
问题:如何做到减负增效,体现在数学教学中有哪些教学策略?要求:1.作业题目自拟 2.主要内容应包括: 第一,请如实描述本班(本校/本区县)在天津市教委出台“义务教育学校减负 六项规定”前后的变化(举措/现象/反响); 第二,阐述你在初中数学“减负”要求下,是如何做到“减负不减质”、“减负增效”的,你 都有哪些措施或策略? 3.字数要求500~800字
第五篇:减负增效
“减负增效”是当前新形势下的教育任务,这种新的要求正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原动力。从以往多课时讲解、多自习课辅导的情景陡然转变到精简课时、减少学生过多课时负担的现状,要求每一个教师都必须静心思考自己的教学策略:“教材如何备”、“学生如何掌控”、“作业如何精致化”。在这一系列的转变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准确定位好自己的角色,也就是主角和配角、大角色与小角色的转变。教师准确定位自己在“减负增效”背景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探索减负增效的新路子,获取新经验,达到新目标。
现阶段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英语教学的呈现往往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相应的知识或技能而反映出来的,高效而成功的英语学科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从多方面进行准备,包括对教材的把握、学生的掌控以及自己教学起点的设计。教师在这三方面重要的组成部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现今新课程背景下,需要我们教师从主导变成引导,做一名引导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结合自己从事英语学科教育多年的一点体会,我认为英语教师的角色在“减负增效”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得首先要求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其次要求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及能够自主学习。
(一)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师教学方式
1.转变教师角色地位。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从“教学生”转向“教学生学”,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评判者。要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提高研究学生、课程标准、教材、考试大纲、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能力。
2.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一要以学为主,教学的出发点是教会学生学,为此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研究学法,指导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要先学后教,强化课前预习、课中自学和学后反思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教学过程,实施启发式教学。三要以学论教。基于学生实际开展教学工作,强化学习方法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增强课堂中的互动性,在互动中捕捉各种有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要注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
3.优化教学设计。加强课前研究和学生研究,准确定位教学起点和目标。加强教材知识体系研究,强化单元意识和知识类结构意识,根据知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学生实际加工处理教材。加强弹性化教学方案研究,妥善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为师生互动留有空间。教学设计结构要紧紧围绕如何提高教学效益,不仅要包括基本的教学流程,还要包括检查、指导学生预习、布置和批改作业、个别辅导及教学反思等内容。
教师只有主动积极地转变自身角色,才能够以正确的姿态融合到“素质教育”的潮流中,才能够顺应“减负增效”背景下英语教学的要求。教师角色有了正确的转变后,还必须及时的给自身的角色进行定位。准确的角色定位能够使得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这一舞台中淋漓尽致的展现自己。
(二)进一步优化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教师要将预习作为课后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管理,课堂上应注重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和指导,巩固和提升预习效果。
2.培养学生主动和独立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意义,形成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主动学习机制。培养学生不依赖教师和家长,自主独立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确立学习进度;独立地进行及时复习和阶段复习;独立地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各级教研部门、各学校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理论和经验,探索适应本地、本校和学生实际的课内外合作学习的有效机制和方式方法。
(三)进一步强化德育工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活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乐学好学。引导学生辩证认识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自信心,着力消除学生的枯燥感和疲惫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学习热情,努力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幸福感与成就感。
2.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善学会学。全面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及整个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科学确定教学方法和流程,指导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持久、终身学习。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建立健全学生自主学习的监控、评价机制,引导学生树立持久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要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任重道远。只有从根本上真正端正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效益,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未来,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使教学呈现一片丰富多彩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