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辛街乡2011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应急强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
隆阳区辛街乡2011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应急强
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
为落实《云南省卫生厅、云南省教育厅转发卫生部办公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学校和托幼机构防控脊髓灰质疫苗的通知》云卫发【2011】119号、《云南省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性疫情和疫苗衍生毒相关事件应急预 案(试行)和保山市隆阳区2011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应急强化免疫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最大限度消除免疫空白人群,有效防控脊灰野病毒病例的输入,维持和巩固我乡无脊灰状态,确保2012年顺利实施消除麻疹的目标,根据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区卫生局的统一安排,经请示辛街乡人民政府同意,决定于2011年10月、11月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两轮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和一轮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为规范、有序、高效地组织实施好好此次活动,特制订本方案。
一、活动范围、时间和对象
(一)范围
全乡18个村、一所幼儿园、常驻流动人口。
(二)时间
1.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 第一轮:2011年10月25~30日 第二轮:2011年11月25~30日 2麻疹疫苗查漏补种 2011年10月25~30日,各村在做好第一轮脊灰疫苗应急强化服苗的同时,在适龄儿童中进行麻疹疫苗漏种情况摸底调查。
2011年11月25~30日,在开展第二轮脊灰疫苗应急强化服苗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对适龄儿童开展麻疹疫苗补种。
(三)对象
1、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
5岁以下儿童,即2006年1月1日至现场接种日期间出生的(满62天)儿童,只要无接种禁忌症,无论既往免疫史如何,均喂服1剂脊灰疫苗。
在强化免疫活动期间,对于乡外适龄儿童和任何年龄没有免疫史的儿童入乡时,一律按要求给予服苗,巩固辛街乡的免疫屏障。
2、麻疹疫苗查漏补种
8月龄—5岁儿童,即2006年1月1日以后出生至现场接种日期间满8月龄的儿童(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3月24日出生)凡未能完成含麻疹成份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均补种1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
二、目标和工作指标
(一)目标
消除免疫空白村和免疫空白人群,巩固全乡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疫苗免疫屏障,防止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发生疾病传播和流行,如期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二)工作指标
卫生院督导组对接种率进行快速评估时,要求达到的指标是:
1、常住与流动居住3个月以上的6—12月龄儿童,脊灰疫苗“零”剂次儿童小于1%;9—12月龄儿童,麻疹疫苗“零”剂次儿童小于5%。
2、常住与流动居住3个月以上的12月龄儿童,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不能出现“零”剂次儿童。
三、组织领导、疫苗支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消灭脊灰是我国政府向世界的庄严承诺,是《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指标,各村要高度重视辖区以外的脊灰野病毒输入性疫情对我乡维持无脊灰工作的影响,提高认识,加强对本次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的领导,确保完成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各项工作。乡成立脊髓灰质炎疫苗应急强化免疫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领导小组,区级成立了技术指导组、工作督导组、异常反应处置组,负责组织开展此次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各村也要相应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切实加强辖区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的组织领导。
领导小组
组
长:杨晓平
党委委员
乡人大副主席 副组长:邢绍基
乡卫生院院长 成员:徐金涛
防疫专干
徐卫宗
防疫专干
杨燕霞
妇幼专干
张兴芹
妇幼专干
2、卫生院公共卫生科成立督导组
根据督导工作安排,成立以下督导组,负责督导评估被督导村的本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应急强化免疫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一组:徐金涛
督导村:大村、邹里、大栗树、邵家山、马鹿塘、水眼 二组:徐卫宗
督导村:陶孔、胡家、杜家、尖山、龙洞、阿今 三组:杨燕霞
督导村:辛街、小田坝、大官市 四组:张兴芹
督导村:汪宣、盛家、下庄(二)部门协调,积极配合
卫生院做好当地政府的参谋,加强与教育、村委会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发挥自身优势,分工协作,相互配合,认真做好本次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
(三)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1、根据本地实际合理设置接种点,在幼儿园、街道。
2、卫生院具体负责本次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的实施,做好疫苗的计划分发和储存运输、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和督导评估等工作。
3、各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卫生室设立固定接种点开展服苗活动。要安排相应的卫生医务人员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接种形式开展服苗活动。
(四)本次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与麻疹疫苗查漏补种使用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和单价麻疹减毒活疫苗。所需疫苗由卫生院统一安排下发。各村补种麻疹的需求计划,于11月1日上报卫生院疾控科。各村要严格疫苗管理,按照云南省疫苗管理台账要求认真做好领发登记,必须在规定的温度下储存、运输、直至接种到儿童。
(五)本次活动接种补助在中央和省下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25元中按每剂次1—3元支付。
四、强化免疫活动实施
(一)各村制定实施方案与实施细则
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对本次各项活动作出详细安排,责任到人。
(二)宣传动员
各村卫生室发放传单和通过卫生人员面对面宣传。每个接种点必须设立明显的标识,保证儿童家长对本次活动的知晓率。
(三)摸底调查和补种要求
2011年10月25—30日,开展第一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的同时,各接种点要对适龄儿童含麻疹组份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认真记录和统计没有按照免疫程序完成麻疹(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的儿童情况,对漏种儿童要在2011年11月第二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期间,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补种一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
(四)接种方式
1、各村卫生室:采用固定与入户相结合的接种方式,必须保证适龄儿童均能得到免疫。
2、各接种点要对接受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和麻疹疫苗补种的儿童进行登记,对于流动儿童要单独进行登记,各卫生室接种点要注意保存本次脊灰强化免疫和麻疹补种儿童名册的原始记录。
(五)脊灰糖丸疫苗不良反应、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1、不良反应:口服后一般无副反应,个别人有发烧、恶心、呕吐、腹泻和发疹。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2、禁忌:发烧、患急性传染病、免疫缺陷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严重佝偻病,活动性结核或其他严重疾病及最近1周内每日腹泻4次者禁用。
3、注意事项:婴幼儿服苗时须碾压碎,用凉开水溶化后送下,禁用热开水;服苗前后半小时内不喂奶,以免失效;若发现儿童吐出疫苗要及时告知医生并补服;脊灰糖丸疫苗需冷藏保存,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食,切忌带回家自行喂服。
(六)麻疹减毒活疫苗不良反应,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1、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者:接种疫苗后24小时,在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和触痛,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自行消失;接种疫苗后1—2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反应,一般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不需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感染;对于中度发热时间或发热时间超过48小时者,可采用物理方法或药物进行对症处理;接种疫苗后6—12天内,少数儿童可出现一过性皮疹,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通常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2)罕见不良反应有:重度(≥38.6ºC)发热反应,应采用物理方法及药物对症处理,以防高热惊厥。
(3)极罕见不良反应有: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现反应时,应及时就诊,给予抗过敏治疗;过敏性休克应及时采取注射肾上腺素等抢救措施进行治疗。
2、禁忌:已知对麻疹减毒活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期;妊娠期妇女;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3、注意事项
(1)疫苗的储存、运输应按照《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要求执行,麻疹疫苗对温度敏感,接种时要带冰,疫苗复溶后如不能立即用完,应放置在2—8℃并于30分钟内用完;
(2)启开安瓿(或小瓶)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3)疫苗瓶有裂纹、标签不清或失效者、疫苗复溶后出现浑浊等外观异常者均不得使用。
(4)应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备偶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急救用。接受注射者在注射后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
(5)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至少间隔3个月以上接种本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6)麻疹减毒活疫苗与其他减毒活疫苗可在不同部位同时接种,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4周再接种。
(7)接种疫苗时,应使用自毁性或一次性注射器,防止交叉感染,使用后的注射器要集中毁性或一次性注射器,防止交叉感染,使用后的注射器要集中毁形作无害化处理。
(七)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与处理。
各地应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要求,在两轮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过程中,加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与报告。
要及时发现、报告和妥善处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遇有轻微反应可对症处理;发现严重反应者,要尽快报告同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小组,对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遵照“先临床救治、后调查诊断”的原则,做到早期、正规、系统的治疗;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人员死亡时应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进行报告和处理。
五、督导
乡卫生院督导组要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以确保本次强化免疫和补种活动的质量,对重点村、重点人群应进行重点督导,督导工作要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督导结果要在督导活动结束后及时反馈给督导单位,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解决。
六、评估
1、每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完成后2天内,卫生院自身评估。
2、评估方法及要求
(1)卫生院对每个村评估10名2个月至5岁应种儿童。评估中发现未按要求免疫的儿童,应进行登记并通知到接种点补种。
(2)卫生院督导活动情况及活动结果。
七、判定标准及结果分析
1、判定标准
(1)OPV强化免疫接种结果的判定以儿童家长认可,并核查接种记录为准(市场调查可不查接种记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情况以儿童预防接种证记录为准。
(2)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期间不在本辖区的儿童也要调查,注明来源,不计入统计结果。
(3)接种率评估时,对有接种禁忌症的儿童且家长书面不同意接种的儿童,可不计入应种对象。
(4)接种率评估时,对于2月龄内儿童也要调查,询问强化免疫服苗情况,但不计入统计结果。
2、结果分析
以村为单位,在调查地区的10名应种对象中:
(1)如未发现OPV漏服或无MV“零”剂次儿童,则可能接种率≥90%。
(2)如发现1例OPV漏服或MV“零”剂次儿童,提示被调查单位该类地区或该年龄组疫苗接种率达不到95%的指标,要针对相应地区和年龄组开展查漏补种服(种)工作。
(3)如发现2例OPV漏服或MV“零”剂次儿童,该村卫生室要重新开展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活动。
八、资料收集与报告
各村卫生室必须于2011年12月前将两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资料、接种率快速评估资料上报辛街中心卫生院疾控科。要求数据准确、真实可靠。
隆阳区辛街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科
2011年10月22日
第二篇: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实施方案
长柏乡卫生院
2014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
实施方案
根据卫生局印发2014年麻诊及脊灰疫苗补充免疫活动的通知为力争我卫生院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卫生局决定于2014年3月在全乡范围开展适龄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人群、时间和工作指标
(一)目标人群
全县所有8月龄~6岁(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出生)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麻疹类疫苗的儿童。
上述目标人群根据既往接种史,8月龄~17月龄未接种的,需补种1剂麻风疫苗。18月龄~6岁只接种1剂次的,需补种1剂麻风疫苗;0剂次儿童需补种2剂麻风疫苗,时间间隔1个月以上(免疫史不详者视为未接种)。
(二)时间
1、前期准备:2月20~2月29日。
2、现场接种:3月1日~5日。
3、快速评估和补种:3月6日~15日。
(三)工作指标
以乡镇为单位,目标人群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后接种率达95%以上
二、组织与实施
1、领导小组
(一)组织领导与相关部门职责
县卫生局成立麻疹查漏补种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麻疹疫苗查漏补种业务工作。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疾控中心,隆毅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要相应成立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麻疹疫苗查漏补种组织实施。其职责是:
(1)制定本辖区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具体实施方案;
(2)协调宣传部门做好查漏补种活动的媒体宣传工作;
(3)协调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辖区内所有儿童的摸底登记工作。
(4)组织开展宣传发动、现场接种、督导检查、快速评估和补种、资料收集汇总上报等工作。
2、技术指导小组
成立以县疾控中心副主任黄共青任组长,县卫生局疾控科科长禹辉任副组长,颜琳琳、唐清益、彭琳、尹星星、廖自强、高守成为成员的县级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技术指导小组。
各乡镇卫生院要成立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现场技术指导、现场监督、评价及工作总结等具体技术工作,并根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的要求,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的准备。
(二)人员培训、社会动员和宣传
各级要认真开展培训工作,在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宣传和摸底前,完成对本级所有参加麻疹疫苗查漏补种人员及乡、村级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方案、接种现场实施、接种禁忌证、AEFI的监测及处理、风险沟通、督导和评价方法等。
县卫生局在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前,做好媒体宣传和动员工作,宣传麻疹疫苗查漏补种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查漏补种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各乡镇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标语口号、宣传画、宣传册、宣传栏、宣传车、社区通知等多种渠道,采用当地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大力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专题宣传,使儿童家长及时获取科学准确的信息,提高公众对查漏补种的认识和主动参与意识,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做好查漏补种活动的风险沟通和应对,加强对相关突发事件及舆情的监测,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三)目标人群摸底调查
1、摸底工作人员组成:农村由乡村干部、乡村医生组成;城镇由街道、居民委员会干部、社区医生组成。
2、摸底登记在接种前2~3天完成,特殊地区可适当延长摸底时间。
3、摸底登记方法:摸底登记人员挨家逐户的拉网式摸底调查,将目标儿童分自然村(居委会或社区、楼群)、分年龄组登记在《长柏乡卫生院2014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摸底及接种登记表》(附件2-1),同时给家长发放《长柏乡卫生院2014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接种通知单(附件2-2),告知家长接种时间和地点,接种时携带接种证。
4、厂矿、企业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实施查漏补种活动。
5、摸底调查应重视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以及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儿童的登记。对发现的未建卡7岁以下未完成常规免疫接种的儿童,应给予补建卡、证,并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
6、乡镇卫生院对摸底登记结果进行核查、汇总,初步填写在《长柏乡卫生院2014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接种情况汇总表》(附件2-3),并根据摸底儿童数、接种点数,计算出各接种点每日可接种儿童数,以天为单位上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县级督导人员要对摸底调查质量进行评估,对未达要求的地方重新开展摸底登记工作。
(四)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各级政府应提供开展麻疹查漏补种所需各种经费。
(1)疫苗、注射器由省级提供。
(2)接种补助经费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专项列支,不足部分由县财政进行补足;培训、宣传、冷链运转、表格印制、督导评估等工作经费由各级财政专项解决。
2、人员保障
各部门要针对各自的职责,安排足够的人员完成麻疹疫苗查漏补种的接种工作。在接种工作开展之前就确定参与人员、责任人,并建立联系手册,对保证工作的落实和顺利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每个接种点至少应有人员负责现场组织、登记、接种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工作,并根据目标人群的多少适当增加工作人员数量。
3、后勤保障
(1)疫苗、注射器材与冷链。疫苗的储存、运输要严格执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做好疫苗和注射器出入库记录及疫苗运输记录。检查冷链设备的运转状况。
(2)宣传材料及各种表格。所有宣传材料、表格应尽早分发,查漏补种用表格由省级统一格式,由县疾控中心统一印刷,在启动查漏补种接种前1周分发至各基层接种单位。
(3)其他要求
①接种器械、体检器械、急救药品和器械等由各基层接种单位在实施接种前1周准备齐全,并随时补充。
②在开展查漏补种活动之前应做好人力、物资、车辆等方面的后勤保障工作。
(五)现场接种实施
在查漏补种活动过程中,除已取得资质的接种单位外,各地还可根据地理条件、人口密度、摸底情况,在医疗机构或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设置临时接种点,或采取巡回、入户接种等方式。
在农村或城市社区,根据人口数量设立巡回搜索组,在查漏补种活动集中接种的后期,分片包干负责搜索所辖区域的适龄儿童,并通知儿童到指定地点接种。
查漏补种活动现场接种点应有负责组织、预检登记、接种、AEFI处置的工作人员,现场工作人员数量要根据接种对象数量进行适当调整,做到接种对象核实、接种前告知、健康状况询问、规范接种和登记等各个环节均有专人负责。现场接种流程、操作技术及接种后剩余疫苗处理等,要严格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执行。
预防接种要严格掌握麻疹类疫苗接种禁忌证及其他暂缓接种的原则,查漏补种接种与最后一剂注射的减毒活疫苗间隔应在1个月以上。对于暂缓接种的儿童,应在本次查漏补种活动后的条件适宜时机及时予以补种。
三、AEFI监测与处置
各地应当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开展AEFI监测工作。结合查漏补种特点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AEFI应对方案,及时做好活动中AEFI的处置工作。对严重AEFI遵照“先临床救治、后调查诊断”的原则,做到早期、正规、系统的治疗。麻疹疫苗常见AEFI的诊治原则参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应当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做好AEFI的沟通解释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及时、公开、透明的原则,统一发布相关信息。
四、督导
各镇乡应在查漏补种实施过程中制定本级的督导方案,明确督导方式、督导内容和督导方法,统一督导评价记录表,提出整改意见,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追踪;培训督导人员,督导重点地区为流动人口聚集地、偏远地区、常规工作薄弱的地区,上级督导员同时对下级督导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估。
(一)督导组人员组成由各镇乡麻疹疫苗查漏补种领导小组在政府的协调下组织卫生、药监等部门领导参与;卫生部门设立督导联络员,负责技术支持工作。
(二)督导方法
通过现场观察、询问、主动调查、查看资料和听取汇报等方法进行。
(三)督导内容
1、前期准备阶段督导
重点对基层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的组织动员、经费保障、宣传、培训、应种儿童摸底登记、物资和接种的准备情况进行督导。
2、现场实施阶段督导
重点对查漏补种现场的组织情况、接种操作、安全注射、接种人员资质、现场不良反应处置、家长知晓率等情况进行督导。
3、后期评估阶段督导
重点进行接种率快速评估,对资料整理、汇总、上报情况,以及剩余疫苗处理情况等进行督导。
对目标人群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后接种率低于95%的地区要求限时查漏补种,直到接种率达到95%以上。
(四)督导要求
各级镇乡均应对查漏补种活动进行全程督导,包括前期准备(摸底登记、组织动员)、现场实施、接种率评估等各阶段。
在查漏补种活动的准备、实施及评估阶段,县卫生局均会组织县疾控中心开展督导工作。活动准备阶段重点督导各级的经费保障、宣传、培训、摸底登记、物资和接种现场的准备情况;现场实施阶段重点督导现场接种工作组织情况、安全注射情况、接种人员资质、知晓率等情况;后期评估阶段重点进行接种率快速调查,了解资料整理、汇总和报告质量等情况。
五、评估
县卫生局组织对本辖区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摸底登记、家长知晓率和接种完成情况的调查评估。接种率快速评估的重点为近年麻疹高发地区、流动人口聚居地、矿区、农牧场和常规免疫管理薄弱的地区。对评估接种率低于95%的单位,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进行查漏补种,必要
时重新开展,确保在经过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后的地区,8月龄~17月龄儿童1剂次麻疹类疫苗接种率、18月龄及以上儿童2剂次麻疹类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
快速接种率评价的方法及要求如下:
1、抽查常规免疫管理难度大的1个乡镇,以乡镇卫生院(街道办事处)为中心在近、中、远距离各抽查1个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随机入户调查10名学龄前儿童,每个乡镇(街道)共调查30名,其中8月龄~17月龄、18月龄~3岁、4~6岁年龄组各10人。
2、在集贸市场、车站或城乡结合部开展非入户调查,共随机调查30名适龄儿童,在8月龄~17月龄、18月龄~3岁、4~6岁年龄组各调查10名。
如遇有儿童在查漏补种现场接种期间不在本县,也要调查但不计入统计结果。接种结果的判定以儿童或者儿童家长回忆,并核查接种记录为准。评估中发现未按要求免疫的儿童,应进行登记并通知其家长送其到指定的地点进行补种。
六、资料收集、总结和报告
各镇乡要及时掌握查漏补种活动实施进展,活动结束后,要将本次活动相关文件、宣传、培训、接种报表等资料进行整理,及时进行全面总结,并于2014年4月30日前将查漏补种活动总结上报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
长柏乡卫生院
2014年3月18日
第三篇: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
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为了贯彻落实省市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维持无脊灰及防范脊灰野病毒输入工作,及时有效处置脊灰病毒输入性疫情及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相关事件,确保维持无脊灰状态,我镇根据长卫(2011)222号文件转发《河南省卫生厅印发2011—2012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工作方案的通知》(豫卫疾控【2011】40号)的要求,对全镇2个月—15周岁的儿童脊灰疫苗、麻疹疫苗免疫史不足者,无论居住地与出生地,28天内未接种过脊灰疫苗,免疫史未完成程序的,均服进行了查漏补种工作。
为了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任务,我防保科于2011年12月2日对村级医务人员进行了一次培训。在培训中传达了上级文件精神以及本次查漏工作的实施方案,并要求各村医提高认识,做好摸底调查工作,认真调查辖区内所有适龄儿童及流动儿童漏种情况,采取入户摸底调查、村广播宣传等方式,对全区15岁以下儿童进行摸底调查。
此次查漏补种工作全乡各级免疫工作人员认真工作,逐户排查各村本地和流动儿童,查出漏服1145人,补种 1145人,圆满完成了此次工作任务。
通过调查发现疫苗漏种情况,其中8-18月龄51人,18月龄-6岁45 人,7-14岁276人。补种8-18月龄51人,18月龄-6岁45人,7-14岁276人
常村镇卫生院
第四篇: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2014年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
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为了贯彻落实省市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维持无脊灰及防范脊灰野病毒输入工作,及时有效处置脊灰病毒输入性疫情及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相关事件,确保维持无脊灰状态,我镇根据《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开展2014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工作方案的通知》对全镇8个月—47个月的儿童脊灰疫苗、麻疹疫苗免疫史不足者,无论居住地与出生地,28天内未接种过脊灰疫苗,免疫史未完成程序的,均服进行了查漏补种工作。
为了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任务,我院于2014年3月18日对村级医务人员进行了一次培训。在培训中传达了上级文件精神以及本次查漏工作的实施方案,并要求各村医提高认识,做好摸底调查工作,认真调查辖区内所有适龄儿童及流动儿童漏种情况,采取入户摸底调查、村广播宣传等方式,对全区47月龄以下儿童进行摸底调查。
此次查漏补种工作全乡各级免疫工作人员认真工作,逐户排查各村本地和流动儿童,查出漏服130人,补种 130人,圆满完成了此次工作任务。
石滩镇卫生院
2014年4月20日
第五篇:春节期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实施方案
春节期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实施方
案
春节期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实施方案 根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排,春节期间将在全乡范围内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为确保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顺利实施,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指标 以乡为单位,目标人群麻疹查漏补种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分年龄组接种率达95%以上。
二、查漏补种范围、对象、时间安排 查漏补种范围。
全乡各村同步开展查漏补种。接种对象。
全乡范围内8月龄-6岁儿童,即1月1日至5月1日出生的、未接种麻疹疫苗所有儿童,进行一剂次麻疹疫苗接种。时间安排。
麻疹查漏补种实施时间:1月20~30日。
三、组织措施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分工负责,协调配合。
乡卫生院负责查漏补种活动的组织领导,负责组织制定本次麻疹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实施麻疹查漏补种免疫接种活动、组织接种人员和设置接种点。
乡防保组具体实施,负责村级卫生员培训,疫苗、注射器等物资的分发、储运、登记、报告等工作,以及现场技术指导、评价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总结等具体工作。
村级卫生室负责做好应种儿童摸底调查登记、宣传、接种和资料汇总上报工作。
四、前期准备
成立技术指导小组。
乡在实施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前成立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技术指导小组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处理小组,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的要求,开展技术指导及现场处理工作,确保方案的正确实施。技术指导小组主要由乡防保组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技术指导、现场监督评价及查漏补种工作总结等具体技术工作。开展人员培训。
乡防保组将于1月20日前对村级进行培训。
社会动员和宣传。
各村在开展麻疹查漏补种活动前,要充分动员和协调村委会以获得对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的支持与参与。乡防保组提供技术指导,宣传材料应于开展查漏补种活动前1周发送至各接种点。各类宣传活动应提前3~5日开始,并持续至活动结束。
做好公众健康教育,标语口号、宣传画、宣传册、宣传栏、社区通知等多种渠道,采用当地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文字,大力宣传麻疹疫苗相关科普知识,以及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的意义、接种对象、接种时间、接种地点、接种禁忌证等,使儿童家长及时获取科学准确的信息,提高公众对查漏补种的理性认识和主动参与意识。
目标儿童摸底调查与登记。
1、摸底工作人员组成:由村医、居委会干部组成。
2、摸底与接种同时进行。
3、摸底登记方法: ①入户摸底:各村卫生人员挨家逐户的拉网式摸底调查。
②针对流动人口的摸底:人口流动较频繁的地区可采取在接种前3-4天集中突击摸底的方式进行。
4、厂矿、企业等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实施查漏补种活动。
5、摸底调查应重视流动儿童、计划外
生育儿童以及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儿童的登记。对发现的未建卡儿童,应给予补建卡、证,并纳入常规免疫管理。
现场接种。
1、准备药品、器械。
接种器械:75%乙醇、镊子、消毒棉球或棉签、体温表、治疗盘、氧气、输液器、听诊器、血压计、注射器、压舌板等。
急救药品:1:1000肾上腺素针剂、地塞米松、5%葡萄糖液体、抗过敏药物、常规急救药品和其他过敏性休克救治药品等。
接种技术要求。
1、接种方法。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接种要求进行操作,实施预防接种安全注射。
2、麻疹疫苗接种禁忌证及缓种原则。下列情况为麻疹疫苗接种禁忌证: 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明胶
等辅料及抗生素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下列情况考虑缓种麻疹疫苗: 3个月内接种过免疫球蛋白者。近期注射过减毒活疫苗者,间隔1个月后进行补种。
强化免疫期间有发热等症状者,症状消除恢复健康后进行补种。
3、接种注意事项。疫苗瓶有裂纹、标签不清或失效者、疫苗复溶后出现浑浊等外观异常者,超过效期等情况,均不得使用。
麻疹病毒对温度和光线抵抗力较弱,接种现场要保证疫苗和稀释液的温度要求,并避光保存,不能提前大量稀释疫苗等待接种。
开启疫苗瓶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
触疫苗。
疫苗瓶开启后应立即使用,如需放置,应置2~8℃,并于30分钟内用完,剩余均应废弃。
用75%酒精消毒皮肤,待晾干后再注射,接种后不得用酒精棉球按压或涂擦注射部位。
应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以供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急救用。接受注射者在注射后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
六、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与处置 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对查漏补种进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和处置。发现aefi时,要及时报告和调查处理。
七、资料汇总与报告 查漏补种活动结束后,各村要认真、如实填报统计报表,乡防保组认真审核无误后将查漏补种数据资料上报至县疾控中心流病科。
查漏补种汇总信息上报。
时间要求:查漏补种结束村级于1月30日前报告至乡级,乡级于2月10日前报告至县级。乡卫生院 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