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2007-12-15 22:37:25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2)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解我国农村建设情况,及时总结已有的典型地区建设经验,认真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决策部门制定更加具体详细的政策建议,由我委农村经济
发展司与产业发展研究所共同组成联合调研组,于2005年10月8日至10日,前往江西省赣州市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一、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及成效
(一)赣州市概况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现辖18个县(市、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83个乡镇。总人口845万,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80%;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万亩。3475个行政村,491个村民小组。2004年,全市gdp达到8亿元,人均4710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农业增加值114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亿元,增长%,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增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3元。
(二)新农村建设行动的发起
加入wt0之后,我国农业面临着在国际市场上如何保持竞争力的挑战;农
村税费改革之后,乡镇机构面临着职能转变的问题;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面临着劳动力转移的难题。为找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赣州市委、市政府从2004年7月组织人员展开大规模调研,逐步理清了农村今后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整合农村工作的资源和力量,通过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该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赣州市于2004年9月提出并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内容是“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各地以建设新村镇为突破口,以“亲民、爱民、富民”活动为切入点,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
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新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
1、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开展新村镇建设。一是制定村镇建设整体规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所有村镇的规划设计工作,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建立了科学的规划管理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村庄建设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管理体制,把村镇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是全面开展“三清三改”工作。根据各个村不同的实际情况,按照“环境整洁、道路畅通”的要求,依靠村民理事会和村民代表会制定“三清”的标准,发动群众开展“三清”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保持农村卫生环境的村规民约,实行村民自治,建立村庄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2、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一是完成了产业建设规划。根据当
地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按照每个县抓2-3个主导产业、每个乡镇抓好l-2个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基本完成四大支柱产业和六大区域特色产业的规划工作。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注重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另一方面,切实加强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抓好产业化示范县、示范乡建设,形成基地带农户,“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通过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农产品市场和信息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有力地支撑农业的发展。四是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大力组织实施赣南的脐橙、会昌的米粉、大余的金边瑞香、兴国的灰鹅、石城的白莲五个江西省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把全市主要农产品纳入标准化生产的轨道,把果业、生猪建成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3、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一是以市场为依托,以先进和实用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培训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使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l至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整合现有的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社会办学力量和企业培训基地等有效资源,构建农民培训体系。现已建立县、乡、村各类培训基地29个,其中县级273个,乡级965个,村级2690个。建立农民知识化工程师资库,提高师资水平,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第二篇:关于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解我国农村建设情况,及时总结已有的典型地区建设经验,认真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
题,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决策部门制定更加具体详细的政策建议,由我委农村经济发展司与产业发展研究所共同组成联合调研组,于2005年10月8日至10日,前往江西省赣州市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一、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及成效
(一)赣州市概况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现辖18个县(市、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83个乡镇。总人口845万,其中农业人口677.56万人,占总人口的80%;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00.23万亩。3475个行政村,49139个村民小组。2004年,全市gdp达到398亿元,人均4710元,工业增加值97.7亿元,农业增加值114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38.35亿元,增长2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84亿元,增长16.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3元。
(二)新农村建设行动的发起
加入wt0之后,我国农业面临着在国际市场上如何保持竞争力的挑战;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乡镇机构面临着职能转变的问题;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面临着劳动力转移的难题。为找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赣州市委、市政府从2004年7月组织人员展开大规模调研,逐步理清了农村今后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整合农村工作的资源和力量,通过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该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赣州市于2004年9月提出并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内容是“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各地以建设新村镇为突破口,以“亲民、爱民、富民”活动为切入点,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新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
1、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开展新村镇建设。一是制定村镇建设整体规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所有村镇的规划设计工作,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建立了科学的规划管理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村庄建设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管理体制,把村镇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是全面开展“三清三改”工作。根据各个村不同的实际情况,按照“环境整洁、道路畅通”的要求,依靠村民理事会和村民代表会制定“三清”的标准,发动群众开展“三清”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保持农村卫生环境的村规民约,实行村民自治,建立村庄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2、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一是完成了产业建设规划。根据当地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按照每个县抓2-3个主导产业、每个乡镇抓好l-2个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基本完成四大支柱产业和六大区域特色产业的规划工作。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注重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另一方面,切实加强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抓好产业化示范县、示范乡建设,形成基地带农户,“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通过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农产品市场和信息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有力地支撑农业的发展。四是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大力组织实施赣南的脐橙、会昌的米粉、大余的金边瑞香、兴国的灰鹅、石城的白莲五个江西省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把全市主要农产品纳入标准化生产的轨道,把果业、生猪建成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3、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一是以市场为依托,以先进和实用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培训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使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l至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整合现有的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社会办学力量和企业培训基地等有效资源,构建农民培训体系。现已建立县、乡、村各类培训基地3929个,其中县级273个,乡级965个,村级2690个。建立农民知识化工程师资库,提高师资水平
第三篇: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解我国农村建设情况,及时总结已有的典型地区建设经验,认真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决策部门制定更加具体详细的政策建议,由我委农村经济发展司与产业发展研究所共同组成联合调研组,于2005年10月8日至10日,前往江西省赣州市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一、江西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及成效
(一)赣州市概况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现辖18个县(市、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83个乡镇。总人口845万,其中农业人口677.56万人,占总人口的80%;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00.23万亩。3475个行政村,49139个村民小组。2004年,全市gdp达到398亿元,人均4710元,工业增加值97.7亿元,农业增加值114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38.35亿元,增长2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84亿元,增长16.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3元。
(二)新农村建设行动的发起
加入wt0之后,我国农业面临着在国际市场上如何保持竞争力的挑战;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乡镇机构面临着职能转变的问题;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面临着劳动力转移的难题。为找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赣州市委、市政府从2004年7月组织人员展开大规模调研,逐步理清了农村今后的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整合农村工作的资源和力量,通过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该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赣州市于2004年9月提出并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内容是“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各地以建设新村镇为突破口,以“亲民、爱民、富民”活动为切入点,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新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
1、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开展新村镇建设。一是制定村镇建设整体规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所有村镇的规划设计工作,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建立了科学的规划管理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村庄建设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管理体制,把村镇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是全面开展“三清三改”工作。根据各个村不同的实际情况,按照“环境整洁、道路畅通”的要求,依靠村民理事会和村民代表会制定“三清”的标准,发动群众开展“三清”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保持农村卫生环境的村规民约,实行村民自治,建立村庄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2、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一是完成了产业建设规划。根据当地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按照每个县抓2-3个主导产业、每个乡镇抓好l-2个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基本完成四大支柱产业和六大区域特色产业的规划工作。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注重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另一方面,切实加强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抓好产业化示范县、示范乡建设,形成基地带农户,“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通过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应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农产品市场和信息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体系,有力地支撑农业的发展。四是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大力组织实施赣南的脐橙、会昌的米粉、大余的金边瑞香、兴国的灰鹅、石城的白莲五个江西省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把全市主要农产品纳入标准化生产的轨道,把果业、生猪建成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3、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一是以市场为依托,以先进和实用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培训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使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l至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整合现有的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社会办学力量和企业培训基地等有效资源,构建农民培训体系。现已建立县、乡、村各类培训基地3929个,其中县级273个,乡级965个,村级2690个。建立农民知识化工程师资库,提高师资水平,组
织专家遵循“规范、实用、通俗、易懂”的原则编写或选用培训教材。三是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实效。各地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广泛开展订单培训、协议培训;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农业主导产业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工作;对村两委干部、村级后备干部、农业生产和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进行以发展本地主导产业、经营管理等所需专业技能知识为
主的大专学历教育。四是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升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移风易俗的新型农民。
4、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一是按照“先运行、多扶持、后规范”和“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要求每个县的主导产业都要建立相应产业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二是大力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组织”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的经济服务组织,全方面覆盖产业体系。三是对合作经济组织在资金上、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能人牵办合作经济组织。
5、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一是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广泛开展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进农家活动”。二是以开展创评文明信用户、留守孩关心工程等活动为载体,创建精神文明。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是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将行政村为单位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延伸到共同利益更加紧密的以一个或几个聚集的村民小组为单位的村落,创建村组理事会,促进民主管理。逐步把乡村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提高农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四是进行文明村镇创建,重点建设一批标准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村镇。五是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实现每村有一个宣传文化阵地等。
6、抓好基层领导班子。紧紧围绕“亲民、爱民、富民”活动,把以“三清三改”、村镇规划建设、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成果,作为衡量、检验好班子、好干部的重要标准。通过从全国各大高校选拔大学本科生到乡镇基层工作,夯实乡镇基层领导班子。全面实施乡镇领导干部农业专业技能过关制度,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能力3实施乡村干部“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对乡镇、村干部的新农村建设知识培训工作。
(四)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一是村庄面貌有了大大的改变,“脏乱差”现象明显减少。共完成了6674个村庄的改水,受益人口达74.0246万人;改厕67273座,受益人口达70.3836万人;完成通村公路3420.94公里,其中宽4.5米以上的公路l579公里,3.5米以下公路1841.94公里。推广“三格式无害化卫生户厕”后,农民跟城里人一样在家里上厕,而且无臭无味。农民说,用上这种厕所真好,又干净卫生,又能保证种田的肥料供应。
二是农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改变。新农村建设刚开始的时候,政府干部下来层层做工作,农民认为政府在搞形象工程。当农民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给自己带来实惠的时候,观念逐渐开始改变。农民由“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建设家园的热情空前高涨。
三是干群关系得到改善。以前乡镇干部下农村时,是“要钱要命”,而现在是“送钱送物”。赣州市农工部部长曾新方说:“现在去农村,农民会拉着你去他家喝茶。”
四是节约了耕地。近一年来,全市共拆除破旧猪牛栏、厕所57648间,面积75万平方米。清理农民无序建房2925宗,共计345336.1平方米;其中占用耕地510宗,计98025.19平方米;依法拆除54宗,复耕6367.09平方米。
二、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2004年赣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7388元和255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2034元和383元,属于欠发达地区。辖区内又属低山丘陵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赣州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人均耕地面积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却率先发起新农村建设行动,形成了欠发达地区低成本推进型的赣南模式,其具体做法在广大中西部低山丘岭地区具有普遍的适应性,便于在全国同类地区推广。
(一)用人得当,领导先行
江西赣州新农村建设,是赣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后发起的。其中,主要发起人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潘逸阳,是来自广东省的外调干部,中山大学哲学博士,其博士论文为《农民主体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农村为载体、以农民为主体来进行的。这表明,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与地方党政主要决策者的开放意识、工作经历、知识层次具有密切联系。不论发起还是推广新农村建设行动,在现行体制下,地方党政机关领导班子尤其是首要领导的素质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地新农村建设行动的成败。
(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深入开展调查,全面掌握当地实情,制定切实可行、符合群众意愿的实施方案。通过强化宣传发动工作,公开扶持标准,创新补助办法,实行“以物代扶”、“以奖代补”。调研数据表明,公共设施中,政府与农民投资比例约为6:4,家庭设施中,政府与农民投资比例约为3:7。新村镇建设示范点由定点制改为群众申报制。村民自愿申报,愿意搞新农村建设的群众申报率达到80%以上的就定点,实行动态管理,择优选择定点,越积极、越先申请实施的农户就先实施,并给予较优惠的奖励政策,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同时注意维护和实现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发言权。在规划编制过程当中,吸引村民代表讨论,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认定,通过村民自己制定村规民约保证规划的切实执行。通过群众推荐、选举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军人、老教师等有威望的人产生理事会,由理事会出面与广大群众协商化解矛盾,让群众做群众的工作,真正让农民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三)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的关系,既要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四)因地制宜,科学指导
要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乡镇制宜,因村制宜。在村镇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科学编制规划;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五)建章立制,规范操作
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把符合客观规律的东西形成制度和规范,建立长效机制,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持续良性发展的轨道。只有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必须有长效机制作保证。
(六)整体推进,突出重点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广大农村点多面广,一方面要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另一方面,又要从解决好农民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找准突破口,根据当前的资源和工作力量,突出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分步实施。赣南市把发展新产业和“三清”工作全面启动,改水、改厕、改路量力而行。
(七)典型示范,以点带面
赣州市各地在铁路、国道、省道以及公路沿线率先展开新农村建设工作,特别是在323国道、赣粤高速公路沿线,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典型示范,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八)整合资源,优化配置
一是整合部门力量。赣州市31个相关职能部门作为新农村建设成员单位,承担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健全了考核措施,并发挥部门的优势,围绕整个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局,制定了详细的支持参与工作方案,部门整合有力地牵引了农村各块工作的整合。如规划建设部门要抓好村镇规划建设,按时完成村镇规划编制任务,并负责在今明两年内对全市的县乡规划人员进行一次系统岗位培训;国土部门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把好土地审批关等。二是整合各类资金和项目。依据各级政府投一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包扶单位助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将各方资金统筹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提高了各部门资金分散使用的效益。三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行企业、学校、个体工商户与村庄结对,建设新农村的“1 1”模式。
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范围广、对象复杂、难度大
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农村生产、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千千万万农户,投资范围广,投资金额大。我国农村各地经济条件、地域特征千差万别,基础设施投入和公共服务需求有很大差异。目前,国内一些地方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但大都刚起步,经验不足,区域性的成功经验是否适合在全国推广尚待验证。
(二)新农村建设缺乏法制化的制度保障
现实工作中,许多地方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随领导人的更换而发生重大调整。赣州虽然将新农村的发展规划通过地方人大表决方式加以稳定,但因没有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同样面临法制化制度保障问题。由于各地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如果因领导人的轮换而使新农村建设行动出现多次反复,势必严重挫伤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农民的积极性,削弱党和政府的领导权威。新农村建设行动如何通过法制化途径,获得稳定的制度性保障,是今后面临的一大挑战。
(三)政府投入严重不足
全市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累计投入的资金近5亿元,其中财政安排6300万元,捆绑专项资金1.2亿元,吸引社会资金3.1亿元,资金投入中政府只占30-40%,农民占到60-70%,而目前赣州的新农村建设尚未全面铺开,只是在点的层次上进行,覆盖村庄的数量比较少。根据对赣州18个村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目前江西赣州农村要完成“六通”、“五改”、“两建”十三类待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政府和农户在内的各村人均总投入需要1913元,其中需要政府补助48%。从目前政府给示范村的投入看,资金缺口依然较大。例如,兴国县1年来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财政资金300多万元;兴国县4000多个村落,有能力搞示范的目前只有200多个,约占全部村落的5%;另外,道路资金缺口大,兴国县的交通经费只够建58公里,但已安排190公里的建设任务,政府补贴资金难以保证到位。
(四)资源整合困难
现有的许多涉农项目资金,由于来自不同的部门,在使用上难以整合起来,难以根据各地发展的轻重缓急安排使用,以发挥更大的整体效应。兴国县副县长欧阳巧文说:现有的支农资金比较分散,整合的时候不仅涉及到利益调整,还涉及到资金用途的改变,不符合资金的使用政策,可能会有一定的管理风险。
(五)农村土地管理法规不完备
土地法中虽然有“一户一宅”规定,却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这使得在村庄整治改造当中,一户一宅的政策法律依据不够完善,在清理一户多宅的过程中,许多问题难以处理。如在拆除空心房的时候,农民会以老祖宗留下来的房子不能拆等种种借口拒拆。由于没有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强行拆除会引发干群矛盾;如果不拆,又会影响整个规划的顺利实施。
(六)“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易突破省政府规定的上限
赣州市通过“以物代扶”、“以奖代补”的方式激励农民投身于村庄公共设施的建设。例如修路,农民只有在铺好路基的时候,政府才会去修建路面。江西省规定的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所需资金每人每年不得超过15元,农民为铺好路基所花的费用往往超过此限额标准。农民自愿的行为与省内现行政策规定相冲突,以致许多时候农民自愿筹资筹劳被视为加重农民负担。以兴国县长迳村为例,该村通硬化路待建费用需77万元,政府资助42%,农户分摊58%,村人口4211人,人均建路负担为106元,远远超过省里规定的标准。
四、政策建议
(一)选择不同地区先行示范,再逐步向全国推广
根据近郊、平原和山区等经济特征,在东、中、西部各找若干地区先行试点。可优先考虑新农村建设已经有一定经验的地方作为试点,如在江西赣州市。在总结各地经验,完善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再向全国其它地区推广。
(二)以法制化方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
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入“十一五”规划,明确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未来5年国家重点投资的领域。制定并出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纲要”,明确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最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立法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法律制度保障。
(三)扩大新农村建设的财政预算投入,单列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
制定财政预算时要单列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预算投入应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阶段性投资的需要,并明确中央和地方配套资金的比例。近两年来,地方财政收入和中央财政收入的比例为9:11,配套资金比例可参照此执行。
(四)整合各项支农资金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所有支农资金由该机构统筹使用。各地在村庄规划的指导下,根据项目向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申请资金,各省、市、县设立分部,负责项目的审批、资金的拔放和监督。若部门资金由于利益整合困难,可考虑部门资金下到基层的弹性化和地方化管理,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在现行体制下,对不太符合部门规定但合理的地方资金整合行为,给予灵活宽容对待。或者由涉农资金相关部门联合统筹资金的使用,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五)完善和制定宅基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相关法规
针对《土地法》中“一户一宅”的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对“一户多宅”的第二套以上的住房征收较高金额的宅基地占用费;或者修订法规,允许集体土地所有者以司法途径收回第二套以上的住房宅基地。制定并出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为农村各类合作组织的发展扫除法律的障碍。同时给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所办实体减免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扶持其发展壮大。
(六)进一步完善并尽快实施农民筹资筹劳管理新办法
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农村道路等公共设施具有一次性投入大、收益期长的特征。我国的财政实力目前尚不能完全负担农村公共设施的提供,需要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来参与新农村建设。2005年7月农业部发布了《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试行)》的征求意见稿,赋予省级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承受能力、农村事业发展需要,制定筹资限额的权力。根据今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一方面省级政府要适当提高筹资限额标准,为村民自愿筹资留出更大的灵活空间。限额虽然高,只要农民真正享有民主权利,政府不强行摊派,并严格按“一事一议”表决,农民会自我约束资金筹措负担;另一方面要根据基础设施一次性投入大、长期维护费用低的特点,改限额为3年或5年总限额,允许农民跨使用筹资限额。建议农业部尽快完善“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并颁布实施,为各地根据本地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提供新的依据。
第四篇:江西赣州市等地红色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10月19日至24日,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情调研课题组赴江西赣州的于都、兴国、瑞金以及省会南昌等地开展国情调研。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深入田间地头探访革命先烈足迹,参观考察纪念馆、革命遗址,召开座谈会等等,得到了不少有关红色文化建设的第一手资料,现报告如下:
一、江西赣州市于都、兴国、瑞金等地红色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江西是红色文化资源最为密集、红色旅游景点等级最高的省份之一。在这块16.6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安源。目前全省登记在册的革命旧居旧址有1200多处,著名的革命旧址就有170多处。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所在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赣州从事过伟大革命实践活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是从赣州于都开始出发的。以当年中央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红色故都”瑞金为中心,集中了遗址群5处计15个文物单位,属全省、全国范围内有特色的近代革命史迹群落。1955年授军衔时,兴国籍将军有54名,兴国县因此誉为将军县,也是著名的苏区模范县、红军县、烈士县。
二、江西赣州市于都、兴国、瑞金等地红色文化建设的特色与主要经验
红色文化资源以物质或非物质的形态遍布江西城乡,渗透在当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几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十分注重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在推进红色文化可持续发展,着力强化红色文化在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中的主流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性实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积极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夯实红色文化物质载体
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如遗址、遗物等等,具有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和唯一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和历史资源,也是能在旅游业中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旅游资源,一旦受损,就无法挽回。要使文物保护单位永久保存下去,充分发挥红色文化长期为教育和旅游所作用,必须重视对文物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
江西各级政府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先后建成了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博物馆、红军纪念堂等一批红色文化标志性建筑。并拨出经费对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面、局部修缮,同时兼顾了其他旧址的局部性、抢救性维修,使一部分濒临倒塌、险象环生的革命旧址得以保护。目前除瑞金革命旧址群、于都长征出发地旧址群、兴国革命旧址群等国家级革命旧址群得到较好保护外,省级革命旧址如毛泽东寻乌调查旧址、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及邓小平旧址、粤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等也得到良好保护,每年接待大量游客。
随着江西列入全国重点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为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瑞金、兴国、于都等地迅速成立了红色旅游工程建设指挥部,委托专业科研队伍精心研究编制红色旅游总体规划,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多元投入,大力实施基地建设,进一步抓好对革命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利用工作。
(二)发挥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作用,促进红色文化传播
近年来,江西在加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依据红色文化遗产,着力创建全国最大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各个革命纪念馆、旧址单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利用馆藏资源优势,积极投入资金,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展览。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素养等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为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红都瑞金”还主动与中央和国家部委联系,在中央和国家部委前身旧址的基础上,设立相对应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组织全国各系统前来瑞金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主动与全国各个大中专院校联系,在瑞金设立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基地。目前,已经有井冈山干部学院、国防大学等多所大专院校在瑞金设立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并连续开展了现场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措施有力的促进了红色文化在更广范围的传播。
(三)发展红色旅游主体产业,加快红色文化市场开发
江西是全国较早认识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省份之一,2001年江西就提出“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主题品牌。200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后,江西的红色文化保护与开发得到了长足发展,红色旅游成为全省经济新亮点。2005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50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90亿元,占全省接待国内游客总量、旅游总收入的近三分之一。到2010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要达到500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300亿元,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40%左右,约相当于全省GDP的4%以上。江西还与国家相关部门举办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充分展示了江西独具魅力的红色旅游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扩大了江西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红色旅游网上博览会通过网上交流平台,扩大红博会的市场效应。
(四)推进红色文化精神产品创作生产,营造红色文化氛围
多年来,江西一直把红色文化作为区域文化的重要资源进行培育,作为区域文化的主流精神进行塑造,让红色文化牢牢植根于江西这块红土地上。江西文艺、传媒业人士努力挖掘和宣传这些资源,借着日益升温的红色旅游以及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东风,开启了一个打造江西红色文化品牌的项目——“中国红歌会”,歌颂红色文化、红色历史,赞美红红火火的江西,并将其锻造成“国字号”文化品牌。红歌,即红色革命歌曲,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各历史时期的革命歌曲,如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社会主义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各类健康进步歌曲,此外,还包括世界各国革命经典歌曲。近年来,选秀节目成了多个电视台重点打造的节目。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让这类娱乐节目一度引起观众狂热追捧。但是随着这类节目的泛滥和低俗化,招来的非议远比其收视率的火爆更让人关注。“中国红歌会”,以其健康、向上的“红色”基调,将经典与时尚、历史与现实、英雄主义的激情和情感的愉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全国电视观众奉献了一道精神大餐。尤为令人可喜的是,在当下一些电视节目为了收视率而一味流俗媚俗之时,让千千万万的电视观众在红色激情中感怀不已,有力的凸现了红色文化在文化多样化潮流中的引领作用。
同时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需要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近年来,江西发挥红色文化优势,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非常注重红色文化资源向红色文化精神产品的转化,每年江西各级获奖题材三分之一以上文艺作品均为红色题材。广大的江西文化工作者先后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如已拍摄播放的影视作品《长征》、《坚持》、《红孩子》、《党的女儿》、《童年在瑞金》等;出版红色文化丛书《一百个红军故事》等;创作演出文艺精品剧目《八子参军》、《红都情》《红都魂》、《红都颂》等。这些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引领江西红色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加强学术研究和交流,凝练红色文化精神内核
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席会议、全国苏区精神研讨会等为依托的交流活动相应展开,以江西社科院、高等院校等为基地的红色文化研究力量逐渐形成。通过加强对江西红色文化的学习研究,推动了红色旅游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造福老区,造福社会,造福青少年。同时也加强了对革命文物和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加强了对江西革命文化地位、作用、特色以及所蕴含的革命精神的研究,将江西红色文化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最终转化为经济优势。
通过研究探讨苏区精神,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苏区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央苏区时期创造和培育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苏区革命精神、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总称。苏区精神来源于党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具体实践中。关于苏区精神内涵概括为16个字:求真务实、勤政为民、廉洁奉公、争创第一。
三、进一步加强江西红色文化建设的建议
在积极推进红色文化建设的进程中,要始终不移地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上,必须强调对红色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要以保护为本,对红色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必须慎重行事,对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则应该坚持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理念,克服好大喜功、盲目上马的思想,反对从众媚俗的心态和经济效益至上的做法,对红色文化进行合理开发。
(一)拓展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探索红色文化在全球范围的对话、传播、沟通
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是穿越时空、世界通行的。苏区精神的具体内涵同中国革命精神系列中诸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一样,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推进革命、建设、发展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全球文化中的宝贵资源,中国的红色文化为全人类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信念和意志挑战人体极限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苏区精神,惊心动魄震撼世界,可以说这种精神永远激励后人用智慧与汗水续写新的长征。
要实施红色文化走出去工程。红色文化遗址单位可以与巴黎公社旧址保护组织、十月革命旧址保护组织等加强联系沟通,可以结成友好关系。成立世界红色文化联合会等组织,举办全球性的红色文化论坛、研究中心等等。同时也要展开红色文化产品走出去,把中国红色文化的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树立起来。
(二)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探索红色文化与绿色、古色文化资源整合协调发展
“金山银山换不来绿水青山”。目前,江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0%,居全国第二位。红色文化遗址一般处于乡村,具有十分美好的周边环境,田园风光是其基本特色,应着力保持这种特色,把红色与绿色结合起来。
从传统文化的资源来看,江西也是文化大省。在历史上江西是佛道两教的源流之地,形成庞大的宗教派别。江西学者成林在《哲学大辞典》中收入江西宋明时期哲学家50人,占全国同期哲学家的16%以上。在历代读书成风的基础上,江西的诗人、词人、作家、戏剧家、文章家众多。如《全宋词》收入江西词家174人,占全书作者的12%,居全国第二位,略少于浙江。可以说江西历史悠久,人文昌盛,又是革命发源地。
革命时代,江西老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探索、献身的革命精神不是无源之水,新时期江西老区人民不断解放思想、敢为人先、中部崛起、富民兴赣的绚丽篇章也决不是无本之木。因此,要将红色旅游与当地历史文化脉络整合,展现历史文化发展的传承性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在整合开发江西红色旅游资源过程中,要利用历史的、地方的、民间的文化要素,结合现代的、国际的、主流的展示方式,开发出适合一般现代旅游者需求的产品,让红色旅游经营的每一项内容、每一个环节,都充分体现出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特色,进而反映出红色旅游产品独特的历史质感和文化韵味。
(三)延伸红色文化产业链,升级红色文化产品形态
总的来看,江西一些地方红色文化旅游产品比较简单,配套开发不足。红色旅游产品多为革命旧址、革命纪念馆、革命纪念碑等,对这些革命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中,展示的手段单
一、雷同,缺乏游客的参与性与互动性。没有充分展示不同旧址的特定文化内涵,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差,使游客呈现出老年人多、青年人少、国内多、国外少的特点,客源市场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市场迫切需要作为红色文化产品的红色旅游“升级改版”。现代旅游越来越强调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只有游客充分融入其中,才会感到“不虚此行”,也更容易吸引回头客。成功的红色旅游就是要让人们去触摸鲜活的历史,体验到革命战争的悲壮色彩、革命前辈的崇高精神,搭建起现代人与红色年代的情感之桥。红色旅游只有成功地把革命文化内在的精神价值“外化”出来,才会备受游客欢迎。可以考虑将红色旅游与体验式旅游结合,寓教于乐,使游客切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等先进文化的熏陶。比如瑞金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留下了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瑞金在中国革命史和全国革命纪念地中的特殊地位,积淀了发展红色旅游的优质旅游资源基础。红色旅游可利用这些资源再现苏区生活和毛主席指挥反围剿战争的情景,策划战争场景等参与性项目。全面演绎这些历史的场景,对历史事件的展示更加丰满生动,必然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另外,红色旅游作为红色文化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也需要注意产业延伸。目前,随着大众旅游活动更大限度的普及,旅游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将与其他相关的产业,如工业制造业、农业以及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文化产业、娱乐业、金融保险业、信息业、咨询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的关系更加密切,相互交叉融合。要让其他行业进入旅游业,旅游业向其他行业的渗透,从而真正发挥出旅游业作为动力产业的优势。
(四)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形式,营造网络红色文化阵地
“为网络注入文化的灵魂、为文化插上网络的翅膀”。目前,全国123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已经搭建起了网上平台。实施红色文化上网工程就是要通过网络来立体呈现红色文化丰富全景式的内涵,让网络时代人们全面了解红色文化历史、领略红色文化形态,深切感受红色文化内容的又一个新平台、新途径、新渠道。红色文化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紧密结合现代网络文化的变化和发展,不断地进行突破与创新。
红色文化上网工程不仅仅重于展示,更注重对整个网络文化发展的引导作用。互联网上庸俗的“恶搞”、不健康的信息正挑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这些不健康“文化”的蔓延对尚处于初级阶段的我国网络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要净化网络文明,树立先进文化思想,必须加强优秀的、传统的、民族的“红色文化”的传播。我国青少年所占网民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大,红色文化上网的关注点就主要面向青少年。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要充分体现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怀与重视。
(五)加强江西红色文化与周边省份协作,避免红色文化开发过度竞争
目前,全国各地发展红色旅游形势如火如荼,一些地方争抢红色文化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整合协调各地红色文化资源,充分体现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红色文化产业的主体是红色旅游,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经济的视角去思考如何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问题。一是要克服县县搞开发、乡乡抓旅游的现象,重视和加强以品牌为主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进程中树立大旅游观念,努力使旅游资源开发向规模化、精品化方向迈进。培育江西红色旅游龙头景区和拳头产品。这就需要江西协同各有关省市积极规划,打造精品线路,展开整体促销宣传活动。二是在不增加或基本不增加景点和景区外延的情况下,以艺术、文学、民俗、建筑、宗教等文化因素为内涵,对原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进行再开发,这既是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深层次挖掘的过程,也是对红色旅游产品的更新过程和深层加工过程。三是探索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新型红色文化历史资源管理和开发机制,现在红色文化所属单位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在一定意义上束缚了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产品经营与开发。宣传部、旅游局、文物局、文化局、广电局等部门多头管理体制也不适应于市场经济环境。要按照产业运作模式来生产红色文化产品,提供红色文化服务,也就是说要把文化作为一种经济资源来进行配置,要按产业化组织方式运作和经营,建立社会化的分工协作体系,讲究规模效益,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提高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doc
任重而道远
路漫须求索
——山西省交城县会立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与科学工程学院调研组 本文以2010年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们对山西省交城县会立乡的神堂坪村、会立村、柏叶口村、孔家庄村四个村进行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为依据,系统地分析了会立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报告涉及农村经济收入情况、农民生活水平、教育情况、医疗情况、农村家庭消费问题、多元农业发展状况、新农村村风村容的基本情况等多个方面内容。深入分析了会立乡在新农村建设中与全国新农村示范点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提出一定的针对性建议和对策。
调研的结果如下:
一:会立乡新农村建设调查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虽然山西省是传统的工业大省,工业基础并不薄弱,但是基层新农村建设不能像重工业那样得到较多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在会立乡的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如何起到主导作用,利用最合理的资金投入获得最切合农民利益的新农村建设成果关系到会立乡经济的稳定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会立乡农村建设事业中出现了那些问题,应该如何克服;会立乡农村与标准中的新农村的差距如何,怎样去缩小这种差距„„这些都是我们在会立乡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正面的问题。
做好会立乡新农村建设现状的调查,为会立乡的广大群众寻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正确出路关系到会立乡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安定和谐。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的同时,不但要关注沿海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也要懂得从中取得新农村建设的可鉴经验。关心山区,特别是西部偏远山区的新农村建设现状,使比较落后的山区农村建设尽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村民建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园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急需考虑的问题。
二: 调查对象和调查的实施情况
1、调查的初步实施
为了解会立乡新农村建设情况,获得第一手资料,从 7月16日至7月26日,水利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13人进驻交城县会立乡,并深入农村基层组织进行有关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活动。这次调查主要针对神堂坪村、会立村、柏叶口村、孔家庄村四个村的居民。为了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和显现特色,实践队将全体成员分成4个小组,分别深入到四个村庄,对其村委会,当地居民进行调查。调查以问卷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问卷涉及农村经济收入情况、农民生活水平、教育情况、医疗情况、农村家庭消费问题、多元农业发展状况和新农村村风村容的基本情况等多个方面。
2、调查结果的整理
为确保调查的准确性,我们将调查问卷集中进行数据统计,将记录不全或缺少数据的问卷作废处理。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份即每村10份,回收40份,其中由于数据不全记录不周原因作废5份,有效问卷数为35份。另外,收集了全体调查员的调查笔记,并对所有笔记进行信息筛选,提取了有关医疗、教育、村民意见等相关信息。
3、资料的收集
当地乡政府提供的信息和数据;对农村村民的个别访谈;家庭问卷调查(问卷共计20题,涉及经济、教育、医疗、生活、村风村貌等各个方面)。
三:会立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1、经济状况:会立村是会立乡乡镇府所在地,相比其它三个村的情况要略胜一筹。村民的经济来源分四类:一是靠种田、养殖维持生计,每户农民大概有三四亩的田地,田里一般种植玉米、黄豆、蔬菜;二是外出打工,主要是去交城和太原两个地方,由于文化水平有限,所以外出打工基本都是在做苦力,且每月只能挣800——1000元;三是在养鸡场打工,鸡场的半天工每月能挣500元左右;四是一些家住路边的村民在村子里开一些小店铺,比如说饭店、超市、五金商店等。村里通有柏油路,沿着路的两边,是错落有致的居民房。村子里安装有宽带,部分村民家中有电话或者手机。而且这个村子里有诊所,村民看病买药相对比较方便。
神堂坪村、柏叶口村、孔家庄村这三个村子的经济来源与会立村基本一致。但是这三个村的人们每人分得的土地没有那么多,只有一亩左右,而且搞养殖业的农户也特别少,基本就是一个村子中两到三户的人家在养一些牛和羊,规模很小。因此在神堂坪村和柏叶口村生活的年轻人们基本都外出打工。在柏叶口村,一些人们还能去柏叶口水库施工现场找一些活干,一天能挣50——80元左右。柏叶口村紧挨着柏叶口水库,所以村民们也开起了一些店铺、烧烤摊,以此贴补家用。这三个村子中,只有柏叶口村里有一个买药的地方,其余两个村中要想看病买药,只能到会立村。
孔家庄是这四个村中最贫穷的一个村子,在村子最显眼的地方,写着这样一句标语“村村通电话,幸福千万家”,然而村中的60个人中,只有三个人有手机,村中也只有四部座机。每户每年收入为2000——3000元。只有两户农家根据多年的积累养起了牛和羊,共有四百只。整个村子只有两个孩子在上学。由于经济比较落后,没有人愿意嫁过来,村中有四位单身汉。村民的家中更是一贫如洗,灶台、木板支的床、单薄的被褥,仅此而已。省道经过这几个村子,出行还比较方便。便利的交通本应为一个很好的发展条件,但是村里大部分村民依然是靠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为主要经济来源。
总体来说,会立乡几个村庄的经济发展状况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整体发展还不是非常均衡。
2、教育问题:这几个村子当中,以前是每个村中都有学校的,后来因教育布局调整撤了学校,学生只有到镇中心即会立村的明德小学读书,家长因孩子太小只好实施“1+1”工程(即花一个劳动力去会立村租房陪读)。一位家长给我们说:“国家虽然减免了学杂费,但现在要一个劳动力陪着,对于本来收入就不多的家庭来说负担还是很重”。另一方面,教育成本过高。有位村民给我们算了一笔帐:送一个学生,每学期按400元计算,读完小学、初中9年需要7200元,读完高中要1万多元,读完大学要5~6万元,按目前我们人均收入计算,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费8年多的纯收入。许多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孩子因此很小就辍学在家,耽误了上学的绝佳时期。
而对待教育问题的态度上,有部分农民对孩子的教育表示出不大的热情,甚至认为最多只让孩子读完初中就得去打工赚钱,特别是农村的女孩更是因父母受到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而失去继续读书深造的机会。但是由于贫穷落后,现在很多农村家长都表示再穷再苦都要供孩子读下去,只要孩子能考上大学即使抵押房产也会让他读书。因为上一辈吃了没文化的苦,他们都希望孩子能过得更好。农民对孩子要多读书、读好书的观念是日益加强的,至少在调查村中表示只供孩子念完初中的父母仅是极个别的例子。在会立村的一名农民还表示要供两个女儿读到她自己读不下去为止,只要孩子有读书的才能就会尽力让她们安心读好书。相信农村教育随着农民对教育观念的改变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农村教学设施落后,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虽然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但根据调查组在会立乡实地考察,了解到由于会立乡自身教育条件基础差,起点低等原因,导致现在教学设施还处于落后阶段,师资整体水平也不够高。任课老师也表示出万般的无奈。会立乡地处较为偏僻山区的原因,好多具有优秀教学水平的老师都不愿前来教学;本地能从师范学校出来的人才也大都不愿留在这里,所以会立乡整体教师队伍的水平不是很高。很多教师表示,当地学校的硬件设施落后、师资水平较低、以及人才的流失是当地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幸好的是,有很多当地教师都很有上进心、都很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会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其他先进的教学方法。要解决当地教育问题,还要希望政府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改善当地教师待遇,引进人才,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环境。这样东固教育才会跟上来。
贫困学生较多,帮扶资金不足。调查组来到会立乡的最大感慨就是这里的贫困学生太多了。对这些读书困难的小孩,政府虽然有减免学费,资金援助等措施,但对会立乡大量的贫困学生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在调查组开展的学习班中,一个读六年级的女学生告诉我们她今年已经十六岁了,由于家庭经济原因今年的初中能否读得上还是个未知之数。听到这些话或许会使人惊讶,但在这里却是真实的存在。会立的孩子就是会立的未来,要发展会立经济,首先发展会立的教育。
4、畲族农村医疗卫生状况。
农村的卫生情况有进一步的改善。四个调查村中,我们发现新农村建设使大部分村民已经吃上自来水,水泥路通到自家门前,使村民终于告别以前那些刮风就尘土飞扬的日子。随着交通的方便,村民也可以更容易地出去买生活用品,对改善个人卫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村普及问题上还有阻力。接受调查的四个村村民都基本上办理了农村合作医疗手续。可见乡政府对农村合作医疗计划落实得还是比较好的。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仍有部分村民没有办理农村合作医疗手续。当问到他们为什么不和其他村民一样参加合作医疗时,这些村民表示不太了解具体情况,认为对自身也没太多作用,所以就没有参加了。
四个村庄中得医疗条件普遍比较落后,神堂坪村的诊所是临时设立的,会立村的诊所是会立乡乡镇府所在地,只有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而柏叶口村只有一位卖药的乡亲,孔家庄没有诊所,村民们看病买药只能到相距十几里地会立村,从而延误病情的情况时有发生。这足以说明这里的医疗条件还有待提高。
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效益不明显。由于四面环山,可种的土地少之甚少,而且结构单一,一般只种玉米,没有品牌产品,走出去的产品就肯定没有了。依靠打工的收入很不稳定。养殖是个不错的增收途径,但是却很少有农民有能力去投资养殖。受多种因素钳制,农民增收空间不大。
2、教育与观念问题。辍学打工的孩子们很多,觉得能挣钱养自己就行,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孩子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孩子提出辍学时,家长就无能为力了,不懂得怎么去教育开导他们。由于经济条件比较差,这里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相比交城县就有很大的差距。老师对孩子们的鼓励也比较少,而这对于有厌学情绪的孩子们是没有好处的。这里紧挨着吕梁山脉,村民们吃水、用水都是山上流下来的,根本不用花钱买水,所以几乎没有节水意识。
3、管理缺乏民主,医疗条件差。在信用贷款、低保户这些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方面做的不够民主。基本上每个村子都存在“关系户”。越是偏远的地方,这种现象就越明显,一些地地道道的困难户没有享受到福利。
五: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1、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推进农村建设新理念。成立领导小组,完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与考核机制;明确部门负责,开发旅游项目,为农民增收想法子;做好建设规划,严格新农村建设操作程序。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着实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
2、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注入农村建设新动力。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农民自主创新;加强科技培训,推动农民自主创新;推行典型示范,带动农民自主创新;落实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自主创新。
3、要不断拓展农民增收途径,乡镇干部多下乡体察民情,了解农民之所急需,对城乡要求一视同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工农和谐化。
4、新农村建设要深入群众,切合实际解决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些村民对一些政府的工作表示不解。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宣传工作还不够。如果政府在下达工作时能够事先调研,深入群众的话,相信好多村民对政府的工作会更加支持的。在农村规划上,政府也要做出明确的指导,了解当地农民的切实需要,不要按图照搬地进行盲目的建设。
5、落实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精心编织农村社会“安全网”。针对农村居民对合作医疗了解的不足,有关工作人员要加大宣传力度。从乡到村,要求有关人员积极向村民解析合作医疗的详细内容。让更多村民明白到合作医疗对自身的利益。另外,乡里的宣传员也要多地到农村中就有关政策进行宣传,让村民明白到政府政策的目的,使他们明白到政策对自身好处。只有让更多的村民明白政府政策的为民目的,才会使更多的村民拥护政策,确保政策的顺利实行。
6、实行教师再培训计划,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实行有经验的老师带没经验的新老师,一对一的帮助,使旧新老师间形成师徒关系。另外,老师要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学习。乡政府也应给予物质支持。如果可以,也可以与大学学院签定对口教育支援,让大学生到会立乡进行支教,通过各种方法提高会立乡整体教学水平。
7、实现“管理民主”同时扩大基层民主。只有管理民主,在村级事务管理中依靠群众,集思广益,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搞好农村各项事业。扩大基层民主,实现“管理民主”,就是要在农村党组织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地让农民当家作主。
六、结论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会立乡的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要有长期打算,在发展规划上要有长远眼光,在制定目标上要把握关键,在工作开展上要求真务实,同时通过全民动员,城乡互动,各部门上下协调,才能共同促进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