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几点思考(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3:2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 新乡市25中

周卫华

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 新乡市25中

周卫华

我们知道教学只有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小学学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而到了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慢慢发展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活动。七年级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喜欢听历史故事,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只有充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水平,才能科学地确定教学的起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七年级历史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如下:

一、激发学习的兴趣是第一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最有效的的方法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而这个成功还必须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例如,提供教坛讲故事。七年级学生已了解与初中课文有关的一些故事。让学生将小学了解的故事与相关的课文结合上讲台讲故事。每个学生都可通过努力做到。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勇气,还尝到了做小老师的滋味,内心充满成功的喜悦。又如,巧设疑。“思维自惊奇而开始”。惊奇和疑问也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进行探索。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设计一个问题链: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人与猿有什么不同?人是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谁?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吃什么东西?住在哪儿?把每个问题假设为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等于发现一个“宝藏”。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到历史的隧洞中去寻宝。学生随着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地发现,在成功的喜悦鼓励下继续前进。

二、直观教学是比较好的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约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七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教学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等。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更现代化的广阔天地。如我在教学运用直观的图,适时插入对图的阐述、说明和描述,图言并茂,还有集“视、听”为一体的动态录像,引导学生在感知直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仅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最终获得科学的理性知识,还受到了思想教育。

每一堂课的教学,直观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地将认识的材料进行总结归类,上升到一般的理论,这是感知过程的最后目标,只有这样,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才是系统的,深刻的。

三、加强学法指导

中学的学习要求与小学的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有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秀,但由于初一这个转折点没过渡好,成绩大幅度下滑,反之,却上升。因此,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

1、回答问题。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如果问题是一个点,学生可以作答。如果问题是个面,大部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是一道比较题,必须把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进行比较回答。但学生的答案是毫无判断、没有选择地照搬课文,反映出学生答题的水平较为低下。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①、②、③……,养成条理清晰的好习惯。

2、列大事年表。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

3、设计表格。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头绪繁多,设计表格教会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

4、编写课文提纲。这是学会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篇课文,学生从阅读入手,分析重点难点,到综合提炼形成文字。不仅学会了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综合概括,文字表述,还懂得了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系统。会读一篇课文也就会读一本书。有人说“学习就是善于整理这本书里的全部家当。整理一遍以后,放好,全在脑子里。”学会编写课文提纲,也就是学会整理书中的有效信息,把这方法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行之有效。

以上是我在历史教学中的体会,也是我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丰富自己的教学课堂的实践之谈。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会使历史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新乡市25中 周卫华

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新乡市25中 周卫华

在我多年的历史教学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接触那些内容枯燥的年代啊、时间啊、时代背景等课时,就出现厌倦情绪:这么多的年代,这么多的人物,这么多的措施„„太难记了。学生也说:历史课最怕就是变成了老师的满堂灌。老师在上面讲得激情洋溢,下面的学生本来对历史懂得就不多,又没有参与课堂的机会,一些不自觉学习的学生就会慢慢地游离课堂之外,开小差,看课外书,甚至打瞌睡。这样,老师即使才高八斗,讲得再好也是白搭,而且也违背课改精神。历史课不可能每节课教师都以个人精彩的讲解吸引学生,有些内容本身就限制了课堂气氛的激发,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模式和多种教学途径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教学作为再现历史事物发生过程的一门特定的学科,其每章每节相对来说,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历史故事。教学中,我把历史知识通过趣味性、通俗化的故事形式,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把它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娱乐”中轻松学习历史,这会比单纯化的讲述和阅读,效果要好的多。基于此,教学开始时,我运用小故事把学生引入教学情境,学生学习的兴趣立刻被调了起来,这样一堂课就有了好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我也运用小故事来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很容易地把握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同时因为学生对历史故事感兴趣,学生就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同样在一节课的结束时,我也会根据下节课的内容,运用小故事留下悬念,吊起学生的胃口,让学生对下节课抱有浓厚的积极兴趣。

讲述历史故事时,可以针对课堂的教学目标,有意识的巧设一些疑问,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故事,在故事中寻求答案。

如在讲《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中的公民参政情况时,可以对学生讲解“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这一故事,通过对雅典公民帕帕迪行使公民权利的见闻和遭遇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人民主权的概念和轮番而治的体现,同时也能让学生体味到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在讲《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课时可以用“酎金夺爵”和“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来说明汉武帝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如可以用“南门立木”的故事来说明商鞅变法成功的秘诀、用“卧薪尝胆”的故事来表明越王立志雪耻的决心、用“三顾茅庐”的故事来说明刘备爱惜人才最终使其占据西南一席之地等等。通过故事架桥,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兴趣,同时完成了知识的传授,何乐而不为?

当然,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我不是为了运用历史故事而把故事强塞进某个环节,而是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地把用故事链出新的知识。故事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把各种历史知识串连在一起;故事起到导火索的作用,让一堂课自然地进入高潮阶段;故事就象是兴奋剂,让学生在整节课中都兴致盎然。

故事的讲述形式多样。有时让学生自己讲,有时老师讲;有时学生在台下讲,有时到台上讲;有时让学生主动讲,有时老师点名某同学讲;在讲到甲骨文的时候,让一位学生事先搜集了甲骨文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那位学生就展示了自己做好的一个简单的课件,展示了很多用甲骨文书写的汉字,同时由学生亲自讲解有关的具体内容。我观察了一下,发现下面坐着的学生听得非常认真,我也感到耳目一新,加深了对甲骨文的感官认识。

讲个小故事。一开始学生胆子都不是很大。在讲中国的史前传说时,让学生去找三皇五帝的故事,结果她在课堂上讲的时候,由于准备充分,图文并茂,情节具吸引力,学生听的非常认真。而我对她也大力表扬鼓励,很多学生开始“蠢蠢欲动”。后来,慢慢地就形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每节课的前五分钟,都是学生上台讲故事的时间。通过这个活动,绝大部分学生开始参与到课堂上来,变得大胆主动,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搜集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营造了很好的学习历史的氛围,学生都发现历史很有趣,有很多动人的故事,所以上课时注意力都高度集中。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课堂学习方式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教师要精心的设计和调控好这个过程,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找好每个“故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防止由于“故事”过多的文学色彩和其本身的娱乐性而忽视了历史课堂教学的任务,使课堂教学变得表面化、形式化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的下降。

以上是对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的一点个人心得,我认为,只要我们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也就抓住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因此我们可以说,在历史教学中,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找到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的故事中学到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成绩,这就达到了我们教育的目的。

历史小论文

□ 作者: □ 辅导教师:

参 观 潞 王 坟

新乡市25中七(4)班 新乡市25中 刘小玉

周卫华

参观潞王坟

新乡市25中七(4)班 刘小玉

老师在课堂上说过,不但要了解教材中的历史,也要关注自己身边的历史,那就是历史古迹,作为新乡人,不知道潞王坟是遗憾的,潞王陵坐落于新乡市凤凰山下,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好的、面积最大的明代藩王陵墓。那是一段被凝固下来的历史。为了探寻一下其中的究竟,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参观了潞王坟。

坐了好久的车,终于到了,我就要走进这个对我来说充满神秘神话的陵墓,来到潞王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潞王佳城”石牌坊,踏上走在去陵墓的小道上,就看到了很多诗人写的来潞王陵感想的诗,接着是一座座用青石雕刻的奇怪动物。我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个究竟。经过导游一一讲解,我知道了脚下的这条路叫作神道,两旁立着的叫作神兽。有一些我们常见的象、马、虎、豹,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如象征着吉祥和财富的麒麟等。有一种神兽叫爰居,它身长两米,从胸部长出一双翅膀,头像鹦鹉,上面长着象猫一样的耳朵,身体像老虎,下半部分还长着鳞片,传说中它是一种既可以在天上飞,又可以在陆上跑,还可以在水里游的神奇动物。据史书记载,潞王从小爱打猎,每次回来都要先叩拜祖先,然后再分享食物。通过一座汉白条石砌成的御河桥便到了巍峨壮观的“潞蕃”石城门。进了大院,所有的建筑几乎全用青石垒成或雕琢而成。城门依次建有“棱恩门”、“棱恩殿”、“宝城”和地下墓城,四周是高大的青石围墙神秘而威严、细腻严谨,尽显皇家风范。特别是春天,这里的牡丹盛开,更是引来了络绎不绝的游人。

听导游说潞王的真身是一条大蟒蛇,由于它专做坏事因此被少林高手除掉了。在安葬潞王时突然狂风大作,有泉水从地下涌出。人们传说这是蟒蛇的口水,泉水涌出的地方就是现在的老龙潭。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一座气势宏伟的大门前,两边的柱子上雕刻的双龙戏珠真是栩栩如生,巧夺天工。房顶上砌着翡翠色的琉璃瓦。进去之后,一座宝顶坐落在院子中央,这就是潞王的陵寝了。我登上宝顶,看到不远处有一个花园,里面开满了各式各样的牡丹。过了一道一道的门,最后来到了地宫,里面没有一个人,连工作人员也不知道上哪去了,慢慢下去阴深深,黑乎乎的,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当然里面也是空荡荡的,在最里面有三个石棺,中间的比较高一点,是潞简王的,两旁是他的妃子,在里面的脚步声特别的响,突然很害怕,赶快逃离,怕惊扰了着睡着的亲王。

作为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唯一同母弟弟,潞简王朱翊镠被册封为当时最为富沃的卫辉,列为当时诸王之首。这个生前过着那么奢侈荣华生活的亲王,可以说是一呼百应的亲王,他会不会想到几百年后回成这个状况,很荒凉。抚摸着那厚重的墙壁,犹如抚摸着几百年的沧桑。

简简单单,平平淡淡才是真,人生有时也需要这样的一些思考,潞王但愿我没有扰了你的清静。

教师评语:本文小作者通过寻找身边的历史----潞王坟,为大家呈现了一段明朝的历史。通过作者的眼睛,仿佛让我们回到了几百年前潞王的生活场景,文中的建筑、神兽、传说、史料无不告诉我们明朝的文化和贵族生活。读史可以明智,通过古今对比的手法,使作者感悟到了简简单单、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人生信念,也告诉了我们今后的价值观。

文章结构紧凑,文笔流畅,感情真挚。

第二篇: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鹿泉市上庄镇中学

教师 :高金英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培养同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是基础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上庄镇中学的普通教师,我积极投身于课改的大潮中,经过多年的历史教学锤炼,积累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现提出与大家共勉: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历史本身就是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串连起来,形成历史的长河。在学习中历史本身就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探究心理,应及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新的知识,记住历史知识。在这方面,我注意做到:

1、导入新知识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讲授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先给学生提出问题:人类是如何来的呢?世界各国都有人类产生的神话传说,中国的女娲娘娘造人和西方亚当和夏娃造人的传说,让学生讲述,再引出我国远古居民的相关问题,这样自然的学生对远古人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4课讲述夏、商、西周的兴亡,周武王推翻商纣王的统治时,我就利用学生看的电视剧“封神演义”提出问题“为什么周武王能推翻商朝?”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知识,感叹这节课时间太短了。

3、注意故事不等于历史

在历史与故事的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辨证能力,能用历史的眼光客观地评判故事的真伪,培养科学的历史观。

二、学会知识的归类

历史课知识较琐碎,为了便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列表格归纳总结的方法是主要的,常用的。

1、一节课中的知识归类比较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主要讲述了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教材是分别讲述的,我是这样处理的:先讲述神农氏发明种植技术的传说,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说明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 :有河姆渡、半坡原始农耕,然后把表格画到黑板上,让学生从距今年代、所处流域、种植农作物品种、饲养禽畜、房屋特点、生产工具、手工艺技术等方面分别找出相应的内容。整节课学生回答问题活跃,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重视利用表格学习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中,关于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音乐、诗歌方面的成就,我鼓励学生自己用表格归纳,这样学生既培养了归纳分析能力,又掌握了知识。

2、注意类似事物的比较归纳 历史课中出现的朝代、事件、人物、时间较多,对于这些我们都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加以归类,使知识一目了然,尤其对于重大的事件、人物更可适用。

如对秦始皇、汉武帝的评价,这两位都是历史上的著名皇帝。对于这两位皇帝后人有赞有讽,电视剧,评书,小说,戏剧等以它们为主的作品层出不穷,我们通过对秦始皇,汉武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四方面主要事迹的比较就可以客观公正的得出秦始皇,汉武帝的客观评价。

历史上不同朝代的名人,如孔子、屈原、司马迁、祖冲之、张仲景等主要贡献的比较。得出他们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三

明确时间概念。

按时间顺序掌握人物和事件,在这里我要说两点:

1、在一节课中注意时间表的应用。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中重大事件的时间出现的较多,这时可按时间来整理一下本课的知识系统。

第4课“夏 商 西周的兴亡”也可以按时间顺序整理。

2、注意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的应用。

把中国历史按时间顺序整理,掌握相关的历史事件。

注意历史地图册的应用。

历史上发生的事件都有具体的地点,每个朝代的国都,国家的疆域,农民起义的路线等都可以在地图上真实的再现,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学生掌握了地图,相关的知识也就掌握了。,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都涉及到所生活的流域,而且都集中在长江、黄河流域,这样就可以把这两课的地图放在一起处理,学生就容易掌握。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中关于战国形式图,由于战国七雄在地图上的位置不容易记,我就编了顺口溜:“上燕下楚左秦右齐中间赵魏韩”在地图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都知道,“中”既在四国中间,赵魏韩按上下顺序记,并且又是“三家分晋”的三个国家,这样一个顺口溜,学生就可以掌握许多知识,这种知识同样适用于历史朝代的记忆上。

五、联系现实,以史为鉴

历史可以给现代人许多教训和收获,如中国近代史中的“闭关锁国”导致的封闭落后,“大跃进”给我们的启迪: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古有“商鞅变法”近有日本“明治维新”说明我们现在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英明和伟大。通过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客观的用历史唯物辨证的观点看待现在正在发生的“历史”,使学生明白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就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从而激发积极向上的雄心壮志,通过历史的学习,不失时机的贯穿思想品德的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总之,融教于乐,融乐于教,德贯其中,善于总结归纳,使学生学好历史,健康全面的发展。

刻意教育与适时教育

鹿泉市上庄镇中学

乔晓辉

当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何种教育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少教育工作者注重教育的刻意性,却忽略了教育的适时性。那么,什么是教育的刻意性?什么又是教育的适时性?

从词义上讲,刻意,用上全部心思,延伸为故意。运用到教育教学领域,刻意教育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为达到某种教育教学目的,人为的创设教育事件或教育环境。比如为了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聘请律师讲解法律知识、放假前学生上交假期安全公约、课堂教学中教学者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者自己的认知设计教学情境„„很多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过多的注重到了诸如此类的刻意教育,很少去思考这些刻意的教育方式对受教育者究竟起到的多大的作用。诚然,笔者并不否认刻意教育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必要性,而是认为在实施刻意教育的同时,更应注重刻意教育所起到的作用。一次安全教育,是以一贯的报告会实施,还是变换一下方式以演讲会、辩论会等方式开展?一堂教学课是以教师苦思冥想、“发明创新”刻意设计,还是以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自由设计?这确实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饭后闲暇,笔者随手翻阅杂志,看到这样一则故事:

杰克和约翰兄弟俩住在一楼的阁楼上。由于年久失修,阁楼的窗户只能整天密闭着。由于厚厚的布满灰尘的窗户遮住了阳光,整个屋子十分黑暗。

兄弟俩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于是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他们就拿着扫帚和簸箕,到阳台去扫阳光。

他们很用心地将地上的阳光扫进簸箕,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搬回阁楼上。可是他们忙活了半天,屋里还是没有阳光。

正在厨房忙碌的母亲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呀?” “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

母亲笑了:“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读后掩思,我们的教育教学何尝不是如此。现实生活中不少教育工作者绞尽脑汁地预设,想方设法地引导,千方百计地训练,有的甚至还不惜牺牲课余时间和双休日补习,可是学生并不领你的情,教育效果和学习效果更是差强人意。教育不是传授,更不是灌输,而是鼓励和唤醒。教育就应像打开窗户那样,阳光自然会进来,而不需要我们刻意去做什么。

打开窗户那样,阳光自然会进来,既是所谓的适时教育。那么,究竟什么是适时教育,我查阅了相关资料,适时教育,笼统来讲,就是教他做这个年龄该做的事情。具体讲适时教育就是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法,教给学生适当内容的知识,或培养适当的技能。很多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常感到力不从心,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育,效果却甚微,也就是平时所说的事倍功半。既是过份注重刻意教育,而忽略了适时教育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印度哲学家奥修说过:“鞋子合脚时,脚就会被忘记了”。这句话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有深刻的启发,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在特定的环境中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能将“教育”,变为一种“自然”。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个性都很强,选择教育时机和教育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可以这样说,好的教育时机,好的教育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这样的大好的教育时机却往往不被我们重视。2007年10月,报纸、网络等媒体竞相报道的“8岁女童撑起智障妈妈一片天”的感人事迹,令成人也自叹不如。如此绝佳的教育材料,胜过教育工作者的千万次枯燥而又苍白的说教,但又有多少学校组织学生谈一谈、论一论。

2008年灾难与盛会相继,悲伤与希望同在。令中国人感动,令世界震惊。可又有多少师生尚记得那些已逝的英灵。

2009年10月,古城荆州长江大学的10大学生手拉着手营救两名落水少年而溺亡三名的事迹激起人们对日趋冷淡的人际关系的声讨,但又有多少班级组织一次主题班会,举行一次演讲。母亲节!重阳节!„„

当今是信息的时代,外面网络、媒体炒得是沸沸扬扬,而校园内依旧只有教师“抑扬顿挫”的讲课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孔老夫子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依旧约束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众多莘莘学子。笔者不知道,放弃身边俯仰皆是的鲜活教育材料,而偏要刻意去创意出精妙的预设,何能培才育德?又何能适应当今全面发展的需要?

事实证明,这种“适时”教育,其结果是令学生们刻骨铭心,卓有成效的。适时教育能够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通过加强沟通,增进师生友谊的和谐;通过“教”与“学”,促使师生教学相长共同提高;通过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发展。

我们的教育教学需要刻意但更应适时。

第三篇:浅谈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浅谈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摘要:人类进入21世纪,以人为本成了全世界人民的共识。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为了更好的适应国际形势与素质教育的实施,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以及科学精神方面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要完成这些新的教育任务,实现新的教育目标,首先需要教师进一步挖掘蕴藏在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采取一切有效手段,使其变成有效的教育资源。下面我在这里谈谈自己在七年级历史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利用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关键词:历史教学

人文教育

一、人文教育的科学内涵

人文主义是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综合构建起来的涵括人的价值、尊严、情趣、意志、道德、态度、人性等的一种文化生活准则,它以完整的人性为基础,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而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和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最终形成关注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

二、人文教育的历史根源

人文教育提出的历史根源人文主义的提出始于14~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它倡导对“人”的价值的发现、肯定和赞美,反对封建神学统治对人性的扼杀,使人们开始摆脱神学的束缚,追求“人”的幸福、解放、自由和尊严。但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生产力的进步,却产生对人性和科学的异化,人们陶醉于自然科学带来的成就的同时,却忽视人的地位、作用和价值。“人是机器”的观念泯灭人的个性,否定人的情感和精神。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2次世界大战、核战争的威胁、环境的恶化、能源的枯竭、贫富的悬殊、人际关系的冷漠更加让人产生巨大的困惑和信仰冲突。甚至西方一些思想家进行反思后写下《西方的没落》等非常尖锐化、悲观化的论断。为什么在实现了物质富有之后反而感到精神的迷茫和心灵的空虚,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反而接踵而来:道德水准下降、个人主义不断膨胀、社会责任感大为减退,等等?鉴于此,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许多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国家提出要重视人文教育,并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三、人文教育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1、、教会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历史,从而更好的感悟人生

强调贴近生活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以生活为出发点,从对今天生活的感受出发,提出理解昨天历史的要求,这是从今日的角度来看待历史的,因此真有鲜明的感性特征和生动性。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中国历史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为了让他们通过最直接的方式了解历史,第一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跟他们说:“你们以前虽然没有上过历史课,但你们已经知道不少历史知识,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同学们觉得很奇怪,但有些同学很快就反应过来了,有的同学说从社会上学来的,也有的同学说从电视上看到的。于是我又问他们:“你们知道的历史人物有哪些?看谁说得最多?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了,一串长长的名字从他们口中说出来之后,我再次提问他们: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历史吗?有些同学说历史是昨天,是过去的事情;有些同学说历史是长城,是故宫;也有同学说历史是博物馆,是老古董;各种不同的答案显示了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和情感体验。通过这些问题情景的创设,不但使历史在他们心目中丰富起来,生动起来,最主要是充分尊重了学生亲自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最后我还布置这样一道作业:向老人寻找历史(采访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并作记录)。后来同学们把寻找到的历史拿到班上进行交流,他们从中发现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现实生活里,我们今天的生活处处都有历史的痕迹。教会他们从生活中感受历史,是为了让他们独立地感受人类历史文化中的精神力量,为他们创造美丽人生提供丰厚的精神财富。

2、把教学内容个性化、情感化,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

中国古代史是中华民族人文发达的历史,在情感体验和人格发展方面积累了极为丰富多彩的经验,是生活在当今的中国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我们要建设当代的精神文明,营造适合人格完善的生活环境,不能不从中国古代史汲取营养。例如:学到尧舜禹的“禅让”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尧舜禹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都有高尚的品质,你们最喜欢哪一位呢?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进行选择,有的同学说喜欢尧生活俭朴克已爱民,有的同学说喜欢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这时候我还引导他们说:“如果你们班的班干部能够象舜那样以身作则,那么你们班的班风会怎么样?”让同学们从中得到启发。通过师生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明白到做人要有良好的品德。打开中国古代史的新教材令人有一种亲切感,因为从文字到图片充满了浓浓的人文关怀,只要教师带着爱心和不断创新的理念去挖掘利用,会享受到教书育人的成就感。今天下午刚好学到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讲完了几位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思想观点之后,我就对他们说:“刚才我们学习了百家争鸣下面你们也来一次百家争鸣好吗?”说完马上引导他们分组讨论:在这些思想家的思想观点当中有那些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很有帮助呢?同学们经过热烈的讨论之后派几位小组长说出他们组的结果。我还结合他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当一名班干部说到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时,我对其他同学说:“那是班长对你们提出的愿望,你们理解吗?”这样的教学情景不但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也是一次形象、生动的人格教育。

3、、把现代科技与人类优秀文化相结合,营造充满时代气息的人文教育氛围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体现了一种浓浓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组合。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历史教学也赶上了时代的步伐,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现代教育手段,让更多的师生感受到它无穷的魅力。我在这方面也作了一些尝试,例如,学完了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的教学内容之后,我制作了一个课件把本学期所学过的主要历史人物展出在电脑屏幕上,并设计了活动的主题:同学们,我们今天在这里举办一个群英会,如果请你们从中选一个历史人物来参加这个盛会,你会请谁呢?为什么?同学们马上活跃起来了,从自己的个性心里出发进行自由的情感体验。有的同学请唐太宗,因为他是一个很英明的君主,也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有的同学请武则天,因为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的同学请成吉思汗,因为他是一代天骄;还有其他同学不同的选择。这种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不但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用心去感受历史文化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把丰厚的优秀文化直观地展示出来,使到一个个模糊的历史人物变成了一张张鲜活的充满灵性的面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受到教育。

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对于每一位新教材的实践者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尝试,一种前所末有的探索。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创新,互相交流学习,在不久的将来会闯出一条全新的适合素质教育的人文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1]兰辉.人文精神与有效的历史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8)

第四篇: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中的反思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中的反思

匆忙间,一个学期又要过去,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个学期教学活动中的得与失,有许多感触与反思,首先,我从以下几点认真反思归纳教学中的认识问题:

一、和上学期比较,这学期的最大收获就是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关系开始比较密切了,我从平时观察和教学活动中的交流慢慢了解了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了解学生,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是新课程理念中要求教师做到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但是效果还是没达到理想的境界,关于在这个问题上,我也冷静的分析过原因,有许多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主观上最主要的原因是做学困生转化的工作措施力度不够。要做好学困生的工作才能提高班级整体教学成绩,才能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作为任课老师在做学困生的工作中要和班主任配合,时常和班主任及其他任课老师一起探讨促进转变寻困生的教育方法,才能共同合作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二、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远程资源制作教学PPT会极大地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直观的体现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在教学课件上设计引用一些历史材料突出重难点,也可以设计抽查学生所掌握知识情况的优化小练习以形式多样方式和学生互动,特别是在复习中使用单元归纳式的PPT后,归纳性很强,复习效果更佳。我在这个学期中试着自己制作组织复习教学的PPT,在复习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制作PPT时,我发现教师投入的工作比在备课本中以文笔形式备课还要多,所做的准备更加细微,需要研究的材料也很多,比如ppt上所放的资料,就要查阅相关的资料以及还要考虑到在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演绎后学生容易接受的问题,可谓是真正能做到“三备”。因此,我决心下学期的教学活动中全部投入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在暑假就要有计划的制作八年级的教学课件,以备下学期使用。

第五篇:浅析新课标下历史教学中常见问题思考

浅析新课标下历史教学中常见问题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为我们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历史教师要应对这种机遇和挑战,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新课改背景下使学生保持历史学习的热情,仅仅依靠一份自信心和一时的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当在教学中,从学生心灵的深处驱动他们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对历史有强烈的探究心理,从而保持学生对历史学习高涨的热情。《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认为: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初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必须主动适合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反思新课标下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一、新课标下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作为一名初中的历史教师,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素质,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要求。经过反思,我认为历史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与情感素质。

1、知识素质

有一个比喻:“你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只有掌握丰富知识的教师才有可能很好地传授知识。历史教师不仅要有比较系统、全面的历史知识,而且还应当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靠历史教师自身的努力,那就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成为一名博学多才的教师。作为历史教师,还应关心时事政治,谈古论今,以古鉴今,使历史课更富有时代气息,能更好的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

2、能力素质

首先是备课能力。在教师的备课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不只是教学大纲,还包括对学生的深刻了解,以及历史专业知识修养。教师要把教学大纲对教学的要求溶解在讲课中,靠的是历史教师的日积月累起来的驾驭教材的能力,说得准确些,是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功底。其次是组织教学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二者的协调统一。教师要牢牢掌握课堂的主动权,采用多种行之有效、新颖多变的教学手段,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成语典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同时,历史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能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不仅可以弥补“历史不可重演”的缺陷,而且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想象力。

3、情感素质

教育是一个需要激情的职业,作为历史教师更需要充满激情,三尺讲台,要融入历史教师自己的情感。历史教师的情感道德表现在对历史学科的热爱以及对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责任感上。这份爱只有融入整个教学过程,自然而真切地流露出来,才能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同时教师应具有的情感,就是关爱学生,关心他们的身体、生活、所思所想,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就史论事,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事业。真诚的关爱会引起学生的共鸣,他们会更加信任和爱戴老师,会因为对老师的爱戴而喜爱上老师所教的这门课。

因此,我认为历史教师应是集知识、能力、情感于一身的人。具备这些基本素质是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必要前提。

二、新课标下历史教师角色的转换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明确要求,史课程的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可见,我们要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从传统的中心地位退出,让位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历史教师的角色转化。

1、从“以分为本”到“以人为本”

教育的意义,本来就是建立在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之上的。而“应试教育”的弊端,就是“只见分数不见人”,只看重少数成绩好的学生,把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异化为“以分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育人为本”。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过程中充满了人的因素,但最根本的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做到着眼学生整体发展,立足每一个学生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包括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发展层次、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发展平台,获得最大最好的发展。

2、从“师道尊严”到“师生互动”

在传统教育理念中,教师的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全面主宰学生的学习,是历史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唯一来源。而现在教改要求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要切实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不断面临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所以师生之间要互教互学,互惠互助,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知识结构的互动就是学习内容的综合教学,是知识与知识、师生与知识、现实与历史的交流与对话,表现为课堂内容上加强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如史地、史政、史文等的综合。

3、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

新教材要求师生在互动的教学中共同体验,一同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要经常对自己在课前的思考,上课中的体验,上课后的认识进行认真的反思,不断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使自己的教学能力稳步提高。注重学生的“学”,既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又要了解学生的情感倾向,个人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积累等。“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课堂设计只会与学生的实际相差甚远,一堂课下来使师生双方筋疲力尽,收效甚微。所以教师要在“教师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热闹”中“有序”学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以落实。

综上所述,新世纪、新时代、新教材、新课标为当前的历史教育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舞台,历史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通过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学习、研究与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水平。

下载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几点思考(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几点思考(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历史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7——12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本学期的特点,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特点,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使学......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任教七年级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七年级6个班和八年级2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时间匆匆而过,回顾这一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初一第二学期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我担任的是七年级的历史教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学期开始以来,我认真制定了教学计划,认真研......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84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期初一历史除认真向学生传授了应该掌握的......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合集]

    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工作总结,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助到您......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时间过的很快,一个学期又结束了。本学期我担任了七年级五个班的历史教学。在这里我对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作一总结。 本册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