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导图使语文课堂更高效5篇

时间:2019-05-13 03:3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思维导图使语文课堂更高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思维导图使语文课堂更高效》。

第一篇:让思维导图使语文课堂更高效

让思维导图使语文课堂更高效

丰润区东实验小学

李颖

当校长在全体教师会上为我们介绍思维导图时,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感到非常陌生,但听着听着,我渐渐领悟到,运用思维导图这种方法,一定会提高工作的效率。

接着,学校开展了研讨示范活动,几位不同学科的老师把自己做的思维导图一一展示给大家,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备课方式的清晰高效,并弄清楚了应该怎样操作。

我们四年级组老师在教研活动时,开始运用思维导图集体备课,当我们把教材理解、教学目标、预习、教学流程一项项整理好时,一课书的备课都呈现在一张A4纸上,我们又为它配上了不同的色彩,这样,更加清晰明了,我们都觉得,比以前的备课方式更加省时高效。

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白校长为我们介绍了怎样教学生做思维导图,让学生做?我们又感到了压力,因为学生年纪小,领悟能力也相对较弱,能做吗?按照校长的方法,我在讲《秦兵马俑》一课时,带领学生试着做了一次,孩子们的作品交上来后,我觉得完全超乎了我事先的想象!孩子们领悟能力很强,有的孩子做的都可以和老师的相媲美了。

赵主任又为我们作了中年级语文的具体要求,分成作者简介、好词好句、主要内容、表达特色几个方面,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当明确要求后,孩子们做得更加得心应手了,一天的时间,一张张各具特色的作品呈现在我面前,我惊讶于四年级孩子的领悟能力和审美能力,他们不仅从内容上设计全面,还根据自己的内容绘制了不同的图案,在绘制过程中,他们学到了不少知识,认识到了思维导图的好处,还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杨奥琪妈妈说:“孩子们画得真是各种各样,都很漂亮,分类都很清楚,这样做起来能够使课文更形象,更有条理性,能孩子记忆深刻。”王一涵妈妈说:“每个学生的思维导图都很有创意,分类清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都得到了锻炼。”陆禹璇妈妈说:“孩子们做得太棒了,都很有想法,把课文内容分析得很到位,让人一看就明白,思维导图对孩子们的帮助太大了!”张梦涵妈妈说:“孩子们都棒棒哒,内容主次分明,颜色搭配很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思维导图这个方法真不错!”

作为老师,我非常感谢校长为我们介绍思维导图,它不仅适用于老师的教学,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希望思维导图在我们不断的学习完善中,使语文课堂更加有趣高效!

第二篇:思维导图让学生学习更投入

思维导图让学生学习更投入

阅读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将文本中最重要的信息进行组织整理,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理清文章写作思路,进行高效阅读,提高语文能力。

课前绘制,整体感知

思维导图的引入,给学生更多自主空间,更能从整体入手,使学生有意识整体感知文章。

如学生预习《唯一的听众》一课,绘制思维导图。教师这样提示学生:“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的词语或短语是什么?”有的学生从内容角度想到:帮助、谎言;有的学生从人物角度想到:老教授、我;有的学生从文章写法角度想到:“我”的变化、老教授的言行„„思维导图第一分支关键词就此确定,学生思考一下子就站在整篇文章的高度。一份份思维导图中,可以看出学生正确地把握了课文内容、线索及所要表达主题;还可以看出,学生自主进行写人文章学法迁移,抓住老教授言行,及“我”的行为和心理两方面变化。

课中绘制,突破难点

学生有了充分自学,自主思考,课中交流补充绘图就能更好为理解文章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服务。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文章篇幅较长,远离学生生活,理解有难度。在教学中,师生合作继续绘制思维导图,边研读边补充,内容、情感直观再现,文章重、难点把握就容易多了。

1.“穷”与“不穷”

文章题目是《穷人》,描写主人公“穷”但又透着温馨、善良。学生以“穷”为关键词,从语言中体会到桑娜一家时刻处在生死边缘。这时我抛出与之相对应的“不穷”,学生积极响应,继续绘制“不穷”的二级分支:“干净、整洁”“非这样做不可”„„ 一名学生再来回顾“穷”与“不穷”绘制内容,自问自答到:“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写穷人‘穷’?我认为‘穷’的描写更衬托出穷人心灵美好,赞颂穷人富于同情、乐于助人。”这一对比,学生感受到桑娜一家的勤劳、善良。

2.“桑娜”与“忐忑不安”

《穷人》一文中重点体会桑娜的品质。学生抓住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体会,那么就以“忐忑不安”为关键词绘制相关内容。学生写到“担心――这事是闹着玩的吗?”“紧张――是他来了,不还没来。”“决断――嗯,揍我一顿也好。”学生把桑娜的心情与文本建立可视化联系,学生理解“桑娜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水到渠成,学习方法及思路跃然纸上,做到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3.整理分支内容,体会写法

《穷人》一课中,桑娜侧重刻画心理活动,渔夫侧重刻画语言、动作。整理思维导图时,教师从两人物描写的不同方法中,引导学生质疑,引发了他们更加深入的思考:为什么对桑娜侧重心理描写,而对渔夫却侧重言行呢?这样,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既理解了文本,又感受了写作特点,大大缩短了阅读时间,提高了阅读效率,可谓一举两得。

课后绘制,巩固理解

思维导图除了辅助学生课堂学习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如学习完《唯一的听众》《我看见了大海》《母亲的纯净水》《理想的风筝》,把这些文章的异同组织成完整的系统框架,有效提高同一主题的阅读。

课后利用此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加强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地掌握新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能使复习更短时高效。

第三篇:中职语文课堂思维导图教学设计探讨1

中职语文课堂思维导图教学设计探讨

【摘 要】试将思维导图法引入中职语文教学,阐述思维导图在课前准备阶段、课堂教学阶段的具体运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以思维导图的绘制辅助学生主动分析、探究文本,可激发学生进入文本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分析文本的能力,扩展思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语文 思维导图

教学设计

中职语文是中职教育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是培养中职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思维能力与人文精神以及包含职业素养在内的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在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中职语文教学应依据课程定位与学生情况,在培养语言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建构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课文脉络和主旨思想,以提升其综合职业素质。依据课程定位与学生特点,可考虑运用思维导图方法进行教学,以此指导学生快速建立课文内容框架、掌握文章主旨,系统观照课文。

一、思维导图训练与教学思路形成思维导图可对思维过程进行记录、引导与拓展,可视化的表达图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传达与信息的交互,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完整的思维导图具备图形、关键词、分支与色彩四要素,四要素组合形成了图文并茂的特点,可帮助学习者集中注意力,关注焦点与主题,发散思维,将知识散点联系起来,强化记忆。

在课前准备阶段,首先,需要向学生明确思维导图的含义、制作流程与方法。一是关键词的提取,精准、简洁的关键词易于学生记忆与联想,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选择重要信息,提炼主旨。二是图形与颜色的使用。为突出重点,确保思维导图的主题分明、层次清晰,应根据知识点和信息的不同使用多种颜色绘制,主题的图形与颜色要与延生的次主题的图形与颜色相区分,次主题的图形与颜色应统一,主题与知识点的分支连接要根据联系的性质采用虚、实线条表示。三是思维导图绘制的基本步骤。在准备好的白纸中央写上主题,空白的周边待补,整幅思维导图要围绕主题发散展开。绘制分支时,注意理清楚各级分支之间的联系,图形和线条的使用要清晰、规范,同一层级分支的图形、线条需统一。信息点较多且联系较复杂的情况下,分支线条上方可以加入关键词提示,以更好理解相互关系。

其次,于教师而言,可使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设计,教学重难点抽提突出后,利用思维导图加入教师自己对文本或者教学的观点与看法,理清教学设计思路,制作课件以备教学之用。根据中职学生学情,可考虑将预习部分纳入课堂教学,使用简易的分析导图,利用文本探究前的五分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文本。

二、新课导入与文本探究

(一)新课导入。根据中职学生学情,结合课文与现实情况联系紧密的特点,可利用思维导图创设情境,以使文本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联系,激发学生进入文本的兴趣。导入部分重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在阅读课文后对文本的整体观感,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打开思路。

(二)文本探究。正式教学阶段,首先是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要求学生在掌握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对文本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提炼主题与次主题。其次,进一步引导学生找出课文关键词,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文本。在学生逐步深入文本的同时,引导学生完善思维导图。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提出问题,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小组讨论,继续完善思维导图。

在课文探究的过程中,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若学生已经熟练掌握思维导图绘制方法,教师可随机指导,学生边听文本分析边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如果学生独立绘制思维导图尚存困难,教师应准备相关知识点和相关信息的卡片,师生共同分析课文,添加、移动或者删除、更换卡片,形成以主题为中心、连接各知识点和信息且能呈现整个思维过程的完整的思维导图,如此,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明确课文主旨,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达成教学目标。

(三)展示评价。文本探究完成后,各小组集中时间完善思维导图,小组成员之间、各小组之间充分讨论,教师根据各小组绘制情况给予具体指导。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发散思维,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之后,由各小组代表对本组的绘制成果进行展示,接受其他小组的评价,根据教师的指导意见和改进建议予以最终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规定评价的主要内容,比如,思维导图是否有明确的主题、整体布局是否合理、色彩搭配是否和谐、内容是否层次分明以及展示者表达是否充分准确,等等。

《一碗清汤荞麦面》思维导图示例如下:

三、教学效果与反思

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利用思维导图开展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课文,精确提炼课文主旨,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方面,效果显著;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题、人物形象与蕴涵情感方面,也有较大优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运用思维导图解读中职语文课文没有局限,一般而言,思维导图的绘制花费时间较长,需要反复地交流、讨论、修改才能最终完成,对师生来说,均为一项需要全情投入的任务。此外,从实践经验来看,思维导图法更适合运用于议论文的教学,议论文的论证过程用思维导图可以得到充分地可视化展现。就本文的分析文本《一碗清汤荞麦面》来说,因其行文层次分明、线索清晰,人物形象生动,且题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综合来看,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法,能显著提升教学效果,但仍需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分文类对思维导图法的运用进行探索,以找到各个文类最佳的思维导 图应用方法,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思维导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2]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M].上 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李冀平.思维导图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 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黄宇云,女,梧州市机电技工学校 教师,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

(责编 刘 影)

第四篇:浅谈如何使阅读教学更高效

浅谈如何使阅读教学更高效

摘要:如何使阅读教学更高效是教师们很困惑的问题,也是共同追求的目标。我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并学习一些名师的经验,总结出一些方法:激趣导入可以让教学更紧凑,科学提问可以让教学过程更一气呵成,真诚的评价可以让学生的表现越来越好,运用多种方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文本。因此,教师的精心预设和反复实践是使阅读教学更高效的方法。

关键词:阅读 高效 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中不难看出,这是对阅读高效教学的指导,那么如何在短短的课堂时间里使阅读教学更高效呢?

一、精彩的导入使学生主动参与

导入方式有很多种,也有很多种说法:创设情境导入、故事导入、图片导入、复习导入等。这要看哪种导入方法更适合文本和学生的接受特点。

1、情景导入法: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高清晰的生动直观的画面,加之一些亲切和蔼的 语言诱导,以达到课堂预期的效果。

2、开门见山法:即直接导入法,教师一进课堂便宣布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或课题,让学生当即明白学习内容,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能节省时间,宜在复习课运用。

3、目标导入法:这种方法是老师进入课堂后,马上就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掌握的重点难点或课文中心。这种方法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去学习,师生思路清晰,教学效果明显。

4、故事导入法:在讲新课之前,教师可以自己或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讲一个简短、生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或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这一方法是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天性,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课堂上来,进入开动脑筋的状态。这种方法适用于课外活动后刚进入课堂教学或针对纪律较差的班级和学生。

5、激趣导入法:就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给学生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利用学生急于知道答案的心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当学生探究渴求得到答案时,教师再作适当解释,甚至是答疑解难,使学生达到“恍然大悟”的境界。这种方法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巩固,设疑后,深入思考得到的答案记忆尤深,设疑导入法要注意适度。

6、诗词、谜语导入法:教师在讲课之前,要学生朗诵一首诗,或利用课件出示一首诗词,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方法显得清闲活泼、饶有趣味,学生喜闻乐见。谜语导入法,则近似于设疑导入法,也是让学生带着寻找答案的心理去听课,达到导向思维的方法。

7、提醒注意法:是教师在正式授课前,先提醒学生学习已经开始,请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提醒注意是集中学生思维方向,唤起注意力的集中,造成有意记忆,为教学重点环节争取时间。这种方法要注意语言委婉、态度和善。

《北辰区课堂教学标准》中四个环节中第一个就是: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尽快地进入课堂,进入文本。

例如:靳家彦先生教学《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时,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他是这样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的:

(课始,师板书课题:有一个小村庄)

生:老师,您写错了应该是《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您丢落了“这样”二字。

师:非常感谢你帮助老师纠正了一个错误。不管是谁,我们只服从真理。叫什么名字?来,握握手,交个朋友吧!

生:我叫xxx,谢谢老师这么真诚。

师:(补充“这样”二字)请同学们读课题。

生:《有这样一个小村庄》。(连读三遍,突出“这样”一词。)师:产生问题了吧?什么问题? 生1:有怎样一个小村庄? 生2:有什么样的一个小村庄? 生3:有哪样的一个小村庄? 师:这是您们三读课题自己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第一个目标。(画一个问号,代表这个目标。)

师:怎样达到这个目标呢?

生:靠我们自己读书,互相探究,读懂为止。

师:好!自己提出目标,自己读书感受,感之于外,受之于心。请同学们读课文吧。

生:(读全课,反复品读、体会)

靳老师的课例是激趣导入法。这种方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体悟课题,突出重点,让他们自己提问,自己阅读。只有自己主动探索尝试解决问题,构建知识结构与情感价值,才会终身难忘。当“这样”被提问出“怎样”“什么样”“有哪样”的时候,学生一定徜徉在轻松愉悦的精神活动中,使个性与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让学生参与其中,这就是更有效的阅读教学。

其实,不论是以“情”、以“境”、以“疑”、以“趣”来开讲,都是为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学习知识的欲望。它体现了教师创造性教学艺术的设计。

二、科学的提问使学生主动探究。

语文课堂教学中科学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而教师提问语言的是否准确对学生能否正确理解文本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文中,就是通过读理解和体会各自的心理,并产生独特的感受。我提出的问题是:你喜欢谁?为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通过用多种方法读,学生能够读出人物的情感。当学生独特的体验被充分尊重后,学生就会饱尝个性思想被肯定的快乐,从而充分调动自己的自主意识,发挥自己的个性创造潜能,在多元化的解读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万千,起点是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师教学过程中提问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提问类型来看,好的提问可以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领悟。相反,教师如果缺乏对问题设计精心的思考,有时是想到什么就问什么,这样的问题就不利于课堂的高效。从课堂提问等待时间来看,要留给学生思考时间,然后指名回答,让全部学生都进入思考状态,且在思考时间的安排上力求照顾到全体,以中等偏上水平的学生为准。如果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就会抑制学生的深入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机械的实施教案,而应关注课堂中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不要用教师的讲解取代甚至剥夺学生的思考时间。从课堂提问反馈上看,教师能否即时反馈和运用什么方式反馈,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无论对待正确答案还是错误答案都会给出反馈,或积极鼓励反馈为主,或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出错的原因,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的反馈语也是丰富多彩的,不仅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反馈,而且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评价,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纸船和风筝》一课时,抓住重点词语“漂呀漂”来体现松鼠和小熊住的距离遥远和松鼠的期盼之情。我就启发学生:松鼠在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时,会想些什么呢?学生会说:“有没有人会看到呀?”还有的学生说:“谁住在山脚呀?”于是学生就很容易把松鼠的期盼之情读出来了,阅读教学也更显出它的高效来。

总之,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提出的问题、争论乃至错误的观点都是有思考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只有善于捕捉课堂中的“闪光点”,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智慧。

三、真诚的评价使学生充分感悟。

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包括多维性原则、过程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多维性原则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该从多种角度、运用多种方法对课堂教学的过程和课堂教学的结果进行评价。即在评价中应该考虑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水平、课堂教学要素、课堂教学结果、学生的参与度等各个方面。

过程性原则指的是改变以往评价中过分重视总结性评价的倾向,要把评价对象当前的状况与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联系起来,由一次性评价改变为多次性评价。它强调以教育教学过程中评价对象的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以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体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发展和提高质量的过程。真实性原则指的是课堂教学评价、特别是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强调在真实生活情景下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在真实性评价中应该包括有真实性任务,即某一具体领域中专家可能遇到的那些真实的生活活动、表现或挑战。美国学者戈兰特·威金斯(Grant Wiggins)认为真实性评价既指向学生学习的结果,也指向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重在考查学生在各种真实的情境中使用知识、技能的能力,而不是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信息的积累与占有程度,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测验接受者,而是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参与评价(包括对同伴的评价或自我评价)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形式。

发展性原则指的是课堂教学评价着眼于促进学生发展,侧重于观察和衡量学生的表现,着眼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激励教师转变观念,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摒弃“读得真好!”“读得棒极了!”等等空泛的、对学生学习帮助不大的评价语言,应根据每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体验、理解的独特性和个性化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同时还应把评价的权力下放,采取延时评价,让评价先由学生自己做出。对于学生不同的看法,哪怕是错误的,都要给予宽容与理解,不以统一的标准来框定学生的思维。同时教师和学生对于学生的自主评价应给予热心的反馈,这种自我评价更为客观、更符合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兴趣,提高评价的积极效果,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朗读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当评委,而老师仅引导、点拨,在和学生作平等的交流。在此,评价的功能不是定性,而是促进学生朗读能力提高的手段之一。窦桂梅老师的评价方式就很多样、灵活,发自肺腑。例如:“真是太精彩了!”“我非常想和你较量一下!”“你看,你的朗读、你的认识让我们感受到这么多的快乐!”这样的精彩评价一定能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热情的。

所以说评价要言之有物,注重激发学生积极性,还要有正确的导向,评价就像播撒在学生身上的阳光,让人感到温暖。

四、多样的方法使学生深入体会。

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有阅读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和比较法等。而朗读是语文课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指导朗读时,有引读、分角色读、男女对读、齐读、指名朗读等方法,教师应灵活合理地运用,从而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目的。

下面以吕欣颖老师《鱼游到纸上来了》一小节引读来说明:

师:好,我们把这两次描写青年看鱼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好吗?你们听清老师的提示(配乐师生配合读)

师:春天来了,繁花似锦,每个星期天——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师:春去夏至,骄阳似火,每个星期天——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师:秋天来了,秋风瑟瑟,每个星期天——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师:冬天来了,寒风凛冽,每个星期天——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师:通过读你感觉这是一个怎样的青年?

生1:我感受到他是一个意志非常坚定的青年。

生2:我感觉到他是一个非常专注的青年。

生3:我感觉到他是一个坚持不懈的青年。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感受,感到这是青年在画画的时候怎样?

生:坚持不懈

师:(板书坚持不懈)同学们,通过读我们知道这样的青年他还是一个聋哑人,他克服过很多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那么此时你的心里会怀着怎样的感情?

这样的引读方式不仅能升华学生的情感,更使课堂达到高潮,并引出下面的教学点。恰到好处的读书方式很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关注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问题,设计课堂的各个环节,把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让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锻炼,这就是高效的课堂。而能用巧妙的方法和充分的预设来对学生进行“无痕”的点拨就会使阅读教学更加高效。

第五篇:语文思维导图

语文思维导图

语文能力最重要。重要到你无时无刻不能离开,你无时无刻不能不用。语文是关于语言理解和运用的课。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生活离得开吗?各科的学习离得开吗?语文是基础课中的基础。学好语文,是每个学生最优先考虑的问题,是各科学习的重中之重。有效的利用语文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语文。

学会快速阅读。阅读技能并不是指能简单地读,而是指在阅读的同时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阅读的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文章的不同的文体、内容、表现形式迅速分清文章主次、把握书中内容的一种技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多读书,注意了解不同阅读材料的特点和阅读技巧,加强读思结合,并且有意识地加快阅读速度,逐渐形成阅读技能。只有系统的学习才能打牢自己的知识根基,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架构,形成联系紧密、调动迅速的知识网络,才能有在此基础上的对知识的运用自如,才能有创造和创新。们现行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材在现时说来,就是一套比较系统的教材。语文学习首先就要把这套教材学习好,掌握好,利用好。这个完整的知识系统需要靠自己的努力、老师的引导、同学的切磋,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掌握好。这个系统的学习事我们整个语文学习最主要的内容。其次,其他各科的教材也都自有它们完整的系统,对其他各科知识系统的掌握其实也都是语文学习的内容。语文学习的内容是无所不包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整个学习的内容相等。另外,你还可以系统地读一些书,以期对某一科、某一类有完整的系统的了解。例如系统读一些历史的、哲学的等等方面的书。

这样长期以来,你才能有深厚的语文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蕴。阅读,洞明一切;写作,有思想,有文采。你首先有系统学习的意识、意向,然后有系统学习的行动,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下载让思维导图使语文课堂更高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思维导图使语文课堂更高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通用)[大全]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思维......

    思维导图讲稿

    打开记忆的那扇门-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的由来。 思维导图最初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东尼·博赞(Tony Buzan)创造的一种笔记方法。 思维导图被誉为21世纪全球革......

    思维导图简介

    终极思维工具——思维导图简介 人的大脑常被称为“沉睡的巨人”,因为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也仅仅使用了4%至6%的大脑潜能。很多教育家致力于开发人的潜能,其中有一种记忆方法可以......

    学科思维导图

    学科思维导图 学科思维导图的概念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思维可视化教学实验中心刘濯源主任提出来的,它与有别于当前被广泛传播的博赞思维导图(由英国人东尼·博赞发......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用了一周的时间,将思维导图阅读完毕,书中有这样一个比喻:一位使用者在第一次接触思维导图的时说,这就好比,我开了一辈子的车,可车窗玻璃是脏的;突然间,思维......

    思维导图介绍

    思维导图 英国人托尼·巴赞( Tony.Buzan )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过程中,发现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使用了许多图画、代号和连线。他意识到,这正是达芬奇能拥有超级......

    思维导图介绍

    和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一起思考 提升大家的思维 启迪大家的智慧 爱因斯坦说过 人类解决世界的问题靠的是大脑的思维和智慧 思维导图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说思维导图是开启我们大脑......

    思维导图教案

    34、风姑娘送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姑、娘、送、信、落、叶、给、女、宝”9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准“姑娘”的轻声。 2.能正确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