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安韩城一小 郭育筱《找规律》教案及设计思路
《找规律》教学预案
执教:宁德市福安韩城一小 郭育筱
指导:宁德市福安韩城一小 阮志强 何开平尤丽萍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力求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体会“生活处处有数学”,从生活的实例中找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灵活使用教材,基于教材内容又创造性地应用教材,创设一个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得更自在、更投入、更快速。主要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适当点拨引导下,让学生充分地探索思考,培养能力。无论是探索规律还是解决实际问题,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维方式,凸显学习过程中的数学思考,重视体会符号感和建立模型。培养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应用规律的理性精神与应用策略、优化策略的自主解题意识,构建趣浓、灵动而又丰实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5-56页内容。【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列表思考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
3.深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规律的发展过程。【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简单图形沿一个方向覆盖次数的规律。【教、学具准备】
课件、1张10个数字纸条,能框出2个数、3个数、5个数7个数的长方形框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有10张票,咱们班有两个同学要拿两张连号票,你打算怎么拿? 为了便于表示,我们用数字1到10表示这10张票。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探究做铺垫。】
二、自主探新
1.10张电影票拿两张连号票,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你可以圈一圈,连一连,或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试看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展示学生方法。2.介绍平移法
师:第一次框住的是(1、2),还剩几张票?还可以平移几次? 生动手体验,汇报
质疑:为什么平移次数是8,而拿法却有9种?
3.刚才同学们都试过了平移法,你认为使用平移法要注意些什么呢? 4.现在咱班有3个同学,5 个同学,7个同学想去看电影,要拿3张连号票,5张连号票,7张连号票,又各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请你选择一个问题来解决,同桌合作交流并完成表格。
生同桌合作交流并汇报
5.回顾过程,对照表格,静下心来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结合学生回答总结规律并板书 6.尝试列式
原来前面的这些问题还可以象这样列式计算,谁先来试试? 还剩下3个问题,请同学们选一个问题列式计算
7.小结: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你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探索了一条很重要的数学规律,那就是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找规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运用和发展策略意识,形成对规律的体验,提高发现和概括数学规律的能力。这个环节从最简单的10张票拿2张连号票入手,教学平移的方法,得到初步结果后,放手留给学生自主探索规律的时空,突出探索规律的过程,实现学生对新知的自探自悟自得。】
三、练习拓展 应用大舞台 1.花边问题
(1)一共有16个花边,每次给相邻3个方格盖上红色的透明纸,一共平移了()次
A.12 B.13 C.14(2)现在有100个花边,每次给相邻15个方格盖上红色的透明纸,共有()种不同的盖法
A.86 B.85 C.87(3)有A个花边,每次给相邻的B个方格盖上红色的透明纸,共有()种不同的盖法
A.A-B B.A-B+1 C.A-B-1 2.假期问题
师:暑假马上就要到了,老师打算在七月份去趟8日台湾游,哪8天去呢?老师共有多少个不同的选择?
生交流、计算并汇报想法。3.猜价问题
最近老师给女儿新买了辆儿童自行车,这辆车的价格就在这排数字里,从左往右,由相邻的3个数字组成,猜一猜可能是多少? 4.座位问题
(1)咱们学校的多功能厅一排有12个座位,林涵和林涛一起看六一表演.他俩想坐在一起,并且林涵坐在林涛的右边,在同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2)如果拿掉”林涵坐在林涛的右边”这一条件,在同一排他们又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同桌讨论交流
(3)如果这排座位变成一个圆形,林涵和林涛坐在一起,林涵坐在林涛的右边,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学生汇报想法,集体验证。【设计意图:通过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练习,既巩固了对规律本身的认识,又让学生体会要掌握规律后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便捷。通过最后对规律的变式拓展练习,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规律。】
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不管是前面的花边问题,假期问题,猜价问题,座位问题,都是问题总在变,但其中的规律却总是——不变,正如大科学家开普勒所说——数学是研究千变万化中不变的规律。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以不变应万变,去挑战神秘多彩的数学世界吧!
【板书设计】 找规律
按序一次移一格
不重复来不遗漏
总张数2 +1=9(种)105 +1=6(种)10-7 +1=4(种)【设计思路】
一、生活情境,激趣引入。
课前由电影票引入,这是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甚至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件,这样的问题,更容易诱发并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让学生带着原有的力量起跑,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智慧的培育,需要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二、自主探新,形成规律。
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空,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再引入平移法,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同桌合作交流,鼓励学生汇报多种解决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讨,循序渐进,揭示总票数、拿票数、拿法与规律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学以致用,形成能力。
对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只有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得到深化、拓展,才能体会到它的作用和意义,从而内化成自己的策略。本课中的习题在立足教材本意的前提下,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对例题中的问题进行“变式”,从而让学生感悟规律应用的广泛性。比如,花边问题中的三道选择题,引导学生标注数据,化归成已解决的“电影票”问题。假期问题,学生“无中生有”,构建了8个连续的自然数,自然也化归为“电影票”问题。座位问题更是逐层递进,发展学生思维,特别是最后的圆形座位问题,要学生应用规律去解决框一圈封闭数字的问题,让学生领略到规律世界的神奇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能力。
【执教者简介】
郭育筱,女,1982 年生,1999年毕业从教,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宁德市福安韩城第一中心小学。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多次承担市、校各级教学观摩任务,撰写多篇教学论文在省市获奖并收入各级汇编,曾获“优秀教师、市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第二篇:找规律教学设计-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找规律教学设计-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体验数学应用于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
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小动物等学具卡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数学王国的小精灵--明明,刚刚搬了新家,心里可高兴了。今天邀请我们去参观他的新家呢,你们想去吗?(课件展示主题图)
2、看,这就是明明的新家。你们觉得漂亮吗?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墙面、地面的图案,都是有规律的。)
3、揭示课题:是啊!小精灵明明设计的房间,最大的特点就是很有数学的味道。在一年级下学期,我们学会了找比较简单的排列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找规律”(板书课题)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感觉比较自然、亲切。学生在参观欣赏的同时,很自然的进入了观察、发现阶段,体现了数学内容的生活化,学
生学习的是身边的数学,既形象又具体。
二、寻找规律,探索新知。
(一)构建新知,探索交流。
1、谈话:那么,如果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这些漂亮的设计,你有什么发现呢?
2、小组合作探索,自主交流。我们先来观察墙面的图案,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找规律教学设计在小组活动中,可以用四种图案移一移、摆一摆,找出上下两组图案的按一定顺序呈循环排列的规律。(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交流)
3、全班汇报。(引导学生说出观察的顺序。)
4、请学生说一说图案的规律。
(1)斜着看:颜色和图形一样,只是数量有变化。
(2)横着看:第一横行第一个颜色和图形移到第二横行第四个其它依次往前推。第二、三、四横行照样。(板书:顺序,前后)
(3)竖着看:第一竖行第一个颜色
和图形移到第二竖行第四个其它依次往上推。第二、三、四竖行照样。(上、下)
(4)整体看:第一横行和第一竖行的颜色和图形都一样,而且顺序也一样。其它横(竖)行颜色和图形都一样,只是顺序有所改变。
5、全班交流时,请同学上来移一移图案,展示它动态的规律。(课件显示:图案动态的循环规律。)
教师小结:不同的观察角度,有不同的发现。
: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发现不同的排列规律。这样就完成了前后、上下四种基本的顺序,循环排列规律的教学。同时,教师及时有效的评价,激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二)找出规律、拓展思维。
1、师:你们看,这是明明家的地板,里面隐藏着一些什么规律呢?你能找出来吗?
2、请你仔细观察,同桌互相说一说其中的规律。
3、全班交流,同时操作课件展示。
:在这一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再次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三、知识应用,体验成功。
(一)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师:同学们,我们再来参观明明家的窗帘,还没设计好呢!你们能用自己的所学帮它完成吗?(课件出示三行小动物排列的图片,教案
《找规律教学设计》()。)
2、说一说它的排列规律,并继续排下去。窗帘会是什么样呢?(课件继续展示,窗帘全景。)
: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学会数学的乐趣。欣赏窗帘设计--逆时针的排列规律,作为练习出现,即
分散了教学难点,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拓宽了思维容量,增强了课堂实效性。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光景好时,决不过分乐观;光景不好时,也不过度悲观。
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马琪闵
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本节课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 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教材的主题图设计了小东家厨房装修的画面 墙面和地面装饰的瓷砖都是有规律排列的
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 然后在学生探索完它们的排列规律后 安排了同桌合作设计有规律的图案 再进行全班交流的情境 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
本节课最大的变化是图形的排列较复杂 主题图形的排列呈现循环变化 这是教学的重点 也是教学的难点
为此我设计以下的教学流程来组织教学
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
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 如寻找联欢会情境中装饰的彩花和彩旗的排列规律等 本册教材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 这部分内容与一年级下册的内容一样 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
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方式学习;也可以采取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15页-11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 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会用数学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 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会用数学
难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推理等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 并能设计一定的图形规律
教法和学法 : 1.激发学习兴趣 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为它们提供参与的机会 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教学中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 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我以请学生到小东家做客为线索
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到小东家中做客一系列活动展开 选取贴近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
2.观察讨论 互动合作法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
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教师要紧扣学生已有的经验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互动、合作、讨论等活动探索新知
3.动手操作 积极活动法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排一排等方法体会图形的排列规律 同时让学生动手设计有规律的图案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应用能力
4.尊重学生 和谐发展
今天的教育是关注人的教育 因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现新课程理念的基点便是从学生出发 尊重学生
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营造一种新型的
更有人情味的课堂教学形式
教学设计思路: 1.“看规律” 从教材情景图导入 充分观察 充分交流 充分评价
2.“识规律” 感悟图形排列特征
3.“做规律” 用规律知识创造生活美
4.“赏规律” 感受有规律图形的审美价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贴纸;红、蓝彩色笔;水果图、正方形、星形、圆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
东东想请你们去参加动物王国的联欢会 瞧
小熊、小猴、小熊、小兔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欢迎你们呢!(电脑出示三排小动物)第一行:小熊、兔子、猴子、青蛙 第二行:兔子、猴子、青蛙、小熊 第三行:猴子、青蛙、小熊、兔子
第四行怎样摆呢?由学生来摆 说出为什么要这样摆?、探索新知 2 同桌讨论怎样排才是有规律的排列?提问说排法
3、排一排
找4个同学上来排队 总结:(循环排列的规律)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规律
而且有许多规律比我们以前学过的更美丽、更复杂 这节课老师要带着大家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认识规律
同桌讨论怎样排才是有规律的排列?提问说排法
三、探索规律
1、欣赏主题图 感知规律
(出示课件2)
最近小东家装修了新房子 想请大家去做客
你们愿意吗?首先请大家欣赏一下小东设计的墙壁装修图 他设计的图案既美观又有规律 可我总觉得乱七八糟的 请同学们先自己观察一下
想想有什么样的规律?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到底有什么规律?
2、合作交流 探索规律
谁愿意来说说你们小组找出了什么样的规律?
老师发现有一部分同学观察出一些规律 可有些同学却很迷茫
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探索这幅画面 看看到底有什么样的规律
引导学生说说每一行都有哪些图形?它们是怎样排列的?第一行和第二行有什么关系 第二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 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述
3、当学生行与行之间的规律发现后 引导其观察列与列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发现变化规律同行与行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同时引导学生斜着看图有什么特征?
师生小结:大家都发现了每次都是第一个往后移动 其他的图形依次往前移动一个位置 这种有规律的排列方式
我们把它叫做循环排列的规律 我们班的同学真棒!同样一幅图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找到了不同的规律 看来学习需要有心人
4、地板砖的规律、巩固认知
小东家的地板砖更漂亮
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板砖颜色的排列规律
①(出示出地板砖的图样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先看看每行都有哪些图形 再看看每行颜色的排列顺序
你发现了什么? 有没有像刚才那样的循环规律?
②汇报规律
③谁能用一句话概括 每次都是怎么变的?
④小结:哦!难怪小东家的地板砖颜色这么漂亮 原来它们的排列是有学问的 看来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啊!
四、运用规律
2、画一画:练习课本115页练习
3、找一找:你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规律的图形?
五、欣赏规律
课件出示有规律的图片
六、做一做
七、联系生活 创造规律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些事物排列的规律 也用找规律的知识解决了许多问题
同学们想不想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幅有规律的图案!出示一块正方形的“手帕” 可是上面什么图案也没有 需要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
给这块手帕设计出有规律的花边或图案 注意
设计的花边或图案要有规律 请拿出学具袋
每个袋子中有一张正方形的纸和图片
同学们要先想好怎样摆才能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 要充分利用手中的图片 看谁设计的图案最漂亮 学生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
九、展示作品 互相评价(机动)
同学们设计得真漂亮!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的杰作吧!这是谁的 能说说你设计的有哪些规律吗?
十、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略)找规律
第四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找规律》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让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用计算的方法确定周期现象中某个序号所代表的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规律
1.男、女生快速记忆PK赛。
课件分两次快速闪现数字,男生记男生题,女生记女生题。
第一次数字: 男生1625 女生1234
第二次数字: 男生162536496481 女生123412341234
2.校验男、女生完整记数内容,女生记对的人数多。宣布:女生获胜!(男生称不公平,说女生记的数字有规律。)
追问:女生记的数字有什么规律呢? .小结揭题:看来,要赢得比赛不光要靠我们的记忆力,发现规律尤为重要。其实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自我发现,探究规律
1、观察教材例1场景图
(1)谈话:国庆节的时候,小明到森林公园去玩了。公园里彩旗招展,花团锦簇,一排五颜六色的灯笼更为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你能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盆花、彩灯、彩旗的摆放规律吗?把你观察后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2)追问:它们之间的排列有什么相同的规律吗?
(3)小结:第一组确定好之后,后面的每一组都是和前面的完全一样,像这样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依次重复的规律。我们找到了依次重复的规律,下面来看盆花,盆花是几盆几盆的依次重复?彩灯呢?彩旗呢?
2、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展示多样策略
(1)谈话:找到了规律,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那么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呢?瞧,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照这样摆下去,就是怎样摆下去?那么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呢?猜猜看。
(2)追问:你能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吗?把想法在自备本上表示出来。
(3)谈话:要确定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这一盆我们并不会看到,对不对?可以用什么方法?
(4)交流验证方法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1)画图的策略:
O●O●O●O●O●O●O●O
O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
(2)列举的策略:
可让学生结合图解释:左起,第1、3、5……盆都是蓝花,(都是奇数),第2、4、6……盆都是红花,(都是偶数)。第15盆是蓝花。
(3)计算的策略:
①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5÷2=7(组)……1(盆)②结合算式提问:为什么可以把2盆花看作一组?
这里有4个数:15、2、7、1分别表示什么含义?谁来说说2表示什么?15表示什么?有这样的7组还余1盆,这1盆是第几组的第几盆?第8组的第1盆其实就是左起的?
这盆花我们并不会看到,那么怎样来确定它的颜色呢?
③小结:要求这个问题,其实就只要看每一组的第1盆就可以了。刚才同学们使用计算的方法,用了除法。我们要确定左起第15盆,最终是看什么数?
三、独立尝试,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
1、解决彩灯问题:
①谈话:刚才同学们用画图、列举、计算三种方法解决了盆花的问题。照上面那样排下去,从左边起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把过程写下来。
17÷3=5(组)……2(盏)
提问:为什么要除以3呢?左起第17盏彩灯也就是第几组的第几盏?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为什么你们大部分同学不采用画图的方法?为什么你们都不用列举地方法?所以三种方法比较下来,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②下面来一个抢答比赛(课件出示:第18盏彩灯呢?)板书:18÷3=6(组)
小结:和上面相比,我们要看余数,它没有余数,就应该看每一组的最后一盏。因为左起第18盏彩灯是第6组的最后一盏,所以与每一组的最后一盏颜色相同。
2、解决彩旗问题
①谈话:解决了盆花、彩灯的问题,我们接下来就要解决彩旗的问题了。从左边起,第21面、第23面彩旗分别是什么颜色的?你能独自解决这两个问题吗?请用计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把过程写下来。
②学生汇报:21÷4=5(组)……1(面)23÷4=5(组)……3(盆)
答:第21面彩旗是红色的。答:第23面彩旗是黄色的。③你们列的算式中为什么用4作为除数?
④在什么情况下,得到的是红旗?在什么情况下,得到的是黄旗?
3、小结、概括注意点
小结:刚才我们解决了盆花、彩灯、彩旗的数学问题,这三种方法都是同学们自己想出来的,哪种方法最实用?一起说:计算。在算的时候,我们怎样来确定除数呢?我们首先得先观察、比较、找到依次重复的规律,然后进行分组。每组有几个物体。就把几作为除数,然后列出算式。那么我们要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颜色或是什么物体,关键是看什么数?也就是余数是几,就看每组的第几个;如果没有余数,就看每组的最后一个。
三、多样练习,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1.看活动图片:练一练第1题。
(1)引语:最近有的班上学了找规律后,玩起了这样的数学游戏,我们来看一下。观看图片:两同学摆棋子:OO●OO●OO●……他们是怎么摆的?
(2)提出问题:如果继续摆下去,猜一猜,第21枚摆的是白子还是黑子?(自己动笔完成)(3)学生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1÷3=7(组)答:第21枚摆的是黑子。
2.练一练第2题。
(1)引语:做一条链子,如果按照绿、黄、蓝、红的顺序穿下去,第18颗珠子是什么颜色?第24颗呢? 自己独立完成。
(2)学生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3.画图形:练一练第3题。
(1)按照规律,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在做之前,老师有一个友情提示:在做之前,请你先仔细观察,找到依次重复的规律,把它像老师一样圈一圈,只要圈出一组就可以了。自己独立完成。
(2)学生汇报交流,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4、完成练习十第一题。
(1)谈话:公园里新建成的十二生肖馆也引得游客驻足观看。十二生肖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的纪年方法。用十二种动物(也就是十二生肖)来表示人们不同的出生年份。瞧,十二生肖的剪纸栩栩如生,多精致呀。生肖馆里还有一道竞猜题。(出示题目:你今年几岁?属什么?与你同样的属相的人今年会是多少岁?)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想法。指名说说各自的想法。
(3)概括方法:每过12年,就有一个属相和你一样。因此只要把你的岁数+12(4)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老师也属兔,那老师今年多少岁?
四、首尾呼应,升华规律
师谈话:其实,在我们身边,依次重复的规律还有很多。日出日落,日复一日,春夏秋冬,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美丽的剪纸,漂亮的花布,璀璨的项链,房子周围的篱笆等等。
同学们,规律真的是无处不在,还记得课始的那场记忆PK赛吗?……其实认真观察,换个角度思考,男生的记数内容也是有规律的。瞧!两位两位地看,16、25、36、49……大家发现规律了吗?(4×4,5×5,6×6,……)
一组看似杂乱无章的数字换个角度观察思考,规律竟如此清晰可见,正如数学家坦普·倍尔的名言说得好——数学的伟大使命在于从混沌中发现秩序!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找规律
画图
依次 列举
重复 计算
用除法
看余数
15÷2=7(组)……1(盆)18÷3=6(组)
第五篇:四年级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案教学设计夏李街小学郭献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积的变化规律
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的变化规律;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灵
活地进行计算。
2.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通过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
教学重点:探索、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经历自主探究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并应用规律的过程。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创设问题。
小明在计算“42×5”时,将因数5写成了50并进行了计算。问题一:小明能算出这个算式的正确答案吗?
问题二:那他算出的积和正确的答案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2.导入新课。在乘法里面,两个因数相乘就得到了积,那因数的变化是否也会引起积的变化呢?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呢?今
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例题4的表格。(1)让学生独立计算,填写表格。
(2)指名汇报,课件出示学生完成的表格。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1)独立观察。
请同学们自己观察表格中的因数和积的变化情况,想一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怎样变化?你有
什么发现?
(2)小组交流。
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了解各小组的交流情况。(3)全班汇报交流。
指名汇报交流,教师可以让参与汇报的学生到讲台前运用实物投影进行汇报。汇报预测:
①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乘2,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2。②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乘10,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10。③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乘4,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4。④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乘5,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5。(4)概括规律。
提问:谁能将刚才四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概括,说一说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后得出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3.验证规律。引导:刚才大家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研究数学问题一般不要急于得出结论。请同学们再找一些例子算一算、比一比,看看积的变化是不是有同样的规律,在小组内交流。(1)学生在四人小组内验证规律。(2)交流验证的情况。4.解决课堂导入时的问题。
提问:小明在计算“42×5”时,将因数5写成了50,他算出的积和正确的答案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指名汇报交流,教师进行必要的纠正。
引导学生发现:小明在计算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他算出的积也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一个因数是怎样变化的,再直接填出积。集体交流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2.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先观察每组中各个算式之间因数的联系,再根据每组第1题的积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
3.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六”第10、1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