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笔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中文名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外文名
Core Competencies and Values for Chinese Students' Development 提出时间
2014年 意义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目录
1.1 背景 2.2 价值定位 3.3 基本原则 4.4 研究过程
1.▪1.精心开展研究,提出素养框架 2.▪2.开展转化研究,对接课标修订 3.▪3.广泛征求意见,认真修改完善 1.5 总体框架 2.6 基本内涵
3.▪
(一)文化基础 4.▪
(二)自主发展 5.▪
(三)社会参与 1.7 主要表现 2.▪文化基础 3.▪自主发展 4.▪社会参与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背景
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 6
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价值定位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2]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科学性。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研究工作全过程,重视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确保研究过程严谨规范。
第二,注重时代性。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面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确保研究成果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
第三,强化民族性。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突出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特点,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2]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过程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专业性强,必须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采取科学的程序和方法。研究工作历时三年,联合课题组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近百名研究人员组成。研究过程主要包括: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1.精心开展研究,提出素养框架
课题组成立以来,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整合型研究思路,整体设计研究方案,系统开展研究工作,为总框架的建构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厘清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与理论结构,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价值定位;开展国际比较研究,分析比较15个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核心素养研究的程序方法、指标框架和落实情况;通过教育政策研究,梳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开展传统文化分析,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成德的思想和传统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开展课程标准分析,了解现行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相/ 6
关表述,明确课标修订任务。同时,通过开展实证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准确把握各界对核心素养的期待。课题组访谈了12个界别的608名代表人物,问卷调查了566名专家学者、校长和企业家等,汇总形成约351万字的访谈记录和大量调查数据,为建构符合国情特点和现实需要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提供实证依据。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召开专家论证会60余次,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的主要结论,初步提出了核心素养总框架。此后,又召开征求意见会20余次,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一线教师和社会人士的意见建议,对总框架初稿进行修改完善.2.开展转化研究,对接课标修订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课题组提交了核心素养总框架初稿。2014年7月,呈请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对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进行了审议。为做好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修订的衔接工作,2014年8月,呈请教育部基础二司委托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课程、教学、评价、教研、管理等方面专家,开展“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衔接转化研究”。重点基于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核心素养在课程标准中落实的方式方法。2015年1月,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了衔接转化研究成果,赞同研究组提出的核心素养落实方式。
3.广泛征求意见,认真修改完善
为确保核心素养的科学性和适宜性,2015年4月和2016年年初,两次呈请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将核心素养初稿及研究报告送教育部有关司局和单位征求意见。同时,正式征求了全国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并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征求各省市教育学会和相关分支机构意见。此外,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一线教育实践专家意见。[2]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
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3]
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4]
为方便实践应用,将六大素养进一步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并对其主要表现进行了描述。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2]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内涵 / 6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5]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表现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化基础 / 6
人文底蕴 人文积淀: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人文情怀: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审美情趣: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科学精神
理性思维: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批判质疑: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勇于探究: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自主发展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勤于反思: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信息意识: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健康生活
珍爱生命: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健全人格: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自我管理: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责任担当 社会责任: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国家认同: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 6
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国际理解: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实践创新
劳动意识: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问题解决: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技术运用: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6
第二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近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火遍教育界,铺满博客圈,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教师也“闻声赶来”,今天也一睹“核心素养”的芳容。很庆幸的是,不单单是作为教师的我看到了这份“核心素养”,我还庆幸作为一位父亲看到了这份详尽的孩子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建议每一位社会人都认真的研读一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刻理解理解具体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和细化的十八个基本点。无论是不是教育工作者都需要细致的学习一下,一是给自己的终身学习定一个具体可行的计划,二也是对自己以往的生活、学习历程做一下总结,时刻反思自己。
更何况《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从标题上看也看不出是对学校的要求啊,细读后你会发现“核心素养”实则是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整体要求,甚至还有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范畴。每一个自然人都会是学生,人的一生都是在学习的过程,只要是生活在中国,这份“核心素养”都离不开我们。
既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衔接宏观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对每一个年龄段、每一个社会分工的中观层面的解读,指导着具体教学实践过程的落实。根据这一框架,我也联系自身实际说一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小学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吧,仅代表个人拙见。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这个方面包含了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两个核心素养。
1.人文底蕴在小学阶段毋庸置疑就是以语文学科为集团的人文领域的知识储备了,古今中外现成的、成熟的文化体系的学习,是学生一切发展的基础。只有有了人文积淀,基本的知识才能沟通和发展;只有有了人文情怀,做人做事才更有“人情味”,提高幸福度;只有有了审美情趣,知道什么是真善美,才能对美好事物追求,成就美好生活。
在我的身边的小学学习现况中,早读、午读读背国学经典,教师的引导理解,学生们这就是在人文积淀;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互相关心,一个学生需要帮助,多为同学伸出援手,这就是人文情怀;学生衣着干净整齐、教室整洁卫生、美术及音乐课上喜悦的笑容,还有学生自己的爱好特长都是审美情趣的范畴。
有了“核心素养”的明确后,这些内容学校及教师一定继续做实细致,严把学生的“人文底蕴”关,对学生的一生美好奠基。
2.科学精神对于人文底蕴来说,就更多了些方法、技巧,少了情感投入了。情理是不分家的,讲“情”的同时,还要讲“理”。科学精神就是理,它建立在基本的科学原理之上,影响着学生对世间万物的理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索是这个核心素养的三个基本点。
以数学学科为典范的课程学习,学生思维清晰,逻辑缜密就是在阐述理性思维;学生做学问,除了学还要问,对于问题,学生能管理好自己的问题,独立思考,设法分析、解决问题这就是批判质疑;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屈不挠,不断尝试,直至问题解决这就是勇于探索。
学生的学科学习以及现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创客教育”就是在要求学生要有科学精神,不迷信,认知到凡事都有规可循,有法可依,有路可走。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这也和课程理念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紧密的契合。主体本身“活自己”,管理自己生活,有自己的人生方向,而不是他人的傀儡、木偶,为他人所利用,而不觉自己有丝毫的自由,那就要自己主动学习,健康合理的生活。
1.学会学习,拥有学习力。即便是再新的东西和知识,都在学习意识的指导下,利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巧妙的学习方法,准确快速地掌握住。做好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才算是学会学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习,学生要先知道为何学习,找准自己的学习偏好,利用自己的学习偏好,拥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技巧,越学越轻松,越学越开心。不断地总结经验,形成丰沛的经验储备,有选择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独立解决问题。
信息飞速发展,“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大趋势下,学会自觉、有效地使用信息,势必要事半功倍的。这也和二七教育的“信息化”紧密相连,所有的学习资源都可以共享开源,让所有的学生学习都能够高效,在数字化时代,更具活力。
2.健康生活不单单是身体健康。前段时间“徐玉玉事件”及一系列令人深省的电话诈骗事件所造成的悲痛结果就是典型的教学反例,受害学生不珍爱生命,没有健全人格,不能够自我管理,以至于轻生、激动不已等现象的出现,这是学生学习的悲哀,我们要再尽力去做好“健康生活”。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必须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自我保护,适当锻炼,拥有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例如,课间操的坚持,站姿、坐姿的标准,书写的习惯等都是小学生要有认识的。对于小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的能力还需更多的锻炼,健全的人格正在形成,小学阶段学生做好对于人生大局观的认识即可,为成长打好基础。自我管理方面,小学生的自我管理需要教师引导、家长监督,适时的鼓励、奖励,拥有持续行动力,正确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每一个人终归是要成为社会人的。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社会参与非常狭窄,现阶段仅局限于学校参与和家长所带领的社会的部分参与而已。这样一来,对于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这些基本要点在小学阶段就需要有所调整了。
社会责任范畴在小学阶段,可以培养学生的班级责任。在班级内,和同学们之间,诚信友善,文明礼貌;同学犯错误时,宽和待人等校园班级生活就在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
国家认同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很不够具体的,做到知国就不容易了,爱国则只能从小事做起了,在公共场合不乱扔果皮纸屑,见到不文明现象及时的制止,就是对国家利益和尊严的捍卫。那么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完成什么呢?我想应该是自己在班集体这个小集体中的“位置”认识,自己在班级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影响作用,或是任劳任怨“小蜜蜂”、或是出主意的“点子大王”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发展成为国家的“一块砖、一块瓦”。
这样的责任担当教育在小学阶段才更具体,更实际。
国际理解就又和二七区的教育方向中的“国际化”完美接轨。“国际理解”在小学阶段可以让学生大开眼界,认识不同的人种、生活习惯,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可以从小树立广泛的全球观,认识到和而不同。中外文化的强烈碰撞,精彩纷呈,多元共生的教育理念,教育孩子全面发展,成就多彩人生。
学生的实践创新就是要求学习要落实,服务于实际,服务于未来。所有的学习都可以知道劳动,使劳动提高效率。小学阶段的优化等实践课程可以让孩子合理安排和设法提高劳动效率,加强劳动意识。全班集体分工大扫除就是劳动意识的体现。
学生的学习是终生的,在离开家长和老师后,依然能够遇到很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怎么办?这就要求了要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日常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设法解决问题,然后动起来真真正正的解决问题。
学以致用,这是学的目的。若是不用,就白白浪费了学习的精力和时间。小学生学习的多为生活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和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做到小学阶段的“技术运用”,就是把课堂学习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着用,用着学,不断进步。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一定会形成教学新常态,落实在课程改革上,国家课程的改变,校本课程的研习和发展都将迎来新的春天;落实在教学实践上,更注重能力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的方法,真正提高学习力,以无招胜有招、胜百招;落实在教育评价上,解放卷子的局限,解放教室的局限,解放一朝定输赢的局限。
第三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
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主要表现
那么,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具体包括哪些要点呢?小编也很好奇。仔细一看,原来六大素养还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国家认同、批判质疑等18个要点,各要点也确定了重点关注的内涵。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
1、人文积淀
重点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2、人文情怀
重点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3、审美情趣
重点是: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文化基础——科学精神
1、理性思维
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2、批判质疑
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3、勇于探究
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
1、乐学善学
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2、勤于反思
重点是: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3、信息意识
重点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自主发展——健康生活
1、珍爱生命
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健全人格
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3、自我管理
重点是: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
1、社会责任
重点是: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2、国家认同
重点是: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3、国际理解
重点是: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社会参与——实践创新
1、劳动意识
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2、问题解决
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3、技术运用
重点是: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课题组负责人就研究成果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课题组负责人就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指标,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Q:社会各界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十分关注,请介绍一下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和价值定位?
为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有三个背景。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党的教育方针从宏观层面规定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于我国的人才培养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把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更有利于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
二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各国都在思考21世纪的学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才能成功适应未来社会这一前瞻性战略问题,核心素养研究浪潮席卷全球。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也必须解决这一关键问题。
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近年来,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等具体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在价值定位方面,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Q: 开展核心素养研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主要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坚持科学性。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研究工作全过程,重视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确保研究过程严谨规范。
第二,注重时代性。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面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确保研究成果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
第三,强化民族性。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突出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特点,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Q: 核心素养研究的专业性很强,请介绍一下研究过程。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专业性强,必须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采取科学的程序和方法。
研究工作历时三年,联合课题组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近百名研究人员组成。研究过程主要包括:
1)精心开展研究,提出素养框架。课题组成立以来,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整合型研究思路,整体设计研究方案,系统开展研究工作,为总框架的建构提供理论支撑。
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厘清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与理论结构,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价值定位;开展国际比较研究,分析比较15个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核心素养研究的程序方法、指标框架和落实情况;通过教育政策研究,梳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开展传统文化分析,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成德的思想和传统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开展课程标准分析,了解现行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相关表述,明确课标修订任务。
同时,通过开展实证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准确把握各界对核心素养的期待。课题组访谈了十二个界别的608名代表人物,问卷调查了566名专家学者、校长和企业家等,汇总形成约351万字的访谈记录和大量调查数据,为建构符合国情特点和现实需要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提供实证依据。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召开专家论证会60余次,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的主要结论,初步提出了核心素养总框架。此后,又召开征求意见会20余次,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一线教师和社会人士的意见建议,对总框架初稿进行修改完善。
2)开展转化研究,对接课标修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课题组提交了核心素养总框架初稿。2014年7月,呈请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对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进行了审议。
为做好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修订的衔接工作,2014年8月,呈请教育部基础二司委托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课程、教学、评价、教研、管理等方面专家,开展“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衔接转化研究”。重点基于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核心素养在课程标准中落实的方式方法。
2015年1月,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了衔接转化研究成果,赞同研究组提出的核心素养落实方式。
3)广泛征求意见,认真修改完善。为确保核心素养的科学性和适宜性,2015年4月和2016年年初,两次呈请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将核心素养初稿及研究报告送教育部有关司局和单位征求意见。
同时,正式征求了全国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并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征求各省市教育学会和相关分支机构意见。此外,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一线教育实践专家意见。
Q: 根据课题组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指标?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构成的核心素养总框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等本质属性的观点,与我国治学、修身、济世的文化传统相呼应,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责任担当等六大素养均是实证调查和征求意见中各界最为关注和期待的内容,其遴选与界定充分借鉴了世界主要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核心素养研究成果。
六大素养既 涵盖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与能力,又体现了核心素养“最关键、最必要”这一重要特征。
六大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为方便实践应用,将六大素养进一步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并对其主要表现进行了描述。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Q: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什么?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在转变教育目标指向,从单纯强调应试应考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核心素养也是对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与改进。尽管素质教育己深入人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长期存在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效。
解决这一问题,要从完善评价标准入手。全面系统地凝练和描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Q: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关系是什么?
综合素质是对学生发展的整体要求,关注学生不同素养的协调发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具体的、系统化的描述。
一方面,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助于全面把握综合素质的具体内涵,科学确定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另一方面,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状况和水平。
Q: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后,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
具体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落实途径:
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可以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此外,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可以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
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及其培育
文/ 余文森
(余文森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重要、不可缺的素养。就一门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但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
一、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 北师大肖川教授认为:“从学科角度讲,要为素养而教(用学科教人),学科及其教学是 为学生素养服务的,而不是为学科而教,把教学局限于狭隘的学科本位中,过分地注重本学科的知识与内容,任务和要求,这样将十分不利于培养视野开阔、才思敏捷并具有丰富文化素养和哲学气质的人才。”实际上,任何学科知识就其结构而言,都可以分为表层结构(表层意义)和深层结构(深层意义)。表层意义就是语言文字符号所直接表述的学科内容(概念、命题、理论)(内涵和意义),深层意义是蕴含在学科知识内容和意义之中或背后的精神、价值、方法论、生活意义(文化意义)。表层结构和意义的存在方式是显性的、逻辑的(系统的)、主线的。深层结构和意义的存在方式则是隐性的、渗透的(分散的)、暗线的。但它是学生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决定性的东西)。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学科教学要有文化意义、思维意义、价值意义,即人的意义!
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良好的教育。遗憾的是,在我们中小学,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学科知识掌握得很熟练很牢固,解题能力也很强,但是你跟他相处,马上就会感受到他身上缺了什么东西,这东西就是素养!学科教学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的人。
二、学校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三大核心素养 我们把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看成学生的三大核心能力,我们也把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先进)的思维方式和优秀(良好)的品格(品性)看成是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
价值观是一个人心灵的风向标(管“心”的)。一个人首先应该对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有意义的、好的、对的,什么东西是值得追求的、坚守的、效仿的,有正确的基本的认识和判断,这是为人之根本(是人的观念系统的“根目录”,其他观念都是“子目录”),学校教育若不在这上面扎根,就会迷失方向,人的素养就会有根本的缺陷。
思维方式是一个人脑力劳动(认识活动)的武器(媒介)(管“脑”的)。它是由思维方向、思维品质、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等构成的综合体。科学的思维方式决定一个人脑力劳动的水平和质量。学校教育教学不能只在知识点和能力点、知识和能力的细节上做文章,而是要在引导和启迪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上下功夫。
品格是一个人的行为(广义)表现和为人形象(管“行”的)。它是一个人素养的直接反映。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是内隐的,那么品格则是外显的。一个人言行粗俗、举止不端、品性不良,缺乏基本的礼貌、礼节、涵养、教养,其他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若失品格,一切皆失。”这三大核心素养是学生整体素养的三根支柱,缺失会造成人的素养大厦的坍塌。
学校教育教学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
(一)价值引领(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价值引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价值观是关于如何做人做事的观念、准则、规范,它是一个人信念、信仰、理想的基石(内核),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品性。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要对价值观有较全面的认识。从价值指向的范围来看,我们可将价值分为:(1)人类基本价值,即为全人类所普遍认可和提倡的价值,如人道关怀、同情感恩、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等,虽然不同国家在意识形态、政治理念、社会观念上有着较大差异,但在伦理价值、行为价值特别是善恶区分上却有基本的共识,有着一定的同一性,从而形成人类的基本价值。(2)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它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积极的、健康的并被全民族共同认可的基本价值原则,如爱国、孝亲、仁爱、勤奋、礼让谦逊、恪守诚信等。(3)现代社会价值,它是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如个体独立与自主、社会公正与平等、经济市场化等。教师要充分理解各类价值的内涵和意 义,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和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解、价值准则,这样才能以鲜明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立场引领学生、启发学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第二,要着力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能力。在价值多元和社会实践日趋复杂的今天,要引领学生做出理性的、正当的、合适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教育教学中如果缺乏理性的观照,缺乏价值判断的基本能力,价值引领可能沦为一种盲从,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入“非价值”或“反价值”的误区。所以,教师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各种价值并拥有价值判断能力。教师本人对做人、做事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都外显或内隐地传递着价值,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价值引领从“正面”的角度讲,就是价值引导,直接引导学生接受社会认可的主流价值观;从“侧面”的角度讲,就是价值澄清,即对学生不正确、片面的价值观进行澄清。
第三,要结合学科教学有机地进行价值引领。学校里的各门学科知识都是学生建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基础,不同学科中蕴含着具体丰富、不尽相同的价值内容及形态。学科教学内容按照蕴含价值目标的程度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含有显性价值目标的教学内容,即教材通过文字材料直接体现出价值目标,比如高中语文《包身工》一文,该内容直接体现出的是反抗压迫,维护与热爱正义的价值观。二是内隐价值目标的教学内容,这类内容主要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似乎不含价值因素,但在反映客观现实、揭示客观规律的过程中同样蕴含着价值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教学内容背后的价值因素,把教学内容中内隐的价值因素挖掘出来,形成价值目标。比如,进行生物学《遗传病》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描述病人患病时生理上的痛苦以及他们心灵上遭受到的折磨,从而引发学生的同情心,并培养学生的爱心。还有一类教学内容,本身并未隐含价值目标,对这一类内容的教授,如果教师具有价值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可以通过师生交往、教学组织形式等方式,在行动中达成价值目标。”
小学数学中讲时间,讲时、分、秒。我们通常会觉得时间是最无情、最客观的。但数学中讲的时间,不是时间本身,而是计时的单位和方式,是人类发明的一种计量方式。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只讲1 小时等于60 分钟,1分钟等于60 秒,要求孩子识记这样的换算公式,认识钟表上的时间,只是在时间概念的表层开展的教学。如果进一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感觉:1 分钟有多长,60 秒可以做哪些事,如可以写几个字,可以读几行书,我们唱一首歌要用几分钟,上一层楼的台阶要几分钟,从家到学校要几分钟,那么,学生所学的时间概念,就会成为他生活中的一个尺度,可以用来计量他的生活,帮助他安排生活内容。如此,这个数学知识就成了他生活中的管理性要素,他不仅有了时间的数学知识,也有了时间的生活感甚至生命感,这会影响到他行动的迟缓与紧迫,生活的从容与匆忙。这样的数学教学,就起到了规范生活甚至生命意义的作用,因而具有了价值的意义。
(二)思维启迪(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可以把思维方式看作人的认识定势和认识运行模式的总和;从个体的角度分析,思维方式是个体思维层次(深度)、结构(类型)、方向(思路)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认知素质的核心。美国教育学家克罗韦尔指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法。”
生命是一种开放性、生成性的存在,人的思维也应该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这是人的能力不断发展的内在机制。思维一旦模式化、格式化,就不可能有创新,能力发展也就停止了。
学校和教师要将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提升到奠基学生能力基础、关乎学生人生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当前,要从以下两个维度着力:第一,从客观性、科学性的角度讲,要注重科学精神和客观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学会用事实、实证、逻辑、推理和论证 进行思维的能力。以《论语》中的“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要求自己。“勿意”是指做事不能凭空猜测主观臆断,一切以事实为依据。“勿必”是指对事物不能绝对肯定或否定,要有辩证思维。“勿固”就是不能拘泥固执。“勿我”就是不要自以为是。第二是从主观性、主体性的角度讲,要注重学生批判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独立、独特、个性、新颖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从教学的角度讲,第一,要积极倡导原生态的教学(学习)。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以知识授受为任务和以“记—练—考”为特征的教学方式、模式,这种教学几乎把思维都剪辑和阉割了,学生没有多少再思维的意义和含量。要把原生态的核心性的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面对原生态的问题情境和文本本身,从而有更多自己原生态的思维介入。“例如,语文需要直接的读和想,而不是进行语言分析、搞字词句篇的拆零研究,前者才是人的语文素养形成的基本过程。”
第二,要积极倡导有高阶思维的深度教学。没有高水平的思维参与和投入,知识学习就永远只能停留在符号知识(表层结构)的学习上,而不能深入知识内涵(深层结构),获得知识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使知识和思维能力获得良性循环的发展。思维水平的发展主要包括思维能力的提高、思维品质的提升和科学思维态度的养成。实施深度教学,是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使学生知识学习与思维能力实现同步发展的必经之路。深度教学是指“超越表层的符号教学,由符号教学走向逻辑教学和意义教学的统一”。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超越表层的符号知识学习,进入知识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将符号学习提升为深层意义的获得,使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做人。
第三,要注重原生态的问题。一是根据提问概念的性质不同,提问可以分为“生活提问”和“逻辑提问”。前者主要是以现实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后者则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要方式。我们知道,教科书知识本身和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是有根本区别的。教科书的编写主要遵循学科知识体系逻辑,它是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并加以概括的,更多偏向于“逻辑提问”。从学生的知识学习任务来看,需要将学科知识还原并运用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而不是仅仅学习孤立、静止的学科知识内容。二是原始问题与课本习题。原始问题是指对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能够反映科学概念、规律本质且未被加工的科学现象和事实的描述。而课本习题则是把科学现象和事实经过一定程度抽象后加工出来的练习作业。
(三)品格塑造(优秀、良好品格的培养)有一名记者采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记者接着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便后要洗手;要诚实,不撒谎;打扰了别人要道歉;做错了事要改正;大自然很美,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一直是按幼儿园老师教的去做的。”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答记者问告诉我们:一是良好的品行和习惯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二是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对人的终身发展作用非常大。我认为,这两点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特别要重视的问题。孩子品格形成的关键期在少儿时期,少儿时期忽视甚至放弃对孩子的品格教育,必然给孩子留下隐患甚至危险。
有专家指出,衡量一个人是否是“受过教育的人”的根本标准,不在知识,而在美德,除了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包括那些更具有道德意味的品德,如仁慈、公正、诚实、宽容、讲信用等。
从广义的角度讲,品格可分为:行为习惯、个性修养、道德品质(风范)三大组成部分。品格突出一个“品”字,一定要把学生培养成有品质、有品位的人,这才是“受过教育的人”的形象。“谢谢你、对不起、请原谅”应该成为每个学生常说的话语;“诚信、宽容、感恩”应该成为每个学生常怀的意识。多年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张扬个性的必要性,但决不能忽略对孩子的公德教育,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礼让仁和、合作共进的为人智慧。值得强调的是,品格只能由品格来塑造,人格只能由人格来培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教师的劳动有特殊性,在引导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自己也作为周围世界的一个重要成分(活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参与到学生的认识过程之中。这是因为教学不仅是知识的输出,也是教师内心世界的展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流露的思想、品德、风貌、学识、才能、作风、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和熏陶学生的心灵。学生有向师性,从幼儿园儿童到大学生都有模仿教师的倾向。所以,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教师的言谈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
总之,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积极的生命情态,是心地善良、有情有爱、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对社会肩担道义,对工作爱岗敬业,对生活乐观向上,对困难愈挫愈勇,对他人团结合作,对自我勤奋进取。其次要具有强烈的育人情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途径、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是根本。
本文刊发于《今日教育》2016年第3期
素养、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1.素养
素养是一个动态的和整合的概念,是指个体为了健全发展,必须因应生活情境的需求而具备的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或技术能力、态度。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具体而言,“素养”是个体基于生活环境的需求,激发其内部情境的社会心智运作(包括认知、技能、情意等行动)的先决条件,以获得知识、能力与态度。
2.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能力与态度。核心素养强调不同学习领域、不同情境中都不可或缺的共同底线要求,是关键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素养。包括:沟通、表达和分享;欣赏、表现、审美及创新;运用科技及资讯;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考与问题解决;规划、组织与执行;终身学习,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文化学习与国际理解。
3.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生语文素养是小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品德修养、思想观念等内容。这是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素养。它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与社会沟通和交流的程度,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具有的特征:综合性;生成性;体验性;时代性。
小学语文素养是指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语感是人(主体)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客体)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能力。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语感是语文能力结构的核心要素;培养语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它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语文学习方法是指利于语文学习的行为总和和心理特征。语文学习习惯是长时间语文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和心理倾向。学习方法与习惯既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的原动力。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
陈先云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二次语文教学研讨会”和一年一度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活动”于6月12-13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言文字运用”。陈先云理事长在会上作了总结发言,现摘录他提出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供大家研究时参考。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
未来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变革对人才观、语文教育质量观的需求,核心素养就不能面面俱到,不能轻重不分。下面试着从理解、运用、思维与审美四个维度,列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1语言理解能力
能读懂文本的主要内容,了解文本表达上的特点;知道积累优美的、有新鲜感的语言材料,具有初步的语感。2语言运用能力
能根据具体语境(语言情境)和任务要求,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中尝试着运用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交流顺畅,文从字顺。3思维能力 能在阅读、表达等言语活动中,主动思考;能运用想象与联想,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初步认识,具有初步的评判意识。4初步审美能力
感受到汉字之美,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到人性之美:真善美,具有初步的审美体验。
他同时谈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实施途径,认为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素养的形成过程,主要是学得的过程,学得过程不是一次能够完成,而是经过多次培养、反复训练才能够具备。这就需要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什么是训练?训练什么?怎么训练? 语言理解与运用,是处于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以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为基础,是在培养、提升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的。
阅读系列、表达系列的课,是实施的途径;听、说、读、写,是实施的途径;生活是实施的途径……一般来说,听读属于理解语言范畴,说写属于运用语言范畴(这么说虽有歧义的,可以深入研究)。读并不只是读课文,应该树立大阅读的理念。要多读、多思考。语文教学要注意保护好儿童的天性,如好奇心、可塑性、善模仿、喜探究等。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 2015年3月30日,我国在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份文件中也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
一、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在知识教学时代,曾提出过“字、词、句、语、修、逻、文”的说法,把语文学科素养用这七 个维度的内容进行了概括。语文的课堂教学也基本上都是紧扣这七个维度的问题进行“授业解惑”。教为考服务,考什么教什么。后来,大家普遍接受行为要点的概括,表现为:读说听写思,突出了能力的培养。今天,我觉得应该概括为:读说听写思新美。除了装入知识、能力之外,还需要把创新思维、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特别是基于我国国情的“核心素养”模型,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来构建的。
所以,一方面,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语文教学,彰显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也依赖语文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只有乘上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之筏,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才能使学生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这正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说:“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二、变“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受分数指挥棒的驱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几乎都是以语文知识传授为目的,无以复加的复制、繁琐的记忆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充斥着整个教学过程。只见分数不见学生,只见知识不见育人,语文学科特殊的育人功能严重缺失。难怪出现无穷无尽的高分低能的“人才”。其实,我们的“教”与学生的“学”甚至包括师生间的互动都没有问题,问题就在于缺少了“育”,缺少了熏陶、感染、浸润、激励,缺少了对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缺少了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诸如语文学科中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通过指导诵读、品味语言、想象联想、引领升华,分别去感受艺术美、体会文字美、领悟意境美、创造精神美。因为好的文学作品都有“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意境。
有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的翅膀,飞越文字的直接意境,理解那蕴藏在辞句深层中的“言外之意”的间接意境。如《沁园春·雪》中“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三句是写想象中的“晴日”风光,等到天晴,迎来一轮红日,便为这雪境增添了异彩:“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表现了作者对雪后放晴的绚丽景象的向往之情;又表达了作者热切盼望革命成功的思想感情。运用想象品味艺术境界,感受景语中的情语,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使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这样就彰显了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了多彩的精神底色,让语文教学自觉地走向语文教育。
三、从“课堂创新”走向“课程创新”
对教学而言,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对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来说,语文课堂应凸显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语文课堂应立足于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的全面发展与语文学习的和谐统一,让学生通过语文教育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让多元文化、个性化解读、独特的体验、创新思维,为语文教育插上了神思飞扬的翅膀。
这就必然要求语文课程要适应时代要求,特别是在今天这个“互联网+”的背景下,要大胆地为学生量体裁衣地开发一些个性化的特色语文课程。《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读万卷书是阅读,行万里路也是阅读;读有字之书是学习,读无字之书也是学习。当师生因特色文化课程走向社会、自然、人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就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根、生长,语文课堂就会因课程的开放而 充满生机与活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是课标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前后共出现十多次。所谓“语文素养”,按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的说法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由此,语文课程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更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那么我是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实践过程:
一、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的接受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我都会根据课文内容和文体的不同特点,精心准备课件,精心设计问题,创造再现课文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讲四年级上期课文《搭石》一课时,我就采用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体验的方法。上课时,我在讲台上放上几张白纸作为搭石,告诉孩子们白纸以外的区域就是溪水,让三五个孩子跟着我一起走搭石。学生一看可以上台和老师一起表演,情绪高涨,纷纷踊跃争取。在再现情境的过程中,我几次故意打乱脚步,让后面的孩子步伐大乱,纷纷掉进溪水中。通过这样的体验,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村民之间的默契与和谐,体会到过搭石时的有序和动作的整齐划一,感受到乡村之美、搭石之美。同时,我还让一个同学背着“老人”过搭石,以此让孩子们体会村民助人为乐心灵之美。这样的情境再现,很自然地便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二、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的积累。
1、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这是远远不够的。语文课堂作为培养语文素养的主阵地,要求教师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理解课文,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章,都是几代大家积累流传下来,经过专家们认真筛选甄别的,在遣词造句等方面堪称范本的佳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重视依靠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来培养学生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最终达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除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或片段外,我也会要求学生对其他课文中一些精彩的片段多读以至成诵。这样不仅能够扩大孩子们的语言的积累,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知的能力。譬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课文《触摸春天》时,因为这篇课文内涵比较深刻,小学生没有实际的生活体验,不容易理解课文内涵,文中许多句子比较长且难以读通顺,因此教学时我反复让学生诵读,甚至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把盲女孩安静双手拢住蝴蝶和放飞蝴蝶的片段背诵出来。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慢慢地走进了安静的内心世界,对安静细腻而丰富的感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的训练不仅加强了朗读的训练,而且在朗读的过程培养也了学生对文本中人物形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许多孩子都喜欢课外阅读,但很多孩子都没有很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阅读范围很窄,不注重读书笔记,对中国古典的优秀文化缺乏起码的了解。为了纠正孩子们的课外阅读习惯,补充孩子们传统经典诗文的积累,使课内和课外有效地结合起来,我尝试着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提高语文素养”的实践活动,具体采用如下办法:首先,要求学生每天阅读经典名著30分钟以上,做好读书笔记,摘抄适量的精彩片段,并写出摘抄的理由。另外还摘抄文中优美的句子和词语。每天语文课前都会选择一名学生(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能有机会,我采用全班同学轮流上台的方式。)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读书笔记。其次,我还要求孩子们每天 背诵一首诗歌,可以是古代的诗词,也可以是现当代的经典诗歌。同样会在语文课前选择一名孩子上台背诵并和全班同学一起诵读(利用显示频展示)。为了激发孩子们主动申请上台展示的积极性,我以奖励七彩积分卡的形式进行表彰,还在征得孩子和家长统一的前提下将录制的较好的视频资料上传到优酷网上进行展示和交流。在近三年(两届学生)的实践中,班上的孩子课外阅读量大大增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与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沈石溪动物小说》《夏洛的网》《绿山墙的安妮》《海底两万里》《老人与海》(为了增加孩子们的阅读量,我采用买、捐书、漂书等多种形式。)等大批名篇名著都成为孩子们如饥似渴的阅读对象,他们先后共完成了数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同时,孩子们经典诗文的积累也相当惊人,范围涉及诗词歌赋文等多种形式。既有古代的经典,也有现当代的佳作。《诗经》中篇目主要集中在《关雎》《相鼠》《芣苢》《木瓜》《硕鼠》《蒹葭》《桃夭》《子衿》《河广》《式微》等,背得最多的已经达到近三十首。《木兰诗》《将进酒》《长恨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长篇巨制也是部分同学出口能诵的佳作。古文方面的诵读情况也是成绩喜人,《资治通鉴》部分篇目、《子鱼论战》《狼三则》《愚公移山》《听颖师弹琴》《陋室铭》《出师表》《孙子兵法》《爱莲说》《诫子书》等也出现在邓人涵、成超、梁铧文等同学的背诵篇目里。徐荣婷等同学主要背诵的是宋词,篇目有《念奴娇》《玉蝴蝶》《雨霖铃》《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满江红小住京华》《庆清朝慢》《声声慢》《鹊桥仙》《水调歌头》等数十首。廖尉翰同学主要背的内容集中在《增广贤文》。何俊毅同学用短短两个月时间把一本《毛泽东诗词》给啃了下来。现代诗人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余光中的《乡愁》也是很多孩子喜欢的篇目。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提高语文素养”研究,不仅增加了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还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诵读经典诗文,熏陶渐染,在“润物细无声”中帮助孩子们“博学,明思,务实,成人”。通过这样一举多得的方法,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语文素养。
三、借助互联网资源等在内的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习作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给小学习作教学准确定性,为习作教学的改革铺平了道路。写作既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能力,也是语文素养蕴含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的重要的呈现载体。在广泛阅读和积累的而基础上,学生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文学底蕴。那么,如何让孩子们能够将厚积的文学、知识内涵薄发而为优秀的习作呢?首先,除了每次认真完成教科书上每个单元的习作外,我还结合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要求每个孩子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完成一篇有质量的读后感,经过自己修改、生生互改后,在班上进行读后感交流活动。因为很多同学都是通过借阅和漂书的方式得到书籍的,所以往往一本书同时有几个阅读者,不同的读者写出的读后感又各不相同,这样的交流活动对帮助孩子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其次,在每次习作之后,我都会选择一部分同学(尽量不重复)的作文面批精改,字斟句酌地对孩子的习作加以修饰,然后鼓励他们向学校广播站、校报甚至其他的媒体投稿,参加各种征文比赛,或者上传到自己的空间。我也同时将这些好的作品上传到家长QQ群和互联网上(我在新浪网和中小学教育资源网上申请的博客yshtxy)进行交流展示。孩子们很重视这样的机会,他们往往会把这样的机会视着一种荣誉而对老师充满亲近之情。这样的举措使孩子们写作的兴趣会更加浓厚,会愿意主动去写更棒的作品,这样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写作欲望被充分激发,就会一直坚持写下去,成为自发的行为。使孩子们的文学、文章修养和文风、情趣风格都能得到充分的培养。
总之,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我觉得既要对语文素养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科学的认识,又要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精神,潜心课程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培育出适应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才能不 负一个语文教师神圣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赵福楼:谈谈语文核心素养
这个话题,因为高中新课标修订,新增出“核心素养”的说法,由此引发了各种舆论声音。学术上反而比较沉寂。此文算作有话说吧!
——题记
当前规划未来教育发展时,“核心素养”一词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什么是核心素养”与“如何培养核心素养”这个方面的研究需求,不是来自学科内部的,而是在强调未来教育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目标时,客观要逾越的一道屏障。
我们日益认识到,教育不是万能的,却在影响人的未来学习与职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的确有必要厘清,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尤其是在课程实施中,可以做些什么,最需要做些什么。“素养”一词的内涵太大了,不是教育一己之力可以达成的。因而,教育需要聚焦在“核心素养”上。
这决定了,就教育规划而言,需要落实在人的培养上,即体现人本的需要与时代发展中社会之于人才的需要。换句话说,未来社会发展和国家意志需要什么样的人,教育就应该为此付出努力。
语文科,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其责任就是要为教育规划课程需要完成的总体目标而承担一部分任务。基于学生未来发展,以及其学力基础,要规划语文科的教学目的,这构成学科核心素养。在这个独立学科研究中,我们还需要融入学科意识,即自然需要以独有性,来让语文科素养区别于其他课程。
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需要双核的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础,以语文科塑造人的独立品格与所需能力为基础。
研究语文科素养,要突出几点: 一是,着眼在现代人的学习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要失掉现代属性。现代人处于一个特殊人际活动圈子,其文化特征是鲜明的。具体说,是现代人聚集起来,过着现代生活,推动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他们渴望发展的也是基于现代文化而重新塑造新文化。现代人与现代社会,这个特定环境决定了语文教育所塑造的人,也应该具有现代文化特征,在语言表达、思想价值、思维方法上都要打上这个“现代化”的烙印。
语文教育的这个“现代性”,体现在阅读的语料、认知价值、语言交流、主流价值观等很多方面。传统语文与现代语文在五四运动和葵卯学制下的教育都曾经画过界:现代语文,以学习白话文为主,演变而今,在于学习典范的现代汉语;这个语文不是限于国学的,传统的,历史的,而要前瞻未来,本着世界眼光,学习多元文化;这个语文的学习,也需要在注重语感的积累同时,更加重视在有限时间内的学习有效性;这个语文所塑造出来的人,要能够较好服务于现代社会的发展,积极构造现代生活的价值观与行为规则。
二是,着眼于语文科的独有特点,体现学科基本学习属性。
语文是语言学科,就人才类型而言,按照多元智能的理论,其培养人的特长也归入语言领域。语文人,一定是具有语言优势的,进而发展文学水平、文化水平等。语文学科的学习需要画出界限来,这个课程到底要学习什么?不要让语文老师变成一个全能选手,什么都教。这门课程也不可能不所不包。语文教什么,这是一个老问题,却无法解决。语文学习的核心圈,即内核是语言层次。这个层次的语文,较多关注词汇、句子、修辞、语法等。任何语言的学习都要由此起步,语文姓语,也要做好这个本分的事。第二个层次是文章与文学圈子。也就是语言具备了完整形态的表达,具有了结篇的意义。这就是说,语文科的学习,也把中国历史上的经典作品、全世界人类历史上形成的优秀作品都包容进去了。文章里包容的东西一下子丰富起来,诸如人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价值观等都要包括在其中。而且之于优美 语言的审美就变得重要的。文学的意义就在于,把人类最美好的语言,最美好的情感,最美好的思想等一并装入文章呈现给大众,成为教育的样本。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于发展人的典范语言起重要作用。第三个层次是文化和哲学层次。这需要在一个人有了很多人生阅历和基础性的社会认知之后,才可以启智。这个学习可以延后一点,作为语文科素养发展的后续事情。语文科读久了,或许其人的文化滋味就显著起来。
读书、写作,这是语文科的本质性的行为表现。过去如此,今后还会如此。在语文科学习中,也不要失去母语文化的土壤,古代的经典作品不要排斥。这也是今天我们强调文化传承的基本意思。只是文化的学习是延后的事情,在孩子语言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太多灌输过去的书本和所谓的文化。非要在人的思想奠基之后,有了多维思考和辨析能力之后,才可以把传统文化里那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剔除出去。
三是,着眼在核心素养,不要过于泛化,超出学科实施力量则就成为学科实现不了的目标。
核心素养,与素养不同。在内涵上都是谈素养,可是加上“核心”,就保留了最重要的东西。语文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过去做过很多总结,在知识教学时代,提出过“字、词、句、语、修、逻、文”的说法,把语文知识素养用这七个维度的内容进行了概括。现在看,有一点狭隘了。之后,大家普遍接受行为要点的概括,表现为:听说读写思。听说读写是四种能力,后来觉得思考也是语文科不可或缺的,就补上“思”这个重要行为。这些是能力要点的核心。素养的开口更大一点,而且除了装入知识、能力之外,还需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
我们要注意的是,在核心层次,谈知识核心、能力核心都没有问题,进一步延展到文学、文化、以及人文化的时候,很容易收不住口。过去语文科教学越界的时候很多,上成政治课有之,上成历史课有之。现在文章的内涵扩展了,新闻、说明文、科技文,各类应用文进来了,于是一些课堂开讲医学、宇宙学、科学知识等。还有的老师,在语文课,与学生大谈人生观、价值观,似乎在上哲学课。
语文科一定要守住语言学习、据于文本,这就是语文课程的核心,其他都是从这里长出来的。在高学段就增加一些,学习能力强的人都多涉猎一些。而且,很多时候,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发展,不能逾越生活基础、思想基础。没到那个岁数,缺乏那个阅历,缺少思考力,则其语文的认知总是到不了你要他去的地儿。
四是,基于不同的学段,结合教学发展,进行素养发展的层级化设计。
基础教育,分出三个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在语言学习上,也分出初级语文和高级语文两个阶段。
初级语文,要过说话关,重视口语训练,重视语言的交际性。外国人学习汉语,这个初级阶段非常明显。在高级语言阶段,增加了文学的学习,语言的艺术化要求提高了,需要了解这个文化圈子里的人怎么想事、怎么做事。英语学习还要有专业英语,这与英语国家在科技发展上具有领先优势,而很多专业词汇,在生活中不常用而在科学学习中离不开有关。汉语的科技化特点不是很明显的。因而语文的阶段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初步语言阶段,重视词汇积累,可以进行口语交际;高级语言阶段,可以阅读本民族从古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具有良好的领悟能力。
一个人的语言发展与年龄认知特点是匹配的,任何语言的学习都需要从基础语言的词汇积累开始,而且要积累很多文章,也就是用典范的文章垫底——打下精神的底子。在现代社会,不识字的文盲少见了,可是因为缺乏经典文章垫底,少了精神根基的人很多,由此让一部分中成为识字的文盲——其实是文化盲、思想盲。
词语提供的简要信息,这是低年级孩子容易获得的。到了高年级,文章的内容也由浅入深,增加了思想含量、文化含量也有变化了。五是,核心素养需要具有稳定、基础性特点,与学科双基的要求具有关联性,可是也不要漠视学生学习的发展性。
核心素养是什么,这个东西应该是稳定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求的落实双基,就应该成为这个核心素养。换句话说,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要成为核心素养。
在提出双基的时代,我们把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较多停留在语言层次上,较少关注文章的人文性,由此缺乏了人文关怀。这样的教育就死气沉沉,一点趣味也没有。语文的美感,除了应用语言的准确和优美之外,还在文章内蕴之美。这是具有较强人文性的。因而在1992年韩军老师提出弘扬人文性的主张。这个学术观点所反拨的现实是,语文科不要过于知识化,沉到语言知识的底子上,缺乏对于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视和培养。
今天提出语文素养,在继承过去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到语言发展进入较高层级,所应该具备的基础性的素养。
精神滋长: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真味”
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下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这个议题看似有些宏大,其实又是不得不面对的、非常重要、必须重视的问题。国学经典《沧浪诗话》中有这样一句话:“读骚之久,方识真味。”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真味到底是什么呢?执教小学语文二十多年的我,哪些做法指向核心素养的培育呢?
2008 年 9 月,在按部就班教语文的过程中,我开始了微型课程——“每日推荐”的实验,即每天语文课的前三分钟由一名学生带领大家诵读、讲解自己的推荐内容。所选内容可以结合所学课文或班级主题活动,诗句、古文、名言、美文片段等,既有国学经典,如《弟子规》《道德经》;亦有现代诗歌、散文,如泰戈尔的《飞鸟集》……班级人人参与此项活动。六年来,一日不落。
《汉书·李寻传》有言:“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在活动中,看着一茬又一茬的孩子们在成长的路上越走越有底气,越走越有韵味。一种舒展的快意浮上了我的心头,恰似秋后的老农,满心欢喜地守望着麦田里一望无际的金黄。
请每个孩子说起来
面对一个群体说话,面对更多的大众演说,是语文核心素养所指。在美国,即兴演讲,比如班级干部竞选演说、模仿竞选总统的演说等,是从小学就开始培养的。20 世纪末,美国管理者学会组织 55 位来自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探讨生活在 21 世纪的美国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技能,55 位专家各自书写,最终排序得出三大技能(学业技能、个人技能和人际技能、公民技能)22 条,其中学业技能中的第四条、第六条分别是“全面阅读和理解技能”“获取和有效利用、处理信息的技能”,个人技能和人际技能中的第一条是“口头和书面交际技能”,公民技能中的第一条和第四条分别是“理解多元文化、有一定的洞察力和国际展望能力”“理解、尊重和欣赏他人”。每日几分钟的推荐,其实就是对这些技能的关注,让学生每日说起来,说得比平常更有水平。
如何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落落大方地站到讲台前,参与班级推荐活动呢?我根据平时读书情况、朗诵水平率先评选了五名班级“首席推荐员 ”,指导他们进行示范推荐,然后由首席推荐员担任班级推荐导师,分组指导其他孩子参与推荐活动。孩子天生善于模仿,加上“每日推荐”的激励措施,一个个孩子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人。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自己一定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表现者。在孩子们的内心深处,这种需求都非常强烈。因为要公开亮相,面子会让孩子们不敢轻视,特别是对于平时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的孩子来说,更是作为一件大事来对待,有的甚至是一个家庭在参与这个活动。确定推荐主题,查找资料,选择、确定能启迪思考,精神激励的内容,用自己的话理解推荐内容的含义,在导师的指导下练习大声诵读,有的孩子为了“推荐” 反复多次练习,直到没有一点瑕疵才放心。有孩子说:“自从在讲台上亮相以后,在座位上回答老师的所有问题都变得从容不迫了。”更有孩子说:“老师不仅让我们沐浴在名言名句名诗的芬芳里,体会了绝妙所在,还让我们过了一把老师瘾。”
把孩子们的心灯点燃
适合孩子的教育是一种唤醒的艺术,没有想到这小小的推荐能够唤醒孩子。孩子们在参加“每日推荐”活动的筛选、甄别、诵读推荐材料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间还将那盏盏温暖的、光明的心灯点燃了。
现在的孩子接受新知反应快、传播信息速度快,简单、空洞的说教已不能撼动孩子的心灵世界。这学期开学初,我了解到这个班有个孩子叫小超,人称“一号调皮王”,近来有学生推荐《弟子规》中的“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有天下课后,小超又在教室外面的走廊里喧闹,我把他喊到身边,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叫他指着黑板读推荐内容。他连读了五遍,像是突然顿悟了,大声说:“老师,我懂了。你是叫我不要再吵了,不然,会对不起爸爸妈妈的。”
孩子们说:“黑板的那一角,每一刻、每一分,都或是鼓励着我们,或是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我喜欢上了那一个地方。”“与人相处时,想到推荐的‘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这句话,我就明白了交朋友的方法,不会再为失去一个不值得交往的同学而难过。”
震撼心灵的教育如同绸缎,而绸缎最初是一片片桑叶,把桑叶变成美丽的绸缎,需要深远启迪的智慧和润泽心灵的耐心,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培育和信念执著的坚韧。
孩子们因读书而更精神
每一个孩子都喜欢故事。六年来的“每日推荐”,孩子们用心阅读、静心感悟。大声诵读他人的故事、教室里氤氲着书香,孩子们心中涌动着一股豪气,慢慢地,写的东西也不一样了,每一天都能听到孩子们拔节向上的声音。
孩子小菲说,写作时,想起推荐的名言,写的习作带有文学气息。小涵说,每日推荐,相当于在我学习的道路上添加了一块指路明灯、标牌,使我受益终生。
学完《小草和大树》(苏教版)后,他们对堪称逆境成才的典范——夏洛蒂·勃朗特非常敬佩。孩子们学以致用,自己创作凡人凡言进行推荐。看,孩子们自己创作的“凡言”:
①命运像一颗玻璃球,坚强让它完好无缺,懦弱则让它支离破碎。②艰难是一扇阻止前进的大门,而坚韧就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
③登上金字塔顶端的只有雄鹰和蜗牛,就算命运对你是残酷的,即使没有雄鹰的天资,但只要有蜗牛的执著,总有一天会领略到顶端的风采……
我知道,孩子的潜能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他们的眼界在不断扩大,在长期的阅读熏陶中,他们爱上了写文章。孩子们用文字尽情描述自己的发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时我还和他们一起同题写作。几年来,孩子们的习作飞出学校,飞到更远的地方……我和孩子们一起倾听那美妙之声,一起见证语文学习的快乐与幸福,在潜移默化中共同享受心灵成长的蜕变。
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就是指导孩子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促进其精神得到成长。如是,则“圣与贤,可驯致”。
小学语文课1/3时间用来读经典 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2015年5月27日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tyq2014 繁体 中研网讯:
据北京市相关的教育人士透露称,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经典偏少,小学生必须大量补充经典、大量背诵阅读经典,才能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他指出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书本上,应该让孩子们接触更多经典。“12岁以前的语文”是孙双金于2008年提出的教育主张,并于2011年推出一套6本《12岁以前的语文》校本教材,以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和儿童文学 经典为主。据了解,北小的孩子自2011年起,每学年掌握40多首经典诗词,分阶段熟读背诵国学经典,一年级《弟子规》,二年级《三字经》,三年级《笠翁对韵》等。
“语文课本上的内容老师基本上用2/3时间讲完,剩下的1/3时间就用来接触经典。”校长孙双金说,除了《弟子规》、《三字经》等,孩子们还要接触240篇古代诗词,60篇现代诗歌,几百部儿童文学作品。这些经典除了课堂上学习外,孩子们会利用早读、中午默读、在家的亲子阅读等方式完成。“背这么多经典,为的就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人文情怀等。”孙双金说。探寻核心素养 追问语文情怀
“千课万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八大核心”与课堂落实专题研讨会圆满落幕 在当前的中国教育“新常态”下,为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当今课改的着力点。基于当下课改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所带来的“新常态”,为通过研修完成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解读,明确语文学科教育基本目标,重新审视学科的个性特点与理性精神,“千课万人”组委会于2016年5月17-19日在杭州隆重举办了“千课万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八大核心”与课堂落实专题研讨会,来自全国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老师参与了研讨,聚焦了核心素养理念在语文课堂中的落实。
语文核心素养的“八大核心”包括:基于语文是生命的存在与表现的核心素养;紧连着语文习德的内生性的核心素养;语文教育目标的联系与发展——从“双基”、“三维”到“核心素养”;读写活动的核心素养关乎“精神建构力”;将核心素养落实于学生的语用实践;让教材成为不只是学习的终点,更是思维的起点;从核心素养的视角,“阅读+”统整联动;以习作促进儿童的“脑洞大开”。在本次会议中,七位专家围绕着额这“八大核心”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上海师范大学的王荣生教授从阅读和教学的角度来语文学习的内在核心素养并作了题为《阅读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确定》的报告,他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合宜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组织,并运用课例论证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是如何确定的,又与哪些因素相关;福建师范大学的潘新和教授则是从写作的论点来阐述核心素养——《为“立言”奠基——写作素养论》,潘教授特意强调教写作是教语文的目的,巧妙地解释了语文和写作的关系,其严谨治学的态度和精辟独到的见解给老师们点亮了一盏习作教学道路上的明灯;资深教育专家周一贯老师对于核心素养作了一个详细的阐释——《核心素养:质量时代的语文教育发展靶向》,观点新颖,立意明确,侃侃而谈,滔滔不绝,白发苍苍而思想活跃在小语界的形象深入了每一位在座老师的心中;浙江外国语学院的汪潮教授以三段论、关系论的思维方式,在《小学生“语文学习核心素养”解读》的报告中,他认为“核心素养”是课改再出发的起点和突破口,目前我国的语文教育正从知识核心时代转向核心素养时代,在这个过程中,语文知识基础、语文教育能力、语文人生情怀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师范大学的吴忠豪教授则是从什么是核心素养、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选择与落实及在语文实践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来探讨了《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由路径》;南京师范大学的吴永军教授主要讲述了《从美国“四C”看我国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及其培养》,在报告中,他首先阐述了美国“四C”,紧接着根据我国教育的课程标准对中美的教育进行了比较,具体解读了语文素养;杭州师范大学王崧舟教授以《技进于道:为培养立言者奠基》为题作了相关报告,运用结构图来阐释语言建构与运用中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小学阶段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是想象力,用一系列的图示与课例论证了何为“技进于道”。
短短两天半的时间一晃而过,本次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研讨暂告一段落,但这并不是终点,在漫漫教学改革路途中,学途攀登何惧山高路远,教海探航怎怕浪急风狂!
第四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六大要素。下面是小编准备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1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自主发展”是近日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含的三大板块之一,而“学会学习”又是自主发展的基本前提。
“学会学习”一直以来是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共同期望,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学会钓鱼,而非只享受现成的鱼。具体到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呢?在我看来,在教学中可以分三分走。
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在新课程标准倡导知识“螺旋式上升”的背景下,有些知识点的跨度比较大,前后联系相隔的时间也比较长。以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为例,小学四年级开始教授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要求简单应用。初中八年级要求简单说明原理,广泛应用。九年级要求进行推理证明和灵活应用。在如此长时间的跨度内,如果学生不会总结和梳理,那么必然会形成知识的“交通堵塞”。
随着年级的升高,各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应当经常整理、复习、归纳和总结所学的相关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逐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简单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这也有助于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如果学生不会归纳总结,在六年级复习时,可能还要翻看三、四、五年级的书本。在九年级中考复习时,可能就无法将七、八、九年级的知识系统归纳梳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高考复习时,可能也不会把初、高中的知识建构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最后复习阶段学生的负担不知要增加多少倍,更不用说触类旁通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完善“几多几少”,会对学生获得学习方法大有裨益。作业少一点,学生看书的时间多一点。重复抄写少一些,学生自己整理的时间多一些。共性的作业少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多一些。老师讲得少一些,学生交流的时间多一些。这种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当学生逐渐能够熟练地进行归纳总结时,就会逐步学会华罗庚所言的“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学习方法,其学习能力也会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逐渐得以提高。
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学生不应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当处于主动、积极的知识构建状态。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有的个体学习经验与知识结构,而新学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的衔接问题,可通过同化和顺应等思维过程得到迁移和解决。
在同化过程中,新知识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所解释,并被纳入到结构之中。如初中数学中的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运算,可纳入到小学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体系之中。在顺应过程中,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按照新知识的生成过程重新组合,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和发展,同时又产生新的变化空间。如较小数减去较大数在小学数学中是不成立的,而在初中有理数范围内相关计算是可以成立的。
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是复习准备篇。这个设计就是为了小学、初中英语的衔接,兼顾了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差异,因为农村和城市学生的英语起始教学时间有很大不同,所以需要教师了解学生,把握进程。这样的课程设计,就是为了特定学段学生知识的衔接与迁移。
还有,小学阶段的科学课,内容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工程设计、技术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与初高中的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涉及学科知识的迁移。但在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仅仅是照本宣科,没有引领学生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如果在小学阶段,学生掌握了这门课的基本思想要领,到初中开始学习生物、物理、化学时,就不会把这些学科看作崭新的学科,产生畏难情绪。
现在很多地方的初中设立了“研究性学习”类课程,内容涉及自然学科、人文学科、工程技术学科的研究过程、学习方法和创造发明原理,一些学校的高中课程中还有数学建模、研究性学习课题等等。这些课程设计的初衷,就是加强初中、高中各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从而为孩子们的终生学习、创新研究、保持探索的兴趣打下基础。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211月5日——11月9日,我有幸随泰山区教育局学习考察团参加了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2016年中国教育明德论坛第十五届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活动,先后聆听了谢维和、彭凯平、熊丙奇、朱永新、张志勇、张卓玉、窦桂梅、雷夫、俞敏洪、易中天等国内外著名教育专家、学者、名校校长精彩报告,实地参观考察了北京中学,感受颇深,很有收获。结合个人理解,与大家交流两点体会。
一、对核心素养的实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尤其是今年三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发布,引发强烈反响。九月十三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发布。该成果明确提出: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在这次论坛会上,专家们百家争鸣,畅谈了各自论述,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本质是积极心理”,论述了“积极教育的启迪与意义”。张志勇副厅长结合“什么是深度学习”具体分析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的教育目标。张卓玉副厅长把核心素养的核心提炼为“融通、应用、内化”,并详细地进行了阐述:知识、能力、价值的融通,学科内的纵向融通,学科间的横向融通。在用中催生素养需求,在用中获得素养,在用中体现和评价素养。内化为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内化为举止修养,内化为胜任力。
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结合百年附小的教育理念“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提出学校应把孩子放在中央,她倡导的“成志教育”和清华附小学生核心素养(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审美情趣、学会改变、天下情怀)在“1+x课程”创新实践中具体体现,落地生根。北京中学“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与学方式变革”的经验介绍,也充分让核心素养在自身的教育教学中的得以实践。
通过学习,我对“全面发展的人”核心概念更加清晰明了,“立德树人”的目标内涵更加丰富形象,不言而喻,核心素养是人所应具备的品格和能力,离开人,就无所谓有核心素养。离开人,核心素养就失去了存在的主体,也就失去了价值意义。一句话,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结底在“人”,教育的任何转向,无论教育体质的改革,还是教学模式的创新等,都要紧紧围绕“人”而为。
二、落实核心素养,需要我们要学会改变。
核心素养关注的是人,核心素养的提出与明晰促使我们的教育发生重大转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对学生发展提出了“四个学会”即“四根支柱”的要求: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新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提出了第五根支柱,即学会改变。社会在改变,时代在改变,国家也在改变,改变即创新,创新引领改变,改变与创新是时代的主题。
学会改变,就是要主动适应社会,并且促进社会的进步,说到底,学会改变就是要改变自己。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十多年了,而事实上,有些学校,有些教学,仍沿袭传统不放,注重形式,偏重“成绩”,忽略人、忽略学生发展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甚至到了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程度,最为突出的就是,在有的地方和学校,重课程重教材,轻素质轻学生,口头上喊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育人,而实际做的仍然是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等行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后,作为教育部门或教育者,首先要学会改变,就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进行实践落实。正如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在《核心素养的实践指向》中提到的:教育变革的趋势:人性化,自由化,多样化,个性化,教育变革要人性化——不能让大部分人陪着少部分学习,大部分人成为失败者,不能把所有人都绑架在学术性标准上,应该更注重生存、做人等发展的基本要求。未来的学校要变成“学习中心”,并与大家交流了未来的教师是否还存在,教师应该怎样做的话题。
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在《以用促学,融学于做——探寻核心素养的落实渠道》报告中提出:核心素养的落实要做到教学改革、培训改革、试题改革和督导改革。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立足高考发展与核心素养论述了“变与不变”的话题,提出了“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
综合专家所述,教育实践落实核心素养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可以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此外,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
我清醒地认识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既要求帮助学生形成较为稳定的核心素养,又要求帮助学生完成创新思维品质的提升和探究方式的建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学生正是在这样的核心素养引领下,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认识与把握核心素养,不认识和把握“学会改变”这一实质要义是不行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富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客观知识)的基础上,能主动(或者教师通过引导)发现一些学科知识的缺陷,并试图弥补,从而主动构建并形成自己的主观知识体系。自身知识结构体系的逐步完善,有助于学生形成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的创造力。
学生的知识体系应处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把一天、一周、一月、一学期乃至一年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分析,写出自己的感悟与新的发现,并反省自己的学习困难与不足,进而寻求突破之道。在教学中,我发现,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写出的感想感悟会有综合性甚至是创造性的发现,学习一般或者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写出符合自身知识基础和认知基础的归纳总结,这也会促进学生的进步。无论学生写得如何、总结得如何,其感悟都是在自己原有基础上的总结和提高。
教师要通过适当的评价,引导学生发展反思的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学生的感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正误、高低之别。因为每一名学生的随想感悟都是在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认知体系上的总结、内化迁移以及认知体系的重新构建。对于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老师要本着两个原则进行评价:
一是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的科学性)的鼓励性原则。
二是延迟评判的原则,让学生有一个反省、自我认识的过程。
当然,学生的随想感悟涉及了各门学科,内容十分庞杂,老师们不可能全部精通。我们不妨创设学生随想论坛,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采用兵教兵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相互借鉴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自己的正确评判,并学到新的知识、思维方法,进而产生新的想法。
在我国现今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体系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自然科学教学方面,习题做得太多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讲得太少了。在人文科学教学方面,让学生死记硬背得太多了,设置的条条框框太多了,而学生欣赏领悟得太少了,自由和自主创作的空间太狭窄了。在工程技术学科中,有关科技制作、创造发明方法和意识的培养方面,我们为学生创设的时间、空间太少了,更缺乏相应的氛围,许多学生因为不了解而与一些有利于终身发展的东西失之交臂。诸此种种,都不利于核心素养的落地,都需要尽快改进。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也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创新与创造不应仅仅指向新学说、新发明、新发现、新技术以及文学艺术创作等高级创造,对于学生来说,其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客观基础就是其自身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体系,只要是相对于个人的认识和知识上的突破,就是初级创造力的开始。
第五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会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学习心得
通过认真的研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刻理解理解具体的三个方面。一是给自己的终身学习定一个具体可行的计划,二也是对自己以往的生活、学习历程做一下总结,时刻反思自己。结合个人教育教学经验,主要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体会。
一、文化基础
古今中外现成的、成熟的文化体系的学习,是学生一切发展的基础。有了“核心素养”的明确后,有了人文积淀,基本的知识才能沟通和发展;只有有了人文情怀,做人做事才更有幸福感;只有有了审美情趣,知道什么是真善美,才能对美好事物追求,成就美好生活。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在课程理念中,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本身“活自己”,管理自己生活,有自己的人生方向。学会学习,拥有学习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习,学生要先找准自己的学习偏好,利用自己的学习偏好,拥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技巧,越学越轻松,越学越开心。不断地总结经验,形成丰沛的经验储备,有选择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解决问题。自我管理方面,小学生的自我管理需要教师引导、家长监督,适时的鼓励、奖励,拥有持续行动力,正确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三、社会参与
每一个人终归是要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社会参与非常狭窄,现阶段仅局限于学校参与和家长所带领的社会的部分参与而已。在小学阶段,可以培养学生的班级责任。在班级内,和同学们之间,诚信友善,文明礼貌;同学犯错误时,宽和待人等。校园班级生活就在培养孩子的参与和责任。
学以致用,这是学的目的。若是不用,就白白浪费了学习的精力和时间。小学生学习的多为生活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和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做到小学阶段的“技术运用”,就是把课堂学习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着用,用着学,不断进步。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而且还有待于我们去实践和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一定会形成教育教学新常态,落实在课程改革上,国家课程的改变,校本课程的研习和发展都将迎来新的春天;落实在教学实践上,更注重能力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方法,真正提高学习力。
当然,核心素养的培养还需从更多方面着手,需要深厚的理论支撑、足够的教学智慧保障。我想,我们只要时刻想到教学的本质——发展学生的思维,并在课堂中努力体现这样的追求,哪怕是一小步,只要不停步,核心素养自然能够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