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七年级新教材《道德与法治》的教研体会[最终版]
对七年级新教材《道德与法治》的教研体会
【摘要:】江苏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是一本全新的教材,这册教材自使用以来,在广大思品老师中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褒贬不一,笔者通过一学期的教学使用,认识到这册书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注重人文性和实践性,编排方式科学合理等。但不足的地方是知识点之间交错凌乱;故事选用不够恰当,给学生歧义;概念解释不够清楚等,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一定的困扰。
【关键字】 新教材
初探
江苏人民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于2016年9月正式与广大师生见面了,通过一学期的教学,笔者有几个方面的想法与广大同仁切磋,敬请批评指正。
一、注重思想品德课的人文性和实践性
2014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身心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新教材有机整合了旧教材中七、八、九三个年级的知识。如“做情绪的主人”是旧教材中七下的内容。“磨砺坚强意志”、“陶冶高雅情趣”是旧教材中八下的内容,“直面学习压力”则是旧教材中九年级的知识。这一整合,有机地将三个年级中关于心理品质方面的内容融合成一个整体,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人文性和实践性。初中这一时期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新教材正是初一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比如,教材第一单元“迎接美好青春”,主要解决初一学生刚进入初中就遇到的难题,即如何适应新环境,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化解青春期的烦恼。通过这些知识的讲授,有利于中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第二单元“享受学习生活”,则是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学习压力问题。通过半个学期的初中生活,学生已经基本适应的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但他们也深深感受到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有的学生可能已经产生了厌学情绪,失去了新鲜感和对学习的兴趣。这时候,对他们进行缓解学习压力的心理疏导确实像一场及时雨,浇灌了他们久旱的心田。新教材的内容呈现尊重了初一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解决青少年成长中迫切面临的问题。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人文关怀,也体现了它的实践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门功课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容易让学生主动地接受并认真地学习这门功课。
二、教材编排方式科学合理
新教材保留了“拓展天地”这一板块,内容简单,涉及一首诗及其朗诵,一个人物故事及其人生思考。比如第一课后的“妈妈的一封信”第二课“追星现象面面观”。这些内容看似可有可无,但是从思想品德课的初衷和终极目标来看,它却能够从实践上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升到一个高度,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起到塑造学生灵魂和引导学生修正人生价值观的作用。另外,教材在每个单元后设置了“单元实践活动”“单元小结”。如第一单元后设置“迎青春赛诗会”,第二单元后是“做阳光少年”第三单元后是:“走向社会大课堂”。在单元实践这一板块中,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活动准备,二是活动过程,三是活动反思。其中活动过程中进行了步骤的指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想品德课应该引导学生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
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这一板块的设置,既能让学生体会到实践活动的乐趣,又能发展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组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同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宣传活动,加强了情感教育的渗透,引发了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思想品德课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人文性,但它又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它和其他学科一样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因此,它也需要检测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新教材淡化了知识体系,淡化了了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如果不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那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必然是杂乱无章、零零散散,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没有“知”,根本谈不上“信、意、行”。对于这一点,新教材也充分考虑到了。因此,在每个单元后设置了“单元小结”这一板块。这一板块只给出了一个框架,具体的内容由学生填写。学生通过填写,梳理了本单元的主干知识,从整体上把握了教材,弄清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有利于较好地掌握,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从而会增强学习这门功课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教材,再理想的教材也有瑕疵”,通过一学期的教学,笔者发现了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在此与同行们切磋。
一、知识点之间交错凌乱、机械重复
第一课《我是中学生》安排了两目:一是“校园新生活”,这一目主要是讲怎样适应初中生活,它从三个方面说明:
1、是面对新同学和新老师时要主动交往、积极融入新集体。
2、面对新课程、新的学习内容时要把握学习节奏,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3、面对中学阶段的各种新变化,要树立规则意识、严格要求自己,做个合格的中学生。第二目是“迎接新挑战”,这一目先从总体上概括,要有迎接新挑战的勇气,还要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做出相应的调整。调整之一是主动调整生活节奏,这和第一目的把握学习节奏重复,调整之二是要做好心理调适和树立规则意识似乎也是重复,调整之三是学会主动沟通,不言而喻,这和第一目的主动交往,积极融入新集体就是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而已。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已经有部分老师有疑问了,尤其是做这方面的问题时,学生更是茫然不知所措。因此,我认为应该把这两个目做一个适当的合并,这样教师在教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少一些疑惑,学生在练习时少一些茫然。
二、故事及寓言的选用不够恰当、给学生以歧义
如《呵护青春》第一目:悦纳自己,在P18讲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个缺了角的圆,因为缺了一角,滚的不够快,它可以停下来和小虫说话、闻花香、和甲虫竞赛超车,这时它特别愉快。后来它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一角,组成一个完整的圆,他越滚越快,以致无法和小虫说话、和甲虫赛车、闻花香等,却再也不能唱歌了,它终于发现,没有一角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寓言故事的本意是要告诉学生悦纳自己,就要接受自己,无论是自己的长处还是短处。然而对于一个刚进入初一的学生来说,这个故事似乎太深奥,而且有歧义。尽管每个人都有缺点,人生难以绝对完美。但是,对于个人来说,不断地追求完美、不断地超越自己,不应该是人生应有的态度吗?这个故事也可能会让学生认为,悦纳自己就是要保持现状,不用去完善自己,不用去追求、去奋斗,否则就会失去很多乐趣。这样的思想一旦形成则会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后果不堪设想。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旧教材的七年级(下))P29的故事完全可以借鉴,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有裂缝的水罐一直很自卑,觉得自己每次盛的水都很少,农夫告诉他:
你看,你经过的那一边的花儿不都是因为你而开了吗?这个故事简单明了:不要去和别人比较,而是和自己比较,和自己的过去比较,要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这样才能悦纳自己。
三、概念的解释含混不清、在新教材P48,有一个男孩子,脾气很坏,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并告诉他:以后发脾气或吵架的时候就在篱笆上钉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钉子全部拔光了,这个故事应该是告诉学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知道为什么要放在磨砺意志这个部分,优良的意志品质具有四个特征:自觉性、果断性、坚忍性和自制性。自制性是坚强意志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自制性的含义在旧教材P31解释得很清楚:自制性是指能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自制性强的人,在意志行动中,不受无关诱因的干扰,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坚持完成意志行动,同时能制止自身不利于达到目的的行动。可见,自制性一是迫使自己去从事与目标相一致的行动,二是制止与目标不一致的活动。尽管自制性有控制情绪的一面,但是如果仅仅把控制情绪理解为自制性则是不科学的,而把坚强意志当成控制情绪尤其不科学了。这个故事放在这里容易引起歧义,容易把意志的含义狭义化,不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笔者认为在这里依旧沿用旧教材的内容是事例是较为妥帖的,这个故事可以放到调控情绪里面更好。
综上所述,这册教材的编写有其科学合理之处,但也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希望编者在以后的编写工作中加以推敲斟酌。参考书目:
1、陈芳:《对生活与哲学教材的两点商榷》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5
2、张怀祥:《拓展天地的教学策略思考》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2、10
第二篇:道德与法治教研
指点教材迷津 夯实专业水平
——沌小承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会 12月5日下午两点,武汉市教育研究室品德与社会教研员孙玮老师来我区进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会。本次教研会由开发区教学研究室主办,开发区沌口小学承办。区党委委员高中斯,区教研室领导王素培、张之见,全区所有任教《道德与法治》及《品德与社会》科目的教师都齐聚沌小参与本次研讨。
孙玮老师从教材名称、教材视角、修订教材解析、一年级各单元核心活动建议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本套教材的五大优亮点,即: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生活德育理念、强调参与体验学习、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创造性使用教材。沌口小学校长兼品德与社会老师谢小玲,作为2016年武汉市优质课一等奖得者,为全区品德老师分享鄂教版三年级下册巜行行出状元》的案例分析,她以《用心体验,感悟生活》为题,从本课的学情分析、设计思路、教学目标三个方面进行了专业的汇报。开发区(汉南区)党委委员高中斯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首先他代表开发区教研室感谢市教研室及孙玮老师对开发区(汉南区)教育的关心和支持,并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与会教师表示要通过本次研讨交流这一平台,认真汲取好的经验与做法,提升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水平,转变教育理念,以促进我区《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第三篇:道德与法治体会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
上周我有幸参加人教社出版的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会,这次培训,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由衷感谢领导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这次培训让我感受到了法制和规则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懂得法治和规则,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以后的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法制教育不仅要向青少年宣传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法律不仅是对自制行为的约束,更是捍卫尊严、权利的有力武器。
一年级的的教材有利于学生适应新生活,与生活关系密切,贴近实际,使得学生能够向生活学习,在活动中领悟,向榜样学习。本教材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有连环画等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受益匪浅。比如,交通信号灯-加强学生自我保护,珍爱生命的教育,养成守法意识;风儿轻轻吹-养成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优秀品德;通过国歌国旗,认知国家象征和标识,知道遵纪守法是规则。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对“老师”的理解四个字“教书育人”,“教书”即传道、授业、解惑;“育人”我感觉是现代小学教育的重点,小到饭前便后要洗手的生活习惯,大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都应该在孩子纯真年代给予正确的教导和引导,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习惯的养成往往决定他(她)的发展轨迹。所以,老师的责任,一方面 需要保证孩子对文化课的掌握,另一方面,要对孩子各方面的习惯,有一个积极正确的引导,第二点 大于第一点。
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为孩子提供了很好的法制教育的平台,也为教师培养孩子遵守法律提供了蓝本。
长沟小学
张瑶
第四篇:道德与法治 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乔家屯乡南网头中学 刘昭
2016年10月16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在衡水第八中学举办的“义务教育新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新 教材)的培训”。听了由天津专家老师郭艳芬的讲座,学习了人教版初中七年 级政治课标修订教材总体介绍,受益不浅,感受颇深.现就学习主要内容和学习感受做以汇报。
一、人教版课标教材特点回顾
1、突出背景,强调本质,注重应用,使学生感到学习是自 然的,水到渠成的,使教材具有“亲和力”。
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教学活动,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3、强调基础性,坚持“四基”不动摇,为学生终身发展打 好基础。
4、重视思想方法,立足学生发展,提高教科书的“思想性”。
5、加强不同领域内容之间的联系,突出教科书的联系性。
6、体现政治学科的科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反映政治学科在 其它科学和文化进步中的作用。
7、积极探索政治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适当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
8、体现层次性和选择性,将配套教材作为教材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课程性质变化主要体现有两个方面:
1、以学生生活为基础;
2、以学生道德、法治发展为根本目的。
对新课标的重要修改有:
1、彰显生命教育主体;
2、突出法治教育;
3、强化公民意识教育;
4、加强媒体素质教育;
5、增加“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文化;
6、新增“要求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
7、增加“增加知道人生而平等”;
8、补充“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工匠 精神”;
9、增加“体会承担社会责任”;
10、重视代际间的双向互动和共同成长。
二、教材修订的实际做法
1、调整结构、增减内容,构建符合教学逻辑和学生心理的教科书体系,合理的结构体系是教科书育人的载体,通过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学生可以看到道德与法治是如何构成的,浩如烟海的学科知识是如何被选择和组织起来的。因此,教科书的体系结构构建,体现了教科书的育人价值。
2、加强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生逐步领悟道德与法治研究的“基本套路”,加深对政治核心内容的理解,在教科书编写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挖掘课本核心知识蕴含的思维教育价值,加强学习方法的引导,以问题引导学习,使学生从中体会课程的学习方法,领悟学习“基本套路”。从而体现教学的育人价值。
3、反映背景、重视过程、加强应用,使学生获得的基本思想使学生获得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思想是本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标志。
4、发挥章节引言的“先行组织者”和章小结的“概括提升”作用,体现知识的整体性。引言是全单元(课)起始的序曲,是全章内容的引导性材料。好的引言,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基本思想教学、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都有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发挥章引言的作用,修订版教科书着重从本单元内容的引入、本课内容的概述等角度组织相关内容。在具体处理中,结合具体内容以自然的方式引入。
5、加强探究、重视“综合与实践”,积累道德与法治活动经验、培养创新意识修订版教科书非常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内容的呈现上努力体现政治思维规律,倡导探究式学习,给学生一条观察事物(情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线索。教科书从知识内容的发展脉络、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学习过程等方面考虑,在一些关节点上设置“思考” “探究” “归纳” 等栏目,使他们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猜想、推理、反思等理性思维活动,促使学生领悟政治的本质,提高思维能力,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创新意识。
6、努力构建较为完善的训练系统。要经过循序渐进的训练,使学生达到对内容 理解的逐步深入,双基的落实,能力的提高。正文、习题是一个整体,习题是正文的自然延续,是通过训练帮助学生理解正文内容的。例子习题整体考虑,加强基础题,注意题量、梯度。教科书的习题与中考题的定位不同,但教科书的习题可以兼顾中考(越往后可以兼顾的内容越多),但绝不等同于中考题,注意了对中考题进行加工和改造,以训练本节(单元)的核心知识。
三、对教学的一些建议
1、把整个学段看作一个整体。
2、“理解道德与法治”是教好本学科的前提。
3、提高研究教材的水平“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并重。
4、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总之,教师要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要强调教材 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 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才能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第五篇:参加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参加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新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铁矿中学赵雪硕
参加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新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铁矿中学赵雪硕
2016年8月27日至28日,在包头九原区沙河一小多媒体教室,我很荣幸的参加了“义务教育新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培训”。在两天的时间里,主要听了由北京教育专家老师的讲座,学习了人教版初中政治课标修订教材总体介绍(七年级),受益不浅,感受颇深.现就学习主要内容和学习感受做以汇报。
一、人教版课标教材特点回顾
1、突出背景,强调本质,注重应用,使学生感到学习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使教材具有“亲和力”
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教学活动,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3、强调基础性,坚持“四基”不动摇,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4、重视思想方法,立足学生发展,提高教科书的“思想性”
5、加强不同领域内容之间的联系,突出教科书的联系性
6、体现政治学科的科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反映政治学科在其它科学和文化进步中的作用
7、积极探索政治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适当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
教科书体系
合理的结构体系是教科书育人的载体,通过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学生可以看到政治思想是如何构成的,浩如烟海的政治知识是如何被选择和组织起来的。因此,教科书的体系结构构建,体现了教科书的育人价值。
从各领域内容的前后顺序、内容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政治内容与相关学科内容的配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等角度,调整了不合理的内容顺序,构建更加符合教学逻辑和学生心理的教科书体系,以利于学生理解政治知识。
2、加强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生逐步领悟政治研究的“基本套路”,加深对政治核心内容的理解
在教科书编写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挖掘政治核心知识蕴含的思维教育价值,加强学习方法的引导,以问题引导学习,使学生经历政治概念的概括过程、政治原理的抽象过程,从中体会政治的研究方法,领悟政治研究的“基本套路”。这有利于学生形成对政治的有一定深度的整体认识,从而体现政治教学的育人价值。
3、反映背景、重视过程、加强应用,使学生获得政治的基本思想
使学生获得政治的基本思想是政治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提升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标志。政治思想是政治学科发生、发展的根本,是探索研究政治所依赖的基础,也是政治课程教学的精髓。
等栏目,使他们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猜想、推理、反思等理性思维活动,促使学生领悟政治的本质,提高政治思维能力,积累政治活动经验,培养创新意识。
6、努力构建较为完善的训练系统 例题定位—典型性、示范性
习题的定位——为教科书构建训练系统
练习、习题就是给人做的内容,练习、习题、复习题构成了教科书的训练系统。要经过循序渐进的训练,使学生达到对内容理解的逐步深入,双基的落实,能力的提高。正文、习题是一个整体,习题是正文的自然延续,是通过训练帮助学生理解正文内容的。
例习题整体考虑,加强基础题,注意题量、梯度。教科书的习题与中考题的定位不同,但教科书的习题可以兼顾中考(越往后可以兼顾的内容越多),但绝不等同于中考题,注意了对中考题进行加工和改造,以训练本节(章)的核心知识。
三、对教学的一些建议
1、把整个学段看作一个整体 整体是事物的一种真实存在形式。政治是一个整体。
政治的整体性体现在代数、几何、三角等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上,同时也体现在同一部分内容中知识的前后逻辑关系上——纵向联系、横向联系。
举一反三——类化——把共同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中。
5、加强研究方法的引导,提高课堂教学的思想
加强政治教学的思想性,是体现政治的育人价值的需要,也是教改对教学的整体要求,同时有利于学生形成对政治的整体性认识。
6、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微观上看,政治是一种活动,一种思维活动,政治教育是政治思维教育,重在政治思维方式和政治思维能力,也就是政治教育的科学价值
从宏观上看,政治是一种文化,政治教育是政治文化教育,重在政治的理性精神,政治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理性探索精神则是政治文化价值的集中体现。
总之,教师要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才能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