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微格教学》教学大纲(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3:1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教学论》、《微格教学》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教学论》、《微格教学》教学大纲》。

第一篇:《数学教学论》、《微格教学》教学大纲

《数学教学论》、《微格教学》教学大纲

《数学教学论》、《微格教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407210 05407270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

(一)课程的性质:数学教学论是建立在数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基础上的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是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数学教学论主要研究数学教学理论、数学教与学的规律及其数学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践等内容。所以数学教学论教学要注意一般的教学理论与数学教学的结合点,要教学理论与中学数学教学实践相结合,并要适应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改革。

数学教学论是依据现阶段的教育方针、现代教学思想、教育教学目的和现代教学理论建立起来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数学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及其应用理论。而中学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才能适应复杂的中学数学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程目的:培养高师学生热爱中学数学教学的情感、价值观及树立现代数学观和数学教学观,使学生为成为一名新世纪合格的数学教师学习必要的数学教学理论及中学数学教学技能;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并具有初步的处理中学数学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法及初步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

学生通过数学教学法内容的学习认识教学理论、对教学案例的分析研究体会教学理论、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操作掌握教学理论,他们经历了“了解、体会理解、掌握运用”这些学习的过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教学理论,从而指导课堂教学模拟实验、教学技能训练和教育实习,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教学技能,从中培养学生一定的教学能力。并在今后从事中学教学工作中,用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

(三)教学对象:本课程是高师数学教育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本科学生三年级开设。

二、本课程先修课程

本课程是建立在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学科教学论课程,先修课程是教育学、心理学。

三、教学方法及考试

(一)教学方法:理论讲授与学生教学技能训练相结合;案例教学与研讨相结合。

根据数学教学论的学科特点,对于它的学习要遵循以下的途径和方法:

1.以数学内容和教育内容为双项基础 数学教学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数学内容和教育内容。我们知道,一个好的数学教师,必须有坚实的数学学科知识基础,除此之外,还要掌握数学教学理论,这两项缺一不可。所以要学好数学教学论,必须建立在初、高等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及数学发展史等基础知识、基本观点之上,才能为学习数学教学论打下学科知识基础。另外还要掌握数学教育知识,即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使数学教学论的学习有了教育理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数学教学论学习中很好的研究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会社会对数学人才的要求,真正理解数学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2.注重数学教学实践

数学教学法的建立离不开数学教学规律与教学实践经验。它的理论的确立要靠教学实践来检验。对于初学者来说,也只有靠教学实践去体会、去掌握数学教学论。结合中学数学见习、中学数学教学的模拟教学和教学设计、教学技能训练及说课、教育实习等实践活动,对数学教学论的基本理论、观点、方法的实践运用,就能更进一步深刻领会数学教学论的内容。

3.开展数学教学研究,培养创新精神

在掌握了数学教学法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进行数学教学设计、开展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不要生搬硬套教学理论,可将它们进行综合运用,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案的设计及教学方法的使用都可进行创新研究,并不断地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设计出新颖独到的数学教学活动。(二)考核方式:

笔试与教学技能训练相结合,比例为:3:2

四、学时数分配

总学时:90学时 其中:数学教学论54学时 微格教学36学时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

更新传统的数学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内容,结合国家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及现代教学理论,充实必要的现代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及教学实践内容。绪 言(2学时)

主要内容:学习数学教学论的意义、数学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与任务、数学教学论的特点及学习方法等。重点:学习数学教学论的意义及学习方法。难点:理解数学教学论的意义。第一章:中学数学教学目的(6学时)主要内容:

1.1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

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依据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普通中学的性质和任务、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1·2 数学教学目的的功能

数学教学目的的主要功能有导向功能、评价功能、指导功能、激励功能。

1·3 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分析

主要分析近期数学教学目的的变化、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分析、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介绍及教学目标的分析等。

重点:理解中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内容及教学意义 难点:同上

学生掌握要点:了解建国以来数学教学目的的变化过程,对中学数学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分析、理解中学数学教学目标制定依据。

第二章:中学数学教学原则(4学时)主要内容:

2·1数学教学原则的一般概念

数学教学原则是在一般教学论原则的指导下,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教学规律、数学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活动的规律等确立的。

2·2数学教学原则的内容

本节主要论述的教学原则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发展原则、过程与结果并重原则、现实背景数学化原则、适度严谨性原则。重点:数学教学原则的意义及理解各项数学教学原则。难点:对数学教学原则的理解

学生掌握要点:结合课例理解各项教学原则 第三章:数学教学中的思维活动(6学时)主要内容:

3·1数学思维及其特性

本节主要内容有:数学思维概念、数学思维特性即数学思维的间接性、数学思维的概括性、数学思维的问题性。3·2 数学教学中思维活动过程的体现

主要内容是: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动机思维材料、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及数学思维的智力品质。

重点:理解数学教学中的思维活动及各种思维的基本形式。难点:发现数学学习中的思维活动。

要点: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思维活动特征,体会数学思维活动过程、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明确学生各项思维品质。认识其直觉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特点和培养中学生直觉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第四章:中学数学的逻辑基础(8学时)主要内容: 4·1 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数学概念间的关系、数学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分类。4·2数学命题

命题的意义、命题的逻辑运算等。4·3数学推理

数学推理的意义、推理的类型。4·4 数学证明

证明的意义、数学证明方法。

重点:数学概念间的关系、数学概念的定义、命题之间的关系、数学推理与证明等。

难点:理解概念的定义、命题的逻辑运算推理的意义及数学证明。

学生掌握要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间的关系、数学概念的定义、命题之间的关系、数学推理与数学证明等中学数学逻辑基础。

第五章: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与教(16学时)主要内容:

中学数学的学与教是数学教学法的主要任务,本章试图从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活动入手,对如何从事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进行探讨,使学生初步了解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思维活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为学生建立现代数学教学观打基础。

5·1:数学概念的学与教 数学概念(学习)教学的思维过程,概念教学过程。5·2:数学定理的学与教

数学定理教学过程,讲授一节数学定理课。5·3:数学解题教学

数学解题的思维活动过程,如何上一节解题教学课。重点:数学概念教学、数学命题教学。难点:学生对具体教学过程的理解与模拟训练

学生掌握要点:理解各种数学基础知识教学的环节,初步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教学的过程;了解学生学习各种数学知识的思维方式;在学习教学知识的基础上练习讲课。第六章:中学数学教学方法(10学时)

主要内容:数学教学方法正经历由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向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转换,本章主要介绍数学教学的几种模式,基本的教学模式,现代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模式、建构主义的搭建脚手架式、师生合作及独立探究式教学模式。

6·1:数学教学方法与教学基本模式

数学教学方法的意义和特征、数学教学方法与模式。6·2:现代数学教学方法

掌握引导发现法、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法、搭建脚手架式、师生合作式、独立探究等模式的结构。6·3: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 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由教学内容而定、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考虑教学对象。

重点:基本教学方法与模式。难点:对现代教学方法的理解

学生掌握要点:掌握基本教学方法与模式,理解现代教学方法。初步运用教学方法进行模拟教学。第七章:数学教学设计(6学时)主要内容:

7·1数学教学设计的概述

数学教学设计的概念、数学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7·2数学教学设计过程

数学教学内容分析

制定数学

设计数学

方案

→ 教学目标 → 教学方案 →

评价 学生情况分析

7·3数学教学目标的编制

编制数学教学目标的要求、编制数学教学目标的步骤、编制教学目标举例

7·4数学教学方案设计

重点:使学生掌握数学教学设计内容,学会设计一节中学数学课。难点:设计一节数学教学课。

学生掌握要点:使学生掌握数学教学设计技能,并能熟练设计一节中学数学课。并使学生的教学设计贯穿于整个模拟教学中。通过教学设计使学生对中学数学教学过程有一个整体理解,学会备课、写教案。

*第八章: 数学教学研究(4学时)主要内容:

8·1数学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8·2数学教学论文的选题 8·3数学教学论文的写作 重点:数学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难点:数学教学论文的选题与写作 第九章:数学课堂教学技能(28学时)主要内容:

9·1课堂教学技能与训练过程

数学教学技能、数学教学技能类型、数学教学技能训练过程 9·2数学教学导入技能

数学导入技能的概念、数学导入技能的功能、导入的方法、导入的程序、导入技能的指标。9·3数学教学语言技能

数学教学语言技能的概念、数学教学语言的功能、数学教学语言的类型、数学教学语言的指标、9·4数学教学提问技能

提问技能的概念、数学提问的功能、提问技能的类型、提问的程序、提问的指标。9·5数学教学变化技能

变化技能的概念、数学变化技能的功能、变化技能的类型、变化技能的程序、变化技能的指标。9·6数学教学结束技能

数学教学结束技能的概念、数学教学结束技能的功能、数学教学结束技能的类型、数学教学结束技能的程序、数学教学结束技能的指标。

重点:各种教学技能的方法与类型 难点:各种教学技能的训练

学生掌握要点:利用微格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数学教学技能,理论学习与教学技能训练相结合,理论与训练课时比例为1:3。

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数学教学论

作者:李 莉

出版单位:吉林教育音像出版社

2001年7月 教学参考书: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 李建才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学教育学概论

曹才翰 江苏教育出版社 数学教学设计

奚定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 北京师大出版社

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 马复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学课程设计

刘兼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学数学课例分析 罗增儒 陕西师大出版社 数学素质教育教案精编 张奠宙 中国青年出版社 数学教育概论

张奠宙 宋乃庆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微格教学》教学大纲

《微格教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微格教学

英文名称:Micro Teachin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汉语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微格教学是汉语言文学师范生本科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整个师范教育中从理论到实践的最重要的桥梁。它作为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让师范生和教师能在较为短少的时间内,从教学理论、视觉理论和技术基础等几个方面,针对某一问题给予强化的训练,迅速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在校师范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供了一个操作的平台,对他们的教育实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过系统地了解微格教学的目的、方式、过程以及相关内容,掌握在课堂教学中必备的各种教学技能,同时,形成对课堂评价的基本能力;使理论知识内化为实践知识,初步形成基本的语文教学的能力,为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奠定基础。

1.了解微格教学的内涵、特点和基本过程。

2.掌握微格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和相关的各种技能。

3. 初步了解解读中学语文课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理解文本的能力和习惯。

4. 培养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基本能力。

本课程由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两个部分组成,侧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完成对各种技能的训练,是这一课程的重点。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1章

微格教学理论(理论讲授2学时)了解微格教学的内涵、价值;深入学习微格教学的基本特点;掌握微格教学实施的基本流程。

讲授内容:

1.微格教学的历史。

2.微格教学的定义、价值以及基本特点。3.微格教学实施的基本流程。

重点:微格教学的内涵、价值以及特点;微格教学实施的基本流程。难点:微格教学实施的基本流程。

第2章

微格教学技能(理论讲授2学时)

了解课堂教学技能的概念、分类,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讲授内容:

1.课堂教学技能的概念。2.课堂教学技能分类的原则。3.课堂教学技能的基本分类。4.微格教学基本技能。

重点:课堂教学技能的概念、课堂教学技能的基本分类、基本技能。难点:课堂教学技能的基本分类。

第3章

微格教学教案的编写(理论讲授2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了解微格教学设计的意义;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教学案例编写应注意的问题。

讲授内容:

1.微格教学设计的意义。2.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3.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4.教学案例编写应注意的问题。

重点: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教学案例编写应注意的问题。

难点: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第4章

微格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实践教学20学时)

深入了解并掌握10类课堂教学技能。1.教学语言技能。2.教学导入技能。3.课堂讲解技能。4.课堂提问技能。5.课堂结束技能。6.教学演示技能。7.教学板书技能。8.教态变化技能。9.教学强化技能。10.组织教学技能。

重点:课堂教学的语言技能、讲解技能、组织教学技能以及强化技能。难点:课堂教学的语言技能、组织教学技能。

第5章

微格课堂教学评价(理论讲授1学时,实践教学1学时)

理解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原则以及方法,初步形成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能力。

讲授内容:

1.教学评价的定义。

2.微格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和原则。3.微格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重点:微格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原则、方法。难点:微格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三、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课堂教学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材中有关的教案编写、教学评价等内容,在系统的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生查看相关的实践内容,增加讨论课、答疑课等教学环节。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电子教案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同时,引进摄影机、录像机、电视等教学资源,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3.对外语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相关的专业术语都有英文注解。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掌握50个左右英文专业术语。4.教学辅助资料

微格教学系统、摄像机、录像机,以及相关的高中语文教学案例的录像等。

(二)实践教学 1.实践要求

实践操作是微格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步骤有了一定的了解,实现了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初步形成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感性认识,为今后从事中学语文教育实习奠定基础。2.实践内容

实践1:独立完成微格教学案例的编写

实践2:根据微格教学案例,扮演教师的角色,完成对语文课堂教学某一种或几种教学技能的训练。

实践3:对某一课堂教学的内容、过程以书面的形式进行评价。

(三)作业、答疑和质疑

1.课外作业:完成一次微格教学过程的教学案例的编写;完成一次观看教学录像后的教学评价。

2.答疑和质疑:通过网络与课堂讨论进行。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建议采用书面作业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

四、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更高层次的要求需要学生学习语文教学中相关的教育技术内容。本课程应在学习完上述先修课程后开课。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建议教材

陈玉秋 主编.中学语文教育实践教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二)教学参考书

1.孟宪恺.微格教学基本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荣静娴、钱舍 编著.微格教学与微格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第三篇:《数学教学论》教学大纲

《数学教学论》教学大纲

陆书环

一、《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总体说明

《数学教学论》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它以一般教学论为基础,广泛地应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思维科学、科学方法论、数学教育等方面的有关理论、思想和方法,结合国内外数学教育改革以及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来综合研究数学教学活动的特殊规律、内容、过程与方法。本大纲的编写,依据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贯彻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注重内容宽、新、实相结合,力求理论观点高,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较系统地体现数学教学的主要理论,突出反映现代数学教学的研究成果,并密切联系我国数学教育实际与发展趋势,具有中国特色。

二、教学目的

《数学教学论》是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教育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教学论知识和数学教学基本技能与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教育的整体认识水平,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和教育研究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之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对数学教师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

《数学教学论》不仅阐述数学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特别是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若干重大而基本的问题,而且阐述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数学教学的重要而基本的理论,包括现代数学教学观、数学教学目的、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教学评价、数学思维与能力培养、数学问题解决、数学的逻辑基础、研究性学习、中学数学教师的职业素质等内容。

四、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辅之于讨论、自学辅导、课题研究性学习等。

五、课时安排

《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时数为72学时。

六、本课程内容纲要

第一章 作为课程的数学教学论 §

1、1 数学教学论的结构内容 §

1、2 数学教学论的产生与发展 §

1、3 数学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国际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

2、1 国际中学数学教学改革概况 §

2、2 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 §

2、3 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第三章 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

3、1 我国中学数学教学改革概况

§

3、2 20年来我国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总结评价 第四章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4、1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兴起 §

4、2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 §

4、3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

4、4 新课程目标与学段目标

第五章 《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

5、1 《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活动 §

5、2 《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教师角色 §

5、3 《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学生发展 第六章 现代数学教学观

§

6、1 正确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 §

6、2 确立“大众数学”的教育观念 §

6、3 强化数学应用的意识 §

6、4 数学素质教育 第七章 数学教育目的 §

7、1 数学教育目的概述

§

7、2 数学教育目的制定的依据

§

7、3 我国“数学教育目的”提法的变迁及其评价 §

7、4 数学教育目的与数学教育的现代化 第八章 数学教学的内容 §

8、l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 §

8、2 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原则

§

8、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领域 §

8、4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 第九章 数学教学过程

§

9、1 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分析 §

9、2 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9.3 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活动 §9.4 数学教学活动的最优化控制 第十章 数学教学方法

§

10、1 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

10、2 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

10、3 现代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特征 第十一章 数学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 §

11、1 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 §

11、2 数学活动课的意义 §

11、3 数学活动课的开展 §

11、4 数学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第十二章 数学教学评价

§

12、1 数学教学评价的一般理论 §

12、2 评价的新理念与实施 §

12、3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

12、4 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第十三章 数学教学与能力培养 §

13、1 数学能力及其结构

§

13、2 形成和发展数学能力的基本途径 §

13、3数学创新与实践能力 第十四章 数学教学与思维发展

§

14、1 数学思维及其类型

§

14、2 数学思维发展与数学教学

§

14、3数学思维及其方式

§

14、4数学思维的智力品质 第十五章 数学问题解决 §

15、1 什么是问题与问题解决 §

15、2 数学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

15、3 数学问题解决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第十六章中学数学逻辑基础 §

16、l 概念及其定义 §

16、2 判断与命题 §

16、3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

16、4 数学推理与数学证明 第十七章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

§

17、1 新课程对现代信息技术课的要求

§

17、2 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17、3 CAI与课件制作 第十八章 研究性学习简介

§

18、1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

18、2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

18、3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教学设计 第十九章 中学数学教师的职业素质 §

19、1 中学数学教师的职业素质结构 §

19、2 终身学习与师资培训

七、参考文献

(一)必读书目

1、曹才翰、蔡金法:《数学教学概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

2、胡炯涛、《数学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

3、田万海、《数学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

(二)选读书目

1、曹才翰:《中学数学教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1月

2、孙名符等:《数学教育学原理》,科学出版社,1996年11月

第四篇:英语微格教学教学大纲

《英语微格教学》教学大纲(本科)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

(一)课程性质:

《英语微格教学》课程是英语教育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目的:

通过系统的微格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技能训练,帮助学生将中学英语教学的一般教学模式及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运用于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了解中学英语教学全过程及其规律。通过观摩、见习、备课、写教案、试讲、评议等一系列的中学英语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中学英语教学技能。

(三)开课对象:

英语语言文学系英语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二、先修课程

综合英语、阅读、语音、听力、口语、语法、教育学、心理学、英语教学法。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一)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要体现英语教学的特点,注意联系中学英语教学实际,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微格教学的基本理论,并将教学法理论努力运用于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之中。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配合理论学习,采用讨论式、发现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观摩和讲评中学英语课,阅读和分析中学英语课本,编写各种不同形式的教案,进行模拟教学。讲授和各类实践作业的比例大致为1:1,某些实践作业,如设计教案可为课外作业。

(二)考核方式

考查。在考查中理论知识占20%,教学技能占70%,平时成绩占10%。

四、学时数分配

总学时:36学时

五、教学内容与课时

1、备课技能训练(4学时)

主要内容:1.1 初中、高中英语教材分析

1.2 初中英语教案和高中英语教案

学生掌握要点:

能正确分析教材,按照要求写出规范的课时教案

作业:

写初中英语教案1份,高中英语教案1份

2、微格教学技能训练(22学时)

主要内容:

2.1 微格教学概论 2.2 导入技能 2.3 讲解技能 2.4 语言技能 2.5 板书技能 2.6 演示技能 2.7 提问技能 2.8 变化技能 2.9 强化技能 2.10 课堂组织技能 2.11 结束技能

学生掌握要点:

熟练写出微格教案,运用上述教学技能进行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作业:

写出上述各种教学技能的微格教案并分别进行演练。

3、综合教学技能训练(10学时)主要内容:

3.1 说课 3.2 讲练课 3.3 复习课

学生掌握要点:

备课、写教案、试讲、评议和说课的全过程

作业:试讲中学英语课

六、教材与教参

(一)教材名称:

《英语微格教学教程 》,屈爱平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二)参考书目:

1、《英语教学法教程》,王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2、《中学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石世杰 等,石油大学 出版社,1996年8月

3、《中学英语教学法》,杭宝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第五篇:数学微格教学教案

数学微格教学教案

目:

数学

题: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训练技能:

结束技能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推导

时间 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学技能要素

结束能力

学生学习行为

总结、思考 5分钟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总结

我们可以把今天学习的判定定理从边、对角线、角这三个角度归纳整理成如下形式:

组员:冯春雷

向静成 周礼菊

孔翠碧

下载《数学教学论》、《微格教学》教学大纲(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教学论》、《微格教学》教学大纲(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D.Allen和他的同事A.Eve在1963年开发建立的,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技能培训方式进行了改造,运用录音、录像等传统电教设备,系统训练教......

    微格教学

    微 格 教 学 主要内容 一、微格教学概述 二、课堂教学技能分析及演示 三、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过程 一、微格教学概述 1、微格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2、什么是微格教学 3、微格教......

    微格教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七 磁生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

    微格教学

    自我控制 类型:理论课 教学目标:告诉学生如何自我控制 教学重难点:怎么样抵制诱惑,做到自我控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课时数:1课时 参考资料:《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过程:1. 以许......

    数学微格教学教案1

    数学微格教学教案 科 目: 数学课 题:百分数的应用(二) 执 教:吴丽萍训练技能: 设计理念: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3-24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微格教学与英语学科教学论

    微格教学与英语学科教学论崔 奇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间的竞争形式,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加深,以及当前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精神实质,决定了英语学科教育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并......

    微格教学设计

    微格教学设计 微格教学设计1 课题:初中三年级体操技巧课(片段);设计者:xxx;训练技能:讲解技能训练目标:运用简明语言,能合理地组织讲解的结构和顺序,重点的强调和提问,并与动作示范技能......

    微格教学心得体会

    微格教学心得体会15篇 微格教学心得体会1 微格教学是我们作为师范生在学校里面最贴近我们学习的这个专业的实践课程。它是我们离开学校走上自己工作岗位最接近我们专业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