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如何做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试论如何做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能够通过实验对已学到的知识进行检验,并且尽力在实验过程中得出新的结论。然而,由于学生之间能力的差异,实验的教学效果相差甚远,学生的能力难以得到全面提升。为了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弥补学生之间差异,促进共同发展的学习模式,教师应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使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 分层教学 应用
所谓分层教学法,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通过一定的分组,分别对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可以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分层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之间能力差异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师的针对性培养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差异缩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在物理实验中运用分层教学法,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能力有足够的认识,同时分组也要尽量保证学生能力、水平大致相同。
一、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分配学生
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之间能力的差异,导致实验的整体效果不佳。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应用分层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对学生的进行合理的分组。所谓合理分组,是将能力水平大致相等者分到同一小组,这样方便教师采用针对性的训练。虽然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承受的压力也随之增加。但是这种分组方式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在小组实验学习中,由于学生之间的能力水平相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来完成实验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实验中,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对能力强的同学而言,教师可以布置较为困难的任务,在对任务进行挑战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也会得到加强。
二、合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新型教学模式的方法,是尊重学生差异和保证学生之间合作二者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应用新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首先,教师要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且要保证小组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合理分配。教师的精力有限,无法兼顾每个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压力,提高物理实验课堂效率。其次,教师要为小组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在分配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合理分配。
例如,在进行《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在这个实验中,小组长可以合理分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主要的实验过程有:测量时间,测量点之间的距离等,应让每个学生都负责一个实验步骤,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小组能力的差异,布置不同的任务。在保证学习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下,使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最后,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给予一定帮助。在这种合作学习方法下,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发生了转变,从讲授知识转变为了答疑解惑。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适当时间给予帮助。教师提供帮助的时机很重要,既要保证学生对知识内容有充分的认识,也要能够解决学生的困难。
三、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在物理实验中应用分层教学法,在保证学生共同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由于教师的精力有限,无法兼顾每个小组的实验情况,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需要小组内部解决。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之间有良好的沟通关系。同学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有助于相互之间想法的交流,促进良好实验氛围的建立。此外,由于小组内学生的分工不同,良好的交流有助于实验步骤的衔接,使实验过程更加顺利地完成。
对教师而言,同样要和学生建立沟通关系。由于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教师很难同时兼顾每个小组的情况。为了使教师尽可能地掌握每个小组的需求,适时提供帮助,教师要能够和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关系。然而,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师生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不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平时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能够注意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消除学生心中的顾虑,尝试建立交流关系。对学生而言,也要积极地相应教师的交流。就物理实验过程而言,良好的师生交流关系是保证实验过程顺利实施,学生共同进步的基础。
四、结语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关键的环节。良好的实验过程是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反馈,还是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物理知识探究的关键步骤。从传统的实验教学而言,由于学生之间能力的差异,以及不适当的教学理念,阻碍了学生整体实验能力的培养。分层教学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师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并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合理分组,对小组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也要合理利用小组合作方法,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王国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N].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3.06.[2]阎金铎.中学物理教学[N].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03.
第二篇:高中物理教学中分层教学初探
高中物理教学中分层教学初探
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任何一种编班的形式都会分化出上、中、下三个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如不加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势必会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显得极为必要。然而因材施教这个口号一直喊得很响、很久,已变得不再时髦,鉴于各种主观及客观的原因,不少教师的因材施教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落实到实处。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实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分层教学策略,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即不同个性特征、心理倾向以及不同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教学和辅导,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先后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问题的提出与理论构想:
素质教育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学习兴趣是学生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而分层教学正是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因素,通过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均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感,心理上获得较大的满足感和平衡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开发学习潜力。但分层教学怎样操作才能即不受学校条件的牵制,又不改变原来的教学班的授课模式,而且在不给学生贴上层次标签的情况下全面的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而一旦实施了这样的分层教学策略,是否就能真正达到分层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这就是作者想通过实验研究来解决的问题。
根据分层教学策略的理论构想具体实施:
1、分析学生差异,把握学生层次。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把学生分成中上、中等、中下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学生的特点是:中上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明确、上进心强、基础扎实、分析、观察和逻辑推理能力强,成绩优秀且稳定(比较而言)。中等学生有一定的上进心和学习自觉性、理解能力较强、双基不够扎实、成绩中等但缺乏稳定。中下层次的学生相对来说学习成绩处于班级的中下层面,学习自觉性较差、自信心不足、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较差。但这种分层仅仅是为了用于教师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做到备课、教学时能“对症下药”把握上课的基点,做到分层教学时目标设置合理,而不是把学生的分层情况告诉学生本人,目的是不让学生给自己贴上标签,因为中学生的可塑性很大,造成学生物理成绩较差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思维能力的差异,非智力因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就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
2、制定分层教学目标。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是从已知到未知,从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从教学大纲的要求看要完成高中物理的学习是有一部分务必要掌握的知识和内容的。在制定目标时,对中上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注意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对其进行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思维、实验、观察、分析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中等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注意在思想上使其树立奋斗目标以增强学习的动力,在学习上使其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拓展其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中下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注意重视心理因素,多给他们从回答问题中获取成功快感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奋斗目标,恢复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其学习物理的兴趣,使这部分学生利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基本上能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分析、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分层教学的目标设置中要注意因势利导地使各层次学生的能力、素质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均能得到发挥,使教师能充分利用不同层次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其坚强的毅力和拼搏向上的精神,促使各层次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3、进行分层备课。确定不同层次教学目标后,还应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在进行分层备课时尽可能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处理好同步教学(完成基础目标)和分层教学(完成发展目标)的关系。
4、分层施教。按照分层备课的教案进行实施,在实施时一般情况下将一堂45分钟的课划分为两个时间段,课堂内前30分钟面对全体学生较扎实地学习教科书上的基础知识并作简单运用,要求全体同学务必认真学习,全面掌握。后15分钟告诉学生此教学内容属于较高要求,学有余力的同学要求继续学好,有困难的同学只要求掌握前面的内容即可,并允许一部分学生可以自由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值得一提的现象是:大部分学生仍兴趣很高的继续跟着学习)。后15分钟的教学适当加快了节奏、加大了容量、增加了思维梯度、拓宽了知识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较复杂的问题中去,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较高层次的学习要求,从而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尽可能通过不同层次的设问、激疑、释疑、分层发散学生思维、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完成分层教学的任务。例如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有层次的提问,一般可先让中下学生来回答一些基础性的铺垫性问题,使其有较高的正确率以增强其学习信心,稍有难度的问题可先由中等学生来回答,然后由中上学生对其回答进行评论。在完成基础教学目标后,再由教师提出扩展深度的问题,使中上学生保持不断进取的心态,也同时让中下学生感到虽然问题复杂了,但在中上学生的回答启发下也可咯知一二,这样也就同时激发了中等及中下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了。
1)分层练习与作业。课堂练习一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练习,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统一标准、统一练习,面向全体学生,第二部分是提高练习,在课堂上放一至二个练习,让学生在学了简单的知识后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这部分练习要求中上的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后完成。课外作业的布置,采用的是必做题和选做题的方法把作业层次拉开,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做哪些作业,教师不做硬性规定。
2)分层辅导。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的重要辅助环节,其目的:一是进行查漏补缺,完成教学任务,二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造力。课外分层辅导如果采用个别辅导“开小灶”的方法,往往实施下来难度较大,因为牵制教师的精力太大,根本不可能个个兼顾。作者采用的分层辅导是将每一次单元测试下来不及格的学生分为一组单独进行分组讲评与辅导,同时从非智力因素上下功夫,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兴趣入手“牵着过河”从而逐步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水平。另一部分尖子生也采用集体辅导的方法,如物理竞赛小组、兴趣小组的形式,主要培养其动脑、动口、动手能力,通过学科兴趣小组和竞赛小组并参加各类竞赛活动以丰富其思维、想象和创造力。
3)分层测试。如果在同一教学班内,把学生的单元测试完全分成不同的试卷,一方面造成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难以比较,另一方面也会挫伤一部分中下学习水平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加重了出卷教师的工作量。所以分层测试的试卷可以采用同一试卷的必做题和附加题的形式加以分层。结论与分析:
1、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班级平均分还是高分段人数实验班都领先与对照班级。
2、任何一个班集体都会存在着个体差异。分层教学策略适用于任何一个班集体。
3、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学、有所得,实现了逐步向各自的目标迈进,基本做到了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或接近自己的目标,这样就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了各层次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所以全面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4、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分层教学使教师本人也得到了许多启示,能主动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自己也受到了很好的煅炼,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5、分层教学策略受到学生的欢迎。虽然一学年下来教师并没有告诉学生在实施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但学生明显地感到在物理课上,教师正努力地让各层次的学生有所得、有所获,让一部分程度比较差的学生尽可能掌握基础知识,让学习水平好的学生也都看到学习物理永无止境。其实优等生与中下学习水平的学生,在对某一具体知识的理解上并没有严格的界线,分层教学不仅调动了中上学习水平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对中下水平学生的思维活动也起到了有效的激励作用,因为思维能力的差异并非是造成学生学习水平差异的唯一原因,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程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分层教学策略的实施值得注意的问题:
1、制定分层教学目标时难以掌握层次,需借助于教师长期的教学积累,如果目标制定时知识起点太低、思维梯度太小,就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容易在课堂上涣散精神,分散注意力,反而连基础知识也掌握不好。但如果把目标制定的太高,又容易犯“信息负担过重”的错误,容易发生知识“超载”,而知识一旦“超载”学习便会无效。故分层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掌握好梯度与难度。
2、分层教学策略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时候并不一定在每一堂课都在时间上设计成前三十分钟和后十五分钟,而是取决于授课的内容,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第三篇:分层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分层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对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创设不同层次的教学环境,协调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把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置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使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的教学策略。高中学生物理学习的智能差异明显,根据学生物理学习的智能差异进行高中物理分层教学实验将给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创造各不相同的物理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物理成绩都能得到提高和进步,从而达到全面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目的。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核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实验和推广的艰难使我们必须寻求知识、能力及考试成绩多赢的新教学模式,物理课堂教学暨分层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实验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尝试。
一、分层教学是以人本的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遇到这样的困难,就是一个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按照中间学生的学习水平备课上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学校采取了分重点班、普通班的做法,高中物理课任课教师发现无论在重点班还是在普通班都存在“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课堂教学问题。说明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物理学习智能差异明显,应该采取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把促进学生个体潜质最大限度地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力求充分释放出学生的个人价值,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化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体现把学生的发展放在教育首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主体人格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使学生在各自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长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同时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使学生在自我教育和他人教育的螺旋动态变化中不断增强主体意识与合作意识,提高自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并在情感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分层教学营造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平等和广阔的机会和空间。分层教学本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成长的基本理念,促使每个个体都能按其特有的方式发展,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分层教学突破了传统的对待学生之间差异的态度——消除差异,而将视角转向了对学生差异的培植、利用和开发,根据学生差异特点和发展要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具体来讲,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对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创设不同层次的教学环境,协调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把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置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使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互适应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为依据,在仔细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以及充分了解学生认知差异的基础上,寻找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的结合点,分层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模式,确定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的运用前提和模式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有三个前提:一是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不仅有物理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也有在对新的物理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而建构新的物理知识结构上能力的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智能差异,特别是逻辑——数学智能的差异,这些差异无一例外地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产生大小不一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二是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物理。只要提供给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采取不同的对学生学习障碍的矫正策略,不同的学生都会有提高,或者说每个学生都可以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称的新的物理认知结构,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达到知识与能力双赢的结果;三是从新的教学观看,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观,而不是一味地只要求不同的学生来适应教师所创设的单调的、唯一的教学环境。在这三个前提下实施的高中物理分层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存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课堂教学问题,使物理智能存在差异的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物理知识和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从而全面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水平和质量。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高中物理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通过物理学学习的深入,启发学生从某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中抽象出关键和本质的东西,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把握其内在规律,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物理的学习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学习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物理时,普遍感觉高中物理难学并会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学习差异,这是由高中物理课程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针对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我们认为应该实施考虑学生物理智能差异的物理分层教学。
为了实践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理念,探索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在汲取国内外各种有关发现和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优点的基础上,结合当代教学要在开放、探究中创新发展的要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提出了“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提出的目的不仅在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更在于发展当代教学模式,体现出开放与探究的精神。“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与研究性学习一样,都将学生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研究性学习不在于让学生去解决多少实际问题,而是通过长期、大量、平凡的研究训练,帮助学生养成平等的态度,批判的意识,独立的精神,逐步学会发现问题,熟悉研究过程,模仿研究方法,提高合作能力和实践习惯。而本文定义的“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课堂学习中,以探究性学习理念为指导,以知识学习为载体,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逐步学会发现问题,熟悉研究过程,模仿研究方法,提高合作能力和实践习惯的知识能力并重的教学模式。对比研究性学习,该模式特别强调了能力培养中课堂知识学习载体的作用,突出了知识能力并重的思想。通过课堂知识学习载体的作用来体现能力的培养将使学生的能力发展转变为优异的考试成绩。“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是对学习课堂知识、发展能力、取得高分考试成绩三者相结合的一种尝试。
在高中物理课堂学习中该模式的基本流程为:根据知识目标学习设置问题情境——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思考或合作讨论——提出猜想和假设——教师讲解或学生实验探究验证——学生间交流讨论和评价——问题解决——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
课堂教学模式的补充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课堂和课外相结合的物理科技活动。包括以物理科技小论文、物理科技小制作等内容为主;二是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互相配合协作。教师和学生将不同学科的概念和技能整合在一起,去研究问题。这形成“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补充形式,通过参与渐进式的问题解决过程,培养专业能力。该模式的基本流程由学习循环圈组成,每个循环包括四道程序,即理解和计划,行动与分享,反思,重新思考与修正;三是参照“学习中的合作者”社会型教学模式,将所学的物理知识技能运用于社会实践。这种模式以探究问题和增长知识为目的,将学术探究、社会整合以及社会过程学习等目标综合在一起。“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补充形式是把物理课堂知识应用与课外并和其他知识相结合,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对“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的课外补充。
三、分层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是想有效地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根据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物理智能的差异进行的物理分层教学的目的也是使物理智能存在差异的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使物理知识和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从而全面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因此,从二者的目的上看,物理分层教学与“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结合存在必然性。但我们知道,物理分层教学中,对于不同的层次学生应该具有适应不同层次的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同一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不同的层次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我们在物理分层教学与“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结合存在必然性的基础上,应该寻求“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与各不同层次相结合的各自的特点,寻求最高效发挥“问题一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的物理分层层次。
将分层教学实验与“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是对分层教学实验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验中,力求找出不同层次与“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的规律,最终发挥分层教学与“问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最佳效率,从而达到大幅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目的。
第四篇:分层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有效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更新教育观念,把提高教学效率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本文对高中物理课堂如何实施分层次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分层次教学;策略
分层次目标教学是在物理教学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是“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上存在的弊端,通过建立分层小组等一系列方法,使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环境相协调,实施分层次目标教学,促进学生差异化的发展,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分层教学法的原则
1、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原则。任何课程的课堂教学都必须包含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 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将教师的教学摆在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整个教学过程只关注教学的质量,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知道这种教学观念和模式已经不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分层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该转换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地位,教师应认识到教师的教学只是帮助学生的一种手段和途径,而学生的学习才是教育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应用,都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加以考虑,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受到良好教学。
2、遵循师生平等的教学原则。传统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的思想是师道尊严的思想,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学生怕老师的现象,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打破这种不平等思想的束缚,教师在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时,应该做到师生平等,并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分层教学的出发点就是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为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熟悉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适于其学习和成长的课堂环境。
3、坚持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素质教育成为新的教学目标,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在任何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发展的同时,也应帮助学生发挥各方面的潜能,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全面了解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潜能,不断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全面素质得到发展。
二、高中物理课堂实施分层次教学的策略
1、学生分层。在全面评估学生个人能力及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开展分层教学的必要条件。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学情至关重要,要视学生的基础情况、能力情况,根据分等级原则确定A、B、C 三个不同的发展等级。完成分层后再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分组时需要注意,保证每个小组都包含A、B、C 三个层次的学生,既保护每个层次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又可减轻由于分层而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压力。
2、教学目标分层。老师在备课阶段,就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及课后作业等各个方面,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对应的教学目标,保证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基础能力、发展等级相对应,既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轻松的完成教学目标,又能够感受到学习的收获及获得知识的成就感。课堂教学中,同一个知识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要求,教学目标必须照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习目标具有一定的梯度,使学生逐步、逐层的认知各种知识及目标。
3、课堂教学的分层。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要保证分层教学的顺利实施就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师要让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回答,让他们有“我能行”的体会。对于复杂的问题教师要让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回答,以促进他们进一步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通过不同层次问题的设计,可以把问题化难为易,做到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既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巩固了基础知识,有满足了成绩优异学生的发展需求。
4、校本课程分层。根据最新的高考政策,语文、数学、英语根据行政班级授课还行,但物理课的走班制授课大势所趋,因此国家物理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势在必行,实施分层次目标教学的意义更加突出,这是新教育教学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新常态下教学的新挑战,也是目前所需解决的重要新课题。对高一物理在根据行政班进行必修课教学的同时,要进行适当的物理校本选修教学。物理校本选修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物理校本知识讲解的一种方式,不同层次的小组在学习时教学内容层次是不一样的。对于接受知识能力强的小组,通过建立物理兴趣小组,可达到提高物理学习兴趣的目的;对处于中等层次的小组,通过小组之间成员的互相交流,达到互相提高的目的;对于能力差的小组,通过成立辅导小组,帮助他们尽快赶上来。物理校本课程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自学、分层次讨论、演讲等灵活的形式,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学生只有通过物理校本选修学习才能较好地进行进一步学习生涯的规划。
5、教学评价分层。教学效果好坏可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评价,根据新课程和新高考的要求,分阶段、分层次评价是每一位高中物理教师的“必修课”。分阶段、分层次评价应综合考虑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及时性和激励性,及时了解学生的选择和所需达到的分层教学目标,采取相应的分阶段、分层次激励措施,并让学生理解进行分层学习物理的重要性,才能真正调动学生进行分层学习物理的积极性。通过科学的分阶段、分层次的评价,才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和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成就感。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最好以个体评价为主,并采取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的做法,帮助学生在失误、失败时能正确面对,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6、分层作业的布置。除了课堂教学分层之外,在进行作业的布置时也要做到合理分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物理水平布置合理的作业,以检测学生学习的结果,并做到对所学物理知识的巩固。对于C层次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完成基础的习题就行;对于B层次的学生要让他们以完成基础的习题为主,同时加上适量的提高试题;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要让他们在完成基础习题的基础之上,进行综合试题的演练。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每个教师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要对每个学生负责。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策略有待进一步探究,希望广大的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寻找到更多更好的办法。
参考文献
[1] 吴美玲.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2] 李军.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分层次教学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第五篇: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做好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做好实验教学
摘要:实验是整个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基础、内容、方法、手段。实验室理应成为学生科学素质形成的重要场所。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的探究,共同的去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
关键词:科学
实验
实验室
动手
探究 发展
科学知识来源于大自然,现已获得的科学知识是我们人类共同智慧的结晶。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方法、能力和精神)。纵观青岛版小学科学3至6年级的教材内容,它注重学生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改变了过去“自然”科目的内容呈现方式,许多科学知识、科学道理,并不是一开始就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被动接受。这样学生获取的知识是被动的,他不会从心底里去接受它,认同它。现在的科学教材,它没有直接告诉你问题的答案,甚至一节内容过后在书上你都很难找到问题的结论,要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的探究,共同的去进行实验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对教师,对学生都是一种鞭策,它迫使我们要主动去寻找问题的根源。通过总结我近几年的科学从教经历,我深深地感悟到,“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引用一位著名学者的一句话“没有实验不要走进学生的科学课堂”。
实验是整个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基础、内容、方法、手段。实验室理应成为学生科学素质形成的重要场所。正如有老师讲过,大自然是沉默无语的,我们把做实验看作是人与大自然的一种对话,正是这种对话,迫使大自然做出回答,我们才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我们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这种场所——实验室,让学生充分去展现各自的才华。当然,这给我们老师也提出了许多更高要求。
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一件事情能否做好,要看你怎么样去看待所做的这件事,也就是你有没有完成这一项任务的责任,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才有去完成这份任务的强烈的欲望,让自己不怕困难义无反顾地积极去完成。科学实验的准备是一个复杂而又繁锁的事情,要明确实验教学要求,要准备实验器材,有时,一个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如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用天竺葵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等)要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去做,这没有一份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是没法完成的。
二、要有强有力的知识构架去保障
俗话说,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已先得有一桶水。要想指导好学生去做实验,自已得先做无数次的实验,在自己具备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之后,在掌握了本次实验有可能发生的各种实验现象之后,才能胸有成竹地在实验中对学生进行指导。所以,我们做教师的,特别是做小学科学教师的,要不怕麻烦亲自动手去做,不能只讲不做,夸夸其谈。要养成科学严谨的作风,用事实去说话。
三、要把握好课堂
课堂是一个奇妙的舞台,我们的孩子是一个出色的演员,他们的聪明才智需要我们老师的细心呵护!教师要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你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作为研究课?你想研究的目标是什么?可适当降低教学目标,在确定目标之后,怎样落实?要给学生充分提供实验探究的时间,细致思考实验探究的过程。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想法,对有欠缺的,不能盲目否定,要积极引导他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教师要多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挖掘,而不是老师的“一堂灌”,为学生动手实验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不是一般的“走秀”。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科学教师必须在科学课上尽力给学生开放探究的时空。这个时空主要指学生进行探究的具体地点和时间,但不局限于平时学习的教室和上课的40分钟。有必要时可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
例如,五年级的教材中有一个单元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的问题。其中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蚯蚓的生活习性,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系,以及如何维护生态平衡等问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是将学生禁锢在教室里进行“闭门造车”式地学习,那么学生自然很难真正地进行实践探究。因为,无论是绿豆的发芽,还是生态瓶的维护,或者对蚯蚓的观察,都不可能在教室里和一节课中完成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个单元时,至少要考虑三个步骤:首先,要了解学校和学生其他生活范围中适合开展学习这个内容的环境,尽力给学生开放更多的时空;第二,要根据实际条件在教学方案中制定出学生探究的时间和地点,并提出相关的探究要求;第三,让学生根据方案的要求再结合自身的实际开展一个个具体的探究活动。
四、对实验室进行合理的设置
教室是很难让学生展现动手能力的,尽力为学生开放实践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当然教师要把握好几个要点:
一是要注意活动场地的安全性和可控性。例如在家中探究时,水、火、电、利器等都很容易产生安全事故,教师要强调和引导学生在家长的监护下进行探究,逐步让学生探究过程中学会自己如何保护自己。
二是要挖掘探究时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和周边人群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和经验是有限的,例如在探究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时,如果有学生家长在自来水公司的,教师就可以请家长提供一些可能的帮助。在调查校园内的动植物或大自然的动植物时,可请花园或动物园的园丁,帮助指导,这样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
三是在探究的过程中,既要有的教师参与,更要有学生的反馈。教师的积极参与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也是监督学生探究的过程。而课堂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每一次探究都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反馈交流,从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强的能力。
五、对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
学生必须在教学计划的规定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且不说不可能让学生离开教学计划来“自由”,即使可以,有的学生要“自由”地向东,有的学生却偏要向西,教师也就无所适从,课也难上下去了。
我们教师还要做的事是,指导学生多练,对学生多鼓励,多宽容,多引导。我们要认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是一种训练,是通过训练让学生敢提出问题和会提出问题,不是由学生来决定学习的内容。由于进入新课程时间不长,学生不会甚至不敢提出问题是不奇怪的,正因为他们不会或不敢才要训练。原来提出研究问题的权利一直被教师“把持”着,怎么能够一下子就把这个重任甩给他们呢!我们要明确这种训练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就了事,而应该是利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机会让他们积累感性知识,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打好基础。
总之,普及实验教学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与手段,实验室将会是学生形成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场所。从现在起,就多给学生一个实验的机会,给他们的人生一个探索自然的舞台。
徐增亭